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十九 第 1a 页 WYG0946-0182a.png

卷一百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十九
            宋 王应麟 撰
 官制
官名

 论语撰考云黄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伏羲已前
 虽有三名未必具立官位至黄帝名位乃具

黄帝官名

史记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左传文八年注缙云黄
卷一百十九 第 1b 页 WYG0946-0182b.png
帝时官名

少皞氏官名 炎帝太皞氏 颛顼官名

左传昭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叔孙)问焉曰
少皞氏以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黄
帝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注黄帝姬姓之祖也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
 百官师长皆以云名号缙云氏盖一官也(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
(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正义服虔注同)张晏曰黄帝有景云之应 史记正义黄帝置 
卷一百十九 第 2a 页 WYG0946-0183a.png
(五官见后)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注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也亦)
 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官(应劭曰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服虔注)
 同(张晏曰有火星之瑞)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注共工以诸侯)
(霸有九州在神农前太皞后受水瑞以水名官服虔曰春官为东水夏南秋西冬北中官为中水)大皞
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注大皞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命官)
(应劭曰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服虔注同)张晏曰神龙负图而至 

春秋正义曰此皆虚而不经(少皞不以五方名官焉知彼四代皆以四时五方名官焉)我高祖

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
鸟氏历正也(注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正义历正主治历数主天时之官)玄鸟氏
卷一百十九 第 2b 页 WYG0946-0183b.png
司分者也(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伯赵氏司至者也(伯赵伯劳也以夏至)
(鸣冬至止)青鸟氏司启者也(青鸟鸧鴳也以立春鸣立夏止)丹鸟氏司闭者
(丹鸟鹜雉也以立秋来立冬去入大水为蜃上四鸟皆历正之属官正义分至启闭立四官使主之凤皇)
(氏为之长)祝鸠氏司徒也(祝鸠鵻鸠也鵻鸠孝故为司徒主教民)瞗鸠氏司马
(瞗鸠王鸠也鸷而有别故为司马主法制)鸤鸠氏司空也(鸤鸠鴶鵴也鸤鸠平均故为司)
(空平水土)爽鸠氏司寇也(注爽鸠鹰也鸷故为司寇主盗贼)昭二十年齐晏子曰昔爽鸠氏 
(始居此地)鹘鸠氏司事也(注鹘鸠鹘雕也春来冬去故为司事正义司事谓营造之事)
卷一百十九 第 3a 页 WYG0946-0183c.png
鸠鸠民者也(注鸠聚也治民上聚故以鸠为名五官之名与曲礼同但司士为司事)五雉
为五工正(注五雉雉有五种西方曰鷷雉东方曰鶅雉南方曰翟雉北方曰鵗雉伊洛之南曰翚雉)
(正义贾逵云鷷雉攻木之工鶅雉搏埴之工翟雉攻金之工鵗雉攻皮之工翚雉设五色之工)利器用
正度量夷民者也(雉夷也夷平也)九扈为九农正(注扈有九种也春扈鳻鶞)
(夏扈窃玄秋扈窃蓝冬扈窃黄棘扈窃丹行扈唶唶宵扈啧啧桑扈窃脂老扈鴳匕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
 其宜以教民事(晏子春秋曰爽鸠氏始封此少昊氏之农正也)扈民无淫者也(注扈止也)
(止使不淫放)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
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曰天
子失官学在四夷(注于是仲尼年二十八圣人无常师正义历正及司徒司空工农之属皆)
卷一百十九 第 3b 页 WYG0946-0183d.png
(以后代之官所掌之事托言之言如今之此官也)
汲冢周书黄帝乃命少昊请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
 周礼疏易通卦验云天地成位君臣道生君有五期
辅有三名注三名公卿大夫政教君臣起自人皇之世
至伏羲因之故文耀钩云伏羲作易名官者也论语撰
考云云云 左传服虔注春官为木正夏官为火正秋
官为金正冬官为水正中官为土正高辛氏因之 唐
卷一百十九 第 4a 页 WYG0946-0184a.png
氏系表少昊氏以乌鸟名官以世功命氏(乌氏)

尧官名 六官

周礼疏尧舜官号稍改尧典乃命羲和注云尧育重黎
之后羲和氏之子使掌旧职天地之官亦纪于近命以
民事其时官名盖曰稷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
又云命羲和仲叔使分主四方注仲叔亦羲和之子尧
既分阴阳四时又命四子为之官掌四时者字曰仲叔
则掌天地者其曰伯乎是有六官分命仲叔注云官名
盖春为秩宗夏为司马秋为士冬为共工通稷与司徒
卷一百十九 第 4b 页 WYG0946-0184b.png
是六官之名郑玄分阴阳为四时者分高辛时重黎之
天地官使兼主四时耳共工注水官也尧天官为稷又
司徒士此三官是尧时事舜述前功秩宗舜时官也唯
无夏官之名夏传云司马在前则羲叔为夏官是司马
也郑云初尧冬官为共工舜举禹治水尧知其必成功
故改命司空以官名宠异之非常官也至禹登百揆之
任舍司空之职为共工与虞垂益是也始羲和之时主
卷一百十九 第 5a 页 WYG0946-0184c.png
四岳者谓之四伯后分至八伯尧初天官为稷至试舜
谓之百揆舜命禹为之即天官也(以稷为天官羲叔为夏官共为六官)
通典舜为六官以主天地四时注崔灵恩曰重黎世掌
天地号羲和尧置天地四时之官复羲和职掌天地又
命仲叔使主四时为六卿舜改地官曰司徒秋官为士
冬官为司空春官为秩宗

唐虞建官 设官分职

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
侯伯夏商官倍疏百揆为群官之首立一人四岳内典
卷一百十九 第 5b 页 WYG0946-0184d.png
四时之政外主方岳之事立四人牧一州之长侯伯五
国之长各监所部之国外内置官各有所掌百揆四岳
象天之有五行少昊立五鸠氏颛顼已来立五行之官
其数亦有五 魏志王肃上疏唐虞设官分职申命公
卿各以其事惟龙为纳言犹今尚书也

周定官分职

礼设官分职疏设天地四时之官官各有主 汉地理
卷一百十九 第 6a 页 WYG0946-0185a.png
志周既克商监于二代而损益之定官分职 后百官
志周公作周官分职著名法度相持 周官正义周礼
每官言人之员数及职掌立其定法授之成王立三公
九卿是设官也各言所掌是分职也 书召诏王先服
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注有周治事之臣
左传襄十五年春官师从单靖公逆王后于齐注
官师刘夏也天子官师非卿也 楚语伍举曰天子
以公侯为官正以伯子男为师旅 诗鹿鸣笺周行
周之列位也 左传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
卷一百十九 第 6b 页 WYG0946-0185b.png
居其列所谓周行也

周秩官

礼司关凡四方宾客叩关则为之告注郑司农说以国
语曰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
逆之 周语单襄公告定王曰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
宾至关尹以告行理(小行人)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
劳门尹(司门)除门宗祝(宗祝大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
卷一百十九 第 7a 页 WYG0946-0185c.png
空视涂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
监濯膳宰致餐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官
以物至宾入如归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
至于王使则皆官正涖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
监之注秩官周常官篇名(又引夏令时儆周制先王之令) 亢仓子政
道篇周之秩官云人强胜天注周书篇 小宰官府六
叙注叙秩次也谓先尊后卑 典命注命谓王迁秩
群臣之书
晋文公作执秩正其官(主爵秩之官也) 郑子产曰文公之为
卷一百十九 第 7b 页 WYG0946-0185d.png
盟主也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
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
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 师服曰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
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卫武公位宁有官
师之典

周官政

卷一百十九 第 8a 页 WYG0946-0186a.png
史记周公世家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
周公作周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

周官政法

隋志汉时有李氏得周官周官盖周公所制官政之法
上于河间献王 文选王融策秀才文周官三百汉
位兼倍注汉书曰秦立百官汉因循不革自佐史
至丞相十二万三百八十五人今云兼倍略言之

卷一百十九 第 8b 页 WYG0946-0186b.png
汉中六年官名

史记景帝纪中六年四月更命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
为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将行
为大长秋大行为行人奉常为太常典客为大行治粟
内史为大农(表在后元年)以大内为二千石置左右内官属
大内(汉百官表中六年太祝更名祠祀) 汉书景纪中六年十二月改
诸官名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纪又云中二年春二月有大鸿胪大行颜师古)
(注以为表误云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刘原父以为追举最后官名) 百官
卷一百十九 第 9a 页 WYG0946-0186c.png
公卿表景帝初更卫尉为中大夫令二年令内史置左
右中二年更郡守尉曰太守都尉中五年令诸侯王不
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
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后
元年复卫尉之名治粟内史更名大农令(馀同史记)
史记礼书高祖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官室
官名少所变改 贾谊传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未皇

卷一百十九 第 9b 页 WYG0946-0186d.png
汉太初官名

武帝纪太初元年夏五月正历定官名(刘歆议武帝建封禅殊官号存)
(周后) 表更祠祀曰庙祀郎中令曰光禄勋中大夫为光
禄大夫家马为挏马大行令为大鸿胪行人为大行令
大农令为大司农考功室为考功左弋为佽飞(韩非子卫人有)
(佐弋者)居室为保宫甘泉居室为昆台永巷为掖庭中尉
为执金吾东园主章为木工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
为左冯翊主爵中尉为右扶风(诸侯王大仆改曰仆)初置则太常
卷一百十九 第 10a 页 WYG0946-0187a.png
之太卜光禄之羽林(建章营骑)太仆之路軨鸿胪之别火
建元二年省太尉明年置期门又明年复廷尉自是增
益若五经博士大司马司直諌大夫水衡部刺史三辅
都尉其后置司隶遣直指曰属国搜粟农奉车驸马以
命都尉之官曰中垒屯骑步兵越胡骑长水射声虎贲
护羌以命校尉之官(大事记曰入校尉奉车驸马农都尉皆武帝初置不载年)

汉复官名 汉官威仪

光武纪光武行司隶校尉时三辅吏士东迎更始见诸
将过皆冠帻而服妇人之衣诸于绣镼莫不笑之及见
卷一百十九 第 10b 页 WYG0946-0187b.png
司隶僚属皆欢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
威仪由是识者皆属心焉光武持节北渡河镇慰州郡
考察黜陟如州牧行部事辄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复
汉官名吏人喜悦争持牛酒遗劳 前百官表(兼王莽传)
立百官之职汉因循不改明简易随时宜也王莽慕从
古官而吏民弗安(元始四年冬更公卿大夫八十一元士官名位次)改太常曰
秩宗廷尉曰作士并宗正于秩宗改少府曰共工水衡
卷一百十九 第 11a 页 WYG0946-0187c.png
曰予虞改大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大鸿胪曰典乐光
禄曰司中太仆曰太驭卫尉曰大卫执金吾曰奋武中
尉曰军正改郡太守曰大尹都尉曰大尉县令长曰宰
御史曰执法后又置卒正连率 耿纯传谒光武于邯
郸退见官属将兵法度不与他将同遂自结纳 郎顗
传阳嘉二年顗言七事汉兴以来三百三十九岁官名
称号舆服器械宜有所更

汉百官簿 置官本末

百官志班固著百官公卿表记汉承秦置官本末讫于
卷一百十九 第 11b 页 WYG0946-0187d.png
王莽差有条贯然皆汉武奢广之事又职分未悉世祖
节约之制宜为常宪故依其官簿粗注职分以为百官
志注曰百官簿 刘昭补志序司马续书总为八志律
历之篇仍乎洪邕所作车服之本即依董蔡所立仪祀
得于往记百官就乎故簿 安帝纪延光元年八月己
亥诏三公中二千石举刺史令长相视事一岁以上至
十岁清白爱利能敕身率下者无拘官簿注谓不拘常
卷一百十九 第 12a 页 WYG0946-0188a.png
牒也 翟方进传陈咸逢信官簿皆在方进之右及御
史大夫缺而方进得之
汉官多袭秦旧上自三公九卿内则中尉将作詹事将
行典属国主爵护军博士仆射与侍中等之加官外则
爵二十级监御史郡守尉关都尉县令长与游徼啬夫
之小吏皆秦置汉因者也官名改于景帝之六年增置
于建元之后定于太初之元司直以佐丞相司隶以察
中都五经博士谏大夫大卜路軨别火列于九卿之属
水衡搜粟奉车驸马三辅农属国列于都尉之职期门
卷一百十九 第 12b 页 WYG0946-0188b.png
营骑之设八校直指之置大司马之冠将军内史主爵
之更三辅监御史之改十三部刺史廷平都护肇于地
节戊己校尉尚书五人昉于初元建始或以太师太保
冠司马将军或以司徒司空易丞相御史皆西都初置
者也太傅师保之法乎古司隶内史将军之仍乎周

汉五曹官制

前志阴阳家五曹官制五篇汉制似贾谊所条 贾谊
卷一百十九 第 13a 页 WYG0946-0188c.png
传以为汉兴二十馀年宜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
法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逊未皇也 丙吉传召东
曹案边长吏琐科条其人张晏注琐录也

汉官篇 旧制仪品

隋志汉官解诂三篇汉新汲令王隆撰胡广注(唐志三卷)
后百官志世祖中兴务从节约并官省职故新汲令王
隆作小学汉官篇诸文倜说较略不究注按胡广注隆
此篇其论之注曰前安帝时越骑校尉刘千秋校书东
观樊长孙与书曰宜撰次依拟周礼定位分职刘君甚
卷一百十九 第 13b 页 WYG0946-0188d.png
然其言与郎中张平子参议未定会刘君迁为宗正卫
尉平子为尚书郎太史令各务其职未暇恤也至顺帝
时平子为侍中典校书方作周官解说乃欲以汉次述
汉事会迁河间相遂莫能立顾见新汲令王文山小学
汉官篇略道公卿内外之职旁及四夷博物条畅足知
旧制仪品聊集所宜为作诂解各随其下缀续其事(隆冯)
(翊人建武中著诗赋铭书凡二十六篇)
卷一百十九 第 14a 页 WYG0946-0189a.png

汉官仪

应劭传建安二年时迁都于许旧章湮没劭乃缀缉所
闻著汉官礼仪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劭所立
又论当时行事著中汉辑序撰风俗通以辨物类名号
释时俗嫌疑凡所著述百三十六篇(详见礼制) 隋志应劭
汉官仪十卷(唐志同)又有应劭注汉官五卷韦昭官仪职
训一卷亡(汉志注多引汉官仪又有汉书目录) 中兴书目一卷载光武
以来三公百官名氏爵里 今汉官仪存一卷李𡌴补
续一卷
卷一百十九 第 14b 页 WYG0946-0189b.png

汉官典仪

唐志蔡质汉官典仪一卷 隋志汉官典职仪式选用
二卷汉卫尉蔡质撰 蔡邕传注质字子文著汉职仪
邕之叔父 唐志丁孚汉官仪式选用一卷

汉永元置官

和帝纪永元二年二月己亥复置西河上郡属国都尉
官三年十二月复置西域都护骑都尉戊己校尉官九
卷一百十九 第 15a 页 WYG0946-0189c.png
年十二月己丑复置若卢狱官十年九月庚戌复置廪
牺官十一年四月己巳复置右校尉官(在西河鹄泽)十四年
五月丁未初置象林将兵长史官是岁初复郡国上计
补郎官十五年七月丙寅复置涿郡故安铁官十六年
十二月复置辽东西部都尉官

汉官列职

续志注臣昭曰凡汉官所载列职人数今悉以注虽颇
为繁盖周礼列官陈人役于前宏模不可阙也 始于
太傅次太尉司徒司空次将军九卿自太常至少府次
卷一百十九 第 15b 页 WYG0946-0189d.png
执金吾太子太傅少傅大长秋将作大匠城门校尉北
军中候司隶校尉河南尹三辅州郡县郡亭里匈奴中
郎将乌桓校尉护羌校尉次王国宋卫国列侯关内侯
四夷国终于百官奉(凡五卷)汉宫所载太常以下员吏之
(见九卿类)官数(见省官类)

汉官名秩簿

前百官表注师古曰汉官名秩簿云斗食月奉十一斛
卷一百十九 第 16a 页 WYG0946-0190a.png
佐史月奉八斛 后礼志注汉官名秩曰赐司徒司空
帛四十匹九卿十五匹又曰大将军三公腊赐云云 官
志注引应劭汉官名秩丞皆选孝廉郎又引晋公卿礼
秩荀绰晋百官表注

汉百官典式

见官仪

汉百官表 晋百官表注

中兴书目东汉百官表一卷不知作者纪建武至建安
三公百官罢免月日 隋志晋荀绰百官表注十六卷
卷一百十九 第 16b 页 WYG0946-0190b.png
(后汉志注多引之)

魏官仪 魏晋官品令 齐职仪 梁职官要




隋志梁有荀攸魏官仪一卷(南齐志今有魏氏官仪鱼豢中外官名)徐宣
瑜晋官品一卷晋百官仪服录五卷大兴二年定官品
事五卷百官品九卷亡 晋志案魏晋官品令又有禁
防御史第七品 隋志齐职仪五十卷长水校尉王圭
卷一百十九 第 17a 页 WYG0946-0190c.png
之撰(永明九年其子颢上之诏付秘阁)宋职官记九卷(亡) 书目梁陶
彦藻撰职官要录隋唐志皆云三十卷今残缺后求得
七卷又有补遗十八卷与前七卷首尾互见(唐志三十六卷)
楚之隋官序录十二卷 魏咸熙元年七月晋文王奏
尚书仆射裴秀议官制大保郑冲总裁始建五等爵
秀传云改官制议五等之爵 汉百官志注引刘劭爵


晋百官名

隋志魏晋百官名五卷晋百官名三十卷 唐志陆机
卷一百十九 第 17b 页 WYG0946-0190d.png
晋百官名三卷晋官属名四卷晋过江人士目一卷
六典注引元康百官名 文选注引晋百官名 世说
注引晋东宫官名

晋官品令

后魏礼志案晋官品令所制九品皆正无从故以第八
品准古下士今皇朝官令皆有正从(刘芳议) 晋志魏晋
官品令又有禁防御史第七品
卷一百十九 第 18a 页 WYG0946-0191a.png

元魏职员令

后魏书太和十五年十一月乙亥定官品十七年六月
乙巳作职员令二十一卷行之十九年十二月乙未朔
见群臣于光极堂宣下品令为大选之始(唐志魏官品令一卷)
通典后周酌周礼建六官 隋书大业三年始行新令
有三台五省五监十二卫十六府 唐志有隋所有而
唐废之者谒者台内谒者局诸卫察非掾都督府典签
之属有隋所废而唐复置者三师左右司郎散骑常侍
殿内侍御史詹事府之类
卷一百十九 第 18b 页 WYG0946-0191b.png

唐武德官名定令

旧职官志高祖发迹太原官名皆依隋旧(元年改纳言殿中置諌议)
(废越骑步兵二年置宗师三年改侍中中书省四年改秘书少监著作局太史局五年改左右卫等)武德
七年(通鉴三月)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中书门
下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次御史台次太常至太府为
九寺次将作监次国子学次天策上将府次左右卫左
右骁骑左右领军左右武候左右监门左右屯左右府
卷一百十九 第 19a 页 WYG0946-0191c.png
为十四卫府东宫置三师三少詹事府门下典书两坊
次内坊次家令率更仆三寺次左右卫率府至左右内
率府为十率府王公以下置府佐国官公主置邑司并
为京职事官(通鉴云云)州县镇戍岳渎关津为外职事官又
以开府仪同至将仕郎二十八阶为文散官骠骑大将
军至陪戎校尉三十一阶为武散官上柱国至武骑尉
十二等为勋官辅国至游击十将军为散号将军以加
武士之无职事者九年(六月乙酉)罢天策上将军府武德九
年颁令定用上柱国至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
卷一百十九 第 19b 页 WYG0946-0191d.png
从七品十二转(武德七年正月置大中正二月戊午改大总管为大都督府)武德令
唯有公侯伯子男爵贞观十一年加封国之称又武德
令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武德令御史中丞从
五品吏部郎中正五品上诸司郎中正五品上秘书丞
正五品诸陵令从七品万年长安令从五品中下州刺
史正四品下州刺史从四品上上州别驾正五品上门
下省武德定令侍郎正三品中书门下侍郎同尚书侍
卷一百十九 第 20a 页 WYG0946-0192a.png
郎正四品给事郎曰给事中左散骑常侍为加官

唐贞观改定官名令

唐志贞观元年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分将作监为少府
监通为三监十一年改令置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其
三公以下六省一台九寺三监十二卫东宫诸司并从
旧令又改以光禄大夫为从二品云云至朝散大夫为五
品下其六品下惟通议郎为奉议更置骠骑大将军为
从一品又置昭武振威致果翊麾宣节禦武仁勇陪戎
八校尉为六品已下武散官又贞观令以职事高者为
卷一百十九 第 20b 页 WYG0946-0192b.png
守卑者为行 五代会要云唐初定官品令

唐官著令 唐官定制

志太宗省内外官定制为七百三十员曰吾以此待天
下贤才足矣然是时已有员外置其后又有特置同正
员至于检校兼守判知之类皆非本制又有置使之名
或因事而置事已则罢或遂置而不废其名类繁多莫
能遍举 通典贞观六年大省内官凡文武定员六百
卷一百十九 第 21a 页 WYG0946-0192c.png
四十有三而已 通鉴上谓房玄龄曰官在得人不在
员多命玄龄并省留文武总六百四十三员 曹确传
咸通中优人李可及为威卫将军确曰太宗著令文武
官六百四十三谓房玄龄曰朕设此待天下贤士工商
杂流拔出等夷止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以官与贤者比
肩立同坐食也(见政要) 旧史曹确传确执奏曰臣览
贞观故事太宗初定官品令文武官共六百四十三员
 贞观政要元年量定员位所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
 会要贞观中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
卷一百十九 第 21b 页 WYG0946-0192d.png

唐龙朔官名

纪龙朔二年二月甲子大易官名 志龙朔二年改尚
书省曰中台废尚书令尚书曰太常伯侍郎曰少常伯
左右仆射曰左右匡政龙朔元年改左右丞曰左右肃
机郎中曰左右承务诸司郎中曰大夫改吏部曰司列
主爵曰司封考功曰司绩(会要作二年)司勋郎中为司勋大
夫二年改户部为司元度支为司度金部为司珍仓部
卷一百十九 第 22a 页 WYG0946-0193a.png
为司庾礼部曰司礼祠部曰司禋膳部曰司膳(会要主客曰司)
(蕃志无)兵部曰司戎职方曰司城驾部曰司舆库部曰司
库刑部曰司刑都官曰司仆比部曰司计司门曰司关
工部曰司平屯田曰司田虞部曰司虞水部曰司川门
下省曰东台侍中曰左相黄门侍郎曰东台侍郎左右
散骑常侍曰左右侍极谏议大夫曰正谏大夫起居郎
舍人曰左右史元年改中书省曰西台中书令曰内史
(会要中书侍郎曰西台侍郎并作二年志无改侍郎事)元年置监察御史里行二
年改秘书省曰兰台监曰太史少监曰侍郎丞曰大夫
卷一百十九 第 22b 页 WYG0946-0193b.png
秘书郎曰兰台郎著作局曰司文局著作郎曰郎中佐
郎曰司文郎太史局曰秘书阁局令曰秘书阁郎中殿
中省曰中御府监曰大监丞曰大夫尚食局曰奉膳尚
药局曰奉医局尚衣局曰奉冕局尚舍局曰奉扆局尚
乘局曰奉驾局尚辇局曰奉舆局内侍监曰内侍省(内官)
(置赞德承闺宣仪承旨至侍中)御史台曰宪台大夫曰大司宪中丞曰
司宪大夫太常寺曰奉常寺九卿皆曰正卿少卿曰大
卷一百十九 第 23a 页 WYG0946-0193c.png
夫光禄寺曰司宰卫尉寺曰司卫宗正寺曰司宗太仆
寺曰司驭(大仆事志作永徽中会要云龙朔)大理寺曰详刑鸿胪寺曰
同文(会要曰司宾)司农寺曰司稼大府寺曰外府国子监曰
司成馆祭酒曰大司成司业曰少司成博士曰宣业少
府监曰内府监将作监曰缮工监大匠曰大监少匠曰
少监都水监曰司津监使者曰监左右卫府骁骑府武
卫府皆省府字左右威卫曰左右武威卫左右领军曰
左右戎卫左右侯卫曰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府曰左
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府曰左右奉宸卫后又曰左右千
卷一百十九 第 23b 页 WYG0946-0193d.png
牛卫詹事府曰端尹府詹事曰端尹少詹事曰少尹门
下坊曰左春坊左庶子曰左中护中允曰左赞善大夫
司议郎分左右置左右谕德各一人改司经局曰桂坊
(改司经局志作三年)典膳监曰内直监曰内直郎副监曰丞斋帅
局曰典设局斋帅曰郎典书坊曰右春坊右庶子曰右
中护中舍人曰右赞善大夫舍人曰司议郎家令寺曰
宫府寺家令曰大夫率更寺曰司更寺令曰司更大夫
卷一百十九 第 24a 页 WYG0946-0194a.png
仆寺曰驭仆寺仆曰大夫左右卫率府曰左右典戎卫
左右宗卫率府曰左右司率府左右虞候率府曰清道
卫内率府曰奉裕卫监门率府曰崇掖卫 帝之初即
位也改民部为户部治书侍御史曰中丞治礼郎曰奉
礼郎永徽三年改中郎将曰旅贲郎郎将曰翊军郎又
废诸卫长史而置司马改太子中允曰内允中舍人曰
内舍人两都尹为长史显庆二年分散骑常侍为左右
改青城宫监为东都苑监三年废书律算学五年改左
右府曰左右千牛府逮于龙朔之元乃改左右肃机承
卷一百十九 第 24b 页 WYG0946-0194b.png
务及大夫之名又更司列司封司绩及西台内史之号
置监察御史里行之职 旧纪龙朔二年二月甲子改
京诸司及百官名又改六宫内职名 尚书门下曰中
台东台其属则有匡政常伯左相侍极正諌左史之称
御史秘书曰宪台兰台其属则有大司宪大夫太史司
文秘书之号司元司度司珍司庾礼禋膳蕃戍城舆库
刑仆计关平田虞川而诸司之名改焉奉常司宰司卫
卷一百十九 第 25a 页 WYG0946-0194c.png
司宗司驭详刑司文司稼迄于外府而九寺之名改焉
自奉膳至奉舆是为中御府之属自赞德至侍巾是为
内官之级监则内府缮工司津而司成馆有司成宣业
之名卫则左右骁武威戎金吾而又增监门奉宸之职
端尹春坊中护赞善谕德之有其官左右司议内直典
设之有其职宫府至驭仆司更寺典戎至崇掖为十率
又所以易储官之名也 纪咸亨元年十一月庚寅复
官名而营缮监领军卫又是岁之所改(咸亨元年改缮工曰营缮戎卫)
(曰领军) 武后纪光宅元年九月甲寅大易官名(志文明元年即)
卷一百十九 第 25b 页 WYG0946-0194d.png
(光宅元年) 尚书省曰文昌台而易天地春夏秋冬之官侍
中曰纳言而又更凤阁内史之号御史曰肃政台分左
右而置殿中里行之职司礼司膳司卫司属司仆司刑
司宾司府以易九寺之名武威(骁)鹰扬(武)豹韬(威)玉钤
(领军)以易诸卫之名太史局曰浑天监詹事府曰宫尹府
至于左史符宝郎改于天授延载元年习艺馆之改太
史局之复保章正灵台郎中台之改又见于如意之元
卷一百十九 第 26a 页 WYG0946-0195a.png
及长安之二年三年先是垂拱元年改都台鸾台麟台
司宫台之名成均水衡尚方监之职司封珍羞之号(在光)
(宅后)

唐开元刋定职次 开元格令

通典开元二十五年刋定职次著为格令盖尚书省以
统会众务举持绳目门下省以侍从献替规驳非宜中
书省以献纳制册敷扬宣劳秘书省以监录图书殿中
省以供修膳服内侍省以承旨奉引(凡六省)御史台以肃
清僚庶九寺五监以分理群司六军十二卫(左右卫骁卫威卫领)
卷一百十九 第 26b 页 WYG0946-0195b.png
(军金吾监门千牛为十六卫)以严其禁禦一詹事府二春坊三寺十
率俾乂储宫牧守督护分临畿服设官以经之置使以
纬之自六品以下率由选曹居官者以五岁为限于是
百司具举庶绩咸理亦一代之制焉注此格皆武德贞
观之旧制永徽初已详定之至开元二十五年再刋定
焉二十一年又省文武六品以下三百馀员 旧志侍
中中书令吏部尚书旧班在左相上开元令移在下太
卷一百十九 第 27a 页 WYG0946-0195c.png
子宾客旧兼无品开元令定入官品御史大夫旧班在
秘书监九卿下开元令移在上大都护府副都护旧正
四品上开元令加入从三品黄门侍郎中书侍郎旧正
四品下开元令加入上阶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旧正
六品上开元令改从五品下下牧丞武德令正
八品开元前令有沙苑丞 通鉴开元五年九
月复旧官名令史官随宰相入侍群臣对仗奏

卷一百十九 第 27b 页 WYG0946-0195d.png
唐官制名号禄秩 品爵勋阶

志唐之官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
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
以分职定位其辨贵贱叙劳能则有品有爵有勋有阶
以时考覈而升降之所以任群才治百事其为法则精
而密其施于事则简而易行由职有常守而位有常员
也唐之盛时其制如此 陆贽传贽曰按甲令有职事
官有散官有勋官有爵号其赋事受俸者惟职事一官
卷一百十九 第 28a 页 WYG0946-0196a.png
以叙才能以位勋德所谓施实惠而寓虚名也勋散爵
号止于服色资荫以驭崇贵以甄功劳所谓假虚名而
佐实利者也逆羯乱中原遣戍岁增策勋日广财赋不
足供赐而职官之赏兴职员不足容功而散试之号行

唐官名增损

志唐之官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云
以官名之更易言之若侍内为纳言殿中监为殿中省
殿内侍御史曰殿中将作令少曰大匠少匠鹰扬郎将
曰军头又改骠骑将军鹰击曰府副又改车骑将军功
卷一百十九 第 28b 页 WYG0946-0196b.png
义良曹曰亲勋翊卫太守曰刺史赞治丞曰治中别驾
州主簿曰录事参军县书佐曰尉九减宫有监则武德
初元也诸司郎中员外之改礼部主客工部之更纳言
为侍中(纪三月庚午)给事郎为给事中内书省曰中书省内
史令曰中书令内充管记曰中舍人舍人则三年也通
事谒者曰舍人秘书少令曰少监著作曹太史监曰局
长秋监曰内侍监内承奉承直曰内常侍给事选部曰
卷一百十九 第 29a 页 WYG0946-0196c.png
吏部及左右骁威领军三率中郎将等之改则四年五
年七年也功曹司功以下书佐曰参军修文馆曰弘文
则武德中及九年也中允河堤谒者改于正观初国子
监改于二年互市都水监弩甲坊改于六年折冲果毅
都尉改于十年民部为户部治礼为奉礼治中别驾为
司马为长史改于高宗之初(龙朔咸亨见上)神龙元年二年馆
有昭文修文之名景云二年监复浑仪之号又改左春
坊诸王傅之称秘书省复于太极元年胄曹复于延和
元年丞相黄门紫微监令(纪十二月庚寅)符宝珍羞两都尹司
卷一百十九 第 29b 页 WYG0946-0196d.png
录改于开元元年中书门下侍中复于五年九月壬寅
弘文馆复于七年太史监改于二年至十四年而复为
局翰林有供奉至二十六年而改为学士天宝元年复
仆射太史监之官而左右相门下侍郎太守皆改于旧
(纪二月丙申)十一载改八部名十三载改内侍曰少监乾元
元年改黄门侍郎司天台观察处置使之名大历二年
五年复门下中书侍郎之名开成元年改奉诸王讲读
卷一百十九 第 30a 页 WYG0946-0197a.png
之名乃若太子正书曰正字司府令曰家令宫门卫曰
监门率皆不载其年 以官名之增置言之若谏议大
夫詹事府武器百工监经学博士助教雍州牧边要地
总管则武德初元所置也州之宗师十二军之将军门
下之修文馆典仪门仆八百人番上大中正则二年四
年五年七年所置也诸王师及常侍侍郎舍人咨议友
文学祭酒则武德中所置也十(原阙三字)中散骑常侍少
府监吏部侍郎书学史馆起居郎置于贞观元年二年
三年律学博士舟楫令三师三公司议郎王府侍讲弘
卷一百十九 第 30b 页 WYG0946-0197b.png
文讲经博士京城留守置于六年十一年十八年左右
常侍之分洛州司马赞善大夫详正学士之置则显庆
二年仪凤四年漆园监上州别驾之置则上元一年左
右遗补诸卫长史兵曹之置则垂拱圣历之元年司阶
中候司戈执戟置于天授二年挈壶正内供奉置于长
安二年员外郎复置于永昌元年(神龙元年省员外郎二年后置)掌书
记修文馆大学士司田参军置于景龙元二三年谕德
卷一百十九 第 31a 页 WYG0946-0197c.png
至赞善之复置景云二年也御史右台之复置延和元
年也景云元年置龙武将军二年又置都督二十四开
元三年置军器监五年六年又置乾元院使刋正官丽
正修书使学士以至七年置弘文校书郎八年加修撰
校理复置十道按察使十一年置丽正修书学士太原
尹少尹十三年置集贤侍讲学士而太公庙令十五道
采访使崇玄学神武军置于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崇玄博士助教学士广文馆内侍监置于天
宝元二九载十三载集贤大学士置于至德二年五官
卷一百十九 第 31b 页 WYG0946-0197d.png
监候礼生正副团练守捉使置于乾元元年十六卫于
贞元二年而置上将军諌议于四年而分左右集贤院
于八年而置校书正字六军统军行营副都统置于兴
元元年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州别驾置于太和元年
以官名之废省言之武德初废少府都水越骑步兵四
年废谒者台七年省吏部侍郎太史监候九年置天策
府二年置十二军六年而废八年复置焉七年废军器
卷一百十九 第 32a 页 WYG0946-0198a.png
监八年复置九年又废焉衣冠局令起居舍人废于贞
观元年三年寺观监百工监司农二仓督诸王府铠田
水曹废于贞观中津尉废于永徽中诸卫司马太史副
监及丞废于圣历元年长安一年修文馆学士员数御
史右台省于景云元年三年王傅常侍侍郎行军参谋
废于开元二年十二年殿中天藏府沙苑等监太庙令
舟楫令废于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二十六年进马别驾
天宝八载省之兵马元帅大历八年罢之集贤崇玄大
学士贞元四年罢之八年罢校理元和二年复置而罢
卷一百十九 第 32b 页 WYG0946-0198b.png
校书正字六年废中下州文学至是东都留台中丞省
于元和之后详正学士讲经博士罢于长庆三年 通
典唐内外文武官员凡万八千八百五文官万四千七
百七十四武官四千三十一内官二千六百二十外官
万六千一百八十五

唐改尚书省八部名

纪天宝十一载三月乙巳改尚书省八部名 志十一
卷一百十九 第 33a 页 WYG0946-0198c.png
载改吏部曰文部金仓部曰司金司储兵部曰武部驾
部曰司驾刑部曰宪部比部曰司计虞水部曰司虞司
水 旧志十载正月改又改库祠膳部曰司库司禋司
(文武宪驾库金储计禋膳虞水)改将作大小匠曰监(会要十一载二月二十七日)
 会要至德二载十二月十五日复文部曰吏部 纪
至德二载十二月戊午(通监十二月)复诸州及官名

唐官品令(又见前)

王彦威传文宗时以仆射上事仪注前后不定中丞李
汉奏定朝议未以为允中书门下奏请依元和七年已
卷一百十九 第 33b 页 WYG0946-0198d.png
前仪注左右仆射上日请受诸司四品六品丞郎以下
拜彦威奏曰按开元礼凡受册官并与卑官答拜国朝
官品令三师三公正一品尚书令正二品并是册拜授
官上之日亦无受朝官再拜之文仆射班次三公请依
无和七年敕为定虽不从其议论者称之(旧唐书)

唐职官十九家

六典史类六曰职官以纪班序品秩汉官解诂等二十
卷一百十九 第 34a 页 WYG0946-0199a.png
部三百三十六卷 蓺文志史录七曰职官十九家二
十六部二百六十二卷(失姓名十家)始于王隆汉官解诂次
以应劭汉官以官仪名者有应劭蔡质丁孚荀攸王圭
之及干宝之司徒仪注以官名为书者有陆机晋百官
名晋官属名梁百官人名及晋过江人士目卫禹晋永
嘉流士官簿则登城三战簿徐勉梁选簿陈将军簿大
建百官簿状官品则范晔荀钦明百官阶次魏官品令
沈约梁官品百官春秋则宋六卷王道秀十三卷百官
注职官要录则郭演十卷陶彦藻三十六卷故事则有
卷一百十九 第 34b 页 WYG0946-0199b.png
传畅之公卿礼秩故事及职员旧事王方庆官卿旧事
不著录二十九家二百八十卷自六典至杨钜学士院
(旧志历代职官二十一家) 隋志职官二十七部三百三十六卷
周官冢宰总六卿之属以治其政御史掌其在位名数
先后之次汉书百官表列众职之事纪在位之次古之
制也汉末王隆应劭等作解诂官仪等书是后相因正
史表志无复百僚在官之名矣或取官曹官品之书撰
卷一百十九 第 35a 页 WYG0946-0199c.png
录别行于世宋齐已后其书益繁 中兴书目二十三
家一百九十一卷续目八家一百二十四卷

唐百司举要

蓺文志职官类李吉甫元和百司举要一卷八年二月
上 集唐兴以来百官名品(旧史云纂六典诸职为百司举要一卷)

唐职该

书目唐京兆杜英师撰一卷采周礼六典具员唐职仪
汉官志官品令等撮其员数品秩掌隶职局勋爵散试
历代沿革著于篇今缺其序目别本首尾卷秩皆备题
卷一百十九 第 35b 页 WYG0946-0199d.png
曰职源乃其全书

唐职仪

旧史韦述撰唐职仪三十卷 梁周兴嗣撰职仪 南
齐志台府郎令史职吏以下具见长水校尉王圭之
职仪三公长史以下干宝撰立官府职仪已具 蔚
宗选簿钦明阶次

开宝班簿 天圣班簿

卷一百十九 第 36a 页 WYG0946-0200a.png
开宝七年闰七月诏除授京官依朝官例降敕御史台
写班簿十日一上中书(太宗阅班簿择近臣举官) 咸平三年七月
命宰臣录内外庶官历任功过编册以进其该恩复用
者别编以备观览 景德四年十月乙巳亲阅班簿择
朝臣得翰林学士晁迥等五十人令各举大籓守臣二
人 天圣元年四月乙未诏诸行郎中至京官以出身
历任功过具为班簿进内 李淑上时政十议议择官
曰兴国初文武朝官班簿才二百人至咸平初四百人
天圣元年已踰千人 庆历六年四月壬子中丞张方
卷一百十九 第 36b 页 WYG0946-0200b.png
平言臣在翰林为学士见天圣中具员两制两省不及
三十员今五十馀员及领御史中丞见本台天圣班簿
京朝官不及二千员今二千七百馀员又领三班院见
景祐中使臣不及四千员今六千馀员又领流内铨约
在铨选人仅以万计 皇祐元年包拯言景德祥符中
文武官总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一万七千三
百馀员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
卷一百十九 第 37a 页 WYG0946-0200c.png
州一县职有定额不过五六千员则有馀矣今乃三倍
其多 龙图直学士李柬之请更定选举补荫之法科
场取士以皇祐四年进士限四百人诸科毋得过其数
 治平中中丞贾黯言今京朝官至卿监凡二千八百
馀员吏部奏举磨勘选人未引见者至三百五十馀人
 治平班簿(见后) 熙宁元年六月中书门下言御史台
季进班簿多差误请遍令所属以职位名氏报台庶班
簿整齐从之三年六月十八日命密院每季进使相至
阁门祗候以上班簿 真宗时宗室吏员受禄者九千
卷一百十九 第 37b 页 WYG0946-0200d.png
七百八十七宝元以后万五千四百四十三治平视
皇祐增十之三 宋祁上疏曰一官未缺十人竞逐
纡朱满路袭紫成林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
于旧

咸平职林 元祐职官分纪

咸平中谏议大夫杨侃撰二十卷集历代沿革自三公
至东宫官善恶成败各编其事为一百五十二门明道
卷一百十九 第 38a 页 WYG0946-0201a.png
中校书郎胡昉又采唐事七百四十五条附于末 书
目职官分纪五十卷元祐中孙逢吉撰编类前代至本
朝百官沿革故事仅一千门(逢吉字彦同)

熙宁百官公卿表

晁氏志百官公卿表一百四十二卷司马光等撰(卷数多当)
(考光行状云六卷)熙宁中光建议欲据国史旁采异闻叙宋兴
以来百官除拜效汉书作表以便御览诏许之光请宋
敏求同修敏求卒请赵彦若继之历十二年书成 熙
宁二年十一月甲子朔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司马光言
卷一百十九 第 38b 页 WYG0946-0201b.png
欲据正史实录所载旁采异闻叙宋兴以来迄今百官
沿革公卿除拜仿汉书旧法作大宋百官公卿表以备
奏御便省览从之诏所用文字委检讨官检阅是月命
知制诰宋敏求同修(敏求卒元丰二年五月己巳集贤校理赵彦若代之)元丰四
年八月辛巳(二十七日)光彦若上所修六卷(尽治平二年会要云十卷国)
(史云六卷)自建隆元年至治平四年依司马迁法记大事于
上方书成诏附于国史(一云后续修至十五卷) 书目百官公卿
卷一百十九 第 39a 页 WYG0946-0201c.png
表十五卷彦若又自撰宗室世表三卷诏进入并送编
修院赐银帛有差

元丰新定官制 正官名 寄禄新格 禄




元丰二年五月乙丑(二十二日)右正言知制诰李清臣言官
制踵袭前代官与职不相准差遣与官职不相准其他
勋爵食邑实封章服品秩俸给班位各为轻重后先皆
不相准愿诏有司讲求釐正以成一代之法三年六月
丙午诏中书置局详定官制命张璪张诚一领之王陟
卷一百十九 第 39b 页 WYG0946-0201d.png
臣李德刍为检讨文字七月戊辰又以何洵直兼检讨
八月己未(十五日)诏中书曰朕嘉成周以事建官以爵制
禄分职率属万国条理国家受命百年而官政尚愧前
闻今将推本制作董正之原若稽祖述宪章之意参稽
损益趋时之宜使台省寺监之官实典职事领空名者
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制禄凡厥恩数悉如旧章
九月乙亥(十六日)详定官制所上以阶易官寄禄新格中
卷一百十九 第 40a 页 WYG0946-0202a.png
书令侍中同平章事为开府仪同三司左右仆射为特
进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五曹尚书为银青光禄
大夫左右丞为光禄大夫六曹侍郎为正议大夫给事
中为通议大夫(以上无磨勘法)左右諌议为太中大夫(待制以上六年)
(迁两官至大中止)秘书监为中大夫光禄卿至少府监为中散
大夫太常至司农少卿为朝议大夫(以七十员为额)六曹前中
后行郎中为朝散朝请朝奉大夫凡三等员外郎为朝
散朝请朝奉郎凡三等起居舍人为朝散郎左司諌为
朝奉郎正言太常国子博士为承议郎太常秘书殿中
卷一百十九 第 40b 页 WYG0946-0202b.png
丞著作为奉议郎太子中允赞善中舍洗马为通直郎
著作大理丞为宣德郎(后改宣教郎)光禄卫尉将作丞为宣
义郎评事为承事郎太常寺太祝奉礼郎为承奉郎校
书正字将作监簿为承务郎 以上四年迁一官(寄禄阶隋唐二十有九而今二)
 十有五(元祐四年寄禄官分左右绍圣三年罢之)其禄令并以职事官俸禄赐
料旧数与今新定官拟定从之(四年七月戊申二十三日命苏颂司详定官制)
五年四月癸酉(二十三日一本云四月甲戌)官制成诏以五月辛巳
卷一百十九 第 41a 页 WYG0946-0202c.png
朔颁行御文德殿视朝新除职事官立班七月壬午尚
书省奏自五月一日行官制 指挥条制集为二册(一本)
(云五年五月新制行舍人曾巩专令命告)四月丙子巩除舍人  元丰正名凡文阶
官之等二十有五武选官之等五十有六而幕职州县
官之等七总为品十有八(九品正从) 毕仲游曰昔之官品
难于进今之阶秩易为高又降七品为八五品为六三
品为四章服之令降五为六降三为四以迁就新品之
(淳熙元年三月戊子阶官去左右先是绍兴行元祐之法)
职官志神宗即位谓中书政事之本首开制置中书条
卷一百十九 第 41b 页 WYG0946-0202d.png
例司设五房检正官以清中书之务又置制置三司条
例司以理天下之财置诸路提举常平广惠农田水利
差役官隶于司农以修农政简枢密武选而置审官西
院创民兵保甲法以归兵部作军器监以除戎器新大
理寺以省滞狱增国子监太学官以大兴庠序复将作
监以董百工然名未正也熙宁末上欲正官名始命馆
阁校唐六典元丰三年以摹本赐群臣遂下诏命官置
卷一百十九 第 42a 页 WYG0946-0203a.png
局以议制作上自考求故实间下手诏或亲临决以定
其论凡百官庶务皆以类别有正而治之者有旁而治
之者有统而治之者省曹寺监以长治属正而治之者
也故其法详御史非其长而以察为官旁而治之者也
故其法略都省无所不总统而治之者也故其法当考
其成于是长吏察月御史察季都省察岁四年十一月
丁酉开天章阁对辅臣呈官制除目五年三省六曹御
史台秘书省九寺五监之法成即宫城之西营新省省
成上亲临幸召问以职事而训诫之省官迁秩有差自
卷一百十九 第 42b 页 WYG0946-0203b.png
是继有增损唯仓库百司武臣外官未暇釐正 崇宁
二年九月邓洵武奏改选人七阶政和二年九月
二十九日易武选官称 元祐三年二月癸未诏
三光䘵正议中散朝议大夫六阶各分左右 大
观初改左光䘵为宣奉右光䘵为正奉右正议为
通奉左中散为中奉右朝议为奉直 元符二年
六月廿四日刘赓请以官制敇令格式藏馆阁从
卷一百十九 第 43a 页 WYG0946-0203c.png


元丰备选具员

元丰六年八月吏部尚书李清臣编承务郎以上乡贯
出身历任功过为备选具员十册上之壬午令依本录
上中书上谓于官使人才有助 备选具员总目一事
目一别录一册圣训及吏部人才之辨编次承务郎以
上出身历任功过以备选择

元祐修官制

元祐八年十二月二日乙巳(本纪甲寅)左仆射吕大防言乞
卷一百十九 第 43b 页 WYG0946-0203d.png
仿唐六典置局修官制一书以为国朝大典诏于秘书
省置局令范祖禹王钦臣编修宋匪躬晁补之检讨(绍圣)
(元年五月诏罢之)崇宁元年六月二十九日癸丑诏史院以神
宗所定官制依唐六典修成一书政和三年八月修参
照官制格目凡九百馀册又修中书门下省官制格
初天僖二年正月庚戌中丞赵安仁请修国朝六典不
就嘉祐三年十二月学士韩绛言官制未立宜加裁定
卷一百十九 第 44a 页 WYG0946-0204a.png
正其名体仿周礼唐六典著为一书辛亥刘敞胡宿同
详定敞奏先条数事送中书门下参详可否然后删定
诏许焉明年三月绛再奏趣之敞曰本朝随事建官有
司奉法守职可矣苟不能尔虽成书且复废宇文之周
官唐六典是也书卒不成

绍兴祖宗官制旧典

三卷绍兴间蔡元道纂以元丰改制号为名正爵位浸
轻品流淆杂故著是书每官先述旧典而后及新官得
失以存祖宗制官之意又有官制正误补蔡氏所不及
卷一百十九 第 44b 页 WYG0946-0204b.png
仍正其误官制沿革黄琮撰职官记张演撰(赵晔萃三书为三卷)
中兴百官题名五十卷绍熙间监察御史何异编

绍兴续皇朝公卿百官表

二十九年七月戊戌翰林学士修国史周麟之言知双
流县李焘著续皇朝公卿百官表九十卷诏给札录付
史馆焘以司马光百官表未有继者乃遍求正史实录
旁求家集野史增广门类起建隆迄靖康合新旧官制
卷一百十九 第 45a 页 WYG0946-0204c.png
踵而成书其后续通鉴长编盖始于此

国朝新旧官制通考

曾三异十卷引證详说为通释三卷
国朝两朝志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
以待文学之选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
有爵士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
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
轻重
惟王建国惟典命官上叶星象下符川岳
卷一百十九 第 45b 页 WYG0946-0204d.png
 玉海卷一百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