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七
卷九十七 第 1a 页 WYG0945-0564a.png

卷九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九十七
            宋 王应麟 撰
 郊祀
宗庙 禘祫 亲飨

 宗尊也庙貌也所以髣髴先人尊貌也

唐虞五庙

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注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
 王制正义尧典云归格于艺祖用特唐虞及夏五庙
卷九十七 第 1b 页 WYG0945-0564b.png
则用五特殷用六周用七 祭法正义有虞禘黄帝者
谓虞氏冬至祭圜丘大禘之时以黄帝配祭 中庸舜
其大孝也与宗庙飨之

舜宗庙礼

见乐器

夏五庙 商六庙 七庙 周七庙

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南向曰昭北向曰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卷九十七 第 2a 页 WYG0945-0565a.png
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士一
庙庶人祭于寝注此周制七者太祖后稷及文王武王
二祧(王肃以二祧为高祖父及祖)与亲庙四商则六庙(商书云七庙郑说恐非)
契及汤与二昭二穆夏则五庙无太祖禹与二昭二穆
而已正义案礼纬稽命徵云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
一夏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六钩命决云唐尧
五庙亲庙四与始祖五禹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
孙六周六庙至子孙七郑据此为说王肃圣證论难郑
云周文武受命之王不迁之庙非常庙之数殷三宗宗
卷九十七 第 2b 页 WYG0945-0565b.png
其德存其庙(郑氏曰宗亦曰世室亦曰祧)亦不以为数孙卿曰有天
下事七世家语孔子曰天子立七庙马昭难王曰自夏
及周少不减五多不过七礼器天子七庙卢植云据周
言也(尹更始同)汉韦玄成议云周以后稷始封文武受命石
渠论白虎通云周以后稷文武特七庙 祭法王立七
庙疏亲庙四始祖一文武二祧文武二庙特为功德而
留故云二祧(与王制不同) 榖梁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
卷九十七 第 3a 页 WYG0945-0565c.png
士二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晋志周制七庙以辩
宗祧(虞喜曰七庙不始于周伊尹已言矣) 唐会要岑文本云载籍纪七
庙者多称四庙者寡榖梁王制祭法礼器书咸有一德
并云七庙荀卿孔安国刘歆班彪父子孔晁虞喜干宝
之徒咸以为然祖郑玄者陈四庙之制述王肃者引七
庙之文 江都集礼晋孙毓曰诸侯之庙外为都宫太
祖在北二昭二穆以次而南 袁准正论礼天子七庙
左昭右穆又有祖宗不在数中
卷九十七 第 3b 页 WYG0945-0565d.png
殷六庙 七庙

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疏有德之王则列为
祖宗虽七庙亲尽而其庙不毁故于七庙之外可以观
德汉氏以来论七庙者多矣其文见于记传者礼器家
语荀卿书榖梁传皆曰天子立七庙以为天子常法不
辨其庙之名王制云三昭穆与太祖祭法云考王考皇
考显考祖考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
汉韦玄成议周后稷始封文武受命而王三庙不毁与
卷九十七 第 4a 页 WYG0945-0566a.png
亲庙四而七郑玄用此为说惟周有七庙二祧为文武
王制注殷六庙云云由不见古文故为此谬说商书已
云七世之庙非独周人始有也刘歆马融王肃虽不见
古文皆以七庙为天子常礼 诗烈祖疏礼王者祖有
功宗有德不毁其庙故异义诗鲁说丞相匡衡以为殷
中宗周成宣王皆以时毁古文尚书说经称中宗明其
庙宗而不毁谨按春秋公羊御史大夫贡禹说王者宗
有德庙不毁宗而复毁非尊德之义郑从而不駮则非
徒六庙而已郑言殷六庙者据其正者而言也礼稽命
卷九十七 第 4b 页 WYG0945-0566b.png
徵曰殷五庙至于子孙六注云契为始祖汤为受命王
各立其庙与亲庙四故六郑据之以为殷立六庙至于
中兴之主有德则宗既无常数故郑不数二宗之庙也
(殷武美高宗之能修寝庙)

殷禘祭 时祭

商颂那祀成汤也顾予烝尝汤孙之将笺殷家有时祭
之事 玄鸟祀高宗笺以祀为祫正义谓始为祫祭于
卷九十七 第 5a 页 WYG0945-0566c.png
契之庙郑駮异义云三年一祫百王通义则殷之祫祭
三年一为 长发大禘也笺郊祭天也正义以正月祭
所感之帝于南郊以高宗禘祭得礼美之王肃以大禘
为殷祭谓禘祭宗庙非祭天也(王制祭统殷之夏祭宗庙亦名禘礼谶云殷五)
(年殷祭亦名禘五年殷禘郑于禘祫志推之以为禘祭各就其庙殷人之祖出于汁光纪故于正岁正月于郊)
(禘而祭之郑志赵商问曰祭法殷人禘喾而郊冥大传云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答曰禘者祭名)
(天人共云) 书盘庚大享注烝尝疏秋冬祭 王制(见后)

周七庙 清庙 五寝 世室 太室

春官守祧奄八人注周为文武庙迁主藏焉天子七庙
卷九十七 第 5b 页 WYG0945-0566d.png
疏通姜嫄为八庙庙一人故八人也 夏官隶仆掌五
寝之扫除注五庙之寝也周天子七庙惟祧无寝前曰
庙后曰寝(易氏以郑说为误成王之时七庙虽立而未备以天子之礼致六享者五后稷大王王季)
(文武此为五庙五寝) 诗于穆清庙 左传清庙茅屋 明堂位
鲁公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注周有文武
之庙世室者不毁之名也 洛诰戊辰王在新邑烝祭
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王入太室祼在十有二月
卷九十七 第 6a 页 WYG0945-0567a.png
疏清庙有五室中央曰太室(斯干疏郑志荅张逸云周公制礼土中洛诰王入太)
(室祼是也) 汉韦玄成传玄成等奏议曰礼王者始受命诸
侯始封之君皆为太祖以下五庙而迭毁毁庙之主藏
乎太祖五年而再殷祭言壹禘壹祫也祫祭者毁庙与
未毁庙之主皆合食于太祖父为昭子为穆孙复为昭
古之正礼也周所以七庙者以后稷始封文王武王受
命而王是以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礼庙在大门之
内不敢远亲也王舜刘歆议曰礼记王制春秋榖梁传
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
卷九十七 第 6b 页 WYG0945-0567b.png
而七宗不在此数中宗变也苟有功德则宗之 刘歆
历谱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翌
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
注今文尚书(后汉志注乐记曰武王伐殷为俘馘于京太室) 说文祏宗庙主
也周礼有郊宗石室 水经注周礼庙及路寝皆如明
堂而有燕寝焉唯祧庙别无后代通为一庙列正室于
下无复燕寝之制
卷九十七 第 7a 页 WYG0945-0567c.png

周六享 四时祭宗庙 宗庙六礼

大宗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肆献祼享先王以
馈食享先王春祠夏礿秋尝冬烝注宗庙之祭有此六
享正义吉礼十二之中处其六此一经陈享宗庙之六
礼也总言之有三等之差肆献祼是祫之大祭馈食是
禘之次祭春享以下是时之小祭若以总用兖冕太牢
言之亦皆大祭也周五年一祫若殷则祫于三时周秋
祫而已五年一禘各于其庙祭法祭天圆丘亦曰禘大
传夏正郊天亦曰禘夏殷四时祭亦曰禘周宗庙五年
卷九十七 第 7b 页 WYG0945-0567d.png
禘小于祫大于四时亦大祭之名也 王制宗庙之祭
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注此盖夏殷之祭名(盖疑)
(之也)周改之春祠夏礿以禘为殷祭小雅曰礿祠烝尝此
周四时祭宗庙之名正义文王受命改殷祭名以夏禘
改曰礿郊特牲春禘注禘当为礿祭义春禘郑云夏殷
礼 周颂雍禘太祖也注禘大祭也大于四时而小于
祫 公羊大祫者合祭也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
卷九十七 第 8a 页 WYG0945-0568a.png
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五年而再殷祭(又见后)

周洛邑宗庙

书召诰疏洛诰云王在新邑烝祭王入太室祼则洛邑
亦立宗庙 洛诰疏大室室之大者故为清庙庙有五
室中央曰太室王肃云清庙中央之室清庙神之所在
献鬯酒以告神 南齐志曰先儒说高祖已下五世亲
尽故亲庙有四周以后稷始祖文武二祧所以云王立
七庙也禹无始祖汤不先契夏五殷六其数如之汉立
宗庙违经背古匡衡贡禹蔡邕之徒空有迁毁之议魏
卷九十七 第 8b 页 WYG0945-0568b.png
氏之初亲庙止乎四叶晋用王肃之谈以文景为共世
上至征西其实六也

周宗庙礼乐 宗庙图

尚书大传卜洛邑营成周改正朔立宗庙序祭祀易牺
牲制礼乐一统天下合和四海而致诸侯皆莫不依绅
端冕以奉祭祀者太庙之中缤乎其犹模绣也天下诸
侯之悉来进受命于周公而退见文武之尸者千七百
卷九十七 第 9a 页 WYG0945-0568c.png
七十三诸侯(周礼疏案洛诰传云)皆莫不磬折玉音金声玉色然
后周公与升歌而弦文武诸侯在庙中者伋然渊其志
和其情愀然若复见文武之身然后曰嗟子乎此盖吾
先君文武之风也夫 三礼义宗宗庙之数先儒所释
不同一谓天子自古以来皆立七庙二谓天子自古惟
立五庙周世立七庙尚书言殷立七庙礼纬云唐立五
庙王制云夏五庙郑玄从五庙之义王肃从七庙之义
(孙卿云有天下者事七世榖梁传云七庙周制)唐虞夏三代皆立五庙谓二昭
二穆与始祖而五礼纬云唐五庙夏四庙至子孙而五
卷九十七 第 9b 页 WYG0945-0568d.png
殷立四庙至子孙而六周六庙至子孙而七三昭三穆
与太祖之庙而七 隋志周室王城明堂宗庙图一卷
祁谌撰

周朝享礼

书洛诰疏郑玄以烝祭上属岁文王骍牛一者是成王
元年正月朔日特告文武封周公也案周颂烈文序云
成王即政诸侯助祭郑笺云新王即政必以朝享之礼
卷九十七 第 10a 页 WYG0945-0569a.png
祭于祖考告嗣位也郑意以朝享之后特以二年告文
武封周公之后与孔义不同

鲁大庙禘礼 鲁礼禘祫义(志)

明堂位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是以鲁公
孟春(建子之月)乘大路载弧韣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
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季夏六月(建巳之月)以禘礼祀
周公于太庙牲用白牡尊用牺象山罍郁尊用黄目灌
用玉瓒大圭荐用玉豆雕篹爵用玉盏仍雕加以璧散
璧角俎用梡嶡升歌清庙下管象朱干玉戚冕而舞大
卷九十七 第 10b 页 WYG0945-0569b.png
武皮弁素积禓而舞大夏昧东夷之乐也任南蛮之乐
也纳夷蛮之乐于大庙言广鲁于天下也君卷冕立于
阼夫人副祎立于房中君肉袒迎牲于门夫人荐豆笾
卿大夫赞君命妇赞夫人各扬其职是故夏礿秋尝冬
烝春社秋省(读为祢)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大庙天子明
堂山节藻棁复庙重檐刮楹达乡反坫出尊崇坫康圭
(康读为亢)疏屏天子之庙饬也 鲁颂閟宫龙旂承祀六辔
卷九十七 第 11a 页 WYG0945-0569c.png
耳耳享以骍牺是享是宜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
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
注诸侯夏禘则不礿秋祫则不尝惟天子兼之疏郑駮
异义云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百王通义以礼谶所云故
作禘祫志考春秋禘祫之数定以为三年祫五年禘郑
禘祫志云儒家之说或云岁祫终禘或云三年一祫五
年再禘禘祫志云周改先王夏祭之名为礿故禘以夏
先王祫于三时周人一焉则宜以秋 榖梁传文十三
年周公曰大庙伯禽曰太室群公曰宫 公羊传文十
卷九十七 第 11b 页 WYG0945-0569d.png
三年鲁祭周公何以为牲周公用白牡鲁公用骍犅群
公不毛注白牡殷牲也鲁公从周制 左氏鲁有禘乐
宾礼用之 礼运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 论
语或问禘之说子曰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集注成王
以周公有大勋劳赐鲁重祭禘于周公之庙以文王为
所出之帝而周公配之先王报本追远之意莫深于禘
非仁孝诚敬之至不足以与此知禘之说则礼无不明
卷九十七 第 12a 页 WYG0945-0570a.png
诚无不格而治天下不难矣 后汉书郑玄著鲁礼禘
祫义(赵伯循曰郑玄解禘礼有四注祭法则曰祭天诗颂云宗庙之祭注郊特牲云当为礿注祭统王制)
(则云夏殷祭名) 王制注鲁礼三年而祫于太祖明年春禘于
群庙自尔之后五年而再殷祭一祫一禘(大宗伯注同) 诗
玄鸟疏禘祫疏数经无正文故郑作鲁礼禘祫志以推
之其略云鲁礼三年毕则祫于太祖明年春禘于群庙
僖也宣也八年皆有禘祫祭则公羊传所云五年而再
殷祭祫在六年明矣明堂位曰鲁王礼也以相准况可
知也(长发疏郑于禘祫志推之以为禘祭各就其庙) 榖梁疏范略例云祭祀
卷九十七 第 12b 页 WYG0945-0570b.png
例有九皆书月以示讥桓二烝一尝闵吉禘僖禘太庙
文祫尝宣有事昭禘武宫定从祀 礼记外传春秋之
经有禘而无祫 唐会要徐坚曰鲁用天子礼并后稷
姜嫄为七庙(鲁颂注姜嫄之庙在周)
楚观射父曰先王之祀以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
律七事八种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百姓千品万官
亿丑兆民经入垓数以奉之明德以昭之和声以听之
卷九十七 第 13a 页 WYG0945-0570c.png
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时类岁祀诸侯舍日卿大夫舍月
士庶人舍时日月会于龙狵(夏十月)土气含收天明昌作
百嘉备舍群神频行国于是烝尝家于是尝祀

鲁世室

明堂位鲁公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注此
二庙象周有文王武王之庙也世室者不毁之名周公
曰大庙鲁公曰世室群公称宫(考工记夏世室注宗庙也鲁庙有世室牲用白)
(牡此用先王之礼) 春秋文十三年大室(注大庙之室)公羊传世室
者何鲁公之庙也(伯禽)周公称大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
卷九十七 第 13b 页 WYG0945-0570d.png
宫世室世世不毁也周公何以称大庙于鲁封鲁公以
为周公也周公拜乎前鲁公拜乎后又曰大祫合祭也
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五
年而再殷祭注太祖东乡昭南乡穆北乡其馀孙从王
父父曰昭子曰穆昭取其乡明穆取其北面尚敬殷盛
也谓三年祫五年禘禘所以异于祫者功臣皆祭也祫
犹合也禘犹谛也礼天子特禘特祫诸侯禘则不礿祫
卷九十七 第 14a 页 WYG0945-0571a.png
则不尝大夫有赐于君然后祫其高祖 桓八年烝传
春曰祠(荐尚韭卵)夏曰礿(荐尚麦鱼)秋曰尝(荐尚黍肫)冬曰烝(荐尚稻雁无牲)
(而祭谓之荐)天子四祭四荐诸侯三祭三荐大夫士再祭再
荐祭于室求之于幽祭于堂求之于明祭于祊求之于
远皆孝子博求之意也大夫求诸明士求诸幽尊卑之
差也殷人先求诸明周人先求诸幽质文之义也礼天
子诸侯卿大夫牛羊豕凡三牲曰太牢天子元士诸侯
之卿大夫羊豕凡二牲曰少牢诸侯之士特豚天子之
牲角握诸侯角尺卿大夫索牛 成六年立武宫传注
卷九十七 第 14b 页 WYG0945-0571b.png
礼天子诸侯立五庙受命始封之君立一庙至于子孙
过高祖不得复立庙周家祖有功尊有德立后稷文武
庙至于子孙自高祖已下而七庙天子卿大夫三庙元
士二庙诸侯之卿大夫比元士二庙诸侯之士一庙
左传郑有大宫鲁有大庙(周公庙也)楚大室之庭(祖庙也)

汉原庙 宗庙仪法

高纪十二年冬十月破淮南王布还过沛置酒沛宫上
卷九十七 第 15a 页 WYG0945-0571c.png
击筑自歌曰云云起舞忼慨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
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魂魄犹思沛且朕自沛诛暴逆
以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
(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乐以沛宫为高祖原庙) 礼乐志初高祖既定天下过
沛与故人父老相乐酒醉欢哀作风起之诗令沛中僮
儿百二十人习而歌之至孝惠时以沛宫为原庙(师古曰原)
(重也言己有正庙更重立之)皆令歌儿习吹以相和常以百二十人
为员安世歌乃立祖庙敬明尊亲大矣孝熙四极爰轃
 萧何传汉二年守关中立宗庙社稷 叔孙通传孝
卷九十七 第 15b 页 WYG0945-0571d.png
惠徙通为奉常定宗庙仪法及稍定汉诸仪法(史记叔孙通明)
(朝廷宗庙仪法)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间往数跸烦民作复道
方筑武库南通奏事因请间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帝
寝衣冠月出游高庙(晋灼曰黄图高庙在长安城门街东寝在桂宫北)子孙奈
何乘宗庙道上行哉帝惧曰急坏之通曰人主无过举
今已作百姓皆知之矣愿陛下为原庙渭北(原再也高祖已有庙)
(在长安城中)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上乃诏有
卷九十七 第 16a 页 WYG0945-0572a.png
司立原庙(通鉴云惠帝四年叔孙通云乃诏有司立原庙)帝出游离宫通曰愿
因取樱桃献宗庙上许之诸果献由此兴 元纪建昭
五年七月庚子复原庙(文颖曰渭北庙) 后纪光武建武五年
七月丁丑幸沛祠高原庙(建武二年盖延定沛修高祖庙置啬夫祝宰乐人)
章帝章和元年八月己丑遣使祠沛高原庙 后百官
志高庙令六百石本注曰守庙掌按行扫除无丞
注汉官仪曰员吏四人卫士一十五人   史记正
义括地志云高庙在长安县西北十三里渭南
唐柳宗元作沛国汉原庙铭序曰登布衣于万乘
卷九十七 第 16b 页 WYG0945-0572b.png
化环堵为四海基岱岳之高源洪河之长 秦始
皇二十七年作宫渭南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


汉顾成庙 汉诸帝庙号

文纪四年秋九月作顾成庙注服虔曰庙在长安城南
(方舆记曰文帝庙在金坞北大道南)应劭曰文帝自为庙制度卑狭若顾
望而成犹文王灵台不日成之故贾谊曰顾成之庙为
卷九十七 第 17a 页 WYG0945-0572c.png
天下太宗与汉亡极如淳曰身存而自为庙若尚书之
顾命也景帝庙号德阳(中四年三月起)武帝庙号龙渊(元光三年正月)
(起)昭帝庙号徘徊宣帝乐游(神爵三年春起)元帝长寿成帝阳
池 古今注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垆槐木悉为扶
橑钩栏画云气龙虎于上 史记正义括地志云德阳
宫汉景帝庙在雍州咸阳县东北二十九里自作之讳
不言庙故言宫 韦玄成传宗庙异处昭穆不序宜入
就太祖庙而序昭穆如礼 郊祀志注师古引庙记云
五帝庙在长安东北(唐志地理有庙记一卷南史吴均著庙记十卷)
卷九十七 第 17b 页 WYG0945-0572d.png

汉郡国祖宗庙

高纪十年八月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郡国置别)
(庙始于此) 韦玄成传初高祖时令诸侯王都皆立太上皇
(建威销萌一民之至权也)至孝惠尊高帝庙为太祖(惠纪令郡诸侯王立高庙)
景帝尊孝文庙为太宗行所尝幸郡国各立庙宣帝本
始三年复尊孝武庙为世宗行所巡狩亦立焉凡祖宗
庙在郡国六十八合百六十七所而京师自高祖至宣
卷九十七 第 18a 页 WYG0945-0573a.png
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并为百七十六
又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
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又月一游衣
冠至元帝时贡禹言天子七庙令孝惠孝景庙亲尽宜
毁及郡国庙不应古礼宜正定天子是其议永光四年
下诏先议罢郡国庙丞相玄成等七十人皆曰宗庙在
郡国者宜无修奏可十月乙丑罢郡国庙后月馀复下
诏曰明王制礼立亲庙四祖宗之庙万世不毁其与将
军列侯大夫博士议玄成等四十四人奏议曰高帝宜
卷九十七 第 18b 页 WYG0945-0573b.png
为太祖之庙世世不毁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等二十
九人以为孝文宜为太宗庙廷尉忠以为孝武宜为世
宗庙上重其事依违一年下诏曰王者祖有功宗有德
尊尊之大义也存亲庙四亲亲之至恩也高帝为太祖
孝文为太宗世世承祀传之无穷时永光五年也匡衡
曰天序五行人亲五属天子奉天故率其意而尊其制
是以禘尝之序靡有过五受命之君躬接于天万世不
卷九十七 第 19a 页 WYG0945-0573c.png
堕继烈以下五庙而迁上陈太祖间岁而祫初上定迭
毁礼独尊孝文庙而孝武亲未尽故未毁至建昭五年
上复申明之曰孝宣尊孝武庙曰世宗损益之礼不敢
有与他皆如旧制唯郡国庙遂废云哀帝即位王舜刘
歆议世宗庙不宜毁从之 志宣帝由武帝正统兴立
三年尊为世宗行所循狩郡国皆立庙告祠世宗庙日
有白鹤集后庭告祠孝昭寝有雁五色集殿前西河筑
世宗庙神光兴于殿旁又兴于房中如烛状广川国世
宗庙殿上有钟音夜有光下诏赦天下
卷九十七 第 19b 页 WYG0945-0573d.png

汉庙二十五祠

韦玄成传庙岁二十五祠(见上)注晋灼曰汉仪注宗庙一
岁十二祠五月尝麦六月七月三伏立秋貙娄又尝粢
八月先夕馈飧皆一太牢酎祭用九太牢十月尝稻又
饮蒸二太牢十一月尝十二月腊二太牢又每月一太
牢如闰加一祀与此上十二为二十五祠如淳曰月祭
朔望加腊为二十五师古曰晋说是也 刘歆议春秋
卷九十七 第 20a 页 WYG0945-0574a.png
外传曰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祖祢则日祭曾高则
月祀二祧则时享坛墠则岁贡大禘则终王德盛而游
广亲亲之杀也弥远则弥尊故禘为重矣孙居王父之
处正昭穆则孙常与祖相代此迁庙之杀也圣人于其
祖出于情矣礼无所不顺故无毁庙自贡禹建迭毁之
议惠景及太上寝园废而为虚失礼意矣(韦玄成传) 赵广
汉传丞相奉斋酹入庙祠注师古曰将酹祭宗庙而先
絜斋也 薛广德传其秋上酎祭宗庙出便门(长安城南面西)
(头第一门)欲御楼船广德曰宜从桥先驱光禄大夫张猛进
卷九十七 第 20b 页 WYG0945-0574b.png
曰云云(先驱导乘舆也)

汉太庙令

宋志太常有太庙令一人丞一人并前汉置西京曰长
东京曰令领斋郎二十四人

汉雒阳高庙 亲庙

纪建武二年正月壬子起高庙建社稷于雒阳是月大
司徒邓禹入长安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纳于高庙注
卷九十七 第 21a 页 WYG0945-0574c.png
汉礼仪制度曰人君前有朝后有寝终则制庙以象朝
制寝以象寝光武都雒阳乃合高祖以下至平帝为一
庙藏十一帝主于其中元帝次当第八光武第九故立
元帝为祖庙后遵而不改 建武十九年正月庚子追
尊宣帝(祭法疏案汉仪高帝庙主九寸前方后圆围一尺后主七寸) 祭祀志建武
二年正月立高庙于雒阳(注汉旧仪曰故孝武庙古今注曰于雒阳校官立之)
时祫祀高帝为太祖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如旧馀
帝四时及腊一岁五祀三年正月立亲庙雒阳祀父南
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纪正月辛巳立皇考南顿君已上四庙)时祀仪未
卷九十七 第 21b 页 WYG0945-0574d.png
设至十九年五官中郎将张纯与太仆朱浮奏议礼为
人子事大宗降其私亲当除今亲庙四事下公卿博士
议郎大司徒涉等议宜奉所代立平哀成元帝庙代今
亲庙上可涉等议诏曰以宗庙处所未定且祫祭高庙
其成哀平且祠祭长安故高庙其南阳舂陵岁时且因
故园庙祭祀惟孝宣帝有功德上尊号曰中宗于是雒
阳高庙四时加祭孝宣孝元凡五帝其西庙成哀平三
卷九十七 第 22a 页 WYG0945-0575a.png
帝主四时祭于故高庙东庙京兆尹侍祠冠衣车服如
太常祠陵庙之礼明帝即位以光武拨乱中兴更为起
庙尊号曰世祖庙以元帝于光武为穆虽非宗不毁也
明帝遗诏遵俭无起寝庙藏主于世祖庙更衣孝章即
位不敢违以更衣有小别上尊号曰显宗庙间祠于更
衣四时合祭于世祖庙章帝遗诏如先帝故事注东观
书曰章帝初即位赐东平宪王苍书云云上复报曰有
司奏上尊号曰显宗藏主更衣不敢违诏祫食世祖庙
乐皆如王议以正月十八日始祠仰见榱桷俯视凡筵
卷九十七 第 22b 页 WYG0945-0575b.png
眇眇小子哀惧战慄无所奉承(苍上言文武宣元祖祫食高庙皆以配)
张纯传十九年与太仆朱浮言陛下中兴宜恭承祭祀
今禘祫高庙陈序昭穆而舂陵四世君臣并列以卑厕
尊不合礼意谓宜除今亲庙诏下公卿大司徒涉大司
空融议宣元可亲奉祠成帝以下有司行事别为南顿
君立皇考庙其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以明尊尊
之敬亲亲之恩从之 隋志元帝时贡禹匡衡之徒始
卷九十七 第 23a 页 WYG0945-0575c.png
建其礼以高帝为太祖而立四亲庙是为五庙唯刘歆
以为天子七庙诸侯五庙降杀以两之义班固称考论
诸儒之议刘歆博而笃矣光武建高庙于雒阳乃立南
顿君以上四庙就祖宗而为七(许善心等议)

汉禘祭 禘祫

肃宗纪建初七年秋八月饮酎高庙禘祭光武明帝甲
辰诏书云祖考来假明哲之祀仰惟先帝烝烝之情前
修禘祭以尽孝敬朕得识昭穆之序寄远祖之思今大
礼复举加以先帝之坐悲伤感怀庶或飨之肃雍之臣
卷九十七 第 23b 页 WYG0945-0575d.png
辟公之相皆助朕之依依今赐公卿钱及百官执事十
月癸丑幸长安丙辰祠高庙 张纯传建武初郊庙婚
冠礼仪多所正定纯以宗庙未定昭穆失序十九年与
朱浮奏云云(见前)是时宗庙未备自元帝以上祭于洛阳
高庙成帝以下祠于长安高庙南顿四世随所在而祭
二十三年为大司空二十六年诏纯曰禘祫之祭不行
已久宜据经典详为其制纯奏曰礼三年一祫五年一
卷九十七 第 24a 页 WYG0945-0576a.png
禘春秋传(公羊)曰大祫者何合祭也毁庙及未毁庙之主
皆登合食乎太祖五年而再殷汉旧制三年一祫毁庙
主合食高庙存庙主未尝合祭元始五年诸王公列侯
庙会始为禘祭(注案平帝元始五年祫祭明堂诸侯王列侯宗室助祭赐爵金帛今纯云禘祭)
(盖俱是大祭名可通也)又前十八年亲幸长安亦行此礼(注续汉书曰十)
(八年上幸长安诏太常行禘礼于高庙序昭穆父为昭南向子为穆北向)纪三月壬午祠高庙 礼说
三年一闰天气小备五年再闰天气大备故三年一祫
五年一禘禘之为言谛谛定昭穆尊卑之义也禘祭以
夏四月阳气在上阴气在下故正尊卑之义祫祭以冬
卷九十七 第 24b 页 WYG0945-0576b.png
十月五榖成熟物备礼成故合聚饮食斯典之废于兹
八年(自十八年至此)谓可如礼施行以时定议帝从之自是禘
祫遂定(一云哀帝元寿中初行祫礼当省) 祭祀志建武二十六年有
诏问张纯禘祫之礼不施行几年纯奏云云元始五年
始行禘礼父为昭南向子为穆北向父子不并坐而孙
从王父云云上难复立庙遂以合祭高庙为常后以三
年冬祫五年夏禘之时但就陈祭毁庙主而已谓之殷
卷九十七 第 25a 页 WYG0945-0576c.png
太祖东面惠文武元为昭景宣为穆惠景昭三帝非殷
祭时不祭注决疑要注曰昭明也穆顺也始祖特于北
其后以次夹始祖而南汉旧仪曰宗庙三年大祫祭子
孙诸帝以昭穆坐于高庙毁庙皆合食设左右坐高祖
南面幄绣帐曲几黄金扣器昭西面曲屏风穆东面皆
曲几皇帝上堂盥侍中以巾奉觯酒从帝进拜谒赞飨
曰云云前上酒毕赞飨奉高祖赐寿皇帝起再拜即席
平明上九卮因赐胙丁孚汉仪载荐酎祝文嘏辞 朱
氏曰汉始诸帝庙各为一处明帝藏主更衣魏晋循之
卷九十七 第 25b 页 WYG0945-0576d.png
遂不能革

汉建武元和宗庙仪(斋令)

志明帝遗诏遵俭无起寝庙藏主于世祖庙更衣孝章
不敢违间祠于更衣四时合祭于世祖庙注蔡邕表志
曰孝明立世祖庙明再受命祖有功之义后嗣遵俭不
复改立皆藏主其中圣明所制一王之法也自执事
之吏下至学士莫能知两庙之意宜具录本事建武乙
卷九十七 第 26a 页 WYG0945-0577a.png
未元和丙寅诏书下宗庙仪及斋令宜入郊祀志永为
典式东观书章帝赐东平王苍书曰迫遗诏不起寝庙
宜有所宗之号 传张纯建武初郊庙礼仪多所正定
 董钧永平初宗庙礼乐威仪章服令参议(儒林) 蔡邕
熹平六年七月上封事孝元皇帝策书曰礼之至敬莫
重于祭又元和故事复申先典(注元和二年脩群杞)前后制书推
心恳恻 前韦玄成传高后患臣下非议宗庙定著令
元帝改制蠲除此令河平元年又复
卷九十七 第 26b 页 WYG0945-0577b.png
汉五供 烝祭 初祭

后礼仪志正月上丁祀南郊礼毕次北郊明堂高庙世
祖庙谓之五供 纪明帝永平三年冬十月烝祭光武
庙初奏文始五行武德之舞(注烝众也冬物毕成可祭者众)武德舞歌诗曰于 
(穆世庙肃雍显清)六年四月甲子诏太常以礿祭之日陈鼎于
庙十七年五月戊子公卿上寿制曰高祖光武圣德所
被太常择吉日策告宗庙 章帝元和二年四月庚申
假于祖祢告祠高庙九月丙申召济南王康中山王焉
卷九十七 第 27a 页 WYG0945-0577c.png
会烝祭 官志世祖庙令一人六百石如高庙(汉官曰员吏六)
(人卫士二十人) 东京赋躬追养于宗祧奉烝尝与礿祠物牲
辩省设其楅衡毛炰豚拍亦有和羹涤灌静嘉礼仪孔
明万舞奕奕钟鼓喤喤灵祖皇考来顾来享神具醉止
降福穰穰 齐志王俭议蔡邕独断曰云云谓之五供
江淹议陈忠奏事云延光三年正月十三日南郊十四
日北郊十五日明堂十六日宗庙十七日世祖庙仲远
五祀绍统五供与忠此奏皆为相符高堂隆表二郊及
明堂宗庙各一日后汉惟南郊备大驾自北郊以下车
卷九十七 第 27b 页 WYG0945-0577d.png
驾十省其二

魏七庙

魏志太和元年四月甲申初营宗庙 宋志文帝黄初
二年六月以洛京宗庙未成祠武帝于建始殿亲执馈
奠如家人礼明帝太和三年十一月洛京庙成迎高祖
以下神主共一庙为四室景初元年六月有司始奏定
七庙之制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馀四庙亲尽迭迁如
卷九十七 第 28a 页 WYG0945-0578a.png
周后稷文武庙祧之礼魏初高堂隆为郑学议立亲庙
四虚置太祖及二祧以待后代景初间乃依王肃更立
五世六世祖就四亲为六庙 宋傅休议汉初帝各异
庙故告不必同自汉明帝以来乃共堂各室魏晋依


魏祠庙令

国史礼志景祐二年八月礼院言案魏武帝祠庙令降
神讫下阶就蕞而立须奏乐毕
卷九十七 第 28b 页 WYG0945-0578b.png
晋太庙

纪武帝泰始二年正月有司奏置七庙帝重其役诏权
立一庙七月辛巳营太庙致荆山之木采华山之石铸
铜柱十二涂以黄金镂以百物缀以明珠十一月辛卯
迁祖祢神主于太庙咸宁二年六月癸丑荐荔支太康
元年五月丁卯荐酃渌酒八年九月改营太庙十年四
月成(志十年改筑于宣阳门内然坎位之制如初)乙巳迁神主于新庙帝迎
于道左遂祫祭大赦孝武太元十六年正月庚申改筑
卷九十七 第 29a 页 WYG0945-0578c.png
太庙九月新庙成(殿正室十六间东西储各一间合十八间) 梁志武帝太
始元年尊宣景文帝二年正月群臣奏议依有虞故事
即用魏庙奏可于是祠六世与景帝为七其礼据王肃
说七月诏改创宗庙太康元年六月群臣奏古者七庙
异所宜如礼诏曰近代皆一庙七室于礼无废于情为
叙其仍旧 蔡谟传于礼仪宗庙制度多所议定(唐志蔡谟)
(晋七庙议三卷) 隋志七庙议一卷干宝撰

宋太庙烝尝仪注 禘祫议 (后魏禘祫议)

礼志元嘉六年七月太学博士徐道娱上议曰伏见太
卷九十七 第 29b 页 WYG0945-0578d.png
庙烝尝仪注皇帝行事毕出便坐三公已上献太祝送
神于门然后至尊还拜百官赞拜乃退博士江邃议在
始不迎明在庙也卒事而送节孝思也若不送而辞是
舍亲也辞而后送是遣神也孝子不忍违其亲又不忍
遣神是以祝史送神以成烝尝之义旧仪为是九月徐
道娱议禘祫之礼三年一五年再公羊所谓五年再殷
祭也在四时之间周礼所谓凡四时之间礼也礼称天
卷九十七 第 30a 页 WYG0945-0579a.png
子祫尝诸侯烝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郑注天子先祫
然后时祭诸侯先时祭然后祫有田者既祭又荐新祭
以首时荐以仲月然则大祭四祀其月各异天子以孟
月殷仲月蒸诸侯孟月尝仲月祫也 后魏志景明二
年六月孙惠蔚上言祀之大者莫过禘祫汉氏拾掇遗
篆淹中之经孔安所得惟有卿大夫士馈食之篇而天
子诸侯享庙之祭禘祫之礼尽亡曲台之记戴氏所述
然多载尸灌之义牲献之数而行事之法备物之体蔑
有具焉今之取證惟有王制公羊二书两汉魏晋咸据
卷九十七 第 30b 页 WYG0945-0579b.png
斯文以为朝典 太和十三年五月壬戌临皇信堂引
见群臣诏曰祭法称虞氏禘黄帝大传曰禘其祖之所
自出不王不禘论曰禘自既灌诗颂长发大禘尔雅禘
大祭也夏殷四时祭礿禘烝尝周改禘为祠祭义春禘
秋尝亦夏殷祭也王制犆礿祫禘祫尝祫烝郑玄解禘
天子祭圆丘曰禘祭宗庙大祭亦曰禘三年一祫五年
一禘祫则合群毁庙之主于太庙合而祭之禘则增及
卷九十七 第 31a 页 WYG0945-0579c.png
百官配食者审谛而祭之天子先禘祫而后时祭诸侯
先时祭而后禘祫鲁礼三年毕而祫明年而禘圆丘宗
庙大祭俱称禘祭有两禘明也王肃称天子诸侯皆禘
于宗庙非祭天之祭郊祀后稷不称禘宗庙称禘禘祫
一名也合祭称祫审谛称禘非两祭之名三年一祫五
年一禘总而互举之故称五年再殷祭不言一禘一祫

唐太庙 东都太庙 昭武庙

礼志唐武德元年始立四庙曰宣简公懿王景皇帝元
皇帝(三月己巳立四亲庙六月己卯追尊)贞观九年(七月辛亥)太宗诏有司定
卷九十七 第 31b 页 WYG0945-0579d.png
议谏议大夫朱子奢请立七庙虚太祖之室以待于是
尚书八座议礼曰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晋
宋齐梁皆立亲庙六此故事也制可于是祔弘农府君
及高祖为六室(旧纪贞观九年七月甲寅增修太庙为六室)神龙元年已复
京太庙又立太庙于东都(五月)议立始祖为七庙议者欲
以凉武昭王为始祖博士张齐贤议以为不可(初议立七庙以)
(凉武昭王为始祖于志宁以为非王业所因从之)于是以景帝为始祖而不祔
卷九十七 第 32a 页 WYG0945-0580a.png
宣帝(刘承庆以王制三昭不合重崇宣帝)已而以孝敬为义宗祔于庙由
是为七室睿宗时姚元之宋璟以谓义宗追尊之帝不
宜列昭穆由是祔中宗而光皇帝不迁遂为七室开元
十年(六月己巳)诏宣帝复祔于正室谥献祖并谥光皇帝为
懿祖又以中宗还祔太庙(十一年五月乙丑一作四月丙辰)于是太庙
为九室宝应二年祧献懿祔玄宗肃宗自是之后常为
九室矣(初玄宗复祔献祖诏曰使亲而不尽远而不祧说者迁就其事以谓三昭三穆与太祖祖功宗)
(德三庙不迁为九庙者周制也及敬文武三宗为一代终唐世常为九代十一室)殷盈孙传议曰故庙十一 
(室二十三楹楹十二梁垣墉广袤称之) 会要武德元年六月六日立四
卷九十七 第 32b 页 WYG0945-0580b.png
庙于长安通义里神龙元年五月(乙酉)东都创置太庙(以武)
(氏故庙为唐太庙)开元四年七月十八日礼官陈贞节苏献上
七庙昭穆议孝和(中宗)请同殷阳甲汉成帝为别庙十一
年四月祭酒徐坚表曰夏殷周汉立庙不同一处汉光
武中兴崇俭七室共堂历代遵行以为折衷五月一日
迁中宗于太庙七月二日诏曰祧室宜列为正室使亲
而不尽远而不祧庙以貌存宗由尊立于是为九室会
卷九十七 第 33a 页 WYG0945-0580c.png
昌六年五月礼仪使奏于太庙东增两室定为九代十
一室以全恩敬从之 大历十四年颜真卿议曰汉朝
近古故前汉十二帝为祖宗者四而已后汉以推美为
先光武以下皆有庙号近代循之请依三昭三穆之议
太和八年正月丙寅修太庙 贞观九年十一月十八
(一本十二月庚戌诏)诏太原肇基王业事均丰沛义等宛谯宜
别建寝庙颜师古议曰郡国造庙爰起汉初事不稽古
(地理志河中府龙门有高祖庙贞观中置)长庆元年二月李渤奏太微宫神
主请归祔太庙东都留守郑絪奏礼无二主望监神龙
卷九十七 第 33b 页 WYG0945-0580d.png
权宜之制遵建中矫正之礼博士王彦威议周书召诰
洛诰有告丰庙洛庙之文则周人两都并建宗祧至则
告飨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则两都宗庙各宜有
主 会昌五年七月中书门下(李德𥙿)奏孟州汜水县武
牢关太宗擒王窦之地关城东峰有高祖太宗像在一
堂威灵皆畏于轩台风云疑还于丰沛请如汉郡国立
庙故事更造一殿号昭武庙制可(纪五年十月作昭武庙于虎牢关)地理 
卷九十七 第 34a 页 WYG0945-0581a.png
(志汜水西一里伏龟山有昭武庙会昌五年置) 宗社之典敬而不私郡国立
庙非古也(以上并会要)

唐亲享太庙

会要(纪用甲子)太宗二贞观三年正月十日(戊午)十七年四月
十七日(庚寅亲谒) 高宗四永徽三年正月(丙子)乾封元年四
月八日总章元年十二月十九日仪凤二年正月十四
日 中宗一神龙元年十一月六日(壬午)  睿宗一景云
三年正月一日(辛未) 玄宗七先天元年十月四日(庚子)
元六年十一月六日(丙申)十七年十一月四日(庚寅)天宝元
卷九十七 第 34b 页 WYG0945-0581b.png
年二月十八日(甲午)六载正月十七日(丁亥)十载正月九日
(癸巳)十三载二月八日(癸酉) 肃宗二乾元元年四月十三
(甲寅)上元二年建子月二十九日(庚戌)  代宗一广德二
年二月二十七日(甲戌) 德宗四建中元年正月四日(庚午)
元元年十一月十日六年十一月七日(己巳)九年十一月
九日(甲申) 宪宗一元和二年正月(庚寅)  穆宗一长庆元
年正月(庚子) 敬宗一宝庆元年正月(庚戌)  文宗一太和
卷九十七 第 35a 页 WYG0945-0581c.png
三年十一月(癸巳) 武宗二会昌元年正月(庚辰)五年正月
(庚戌) 宣宗一大中七年正月(癸丑) 懿宗二咸通元年十
一月(丙子)四年正月(己巳) 僖宗一乾符二年正月(庚寅) 昭
宗二龙纪元年十一月(戊申)天复元年四月(甲戌) 开元五
年十月丙子京师修太庙成六年十月有司撰享太庙
仪注以祔祭之曰车驾发宫上曰祭必先斋所以斋心
也宜于斋所设斋宫五日赴宫宿六日质明行事宋璟
等言圣情深至请即施行又仪注自大次至殿前施行
褥帝不许但履地而行六日上自斋宫步诣太庙十一
卷九十七 第 35b 页 WYG0945-0581d.png
月丙申亲谒 艺文志郭山恽亲享太庙仪注三卷
杜甫朝享赋膋以萧合酤以茅明嘏以慈告祝以孝成
福穰穰于绛阙芳菲菲于玉斝 韩愈元和圣德诗正
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视瞻
梁梠戚见容色泪落入俎侍祠之臣助我恻楚乃以上
辛于郊用牡(二年正月庚寅朝享庙至德顺二室呜咽感动)

唐禘祫仪

卷九十七 第 36a 页 WYG0945-0582a.png
礼志(兼会要)上元三年十月三日有司祫享太庙议者以
礼纬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公羊五年再殷祭两义莫能
决太学博士史玄璨议祫在禘后三年禘在祫后二年
从之开元六年秋祫明年而禘后凡七祫五禘至二十
七年祫禘并在一岁有司觉其非乃议请从徐邈先二
后三之议(邈谓二禘相去为月六十中分三十置一祫礼部郎崔宗之驳集贤学士陆善经以为允)
(太常卿韦绦请以今年夏禘为殷祭之源五年再殷周而复始从之)由是一禘一祫在五
年之间合于再殷之义开元十七年四月十日庚午禘
飨太庙九室命有司摄行礼初唐禘祫序昭穆禘各于
卷九十七 第 36b 页 WYG0945-0582b.png
其室礼官韦绦奏请如王肃等议禘祫皆序列昭穆从
之唐兴以景帝为太祖世近在三昭三穆之内至祫禘
乃虚东向之位而太祖与群庙列于昭穆代宗祔元肃
迁献懿于是太祖居第一室禘祫正位东向而献懿不
合食凡十八年建中二年九月四日太常博士陈京请
别为献懿立庙至禘祫则享(京本传同)诏百官议礼仪使颜
真卿曰景帝配天尊无与上禘祫暂屈昭穆以申孝尊
卷九十七 第 37a 页 WYG0945-0582c.png
先实明神之意晋蔡谟等有成议请祫享奉献主东向
懿主居昭景主居穆于是还献懿祫于庙贞元七年十
一月二十八日太常卿裴郁言献懿亲尽庙迁居东向
非是下群臣议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左庶子李嵘等七
人议复藏二主西夹室吏部郎中柳冕等十二人议请
别庙以居二祖工部郎张荐等请自献而下悉入昭穆
虚东向位司勋员外郎裴枢议建石室于寝园考功员
外郎陈京言兴圣则献懿曾高祖以曾孙祔曾高庙大
顺也京兆少尹韦武曰祫则献祖东向禘则太祖东向
卷九十七 第 37b 页 WYG0945-0582d.png
仲子陵请迁献懿于德明兴圣庙其月二十七日柳冕
上禘祫义證(义一作议)凡十四篇以备顾问三月十二日奏
议状四门博士韩愈质众议自申其说曰当禘祫献祖
居东向景从昭穆是祖以孙尊孙以祖屈十一年七月
十二日诏于颀等议(十四状)令尚书省会百官国子儒官
定可否二十六日左司郎陆淳奏今议者有四曰藏夹
室曰置别庙曰各迁于园曰祔兴圣庙唯祔兴圣庙庶
卷九十七 第 38a 页 WYG0945-0583a.png
乎得礼(议者不过三一曰复太祖正位二曰并列昭穆虚东向三曰祫则献祖禘则太祖迭居东向帝)
(未决)十二年十月辛亥祫祭太庙十九年三月将禘祭京
复请诏百官议左仆射姚南仲等献议五十七封付都
省集议王绍等五十五人请奉献懿主祔兴圣庙鸿胪
卿王权曰诗清庙祀文王不言大王王季祔后稷庙不
敢以私夺公也权据诗礼成文上意遂定十五日丙申
定迁二祖于德明兴圣庙二十四日禘飨太庙太祖始
复东向(京自博士奏议弥二十年乃决) 宋朝咸平元年宋湜议曰续
曲台礼贞元十年给事中陈京议祫祭图中睿俱列昭
卷九十七 第 38b 页 WYG0945-0583b.png


唐诸臣庙室著令

志诸臣庙室服器之数视其品开元十二年著令(会要十三)
(年敕)一品二品四庙三品三庙五品二庙嫡士一庙庶人
祭于寝及定礼二品以上四庙三品三庙三品以上不
须爵者亦四庙有始封为五庙四品五品有兼爵亦三
庙六品以下达庶人祭于寝 会要贞观六年侍中王
卷九十七 第 39a 页 WYG0945-0583c.png
圭不立庙为执法所纠天宝元年四月萧嵩以私庙近
曲江请移他处会昌五年二月敕百寮不得于京城内
置庙于坊内置者准古礼于所居处大中五年十一月
一日崔龟从请下太常礼院重定立庙制度礼院奏远
坊得立庙三品以上不得过九架三室五间埳室以石
庙垣开南门东门有屋馀准开元礼曲台礼为定制

唐祀夏禹庙

旧纪贞观十二年二月乙丑次陜州祀夏禹庙 狄仁
杰传持节江南毁吴楚淫祠千七百房止留夏禹吴太
卷九十七 第 39b 页 WYG0945-0583d.png
伯季札伍员四祠 宋朝政和四年七月五日修陜府
三门山禹庙 吴越春秋启使使以岁时春秋祭
禹于越立宗庙于南山之上  后汉志陈留郡雍
丘注引曹植禹庙赞  祥符三年九月四日庚辰
礼官请祀汾阴前七日以中祠礼祭伏羲神农汉
文庙(河中)舜庙(河西)禹庙(龙门)汤庙(宝鼎)周文王周公庙
(临晋)武王庙(永乐)黄帝庙(湖城)用中牢(五年五月河中府于舜井侧建)
卷九十七 第 40a 页 WYG0945-0584a.png
(庙)六年十一月四日又以谒太清宫请祠高辛汤庙(应天)
礼如中祠(又见群祀)景德四年二月庚寅令河南府建汉高
祖庙以时致祭编入正辞录

建隆四亲庙 嘉祐八室图

建隆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太常请立宗庙己巳(二十九日)
部尚书张昭等议(主客郎中任彻状)尧舜禹五庙二昭二穆与
始祖商六庙昭穆之外祀契与汤周七庙亲庙之外祀
太祖文武魏晋始复七庙之制隋文立高曾祖祢四庙
唐因隋制庙止四亲请追尊四代号谥立四庙奏可三
卷九十七 第 40b 页 WYG0945-0584b.png
月壬戌有司上庙号(高祖朓谥曰文献庙号僖祖曾祖珽谥惠元庙顺祖祖敬谥简恭庙)
(翼祖考弘殷谥昭武庙宣祖)九月丙午册四亲庙而亲飨之礼行于
乾德元年十一月癸亥开宝四年十一月戊午之亲郊
开宝九年三月五日之雩祀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十五
日礼院言唐长安太庙九室皆同殿异室其制二十一
间四柱东西夹室各一前后面各三阶东西各二侧阶
今太庙四室每室三间太祖升祔请如长安庙制为五
卷九十七 第 41a 页 WYG0945-0584c.png
室室二间诏宗正脩奉至道三年五月有司言唐郊祀
录庙各一屋三间华饰连以罘罳同殿异室无别设库
屋明文请东西各增脩一间以藏宝册从之景德四年
七月龙图待制陈彭年请太庙偏门东门祠官不许乘
马入祥符二年九月十六日决金水河为渠环太庙初
庙室前楹狭隘禘祫序昭穆南北不相对嘉祐亲祫增
筑土阶张幄帟乃可行礼嘉祐八年六月(英宗已立)礼院请
增一室观文殿学士孙抃等议曰禘祫图太祖太宗同
居昭位南向真宗居穆位北向盖先朝稽古礼著祀典
卷九十七 第 41b 页 WYG0945-0584d.png
请增为八室以备天子事七世之礼侍讲卢士宗司马
光议僖祖迁西夹室祀三昭三穆抃等再议存僖祖室
以备七世之数甲戌广太庙为八室甲午(二十四日)脩奉太
庙使蔡襄以八室图进焉(请广庙室并夹室为十八间宗正承赵观请增广檐陛凡)
(二丈七尺如亲祫时先是康定元年十二月十三日同判太常宋祁请七室各榜其门曰某祖某宗之庙室诏)
(可)元丰八年八月礼官请祧翼祖元符三年五月礼官
言晋成帝时宗庙十室康帝以弟承统不迁京兆府君
卷九十七 第 42a 页 WYG0945-0585a.png
始增为十一室宜如晋故事崇宁二年五月诏曰景祐
钦崇之诏元符尊奉之文恩以称情礼以义起酌郑氏
四亲之论取王肃九庙之规奉二祧之灵(翼宣)还列圣之
次四年正月奉僖祖为太庙始祖

乾德亲飨太庙

乾德元年十一月十三日帝以亲郊斋于崇元殿翌日
服通天冠绛纱袍执镇圭乘玉路卤簿前导赴太庙宿
斋翌日未明三刻帝服衮冕执镇圭行飨礼于四室自
是每行郊祀前一日朝飨太庙如仪 太祖四(亲郊朝享三告)
卷九十七 第 42b 页 WYG0945-0585b.png
(幸西京行雩祀一)太宗五(并亲郊朝享)真宗十二(亲郊朝享四告行封禅一封禅礼成)
(恭谢一告祀汾阴一汾阴礼成恭谢一圣祖降恭谢一告谒太清宫一东郊恭谢二)仁宗十三(亲郊)
(朝享九明堂朝享一祫祭一修大内恭谢一)英宗一(亲郊朝享)神宗六(郊祀朝享四明堂朝)
(享二)哲宗五(郊祀二明堂三)徽宗九(冬祀朝享八宗祀一)高宗十(明堂三上徽宗册宝)
(一亲郊六)
端拱二年七月丁亥诏以八月二十四日亲飨太庙有
司详定仪注辛丑诏以彗孛停
卷九十七 第 43a 页 WYG0945-0585c.png

咸平亲飨太庙

咸平二年十一月乙酉飨太庙至太宗室泣下欷歔感
动左右

祥符恭谢太庙 仪注 乐章 奉先歌

祥符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庚辰诏曰朕祗事上封克
成大典二十七日上尊谥礼毕恭谢太庙有司定仪注
以闻二十五日壬午详定所上仪注李宗谔上奠献乐
章二首癸未帝斋于长春殿翌日甲申帝服通天冠绛
袍奉太祖太宗尊谥册宝拜授摄太尉王旦持节奉册
卷九十七 第 43b 页 WYG0945-0585d.png
升辂銮驾诣庙酌奠六室五年闰十月三日诏以真驭
下临逖知遐胄以今月七日告谢太庙令有司定仪注
四日丁卯命置五使如郊礼备三献庭设官悬登歌銮
驾仪仗增至七千人(旧用二千人)五日李宗谔上奠献登歌
瑞安曲乐章六日帝斋于长春殿翼日辛未恭谢太庙
六室帝作奉先歌近臣毕和 天禧元年正月三日癸
卯以朝飨太庙誓百官八日戊申奉宝册升辂九日已
卷九十七 第 44a 页 WYG0945-0586a.png
酉奉上六室宝册百官陪列十日庚戌朝享六室二年
六月十五日诏太庙每室各置祭器

明道奉慈庙

祥符六年七月有司请奉元德皇后合飨曰母贵由于
子子孝本于亲后稷诸侯故姜嫄异祭于帝喾开元王
者故昭成祔飨于睿宗明道二年五月丁卯钱惟演请
以章献明肃(刘)章懿(李)二后并祔真宗室下礼官议六
月己未礼官言太祖追尊四室以一后配太宗以孝明
配太祖室而孝惠孝章别庙真宗以懿德配太宗室礼
卷九十七 第 44b 页 WYG0945-0586b.png
官援唐昭成肃明故事请以明德同祔祥符三年判宗
正赵湘请祔元德诏礼官议六年复请从之今章穆已
祔真宗室按帝喾之妃后稷之母特立庙而祭谓之閟
宫请即太庙外立别庙奉二太后神主同殿异室岁时
荐飨如太庙七月己丑诏别立庙名自为乐曲八月壬
寅学士冯元宋绶等言周立妣庙谓之閟宫梁有小庙
唐有仪坤二后庙请名奉慈从之十月己酉祔二后神
卷九十七 第 45a 页 WYG0945-0586c.png
主于奉慈庙庆历五年闰五月二十七日诏曰朕有事
太庙格于奉慈其议升祔礼十月辛酉升二后祔真宗
庙七年七月二十一日诏将来南郊享奉慈庙朕亲行
之十一月丁酉朝飨太庙奉慈庙(熙宁二年九月辛卯废奉慈庙)

景祐宗庙荐新礼

雍熙二年十一月十一日以畋猎亲射所获十兔飨太
(按开宝通礼荐新之仪)淳化三年正月二十六日诏仲春开冰
献羔祭韭景祐二年四月八日己未宗正丞赵良规言
月令一岁之间八荐新物周颂潜冬荐鱼春献鲔是其
卷九十七 第 45b 页 WYG0945-0586d.png
乐章存者通礼著宗庙荐新凡五十馀品(本开元礼)诏礼官
议曰本朝惟荐冰著常祀吕纪简而近薄唐令杂而不
经于是更定四时所荐凡二十八物卜日荐献一以开
宝礼六月礼官请四时荐新礼如朔望牙盘食帝后同
荐诏可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详定礼文所言孟春
荐韭以卵羞以葑仲春荐冰季春荐笋羞以含桃孟夏
以彘尝麦仲夏尝雏以黍羞以瓜季夏羞以芡菱孟秋
卷九十七 第 46a 页 WYG0945-0587a.png
尝粟与稷羞以枣梨仲秋尝麻稻羞以蒲季秋尝菽羞
以兔栗孟冬羞以雁仲冬麇季冬鱼凡二十七物古者
荐于寝汉仪尝韭之属皆于庙韦玄成传以为庙岁二
十五祠而荐新在焉隋唐因其失然皆不出神主请依
韦彤五礼精义但设神座三年十月又言孟飨无祠礿
烝尝之别请春加韭卵夏麦鱼秋黍豚冬稻雁以应古
礼四年十月十四日又言唐天宝五载四月己亥始诏
太庙加常食一牙盘韦彤等议燕私之馔不可渎其牙
盘食请罢从之(先是乾德六年和岘请禘祫时飨如唐天宝之制如牙盘食)十六日
卷九十七 第 46b 页 WYG0945-0587b.png
诏八庙月祭用牲元祐七年八月从太常丞吕希纯之
言复用牙盘易名荐羞绍圣元年七月复罢

景祐定三圣崇配

二年五月甲申朔诏王者奉祖宗尚功德禋天祀地则
侑神作主审谛合食则百世不迁其令礼官辩崇配之
序定二祧之位庚子礼院言王者建庙祏之严合昭穆
之缀祖一而已始受命也宗无豫数待有德也太祖诞
卷九十七 第 47a 页 WYG0945-0587c.png
受宝命付畀四海铺敦燮伐潜黜不端夷泽潞之畔兼
淮海之昧东焚吴舆右因蜀垒湘楚番禺请吏入朝当
此之时天下去大残蒙更生此万世之业也太宗提神
略席下武龚行天讨底定太原由是谨九刑之辟艺四
方之贡信赏类能重食劝分官无烦苛人无恫怨又引
搢绅诸儒讲道兴学炳然与三代同风真宗乾粹日昭
执竞维烈遂考夏谚绍虞巡秘牒岱宗育榖冀壤翕受
瑞福普浸黎元肖翘跂行民罔不宁百度已备眷授明
(以太祖比周后稷太宗真宗比周之文武)洪惟一祖二宗之烈历选坟诰
卷九十七 第 47b 页 WYG0945-0587d.png
未有高焉者也请以太祖为定配二宗为迭配其将来
皇帝亲祠请以三圣皆侑上显对越之盛次申遹追之
感诏恭依十一月乙未郊祀三圣并侑皇祐三年九月辛
亥明堂陟配三后(胡宿言唐初始有兼配垂拱中有三祖同配之礼开元十一年礼官建议罢之)
至道三年诏亲郊以太祖太宗并配景祐二年诏太祖
定配二宗迭侑复有三圣并侑之诏

皇祐亲飨太庙

卷九十七 第 48a 页 WYG0945-0588a.png
天圣元年四月乙卯遣官禘飨太庙(礼官言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
(以孟夏)遂以荐飨为禘飨皇祐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己酉
以大飨明堂具大驾卤簿赴景灵宫行荐飨礼毕斋于
太庙翌日庚戌诣七室行朝飨之礼降神乐作帝密谕
乐卿令备其音节礼仪使请憩小次帝拱立益庄辛亥
卒飨明堂

皇祐家庙制度

庆历元年郊赦听文武官立家庙有司以古今异宜封
爵殊制遂格诏书皇祐二年宗祀礼成宰臣宋庠请下
卷九十七 第 48b 页 WYG0945-0588b.png
礼官儒臣议定制度翰林承旨而下奏请自平章事以
上立四庙东宫少保以上三庙器物仪范参酌以闻十
二月甲申朔班家庙之制然庙制卒不立独文彦博首
奏立庙河南明年七月诏可之至和初镇长安访唐杜
岐公旧迹嘉祐元年仿而营之(一堂四室旁两翼前两庑及门)

嘉祐祫飨

嘉祐四年四月丁卯(三日)御札曰朕尝耕耤灵坛宗祀
卷九十七 第 49a 页 WYG0945-0588c.png
路寝惟祫飨著礼经追远奉先莫斯为重以孟冬诣太
庙行祫飨之礼详定仪注五日以宰臣富弼为祫飨大
礼使韩琦礼仪使枢密宋庠仪仗使参政曾公亮桥道
使枢副程戡卤簿使六月六日戊辰同判宗正赵良规
言太祖虚东向之位诏两制台谏礼官集议王举正议
曰大祫以合昭穆辨尊卑必以受命之祖居东向之位
本朝以太祖为受命之君然僖祖以降四庙在上故每
遇大祫止合昭穆而虚东向魏晋以来亦用此礼今亲
飨之盛宜如旧为便诏恭依七月丁巳命允弼亚献允
卷九十七 第 49b 页 WYG0945-0588d.png
良三献九月癸巳朔内出御制乐章舞名下太常肄习
十月二日命枢密臣升南郊告天地三日甲子诏百官
习仪尚书省九日庚午帝斋于大庆殿十一日壬申乘
大辇至景灵宫荐享毕斋于太庙十二日癸酉五鼓帝
自斋殿常服乘舆至大次改服衮冕行祫享礼(梅尧臣为祫礼)
(颂)质明还宫御紫宸殿受贺升宣德门肆赦(戊寅百官加恩)
十一日壬午诣万寿观恭谢二十六日丁亥集英殿饮
卷九十七 第 50a 页 WYG0945-0589a.png
福大宴按禘祫大祭也周制禘以夏祫以秋閟宫传曰
诸侯禘则不祫惟天子兼之马融王肃有禘大祫小之
论郑玄注二礼又以祫大禘小杜佑通典论禘祫取郑
说之长且引公羊曰大事于太庙大事者祫也唐开元
中太常又有先二后三之议 熙宁五年三月八日中
书门下言治平四年闰三月敕迁僖祖主藏夹室宜详
议四月三日翰林学士元绛等五人议以僖祖为太祖
天章待制孙固请别为僖祖之室十月十一日张师颜
等三人议筑别庙苏棁议以僖祖祔景灵宫章衡等请
卷九十七 第 50b 页 WYG0945-0589b.png
以为始祖配感生帝十一月中书请以僖祖为太庙始
祖孟春配感帝迁顺祖夹室八年四月乙亥诏禘祫奉
僖祖东飨(馀见后) 绍兴一年十月十二日太常言五礼
新仪太庙三年一祫以孟冬以时飨所择日祫飨二十
七年五月又言祫飨设七祀配享功臣及冬飨设功臣
腊飨七祀并如政和新仪

元丰荐飨仪

卷九十七 第 51a 页 WYG0945-0589c.png
元丰六年十一月五日丙午亲郊前期三日奉仁英徽
号册宝于太庙翼日荐享景灵宫礼毕帝服通天绛纱
乘玉辂至太庙帝却乘舆步入庙趋至斋宫翌日靴袍
至大次有司奏中严外办礼仪使请行事帝衮冕执大
圭宫架乐作帝再拜搢圭洗瓒讫执镇圭诣僖祖室奏
瑞安曲奠镇圭于缫藉执大圭奠瓒奉币至次室行事
如前仪帝至位兴安之乐作文舞九成奉俎豆丰安乐
作武舞进正安之乐作帝诣饮福位登歌乐作乐止僖
安乐作太常博士遍祭七祠配飨功臣赐胙奉神主入
卷九十七 第 51b 页 WYG0945-0589d.png
祏室礼仪使奏礼毕转仗赴南郊自元丰元年命枢密
学士陈襄等详定郊庙奉祀礼文正历代典礼之失至
是荐飨之仪粲然一新

宋朝庙制

东京太庙旧十六楹为七室东西二楹为夹室康定元
年冬赵希言请仿古制每主为一庙一寝不从及元符
三年哲宗祔庙七室已满(僖祖至神宗)乃祔哲宗主于东夹
卷九十七 第 52a 页 WYG0945-0590a.png
室逮崇宁二年始改三年九月癸巳诏酌郑氏四亲之
论取王肃九庙之规参合二家之言著为一代之典
中兴太庙在瑞石山之左绍兴四年创(会要五年二月十七日)
高宗在维扬寓神主于寿宁寺(己酉南渡礼官季陵遣人负神主以行)
炎四年自海道还神主留温州(十月四日奉安)绍兴三年十月
二十七日礼官江端友请建太庙正殿七楹分为十三
(祖宗十一室二夹室)五年迎温州神主及福州启运宫神御七
年四月二日更筑太庙于建康十二月十一日复奉神
主还临安十二年五月二十六日以奉徽宗主脩建别
卷九十七 第 52b 页 WYG0945-0590b.png
庙殿室三间十三年秋增脩宿斋所十六年新祭器将
成而室隘不能陈列三月乙未礼官巫伋请增建于是
从西增六楹通旧十三楹每楹为一室东西二楹为夹
室五月作祏室藏主(又作西神门册宝殿祭器库十九年五月修斋殿) 太庙
自仁宗以来祀七世崇宁初建九庙奉翼宣祖归本室
及升祔钦宗始祧翼祖淳熙末祀九世十二室绍熙五
年升祔孝宗祧僖宣二祖及光宗升祔复不祧今又祀
卷九十七 第 53a 页 WYG0945-0590c.png
九世矣 初孝惠孝章淑德章怀四后未入庙元丰六
年七月乙卯始祔庙室初议不发册太常博士王古言
升祔之重由发册而后显乃诏升祔比太庙亲祠用竹
册 元符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徽宗诏礼官议仁宗神
考庙制十一月二十八日盛次仲等议永祀不祧与天
无极(十月二十六日诏石室制度依周制尺为定去地六尺一寸)

绍兴太庙行款谒礼

绍兴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太常少卿江端友奏请修刱
五年四月十五日辛未奉迎太庙神主诏行款谒礼十七
卷九十七 第 53b 页 WYG0945-0590d.png
日大常草具其仪悉从简约五月二日车驾诣太庙行
款谒礼(先是二月四日诏张铢奉迎十六日诏临安府建太庙)

绍兴飨太庙

七年八月五日诏朝献景灵宫飨太庙褥改用绯十三
年正月戊戌(十一日)上徽宗册宝己亥亲飨太庙于棂星
门外降辂不鸣鞭丙午礼部侍郎王赏言前数日阴云
欲雪及致斋行事日景融明享徽宗室涕泗潸然酌献
卷九十七 第 54a 页 WYG0945-0591a.png
毕不御小次请宣付史馆以昭圣孝(王鈇献亲享太庙赋)先是十二年 
(冬礼官言饮福用金爵设七祀配享功臣于殿下)十月十二日礼官上郊祀前
一日朝飨太庙仪注陈设至饮福神主入室三十二年
六月(孝宗已即位)礼官请诣太庙别庙行朝飨礼(用竹册十二制乐章)
十三日定亲飨仪注前期兵部设黄麾仗饮福用玉爵
七月十四日亲飨隆兴二年十二月晦日以郊祀前一
日朝飨乾道九年十一月八日太庙行礼阴云阁雨既
成谒飨瑞雪应时
孙洙曰汉四时车驾间出飨庙及八月饮酎以尽孝思
卷九十七 第 54b 页 WYG0945-0591b.png
唐礼有亲飨之制而一世不过再三国家每岁四孟及
季冬凡五享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皆有司侍祠天子未
尝亲事惟三岁亲郊一行告庙之礼而五神御殿酌献
一岁遍焉是失礼经之意循近世之失也 元丰六年
十月庚辰太常丞吕升卿言礼甚重飨帝不闻乃于致
斋先享宗庙独唐立老子庙号太清宫每岁郊祀躬荐
焉终唐世行之莫知其非今郊宜罢飨庙或止至太祖
卷九十七 第 55a 页 WYG0945-0591c.png
一室告以侑神之意继令别修太庙躬祠之制岁五大
飨乘舆亲临其一则祀天飨亲两得其当(不行) 或曰周
公祀文武于洛邑非原庙邪朱氏曰此固礼之变也然
设于别都不设于京师及所幸郡国又不闻以果献之
亵礼施焉则与汉异矣

绍熙正太祖东向

熙宁五年章衡等议以僖祖为始祖六年正月辛亥奉
僖祖配感生帝而太祖未正东向绍兴初董弅王普朱
震等相继有请淳熙九年赵粹中集前后所论奏陈尤
卷九十七 第 55b 页 WYG0945-0591d.png
切绍熙五年九月孝宗祔庙有期上祧宣祖礼官曾三
复请正太祖东向郑侨等集议从之(室居第一祫则东向)初英宗
既祔祧僖祖于西夹室熙宁王安石请祔僖祖为始祖
居第一室祫祭居东向之位冯京司马光等引经争之
自熙宁至绍兴一百四年而蓻祖始居第一室正东向
之位

绍熙庙议 图

卷九十七 第 56a 页 WYG0945-0592a.png
五年九月诏以孝宗祔庙当议宗庙迭毁之次礼部侍
郎许及之太常少卿曾三复等请迁僖宣而奉太祖居
第一室祫享则正东向之位诏恭依闰十月癸亥且令
复议二祖祧主奉安之所丙寅侍讲朱熹以议状申省
大指以谓僖祖为始祖百世不迁之庙不当祧毁合仍
居第一室宣祖太祖太宗真仁英宗六室皆在三昭三
穆之外而太祖太宗仁宗功德茂盛宜准周之文武百
世不迁号为世室其宣祖真宗英宗迁于西夹室以从
顺翼祖之后祫享则序昭穆于堂上而时享不及焉神
卷九十七 第 56b 页 WYG0945-0592b.png
哲徽钦高孝六室为亲庙时享祫享如仪异时迭毁则
三昭三穆以次而迁惟高宗受命中兴异时虽或亲尽
当如仁宗故事别为世室百世不迁盖虽通为十室而
三世室自在三昭三穆外其始祖之庙与三昭三穆正
合七世之文如刘歆说而兄弟相继各为一世先儒亦
有定议并考古今为图(四纸)其说甚备且谓他日恢复中
原还反旧京又当别考古制世为一庙革去东汉以来
卷九十七 第 57a 页 WYG0945-0592c.png
同堂异室之陋而庙堂持之不上独奏礼官从臣所论
为别庙奉四祖熹又别定两图以见意(丁卯引对又以所论图说奏陈)
朱氏曰周礼建国之神位左宗庙五庙当在公宫东南
孙毓以为外为都宫太祖在北二昭二穆以次而南盖
太祖之庙始封之君居之昭之北庙二世之君居之穆
之北庙三世居之昭南庙四世居之穆南庙五世居之
庙皆南向各有门堂室寝而墙宇四周太祖庙百世不
迁馀庙六世后每一世一迁其迁也新主祔其班之南
庙南庙主迁北庙昭祔则穆者不迁穆祔则昭者不动
卷九十七 第 57b 页 WYG0945-0592d.png
北庙亲尽则迁其主于太庙之夹室谓之祧凡庙主在
本庙室中皆东向祫于太庙则太祖自如群昭列北牗
下南向群穆列南牗下北向南向取其向明谓之昭北
向取其深远谓之穆群庙之列左昭右穆祫祭之位北
昭南穆也宗庙之制但以左右为昭穆不以昭穆为尊
卑五庙同为都宫则昭左穆右外不失其序一世为一
庙则昭穆不相见内各全其尊大祫会于一室然后序
卷九十七 第 58a 页 WYG0945-0593a.png
尊卑之次凡已毁未毁之主毕陈而无所易四时之祫
不陈毁庙之主礼未有考意或特设位云云周后稷为
太祖组绀居昭北庙太王居穆北庙王季昭南庙文王
穆南庙成王时组绀祧王季迁而武王祔云云至文王
亲尽当祧以有功当宗别立一庙于西北谓文世室至
武王当祧亦以有功别立一庙于东北谓武世室而为
七庙矣穆之祧者藏文世室昭之祧者藏武世室而刘
歆谓三昭三穆与太祖庙七文武不在数中与诸儒少
不同前代说者多是歆 洛邑成而作清庙鲁宇复而
卷九十七 第 58b 页 WYG0945-0593b.png
新閟宫 禘王者之大祭也既立始祖之庙又推始祖
所自出之帝祀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也 祫以
昭穆合食于太祖禘以审谛尊卑 虎凤宸仪山虫衮
裳 亹亹禔福禗禗降瑞 致爱则存致悫则著 祭
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旋出户肃然必有闻
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其叹息之声
 玉海卷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