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
卷六十 第 1a 页 WYG0944-0584a.png

卷六十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六十
            宋 王应麟 撰
 艺文
铭 碑(又见纪功)

 铭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慎德(诗正义曰因其器名书以)
 (为戒释名曰述其功美使可称名也)碑埤也上古封禅树石埤岳宗庙
 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而庸器渐阙故
 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释名曰臣子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
卷六十 第 1b 页 WYG0944-0584b.png
 (世因焉)

汤盘铭 武王铭

见御制碑铭类

商铭

晋语郭偃曰商之衰也其铭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
也不可矜而祗取忧也

周嘉量铭 楛矢铭(见弓矢)

卷六十 第 2a 页 WYG0944-0585a.png
考工记㮚氏为量其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
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兹器维则疏釜器之上铭文在
模上刻之

周金版铭 金人铭

文选刘孝标论圣贤镂金版而镌盘盂注太公金匮曰
屈一人之下申万人之上武王曰请著金版 周书大
聚解第三十九维武王胜殷抚国绥民乃观于殷政告
周公旦曰呜呼殷政总总若风草周公曰闻之文考来
远宾广近有道别阴阳之利相土地之宜营邑制命之
卷六十 第 2b 页 WYG0944-0585b.png
曰大聚乃令县鄙商旅曰能来三室者与之一室之禄
(以一大夫之禄耕)辟关修道五里有郊十里有井二十里有舍
远旅来至关人易资舍有委市有五均早暮如一送行
逆来振乏救穷以国为邑以邑为乡以乡为闾五户为
伍以首为长十夫为什以年为长合闾立教以威为长
合旅同亲以敬为长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蓄五
味以备百草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君子以
卷六十 第 3a 页 WYG0944-0585c.png
修礼乐立小人以教用兵立乡射以习容云云旦闻禹
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
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且以并农力势成男女之功
则有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人不失其事天不失
其时以成万财称贤使能而贤归之关市平商贾归之
分地薄敛农民归之水性归下民性归利王若欲来天
下民先设其利而民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
不召而民自来五德既明民乃知常武王再拜曰允哉
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昆吾古之利冶月旦朔省之)
卷六十 第 3b 页 WYG0944-0585d.png
 六韬金板曰太公曰以贤者为人下何人不与文王
曰善请著之金板 家语孔子观周入太祖后稷之庙
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
言人也 晋潘岳有两阶铜人训

周穆王舂山铭

穆天子传天子观舂山之上乃为铭疏于玄圃之上以
贻后世天子升于奄山乃纪迹于奄山之石而树之槐
卷六十 第 4a 页 WYG0944-0586a.png
眉曰西王母之山奄山即崦嵫山(一云纪名迹于弇山之石曰西王母之山)
(集仙录曰刻石纪迹于弇山之上) 山海经穆王至昆崙之丘眺钟山
之岭勒石王母之山纪迹玄圃之上 刘协曰穆王纪
迹弇山之石亦碑之意

鲁林钟铭 宋正考父鼎铭(见鼎类)

左传襄十九年季武子以所得于齐之兵作林钟而铭
鲁功臧武仲曰非礼也夫铭天子令德(铭德不铭功)诸侯言
时计功大夫称伐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铭其
功烈以示子孙昭明德而惩无礼也(注铸钟声应林钟因以为铭)
卷六十 第 4b 页 WYG0944-0586b.png
诗传作器能铭可以为大夫 韩非子先王之赋颂钟
鼎之铭皆番吾之迹华山之博也 文心雕龙夏铸九
鼎周勒楛矢令德之事也吕望铭昆吾仲山镂庸器计
功之义也魏颗景钟孔悝卫鼎称伐之类也 事始灵
后氏象形篆以铭钟鼎

晋景钟铭

见乐器类
卷六十 第 5a 页 WYG0944-0586c.png

晋谗鼎铭 卫孔悝鼎铭

见鼎鼐类 庾信文维师尚父昆吾载宝鼎之铭王
命尸臣栒邑传雕戈之赐 吕氏春秋云功名著
乎盘盂铭篆著乎壶鉴 鲁视丰碑卫铭烝彝
栒戈考篆鲁鼎著铭 栒鼎悝铭之款羽陵汲冢
之书

秦刻石名山文

汉艺文志春秋家秦奏事二十篇秦时大臣奏事及刻
石名山文也(始皇登名山凡六刻石史记载其词) 孙何碑解曰管子称
卷六十 第 5b 页 WYG0944-0586d.png
无怀氏封泰山刻石记功出自寓言(书正义曰管子书古之封太山者七)
(十二家夷吾所识十二而已其登封者皆刻石纪号)宣王石鼓或曰猎碣延陵墓
表俗目为夫子十字碑其事皆不经见始皇刻石颂德
亦无勒碑之说古之为碑以识日景节宾揖丽祭牲
晋卫恒传秦李斯工篆诸山及铜山铭皆斯书也

禹庙铭

后汉郡国志巴郡江州注杜预曰巴国也有涂山华阳
卷六十 第 6a 页 WYG0944-0587a.png
国志曰帝禹之庙铭存焉雍丘县注引曹植禹庙赞
金石录有禹庙碑在龙门 文中子宿禹庙观其碑首
曰先君献公所作也其文典而达

汉泗水亭碑

高帝纪十一年师古注引班固泗水亭碑 后郡国志
沛有泗水亭亭有高祖碑班固为文(并十八侯铭铭曰承累流裔袭唐末)
 风寸木尺土无俟斯亭水经注碑延熹十年立(任彦升曰配天之迹存乎泗水之上素王之道纪于沂川之)
(侧)
卷六十 第 6b 页 WYG0944-0587b.png
汉四皓碑

文章缘起有汉惠帝四皓碑 高士传高车山上有四
皓碑及祠汉惠帝所立

汉扬雄铭诗

古文苑雄为郎一岁作绣补灵节龙骨铭诗三章成帝
好之 方言 铭诗今亡(或曰绣补䄄褥之类灵节灵寿杖龙骨水车也)

汉燕然山铭

见纪功类
卷六十 第 7a 页 WYG0944-0587c.png
纪[𡹮]嵫勒之罘颂峄山铭燕然 螭蟠龟戴虫篆鸟章

汉三鼎铭

水经注(睢阳县)汉太尉桥玄庙碑阴有右鼎文建宁三年
拜司空又有中鼎文建宁四年拜司徒又有左鼎文光
和元年拜太尉鼎名文曰述公之行咨度体则文德铭
于三鼎武功勒于征钺书于碑阴以昭光懿又有钺文
称是用镂石假象作兹征钺军鼓陈之于东阶亦以昭
公之文武之勋焉(石鼓仍存钺今不知所在)
卷六十 第 7b 页 WYG0944-0587d.png
汉冠盖里铭

水经注宜城县有太山山下有庙汉末多士其中刺史
二千石卿长数十人朱轩华盖同会于庙下荆州刺史
行部见之雅叹其盛号曰冠盖里(国史志襄阳有冠盖里)刻石铭
之其辞曰峨峨南岳烈烈离明寔敷俊乂君子以生惟
此君子作汉之英德为龙光声化鹤鸣 宋伏曼容为
南海太守至石门作贪泉铭

汉李尤围棋铭 冯衍车铭

卷六十 第 8a 页 WYG0944-0588a.png
艺文类聚李尤围棋铭冯衍车铭杖铭刀阳铭刀阴铭
杯铭 太平御览李尤博铭壶筹铭 文章流别传李
尤为铭自山河都邑至于刀笔笇契无不有铭而文多
秽病 李尤集序尤好为铭赞门阶户席莫不有述
初学记冯衍席前右后右铭 文选注有冯衍爵铭
文章流别曰后世器铭之佳者有崔瑗几铭朱公叔鼎
铭王粲砚铭 周显德六年王仁𥙿进回文金镜铭

汉铭论

蔡邕铭论曰昔肃慎纳贡铭之楛矢所谓天子令德也
卷六十 第 8b 页 WYG0944-0588b.png
黄帝有巾几之法孔甲有槃盂之诫殷汤有丼誓之勒
谗鼎有丕显之铭武王践阼咨于太师作席几楹杖器
械之铭十有八章周庙金人缄口书背铭之以慎言所
以勉于令德也吕尚作周太师封于齐其功铭于昆吾
之冶获宝鼎于美阳仲甫有补衮阙式百辟之功周礼
司勋凡有大功铭之太常所谓诸侯言时计功也宋正
考父三命滋益恭而莫侮其国卫孔悝之祖庄叔随难
卷六十 第 9a 页 WYG0944-0588c.png
汉阳左右献公卫国赖之皆铭于鼎晋魏颗获秦杜回
于辅氏铭功于景钟所谓大夫称伐也近世以来咸铭
于碑 文选漏刻铭注蔡邕铭论曰武王作席几楹杖
杂铭吕尚铭昆吾鼎黄帝有巾几之法孔甲有盘盂之
戒德非此族不在铭典 王简栖碑注引铭论曰碑在
宗庙两阶之间近代以来咸铭于碑 晁公武曰蔡邕
所著文章百四篇今录止存九十篇而铭墓居其半或
曰碑或曰铭或曰神诰或曰哀赞其实一也自云为郭
有道碑独无愧辞则其他可知也(郭林宗陈仲弓碑见文选)
卷六十 第 9b 页 WYG0944-0588d.png

魏九宝铭

典论文帝为三剑三刀三匕首因姿定名以铭其拊(此即)
(九宝)其详曰选兹良金命彼国工精而鍊之至于百辟以
为三剑三刀三匕首因姿定名以铭其拊惜乎不遇薛
烛青萍也其三剑一曰飞景长四尺二寸二曰流采长
四尺二寸三曰华铤色似䌽虹长四尺二寸其三刀一
曰灵宝长四尺二寸似灵龟二曰含章采似丹灵长四
卷六十 第 10a 页 WYG0944-0589a.png
尺四寸三曰素质长四尺三寸刀身而剑铗其三匕首
一曰清刚长二尺三寸色似坚冰二曰扬文长二尺一
寸重一斤六两曜似朝日三曰龙鳞状似龙文 文心
雕龙魏文九宝器利辞钝 初学记文帝露陌刀铭
文选注典论有剑铭

魏宝器铭(见小学)

晋卫恒传魏氏宝器铭题皆韦诞书

晋剑阁铭

张载传父收蜀郡太守太康初至蜀省父道经剑阁载
卷六十 第 10b 页 WYG0944-0589b.png
以蜀人恃险好乱因著铭以作诫曰岩岩梁山积石峨
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狭过彭碣
高踰嵩华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
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一人荷戟万夫
趑趄形胜之地非亲勿居兴实由德险亦难恃自古及
今天命不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公孙既灭刘氏衔璧
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铭山阿敢告梁益益州刺史张
卷六十 第 11a 页 WYG0944-0589c.png
敏见而奇之乃表上其文武帝遣使镌之于剑阁山
隋文帝毁剑阁之路立铭垂戒 唐柳宗元作剑门铭

梁石阙铭

梁典天监七年正月戊戌诏曰今礼盛化光役务简便
便可营建象阙以表旧章于是选匠量功镌石为阙陆
倕吴郡人仕至太常卿诏使为漏刻石阙二铭冠绝当
世 二铭见文选(刻漏铭叙曰宁可多谢曾水有陋昆吾金字不传银书未勒)

唐醴泉铭

见地瑞类(魏徵)
卷六十 第 11b 页 WYG0944-0589d.png

唐砥柱铭 二门勒铭 铁戟铭

太宗纪贞观十一年九月丁亥河溢坏陜州河北县毁
河阳中潬幸白司马坂观之赐濒河遭水家粟帛十二
年二月癸亥如河北县观底柱(书注底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
(若柱然在西虢之界) 旧纪二月癸亥观砥柱勒铭以纪功德
通典陜州硖石县底柱山太宗命魏徵勒铭(或云铭乃特进魏徵)
(之辞有仰临底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源之语)命有司勒铭  会要十二年二
卷六十 第 12a 页 WYG0944-0590a.png
月幸河北县勒铭底柱 地理志陜州峡石县有底柱
山山有三门河所经太宗勒铭(十四年命正字薛纯书之)平陆县本
河北太守李齐物开三门通漕得古刀有篆文曰平陆
天宝元年更名(齐物传为陜州刺史开底柱通漕路发重石下得古铁戟若铧然铭曰平陆上)
(之诏以名县)陜县茅津贞观十一年造浮梁又使丘行恭开
南渠

唐朝觐碑铭

崔融传武后幸嵩高见融铭启母碣叹美之及已封即
命铭朝觐碑梁升卿工八分书东封朝觐碑为时绝笔
卷六十 第 12b 页 WYG0944-0590b.png
 旧史员半千传则天封中岳半千撰封禅四坛碑十
二首以进

唐彝尊铭

崔涣传亳州司功还调于是入判者千馀吏部侍郎严
挺之施特榻试彝尊铭曰子清庙器故以题相命

唐孔子庙碑

文选注沂水南有孔子旧庙汉魏以来列七碑二碑无
卷六十 第 13a 页 WYG0944-0590c.png
(选注有尼父颂) 会要大中五年十一月祭酒冯审奏孔子
庙堂碑太宗建立睿宗书额(金石录武德元年十二月虞世南撰并书)

唐棠棣碑

循吏传贾敦颐永徽中迁洛州发奸擿伏下无能欺咸
亨初弟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始洛人为
敦颐刻碑大市旁及敦实入为右庶子人复为立碑其
侧故号棠棣碑(两京记碑建于东都)

唐泰华二山碑

安金藏传玄宗属其事于史官诏镵其名于泰华二山
卷六十 第 13b 页 WYG0944-0590d.png
碑以为荣 通鉴开元二十年三月赐爵代国公于东
西岳立碑以铭其功

唐韦丹刻功碑

韦丹传宪宗时韦丹为江西观察使计口受俸罢八州
冗食者教民陶瓦置南北市为营以舍军筑堤捍江长
十二里为陂塘五百九十八所灌田万二千顷大和中
裴谊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
卷六十 第 14a 页 WYG0944-0591a.png
录见丹政事卓然与宰相语元和治民孰第一(大中一年正月)
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没四十年
老幼思之不忘乃诏观察使纥干泉上丹功状命刻功
于碑(乙亥诏史馆修撰杜牧撰遗爱碑擢其子宙为御史)元和中韩愈为丹铭曰爰及江西功德具全 
(子宙亦为江西观察使政简易南方称为世官) 韩愈传父仲卿为武昌令有
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

淳化公政铭

五年九月真宗以寿王尹京吴王元杰献公政铭
卷六十 第 14b 页 WYG0944-0591b.png
元丰黄楼铭

陈师道撰
蔡邕铭论(见上) 文心雕龙飞廉有石椁之锡灵
公有蒿里之谥(庄子博物志石椁铭云灵公夺之我里)赵灵勒迹
于番吾秦昭刻博于华山(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番吾刻疏人迹)
(其上而勒之曰主父尝游于此秦昭王令工施钩梯而上华山以松柏之心为博勒之曰)
(昭王尝与天神博于此)始皇勒岳政暴而文泽若班固燕
然之勒(见后汉书)张昶华阴之碣(见古文苑文选注有张昶)
卷六十 第 15a 页 WYG0944-0591c.png
(华山堂阙铭)序亦盛矣蔡邕铭思独冠古今桥公之钺
吐纳典谟(桥玄黄钺铭见艺文类聚)朱穆之鼎全成碑文(文章流别)
(云见上)敬通杂器(冯衍见上)准矱戒铭崔骃品物赞多戒
少李尤积篇义俭辞碎魏文九宝器利辞钝唯张
载剑阁其才清采
事始无怀氏封泰山刻石纪功此碑之始 述异
记崆峒山中有尧碑禹碣皆籀文 檀弓注丰碑
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桓楹形如大楹 祭义祭
之日牵牲入庙门丽于碑 聘礼宾自碑内听命
卷六十 第 15b 页 WYG0944-0591d.png
又曰东面北上碑南 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知
阴阳也 孙何曰古所谓碑乃葬祭飨聘之际所
植一大木耳其字从石取其坚且久易之以石者
后儒所增耳六经所载无刻石之事又曰碑非文
章之名也盖后人假以载其铭耳陆机曰碑披文
而相质则本末无据焉 王俭曰石志不出典礼
宋元嘉中颜延之为王球石志 欧阳公曰后汉
卷六十 第 16a 页 WYG0944-0592a.png
以来始有冢墓碑文门生故吏相与立碑颂德



 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朱文公曰颂容古字通)

有焱氏颂

庄子天运篇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
庭之野云云帝曰天机不张而五官皆备此之谓天乐
无言而心说故有焱氏为之颂曰听之不闻其声视之
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注此乃无乐之乐乐之
至也(孔子歌焱氏之风)
卷六十 第 16b 页 WYG0944-0592b.png

黄帝六德颂

类要黄帝妃嫫母训宫人而有淑德奏六德之颂

黄帝龙衮颂

太平御览夏侯玄辨乐论曰昔伏羲氏因时兴利教民
田渔天下归之时则有网罟之歌神农继之教民食谷
时则有丰年之咏黄帝备物始垂衣裳时则有龙衮之
颂 拾遗记轩辕始造书契服冕垂衣故有衮龙之颂
卷六十 第 17a 页 WYG0944-0592c.png
 文心雕龙帝喾之世咸墨为颂以歌九招

虞乐颂

董仲舒传虞氏不为政久矣然而乐颂遗风犹有存者
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也

商名颂

鲁语闵马父曰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
以那为首注名颂颂之美者郑司农云自考父至孔子
又亡其七篇故馀五那烈祖玄鸟长发殷武五篇十六
章百五十四句 史记襄公脩行仁义其大夫正考父
卷六十 第 17b 页 WYG0944-0592d.png
美之作商颂注裴骃引韩诗章句美襄公 乐记注商
宋诗

周成王冠颂

见冠礼类 家语冠颂

周文公颂

周语祭公谋父曰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诗正义(时迈篇)外传引思文时迈皆言周文公之颂国
卷六十 第 18a 页 WYG0944-0593a.png
语云周文公之为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此篇周公
所自歌与时迈同 春秋正义常棣之诗周公所作周
语曰周文公之诗 吕氏春秋周公旦乃作诗曰文王
在上于昭于天以绳文王之德 王褒讲德论周公咏
文王之德而作清庙 史记乐书成王作颂推已惩艾
 周颂三十一篇多周公所定鲁颂四篇商颂五篇

汉高祖颂

高纪赞刘向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
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志刘向赋二十五篇)
卷六十 第 18b 页 WYG0944-0593b.png

汉高祖著录勋臣颂

祭遵传博士范升上疏高祖著录勋臣颂其德美 晋
陆机作汉高功臣颂自萧何至侯公三十一人

汉孝景皇帝颂

志李思孝景皇帝颂十五篇(赋家)

汉长安都国颂

淮南王安传入朝献颂德及长安都国颂每宴见谈说
卷六十 第 19a 页 WYG0944-0593c.png
得失及方技赋颂

汉圣主得贤臣颂 中和乐职宣布诗

王褒传宣帝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
好神爵五凤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歌诗欲兴
协律之事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
俊才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
依鹿鸣之诗习而歌之时泛乡侯何武选在歌中武等
学长安歌太学下转而上闻宣帝召见武等观之皆赐
帛谓曰此盛德之事吾何以当之褒既为刺史作颂又
卷六十 第 19b 页 WYG0944-0593d.png
作其传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徵褒既至诏褒
为圣主得贤臣颂(唐志褒集五卷)

汉甘泉洞箫颂

王褒传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
右皆诵读之宣帝诏褒等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读
诵奇文及所自造 文选有洞箫赋 类聚有甘泉宫

卷六十 第 20a 页 WYG0944-0594a.png

汉碧鸡颂(又见郊祀)

文选刘孝标论注王褒碧鸡颂曰持节使者王褒谨拜
南崖敬移金精神马缥(一作剽)碧之鸡云云归来归来汉
德无疆广乎唐虞泽配三皇黄龙见兮白虎仁归来归
来可以为伦归来翔兮何事南荒

汉赵充国画颂

赵充国传以功德与霍光等列画未央宫成帝时西羌
有警上思将帅之臣追美充国乃召黄门郎扬雄即充
国图画而颂之曰明灵惟宣戎有先零先零猖狂侵汉
卷六十 第 20b 页 WYG0944-0594b.png
西疆汉命虎臣惟后将军整我六师是讨是震既临其
域谕以威德有守矜功谓之弗克请奋其旅于䍐之羌
天子命我从之鲜阳营平守节屡奏封章料敌制胜威
谋靡亢遂克西戎还师于京鬼方宾服罔有不庭昔周
之宣有方有虎诗人歌功乃列于雅在汉中兴充国作
武赳赳桓桓亦绍厥后

汉列女传颂

卷六十 第 21a 页 WYG0944-0594c.png
志刘向所序六十七篇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

汉光武受命中兴颂

东平王苍传显宗永平十五年春行幸东平帝以所作
光武本纪示苍(显宗作光武本纪)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
甚善之以其文典雅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 东
观记上问校书郎此与谁等皆言类相如扬雄史岑(文选)
(东平齐声于扬史) 魏志昔唐叔归禾东平献颂

汉德颂

传临邑侯复(北海兴王之子)永平中著汉德颂复子騊駼与从
卷六十 第 21b 页 WYG0944-0594d.png
兄平望侯毅并有才学毅元初元年上汉德论并宪论
十二篇(又曹朔作汉颂四篇)

汉神爵颂

贾逵传显宗永平中(东观记永平十四年)有神爵集宫殿官府冠
羽有五采色帝异之以问临邑侯刘复复不能对荐逵
博学多识帝乃召逵问之对曰昔武王终文之业鸑鷟
在岐宣帝威怀夷狄神雀仍集此胡降之徵也因敕兰
卷六十 第 22a 页 WYG0944-0595a.png
台给笔札使作神雀颂拜为郎(唐志逵集二卷) 论衡永平中
神雀群集孝明诏上神雀颂百官上颂文比瓦石唯班
固贾逵傅毅杨终侯讽五颂金玉孝明览焉 西域都
护班超献大雀诏曹大家作颂 隋许善心亦有神雀


汉显宗颂

傅毅传建初中肃宗博召文学之士以毅为兰台令史
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追美孝明皇帝功德最
盛而庙颂未立乃依清庙作显宗颂十篇奏之由是文
卷六十 第 22b 页 WYG0944-0595b.png
雅显于朝廷(唐志毅集五卷) 文选注引傅毅显宗颂曰
荡荡川渎既澜且清又引杜笃众瑞颂傅毅明帝
颂表 太平御览引傅毅西征颂 晋袁宏见傅
毅作显宗颂乃作颂九章颂简文之德上于孝武


汉四巡颂 广成颂

章帝记建初七年冬十月癸丒西巡狩幸长安丙辰祠
卷六十 第 23a 页 WYG0944-0595c.png
高庙遂有事于十一陵以中牢祠萧何霍光岐山得铜
器形似酒樽献之又获白鹿帝曰上无明天子下无贤
方伯斯器曷为来哉又幸长平御池阳宫每有所到幸
辄会郡县吏人劳赐作乐十二月丁亥车驾还宫八年
十二月东巡狩幸陈留梁国淮阳颍阳元和元年八月
丁酉南巡狩诏所经道上无得设储峙赐鳏寡孤独人
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九月辛丒幸章陵祠旧宅冬十
月乙未进江陵诏庐江太守祠南岳又诏长沙太守祠
长沙定王舂陵侯还幸宛十一月乙丒车驾还宫二年
卷六十 第 23b 页 WYG0944-0595d.png
二月丙辰东巡狩乙丒耕于定陶使使者祠尧于成阳
灵台(成阳县有尧母庆都墓)辛未幸泰山柴告岱宗有黄鹄三十
经祠坛进幸奉高壬申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癸酉告
祀二祖四宗大会内外群臣丙子赦天下复博奉高嬴
无出今年田租戊寅进幸济南三月己丒进幸鲁祠东
海共王陵庚寅祠孔子于阙里及七十二弟子赐褒成
侯及诸孔男女帛进奉祠陵四月乙卯还宫(帝东巡凤皇黄龙并)
卷六十 第 24a 页 WYG0944-0596a.png
(集杨终赞颂嘉瑞上述祖宗洪业十五章上之)三年正月丙申北巡狩辛丒帝
耕于怀二月戊辰进幸中山遣使祠北岳癸酉幸元氏
祠光武显宗于县舍正堂明日又祠显宗于始生堂皆
奏乐三月丙子诏高邑令祠光武于即位坛复元氏七
年徭役辛卯还宫章和元年八月南巡狩幸梁沛彭城
寿春汝阴赞曰儒馆献歌(谓崔骃游太学时上四巡等颂)戎亭虚候
崔骃传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骃上四巡颂
以称汉德辞甚典美文多故不载帝嗟叹之谓侍中窦
宪曰卿宁知崔骃乎对曰班固数为臣言之然未见也
卷六十 第 24b 页 WYG0944-0596b.png
帝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试请见之
 崔骃集有南北东西四巡颂(隋唐志骃集十卷) 骃东封颂
曰伊汉中兴三叶矩坤度以范物规乾则以陶钧重雍
袭熙代增其德乘舆登大灵之威辂驾太一之象车升
九龙之华旗建扫霓之旌旄 班固数入读书禁中每
行巡狩辄献上赋颂(固有东巡南巡颂见类聚) 张衡东巡诰惟二
月初吉帝将狩于岱岳展义省方备法驾届灵宫是日
卷六十 第 25a 页 WYG0944-0596c.png
也有双凤集千台壬辰祀上帝于明堂帝曰上帝有灵
不替朕命诞敢不祗承 马融传永初四年校书东观
邓太后临朝俗儒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
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纵横乘此无备融以为文武
之道圣贤不坠五材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
颂以讽谏述蒐狩之义(广成苑在今汝州梁县西)延光三年东巡岱
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唐志融集五卷)

汉颂 从臣嘉颂

论衡宣汉篇观杜抚班固等所上汉颂颂功德符瑞汪
卷六十 第 25b 页 WYG0944-0596d.png
濊深广滂沛无量踰唐虞入皇域 西都赋采游童之
欢谣第从臣之嘉颂注宣帝颇好神仙王褒张子侨等
并侍诏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汉孝竹颂

秦中记(一云述异记)章帝三年子母笱生白虎殿前时谓之
孝竹群臣献孝竹颂(诗义曰南中生子母竹今慈竹是也)

汉百官颂

卷六十 第 26a 页 WYG0944-0597a.png
见乐舞类

汉高士颂

梁鸿传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四十四人作颂
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唐志鸿集二卷) 文选注引梁
鸿安丘严平颂曰无营无欲澹尔渊清 崔琦有四皓


汉胡广黄琼图画颂

见图绘名臣类
卷六十 第 26b 页 WYG0944-0597b.png
汉出师颂

文选史孝山出师颂西零不顺东夷遘逆乃命上将授
以雄戟威威上将是天所启允文允武明诗悦礼鼓无
停响旗不暂褰泽沾遐荒功铭鼎铉注凉部叛羌摇荡
西州诏邓骘将兵击之车驾幸平乐观饯送骘西屯汉
阳征西校尉任尚与羌战大败之遣中郎将迎拜骘为
大将军既至大会群臣赐以束帛乘马流别集及集林
载史岑和熹邓后颂并序
卷六十 第 27a 页 WYG0944-0597c.png

魏皇子生颂

初学记陈王曹植皇子生颂嘉月令辰笃生圣嗣庆由
一人方国作喜

魏宗庙诗颂

宋乐志魏王肃私造宗庙诗颂十二篇不被歌

晋太康颂

摰虞传除闻喜令时武帝留心政道又吴寇新平天下
乂安虞上太康颂以美晋德其辞曰云云邈矣圣皇参
乾两离陶化以正取乱以奇洋洋四海率礼和乐穆穆
卷六十 第 27b 页 WYG0944-0597d.png
宫庙歌雍咏铄光天之下莫匪帝略穷发反景承正受
朔乔山惟岳望帝之封猗欤圣帝胡不封哉(唐志虞集十卷隋志)
(九卷) 张载元康颂(见文选注) 左贵嫔名芬帝重芬词藻每
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

晋释奠颂

潘尼传元康三年闰月丙申太子入学释奠太子舍人
潘尼上释奠颂其辞曰元康元年冬十二月上以皇太
卷六十 第 28a 页 WYG0944-0598a.png
子富于春秋而人道之始莫先于孝悌初命讲孝经于
崇正殿至三年春闰月将有事于上庠释奠于先师礼
也越二十四日丙申侍祠者既齐舆驾次于太学太傅
在前少傅在后云云(隋唐志尼集十卷)

晋袁宏三国名臣颂

袁宏传为三国名臣颂荀文若诸葛孔明等二十馀人
 见文选云序赞(魏九人蜀四人吴七人)又作北征赋皆其文之高者(隋志宏集)
(十五卷)
卷六十 第 28b 页 WYG0944-0598b.png
梁储德颂

梁书上黄侯萧晔兼宗正卿简文居监抚献储德颂

唐藉田三元颂(又见藉田元会类)

岑文本传贞观三年太宗既藉田又元日朝群臣
文本为秘书郎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志文)
(本集六十卷)颂见初学记 晋刘臻妻陈氏正旦献椒
花颂

唐释奠颂

卷六十 第 29a 页 WYG0944-0598c.png
孔颖达传太宗幸太学观释菜(贞观十四年二月)命孔颖达讲经
上释奠颂诏褒美(颖达集五卷)

唐文皇帝颂

张文琮传永徽初献文皇帝颂(太宗)优制褒美赐绢百匹
(时为亳州刺史) 颜师古有圣德颂 李百药有皇德颂
(见初学记)

唐孝德颂 狄仁杰颂

临川公主上孝德颂高宗诏褒之 吕温狄仁杰颂曰
取日虞渊洗光咸池潜授五龙夹之以飞世以为名言
卷六十 第 29b 页 WYG0944-0598d.png
(又作凌烟勋臣颂)

唐洛出宝图颂

崔融传融为文华婉其洛出宝图颂尤工(融集六十卷) 志
别集崔融宝图赞一卷王起注(旧史富嘉谟作双龙泉颂千烛谷颂)

唐龙池颂

宗子璆传(褒信王)初帝赐第隆庆坊坊南之地变为池中
宗尝泛舟厌其祥帝即位作龙池乐张九龄撰龙池颂
卷六十 第 30a 页 WYG0944-0599a.png
刋石兴庆宫西天宝元年五月宗子以为不称盛德更
命璆为颂建花萼楼北 会要五王子宅景龙末有龙
池涌出日浸广望气者言有天子气中宗泛舟厌之明
皇以为兴庆宫开元二年诏右拾遗蔡孚献龙池篇公
卿已下百三十篇付太常考其辞合音律者为乐章录
姚元崇沈佺期等十首十六年置坛十八年十二月二
十九日有龙见于池敕太常韦绦草祭仪绦奏祭用二
月牲用少牢乐用鼓钟奏姑洗歌南吕二十三年五月
一日宗子请于兴庆宫龙池建圣德颂以纪符命望令
卷六十 第 30b 页 WYG0944-0599b.png
皇太子书张九龄为文宁王宪题额从之(旧纪开元二十三年五月)
(戊寅宗子请率月俸于兴庆宫建龙池圣德颂)天宝二年五月五日重建褒信
王璆撰太子书题额 五行志开元二十三年十二月
乙巳龙池圣德颂石自鸣 集贤注记开元二十七年
四月光禄卿褒信郡王璆进龙池颂(建立讫梁上有黄芝之瑞)

唐封禅坛颂 朝觐坛颂(并见封禅类) 唐鹡鸰颂


(见麟德殿)

卷六十 第 31a 页 WYG0944-0599c.png
诗注(常棣)脊令雍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尔雅作䳭鸰左)
(传同)

唐金銮殿奏颂

李白传天宝初召见金銮殿论事奏颂一篇(文苑英华云上宣唐)
(鸿猷篇上重之)

唐庆鸿名颂

独孤及撰唐兴百三十有八载春正月请增明号二月
乙酉朝太清宫丙戌享太庙丁亥朝群臣于蓬莱前殿
展礼奉策虔受大号穆穆閟宫敷时绎思天有成命孝
卷六十 第 31b 页 WYG0944-0599d.png
孙受之铺衍下土报功神祇我瑞如山我福孔夷诞受
鸿名载扬缉熙风动云行雨飞露垂恭已南面无为之
师永锡多祜万寿无期

唐中兴颂

文粹元结作大唐中兴颂曰天宝四年安禄山陷洛阳
明年陷长安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明年皇帝移
军凤翔其年复两京于戏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必
卷六十 第 32a 页 WYG0944-0600a.png
见于歌颂今若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学者其
谁宜为颂曰噫嘻前朝孽臣奸骄为昏为妖边将骋兵
毒乱国经群生失宁大驾南巡百寮窜身奉贼称臣天
将昌唐繄睨我皇匹马北方独立一呼千麾万旟戎卒
前驱我师其东储皇抚戎荡攘群凶复服指期曾不踰
时有国无之事有至难宗庙再安二圣重驩地辟天开
蠲除妖灾瑞庆大来盛德之兴山高日升万福是膺能
令大君声容沄沄不在斯文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
天齐可磨可镌刋此颂焉何千万年(金石录颜真卿正书大历六年六月)
卷六十 第 32b 页 WYG0944-0600b.png
杨炎作凤翔出师纪功颂

唐太阶颂

文粹梁肃邺侯李泌文集序至德初宣皇以元良受禅
公则献太阶颂昭纂尧之道

唐无疆颂

李华述列圣为无疆颂高祖(元)太宗(烈)高宗(康)中宗(兴)
睿宗(德)玄宗(文)肃宗(孝)今上(昭)
卷六十 第 33a 页 WYG0944-0600c.png

唐亲政颂

吕温皇帝亲庶政颂天道福谦我则奉天人生在勤我
则率先求人之瘼思国之经年亦丰止御膳不馨夜如
何其皇寝未宁偃武修文大和氤氲海不扬波天无纤
氛鸟章之长椎髻之君会朝明庭其从如云

唐新罗织锦颂

见内附类

唐骠国献乐颂

开州刺史唐次
卷六十 第 33b 页 WYG0944-0600d.png

开宝圣功颂

太祖克泽潞下维扬湖湘得荆渚收剑南取岭表及平
江左武功震耀开宝九年(丙子岁)正月(戊辰朔)受朝乾元殿
降王在列声明大备知制诰扈蒙上圣功颂以述其事
赫矣昌运巍乎成功大荒夷夏高格旻穹始肃禋祀苍
璧黄琮爰命将帅玈矢彤弓乃定湘楚乃服巴邛乃平
岭表乃殄江东四隩既宅八表攸同皇明所被如日之
卷六十 第 34a 页 WYG0944-0601a.png
融帝业之盛如岳之崇六合之内其乐邕邕万方之外
其来憧憧慕我庆泽熙我薰风阙里诸彦康衢游童咸
歌大化悉愿东封耀德如是储休永隆臣蒙作颂播告
寰中诏褒之(本传)

开宝武功仁德颂

二年十一月壬戌太常博士董淳进

太平兴国南郊颂

三年王操献南郊颂称旨十一月己酉以为太子中允
卷六十 第 34b 页 WYG0944-0601b.png
太平兴国平晋颂

四年五月甲申太原平直史馆宋白从征因献平晋颂
 太平兴国初刁衎撰圣德颂

端拱圣德颂

梁鼎端拱初献圣德徽号颂万馀言

端拱秘阁颂

端拱初新建秘阁命中书试崔遵度作颂一首擢著作
佐郎 太宗议封禅赵孚上封禅颂
卷六十 第 35a 页 WYG0944-0601c.png

咸平幸太学颂

刘锴咸平二年擢进士第尝献幸太学颂真宗中夜观
书得锴颂颇嘉赏之出以示辅臣召试直史馆

景德五颂

夏竦进平边广文朝陵广农周伯星五颂(并大中祥符颂) 明
镐上真宗颂四十六篇诏奖之

祥符颂

元年正月甲申以钱惟演知制诰献祥符颂故擢之三
年一月壬辰直史馆陈靖上祥符超古颂 又夏竦进
卷六十 第 35b 页 WYG0944-0601d.png
太中祥符颂

祥符河清颂

三年十一月庚子陜州灵宝县言黄河清十二月庚戌
宝鼎县黄河再清上作七言诗赐近臣毕和集贤
校理晏殊上河清颂 宋元嘉中河济清鲍照作
河清颂

祥符汾阴朝觐坛颂

卷六十 第 36a 页 WYG0944-0602a.png
五年三月初命王旦撰祀汾阴坛颂王钦若撰朝觐坛
颂陈尧叟撰亲谒后土庙颂庚戌旦等以颂成进邑封

天禧惟德动天颂

元年十月丁卯集贤校理晏殊以岁经蝗旱上轸圣虑
灾沴已息稼穑大稔献惟德动天颂诏褒之序曰云汉
兴咏周宣厉兢业之怀雩场改祈汉明述哀戚之诏雨
螽坠地祲孽坐销原菽稆生良苗自熟

天禧圣德颂

五年五月太常博士郑向上
卷六十 第 36b 页 WYG0944-0602b.png

天圣文明颂

四年九月一日程戡进文明颂 二年胡宿作烈文即
政颂

明道藉田颂 皇祐明堂颂

见藉田及明堂类

庆历圣德颂

三年四月直讲石介作庆历圣德颂凡九百六十字言
卷六十 第 37a 页 WYG0944-0602c.png
进贤退奸之不易曰明与断

宋颂

仁宗时石介甫取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功德之尤著见
者为宋颂九篇一曰皇祖太祖初用师伐潞州杀李筠
伐扬州灭李重进也二曰圣神太祖出师援长沙且假
道径遂取荆潭也三曰汤汤太祖收蜀取孟昶也四曰
莫丑太祖用周渭之策命潘美取广州也五曰金陵太
祖命师取李煜也六曰圣文钱俶以吴越归也七曰六
合雷声太宗亲征太原取刘继元也八曰圣武戎犯我
卷六十 第 37b 页 WYG0944-0602d.png
疆至于澶渊真宗亲临六师射杀戎首军不得归乞盟
请和也九曰明道今皇帝独临轩墀听决万几睿谟圣
政赫然日新也惟帝之道与时语默静则坤阖动则乾
开十年深宫不有其权今日南面退奸进贤德与辞表
里功与文相埒然后奋为宏休摛为英声昭为烈光炜
炜晔晔如日之华铿铿訇訇如雷之行畅于无前扬于
无上江浸海流天高地厚不有穷尽 张方平为宋
卷六十 第 38a 页 WYG0944-0603a.png
颂十五章上下二什天假之什八篇系之先帝日
之初升之什七篇系之今上(作于再临轩录士之春)天假先
帝封岱荐谥告祖宗也大定祀烈祖也曰嗟祀太宗
也报成告上帝上岱宗封也有北北鄙始宾也有谌上
帝天锡宝书也祈汾阴祀后土也龙登于天升陪京营
祖庙也日之初升上始即政也天监有事南郊也民怀
母后佑临御也皇造祀真宗也有浚者泉大袷祖宗也
载耜修千亩也成重民政也 宋祁有皇帝神武

卷六十 第 38b 页 WYG0944-0603b.png

皇祐圣政惟公颂

皇祐手诏禁贵戚近习私谒王畴献圣政惟公颂诏奖
之遂召试直秘阁

嘉祐袷享受釐颂

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磁州防禦使承亮上袷享受釐颂
诏奖之 梅尧臣袷礼颂圣德诗曰溥哉孝享将事于
宁文武卿士冠剑在庭帝入灵宫左撞黄钟升阶置玉
卷六十 第 39a 页 WYG0944-0603c.png
日气曈鸿鸿鸿杲杲气驳除扫宿于太宫月星皓皓
 世滋进恭谢礼成颂 世准进鼎颂(皇祐中)

绍兴圣德颂 淳熙中兴圣德颂

绍兴十三年十一月一日王仲嶷上绍兴圣德颂诏复
职 淳熙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陈岩肖上中兴圣德颂
宣付史馆十年五月文林郎李揆上颂尧赋 孝宗初
崔端诗作绍隆圣德诗二百七韵具载二圣传授之盛

淳熙明堂颂

见明堂
卷六十 第 39b 页 WYG0944-0603d.png
文心雕龙昔帝喾之世咸墨为颂以歌九韶自商
以下文理允备颂主告神义必纯美(文章流别论曰颂诗之美)
(者也)鲁以公旦次编商人以前王追录斯乃宗庙之
正歌非飨宴之恒咏也(商颂非以成功告神其体异于周颂鲁颂咏僖公功)
(德才如变风之美者耳又与商颂异)至于秦政刻文爰颂其德(见史记)
汉之惠景(李思孝景帝颂十五篇)亦有述容若夫子云之表
充国(见汉书)孟坚之叙载侯(窦融)仲武之美显宗(傅毅作显)
卷六十 第 40a 页 WYG0944-0604a.png
(宗颂十篇)史岑之述熹后(流别集及集林载史岑和熹邓后颂并序)或拟清
庙或范駉那至于班傅之北征西逝变为序引(班固)
(傅毅窦将军北征颂又班固东巡南巡颂)马融之广成上林雅而似赋
(见本传)崔瑗文学蔡邕樊渠(瑗南阳文学颂蔡邕京兆樊惠渠颂并见艺文类聚)
(后汉郡国志引蔡邕作樊陵颂)陈思所缀以皇太子为标(皇子生颂见初学记皇太)
(子颂见类聚)陆机积篇唯功臣最显(见文选)原夫颂惟典雅辞
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
规戒之域 文章流别论班固为安丰戴侯颂史岑为
出师颂和熹邓后颂与鲁颂体意相类扬雄赵充国颂
卷六十 第 40b 页 WYG0944-0604b.png
颂而似雅傅毅显宗颂文与周颂相似而杂以风雅之
意若马融广成上林之属纯为今赋之体而谓之颂失
之远矣
 玉海卷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