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七
卷一百七 第 1a 页 WYG0945-0807a.png

卷一百七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七
            宋 王应麟 撰
 音乐
乐舞

 乐之在耳者为声而可以听知在目者曰容容藏于
 心难以貌睹故圣人假干戚羽旄以表其容发扬蹈
 厉以见其意尽筋骸之力以要钟鼓拊会之节然后
 声容选和而乐备矣
卷一百七 第 1b 页 WYG0945-0807b.png

黄帝云门舞

见乐类(又见后)
后魏志颛顼承云舞

颛顼作承云之舞


陶唐氏舞

上林赋奏陶唐氏之舞注如淳曰舞咸池师古曰当为
阴康吕氏春秋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民气郁阏故作
卷一百七 第 2a 页 WYG0945-0808a.png
舞以宣导之(高诱误解云尧)

舜韶舞 舞干羽 籥舞 八伯乐舞(见人物)

论语乐则韶舞注舜乐也尽善尽美 汉志文始舞本
舜招舞 左传季札见舞韶箾 书舞干羽于两阶(武舞)
(执干文舞执羽两阶宾阼之下文舞在东武舞在西右文左武圣人柔远之意见矣)淮南子禹执干戚舞于 
(两阶之间而三苗服庾信有舜干戚画赞)  大戴礼五帝德帝舜云云夔
作乐以歌籥舞和以钟鼓

夏六佾 六列

见乐类(淮南子)
卷一百七 第 2b 页 WYG0945-0808b.png

禹万舞

月令注夏小正曰丁亥万用入学疏曰万舞或以为禹
以万人以上治水故乐亦称万 夏小正传万者干戚
舞也 礼乐师疏成人舞大夏大夏夏禹之舞其实云
门以下六舞皆学以其自夏以上揖让得天下自夏以
下征伐得天下夏为文武中故特举之可以兼前后也

商万舞 干舞

卷一百七 第 3a 页 WYG0945-0808c.png
商颂那祀成汤也庸鼓有斁万舞有奕笺云其干舞又
闲习

周六舞(又见六代乐) 帗舞 羽舞 皇舞 旄舞

    干舞 人舞 小舞 汉灵星舞
地官舞师(下士二人胥四人舞徒四十人)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
祭祀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
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凡野舞皆教之
小祭祀不兴舞(舞师先教兵舞以祭祀大小为先后乐师先教帗舞以所教之序为)
 先后(舞师四舞不及旄舞人舞教其所当用者而已非国子之小舞也)乡大夫五物
卷一百七 第 3b 页 WYG0945-0808d.png
五曰兴舞(杜子春谓能为六舞)春官大可乐以六舞大合乐
帅国子而舞诏诸侯以弓矢舞  乐师掌国学之
政以教国子小舞(注谓幼少时教之内则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疏天)
(地宗庙用大舞分乐序之是也勺与象皆小舞幼少时学之诗为乐章与舞人为节)舞有小大大 
 舞见于大司乐(乐师教国子舞师教乡遂之民)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
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疏此六舞即小舞也)诏来瞽皋
(注告国子当舞者)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注郑司农
卷一百七 第 4a 页 WYG0945-0809a.png
云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头上衣
饰翡翠之羽旄舞者氂牛之尾干舞者兵舞人舞者手
舞社稷以帗宗庙以羽四方以皇辟雍以旄兵事以干
星辰以人(人舞非舞之正者故列于末)玄谓帗析五采缯今灵星舞
子持之是也皇杂五采羽如凤皇色持以舞人舞无所
执以手袖为威仪四方以羽宗庙以人山川以干旱暵
以皇(疏汉时有灵星舞子)文王世子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
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注干戈万舞象武用动作之时学之羽籥籥舞)
(象文用安静之时学之诗云左手执籥右手秉翟)小学正学干大胥赞之籥师
卷一百七 第 4b 页 WYG0945-0809b.png
学戈籥师丞赞之(注四人皆乐官之属)胥鼓南(注南南夷之乐也胥掌以六乐之会)
(正舞位旄人教夷乐则以鼓节之诗云以雅以南以籥不僣)大乐正学舞干戚(注戚斧也)
不舞不授器(注释奠则舞舞则授器司马之属司兵司戈司盾祭祀授舞者兵也)注学舞
于夏后氏之学文武中也疏周礼乐师教小舞则六舞
皆教诸侯谓之小乐正天子谓之乐师籥师丞或诸侯
之礼或异代之法 汉志国子学歌九德诵六诗习六
舞注帗羽皇旄干人舞也
卷一百七 第 5a 页 WYG0945-0809c.png

周象舞 大武舞(见乐类)

周颂维清奏象舞笺象用兵刺伐之舞武王制焉(春秋疏维)
(清奏象舞则此象箾之舞)正义曰文王时有击刺之法武王作乐象
而为舞号其乐曰象舞周公成王之时用而奏之于庙
春秋之时季札观乐尚见舞象象舞不列于六乐盖大
合诸乐乃为此舞或祈告所用周礼无之襄二十九年
鲁为季札舞之服虔云象文王之乐象舞也箾舞曲名
 礼记文王世子登歌清庙下管象注云象周武王伐
纣之乐也以管播其声又为之舞 明堂位朱干(赤盾)
卷一百七 第 5b 页 WYG0945-0809d.png
(斧也)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积裼而舞大夏注大武周舞
大夏夏舞疏六冕周制故用而舞周乐皮弁三王服故
用舞夏乐 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
二十舞大夏注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疏曰舞象谓武舞也)
大夏乐之文武备者 祭统大尝禘升歌清庙下而管
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此天子之乐也
康周公故以赐鲁也注管象吹管而舞武象之乐也干
卷一百七 第 6a 页 WYG0945-0810a.png
戚武象之舞所执大夏禹乐文舞也执羽籥文武之舞
皆八列互言之耳 左传见舞象箾南籥者注象箾舞
者所执南籥籥舞也皆文王之乐疏南籥文舞象箾武
舞 刘敞曰象则文王之乐所谓象箾者盖文舞也故
其辞称文王之典

周六代舞

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㲈大
夏大濩大武(注周所存六代之乐)以六舞大合乐疏大司乐教大
舞乐师教小舞内则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舞象谓戈皆
卷一百七 第 6b 页 WYG0945-0810b.png
小舞二十舞大夏即此六舞也六舞皆学也保氏教之
六乐教以书此教以舞六舞云门已下是黄帝尧舜夏
殷周者并依乐纬及元命包三皇之乐不存者以质故
也下神用一代乐合乐用六代分此六代之舞尊者用
前代卑者用后代使尊卑有序故云序左传襄二十九
年季札见舞象箾南籥大武韶濩大夏韶箾(庄二十年乐及遍舞)
(注云兼舞六代之乐)颖容春秋释例曰鲁受四代之礼乐故不舞
卷一百七 第 7a 页 WYG0945-0810c.png
云门咸池 内则疏熊氏云勺籥也舞象谓干戈之小
舞也年尚幼故习文武之小舞 大司乐疏言六变
八变九变者谓在天地及庙庭而立四表此约周
之大武其馀大濩已上亦立四表以与舞人为曲
别 三礼义宗乐九变者舞九终八变者舞八
终六变者舞六终终成也 白虎通歌在堂上舞在堂
下歌者象德舞者象功君子上德而下功 大司乐言
乐德乐语而终于乐舞乐师言乐成告备而终于皋舞
孟子言仁义礼乐之实而终于不知手之舞之记言诗
卷一百七 第 7b 页 WYG0945-0810d.png
言志歌咏声而终于舞动容此舞所以为乐之成也由
小学之书以进于瞽宗之礼乐由瞽宗之礼乐而成之
以东序之舞则周之教法可知 古之教舞者朱其干
玉其戚则尚道不尚事尚德不尚威

周三舞

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籥不僣注舞四夷之乐以为籥
舞笺云雅万舞也万也南也籥也三舞不僣言进退之
卷一百七 第 8a 页 WYG0945-0811a.png
旅也周乐尚武故谓万舞为雅雅正也籥舞文乐也正
义以干戚而言万者举本用兵人众之大数为舞以象
之万即武舞 乐记武王食老更于大学冕而总干注
亲在舞位也 祭统君执干戚就舞位君为东上冕而
总干 周书世俘解籥人奏武(注以干戚为舞)万献明明三终
奏崇禹生开三终(注诗篇名)

周籥舞

春官籥师(中士四人)掌教国子舞羽吹籥(注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谓籥舞也)
 (文王世子曰秋冬学羽籥诗云左手执籥右手秉翟)祭祀则鼓羽籥之舞宾客
卷一百七 第 8b 页 WYG0945-0811b.png
飨食亦如之 司干(下士二人注干舞者所持)掌舞器(注舞器羽籥之属)
祀舞者既陈则授舞器(疏文武二舞之器皆司干掌之) 夏官司兵祭
祀授武者兵(注朱干玉戚之属) 易氏曰文舞羽籥则籥师掌
之武舞干戈则司干掌之然文王世子曰小乐正学干
大胥赞之籥师学戈籥师丞赞之是籥师亦教干戈
诗宾之初筵籥舞笙鼓乐既和奏 祭统注大夏文舞
执羽籥
卷一百七 第 9a 页 WYG0945-0811c.png

周合舞 汉大乐律 舞酎

月令仲春上丁命乐正习舞(注顺万物始出地鼓舞也夏小正曰丁亥万用入学)
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注为季春将合乐也 春官
大司乐帅国子而舞 大胥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
春入学舍采合舞秋颁学合声以六乐之会正舞位以
序出入舞者(注以长幼次之)注司农云学士谓卿大夫诸子学
舞者版籍也汉大乐律曰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庙之酎
除吏二千石到六百石及关内侯到五大夫子先取适
子高七尺以上年二十到年三十颜色和顺身体修治
卷一百七 第 9b 页 WYG0945-0811d.png
者以为舞人与古用卿大夫子同义 小胥巡舞列
夏官诸子凡乐事正舞位授舞器 后汉百官志大予
乐令注卢植云汉大乐律至以为舞人

周八佾

见乐器类 左传众仲曰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
自八以下注唯天子得尽物数故以八为列 宋志太
常傅隆云杜预注左传佾舞云诸侯六六三十六人常
卷一百七 第 10a 页 WYG0945-0812a.png
以为非夫舞所以节八音必以八人为列自天子至士
降杀以两减其二列预以为一列又减二人至士止馀
四人岂复成乐案服虔注传云天子八八诸侯六八大
夫四八士二八其义甚允

鲁六羽 六佾

左传隐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万是舞之大名)鲁颂閟宫万 
(舞洋洋)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注六六三)
(十六人)大夫四士二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注鲁唯
文王周公庙得用八而他公僣用之正义按公羊传曰
卷一百七 第 10b 页 WYG0945-0812b.png
万者何干舞也籥者何羽舞也则万与羽不同今传云云
是万与羽为一何休云仲子之庙唯有羽舞无干舞者
妇人无武事独奏文乐也刘炫云羽者为文万者为武
武则左执朱干右秉玉戚文则左执籥右秉翟服虔以
用六为六八四十八大夫四为四八三十二士二为二
八十六(士有功赐用乐)仲子之庙用六佾他公则仍用八昭二
十五年公羊传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此
卷一百七 第 11a 页 WYG0945-0812c.png
皆天子之礼也是昭公之时僣用八也其后季氏舞于
庭榖梁传舞夏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刘氏云士无舞)
公羊传初献六羽讥始僣诸公也天子八佾(注法八风)诸公
(法六律)诸侯四(法四时)诗简兮公庭万舞注干羽笺据公
羊传以为干舞正义万者舞之总名何休曰象武王以
万人定天下春秋万入去籥(言文武二舞俱入去其有声者左氏仲子之宫将万)
(焉妇人之庙不应独用武舞也公羊以万舞为武舞与籥舞对言之失经意矣)异义公羊说乐
万舞以鸿羽诗毛说万以翟羽韩诗说以夷狄大鸟羽
祭统大尝禘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
卷一百七 第 11b 页 WYG0945-0812d.png
八佾以舞大夏此天子之乐也康周公故以赐鲁也

汉宗庙乐舞 武德文始五行舞 昭德文始


四时五行舞 盛德文始四时五行舞

礼乐志汉兴乐家有制氏(鲁氏)以雅乐声律世在大乐官
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高祖时叔孙通因奏
乐人制宗庙乐奏嘉至永至休成永安之乐又有房中
祠乐高祖庙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文庙奏昭德文
卷一百七 第 12a 页 WYG0945-0813a.png
始四时五行之舞(后汉祭祀志注孝文祫食于高庙昭德之舞不进与高庙同乐)孝武
庙奏盛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荀悦汉纪高十二年孝惠即位叔孙通定武德)
 文始五行之舞(景纪元年十月诏曰祖有功宗有德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奏武德文)
(始五行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文帝德侔天地明象日月其为孝文庙为昭德舞以明休德)
帝庙皆常奏文始四时五行之舞武德舞者高祖四年
作以象天下乐已行武以除乱也(舞人执干戚)文始舞者本
舜招舞也高祖六年更曰文始以示不相袭也(舞人执羽籥)
五行舞者本周舞也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曰五行也
(其人冠冕衣服法五行)四时舞者孝文所作以示天下之安和也
卷一百七 第 12b 页 WYG0945-0813b.png
乐已所自作明有制也乐先王之乐明有法也孝景采
武德舞为昭德以尊太宗庙(元年十月)孝宣采昭德舞为盛
德以尊世宗庙(本始二年六月庚午)哀帝罢乐府官孔光奏刚别
拊员二人给盛德不可罢(注刚及别拊皆鼓名)文中子子谓武德
之舞劳而决其发谋动虑经天下乎谓昭德之舞闲而
泰其和神定气绥天下乎武德则功存焉不如昭德之
善也
卷一百七 第 13a 页 WYG0945-0813c.png

汉祠泰一后土乐舞 云舞 九歌

郊祀志元鼎四年春灭南粤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
下公卿议曰民间祠有鼓舞乐今郊祀无乐岂称乎公
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于是塞南
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
空侯瑟自此起 礼乐志郊祀歌天地章千童罗舞成
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
轩朱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发梁扬羽申
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声气远条凤鸣鴹惟泰元章钟
卷一百七 第 13b 页 WYG0945-0813d.png
鼓竽笙云舞翔翔天门章饰玉梢以舞歌景星章四兴
递代八风生注臣瓒曰舞者四县代奏左传舞节八音
行八风

汉鼙舞

晋志鼙舞未详所起汉氏已施于燕享傅毅张衡所赋
皆其事也旧曲有五篇一关东有贤女二章和二年中
三乐久长四四方皇五殿前生桂木其辞并亡曹植鼙
卷一百七 第 14a 页 WYG0945-0814a.png
舞诗序云故汉灵帝西园鼓吹有李坚者能鼙舞古曲
多谬误故依前曲作新歌五篇(宋志五篇圣皇灵芝大魏精微孟冬)泰始
中又制其词其舞二八 魏曲曰明明魏皇帝(太和有圣帝)魏历长 天生烝民 
 为君不易 晋歌诗五篇(洪业)天命 景皇 大晋 明君篇  文选传毅舞赋乐
记干戚之容雅美蹲蹲之舞扬激徵骋清角赞舞操奏
均曲轶态横出瑰姿谲起眄盘鼓则腾清眸吐哇咬则
发皓齿(李善云般鼓之舞载籍无文似舞人更递蹈之而为舞节古新成安乐宫辞曰盘鼓钟声张衡)
(七盘舞赋曰历七盘而屣蹑又曰盘鼓焕以骈罗王粲七释曰七盘陈于广庭畴人俨其齐俟揄皓袖以振策)
(竦并足而轩跱邪睨鼓下伉音赴节)南都赋怨西荆之折盘  唐志明之君汉鞞舞
卷一百七 第 14b 页 WYG0945-0814b.png
曲也 隋志牛弘请存鞞铎巾拂等四舞与新伎并陈
按汉魏以来并施于宴飨鞞舞汉巴渝舞也至章帝造
鞞舞辞铎舞傅玄代魏辞云振铎鸣金成公绥赋云鞞
铎舞庭八音并陈是也(奏鞞铎舞曲二卷宋志铎舞歌诗二篇)拂舞者沈
约宋志云吴舞吴人思晋化其辞本云白符鸠是也(晋志)
 有拂舞歌诗五篇(唐志白鸠吴拂舞曲也)巾舞者公莫舞也伏滔云项庄
因舞欲剑高祖项伯纡长䌷以捍其锋魏晋传为舞此
卷一百七 第 15a 页 WYG0945-0814c.png
虽非正乐亦前代旧声故梁武报沈约云鞞铎巾拂古
之遗风杨泓云此舞本二八人桓玄为八佾后因而不
改 吕氏春秋帝喾令人作鼙鼓之乐 张载鞞舞赋
采干戚之遗式兮同数度于二八 夏侯湛赋云专奇
巧于乐府苞殊妙乎伶人 晋志铎舞歌一篇幡舞歌
一篇鼓舞伎六曲陈于元会 宋志杯槃舞巾舞歌诗
各一篇白纻舞歌诗三篇

汉万舞 八佾舞

明纪永平二年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养老礼诏曰
卷一百七 第 15b 页 WYG0945-0814d.png
升歌鹿鸣下管新宫八佾具修万舞于庭 续志方山
冠似进贤祠宗庙大予八佾四时五行乐人服之冠衣
各如其行方之色而舞焉 百官志大予乐令注汉官
曰乐人八佾舞三百八十人 东都赋歌九功舞八佾
 东京赋冠华秉翟列舞八佾注蔡邕独断曰郊祀舞
者冠建华冠 艺文志武帝时河间王献八佾舞总
章八佾舞(见迎气乐)
卷一百七 第 16a 页 WYG0945-0815a.png

汉八佾云翘育命舞

前志孔光奏诸族乐人兼云招给祠南郊用六十七人
不可罢注招与翘同 后祭祀志永平中兆五郊于雒
阳迎春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迎夏歌朱明八佾舞
云翘之舞先立秋迎黄灵歌朱明八佾舞云翘育命之
舞迎秋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迎冬歌玄冥八佾舞
育命之舞注魏缪袭议汉有云翘育命之舞不知所出
旧以祀天今可兼以云翘祀圜丘育命祀方泽 舆服
志爵弁云翘舞人服之建华冠育命舞人服之 礼乐
卷一百七 第 16b 页 WYG0945-0815b.png
师注帗析五采缯今灵星舞子持之

汉大武舞 武德舞 登歌八佾舞 汉宗庙


乐 汉百官颂

纪明帝永平三年冬十月蒸祭光武庙初奏文始五行
武德之舞注文始舞人执羽籥五行舞冠冕衣服法五
行色武德舞人执干戚 章帝即位十二月癸巳有司
奏明帝庙曰显宗禘祫于光武之堂进武德之舞 和
卷一百七 第 17a 页 WYG0945-0815c.png
帝即位有司奏章帝庙曰肃宗共进武德之舞 祭祀
志注东观书曰永平三年八月丁卯公卿奏议世祖庙
登歌八佾舞名东平王苍议以为汉制旧典宗庙各奏
其乐不皆相袭以明功德光武受命中兴拨乱反正登
封告成修建三雍肃穆典祀功德巍巍歌所以咏德舞
所以象功世祖庙乐名宜曰大武之舞诗传曰颂言成
也一章成篇宜列德故登歌清庙一章也汉书曰百官
颂所登御者一章十四句损益前后之宜六十四节为
舞曲副八佾之数十月蒸祭始御用其文始五行之舞
卷一百七 第 17b 页 WYG0945-0815d.png
如故勿进武德舞歌诗曰于穆世庙肃雍显清俊乂翼
翼秉文之成越序上帝骏奔来宁建立三雍封禅泰山
章明图谶放唐之文休矣惟德罔射协同本支百世永
保厥功诏书曰骠骑将军议可进武德之舞如故章帝
初即位赐苍书曰太尉熹等奏显宗四时祫食于世祖
庙如孝文在高庙之礼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苍上言
昔者孝文庙乐曰昭德孝武曰盛德今皆祫食于高庙
卷一百七 第 18a 页 WYG0945-0816a.png
昭德之舞不进与高庙同乐今孝明主在世祖庙当同
乐盛德之舞无所施当进武德之舞诏祫食世祖庙乐
皆如王议以正月十八日始祠 齐志永平三年东平
王苍造光武庙登歌一章二十六句 魏王肃作宗庙
诗颂十二篇不入于乐

汉鞶舞

通典鞶舞汉曲至晋加之以杯谓之世宁舞张衡赋云
历七鞶(文选注作盘)而屣蹑王粲释云七鞶陈于广庭颜延
之云递间关于鞶扇鲍昭云七鞶起长袖(干宝云晋武帝大康中天)
卷一百七 第 18b 页 WYG0945-0816b.png
(下为晋代宁舞矜手以接鞶反覆之宋改为宋世宁齐改为齐代昌舞今谓之鞶舞隶清部乐中)鹤舞
马舞竹书穆天子传亦有之宋鲍昭有舞鹤赋今翔麟
凤苑厩有蹀马俯仰腾跃皆合曲节朝会用乐则兼奏


汉巴俞舞(见夷乐)

相如传注师古曰巴俞之人刚勇好舞初高祖用之克
平三秦美其功力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俞舞
卷一百七 第 19a 页 WYG0945-0816c.png
宋志魏俞儿舞歌四篇王粲造(矛俞弩俞安台行辞新福歌)晋宣武
舞歌四篇傅玄造惟圣皇篇(矛俞第一)短兵篇(剑俞第二)军镇篇
(弩俞第三)穷武篇(安台行辞第四)又宣文舞歌二篇(羽籥羽铎)

魏凤翔 灵应 武颂 大韶 大武

    昭武舞 三祖庙舞 大钧乐
魏志(通典)文帝黄初四年有司奏改汉云翘舞曰凤翔舞
育命曰灵应舞武德曰武颂舞文始曰大韶舞五行曰
大武舞(三年改巴俞舞曰昭武舞)明帝景初元年六月有司奏(宋志太和)
(初公卿议)武帝为太祖乐用武始之乐文帝为高祖乐用咸
卷一百七 第 19b 页 WYG0945-0816d.png
熙之舞帝为烈祖乐用章斌之舞三祖之庙万世不毁
(于文文武为斌)三舞并以荐飨及临朝大享舞之臣等思惟三
舞宜有总名可名大钧之乐(钧平也言大魏三世同功以至隆平也)三舞
皆执羽籥王肃议高皇至高祖文昭庙兼用先代及武
始大钧之舞

晋宣武宣文舞 正德大豫舞

通典晋改魏昭武曰宣武舞羽籥舞曰宣文舞咸宁元
卷一百七 第 20a 页 WYG0945-0817a.png
年定宗庙之号而庙乐乃停宣武宣文二舞而同用荀
勖所使郭琼宋识等所造正德大豫二舞(志歌二篇张华作)正德 
 歌曰象容表庆协律被声轶武超濩取节六英(大豫歌曰爰制大豫宣德舞功醇化既穆王道协隆)宋志 
 又有傅玄荀勖造各二篇(荀顗传时以正德大豫雅颂未合命顗定乐事未终)宋永初元年
改正德曰前舞大豫曰后舞孝建二年改前舞为凯容
(文)后舞为宣烈(武)何承天三代乐序云正德大豫二舞
盖出于二容乐按二舞即出宣武宣文魏大武三舞也
何以知之宣武魏昭武舞也宣文魏文始舞也今凯容
执籥翟即魏武始也宣烈有矛弩有干戚矛弩汉巴渝
卷一百七 第 20b 页 WYG0945-0817b.png
舞也干戚周武舞也宋代止革其辞与名不变其舞琼
识所造杂用二舞以为大豫耳夷蛮之乐虽陈宗庙不
应杂以周舞也 宋志魏明帝太和初诏曰音乐以舞
为主自黄帝云门以下至周大武皆太庙舞名也颜竣
云东平王苍以为前汉诸祖别庙是以祖宗之庙各有
舞乐至于祫祭始祖之庙则专用始祖之舞故谓后汉
诸祖共庙同庭虽有祖宗不宜入别舞魏三祖各有舞
卷一百七 第 21a 页 WYG0945-0817c.png
乐岂复是异庙 齐志周大武舞秦改为五行汉高造
武德舞执干戚魏文改五行还为大武而武德曰武颂
明帝改造武始晋世仍旧傅玄六代舞歌有武辞此武
舞非一也宋孝建初以凯容舞为韶舞宣烈舞为武舞
据韶为言宣烈即古之大武非武德也其冠服魏明帝
世尚书所奏定舜韶舞汉高改曰文始魏复曰大韶又
造咸熙为文舞晋傅玄六代舞有虞韶舞辞宋以凯容
继韶为文舞用魏咸熙冠服晋泰始九年造正德大豫
舞傅玄张华各为歌辞宋元嘉中改正德为前舞大豫
卷一百七 第 21b 页 WYG0945-0817d.png
为后舞 通典梁以武舞为大壮舞以文舞为大观舞
陈舞七德九序后魏志祖莹请以韶舞为崇德武舞为
章烈总名曰嘉成诏乐为大成舞依旧为文武 郑樵
曰舞与歌相应歌主声舞主形自六代之舞至于汉魏
并不著辞舞之有辞自晋始

后周六舞

隋志天和元年武帝初造山云舞以备六代建德二年
卷一百七 第 22a 页 WYG0945-0818a.png
十月甲辰六代乐成奏于崇信殿群臣咸观其宫县依
梁三十六架舞六代大夏大濩大武正德武德山云之
舞于是正定雅音为郊庙乐创造钟律(后魏志汉世唯有虞韶周武魏)
(为武始咸熙)

隋三调四舞 汉舞

何妥传上令考定钟律上表曰伏羲减瑟文王足琴仲
尼击磬子路鼓瑟汉高击筑元帝吹箫魏之三祖并制
乐辞今三调四舞颇具雅声若教习传授庶流传古乐
谨具录三调四舞曲名又制歌辞书奏敕太常取妥节
卷一百七 第 22b 页 WYG0945-0818b.png
度于是作清平瑟三调声又作八佾鞞铎巾拂四舞
志隋平陈获宋齐旧乐于是牛弘等定文武之舞又依
乐记象德拟功初来就位揔干而山立思君道之难也
发扬蹈厉威而不残也舞乱皆坐四海咸安也云云
唐志公莫舞汉舞也巴渝汉高帝命工人作也明之君
汉鞞舞曲也铎舞汉曲也

唐治康凯安舞

卷一百七 第 23a 页 WYG0945-0818c.png
乐志初隋有文舞武舞至祖孝孙定乐更文舞曰治康
武舞曰凯安舞者各六十四人文舞左籥右翟与执纛
而引者二人皆委貌冠黑素绛领广袖白绔革带乌皮
履武舞左干右戚执旌居前者二人执鼗执铎皆二人
金錞二舆者四人奏者二人执铙二人执相在左执雅
在右皆二人夹导服平冕馀同文舞朝会则武弁平巾
帻广袖金甲豹文绔乌皮靴执干戚夹导皆同郊庙凡
初献作文舞之舞亚终献作武舞之舞太庙降神以文
舞每室酌献各用其庙之舞(六典曰宫县之舞八佾轩县之舞六佾)仪凤
卷一百七 第 23b 页 WYG0945-0818d.png
二年(会要十一月二十二日)太常卿韦万后定凯安舞六变一变
象龙兴参墟二变象克定关中三变象东夏宾服(会要作夷)
(夏)四变象江淮平五变象猃狁服六变复位以崇象兵
还振旅(武后改治康为化康)麟德二年(会要十月二十四日)诏郊庙飨宴奏
文舞用功成庆善乐曳履执绋服裤褶童子冠如故武
舞用神功破阵乐衣甲持戟执纛者被金甲八佾加箫
笛歌鼓列坐县南若舞即与宫县合至上元三年诏神
卷一百七 第 24a 页 WYG0945-0819a.png
功破阵乐不入雅乐功成庆善乐不可降神皆罢而郊
庙用治康凯安如故(诏旧文武舞并器服依旧) 会要仪凤二年十
一月六日太常少卿韦万后奏贞观礼郊享曰文舞奏
元和顺和永和等乐舞人著委猊冠舞执籥翟武舞奏
凯安舞人著平冕执干戚诏录凯安六变法象奏闻二
十二日万石又与刋正乐官等奏曰凯安舞是贞观年
中所造云云案贞观礼武舞唯作六变亦如周之大武六
成开元八年九月赵慎言奏五郊衣服独乖方色舞者
常持皂饰工人常服绛衣请各依方色其宗庙黄色仍
卷一百七 第 24b 页 WYG0945-0819b.png
各以所主色褾袖 通典凡天子宫县奏文武二舞以
为众乐之容文舞九功武舞七德也 太乐令壁记云
唐虞三代舞用国子欲其早习于道也乐用瞽师谓
心专一也汉魏以来以国之贱隶为之唯雅舞尚选
用良家子  百官志太乐令文武二舞郎一百四十


唐三大舞 七德舞(秦王破阵乐神功破阵乐)  九功舞(功成)

卷一百七 第 25a 页 WYG0945-0819c.png

(庆善舞) 上元舞

乐志(参用会要)唐之自制乐凡三大舞一曰七德舞二曰九
功舞三曰上元舞七德舞者本名秦王破阵乐太宗为
秦王破刘武周军中相与作秦王破阵乐曲及即位宴
会必奏之(贞观元年正月丁亥宴群臣奏破阵乐)谓侍臣曰虽发扬蹈厉
异乎文容然功业由之被于乐章示不忘本也右仆射
封德彝曰陛下以圣武戡难陈乐象德文容岂足道哉
帝矍然曰朕虽以武功兴终以文德绥海内谓文容不
如蹈厉斯过矣(会要贞观三年正月三日宴群臣谓侍臣云云七年正月七日制舞图吕才教)
卷一百七 第 25b 页 WYG0945-0819d.png
(舞百二十人数日而就十五日奏之于廷武臣列将咸上寿显庆元年正月二十五日诏改破阵乐舞为神功)
(破阵乐)乃制舞图左圆右方先遍后伍交错屈伸以象鱼
丽鹅鹳(旧史七年正月戊子上制破阵乐舞图)命吕才以图教乐工百二
十八人被银甲执戟而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象击刺
往来歌者和曰秦王破阵乐后令魏徵与员外散骑常
侍褚亮员外散骑常侍虞世南太子右庶子李百药更
制歌辞名曰七德舞舞初成观者皆扼腕踊跃(太常卿萧瑀请)
卷一百七 第 26a 页 WYG0945-0820a.png
(备写禽获之状帝不许)诸将上寿群臣称万岁蛮夷在廷者请相
率以舞(会要列将上寿曰此陛下百战百胜之形容)自是元日冬至朝会庆
贺与九功舞同奏舞人更以进贤冠虎文裤螣蛇带乌
皮靴二人执旌居前其后更号神功破阵乐(通监七年正月更名)
(破陈乐曰七德舞癸巳宴三品以上及州牧蛮夷于玄武门奏七德九功舞观其抑扬蹈厉莫不踊跃震竦)
(通典贞观初作破阵乐舞有发扬蹈厉之容歌有粗和啴发之音表兴王之盛烈何谢周之文武)九功
舞者本名功成庆善乐太宗生于庆善宫贞观六年(九月)
(二十九日己酉)幸之宴从臣赏赐闾里同汉沛宛帝欢甚赋诗
(会要十韵有曰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㮰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起居郎
卷一百七 第 26b 页 WYG0945-0820b.png
吕才被之管弦名曰功成庆善乐以童儿六十四人(八佾)
冠进德冠紫裤褶长袖漆髻(大乐令壁记云漆发皮履)屣履而舞号
九功舞进蹈安徐以象文德麟德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诏郊庙
享宴奏文舞用功成庆善乐曳履执绋服裤褶童子冠
如故武舞用神功破阵乐衣甲持戟执纛者被金甲八
佾加箫笛歌鼓列坐县南若舞即与宫县合奏其宴乐
二舞仍设焉上元舞者高宗所作也舞者百八十人衣
卷一百七 第 27a 页 WYG0945-0820c.png
画云五色衣以象元气其乐有上元二仪三才四时五
行六律七政八风九宫十洲得一庆云之曲大祠享皆
用之(会要咸享四年十月十五日丙寅上自制乐章十四首云云诏有司诸大祠享并奏)至上元
三年(十一月三日)诏惟圜丘方泽太庙乃用馀皆罢又曰神
功破阵乐不入雅乐功成庆善乐不可降神亦皆罢而
郊庙用治康凯安如故仪凤二年(十一月六日)太常卿韦万
石奏请作上元舞兼奏破阵庆善二舞(二十二日万石与刋正乐官等)
(奏)而破阵乐五十二遍著于雅乐者二遍庆善乐五十
(会要云七遍)著于雅乐者一遍上元舞二十九遍皆著于
卷一百七 第 27b 页 WYG0945-0820d.png
雅乐又曰云门大咸太㲈大夏古文舞也大濩大武古
武舞也为国家者揖让得天下则先奏文舞征伐得天
下则先奏武舞神功破阵乐有武事之象功成庆善乐
有文事之象用二舞请先奏神功破阵乐(会要又奏祭享日三献已)
(终上元舞犹未毕其破阵庆善上元三曲望修改令长短与礼相称从之)初朝会常奏破阵
乐高宗即位不忍观之(永徽二年十一月二日郊祀宇文节请奏九部乐上曰被甲而)
(舞者不忍观)乃不设后(仪凤三年)幸九成宫置酒(七月辛酉)韦万石(太常)
卷一百七 第 28a 页 WYG0945-0821a.png
(少卿)曰破阵乐舞所以宣扬祖宗盛烈以示后世自陛下
即位寝而不作者久矣礼天子亲总干戚以舞先祖之
乐今破阵乐久废群下无所称述非所以发孝思也帝
复令奏之舞毕叹曰不见此乐垂三十年追思王业勤
劳若此朕安可忘武功耶群臣皆称万岁然遇飨燕奏
二乐天子必避位坐者皆兴太常博士裴守真以谓奏
二舞时天子不宜起立诏从之(永淳元年二月守真谓二舞义均韶夏用兼宾)
(祭古无立观之礼)及高宗崩改治康舞曰化康以避讳武后毁
唐太庙七德九功之舞皆亡唯其名存自后复用隋文
卷一百七 第 28b 页 WYG0945-0821b.png
舞武舞而已志又曰太宗高宗作三大舞杂用于燕乐
其他诸曲出于一时之作非纯雅尚不至于淫泆 太
宗李靖问对靖曰臣观陛下所制破阵乐舞前出四表
后缀八幡左右折旋趍走金鼓各有其节此即八阵图
四头八尾之制也人间但见乐舞之盛岂有知军容如
斯焉帝曰兵法可以意授不可以语传朕为破阵乐唯
卿已晓其表矣(会要凯歌奏破阵乐曲辞曰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
卷一百七 第 29a 页 WYG0945-0821c.png
 人(开元三年诏燕国公张说改定乐章上自定声度说为之词令太常乐工就集贤院教习数月方毕因定)
(封禅郊庙词曲及舞至今行焉)浮屠玄奘至天竺国(会要贞观初)其王尸罗
逸多召见曰而国有圣人出作秦王破阵乐试为我言
其为人玄奘粗言太宗神武平定祸乱四夷宾服王喜
曰我当东面而朝贞观十五年遣使来朝 魏徵传帝
以兵定天下虽已治不忘经略四夷故徵侍宴奏破阵
武德舞则俛首不顾至庆善乐则谛玩无斁其举有所
讽切如此 大乐令壁记坐部伎有破阵乐今上玄宗
所作也生于立部伎破阵乐舞四人金甲胄(志云小破阵乐)千 
卷一百七 第 29b 页 WYG0945-0821d.png
(秋节会勤政楼奏小破阵乐) 旧纪贞元十四年二月戊午御麟德
殿宴百寮初奏破阵乐遍奏九部乐 元德秀传以王
者作乐崇德天人之极致而词章不称是无乐也作破
阵乐词以订商周(白居易作七德舞诗) 吐蕃传穆宗长庆二年
遣大理卿刘元鼎往使赞普宴之奏秦王破阵曲

唐六朝乐舞

(参用会要)初太宗时(贞观十四年六月一日)诏袐书监颜师古等撰
卷一百七 第 30a 页 WYG0945-0822a.png
定弘农府君至高祖太武皇帝六庙乐曲舞名其后变
更不一而自献祖而下庙舞略可见也献祖曰光大之
舞懿祖曰长发太祖曰大政世祖曰大成高祖曰大明
太宗曰崇德(徐景安乐书太宗之室曰崇德即七德也)高宗曰钧天中宗曰
大和睿宗曰景云玄宗曰大运(会要云广运)肃宗曰惟新代
宗曰保大德宗曰文明顺宗曰大顺德宗曰象德穆宗
曰和宁敬宗曰大钧文宗曰文成武宗曰大定昭宗曰
咸宁(会要云咸亨)其馀缺而不著 会要贞观十四年六月
一日诏庙乐未称宜详定袐书监颜师古议弘农府君
卷一百七 第 30b 页 WYG0945-0822b.png
宣简公懿王三庙同奏长发舞(德明兴圣皇帝奏长发之舞乐章九李纾撰)
景帝庙奏永锡舞元帝庙奏大有舞高祖庙奏大明舞
文德后奏光大舞给事中许敬宗议景帝庙奏大有元
帝庙奏大成制曰可后太宗室奏崇德舞高宗室奏钧
天舞中宗室奏保大舞德宗室奏文明舞顺宗室奏大
顺舞宪宗室奏象德舞穆宗室奏和安舞敬宗室奏大
钧舞文宗室奏文成舞武宗室奏大定舞自是以下亡
卷一百七 第 31a 页 WYG0945-0822c.png
矣开元二十九年六月十九日太常奏东封泰山日(十三)
(年)所定雅乐献祖用光大懿祖用长发太祖用大政(十年)
(改定)至睿宗用景云之舞(并同乐志)开元九年九月赵慎言表
曰古之舞者即诸侯子孙故神祇降福灵光烛坛隋犹
以品子为之号三舞郎愿考复古道取品子年二十以
下颜容修正者令太常博士主之

唐六合还淳舞

志调露二年幸洛阳城南楼宴群臣太常奏六合还淳
之舞其容制不传 旧纪调露二年正月乙酉(会要二十一日)
卷一百七 第 31b 页 WYG0945-0822d.png
宴诸王诸司三品已上都督刺史于洛城南门楼奏新
造六合还淳之舞

唐紫极舞

会要太清宫荐献混元皇帝奏混成紫极之舞天宝元
年四月十四日有司奏降神用混成之舞送神用太一
之乐乐章十一 贞元九年宏词试太清宫观紫极舞
(李观裴度)
卷一百七 第 32a 页 WYG0945-0823a.png

唐中和乐舞

见继天诞圣乐 贞元十四年二月戊午上自制中和
乐舞曲是日奏之麟德殿又制观新乐诗一章六句序
曰仲春之首纪为令节象中和之容作中和之舞

唐景云承天乐舞 四部舞

六典燕乐伎有景云乐承天乐之舞 乐志燕乐舞共
二十人分四部一景云舞二庆善三破阵四承天舞景
云乐舞八人五色云冠锦袍五色裤金铜带庆善乐舞
四人紫袍白裤破阵乐舞四人绫袍绛裤承天乐舞四
卷一百七 第 32b 页 WYG0945-0823b.png
人进德冠紫袍白裤景云舞元会第一奏之 太乐令
壁记坐部伎六宴乐张文收所造也工人绯绫袍丝布
裤四部(同志)长寿乐武后长寿年所造舞二十人画衣冠
天授乐天授年所造舞四人画衣五䌽凤冠鸟歌万岁
乐武后造舞三人绯大袖画鸲鹆冠龙池乐今上为此
乐舞十二人冠饰芙蓉(通典龙池小破阵乐玄宗所作)破阵乐今上作
生于立部破阵乐舞四人金甲胄
卷一百七 第 33a 页 WYG0945-0823c.png

唐八舞 三舞

刘贶太乐令壁记立部伎八部安乐一后周武帝平齐
所作也行列方正象城郭谓之城舞舞者八十人刻木
为面姿制犹作羌胡状太平乐二亦谓之五方师子舞
师子摰兽出西南夷缀毛为之像俛仰驯狎之容二人
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五师子各位其方色百四十人
歌太平乐舞抃从之服饰皆作昆崙象破阵乐三文帝
所造也百二十人被甲持戟以金银饰发扬蹈厉声韵
慷慨歌和云秦王破阵乐庆善乐四文帝所造也舞六
卷一百七 第 33b 页 WYG0945-0823d.png
十四人紫大袖裙襦漆髻皮履舞蹈安徐以象文教洽
大定乐五高宗所造出自破阵乐舞百四十人被五䌽
文甲持槊歌和云八纮同轨乐以象平辽东上元乐六
高宗所造舞百八十人画云衣备五色以象元气圣寿
乐七高宗武后所作也舞百四十人金铜冠五色衣行
列成字十六变而毕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
宝祚弥昌字光寿乐八今上玄宗所造舞八十人鸟冠
卷一百七 第 34a 页 WYG0945-0824a.png
五䌽画衣兼似上元圣寿之容以歌王迹所兴自破阵
舞以下(通典云自安乐以后)皆雷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
动荡山谷大定乐加金钲唯庆善舞独用西凉乐最为
闲雅破阵等八舞声乐皆立奏之乐府谓之立部伎馀
揔谓之坐部坐部伎六自长寿乐已下皆用龟兹乐舞
人皆著靴唯龙池备用雅乐而无声舞人蹑履 志每
享郊庙则破阵上元庆善三舞皆用之 通典三舞皆
易其衣冠合之钟磬以享郊庙
卷一百七 第 34b 页 WYG0945-0824b.png
唐太宗舞图

国史乐志和岘言舞人约唐太宗舞图用一百二十八
人以倍八佾之数

唐勤政楼舞马

志玄宗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数十
曲壮士举榻马不动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
文玉带立左右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后赐宴设酺
亦会勤政楼其日未明金吾引驾骑北衙四军陈仗列
卷一百七 第 35a 页 WYG0945-0824c.png
旗帜被金甲短后绣袍太常卿引雅乐每部数十人间
以胡夷之技内闲厩使引戏马五坊使引象犀入场拜
舞宫人数百衣锦绣衣出帷中击雷鼓奏小破阵乐岁
以为常 宋谢庄舞马赋肆夏已升采齐既荐始徘
徊而龙俛终沃若而鸾眄迎调露于飞钟赴承云于
惊箭  梁天监初河南献舞马诏周兴嗣到沆张率
为赋

建隆新定乐舞

九年二月五日有司请改一代乐名并太庙四室酌献
卷一百七 第 35b 页 WYG0945-0824d.png
迎俎送神乐章诏令判太常窦俨撰进四月四日癸酉
俨上新定二舞十二乐曲名文舞为文德武舞为武功
之舞自祭天地及飨先农藉田共十二曲各新定名五
月壬寅(四日)俨又上新定太庙室舞曲名及登歌辞自僖
至宣凡四舞四曲僖曰大善顺曰大宁翼曰大顺宣曰
大庆舞制曰恭依典礼仍付所司
 太祖大定 太宗大盛 真宗大明 仁宗大仁
卷一百七 第 36a 页 WYG0945-0825a.png
 英宗大英 神宗大神 哲宗大成
中兴飨庙乐舞 迎神孝熙昭德 太祖酌献皇武
 太宗大定 真宗熙文 仁宗美成 英宗治隆
 神宗大明 哲宗重光 徽宗承元 钦宗端庆
 高宗大德 孝宗大伦 光宗大和 宁宗大安
 亚终献礼洽储祥 理宗大昭 度宗大熙

(自皇武至端庆皆原庙殿名以为舞名非也)


乾德文武二舞 淳化朝元殿二舞

卷一百七 第 36b 页 WYG0945-0825b.png
景祐武舞九器

乾德四年十月辛酉 诏太常置熊罴十二案及文武
舞羽籥干戚乐工之数本寺上言文武舞各六十六人
文舞二人执纛前引其舞人并服进贤冠黄纱袍革带
乌皮履左手执籥右手执翟武舞二人执旌其舞人并
服武弁平巾帻金支绯绿布大袖右手执干左手执戚
引舞十八人内二人执鼗二人执铎六人持金錞二人
执铙二人执相四人执雅其引舞人并服武弁冠朱衣
卷一百七 第 37a 页 WYG0945-0825c.png
白裤革带乌皮履以上舞郎并引舞共一百五十人十
二案设毡床十二为熊罴腾倚之状以承其下十二案
共一百八人并服武弁冠二舞用乐章二首诏学士陶
谷窦仪分撰(景祐二年九月宋祁上大乐图义论武舞所执九器舞入之时左执干右执戚离为)
(八列别使工人执旌鼗铎以发之錞以和之左执相以辅之右执雅以节之及舞之将成也则鸣铙以退行列)
(筑雅以陔步武鼗铎錞相皆罢而不作己酉二十九日学士承旨章德象请如祁所论奏可)一本云乾德四 
(年十月辛酉朔诏大朝会复用文德武功之舞始命和岘修复礼乐之器别造宫县三十六虞设于庭登歌两)
(架设于殿上又置鼓吹十二案及舞人所执与其服皆如旧制)是月十九日己卯判太
常和岘言郊庙殿庭通用文德武功舞然其缀兆未称
卷一百七 第 37b 页 WYG0945-0825d.png
功德之形容又按古义以揖逊得天下者先奏文舞以
征伐得天下者先奏武舞陛下以揖逊受禅宜先奏文
舞又取尚书舜玄德升闻之义请改文舞为至德升闻
之舞舞人约唐太宗舞图用百二十八人以倍八佾之
数分为八行行十六人皆著履执拂服裤褶冠进贤冠
引舞二人各执五采纛其舞状文容变数聊更改制文
陛下以神武平一海内即当次奏武舞取周书武王一
卷一百七 第 38a 页 WYG0945-0826a.png
戎衣之义改为天下大定之舞人数行列悉同文舞其
人皆被金甲持戟引舞二人各执五采旗其舞六变一
变象六师初举二变象上党克平三变象维扬底定四
变象荆湖归服五变象邛蜀纳款六变象兵还振旅其
铙铎雅相金錞鼗鼓并引二舞等人冠服即依乐令而
文德武功之舞请于郊庙依旧通用诏二舞人数衣冠
悉依旧制殿前朝会自石晋后遂废至是岁始诏大朝
会复用二舞文物甚盛十一月癸巳日南至御乾元殿
受朝始用二舞(初用雅乐)太宗淳化二年正月太子中允直
卷一百七 第 38b 页 WYG0945-0826b.png
集贤院和㠓上言兄岘乾德中约唐志故事请改殿庭
二舞之名舞有六变之象各有乐章歌咏太祖功业今
睹来岁正会之仪登歌五瑞之曲已从改制则文武二
舞亦当更定其名案周易有化成天下之辞谓文德也
汉书有威加海内之歌谓武功也望改殿庭旧用玄德
升闻之舞为化成天下之舞天下大定之舞为威加海
内之舞一变象登台讲武二变象漳泉奉土三变象杭
卷一百七 第 39a 页 WYG0945-0826c.png
越来朝四变象克殄并汾五变象肃清银夏六变象兵
还振旅每变乐章各一首诏可三年正月丙申朔御朝
元殿复用宫县二舞登歌五瑞曲

淳化朝元殿二舞

淳化元年正月和㠓言云云(见前) 三年正月丙申朔朝
贺毕再御朝元殿群臣上寿复用宫县二舞登歌五瑞


祥符盛德升闻之舞

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八日辛未诏改玄德升闻之舞
卷一百七 第 39b 页 WYG0945-0826d.png
为盛德升闻之舞

祥符同和定功舞 太宗圣制雅乐诗

祥符六年四月十九日己卯召辅臣至龙图阁宣示太
宗御制曲名三百九十六付修史院又以万国朝天乐
曲同和之舞平晋乐曲定功之舞二曲雅乐谱及御制
二曲乐章令太常寺与礼官参议于郊庙祭享参用之
 乾兴元年冬十月己未真宗庙乐舞曰大明嘉祐八
卷一百七 第 40a 页 WYG0945-0827a.png
年十月庚辰仁宗庙舞曰大仁学士院并上乐章 志
真宗又取太宗所撰万国朝天曲曰同和之舞平晋曲
曰定功之舞亲作辞奏于郊庙

天圣厚德无疆舞

天圣九年四月二十一日丁酉资政学士晏殊上皇太
后御殿乐章十四首诏付有司其德合无疆之舞改曰
厚德无疆之舞(酒一行用之)四海会同之舞(酒再行用之) 景祐
二年十月诏问奉慈庙不作武舞礼院言春秋考仲子
之宫初献六羽不言佾者明佾则干舞在其中妇人无
卷一百七 第 40b 页 WYG0945-0827b.png
武事独奏文乐也唐垂拱以来始用鏄钟献武舞失礼
之甚请以特磬代鏄钟止用文德之舞奏可

天圣郊庙乐舞

天圣五年十月壬午判太常礼院孙奭言郊庙用乐未
应古制皇帝酌献不作文舞亚献不作武舞但奏登歌
之曲盖有司失讲求诏两制及礼官详定乙未翰林承
旨刘子仪言奉诏详定孙奭所言郊庙乐舞之制国初
卷一百七 第 41a 页 WYG0945-0827c.png
至咸平以前旧仪僖祖室奠爵大善之舞作以次奏本
室之舞今请宫架奏逐室曲作文舞旧仪皇帝还版位
文舞退武舞入近制引亚献始进武舞今请如旧仪郊
祀之舞迎神奏文其亚献三献武舞请如正礼及旧仪
昭应景灵宫如郊祀之仪降神至出庙门宫架乐作升
降殿坛至彻豆馔登歌乐作从之

皇祐御制明堂乐舞

皇祐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己酉内出御制明堂乐曲及
二舞名文舞曰右文化俗武舞曰威功睿德又出御制
卷一百七 第 41b 页 WYG0945-0827d.png
镇安庆安信安孝安四曲馀命辅臣分撰是岁九月辛
亥展事(详见上)

嘉祐御制祫享乐舞

嘉祐四年四月诏以十月十二日癸酉大祫祭九月癸
巳朔内出御制祫享乐舞名僖祖奏大基顺祖奏大祚
翼祖大熙宣祖大光太祖大统太宗大昌真宗大治孝
惠后淑安孝章后静安淑德后柔安章怀后和安迎神
卷一百七 第 42a 页 WYG0945-0828a.png
送神怀安皇帝升降肃安奠瓒顾安捧俎彻豆充安饮
福禧安亚终献祐安退文舞进武舞显安皇帝归大次
定安登楼礼成圣安驾回奏采茨文舞曰化成治定之
舞武舞曰崇功昭德之舞又出御制迎送神乐章仍诏
宰臣富弼等撰大基至采茨曲词十八章下太常肄习


治平大英之舞

治平四年八月十九日上英宗庙舞曰大英之舞并上
乐章
卷一百七 第 42b 页 WYG0945-0828b.png

元丰定二舞容节

元丰二年七月十二日戊寅详定朝会仪注所言书曰
舞干羽于两阶诗曰左执翿又曰值其鹭羽今文舞所
秉翟羽以雉尾插髹漆之柄求之古制盖无所本景祐
广乐记载聂崇义图羽舞所执类羽葆幢析羽四重以
结绶系之于柄请依崇义图以翟羽为之又按礼曰朱
干玉戚冕而舞大武又曰君执干戚就舞位此人君自
卷一百七 第 43a 页 WYG0945-0828c.png
舞故冕而执干戚文王世子曰春夏学干戈周礼司戈
盾祭祀授舞者兵记曰天子夹振之而四伐伐谓击刺
也玉戚非可施于击刺当左执干右执戈三年八月十
五日杨杰言本朝之乐先奏文舞次奏武舞容节六变
一变象六师初举所向宜北二变象上党克平所向宜
北三变象维扬底定所向宜东南四变象荆湖来归所
向宜南五变象邛蜀纳款所向宜西六变象兵还振旅
所向宜北而南今舞者非止发扬蹈厉进退俯仰不称
成功盛德差失所向又文舞容节殊无法度请定二舞
卷一百七 第 43b 页 WYG0945-0828d.png
容节及改所向以称成功盛德从之

元丰帝临嘉至舞

元丰六年三月六日辛巳礼部奏有司摄事祀昊天初
献曰帝临嘉至之舞亚终献曰神娭锡羡之舞太庙初
献曰孝熙昭德之舞亚终献曰礼洽储祥之舞从之
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议礼局上亲祠登歌文武二
舞大中祠登歌大祠宫架二舞之制 崇宁四年八月
卷一百七 第 44a 页 WYG0945-0829a.png
二十四日大司乐刘炳改定二舞各分九成每三成为
一变籥翟戈盾威仪之节取象治功

元丰方丘乐舞

元丰七年六月甲戌礼部言亲郊之岁夏至祀地方丘
冢宰摄事而乐虡十二乐工百五十有二舞者六十有
四与常岁无异未称钦崇之意请用三十六虡工人二
百有六舞人百三十有四从之
南郊太庙二舞郎总六十八文舞罢舍羽籥执戈戚就
为武舞治平二年九月李育言旧典二舞各用八佾文
卷一百七 第 44b 页 WYG0945-0829b.png
舞陈于架北武舞立于架南又文出武入有送迎之曲
名曰舒和亦曰同和请二舞各用六十四人奏可

元祐朝会二舞仪式

元祐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始命大乐正叶防撰朝会二
舞仪式曰威加海内之舞曰化成天下之舞威加海内
舞为猛贲趫速之状坐作进退之仪以成一变化成天
下舞作三揖三辞三让之仪以成一变仪式既具再命
卷一百七 第 45a 页 WYG0945-0829c.png
恊律郎陈沂按阅节奏详备自是朝会则用之

政和明堂乐舞

七年八月二十六日太常言奠玉币右文化俗之舞改
作宁亲昭事之舞进熟威功睿德之舞改作日靖四方
之舞 今明堂舞用旧名 书言舞干羽则先干而后
羽乐记言干戚羽旄谓之乐则先干戚而后羽旄郊特
牲明堂位祭统皆先大武而后大夏诗简兮先万舞而
后籥翟汉乐先武德而后文始唐乐亦先七德而后九
功然则古人之舞皆先武而后文盖曰平难常在于先
卷一百七 第 45b 页 WYG0945-0829d.png
守成常在于后 乐舞象事故观舞容知其德
 玉海卷一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