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八
卷八十八 第 1a 页 WYG0945-0390a.png

卷八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八十八
            宋 王应麟 撰
 器用
鼎鼐

 以木巽火养人之象

泰帝神鼎

见后汾阴鼎
卷八十八 第 1b 页 WYG0945-0390b.png
黄帝神鼎 黄帝宝鼎 三鼎(详见汉汾阴鼎段)

子华子黄帝之治天下百神受职于明堂之庭帝
乃采铜于首山作大炉铸神鼎于山上鼎成群龙
下迎 史记黄帝纪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
之平者去之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九山及岱宗
西至于空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
合符釜山而邑千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
兵师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太监
卷八十八 第 2a 页 WYG0945-0391a.png
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
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
郊祀志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
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鬼臾区对曰黄帝得宝鼎
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
仙登于天 瑞应图黄帝造三鼎以象太一 曹植有
黄帝三鼎赞 文选江淹诗广成爱神鼎 虢州有黄
帝铸鼎原唐王(阙)作铭
卷八十八 第 2b 页 WYG0945-0391b.png
舜甑

韩诗外传舜甑盆无膻饭乎土簋啜乎土型 古史考
黄帝始作甑

丹甑 神鼎

礼运山出器车注器谓若银瓮丹甑也 唐薛邕丹甑
赋曰中含虚兮体道上应规兮法天以孝以享兮可以
饙饎多稌多黍兮屡惟丰年 史翙丹甑赋曰既申命
以自天类有孚而盈缶不汲而满宝鼎齐列不炊而沸
卷八十八 第 3a 页 WYG0945-0391c.png
温泉比崇异陶钧之有作符造化之为功 白虎通王
者德至山陵丹甑见 宋志丹甑五谷丰熟则出神鼎
者质文之精也知吉知凶能重能轻不炊而沸五味自
生王者盛德则出玉瓮不汲而满王者清廉则出 晋
志神鼎仁器也 典略神鼎丹甑醴泉以为大瑞

禹九鼎 周郏鄏鼎唐铭九鼎

左氏传宣公三年(定王元年)春楚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
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图画山川奇异)
卷八十八 第 3b 页 WYG0945-0391d.png
(之物而献之)贡金九牧(使九州之牧贡金)铸鼎象物(象所图物铸之于鼎)百物
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图鬼神百物之形使民逆备之)故民入川泽山
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
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
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
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今河南也武王迁之成王定之)服虔注今河 
(南有鼎中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
卷八十八 第 4a 页 WYG0945-0392a.png
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桓公二年四月臧哀伯曰
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注九鼎殷所
受夏九鼎也义士盖伯夷之属正义其鼎有九故称九
鼎 汉郊祀志禹收九族之金铸九鼎象九州云云(见后)
(段汉汾阴宝鼎) 墨子夏后铸鼎四足而方 拾遗记禹铸九
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 说文禹铸鼎荆山
之下(帝王世纪在冯翊怀德之南) 子华子周之九鼎禹所以图神
奸也黄帝铸一禹铸九 扬子周室九鼎宝乎曰器宝
待人而后宝 书召诰正义九牧贡金为鼎故称九鼎
卷八十八 第 4b 页 WYG0945-0392b.png
其实一鼎颜率说齐王云武王迁九鼎用九万人以为
鼎有九此虚诞之辞然鼎之上备载九州山川异物亦
又可疑 史记武王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宝玉(周书克殷)
(解乃命南宫伯达史佚迁九鼎三巫注地也)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 后
汉郡国志雒阳东城门名鼎门注帝王世纪曰东南门
九鼎所从入 唐书钟绍京武后时诸宫殿明堂及铭
九鼎皆其笔也李泌天宝中复献明堂九鼎议 唐志
卷八十八 第 5a 页 WYG0945-0392c.png
许康佐九鼎记四卷(杂传记) 书目陈太子中庶子虞荔
撰鼎录一卷录自古鼎形象款识始于夏九鼎终于王
羲之书鼎

夏昆吾鼎 周昆吾鼎

后汉崔骃传达旨辞曰乃将镂玄圭册显功铭昆吾之
冶勒景襄之钟注蔡邕铭论曰吕尚作周大师封于齐
其功铭于昆吾之鼎(一作冶文选注引同上) 墨子耕篇夏后开使
飞廉析金于山而陶铸之于昆吾使翁难雉乙卜于白
若之龟龟曰鼎成四足而方不炊而自亨不举而自藏
卷八十八 第 5b 页 WYG0945-0392d.png
不迁而自行祭于昆吾之墟乙又言兆之繇曰飨矣逢
逢白云一南一北一东一西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文
选张景阳七命却马于粪车之辕铭德于昆吾之鼎注
墨子曰昔夏开使飞廉采金于山以铸鼎于昆吾(崔骃传注)
(同) 鼎录太公于渭水得玉璜铸一鼎刻其文曰璜鼎

汤鼎

外纪(又荀子说苑吕氏春秋)汤之时大旱七年遂斋戒剪发断爪
卷八十八 第 6a 页 WYG0945-0393a.png
素车白马身婴白茅以身为牺牲祷于桑林之野持三
足鼎祝山川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欤民失职欤宫室
崇欤女谒盛欤苞苴行欤谗夫昌欤何不雨之极也言
未已大雨(文选注引说苑曰持三足鼎祝山川辞未已而天下大雨)

伊尹鼎

楚辞天问缘鹄饰玉注伊尹修饰玉鼎以事汤汤贤之
以为相 鲁连子伊尹负鼎佩刀以干汤(文选注)

殷汤庙鼎

书高宗肜日序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而雊正义王
卷八十八 第 6b 页 WYG0945-0393b.png
肃云高宗丰于祢故有雉升远祖成汤庙鼎之异

周鼎

淮南子周鼎铸倕使衔其指明大巧之不可为也注倕
尧之巧工周铸鼎镂倕身于鼎使自衔其指 吕氏春
秋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
更也周鼎著鼠令马履之为其不阳也周鼎著倕而龁
其指有以见大巧之不可为也(注周家铸鼎象百物又曰殷之鼎陈于周之)
卷八十八 第 7a 页 WYG0945-0393c.png
(廷) 吾丘寿王传鼎为周出故名曰周鼎 贾谊赋斡
弃周鼎宝康瓠兮 史记西周武王曰居三代之传器
索隐曰谓九鼎

周崇鼎 贯鼎 庸器(铭)

明堂位崇鼎贯鼎大璜封父龟天子之器也 礼典庸
(下士四人)注郑司农云有功者铸器铭其功春秋传作林
钟铭鲁功庸器伐国所获之器若崇鼎贯鼎及其兵物
所铸铭祭祀飨射陈庸器注陈功器以华国也
卷八十八 第 7b 页 WYG0945-0393d.png
周曾冰鼎 召公鼎

文选刻漏铭注蔡邕铭论曰昔召公作诰先王赐朕鼎
出于武当曾冰

周康宝鼎

汉郊祀志宣帝以方士言立周康宝鼎祠于未央宫中

周十二鼎

膳夫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注牢鼎九陪鼎三
物谓牢鼎之实亦九俎 内饔王举则陈其鼎俎 匠
卷八十八 第 8a 页 WYG0945-0394a.png
人注牛鼎之扃长三尺膷鼎之扃长二尺(疏以为汉礼器制度)
聘礼宰夫朝服设飧饪一牢在西鼎九羞鼎三腥一牢
在东鼎七(注羞鼎则陪鼎也以其实则曰羞以其东则曰陪)上介饪一牢在西
鼎七羞鼎三 郊特牲鼎俎奇疏聘礼牛一羊二豕三
鱼四腊五肠胃六肤七鲜鱼八鲜腊九是正鼎九陪鼎
膷一臐二膮三鼎别一俎俎亦九少牢陈五鼎羊一豕二
肤三鱼四腊五特牲三鼎牲一鱼二腊三亦有俎(肵俎一非)
(正俎) 左传飧有陪鼎(陪加也)
卷八十八 第 8b 页 WYG0945-0394b.png
周甗

考工记陶人为甗实一釜厚半寸唇寸盆甑实二釜鬲
实五觳庾实二觳(厚唇同)注甗无底甑 左传齐赂晋以
纪甗释文王甑也(公羊传注或说玉甑) 皇朝太宗时长安民得
甗其状下为鼎三足上为方甑中设铜箄可以开阖有
铭在其侧句中正识其文曰甗也遂藏秘阁

周仲山甫鼎

见下 崔骃仲山甫鼎铭曰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
卷八十八 第 9a 页 WYG0945-0394c.png
方雨亏悔终吉有福足胜其任公餗乃珍于高思危在
满戒溢可以永年天之大律

周瑞鼎

公羊传注(见下段)

晋莒二方鼎 宋正考父鼎铭

左传昭七年夏郑子产聘晋晋侯有疾韩宣子问曰寡
君有疾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对曰云云赐子产莒之二
方鼎 莒所贡也(金石录有方鼎铭藏岐山冯氏张舜民云夏时器也)正义服虔云鼎三足则圆四足 
(则方)秋九月孟僖子曰正考父(弗父何之曾孙)佐戴武宣三命兹
卷八十八 第 9b 页 WYG0945-0394d.png
益共(三命上卿也言位高益共)故其鼎铭云(考父庙之鼎)一命而偻再命
而伛三命而俯(俯共于伛伛共于偻)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
是鬻于是(言至俭)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僖子之言在二十四年)
公羊传注郜所以有大鼎者周家以世孝天瑞之鼎以
助享祭诸侯有世孝者天子亦作鼎以赐之礼祭天子
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 诗注作器能铭可以
为士夫 考工记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
卷八十八 第 10a 页 WYG0945-0395a.png


鲁郜鼎

左传桓公二年春宋以郜大鼎赂公(郜国所造器)夏四月取
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官之
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公不听(公羊曰器从名)

鲁岑鼎

吕氏春秋齐攻鲁求岑鼎鲁君载他鼎以往齐侯弗信
(又见刘子及新序)
卷八十八 第 10b 页 WYG0945-0395b.png
吴寿梦鼎

春秋襄十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阿左传公享晋
六卿于蒲圃贿荀偃束锦加璧乘马先吴寿梦之鼎注
寿梦吴子乘也献鼎于鲁因以为名古之献物必有以
先 淮南子阖庐入郢破九龙之鼎 史记秦武王与孟
说举龙文赤鼎

晋谗鼎

左传昭三年叔向语晏婴曰谗鼎之铭曰昩旦丕显后
卷八十八 第 11a 页 WYG0945-0395c.png
世犹怠况日不悛其能久乎注谗鼎名也正义服虔云
疾谗之鼎也明堂位所云崇鼎一云谗地名禹铸九鼎
于甘谗之地故云谗鼎二者无据故杜云鼎名而已
韩非子齐伐鲁索谗鼎

齐甲父鼎

左传昭十六年二月丙申徐人及郯人莒人会齐侯盟
于蒲隧赂以甲父之鼎注甲父古国名徐人得鼎以遗

卷八十八 第 11b 页 WYG0945-0395d.png
晋刑鼎

左传昭二十九年冬晋赵鞅荀寅赋晋国一鼓铁铸刑
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曰晋国将守唐叔之所
受法度以经纬其民文公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
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蔡
史墨曰擅作刑器以为国法 昭六年三月郑(子产)铸刑
书注铸于鼎

卫舒鼎

卷八十八 第 12a 页 WYG0945-0396a.png
左传定公六年二月卫公叔文子曰昭公之难(鲁昭公)
将以文之舒鼎(卫文公铸此鼎其名曰舒)成之昭兆 卫宝龟也(兆文分明故名为)
(昭兆)定之鞶鉴(鞶带而以镜为饰)苟可以纳之择用一焉(注求纳昭公也)
燕乐毅书故鼎反于历室

卫孔悝鼎铭

祭统夫鼎有铭者论撰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
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以崇孝也故卫孔悝
之鼎铭曰六月丁亥公假于太庙(孔悝卫大夫也公卫庄公蒯瞆也以其立)
(已故赐之疏以为在鲁哀公十六年六月)夏之孟月禘祭之时 公曰叔舅乃祖庄叔
卷八十八 第 12b 页 WYG0945-0396b.png
(悝七世祖卫大夫孔达也)左右成公成公乃命庄叔随难于汉阳即宫于
宗周奔走无射启右献公献公乃命成叔(烝锄)纂乃祖服
乃考文叔(圉)兴旧嗜欲作率庆土躬恤卫国其勤公家
夙夜不懈民咸曰休哉公曰叔舅予汝铭若纂乃考服
悝拜稽首曰对扬以辟之勤大命施于烝彝鼎(彝尊也周礼大)
(约剂书于宗彝)

汉纪功鼎

卷八十八 第 13a 页 WYG0945-0396c.png
鼎录萧何为丞相铸一鼎大如三石瓮自表己功其文
曰纪功鼎武帝登泰山铸一鼎铜银为之其形若瓮文
曰登于太山万寿无疆四海宁谧神鼎传芳成帝铸鼎
刻王商功以劝忠臣

汉汾阴宝鼎 汾水鼎 文鼎 鼎书 汉宝

纪元鼎元年夏五月(宋志云五月五日)得鼎汾水上(应劭曰得宝鼎故因)
(是改元)四年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苏林曰脽音谁)
(如淳曰脽者河之东岸如人尻脽故以名云二说皆是)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秋
马生渥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东莱曰得鼎在四年武纪因改元而误增)
卷八十八 第 13b 页 WYG0945-0396d.png
(得鼎一事耳非两曾得鼎于汾水上也元鼎年号亦如建元元光皆后来追改)五年冬十一月
辛巳朔旦冬至立泰畤于甘泉天子亲郊见诏曰朕巡
祭后土以祈丰年冀州脽壤乃显文鼎获荐于庙渥洼
水出马朕其御焉(志其赞飨曰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 郊
祀志夏六月汾阴巫锦(注应劭曰锦巫名)为民祠魏脽后土营
(应劭曰魏故魏国也师古曰汾脽本魏地之坟故云魏脽也营谓祠之兆域也)见地如钩状
掊视得鼎(师古曰掊谓手杷土也音蒲钩反杷蒲巴反其字从木)鼎大异于众鼎
卷八十八 第 14a 页 WYG0945-0397a.png
文镂无款识(韦昭曰款刻也师古曰识记也音式志反其下美阳鼎亦同也)怪之言吏
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天子使验问巫得鼎无奸诈
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上行荐之(如淳曰以鼎从行上甘泉将荐之于)
(天师古曰上音时掌反)至中山晏温(如淳曰三辅谓日出清济为晏晏而温乃有黄云故为异也)
(师古曰中读曰仲即今云阳之中山也下云合兹中山亦同也)有黄云焉有鹿过上自
射之因之以祭云至长安公卿大夫皆议尊宝鼎天子
曰间者河溢岁数不登故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育谷今
年丰楙未报鼎曷为出哉(师古曰楙美也言稼穑美也未报者获年丰而未报赛也)
(一曰虽祈谷而未获年丰之报其下张敞引此诏文云榖嗛未报嗛者少也)有司皆言闻昔
卷八十八 第 14b 页 WYG0945-0397b.png
泰帝兴神鼎一(师古曰泰帝即泰昊伏羲氏也)一者一统天地万物
系象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师古曰九)
(牧九州之牧也)铸九鼎象九州皆尝鬺亨上帝鬼神(服虔曰以享祀上帝)
(师古曰鬺亨一也鬺亨煮而祀也韩诗采蘋曰于以鬺之唯锜及釜亨普庚反)其空足曰鬲
(苏林曰鬲音历足中空不实者名曰鬲也)以象三德(如淳曰鼎有三足故也三德三正之德师古曰)
(如说非也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事见周书洪范)飨承天祜(师古曰祜福也音怙)
夏德衰鼎迁于殷殷德衰鼎迁于周周德衰鼎迁于秦
卷八十八 第 15a 页 WYG0945-0397c.png
秦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伏而不见(史记周纪云秦取九鼎宝器秦纪昭)
(襄王五十二年九鼎入秦年表显王三十三年宋太丘社亡秦兴师求九鼎见战国策秦纪始皇二十八年过)
(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封禅书文帝后元年新垣平言曰周鼎亡在泗水中 
(今河溢通泗臣望东北汾阴直有金宝气意周鼎其出乎上使治庙汾阴南欲祠出周鼎注徐广曰后三十七)
(年鼎出汾阴)周颂曰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不吴不
敖胡考之休(师古曰周颂丝衣之诗也基门塾之基也鼎绝大者谓之鼐圜弇谓之鼒吴欢哗也)
(敖慢也考寿也休美也言执祭事者或升堂室或之门塾视羊牛之牲及举大小之鼎告其致洁神降之福故)
(获寿考之美曰何寿之美何寿之美者叹之之言也鼐乃代反鼒音兹敖读曰傲)诗注大鼎谓之鼐小鼎谓 
(之鼒)今鼎至甘泉以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有黄
卷八十八 第 15b 页 WYG0945-0397d.png
白云降(师古曰言鼎至甘泉之后光润变见若龙之神能幽能明能小能大承此休福无穷竟也有黄)
(白云降与初至中山黄云之瑞相合也)盖若兽为符(服虔曰云若兽在车盖也晋灼曰盖辞也)
(符谓鹿也师古曰二说非也盖发语辞言甘泉之云又若兽形以为符瑞也)路弓乘矢集获
坛下(李奇曰宜言卢弓韦昭曰路大也四矢曰乘师古曰韦说是也又于坛下获弓矢之应)报祠
大亨唯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服虔曰高祖受命知之宜见鼎)
(于其庙也师古曰合德与天合德)鼎宜视宗祢庙臧于帝庭以合明应
(师古曰视读曰示宗谓先帝有德可尊者祢父庙也帝庭甘泉天神之庭)制曰可其秋上雍
卷八十八 第 16a 页 WYG0945-0398a.png
且郊(师古曰雍地形高故云上也音时掌反)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
泰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
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䓁(师古曰䓁同也)卿有札书
(师古曰札木简之薄小者也)曰黄帝得宝鼎冕侯问于鬼臾区(师古曰鬼)
(臾区黄帝臣也艺文志云鬼容区而此志作臾区臾容声相近盖一也今流俗本臾字作申字非也)鬼臾
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
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晋灼曰迎数之也臣瓒曰日月朔望未来)
(而推之故曰迎日)后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
年黄帝仙登于天卿因所忠欲奏之(师古曰所忠人姓名也解在食货志)
卷八十八 第 16b 页 WYG0945-0398b.png
所忠视其书不经(师古曰不合圣典也)疑其妄言谢曰宝鼎事已
决矣尚何以为(师古曰谓不须更言之)卿因嬖人奏之上大说(师古)
(曰说读曰悦)乃召卿对曰受此书申公申公已死上曰申公
何人也卿曰齐人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
鼎书云云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灼曰地理志首山属河)
(东蒲坂荆山在冯翊怀德县也)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师古曰胡谓颈)
(下垂肉也髯其毛也音人占反)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
卷八十八 第 17a 页 WYG0945-0398c.png
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墯墯黄
帝之弓百姓卬望(师古曰卬读曰仰)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
龙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吾丘
寿王传汾阴得宝鼎武帝嘉之荐见宗庙臧于甘泉宫
群臣皆上寿贺曰陛下得周鼎寿王独曰非周鼎天祚
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 郊祀
歌景星十二元鼎五年得鼎汾阴作汾阴出鼎皇祜元
(张敞云鼎大八尺一寸高三尺六寸)
卷八十八 第 17b 页 WYG0945-0398d.png
汉鼎官

东方朔传夏育为鼎官注今殿前举鼎官

汉美阳鼎(周雕戈)

郊祀志宣帝时美阳得鼎献之(师古曰美阳扶风之县也)下有司议
多以为宜荐见宗庙如元鼎时故事张敞好古文字按
鼎铭勒而上议曰臣闻周祖始乎后稷后稷封于斄公
刘发迹于豳太王建国于𨙸梁文武兴于丰镐由此言
之则𨙸梁丰镐之间周旧居也固宜有宗庙坛场祭祀
卷八十八 第 18a 页 WYG0945-0399a.png
之臧今鼎出于𨙸东中有刻书曰王命尸臣官此栒邑
(师古曰尸臣主事之臣也栒邑即豳地是也栒音荀)赐尔旂鸾黼黻雕戈(师古曰雕戈刻)
(镂之戈也)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臣愚不
足以迹古文窃以传记言之此鼎殆周之所以褒赐大
臣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藏之于宫庙也昔宝鼎之出
于汾脽也河东太守以闻诏曰朕巡祭后土祈为百姓
蒙丰年今榖嗛未报鼎焉为出哉博闻耆老意旧臧欤
诚欲考得事实也有司验脽上非旧臧处鼎大八
尺一寸高三尺六寸殊异于众鼎今此鼎细小又
卷八十八 第 18b 页 WYG0945-0399b.png
有𣢾识不宜荐见于宗庙制曰京兆尹议是(神爵年中)
(当考)

汉鼎

苏轼汉鼎铭善夫吾丘寿王之说曰汾阴之鼎汉鼎也
非周鼎夫周有鼎汉亦有鼎此易所谓正位凝命者岂
三趾两耳之谓哉 郊祀志神爵元年为周康宝鼎于
未央宫中(刘敞曰似汾上所获鼎也)
卷八十八 第 19a 页 WYG0945-0399c.png

汉王雒山宝鼎 庙鼎 宝鼎诗

纪明帝永平六年二月王雒山出宝鼎(宋志云雒或作雄)庐江
太守献之夏四月甲子诏曰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以
象物使人知神奸不逢恶气遭德则兴迁于商周周德
既衰鼎乃沦亡(注史记曰周鼎亡入泗水中秦始皇过彭城斋戒欲出周鼎于泗水使千人没)
(水求之不得)祥瑞之降以应有德方今政化多僻何以致兹
易曰鼎象三公岂公卿奉职得其理邪太常以其礿祭
之日(礼记曰夏祭曰礿)陈鼎于庙以备器用赐三公帛五十匹
九卿三千石半之 班孟坚宝鼎诗岳修贡兮川效珍
卷八十八 第 19b 页 WYG0945-0399d.png
吐金景兮歊浮云宝鼎见兮色纷缊焕其炳兮被龙文
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 东观记庐江献
鼎诏召郑众问齐桓公之鼎在柏寝台见何书春秋左
氏有鼎事几众对状除郎中 郡国志汝南鲖阳注皇
览曰永平中葛陂城北祝里社下于土中得铜鼎而铭曰
楚武王之冢

汉古鼎(仲山甫鼎)

卷八十八 第 20a 页 WYG0945-0400a.png
窦宪传和帝永元元年秋七月车骑将军窦宪伐单于
大败之稽落山宪登燕然山勒石纪功南单于于漠北
遗宪古鼎容五斗其傍铭曰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
孙永保用宪乃上之 时宪登燕然山勒功也(宪举羌胡边杂之师一举而空朔庭追奔稽落)
(之表饮马北鞮之曲铭石负鼎荐告清庙列其功庸茂于前多矣)崔子玉有窦大将军
鼎铭曰持盈若冲满而不溢黄耳不革玉铉终吉禹镂
其鼎汤刻其盘纪功申戒贻则后人 说文序曰郡国
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
卷八十八 第 20b 页 WYG0945-0400b.png
汉桥公三鼎铭(又见铭类)

桥玄三鼎东鼎铭曰维建宁二年秋八月丁丑延公入
于玉堂前廷乃诏曰其以大鸿胪桥玄为司空中鼎铭
曰四年延公登于玉堂前廷其以为司徒西鼎铭曰光
和元年延公入崇德前殿乃制诏曰其以光禄大夫桥
玄为太尉又黄钺铭云拜度辽将军始受旄钺征鼓之
任是用镂石作兹征钺军鼓陈之东阶以昭公文武之
勋焉 蔡邕集桥公庙碑云文德铭于三鼎武功勒于
卷八十八 第 21a 页 WYG0945-0400c.png
征钺

魏五熟釜周九宝  魏神钟宝鼎

魏志魏国初建钟繇为相国文帝在东宫赐繇五熟釜
为之铭注魏略云太子与繇书曰昔有黄三鼎周之九
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岂若斯釜五味时芳夫周之尸
臣宋之考父卫之孔悝晋之魏颗彼四臣者并以功德
勒铭钟鼎今执事寅亮大魏以隆圣化堂堂之德于斯
为盛诚太常之所宜铭彝鼎之所宜勒故作斯铭勒之
釜口云云 魏曹植作文帝诔曰神钟宝鼎形自旧土
卷八十八 第 21b 页 WYG0945-0400d.png
云英甘露纤涂被宇 宋志陈思王大魏萹黄鹄游殿
前神鼎周四阿

晋玉鼎颂

宋志晋成帝咸和元年十月辛卯宣城春谷县山岸摧
获石鼎重二斤受斛馀咸康八年九月庐江春榖县留
圭夜见门内有光取得玉鼎一枚外围四寸豫州刺史
路永以献著作郎曹毗上玉鼎颂(晋阳秋曰榖成县民)此文明之应 
卷八十八 第 22a 页 WYG0945-0401a.png

宋元嘉古鼎 神鼎

符瑞志元嘉十三年四月辛丑武昌县章山出神鼎江
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献二十一年十二月新阳获古
鼎有篆书四十二字雍州刺史萧思话以献泰始五年
五月壬戌豫章南昌获古铜鼎容斛七斗江州刺史王
景文以献七年六月甲寅义阳郡获铜鼎受一斛并盖
并隐起镂豫州刺史段佛荣以献 吴赤乌十二年六
月戊戌宝鼎出临平湖又出东部酃县 南齐永明二
年丹水上下得古鼎一枚
卷八十八 第 22b 页 WYG0945-0401b.png

唐古鼎铭

(阙四字) 贞观二十二年九月遂州涪水中获古鼎受
五石三斗傍有铭刻(响若洪钟)开元十三年十月壬申万年
人工庆筑垣掘地获宝鼎五献之四鼎皆有铭铭曰垂
作尊鼎万福无疆子孙永宝用二十一年六月庚子眉
州献宝鼎重七百斤无耳足有篆书数字(天宝元年五月平凉)
(获古铁鼎献之)元和二年正月诏以湖南所献古鼎付有司初
卷八十八 第 23a 页 WYG0945-0401c.png
永州人唐履昌得之重一百十二斤  白虎通云泽
出神鼎

唐东都九鼎铭

元宗开元二年八月十八日乙酉太子宾客薛谦光献
东都九鼎铭其蔡(一作豫)州鼎铭武后所制文曰上天降
祉方建隆基宰相姚崇等奏圣人启运休兆必彰故化
马为龙预流谣颂秀为天子早著冥符请宣付史官颁
示内外从之 通典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四月三日铸九
鼎成置于明堂之庭(鼎上写山川物产之象)又造大仪钟不成  纪神功
卷八十八 第 23b 页 WYG0945-0401d.png
元年四月戊辰置九鼎于通天宫(各位其方列廷中)文粹有
并州长史张仁旦进九鼎铭表 传钟绍京善书武后
时铭九鼎其笔也 李泌天宝中献明堂九鼎议 志
许康佐九鼎记四卷

唐开元宝鼎

地理志河中府宝鼎县本汾阴开元十年获宝鼎更名
有后土祠 旧史十一年获鼎改县名(册府玄龟云获古铜鼎二其大者容一斗) 会要
卷八十八 第 24a 页 WYG0945-0402a.png
开元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纪十一年二月壬午)会要恐误 祠后土
初有司奏修坛获铜鼎二大者容四升小者容一升色
皆青 旧史开元二十二年四月丁未眉州鼎皇山江
水得宝鼎 卢庾梓潼神鼎赋不假雕镌宛然文字

咸平古铜鼎 甗

咸平三年九月丙戌(会要作八月实录作九月)乾州献古铜鼎状方
而四足上有古文二十一字直昭文馆句中正(或作屯田郎中)
与杜镐详其文曰维六月初吉史信父作鬵甗期万年
子子孙孙永宝用中正䓁言按墨子云夏后铸鼎四足
卷八十八 第 24b 页 WYG0945-0402b.png
而方春秋传云晋侯赐子产二方鼎此其类也又说文
云甗甑也尔雅曰甑谓之鬵诗云溉之釜鬵此所获有
无疆之兆请纪史册传示千载从之(是岁八月庚申同州民获古铜斗于)
(河滨) 赵明诚曰方鼎与甗是两物

祥符古鼎

宝录祥符五年十二月辛未南康军献古鼎有篆字人
莫能识
卷八十八 第 25a 页 WYG0945-0402c.png

皇祐铜鼎 鸾刀 铭

皇祐五年九月戊寅(一作丙寅)铸鼎十有二圆丘用五宗庙
七又作鸾刀郊庙各一初贾昌朝侍经筵帝问鼎卦圣
人亨以享上帝今郊何以无鼎昌朝不能对曰容退而
讲求于是诏礼官议以为郊有亨牲进熟遂命阮逸胡
瑗铸铜鼎制鸾刀帝亲书刻之牛鼎容一斛羊鼎五斗
豕鼎三斗乙酉(十九日)御崇政殿观新乐及新作晋鼓三
牲鼎鸾刀以补礼器之阙 刘敞为新律钟鼎鸾刀铭
四章鼎铭曰帝兴神鼎象天地人赫赫神鼎聿维国珍
卷八十八 第 25b 页 WYG0945-0402d.png
光润龙变其德日新 建隆中聂崇义上重集三礼图
尹拙有祭玉祭鼎异同之说而张昭奏请图釜镬于鼎
下 元丰元年详定礼文所议圆丘用犊不设羊豕鼎
及俎奏罢之

皇祐三鼎

礼志皇祐五年闰月制三鼎鸾刀郊坛正配二位太庙
七室牛羊豕鼎各一郊十二鼎扃无文饰庙二十一鼎
卷八十八 第 26a 页 WYG0945-0403a.png
三圣加三鼎奉慈后庙分命大臣行礼常祀公卿摄事
十鼎皆涂金扃以玉饰 天文志有周鼎三星在右摄
提比西国之神器也

崇宁九鼎 隆鼐(铭) 商六鼎

崇宁二年二月以魏汉津言铸鼎四年三月戊午成中
曰帝鼐八方曰苍彤晶宝魁阜牡冈上为鼐铭八鼎命
宰臣撰于中太一宫南为九殿奉安名曰九成宫大观
元年郑居中上鼎书一卷政和六年徙大内建圆象徽
调阁藏之改帝鼐曰隆鼐八鼎曰育明藏宝健顺和洁
卷八十八 第 26b 页 WYG0945-0403b.png
宣和元年三月庚戌安州得商六鼎上之(大观三年以铸鼎之地作)
(宝成宫政和七年又铸神霄九鼎明年成寘于上清宝箓宫神霄殿遂为十八鼎)

崇宁鼎书

书目一卷九鼎制度并铭文帝鼐铭御制馀八鼎铭宰
臣撰

政和宗祀三鼎

政和七年四月十八日礼制局言宗庙用九鼎其三为
卷八十八 第 27a 页 WYG0945-0403c.png
牲六为庶羞周颂我将云云明堂所用牲而已庶
羞之鼎不当设元丰奉祀礼文明堂正配各用牛
一羊一豕一请宗祀止用三鼎而不设庶羞之鼎
其俎亦用六  方于郊为文方于庙为质 博古
图历代之鼎形制不一有腹著饕餮而间以雷纹者
父乙鼎父癸鼎之类是也有鍊色如金著饰简美者
辛鼎癸鼎之类是也有缘饰旋花奇古可爱者象形鼎
横戈父癸鼎之类是也有密布花云或作云雷迅疾之
状者晋姜鼎云雷鼎之类是也有隐起饕餮间以云龙
卷八十八 第 27b 页 WYG0945-0403d.png
或作细乳者亚虎父丁鼎文王鼎王伯鼎之类是也或
如孟鼎之侈口中鼎之无文伯硕史頙鼎之至大金银
错鼒之绝小或自方如簠或分底如鬲或设盖如敦曰
崇曰贯则名其国也曰谗曰刑则著其事也曰牢曰陪
则设之异也曰神曰宝则重之极也 商鼎二十六(父乙)
 至公非(父乙鼎铭三十字册命鼎铭十一字) 周文王鼎铭曰鲁公作文王
尊彝(仲忽于元祐间进之) 晋姜鼎铭一百二十一字取乃吉金
卷八十八 第 28a 页 WYG0945-0404a.png
用作宝尊鼎用蕲绾绰眉寿保其子孙三寿是利云云
 伯硕父鼎铭五十字惟六年八月初吉巳子史伯硕
父追孝于朕皇考釐仲王母乳母尊鼎用祈丐百禄眉
寿绾绰永命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史頙鼎
铭四十三字 王伯鼎铭曰王伯作宝彝鼎  季㜏鼎
铭四十九字 中鼎铭曰中作宝鼎 南宫中鼎铭六
十二字又铭三十九字又铭曰惟王命南宫伐反虎方
之年王命中先相南国贯行蓺王居在射圃真山中呼归
生刋王蓺刋宝彝穆公鼎得于华阴铭二百十二字(不可)
卷八十八 第 28b 页 WYG0945-0404b.png
(辨者八十二字)父已鼎铭二十八字 雍公缄鼎铭曰惟十有
四月既死霸王在下保(一作都)雍公缄作尊鼎用追享孝
于皇祖考用乞麋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一云商洛)
(鼎刘敞得于上雒) 叔液鼎铭曰惟五月庚申叔液自作馈鼎
用蕲眉寿万年无疆永寿用之 伯父鼎铭曰晋司
徒伯父作周姬宝尊鼎其万年永宝用 宋鼎铭曰
宋公䜌作餗鼎 宋夫人鼎铭曰宋君夫人之餗釪鼎
卷八十八 第 29a 页 WYG0945-0404c.png
 汉孝成鼎铭五十六字长安厨孝成庙铜鼎容三
斗一合建平三年十月工王褒造左丞辅掾谭守令
史永省第一 好畤供厨鼎铭曰长乐饲官太官中
丞 汾阴宫鼎铭曰汾阴供官铜鼎二十枚又曰汾
阴宫铜鼎一又曰平阳一斗鼎 定陶鼎盖有高庙
二字又曰定陶庙容十斗 唐三螭鼎 刘敞得鼎
韩城铭文有晋姜有文侯释其名以今文以为曲沃
宗庙器又得汾阴侯鼎于鄠县似古陪鼎(汾阴侯盖汉周昌)
形之圜者如父癸李㜏形之方者如文王单景其铭乃
卷八十八 第 29b 页 WYG0945-0404d.png
曰作尊彝作从彝何也法度之器曰彝器(尊彝者礼器之总名)
博古图母乙鬲蔑敖鬲伯鬲帛女鬲师鬲慧季丁父京
姜鬲皆有铭 仲父鬲铭曰仲父作尊鬲子子孙孙其
万年永宝用(尔雅鼎款足谓之鬲汉志空足曰鬲以象三德) 阜父丁盉铭共
六字 又盉铭曰孙父癸 散季敦铭惟王四年八月
初吉丁亥散季肇作朕王母叔姜宝敦散季其万万年
子子孙孙永宝 毁敦铭惟王元年正月初吉丁亥伯
卷八十八 第 30a 页 WYG0945-0405a.png
和父若曰师毁乃祖考有婚于我家汝右惟小子余命
汝死我家继治我西偏东偏仆驭百工牧臣妾东栽内
外毋敢不善锡汝戈矛戟缟必彤侯矢十五錞钟一五
金乃夙夜用事毁拜稽首敢对扬皇君休用作朕文
考乙仲䵼敦毁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敔敦铭
惟王十月王在成周南淮节及内伐浪昴王命敔追
迎于上洛执徯臼杂孚人三百十有一月王格于成周
太庙武公入佑敔告禽馘百徯臼尹氏受釐敔圭鬲币
贝五十朋锡田于五十田于早五十田敔敢对扬天
卷八十八 第 30b 页 WYG0945-0405b.png
子休用作尊敦敔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宰辟父
敦铭惟四月初吉王在辟宫宰辟父佐周位王册命周
曰锡汝华朱芾玄衣束带于鋚革锡戈雕戟彤侯矢用
养乃祖考事官节仆小射底敷周稽首对扬王休命
用作文考宝敦其孙孙子子永宝用 刺公敦铭伯㨿
祖肇作皇考刺公尊敦用享用孝万年眉寿畯在位子
子孙孙永宝 毛父敦铭惟六月既生魄戊戌旦王格
卷八十八 第 31a 页 WYG0945-0405c.png
于太室师毛父即位邢伯佑内史册命锡赤芾对扬王
休用作宝敦其万年子子孙其永宝用(𨚕敦亦云毛伯内门立中庭佑)
 孟姜敦铭叔孙父作孟姜尊敦绾绰眉寿永命弥生
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父已甗铭三字又铭
七字 父乙甗铭曰子父乙虎 祖己甗铭曰作祖己
尊彝癸 易卦独于鼎言象圜象阳方象阴三足象三
公四足象四辅 光涵没泗气溢歊汾 取乃吉金用
作宝尊鼎 牛首之铸泗水之亡 所谓正位凝命者
在乎明尊卑之分成教命之严岂区区三趾两耳之间
卷八十八 第 31b 页 WYG0945-0405d.png
哉 苞木火于六爻之象镂山川于九牧之金 影射
金晶光飞玉铉 焕彼龙文昭其象物 峙其足以象
三德虚其心以含万类内亨饪以养贤上歊云而作瑞
 黄耳才之中金铉才之断
 玉海卷八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