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
卷一百二 第 1a 页 WYG0945-0684a.png

卷一百二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二
            宋 王应麟 撰
 郊祀
群祀(山川附)

 天有四时地载神气妙万物而无不在也圣人因物
 之精制为之极使人承祀而致生之洋洋如在其上
 勿勿欲其飨之也 祀者自有以感于无自实以通
 于虚必以气合气然后可冀其格
卷一百二 第 1b 页 WYG0945-0684b.png

神农时祀

吕氏春秋神农氏有天下也时祀尽敬而不祈福(又庄子亦)
(云)注时四时祈求也

黄帝祭山川 山川封禅

史记黄帝纪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通
典黄帝祭于山川与为多焉  汉志申公曰黄帝万
诸侯而神灵之封君七千(张晏曰山川之守也师古曰尊山川之神令主祭祀即国)
卷一百二 第 2a 页 WYG0945-0685a.png
(语所云注芒氏君守封嵎之山也) 管子万帝问伯高对曰山见其荣
者封而祭之距封十里为一坛 通历黄帝兴封禅之


舜禋六宗

舜典禋于六宗 孔丛子论书篇宰我问禋子曰所宗
者六皆洁祀之也埋少牢于太昭祭时也祖迎于坎坛
祭寒暑也主于郊官(祭法作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禜
祭星也雩禜祭水旱也禋于六宗此之谓也(孔安国曰四时寒暑)
(日月星水旱与祭法同王肃亦引此与孔注同) 书正义汉世以来说六宗者
卷一百二 第 2b 页 WYG0945-0685b.png
多矣欧阳大小夏侯云上不谓天下不谓地旁不谓四
方在六者之间助阴阳变化实一而名六宗孔光刘歆
谓乾坤六子水火雷风山泽贾逵谓天宗三日月星地
宗三河海岱马融云天地春夏秋冬郑玄谓星辰司中
司命风师雨师晋初张髦上表云祀祖考三昭三穆司
马彪历难诸家及自言己意天宗者日月星辰寒暑之
属地宗社稷五祀之属四方之宗四时五帝之属惟王
卷一百二 第 3a 页 WYG0945-0685c.png
肃据家语与礼同各言其志未知孰是(张迪云六宗六代帝王)元魏 
(高闾曰议者不同凡十一家)司马彪续汉书云安帝元初六年立六
宗于洛阳城西北亥地魏亦因之晋荀顗以六宗之神
诸说不同废之挚虞驳之谓宜依旧近代以来皆不立
六宗之祠(详见下) 汉郊祀志禋于六宗注孟康曰六宗星
辰风伯雨师司中司命一说云乾坤六子又一说天宗
三日月星辰地宗三太山河海或曰天地之间游神也
师古曰洁精以祀谓之禋六宗之义说者多矣乾坤六
子其最通乎 月令孟冬祈天宗注日月星辰  异义
卷一百二 第 3b 页 WYG0945-0685d.png
春秋鲁郊祭三望言郊天日月星河海山凡六宗鲁下
天子不祭日月星但祭分野星其中山川故言三望与
古尚书说同(杜祐从魏孝文之说曰遍祀六天) 公羊传注礼祭天牲
角茧栗社稷宗庙角握六宗五岳四渎角尺

舜望祭九州山川 望秩山川 唐虞柴燎五




舜典正月上日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注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渎之属皆)
卷一百二 第 4a 页 WYG0945-0686a.png
(一时望祭之群神谓丘陵坟衍古之圣贤皆祭之)岁二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
山川(注东岳诸侯竟内名山大川如其秩次望祭之谓五岳牲礼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其馀视伯子男)
封十有二山浚川 晋志穆帝升平中何琦论曰唐虞
五载一巡狩顺帝之方柴燎五岳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故曰因名山升中于天(书注云泰山五岳所宗燔柴祭天告至)

舜祠田

文心雕龙舜之祠田云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
利民之志颇形于言
卷一百二 第 4b 页 WYG0945-0686b.png
禹山川祀礼

禹贡奠高山大川注五岳四渎定其差秩祀礼所视
梁州蔡蒙旅平(注二山名祭山曰旅)雍州荆岐既旅(旅祭)九山刋旅
九州涤源九泽既陂(注九州名山已通道而旅祭) 鲁语禹致群神
于会稽之山(注群神谓主山川之君为群神之王)  淮南子禹治水
祷阳纡  徐铉曰禹奠九州受苍水绣衣之命武
师牧野接五车两骑之神  学记三王祭川先河
而后海 汉志周公制礼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
卷一百二 第 5a 页 WYG0945-0686c.png
百神咸秩无文诸侯祭畺内 礼大宗伯以血祭祭五
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注五岳东曰岱宗南曰衡山西
曰华山北曰恒山中曰嵩高山 阳纡请而洪灾息(禹)
桑林祷而甘泽滋(汤)

禹鸿祀

见五行传 晋隆和元年诏欲依鸿祀之制于太极殿
前庭亲执虔肃孔严谏曰鸿祀虽出尚书大传先儒所
不究历代莫之兴帝嘉纳而止
卷一百二 第 5b 页 WYG0945-0686d.png
商方明

汉律历志伊训曰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篇
曰伊尹祀于先王诞资有牧方明注如淳曰觐礼诸侯
觐天子为坛十有二寻加方明于其上孟康曰方明若
神明之象也以木为之方四尺画六采东青西白南赤
北黑上玄下黄 仪礼觐礼拜日于东门之外反祀方


殷功臣配食

卷一百二 第 6a 页 WYG0945-0687a.png
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注古者天
子录功臣配食于庙大享烝尝也疏此殷时已然矣秋
冬物成可荐者众故烝尝为大秋冬之祭尚及功臣则
禘祫可知近代已来惟禘祫乃祭功臣配食时祭不及
之功臣各配所事之君禘祫则毁庙之主亦在焉功臣
亦当在也

周国祀 虞周祭祀群臣 (又见朝仪)

春官肆师掌立国祀之礼以佐大宗伯大祀用玉帛牲
牷次祀用牲币小祀用牲注大祀天地宗庙次祀日月
卷一百二 第 6b 页 WYG0945-0687b.png
星辰社稷五祀五岳小祀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百
物 典祀掌外祀之兆守注所祀于四郊者 天官酒
正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注郑司农云大祭天
地中祭宗庙小祭五祀玄谓大祭王服大裘衮冕所祭
中祭王服鷩毳所祭小祭王服希玄所祭 祭法非此
族也不在祀典释文郑云记虞周天子以下祭祀群臣
之数 洪范八政三曰祀
卷一百二 第 7a 页 WYG0945-0687c.png

周五祀 七祀 殷五祀 汉五祀

左传昭二十九年史墨对魏献子曰五行之官是谓五
官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
木正句芒火祝融金蓐收水玄冥土后土(家语同) 大宗
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注谓五官之神在四郊四
时迎五行之气于四郊而祭五德之帝亦食此神焉(先郑)
(云五色之帝于王者宫中曰五祀) 小祝分祷五祀注王七祀祀五者
司命大厉不以告 司服祭社稷五祀则希冕 小子
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曲礼天子祭天地山川五祀
卷一百二 第 7b 页 WYG0945-0687d.png
岁遍注殷时制 礼运命降于五祀之谓制度五祀所
以本事也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礼之藏也
王制大夫祭五祀注谓司命中霤行门厉 月令孟冬
腊先祖五祀注凡祭五祀于庙用特牲有主有尸皆先
设席于奥正义皆中霤礼此殷礼也周则七祀加司命
与厉祀则在宫内宫正注祭七祀于宫中 祭法王为
群姓立七祀曰司命中霤国门国行泰厉户灶王自为
卷一百二 第 8a 页 WYG0945-0688a.png
立七祀(曲礼注谓周制也)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士立
二祀庶士庶人立一祀注今时民家或春秋祠司命行
神山神门户灶在旁山即厉也 仪礼聘礼释币于行
注天子诸侯有常祀在冬大夫三祀门行厉今时民春
秋祭祀有行神古之遗礼乎 诗凫鹥在亹笺燕七祀
之尸于门户之外 宫正注祭社稷七祀于宫中 酒正
注郑司农云小祭五祀 郑玄谓五祀殷制七祀周制
然周官天子亦止五祀明堂月令春祀户夏祀灶中央
祀中霤秋祀门冬祀行及曲礼礼运皆云五祀不及司
卷一百二 第 8b 页 WYG0945-0688b.png
命泰厉仪礼士亦祷五祀聘礼大夫有门行郑玄释大
宗伯之五祀用左传家语之说小祝之五祀用月令之
说王制之五祀用祭法之说 汉郊祀志周大夫祭
门户井灶中霤五祀(白虎通刘昭高堂隆之徒以五祀为门井户灶中霤)
后祭祀志国家亦有五祀之祭有司掌之其礼简
于社稷注五祀门户井灶中霤也   晋志汉仪曰
国家亦有五祀有司行事其礼颇轻于社稷则亦
卷一百二 第 9a 页 WYG0945-0688c.png
存其典矣 汉武帝以李少君故始祠灶(志注风俗通曰今民有祠司命)楚辞九歌有 
(大少司命)

周四类

礼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类亦如之注兆为坛
之营域郑司农云四类三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民咸祀
之玄谓四类日月星辰运行无常以气类为之位兆日
于东郊兆月与风师于西郊兆司中司命于南郊兆雨
师于北郊 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
中司命风师雨师注郑司农云司中三能三阶也司命
卷一百二 第 9b 页 WYG0945-0688d.png
文昌宫星风师箕雨师毕也(洪范注箕星好风毕星好雨)玄谓星谓
五纬辰谓日月所会十二次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
星或曰中能上能也疏案武陵太守星传云三台一名
天柱上台司命为太尉中台司中为司徒下台司禄为
司空文昌宫第四曰司命第五曰司中 大司乐祀四
望注此言祀者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或亦用此乐与
天府祭天之司民司禄注司民轩辕角也司禄文昌第
卷一百二 第 10a 页 WYG0945-0689a.png
六星或曰下能也禄之言谷也年榖登乃后制禄祭此
二星者以孟冬既祭之而上民谷之数于天府疏案星
经轩辕角有大民小民之星轩辕有十七星如龙形有
两角 小司寇孟冬祀司民献民数于王 司民及孟
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注郑司
农云文昌宫三能属轩辕角相与为体近文昌为司命
次司中次司禄次司民玄谓司民轩辕角也疏武陵太
守星传文昌不见有司民故后郑不从
卷一百二 第 10b 页 WYG0945-0689b.png
周四望

礼大宗伯旅四望注郑司农云四望日月星海(汉郊祀志同)
玄谓四望五岳四镇四渎(疏周国在雍州时无西岳权立吴岳为西岳非常法尔雅)
(不载) 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四望亦如之注郑司农云
四望道气出入玄谓四望五岳四镇四渎疏四望是山
川之大者天子四望诸侯三望山川各因其方案僖三
十一年夏四月犹三望服氏云三望分野星国内山川案
江汉睢漳楚之望也尔雅梁山晋望书望于山川则知
卷一百二 第 11a 页 WYG0945-0689c.png
望祭无天神 司服祀四望山川则毳冕 大司乐乃
奏姑洗歌南吕舞大㲈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
大夏以祭山川注四望五岳四镇四渎 典瑞两圭有
邸以祀地旅四望璋邸射以祀山川 大祝国将有事
于四望则前祝大会同过大山川则用事焉 牧人望
祀各以方色牲毛之 校人将事四海山川饰黄驹
 旅四望兆于四郊奏姑洗歌南吕舞大㲈用两圭有
 邸祀山川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服毳冕玉用璋邸
 射舞以兵舞牲用牷物祈沈则校人饰黄驹(大山川用大璋)
卷一百二 第 11b 页 WYG0945-0689d.png
 (中用中璋小用边璋)大会同过大山川用事则大祝掌之(祭山林曰)
 (狸川泽曰沈)
书武成庚戌柴望注燔柴郊天望祀山川 诗时迈告
祭柴望也笺至方岳之下而封禅怀柔百神及河乔岳
笺望于山川以尊卑祭之 般祀四岳河海也 公羊
传注礼祭天牲角茧栗社稷宗庙角握六宗五岳四渎
角尺其馀山川视卿大夫天燎地瘗日月星辰布山悬
卷一百二 第 12a 页 WYG0945-0690a.png
水沉风磔雨升 王制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注视
牲器之数 穆天子传天子西征至阳纡之山河伯冯
夷之所居是惟河宗氏乃沉圭璧礼焉 汉地理志京
兆湖有周天子祠二所(郊祀志同)

周命祀

礼司约掌治神之约注谓命祀郊社群望 左传僖三
十一年卫成公命祀相宁武子曰不可以间成王周公
之命祀哀六年楚昭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
漳楚之望也 鲁语臧文仲如齐告籴曰大惧殄周公
卷一百二 第 12b 页 WYG0945-0690b.png
太公之命祀
 任宿须句颛臾司太皞有济之祀 颛臾主东蒙
 汪芒氏守封嵎 晋主汾 实沈主参 阏伯主商

郑主芣騩 夔子祀祝融 绛人曰国主山川

晋语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
楚语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羊馈士有豚犬之
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脯醢则上下共之 天子遍
卷一百二 第 13a 页 WYG0945-0690c.png
祀群神品物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

周六祝

春官大祝(下大夫二人)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
永贞曰顺祝年祝吉祝化祝瑞祝筴祝注郑司农云顺
祝顺丰年也年祝求永贞也吉祝祈福祥也化祝弭灾
兵也瑞祝逆时雨宁风旱也筴祝远罪疾 文心雕龙
周大祝掌六祝之辞是以庶物咸生陈于天地之郊旁
作穆穆唱于迎日之拜夙兴夜处言于祔庙之祝多福
无疆布于少牢之馈宜社类祃莫不有文 礼运修其
卷一百二 第 13b 页 WYG0945-0690d.png
祝嘏祝以孝告嘏以慈告 左传祝史正辞信也

周六祈

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曰类曰造曰禬曰禜曰攻曰
说注郑司农云皆祭名也类祭于上帝诗曰是类是祃
尔雅曰师祭也又曰乃立冢土戎丑攸行尔雅曰起大
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故曰大师宜
乎社造于祖设军社类上帝司马法曰将用师乃告于
卷一百二 第 14a 页 WYG0945-0691a.png
皇天上帝日月星辰以祷于后土四海神祇山川冢社
乃造于先王然后冢宰徵师于诸侯禜日月星辰山川
之祭也春秋传曰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
于是乎禜之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
玄谓类造加诚肃求如志禬禜告之以时有灾变也攻
说则以辞责之禜如日食以朱丝萦社攻如其鸣鼓然
董仲舒救日食祝曰炤炤大明瀸灭无光奈何以阴侵
阳以卑侵尊是之谓说也禬未闻焉造类禬禜皆有牲
攻说用币而已
卷一百二 第 14b 页 WYG0945-0691b.png

周六辞

见诏策类
帝王盛时交鬼神有道自颛至舜咸命重黎绝地天通
毋相侵渎所以帅天地之度仪生物之则正人心而防
世变周治日文明政嘉义罔不釐举虽文史翟历卜筮
之职领于春官以大夫士为之三巫之属凡以神仕者
皆精爽不贰之民先事而祷也荐以六祝之词有事而
卷一百二 第 15a 页 WYG0945-0691c.png
禳也同以六祈之礼不宁惟是下逮乡遂亦各制为之
水旱之不时则于党鄙乎禜之而涖以正师疾疠之不
明则于酂族乎酺之而涖以师长至于恍惚交神塞明
则图象类也表处位也别次王也辨名物也盖有洋洋
在上在左右者此帝王所以为斯民立命立心也

周六号

礼六祝辨六号一曰神号(注若云皇天上帝)二曰鬼号(若云皇祖伯某)
二曰示号(若云后土地祇)四曰牲号(为犠牲皆有名号曲礼一元大武刚鬣柔毛)
曰齍号(粢号谓黍稷皆有名号曲礼芗合芗萁嘉蔬)六曰币号(若玉云嘉玉币云量币)
卷一百二 第 15b 页 WYG0945-0691d.png
凡大禋祀肆享祭示则执用水火而号祝(执之如以六号祝明此圭)
(絜也)颁祭号于邦国都鄙(注六号) 小祝掌小祭祀将事候
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弭灾
兵远罪疾大师掌衅祈号祝 甸祝掌四时之田表貉
之祝号禂牲禂马皆掌其祝号 诅祝掌盟诅类造攻
说禬禜之祝号(八者之辞皆所以告神明也)作盟诅之载辞(春秋传曰使祝)
(为载书)大宗伯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诏大号注六号
卷一百二 第 16a 页 WYG0945-0692a.png
之大者以诏大祝以为祝辞 小宗伯若国大贞则奉
玉帛以诏号注神号币号 礼运作其祝号注周礼祝
号有六号者所以尊神显物也

周九祭

大祝辨九祭(康成谓九祭皆谓祭食者)曰命祭(玉藻曰命之祭然后祭)衍祭(衔当)
(为延曲礼曰主人延客祭)炮祭(炮当为包犹兼也有司曰尸受兼祭于豆祭)周祭(遍也曲礼曰殽)
(之序遍祭之)振祭擩祭(不食者擩则祭之将食者既擩必振乃祭)绝祭缭祭(礼多者缭)
(之礼略者绝则祭之)共祭(共犹授也王祭食宰夫授祭孝经说曰共绥执授)疏此九祭先
郑自周祭已上皆祭鬼神之事振祭已下皆生人祭食
卷一百二 第 16b 页 WYG0945-0692b.png
之礼后郑不从之生人祭食不合与祭鬼神同科故皆
以为生人祭食法(刘氏中义以为皇尸祭食之法以诸侯大夫少牢馈食之礼明之)
食先祭先造食者谓之祭食(案特牲少牢皆擩祭振祭两有) 辨九𢷎
曰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𢷎凶𢷎奇𢷎褒𢷎肃𢷎以享
右祭祀

周雩礼 雩禜

月令仲夏命有司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
卷一百二 第 17a 页 WYG0945-0692c.png
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云汉笺百辟卿士雩)
(祀所及者)注雩吁嗟求雨之祭为坛南郊之旁雩五精之帝
配以先帝(凡他雩用歌舞而已)百辟卿士古者上公句龙后稷之
类春秋传曰龙见而雩雩之正当以四月凡周之秋三
月之中旱亦修雩礼以求雨因著正雩此月失之矣天
子雩上帝诸侯以下雩上公周冬及春夏虽旱礼有祷
无雩正义雩音近吁注春秋者以雩为远谓远为百谷
求雨雩是祭天当从阳位论语云舞雩咏而归郑释废
疾云春秋凡书二十四旱 通典周制月令建巳月大
卷一百二 第 17b 页 WYG0945-0692d.png
雩五方上帝其坛名曰雩禜于南郊之旁配以五人帝
命乐正习盛乐舞皇舞(雩有二龙见常也旱暵变也其祷一也) 祭法雩
宗祭水早也注宗当为禜 礼大司徒荒政十有一曰
索鬼神注诗所谓靡神不举靡爱斯牲 司巫若国大
旱则帅巫而舞雩注雩旱祭也 女巫旱暵则舞雩注
旱祭崇阴也疏此谓五月已后修雩 舞师教皇舞帅
而舞旱暵之事注谓雩也 稻人旱暵共其雩敛 党
卷一百二 第 18a 页 WYG0945-0693a.png
正春秋祭禜注禜谓雩禜水旱之神疏左传子产云水
旱不时于是乎禜之盖亦为坛位如祭社稷 族师祭
酺注盖亦为坛位如雩禜云 大祝六祈四曰禜 小
祝逆时雨宁风旱

周望秩山川 山川图

周颂般于皇时周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
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笺犹图也美哉周邦巡守所
至登其高山而祭之望秩于山川小山及高岳皆信案
山川之图而次序祭之河自大陆之北敷为九祭
卷一百二 第 18b 页 WYG0945-0693b.png
者合为一 公羊注韩诗传曰汤时大旱祷于山


周绎祭

家语高子睪问于孔子曰周礼绎祭于祊祊在庙门之
西(释宫云庙门谓之祊) 诗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注祊门内
也疏郊特牲注云庙门外曰祊又注祊之礼宜于庙门
之西室与此不同以彼祊对正祭是明日之泽庙门内
卷一百二 第 19a 页 WYG0945-0693c.png
外皆有祊称 尔雅绎又祭也(诗丝衣注同)夏曰复胙商曰
肜周曰绎 春秋宣公八年六月辛巳有事于太庙壬
午犹绎谷梁传绎者祭之旦日之享宾也 公羊传绎
者何祭之明日也 祭义祭之明日明发不寐飨而致
之又从而思之 礼器设祭于堂为祊乎外注祊祭明
日之绎祭也于庙门之旁

成王禋祀四方

诗大田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
景福笺成王之来又禋祀四方之神祈报焉阳祀用骍
卷一百二 第 19b 页 WYG0945-0693d.png
牲阴祀黝 甫田以社以方注方迎四方气于郊也笺
秋祭社与四方疏曲礼云天子祭四方岁遍注云祭五
宫之神于四郊也句芒在东祝融后土在南蓐收在西
玄冥在北方祀各以其方之色 祭法四坎坛祭四方
也注山林丘陵于坛川谷于坎

周四时祭祀序事

礼小宗伯掌四时祭祀之序事与其礼注序事卜日省
卷一百二 第 20a 页 WYG0945-0694a.png
牲视涤濯饔爨之事次序之时

周祭功臣 汉祭功臣庙廷

夏官司勋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司勋
诏之大功司勋藏其贰注生则书于王旌以识其人与
其功也死则于烝先王祭之诏谓告其神以辞也盘庚
告其卿大夫曰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是
也今汉祭功臣于庙廷贰犹副也功书藏于天府又副
于此疏冬时物成者众故祭功臣书注以大享为烝尝
殷时烝尝俱祭礼异故也 书洛诰记功宗以功作元
卷一百二 第 20b 页 WYG0945-0694b.png
祀丕视功载 通典功臣配享殷盘庚云兹予大享于
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周夏官司勋云云(见上)魏高堂隆
议曰功臣配食于烝祭所以尊崇其德明其勋以劝嗣
臣也汉氏祭之于庭此为贬损非宠异之谓也 汉旧
仪宗庙祭功臣四十人食堂下惟御仆滕公祭于庙门
外塾

祖祭

卷一百二 第 21a 页 WYG0945-0694c.png
左传注祖祭道神疏诗云韩侯出祖仲山甫出祖是出
行必为祖也曾子问曰诸侯适天子与诸侯相见皆云
道而出是祖与道为一周礼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犯
軷王自左驭驭下祝登受辔犯軷遂驱之郑玄云行山
曰軷犯之者封土为山象以菩刍棘柏为神主既祭以
车轹之而去喻无险难也聘礼记云出祖释軷祭酒脯
乃饮酒于其侧郑玄云祖始也诗传曰軷道祭也谓祭
道路之神春秋传曰軷涉山川軷山行之名也道路以
险阻为难是以委土为山或伏牲其上使者为軷祭酒
卷一百二 第 21b 页 WYG0945-0694d.png
脯祈告也卿大夫处者于是饯之饮酒于其侧礼毕乘
车轹之而遂行诗云取羝以軷谓诸侯也天子则以犬
故犬人云伏瘗郑司农云伏谓伏犬以王车轹之是也
大夫用酒脯

祭有十伦

祭统祭有十伦(伦犹义也)见事鬼神之道君臣之义父子之
伦贵贱之等亲疏之杀爵赏之施夫妇之别政事之均
卷一百二 第 22a 页 WYG0945-0695a.png
长幼之序上下之际

鲁三望

春秋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
公羊传鲁郊非礼也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天子有方望
之事无所不通诸侯山川不在其封内者则不祭也三
望者望祭也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
秩而祭之注方望谓郊时所望祭四方群神日月星辰
风伯雨师五岳四渎及馀山川凡三十六所(左传注三望分野之)
(星国中山川皆因郊祀望祭之) 左传哀六年楚昭王曰三代命祀祭
卷一百二 第 22b 页 WYG0945-0695b.png
不越望江汉睢漳楚之望也 尔雅梁山晋望 王制
注鲁人祭泰山晋人祭河 说文注鲁郊以丹鸡祝曰
以斯翰音赤羽去鲁侯之咎

鲁三筴

国鲁语臧文仲祭爰居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
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禦大
灾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凡禘郊宗祖
卷一百二 第 23a 页 WYG0945-0695c.png
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及前哲
令德之人及天之三辰地之五行九州名山川泽非是
不在祀典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
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筴注筴简书也三卿卿一通
 月令孟春乃修祭典

阙里

后汉郡国志鲁国有阙里孔子所居注汉晋春秋曰钟
离意相鲁会诸生于仲尼庙中躬留治之得古文策书
曰治吾堂云云 水经注北为洙渎南则泗水夫子教
卷一百二 第 23b 页 WYG0945-0695d.png
于洙泗之间今于城孔二水之中即夫子领徒之所从
征记曰洙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阙里背洙泗
墙南北一百二十步东西六十步四门各有石阃北门
去洙水百步馀后汉初阙里荆棘自辟从讲堂至九里
鲍永为相因修飨祠以诛彭丰等郭缘生言泗水在城
南非也案国语韦昭云泗在鲁城北

汉山川祠 望礼五岳 秩百神 (黄帝五山)

卷一百二 第 24a 页 WYG0945-0696a.png
郊祀志(兼本纪)三代之居皆河洛之间(夏都安邑殷朝歌周洛阳)嵩高
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至秦称帝都
咸阳则五岳四渎皆并在东方自五帝以至秦迭兴迭
衰名山大川或在诸侯或在天子其礼损益世殊不可
胜记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下名山大川鬼神
可得而序也于是自崤以东名山五大川祠二曰太室
太室者嵩高也恒山太山会稽湘山水曰泲曰淮(师古曰泲)
(音子礼反此本济水之字)春以脯酒为岁祷因泮冻秋涸冻冬塞祷
祠其牲用牛犊各一牢具圭币各异自华以西名山七
卷一百二 第 24b 页 WYG0945-0696b.png
名川四曰华山薄山薄山者襄山也(师古曰说者云薄山在河东一曰在)
(潼关北十馀里而此志云自华以西者则今阌乡之南山连延西出并得华山之名)岳山岐山吴
山鸿冢渎山渎山蜀之岷山也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
中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亦春秋泮涸祷塞如东方山
川而牲亦牛犊牢具圭币各异而四大鸿冢岐吴岳皆
有尝禾陈宝节来祠其河加有尝醪此皆雍州之域近
天子之都故加车一乘骝驹四霸产丰涝泾渭长水皆
卷一百二 第 25a 页 WYG0945-0696c.png
不在大山川数(史记云皆非大川)以近咸阳尽得比山川祠而
无诸加(晋河琦论曰秦汉都西京泾渭长水虽不在祀典以近咸阳故尽得比大川之祠)汧洛
二渊鸣泽蒲山岳婿山(史记云岳𡹲山)之属为小山川亦皆祷
塞泮涸祠礼不必同汉兴高祖二年下诏曰吾甚重祠
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
祠之如故文帝即位十三年始名山大川在诸侯诸侯
祝各自奉祠天子官不领及齐淮南国废令大祝尽以
岁时致祭如故十五年夏四月始郊见五帝赦天下修
名山大川尝祀而绝者有司以岁时致礼武帝建元元
卷一百二 第 25b 页 WYG0945-0696d.png
年五月诏曰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岁
事曲加礼元狩元年济北王以为天子且封禅献泰山
及其旁邑天子以它县偿之常山王有罪以常山为郡
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郡元鼎四年公孙卿曰申公曰
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华山首山大室山
泰山东莱山此五山黄帝所常游与神会(首山属河东蒲阪)
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馆名山神祠以望幸(元鼎二年冬)
卷一百二 第 26a 页 WYG0945-0697a.png
封元年三月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加增太室祠四
月封泰山五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灊之天
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礼其名山
(纪云行南巡狩所过礼祠其名山大川)又见望祀 明年十二月甲午朔上亲
禅高里祠后土临勃海将以望祀蓬莱之属几至殊庭
焉天汉三年三月至泰山修封还过祭常山(纪云祠常山瘗玄玉)
自封泰山后十三岁(史记云十二岁)而周遍于五岳四渎矣宣
帝神爵改元制诏太常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阙焉
无祠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以四时祠江海雒水祈为
卷一百二 第 26b 页 WYG0945-0697b.png
天下丰年焉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东岳泰山于博
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灊山于灊西岳华山于华阴北
岳常山于上曲阳(常山郡之县也)河于临晋(冯翊之县也临河西岸)江于
江都(广陵之县)淮于平氏(南阳之县)济于临邑界中(东郡之县)皆使持
节侍祠惟泰山与河岁五祠江水四馀皆一祷而三祠
又祠太室山于即墨三户山于下宓又立五龙山仙人
祠及黄帝天神帝原水凡四祠于肤施云云成帝即位
卷一百二 第 27a 页 WYG0945-0697c.png
丞相衡奏本雍旧祠二百三所唯山川诸星十五所为
应礼云(集古录有樊毅华岳碑又华山庙碑云武帝修封禅之礼巡省五岳立宫其下宫曰集灵殿曰)
(存仙门曰望仙中宗岁一祷三祠又有北岳碑桐柏淮源庙碑无极山碑隶释有三公山碑东海庙碑)
祀歌玄冥六兆民反本抱素怀朴条理信义望礼五岳
(武帝) 叙传封禅郊祀登秩百神(武帝) 史记太史公曰从
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 续志封禅刻石文曰
建武三十二年二月望秩于山川班于群神 章纪建
初五年二月诏令二千石祷五岳四渎及名山元和元
年十月进幸江陵诏庐江太守祠南岳二年二月(志云正月)
卷一百二 第 27b 页 WYG0945-0697d.png
诏曰山川百神应祀者未尽其议增修群祀(馀见下) 晋
志魏文帝黄初二年六月庚子初祀五岳四渎咸秩群
祀瘗沉圭璧六月九月壬戌遣使沉璧于淮明帝太和
四年八月祠中岳青龙元年闰五月丁酉诏郡国山川
不在祀典者勿立祠元帝咸熙元年以璧币礼祠华山

汉祠孔子 阙里 御讲堂说经 孔子庙(见)


(释奠)

卷一百二 第 28a 页 WYG0945-0698a.png
高纪十二年十一月行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祠孔子
 光武纪建武五年冬十月还幸鲁使大司空祠孔子
 明纪永平十五年三月还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
二弟子亲御讲堂命皇太子诸王说经注孔子宅在今
兖州曲阜县故鲁城中归德门内阙里之中背洙面泗
矍相圃之东北也汉春秋曰帝时升庙立群臣中庭北
面再拜帝进爵而后坐 章纪元和二年三月庚寅祠
孔子于阙里及七十二弟子赐褒成侯损及诸孔男女
(儒林传元和二年春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人作六代之乐) 安纪延光三
卷一百二 第 28b 页 WYG0945-0698b.png
年三月戊戌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于阙里自鲁相令
丞尉及孔氏亲属妇女诸生悉会赐褒成侯以下帛各
有差 梅福传上书曰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
孙不免编户诚能据仲尼之素功以封其子孙则国家
必获其福注阙里孔子旧里言除此之外更无祭祀孔
子者 鲍永传为鲁郡守孔子阙里无故荆棘自除从
讲堂至里门永乃修乡射之礼 祭肜传永平中从东
卷一百二 第 29a 页 WYG0945-0698c.png
巡狩过鲁坐孔子讲堂顾指子路室谓左右曰此太仆
之室太仆吾之禦侮也 史记正义按夫子生在邹长
徙曲阜仍号阙里括地志兖州曲阜鲁城西南三里有
阙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庙又故阙里在泗水县南五
十里

汉增诸祀坛场圭币

文纪十四年春诏曰朕获执牺牲圭币以事上帝宗庙
十四年于今历日弥长朕甚自愧其广增诸祀坛场圭
币 郊祀志十三年夏除秘祝明年以岁比登诏有司
卷一百二 第 29b 页 WYG0945-0698d.png
增雍五畤路车各一乘驾被具西畤畦畤寓车各一乘
寓马四匹驾被具河湫汉水玉加各二及诸祀皆广坛
场圭币俎豆以差加之 后祭祀志注东观书章帝诏
曰孝文十二年令曰比年五谷不登欲有以增诸神之


汉蚩尤祠

高纪秦二世元年九月高祖立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
卷一百二 第 30a 页 WYG0945-0699a.png
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 志二年冬击项籍而还入
关乃立黑帝祠后四岁天下已定立蚩尤之祠于长安
置祠官女巫宣帝祠蚩尤于寿良(地理志东郡寿良有蚩尤祠在西北泲上)
成帝时罢祠

汉陈宝祠 秦伏祠 阳气祠

郊祀志作鄜畤后九年秦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
城祠之其神来以夜光若流星从东方来集于祠城若
雄雉声殷殷云野鸡夜鸣以一牢祠之名曰陈宝(臣瓒曰陈)
(仓县有宝夫人祠)作陈宝祠后七十一年秦德公都雍雍之诸
卷一百二 第 30b 页 WYG0945-0699b.png
祠自此兴用三百牢于鄜畤作伏祠(磔狗邑门以御蛊灾)师古曰阴气 
(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立秋之后以金代火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金也)秦德公二年初伏惠文十二 
(年初腊)汉兴高祖悉召故秦祀官复置太祝太宰如故成
帝因匡衡议罢陈宝祠刘向曰家人尚不绝种祠陈宝
自秦文公至今七百馀岁汉兴世世常来光色赤黄长
四五丈音声砰隐每见雍太祝祠以太牢遣候者乘传
驰诣行在所以为福祥高祖时五来文帝二十六来武
卷一百二 第 31a 页 WYG0945-0699c.png
帝七十五来宣帝二十五来初元元年以来亦二十来
此阳气旧祠也上意恨之 后纪和帝永元六年六月
己酉初令伏闭尽日(汉官旧仪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

汉望祀

武纪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在南郡)望祀虞舜
于九嶷(山半在苍梧半在零陵)登灊天柱山(南岳霍山在灊)自寻阳浮江
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
之歌遂北至琅邪并海所过礼祠其名山大川夏四月
诏曰朕巡荆扬辑江淮物会大海气以合泰山六年三
卷一百二 第 31b 页 WYG0945-0699d.png
月诏曰朕礼首山云云太初元年十二月䄠高里祠后
土东临勃海望祠蓬莱(郊祀志十二月甲午朔临勃海将以望祀蓬莱之属几至殊庭)
(焉)二年夏四月诏曰朕用事介山天汉三年三月幸北
地祠常山瘗玄玉太始四年夏四月幸不其祠神人于
交门宫 郊祀歌望礼五岳 章帝诏望祀华霍

汉八神祠 用事八神

郊祀志八神将古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
卷一百二 第 32a 页 WYG0945-0700a.png
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至于始皇乃祠之八神
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下者二
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畤
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圆丘云三曰兵主祠蚩
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竟也四曰阴主祠三山
(即三神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山六曰月主祠之莱山七曰日
主祠盛山盛山斗入海(在东莱不夜县)最居齐东北阳以迎日
出云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北盖岁之所始
皆各用牢具祠而巫祝所损益圭币杂异焉(师古曰下下谓最下)
卷一百二 第 32b 页 WYG0945-0700b.png
(也临菑城南有天齐水五泉并出盖谓此也命曰畤名其祭处曰畤也东平陆县名监其县之乡名也三山即)
(下所谓三神山者山海经云琅邪台在勃海间谓临海有山形如台也韦昭曰罘山在东莱腄县莱山在东莱)
(长广盛山在东莱不夜县斗入海也) 武纪元封元年夏四月癸卯诏曰
用事八神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太始三年二月)
(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称万岁) 石庆传朕巡方州礼嵩岳通
八神以合宣房 志宣帝祠参山八神于曲城(东莱之县)
山石社石鼓于临朐之罘山于腄成山于不夜莱山于
卷一百二 第 33a 页 WYG0945-0700c.png
黄成山祠日莱山祠月又祠四时于琅邪蚩尤于寿良
成帝初匡衡奏罢万里沙八神延年之属 郊祀歌宾
八乡注八方之神

汉六祠

郊祀志诸所兴如薄忌泰一及三一冥羊马行赤星五
床宽舒之祠官以岁时致礼凡六祠皆太祝领之(史记无床)
(字故索隐注云五者之外有上太一后土故云六也正义赤星即灵星祠五者谓太一三一羊马行赤星并)
(令祠官宽舒致礼凡六祠谓后土兼上五为六后土在汾阴非宽舒领祠故别言凡六祠) 地理志
琅邪有四时祠
卷一百二 第 33b 页 WYG0945-0700d.png

汉未央四祠 白虎祠

郊祀志神爵元年南郡获白虎献其皮牙爪上为立祠
又以方士言为随侯剑宝王宝璧周康宝鼎立四祠于
未央宫中 四子讲德论曰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
归周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
宣王得白狼而夷狄宾夫名自正而事自定也今南郡
获白虎亦偃武兴文之应也获之者张武(张武南郡)守也 武
卷一百二 第 34a 页 WYG0945-0701a.png
张而猛服也是以北狄宾治边不恤寇甲士寝而旗仆


汉金马碧鸡神 碧鸡颂

郊祀志宣帝时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注金形似马碧形似)
(鸡)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王褒)
(传云宣帝使褒往祀焉褒于道病死) 地理志越巂郡青蛉县禺同山有
金马碧鸡 后传西南夷注王褒碧鸡颂曰谨拜南崖
敬移金精神马缥碧之鸡处南之荒深溪回谷非土之
乡归来归来汉德无疆 左思赋金马骋光而绝景碧
卷一百二 第 34b 页 WYG0945-0701b.png
鸡倏忽而曜仪 列仙传赤斧为碧鸡祠主簿 国朝
金马碧鸡祠在永 军导江绍兴二十九年庙曰昭应
隆兴二年封灵光侯

汉祀百辟卿士

召信臣传元始四年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
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
行礼奉祠信臣冢而南阳亦立祠 后纪延熹八年四
卷一百二 第 35a 页 WYG0945-0701c.png
月丁巳坏郡国诸房祀注房谓祠堂也唯密县留卓茂
庙洛阳留王涣祠 月令仲夏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
民者 云汉诗群公先正注百辟卿士也笺雩祀所及


汉祠令

文帝纪注如淳曰案汉祠令云云 郊祀志注臣瓒曰
官社见汉祀令 蔡邕传上封事曰国之大事实先祀
典元帝策书曰礼之至敬莫重于祭元和故事复申先
典前后制书推心恳恻自今斋制宜如故典
卷一百二 第 35b 页 WYG0945-0701d.png

汉雒阳六宗祀(又见前) 六宗坛

祭祀志(纪同)安帝元初六年三月庚辰始立六宗祀于雒
阳城西北戌亥之地礼比太社时以尚书欧阳家说谓
六宗者在天地四方之中为上下四方之宗以元始中
(五年)故事谓六宗易六子之气日月雷公风伯山泽者为
非是注李氏家书曰司空李合侍祠南郊不见六宗祠
奏曰案尚书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六宗者上不及天
卷一百二 第 36a 页 WYG0945-0702a.png
下不及地旁不及四方在六合之中助阴阳化成万物
汉初甘泉汾阴天地亦禋六宗孝成之时匡衡奏立南
北郊祀复祠六宗及王莽谓六宗易六子也(元始中)建武
都雒阳制祀不道祭六宗由是废不血食今宜复旧制
度制曰下公卿议五官将行弘等三十一人议可祭大
鸿胪庞雄等二十四人议不当祭上从合议由是遂
祭六宗(晋志元初中立祀乾位礼同大社) 光武纪(兼志)建武元年六月
己未即皇帝位设坛于鄗燔燎告天禋于六宗望于群
神注平帝元始中谓六宗为易卦六子之气水火雷风
卷一百二 第 36b 页 WYG0945-0702b.png
山泽也光武中兴遵而不改至安帝即位初改六宗为
天地四方之宗祠于洛阳之北戌亥之地 礼仪志六
宗夕牲以昼漏十四刻初纳夜漏未尽七刻初纳进熟
献送神还有司告事毕六宗燔燎火大然有司告事毕
 六宗之乐(见四品乐) 通典汉兴于甘泉汾阴立坛禋六
(王莽以易六子立六宗祠)后汉安帝元初六年初立六宗祀天地
四方之中于洛阳西北戌亥之地比于太社魏明帝立
卷一百二 第 37a 页 WYG0945-0702c.png
六宗祀六子之卦(帝疑其事以问王肃亦以为易六子故不废)景初二年改
祀太极中和之气(时大议其神散骑常侍刘邵以为太极中和之气为六气之宗也周书谓)
(之天宗时从其议)晋初罢其祀 司马彪表云不应立(荀顗定新礼以诸说不同废之)
复立因魏旧事(挚虞奏宜如旧祀六宗从之)后魏明元帝立六宗祀孝
文太和十三年诏祀天皇大帝及五帝于郊天坛(高闾曰六)
(宗之祀莫能详究遂别立六宗之兆总为一位祭之帝曰六宗必是天皇大帝及五帝之神祭帝故称禋通典)
(云于义为当周制祀昊天上帝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又云以禋祀祀昊天上帝)后魏太和十五年八月 
(壬辰诏议六宗之礼)
卷一百二 第 37b 页 WYG0945-0702d.png
汉宗庙制 祭祀礼仪

后志注袁山松书载蔡邕议曰汉承秦灭学之后宗庙
之制不用周礼每帝即位世辄立一庙不止于七不列
昭穆不定迭毁元帝时丞相衡御史大夫禹请依典礼
 前叙传汉之宗庙叔孙是谟革自孝元诸儒变度国
之诞章博载其路 宋礼志袁山松汉百官志云郊祀
之事太尉掌亚献光禄掌三献太常每祭祀先奏其礼
仪及行事掌赞天子无掌献事
卷一百二 第 38a 页 WYG0945-0703a.png

汉中兴修用祭祀 修复旧祀

续志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有之今列中兴以来所修
用者以为祭祀志建武元年即位于鄗为坛祭告天地
二年正月初制郊兆于雒阳陇蜀平后增广郊祀三十
二年封禅泰山初营北郊明堂辟雍灵台明帝永平二
年正月辛未初祀五帝于明堂始迎气于五郊章帝元
和二年正月诏修群祀二月祠帝尧于济阴成阳灵台
修光武泰山坛兆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幸鲁祠东海
恭王及孔子七十二弟子又为灵台十二门诗安帝元
卷一百二 第 38b 页 WYG0945-0703b.png
初六年三月更立六宗祀于雒阳延光三年巡狩至泰
山柴祭及祠汶上明堂如元和故事顺帝即位修奉常
祀桓帝延熹九年亲祠老子光武建武二年正月立高
庙于雒阳二年正月立亲庙雒阳建武二年立太社稷
于洛阳左宗庙之右亦有五祀之祭有司掌之有灵星
祠县邑祠先农风伯雨师论曰臧文仲祀爰居而孔子
以为不知汉书郊祀志著自秦以来讫乎王莽曲礼或
卷一百二 第 39a 页 WYG0945-0703c.png
有未修而爰居之类众焉世祖中兴蠲除非常修复旧
祀方之前事邈殊矣 前志成帝即位明年丞相衡御
史大夫谭条奏长安厨官县官给祠郡国候神方士使
者所祠凡六百八十三所其二百八所应礼及疑无明
文可奉祠如故其馀四百七十五所不应礼或复重请
皆罢奏可本雍旧祠二百三所唯山川诸星十五所为
应礼云

汉增修群祀

肃宗纪建初五年二月甲申诏曰今时复旱其令二千
卷一百二 第 39b 页 WYG0945-0703d.png
石祷五岳四渎及名山能兴云致雨者冀蒙不崇朝遍
雨天下之报元和元年十月己未幸江陵诏庐江太守
祠南岳二年二月甲寅诏曰今山川鬼神应典礼者尚
未咸秩其议增修群祀以祈丰年丙辰东巡狩乙丒帝
耕于定陶祠唐尧于成阳灵台辛未幸太山柴告岱宗
有黄鹄三十经祠坛上进幸奉高壬申宗祀五帝于汶
上明堂癸酉告祠二祖四宗丙子诏曰朕巡狩岱宗柴
卷一百二 第 40a 页 WYG0945-0704a.png
望山川告祀明堂以章先勋三月庚寅祠孔子于阙里
及七十二弟子四月庚申假于祖祢告祠高庙三年二
月壬寅诏曰前祠园陵遂望祀华霍东柴岱宗为人祈
福今将礼常山戊辰进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癸酉还
幸元氏祠光武显宗于县舍正堂明日又祠显宗于始
生堂皆奏乐三月丙子诏高邑令祠光武即位坛庚辰
祠房山于灵寿章和元年八月癸酉南巡狩壬午遣使
者祠昭灵后己丒遣使祠沛高原庙丰枌榆社 祭祀
志元和二年正月诏曰山川百神应祀者未尽其议增
卷一百二 第 40b 页 WYG0945-0704b.png
修群祀宜享祀者(注东观书诏曰经称秩元祀咸秩无文祭法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
(以劳定国能禦大灾则祀之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非此族不在祀典孝文十)
(二年令曰比年五谷不登欲有以增诸神之祀王制曰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今恐山川百神应典礼者)
(尚未尽秩其议增修群祀宜享祀者以祈丰年致嘉福蕃兆民诗云怀柔百神及河乔岳)二月上东
巡狩将至泰山使使者祠帝尧于济阴成阳灵台上至
泰山修光武山南坛兆辛未柴祭天地群神如故事壬
申宗祀五帝于孝武所作汶上明堂光武配如雒阳明
卷一百二 第 41a 页 WYG0945-0704c.png
堂祀癸酉更告祀高祖太宗世宗中宗世祖显宗于明
堂遂觐东后幸鲁祠东海恭王及孔子七十二弟子四
月还京都庚申告至祠高庙世祖各一特牛又为灵台
十二门作诗各以其月祀奏之 邓后纪常以鬼神难
徵淫祀无福乃诏有司罢诸祠官不合典礼者 顺帝
纪阳嘉元年二月京师旱庚申敕郡国二千石各祷名
山岳渎遣大夫谒者诣嵩高首阳山并祠河洛请雨戊
辰雩甲戌诏曰分祷祈请靡神不禜今遣侍中王辅等
持节分诣岱山东海荣阳河洛尽心祈焉 前地理志
卷一百二 第 41b 页 WYG0945-0704d.png
京兆华阴太华山在南有祠集灵宫武帝起颍川
崇高有太室少室山庙常山上曲阳常山北谷在
西北有祠泰山博有泰山庙在西北求山上庐江灊天
柱山在南有祠冯翊临晋有河水祠东莱临朐有海水
祠 后志江都有江水祠

汉祠先农 祠风伯雨师

祭祀志县邑常以乙未日祠先农于乙地以丙戌日祠
卷一百二 第 42a 页 WYG0945-0705a.png
风伯于戌地以己丒日祠雨师于丒地用羊豕光武封
禅使谒者以一特牲告祠泰山如亲耕貙刘祠先农先
虞故事 礼仪志正月始耕告祠先农注贺循藉田仪
云汉耕日以太牢祭先农于田所卫宏汉旧仪曰春始
东耕于藉田官祀先农(五经要义云立坛于田所以祠先农)

汉祠唐尧

纪章帝元和二年二月乙丒使使者祠唐尧于成阳灵
(述征记曰成阳东南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安帝延光三年二月庚
寅遣使者祠唐尧于成阳 南都赋立唐祀乎尧山
卷一百二 第 42b 页 WYG0945-0705b.png
集古录尧祠碑在济阴(熹平四年建)圣汉龙兴纂尧之绪祠
以上牺李木连理生于尧祠尧母碑(建宁五年建)尧母庆都
感赤龙而生尧盖葬于兹欲人莫知名曰灵台上立黄
屋尧所奉祠大汉尧之苗胄岁以春秋奉太牢祠(隶释济阴)
(大守孟都修尧庙碑永康元年立)成阳灵台碑云尧历三河有龙授图
 武帝纪元封五年冬至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 地
理志右扶风雍有太昊黄帝以下祠三百三所虢有周
卷一百二 第 43a 页 WYG0945-0705c.png
文武祠

汉郊禋制

晋礼志魏明帝太和元年正月丁未郊祀武帝以配天
宗祀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是时二汉郊禋之制具存
魏所损益可知(宋志同)又云魏文黄初二年正月郊祀天
地明堂是时魏都洛京而神祇兆域明堂灵台皆因汉
旧事 卫宏汉旧仪曰汉制天地以下群神所祭凡千
五百四神
卷一百二 第 43b 页 WYG0945-0705d.png
群臣立祠

庄周书畏垒事吏祠于社萌牙于此秦汉而后燕齐立
栾公之社未有特祠也蜀守文翁齐相石庆吏民为立
祠由是桐乡(朱邑)南阳(召信臣)渭阳(胡建)舞阳(岑彭)临淮(侯霸)越巂
(张翕)雒阳(王涣)零陵(周嘉)(王乔)益州(文齐)沔阳 诸葛亮(习隆请断私祀)之祠
史不绝书 张许睢阳(柳宗元罗池李频梨山)陆璪新乡  于公为县狱史
生而立祠其原既开乃有王巴郡(堂)任九真(延)张武威
(奂)杜池阳(轸)韦广都(义)荀安阳(勖)陆浚仪(云)何始兴(远)
卷一百二 第 44a 页 WYG0945-0706a.png
郭凉州(元振)狄彭泽魏州(仁杰)吕江陵(諲)卢岭南(钧)犹甘棠
勿剪之义

魏望祠山川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大哉惟魏世有哲圣岁二月东巡
至于许昌望祠山川考时度方注太和六年三月东巡
四月行幸许昌宫 宋志魏太和四年八月东巡遣使
以特牛祠中岳

晋祠先农

志武帝泰始四年有司奏耕祠先农可有司行事诏下
卷一百二 第 44b 页 WYG0945-0706b.png
河南处田地于东郊之南洛水之北于是乘舆御木路
以耕以太牢祀先农

晋祭法 唐家祭仪

隋志晋卢谌撰杂祭法六卷晋范汪撰祭典三卷 唐
传卢弘宣患士庶人家祭无定仪乃合十二家法损益
其当次以为书(志卷亡)

后魏祀六宗

卷一百二 第 45a 页 WYG0945-0706c.png
志高闾曰六宗之祀礼无明文名位坛兆历代所疑汉
魏及晋诸儒异说或称天地四时或称六者之间或称
易之六子或称风雷之类或称星辰之属或曰世代所
宗或云宗庙所尚或曰社稷五祀凡有十一家云云相
承别立六宗之兆揔为一位而祭之帝曰书称肆类上
帝禋六宗文相连属上帝六宗当是一时之祀非别祭
之名六宗必是天皇大帝及五帝之神明矣禋是祭帝
之事一祭而六祀备焉无烦别立六宗之位
卷一百二 第 45b 页 WYG0945-0706d.png
唐祀典 大祀 中祀 小祀 常祀

会要显庆二年大祀笾豆十二中祀十小祀八贞元十
五年齐抗奏大中小祀七十祭云云旧制每岁大中小
祀凡七十九祭四十五祭皆定日著于祀典三十四祭
不定日辰大卜择日正月十二祭自祈谷圆丘至九宫
贵神二月十祭自释奠文宣王至惠昭太子庙四月十
祭自祀赤帝至雩祀圆丘五月四祭自皇地祇至太子
庙六月四祭自祀黄帝至广德王七月八祭自祭白帝
卷一百二 第 46a 页 WYG0945-0707a.png
至飨太庙八月七祭自释奠至太子庙九月二祭飨明
堂告宪宗十月十祭自祀黑帝至神州地祇十一月六
祭自祀天圆丘至太子庙十二月六祭自蜡祭至祭西
冰井 志五礼一曰吉礼天子亲祠者二十有四三岁
一祫五岁一禘当其岁则举其馀二十有二一岁之间
不能遍举则有司摄事其非常祀者有时而行之皇后
太子岁行事者各一馀皆有司行事凡岁之常祀二十
有二冬至祈谷至享先农大祀中祀无常日者卜小祀
则筮皆于太庙大祀天地宗庙五帝及追尊之帝后中
卷一百二 第 46b 页 WYG0945-0707b.png
祀社稷日月星辰岳镇海渎帝社先蚕七祀文宣武成
王及古帝王赠太子小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风伯雨
师灵星山林川泽司寒马祖先牧马社马步州县之社
稷释奠有司岁所常祀者十有三立春后丒日祀风师
立夏后申日祀雨师立秋后辰日祀灵星立冬后亥日
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季夏土王之日祭中霤孟冬祭
司寒皆一献其春秋释奠于文宣武成王皆以上下上
卷一百二 第 47a 页 WYG0945-0707c.png
戊国学以祭酒司业博士三献

唐祭五岳四镇 亲祠华岳

礼乐志其五岳四镇岁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东
岳岱山于兖东镇沂山于沂南岳衡山于衡南镇会稽
于越中岳嵩高于河南西岳华山于华西镇吴山于陇
北岳常山于定北镇医无闾于营东海于莱淮于唐南
海于广江于益西海及河于同北海及济于河南 会
(兼实录等书)武德二年十月二十九日甲子亲祠华岳贞
观十九年三月丁丒自为文祭北岳永淳二年正月庚
卷一百二 第 47b 页 WYG0945-0707d.png
子至奉天宫遣使祭嵩岳及少室箕山具茨等山西王
母庙开元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庚申崇饰霍山祠庙
秩视诸侯十九年四月甲辰命有司祭岳渎二十年四
月戊申同二十五年十月八日戊申令左丞相裴耀卿
等分祭五岳四渎二十八年十月三日令侍中牛仙客
等分祭郊庙社稷岳渎至天宝元年十二月乙亥诏令
嗣郑王希言等分祭五岳其四渎名山并委所由郡长
卷一百二 第 48a 页 WYG0945-0708a.png
官择日致祭三载四月丙辰遣使分祭岳渎十一月壬
申敕关内名山大川优于常礼七载十一月十七日八
载九月二十日十载二月己亥皆遣官分祭岳渎贞元
二年八月诏裴郁等十人各就方镇祭岳渎旧礼皆因
郊祀望祭天宝中始有遣使祈福之祀至德中又加西
岳金天王中岳中天王及诸岳渎王公之号今用遣使
之礼非正也开成二年四月辛酉建终南山祠宇八月
乙未毕己酉册为广惠公 高祖纪武德二年十月甲
子祠华山三年四月丙申祠华山 玄宗纪开元二年
卷一百二 第 48b 页 WYG0945-0708b.png
正月壬午以关内旱祠名山大川 旧纪开元十二年
十一月庚申(一作庚午)幸东都至华阴上制岳庙文勒之于
(会要十二年十一月四日庚申幸东都十日丙寅至华州命刺史徐知仁与信安王祎勒石于华岳祠南)
(之道衢上亲制文十三年七月七日碑成张于应天门以示百寮铭曰高标赫日半壁飞雨)十九年
五月壬戌初立五岳真君祠 会要垂拱四年七月一
日封嵩山为神岳天中王玄宗先天二年八月二十日
(癸丒)封华岳为金天王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壬辰)封泰山天
卷一百二 第 49a 页 WYG0945-0708c.png
齐王天宝五载正月二十三日(乙亥)封中岳中天王南岳
司天王北岳安天王(宝应二年五月丁卯改封北岳宁天王)六载正月十
二日戊子封四渎为公河灵源济清源江广源淮长源
 文粹张嘉贞有北岳恒山碑铭杜甫有封西岳赋
杨敬之为华山赋

唐七祀

礼志七祀各因其时享司命户以春灶以夏中霤以季
夏土王之日门厉以秋行以冬 中祀(李林甫复修月令冬祀井而不祀行)
 六典太常丞凡大享太庙则修七祀于太庙西门之
卷一百二 第 49b 页 WYG0945-0708d.png

晋志江左以来不立七祀

唐功臣配飨 功臣祀典

会要贞观礼祫享功臣配享于庙庭禘享则不配后祫
禘并配高祖庙六人(淮安王神通河间王孝恭殷开山刘政会裴寂刘文静)太宗
庙七人(房玄龄高士廉屈突通魏徵长孙无忌李靖杜如晦)高宗庙六人(李绩张行成许)
(敬宗马周褚遂良高季辅刘仁轨)中宗庙八人(桓彦范敬晖张东之崔玄炜袁恕己狄仁杰魏)
卷一百二 第 50a 页 WYG0945-0709a.png
(元忠王同皎)睿宗庙二人(苏瑰刘幽求)玄宗庙三人(张说郭元振王琚)
宗庙二人(苗晋卿裴冕)代宗庙一人(郭子仪)德宗庙三人(李晟段秀)
(实浑瑊)宪宗庙四人(杜黄裳裴度高崇文李愬)贞观十六年四月二十
九日将行禘祭集礼官议韦挺等十八人议曰禘及时
享功臣不应及颜师古议曰商书称从与大享周礼著
祭于大烝是知小祀不及功臣请祫配功臣禘即不及
(隋礼志梁天监三年祫祭乃及功臣)大中四年五月宗正少卿李从易奏
自武德以来功臣列在祀典三十八人 杜甫朝享太
庙赋曰殷刘房魏之勋可以中摩伊吕上冠夔卨代天
卷一百二 第 50b 页 WYG0945-0709b.png
之功为人之杰

唐雩祀上帝

礼志武德初定令孟夏雩祀上帝于圆丘景帝配牲用
苍犊二五方上帝五人帝五官从祀用方色犊十贞观
雩祀于南郊显庆礼于圆丘 六典旱甚则修雩秋分
已后虽旱不雩 历志大衍历日度议曰唐礼当以建
已之初农祥始见而雩若据麟德历以小满后十三日
卷一百二 第 51a 页 WYG0945-0709c.png
则龙角过中为不时矣

唐亳州老子庙

太宗纪贞观十一年七月丙午给亳州老子庙户二十
以奉享 纪高宗乾封元年二月己未(一作癸未)如亳州祀
老子追号太上玄元皇帝睿宗景云二年四月甲辰作
玄元皇帝庙元宗开元二十九年正月丁酉立玄元皇
帝庙天宝元年正月甲寅作玄元皇帝庙田同秀言降
于丹凤门通衢(一云二月乙酉置庙)二月辛卯享于新庙(四月戊子太常)
(奏降神用混成之乐) 会要天宝元年九月二十五日敕两京玄
卷一百二 第 51b 页 WYG0945-0709d.png
元庙改为太上玄元皇帝宫二年三月十二日改为太
清宫东都为太徽宫天下诸郡为紫极宫 通鉴高祖
武德七年十月丙子上幸楼观谒老子祠(志凤祥府盩厔有楼观老)
(子祠) 汉延禧八年初祠老子于苦县九年亲祀
于濯龙文罽为坛饰金扣器设华盖坐用郊天


唐享先农(详见藉田)

卷一百二 第 52a 页 WYG0945-0710a.png
六典孟春吉亥享先农于东郊以后稷配季春吉已享
先蚕于西郊 会要开元定礼祀神农氏于坛上以后
稷配

唐开元祀古帝王贤臣

褚无量传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上言昔禹舜之狩秩
山川遍群神汉孝景祠黄帝桥山孝武祠舜九疑高祖
过魏祭信陵君墓过赵封乐毅后孝章祠桓谭冢愿所
过名山大川丘陵坟衍古帝王贤臣在祀典者并诏致
祭帝纳之即诏无量祠尧平阳宋璟祠舜蒲坂苏颋祠
卷一百二 第 52b 页 WYG0945-0710b.png
禹安邑在所刺史参献又求武德以来勋臣苗裔绍续
其封

唐祭祀之节

礼志凡祭祀之节有六曰卜日斋戒陈设省牲器奠玉
帛宗庙之晨祼进熟馈食 柳宗元曰周礼祭仆视祭
祀百官之戒具诛其不敬者汉以侍御史监祠唐开元
礼大祠中祠以御史监祠曰监祭使宝应中更号祠祭
卷一百二 第 53a 页 WYG0945-0710c.png
使俄复初

建隆祭司寒

建隆二年始置藏冰务而修其祭常以四月命官率太
祝用币以黑牡祭玄冥之神乃开冰以荐寝庙淳化三
年二月二十八日李至言开冰之祭当在春分天圣新
令春分开冰祭司寒季冬藏而设祭于北郊 左传日
在北陆而藏冰黑牡秬黍以享司寒注玄冥北方之神
(孔颖达云启冰唯献羔藏则祭用牡黍) 宋志大明六年五月立凌室藏
冰有司奏祭司寒于凌室之北(凌室在乐游苑内) 唐志孟冬
卷一百二 第 53b 页 WYG0945-0710d.png
祭司寒(王泾郊祀录季冬藏仲春开并黑牡秬黍祭于冰室)

乾德先代帝王典祀

乾德元年六月丙申令有司三岁一举先代帝王祀典
各以功臣配享建汉世祖庙于南阳唐太宗庙于醴泉
祥符元年六月丙申王钦若言瑕丘尧祠前得芝草九
本连理者四甲辰命钦若祭尧祠 淳熙四年四月五
日静江守张栻言州有唐帝祠去城二十里而近山曰
卷一百二 第 54a 页 WYG0945-0711a.png
尧山(有唐道士弥明诗刻)虞帝祠去城五里而近山曰虞山(有大历中)
(磨崖刻载刺史李昌夔修祠事)臣已新祠宇请著祀典从之 唐开元
五年正月命褚无量祭尧祠宋璟祭舜祠苏颋祭禹
祠 唐狄仁杰持节江南吴楚俗多淫祠仁杰禁
止止留夏禹吴泰伯季札伍员四祠而已

开宝雩祀

开宝九年三月九日幸西京行雩祀(四月庚子) 咸平二年
闰三月三日知扬州魏羽上唐李邕雩祀五龙祈雨之
法丁亥颁诸路令长吏精洁行之景德三年五月丙辰
卷一百二 第 54b 页 WYG0945-0711b.png
(二十七日)颁画龙祈雨法皇祐二年六月己巳(十五日)再颁先
朝祈雨雪法(即绘龙之法书目一卷)四年上封者言螟蝗为害乞
祭酺攘灾礼官定坛位礼料准马步就马坛设祭若外
州略依禜礼 宝元初诏诸州旬上雨雪著为令 论
衡曰董仲舒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

太平兴国祃牙北郊

五年十一月十日礼院言车驾北征请出宫前一日祭
卷一百二 第 55a 页 WYG0945-0711c.png
告天地于圜丘用特牲太庙社稷用太牢望祭岳渎名
山大川于四郊磔风于风伯坛祀雨师于坛祷马于马
祖坛祭蚩尤及祃牙于北郊并少牢祭天王于北郊迎
气坛咸平二年北征亦如之

淳化正辞录

淳化二年七月戊申(三十日)秘书监李至言祭祀祀辞临
事撰进辞义浅近不合典式乃取旧一百九首(集唐郊祀录祝)
(辞)增撰八十一首为正辞录三卷上之(取左氏祝史正辞之义)一本 
(云前代旧文辞体典正臣依古式修撰凡百九十三首内八十四首新制馀依旧辞分为三卷)先是端拱元 
卷一百二 第 55b 页 WYG0945-0711d.png
(年八月二十三日至谓祝文称尊号非礼请告飨宗庙称嗣皇帝请祠称皇帝从之)景德元年十
二月癸卯命起居舍人知制诰李宗谔知制诰杨亿直
史馆陈彭年详定正辞录(因进书商王祝版误故也)祥符二年四月
庚寅命两制龙阁待制与太常礼院取秘省学士院祝
版据正辞录重定绍兴二十七年九月丁亥复修是书
(见前) 凡祝辞皇帝亲祀则书之册封禅用玉馀用竹有
司常祀书之方版
卷一百二 第 56a 页 WYG0945-0712a.png

祥符忠清庙

吴山伍子胥祠祥符五年五月乙未诏神实主洪涛禦
菑捍患封英烈王绍兴十三年加封 祥符四年二月
乙丑诏河中府葺伯夷叔齐祠宇(后汉五行志注引蔡邕作伯夷叔齐)
(碑)

庆历熙宁元祐祀仪

庆历四年正月辛卯太常礼院上新修太常新礼四十
卷庆历仪祀六十三卷赐提举官参知政事贾昌朝编
脩官龙图阁直学士孙祖德等器币有差初景祐四年
卷一百二 第 56b 页 WYG0945-0712b.png
同知太常礼院吴育言本院所藏礼文故事未经刋修
请择官类聚古今制度各定为一代之法至是始上熙
宁十年正月庚申太常礼院言以庆历五年以后祠祭
沿革参酌编修成祀仪三卷(一云三本)诏行之三月己巳赐
判太常寺陈襄等银帛元丰元年复命编修元祐三年
书成崇宁二年三月六日太常少卿席旦请重加讨论
昭神考制作之盛以崇宁祀仪为名从之 元丰八年
卷一百二 第 57a 页 WYG0945-0712c.png
十二月攽行释奠社稷风伯雨师新修祀仪 熙宁七
年七月乙巳沈括言奉诏编修明堂藉田祫享恭谢式
欲止修明堂祫享二礼从之

宋朝崇祀录

孙奭撰大宋崇祀录三十卷序云三圣相承五纪而远
文物增损诏符襞积且开元之代既为通礼而韦公肃
续撰礼阁新仪王泾又为郊祀录补备其事国朝惟有
开宝之礼无它撰述愿纪信书亟蒙开可又诏知制诰
李维直史馆姜屿参相典领未遑卒业逮兹閒外始复
卷一百二 第 57b 页 WYG0945-0712d.png
讲求兴建隆之元据开宝之旧先列凡例明常制也次
张题部俾从类也篇有引述原乎大本注有援證包乎
先代至于太仆之牢具司农之蔬膊光禄之脯果醪醢
少府之器服圭品奉常之粢稻太府之薰币将作燧鉴
之给司天日时之告祝史册信撰工乐章坛墠以级
为差攒题以位置相准因事示法附义生文比次有伦
捃摭无间具实录之体备有司之传析而第之为二十
卷一百二 第 58a 页 WYG0945-0713a.png
卷周礼尽在无待太史之观汉仪可推当留博士之藏

宋朝山川祠

隋开皇十四年立冀镇霍山祠唐天宝十载封沂会稽
吴霍医无闾公爵郊祀录四镇岁一祭各以五郊迎气
日开元礼唯祭四镇自天宝始益霍惟五周显德四年
后止祭沂山其诸镇不祭本朝建隆二年七月七日修
北岳庙八月六日修西岳庙四年四月四日以湖南平
命李昉祭南岳乾德四年重制五岳祠衣冠六年四月
七日诏祭四镇准开元礼七月十日复南岳四渎常祭
卷一百二 第 58b 页 WYG0945-0713b.png
八月修霍山祠开宝三年修四渎庙六月三日平广南
祭南海(五年六月五日诏岳渎及东南海以令尉兼庙令丞九月修淮涡庙)十一月七日
诏学士昉多逊等十三人分撰岳渎祠及历代帝王碑
(太平兴国四年六月八日平太原还次定州遣使祠北岳八年九月二十八日以涡州河决命密学齐贤至白)
(马津以一太牢沈祠加璧九年三月二日以将塞命学士宋白祠亦如之)淳化二年二月十
二日秘监李至请五郊迎气祭其方岳镇海渎(北镇于北岳望)
(祭)八月十三日礼官言显德中祭江渎于扬请如故事
卷一百二 第 59a 页 WYG0945-0713c.png
祭于益至道元年二月八日以旱祀五岳故事御书祝
版学士言五岳视三公称名恐非古上云唐德宗犹拜
风雨朕为民祈福无惮桑林之祷旧制岂可废景德三
年七月以汴口复通祭河渎十二月己卯诏澶州于河
南置河渎庙初帝幸澶渊大河不冰虏若见阴兵助战
故立祠四年修嵩岳祠祥符元年十一月十二日庚午
将幸澶先命学士宗谔祭河渎辛未帝幸庙酌奠以顿
丘令为庙令命晁迥为碑丙子封显圣灵源公二年二
月辛卯修北岳庙三月乙丒修西岳庙四月乙未以旱
卷一百二 第 59b 页 WYG0945-0713d.png
祠北岳三年八月丁卯祭西海四年二月壬子驾出潼
关遣官祀西岳次河中丙辰祀河渎并太牢三献甲子
亲谒河渎庙西海望祀坛诏礼官定坛制高四尺四面
为陛五月乙未(十七日)加上五岳帝号十月戊申(九日)上衮
冕御朝元殿授玉册五年二月命晁迥等撰碑六年正
月辛亥修淮渎庙九月辛卯修南海庙七年十月十九
日亲制东岳醮告文八年三月十四日制南西北中岳
卷一百二 第 60a 页 WYG0945-0714a.png
醮告文刋石于庙康定元年十一月十日加封四渎嘉
祐六年闰八月辛卯(十二日)修北岳祠元符三年修东岳
庙命曾肇为碑为殿三曰嘉宁蕃祉储祐

熙宁太常祠祭总要

熙宁四年冬诏以诸寺监祠事隶太常以肃奉神之礼
太常簿杨杰集是书以诸司所职为旁通图一卷上知
其纲下知其目序曰国朝岁祀天地五方帝神州宗庙
大明夜明太社稷太一九宫腊蜡为大祀文宣武成风
雨师先农先蚕五龙为中祀寿星灵星中霤马祭司寒
卷一百二 第 60b 页 WYG0945-0714b.png
司中司命司民司禄为小祀凡太常典礼乐少府共服
器光禄共酒齐黍稷果实醯醢将作共明水明火太府
共香币太仆共牛羊司农共豕俎云云 国朝凡大中
小祀岁一百七大祠十七中祠十一小祠十四著礼令
用日者五十九有时月而无日者四十八(两朝志三祀岁二十八后)
(有高禖大火酺神之属事随而增)中兴大祀五十五中祀四小祀十四

淳熙编类祭祀仪式

卷一百二 第 61a 页 WYG0945-0714c.png
一卷淳熙六年礼寺编定从礼部侍郎齐庆胄所请也
又一卷载州县释奠祈报社稷祀风雨雷师制度六年
所颁
 玉海卷一百二
卷一百二 第 61b 页 WYG0945-0714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