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四
卷一百四 第 1a 页 WYG0945-0734c.png

卷一百四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四
            宋 王应麟 撰
 音乐
(二)


汉制氏雅乐 宗庙乐 休成乐

志汉兴乐家有制氏(艺文志同)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太乐官
但能纪铿锵鼓舞不能言其义高祖时叔孙通因秦乐
人制宗庙乐大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犹古降神之乐
卷一百四 第 1b 页 WYG0945-0734d.png
也皇帝入庙门奏永至以为行步之节犹古采齐肆夏
也乾豆上奏登歌独上歌不以筦弦乱人声欲在位者
遍闻之犹古清庙之歌也登歌再终下奏休成之乐(注服)
(虔曰叔孙通所奏作也)美神明既享也皇帝就酒东箱坐定奏永
安之乐美礼已成也 又见舞类后志注(礼记祭先师注乐有制氏)

汉昭容礼容乐

志高祖六年作昭容乐礼容乐昭容犹古昭夏也主出
卷一百四 第 2a 页 WYG0945-0735a.png
武德舞礼容主出文始五行舞舞入无乐将至至尊之
前不敢以乐也出用乐者言舞不失节能以乐终也大
抵皆因秦旧事焉注言昭容乐生于武德舞(魏改昭容曰昭业乐)
 隋志牛弘曰昭容生于武德犹古之韶礼容生于文
始矫秦之五行

汉安世房中乐

志又有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周有房中乐
至秦名曰寿人凡乐乐其所生礼不忘本高祖乐楚声
故房中乐楚声也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
卷一百四 第 2b 页 WYG0945-0735b.png
管更名曰安世乐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其诗曰大孝备
矣七始华始我定历数王侯秉德海内有奸大海荡荡
安其所丰草葽雷震震桂华美芳硙硙即即嘉荐芳矣
皇皇鸿明浚则师德孔容之常承帝明德(古诗皆有篇名独桂英美)
(芳两章名存刘原父疑本十二章)首章曰大孝备矣休德昭清高张四
县乐充宫廷芬树羽林(师古曰羽葆其盛若林)云景杳冥金支秀
华庶旄翠旌(张晏曰金支百二十支旄钟之旄也文颖曰析羽为旌翠羽为之臣瓒曰乐上众饰)
卷一百四 第 3a 页 WYG0945-0735c.png
(有流溯羽葆以黄金为支其首敷散若草木之秀华也师古曰瓒说是也庶旄翠旌谓析五采羽注翠旄之首)
(而为旌)七始华始肃倡和声神来宴娭庶几见听末章云
承帝明德师象山则云施称民永受厥福承容之常承
帝之明下民安乐受福无疆孔光何武奏安世乐鼓员
二十人十九人可罢凡鼓八朝贺置酒陈前殿房中不
应经法 晋志元会别置女乐三十人于黄帐外奏房
中之歌 宋志魏使王粲改作安世诗大和初侍中缪
袭奏安世歌本汉时歌名按周礼注云安世乐犹周房
中之乐也往昔议者以房中歌后妃之德以风天下正
卷一百四 第 3b 页 WYG0945-0735d.png
夫妇宜改安世之名曰正始之乐魏初侍中王粲所作
登歌安世诗专以思咏神灵及鉴享之意袭又省读汉
安世歌咏亦说高张四县神来燕享嘉荐令仪永受厥
福无有二南后妃风化天下之言谓房中为后妃之歌
恐失其意宜改安世曰享神歌奏可(文帝已改安世为正始袭至是又改)
(安世为享神未详其义王粲所造安世诗今亡) 隋志内宫所奏天高地厚二
曲于房中奏之柳顾言增房内乐益其钟磬(歌钟歌磬各设二虡)
卷一百四 第 4a 页 WYG0945-0736a.png
(土革丝竹副之并升歌下管)奏议曰为王后弦歌讽诵而事君子故
以房室为名燕礼乡饮酒礼亦取而用磬师职云燕乐
之钟磬郑玄曰房内乐也所谓阴声金石备矣内宰诏
其礼乐之仪郑玄云荐撤之礼当与乐相应 通典周
有房中之乐以歌后妃之德(按通典汉志秦时古乐惟舜大韶周大武房中乐存)
 (文选注汉书曰房中乐有飞龙章)飞龙秋游上天  书大传古者后夫人入
御于君鸡初鸣大师奏鸡鸣于陛下夫人鸣佩玉于房
中告去也应门击柝告辟也 汉志都荔遂芳窅窊桂
华注臣瓒曰茂陵中书歌都孋桂英美芳鼓行
卷一百四 第 4b 页 WYG0945-0736b.png

汉修六代乐

刘子文武篇汉祖海内大定以文止戈召邹鲁儒生而
制礼仪修六代之乐朝诸侯于咸阳 淮南子齐俗训
有虞乐咸池承云九韶(注舜兼用黄帝乐)夏后氏夏籥九成六
伯六列六英(注禹兼用颛顼六英)殷大濩晨露周大武三象棘下
汜论训尧大章舜九韶禹大夏汤大濩周武象此乐之
不同也 阙里作六代乐(见后)宋志周存六代之乐至
卷一百四 第 5a 页 WYG0945-0736c.png
秦惟馀韶武而已始皇改周舞曰五行汉高祖改韶舞
曰文始以示不相袭也 司马相如上林赋韶濩武象
之乐

汉庙乐

景帝纪元年十月诏曰高庙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
惠庙文始五行之舞文帝庙乐不称其为文帝庙为昭
德之舞 宣纪本始二年十月诏议庙乐 夏侯胜传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诏丞相御史曰武帝功德茂盛
而庙乐未称其与列侯二千石博士议于是群臣大议
卷一百四 第 5b 页 WYG0945-0736d.png
廷中皆曰宜如诏书长信少府胜独曰亡德泽于民不
宜为立庙乐公卿共难云云有司遂请尊孝武庙为世
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

汉乐记 河间杂乐 郊庙诗歌 周乐典

礼乐志叔孙通没后河间献王采礼乐古事稍稍增缉
至五百馀篇今学者不能昭见但推士礼以及天子说
义又颇缪异河间献王有雅材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
卷一百四 第 6a 页 WYG0945-0737a.png
因献所集雅乐天子下大乐官常存肄之岁时以备数
然不常御今汉郊庙诗歌未有祖宗之事八音调均又
不协钟律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
于朝廷至成帝时谒者常山王禹世受河间乐能说其
义弟子宋晔等上书言之下大夫博士平当等考试以
为汉承秦后赖先帝圣德博受兼听修废官立太学献
王聘求幽隐修兴雅乐以助化大儒公孙弘董仲舒等
皆以为音中正雅立之大乐春秋乡射作于学宫希阔
不讲故自公卿大夫观听者但闻其铿锵不晓其意而
卷一百四 第 6b 页 WYG0945-0737b.png
欲与风谕众庶其道无由今晔等守习孤学大指归于
兴助教化宜领属雅乐以继绝表微风示海内事下公
卿以为久远难明当议复寝(志孔光奏兼给事雅乐用四人给事雅乐六十一人)
(可罢) 蓺文志六国之君魏文侯最好古孝文时得其乐
人窦公献其书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乐章也武帝时
河间献王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
乐记献八佾舞与制氏不相远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
卷一百四 第 7a 页 WYG0945-0737c.png
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时数言其义献二十四卷记刘向
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其道寖微(记正义曰向所校著)
(于别录)乐记二十三篇王禹记二十四篇(史记乐书取乐记)周礼乐师 
(注狸首在乐记) 礼记正义二十四卷记无所录其二十三篇
之目今总存焉 郑目录云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盖
十一篇合为一篇乐本乐论乐施乐言乐礼乐情乐化
乐象(一云象法)宾牟贾师乙魏文侯(已上今乐记所取今乐记有魏文侯乃次宾牟)
(贾师乙为末则今十一篇之次与别录不同其乐本已下亦杂乱故郑目录略有分别)郑目录第三乐施今 
(记者以乐礼为第三)馀有十二篇其名犹在奏乐(第十二)乐器乐作
卷一百四 第 7b 页 WYG0945-0737d.png
意始乐穆说律季札乐道乐义昭本昭颂窦公(已上十二篇名)
 存书亡(总为二十三篇)按别录礼记四十九篇乐记第十九则乐
记十一篇入礼记在刘向前 通鉴元光五年冬十月
河间王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馀事
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修礼)
(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 隋志沈约云乐记取公孙尼子(史记正义乐记)
(公孙尼子次撰) 蔡邕明堂论引乐记曰武王伐殷为俘馘于
卷一百四 第 8a 页 WYG0945-0738a.png
京太室 周语召公曰瞽献典注瞽乐师典乐典也
荀子有乐论 王莽立乐经益博士员

汉乐元语

记明堂位疏白虎通云乐元语曰东夷之乐曰朝离万
物微离地而生南夷乐曰南南任也任养万物西南乐
曰味味昧也取晦昧之义北夷乐曰禁言万物禁藏钩
命决亦云东夷乐曰昧南夷乐曰南 汉食货志乐语
有五均注邓展曰乐元语河间献王所传道五均事瓒
曰其文云天子取诸侯之士以立五均则市无二贾四
卷一百四 第 8b 页 WYG0945-0738b.png
民常均 白虎通礼乐篇乐元语曰受命而六乐乐先
王之乐明有法也东夷之乐持矛舞南持羽西持戟北
持干舞 周书大聚云市有五均早暮如一注均平也
言早暮一价

汉神乐

儿宽传为御史大夫从东封泰山还登明堂上寿曰陛
下祖立明堂辟雍宗祀泰一六律五声幽赞圣意神乐
卷一百四 第 9a 页 WYG0945-0738c.png
四合各有方象以承嘉祀为万世则注如淳曰四方色
及五神祭祀声乐各有等(癸亥宗祀)
 郊祀歌十九章杂见乐舞之制五音之饬虞承灵亿
 鸣琴竽瑟咸会轩朱璆磬金鼓钟石羽籥空桑琴瑟
 钟鼓竽笙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此乐之器也众嫭奇丽以吟青黄展诗应律九歌毕
 奏函宫吐角扬羽申商嘉虞贰觞胪驩腾歌此乐之
 歌也至于云舞翔翔千童八溢王梢招摇四兴递代
 而舞备矣合好效劝神夕奄虞所谓神乐四合者此
卷一百四 第 9b 页 WYG0945-0738d.png
 也
乐书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使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
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 封禅书祷祠太一后
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 宋
志蔡邕论叙汉乐一曰郊庙神灵 霍光传泰壹宗庙
乐人

汉四时乐

卷一百四 第 10a 页 WYG0945-0739a.png
志郊祀歌练时日一灵安留吟青黄注师古曰吟谓歌
诵青黄谓四时之乐也青阳朱明西颢玄冥邹子乐

汉正乐定员

志孔光何武奏乐人员大凡八百二十九人其三百八
十八人不可罢可领属大乐其四百四十一人不应经
法皆可罢 南齐书崔祖思曰汉太乐伶官云云正乐
定员惟置三百八十八人

汉古兵法武乐 黄门武乐 黄门鼓吹 鼓

卷一百四 第 10b 页 WYG0945-0739b.png
吹曲(又见前)

前志哀帝罢乐府诏郊祭乐及古兵法武乐在经非郑
卫之乐者条奏别属他官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大
乐鼓至兹邡鼓凡鼓十二员百二十八人朝贺置酒陈
殿下应古兵法 祭遵传建武八年秋从车驾上陇及
嚣破帝东归过汧幸遵营劳享士卒作黄门武乐良夜
乃罢注前书曰时名倡皆习黄门武乐执干戚而舞也
(文选注引桓谭新论曰汉之三主内置黄门工倡)周礼旄人注散乐乃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  安
卷一百四 第 11a 页 WYG0945-0739c.png
纪永初元年九月壬午诏太仆少府减黄门鼓吹以补
羽林士注汉官仪曰黄门鼓吹百四十五人(西京杂记黄门前部)
(鼓吹左右各一部十三人) 唐六典注汉少府属官有承华令典黄
门鼓吹百三十五人百戏师二十七人 东夷传顺帝
永和元年夫馀王来朝帝作黄门鼓吹角抵以遣之
班超传建初八年拜将兵长史假鼓吹幢麾注元始二
年使谒者大司马掾持节行边兵遣执金吾候陈茂假
以钲鼓古今乐录曰横吹胡乐也张骞入西域传其法
于长安惟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之更造新声二
卷一百四 第 11b 页 WYG0945-0739d.png
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万人将军得之
 晋志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云云和帝时万人将军
得之晋魏以来有黄鹄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
柳黄覃子赤之杨望行人十曲 宋志汉乐四品其三
曰黄门鼓吹建初录云务成黄爵玄云远期皆骑吹曲
列殿庭为鼓吹从行为骑吹二曲异也 魏高句丽传
汉时赐鼓吹伎人 通典张骞使西域得摩诃兜勒曲
卷一百四 第 12a 页 WYG0945-0740a.png
汉武采之以为鼓吹 晋简文纪太和元年给羽葆鼓
吹班剑六十人 通典汉鼓吹曲有铙歌  唐志乐
类汉魏吴晋鼓吹曲四卷鼓吹乐章一卷   诗正
义楚威王时有朱鹭合沓飞翔而来舞旧鼓吹朱
鹭曲是也  晋志汉时有短箫铙歌之乐其曲有
朱鹭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雍离战城南巫山高
上陵将进酒君马黄芳树有所思雉子班圣人出
上邪(一作雅)临高台远如期石留务成玄云黄爵
行钓竿多序战阵之事列于鼓吹 韩延寿在东郡植
卷一百四 第 12b 页 WYG0945-0740b.png
羽葆鼓车吹车 班壹以财雄边出入弋猎旌旗鼓吹
 段颎为并州刺史召还乘轻车介士鼓吹曲盖 吴诸
葛恪拜将军授棨戟武骑三百备威仪作鼓吹  周瑜
赐鼓吹 吴质为北中郎将诏将军列卤簿作鼓吹
晋泰始三年罗宪进位冠军假节给大车增鼓吹棨戟
 曹植有谢鼓吹表云箫管之乐 陆机鼓吹赋曰原
鼓吹之攸始盖禀命于黄轩鼓砰砰以轻投箫嘈嘈而
卷一百四 第 13a 页 WYG0945-0740c.png
微吟咏悲翁之流思怨高台之难临(详见乐章)

汉乐六家

蓺文志凡乐六家百六十五篇乐记二十三篇王禹记
二十四篇雅歌诗四篇雅琴赵氏七篇(名定)雅琴师氏八
(名中)雅琴龙氏九十九篇(名德) 隋志梁沈约曰秦代灭
学乐经残亡武帝时河间献王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
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刘向别录有乐歌诗四篇云云
龙氏雅琴百六篇惟此而已晋中经簿无复乐书别录
所载已复亡逸  隋经籍志乐纬三卷宋均注 张
卷一百四 第 13b 页 WYG0945-0740d.png
纯传云乐动声仪注乐纬文选注二礼正义皆引之
 诗正义引乐纬稽耀嘉宋均注  隋志引乐稽耀
嘉动声仪  选注引稽耀嘉  后律志注引叶图


汉乐元起

唐志桓谭乐元起二卷又琴操二卷(新论有琴道篇本传好音律善鼓)
(琴) 蔡邕传著叙乐 班超传注引古今乐录  五行
卷一百四 第 14a 页 WYG0945-0741a.png
志注引阮籍乐论 隋志乐元二卷魏僧撰历代乐名
一卷

汉乐经(见后迎气乐)

隋志梁沈约曰秦代灭学乐经残亡 王莽传元始四
年立乐经 三礼图曰旧图引乐经云黄钟磬云云
冯相氏注乐说说岁星与日常应太岁月建以见 续
律历志注鲍邺引乐经 周礼磬氏疏按乐云磬前长
三律二尺七寸后长二律尺八寸是磬有大小之制也
(与三礼图所引乐经同) 论衡曰阳成子长作乐经 尚书大传
卷一百四 第 14b 页 WYG0945-0741b.png
乐曰舟张辟雍鸧鸧相从八风回回凤凰喈喈 吕氏
春秋仲夏纪有大乐侈乐适音古乐篇季夏纪有音律
音初制乐篇 隋经籍志有乐经四卷 唐志李玄楚
乐经三十卷

汉南郊乐 郊祭乐

祭祀志世祖二月辛卯祭天泰山下南方群神皆从用
乐如南郊永平二年祀五帝明堂奏乐如南郊 通典
卷一百四 第 15a 页 WYG0945-0741c.png
光武平陇蜀增广郊祀(建武十二年益州传送公孙述瞽师郊庙乐器始备)高祖
配食乐奏青阳朱明西颢玄冥云翘育命之舞明堂北
郊并奏乐如南郊迎时气五郊春夏舞云翘秋冬舞育
命季夏歌朱明兼二舞 前志哀帝诏郊祭乐条奏别
属他官丞相孔光奏郊祭乐人员六十二人给祠南北
郊外郊祭员十三人诸族乐人兼云招给祠南郊用六
十七人不可罢

汉郊庙乐器

光武纪建武十三年益州传送公孙述瞽师郊庙乐器
卷一百四 第 15b 页 WYG0945-0741d.png
葆车舆辇法物始备 续志司空凡郊祀之事掌扫除
乐器 隋志周官大司乐一千三百三十九人汉郊庙
及武乐三百八十人汉雅乐郎杜夔能晓乐事八音七
始靡不兼该 刘贶大乐壁记云汉祖饰干戚之容光
武尊郊祀之乐

汉四品乐 十二门诗 五方乐

后礼仪志注蔡邕礼乐志曰汉乐四品一曰大予乐典
卷一百四 第 16a 页 WYG0945-0742a.png
郊庙上陵殿诸食举之乐郊乐易所谓先王以作乐崇
德殷荐上帝周官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理也
宗庙乐虞书所谓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诗肃邕和鸣先
祖是听食举乐王制天子食举以乐周官王大食则令奏
钟鼓二曰周颂雅乐典辟雍飨射六宗社稷之乐辟雍
飨射孝经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记曰揖让而治
天下者礼乐之谓也社稷所谓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者
也礼记曰夫乐施于金石越乎声音用乎宗庙社稷祀
乎山川鬼神三曰黄门鼓吹天子所以燕乐群臣诗所
卷一百四 第 16b 页 WYG0945-0742b.png
谓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者也其短箫铙歌军乐也其传
曰黄帝岐伯所作以建威扬德风劝士也盖周官所谓
王大捷令凯乐军大献令凯歌者也孝章皇帝亲著歌
诗四章列在食举又制灵台十二门诗各以其月祀而
奏之(祭祀志章帝元和二年四月作诗)灵帝熹平四年正月中出灵台
十二门诗下大予乐官习诵被声与旧诗并行者皆当
撰录以成乐志(四品乐者大予乐雅颂乐黄门鼓吹黄帝凯乐军乐也) 律历志注
卷一百四 第 17a 页 WYG0945-0742c.png
薛莹书曰上以太常乐丞鲍邺等上乐事下车骑将军
马防防奏言建初二年七月邺上言王者有食举之乐
所以顺天地养神明求福应也今官乐但有大蔟皆不
应月律可作十二月均各应其月气乃能感天地和气
宜应明帝始令灵台六律候而未设其门乐经曰十二
月行之所以宣气丰物也月开斗建之门而奏歌其律
诚宜施行诏下太常太常言作乐器直钱百四十六万
上奏寝今明诏下臣防臣愚以为可顺上天之明特因
岁首令正发太蔟之律奏雅颂之音其条贯甚备诏以
卷一百四 第 17b 页 WYG0945-0742d.png
防言下三公 晋乐志永平三年官之司乐改名大予
道邻雅颂事迩中和其有五方之乐即大乐九变天神
可礼者也宗庙之乐社稷之乐辟雍之乐黄门之乐短
箫之乐 魏杜夔传雅乐四曲鹿鸣驺虞伐檀文王皆古
声辞

汉食举乐(又见四品乐)

礼仪志岁首大朝贺其仪云云举觞御座前司空奉羹
卷一百四 第 18a 页 WYG0945-0743a.png
大司农奉饭奏食举之乐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注蔡质汉)
(仪曰德阳殿朝贺)此正出处 上陵之仪太官上食太常乐奏食举文
始五行之舞 宋志章帝元和二年宗庙乐故事食举
有鹿鸣承元气二曲三年自作诗四篇一曰思齐皇姚
二曰六麒麟三曰竭肃雍四曰陟叱根(一本云涉叶相)合前六
曲以为宗庙食举加宗庙重来上陵二曲合八曲为上
陵食举减宗庙承元气一曲加惟天之命天之历数二
曲合七曲为殿中御饭食举又汉太乐食举十三曲一
曰鹿鸣二曰重来三曰初造四曰侠安五曰归来六曰
卷一百四 第 18b 页 WYG0945-0743b.png
远期七曰有所思八曰明星九曰清凉十曰涉大海十
一曰大置酒十二曰承元气十三曰海淡淡魏氏及晋荀
勖傅玄并为歌词魏时省远期承元气海淡淡三曲蔡
邕论叙汉乐一曰郊庙神灵二曰天子享宴三曰大射
辟雍四曰短箫铙歌 东都赋食举雍彻太师奏乐注
蔡邕礼乐志曰汉乐有四品一天子乐郊祀陵庙殿中
诸会食举也(谓永平时)章帝亲著歌诗四章列在食举(又见月令)
卷一百四 第 19a 页 WYG0945-0743c.png
(迎气乐) 通典汉享宴食举乐十三曲(又见乐章类) 马融长
笛赋陈于东阶八音俱起食举雍彻劝侑君子注食举
谓进食于天子而设乐食竟奏诗之乐以彻食蔡邕礼
乐志曰天子中乐殿中食举乐也周礼曰及彻而歌彻
又曰王以乐侑食 王制谓天子食举以乐周官大食
令奏钟鼓

汉大予乐(又见四品乐)

纪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改乐为大予乐十八年十二
月癸巳有司奏明帝作登歌正予乐 官志大予乐令
卷一百四 第 19b 页 WYG0945-0743d.png
一人秩六百石丞一人(卢植曰令丞如大胥小胥) 礼仪志冬夏气
至五刻大予具乐器列前殿 曹褒传父充为博士显
宗即位上言汉再受命仍有封禅之事而礼乐疏阔不
可为后嗣法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大汉宜制
礼以示百世帝问制礼乐云何对曰河图括地象曰有
汉世礼乐文雅出尚书璇玑铃曰有帝汉出德洽作乐
名予帝善之下诏曰今欲改大乐官曰大予乐(永平三年八月)
卷一百四 第 20a 页 WYG0945-0744a.png
(戊辰改)歌诗曲操以俟君子(晋志汉短箫铙歌之乐有朱鹭上之回战城南等二十二)
(曲魏受命改其十二曲使缪袭为词述以功德代汉) 东都赋扬世庙正予乐
礼大胥注汉大乐律云云 礼小师注管如𥴦而小今
大予乐官有焉 鼓人疏錞于之名出于汉之大予乐
(国语均注律同) 诗疏柷敔形状盖依汉之大予乐

汉月令迎气乐 乐经 黄钟乐器(详见迎气) 总


章乐

纪明帝永平二年始迎气于五郊注续汉书云东郊歌
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南郊歌朱明舞云翘中央歌朱
卷一百四 第 20b 页 WYG0945-0744b.png
明舞云翘育命西郊歌白藏舞育命北郊歌玄冥舞育
(皇览有迎气四时之乐唱以角徵商羽春唱角舞羽翟夏唱徵舞鼓鼗秋唱商舞干戚冬唱羽舞干戈)
章帝建初五年冬始行月令乐注东观记太常丞鲍邺
言云云事下车骑将军马防防言圣人作乐所以宣气
致和顺阴阳也臣愚以为可因岁首发太蔟之律奏雅
颂之音以迎和气时以作乐器费多遂独行十月迎气
(马防传五年冬始施行十二月迎气乐防所上也) 律历志注薛莹书建初
卷一百四 第 21a 页 WYG0945-0744c.png
二年七月太常丞鲍邺上言王者饮食有食举之乐所
以顺天地养神明求福应也今官乐但有太蔟皆不应
月律可依十二月均各应其月气乃能感天地和气宜
应明帝始令灵台六律候而未设其门乐经曰十二月
行之所以宣气丰物也月开斗建之门而奏歌其律诚
宜施行 唐杨收传西京郊祀宗庙乐惟用黄钟一均
章帝时太常丞鲍邺始旋十二宫夫旋宫以七声为均
(均言韵也古无韵字犹言一韵声也始以某律为宫商角徵羽某律少宫某律少徵一均成则五声为之节族)
(此旋宫也) 纪顺帝阳嘉二年十月庚午行礼辟雍奏应钟
卷一百四 第 21b 页 WYG0945-0744d.png
始复黄钟作乐器随月律注东观汉纪曰元和以来音
戾不调修复如旧典(宋登持节临太学奏定典律见律类)献帝建安八年冬
十月己巳公卿初迎冬北郊总章始备八佾舞(总章乐官名古)
(之安代乐)

汉雅乐埙篪鹿鸣

纪永平二年正月宗祀明堂乐和八音十月养老辟雍
升歌鹿鸣下管新宫十年闰四月甲午南巡狩幸南阳
卷一百四 第 22a 页 WYG0945-0745a.png
日北至又祀旧宅礼毕召校官弟子作雅乐奏鹿鸣帝
自御埙篪和之以娱嘉宾注郑玄注周礼埙烧土为之
大如雁子郑众曰有六孔世本曰暴辛公作篪以竹为
之长尺四寸有八孔 前传王襄使王褒作中和乐职
宣布诗选好事者依鹿鸣之声习而和之 选注闵洪
琴赋曰汝南鹿鸣 蔡邕琴操曰鹿鸣周大臣所作也
王道衰大臣知贤者幽隐弹弦讽谏 雅乐郎杜夔传
四曲一曰鹿鸣 大戴礼云凡雅二十六篇其八篇
可歌歌鹿鸣狸首鹊巢采蘩采蘋伐檀白驹驺虞
卷一百四 第 22b 页 WYG0945-0745b.png
八篇废不可歌七篇商齐可歌也三篇间歌云


汉阙里作六代乐

孔僖传元和二年春肃宗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
牢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大会孔氏男子
二十以上者六十三人命儒者讲论(纪二年二月东巡三月己丑幸鲁庚)
(寅祠孔子)注黄帝曰云门尧咸池舜大韶禹大夏汤大濩周
卷一百四 第 23a 页 WYG0945-0745c.png
大武(详见群祀类)

汉九宾乐(又见上)

礼仪志上陵昼漏上大鸿胪设九宾随立殿前(薛琮曰谓王侯)
(公卿二千石六百石及郎吏匈奴侍子凡九等)注蔡质汉仪曰正月旦天子幸
德阳殿临轩作九宾彻乐含利从西方来戏于庭乃毕
入殿前激水化为比目鱼跳跃嗽水作雾鄣日毕化成
黄龙长八丈出水遨戏于庭炫耀日光以两大丝绳系
两柱中头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
逢切肩不倾又蹋局出身藏形于斗中钟磬并作乐毕
卷一百四 第 23b 页 WYG0945-0745d.png
作鱼龙曼延小黄门吹三通 安帝纪延平元年即位
十二月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注汉官典职曰作九宾
乐含利之兽从西方来戏于庭激水化成比目鱼嗽水
作雾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遨戏于庭炫耀日光曼延
者兽名也张衡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曼延
 武纪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注文颖曰两两相当角
力角技艺射御盖杂技乐也巴俞戏鱼龙曼延之属也
卷一百四 第 24a 页 WYG0945-0746a.png
汉后更名平乐观(此注解巴俞戏而上文无)三百里内皆观(又见后砀极乐)
 西京赋大驾幸乎平乐云云注平乐馆大作乐处也

汉八能乐  八能陈音

后律历志天子以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陈八
音听乐均  礼仪志注乐叶图徵曰八能之士常以日
冬至作阴乐以成天文日夏至作阳乐以成地理(详见黄钟)
(瑟) 易通卦验日冬至人主致八能之士或调黄钟或
调六律或调五声或调五行或调律历或调阴阳政德
所行八能以备人主乃纵八能之士击黄钟之钟人敬
卷一百四 第 24b 页 WYG0945-0746b.png
称善言以相之(所谓金奏也)乃权水轻重称黄钟之重击黄
钟之磬八卿大夫列士乃使八能之士击黄钟之鼓鼓用革
焉员径八尺一寸鼓黄钟之琴瑟用槐木瑟长八尺吹黄钟
之律间音以竽长四尺二寸黄钟之音得蕤宾之律应夏日
至如冬日至之礼舞八乐(云门五英六茎大卷韶夏濩武也)黄钟之音调
则蕤宾之律应声磬和则林钟之律应此谓冬日至成天
文夏日至成地理鼓用黄牛皮员径五尺七寸瑟用桑木
卷一百四 第 25a 页 WYG0945-0746c.png
长五尺七寸间音以箫长尺四寸(注此律必以九与十者天地数终焉)
月令仲夏止声色注易及乐春秋说夏至人主与群臣
从八能之士作乐五日今止之非其道也仲冬去声色
注易及乐春秋说云冬至云云此言去又相反

汉五乐 太常乐(见上)

续律历志注乐叶图徵曰五乐皆得则应钟应(见后黄钟瑟)
 礼仪志上陵太常乐奏食举文始五行之舞

汉清乐

通典清乐者其始则清商三调是也并汉以来旧典乐
卷一百四 第 25b 页 WYG0945-0746d.png
器形制并歌章古调与魏三祖所作者皆备于史籍晋
朝播迁其音分散

魏乐论

刘劭传明帝时刘劭以为宜制礼作乐以移风俗著乐
论二十四篇事成未上(太平御览选注引之) 晋书贺循云魏氏
增损汉乐为一代之礼 阮籍亦有乐论 文章序录曰
裴秀著易及乐论 唐志梁武帝乐论三卷乐社大义
卷一百四 第 26a 页 WYG0945-0747a.png
十卷 隋志梁有乐义十一卷武帝集朝臣撰又钟律
纬六卷

魏复古乐 雅乐四曲(汉雅乐郎)上寿曲  魏太钧乐


(见舞类)

晋志东京大乱绝无金石之乐乐章亡缺及魏武平荆
州获汉雅乐郎河南杜夔能识旧法云云考会古乐始
设轩县钟磬而黄初中柴玉左延年之徒复以新声被
宠改其声韵(王粲等各造新诗抽其藻思)杜夔传旧雅乐四曲一曰
鹿鸣二曰驺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及太和
卷一百四 第 26b 页 WYG0945-0747b.png
中左延年改夔驺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声节名虽
有而声实异惟因夔鹿鸣不改易每正旦大会太尉奉
璧君后行礼东厢雅乐常作者是也后又改三篇一曰
于赫篇咏武帝与古鹿鸣同二曰巍巍篇咏文帝用延
年所改驺虞声三洋洋篇咏明帝用延年所改文王声
第四复用鹿鸣而除古伐檀 杜夔传以知音为雅乐
郎太祖以为军谋祭酒参大乐事因令创制雅乐时散
卷一百四 第 27a 页 WYG0945-0747c.png
骑郎邓静尹齐(晋志作尹商)善咏雅乐歌师尹胡能歌宗庙
郊祀之曲舞师冯肃服养晓知前代诸舞夔总统备作
乐器绍复先代古乐自夔始(隋志云刋定雅律) 唐杜佑三朝
上寿议汉故事上寿四会曲有钟鼓无歌诗魏初作四
会有琴筑无诗雅乐郎郭琼云青龙二年以长笛食举
第十二古大置酒曲代四会又易古诗名曰羽觞行用
为上寿曲鹿鸣已下十二曲名食举乐而四会之曲遂
废 通典文帝改汉巴渝舞曰昭武舞安世乐曰正世
乐嘉至乐曰迎灵乐武德乐曰武颂乐昭容乐曰昭业
卷一百四 第 27b 页 WYG0945-0747d.png
乐云翘舞曰凤翔育命舞曰灵应武德舞曰舜颂舞文
始舞曰大韶舞五行舞曰大武舞其歌诗多前代之旧
使王粲改作登歌安世及巴渝诗而已明帝太和初诏
乐官自如故为太乐(后汉依谶改大予至是复旧)文帝改安世乐为
正始至是侍中缪袭又改为享神歌改铙歌十二曲使
袭为词述功德言代汉之意(是时吴亦使韦昭制吹铙部十二曲以述坚权功德)

晋雅乐 登歌乐 正德乐

卷一百四 第 28a 页 WYG0945-0748a.png
志武帝受命泰始二年诏郊祀明堂礼乐权用魏仪遵
周室肇称殷礼之义但改乐章使傅玄为之词凡十九
篇九年光录大夫荀勖以杜夔所制律吕校太乐总章
鼓吹八音与律吕乖错乃制古尺作新律吕(荀勖传既掌乐事又)
(修律吕)律成班下太常使太乐总章鼓吹清商施用勖又
作新律笛十二枚以调律吕正雅乐正会殿庭作之江
左初立宗庙以无雅乐器及伶人省太乐并鼓吹令是
后颇得登歌食举之乐(隋志贺循为太常卿始有登歌之乐)犹有未备太
宁末明帝又诏阮孚等增益之咸和中成帝复置太乐
卷一百四 第 28b 页 WYG0945-0748b.png
(以戴绥为令)鸠集遗逸而尚未有金石也庾亮为荆州与
谢尚修复雅乐及慕容隽平冉闵邺下乐人颇来者永
和十一年谢尚镇寿阳采拾乐人以备太乐并制石磬
雅乐颇具(尚以镇西将军镇寿阳江左有金石之乐自尚始)太元中破苻坚获
其乐工杨蜀等闲习旧乐于是四厢金石始备使曹毗
王珣等增造宗庙歌诗然郊祀遂不设乐(隋志乐人南奔穆皇罗钟)
 磬苻坚北败孝武获登歌(梁武帝曰著晋宋史者皆言太元元嘉四年四厢金石大备今检乐府止有黄钟)
卷一百四 第 29a 页 WYG0945-0748c.png
(姑洗蕤宾太蔟四格而已六律不具何谓四厢) 通典宋文帝元嘉九年太乐令
钟宗之调金石二十年南郊始设登歌诏颜延年造歌
(初江左二郊无乐宗庙有歌无舞)孝武孝建元年使谢庄造宗庙舞
乐明堂诸乐歌辞 后魏志秦曰寿人汉为大予魏名
大钧晋曰正德后魏为大成

梁对乐七十八家 郊禋宗庙三朝乐(十二雅歌诗登)


(歌)

隋志梁武思弘古乐天监元年下诏访百寮沈约奏乐
书沦亡宜选诸生寻经史百家凡乐事无大小悉别纂
卷一百四 第 29b 页 WYG0945-0748d.png
录撰为乐书以起干载绝文是时对乐者七十八家皆
言乐之宜改不言改乐之法帝遂自制定礼乐立四器
名之为通又制十二笛除去衡钟设十二镈钟各依辰
位而应其律每一镈钟则设编钟磬各一虡合三十六架
植建鼓于四隅元正大会备用之乃定郊禋宗庙及三
朝之乐以武舞为大壮文舞为大观舞国乐以雅为称
止乎十二则天数也乃去阶步之乐增彻食之雅众官
卷一百四 第 30a 页 WYG0945-0749a.png
出入奏俊雅皇帝出入奏皇雅皇太子出入奏胤雅王
公出入奏寅雅上寿酒奏介雅食举奏需雅彻馔奏雍
雅牲出入奏涤雅荐毛血奏牷雅降神及迎送奏諴雅
皇帝饮福酒奏献雅燎埋奏禋雅其辞并沈约所制今
列其歌诗二十曲南郊舞奏黄钟北郊舞奏林钟明堂
宗庙同奏蕤宾又有登歌一十八曲三朝第一奏相和
五引至四十九皇帝兴奏皇雅 通典陈大建元年定
三朝之乐采梁故事五年定南北郊及明堂仪注改元
嘉中所用齐乐尽以韶为名
卷一百四 第 30b 页 WYG0945-0749b.png

梁养德乐

隋志天监四年掌宾礼贺玚议皇太子元会出入所奏
帝命制养德之乐玚谓宜名元雅取元良之义帝改为
元正奏二舞

梁乐社大义

唐志梁武帝乐社大义十卷又乐论三卷(隋志同梁有有乐义十一)
(卷武帝集朝臣撰云)
卷一百四 第 31a 页 WYG0945-0749c.png

后魏乐书

唐志信都芳删注乐书九卷(隋志七卷) 信都芳传著乐书
以河内葭灰吹律管魏志正光中诏安丰王延明与
芳博采古今乐事芳后乃撰延明所集乐说并诸器物
准图二十馀事而注之 通典北齐祖珽采延明及芳
等所著乐说而定正声始具宫县之器仍杂西凉之曲
乐名广成所谓洛阳旧乐也

隋议正乐

通典开皇二年郑译请修正诏牛弘辛彦之何妥议正
卷一百四 第 31b 页 WYG0945-0749d.png
乐九年陈平获宋齐旧乐于太常置清商得陈太乐令
蔡子元于普明等复居其职隋代雅乐唯奏黄钟一宫
郊庙朝飨用一调迎气用五调其馀声律皆不复通文
帝遣李元操卢思道等制清庙歌词十二曲令于太乐
教习以代周歌

隋乐府志 乐论 乐典

经籍志萧吉乐谱集二十卷 传云乐谱(唐志云乐谱集解)又乐论一
卷一百四 第 32a 页 WYG0945-0750a.png
卷郑译乐府声调六卷 唐志郑译乐府歌词八卷苏
夔乐府志十卷 北史隋文帝诏斛斯徵修撰乐书徵
所撰乐典十卷 通典开皇初有卢贲萧吉撰著乐书
 文中子乐论二十篇为十卷

隋乐谱(又见前) 乐论 清乐 七部九部乐

志开皇初(二年)沛国公郑译等定乐作书二十馀篇立七
均合成十二律有七音音立一调合八十四调苏夔驳
之又万宝常请以水尺为律造乐器其声下译调二律
并撰乐谱六十四卷具论八音旋相为宫之法改弦移
卷一百四 第 32b 页 WYG0945-0750b.png
柱之变为八十四调一百四十四律终于一千八百声
其声雅淡不为时所好何妥因陈用黄钟一宫不假馀
律郑译等议寝开皇九年获宋齐旧乐于太常置清商
牛弘又请依古旋宫雅乐每官一调唯迎气奏五调谓
之五音缦乐用七调(十二月甲子诏太常卿牛弘等议定乐)帝不许弘又
修房内之乐十四年三月乐定(四月乙丑行新乐)牛弘等并撰
歌辞五十首 通典清商三调汉氏以来旧典隋平陈
卷一百四 第 33a 页 WYG0945-0750c.png
后获之文帝听之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考而补之
更造乐器因置清商总谓之清乐(本秦汉以耒旧声晋末分散苻坚于凉州)
 得之宋武平关中因入于江南(志大业中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为九部)
万宝常传开皇之世有郑译何妥卢贲苏夔萧吉并讨
论坟籍撰著乐书至于天然识乐不及宝常远矣 唐
会要隋开皇中定令置七部乐大业中为九部 唐志
周陈以上雅郑肴杂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俗乐二十
八调(七宫七商七角七羽)
 玉海卷一百四
卷一百四 第 33b 页 WYG0945-0750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