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七 第 1a 页 WYG0946-0152a.png

卷一百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十七
           宋 王应麟 撰
 选举
铨选

 王者各有所贵尧舜贵道德夏贵功商贵老周贵同
 姓秦贵法吏西汉贵才谋东汉贵经术魏贵文章晋
 贵名理周隋贵氏族观其所贵知治体之优劣然最
 无谓者其氏族乎
卷一百十七 第 1b 页 WYG0946-0152b.png

周司士 汉选部 魏九品官人法(见科举)

夏官司士下大夫二人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掌群
臣之版(版名籍故书版为班)以德诏爵以功诏禄以能诏事以久
奠食(王制曰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
(后禄之)凡邦国三岁稽士任而进退其爵禄 通典乡大
夫乡老举贤能而宾其礼司徒教三物而兴诸学司马
辨官材以定其论太宰诏废置而持其柄内史赞予夺
卷一百十七 第 2a 页 WYG0946-0153a.png
而贰于中司士掌其版而知其数择材取士如此之详
(天官太宰当为尚书令非吏部之任今吏部之始宜出于夏官之司士云)汉成帝建始四
年初置尚书有常侍曹主公卿事又有二千石曹掌郡
国二千石后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东汉初置选职)尚书令
总之后又为选部(灵帝以梁鹄为选部尚书董卓以周毖为吏部尚书)魏改选部
为吏部主选事(陈群延康元年始建九品官人之法拜吏部尚书毛玠亦为之崔琰及玠为丞)
 相椽典选举(赵戬为尚书选部郎许靖除尚书郎典选举)文帝俾护军将军主武官选 吴有选曹尚书 
 裴子野曰周礼始于学校论之州里告诸六事而后
贡于王庭其在汉家州郡积其功能然后为五府所辟
卷一百十七 第 2b 页 WYG0946-0153b.png
五府举其掾属而升于朝三公参其得失尚书奏之天
子一人之身所阅者众一贤之进其课也详故官得其
才魏晋易是所失弘多万品千群俄折于一面庶僚百
位专断于一司吏曹按阀阅而选举不遑访采于乡邑
江总表曰汉置五曹魏隆八凯

汉郡国选举(又见前)

龚胜传为司直郡国皆谨选举 后传冯严上疏曰故
卷一百十七 第 3a 页 WYG0946-0153c.png
事州郡所举上奏司直察能否以惩虚实 郎顗言今
选举皆归有司非有周召之才而当则哲之重不如还
属尚书(宦者传) 陈蕃为光禄勋与五官中郎将黄琬共
典选举上疏曰陛下宜择从忠善尺一选举委尚书三
公 吕强上疏曰旧典选举委任三府三府有选参议
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若无可察然后付之尚书今
但任尚书或复敕用 梁沈约上疏曰汉代无士庶之
别学优而仕始自乡邑本于小吏干佐方至文学功曹
积以岁月乃得察举人才秀异始为公府所辟迁为牧
卷一百十七 第 3b 页 WYG0946-0153d.png
守入作台司汉之得人于斯为盛 唐薛谦光上疏曰
汉法所举之主终身保任扬雄之坐田仪责其冒荐成
子之居魏相酬于得贤 韦嗣立上疏曰古者取人先
采乡曲之誉然后辟于州郡州郡有声然后辟于五府
才著五府然后升之天朝用一人所择者甚悉擢一士
所历者甚深 陆贽上疏曰周命伯煚慎简乃僚汉求
多士不惟公府辟召而已又有父任兄任皆得为郎魏
卷一百十七 第 4a 页 WYG0946-0154a.png
晋以后暨于国初采择庶官多由选部惟高位重职考
庶官之有成者请而命焉晋山涛为吏部尚书中外员
品多所启授宋以蔡广为尚书徐羡之云黄散已下悉
以委之广犹以为失职(宋书云选案黄纸录尚书与吏部尚书名故广云书纸尾)
匡衡传随牒在远方注师古曰随选补之常牒不被超
擢者 何武传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 王制注
命于天子者天子选用之如今诏书除吏矣

晋山公启事

山涛传泰始间(通鉴在十年)涛为吏部尚书典选十馀年每
卷一百十七 第 4b 页 WYG0946-0154b.png
一官缺辄择才资可为者启拟数人得诏旨有所向然
后显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子简领吏
部欲令朝臣各举所知以广得才之路史臣曰惠绝臣
名恩驰天口世称山公启事者岂斯之谓与(通典涛用人皆先密)
(启然后公奏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终始如其言惟用陆亮寻以贿败)陆贽曰晋山涛为吏部尚书中外品员 
(多所启授) 隋志总集类山公启事三卷别集类山涛集九
(梁五卷又一本十卷齐裴聿注) 唐志山涛启事十卷 唐会要王
卷一百十七 第 5a 页 WYG0946-0154c.png
方庆上疏曰山涛启事称皇太子而不言名 山公启
事法帖有之云侍中尚书仆射奉车都尉新沓伯
臣涛言臣近启崔谅史曜陈淮可补吏部郎诏书可
尔此三人皆众可称谅尤质止少华可以崇教虽
大化未可仓卒风尚所劝为益者多臣以为宜先
用谅谨随事以闻 文选注引山涛启事曰保傅不
可不高天子之选又引贾弼之山公表注(蜀志注世说注引启)
 事(启事曰臣欲以郗诜为温令诏可寻叉启有异同之议请更选之) 傅咸正始中
任何晏以选举内外众职各得其才 王戎户调门
卷一百十七 第 5b 页 WYG0946-0154d.png


晋选例 梁选簿 选品 元魏停年格

晋传李胤为吏部刋定选例而著令 李重著选曹
箴 王戎领吏部始为甲午制凡选举皆先治百姓
然后授用(沈约曰东西两汉左雄孤绝于前南北二晋山涛莫嗣于后) 宋时吏
部尚书领吏部删定三公比部四曹谢庄上表孝
武曰提钧悬衡委之选部一人之鉴易限天下之才
卷一百十七 第 6a 页 WYG0946-0155a.png
难源请大臣各举所知付尚书铨用不从大明二年(六月)
(戊寅)分吏部尚书置二人以散其权(庄及顾觊之补选职)省五兵后
还置一尚书齐和帝时梁武帝表曰前代选官皆立选
簿贯鱼有次臧否素定自今选曹宜立簿使冠屦无爽
名实不违天监中徐勉为尚书定百官九品为十八班
(七年正月定官品)又撰选品三卷(唐志职官类徐勉梁选簿三卷)谢览三世居选部 谢 
(庄再典选至举又三为此职)隋志梁勋选格一卷 后魏吏部统吏部考功主爵
三曹孝明时神龟二年尚书崔亮为停年格不问贤愚
以停解日月为断刘景安与书曰殷周以乡塾贡士两
卷一百十七 第 6b 页 WYG0946-0155b.png
汉由州郡荐才魏晋因循又置中正朝廷察孝廉惟论
章句不及治道立中正不考才行空辨姓氏宜改张易
调反为停年格以限之谁复修厉名行哉后甄琛等踵
行之魏之失才自亮始(太和十六年七月壬戌诏选举每以季月本曹与吏部铨简)
薛淑上言选曹惟取年劳不问贤否义均行雁次若贯
鱼勘簿呼名一吏足矣数人而用何谓铨衡请令王公
荐贤依汉立四科不从东魏元象元年(一云二年)乃革崔亮
卷一百十七 第 7a 页 WYG0946-0155c.png
年劳之制务求才实(一云高澄摄尚书始改年劳之制衡镜之美辛术一人而已)
王俭曰选曹之始近自汉末今若反古使州郡贡计王
府辟士与众共之犹贤一人之意隋制尚书举其大者
侍郎铨其小者五品以上中书门下择之六品以下选
部奏而授之一命以上州郡无复辟置(通典以为执政参吏部之职吏)
 部总州郡之权(牛弘为尚书选举先德行后文才侍郎高孝基鉴赏机寤弘推心委任隋之选举于斯为最)

唐三铨 选格 四事 十铨 宏词 拔萃

    又武选 小选
选举志唐制凡选有文武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
卷一百十七 第 7b 页 WYG0946-0155d.png
之皆为三铨尚书侍郎分主之每岁颁格于州县选人
应格则本属或故任取选解列其罢免善恶之状以十
月会于省过其时者不叙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
(丰伟)二曰言(言辞辨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四事可取则
先德行行均以才才均以劳(六典吏部以三铨分其选曰尚书铨中铨东铨以四)
(事择其才曰身言书判以三类观其异曰德行才用劳效)官志吏部掌文选以三铨之法官天下之才以身 
(言书判德行才用劳效较其优劣而定其留放为之注拟)会要云三年一大集六年一小集尚书曰尚书铨 
卷一百十七 第 8a 页 WYG0946-0156a.png
 侍郎二人分为东铨中铨六典通典同(通鉴尚书曰中铨侍郎曰东西铨)天宝十一载杨国忠兼文部尚 
(书密定员阙于都堂注唱于是门下过官三铨注官之制皆废侍郎惟试判而已)太和四年七月吏部奏旧 
(以尚书厅之次为中铨其次为东铨乾元中侍郎崔器奏改中铨为西铨以久次居左新除居右议者非其倒)
 置请以久次居西铨新除居东铨奏可(权德舆吏部员外郎南曹壁记汉尚书郎主文书起草之任东汉方)
 冠以曹名用诸曹功次超卓者转迁选部(刘禹锡云是曹在南宫为眉目在选士为司命)崔融议曰东西 
(两曹两部分简谓吏兵部)五品以上不试上名中书门下六品以下
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已铨而注询
其便利已注而唱不厌者得反通其辞三唱而不厌听
冬集(故事必三铨三注三唱而后拟官季春始毕乃过门下省)厌者为甲上于仆射
卷一百十七 第 8b 页 WYG0946-0156b.png
乃上门下省给事中读之黄门侍郎省之侍中审之然
后以闻主者受旨而奉行焉谓之奏受视品及流外则
判补皆给以符谓之告身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
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明皇时(开元十三年)
文融建议置十铨(以选限渐迫)苏颋等主之(十二月甲戌以苏颋韦㧖卢从)
(愿徐坚宇文融崔琳沔韦虚心贾曾王丘等十人主之)左庶子吴兢谏谓万乘之
君下行选事帝悟遂止复以三铨还有司(通典云明年复故)旧制 
卷一百十七 第 9a 页 WYG0946-0156c.png
(尚书掌六品七品选侍郎掌八品九品选景云元年宋璟为尚书始通其员品而分典之遂以为常苏氏驳之)
(以为贞观二十二年侍郎卢承庆曰五品选事职在尚书郎尚书兼知五品选事明矣)武选凡纳
课品子岁取文武六品以下勋官三品以下五品以上
子年十八以上每州解上兵部量文武授散官凡一岁
为一选自一选至十二选视官品高下以定其数因功
过而增损之(六典兵部掌武选以三铨领其事五等阅其人长垛马射马枪步射应对三奇拔其)
 异骁勇材艺可为统领(姚崇三为宰相常兼兵部景云元年宋璟为吏部尚书李乂卢从愿为侍郎皆不)
(畏强禦请谒路绝集者万馀人留者三铨不过二千人服其公姚元之为兵部尚书陆象先卢怀慎为侍郎武)
 选亦治(张九龄用严挺之知吏部选陆景融知兵部选皆为一时精选)韩熀以给事中知兵部 崔琯判 
卷一百十七 第 9b 页 WYG0946-0156d.png
 兵部西铨(张嘉贞为兵部员外郎功状盈几廷无稽牒)凡流外兵部礼部举人郎
官得自主之谓之小选(六典吏部郎中一人掌小选凡未入仕而吏京司者复分为九)
(品应选之人以其未入九流谓之流外铨亦谓小铨其校试铨注与流内铨略同凡择流外职有三曰书计时)
(务开元二十五年敕留放皆尚书侍郎定之通典自贞观以前尚书掌五品选事开元以来宰)
(臣多兼领兵吏尚书不自铨综其选试之任皆侍郎专之) 齐抗传初吏部
岁考书言以他官第上下中书门下遣官审实
抗以尚书侍郎皆大臣选今更覈非任人勿疑
卷一百十七 第 10a 页 WYG0946-0157a.png
之道奏罢之(贞元二十年三月抗上言明年遂不置考判官) 武后时敇吏部
糊名考判惟刘宪王适司马锽梁载言入第二等开元
十五年九月敇依例糊名试判 上元元年刘峣言国
家以吏部为铨衡侍郎为藻镜 开元四年(六月十九日敇)
诏郎御史起居遗补不拟旧制六品以下官尚书奏拟
至是始更此制 陆贽曰国朝之制庶官五品以上制
敇命之六品以下则并旨授制命者官臣奏可旨授者
吏部铨才 志唐天成中诏三铨合为一后复分
为三
卷一百十七 第 10b 页 WYG0946-0157b.png

唐取人著令

志唐取人之路多矣方其盛时著于令者纳课品子万
人诸馆及州县学六万三千七十人太史历生三十六
人天文生百五十人太医生二百十一人太卜卜筮三
十人千牛备身八十人备身左右二百五十六人进马
十六人斋郎八百六十二人诸卫三卫监门直长三万
九千四百六十二人诸屯主副千九百八人折冲府府
卷一百十七 第 11a 页 WYG0946-0157c.png
史一千七百八十二人校尉三千五百六十四人执杖
执乘每府三十二人亲事帐内万人集贤院御书手百
人史馆典书楷书四十一人尚药童三十人诸台省寺
监军卫坊府之胥吏六千馀人凡此皆入官之门户而
诸司主禄已成官及州县佐史未叙者不在焉 会要
显庆二年刘祥道上疏曰每年入流数过千四百人(永徽)
(五年一千四百三十人六年一千十八人显庆元年一千四百五十人)今内外文武官一
品以下九品以上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员苏氏议曰
今官数比天宝中三分减一入流之人三分加一士子
卷一百十七 第 11b 页 WYG0946-0157d.png
二年守官十年待选开耀元年四月以选人多集议崔
融欲负谴者限年(收其𣏌梓搴其萧稂) 通典按格令内外官万
八千八十五员而合入官者自诸馆学生以降凡十二
万馀员(大率八九人争官一员) 刘秩曰官倍于古士十于官求
官者又十于士故士无官官乏禄吏扰人

唐长名榜 姓历 状样 铨历 甲历 四


时注拟 选谱

卷一百十七 第 12a 页 WYG0946-0158a.png
志唐初铨法简而任重高宗总章二年(会要四月一日)司列少
常伯裴行俭始设长名榜引铨注法复定州县为八等
其三京五府都督都护府悉有差次量官资授之其后(十一)
(月)李敬玄为少常伯委事于员外郎张仁袆仁袆又造
姓历改状样铨历等程式而铨总之法密矣(敬玄因其法衡综有)
 序(杨国忠建罢长名于铨日即定留放)宪宗时杨于陵为侍郎请修甲历
南曹置别簿相检实吏不能为奸始奏选者纳直给符
告居四年凡调三千员 志贞观二年侍郎刘林甫言
隋制以十一月为选始至春乃毕今选者众请四时注
卷一百十七 第 12b 页 WYG0946-0158b.png
(林甫传隋制十一月选集日薄事丛建请四时厅选随到辄拟官无滞人)十九年(十一月)
书马周以四时选为劳乃复以十一月(一日)选至三月(三十)
(日)(会要按韦述唐书贞观八年唐皎为侍郎请以冬初大集季春而毕又云马周未知孰是新史唐皎)
(传同) 陆贽传唐制吏部选以岁集乾元后兵兴率三年
一调吏员稽壅案牒丛淆伪冒蒙真吏缘为奸士或十
年不得官员阙亦累岁不补贞元八年春贽为相请以
内外员三分之计阙集人天下便之(会要云贽令吏部每年集)五代史 
卷一百十七 第 13a 页 WYG0946-0158c.png
(唐制岁集以孟冬而选尽季春之月) 裴行俭传撰选谱草字杂体数万
(志裴行俭选谱十卷职官类)

唐循资格

志初吏部求人不以资考为限所奖拔惟其才往往得
俊乂开元十八年(四月十一日)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书始
作循资格(传云因行俭长名榜为之)而贤愚一槩必与格合乃得铨
授限年蹑级不得踰越(二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光庭又奏促选限尽正月)于是
久滞不收者皆便之谓之圣书(宋璟争之不从)及光庭卒(会要二十)
(一年)中书令萧嵩以为非求才之方奏罢之(张九龄传上言废循资格)
卷一百十七 第 13b 页 WYG0946-0158d.png
(二十二年九龄为中书令上言废之)乃下诏(二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曰凡人年三十
而出身四十乃得从事更造格以分寸为差若循新格
六十未离一尉自今选人才业优异有操行及远郡下
寮名迹稍著者吏部随才甄擢之(萧嵩奏准旧例至三月三十日围甲毕)
 艺文志唐循资格一卷(崇文目同天宝中修定)王涯唐循资格
五卷(崇文目一卷王涯修定) 陆贽奏议开元中吏部奏置循资
格限自起居遗补及御史等官犹并列于选曹铨综之
卷一百十七 第 14a 页 WYG0946-0159a.png
例著在格令至今不刋(资格之法起于崔亮复行于裴光庭是二子者当世固已非之)
(然而行之不过数十年今踵为常法世世举行) 王徽为尚书时铨选失序吏
肆为奸补调重复徽为手籍以检实遂无奸滞 开元
三年张九龄言吏部精案牍而忽人才所谓遗剑中流
刻舟以记

唐选举志 吏部甲令

艺文志沈既济选举志十卷(中兴书目三卷大历中撰沈既济以前代史官于选)
(举阙而不论乃为志四篇述吏部铨授欲复州郡辟召之制今存三篇第四篇亡第三篇有阙文)崇文目十 
(卷) 志自中叶兵兴天下多故官员益滥铨法敝坏德
卷一百十七 第 14b 页 WYG0946-0159b.png
宗时(大历十四年八月)试协律郎沈既济言其弊(上选举议)曰古今
选用之法九流常叙三科而已曰德曰才曰劳今吏部
甲令虽曰度德居位量才授职计劳升叙然考校之法
皆在书判簿历言辞俯仰之间安行徐言非德也空文
善书非才也累资积考非劳也前代选用皆州府察举
齐隋署置多由请托议者以为与其率私不若自举与
其外滥不若内收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吏部此矫世
卷一百十七 第 15a 页 WYG0946-0159c.png
惩弊之权法非经国不刋之常典臣请五品以上及群
司长官宰臣进叙吏兵部参议焉六品以下或僚佐之
属听州府辟用则铨择之任委于四方结奏之成归于
二部必先择牧守然后授其权或选用非公则吏兵部
得察而举之小加谴黜大正典刑责成授任谁敢不勉
州郡察举在两汉则理在魏齐则乱吏部选集在神龙
景龙则紊在开元天宝则理云云天子嘉其言重于改
作不能用 贞观元年太宗谓杜如晦曰今以言辞刀
笔取人而不悉其行乃欲放古今诸州辟召会功臣行
卷一百十七 第 15b 页 WYG0946-0159d.png
世封乃止它日谓侍臣曰吾将使人自举可乎魏徵以
为长浇竞又止垂拱元年七月侍郎魏玄同言伯煚为
大仆正慎简乃僚太史内史并掌爵禄废置司徒司马
别掌兴贤是分命群司而统以数职汉诸侯自置吏四
百石以下州郡掾吏督邮从事悉任之牧守由魏晋以
后始归吏部以迄于今以刀笔量才簿书察行愿少遵
周汉之规以分吏部选不纳 陆贽请台省长官荐属
卷一百十七 第 16a 页 WYG0946-0160a.png
吏曰尊者领其要卑者任其详人主择辅臣辅臣择庶
长庶长择佐僚(论进瓜果人拟官状命秩之载甲令者有职事官散官勋官爵号)

唐东选 南选

志太宗时以岁旱谷贵东人选者集于洛州谓之东选
(一本云贞观元年)高宗上元三年以岭南五管黔中都督府得
即任土人而官或非其才乃遣郎官御史为选补使谓
之南选(一本八月壬寅)其后江南淮南福建因岁水旱皆遣选
补使即选其人而废置不常选法又不著 会要贞观
元年京师米贵始分于洛州置选开元元年十二月以
卷一百十七 第 16b 页 WYG0946-0160b.png
魏知古卢怀慎分知东都选(太和三年四月停)开元八年八月
二十五日移岭南选补使于桂州(通鉴云开元元年)大历十四
年十二月敇南选掌以郎官不复以御史监临兴元元
年侍郎刘滋知洪州南选元和二年八月王絜充选补
使御史崔元方监焉大和三年二月权停岭南选补
通鉴仪凤元年敕桂广交黔等都督府注拟未精自今
每四年遣五品已上官充使令御史同注拟人谓之南
卷一百十七 第 17a 页 WYG0946-0160c.png
选 苏晋齐浣更典二都选 柳泽开元中殿中侍
御史监岭南选 徐浩为岭南选补使又领东都选
 张九龄以桂州兼岭南选补使 仲子陵典黔南
选补

唐选院

苏晋传榜选院曰门下点头者更拟(开元十八年为侍郎) 六典
吏部员外郎掌选院谓之南曹(开元十二年初定员外郎专判南曹)注其
曹在选曹之南也 会要开元二十年八月以考功贡
院地置吏部南院以悬选人文榜或谓之选院 长安
卷一百十七 第 17b 页 WYG0946-0160d.png
志选院在尚书省之南亦曰吏部南院选人看榜之所
(选院本铨曹之内至是移出之东都至二十二年七月以太常园置之) 故事岁揭版
南院为选式选者自通一辞不如式辄不得调有十年
不官者吏部铨常三铨三注三唱自春止夏乃讫杨国
忠使吏预定其员集百官尚书省注唱一日毕

唐选格

旧纪开成二年四月丁卯宰相李石奏定长定选格六
卷一百十七 第 18a 页 WYG0946-0161a.png
月庚子吏部奏长定选格请加置南曹郎中一人别置
印一面以新置南曹之印为文从之三年二月庚子吏
部奏去年所修选格或乖往例不可久行请用旧格从
之 会要贞元九年正月中丞韦正伯奏按选格铨状
自书试日书迹不同即驳放殿选开成三年五月准长
定选格加置南曹郎一人六月别置印 陆贽奏议国
朝之制庶官五品以上制敕命之六品已下则并旨授
制敇所命者宰相商议奏可而除拜之也旨授者吏部
铨才上言诏旨画闻从之而不可否者也汉制部刺史
卷一百十七 第 18b 页 WYG0946-0161b.png
秩六百石郡守二千石刺史高第即迁为郡守郡守高
第入为九卿从九卿迁为亚相相国是乃从六百石吏
至台辅所历三四转耳近代建官甚多列级逾密今县
邑有七等之异州府有九等之差同谓省郎即有前中
后行郎中员外五等之殊并称谏官则有谏议大夫补
阙拾遗三等之别洎诸台寺率类于斯遣戍岁增策勋
日广财赋不足供赐而职官之赏兴职员不足容功而
卷一百十七 第 19a 页 WYG0946-0161c.png
散试之号行 通典按兵部格破敌战功各有差等其
授官千才一二

唐举选衡镜 用人权衡 审官六议

会要贞元十二年贺兰正元进用人权衡十卷(志杂家十三年)
(十一月昭义判官)举选衡镜三卷(志作衡鉴职官类) 先是显庆中
刘祥道典选陈六事贞元十一年二月门下侍郎
平章事赵憬进审官六议议相臣庶官京司阙官
考课遗滞藩府官属(憬尝对延英开陈大体以任贤尚德为本) 唐典选
有声者前有裴马(行俭载)后有卢李(从愿朝隐)贞观初杜淹采
卷一百十七 第 19b 页 WYG0946-0161d.png
访七十馀人并闻嘉声高季辅之清鉴(赐金背镜)李乂之不
受私谒(李下无蹊)宋璟之平允高俭之鉴裁韦陟公平杨绾
精允姜晦精明刘奇举贤无私李敬玄衡综有序席豫
拔寒远士崔郾黜陟必当郑杲得韩元二子以为不负
朝廷崔琳收卢裴等十数人皆入台省李固言收寒素
柅吏奸 贞观二年杜如晦侍中摄吏部尚书四年民
部尚书戴胄兼
卷一百十七 第 20a 页 WYG0946-0162a.png

唐吏部校辞判

通典显庆初黄门侍郎刘祥道奏杂色入流人试判简
为四等一付吏部二付兵部三付主爵四付司勋 志
有司以僻书隐学为判目初试选人皆糊名令学士考
判武后以非委任之方罢之开元十五年九月复糊名
试判考等第奏闻(糊名校判侍郎苏晋独事赏拔当时誉之) 苗晋卿传承
平选常万人岁命它官同校书判覈才实天宝二载(会要)
(云元年冬选)判入等凡六十四人分甲乙丙三科张奭第一
御史中丞倚子也正月二十一日帝御花萼楼覆实(会要)
卷一百十七 第 20b 页 WYG0946-0162b.png
(云勤政楼下重试)中裁十一二 会要天宝九载三月十三日
敕文学政事异科良宰岂必文人自今简县令勿限以
书判及循资格 杨于陵传初吏部程判别诏官参考
贞元二十年齐抗当国罢之至是尚书郑馀庆移疾乃
循旧制(元和中)于陵言他官第判能否不知限员有司计
员为留遣之格事不相谋不如勿置乃诏三考官止较
科目选至常调悉还吏部 艺文志别集张文成龙筋
卷一百十七 第 21a 页 WYG0946-0162c.png
凤髓十卷崔锐判一卷(大历人)郑宽百道判一卷(元和拔萃)
宾王百道判集一卷 书目龙筋凤髓判十卷张鷟撰
杂抄唐人判语分门为类
张鷟四参选判策为铨府最 严挺之为吏部侍郎施
特榻试崔涣彝樽铭(时入判者千馀) 裴垍为考功员外郎吏
部侍郎郑珣瑜委垍校辞判研覈精密 李鄘孔戢书
判高等 颜杲卿春卿曜卿书判超等 于邵书判超

拔萃(齐浣裴宽郑珣瑜毕諴卢钧李珏)异等(崔珙卢迈李巽顾少连韦温白居易郑肃郑亚李商)
卷一百十七 第 21b 页 WYG0946-0162d.png
(隐)平判异等(崔弘礼)判入等(元)
博学宏词 陆贽齐映崔元翰刘禹锡柳宗元裴度(独孤授举博学宏词吏部考当乙于邵覆之置)
 甲科人咨其公(韩愈二试于吏部一既得之又黜于中书)

唐令长科

会要贞元四年正月命常参官举清白政术任刺史县
令者朕当亲自策试元和二年正月敇江淮大县每岁
据阙委省台诸司长官节度观察使各举堪任县令不
卷一百十七 第 22a 页 WYG0946-0163a.png
限选数赴集台省官及刺史赤令阙先于县令中简择
能否与举人同赏罚三年四月敕吏部精加考覈四时
注拟四年正月中书门下请中外举县令并随表状十
月三日到省依平选人分入三铨注拟停四时集六年
十月又奏周之群僚委于冢宰汉之多士辟于有司陛
下念黎元之困设令长之科群僚举知天下蒙福然荐
延相继崇劝未行请所举县令到任后有刑罚冤滥及
赃犯者其举荐官削阶停任书下考(令长以资授多才不称官故令庶僚)
(荐举所知)长庆元年五月停举县令大中元年敇贞元中频
卷一百十七 第 22b 页 WYG0946-0163b.png
诏县令五考方改移近者诸州县令或得三考两府畿
赤罕及二年今后刺史县令满三十六月方替替后量
课绩作三等闻奏 贞观十一年八月太宗谓侍臣曰
刺史朕当自简县令诏京官五品以上各举一人 开
元二十九年正月十五日令百官于亲属之中举牧宰
制曰祁奚举午谢安举玄宁限嫌疑

建隆循资格

卷一百十七 第 23a 页 WYG0946-0163c.png
建隆三年八月乙未知制诰高锡请注授法官职官试
书法十条以代试判九月癸未复置书判拔萃科十月
癸巳有司上新删定循资格长定格编敕格各一卷(曾巩)
(曰建隆初定考判之制著循资之格)乾德二年正月甲申诏流内铨听四
时参选不俟冬集仍命陶榖等重详定循资格及四时
参选条二月戊申朔窦仪等上新定四时参选条七月
庚寅中书详定上之(行少尹幕职官循资格)铨选渐有伦矣甲午
诏吏部奏擢选人开宝六年七月己未(志在岁末)命参政卢
多逊知制诰扈蒙张澹参详长定循资格取悠久可用
卷一百十七 第 23b 页 WYG0946-0163d.png
之文为长定格三卷(涂注一二十条)总二百八十七事(循资格一卷制)
(敕一卷起请条一卷)书成上之(书目有之)颁为永式自是铨选益有伦
矣 太平兴国二年十二月诏选人试判定为四等景
德元年八月诏流内铨选人以所试书判备亲览

乾德诏书

绍兴三年二月丁亥朔兼吏部尚书席益言魏晋而下
甄别人物专任选曹至唐而铨法密矣然不尽拘以微
卷一百十七 第 24a 页 WYG0946-0164a.png
文激浊扬清时出度外杜淹表荐四十馀人后多知名
韦思谦坐公事负殿高季辅遽擢为监察国初犹存旧
制乾德四年(七月癸酉)诏曰自今常调集选人吏部南曹取
历任中多课绩而无阙失其人才可擢者具名送中书
引验加奖是尚或任人不专任法也其后官制釐改典
选者一切不得以意从事振拔幽滞无复闻焉望稽用
乾德诏书凡常调中材行可取者许长贰具名以闻从
之 乾德二年七月诏吏部南曹以人才可副升擢者
送中书门下引验以闻上虑铨衡止凭资历英俊或沈
卷一百十七 第 24b 页 WYG0946-0164b.png
于下僚故也四年七月癸酉令吏部南曹引验选人可
升擢者具名闻奏对见

雍熙三班院 淳化审官院 考课院(见院类)

国初张昭为尚书领选京官七品以下犹属铨筦昭致
仕始用它官权判雍熙四年七月庚辰置三班院(供奉官殿)
(直承旨为三班)以崇仪副使蔚进掌之(先是小使臣隶宣徽院至是别置)兴国六年 
(二月始命杨守素等点检三班公事权以内密省使听事为局嘉祐八年正月徙三班院于文思院之西)
卷一百十七 第 25a 页 WYG0946-0164c.png
化三年十月戊寅始置京朝幕职州县官考课院四年
二月丙戌以考校京朝官为审官院幕职州县官为考
课院五月以考课院归流内铨(志三班院文臣以两制以上武臣以诸司使以)
(上掌之元丰五年改侍郎右选) 国史志审官院编敕十五卷铨曹格
敕十四卷

庆历定任子令

庆历三年十一月丁亥更荫补法诏曰周大司乐掌学
政以六艺教群国子汉光禄勋典仕籍以四行察三署
郎今荫法之所原古典刑之是宪敝生作法之凉滥起
卷一百十七 第 25b 页 WYG0946-0164d.png
推恩之过上因朝廷法制之不立下自父兄训义之不
孚故俾宰臣详为定令冢嗣先录以笃为后之体支子
限年以明入官之重设考艺之格立保行之条庶乎位
有称职之才朝多济世之美非惟为国造士是乃为臣
立家(用范仲淹所上十事二曰抑侥倖也十月壬戌定迁秩格十一月癸未定馆职格) 绍兴
初中书舍人赵思诚上任子限员之议淳熙九年八月
庚子始用廷臣集议行之(以品秩崇卑立为定数)十年二月辛丑
卷一百十七 第 26a 页 WYG0946-0165a.png
又从集议致仕遗表恩三分减一
唐制礼部简试太庙郊社斋郎兵部简试千牛备身太
子千牛盖文武荫补之制乾德元年六月初定任子之
法台省六品诸司五品必尝登朝历两任然后得请淳
化改元恩霈奏荐始广至道二年始有寿宁节推恩之
令祥符元年东封推恩则郊禋奏荐自此为例嘉祐元
年罢圣节奏荐熙宁裁定而限员之法立淳熙九年八
月始立止数
卷一百十七 第 26b 页 WYG0946-0165b.png
嘉祐定补荫选举法

纪嘉祐元年四月丙辰裁定补荫选举之法 志龙图
直学士李柬之建请更定选举补荫之法知谏院范镇
请云云侍御史母湜请云云下两制议翰林承旨孙抃
等言今二府及使相宣徽节度使三年荫二人已减旧
恩之半馀文武请一岁及三岁当任子者皆倍之内臣
毋得过二人嫔御皇族约此为法罢南省特奏名百司
入流者如吏部格弗听减半或换武遂敕中书枢密院
卷一百十七 第 27a 页 WYG0946-0165c.png
裁定诏见任二府使相宣徽节度御史知杂悉罢乾元
节恩荫云云取士以皇祐四年进士限四百人诸科毋
得过其数罢特奏名

治平铨曹格式 元丰备选具员

庆历四年二月丁巳命天章侍讲臣公亮删定审官院
流内铨条贯(至和二年十二月又令编修皇祐三年后裁改者)嘉祐元年九月
辛卯制以审官院选格颇繁密令别行裁定务从宽简
 治平三年五月壬申进铨曹格式十四卷(吏部流内铨进)
行之熙宁五年闰七月诏吏部南曹并入流内铨(从许将请)
卷一百十七 第 27b 页 WYG0946-0165d.png
三年二月七日命杨全编修条例(先是判铨陈襄请取铨曹所用例去其不)
 可行者编为策(治平元年四月知审官院王圭新编本院敕十五卷诏行之)元丰二年十一
月十二日知审官东院陈襄请重定敕令式三年八月
七日改流内铨为尚书吏部六年八月九日吏部尚书
李清臣编集承务郎已上乡贯出身历行功过为备选
具员凡十册诏录上中书省元祐元年六月十四日诏
吏部重修简要选法以闻
卷一百十七 第 28a 页 WYG0946-0166a.png

元丰四选

旧制以审官东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分治四选复于尚
书都省置司封司勋考功南曹官元丰五年五月名实
始正吏部分选有四文臣自朝议大夫大理正以下非
敕授者归尚书左选武臣自皇城使以下非宣授者归
尚书右选自初仕至幕职归侍郎左选自监当至供奉
官归侍郎右选 苏颂传唐制吏部主文选兵部主武
选神宗谓三代两汉无文武之别颂言唐有三铨分品
秩而掌选事今欲文武一归吏部宜分左右曹以品秩
卷一百十七 第 28b 页 WYG0946-0166b.png
分治四年七月戊申命颂同详定官制仍权吏部事于
是吏部有四选之法 元祐元年二月壬午尚书省上
吏部四选敕命格式颁行(先是熙宁五年三月戊戌立文武换官法闰七)
(月诏吏部南曹并入流内铨)三年十一月甲子李常言四选官
共三万四千馀人入流名品几七八十数 至道
二年四月定任子出官制先是五品以上子孙每覃
庆中书皆授摄官未几即补正员上以其太滥诏任
卷一百十七 第 29a 页 WYG0946-0166c.png
子止赐同学究出身依例赴选集(咸平四年二月壬戌令奏补京官及出身)
(者试读一经)熙宁四年十月立选人及任子试出官法(以二月八)
(日试断案律义时议)绍兴十三年九月诏兼试经赋律义惟同进
士出身人试律绍兴元年八月司业计衡奏中选者吏
部帘试试中然后许参选明年四月从之(宗室铨试自乾道八年始)
三班使臣试兵书自熙宁三年十二月戊辰雷珣始(试六)
(韬孙吴三家义十道及弓马)五年八月十七日都承旨曾孝宽详定
武臣试格元丰元年十二月癸亥立武臣试艺业法
元丰二年六月十五日命知制诰张璪光禄丞陆佃于
卷一百十七 第 29b 页 WYG0946-0166d.png
秘阁考试宗室

元丰吏部敕令式

书目元丰新修吏部敕令式十五卷四年检正吏房曾
伉撰凡三百十三条又元丰新修吏部式三卷绍兴重
修吏部敕令格式并通用格式一百二卷绍兴三年朱
胜非等撰建炎四年臣僚请下省部诸司省记条例类
奏读诏以广东运司所上元丰元祐吏部条法与七司
卷一百十七 第 30a 页 WYG0946-0167a.png
省记元丰崇宁看详政和重修格式等参酌修定绍兴
参附吏部敕令格式七十卷三十年陈康伯等撰先是
贺允中等请以旧制续降参订异同修为定制黄祖舜
又请以旧七司条法与今事体不同者立为参附条参

汉世诸侯自得置吏四百石以下其傅相大官则汉置
之郡吏督邮从事悉任之于牧守魏晋而降始归吏部
所以尊王朝而削郡国之权也
卷一百十七 第 30b 页 WYG0946-0167b.png
绍兴编七司例册

绍兴四年八月庚辰诏吏部编七司例册胡交修言以
例决事吏部最多乞将敕劄批状指挥可为例者编为
册以俟检阅从之二十六年九月戊辰中丞汤鹏举请
明诏吏刑部条具合用之例修入见行之法以为中兴
成宪从之后四年乃成三十二年四月甲戌侍郎凌景
夏请吏部七司置例册淳熙元年十二月修七司法
绍兴三十二年四月癸巳上谓大臣曰朕有一人才簿
卷一百十七 第 31a 页 WYG0946-0167c.png
每临朝臣下有荐扬人才者退朝则记姓名于簿遇有
选用搜而寻之无不适当

绍兴七司通用法

绍兴十年十二月乙未兵部侍郎张宗元请命有司以
续降朝旨便人合理者裒为一书以进许之后九年乃
成十九年六月戊午上吏部续降七司通用法四百二
十五卷

隆兴武选荐举格

隆兴元年正月一日三省密院奏奉诏武选拔擢之路
卷一百十七 第 31b 页 WYG0946-0167d.png
未广其令观察使以上各举所知三人详议立格以闻
今立荐举格式谋略沈雄可任大计宽猛适宜可使御
众临阵骁勇可鼓士气威信有闻可守边郡思智精巧
可治器械(五等令曾立军功观察使以上荐举)通习典章可掌朝仪练达
民事可任郡寄谙晓财计可裕民力持身廉洁可律贪
鄙词辩不屈可备奉使(五等令非军功观察使以上荐举)于密院置籍
录用立功则赏举官败事则加罚不许举宰执管军及
卷一百十七 第 32a 页 WYG0946-0168a.png
内侍亲戚
 玉海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七 第 32b 页 WYG0946-0168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