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八
卷五十八 第 1a 页 WYG0944-0533a.png

卷五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五十八
            宋 王应麟 撰
 蓺文


 尚书注云传即注也以传述为义史记索隐云列传
 者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释名曰传者传也以传示后人也)

黄帝星传 内传

见天文类 书目黄帝内传一卷题篯铿得于石室刘
卷五十八 第 1b 页 WYG0944-0533b.png
向校书得之盖依托云

禹大传

文选离骚经王逸注禹大传曰洧槃之水出崦嵫之山

周王传 穆天子传

唐志穆天子传六卷(晋书云五篇) 隋志六卷汲冢书郭璞
(起居注类)晋时得汲冢书有穆天子传体制与今起居正
同盖周时内史所记王命之副也 春秋正义周王游
卷五十八 第 2a 页 WYG0944-0534a.png
行五卷 文选陶潜读山海经诗汎览周王传 中兴
书目六卷晋太康二年汲郡民发古冢得之其书言穆
王游行之事侍中荀勖等校正郭璞为之注序曰谨以
一尺书纸写上请付秘书缮写藏之中经副在三阁诏
荀勖和峤等以隶字写之六卷八千五百一十四字(书正)
(义汉书注水经注引之) 拾遗记穆王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书
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

孔子六艺传

史记封禅书孔子论述六艺传略言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
卷五十八 第 2b 页 WYG0944-0534b.png
馀王矣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言之 大史公论六家
曰儒家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

夏小正传

春秋正义大戴礼夏小正传曰繁游胡

春秋瑞应传

白虎通三正篇春秋瑞应传曰敬受瑞应而王改正朔
易服色
卷五十八 第 3a 页 WYG0944-0534c.png

汉高祖孝文传

见御制

汉保傅传 青史氏记 学礼

昭纪始元五年六月诏曰通保傅传注文颖曰贾谊作
在礼大戴记 大戴礼(第三卷)保傅第四十八殷周有道
之长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太子生举以礼自为赤
子时教固以行矣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
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此三公之职也为置三少皆
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故孩提三公三少固明孝
卷五十八 第 3b 页 WYG0944-0534d.png
仁礼义以导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比选天
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使之与太子居
处出入及太子少长则入于小学(见贾谊传学礼曰云云)太子既
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司过之史有亏膳之宰有
进善之旌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瞽史诵诗工诵正
谏大夫进谏士传民语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是殷周所
以长有道也三代之礼云云食以礼彻以乐失度则史书
卷五十八 第 4a 页 WYG0944-0535a.png
之工诵之三公进而读之宰夫减其膳是天子不得为
非也明堂之位曰道者导天子以道常立于前是周公
也充者充天子之志常立于左是太公也弼者拂天子
之过常立于右是召公也承者承天子之遗忘常立于
后是史佚也(注道或谓之疑充或谓之辅)故成王中立而听朝则四
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举无过事及秦不然云云夫存亡
之反治乱之机其要在是矣天下之命系于天子天子
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云云此时务也(新书保傅篇)天子
不论先圣王之德云云太师之任也云云至太史之任也
卷五十八 第 4b 页 WYG0944-0535b.png
(新书傅职篇)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昏易之乾坤皆慎始
敬终云尔素成繁成谨为娶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
行义如是则子孙慈孝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曰素成
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
青史氏之记曰(注青史子)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
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升(一作斗)而御户右(新书云太)
(卜持龟蓍而御堂下诸官皆以其职御于门内)比及三月王后所求声音非礼
卷五十八 第 5a 页 WYG0944-0535c.png
乐则太师缊瑟而称不习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则太宰
倚升(新书云荷斗)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太子生而泣太
师吹铜曰声中某律太宰曰滋味上某(新书云太卜曰命云某)
后卜名上无取于天下无取于地中无取于名山通谷
无拂于乡俗是故君子名难知而易避也成王生仁者
养之孝者襁之四圣傍之有知而选太公为师周公为
傅王左右不可不谏也故曰繁成(注贾子胎教与此同)古者年八
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小学谓庠门一作虎闱保之学也)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大学王宫之东此太子之礼)
卷五十八 第 5b 页 WYG0944-0535d.png
则习礼文行则鸣佩玉升车则闻和鸾之声是以非僻
之心无自入也在衡为鸾在轼为和马动而鸾鸣鸾鸣
而和应声曰和和则敬此御之节也上车以和鸾为节
下车以佩玉为度上有双衡下有双璜衡牙蚍珠以纳
其间琚瑀以杂之行以采茨趋以肆夏步还中矩进则
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古之为路车也盖员以
象天二十八橑以象列星轸方以象地三十辐以象月
卷五十八 第 6a 页 WYG0944-0536a.png
故仰则观天文俯则察地理前视则睹鸾和之声侧听
则观四时之运此巾车教之道也(自青史氏以下太子之事也)新书容经 
(篇)国不务大务得民心佐不务多务得贤臣(引鲍叔史䲡事)
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明镜所以察形往古所以知今
凡二章三千五百五十四字(保傅言其常傅职戒其变胎教原其本而所以养于)
(外者犹不敢忽此佩以明有度车以明有则而容经又次之) 白虎通谏诤篇引礼
保傅大夫进谏士传民语王失度则史书之工诵之
后汉祭祀志注蔡邕引保傅五学之文 诗正义引大
戴保傅篇鸾和之说 柳宗元四门壁记保傅篇
卷五十八 第 6b 页 WYG0944-0536b.png
曰帝入东学以贵仁南学以贵德西学以贵义北
学以尊爵贾生述之以明太子之教 礼记文王
世子篇世子之记曰云云注世子之礼亡此存其


汉离骚传

淮南王安传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离
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师古曰传谓解说之若毛诗传)又献颂德及长
卷五十八 第 7a 页 WYG0944-0536c.png
安都国颂(隋志淮南王章句其书今亡) 朱买臣传召见说春秋言
楚辞帝甚说之 王褒传宣帝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
群书召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 志淮南王赋
八十二篇群臣赋四十四篇 班固曰孝武诏淮南王
安叙离骚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云云斯论似过其实
 王逸云武帝使淮南王安作章句(其书今亡) 晁氏楚辞
自宋玉九辩以下皆谓之传(详见楚辞类)

汉六经异传

史记自序厥协六经异传索隐云如子夏易传毛公诗
卷五十八 第 7b 页 WYG0944-0536d.png
传韩婴诗外传伏生尚书大传之流也(正义云如左丘明春秋外传国)
(语) 樊倏传永平元年以谶记正五经异说

汉天下忠臣传

志阴阳家于长天下忠臣九篇(平阴人近世)注刘向别录云
传天下忠臣 唐志武谊自古忠臣传二十卷(咸通中作)
南史梁元帝撰忠臣传三十卷 旧唐志杂传孝友十
家忠节三家
卷五十八 第 8a 页 WYG0944-0537a.png

汉列女传

志刘向所序列女传颂图 刘向传向睹俗奢淫而赵
卫之属起微贱踰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
始采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
亡者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隋志列女传十
五卷(唐志同)刘句撰曹大家注又七卷赵母注(唐志云赵母传七卷)
又八卷高氏撰颂一卷刘歆又一卷曹植赞一卷缪袭
(以颂为刘歆作与向列传不合志有颂图非歆也) 曾巩目录序隋书崇文总
目皆称十五篇曹大家注以颂义考之盖大家所注离
卷五十八 第 8b 页 WYG0944-0537b.png
为十四与颂义凡十五篇益陈婴母及东汉以来梁鸿
妻十六事非向书本然也嘉祐中集贤校理苏颂以颂
义篇次复定其书为八篇家人之义归于反身二南之
业本于文王向博极群书而此传称诗芣苢柏舟大车
之类与今序诗者异式微一篇又谓二人之作 马融
传注列女传 班昭傅女诫七篇(唐志一卷)引女宪 晋王
接传撰列女后传七十二人长子愆期缘父本意又集
卷五十八 第 9a 页 WYG0944-0537c.png
后传 南史庾仲容列女传三卷 隋志项原列女后
传十卷(唐志项宗)皇甫谧传六卷綦母邃传七卷杜预要录
三卷女记十卷(唐志云列女记) 唐志女训十七家二十四部
三百八十三卷始于刘向终于凤楼新诫二十卷失姓
名一家有刘熙传八卷孙夫人序赞一卷虞通之后妃
记四卷长孙皇后女则要录十卷魏徵列女传略七卷
武后列女传一百卷(唐旧志杂传列女十六家)王方庆女记至杨氏
女诫不著录五家八十三卷(尚官宋氏女论语十篇韦氏续曹大家女训十二章)
 荀爽女诫程晓女典见艺文类聚 曹植列女颂文
卷五十八 第 9b 页 WYG0944-0537d.png
选注引之

汉列仙列士传

隋志汉时阮仓作列仙图刘向典校经籍始作列仙列
士列女之传杂传类列女传十五卷列士传二卷(唐志同)
列仙传赞二卷(旧唐志二卷)又二卷孙绰(郭元祖赞)葛洪神仙传
十卷(唐志王方庆后传十卷沈汾续神仙传三卷) 史记正义七略云列仙
传二卷刘向撰 唐志神仙类卷同(崇文目同凡七十二人) 书目列仙传
卷五十八 第 10a 页 WYG0944-0538a.png
三卷刘向撰凡六十三人杜光庭仙传拾遗四十卷凡
四百二十九事沈汾续仙传三卷凡飞升十六人隐化
二十人乐史总仙袐录一百三十卷自天皇氏以来类
聚登仙名氏各纪事实为五十四门上之(史尝为上清文苑)
松年仙苑编珠一卷自唐以来一百二十八人见素子
洞仙传十卷凡二百九十二人 南史梁颜协撰晋仙
传五篇 江禄撰列仙传十卷 后汉注水经注文选
注引列士传(又引列仙传赞)
卷五十八 第 10b 页 WYG0944-0538b.png
汉武帝传

唐志神仙三十五家汉武帝传二卷郭宪汉武帝别国
洞冥记四卷(字子横)隋志汉武内传三卷(庄子释文引之) 书
目汉武帝内传二卷载西王母事后有淮南王公孙卿
稷丘君八事乃唐终南玄都道士游岩所附洞冥记四
卷后汉光禄大夫郭宪载武帝神怪事

汉中兴名臣列士传 建武以来名臣传 皇


德传

卷五十八 第 11a 页 WYG0944-0538c.png
列传班固作世祖本纪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
列传载纪二十八篇 临邑侯复好学永平中与班固
贾逵共述汉史复子騊駼及从兄平望侯毅并有才学
永宁中邓太后召毅及騊駼入东观与谒者仆射刘珍
著中兴以下名臣列士传(东观记一百二十六卷起光武注记至灵帝题云长水校)
 尉刘珍撰(唐志騊駼集二卷珍集二卷) 刘珍(字秋孙)南阳人少好学永宁
元年诏珍与騊駼作建武以来名臣传 侯瑾按汉记
撰中兴以后行事为皇德传三十篇 文苑(唐志瑾集二卷) 唐
志正史类皇德纪三十卷(隋志同起光武至冲帝后汉五行志注引皇德传)
卷五十八 第 11b 页 WYG0944-0538d.png
宋太祖时沮渠茂虔献汉皇德传二十五卷 寇
邓高勋耿贾鸿烈经术如桓荣丁鸿范升贾逵纯吏
如任延杜诗文章如班彪父子刑法如郭躬将帅如班
超谏诤如钟离意申屠刚宽厚如侯霸

汉陈留耆旧传

见地理 唐许南容策京兆耆旧光武创其篇陈留
神仙阮苍述其事梁鸿作逸人之记刘向修孝子之
卷五十八 第 12a 页 WYG0944-0539a.png


孔子弟子先儒传

隋志十卷 唐志孔子弟子传五卷姚澹四科传赞四
(宋元嘉十四年河西献四科传四卷) 书目皇朝李畋为孔子弟子赞
传六十卷十万馀言(国史志李略)

魏海内先贤

隋志魏海内先贤传四卷魏明帝时撰(唐志魏明帝五卷)
氏海内先贤行状三卷 旧唐志杂传先贤耆旧三
十九家
卷五十八 第 12b 页 WYG0944-0539b.png

晋高士传

皇甫谧传字士安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撰高士
逸士列女等传并重于世 高士传序曰梁鸿颂逸民
苏顺叙高士或录屈节杂而不纪又近秦汉不及远古
谧采古今八代之士自尧至魏凡九十馀人虽执节若
夷齐去就若两龚皆不录也 隋志皇甫谧高士传六
卷逸士传一卷(选注引之)张显逸民传七卷嵇康圣贤高士
卷五十八 第 13a 页 WYG0944-0539c.png
传赞三卷(唐志传八卷周续之传赞三卷)孙绰至人高士传赞二卷周
弘让续高士传七卷 唐志钟离儒逸人传七卷 书
目皇甫谧高士传十卷起尧世至魏咸熙中 魏志注
嵇康撰录上古以来圣贤隐逸遁心遗名者集为传赞
自混沌至于管宁凡百一十有九人(嵇康所赞缺一自拟) 宋周
续之传以嵇康高士传得出处之美因为之注 南齐
书宗测续皇甫谧高士传三卷 后汉注引刘昭幼
童传(唐志十卷)
卷五十八 第 13b 页 WYG0944-0539d.png
晋正始名士传 竹林名士传

袁宏传宏字彦伯著竹林名士传三卷(唐志袁宏名士传三卷)
世说袁宏以夏侯太初等三人为正始名士阮嗣宗等
七人为竹林名士裴叔则等八人为中朝名士 隋志
正始名士传三卷袁敬仲撰江左名士传一卷刘义庆
撰竹林七贤论三卷戴逵撰 中兴书目(崇文目同)正始名
士传三卷其中卷竹林名士三逸上卷增荀粲下卷增
阮脩 文选五君咏引竹林名士传(颜延年作五君咏以述竹林七贤黜)
卷五十八 第 14a 页 WYG0944-0540a.png
(山王)

晋江表传

虞溥传字允源注春秋经传撰江表传子勃过江上江
表传于元帝诏藏秘书(吴志注引之) 唐志虞溥江表传三
卷杂史类

晋益部耆旧传

陈寿传字承祚撰古国志五十篇益部耆旧传十篇(文选)
(注蜀志注引之) 隋志十四卷(唐志同)续传二卷(蜀志云汉中陈术博学多闻著)
(释问七篇益部耆旧传及志)汉议郎圈称陈留耆旧传二卷魏苏林
卷五十八 第 14b 页 WYG0944-0540b.png
广旧传一卷陈英宗陈留先贤像赞一卷 论衡杨终
子山为郡上计吏见三府掾史为哀牢传不能成归郡
作上孝明奇之召在兰台(后南蛮传注引哀牢传)

晋名臣传

宋百官志晋制著作佐郎始到职必撰名臣传一人(魏志)
(注引文士传先贤行状)

孝子传

卷五十八 第 15a 页 WYG0944-0540c.png
唐志萧广济王韶之皆十五卷又赞三卷师觉授申秀
(孝友)皆八卷宗躬二十卷虞盘一卷徐广三卷梁武帝三
十卷郑缉之赞十卷

梁高隐传

梁书阮孝绪著高隐传上自炎黄终于天监末斟酌分
为三品言行超绝名氏弗传为上篇始终不耗姓名可
录为中篇挂冠人世栖心尘表为下篇(中篇载一百三十七人后益刘)
(歊刘吁二传及孝绪亡吁兄絜录次篇末成绝笔之意) 隋志阮孝绪高隐传十
(唐志同)袁淑真隐传二卷(集无名高士)
卷五十八 第 15b 页 WYG0944-0540d.png

梁孝德忠臣传 全德志

南史梁元帝撰孝德传忠臣传并三十卷(初学记载天性赞及受托)
(谏诤篇)元帝为湘东王时常记录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
者笔有三品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精粹者用银
管书之文章赡逸者以班竹管书之 隋志杂传类(同南)
(史唐志同)又全德志一卷怀旧传二卷梁元帝撰显忠录二
十卷丹阳尹传十卷 唐志李袭誉忠孝图传赞二十
卷五十八 第 16a 页 WYG0944-0541a.png
(见后)

唐文馆词林文人传

志杂传记许敬宗一百卷文馆词林一千卷

唐古文纪年新传

志张昌宗三十卷 文艺传昌宗以文名撰古文纪年
新传数十篇(旧史文苑传张昌宗至脩文馆学士撰古今纪年新传三十卷)

唐续文士传

志齐张骘文士传五十卷(文选注引之)裴朏续文士传十卷
(开元中怀州司马) 书目文士传五卷载六国以来文人
卷五十八 第 16b 页 WYG0944-0541b.png
起楚芉原终魏阮瑀崇文目十卷终宋谢灵运已
疑其不全今又缺其半 旧志文林传五十卷
张隐撰

唐养德传

太子重俊传右庶子平贞慎献孝经义养德等传 志
卷亡

唐孝德后传

卷五十八 第 17a 页 WYG0944-0541c.png
郎馀令传孝敬在东宫馀令以梁元帝有孝德传更撰
后传数十篇(三十卷)太子嗟重 志郎馀令孝子后传三
十卷又有赵珫孝行志二十卷(李栖筠为常州图孝友传示诸生见图类)
旧史馀令续梁元帝孝德传撰孝子后传三十卷以献
晋陶潜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孝传赞(始于虞舜终于殷陶)

唐宰辅传 凌烟功臣传

顺宗实录张荐在史馆二十年著宰辅传略五服图记
 志杂史蒋乂唐宰辅录七十卷又凌烟功臣秦府十
八学士史臣等传四十卷杂传记李邕狄仁杰传三卷
卷五十八 第 17b 页 WYG0944-0541d.png
郭湜高氏外传一卷李翰张巡姚訚传二卷(一本云张中丞传一)
(卷)陈翃郭公家传八卷(子仪)殷亮颜氏家传一卷(杲卿)马宇
段公别传二卷(秀实)李繁相国邺侯家传十卷 隋志王
氏江左世家传三十卷王褒撰

唐五常传

会要大和九年五月宰臣集贤大学士李宗闵准宣与
校理修撰等撰五常传二十卷目录一卷上之(赐宗闵等九人)
卷五十八 第 18a 页 WYG0944-0542a.png
(锦䌽银器)

唐异域归忠传

志李德裕奉敇撰二卷(序云会昌二年四月甲申内附) 会要会昌二
年七月上(卷同志) 回纥传武宗时回纥国乱乌介立为
可汗王子嗢没斯率三部及大酋二千骑诣振武降武
宗诏宰相李德裕采秦汉以来至唐兴殊俗忠效卓异
者凡三十人为异域归忠传宠赐之(德裕集有宣示嗢没斯等冠带讫图)
(状) 中兴书目以名节自著者凡三十人始秦由余至
尚可孤 崇文目传记类二卷
卷五十八 第 18b 页 WYG0944-0542b.png

唐黠戛斯朝贡图传

志吕述一卷(会昌中秘书少监商州刺史) 李德裕集有黠戛斯朝
贡图传序乃诏韦宗卿吕述往宾馆以展私亲和合同
异覼缕阙遗

唐高识传

志杂传记傅奕十卷(集魏晋以来与佛异者)傅奕传云高识篇  法琳辩
正论八卷破邪论二卷太史令傅奕请废佛法琳
卷五十八 第 19a 页 WYG0944-0542c.png
诤之

唐闽川名士传

志黄璞一卷(字绍山大顺中进士第) 书目三卷(崇文目一卷)唐崇文
馆校书郎黄璞所著也著录凡五十有三起神龙迄大
顺历岁二百上春官第者才四十有三 晁氏志三卷
效楚国先贤传为之 唐志地理类林谞闽中记十
(长乐人) 韩文公曰闽人举进士繇欧阳詹始史因
之今考是书其前乃有薛令之林藻以登科记验之
信然
卷五十八 第 19b 页 WYG0944-0542d.png

唐列女传

旧史杂传列女传一百卷天后撰古今内范记一百卷
内范要略十卷

唐春秋列国名臣传 春秋列国诸臣传

志孙敏九卷 书目春秋列国诸臣传五十一卷(十馀万言)
皇朝王当撰类左氏所载列国诸臣事效司马迁为之
传凡一百三十四人系以赞(又释春秋十二卷)
卷五十八 第 20a 页 WYG0944-0543a.png

本朝名臣传

张唐英五卷唐英初改著佐援宋齐间故事凡领著作
者皆撰名臣传一本以试史才因纂录天圣至嘉祐名
臣世家谱牒次第撰为五十列传 书目两朝名臣传
三十卷(真宗仁宗实录中后妃诸臣等列传不知作者)咸平诸臣传一卷(起雷有终)
(迄路振凡三十九人不知作者)熙宁诸臣传四卷(起胡宿终陆诜)

廉吏传

书目十卷知黎州费枢撰载自古以来廉吏起鲁季孙
行父终唐卢钧 沈立著贤牧传 唐志有良吏传
卷五十八 第 20b 页 WYG0944-0543b.png
十卷钟岏撰

百将传

书目十卷皇朝张预撰取古名将臣编类之起周太公
至五代刘词凡百人每传各以孙子兵法断其行事

元祐建中列传谱述

元祐党籍建中上书邪等名在两籍者三百九人和州
布衣龚端颐(原之曾孙)访求阙遗成列传谱述一百卷书于
卷五十八 第 21a 页 WYG0944-0543c.png
编者三百五人不可得而详者四人而已淳熙十四年
三月十八日修国史洪迈请甄录从之授端颐上州文


淳熙忠义传

八年冬十月国子监簿喻良能进忠义传起于战国王
蠋终于五代孙晟上下一千一百年所取者一百九十
人凡二十五卷乞颁之武学授之将帅上曰忠臣义士
不顾一身可以表厉风俗
卷五十八 第 21b 页 WYG0944-0543d.png
开禧四将传

三年正月十四日章颖上(刘岳李魏)计七册诏付史馆
淳化四年乐史献广孝传五十卷总仙传一百四十一
卷又撰诸仙传二十五卷神仙宫殿窟宅记十卷 国
史志孙冲遗士传一卷



 录记也总也周礼奠其录注谓定其录籍

周公职录(见地理类)

卷五十八 第 22a 页 WYG0944-0544a.png
禹贡释文周公职录云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
九州

越计然万物录(史记正义云方物录)

汉货殖传粤王句践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
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见矣故旱
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修之十年国富范蠡曰
计然之策十用其五而得意注孟康曰姓计名然越
臣也师古曰古今人表计然列在第四等一号计研
故宾戏云研桑心计于无垠计然者濮上人也博学
卷五十八 第 22b 页 WYG0944-0544b.png
无所不通尤善计算尝南游越范蠡卑身事之其
书则有万物录著五方所出皆述之事见皇览及
晋中经簿又吴越春秋越绝书并作计倪实一人
耳 唐志农家范子计然十五卷范蠡问计然答
 文选注引范子曰文子姓辛癸丘濮上人称曰
计然 马总意林云姓辛名文子(北史萧大圜云陶朱成术于辛文) 王元长策
文注李善引范子计然曰五榖者万民之命国之
卷五十八 第 23a 页 WYG0944-0544c.png
重宝也 风赋注引范子计然曰秦衡出于陇西天水
 班固传注引范子计然 太平御览引范子计然曰
地有五土之宜各有上下 初学记引日居昼而为明

越纽录

王充论衡吴君高之越纽录周长生之洞历刘子政杨
子云不能过也

汉兵录

见兵法
卷五十八 第 23b 页 WYG0944-0544d.png
汉三辅决录

赵岐传京兆长陵人著孟子章句三辅决录传于时注
决录序曰三辅本雍州地世世徙公卿吏二千石及高
赀者以陪诸陵五方杂会非一国之风非但系于诗秦豳
也其为士好高尚义贵于名行其俗失则趍势进权惟
利是视余生于西土尝以玄冬梦黄发之士姓玄名明
字子真与余寤言言必有中善恶之间无所依违命操
笔者书之近从建武以来暨于斯今其人既亡行乃可
卷五十八 第 24a 页 WYG0944-0545a.png
书玉石朱紫由此定矣晋挚虞传注解三辅决录(后汉书蜀)
(志魏志注引决录注) 隋志杂传二百十七部一千二百八十六
卷始于决录七卷赵岐撰挚虞注(唐志杂传记类十卷) 晋虞预
传撰会稽典录二十篇(唐志二十四卷)

魏海内士品录

唐志传记类魏文帝三卷(旧志二卷)

晋百官仪服录

隋志职官类五卷
卷五十八 第 24b 页 WYG0944-0545b.png
晋拾遗录

王嘉传字子年著拾遗录十卷记事多诡怪 唐志三
卷又拾遗记十卷萧绮录(嘉所撰凡十九卷二百二十篇绮合为十卷)
贤注记天宝六载十二月敇索孝经钩命决王子年拾
遗任子道论等四十馀部以进

晋录

旧唐志编年五卷

后魏辨宗录

卷五十八 第 25a 页 WYG0944-0545c.png
旧唐志谱牒类辨宗录二卷元晖业撰 唐志传记类
元晖等秘录二百七十卷 隋志杂家科录七十卷元
晖撰 史通元魏济阴王晖业著科录二百七十卷起
自上古终于宋年依放通史

江左文章录

南史丘灵鞠著江左文章录序起大兴讫元熙

唐诸王善恶录

志儒家魏徵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二卷 贞观七年太
宗命徵录自古帝王子弟成败事名为诸王善恶录以
卷五十八 第 25b 页 WYG0944-0545d.png
赐诸王太宗览而称善谓诸王曰此宜置于坐右用为
立身之本 贞观政要载其序曰轩辕分二十五子舜
举十六族爰历周汉以逮陈隋功成名立咸资始封之
君国丧身亡多因继体之后

唐祥瑞录

志杂传记魏徵十卷 书目采经典子史传记小说所
言祥应事类
卷五十八 第 26a 页 WYG0944-0546a.png

唐諌录

见奏疏类

唐女则要录

旧志儒家十卷文德皇后撰

唐春宫要录

志儒家类章怀太子春宫要录十卷故事类杜正伦春
坊要录四卷

唐紫枢要录

志儒家武后十卷
卷五十八 第 26b 页 WYG0944-0546b.png

唐封禅录

志仪注类孟利贞封禅录十卷裴守真神岳封禅仪注
十卷

唐千秋金鉴录

志儒家张九龄千秋金鉴录五卷 张九龄传初千秋
节王公并献宝鉴九龄上事鉴十章号千秋金鉴录以
伸讽谕 旧史开元十八年八月丁亥上御花萼楼以
卷五十八 第 27a 页 WYG0944-0546c.png
千秋节百官贺赐四品以上金镜珠囊缣䌽五品以下
衣帛有差上赋八韵诗又制秋景诗张九龄为中书令
时天长节百寮上寿多献珍异九龄进金鉴录五卷言
前古兴废之道上赏异之崔日用于玄宗诞日采诗大
小雅二十篇献之 会要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癸亥)
相乾曜说等上表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群臣献寿
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
遗村社作寿酒宴乐名赛白帝报田神制曰可 通鉴
开元二十四年秋八月壬子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录五
卷五十八 第 27b 页 WYG0944-0546d.png
卷上赐书褒美 玄宗御制赐镜诗铸得千秋镜光生
百鍊金又千秋节宴诗月衔花绶镜露缀䌽丝囊 九
龄进金鉴录表伏见千秋节日王公已下悉以金宝镜
进献臣谓明镜所以鉴形有妍蚩则见之于外往事所
以鉴心有善恶则省之于内故镜铭云以镜自照见形
容以人自照见吉凶云云谨于生辰节上事鉴十章分为
五卷 宋朝孝宗时陈良祐因会庆节摭唐太宗
卷五十八 第 28a 页 WYG0944-0547a.png
事百二十条议其当否目曰会庆万年金鉴录上


唐明皇政录 明皇杂录

志杂史李康明皇政录十卷郑处诲明皇杂录二卷又
儒家冯中庸政录十卷开元十九年上 书目明皇杂
录二卷大中九年校书郎郑处诲杂记玄宗承平之事
虽微必录已见于太史者不言

唐天宝军防录

郑虔传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戍众寡无不
卷五十八 第 28b 页 WYG0944-0547b.png
详尝为天宝军防录言典事该诸儒服其善著书 志
卷亡 崇文目地理类一卷

唐帝王纪录

志杂史褚无量帝王纪录三卷卢元福帝王编年录五
十一卷

唐兴元圣功录 纪功述 功臣录(见上) 奉天




卷五十八 第 29a 页 WYG0944-0547c.png
志杂史袁皓兴元圣功录三卷 李晟传德宗狩蜀仓
部员外郎袁皓采李晟功烈为兴元圣功录遍赐诸将
戒厉之 李纾德宗时为兵部侍郎奉诏为兴元纪功
述 志崔光庭幸奉天录二卷(叉赵元一四卷)张读建中西狩
录十卷

唐贞元郊祀录

礼乐志太常礼院修撰王泾考次历代郊庙沿革之制
及工歌祝号而图其坛屋陟降之序为郊祀录十卷
志仪注类王泾大唐郊祀录十卷贞元九年上时为太
卷五十八 第 29b 页 WYG0944-0547d.png
常礼院修撰

唐宰辅录 凤池录 衣冠盛事录

志杂史蒋乂大唐宰辅录七十卷又张荐宰辅传
略卷亡职官类马宇凤池录五十卷杂传记类苏
特唐代衣冠盛事录一卷 会要元和十三年十
二月秘书少监史馆修撰马宇撰凤池录五十卷
上之 书目凤池录五卷(崇文目同)贞元二年马宇撰
卷五十八 第 30a 页 WYG0944-0548a.png
起高祖武德元年讫贞元二年纪录宰臣拜免及一
时事迹

唐遣使录

志杂传记陆贽一卷

唐禦戎新录

见兵书 李渤传元和初召为左拾遗家东都朝廷政
有得失附章疏陈论又撰禦戎新录二十卷表献之(旧史)

唐西南备边录

志兵书类李德裕十三卷 中兴书目剑南西川节度
卷五十八 第 30b 页 WYG0944-0548b.png
使德裕撰大略谓成都藩翰西南备禦不可少弛于是
纂兵将粮械之数城镇种落之名岁计经用之目并以
大和六年为断及诸郡故实外夷情状烦碎毕书又新
作城镇缘边贼路皆以朱书别之总成小图标之首卷
今所存仅一卷馀皆缺(第四卷叙维州本末尤详)会昌中上之  详见筹
边楼

唐华阳风俗录

卷五十八 第 31a 页 WYG0944-0548c.png
志地理类张周封一卷字子望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从
(崇文目同)

唐元和录

书目三卷马永易撰起元和三年迄大中十三年政迹
总号元和录盖因所纪初年云

唐皇室维城录

志谱牒类一卷(崇文目同)

唐经史要录

见经解 旧史郑浣为侍讲学士文宗命撰经史要录
卷五十八 第 31b 页 WYG0944-0548d.png
二十卷书成上喜其精博因以十九书语类上亲自发
问浣应对无滞锡以金紫(志是光乂十九部书语类十卷开元二十二年十一月上)
(见类书)

唐科第录

见科举

唐谕善录

志杂家庾敬休七卷
卷五十八 第 32a 页 WYG0944-0549a.png

唐四夷朝贡录

见朝贡类 崇文目地理类十卷

唐皇王宝运录

志杂史类杨岑(卷亡宪宗时人)功臣录三十卷韦昭度杨涉续
皇王宝运录十卷(蜀韦庄笺自武帝至少帝)崇文目同 

唐开成承诏录

志杂史李石二卷(记大和中君臣问答之语)

唐年小录

志故事马总八卷
卷五十八 第 32b 页 WYG0944-0549b.png

唐柳氏家学要录

志小说类二卷柳珵 书目柳氏家学一卷凡三十四
章 晁氏志一卷采其祖彦昭祖芳父冕家集所记累
朝典章因革时政得失著此录又常侍言旨一卷记世
父登所著六章

唐神州等第录

摭言神州解送自开元天宝之际率以在上十人谓之
卷五十八 第 33a 页 WYG0944-0549c.png
等第必求名实相副以滋教化之源小宗伯倚而选之
或至浑化不然十得其七八天府之盛神州之雄选才
以百数为名等列以十人为首起自开元天宝之世大
历建中之年得之者搏跃云衢阶梯兰省今所传者始
于元和丙戌岁次叙名氏目曰神州等第录(王定保撰八十三门)
(记唐朝进士应举登科杂事)

唐馀录

宝元二年十一月戊子朔刑部直集贤院王皞上六十
卷诏奖之
卷五十八 第 33b 页 WYG0944-0549d.png

建隆垂统录

关耆孙进

太平兴国录

八年九月癸丑朔秘书监钱昱献太平兴国录一卷求
换台省官令学士院召试制诏三篇改袐书监判尚书
都省

雍熙唐孝悌录

卷五十八 第 34a 页 WYG0944-0550a.png
三年正月著作佐郎乐史献唐孝悌录十五卷(史本传云二十)
(卷)续五卷(续卓异记三卷) 两朝志乐史孝悌赞五卷 咸平
六年九月甲午直史馆乐史献所习广孝新书孝悌录
上清文苑总仙记凡八百卷 唐志有王方庆友悌录
十五卷

雍熙大政要录

雍熙三年九月戊辰户部郎中知陜州张去华献大政
要录三十篇上览而嘉之玺书褒美赐帛五十段因留
不遣(去华献元元论大指以养民务穑为急真宗嘉赏写为十八轴) 天圣七年七月
卷五十八 第 34b 页 WYG0944-0550b.png
己卯泰州泰兴簿胡讷上所著孝行录二卷贤惠录二
卷民表录三卷(国史志)

淳化皇猷录

淳化元年十月庚午金州观察使判和州钱俨献皇猷
录一卷优诏答之咸平初又献光圣录

淳化正辞录 绍兴正辞录(又见群祀) 景祐崇祀




卷五十八 第 35a 页 WYG0944-0550c.png
淳化二年七月戊申袐书监李至以新撰正辞录三卷
(崇文目同)先是祠祀祝词命著作局官属临事撰进多不
合典礼向来所用之文辞义浅近罔依古式至是乃撰
成数百首上进永为定式焉 一本云凡百九十三首
内八十四首新制馀皆依旧词取左氏祝史正辞之义
也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癸卯命知制诰李宗谔及杨
亿陈彭年详定 祥符二年四月庚寅命两制礼官取
秘书省学士院祝版据正辞录重定 绍兴二十七年
九月二十五日丁亥诏礼官及秘书省依景德故
卷五十八 第 35b 页 WYG0944-0550d.png
事取祭祀之式考订润色为绍兴正辞录依校书
郎叶谦亨请也 景祐三年七月己卯诏以太子
少傅孙奭所撰大宋崇祀录二十卷送史馆初奭
领太常以国朝典礼仿唐王泾郊祀录为此书未
奏而卒子殿中丞瑜表上之崇文目二十卷仪注


咸平圣政录

卷五十八 第 36a 页 WYG0944-0551a.png
六年八月戊寅太仆少卿直袐阁钱惟演上二卷诏付
史馆 实录咸平三年五月丙申以钱惟演为太仆少
卿惟演献咸平圣政录二十事召试有是命

景德戴斗怀柔录

景德初(元年)盟好之议翰林学士赵安仁多所参预撰答
书又记太祖朝书问规式及接伴乃裁定觐见仪制安
仁又录和好以来事宜及采古事可附于今为豫备者
作戴斗怀柔录以献(本传同) 志王晦叔戴斗奉使录二

卷五十八 第 36b 页 WYG0944-0551b.png

祥符法宝录

祥符二年正月庚辰学士杨亿等上景德传灯录三十
(本僧道原所献诏亿等刋定)六年八月丁亥御制法宝录序(兵部侍郎)
(赵安仁等纂集新经并所降制诏赐名大中祥符法宝录凡二十三卷八年十月甲辰上之会要二十一卷)
景祐元年四月十五日参政王随删传灯录为十五卷
二年十月辛未知枢密院王随上传灯玉英集摹印攽
行三年十月辛酉李遵勖上所纂天圣广灯录三十卷
卷五十八 第 37a 页 WYG0944-0551c.png
下传法院四年四月乙巳译经使吕夷简上所定景祐
法宝新录二十一卷先是三年十二月夷简及润文宋
绶请御制序赐名是录自祥符四年后至景祐三年元
丰元年十月二日参政元绛参定传法院新编法宝录
 梁书简文撰法宝联璧三百卷 唐志释氏类贞观
内典录十卷 书目唐内典录十卷麟德初西明寺僧
智升撰载历代佛书传译篇目本末传灯录三十卷僧
道原纂景德中诏翰林学士杨亿等刋定自天竺七佛
至达磨西来传至法眼凡五十二世一千七百人语录
卷五十八 第 37b 页 WYG0944-0551d.png
续灯录三十卷惟白撰分五门法苑珠林一百卷唐僧
道世撰 晁迥法藏碎金录十卷

祥符殊祥录 天源录

钱易传东封泰山献殊祥录 盛度上天源录五卷
王质监舒州灵仙观采古今练形摄生之术撰宝元总
录百卷

天禧云南录

卷五十八 第 38a 页 WYG0944-0552a.png
中兴书目二卷天禧元年监虔州商税辛怡显撰淳化
五年以西蜀顺贼与南蛮结连诏募命官士庶通边事
者往黎巂界招抚时怡显自荐请行至道元年讫事而
归是书备载始末云 路振祥符初使契丹撰乘轺
录以献

本朝名臣录

书目本朝名臣录八卷不知作者编类建隆至乾兴三
朝诸臣列传叛臣蛮夷附焉以实录国史校之间有不
同本朝勋德传一卷不知作者编类太祖至仁宗诸臣
卷五十八 第 38b 页 WYG0944-0552b.png
有勋德者起范质终孙沔凡五十六人名贤遗范录十
四卷王旦遗事录四卷子素撰王曾言行录三卷叶清
臣撰韩琦别录三卷王岩叟撰张咏语录四卷李畋撰
后人类为一集(又王曾言行录一卷凡六十七事王皞撰)

皇朝政录

十卷晏殊序曰皇帝(仁宗)阅三朝之方册思为要略以便
讨论于是仰稽信谍博采宏纲掇英存实罔不森罗彼
卷五十八 第 39a 页 WYG0944-0552c.png
无逸图屏典论刋石方兹钜美(庆历四年讲祖宗圣政录恐即此书当考)
可同年

宋朝会计录

国史志地理类林特三十卷丁谓景德六卷田况皇祐
六卷蔡襄治平六卷丁谓传权三司使上会计录以景
德四年民赋户口之籍较咸平六年之数具上史馆请
自今以咸平籍为额岁较其数以闻诏奖之 林特传
奉诏撰会计录 田况传况钩考财赋尽知其出入乃
约景德会计录以今财赋所入多于景德而岁之所出
卷五十八 第 39b 页 WYG0944-0552d.png
又多于所入因著皇祐会计录上之冀以悟上更立经
制使百姓实而县官有馀用也 晁氏志丁谓景德中
纂三司户口税赋之入及兵食吏禄之费会计天下每
岁出纳赢亏之数李吉甫元和国计图之类也

庆历兵录

五年枢密副使丁度搜次首末钩考纤微掇其攻守战
者为禁兵民兵兵录五篇宋祁为序曰宋兴经武制众
卷五十八 第 40a 页 WYG0944-0553a.png
凡军有四一曰禁兵殿前马步三司隶焉卒之锐而剽
者充之或挽强或蹋张或戈船突骑或投石击刺故处
则卫镇出则更戍二曰厢兵诸州隶焉卒之力而悍者
募之天下已定不甚持兵惟边蛮夷者时时与禁兵参
屯故事于服劳间亦戍更三曰役兵群有司隶焉人之
游而惰者入之若牧置若漕挽若营军若工技业壹事
专故处而无更四曰民兵农之健而材者籍之视乡县
大小而为之数有部曲无营壁阙者辄补岁以阅焉此
国家制军之略也今参预丁公进使枢省(五年四月庚戌度为枢副)
卷五十八 第 40b 页 WYG0944-0553b.png
为兵录合群曹所分擿诸条所隐汇而联之部分班如
也离而件之区处戢如也虽五符猥并边琐曲折岁列
废置月比耗登披文指要坐帷而判盖简稽之决要蒐
乘之总凡录成乃上于官军篇之首公各述其所由近
卫别录示有尊也馀军弗载略所缓也文约事明成一
王法 兵录凡五卷(传云又庆历赡边录一卷编年总录八卷) 书目庆历军录一
卷不知作者取三朝史兵志及国史自天圣成书之后
卷五十八 第 41a 页 WYG0944-0553c.png
建立壁垒次序编为此书

皇祐登瀛秘录

皇祐中宋并据杜佑通典条目摘其要务编类首之以
选举次礼乐制度兵农大略遗逸者补之为八卷乐黄
目撰学海搜奇录四十卷

皇祐朱邸恩华录

见宗戚类

至和太平盘维录(又见宗戚类)

右武大将军睦州团练使宗谔进太平盘维录纂历代
卷五十八 第 41b 页 WYG0944-0553d.png
宗属事迹勒成上下二帙总六卷分十二门

熙宁蕃夷朝贡图(详见内附类)

七年九月丁未史馆修撰宋敏求等上总二十一卷即
四年十月六日李评所请也

熙宁圣朝徽名录

书目十卷熙宁中李德刍类载太祖迄神宗六朝群臣
表上尊号仪制诏册始末 宋庠尊号录一卷自汉至
卷五十八 第 42a 页 WYG0944-0554a.png
仁宗有序评赞

元丰华戎鲁卫信录

六年九月二十四日丙寅吏部侍郎苏颂上二百二十
九卷事目五卷总二百册(元丰四年八月奉诏编类北界国信文字诠次类例皆禀)
(圣谟)初颂进对上曰朕欲集国朝以来至昨代州定地界
文案比类编次为书非卿不可成颂奉诏置局枢庭仍
辟王汝翼李士京检阅文字至是上之上嘉叹亲笔赐
名诏别录一本送密院(序云六年六月五日宸笔赐名以叙事冠篇首终于蕃夷杂录)
 总序(二百卷卷有冗并则釐为上中下)叙事书诏誓书岁币国信国
卷五十八 第 42b 页 WYG0944-0554b.png
书奉使驿程地图名衔年表仪式赐予交驰诏录书仪
例物市易条例泛使文移河东地界边防契丹世系国
俗官属关口道路蕃军马州县终于蕃夷杂录而经制
方略论议奏疏附焉 绍圣五年续编两朝鲁卫信录
置局密院

元丰土贡录

中兴书目二卷 元丰中翰林学士李清臣等撰先是
卷五十八 第 43a 页 WYG0944-0554c.png
清臣详定朝会仪注所承诏稽案图志推原物产凡轻
重多寡条列上之二卷

元祐稽古录

司马光撰二十卷自三晋开国迄显德末为历年图(治平)
(元年三月十四月上七卷)宋兴至治平四年为百官表大事记威烈
丁丑而上伏羲书契以来总为稽古录(始伏羲迄治平四年周共和庚)
(申始为编年) 元祐元年三月十四日光上言人主不可不
观史善者可为法不善者可以为戒载籍浩博宜提其
纲目撮其精英欲以稽古录送正字范祖禹校对缮写
卷五十八 第 43b 页 WYG0944-0554d.png
俟读宝训毕取此书进读令侍读随文解释以资稽古
之万一从之(光又为通历八十卷) 庆元初龚颐正上续稽古录
一卷起熙宁元年至绍熙五年未几有毁板之旨

宣和重脩博古图录(又见图类)

三十卷 鼎 尊 罍 彝 舟 卣 瓶 壶 爵
 斝 觚 斗 卮 觯 角 杯 敦 簠簋 豆
 铺 甗 锭 鬲 鍑 盉 盦 鐎斗 瓿 罂
卷五十八 第 44a 页 WYG0944-0555a.png
 冰鉴 冰斗 匜 匜盘 洗 盆 鋗 杅 钟
 磬 錞 铎 钲 铙 戚 弩机 镦 奁 钱
 砚滴 托辕承辕汉舆辂饰周双螭表座 汉表座
旂铃 刀笔杖头 唐蹲龙 汉鸠车 六朝鸠车
汉龙提梁 鉴 铁鉴 始于鼎终于鉴

建炎三君行事纪要录

元年六月癸亥李纲奏自古创业中兴之主如汉高光
唐太宗皆有英明之资宽诚之德仁厚而有容果断而
不惑故能戡定祸难身致太平因请以所编三君行事
卷五十八 第 44b 页 WYG0944-0555b.png
纪要录以进上可之

绍兴七朝诏诰录

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丙子诏馆阁官以累朝制诰类编
为七朝诏诰录从秘书少监刘大中之请也(书不克成)

绍兴脩宰辅录(又见宰相类)

治平四年九月己丑诏实录院检讨陈绎具上祖宗朝
两府拜罢之因后撰拜罢录以进 绍兴九年三月六
卷五十八 第 45a 页 WYG0944-0555c.png
日丙戌诏宰辅拜罢录详略失中本末差舛令史馆重
修史馆言凡牴牾者宜悉改正从之书未成二十一年
九月庚子袐书少监林机建言又命国史日历所重修
然亦不克成 陶?集圣贤群辅录自燧人四佐
至八儒二墨凡二卷唐志有蒋乂宰辅录七十


绍兴编忠义录

十三年六月十四日诏史馆编修靖康建炎忠义录先
是闰四月己酉吏部郎王扬英言乞摭事实暴人耳目
卷五十八 第 45b 页 WYG0944-0555d.png
靡间存没编为一书故也书不克成

乾道同符贞观录

三年三月起居舍人洪迈给事中王曮等上 序云臣
等三月七日蒙宣召至选德殿讲论古今帝王之道且
曰唐三百年惟太宗为可尚斋心敬慕每事取法宜为
朕采贞观时事以今曰观之摭其所近似求所未至臣
等曰太宗之治固为可慕然要者无出谏行言听神宗
卷五十八 第 46a 页 WYG0944-0556a.png
序通鉴谓太宗所谓禹吾无间然者谨采贞观事迹列
为二十门事为之说件别以上 实录三年三月癸亥
曮迈同进呈同符贞观录读至圣孝篇马周谏往九成
宫事上曰是失思虑读毕上曰朕有疏谬卿等当详说
容熟观

淳熙四系录

三年权礼侍郎李焘进四系录记女真契丹起灭自绍
圣迄宣和靖康凡二十卷上曰朕可一日忘此虏哉
卷五十八 第 46b 页 WYG0944-0556b.png
皇朝名臣言行录

五朝起赵普至苏洵凡五十五人三朝起韩琦至陈师
道凡四十人朱熹撰

嘉定圣宋遵尧录

八卷罗从彦撰采祖宗故实可垂法后世者纂录辨释
嘉定七年南剑守臣刘允济上之

南北攻守录

五十八卷李壁撰
卷五十八 第 47a 页 WYG0944-0556c.png
 玉海卷五十八
卷五十八 第 47b 页 WYG0944-0556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