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四
卷五十四 第 1a 页 WYG0944-0433a.png

卷五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五十四
            宋 王应麟 撰
 艺文
总集文章

 屈原作离骚为百代词章之祖众士慕向缀文接踵
 于道各名一家之言别而聚之命之曰集其原起于
 东京而极于有唐至七百馀家晋挚虞汇分之曰文
 章流别后世祖述为总集至唐亦七十五家
卷五十四 第 1b 页 WYG0944-0433b.png

楚辞 汉离骚传 唐七家楚辞 楚辞章句

史记屈原传原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上官
大夫谗之王怒而疏平平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
犹离忧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
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 汉地理志楚屈原被谗
作离骚诸赋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汉淮南王安著书而
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 汉艺
卷五十四 第 2a 页 WYG0944-0434a.png
文志屈原赋二十五篇唐勒四篇宋玉十二篇 汉传
淮南王安武帝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王逸云武帝使)
 安作章句(隋志淮南王章句其书已亡) 朱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辞帝
甚说之 宣帝召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王褒传)
 扬雄作书摭离骚文而反之名曰反离骚又旁离骚作
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畔牢
愁 班固叙赞二篇固云孝武诏淮南王安叙离骚传
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云云斯论似过其实(班彪有悼离骚)
王逸顺帝时著楚词章句行于世(隋志云后汉校书郎王逸集屈原迄刘向)
卷五十四 第 2b 页 WYG0944-0434b.png
(又自为一篇并叙而注之) 梁竦感悼子胥屈原作悼骚赋系玄石
沈之 应奉著感骚三十篇数万言悯屈原因以自伤
 文心雕龙辨骚 隋志楚辞十部二十九卷(王逸至刘杳宋)
(何偃删逸注十一卷亡皇甫遵训参解七卷又楚辞音各二卷馀见唐志)原著离骚宋玉伤
而和之其后贾谊东方朔刘向扬雄拟作以原楚人也
谓之楚辞隋时有释道骞善读之今传楚辞者祖骞公
之音 唐志集录楚辞类七家七部三十二卷王逸注
卷五十四 第 3a 页 WYG0944-0434c.png
十六卷(隋志十二卷)郭璞注十卷(隋志三卷)杨穆九悼一卷刘杳
离骚草木虫鱼疏二卷孟奥徐邈僧道骞音各一卷(乐类)
(离骚谱一卷) 中兴书目楚辞九家九十四卷 宋朝黄伯
思翼骚一卷伯思曰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
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 洪兴祖补注十七卷考异一
卷 黄铢恊韵一卷 朱熹集注八卷辨證二卷 晁
补之集续变二书各二十卷熹刋补定著五十二篇为
楚辞后语
离骚经 九歌(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十一)
卷五十四 第 3b 页 WYG0944-0434d.png
(章) 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天问 远游
 卜居 渔父(屈原) 九辩 招魂(宋玉) 大招(屈原或言景差)
(贾谊) 招隐(淮南小山) 七諌(东方朔) 哀时命(庄忌) 九怀(王褒)
 九叹(刘向) 九思(王逸) 凡十六卷(唐志)
太史公曰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
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其文约其
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指极大举类迩而见
卷五十四 第 4a 页 WYG0944-0435a.png
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
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
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
也 朱文公曰其寓情草木托意男女以极游观之适
者变风之流也其叙事陈情感今怀古以不忘乎君臣
之义者变雅之类也至于语冥昏而越礼摅怨愤而失
中则又风雅之再变矣其语祀神歌舞之盛则几乎颂
其变也又有甚焉自原之后作者继起而宋玉贾生相
如扬雄为之冠七谏以下无足观者而褒为最下 晁
卷五十四 第 4b 页 WYG0944-0435b.png
氏曰离骚遭忧也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北门之志也何
辜于天我罪伊何小弁之情也以附益六经之教于诗
最近怀沙言赋橘颂言颂九歌言歌天问言问皆诗也
离骚备之矣盖诗之流至于楚而为离骚至汉而为赋
其后复变而为诗又变而为杂言长谣问对铭赞操引

汉连珠

三辅决录注赵岐拟前代连珠之书四十章上之(假喻以达)
卷五十四 第 5a 页 WYG0944-0435c.png
(旨而览者微悟历历如贯珠故谓之连珠) 蔡邕传著连珠(韩说奏连珠) 文苑
传傅毅著连珠 刘珍著连珠 文选陆机演连珠五
十首注傅玄叙连珠兴于汉章之世班固贾逵傅毅受
诏作之合于古诗讽兴之义 文心雕龙扬雄覃思文
阁碎文璅语肇为连珠拟者间出杜笃贾逵刘珍潘勖
欲穿明珠多贯鱼目唯士衡理新文敏(文选注引扬雄连珠杜笃连珠)
(宋庠撰连珠一卷仿陆机之作) 隋志陆机连珠一卷何承天注(文选)
(刘孝标注)谢灵运连珠集五卷(唐志同)陈證连珠十五卷黄芳
连珠一卷梁武连珠一卷沈约注(约谓金镳互骋玉[轪]并驰)梁武帝
卷五十四 第 5b 页 WYG0944-0435d.png
制旨连珠十卷邵陵王纶注又陆缅注(武帝著连珠群臣继作者数十)
(人丘迟文最美)梁有设论连珠十卷谢灵运撰(南齐书刘祥著连珠十五首)
 唐志谢灵运连珠集五卷梁武帝制旨连珠四卷陆
缅注十一卷康显海藏连珠三十卷 文章缘起连珠
扬雄作沈约曰连珠之作始自子云盖谓辞句连续互
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

汉魏文章

卷五十四 第 6a 页 WYG0944-0436a.png
书目汉魏文章二卷宋玉及汉魏人文赋凡八十八首
三国志文类六十卷集诏书表奏评论序文等(集者不知名)

晋文章流别集 文章志 善文

挚虞传撰文章志四卷(后汉桓麟传注文选长笛赋注引文章志)注解三辅
决录又撰古今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曰流别集
各为之论辞理惬当为世所重 唐志挚虞集十卷(张华传虞撰官书皆资华)
(本以取正) 华廙传集经书要事名曰善文行于世 隋志
总集类文章流别等一百七部二千二百一十三卷(六典)
(同)总集者以建安之后辞赋转繁众家之集日以滋广
卷五十四 第 6b 页 WYG0944-0436b.png
晋代挚虞苦览者之劳倦于是采擿孔翠芟剪繁芜自
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挚虞文章流别
集四十一卷梁六十卷志二卷论二卷(唐志三十卷)谢混流
别夲十二卷孔宁续流别三卷 唐志杜预善文四十
九卷 隋志五十卷(史记李斯传注辨士隐姓名遗秦将章邯书在善文中) 文选注引
文章录流别录 诗正义引流别论云诗有九言 顾
凯之有晋文章记
卷五十四 第 7a 页 WYG0944-0436c.png

晋集苑 文苑 宋集林

唐志谢混集苑六十卷(隋志四十五卷)孔逭文苑一百卷(隋志同)
又文苑钞三十卷 中兴书目孔逭集汉以后诸儒文
章今存十九卷赋颂骚铭 吊典书表论凡十属目录
有书写校正官吏姓名题龙朔二年或大中十年盖唐
秘书所藏夲也(南史逭会稽人有才藻制东都赋三吴决录) 隋志刘义庆
集林一百八十一卷 梁二百卷(唐志二百卷宋临川王义庆撰) 唐志谢
沈名文集四十卷丘迟集钞四十卷(隋志沈约集抄十卷)庾自直
类文三百七十七卷
卷五十四 第 7b 页 WYG0944-0436d.png

晋七林

枚乘作七发(文选注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犹楚词七谏之流)属文之士若
传毅刘广世崔骃李尤桓麟崔琦刘梁马融张衡作七
激兴依疑说蠲举厉辨之篇 傅玄作七谟又集七林
 曹植作七启并命王粲作 张协作七命 陆机七
證 刘劭七华 颜延之七绎 沈佺期七引 唐志
卞氏七林集十二卷 隋志十卷梁十二卷录二卷卞
卷五十四 第 8a 页 WYG0944-0437a.png
景撰梁又有七林三十卷音一卷(亡)谢灵运七集十卷

晋江左文章志

唐志目录类挚虞文章志四卷宋明帝晋江左文章志
二卷沈约宋世文章志二卷(沈约传撰文章志三十卷)傅亮续文章
志二卷(隋志同)杂家任昉文章始一卷(张绩补)姚察续文章
始一卷(书目昉文章缘起一卷凡八十五题) 世说注多引江左文章志
又有丘渊之文章录别集录顾凯之晋文章记文
章叙录 丘灵鞠著江左文章录序起太兴讫元
熙 魏志注引文章序录挚虞文章志后汉注引
卷五十四 第 8b 页 WYG0944-0437b.png
文章志

梁昭明太子文选 唐李善注文选 文选辨


惑 五臣注文选 唐续文选 拟文选

隋志文选三十卷梁昭明太子撰(唐志同)音三卷萧该撰
(唐志十卷) 唐志李善注文选六十卷又文选辨惑十卷公
孙罗注文选六十卷音义十卷五臣注文选三十卷(衢州)
(常山尉吕延济都水使者刘承祖男良处士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开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上之)曹宪
卷五十四 第 9a 页 WYG0944-0437c.png
文选音义(卷亡)康国安注驳文选异义二十卷僧道淹
许淹文选音义十卷 李邕传父善淹贯古今不能属
辞人号书簏显庆中擢崇贤馆学士为文选注敷析渊
洽表上之赐赉颇渥善释事而忘意书成以问邕邕不
敢对善诘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试为我补益之邕附
事见义善以其不可夺故两书并行邕居汴郑间讲授
诸生传其业者号文选学 曹宪传以文选授诸生魏
模公孙罗李善传授其学大兴 会要显庆六年正月二
十七日右内率府参军崇贤直学士李善上注文选六
卷五十四 第 9b 页 WYG0944-0437d.png
十卷藏于秘府 文选注表以显庆三年九月日上(表云昭明太子居肃成而讲艺开传望以)
(招贤搴中叶之词林酌前修之笔海) 吕向传尝以李善释文选为繁冗
与吕延济刘良张铣李周翰等更为注解时号五臣注
 中兴书目文选昭明太子萧统集子夏屈原宋玉李
斯及汉迄梁文人才士所著赋诗骚七诏册令教表书
启笺记檄难问议论序颂赞铭诔碑志行状等为三十
(舆何逊刘孝绰等选集)李善注析为六十卷 集贤注记开元
卷五十四 第 10a 页 WYG0944-0438a.png
十九年三月萧嵩奏王智明李元成陈居注文选先是
冯光震奉敇入院校文选上疏以李善旧注不精请改
注从之光震自注得数卷嵩以先代旧业欲就其功奏
智明等助之明年五月令智明元成陆善经专注文选
事竟不就 唐志孟利贞续文选十一卷卜长福续文
选三十卷(开元十七年上授富阳尉)卜隐之拟文选三十卷(开元处士)
录类常宝鼎文选著作人名目三卷 崇文目文选抄
十二卷 苏易简文选菁英十二卷 唐志昭明太子
古今诗苑英华二十卷萧圆文海集三十六卷(萧圆撰文)
卷五十四 第 10b 页 WYG0944-0438b.png
(海集四十卷) 隋杜正藏著文章体式(时号文轨)

梁文心雕龙

南史文学传刘协字彦和天监中兼东宫通事舍人撰
文心雕龙论古今文体其序略云云云沈约谓深得文
理 隋志总集类文心雕龙十卷梁刘协撰(唐志文史类)
史通词人属文其体非一譬甘辛殊味丹素异彩后来
祖述识昧圆通家有诋诃人相掎摭故刘协文心生焉
卷五十四 第 11a 页 WYG0944-0438c.png
 五十篇原道至序志末各系赞

唐七十五家总集

志丁部总集七十五家九十九部四千二百二十三卷
始于挚虞文章流别集杜预善文次以谢沈名文集孔
逭文苑梁昭明文选诗苑英华终于刘孝孙古今类聚
诗苑(三十卷)郭瑜古今诗类聚(七十九卷)歌录集(八卷)附以文史
自李充翰林论至钟嵘诗评四家四部十八卷总七十
九家一百七部不著录七十八家八百一十三卷自李
淳风注颜之推稽圣赋至林逢续掌记略文史自刘子
卷五十四 第 11b 页 WYG0944-0438d.png
玄史通至孙合文格不著录二十三部一百七十九卷
 隋志总集一百七部二千二百十二卷晋挚虞作流
别作者继轨并解释评论总于此篇终于法集 国朝
志文史魏晋以前尚古文有李充翰林论江左用声律
有颜竣诗例钟嵘诗品唐以来诗赋有张仲素赋枢范
传正赋诀史官欲明职业有刘氏史通史例 总集
七十五家若挚虞流别杜预善文谢沈名文集孔
卷五十四 第 12a 页 WYG0944-0439a.png
逭文苑昭明文选萧圆文海集康明贞辞苑丽则庾自
直类文李德林霸朝杂集萧淑西府新文要集虞绰类
集文苑词英谢混集苑刘义庆集林丘迟集钞刘允济
金门待诏集许敬宗文馆词林丽正文苑芳林要览之
类皆集文也昭明古今诗苑英华元嘉宴会千宝百志
崔光百国应璩李夔百一伏滔元正宴会颜延之西池
宴会齐之清溪释奠集徐伯阳文会北齐文林诗府以
至刘孝孙郭瑜之类聚终于歌集录皆集诗也赋自宋
明帝集至綦母邃三京赋音颂自瑞应颂集至靖恭堂
卷五十四 第 12b 页 WYG0944-0439b.png
颂碑有诸郡碑杂碑论有殷仲堪杂论及设论连珠自
谢灵运至陆缅三家赞箴铭诫有谢庄等四家书有王
履书集夏赤松书林启表有山涛启事至荐文集策有
元嘉策及宋伯宜之集七林有卞氏集(十二卷)及颜之推
七悟若小辞林五十三卷集古今帝王正位文章九十
卷皆失名氏 别集始于荀况宋玉自汉武帝二卷淮
南王二卷至扬雄集五卷凡二十一家先汉之文也崔
卷五十四 第 13a 页 WYG0944-0439c.png
篆一卷东平王苍二卷至王粲十卷五十七家东汉之
文也魏武三十卷至钟会十卷魏之文也许靖二卷至
诸葛二十卷蜀之文也吴自张温至纪骘晋自宣帝至
滕演宋自武帝至袁粲齐自竟陵二十卷至张融玉海
六十卷梁始于文帝后魏始于文帝后周陈隋皆有集
录唐之文自太宗四十卷至卢藏用三十卷凡一百十
六家不著录自玄宗至罗衮皆集也李峤至皎然皆诗
也卢献卿至李山甫皆赋也陆贽至薛廷圭皆制词也
郭元振至赵璘皆表奏也四六若崔致远赞若崔融策
卷五十四 第 13b 页 WYG0944-0439d.png
若魏徵至刘蕡判若骆宾王至郑宽

唐三类集录

志丁部集录其类有三曰楚辞别集总集凡著录八百
一十八家八百五十六部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三卷不
著录四百八家五千八百二十五卷楚辞自王逸注至
道骞音七家七部三十二卷别集自荀况至卢藏用七
百三十六家七百五十部七千六百六十八卷玄宗集
卷五十四 第 14a 页 WYG0944-0440a.png
至郑宽百道判不著录四百六家五千十二卷(别集古人但以)
(名氏命名张融始著玉海之号六十卷)总集(见上) 旧志丁部集录三类楚
词别集总集共九百三十一部书一万一千八百六十
二卷右集录楚词七家帝王二十七家太子诸王二十
一家七国赵楚各一家前汉二十家后汉五十家魏四
十六家蜀二家吴十四家西晋一百十九东晋一百四
十四宋六十南齐十二梁五十九陈十四后魏十北齐
四后周五隋十八唐一百十二沙门七妇人七家总集
一百二十四家大凡八百九十二部一万二千二十八
卷五十四 第 14b 页 WYG0944-0440b.png
(此与母煚目同) 隋虞世南等四十人选文章自楚词讫
大业为五千卷号文章总集

唐文史四家

志文史类四家四部十八卷李充翰林论三卷刘协文
心雕龙十卷颜竣诗例录二卷钟嵘诗评三卷

唐摇山玉彩

志类书类许敬宗摇山玉彩五百卷孝敬皇帝令太子
卷五十四 第 15a 页 WYG0944-0440c.png
太师许敬宗司议郎孟利贞崇贤馆学士郭瑜顾胤右
史董思恭等撰 孝敬皇帝传名弘显庆元年为皇太
子四年加元服龙朔元年命宾客许敬宗右庶子许圉
师中书侍郎上官仪中舍人杨思俭即文思殿采摘古
今文章英词丽句以类相从号摇山玉彩凡五百篇奏
之帝赐帛三千段馀臣赐有差 会要龙朔三年十月
一日遣司元大常伯窦德玄进诏藏书府

唐芳林要览

志总集类芳林要览三百卷许敬宗顾胤许圉师上官
卷五十四 第 15b 页 WYG0944-0440d.png
仪杨思俭孟利贞姚璹窦德玄郭瑜董思恭元思敬集

唐麟阁词英 丽正文苑 辞苑丽则

志杂家麟阁词英六十卷高宗时敇撰总集类丽正文
苑二十卷许敬宗顾胤等集康显辞苑丽则三十卷又
康明贞二十卷(著录)

唐文馆词林

志杂传记许敬宗文馆词林文人传一百卷总集类文
卷五十四 第 16a 页 WYG0944-0441a.png
馆词林一千卷许敬宗刘伯庄等撰崔玄炜训注文馆
词林策二十卷(梁元帝著词林三卷) 会要显庆三年十月二日
许敬宗修文馆词林一千卷上之崔玄炜等训注垂拱
二年二月十四日新罗王金政明遣使请唐礼并杂文
章令所司写吉凶要礼并于文馆词林采其词涉规戒
者勒成五十卷赐之 崇文目文馆词林弹事四卷

唐珠英学士集

志五卷崔融集武后时修三教珠英学士李峤张说等

卷五十四 第 16b 页 WYG0944-0441b.png

唐金门待诏集

志刘允济十卷

唐花萼集 联珠集

志李氏花萼集二十卷李乂尚一尚贞窦氏联珠集五
卷窦群常牟庠巩 皆工辞章(义取兄弟若五星然合一百首)书目一卷 

唐文府

志徐坚文府二十卷开元中诏张说括文选外文章乃
卷五十四 第 17a 页 WYG0944-0441c.png
命坚与贺知章赵冬曦分门讨会诏从之坚乃先集诗
赋二类为文府上之馀不能就而罢 会要开元十九
年二月礼部员外郎徐安贞等撰文府二十卷上之
集贤注记燕公初入院奉诏搜括文选外文章别撰一
部于是徐常侍及贺赵分部检讨徐等且集诗赋二类
独简杂文历年撰成三十卷燕公以所撰非精更加研
考及萧令(嵩)知院以文选是先祖所撰喜于嗣美(十九年嵩)
(为学士知院事)奏皇甫彬徐安贞孙逖张环修续文选徐孙所
取与常侍相乖别为二十卷张始兴嫌其取舍未允其
卷五十四 第 17b 页 WYG0944-0441d.png
事竟寝 志杂家徐陵文府七卷宗道宁注别集类李
道古文舆

唐丽文集

志刘明素丽文集五卷兴元中集李吉甫丽则集五


唐贞观新书

志唐禀三十卷集贞观以前文章
卷五十四 第 18a 页 WYG0944-0442a.png

唐太和通选

裴潾传潾尝裒古今文章以续梁昭明太子文选自号
太和通选上之当时文士非与游者不取世恨其隘
志裴潾太和通选三十卷 会要太和八年四月集贤
学士裴潾上通选三十卷

唐古今文集略 类表

志李吉甫古今文集略二十卷又类表五十卷亦名表
启集 书目李吉甫集梁陈讫唐开元歌诗三百二十
首为丽则集五卷又集唐人表章笺启露布等为类表
卷五十四 第 18b 页 WYG0944-0442b.png
五十卷 崇文目唐初表草一卷

唐词圃

志类书张仲素词圃十卷 书目张仲素编经传以字
数虚实等类相从为十篇为词赋之备 志孟利贞碧
玉芳林四百五十卷玉藻琼林一百卷刘绮庄集类
一百卷(集传记杂事一类者)

唐西汉文类 东汉文类

卷五十四 第 19a 页 WYG0944-0442c.png
志柳宗直西汉文类四十卷 宗元序之(其书不传宋朝陶叔献类次为四十卷)
(梅尧臣序)窦严东汉文类三十卷 中兴书目窦严类次后
汉书中诏册及群臣书表章议檄对策说问文赋歌
诗附以范晔序论 隋志梁有汉书文府三卷萧琛


唐文章龟鉴

志文史类倪宥文章龟鉴一卷孙合文格二卷

唐古今类聚策苑

志周仁瞻十四卷
卷五十四 第 19b 页 WYG0944-0442d.png

唐续古今诗苑英华

书目十卷唐僧惠净集梁大同至唐永徽合一百五十
四人诗五百四十八首以续刘孝孙古今类聚诗苑

雍熙文苑英华

会要(兼宝训)太平兴国七年九月帝以诸家文集其数至
繁各擅所长蓁芜相间乃命翰林学士承旨李昉学士
扈蒙直院徐铉中书舍人宋白知制诰贾黄中吕蒙正
卷五十四 第 20a 页 WYG0944-0443a.png
李至司封员外郎李穆库部员外郎杨徽之监察御史
李范秘书监丞杨砺著作佐郎吴淑吕文仲胡汀戴贻
庆国子监丞杜镐将作监丞舒雅(凡十七人以徽之尤精风雅特命编诗为)
(百八十卷)阅前代文章撮其精要以类分之为千卷目录五
十卷雍熙三年十二月壬寅书成号曰文苑英华后李
昉等相继改外任续命翰林学士苏易简等共成之帝
览之称善降诏褒谕以书付史馆赐器帛各有差 景
德四年八月丁巳诏三馆分校文苑英华以前所编次
未尽允惬遂令文臣择前贤文章重加编录芟繁补缺
卷五十四 第 20b 页 WYG0944-0443b.png
换易之卷数如旧(景德中上谓宰臣曰今方患学者少书诵读不能广博文苑英华先帝缵)
(次当择馆阁文学之士校正与李善文选并镂板颁布庶有益于学者) 实录雍熙三年
十二月壬寅翰林学士宋白等上(宋白等表曰席翻经史堂列缣缃咀嚼英)
(腴总览翘秀撮其类列分以布居使沿溯者得其馀波慕味者接其雅唱)上览而善之诏答
曰近代以来斯文浸盛虽述作甚多而妍媸不辨遂令
编缉止取菁英所谓擿鸾凤之羽毛截犀象之牙角书
成来上实有可观宜付史馆景德四年八月丁巳命直
卷五十四 第 21a 页 WYG0944-0443c.png
馆校理校勘文苑英华及文选摹印攽行祥符二年十
月己亥命太常慱士石待问校勘十二月辛未又命张
秉薛映戚纶陈彭年覆校 孝宗以秘阁本多舛错命
周必大校雠以进淳熙八年正月二十二日以一百十
册藏秘阁

淳熙唐登科文选

三年正月乐史上登科记三十二卷唐登科文选五十
(崇文目同)唐孝悌录十五卷
卷五十四 第 21b 页 WYG0944-0443d.png
景德西昆酬唱集

书目二卷景德中杨亿与钱惟演刘筠李宗谔晁迥及
同馆唱和七言五言律诗二百四十七章

祥符唐文粹

姚铉纂百卷祥符四年祀汾阴后土之月集文粹成古
赋乐章歌诗赞颂碑铭文论箴表传录书序止以古雅
为命不以彫篆为工天禧四年六月铉子嗣复上之癸
巳以嗣复为永城簿 晁氏志铉字宝臣庐州人采唐
卷五十四 第 22a 页 WYG0944-0444a.png
世文章分门编类初为五十卷后复增广之为薛映掎
其事卒后其子以其书上诏藏内府 书目绍兴中
汝霖
集唐人文不见于新书传者五百二十九篇名唐
书文艺补六十三卷

宋朝集选

晏殊集类古今文章为集选二百卷(删次梁陈迄唐) 杨亿集
当世述作为笔苑时文录数十编 庆历五年李淑
上光禄丞谢晔所编集鉴五月六日赐同出身
眺文庄公宗悫以文选续文选艺文类聚初学记文苑
卷五十四 第 22b 页 WYG0944-0444b.png
英华南北朝洎隋唐人文集美字粹语分百七十有四
门十卷名曰文林启秀 宋白类故事十馀门号建章


圣宋文粹

书目三十卷又圣宋文选十六卷

谢氏兰玉集

书目十卷集谢安而下子孙历宋齐梁陈凡十有六人
卷五十四 第 23a 页 WYG0944-0444c.png
诗三百四十馀篇序题吴兴汪闻

淳熙皇朝文鉴

孝宗命著作郎吕祖谦发三馆四库之所藏裒搢绅故
家之所录(所得文集凡八百家)断自中兴以前汇次古赋诗骚典
册诏诰表章奏疏箴铭赞颂碑记论序书启杂著以至
律赋经义定为一百五十卷(凡六十一门)承诏于淳熙四年
之仲冬(庚戌)奏御于六年之正月(癸未)赐名曰皇朝文鉴而
命周必大为之序略曰建隆雍熙之间其文伟咸平景
德之际其文博天圣明道之辞古熙宁元祐之辞达(祖谦)
卷五十四 第 23b 页 WYG0944-0444d.png
(云国初文人尚少故所取稍宽仁宗以后文士辈出故所取稍严)大雅之诗棫朴官人
也旱麓受祖也俱以作人为言盖鱼跃于渊气使之也
追琢其章理贯之也云汉昭于上岂弟施于下济济多
士其有不观感而化者乎先是临安书坊有江钿
新编文海淳熙四年(丁酉)十一月命校正刻板壬寅
学士周必大召对清华閤奏委馆阁官铨择甲辰
以命祖谦因请增损铨次庚戌许之六年正月癸
卷五十四 第 24a 页 WYG0944-0445a.png
未上对大臣问之祖谦乃以书进二月壬戌除祖
谦直秘阁丙午命必大撰序四月辛卯赐名文鉴
后别命他官修定而锓版之议寝 孝宗谓采取
精详有益治道 朱文公谓此书编次篇篇有意
真文忠公德秀集文章正宗以明义理切世用为主(又有)
(续文章正宗)
陆机曰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
诔缠绵而悽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
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煜而谲诳
卷五十四 第 24b 页 WYG0944-0445b.png
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
乎冗长 韩愈曰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
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
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
也进学解曰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
氏浮誇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
卷五十四 第 25a 页 WYG0944-0445c.png
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柳宗元曰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
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
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
惧其偃蹇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
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
吾之所以羽翼夫道也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
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
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
卷五十四 第 25b 页 WYG0944-0445d.png
参之荀孟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
慱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
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又曰文有二道辞令
褒贬本乎著述导扬讽谕本乎比兴著述者流盖出于
书之谟训易之象系春秋之笔削比兴者流盖出于虞
夏之咏歌殷周之风雅秉笔之士罕有兼者唐兴以来
称是选而不怍者陈拾遗(子昂)其后燕文贞(张说)以著述之
卷五十四 第 26a 页 WYG0944-0446a.png
馀攻比兴而莫能极张曲江(九龄)以比兴之隙穷著述而
不克备 汪藻曰古之作者无意于文也理至而文随
之六经之书皆是物也逮左氏屈原始以文章自为一
家而稍与经分汉公孙弘董仲舒萧望之匡衡以经术
显司马迁相如枚乘王褒以文章著当是时已不能合
而为一至后世流别而为六七靡靡然入于流连光景
之文其去经远矣 朱熹曰自圣学不传世之为士者
不知学之有本而惟书之读则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
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禄利而已是以天下之
卷五十四 第 26b 页 WYG0944-0446b.png
书愈多而理愈昧学者之事愈勤而心愈放词章愈丽
论议愈高而其德业事功之实愈无以逮乎古人然非
书之罪也读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无以为之地也 学
者稍厌折扬黄荂而窥咸韶之音 用三代文章律度
当世辞严义密追古作者如弹有虞氏之琴鼓清庙之
瑟一唱而三叹也大音希声震越浑锽如钧天之奏撞
千石之钟振万石之虡也 大吕劲鸣洪钟横撞 戛
卷五十四 第 27a 页 WYG0944-0446c.png
切韶护 尧醲舜薰 入神出天 气平理夷 日星
垂而江汉流 钜手魁笔磊落相望续典绍谟还雅归
颂凌跞百代直趋三王 魁奇伟丽九鼎十鼓震越浑
锽歌周颂鲁

承诏撰述 类书

 学古贵乎博患其不精记事贵乎要患其不备古昔
 所专必凭简策综贯群典约为成书

汉新语

见著书类
卷五十四 第 27b 页 WYG0944-0446d.png

魏皇览

魏志文帝好学黄初中散骑侍郎刘劭等受诏集五经
群书以类相从凡千馀篇号曰皇览 见劭传(文帝纪使诸儒撰集经传)
(随类相从) 魏略常侍王象受诏撰皇览使象领秘书监象
从延康元年始撰集数岁成藏于秘府合四十馀部部
有数十篇通合八百馀万字(史记注引之索隐曰是王象缪袭等撰) 隋
志杂家皇览一百二十卷缪卜等撰(梁六百八十卷)何承天合
卷五十四 第 28a 页 WYG0944-0447a.png
一百二十三卷徐爰合五十卷目四卷梁萧琛抄二十
卷 唐志何承天并合皇览一百二十二卷徐爰并合
皇览八十四卷 类事之书始于皇览(韦诞诸人撰) 建云
台者非一枝成珍裘者非一掖言集之者众也

晋陆机要览

唐志杂家陆士衡要览三卷 书目一卷机自序云直
省之暇乃集要术三篇上曰连璧集其嘉名取其连类
中曰述闻寔述予之所闻下曰析名乃搜同辨异也(陆机)
(集十卷以文赋为首云集十卷以逸民赋为首)
卷五十四 第 28b 页 WYG0944-0447b.png

梁华林遍略

梁书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
林撰遍略勉举何思澄顾协刘杳王子云钟屿等
五人应选八年乃成合七百卷(刘峻类苑成凡一百二十卷武帝即)
(命诸学士撰华林遍略以高之) 唐志徐勉华林要略六百卷
隋志六百二十卷徐僧权等撰 隋志(唐志同)梁刘
孝标类苑一百二十卷(梁七录八十二卷)刘杳寿光书苑
卷五十四 第 29a 页 WYG0944-0447c.png
二 百卷 陶弘景著学苑百卷张缵著鸿宝一百


梁谥法(历代谥法)

书目沈约谥法十卷案约序大戴礼及世本旧并有谥
法而二书传至约时已亡其篇唯取周书及刘熙谥法
广谥旧文仍采乘奥帝王世纪谥法篇之异者以为此
书首列周书二篇(阙) 以熙为本叙次旧文广谥及乘
奥谥法各于其下注本文所出自周迄宋帝王名臣凡
有谥者并列其人名号于左方今本卷数存文多舛梁
卷五十四 第 29b 页 WYG0944-0447d.png
贺琛谥法三卷采旧谥法及广谥又益以已所撰新谥
分君臣妇人三卷卷各分美平恶三等(梁书琛精三礼高祖诏撰新谥)
(法至今施用)其条比沈约谥例颇多亦有约载而琛不取者
续古今谥法十四卷唐王彦威撰续沈约谥例博采传
记掎摭众流起自南齐迄于唐代错综名谥以类相从
又分单复其唐帝后谥别为尊谥凡一卷编定六家谥
法二十卷判太常寺范镇同判寺周沆掌禹锡张瑰吕
卷五十四 第 30a 页 WYG0944-0448a.png
公著王猎同知礼院王瓘吕夏卿李育雍子方礼院编
纂姚辟苏洵等撰取周公春秋广谥沈约贺琛及扈蒙
六家别其同异去其重复刋谬补缺集为一书谥法三
卷苏洵撰嘉祐中采今文尚书汲冢师春蔡邕独断加
以新意得一百六十八谥三百十一条又为总论一篇
辨论三篇以尽去取之意而表上之论四篇今不入此
(又见后)皇朝谥录二十卷苏洵撰洵为历代谥录自周
至显德为皇朝谥录上自祖宗下逮卿相其有议者皆
列之于左凡三十五卷今缺历代谥录十五卷政和修
卷五十四 第 30b 页 WYG0944-0448b.png
定谥法八十卷蔡攸等修定为六家沿革统论一卷参
照六家二十六卷看详六家三十五卷增立谥法十卷
又合是三者著为定谥为修定谥法六卷总目二卷合
八十卷上之内参照二十六卷缺(蔡攸略去治平中周沆所上者盖时禁元)
(祐学术以出于苏洵故也)谥法三卷绍兴中郑樵撰

梁金海

南史武帝撰金海三十卷
卷五十四 第 31a 页 WYG0944-0448c.png

北齐修文殿御览

唐志祖孝徵等修文殿御览三百六十卷(崇文目同书目有之)
(采摭群书分二百四十部以集之) 修文殿御览放天地之数为五十
部象乾坤之策成三百六十卷(书目)

北齐圣寿堂御览

阳休之传武平三年与朝士撰圣寿堂御览 隋志杂
家三百六十卷 阳休之取芳林遍略加十六国春
秋六经拾遗录魏史为玄洲苑御览后改为圣寿
堂祖孝徵等又改为修文殿御览三百六十卷上
卷五十四 第 31b 页 WYG0944-0448d.png


唐十七家类书

志丙部子录十五曰类书十七家二十四部七千二百
八十八卷始于何承天并合皇览次以徐爰并合皇览
刘孝标类苑刘杳寿光书苑徐勉华林遍略祖孝徵等
修文殿御览虞绰等长洲玉镜诸葛颖玄门宝海(一百二十)
(卷)张氏书图泉海(七十卷隋志张式)高士廉等文思博要许敬
卷五十四 第 32a 页 WYG0944-0449a.png
宗摇山玉彩累璧东殿新书欧阳询艺文类聚虞世南
北堂书钞(一百七十三卷)张太素策府(五百八十二卷)武后玄览(一百卷)
张昌宗等三教珠英孟利贞碧玉芳林(四百五十卷)玉藻琼
(一百卷)失姓名三家要录六十卷检事书二百六十卷
帝王要览二十卷不著录者自王义方笔海(十卷)玄宗事
(一百三十卷)初学记(三十卷)及政典通典会要终于刘扬名
戚苑纂要袁说戚苑英华凡三十二家一千三百三十
八卷 崇文目类书四十六部四千六百五十卷始于
太平御览又五十一部八百六十五卷终于搢绅集
卷五十四 第 32b 页 WYG0944-0449b.png

唐群书治要

志杂家魏徵群书治要五十卷刘伯庄音五卷 会要
贞观五年九月二十七日(癸未)秘书监魏徵撰群书理要
上之太宗欲览前王得失爰自六经讫于诸子上始五
帝下尽晋年徵与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成五十卷上
之诸王各赐一本 实录作政要(书之赐始于储贰) 萧德言传太宗
欲知前代得失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
卷五十四 第 33a 页 WYG0944-0449c.png
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使我
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赉赐尤渥(李泌事见王政记)
群书政要序例俯恊尧舜式遵稽古以为六籍纷纶百
家舛驳穷理尽性则劳而少功周览泛观则博而寡要
爰命臣等采摭群书自六经讫诸子始五帝尽晋年凡
为五帙合五十卷本求政要故以政要为名并弃春华
采秋实庶弘兹九德简而易从观彼百王不疾而速太
宗览之称善敕太子诸王各传一本赐徵帛二百匹
集贤注记天宝十三载十月敇院内别写群书政要刋
卷五十四 第 33b 页 WYG0944-0449d.png
出所引道德经文先是院中进魏文正所撰群书政要
上览之称善令写十数本分赐太子以下 邺侯家传
上曰朕欲知有古政理之要而史籍广博卒难寻究读
何书而可对曰昔魏徵为太子略群书之言理道者撰
成五十卷谓之群书理要今集贤合有本又肃宗朝宰
相裴遵庆撰自上古已来至贞观帝王成败之政谓之
王政纪凡六十卷比写本送臣欲令进献于先朝竟未
卷五十四 第 34a 页 WYG0944-0450a.png
果其书见在臣请进之以广圣聪上曰此尤善也宜即
进来于是表献 中兴书目十卷秘阁所录唐人墨迹
乾道七年写副本藏之起第十一止二十卷馀不存
隋志崔安帝王集要三十卷 唐志元氏类集三百卷
(稹集古今刑政之书)

唐艺文类聚

志欧阳询艺文类聚一百卷令狐德棻袁朗赵弘智等
同修 欧阳询传武德七年诏与裴矩陈叔达撰艺文
类聚一百卷奏之赐帛二百段 会要武德七年九月
卷五十四 第 34b 页 WYG0944-0450b.png
十七日给事中欧阳询奉敕撰艺文类聚成上之中
兴书目一百卷分门类事附见前世诗赋赞颂笺启之
作 序曰流别文选专取其文皇览遍略直书其事

唐文思博要(文枢秘要)

志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目十二卷右仆射高士廉左
仆射房玄龄特进魏徵中书令杨师道岑文本颜相时
朱子奢刘伯庄马嘉运许敬宗崔行功吕才李淳风褚
卷五十四 第 35a 页 WYG0944-0450c.png
遂良姚思廉司马宅相等奉诏撰贞观十五年上(凡一)
 百二十帙(文思殿名龙朔中许敬宗于此撰摇山玉彩) 会要贞观十五年六
月十五日上诏藏秘阁(志同撰人无崔行功李淳风有秘书郎宋正乂馀同)
 文苑英华高士廉序云精义穷神微言探赜
观书贵要则十家并驰观要贵博则七略殊致总
质文而分流混古今而共辙万物虽众可以同类千
里虽遥可以同声顿天网于蓬莱纲目自举驰云
车于策府辙迹可寻义出六经事兼百氏究帝王
之则极圣贤之训岂止刻石汉京悬金秦市比丘
卷五十四 第 35b 页 WYG0944-0450d.png
明之作传侔子长之著书(坟素之苑囿文章之江海) 书目
一卷大中十年秘书监杨汉公奏排理乱书得此
书一百七十二一卷墨迹今藏于皇朝秘阁乾
道七年录副本藏之集库 志目录类尹植文
枢秘要目七卷钞文思博要艺文类聚为之(崇文目同)
 崔融请修书表云近代书钞实繁如华林遍略修文
御览寿光书苑长洲玉镜及国家新撰艺文类聚文思博
卷五十四 第 36a 页 WYG0944-0451a.png
要等书

唐北堂书钞

志虞世南一百七十三卷(崇文目同) 中兴书目一百六十
卷虞世南于省后堂集群书中事可为文用者号北堂
书钞分一百六十门(眺氏志云一百七十三卷分八十部八百一类又世南兔园策十卷)
(纂古今事为四十八门皆偶俪之语) 二馆旧阙虞世南北堂书钞惟赵
安仁家有夲真宗命内侍取之嘉其好古手诏褒美

唐东殿新书

志东殿新书二百卷许敬宗李义府奉诏于武德殿内
卷五十四 第 36b 页 WYG0944-0451b.png
修撰其书自史记至晋书删其繁辞龙朔元年(一作二年)
高宗制序 会要显庆元年十月诏礼部尚书弘文馆
学士许敬宗等修东殿新书成上曰略看数卷全不似
抄撮文书又日月复浅岂不是卿等用意至此因新制
序四百八十字(旧纪显庆元年五月己卯进上自制序) 许敬宗传自贞
观以后论次诸书自晋尽隋及东殿新书西域图志姓
氏录新礼等数十种 刘祎之传迁右史弘文馆直学
卷五十四 第 37a 页 WYG0944-0451c.png
士上元中与元万顷等偕召入禁中论次新书凡千馀


唐累璧

志累璧四百卷又目录四卷许敬宗等撰龙朔元年上
 会要龙朔元年六月二十六日中书令许敬宗等撰
累璧六百三十卷上之(旧纪龙朔元年六月庚寅进六百三十卷目录四卷) 隋
志梁庾肩吾采璧三卷

唐三教珠英

志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目十三卷张昌宗李峤崔湜
卷五十四 第 37b 页 WYG0944-0451d.png
阎朝隐徐彦伯张说沈佺期宋之问富嘉谟乔侃员半
千薛曜等撰开成初(二年十月辛卯朔)改为海内珠英武后所
改字并复旧(又武后玄览一百卷) 会要大足元年十一月十二
日麟台监张昌宗撰三教珠英一千二百卷成上之初
圣历中上以御览及文思博要等书聚事多未周备遂
令张昌宗召李峤及魏知古于季子王无竞沈佺期王
适徐坚尹元凯张说马吉甫元希声李处正高备刘知
卷五十四 第 38a 页 WYG0944-0452a.png
几房元阳宋之问崔湜韦元旦杨齐哲富嘉谟蒋凤等
二十六人 无乔侃(刘禹锡集云珠英卷后列学士姓名蒋凤白衣在选)一本吴少微亦预修 
同撰于旧书外更加佛道二教及亲属姓名方域等部
开成二年十月敕改天后朝所撰三教珠英为海内珠
英 列传徐彦伯武后撰三教珠英取文辞皆天下选
而彦伯李峤居首 朱敬则张易之集名儒撰三教珠
英又绘武三思李峤苏味道李迥秀王绍宗等十八人
像为图欲引敬则固辞不与世洁其为人 张昌宗入
禁中论著引李峤等三十六人撰三教珠英 徐坚与
卷五十四 第 38b 页 WYG0944-0452b.png
徐彦伯刘知几张说等与修三教珠英时张昌宗李峤
总领弥年不下笔坚与说专意撰综条汇粗立诸儒因
之乃成书 李适修三教珠英与刘允济在选 志总
集有珠英学士集五卷崔融集学士李峤张说等四十
七人诗总二百七十六首

唐初学记

志初学记三十卷张说类集要事以教诸王徐坚韦述
卷五十四 第 39a 页 WYG0944-0452c.png
余钦施敬本张烜李锐孙季良等分撰

唐平台秘略

王勃传沛王闻其名召为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
王爱重之(集序云撰平台钞略十篇书就赐帛五十匹) 文苑英华有论有
赞 论十首孝行正修文艺忠武益政尊师褒容幼俊
规讽慎终

唐白氏经史事类

志三十卷白居易一名六帖 书目白居易以天地事
分门类为声偶而不载所出
卷五十四 第 39b 页 WYG0944-0452d.png

唐十九部书语类

志类书是光乂十卷开元秘书监正字上授集贤院修
撰后赐姓齐 集贤注记开元二十二年十一月秘书
正字是光乂上十九部书语类敇留院修撰(崇文目十卷)
旧史郑浣撰经史要录成文宗以十九书语类发问(见录)
(类)

建隆新撰名臣事迹

卷五十四 第 40a 页 WYG0944-0453a.png
四年十月戊午吏部尚书张昭上新撰名臣事迹五卷
诏藏之书府(昭传云所著嘉善集五十卷名臣事迹五卷)

太平兴国太平御览 太平广记

实录太平兴国二年三月戊寅诏翰林学士李昉扈蒙
左补阙知制诰李穆太子少詹事汤悦太子率更令徐
铉太子中允张洎左补阙李克勤右拾遗宋白太子中
允陈鄂光禄寺丞徐用宾太府寺丞吴淑国子寺丞舒
雅少府监丞吕文仲阮思道等(十四人)同以前代修文御
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及诸书分门编为一千卷又以
卷五十四 第 40b 页 WYG0944-0453b.png
野史传记小说杂编为五百卷八年十一月庚辰诏史
馆所修太平总类一千卷宜令日进三卷朕当亲览焉
自十二月一日为始宰相宋琪等言曰天寒景短日阅
三卷恐圣躬疲倦上曰朕性喜读书颇得其趣开卷有
益岂徒然也因知好学者读万卷书非虚语耳十二月
庚子书成凡五十四门(书目云杂采经史传记小说自天地事物迄皇帝王霸分类编)
(次)诏曰史馆新纂太平总类一千卷包括群书指掌千
卷五十四 第 41a 页 WYG0944-0453c.png
古颇资乙夜之览何止名山之藏用锡嘉称以传来裔
可改名太平御览戊申上于禁中读书(一云清心殿)自巳时
至申时始罢有苍鹳(一作鹤)自上始开卷飞止殿鸱尾逮
掩卷而去上怪之以语近臣宰相宋琪对曰此上好学
之感也昔杨震方讲间有鹳雀衔三鳣鱼堕于庭亦同
其应 会要先是帝阅类书门目纷杂遂诏修此书兴
国二年三月诏昉等取野史小说集为五百卷(五十五部天部)
(至百卉)三年八月书成号曰太平广记(二年三月戊寅所集八年十二月庚)
(子成书)六年诏令镂版(广记镂本颁天下言者以为非学者所急)墨板藏太清楼 二
卷五十四 第 41b 页 WYG0944-0453d.png
书所命官皆同唯克勤用宾思道改他官续命太子中
允王克正董淳直史馆赵邻几预焉

淳化太平杂编

二年八月癸酉参政张齐贤献太平杂编二卷(崇文目卷同)
付史馆(所涉历闻见及赋咏皆编类之)

景德册府元龟

景德二年九月丁卯命资政殿学士王钦若知制诰杨
卷五十四 第 42a 页 WYG0944-0454a.png
亿修历代君臣事迹钦若等奏请直秘阁钱惟演刁衎
龙图阁待制杜镐戚纶直集贤院李维直史馆王希逸
陈彭年姜屿陈越太子右赞善大夫宋贻序同编脩初
令惟演等各撰编目送钦若暨亿参详钦若等又自撰
集上用钦若等所撰为定有未尽者奉旨增之又令内
臣刘承圭刘崇超典其事编脩官供帐饮馔皆异常等
俄又令秘书丞陈从易校理刘筠同编脩又直馆查道
太常博士王晓未成又增直集贤院夏竦职方司外郎
孙奭注撰音义三年四月丙子四年八月壬寅车驾再
卷五十四 第 42b 页 WYG0944-0454b.png
幸编脩之所再阅门类杨亿悉以条对编次未及伦理
者改正之帝曰朕编此书盖取著历代君臣德美之事
为将来取法至于开卷览古亦颇资于学者皆命从官
坐赐编脩官器币王钦若以南北史有索虏岛夷之号
欲改去王旦曰旧史文不可改赵安仁曰杜预注春秋
以长历推甲子多误亦不敢改但注云日月必有误乃
诏欲改者注释其下凡所录以经籍为先亿又以群书
卷五十四 第 43a 页 WYG0944-0454c.png
中如西京杂记明皇杂录之类皆繁碎不可与经史并
行今并不取止以国语战国策管孟韩子淮南子晏子
春秋吕氏春秋韩诗外传与经史俱编历代类书修文
殿御览之类采摭铨择凡三十一部部有总序千二百
四门门有小序初撰篇序诸儒皆作帝以体例不一祥
符元年二月丙午遂择李维等六人撰讫付杨亿窜定
五月甲申手札诏凡悖恶之事及不足为训者悉删去
之日进草三卷帝亲览之擿其舛误多出手书诘问或
召对指示商略三月丁卯诏或有增改事标记覆阅之
卷五十四 第 43b 页 WYG0944-0454d.png
(二年十月丁未手札令钦若等书名其增损悉书之)凡八年而成之六年八月十
三日壬申钦若等以献进表曰推明凡例分别部居皆
仰禀于宸谟惟奉遵于成宪刋除非当檃括无遗每烦
乙夜之览观率自清衷而裁定昔甘露石渠止于议奏
开元丽正徒有使名矧皇览博要之言玉鉴珠英之作
但词林之见采非治本之宜先洪惟上圣之能独出百
王之首(崇政殿进呈)凡千卷目录十卷音义十卷诏题曰册
卷五十四 第 44a 页 WYG0944-0455a.png
府元龟御制序序曰太宗皇帝始则编小说而成广记
纂百氏而著御览集章句而制文苑聚方书而撰神医
次复刋广疏于九经校阙疑于三史修古学于篆籀总
妙言于释老洪猷丕显能事毕陈朕遹遵先志肇振斯
文载命群儒共司缀缉粤自正统至于闰位君臣善迹
邦家美政礼乐沿革法令宽猛官师论议多士名行靡
不具载用存典刑凡勒成一千一百四门门有小序述
其指归分为三千一部部有总序言其经制凡一千卷
(祥符八年十二月乙丑钦若等上版本宴编修官上作诗一章赐令属和) 一本云景德四
卷五十四 第 44b 页 WYG0944-0455b.png
年九月戊辰上谓辅臣曰所编君臣事迹盖欲垂为典
法异端小说咸所不取观所著篇序援㨿经史颇尽体
要而诫劝之理有所未尽也钦若等曰自缵集此书发
凡起例类事分门皆上禀圣意授之群官间有凝滞皆
答陈论今蒙宣谕动以惩劝为本垂世之急务也十月
癸亥上谓辅臣曰朕每因暇日阅君臣事迹草本遇事
简则从容省览事多或至夜漏二鼓乃终卷(编修官自王钦若陈)
卷五十四 第 45a 页 WYG0944-0455c.png
 彭年至刘筠十一人(景德二年奉敕编修杨亿至宋贻序七人)天禧四年闰十二月
癸丑赐辅臣各一部(景祐四年二月甲子赐御史台)
帝王部一百二十八门 闰位七十八门 僭伪三十
七门 列国君四十门 储宫十七门 宗室四十二
门 外戚二十三门 宰辅四十一门 将帅一百六
门 台省二十九门 邦计二十九门 宪官十五门
 谏诤六门 词臣八门 国史十三门 掌礼九门
 学校十五门 刑法九门 卿监十五门 环卫九
门 铨选八门 贡举十门 奉使十七门 内臣十
卷五十四 第 45b 页 WYG0944-0455d.png
六门 牧守四十二门 令长二十一门 宫臣十一
门 幕府十六门 陪臣二十一门 总录二百四十
一门 外臣三十四门
唐志类书有张大素策府五百八十二卷

祥符彤管懿范

八年闰六月庚辰枢密使王钦若上奉诏编修后妃事
迹七十七卷(崇文目类书类七十卷)赐名彤管懿范大约如册府
卷五十四 第 46a 页 WYG0944-0456a.png
元龟凡六部百四十门诏钦若撰序(先是元年诏妇人事别为一书)
月丙寅钦若上所撰序(又见宗戚类)

乾兴天和殿御览 迩英要览

乾兴初命翰林侍读学士晏殊等于册府元龟中掇其
善美事得其要者四十卷为二百一十五门(书目天圣中撰)崇 
(文目四十卷)名曰天和殿御览(天和殿禁中藏书之所因为名)仁宗尝谓辅
臣曰天和殿御览可命校定模本刋行之因言朕听政
之暇于旧史无所不观思考历代治乱事迹以为监戒
 晏殊序曰上稽雅诰下采信书削糟粕之繁撮丹青
卷五十四 第 46b 页 WYG0944-0456b.png
之要 实录天圣二年五月甲寅内出天和殿御览四
十卷隋书八十五卷下秘阁镂板 丁度传著迩英圣
览十卷龟鉴精义三卷编年总录八卷

宝元诗苑类格

二年翰林学士李淑承诏编为三卷上卷首以真宗御
制八篇条解声律为常格别二篇为变格又以沈约而
下二十二人评诗者次之中卷叙古诗杂体三十门下
卷五十四 第 47a 页 WYG0944-0456c.png
卷叙古人体制别有六十七门

国朝类要

范师道撰国朝类要一十二卷杂抄皇朝历代事实分
类为三百六十四门 晏殊类要七十四篇开禧二年
正月晏帙上之勒成一百卷列为二千六十一门书目
七十七卷曾巩序云七十四篇今多三篇(崇文目十五卷)

嘉祐编定谥法 七家谥法

谥起于今文周书谥法篇(汲冢) 有周公谥法(书目一卷即汲冢周)
(书谥法篇也)春秋谥法广谥沈约贺琛扈蒙六家之书(蔡邕独断)
卷五十四 第 47b 页 WYG0944-0456d.png
(所载止四十六自刘乘沈贺之书谥法乃备) 太平兴国八年八月辛亥诏
增周公谥法五十五字命学士扈蒙等详定其沈约贺
琛续广谥废不行(美谥七十一字为百字平谥七字为二十字恶谥十七字为三十字)
祐六年十月壬午礼院言雍熙中所定字多舛误请重
修于是苏洵编定六家谥法(自周公以来记为三十五卷)政和三年
十月王禹得言奉常谥法自周公而下凡六家总二十
卷请修成一书六年十二月成八十卷六家旧书凡取
卷五十四 第 48a 页 WYG0944-0457a.png
四百六十二条修一百五十九条删九百二条增
立一百十七条总二百七十九谥八百三十九条
己丑诏行之 唐六典注旧有周官谥法大戴礼
谥法又汉刘熙注一卷晋张靖撰两卷又有广谥
一卷至梁沈约总集凡有一百六十五条(南史裴子野附)
(益谥法一卷)
沈约谥例 序云周书谥法一第五十六谥法二第五
十七今汲冢书止一篇第五十四书目一卷(唯崇文目有之学者)
(就汲冢书采出)春秋谥法一卷(学者就杜预释例谥法篇采出)沈约案谥法上
卷五十四 第 48b 页 WYG0944-0457b.png
篇卷前云礼大戴记后云周书谥法第四十二又云凡
有一百四十五谥案大戴礼及世本旧并有谥法今检
十许本皆无周书谥法一第五十六谥法二第五十七
上篇有十馀谥下篇唯有第目无谥名与前所云第四
十二又不同矣今谥法二篇有一百四十八名卷后又
云靖按谥有一百九十四又云高光明章和顺冲七谥
谥法无也而汉家用之约又检二篇唯无光耳其馀并
卷五十四 第 49a 页 WYG0944-0457c.png
有而又多不同约又案靖应是张靖晋江左人也刘熙
注谥法唯有七十六名所阙甚多或有异名殊号近世
所不用耶又有广谥一篇七十八谥与旧文多同时有
异耳约以为同是一谥而互出诸篇不相比次难为寻
览刘熙既有注解时或有所发明今以熙所撰为本又
旧文二篇广谥一卷悉少拔次第令名相随各于其下
注本文所出又自周氏以来迄于宋末帝王名臣凡有
谥者并列其人名号于所谥之左方吴兴人乘奥撰帝
王世记其一篇是谥法今采其异者 苏洵总论曰嘉
卷五十四 第 49b 页 WYG0944-0457d.png
祐六年七月诏修礼书十月诏古谥法有不可用者以
属修书之吏臣洵实典其事按始论谥者起于今文周
书谥法之篇今文既以鄙野不传其谥法之上篇独存
又简略不备诸儒所传又有周公春秋广谥沈约贺琛
扈蒙六家之书周公春秋为名尤古然条贯尤为杂乱而
不精广谥又疏略而不尽独沈约贺琛纪纲粗备然琛
好加以己意务为多而无穷扈蒙最后出酌取诸家简
卷五十四 第 50a 页 WYG0944-0458a.png
而不精六书之中稍近古而可据者莫如沈约然亦非
古之谥法约言之详矣其最旧者见于世本大戴礼而
约之时已不见于其书约徒得刘熙乘奥之所增广(今隋)
(唐志作帝王本纪隋书又作来奥未知孰是)与广谥以为据依不闻有所谓
周公春秋者也琛又因约而加之以其意今周公春秋
之法往往反取琛之新法而载之其书至王彦威苏冕
之书因前人之法附世人之谥非有他也贾山有言古
者圣王作谥不过三四十世而蔡邕独断所载亦不过
四十有六臣受诏之三年二月而谥法乃定凡一百六
卷五十四 第 50b 页 WYG0944-0458b.png
十有八(沈约为谥例记周已来帝王公卿之谥至宋而止王彦威继之至唐而止)贺琛之法
有君谥臣谥妇人谥离而为三今取而合之 妇人有
谥自周景王之穆后始匹夫有谥自东汉之隐者始宦
者有谥自东汉之孙程始蛮夷有谥自东汉之莎车始
自周公以来籍而记之为三十五卷善者可以劝恶者
可以惧善恶之失当者可以长叹息也 宋敏求集类
国朝谥几二百人孙纬纂元丰后三百馀人为集谥总
卷五十四 第 51a 页 WYG0944-0458c.png
录一卷(自宗室宰相以下分为九等)
七家谥法 周公 春秋 广谥(沈约贺琛)扈蒙 苏洵 自有谥法以来
至治平礼院书成始有所去取而论定庆元五年太社
令龚颐正会粹六家增入苏洵揭本字其上列为旁通
其义有无分注于下离为八卷名七家谥法总括卷一
(诸家序篇谥论表)(君美十九字君臣美三十三字后附十八)(臣美上五十九字后附九)(臣美)
(下八十五字)(君恶二十一字君臣平四字)(臣恶一百五字)(妇人美六十字妇人恶二十八)
(字)(通用四十四字诸家通二百六十七字嘉佑所定一百九十八字) 苏洵曰周公
之书文尤繁杂不经春秋次之比周公甚简而微为不
卷五十四 第 51b 页 WYG0944-0458d.png
乱广谥最简比二书差为齐一沈约所取以成书约采
诸家其书最详贺琛因而增之尤详备而皆病于无所
去取扈蒙新书其意妄伪反为五家之所非笑 李璧
曰名周公者即汲冢周书谥法篇名春秋者即杜预释
例谥法篇唐及国史艺文志皆不载意近世学者就二
书中采出

元祐迩英要览

卷五十四 第 52a 页 WYG0944-0459a.png
庆历元年八月乙酉诏两制检阅唐书纪传君臣事迹
近于治道者日录一两条上之以学士苏绅言唐宪宗
令近臣具前代得失之迹绘图以备观览也 元祐二
年十一月壬申诏讲读官遇不开讲日具汉唐故事有
益政体者二条进入从苏颂之请也颂每进可为规戒
有补时政者述以已意反复言之四年三月甲戌(三日)
部尚书兼侍读苏颂等奏臣等撰进汉唐故事得旨分
门编修成册进呈诏以迩英要览为名六月六日颂等
进呈凡二十卷自修身至禦戎六十门元祐三年十月
卷五十四 第 52b 页 WYG0944-0459b.png
讲读官颜复范祖禹赵彦若孙觉李常苏轼苏颂孙固
等奉旨撰 建炎四年八月四日令侍从一员日进前
代本朝故事关涉治体者一两事从谢克家之言也后
止命讲读官翰苑两省进

绍兴中兴备览 中兴要览

六年十月庚戌右仆射张浚入见上尝召对便殿问所
宜为且命以所闻见置策来上浚承命条列以进号中
卷五十四 第 53a 页 WYG0944-0459c.png
兴备览凡四十一篇莫不备具(自议征伐至议听言之难)上深嘉叹
置之坐隅(诸臣奏议云五年十二月上)八年二月戊午夔州教授李
昌言应诏撰成中兴要览十篇自始至终行之将永享
治安不止恢复而已诏投进

乾道翰苑群书

乾道间洪遵纂唐李肇翰林志元稹承旨学士院记韦
处厚学士记韦执谊翰林院故事杨钜学士院旧规丁
居晦壁记本朝李昉禁林燕会集钱惟演金坡遗事眺
迥别书金坡遗事李宗谔杂记苏易简续志苏耆次续
卷五十四 第 53b 页 WYG0944-0459d.png
志沈该中兴翰苑题名及学士年表翰苑遗事(不著名氏)
为一书凡三卷 小说九百比虞初之聿成奏牍三千
效东方而为献 艺文类聚会粹小说则失之杂群书
理要事止兴衰则病乎简修文御览门目纷错又不足
观矣
 玉海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