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二
卷九十二 第 1a 页 WYG0945-0469a.png

卷九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九十二
            宋 王应麟 撰
 郊祀
郊祀(上)

 易先王作乐崇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则祖考配帝
 其来远矣

黄帝圆丘

见后
卷九十二 第 1b 页 WYG0945-0469b.png

舜肆类上帝 虞圜丘

舜典正月上日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注告天及五帝
疏以事类而祭也(王制疏古尚书说非时祭天谓之类) 祭法有虞氏禘
黄帝而郊喾注禘谓祭天于圜丘也疏禘谓虞氏冬至
祭昊天上帝于圜丘大禘之时以黄帝配祭郊谓夏正
建寅之月祭感生之帝于南郊以喾配 尚书大传维
十有三祀帝乃称王而入唐郊注舜承尧
卷九十二 第 2a 页 WYG0945-0470a.png

殷祭南郊

商颂长发大禘也疏谓殷王高宗之时以正岁之正月
祭其所感之帝于南郊歌此诗焉经称帝立子生商谓
感生之帝祭法云殷人禘喾而郊冥注云禘谓冬至祭
天于圜丘 书君奭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 太甲先
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

周祀天圜丘

通典周制冬日至祀天于圜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
上帝礼神玉以苍璧牲币随玉色(郑注云圜丘所祀天皇大帝)牲用
卷九十二 第 2b 页 WYG0945-0470b.png
一犊币用缯长丈八尺王服大裘其冕无旒乘玉路锡
樊缨十有再就建太常十有二斿以祀樽及荐器以瓦
爵以匏以藁秸及蒲为席配以帝喾凡乐圜钟为宫黄
钟为角太蔟为徵姑洗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
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
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其感生帝大传曰礼不王
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因以祈谷坛
卷九十二 第 3a 页 WYG0945-0470c.png
名泰坛在国南五十里玉用四圭有邸牲用骍犊青币
配以稷其配帝牲亦骍犊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
天神日用辛(注天神谓五帝以夏正月祀其所受命之帝于南郊)牧人阳祀用骍牲注祭天南 
(郊及清庙阴祀用牲注祭地北郊及社稷)祭前期十日王亲戒百官太宰
又戒群官乃习射于泽宫选可与祭者其日王乃斋于
路寝之室祭日之晨鸡人夜呼晨以叫百官巾车鸣铃
以应典路乃出玉路建太常大司乐既宿县以声展之
王将出奏王夏所过于田首设烛祭前掌次先于丘东
门外道北设大次小次掌次张毡案设皇邸王服大裘
卷九十二 第 3b 页 WYG0945-0470d.png
而立于丘之东南西面大司乐奏圜钟为宫以下之乐
以降神(若感生帝则奏黄钟以下)次则积柴于丘坛上王亲牵牲次
则实牲体玉帛燔之谓之禋祀(韩诗外传曰天子奉玉升柴加于牲上而燔之)
乃扫丘坛上而祭王乃以匏爵酌瓦甒之泛齐以献尸
云云每献奏乐一成云云七献毕天子舞六代之乐(古制)
(天子亲在舞位若感帝舞当代之乐)乐章用昊天有成命 周礼掌次大旅
上帝注祭天于圜丘 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注
卷九十二 第 4a 页 WYG0945-0471a.png
冬至于圜丘所祀天皇大帝 祭法禘喾注谓祭昊天
于圜丘 大祝凡大禋祀执明水火而号祝注禋祀祭
天神也 孝经郊祀后稷以配天注郊谓圜丘祀天
周书作雒篇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后稷  南齐
志周礼祭天圜丘取因高之义兆于南郊就阳位也上
昭天明旁流气物 唐书褚无量议周礼冬至祭天圜
丘不以地配唯始祖为主

周五帝郊兆

周礼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类亦如之注兆为坛
卷九十二 第 4b 页 WYG0945-0471b.png
之营域五帝苍曰灵威仰赤曰赤熛怒黄曰含枢纽白
曰白招拒黑曰汁光纪黄帝亦于南郊疏春秋纬运斗
枢云太微宫有五帝坐星(大宗伯注祀五帝亦用实柴之礼)郑氏谓天有六天贾 
(逵马融王肃等以五帝非天肃合郊丘而一之以五帝为人帝) 典祀掌外祀之兆守
皆有域掌其禁令注外祀谓所祀于四郊也 掌次祀
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注祀五帝于四郊疏
谓四时迎气月令四立之祭 司服王祀昊天上帝则
卷九十二 第 5a 页 WYG0945-0471c.png
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太宰祀五帝则掌百官
之誓戒与其具脩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及执
事视涤濯及纳亨赞王牲事及祀之日赞玉币爵之事
注祀五帝谓四郊及明堂 大司寇若禋祀五帝则戒
之日涖誓百官戒于百族及纳亨前王祭之日亦如之
奉其明水火 小司寇凡禋祀五帝实镬水纳亨亦如
之注祭天曰燔柴即禋祀也五帝所祀谓四时迎气总
享明堂 士师祀五帝则沃尸及王盥洎镬水 充人
掌牲牷祀五帝则系于牢刍之三月展牲则告牷硕牲
卷九十二 第 5b 页 WYG0945-0471d.png
则赞 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 大宗伯祭五
祀注五官之神在四郊四时迎五行之气于四郊而祭
五德之帝亦食此神焉句芒食于木蓐收食于金玄冥
食于水祝融后土食于火土疏月令四时陈五德之帝
并五人神为十二月听朔及四时迎气故青圭赤璋之
下注皆云迎气时并祭五人帝五人神也郑司农云五
祀五色之帝于王者宫中曰五祀后郑不从(诗我将疏大宗伯礼)
卷九十二 第 6a 页 WYG0945-0472a.png
(四方谓四时迎气牲如其器之色则五帝之牲当用五色) 月令季秋上丁命乐正
入学习吹大飨帝(言大飨者遍祭五帝也)尝牺牲告备于天子(飨帝)
(之外亦飨群神使有司祭于群神)季冬乃毕祀帝之大臣天之神祇(四时)
(之功成于冬孟月祭其宗至此祭其佐帝之大臣勾芒之属天之神祗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疏云五帝为宗大)
(臣勾芒等为佐) 家语孔子曰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
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五行佐成上
帝而称五帝太皞之属配焉亦云帝 变礼有旅(掌于大宗)
(伯)类造(掌于小宗伯)祷祠柴望有告有用牲(又其略矣)
卷九十二 第 6b 页 WYG0945-0472b.png
周祈谷

诗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笺月令孟春祈榖于上帝
左传夏则龙星见而雩是祈谷之事与疏郊特牲云郊
之祭大报天而主日书传曰祀上帝于南郊所以报天
德报其已往又祈其将来故祈报两言也左传曰郊祀
后稷以祈农事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是郊天祈谷为
一祭也夏正郊天祭所感一帝而已雩祭总祀五帝
礼运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
卷九十二 第 7a 页 WYG0945-0472c.png
月令乃择元日祈谷于上帝注元日谓上辛郊祭天也
 公羊传郊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 郊用正月上
辛 谷梁传郊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时也郊三卜礼
也 鲁语天子祀上帝诸侯会之受命焉 左传启蛰
而郊注夏正建寅之月祀天南郊疏杜注不言灵威仰
与郑异明堂位曰鲁君孟春祀帝于郊杂记孟献子曰
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则鲁郊以周之孟春礼记
后人所录未必皆是正礼 郊特牲云云疏郑以郊丘
为二者玉(苍璧四圭)(苍骍犊)(圜钟黄钟)皆不同以苍璧苍犊圜
卷九十二 第 7b 页 WYG0945-0472d.png
钟为祭圜丘以四圭骍犊黄钟为祭五帝及郊天所用
皇氏曰天有六天岁有八祭冬至圜丘一也夏正郊天
二也五时迎气七也九月大飨八也雩与郊禖为祈祭
不入数崔氏以雩为常祭九也(又见下)祀天常礼岁九郊
雩明堂圜丘兆五帝于四郊也夏正之月祈谷诗噫嘻
郊特牲迎长日春秋书郊左传启蛰而郊是也夏祈谷
诗噫嘻月令春秋大雩左传龙见而雩是也季秋大享
卷九十二 第 8a 页 WYG0945-0473a.png
明堂诗我将月令大飨帝孝经宗祀是也冬至祀圜丘
诗昊天有成命大司乐地上之圜丘礼器因吉土飨帝
于郊是也兆五帝四郊小宗伯所掌月令迎气是也岁
凡九祭皆祀天神 宋书王燮之议郊特牲曰郊之用
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郑玄注曰三王之郊一用夏正
用辛者取其斋戒自新也月令曰乃择元日祈谷于上
帝注曰元日谓上辛郊祭天也春秋载郊有二成十七
年九月辛丑郊公羊曰曷用郊用正月上辛哀元年四
月辛巳郊谷梁曰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时也则郊祭
卷九十二 第 8b 页 WYG0945-0473b.png
之礼未有不用辛日者晋氏或丙(武帝十二月丙寅南郊受禅)或已
(太始三年十一月己卯始并圆丘方泽二至之祀合于二郊)或庚(三年十一月庚寅冬至祠天郊于圆)
(丘犹用圜丘之礼非专祈谷之祭故不用辛)并有别议今宜用辛朱膺之议
先儒论郊其议不一周礼有冬至日圆丘之祭月令孟
春有祈谷于上帝郑氏说圆丘祀昊天上帝以帝喾配
所谓禘也祈谷祀五精之帝以后稷配所谓郊也二祭
异时其神不同诸儒云圆丘之祭以后稷配取其所在
卷九十二 第 9a 页 WYG0945-0473c.png
名之曰郊以形体言之谓之圆丘名虽有二其实一祭
晋武舍郑而从诸儒是以郊用冬至不用辛日江左以
来皆用正月何偃议左传启蛰而郊则郑说有据云云
泰始六年五月乙亥诏曰古礼王者每岁郊享爰及明
堂自晋以来间年一郊明堂同日自今间二年一郊间岁
一明堂 三礼义宗郑玄谓天有六名岁有九祭王肃
谓天惟有一岁有二祭灵恩谓宜从郑  吴志注志林
曰棫朴之作有积燎之薪文王郊酆经有明文  南齐
志蔡仲熊议郑志云正月上辛祀后稷于南郊还于明
卷九十二 第 9b 页 WYG0945-0473d.png
堂以文王配宋立明堂郊还即祭是用郑志之说礼以
辛郊书以丁祀 汉郊祀志郊柴飨帝之义埽地而祭
上质也歌大吕舞云门以俟天神歌太蔟舞咸池以俟
地祇其牲用犊其席稿秸其器陶匏皆因天地之性不
敢修其文也

周郊祀天地

周颂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疏周人木德感苍帝灵
卷九十二 第 10a 页 WYG0945-0474a.png
威仰而生祭之于南郊神州之神则祭之于北郊虽南
北有异祭俱在郊故总言郊祀祀天南郊郑云夏之正
月其祭神州之月则无文盖与郊天同此经不言地
大司乐圜丘方丘注天神则主北极地祇则主昆崙彼
以二至之日祭之于丘不在于郊(大宗伯注此礼天以冬至谓天皇大帝在)
(北极者礼地以夏至谓神在昆崙者) 礼器因吉土以飨帝于郊疏谓飨
祭五方之帝于都之四郊 杂记孟献子曰正月日至
可以有事上帝 郊特牲云云疏先儒说郊其义有二
圣證论以天体无二郊即圆丘圆丘即郊郑氏以为天
卷九十二 第 10b 页 WYG0945-0474b.png
有六天丘郊各异圆丘之祭周人则以喾配之祭法禘
喾是也感生之帝则以后稷配之五时迎气及雩祭则
以五方人帝配之九月大飨五帝则以五人帝及文武
配之以文王配五天帝谓之祖以武王配五人神谓之
宗郊之祭迎长日之至也注易说曰三王之郊一用夏
正建寅之月也疏此易纬乾凿度文 郊之用辛也周
之始郊日以至注鲁礼也三王之郊一用夏正鲁以建
卷九十二 第 11a 页 WYG0945-0474c.png
子之月郊天示先有事也儒者推鲁礼言周事(用辛日者取斋)
(戒自新)疏王肃用董仲舒刘向之说以此为周郊谓周之
郊祭于建子之月而迎此冬至长日之至也以冬至阳
气新用事故用辛 通典黄帝封禅天地少昊载时以
象天颛顼命重司天以属神高辛顺天之义尧钦若昊
天郊以明天道所从来尚矣 家语郊问篇孔子曰万
物本于天人本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郊所以
明天道也周之始郊其月以日至其日用上辛至于启
蛰之月则又祈谷于上帝(注启蛰而郊郊而后耕)此二者天子之
卷九十二 第 11b 页 WYG0945-0474d.png
礼也鲁无冬至大郊之事兆丘于南就阳位也于郊故
谓之郊(注郊之名有三象天自然谓之圆丘人之所造谓之泰坛)礼器至敬不坛扫地而祭疏谓祭 
(五方之天初则燔柴于泰坛于坛下扫地而设正祭此周法也) 孝经周公郊祀后稷
以配天疏郑玄以祭法有周人禘喾之文遂变郊为祀
感生之帝魏王肃著论驳之马昭抗章固执敕博士张
融质之融称周人祀昊天于郊以后稷配周礼圜丘则
孝经之郊圣人因尊事天因下事地安能复得祀帝喾
卷九十二 第 12a 页 WYG0945-0475a.png
于圜丘配祀稷于苍帝之礼乎且周颂思文后稷配天
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则郊非苍帝肃说为长(王义具圣證论)
(郑义具三礼义宗) 曲礼天子祭天地岁遍疏天有六祭之一
岁有九地神有二岁有二祭 大宗伯注郑司农云昊
天天也疏孝经云郊祀后稷以配天典瑞云四圭有邸
以祀天先郑与王肃同一天而已似无六天之义 春
秋繁露郊祝曰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
雨庶物群生云云郊祀九句九句者阳数也 郊特牲
兆日于南郊就阳位 左传启蛰而郊郊祀后稷以祈
卷九十二 第 12b 页 WYG0945-0475b.png
农事 诗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大司乐祀天神注谓
五帝王者各以夏正月祀其所受命帝于南郊 祭法
周人禘喾而郊稷注禘谓祭昊天于圜丘也祭上帝于
南郊曰郊祭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郊祭一帝而明
堂祭五帝 隋志儒者各守所见一云祀天之数终岁
有九祭地之数一岁有二圆丘方泽一年三行若丘泽
之年祭天有九祭地有二若天不通圆丘之祭终岁有
卷九十二 第 13a 页 WYG0945-0475c.png
八地不通方泽之祭终岁有一此则郑学所宗也一云
唯有昊天无五精之帝而一天岁二祭坛位唯一圆丘
之祭即是南郊日南至祭天春又一祭祈农事谓之二
祭无别天也五时迎气皆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属非
祭天也文武配祭明堂皆祭人帝此则王学所宗也梁
陈迄隋议者各宗所师故郊丘互有变易云云梁明山
宾议周以建子祀天五月祭地殷以建丑祀天六月祭
地夏以建寅祀天七月祭地(祭法夏禘黄帝而郊鲧殷禘喾而郊冥) 周
礼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注夏正郊天也 大宗伯以
卷九十二 第 13b 页 WYG0945-0475d.png
苍璧礼天注礼天以冬至谓天皇大帝在北极者 
祀大神帅执事而卜日

周郊礼

汉志丞相衡奏言昔者周文武郊于丰鄗成王郊于洛
邑天随王者所居而飨之王商等以为郊处各在圣王
所都之南北书曰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周公加
牲告徙新邑定郊礼于雒 洛诰周公曰王肇称殷礼
卷九十二 第 14a 页 WYG0945-0476a.png
祀于新邑咸秩无文王若曰惇宗将礼称秩元祀 召
诰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注于乙卯三日用牲告
立郊位于天以后稷配故二牛疏此郊与社于攻位之
时已经营之今非常祭之月而特用牲祭天礼郊用特
牲以后稷配故二牛也郊特牲及公羊传云养牲必养
二帝牛不吉以为稷牛(丁巳三月十四日也告立祭天之位)楚语郊禘不过茧栗 
 其自时配皇天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注慎事天
地用是土中大致治 曲礼疏孝经说云后稷为天地
之主文王为五帝之宗后稷配天南郊又配地北郊则
卷九十二 第 14b 页 WYG0945-0476b.png
周人以喾配圜丘亦当配方泽也天有六祭之一岁有
九昊天上帝冬至祭之一也苍帝立春祭之东郊二也
赤帝立夏祭之南郊三也黄帝季夏土王日祭之南郊
四也白帝立秋祭之西郊五也黑帝立冬祭之北郊六
也王者各禀五帝之精气而王天下于夏正之月祭之
南郊七也四月龙星见而雩总祭五帝于南郊八也季
秋大飨五帝于明堂九也 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
卷九十二 第 15a 页 WYG0945-0476c.png
出以其祖配之注大祭曰禘大祭其先祖所由生谓郊
祀天也王者之先祖皆感大微五帝之精以生用正岁
之正月郊祭之孝经曰后稷配天配灵威仰也文王配
上帝汎配五帝也 大戴礼践阼篇武王铭曰随天之
时以地之财敬祀皇天敬以先时公符篇皇皇上帝照临
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
古维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祜薄薄之土承天之神兴
甘风雨庶卉百谷莫不茂者既安且宁维予一人某敬
拜下土之灵 泰誓类于上帝 诗维清肇禋笺云文
卷九十二 第 15b 页 WYG0945-0476d.png
王受命始祭天疏文王之时禘郊未备所祭不过感生
之帝而已 周礼鼓人以雷鼓鼓神祀注祀天神也 周
书文王在酆王乃命三公九卿及百姓之人曰恭敬斋
洁咸恪而祀于上帝周公格于左闳门会群臣曰大门
宗子助王恭明祀用能承天嘏命先人神祇报职用休
万子孙被先王之灵光 表记后稷之祀易富也其辞
恭其欲俭其禄及子孙 中庸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
卷九十二 第 16a 页 WYG0945-0477a.png
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祭义惟圣人为能飨帝孝子
为能飨亲 五经异义春秋公羊说礼郊及日皆不卜
常以正月上丁也成王命鲁使卜从乃郊鲁以上辛郊
不敢与天子同也 楚语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
律七事八种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百姓千品万官
亿丑兆民经入垓数以奉之明德以昭之和声以听之

周祀天三礼

大宗伯吉礼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疏此祀天神之三礼以
卷九十二 第 16b 页 WYG0945-0477b.png
尊卑先后为次谓歆神始也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
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副辜祭四方百物疏言祭地
示三等之礼尊卑之次亦是歆神始也 唐文粹贾曾
表春秋说云王者一岁七祭天地合食于四孟别立分
至王肃曰孔子云兆圜丘于南郊又云祭天而地配此
合祭之明说唯郑康成不论禘当合祭而分昊天上帝
为二神专凭纬文事匪经见其注大传不王不禘云正
卷九十二 第 17a 页 WYG0945-0477c.png
岁之正祭感帝之精注大司乐圆丘则引大传五禘以
为冬至祭递相矛盾

鲁郊祭

礼运鲁之郊禘非礼也 公羊传卜郊何以非礼鲁郊
非礼也 吕氏春秋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
子桓王使史角往 郊特牲疏鲁之郊祭师说不同崔
氏皇氏用王肃之说以鲁冬至郊天至建寅之月又郊
以祈谷故左传云启蛰而郊又云郊祀后稷以祈农事
是二郊也郑康成之说鲁唯一郊不与天子郊天同月
卷九十二 第 17b 页 WYG0945-0477d.png
转卜三正但春秋鲁礼也无建丑之月耳明堂位云鲁
君以孟春祀帝于郊配以后稷(注孟春建子之月鲁之始郊日以至)案圣
證论王肃与马昭之徒或云祭天用冬至之日或云用
冬至之月据周礼似用冬至之日礼记郊日用辛似用
冬至之月张融案郊与圆丘是一又引韩诗说三王各
正其郊与王肃同又鲁以转卜三正王与郑同 说文
鲁郊以丹鸡祝
卷九十二 第 18a 页 WYG0945-0478a.png

汉九天祠

郊祀志高祖六年长安置祠祀官九天巫祠九天皆以
岁时祠宫中(成帝初匡衡奏罢之)注师古曰九天者谓中央钧东
方苍东北旻北玄西北幽西方浩西南朱南炎东南阳
其说见淮南子一说东旻东南阳南赤西南朱西成西
北幽北玄东北变中央钧(史记正义尚书考灵曜云东昊东南阴云云同上)东苍 
(东北闵北玄西北幽西昊西南朱南炎东南阳)太玄经云中从羡更睟廓减沈成天  吕氏春
秋天有九野中央钧其星角亢氐东方苍其星房心尾
东北变其星箕斗牵牛北方玄其星婺女虚危营室西
卷九十二 第 18b 页 WYG0945-0478b.png
北幽其星东壁奎娄西方颢其星胃昴毕西南朱其星
觜巂参东井南方炎其星舆鬼柳七星东南阳其星张
翼轸 郊祀志神明台注师古曰汉宫阁疏云上有九
室常置九天道士百人

汉五畤 北畤 渭阳五帝庙 五帝坛 议


郊祀 圜丘

郊祀志秦襄公列为诸侯自以为主少昊之神作西畤
卷九十二 第 19a 页 WYG0945-0478c.png
祠白帝(年表襄公八年平王之元年立西畤六国表曰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僣端见矣)说文云畤 
 者天子五帝所止祭(叙传曰大夫胪岱侯伯僣畤)其后十四年秦文公作鄜畤
用三牲郊祭白帝焉(年表秦文公十年平王之十四年作)自未作鄜畤而
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雍东有好畤皆废无祀(或曰自古以雍州积)
(高神明之隩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秦德公卜居雍雍之诸祠自此
兴秦宣公四年作密畤渭南祭青帝后二百五十年秦
灵公四年于吴阳作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秦献
公作畦畤于栎阳而祀白帝唯雍四畤上帝为尊三年
一郊秦以十月为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月上旬也)
卷九十二 第 19b 页 WYG0945-0478d.png
权火拜于咸阳之旁而衣上白西畤畦畤祠如其故上
不亲往汉高祖以十月至霸上立为汉王因以十月为
岁首色上赤二年冬东击顷籍而还入关问秦时上帝
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
天有五帝而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
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名曰北畤有司进祠上
不亲往悉召故秦祠官复置太祝太宰如其故仪礼下诏
卷九十二 第 20a 页 WYG0945-0479a.png
曰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
各以时礼祠之如故文帝十三年(纪十三年夏)下诏曰秘祝
之官移过于下朕甚弗取其除之始名山大川在诸侯
诸侯祝各自奉祠天子官不领及齐淮南国废令太祝
尽以岁时致礼如故明年(十四年春)以岁比登诏有司增雍
五畤路车各一乘驾被具西畤畦畤寓车各一乘寓马
四匹驾被具河湫汉水玉加各二及诸祀皆广坛场圭
币俎豆以差加之鲁人公孙臣上书以汉当土德土德
之应黄龙见宜改正朔服色色上黄张苍以为汉乃水
卷九十二 第 20b 页 WYG0945-0479b.png
德遂罢臣言明年(纪十五年春)黄龙见成纪于是召臣拜博
士与诸生申明土德草改历服色事其夏下诏曰有异
物之神见于成纪毋害于民岁以有年朕几郊祀上帝
诸神礼官议毋讳以朕劳有司皆曰古者天子夏亲郊
祀上帝于郊(三王之郊一用夏正于时十月为岁首故言夏郊)故曰郊于是夏
四月文帝始幸雍郊见五畤祠(汉兴至此方亲郊)衣皆上赤新
垣平以望气见上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人冠冕
卷九十二 第 21a 页 WYG0945-0479c.png
或曰东北神明之舍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应于
是作渭阳五帝庙同宇帝一殿面五门各如其帝色祠
所用及仪物亦如雍五畤明年(十六年)四月郊见权火举
而祠若光煇然属天(元始五年大司马奏孝文十六年初起渭阳五帝庙祭泰一地祇以)
(太祖高皇帝配日冬至祠泰一夏至祠地祇皆并祠五帝而共一牲上亲拜郊)于是使博士诸
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议巡狩封禅事帝出长门若见五
人道北遂因其直立五帝坛祠以五牢使祠官致礼(平诛)
(乃不复自亲使有司行事) 纪景帝中六年冬十月行幸雍郊五畤
武帝元光二年冬十月初至雍郊见五畤(史大事记元光元年帝初)
卷九十二 第 21b 页 WYG0945-0479d.png
(之雍二年郊见五畤)后常三岁一郊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
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徐广曰武帝立已十九年志云郊雍获一角兽若麃然)
(有司曰陛下肃祇郊祀上帝报锡一角兽盖麟云于是以荐五畤畤加一牛以燎锡诸侯白金以风符应合于)
(天也)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元鼎四年冬十月行幸
雍祠五畤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五年冬十月行
幸雍祠五畤遂踰陇登空桐西临祖厉河而还元封二
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卷九十二 第 22a 页 WYG0945-0480a.png
通回中道大始四年十二月行幸雍祠五畤 凡八(太初二年祠)
(官进畤犊牢具)宣帝五凤二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畤(史大事记神爵二年)
(上郊雍五畤祋祤出宝璧玉器)元帝初元五年行幸雍祠五畤永光四
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畤建昭元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成帝建始二年春正月罢雍五畤(志云建始二年丞相衡言今雍鄜密上下)
(畤本秦侯各以其意所立非礼所载汉初因秦故祠复立北畤今既稽古郊见上帝五方毕陈各有位馔不宜)
(复修)永始二年十一月行幸雍祠五畤三年冬十月庚辰
复雍五畤元延元年绥和元年并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郊祀志秦祠雍四畤春为岁祷因泮冻秋涸冻冬赛
卷九十二 第 22b 页 WYG0945-0480b.png
祠五月尝驹春夏用骍秋冬用骝驹(一本云驹四匹木寓龙一驷木寓车)
(马一驷各如其帝色)黄犊羔各四圭币各有数皆生瘗埋无俎豆
之具三年一郊秦以十月为岁首故常十月上宿郊见
通爟火拜于咸阳之旁而衣上白文帝十四年(一本十三年)
诏增雍五畤路车各一乘被驾具武帝太初二年有司
言雍五畤无牢孰具芬芳不备乃令祠官进畤犊牢具
色食所胜以木寓马代驹云 地理志扶风雍县有五
卷九十二 第 23a 页 WYG0945-0480c.png
(太昊黄帝以下祠三百三所) 百官表五畤各一尉 括地志汉
五帝畤在岐州雍县南(鄜密吴阳上下北) 史记正义西畤在
秦州括地志三畤原在岐州雍县南二十里(鄜上下畤并在此原)
(上因名三畤原在吴山之阳)畦畤在雍州栎阳县东二十五里栎阳
故城中晋灼云形如种韭一畦畤中各一土封也张晏
云汉祠五畤于雍丘五里一烽火括地志云渭阳五帝
庙在雍州咸阳县东三十里宫殿疏云五帝庙一宇五
殿也(一宇之内设五帝各依其方帝别为一殿而门名如帝色) 齐志王俭议秦为
诸侯杂祀诸畤始皇并天下未有定祠汉高受命因雍
卷九十二 第 23b 页 WYG0945-0480d.png
四畤而起北畤始祠五帝未定郊丘文帝十六年新垣
平议初起渭阳五帝庙武帝初至雍郊见五畤后常三
岁一郊祠雍元鼎四年始立后土祠于汾阴明年立太
一祠于甘泉自是以后二岁一郊与雍更祠成帝初匡
衡于长安定南北郊哀平之际又复甘泉汾阴祠元始
五年复长安南北二郊光武建武二年定郊祀兆于洛
阳魏晋因循率由汉典 隋志案前汉黄图上帝坛径
卷九十二 第 24a 页 WYG0945-0481a.png
五丈高九尺后土坛方五丈高六尺 文帝纪十五年
春黄龙见于成纪上乃下诏议郊祀公孙臣明服
色新垣平设五庙(即渭阳五帝庙)夏四月上幸雍始郊见
五帝赦天下修名山大川祀有司以岁时致礼十六
年夏四月上郊祀五帝于渭阳(师古曰志云在长安东北)郊祀志注师 
 古曰庙记云五帝庙在长安东北(志云夏四月文帝亲拜霸渭之会以郊见渭阳五帝庙临渭其北穿蒲池)
(沟水后文帝怠于改正服鬼神之事而渭阳长门五帝使祠官领以时致礼不往焉) 郊祀志八
神云云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畤命曰畤地贵
阳祭之必于泽中圆丘云(史记正义盖在今宝鼎县北圜丘上祠后土是也)
卷九十二 第 24b 页 WYG0945-0481b.png

汉宣室受釐

贾谊传文帝思谊召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宣室注宣室
未央前正室汉仪注祭天地五畤皇帝亲自行祠还致
福釐 文纪十四年春诏曰祠官祝祭皆归福于朕躬

汉甘泉泰畤 泰一坛 紫坛 泰一祠 五


帝坛 甘泉圜丘 宝鼎神策 泰一锋旗


天文坛 泰畤坛

卷九十二 第 25a 页 WYG0945-0481c.png
纪元鼎五年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立泰畤于甘泉(王莽)
(奏元鼎五年十一月癸未立太一祠于甘泉三岁一郊与雍更祠亦以高祖配)天子亲郊见(注师)
(古曰祠太一也)朝日夕月(应劭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臣瓒曰汉仪注郊泰畤)
(皇帝平旦出竹宫东向揖日其夕西乡揖月便用郊日不用春秋也师古曰春朝朝日秋暮夕月常礼也郊泰)
 畤而揖日月此又别仪(晋志曰汉武云云后遂旦夕常拜)诏曰朕以眇身托于王
侯之上德未能绥民民或饥寒故巡祭后土以祈丰年
冀州脽壤乃显文鼎获荐于庙渥洼水出马朕其御焉
战战兢兢惧不克任思昭天地内惟自新诗云四牡翼
翼以征不服亲省边陲用事所极望见泰一修天文䄠
卷九十二 第 25b 页 WYG0945-0481d.png
(古禅字祭也臣瓒曰此年初祭泰畤于甘泉此祭天于文䄠也祭天则天文从故曰修天文䄠也师古曰朝日)
(夕月即天文䄠也)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明易曰先甲三日后
甲三日(先甲三日辛也后甲三日丁也)朕甚念年岁未咸登敕躬斋戒
丁酉拜况于郊 郊祀志(兼本纪)元光二年亳人缪忌奏
祠泰一方曰天神贵者曰泰一泰一佐曰五帝古者天
子以春秋祭泰一东南郊日一太牢七日(每日以一太牢凡七日祭)
(也)为坛开八通之鬼道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于长
卷九十二 第 26a 页 WYG0945-0482a.png
安城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方(通鉴纲目元光二年立泰一祠)后人上书
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祠三一天一地一泰一天
子许之令太祝领祠之于忌泰一坛上如其方后人复
有言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冥羊
用羊祠马行用一青牡马泰一皋山君用牛武夷君用
乾鱼阴阳使者以一牛令祠官领之如其方而祠于忌
泰一坛旁元鼎四年秋上雍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
也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今
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
卷九十二 第 26b 页 WYG0945-0482b.png
曰黄帝得宝鼎冕侯问于鬼臾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
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黄帝迎日
推筴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五年冬十月上遂郊雍至
陇西登空桐幸甘泉令祠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放亳
忌泰一坛三陔(陔重也)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
西南除八通鬼道(服虔曰坤位在未黄帝从土位)泰一所用如雍一畤
物而加醴枣脯之属杀一氂牛(音狸西南夷长髦之牛也)以为俎豆
卷九十二 第 27a 页 WYG0945-0482c.png
牢具而五帝独有俎豆醴进其下四方地为啜食群神
从者及北斗云(啜谓联续而祭也)已祠胙馀皆燎之其牛色白
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酒之(言以白鹿纳牛中以彘肉纳鹿中又以水)
(及酒合内鹿中)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泰一祝宰则衣紫及
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平准书既得宝鼎立后土太一祠注元鼎四年立)
(后土五年立泰畤)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泰
一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泰一如雍郊礼其赞享曰
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
拜见焉而衣上黄其祠列火满坛坛旁亨炊具有司云
卷九十二 第 27b 页 WYG0945-0482d.png
祠上有光公卿言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有司奉瑄玉
(璧大六寸谓之瑄)嘉牲荐享(汉旧仪云祭天养牛五岁至三千斤)是夜有美光及
昼黄气上属天太史令谈祠官宽舒等曰神灵之休祜
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坛以明应令太祝领秋
及腊间祠三岁天子一郊见(儿宽上寿曰宗祀泰一汉旧仪祭天用六采绮席)
(六重用玉几玉饰器凡七十)其秋为伐南越告祷泰一以牡荆画幡
日月北斗登龙以象泰一三星为泰一锋旗命曰灵旗
卷九十二 第 28a 页 WYG0945-0483a.png
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注李奇曰牡荆作幡柄也如淳曰牡荆荆之无)
(子者皆洁斋之道晋灼曰牡节间不相当也月晕刻之为劵以畏病者天文志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泰一之)
(常居也旁三星三公也画一星在后三星在前为泰一锋旗也师古曰李晋二说是以牡荆为幡竿而画幡为)
 日月龙及星(扬雄甘泉赋招摇泰一举洪颐树灵旗)郊祀歌惟泰元尊招摇灵旗九夷宾将 晋志太一 
(星在天一南相近亦天帝神也主使十六神知风雨水旱兵革饥馑疾疫灾害所在之国)淮南子云太微者 
(太一之庭紫宫者太一之居)元鼎六年春既灭南越下公卿议曰民
间祠有鼓舞乐今郊祠而无乐岂称乎于是塞南越祷
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瑟元封元
年冬北巡朔方乃归甘泉且用事泰山先类祠泰一(类祠)
卷九十二 第 28b 页 WYG0945-0483b.png
 谓以事类祭之(元鼎五年郊见元封元年类祠泰一)二年冬郊雍五帝还拜祝
祠泰一赞享曰德星昭衍厥为休祥寿星仍出渊耀光
明信星昭见皇帝敬拜泰祝之享(史记元封元年秋有星茀于东井后十馀)
(日有星茀于三能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填星出如瓜食顷复入有司曰陛下建封禅天其报德星云师古以德)
(星即镇星索隐曰德星岁也寿星南极老人也信星镇星也)五年冬行南巡守春三
月还至太山增封四月还幸甘泉郊泰畤天汉元年正
月行幸甘泉郊泰畤后元元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卷九十二 第 29a 页 WYG0945-0483c.png
二月诏曰朕郊见上帝巡于北边见群鹤留止以不罔
罗靡所获献荐于泰畤光景并见其赦天下至宣帝修
武帝故事敬齐祠之礼神爵元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
畤数有美祥改元神爵四年二月诏修兴泰一五帝后
土之祠齐戒之暮神光显著荐鬯之夕神光交错上帝
嘉向海内承福五凤元年正月幸甘泉郊泰畤甘露元
年正月三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匈奴呼韩邪单于
稽侯㹪来朝黄龙元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单于来
(凡五郊)元帝初元二年四年永光元年五年建昭二年
卷九十二 第 29b 页 WYG0945-0483d.png
并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志凡五奉泰畤后土之祠间岁一幸甘泉)成帝建
始元年匡衡张谭奏十二月作长安南北郊罢甘泉汾
阴祠是日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围以上(坏竹宫)二年
正月罢雍五畤诏曰乃者徙泰畤后土于南北郊朕亲
饬躬郊祀上帝皇天报应神光并见匡衡言甘泉泰畤
紫坛八觚宣通象八方五帝坛环周其下又有群神之
坛以尚书禋六宗望山川遍群神之义紫坛有文章采
卷九十二 第 30a 页 WYG0945-0484a.png
镂黼黻之饰及玉女乐石坛仙人祠瘗鸾辂骍驹寓
龙马上质不饰以章天德紫坛伪饰宜皆勿脩(服虔曰八)
(觚如今社坛师古曰觚角也)永始三年冬十月庚辰皇太后诏复
甘泉泰畤汾阴后土雍五畤陈仓陈宝祠(语在郊祀志)
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神光降集紫殿元延二
年四年绥和三年并正月幸甘泉郊泰畤(太后诏复南北郊长)
(安如故)哀帝建平三年十一月壬子复甘泉泰畤汾阴
后土罢南北郊遣有司礼祠 太一与泰一不同礼
乐志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一甘泉就乾位在京之
卷九十二 第 30b 页 WYG0945-0484b.png
西北若立泰一祠坛于东南郊即与就乾位异矣(楚词)
(九歌首以东皇太一)汉以正月上辛祠泰畤甘泉以昏时夜祠
至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女七十人
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颢冬歌玄冥又得
神马渥洼中复次以为太一歌 置寿宫神君(臣瓒曰寿)
(宫奉神之宫)神君最贵者曰太一其佐曰太禁司命之属
皆从之非可得见闻其言来则风肃然居室帷中时
卷九十二 第 31a 页 WYG0945-0484c.png
昼言然常以夜天子祓然后入又置寿宫北宫张羽旗
设共具以礼神君(元朔四年) 志云诸所兴如薄忌泰一及
三一以岁时致礼皆太祝领之甘泉泰一汾阴后土三
年亲郊祠
平帝元始五年大司马奏孝文十六年用新垣平初起
渭阳五帝庙祭泰一地祇以太祖高皇帝配日冬至祠
泰一夏至祠地祇皆并祠五帝而共一牲上亲郊拜后
平伏诈诛乃不复自亲而使有司行事孝武元鼎四年
十一月甲子始立后土祠于汾阴五年十一月癸未始
卷九十二 第 31b 页 WYG0945-0484d.png
立泰一祠于甘泉三岁一郊与雍更祠亦以高祖配
礼乐志武帝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师古曰在京师西北)作十
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圆丘郊祀歌帝临二
帝临中坛四方承宇惟泰元七惟泰元尊媪神蕃釐继
统共勤顺皇之德鸾路龙鳞罔不肸饰钟鼓笙竽云舞
翔翔招摇灵旗九夷宾将天地八天地并况惟予有慕
爰熙紫坛思求厥路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
卷九十二 第 32a 页 WYG0945-0485a.png
神至尊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天门十一
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光夜烛德信著星留俞
塞陨光照紫幄珠熉黄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
后皇十四后皇嘉坛立玄黄服物发冀州兆蒙祉福华
熚熚十五神之揄临坛宇神安坐鴹吉时神嘉虞申贰
觞五神十六扢嘉坛椒兰芳璧玉精垂华光 扬雄甘
泉赋正月从上甘泉还奏赋曰惟汉十世将郊上玄定
泰畤雍神休尊明号乃命郡僚历吉日协灵辰星陈天
行逆釐三神齐阳灵之宫集虖礼神之囿登虖颂祇之
卷九十二 第 32b 页 WYG0945-0485b.png
堂钦祡宗祈燎熏皇天招繇泰壹举洪颐植灵旗樵蒸
焜上配藜四施玄瓒觓䚧秬鬯泔淡肸蚃丰融懿懿芬
芬炎感黄龙兮熛讹硕麟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
延群神傧暗蔼兮降清坛瑞穰穰兮委如山天阃决兮
地垠开八荒协兮万国谐云飞扬兮雨滂沛子胥德兮
丽万世崇崇圜丘隆隐天兮增宫㠁差骈嵯峨兮圣皇
穆穆信厥对兮徕祗郊禋神所依兮俳佪招摇灵迉迟
卷九十二 第 33a 页 WYG0945-0485c.png
兮 黄图汉圜丘在昆明故渠南有汉故圆丘高二丈
周回百二十步 续汉志注汉旧仪祭天紫坛幄帷
水经注应劭曰天郊在长安南即此也

汉郊祀礼 上帝后土坛

礼乐志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在京)
(师西北)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祭地以方象地形)乃立乐府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师古曰依周礼郊天日也辛取斋戒自新之义圜丘)
(象取天形)昏祠至明夜有神光止集祠坛天子自竹宫望拜
(汉旧仪云竹宫去坛三里)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焉 后
卷九十二 第 33b 页 WYG0945-0485d.png
汉陈忠传郊祀之礼定于元成 卫宏汉旧仪皇帝祭
天居云阳宫斋百日上甘泉通天台高二十丈以候天
神之下天神下坛所举烽火皇帝就竹宫望坛拜不至
坛所(竹宫去坛三里甘泉台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黄帝以来所祭天之圆丘也) 魏志
王朗传注魏名臣奏载朗节省奏曰西京云阳汾阴之
大祭千有五百之群祀通天之台入阿房之宫斋必百
日养牺五载牛则三千其重玉则七千其器文绮以饰
卷九十二 第 34a 页 WYG0945-0486a.png
重席童女以蹈舞缀酿酎必贯三时而后成乐人必三
千四百而后备 隋礼仪志陈大建十一年祠部郎王
元规议曰案前汉黄图上帝坛径五丈高九尺后土坛
方五丈高六尺 翼奉传汉家郊兆寝庙祭祀之礼多
不应古 春秋繁露郊事对第七十一廷尉臣汤承制
以郊事问故胶西相仲舒仲舒对曰鲁郊用纯骍刚周
色上赤鲁以天子命郊故以骍 后汉陈元传数陈郊
庙之礼帝不能用 宋志袁山松汉百官志云郊祀之
事太尉掌亚献光禄掌三献太常每祭祀先奏其礼仪
卷九十二 第 34b 页 WYG0945-0486b.png
及行事掌赞天子

汉齐祠礼

郊祀志宣帝即位十二年下诏曰盖闻天子尊事天地
修祀山川古今通礼也间者上帝之祠阙而不亲十有
馀年朕亲饬躬斋戒亲奉祀为百姓蒙嘉气获丰年焉
明年正月上始幸甘泉郊见泰畤数有美祥修武帝故
事盛车服敬齐祠之礼颇作诗歌其三月幸河东祠后
卷九十二 第 35a 页 WYG0945-0486c.png
土有神爵集改元为神爵制诏太常以四时祠江海雒
水祈为天下丰年

汉长安南北郊 成都南北郊

纪建始元年十二月作长安南北郊罢甘泉汾阴祠是
日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围以上二年正月罢雍五
畤辛巳上始郊祀长安南郊诏曰乃者徙泰畤后土于
南郊北郊朕亲饬躬郊祀上帝皇天报应神光并见三
辅长无共张繇役之劳赦奉郊县长安长陵(应劭曰天郊在长安)
(城南地郊在长安城北)三月辛丑始祠后土于北郊 郊祀志(兼纪)
卷九十二 第 35b 页 WYG0945-0486d.png
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御史大夫谭奏言帝王之事莫大
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故圣王尽心极虑
以建其制祭天于南郊就阳之义也瘗地于北郊即阴
之象也天之于天子也因其所都而各享焉往者孝武
皇帝居甘泉宫即于云阳立泰畤祭于宫南今常幸长
安郊见皇天反北之泰阴祠后土反东之少阳事与古
制殊又至云阳行溪谷中阸陜且百里汾阴则度大川
卷九十二 第 36a 页 WYG0945-0487a.png
有风波舟楫之危皆非圣王所宜数乘郡县治道共张
吏民困苦百官烦费劳所保之民行危险之地难以奉
神灵而祈福祐殊未合于承天子民之意昔者周文武
郊于丰鄗成王郊于雒邑由此观之天随王者所居而
飨之可见也甘泉泰畤河东后土之祠宜可徙置长安
合于古帝王愿与群臣议定奏可大司马车骑将军许
嘉等八人以为所从来久远宜如故右将军王商博士
师丹议郎翟方进等五十人以为礼记曰燔柴于太坛
祭天也瘗薶于太折祭地也兆于南郊所以定天位也
卷九十二 第 36b 页 WYG0945-0487b.png
祭地于大折在北郊就阴位也郊处各在圣王所都之
南北天地以王者为主故圣王制祭天地之礼必于国
郊长安圣主之居皇天所观视也甘泉河东之祠非神
灵所飨宜徙就正阳太阴之处违俗复古循圣制定天
位如礼便于是衡谭奏议曰陛下圣德聪明承天大典
诗曰毋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言天之日监王者之处
也乃眷西顾此维予宅言天以文王之都为居也宜于
卷九十二 第 37a 页 WYG0945-0487c.png
长安定南北郊为万世基天子从之(翼奉传奉言汉家郊兆寝庙祭祀之)
(礼多不应古匡衡为相奏徙南北郊其议皆自奉发之)班彪曰匡衡改郊兆后皆数复 其后众庶
多言不当变动祭祀又初罢甘泉泰畤作南郊日大风
坏甘泉竹宫折畤中木十围以上百馀天子异之以问
刘向对曰家人尚不欲绝种祠况于国之神宝旧畤且
甘泉汾阴及雍五畤始立皆有神祇感应然后营之非
苟而已也于是上无继嗣故令皇太后诏有司曰孝武
皇帝大圣通明始建上下之祠营泰畤于甘泉定后土
于汾阴而神祇安之享国长久子孙蕃滋今皇帝宽仁
卷九十二 第 37b 页 WYG0945-0487d.png
孝顺靡有大愆而久无继嗣思其咎职在徙南北郊春
秋大复古善顺祀其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如故及雍
五畤陈仓陈宝祠在陈仓者(时永始三年冬十月庚辰诏也)绥和二年
三月皇太后诏有司复长安南北郊哀帝建平三年冬
十一月壬子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罢南北郊平帝
元始五年大司马王莽奏言王者父事天故爵称天子
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
卷九十二 第 38a 页 WYG0945-0488a.png
配天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缘考之意欲尊祖推而上
之遂及始祖是以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
明堂以配上帝礼记天子祭天地及山川岁遍春秋谷
梁传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郊高皇帝受命因雍
四畤起北畤而备五帝未共天地之祀孝文十六年用
新垣平议初起渭阳五帝庙祭泰一地祇以太祖高皇
帝配冬至祠泰一夏至祠地祇皆并祠五帝而共一牲
上亲郊拜后平伏诈诛乃不复自亲而使有司行事孝
武皇帝祠雍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祠则礼不答
卷九十二 第 38b 页 WYG0945-0488b.png
也于是元鼎四年十一月甲子始立后土祠于汾阴或
曰五帝泰一之佐宜立泰一五年十一月癸未立泰一
祠于甘泉三岁一郊与雍更祠亦以高祖配不岁事天
皆未应古制建始元年徙甘泉泰畤河东后土于长安
南北郊永始元年三月以未有皇孙复甘泉河东祠绥
和二年以卒不获祐复长安南北郊建平三年惧孝哀
皇帝之疾未瘳复甘泉汾阴祠竟复无福臣谨与太师
卷九十二 第 39a 页 WYG0945-0488c.png
孔光长乐少府平晏大司农左咸中垒校尉刘歆太中
大夫朱阳博士薛顺议郎国由等六十七人议皆曰宜
如建始时丞相衡等议复长安南北郊如故改其祭礼
曰周官天地之祀乐有别有合以孟春正月上辛若丁
天子亲合祀天地于南郊以高帝高后配以日冬至使
有司奉祠南郊高帝配而望群阳日夏至使有司奉祭
北郊高后配而望群阴奏可三十馀年间天地之祠五
从焉(又立长安诸庙) 乐志孔光何武奏郊祭乐人员六十二
人给祠南北郊 蜀志章武二年十月诏丞相亮营南
卷九十二 第 39b 页 WYG0945-0488d.png
北郊于成都(昭烈)

汉长安五兆 广畤

郊祀志元始五年孔光等八十九人议曰今称天神曰
皇天上帝泰一兆曰泰畤而称地祇曰后土与中央黄
灵同又兆北郊未有尊称宜令地祇称皇地后祇兆曰
广畤分群神以类相从为五部兆天地之别神中央帝
黄灵后土畤及日庙北辰北斗填星中宿中宫于长安
卷九十二 第 40a 页 WYG0945-0489a.png
城之未地兆东方帝太昊青灵句芒畤及雷公风伯庙
岁星东宿东宫于东郊兆南方炎帝赤灵祝融畤及荧
惑星南宿南宫于南郊兆西方帝少皞白灵蓐收畤及
太白星西方西宫于西郊兆北方帝颛顼黑灵玄冥畤
及月庙雨师庙辰星北宿北宫于北郊兆奏可于是长
安兆畤盛矣

汉祭圆丘仪 汉郊禋制(见后)

唐礼志贾曾议曰三辅故事祭于圆丘上帝后土位皆
南面则汉尝合祭矣(会要云三辅故事汉祭圆丘仪上帝位正南面后土位亦南面而少东)
卷九十二 第 40b 页 WYG0945-0489b.png

汉雒阳郊兆 增广郊祀 圆坛 雒阳北郊

    议郊祀 南北郊制度
纪建武二年正月壬子起高庙建社稷于洛阳立郊兆
于城南始正火德色上赤(注续汉书曰制郊兆于洛阳城南七里)十三年
益州传送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于是法物始备(十年)
(平陇十二年平蜀)十八年三月幸蒲坂祠后土中元元年(丙辰岁)
初立北郊兆域二年(丁巳岁)春正月辛未初立北郊祠后
卷九十二 第 41a 页 WYG0945-0489c.png
土 祭祀志建武元年光武即位于鄗为坛营于鄗之
阳祭告天地采用元始中郊祭故事六宗(日月星辰山川海)
神皆从未以祖配天地共犊馀皆尚约注黄图载元始
仪最悉曰元始四年宰衡莽奏曰帝王之义莫大于承
天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祭天于南就阳位祀地于北
主阴义圆丘象天方泽则地圆方因体南北从位燔燎
升气瘗埋就类牲欲茧栗味尚清玄器成匏勺贵诚因
质天地神所统故类乎上帝则禋于六宗望于山川班
于群神皇天后土随王所在而事祐焉甘泉太阳河东
卷九十二 第 41b 页 WYG0945-0489d.png
少阳咸失厥位不合礼制圣王之制必上当天心下合
地意中考人事故曰岂弟君子求福不回回而求福厥
路不通在易泰卦乾坤合体天地交通万物聚出其律
太蔟天子亲郊天地先祖配天先妣配地阴阳之别以
日冬至郊天夏至祀后土君不省方而使有司于是定
郊祀长安南北郊罢甘泉河东祀 建武二年正月初
制郊兆于雒阳城南七里依鄗采元始中故事为圆坛
卷九十二 第 42a 页 WYG0945-0490a.png
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西上其外坛上
为五帝位青帝甲寅赤帝丙巳黄帝丁未白帝庚申黑
帝壬亥其外为壝重营皆紫以象紫垣有四通道以为
门日月在中营内南道日在东月在西北斗在北道之
西皆别位不在群神列中八陛陛五十八醊合四百六
十四醊五帝陛郭帝七十二醊合三百六十醊中营四
门门五十四神合二百一十六神外营四门门百八十
神合四百三十二神皆背营内向中营四门门封神四
外营四门门封神四合三十二神凡千五百一十四神
卷九十二 第 42b 页 WYG0945-0490b.png
背中营神五星也及中宫五官神及五岳之属背外营
神二十八宿外宫星雷公先农风伯雨师四海四渎名
山大川之属也至七年五月诏三公曰汉当郊尧其与
卿大夫博士议时御史杜林以为汉起不因缘尧旧制
以高帝配方军师在外可且如元年郊祀故事上从之
语在杜林传陇蜀平后乃增广郊祀高帝配位在中坛
上西面北上(汉旧仪曰祭天紫坛帷幄高皇配天居堂下西向绀帷帐绀席)天地黄帝
卷九十二 第 43a 页 WYG0945-0490c.png
各一犊青赤帝共一犊白黑帝共一犊凡六犊日月北
斗共用牛一四营群神共用牛四凡乐奏青阳朱明西
皓玄冥及云翘育命舞中营外营四门凡用席二百一
十六枚皆莞簟率一席三神日月北斗无陛郭醊既送
神焚俎实于坛南已地中元元年初起北郊兆域迁吕
太后于园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以配地祇语在光
武纪北郊在雒阳城北四里为方坛四陛(张璠记云在城北六里)
(通典云北郊在雒阳城北四里上薄太后尊号曰高后以配地祇)中元二年(即三十一年)
月辛未初立北郊祠后土地祇位南面西上高皇后配
卷九十二 第 43b 页 WYG0945-0490d.png
西面北上皆在坛上地理群神从食皆在坛下如元始
中故事中岳在未四岳各如其方孟辰之地中营内海
在东四渎河西济北淮东江南他山川各如其方皆在
外营内四陛醊及中外营门封神奏乐如南郊地祇高
后用犊各一五岳共牛一四渎共牛一群神共二牛奏
乐亦如南郊既送神瘗俎实于坛北(与南郊同月) 礼仪志
正月天郊夕牲(注周礼展牲干宝曰若今夕牲)昼漏未尽十八刻进熟
卷九十二 第 44a 页 WYG0945-0491a.png
宰祝燔柴天子再拜明堂五郊宗庙社稷六宗昼漏未
尽七刻进熟永平二年正月上丁祀南郊礼毕次北郊
明堂高庙世祖庙谓之五供五供毕以次上陵大鸿胪
设九宾礼毕郡国上计吏以次在前当神轩占其郡谷
价民所疾苦欲神知其动静 汉官仪北郊坛在城西
北角去城一里(张璠记云城北六里)志云城北四里 所谓方坛四陛但
存坛祠舍而已其鼓吹乐及舞人御帐皆从南郊之具
南郊焚犊北郊埋犊 杜林传明年(建武七年)大议郊祀制
多以为周郊后稷汉当祀尧诏复下公卿议议者佥同
卷九十二 第 44b 页 WYG0945-0491b.png
帝亦然之林独以为汉业特起功不缘尧祖宗旧事所
宜因循定从林议 东平王苍传永平二年苍以天下
化平宜脩礼乐乃与公卿共议定南北郊冠冕制度及
光武庙登歌八佾舞(三年正月癸巳诏朕奉郊祀登灵台) 邓耽郊祀赋
曰丰恩羡溢含唐孕殷昭假烈祖以孝以仁自天降福
保定我民 东京赋将祀天郊报地功孤竹之管云和
之瑟雷鼓𪔱𪔱六变既毕冠华秉翟列舞八佾元祀惟
卷九十二 第 45a 页 WYG0945-0491c.png
称群望咸秩飏槱燎之炎炀致高烟于太一神歆馨而
顾德祚灵主以元吉

汉郊祀故事

祭祀志建武元年为坛营于鄗之阳祭告天地采用元
始中郊祭故事二年正月初制郊兆于雒阳依鄗采元
始中故事七年五月诏三公曰汉当郊尧其与卿大夫
博士议时御史杜林上疏以为汉起不因缘尧与殷周
异宜而旧制以高帝配且可如元年郊祀故事上从之
注东观书云且如元年郊祭故事 三十二年求元封
卷九十二 第 45b 页 WYG0945-0491d.png
时封禅故事告祠泰山如亲耕貙刘先祠先农先虞故
事禅祭地于梁阴以高后配山川群神从如元始中北
郊故事永平二年迎气采元始中故事元和二年二月
至泰山辛未柴祭天地群神如故事元初六年以元始
中故事谓六宗易六子之气为非是

汉五郊祭祀 汉七郊 汉七郊礼乐 七郊


三雍礼仪 汉四时迎气 洛阳五郊兆

卷九十二 第 46a 页 WYG0945-0492a.png
礼仪志永平二年三月上始养三老五更于辟雍行大
射之礼于是七郊礼乐三雍之义备矣 舆服志汉承
秦故世祖始修三雍正兆七郊显宗永平二年初服旒
冕衣裳文章赤舄絇屦以祠天地五郊各如方色 曹
充传建武中为博士从狩岱宗定封禅礼还受诏议立
七郊三雍大射养老礼仪注五帝及天地为七郊 董
钧传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
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见从用 樊倏传永平元年拜
长水校尉与公卿杂定郊祠礼仪 梁松传明习故事
卷九十二 第 46b 页 WYG0945-0492b.png
光武时与诸儒修明堂辟雍郊祀封禅礼仪常与论议
 张纯传建武初旧章多阙每有疑议辄以访纯自郊
庙冠昏礼仪多所正定 纪永平二年是岁始迎气于
五郊 祭祀志永平中(二年)以礼谶及月令有五郊迎气
服色因采元始故事兆五郊于雒阳四方中兆在未坛
皆三尺阶无等立春之日迎春东郊祭青帝勾芒车旗
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立夏迎夏南郊祭
卷九十二 第 47a 页 WYG0945-0492c.png
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立
秋迎秋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服皆白歌西皞八佾舞育
命之舞立冬迎冬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服皆黑歌玄冥
八佾舞育命之舞(宋志云祭其帝与神车服各顺方色魏晋依之江左未建)先立秋
十八日郊黄帝京都百官皆衣黄至立秋迎气于黄郊
乐奏黄钟之宫歌帝临冕而执干戚舞云翘育命 礼
记礼器因吉土以享帝于郊注以四时所兆祭于四郊
者也今汉亦四时迎气其礼则简(月令立春迎春东郊注灵威仰于东郊之)
(兆王居明堂礼曰出十五里迎岁盖殷制也周近郊五十里) 蔡邕传熹平六年上
卷九十二 第 47b 页 WYG0945-0492d.png
封事曰明堂月令天子以四立及季夏之节迎五帝于
郊所以导致神气祈福丰年书奏帝乃亲迎气北郊(一本)
(云熹平六年蔡邕上封事曰迎气五郊帝者之大业而废阙不行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帝乃亲迎气北郊)
献纪建安八年冬十月己巳公卿初迎冬于北郊总章
始复八佾舞 晋志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郊
外野中迎春至自野中出则迎拜之三时不迎

汉礼邠郊

卷九十二 第 48a 页 WYG0945-0493a.png
文苑传杜笃论都赋皇帝以建武十八年衍陈于岐梁
东横乎大河瘗后土礼邠郊注甘泉祭天所也在邠地
之郊

周祀天位(此段合在前)

汉历志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
燎于周庙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
祀馘于周庙注师古曰今文尚书
 玉海卷九十二
卷九十二 第 48b 页 WYG0945-0493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