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1a 页 WYG0944-0460a.png

卷五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五十五
            宋 王应麟 撰
 艺文
著书(杂著) 别集

 古之君子立言以明道修辞以成文文以贯道斯不
 朽矣

孔甲盘盂书

汉志杂家孔甲盘盂二十六篇(孔甲黄帝史或曰夏帝似皆非) 田鼢
卷五十五 第 1b 页 WYG0944-0460b.png
传学盘盂诸书注应劭曰黄帝史孔甲所作铭也凡二
十九篇书盘盂中所以为法戒孟康曰孔甲盘盂二十
六篇杂家书兼儒墨名法 文选注七略曰盘盂书者
其传言孔甲为之孔甲者黄帝之史也书盘盂中为诫
法 朱穆传注黄帝有巾机之法孔甲有盘盂之诫(蔡邕)
(铭论)

商伊尹书

卷五十五 第 2a 页 WYG0944-0461a.png
汉志道家伊尹五十一篇(汤相)小说家伊尹说二十七篇
(其语浅薄似依托也) 司马相如上林赋卢橘夏熟应劭注伊尹
书曰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卢橘夏熟 说苑臣术引
汤问伊尹 汲冢周书有伊尹朝献商书

周太公金版玉匮

文选任昉王俭集序金版玉匮之书注七略云太公金
版玉匮虽近世之文然多善者(文选注又引太公金匮) 抱朴子
郑君有玉匮记金版经 汉志道家太公二百三十七
(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谋八十一篇言七
卷五十五 第 2b 页 WYG0944-0461b.png
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论衡案古太公望近世董仲舒
造传作书篇百有馀

卫武公懿戒

楚语左史倚相曰昔卫武公年数九十五矣犹箴儆于
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
舍我必恭恪于朝夕以交戒我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
有官师之典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𥊍御之箴临事
卷五十五 第 3a 页 WYG0944-0461c.png
有瞽史之道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
训御之于是作懿戒以自儆注韦昭曰懿读为抑即此
篇也(大雅抑之篇)

汉陆贾新语

陆贾传高帝时贾为大中大夫时说诗书帝曰为我著
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高帝纪天下既)
(定命陆贾造新语)贾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未尝不称善称其
书曰新语 汉志儒家陆贾二十三篇 唐志陆贾新
语二卷(隋志崇文目同) 今存于世者道基术事辅政无为资
卷五十五 第 3b 页 WYG0944-0461d.png
贤至德怀虑才七篇 史记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
固当世之辩士 班固宾戏陆子优繇新语以兴及时
君之门闱究先圣之壸奥 隋志儒家顾子新语十二
卷吴太常顾谭 唐志杂史刘肃大唐新语十三卷(元和)
(中)

汉贾谊新书 贾子 贾谊集

志儒家贾谊五十八篇(又赋七篇) 隋志贾子十卷录一卷
卷五十五 第 4a 页 WYG0944-0462a.png
汉梁太傅贾谊撰(集四卷) 唐志贾谊新书十卷(崇文目九卷集)
(二卷) 中兴书目十卷贾谊撰杂论治道国体及经学胎
教本七十二篇刘向删定为五十八篇今皆存本传所载
治安策今釐为数篇各立题目杂见于新书班固赞谊
云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即新书
也 贾谊传三表五饵注师古引贾谊书(见第四卷匈奴篇)
文纪注师古引贾谊书曰卫侯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名
新书目录 一过秦上下(见史记秦纪)宗首数宁藩伤藩彊
大都等齐服疑益壤(事势)二权重五美制不定审微阶级
卷五十五 第 4b 页 WYG0944-0462b.png
(事势)三俗激时变瑰玮孽产子铜布(见食货志)壹通属远亲疏
危乱忧民解县威不信(事势)四匈奴势卑淮难无蓄铸钱
(事势)五傅职保傅(见大戴礼昭纪)连语辅佐(连语)问孝(阙)六礼容经
(见大戴礼)春秋(连语)七先醒耳痹谕诚退逊君道(连语)八官人劝
学道术六术道德说(杂事)九大政上下修政语上下(杂事)
礼容语上下(上篇阙)胎教(见大戴礼)立后义传 杂事(传即本传之语)
十八篇十卷
卷五十五 第 5a 页 WYG0944-0462c.png

汉晁氏新书

汉志法家晁错三十一篇 唐志法家晁氏新书七卷
(晁错) 隋志朝氏新书三卷汉御史大夫朝错撰(亡)别集
朝错集三卷(亡) 文选宾戏注引朝错新书曰帝王之
道包之如海养之如春

汉淮南鸿烈

志杂家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注师古曰内篇
论道外篇杂说 淮南王安传安为人好书招延宾客
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
卷五十五 第 5b 页 WYG0944-0462d.png
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千馀万言入朝献内
篇新出上秘之 鸿烈二十一篇其二十篇原道俶真
天文地形时则冥览精神本经主术缪称齐俗道应汜
论诠言兵略说山说林人间脩务泰族而终之以要略
 隋志二十一卷许慎(汉太尉祭酒)高诱(濮阳令)(唐志中兴书目同)
(苏颂去其重复共得高注十三篇许注十八篇) 序曰安与苏飞李尚左吴田
由雷被毛披伍被晋昌等八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
卷五十五 第 6a 页 WYG0944-0463a.png
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其旨近老子大较归之
于道号曰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刘
向校定又有十九篇谓之外篇 西京杂记淮南王著
鸿烈言大明礼教自云字中皆挟风霜扬子云以
为一出一入 唐志淮南王安集二卷(淮南鸿烈音二卷)
(汉志淮南王赋八十) 隋志纵横家梁有湘东鸿烈十卷元
帝撰(亡)

汉董仲舒书

志儒家董仲舒百二十三篇春秋有公羊董仲舒治狱
卷五十五 第 6b 页 WYG0944-0463b.png
十六篇 董仲舒传仲舒所著皆经术之意及上疏条
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间举玉杯蕃露清
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馀万言皆传于后世 宣纪
注臣瓒引董仲舒书曰有其功无其意谓之戾无其功
有其意谓之罪 后纪明德马后尤善周官董仲舒书
注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 隋志董仲舒集一卷(唐志)
 二卷(书目一卷士不遇赋答制策请公孙弘记室) 崇文目春秋繁露八十二
卷五十五 第 7a 页 WYG0944-0463c.png
篇义引宏博非出近世然其间篇第亡舛无以是正又
即用玉杯竹林题篇疑后人取而附著云崇文目别集
九十九部始于仲舒集一卷 汉五行志董仲舒治公
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 文王世子注董仲舒曰
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周礼大祝注引董仲舒救日食
祝 说文引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
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西京杂记有
雨雹对 文选注董仲舒集七言琴歌二首 后汉舆
服志注引仲舒止雨书 初学记淮南子曰董仲舒请
卷五十五 第 7b 页 WYG0944-0463d.png
雨秋用桐木鱼

汉茂陵书

高纪(相国酂侯定章程)文纪(薄姬)食货志(武功爵告缗)注臣瓒引茂陵
书 史记索隐云亡于西晋 魏王肃曰武帝闻司马
迁述史记取孝景及已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
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

汉虞初周说

卷五十五 第 8a 页 WYG0944-0464a.png
志小说家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河南人武帝时方
士侍郎号黄车使者应劭注其说以周书为本师古曰
史记虞初洛阳人即张衡西京赋小说九百本自虞初
者也

汉新序 说苑 唐续说苑

刘向传向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新序)
(阳朔元年二月癸卯上说苑鸿嘉四年三月己亥上) 志儒家刘向所序六十七
篇注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 唐志儒家类刘向
新序三十卷(隋志又录一卷)又说苑三十卷 隋志同(文中子读说苑曰可以辅)
卷五十五 第 8b 页 WYG0944-0464b.png
(教矣) 中兴书目杂家新序十卷汉阳朔元年刘向撰远
至舜禹次及周秦古人嘉言善行悉采摭序载总一百
八十三章说苑二十卷汉鸿嘉四年刘向撰采传记百
家所载行事之迹凡二十篇总七百八十四章上之
曾巩序新序三十篇录一篇隋唐之世尚为全书今可
见者十篇而已向之序此书于今最为近古虽不能无
失然远至舜禹而次及于周秦以来古人之嘉言善行
卷五十五 第 9a 页 WYG0944-0464c.png
亦往往而在也说苑二十篇崇文总目云今存者五篇
馀皆亡臣从士大夫间得之者十有五篇与旧为二十
篇正其脱谬疑者缺之而叙其篇目君道臣术建本立
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
指武丛谈杂言辨物修文反质(缺反质一卷巩分修文为上下后高丽进一卷)
(遂足巩校正为之序)已上凡二十篇七百八十四章号曰说苑
后魏书明元帝以刘向新序说苑于经典正义多有所
阙乃撰新集三十篇采经史该洽古义云 唐书右拾
遗刘贶献续说苑十篇广向所遗刋其怪妄(志儒家十卷又李吉)
卷五十五 第 9b 页 WYG0944-0464d.png
(甫古今说苑十一卷) 隋志孔氏说林二卷孔衍撰萧贲辩林二


汉法言

扬雄传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抵诋訾圣人即为
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
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
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
卷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0944-0465a.png
常用法应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文多不
著独著其目学行吾子脩身问道问神问明寡见五百
先知重黎渊骞君子孝至 志儒家扬雄所序三十八
篇太元十九法言十三乐四箴二 隋志扬子法言十
五卷解一卷李轨注梁有六卷侯芭注(亡)十三卷宋衷
注扬雄集五卷 唐志同(书目六卷四十三篇又二十四箴一卷) 唐志扬子
法言六卷宋衷注十卷李轨注三卷柳宗元注十三卷
 宋朝司马光集晋李轨唐柳宗元本朝宋咸吴秘四
家十二卷
卷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0944-0465b.png

汉儒家言

志儒家言十八篇不知作者

汉别集

隋志汉武帝集二卷(见御集)淮南王安集一卷(唐二卷本传辨博)
(善为文辞为离骚传又献颂德及长安都国颂及方技赋颂)贾谊集四卷(唐志二卷)传吊屈 
(原赋服赋政事疏又上疏益淮阳地为梁王立后谏王淮南诸子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
(传)朝错集三卷 唐志无(传迁博士上书言兵事复言当世急务二事举贤良策又言削诸侯)
卷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0944-0465c.png
(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枚乘集二卷(传谏吴王书乘复游梁梁)
(客皆善属辞乘尤高)司马迁集一卷 唐志二卷(汉志赋八篇传年十岁诵古文䌷金鐀石)
(室之书报任安书迁既死其书稍出)文选注引迁集悲不遇赋 东方朔集二卷(传上书高)
(自称誉谏起上林奏泰阶六符言董偃之罪对化民有道上书陈农战彊国之计著论答客难非有先生论有)
(封泰山责和氏璧及皇太子生禖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刘向所录具)
(是矣)司马相如集一卷 唐二卷(传著子虚上林赋谕巴蜀檄难巴蜀父老諌猎疏哀二世)
(赋大人赋封禅书他所著若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董仲舒集一卷(唐二卷)
(传对贤良文学策相江都胶西王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朝廷有大议对皆有明法凡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
孔臧集二卷李陵集二卷(文选有李少卿诗)魏相集二卷(传少学易)
卷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0944-0465d.png
(对策高弟奏封事损霍氏权全功臣之世白去副封上书谏击匈奴右地明易有师法好观汉故事便宜章奏)
(条奏便宜行事及贤臣所言表采易阴阳及明堂月令奏之风雨灾变辄奏言之)韩延寿传有相文学对策 
 (张安世传魏相上封事有褒德显功之言)张敞集一卷 唐二卷(传谏昌邑王书言霍氏封)
(事请自治盗贼书谏太后出游猎书诣公车上书)王褒集五卷(传中和乐职宣布诗圣主得贤)
(臣颂所幸宫馆辄为歌颂侍太子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太子喜褒甘泉洞箫颂)刘向集六卷
 唐五卷(书目五卷集者云晋八卷隋本五卷今所存十八篇)传通达能属文辞献赋颂数十篇使外亲上 
(变事书上封事著疾谗擿要救危及世颂凡八篇校中五经秘书著洪范五行传十一篇諌起昌陵言陈汤功)
卷五十五 第 12a 页 WYG0944-0466a.png
(极谏王氏封事奏灾异书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陈汤集二卷(唐志无传好书善)
(属文上疏自劾奏矫制陈言兵状诛郅支单于疏徙初陵疏)韦玄成集二卷(传以明经修父业黜)
(爵作诗自劾复作诗自著复玷缺之难罢郡国庙立亲庙议玄成父贤其先韦孟家于邹)谷永集二
卷 唐五卷(传博学经书数上疏言得失举方正直言极諌对策灾异对谢王凤书与王谭书王音书上疏)
(讼陈汤荐薛宣说成帝绝淫祀善言灾异前后所上四十馀事专攻上身与后宫而已)杜邺集二
卷 唐五卷(传对方正直言策说王音与王商亲密说王商复郊祀)李寻集二卷(唐志无)
(传好洪范灾异又学天文月令阴阳事说王根防水灾待诏黄门对灾异)师丹集一卷(梁三卷)
 唐志五卷(传议论深博成帝拜丁傅夺王氏权丹以得信于上上书数十多切直哀帝追尊定陶王为共皇)
(置吏二千石以下为立庙京师丹议不可)息夫躬集一卷 唐五卷(传通览记书上疏诋公卿)
卷五十五 第 12b 页 WYG0944-0466b.png
(大臣著绝命辞)扬雄集五卷(传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尝好辞赋作反离骚又旁离骚作重)
(一篇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畔牢愁为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或嘲雄以玄尚白雄解)
(之号曰解嘲客有难玄大深雄解之号解难作九州箴谏宜许单于书)刘歆集五卷(传少以通)
(诗书能属文博见彊志过绝于人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移书责太常博士)班婕妤
集一卷(唐志无)班昭集三卷 唐志二卷(传作女诫七篇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
(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崔篆集一卷(传以明经徵诣公车自以受莽伪宠辞不仕著周易林临)
(终作赋自悼曰慰志)唐林集一卷(唐志无)史岑集二卷(传著颂诔复神说疾凡四)
卷五十五 第 13a 页 WYG0944-0466c.png
(篇)东平王苍集五卷 唐二卷(传议定南北郊冠冕车服制度及光武庙登歌八佾数上)
(书谏校猎河内上疏乞就蕃国上光武受命中兴颂上疏谏起二陵自建武以来章奏书记赋颂七言别字歌)
(诗)桓谭集五卷 唐二卷(传能文章好古学数从刘歆扬雄辨析世祖时上疏陈时政所宜著)
(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曰新论著赋诔书奏二十六篇)冯衍集五卷(传说廉丹据大郡抚吏士)
(又以计说鲍永遗田邑书上书陈八事集有与阴就书)班彪集三卷(传著王命论所著赋论书)
(记奏事合九篇上书言东宫诸王宜置师傅)陈元集一卷 唐志无(传上疏立左氏传又上疏)
(言不宜使有司察公辅)王隆集二卷 唐志王文山集(传著诗赋铭书二十六篇)朱勃
集二卷(唐志同)梁鸿集二卷(传作五噫之歌思高恢诗著书十馀篇)杜笃集
一卷 唐五卷(传为诔吴汉辞奏论都赋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十八篇又著明世论十五)
卷五十五 第 13b 页 WYG0944-0466d.png
(篇)傅毅集二卷 梁五卷 唐五卷(传作迪志诗依清庙作显宗颂十篇著诗赋诔颂祝文七)
(激连珠二千八篇)班固集十七卷 唐十卷(传九岁能属文及长博贯载籍奏记东平王苍)
(延英雄撰世祖本纪又作列传载记上两都赋所著典引宾戏应讥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在者凡四)
(十一篇)黄香集二卷(传迁尚书令为东郡太守上疏让所著赋笺奏书令凡五篇)崔骃
集十卷(传善属文拟扬雄解嘲作达旨上四巡颂献书诫窦宪所著诗赋铭颂书记表七依婚礼结言)
(达旨酒警合二十一篇)贾逵集一卷 梁二卷 唐二卷(传永平中上疏献左氏传国语解诂)
(作神雀颂条奏左氏传大义著经传义诂及论难百馀万言又作诗颂诔书连珠酒令凡九篇)刘騊駼
卷五十五 第 14a 页 WYG0944-0467a.png
集一卷 梁二卷 唐二卷(传著中兴以下名臣列士传乂自造赋颂书论凡四篇)李尤集
五卷 唐志无(传著诗赋铭诔颂七叹哀典凡二十八篇)窦章集二卷(传好学有文章与马)
(融崔瑗同好)崔瑗集六卷 梁五卷 唐五卷(传高于文辞善为书记箴铭所著赋碑铭箴颂)
(七苏南阳文学官志叹辞移社文悔祈草书蓺七言凡五十七篇)刘珍集二卷(传著诔颂连珠)
(凡七篇乂撰释名)张衡集十一卷(梁十二卷又一本十四卷唐十卷)传拟班固两都作 
(二京赋著灵宪算罔论设客问作应问以见志上疏言图纬虚妄作思玄赋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问七辩)
(巡告悬图凡三十二篇)苏顺集二卷(传所著赋论诔哀辞杂文十六篇)胡广集二
(传上疏谏探筹建后駮左雄改察举之制撰百官箴四十八篇其馀所著诗赋铭颂箴吊及诸解诂凡二)
(十二篇)葛龚集六卷 梁五卷 唐五卷(传以善文记知名著文赋碑诔书记凡二十篇)
卷五十五 第 14b 页 WYG0944-0467b.png
固集十二卷 梁十卷 唐十卷(传举对策论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奏记梁商令先正风化退辞)
(高满上疏陈事徵用杨厚临终与胡广赵戒书所著章表奏议教令对策记铭凡十一篇)马融集九
卷 唐五卷(传上广成颂东巡颂诣公车对策所著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
(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高彪集二卷 梁一卷(传覆刺遗马融书数奏赋颂奇)
(文因事讽谏作箴饯第五永蔡邕等甚美其文以为莫尚)王逸集二卷(传赋诔书论及杂文凡二)
(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著楚辞章句子延寿作鲁灵光殿赋)桓驎集二卷(汉书有桓驎著)
(书二十一篇)崔琦集一卷 唐二卷(传作外戚箴白鹄赋所著赋颂铭诔箴吊论九咨七言凡)
卷五十五 第 15a 页 WYG0944-0467c.png
(十五篇)郦炎集二卷(传有文才解音律有志气作诗二篇)边韶集一卷(唐二卷)
(传著诗颂碑铭书策凡十五篇)朱穆集二卷(传奏记梁冀以灾异劝戒作崇厚论上疏言宦官所)
(著论策奏教书诗记嘲凡二十篇)延笃集一卷 梁二卷 唐二卷(传或疑仁孝前后之證笃)
(论之李文德欲引进笃为书止之所著诗论铭书应讯表教令凡二十篇)皇甫规集五卷(传西)
(羌大寇上书言马贤必败又上疏乞自效举贤良方正对策上疏自奋讨零吾又上疏自讼拜度辽将军荐张)
(奂自代所著赋铭碑赞祷文吊章表教令书檄笺记凡二十七篇)张奂集二卷(传举贤良对策)
(上疏言灾应奏记谢段颎著铭颂书教诫述志对策章表二十四篇子芝昶并善草书)王延寿集
三卷(唐志无逸之子) 崔实集二卷 唐志无(传著政论所著碑论箴铭答七言词文表)
(记书凡十五篇)赵壹集二卷(传作解摈贻书谢友人恩为穷鸟赋又作刺世疾邪赋以舒怨愤著)
卷五十五 第 15b 页 WYG0944-0467d.png
(赋颂箴诔书论及杂文十六篇)刘陶集三卷 唐志无(传游太学上疏陈事议改铸大钱陈要急)
(八事大较言天下大乱皆由宦官作七曜论匡老子反韩非复孟轲上书言当世便事条教赋奏书记辨疑百)
(馀篇)张升集二卷 唐志无(传著赋诔颂箴书凡六十篇)侯瑾集二卷(传为皇德)
(传三十篇馀所作新文数十篇)卢植集二卷(传献书规窦武上书立五经博士日食上封事所著)
(碑诔表记凡六篇)廉品集二卷(亡唐志无)荀爽集一卷 梁三卷(唐二卷)传对 
(策陈便宜著礼易等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汉语公羊问及辨谶它所论叙题为新书凡百馀篇)刘梁
集三卷 梁二卷 唐二卷(传著破群论辩和同之论孙桢以文名)郑玄集二卷(传玄)
卷五十五 第 16a 页 WYG0944-0468a.png
(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叉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六蓺论毛诗)
(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馀万言弟子问五经作郑志八篇)蔡邕集十二卷
 梁二十卷 唐二十卷(传作释诲以戒厉上书陈政要宜所施行七事入崇政殿对灾异程璜使人飞章言)
(邕诏诘状邕上书自陈所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蓺祝文章表书记凡)
(百四篇)士孙瑞集二卷应劭集二卷 梁四卷(唐四卷传凡为駮议三十篇)
(删定律令为汉仪著汉官礼仪故事为状人纪著中汉辑序撰风俗通凡所著述百三十六篇)张超集
五卷 唐志张邵(传著赋颂碑文荐檄笺书谒文嘲凡十九篇又善草书)孔融集九卷(梁十)
 卷 唐十卷(传每朝会访问融引正定议议不宜加马日磾礼议不当复肉刑上疏言宜隐刘表郊祀事与)
(曹操书多侮慢之辞所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虞翻集二卷
卷五十五 第 16b 页 WYG0944-0468b.png
(唐三卷)张纮集一卷(梁二卷)祢衡集二卷(传文章多亡)潘勖集二
卷阮瑀集五卷

汉风俗通 状人纪 中汉辑序

应劭传初劭父奉为司隶时并下诸官府郡国各上前
人像赞劭乃连缀其名录为状人纪又论当世行事著
中汉辑序撰风俗通以辨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文虽
不典后世服其洽闻凡所著述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
卷五十五 第 17a 页 WYG0944-0468c.png
书皆传于时 唐志杂家应劭风俗通义三十卷(隋志三十)
(一卷录一卷又应劭集二卷唐志四卷) 中兴书目十卷案隋志本三十
一卷今存十卷皇霸正失愆礼过誉十反声音穷通祀
典怪神山泽 苏颂风俗通义序云诸儒著书引据最
多而无若庾仲容子抄马总意林载之略备 服虔有
通俗文一卷

汉荀爽新书 汉语

荀爽传著礼易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又集汉事成
败可为鉴戒者谓之汉语又作公羊问及辨谶及他所
卷五十五 第 17b 页 WYG0944-0468d.png
论叙题为新书凡百馀篇(今多亡缺) 史记文帝注引汉语
 隋志荀爽集一卷(见前)

汉诸儒书

文选刘孝标论注引论衡曰汉诸儒作书者以司马长
卿扬子云河汉也其馀泾渭也

蜀汉诸葛氏集 集诫

蜀志诸葛氏集目录开府作牧权制南征北出计算训
卷五十五 第 18a 页 WYG0944-0469a.png
厉综覈上下杂言上下贵和兵要传运与孙权书与诸
葛瑾书与孟达书废李平法检上下科令上下军令上
中下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臣寿等
言前在著作荀勖和峤奉使臣定诸葛亮故事辄删除
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传亮言教书奏多有可观)
(别为一集)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
为皋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亮所与言尽众
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及得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
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
卷五十五 第 18b 页 WYG0944-0469b.png
当世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阳侯相陈寿上(晋陈寿传)
(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 唐志蜀诸葛亮集二十四卷(隋志二十五卷梁二)
(十四卷)儒家集诫二卷(隋志总集武侯诫一卷)正史有论前汉事一
卷又音一卷女训有贞洁记一卷 书目亮集十四卷
后一卷录传及碑记其前十二篇章句颇多字数乃少
 魏氏春秋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
厉臣子 木牛流马法见集中作正议言据道讨淫不
卷五十五 第 19a 页 WYG0944-0469c.png
在众寡率众南征诏赐鈇钺曲盖羽葆虎贲亦见集中
 王业不偏安之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 后汉郡
国注引诸葛亮书及表水经注亦引之(建兴四年露布之诏廖立之表)
(来敏之教并见集中)

魏浑舆经

魏志景初中下邳桓威年十八而著浑舆经依道以见


吴陈子要言

隋志法家陈子要言十四卷吴豫章太守陈融撰(唐志同)
卷五十五 第 19b 页 WYG0944-0469d.png

谯子法训

唐志儒家谯子法训八卷谯周撰(隋志同)又五教五卷(隋志)
(梁有谯子五教志五卷亡)

袁子正书

唐志儒家袁子正论二十五卷(隋志十九卷)又正书二十五
卷袁准(隋志梁又有袁子正书二十五卷)

晋言道 访论 古今历 审机 娱宾 九

卷五十五 第 20a 页 WYG0944-0470a.png



陆喜传在吴为吏部尚书武帝时为散骑常侍好学有
才思尝为自叙其略曰刘向省新语而作新序桓谭咏
新序而作新论余不自量感子云之法言而作言道睹
贾子之美才而作访论观子政之洪范而作古今历览
蒋子通万几而作审机读幽通思玄四愁而作娱宾九
思真所谓忍愧者也其书近百篇吴平又作西州清论
传于世借称诸葛孔明以行其书有较论格品篇云云
陆云撰新书十篇旧唐志儒家典语十卷陆景撰(文选)
卷五十五 第 20b 页 WYG0944-0470b.png
(注引陆景典论) 陆机正训十卷通志云出于荆州田氏
国史志杂家唐志有二十卷辛德源撰此题陆机
疑误

晋辨道

华谭传建兴初元帝命为镇东军咨祭酒谭博学多通
在府无事乃著书二十卷名曰辨道上笺进之帝亲自
览焉
卷五十五 第 21a 页 WYG0944-0470c.png

晋志林

虞喜传著安天论以难浑盖又释毛诗略注孝经为志
林三十篇(又韦謏为典林二十三篇) 隋志志林新书三十卷(唐志二十)
(卷)梁有广林二十四卷又后林十卷虞喜撰(唐志后林新书十卷)
 (三国志注引志林) 唐志类书类于政立类林十卷(中兴书目)
(唐于政立类林十卷分五十目记古人事迹)小说家裴子野类林三


晋干宝正言

唐志干宝正言十卷又立言十卷 沈约撰迩言十卷
卷五十五 第 21b 页 WYG0944-0470d.png
子旋集注行于世

宋古今善言

范泰传著古今善言二十四篇 唐志杂家三十卷(隋志)
(同)

梁法宝联璧

梁书简文撰三百卷中大通六年书成作者有萧子显
等三十人(以比皇览)命湘东王为序(三年太子召许懋与诸儒录长春义记一百卷)
卷五十五 第 22a 页 WYG0944-0471a.png

隋政道集

李文博传长议论著政道集十卷开皇中直秘书内省
典校群籍谓房玄龄曰清流必洁源正末必端本 唐
志法家治道集十卷 书目杂载前贤所论治理之要
凡一百十篇

隋王氏六经

杜淹世家大业元年文中子续诗书正礼乐脩元经赞
易道九年而六经大就礼论二十五篇为一十卷乐论
二十篇为十卷续书一百五十篇为二十五卷续诗三
卷五十五 第 22b 页 WYG0944-0471b.png
百六十篇为十卷元经五十篇为十五卷赞易七十篇
为十卷文中子受书于李育学诗于夏琠问礼于关子
明正乐于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铜川君告以元经之
事贞观初王凝考六经之目而缮录焉礼乐论各亡其
五篇续诗书各亡其小序惟元经赞易存焉得六百六
十五篇勒成七十五卷分为六部号王氏六经召诸子
而授焉(凝召三子而教之略例)贞观十六年福畤二十一岁受六
卷五十五 第 23a 页 WYG0944-0471c.png
经之义(附录) 王勃传通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续
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王勃补全缺遗定
著二十五篇 中说续书始于汉以存汉晋之实诗备
六代以辨六代之俗(晋至隋)元经始于晋惠以断南北之
疑赞易以申先师之旨正礼乐以旌后王之失 门人
受礼(窦威贾琼姚义)(温彦博杜如晦陈叔达)(杜淹房乔魏徵)(李靖薛方士裴晞王圭)
元经(叔恬)备闻六经之义(董常仇璋薛收程元)

唐高识篇

傅奕传武德七年奕上疏极诋浮图法又上十二论奕
卷五十五 第 23b 页 WYG0944-0471d.png
注老子集魏晋以来与佛议驳者为高识篇 志高识
传十卷

唐脩身要览

志儒家章怀太子十卷

唐中枢龟鉴(志作龟镜)

志小说家苏瑰中枢龟镜一卷(国史志儒家) 书目初瑰谓
子颋有公辅之器因以宰相事业训之凡二十七条(宋开)
卷五十五 第 24a 页 WYG0944-0472a.png
(府见之请号曰龟镜)宋朝陈瓘广之

唐朝野佥载

书目张鷟二十卷载周隋以来杂事时为问答以评目
之补遗三卷

唐六诫

志小说家姚元崇六诫一卷(崇文目同) 文苑英华姚元崇
五诫持衡弹琴对镜辞金冰壶 文粹元崇冰壶诫执
秤诫执镜诫口箴 志杂家张楚金绅诫三卷 韩愈
五箴柳宗元三戒
卷五十五 第 24b 页 WYG0944-0472b.png

唐百行章 叙训

志儒家杜正伦百行章一卷杂家辛之谔叙训二卷(开元)
(十七年上授长社尉)

唐博闻奇要 古今精义

志杂家博闻奇要二十卷开元武功县人徐闉上诏试
文留集贤校理(注记云开元二十一年十二月上)薛洪古今精义十五

卷五十五 第 25a 页 WYG0944-0472c.png

唐说林

张大素传子悱明皇时为集贤院判官诏以其家所著
魏书说林入院缀修所阙 志杂家张大素说林二十
卷孔衍说林五卷王方庆续世说新书十卷 集贤注
记开元八年五月张悱以前福昌令奉敇修其父大素
所撰后魏隋书说林(大素魏书一百卷)

唐事对

书目十卷题唐燕公撰采经史属辞比事间作诗语记
之凡一百十四门(意出于张说)
卷五十五 第 25b 页 WYG0944-0472d.png

唐意林

志杂家马总意林一卷 书目贞元中马总撰三卷先
是梁庾仲容为子书钞三十卷总增损庾书详择前志
裁成三卷戴叔伦柳伯存为序

唐统载

志杂家韩潭统载三十卷夏绥银青节度使贞元十三
年上 会要贞元十二年二月夏州节度使韩潭进统
卷五十五 第 26a 页 WYG0944-0473a.png
载四十卷 旧史其书采虞夏以来至于周隋录其事
迹善于始终者六百六十八人为立传

唐酉阳杂俎

志小说家段成式酉阳杂俎三十卷(崇文目同) 中兴书目
二十卷唐太常少卿段成式撰志闻见谲怪凡三十二
类 李淑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故
名曰杂俎酉阳取大小二酉山多藏奇书 方舆记辰
州小酉山有石冗中有秦人书千卷故湘东王云访酉
阳之逸典 书目段成式续杂俎十卷录异事续之
卷五十五 第 26b 页 WYG0944-0473b.png

唐记室新书

志李途记室新书三十卷(崇文目同) 中兴书目唐东川节
度掌书记李途撰纂集诸书事迹为对语列四百馀门
职方郎中孙樵为之序

唐备举文言

志类书陆贽备举文言二十卷(崇文目同) 书目三十卷摘
经史为偶对类事共四百五十二门
卷五十五 第 27a 页 WYG0944-0473c.png

唐古今说苑

志儒家李吉甫十一卷

唐元和辨谤略

唐次传建中初及进士第历侍御史窦参数荐之参败
出为开州刺史积十年不迁韦皋镇蜀表为副使德宗
谕皋罢之次身在外抑不得伸以为古忠臣贤士罹毁
被谤至杀身君且不悟者因采获其事为辨谤略三篇
上之帝益怒曰是乃以古昏主方我改夔州刺史宪宗
立召还授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宪宗雅恶朋比
卷五十五 第 27b 页 WYG0944-0473d.png
倾陷者尝览辨谤略善之谓学士沈传师曰凡君人者
宜所观省次编录未尽卿可广其书传师乃与令狐楚
杜元颖论次起周迄隋增为十篇号元和辨谤略 志
儒家唐次辨谤略三卷元和辨谤略十卷(令狐楚沈传师杜元颖撰)
裴潾大和新修辨谤略三卷 会要元和十二年十月
翰林学士沈传师等奏元和辨谤略两部各十卷一部
进上一部请付史馆从之 崔群传元和十四年三月
卷五十五 第 28a 页 WYG0944-0474a.png
帝尝语宰相听受之际不亦难乎比诏学士集前世事
为辨谤略以自儆鉴其要云何群对曰无情曲直辨之
至易有情则欺伪难审也故孔子有众好众恶浸润肤
受之说以其难辨也若陛下择贤而任待之以诚纠之
以法则人自归正谁敢以欺帝韪其言 中兴书目唐
集贤殿学士裴潾撰旧有十卷以其繁冗删去止三卷
载自古被诬之事起周公至狄仁杰又太和辨谤录三
卷案崇文总目李德𥙿等撰宪宗时命传师楚等撰元
和辨谤录十卷大和中德𥙿以其文繁删为三卷 旧
卷五十五 第 28b 页 WYG0944-0474b.png
纪元和十二年十月癸酉内出元和辨谤略二卷付史
馆 唐次元和辨谤略序曰似信而诈似忠而非便便
可以动心捷捷可以乱听岂止鹈鴂雕卉薏苡惑珠者
哉虞舜有堲谗之命我皇有辨谤之书千古一心同垂
至理将备乙夜之观则圣虑先辨谤何由兴(上自周汉下洎隋朝)
(勒成十卷)

唐新语

卷五十五 第 29a 页 WYG0944-0474c.png
志杂史类刘肃大唐新语十三卷(元和中) 书目辑唐故
事起武德止大历分为二十类 汉陆贾新语宋刘
义庆世说新语八卷(分三十八门崇文目十卷) 吴裴玄新言五
卷顾谭新语十二卷殷兴通语十卷陆景典语十卷
(隋志)

唐西掖杂言

书目五卷韩愈撰序云馀暇拟作自大制令逮于百执
事取诗书雅言之意以西掖之号冠于篇或云非愈所
作崇文总目云不著撰人名氏
卷五十五 第 29b 页 WYG0944-0474d.png

唐御臣要略

志儒家李德裕御臣要略卷亡 会要大和八年九月
宰相李德裕进

唐帝王政统

会要大中五年十二月太子詹事姚康撰十卷上之

唐古今通要

书目四卷苗台符撰自黄帝至唐大中年纪疆理及户
卷五十五 第 30a 页 WYG0944-0475a.png
口盛衰依史记自黄帝及共和存其代数周秦以降则
以元年冠甲子

唐戚畹纂要

志类书类刘扬名戚畹纂要十卷戚畹英华十卷(袁说重脩)
 书目戚畹纂要刘扬名纂传记宗族亲姻事分内外
篇次之戚苑英华崇文目云刘扬名撰袁说重脩说摭
采他书以增缀之

唐帝王镜略

晁氏志刘轲撰一卷自开辟迄唐初帝王世次缀为四
卷五十五 第 30b 页 WYG0944-0475b.png
言以训童蒙蜀冯鉴续之至唐末(编年类)

唐事鉴

志类书郭道规事鉴五十卷

唐化统

志杂家熊执易五百卷类九经为书三十年乃成未及
上卒

唐长短经

卷五十五 第 31a 页 WYG0944-0475c.png
志杂家类赵蕤长短要术十卷 书目论主霸机权正
变长短之术凡六十三篇第十九载兵权阴谋(晁氏志杂家类)

唐羽书集

志总集臧嘉猷羽书三卷(处士) 书目集历代军中符檄
诰命箴颂之文以唐为首上至夏甘誓而止 崇文目
续羽书六卷

唐金钥

书目二卷大学博士李商隐以帝室职官岁时州府四
部分门编类
卷五十五 第 31b 页 WYG0944-0475d.png

唐凤策联华

书目三卷顾云撰并序有续魏徵遗表代尉迟敬德答
隐大子笺补十八学士写像赞安西都护府重筑碎叶
城碑大抵皆因旧事而作(崇文目别集类)

唐致理书

志杂家朱朴致理书十卷又郭照度治书十卷 书目
朱朴乾宁中为国子毛诗博士论述时务凡五十篇上
卷五十五 第 32a 页 WYG0944-0476a.png


唐女论语

志尚宫宋氏女论语十篇 传若莘著十篇准论语以
韦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为颜冉推明妇道之所宜
若昭又为传申说之 志长孙皇后女则要录十卷武
后古今内范一百卷内范要略十卷凤楼新诫二十卷
韦氏续曹大家女训十二章

唐七百三十六家别集

志丁部集录其类有三二曰别集类七百三十六家七
卷五十五 第 32b 页 WYG0944-0476b.png
百五十部七千六百六十八卷始于赵荀况集楚宋玉
集终于卢藏用集失姓名一家玄宗以下不著录四百
六家五千一十二卷 隋志别集四百三十七部四千
三百八十一卷通计亡书合八百八十六部八千一百
二十六卷(详见上)

唐韩愈集

志四十卷 书目五十卷 李汉序凡七百一十六首
卷五十五 第 33a 页 WYG0944-0476c.png
合目录为四十一卷又外集杂著实录等十卷又遗文
一卷十二篇其传始于曾巩音义五十卷祝充进于朝
绍兴中樊汝霖谱注四十卷洪兴祖撰年谱一卷方崧
卿举正十卷彭郁会览四十卷外抄八卷朱熹考异十
卷 李汉序曰诡然而蛟龙翔蔚然而虎凤跃锵然而
韶钧发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卒泽于道德仁
义炳如也 皇甫湜曰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
不可窥校及其酣放豪曲快字凌纸怪发鲸铿春丽惊
耀天下然而栗密窈眇章妥句适精能之至入神出天
卷五十五 第 33b 页 WYG0944-0476d.png
 唐书赞曰愈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障堤末流反刓
以朴刬伪以真然愈之才自视司马迁扬雄至班固以
下不论也当其所得粹然一出于正刋落陈言横骛驰
驱汪洋大肆要之无抵牾圣人者其道盖自比孟轲
程子曰退之晚年之文所见甚高不可易而读也 朱
子曰原道诸篇于道之大原非荀扬仲淹之所及其言
曰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
卷五十五 第 34a 页 WYG0944-0477a.png
蔼如也其徒和之亦曰未有不深于道而能文者 穆
伯长曰韩元和圣德平淮西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伟
制述如经

唐柳宗元集

志三十卷(书目同外集一卷)

宋朝晋代名臣集

书目十五卷晋王济枣据刘宝闾丘冲栾肇王赞郤正
张敏伏纬应亨索靖阎缵嵇绍卞粹虞漙十五家文各
为一卷著爵里于卷首乾道中汪应辰云盖国初馆阁
卷五十五 第 34b 页 WYG0944-0477b.png
之士得晋人残缺之聚为此编

唐语林

宋朝王谠以唐小说五十家取其要者仿世说分五十
二门为唐语林十一卷今本起德行讫俚俗自故事以
下五门阙(一本八卷) 崇文目唐书类苑二卷新修唐朝事
类十卷

端拱古今类要

卷五十五 第 35a 页 WYG0944-0477c.png
谢泌端拱初献所著文二十编古今类要三十卷召试
中书直史馆

淳化东观集

崇文目十卷罗处约撰淳化二年七月苏易简上之藏
史馆

淳化仙凫羽翼

书目淳化中光禄丞曾致尧采经史子集中可为诗赋
论题者集之据本经注解其下取兴国八年御制赐进
士诗名篇 崇文目类书三十卷
卷五十五 第 35b 页 WYG0944-0477d.png

咸平新书 理枢

晁迥传真宗擢直史馆献咸平新书五十篇又献理枢
一编(四年三月壬午献一卷)召试知制诰

咸平本说

二年五月比部郎中刁衎献本说十卷三十三篇召试
学士院授秘阁校理

咸平广孝新书 绍兴宁亲宝鉴

卷五十五 第 36a 页 WYG0944-0478a.png

淳熙编集孝史

咸平六年九月甲午直史馆乐史献所著广孝新书(五十)
(卷)孝悌录上清文苑(四十卷)总仙记凡八百卷诏奖之绍
兴三十二年孝宗即位十月十八日诏邓伦进宁亲宝
鉴用意可嘉有补孝治迁一秩淳熙十五年三月八日
有谏议大夫谢谔进编集孝史五十卷并序目录共十
一册诏付秘省 崇文目上清文苑四十卷广孝新书
五十卷唐孝悌录十五卷孝悌录二十卷 乐史传雍
熙三年献所著贡举事二十卷登科记三十卷题解二
卷五十五 第 36b 页 WYG0944-0478b.png
十卷唐登科文选五十卷孝悌录二十卷续卓异记三
卷淳化四年又献广孝传五十卷总仙传一百四十一
卷诏秘阁写本进内 会伯智著孝行类要 尹
源作唐说叙兵凡十篇上之 江休复著神告一篇
言皇嗣未立假神告祖宗之意冀以感悟著唐宜鉴十
五卷春秋世论三十卷 欧阳修上苏洵所著书二十
二篇权书衡论机策 刘颜著儒术通要经济枢言数
卷五十五 第 37a 页 WYG0944-0478c.png
十篇 李淑献系训二篇戚纶著理道评十二篇
陈执中上复古要道三篇真宗异而召之既至进演要
三篇以蚤定天下根本为说

天圣群书新语

书目十一卷天圣中方龟年采六经传记百家之言以
字句分门为类 天圣中诏许天下士献文章应诏者
百数有司第其善者唐询数人而已

景祐升平举要

四年十一月同修注叶清臣上十篇壬子命为直史
卷五十五 第 37b 页 WYG0944-0478d.png


景祐注法言

景祐四年十月十六日著作佐郎宋咸表进重广注扬
子法言十卷(三册)序云东晋李轨为注唐柳宗元删定裨
缺纠失五百馀条 元丰四年十一月己丑司马光采
诸家所长附以己意名曰集注序云扬子之文简而奥
景祐四年诏国子监校法言嘉祐二年七月毕上之又
卷五十五 第 38a 页 WYG0944-0479a.png
诏吕夏卿校定治平元年上之又诏内外制看详二年
上之命镂板宋咸吴秘皆注法言宋庠家有李轨注本
及音义最精详音义多引天复本校法言者皆据以为


宝元君臣龟鉴 唐君臣龟鉴

二年二月一日(壬戌朔)太常丞詹庠上六十卷诏奖之
屯田外郎李及之掇唐史有益于治者撰次凡八十卷
曰唐君臣龟鉴王尧臣上其书
卷五十五 第 38b 页 WYG0944-0479b.png
皇祐治原

五年六月壬午皇侄右神武大将军宗谔上治原十五
卷诏奖之 杨大雅因转对上原治十七篇

嘉祐治道中术

二年十一月己亥集贤校理何涉上治道要术三十篇
敇奖谕(涉字济川果州人又有春秋本旨) 书目刁衎三卷凡三十篇
括古议今杂论治要 国史志刁衎本说十卷何涉治
道中说三篇嘉祐中进(儒家)
卷五十五 第 39a 页 WYG0944-0479c.png

国朝事始

书目一卷范镇记皇朝政事典礼所出共二百馀条

元丰事物纪原

书目十卷元丰中高承以刘存冯鉴事始删谬除复增
益名类皆援摭经史以推原初始凡二百七十事 唐
吴王咨议刘存与长史房德懋等集经史诸书以
类分门为事始三卷(唐志小说家事始三卷刘孝孙房德懋又三卷刘睿续)
后蜀冯鉴采群书续事始五卷宣和中朱绘以事
始疏略撰事原三十卷 北史刘懋撰诸器物造
卷五十五 第 39b 页 WYG0944-0479d.png
作之始十五卷名曰物祖 唐志杂家谢昊物始
十卷

元祐重校学海

书目三十卷马共以唐温庭筠学海未尽(唐志类书庭筠学海三十)
(卷)因总括诸书损益去取分类为一千二百八十馀门
 崇文目学海三十卷史海十卷

皇极经世

卷五十五 第 40a 页 WYG0944-0480a.png
邵雍撰十卷以元经会以会经运以运经世天(日月星辰阴阳)
(水火土石刚柔)(暑寒昼夜)(雨风露雷)(性情形体)(走飞草木)(目鼻耳口)(声色)
(气味)(皇帝王伯体用)(易书诗春秋心迹)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
寅 孔子赞易自羲轩而下祖三皇也序书自尧舜而
下宗五帝也删诗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脩春秋自桓
文而下孙五伯也一元之运始于日甲月子星甲辰子
自开辟以来推其年数雍得之于李挺之挺之得于穆
伯长自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皆以数推之以穷万物之
变程伯淳谓加一倍法其书以日月星辰水火土石尽
卷五十五 第 40b 页 WYG0944-0480b.png
天地之体用以暑寒昼夜雨风露雷尽天地之变化以
性情形体走飞草木尽万物之感应以元会运世岁月
日辰尽天地之终始以皇帝王伯易书诗春秋尽圣贤
之事业 易用九六经世用十十二一元统十二会十
二会统三十运三十运统十二世一世统三十年一年
统十二月一月统三十日是十二与三十迭为用也
观物篇解伯温叙述(二卷)蔡元定为指要二篇以伏羲卦
卷五十五 第 41a 页 WYG0944-0480c.png
图列于前以皇极经世疏于后 张行成撰索隐一卷
观物外篇衍义九卷 张栻因经世之 考自尧甲辰
至乾道改元之岁凡三千五百二十二年列为六图曰
经世纪年 周奭为节要 观物外篇门弟子记平生
之言合二卷虽以次笔授不能无小失然发明成书为
(张行成曰内篇理深而数略外篇数详而理显学先天者当自外篇始) 晁氏志皇极
经世十二卷起尧即位之二十二年甲辰终周显德六
年己未编年纪兴亡治乱之事以符其学观物篇系于
后其子伯温解 康节先生受业于李之才先视之以
卷五十五 第 41b 页 WYG0944-0480d.png
陆淳春秋意欲以春秋表仪五经既可语五经大旨则
授易而终焉

绍兴皇朝事实类苑

绍兴中江少虞撰次二十六卷祖宗圣训名臣事迹及
艺术仙释神怪夷狄风俗釐为二十六门

绍兴中兴龟鉴

七年三月二十一日诏林保所献中兴龟鉴可采赐紫
卷五十五 第 42a 页 WYG0944-0481a.png
其书进入十三年五月丁卯(十一日)何辅上十卷诏迁一


帝王手鉴

崔偓佺撰十卷

帝王经世图籍

唐仲友撰十卷一百二十二篇周必大题辞

赐书(详见御书)


汉赐秘书

叙传班斿为右曹中郎将与刘向校秘书每奏事斿以
卷五十五 第 42b 页 WYG0944-0481b.png
选受诏进读群书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不布
自东平思王以叔父求太史公诸子书大将军白不许
 霍山坐写秘书(苏昌为大常坐藉霍山书泄秘书免)彪与从兄嗣共游学家有
赐书好古之士自远方至

汉赐外属图世家列传

窦融传融与五郡太守共砥厉兵马上疏请师期帝深
嘉美之乃赐融外属图及太史公五宗外戚世家魏其
卷五十五 第 43a 页 WYG0944-0481c.png
侯列传

汉赐秘书列仙图

见图类

汉赐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

王景传永平二年议脩汴渠引见景问以理水形景陈
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又以尝修浚仪渠功业有成
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 宋赐河西王蒙逊周
易及子集诸书合四百七十五卷 唐柳宗元家有赐
书三千卷在善和里旧宅
卷五十五 第 43b 页 WYG0944-0481d.png

唐赐荀悦汉纪

见赐物

唐赐历日

集贤注记自置院之后每年十一月内即令书院写新
历日一百二十本颁赐亲王公主及宰相公卿等皆令
朱墨分布具注历星递相传写谓集贤院本

太平兴国赐军诫雍熙赐六韬

卷五十五 第 44a 页 WYG0944-0482a.png
见兵书

淳化赐儒行篇

淳化三年二月诏以新印儒行篇赐中书枢密两制三
馆等人各一轴先是御试进士以儒行篇为论题意欲
激劝士流脩儒行故命雕印首赐孙何等次及宰辅近
臣至铨司选人令置于听事以代座右之诫(三月己酉赐新第孙)
(何等儒行篇各一轴何等表谢) 祥符二年十一月丙辰复以儒行篇
赐亲民釐务文臣其幕职州县官使臣赐敇令崇文院
摹印送閤门辞日给之(初上谓辅臣曰先朝赏赐近臣儒行篇可并赐之) 绍
卷五十五 第 44b 页 WYG0944-0482b.png
兴十八年六月三日御书儒行篇赐进士王佐等

咸平赐三史 赐九经

元年七月甲申赐诸王辅臣新印三史各一本四年六
月丁卯诏郡县学校聚徒讲诵之所各赐九经一部

咸平赐三国志

五年四月乙亥直秘阁黄夷简等上新印三国志赐银
帛以其书分赐亲王辅臣
卷五十五 第 45a 页 WYG0944-0482c.png

景德赐经史

景德元年七月癸未朔赐诸王宗室近臣新印周礼疏
二年六月乙未赐殿前都指挥使高琼九经书疏诸史
各一部从所请也真宗尚儒术故勋臣宿将亦化焉十
月甲申赐宰执近臣亲王新印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传
疏三年八月甲戌赐右谏议种放大宗圣制御书九经
三史义疏四年七月赐交趾九经从其请也祥符六年
十一月癸丑赐御史台九经三史三国志晋书八年正
月丁亥以监书赐昭应宫二月辛酉又赐圣制文集天
卷五十五 第 45b 页 WYG0944-0482d.png
禧元年二月赐宗正寺经史以备修玉牒 至道三年
九月戊寅殿中丞方演言曲阜文宣王庙有书楼
而无典籍请赐九经及先帝御书重给祭器从之
 景德元年七月丙午崇文院上新印晋书百三十卷
赐校勘官

祥符赐庄列子

景德二年二月甲辰直讲孙奭言郭象所注庄子时会
卷五十五 第 46a 页 WYG0944-0483a.png
庄生之旨请依道德经例校定并释文三卷雕印诏可
命崇文院检讨杜镐与奭同校定摹刻祥符元年六月
甲辰赐辅臣南华真经版本人一部 景德四年经列
子观二月丙子诏加至德之号命官校正其书祥符五
年四月丙寅崇文院上新印列子冲虚至德真经诏赐
亲王辅臣人一本(祥符四年十一月丙子命李宗谔杨总等校庄子序摹板)

祥符赐孟子

七年正月庚子国子监上新印孟子及音义赐辅臣各
一部
卷五十五 第 46b 页 WYG0944-0483b.png

天圣赐进士中庸大学

五年四月辛卯赐新第王尧臣已下中庸八年四月丙
戌赐王拱辰巳下大学后登第者必赐儒行及中庸大
学以为常

天圣赐九经

天圣九年二月癸亥赐青州州学九经 明道元年七
月甲戌赐寿州州学九经二年五月庚寅赐大名府学
卷五十五 第 47a 页 WYG0944-0483c.png
九经 景祐二年四月戊辰赐楚州州学九经

景祐赐册府元龟

四年二月甲子赐御史台册府元龟天下图经各一


嘉祐赐新唐书

五年六月诏镂新唐书赐二府下逮修书官治平三年
五月诏以七史赐二府下逮编校官

治平赐颖邸书

治平四年六月甲寅(神宗已即位)司马光初读资治通鉴上
卷五十五 第 47b 页 WYG0944-0483d.png
亲制序面赐光令候书成写入又赐颖邸旧书二千四
百二卷 治平三年五月十九日王师约选尚公主又
出经籍及纸笔砚墨赐之

元丰赐班超传

元年西夏入寇秦凤以李师中知秦州赐手诏班超传
以勉之(神宗圣训云熙宁初)

元祐赐资治通鉴

卷五十五 第 48a 页 WYG0944-0484a.png
七年七月二十八日戊申诏诸路安抚钤辖司并西京
南京各赐通鉴一部

建炎赐郭子仪传

四年八月丁丑韩世忠迁检校少师翌日戊寅上谕大
臣曰世忠不亲文墨朕方写郭子仪传欲付卿等呼诸
将读示之

绍兴赐进士中庸篇

五年策士首得汪应辰九月十九日言者请依雍熙故
事赐新进士儒行篇以励士检有旨添赐中庸送秘府
卷五十五 第 48b 页 WYG0944-0484b.png
校勘正字张嵲校中庸高阅校儒行篇二十二日阅奏
儒行虽间与圣人之意合而其词夸大类战国纵横之
学盖汉儒杂记决非圣人格言望止赐中庸庶几学者
知圣学渊源奏可御书中庸以十月四日赐之(会要九月赐御)
(书石刻中庸篇)

绍兴赐御书孝经

十四年七月辛未诏诸州以御书孝经刋石赐见任官
卷五十五 第 49a 页 WYG0944-0484c.png
及系籍学生时已颁于郡庠殿中御史汪勃言定和议
极至养望摹刻使家至户晓以彰圣孝

乾道赐武经龟鉴

见兵书

淳熙赐太子资治通鉴纪事

三年十一月戊辰(二十四日)诏取袁枢资治通鉴纪事赐皇
太子与陆贽奏议熟读以求治道八年四月五日诏国
子监印经史子书各一帙赐吴益王府从教授刘光祖
请也
卷五十五 第 49b 页 WYG0944-0484d.png
 玉海卷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