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五
卷八十五 第 1a 页 WYG0945-0334c.png

卷八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八十五
            宋 王应麟 撰
 器用
符节

 颜师古曰符谓合符以为契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
 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将命者持之以为信

黄帝合符釜山

史记帝修德振兵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
卷八十五 第 1b 页 WYG0945-0334d.png
西至于空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
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正义合符谓合诸侯符瑞于釜
山封禅也犹禹会会稽玉帛万国括地志釜山在妫州
怀戎县北三里上有舜庙郭子横洞冥记称东方朔云
东海大明之墟有釜山山出庆云应王者之符命黄帝
有黄云之瑞故合符应于釜山也索隐合诸侯符契圭
瑞而朝之于釜山犹禹会诸侯于涂山也 汉志公玉
卷八十五 第 2a 页 WYG0945-0335a.png
带曰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合符 河图玄女出兵符
与黄帝战蚩尤 抱朴子黄帝陟王屋而受丹经列鼎
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适东
岱而奉中黄入金谷而咨子心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
精推步则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
雷岐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相
地理则书青鸟之说救伤残则缀金冶之术

周六节 邦节 玉节 角节 金节 符节

    玺节 旌节 路节 节传 管节
卷八十五 第 2b 页 WYG0945-0335b.png
礼地官大司徒若国有故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注节
六节(见下文) 掌节(上士二人中士四人)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
王命(注邦节者珍圭牙璋谷圭琬圭琰圭)守邦国用玉节守都鄙用角节
(注玉节之制加玉为之以命数为小大角用犀角其制未闻)郑玄曰玉节有五见下 公羊传云与之玉节 
(而走之)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人节泽国龙节
皆金也以英荡辅之(注今汉有铜虎符英荡画函)门关用符节(注如今宫)
(中诸官诏符)货贿用玺节 注今之印章也(司市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司关掌国货之 
卷八十五 第 3a 页 WYG0945-0335c.png
 节注玺节也(怀方氏致方贡致远物达之以节)道路用旌节(注使中所拥节是也)乡大夫 
 以旌节辅令则达之(布宪执旌节以宣布于四方行夫凡其使也必以旌节)环人掌送逆宾客以路节 
 达诸四方注路节旌节也(比长掌其比之治若徙于他则为之旌节而行之若无节则唯圜土内之)司救 
 以节巡国中注旌节也(阍人几其出入注须使者符节乃行疏道路旌节乃得行)司险若有故则塞阻路 
 唯有节者达之(国语周之秩官曰行理以节逆之)皆有期以反节(注凡节有法式藏于掌节)
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司关凡所达货贿者以节传出之有)
 外内之送令以节传出内之(易氏曰节所以辅王命传所以辅邦节先王之时天下为公虽有节传以示信)
(而信行于节传之外)无节者有几则不达(注圜土内之)秋官小行人
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人节泽国龙节皆以
卷八十五 第 3b 页 WYG0945-0335d.png
金为之道路旌节门关符节都鄙管节皆以竹为之(注此)
(邦国之节诸侯使臣行頫聘以金节授之为行道之信管节如今之竹使符凡节有天子法式存于国正义掌)
(节所云畿内也虎人龙三者诸侯使臣所执旌符管在国所用小行人达诸侯国亦如大行人达瑞节畿内货)
(贿用玺门关用符畿外同用符节国国皆有瑞节法式) 野庐氏掌达道路凡有
节者至则为之辟 修闾氏唯执节者不几 掌交掌
以节巡邦国 康诰越小臣诸节注小臣诸有符节之

卷八十五 第 4a 页 WYG0945-0336a.png

周瑞节

地官调人凡和难弗辟则与之瑞节而以执之注瑞节
玉节之剡圭也和之而不肯辟者不从王命也王以剡
圭使调人执之 春官典瑞注珍圭牙璋榖圭琬圭琰
圭王使之瑞节(郑玄曰玉节有五)珍圭王使之瑞节王使人召
诸侯则授之执以往致王命如今使者持节凡瑞节归
又执以反命正义人节虎节是诸侯使人之瑞节此珍
圭等是王使之瑞节也 秋官大行人王之所以抚邦
国诸侯者十有一岁达瑞节同度量 冬官玉人注琬
卷八十五 第 4b 页 WYG0945-0336b.png
圭王使之瑞节也琰圭诸侯有为不义使者征之执以
为瑞节(王用玉节) 左传文十二年秦西乞术来聘曰不腆
先君之敝器致诸执事以为瑞节要结好命 周语内
史过曰为车服旗章以旌之挚币瑞节以镇之班爵贵
贱以列之令闻嘉誉以声之 仪礼聘礼所以朝天子
圭与缫皆九寸剡上寸半厚半寸博三寸缫三采六等
朱白仓(注圭所执以为瑞节也剡上象天圆地方也杂采曰缫以韦衣木板饰以三色再就所以荐玉)
卷八十五 第 5a 页 WYG0945-0336c.png
(重慎也九寸上公之圭也)问诸侯朱绿缫八寸皆玄纁系长尺绚组
(系玉因以为饰用五采组上以玄下以绛为地) 礼记玉藻凡君召以三节疏
节者以玉为之所以明信辅于君命者也

太公阴符 周书阴符

后汉方术传钤决之符注兵法有玉钤篇及玄女六韬
要诀曰太公对武王曰主将有阴符八等有大胜得敌
之符长一尺破军擒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长
八寸却敌执远之符长七寸交兵(一作警众)坚守之符长六
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寸败军亡将之符长四寸失利
卷八十五 第 5b 页 WYG0945-0336d.png
亡卒之符长二寸(见六韬龙韬阴符篇又有阴书) 隋志兵书类太公
阴符钤录一卷周书阴符九卷(唐志同) 史记苏秦读周
书阴符以出揣摩 战国策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
鬼谷子阴符七术注本太公兵法 通典周书阴符太
公曰步车骑三军同名异用 张衡思玄赋李善注引
周书阴符 后汉百官志注引太公阴符曰为君守城
为吏守职为民守事 文选注引太公阴符曰并我勇
卷八十五 第 6a 页 WYG0945-0337a.png
力重坚壁垒周书阴符太公曰好用小善不得真贤
初学记引周书阴符治国有三常

鲁龙辅

左传昭二十九年公赐公衍羔裘使献龙辅(玉名)于齐侯
齐侯喜与之阳榖(邑名)正义周礼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
英荡辅之杜子春云以函器盛此节谓铸金为龙以玉
为函辅盛龙节谓之龙辅此献函不献节故直云献龙
辅玄卿云盛龙节之玉函案说文龙祷旱玉也为龙文
又玉人云上公用龙今辅与龙连文故云龙辅玉名
卷八十五 第 6b 页 WYG0945-0337b.png

魏虎符 兵符

史记魏公子无忌传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破赵长平
军进兵围邯郸赵请救于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
救赵复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公
子患之数请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因问侯生曰嬴闻
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
能窃之公子请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
卷八十五 第 7a 页 WYG0945-0337c.png
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果盗
晋鄙兵符与公子 后汉书杜诗传魏公子假兵符以
解赵围

汉功臣符 丹书铁契

高纪六年十二月甲申始剖符封功臣曹参等为通侯
(师古曰剖破也合符而分授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
室藏之宗庙(如淳曰金匮犹金縢也师古曰以金为匮以石为室重缄封之) 南粤王
传汉十一年立尉佗为南粤王与剖符通使 说文符
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周礼司约小约剂书于
卷八十五 第 7b 页 WYG0945-0337d.png
丹图注今俗语有铁劵丹书旧典之遗言

汉节

纪高后八年八月襄平侯纪通尚符节令持节矫内勃
北军朱虚侯章欲夺节谒者不肯 文帝宋昌曰太尉
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袒左为刘氏 武帝征和二
年七月更节加黄旄 昭帝始元元年闰月遣王平等
五人持节行郡国 宣帝本始元年正月遣使者持节
卷八十五 第 8a 页 WYG0945-0338a.png
诏郡国二千石谨牧养民而风德化 列传爰盎解节
旄怀之 张骞持汉节不失自骞开外国道以尊贵云
云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外国所有言大者予节言小者
为副 司马相如建节往使 严助以节发兵会稽
苏武杖汉节节旄尽落 汲黯以便宜持节发河内仓
粟 眭弘武帝时为符节令 淮南王安作汉使节法
冠 任安卢贺坐受伪节诛 江都王建伪作汉使节
二十 刘屈氂初汉节纯赤以大子持赤节故更为黄
旄加上以相别 霍光与群臣奏昌邑王变易节上黄
卷八十五 第 8b 页 WYG0945-0338b.png
旄以赤 咸宣自杀而杜周任用时盗贼滋起上使光
禄大夫范昆诸部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
发兵以兴击 诸葛丰司隶去节自丰始 谷吉上书
建彊汉之节承明圣之诏 光武纪持节北度河注节
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毦三
重 后传冯衍与田邑书曰今以一节之任建三军之
威岂特宠其八尺之竹犛牛之尾哉 郑众永平八年
卷八十五 第 9a 页 WYG0945-0338c.png
显宗遣众持节使匈奴虏欲拜众不为屈上疏曰臣诚
不忍持大汉节对毡裘拜 孔融议秉髦节之使衔命
直指 蔡衍拜符节令 续百官志符节令一人凡遣
使掌授节王国大夫本皆持节后去节护羌校尉注应
劭汉官曰拥节 魏氏春秋中平六年始复节上赤葆
 周礼旌节注今使者所拥节是也 礼记玉藻凡君
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注今汉使拥节疏拥持
也汉时使人召臣持节召之庾氏云君召臣急则以二
节缓则以一节 释名节毛上下相重取象竹节 唐
卷八十五 第 9b 页 WYG0945-0338d.png
六典汉唯旌节馀皆号符 隋天文志毕南八星曰天
节使臣所持也 天文要集天节星主奉使小而明则
使中正 周有掌节之职汉有符节之令后汉符节令
位次御史中丞别为一台令一人为台率属少府眭孟
张敬蔡衍为之 史记赵高兼行符玺令事 晋志
秦符玺令汉因之位次御史中丞 赵尧传为符玺
御史 霍光传召尚符玺郎  典瑞注若今尚符玺
卷八十五 第 10a 页 WYG0945-0339a.png


汉铜虎符 竹使符

文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史记云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
符注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
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
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张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
简易也师古曰与郡守为符者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
以与之(文选注汉旧仪曰郡国铜虎符三竹使符五大事记汉制诸侯不得自守兵魏勃曰非有汉)
(虎符验则文帝以前盖有虎符矣此谓初作者岂非用铜于此始乎) 齐哀王传王欲发
卷八十五 第 10b 页 WYG0945-0339b.png
兵诛诸吕魏勃绐相召平曰王欲发兵非有汉虎符验
也而相君围王固善 严助传建元三年东瓯告急上
曰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遣助以节发兵会
稽守距法不为发 吴王濞传弓高侯颓当责胶西王
卬曰未有诏虎符擅发兵击义国 咸宣传武帝时盗
起乃使光禄大夫范昆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虎
符发兵以兴击 严延年传为河南守左冯翊缺上欲
卷八十五 第 11a 页 WYG0945-0339c.png
召延年符已发为其名酷复止注应劭曰符竹使符也
藏在符节台欲有所拜召治书侍御史符节令发符下
太尉也 贾捐之传淮南王盗写虎符阴聘名士 冯
野王传为琅邪太守御史中丞劾奏野王赐告养病而
私自便持虎符出界归家奉诏不敬 后志符节令一
人尚符玺郎四人本注曰旧二人在中主玺及虎符竹
符之半者 杜诗传建武八年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
发兵未有虎符之信上疏曰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馀
召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命敛
卷八十五 第 11b 页 WYG0945-0339d.png
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可立虎符以
绝奸端从之注符信也汉世以竹长六寸 陈球传太
守分国虎符窦固传诏耿秉刘张皆去符传以属固
注专将兵者并有符传拟合之取信 周礼掌节金节
注郑谓今汉有铜虎符(或曰周礼以英荡辅之英刻书也荡竹箭也刻书所使之事以)
(助三节之信则汉之竹使符其遗制也) 典瑞珍圭牙璋注杜子春云珍
圭若今时召郡守以竹使符郑司农云牙璋若今以铜
卷八十五 第 12a 页 WYG0945-0340a.png
虎符发兵 小行人管节注郑谓若今竹使符 文选
册魏公文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
古今注金虎符银错书之 高纪秦王子婴封皇帝玺
符节注师古曰符谓诸所合符以为契者 韩信传汉
王驰入壁夺其印符麾召诸将易置之 文纪奉天子
玺符再拜上

汉入关符 关传

纪文帝十二年三月除关无用传注张晏曰传信也若
今过所也如淳曰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
卷八十五 第 12b 页 WYG0945-0340b.png
乃得过谓之传也李奇曰传棨也师古曰张说是也古
者或用棨或用缯帛棨刻木为合符也 景帝四年春
复置诸关用传出入 宣帝本始四年正月诏载榖入
关者得毋用传 传终军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与军繻
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弃繻去注繻符也裂繻头合
以为符 宁成诈刻传出关归家注师古曰传所以出
关之符也 汲黯曰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如边关注
卷八十五 第 13a 页 WYG0945-0340c.png
臣瓒曰无符传出入为阑 后传郭丹从使者买符入
函谷关曰不乘使者车终不复出关 周礼司关凡所
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注传如今移过所文书 萧
何以信谨守管籥 赵绾王臧欲除关

汉尺籍伍符 汉军法

冯唐传对文帝曰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
尺籍伍符注李奇曰尺籍所以书军令伍符军士五五
相保之符信也如淳曰汉军法曰吏卒斩首无尺籍书
下县移郡令人故行不行夺劳二岁伍符亦什伍之符
卷八十五 第 13b 页 WYG0945-0340d.png
要节度也史记注或曰以尺简书故曰尺籍索隐曰尺
籍者书其斩首之功于一尺之板伍符者命军人伍伍
相保不容奸诈 史记循吏传子产为相五年士无尺
籍正义一尺方板之籍书什伍相保也 晁错传古之
制边县以备敌使五家为伍伍有长韩延寿东郡都试
骑士五骑为伍尹赏为长安令与亭长里正父老伍人
杂举少年恶子周礼宰夫注如今伍伯疏云汉时五人
卷八十五 第 14a 页 WYG0945-0341a.png
为伍伯长也是五人之长此汉之伍法也 礼小宰听
政役以比居听师田以简稽注比居谓伍籍简稽士
卒兵器簿书国语拱稽名籍也 尉缭子束伍令曰
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吏之所 李靖问对太宗
问伍法有数家孰为要靖曰左氏传先偏后伍司马
法五人为伍尉缭子有束伍令汉制有尺籍伍符后世
符籍以纸为之失其制矣穰苴谓五人为伍十伍为队
此其要也 管子善牧民者非以城郭也辅之以什司
之以伍 史记秦献公十年初为户籍相伍
卷八十五 第 14b 页 WYG0945-0341b.png

汉铁印文符 宫门符籍 棨传 通籍

续百官志凡居宫中者皆有口籍于门之所属宫
名两字为铁印文符案省符乃内之(注胡广曰符用木长尺二)
(寸)若外人以事当入本宫长吏为封棨传其有官
位出入令御者言其官 古今注传以木为之长五
寸书符信于上又以一板封之皆封以御史印章
元纪初元五年四月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父
卷八十五 第 15a 页 WYG0945-0341c.png
母兄弟通籍注应劭曰籍者为尺二竹牒设其年纪名
字物色挂之宫中案省相应乃得入也 梁王传梁之
侍中郎谒者著引籍(籍谓名簿也)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
无异 窦婴传大后除婴门籍 京房传愿得通籍殿
中奏事

汉瑞节

周礼春官典瑞正义先郑云牙璋若今时以铜虎符发
兵案文帝纪云云铜虎竹使符汉时皇帝使者之瑞节
则司农之意镇圭牙璋之等亦王使之瑞节也
卷八十五 第 15b 页 WYG0945-0341d.png

汉节钺

晋礼志汉魏故事遣将出征符节郎授节钺于朝堂其
后荀顗等所定新礼遣将御临轩尚书授节钺依古兵
书跪而推毂之义也

晋虎符

魏志注世语曰晋武帝世张敩为广汉太守王浚在益
州受中制募兵讨吴无虎符敩收浚从事列上
卷八十五 第 16a 页 WYG0945-0342a.png

宋银字棨

志皇太子夜开诸门墨令银字棨传令信 王昙首传
开门须白虎幡银字棨

隋玉麟符 木鱼符

樊子盖传为河南内史文帝令留守东都曰社稷大事
终以委公凡可施行不劳形迹今为公别造玉麟符以
代铜兽比之萧何寇恂云(又文帝与汉王谅约若玺书召与玉麟符合则就道)
文帝纪开皇九年闰月丁丑颁木鱼符于总管刺史雌
一雄一十年十月甲子颁木鱼符于京官五品已上
卷八十五 第 16b 页 WYG0945-0342b.png

隋青龙符 铜鱼符

纪开皇七年四月癸亥颁青龙符于东方总管刺史西
方以驺虞南方以朱雀北方以玄武十五年五月丁亥
制京官五品已上佩铜鱼符

唐银菟符 铜鱼符 交鱼符 巡鱼符 开


门符 闭门符 月鱼 转信符 双龙符


麟符 青龙符 朱爵符 驺虞符 玄武

卷八十五 第 17a 页 WYG0945-0342c.png

符 随身鱼符 玉契  木契(又见下)鱼符


(又见下)

高祖纪义宁二年四月辛巳 旧纪辛卯(高祖未受隋禅)停竹使符
班银菟符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受禅改元)九月癸丑改为铜鱼符
 车服志初高祖入长安罢隋竹使符班银菟符其后
改为铜鱼符以起军旅易守长京都留守折冲府捉兵
镇守之所及左右金吾宫苑总监牧监皆给之畿内则
左三右一畿外则左五右一左者进内右者在外用始
第一周而复始宫殿门城门给交鱼符巡鱼符左右厢
卷八十五 第 17b 页 WYG0945-0342d.png
给开门符闭门符亦左符进内右符监门掌之(又见门类)
国亦给之雌雄各十二铭以国名雄者进内雌者付其
国朝贡使各赍其月鱼而至不合者劾奏传信符者以
给邮驿通制命皇太子监国给双龙符左右皆十两京
北都留守给麟符左二十右十九东方诸州给青龙符
南方诸州朱雀符西方诸州驺虞符北方诸州玄武符
皆左四右三左者进内右者付外行军所亦给之随身
卷八十五 第 18a 页 WYG0945-0343a.png
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左二右一左者进内右者随
身皇太子以玉契召勘合乃赴(崔神庆传长安三年为礼部侍郎太子詹事十)
(一月丙申突厥使者入见皇太子应朝有司移文东宫召皇太子神庆諌曰五品以上佩龟盖防徵召之诈内)
(出鱼以合之况太子乎古者召太子用玉契今太子与陛下异官非朝朔望而唤者请降墨敕玉契诏可)秦 
(刻玉符约以子楚为适嗣)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某位姓名官有
贰者加左右皆盛以鱼袋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
饰以银有传符铜鱼符者给封符印发驿封符及封鱼
函用之有铜鱼而无传符者给封函还符封函用之木
契符者以重镇守慎出纳畿内左右皆三畿外左右皆
卷八十五 第 18b 页 WYG0945-0343b.png
五皇帝巡幸太子监国有军旅之事则用之王公征讨
皆给焉左右皆十九太极殿前刻漏所亦以左契给之
右以授承天门监门昼夜勘合然后鸣鼓 百官志司
门郎中凡有召者降墨敕勘铜鱼木契然后入礼部郎
掌符印门下省侍中二人发驿遣使则给鱼符符宝郎
掌符节内官司宝掌符契 六典符宝郎主符三十人
(志四人)主节十八人一曰铜鱼符二曰传符三曰随身鱼
卷八十五 第 19a 页 WYG0945-0343c.png
符四曰木契五曰旌节礼部凡内外百官有鱼符之制
并出于门下省 会要西蕃诸国通唐使处悉置铜鱼
各十二皆铭其国名如贡使正月来赍第一鱼馀月准
此闰月则赍本月校其雌雄合乃依常礼待之差即推
(回纥传夺含光门鱼契走城外)开元十六年十一月五日鸿胪卿奏
蕃国铜鱼多有散失望令所司改铸制可景龙三年十
月敕宫殿皇城京城禁苑门左右内外各给交鱼符一
合巡鱼符一合左厢给开门鱼一合右厢给闭门鱼一
合皆右符付监门非时启闭用之咸亨五年九月敕诸
卷八十五 第 19b 页 WYG0945-0343d.png
州都督刺史及上佐见执鱼契者中间迁改须有分付
其有迁改无三官者留待摄官永泰二年九月二十三
日刺史都护长史有犯者降鱼书停务大历十二年五
月十日敇刺史替及别追降鱼书然后离任自广德后
不行此制贞元三年十月有司请举旧制太和五年四
月铸铜鱼赐麟州 杨绾言旧制刺史被代若别追皆
降鱼书乃得去开元时置采访使得专停刺史威柄外
卷八十五 第 20a 页 WYG0945-0344a.png


唐金鱼符 金契

见赐蛮夷物门

唐旌节 节楼

车服志大将出赐旌以颛赏节以颛杀旌以绛帛五丈
粉画虎有铜龙一首缠绯幡紫缣为袋油囊为表节垂
画木盘三相去数寸偶垂赤麻馀与旌同 百官志符
宝郎凡命将遣使皆请旌节(有主节四人)节度使辞日赐双
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入境州县筑节楼迎以鼓角
卷八十五 第 20b 页 WYG0945-0344b.png
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将鸣珂金钲鼓角居后州县赍
印迎于道左视事之日设礼案高尺有二寸方八尺判
三案罢秩则以节度使印自随留观察使营田等印锁
节楼节堂以节院使主之祭奠以时 国朝三朝志旌
节唐天宝中置凡命节度使有司给门旗二旌一节一
麾枪二豹尾二金节隋制也黑漆竿上施圆盘周缀红
综拂八层黄绣龙袋笼之王公以下皆有节制同金节
卷八十五 第 21a 页 WYG0945-0344c.png
韬以碧油 韩文旌节有韬豹尾神旗櫜兜戟纛 令
狐楚云旌惟进善节以诘奸 柳宗元平淮夷雅金节
煌煌锡盾雕戈犀甲熊旂威命是荷 刘三复滑州节
堂记受脤之日掌节者以王命传信俾先启行至则考
善地庇丰屋麾旆以翼之歌钟以乐之非征伐宴犒申
威行令未尝出

唐木契(又见上)

六典太府寺凡木契九十五只二十五只与少府将作
苑总监七十只与库官合注太府寺管木契七十只十
卷八十五 第 21b 页 WYG0945-0344d.png
只与左藏东库合十只西库十只右藏内库十只外库
十只东都左藏库十只右藏库九雄一雌九雄主簿掌
一雌库官掌又五只与右藏朝堂库合五只与东都左
藏朝堂库合金部置木契与应出物之司相合以明出
纳之吝注一百一十只二十只与太府寺合云云仓部
木契一百枚 百官志仓部以木契百合诸司出纳之
数 会要开元十三年三月二十日敕平卢幽州太原
卷八十五 第 22a 页 WYG0945-0345a.png
朔方河西陇右剑南等七道节度使各置木契 周天
官大府秦汉以下不置并于司农少府梁天监七年始
置大府后魏太和改少府为大府

唐功臣铁劵 铭

代宗纪广德元年七月壬子给功臣铁劵藏名于太庙
图形凌烟阁 刘幽求传景云二年诏赐实封铭诸铁
劵以传其功 陆贽集有赐李纳王武俊安西管内黄
姓铁劵文 铁劵始于汉丹书铁契
卷八十五 第 22b 页 WYG0945-0345b.png
唐禁卫门籍

百官志左右监门卫掌诸门禁卫及门籍文武官九
品以上每月送籍于引驾仗及监门卫卫以帐报内
门凡朝参奏事待诏官及伞扇仪仗出入者阅其数
监察御史正门无籍天授中诏侧门置籍得至殿庭
司门郎中掌门关出入之籍凡著籍月一易之 仪
卫志平明传点毕内门开监察御史领百官入夹阶
监门校尉二人执门籍曰唱籍既视籍序班于通乾
卷八十五 第 23a 页 WYG0945-0345c.png
观象门南武居文之次入宣政门至閤门亦如之夹
阶校尉十人同唱 会要贞元八年十月(旧纪庚戌)复命
金吾置门籍

唐府兵符契

见兵制

唐鱼书(详见上)

百官志大理司直评事掌出使推按凡承制推讯请鱼
书以往(又见九卿类)
卷八十五 第 23b 页 WYG0945-0345d.png
太平兴国枢密院银牌

三朝志唐制差发驿遣使则门下省给传符以通天下
之信皇朝符劵皆枢密主之旧有银牌给乘驿者阔一
寸半长五寸刻隶字曰敇走马银牌贯以韦带后罢之
给劵谓之头子兴国三年有诈乘驿者遂罢枢密院劵
别置新牌阔二寸半长六寸易以八分书上钑二飞凤
下钑二麒麟贯红丝绦(六月戊午诏乘驿者皆给银牌复旧制也)端拱中多
遗失之者二年三月戊午又罢篆书银牌复给枢密院
卷八十五 第 24a 页 WYG0945-0346a.png
牒 乾道八年枢密院置雌黄青字牌绍熙四年改黑
漆红字 淳熙三年尚书省置雌黄青字牌绍熙五年
改黑漆黄字 周显德六年三月癸酉罢铜鱼(牧守并特降制)
(书)

祥符木契

祥符元年六月辛丑命皇城司制安远门木契以车驾
诣苑中由之也熙宁六年八月诏畿县都保置木契左
留司农寺右付其县凡追阅试则出契
卷八十五 第 24b 页 WYG0945-0346b.png
康定铜鱼符 咸平传信牌

康定元年五月八日翰林承旨丁度等言准送下翰林
学士王尧臣知制诰叶清臣启请制军中传信牌(此牌本咸)
(平六年十月戊寅给军中因莫州都总管石普之请欲令将帅持破钱遇传令则合而为信真宗谓古兵符既)
(废因命为此)及符事并端明殿学士李淑应诏检阅故事令
两制与端明殿学士详定闻奏看详所奏军中符信切
要杜绝奸诈合机宜今请下有司造铜兵符给诸路总
管主将每发兵士三百人或全指挥以上即用又别用
卷八十五 第 25a 页 WYG0945-0346c.png
传信朱漆木牌应系给军中往来之处每传达号令关
报会合事宜及发起军士三百人以下即用又检到符
彦卿军律有字验亦乞于移牒传信牌上两处参验使
用一铜兵符汉制铜铸刻虎形今闻皇城司见有木鱼
(文德殿门出入勘契太庙门入勘箭出则否)欲乞令有司只约用木契形
状精巧铸造陜西五路每路依汉制各给一至二十计
二十四面更换给用仍示公牒为照验一传信木牌先
朝旧制合用坚木朱漆为之长六寸阔三寸腹背刻字
而中分之字云某路传信牌却置池槽牙缝相合又凿
卷八十五 第 25b 页 WYG0945-0346d.png
二窍置笔墨上帖纸书所传达事用印印号上以皮系
军吏往来之顶临阵传言应有取索并以牌为信写其
上如已晓会施行讫复书牌上遣回今遣有司造牌每
路各合一面为样令本司依此制造分给诸处更换使
用城寨分屯军马事往来关会之处亦如数给与之诏
从之(王尧臣起请李淑检会丁度奉行)八月二十四日端明殿学士李
淑等言参酌古制定铜符木契传信牌形制及施用条
卷八十五 第 26a 页 WYG0945-0347a.png
件铜符之制上刻篆字曰某处发兵符下铸虎豹为饰
而中分之右符五左旁作虎豹头四左符一右旁为四
窍令可契合又以篆文相向侧刻十干字为号右五符
留京师左符降付诸处总管钤辖知州军事官高者掌
之凡枢密院下符发兵第一至第五周而复始指挥三
百人至五千人用一虎一豹五千人以上用双虎双豹
宣云下第一符发兵若干所在取左符勘讫即发兵与
使者复缄右符以还木契上下题某处契中剖之上三
段中为鱼形题一二三次第下一段刻空鱼令可契合
卷八十五 第 26b 页 WYG0945-0347b.png
(左旁题云左鱼合右旁题云右鱼合)上三段留总管钤辖司下一段付诸
州军城寨主掌之每发兵所在验下契与上契合即发
兵传信牌中为池槽藏笔墨纸令主将掌之每临阵传
命书纸内牌中持报兵官复书事宜内牌中而还仍临
事密以字号为验诏有司制造仍令淑领其事(兵志元年颁)
庆历元年十月十九日端明殿学士李淑等言准敕铸
造符契传信牌下诸路今已了毕取右符送枢密院其
卷八十五 第 27a 页 WYG0945-0347c.png
左符契牌敕等欲自当所候差到使臣封印发送诸路
依奏 实录康定元年十月乙未下有司制铜符木契
传信牌庆历元年十月己亥罢铜符木契 咸平传信
牌以漆木为之长六寸阔三寸复背刻字而中分之
置凿枘令可合又穿二窍容笔墨上施纸札每临阵
则分而持之或传令则书其言而系军吏之颈至彼
合契乃书而复命焉实录咸平中石普建言军中
号令遣人驰告之虑为奸诈请持破钱合而为信帝因
制传令牌
卷八十五 第 27b 页 WYG0945-0347d.png

皇祐文德殿鱼契

皇祐二年九月十四日庚子皇城司上新作文德殿香
檀鱼契契有左右左留中右付本司各长尺有一寸博
二寸八分厚六分刻鱼形凿枘相合缕金为文车驾至
门勘契官(皇城司主之)执右契奏閤门使降左契勘契官跪
奏勘毕奏云外契合(辛亥享明堂) 勘契之式不见于开元
开宝礼咸平初载于仪注 凡勘箭左右金吾仗司主
卷八十五 第 28a 页 WYG0945-0348a.png
(箭笴长二尺五寸阔二寸)一为雄鹘箭留中一为辟仗箭藏本司
凡宣德门出左仗主之景灵官入右仗主之太庙入左
仗主之南薰门入则勘出则否 熙宁四年王圭议罢
勘箭元丰元年陈襄请罢勘契

熙宁铜鱼符

熙宁五年六月十八日丙寅令西作坊铸造铜符三十
四副给左契付诸门右契付大内钥库(志云令所司给左契付诸门右)
(契付内钥匙库从枢密副使蔡挺之言也)上以京城门禁不严素无符契命
枢密院约旧制更造铜契中刻鱼形以门名识之分左
卷八十五 第 28b 页 WYG0945-0348b.png
右给纳以戒不虞而启闭之法密矣 七年九月蔡挺
又请置三十七将将有正副以畿县及诸道兵分隶皆
给虎符癸丑从之 神宗史志皇城司掌官城出入之
禁令凡门给铜符二铁牌一左符留门右符请钥铁牌
则请钥者自随以时参验而启闭之

建炎虎符

建炎三年五月二十六日癸卯改铸虎符(见行虎符今缴纳枢密院)
卷八十五 第 29a 页 WYG0945-0348c.png

绍兴铜虎符

绍兴五年四月乙卯改铸东南十将京畿第二将绍兴
铜虎符

绍兴藩邸旌节

绍兴三十二年八月一日孝宗诏藩邸旌节迎诣天章
閤安奉从礼部太常之请也淳熙十六年光宗践阼绍
熙五年宁宗践阼亦如之(用朱漆青地金字牌题其上如元丰延安故事) 绍
兴三年正月辛未赐刘光世两镇节度使印及别赐宁
国军旌节自是为例 周牙璋起旅汉羽林召兵 古
卷八十五 第 29b 页 WYG0945-0348d.png
有兵符无忌窃晋鄙之类高帝夺韩信印符麾召诸将
 玉海卷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