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二
卷五十二 第 1a 页 WYG0944-0390a.png

卷五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五十二
            宋 王应麟 撰
 艺文
书目(藏书)

 刘歆著七略荀勖分四部(合兵书术数方技于诸子自春秋类擿出史记别为)
 (一六艺诸子诗赋皆仍歆B)其后历代所编如王俭阮孝绪之徒
 咸从歆例谢灵运任昉之徒咸从勖例唐之四库亦
 祖述勖而加详焉欧阳公谓其始于开元误矣
卷五十二 第 1b 页 WYG0944-0390b.png

周策府

穆天子传天子东还至群玉之山容氏之所守先王所
谓策府(古帝王藏书策之府所谓藏之名山也)读书于菞丘口蠹书于羽
(注谓暴书中蠹虫)序云登昆崙见西王毋竹简素丝皆是古
书 礼外史掌四方之志(志记也若鲁春秋晋乘楚梼杌)掌三皇
五帝之书(所谓三坟五典) 小史掌邦国之志(周志郑书之属)
书大训在西序河图在东序 记礼在瞽宗书在
卷五十二 第 2a 页 WYG0944-0391a.png
上庠 左传昭二年春韩宣子来聘观书太史氏
见易象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 庄子孔子西藏
书于周室

周古今篇籍

汉儒林传序周道既衰孔子兴云云究观古今篇籍乃
称曰大哉尧之为君又曰吾从周于是叙书则断尧典
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缀周之礼因鲁春秋举
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晚而好易读
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仲尼之后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
卷五十二 第 2b 页 WYG0944-0391b.png

汉七略 六略 别录

艺文志汉兴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惠帝四年三月甲子除挟书律)
(应劭注挟藏也)孝武世书缺简脱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
(注如淳曰刘歆七略曰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则延阁广内秘室之府)文选注刘歆七略曰尚 
 书有青丝编目录(孝武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歆移书曰孝文使晁错受尚 
(书初出屋壁诗始萌芽天下众书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至孝武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
(礼春秋先师皆起建元之间故诏书曰书缺简脱朕甚闵焉)庾信有汉武帝藏书赞 下及诸子
卷五十二 第 3a 页 WYG0944-0391c.png
传说皆充秘府成帝以书颇散亡使陈农求遗书(成纪河平)
(三年八月乙卯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谒者陈农使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
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
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
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子歆卒父业于是揔群书
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
术数略方技略六艺略自易经十二篇易传周氏服氏
杨氏蔡公韩氏王氏各二篇丁氏八篇至章句施孟梁
丘凡易十三家二百四十九篇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
卷五十二 第 3b 页 WYG0944-0391d.png
事传者不绝汉兴田何传之讫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
氏列于学官而民间多有费高二家之说刘向以中古
文易经校施孟梁丘(中者天子之书也)或脱去无咎悔亡自尚
书古文经次欧阳次夏侯章句议奏凡书九家四百一
十二篇(入刘向稽疑一篇)书者古之号令自诗经齐鲁韩三家
次鲁故鲁说至毛诗故训传凡诗六家四百一十六卷
古者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卷五十二 第 4a 页 WYG0944-0392a.png
自礼古经至议奏凡礼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入司马法一家)
(百五十五篇)帝王质文世有损益至周曲为之防事为之制
故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周衰诸侯去其籍自乐记次
王禹记至雅琴师氏龙氏凡乐六家百六十五篇(出淮南刘)
(向等琴颂七篇)易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享祖考故
自黄帝下至三代乐各有名自春秋古经次公羊榖梁
左氏微至汉大年纪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
(省太史公四篇)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谨言行昭
法式也左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自论语古二十
卷五十二 第 4b 页 WYG0944-0392b.png
一篇次齐鲁至孔子徒人图法凡论语十二家二百二
十九篇论语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
闻于夫子之语自孝经古孔氏长孙江氏何氏至说三
篇凡孝经十一家五十九篇孝经孔子为曾子陈孝道
也自史籀八体六技次苍颉凡将急就至杜林苍颉故
凡小学十家三十五篇(入扬雄杜林二家二篇)凡六艺九种一百
三家一百二十三篇(入三家一百五十九篇出篇重十一篇)六艺之文乐
卷五十二 第 5a 页 WYG0944-0392c.png
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
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
符也序六艺为九种诸子略自晏子子思至扬雄所序
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入扬雄一家三十八篇注三十一家战国人二十)
(一家汉人内高祖传十三篇注云高祖与大臣述古语与诏策孝文传十一篇文帝所称及诏策)儒家
者流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于道
最为高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
本苟以哗众取宠自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至楚子及道
家言道家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道家盖出于史官
卷五十二 第 5b 页 WYG0944-0392d.png
历记成败存亡古今祸福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
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
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自宋司星子韦至杂阴阳
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阴阳者流盖出于羲和
之官拘者为之则牵禁忌泥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自
李悝商君至法家言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法家者流
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及刻者为之专任刑
卷五十二 第 6a 页 WYG0944-0393a.png
法欲以致治自邓析尹文子至毛公名七家三十六篇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
曰必也正名乎及叫者为之则苟钩鈲析乱而已自尹
佚田俅子至墨子墨六家八十六篇墨家者流盖出于
清庙之守贵俭兼爱上贤右鬼非命上同及蔽者为之
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自苏子张子至
庄安待诏金马聊苍凡纵横家十二家百七篇纵横家
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及
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自孔甲盘盂次大(古禹)
卷五十二 第 6b 页 WYG0944-0393b.png
(字言禹所作)至杂家言杂二十家四百三篇(入兵法)杂家盖出
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在见王治之无不
贯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自神农野老至祭
癸农九家百一十四篇农家者流出于农稷之官八政
曰食货孔子曰所重民食及鄙者为之欲使君臣并耕
悖上下之序自伊尹说至虞初周说百家小说十五家
千三百八十篇小说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
卷五十二 第 7a 页 WYG0944-0393c.png
涂说者之所造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
或一言可采亦刍荛狂夫之议凡诸子十种百八十九
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出蹴鞠一家二十五篇)诸子十家其可观
者九家而已异家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
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若能脩六艺之术
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诗
赋略始屈原至王褒赋二十家三百六十二篇始陆贾
至朱宇赋二十一家二百七十四篇始孙卿至路恭二
十五家百三十六篇赋三种合六十六家七百七十二
卷五十二 第 7b 页 WYG0944-0393d.png
篇自客主赋至隐书杂赋十二家二百三十三篇自高
祖歌诗至南郡诗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凡诗赋五
(入扬雄八萹)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内泰一杂甘泉寿宫歌诗十二篇宗)
(庙歌诗五篇)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
贤不肖而观盛衰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
后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
卷五十二 第 8a 页 WYG0944-0394a.png
失志之赋作矣兵书略自吴孙子兵法至韩信凡权谋
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省伊尹太公管子孙卿子鹖冠苏子蒯通陆贾淮南王二百九)
(十九种出司马法入礼)自楚兵法至项王凡形势十一家九十二
篇图十八卷自大一兵法至辟兵威胜方阴阳十六家
二百四十九篇图十卷自鲍子兵法至蹴鞠兵技巧十
三家百九十九篇(省墨子重入蹴鞠馀见兵书)凡兵书五十三家七
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省十家一百七十一篇重入一家十五篇出百五十五篇)
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术数略自泰一
杂子星至图书秘记天文二十一家四百四十五卷自
卷五十二 第 8b 页 WYG0944-0394b.png
黄帝五家历至杜忠算术历谱十八家六百六卷自太
一阴阳至五音定名五行三十一家六百五十二卷自
龟书至易卦八具蓍龟十五家四百一卷自黄帝长柳
占梦至种木藏果相蚕杂占十八家三百一十三卷自
山海经至相六畜刑法六家百二十二卷术数六种百
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卷术数者皆明堂羲和史卜
之职方技略自黄帝内经至旁篇医经七家二百一十
卷五十二 第 9a 页 WYG0944-0394c.png
六篇自五藏六府方至食禁经方十二家二百七十四
卷自容成阴道至内房方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自宓
戏至泰一黄冶神仙十家二百五卷凡方技三十六家
八百六十八卷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大
凡书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
九卷(入三家五十篇省兵十家) 刘向传成帝即位向迁光禄大夫时
帝元舅王凤为大将军秉政倚太后专国权兄弟七人
皆封为列侯时数有大异向以为外戚贵盛之咎上方
精于诗书观古文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向见尚书洪
卷五十二 第 9b 页 WYG0944-0394d.png
范箕子为武王陈五行阴阳休咎之应向乃集上古以
来历春秋六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说推迹行事连传
祸福著其占验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号洪范
五行传河平中刘歆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
记诸子术数方技无所不究(志注别录云长社尉杜参同向校中秘书)向死
哀帝即位复领五经卒父前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
为七略(丞相史尹咸以能治左氏与歆共校经传)本传赞七略剖判艺文揔
卷五十二 第 10a 页 WYG0944-0395a.png
百家之绪有意推本之也 叙传班斿为右曹中郎将
与刘向校秘书每奏事斿以选受诏进读群书上器其
能赐以秘书之副 隋志孝成命谒者陈农求遗书于
天下刘向校中秘书哀帝使子歆嗣父之业乃徙温室
中书于天禄阁上歆遂总括群书著为七略大凡三万
三千九十卷(又曰向别录歆七略剖析条流各有其部) 唐志刘向七略别
录二十卷刘歆七略七卷(隋志同簿录篇曰史官典籍有目录以为纲纪孔子删书)
(别为之序韩毛二诗亦皆相类) 旧唐志刘更生石渠典校之书卷轴
无几据歆之七略在汉艺文志者裁三万三千九百卷
卷五十二 第 10b 页 WYG0944-0395b.png
后汉兰台石室东观南宫诸儒撰集部类渐增 西都
赋注引刘向七略 裴松之注蜀志亦引刘向七略
文选注引刘歆七略 南史宋袐书丞王俭依七略撰
七志四十卷表献之又撰定元徽四部书目

汉七略要籍 九流目录

志刘歆奏七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注师古曰删去浮
冗取其指要书家入刘向稽疑礼入司马法乐出淮南
卷五十二 第 11a 页 WYG0944-0395c.png
刘向等琴颂春秋省太史公小学家入扬雄杜林凡六
艺略入三家一百五十九篇出篇重十一篇此六艺之
删其要也兵权谋则省伊尹太公管子孙子鹖冠子苏
子蒯通陆贾淮南王而出司马法入礼兵技巧则省墨
子而入蹴鞠凡兵书略省十家二百七十一篇重入蹴
鞠二十五篇此兵书之删其要也至于儒家之入扬雄
杂家之入兵法诸子家之出蹴鞠诗赋家之入扬雄八
篇此诸子诗赋略之删其要也(师古曰凡言入者谓七略之外班氏新入之云)
(出者与此同) 按隋志七略凡三万三千九十卷艺文志之
卷五十二 第 11b 页 WYG0944-0395d.png
末曰大凡书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
百六十九卷入三家五十篇省兵十家 叙传秦人是
灭汉修其缺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著目录略序洪烈
 张衡传上疏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九流
亦无谶录 司马谈论六家要指阴阳儒墨名
法道德

汉兰台图籍 经牒秘书

卷五十二 第 12a 页 WYG0944-0396a.png
表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 礼小宰注若
今御史中丞疏应劭云秩千石朝会独坐副贰御史大
夫内掌兰台图籍外督刺史紏察百寮故举汉法以况
之 通典汉氏图籍所在有石渠石室延阁广内贮之
于外府又御史中丞居殿中掌兰台秘书及麒麟天禄
二阁藏之于内禁后汉图书在东观延熹二年始置秘
书监一人典图书属太常(魏兰台亦藏书籍而御史掌之)薛夏云兰台为外台秘 
 书为内阁(后五行志云台周家所造图书术籍所藏) 后儒林传光武迁洛其
经牒秘书载之二千馀两自此之后参倍于前及董卓
卷五十二 第 12b 页 WYG0944-0396b.png
移都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
竞共剖散王允所收裁七十馀乘道艰复弃其半长安
焚荡莫不泯尽 史记秦拨去古文明堂石室金鐀玉
版图籍散乱 高纪元年冬十月还军霸上萧何尽收
秦丞相府图籍文书 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
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 后法真传博通内
外图典田弱荐真曰体兼四业(诗书礼乐也)学穷典奥
卷五十二 第 13a 页 WYG0944-0396c.png
三辅故事天禄石渠阁在未央宫大殿北以藏秘书(刘歆曰古)
(文旧书藏于秘府)

汉西京图籍

宋百官志汉西京图籍所藏有天禄石渠兰台石室延
阁广内之府是也东京图书在东观(又云东京图籍在东观故使名儒硕)
(学著作东观撰述国史) 班固西都赋天禄石渠典籍之府

汉东观仁寿阁新书(详见宫室观类)

隋志光武中兴笃好文雅明章继轨尤重经术四方鸿
生钜儒负帙自远而至者不可胜算石室兰台弥以充
卷五十二 第 13b 页 WYG0944-0396d.png
积又以东观及仁寿阁集新书校书郎班固傅𣪣等典
掌焉并依七略而为书部固又编之以为汉书艺文志
董卓之乱献帝西迁图书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
而西犹七十馀载 后汉传班昭就东观藏书阁踵成
汉书 黄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 窦章入东观
刘瑜上书曰陛下开东序金縢史官之书

魏中经 晋中经簿 四部 秘阁四部书

卷五十二 第 14a 页 WYG0944-0397a.png
隋志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
郎郑默始制中经(默删省旧文著魏中经时中书令虞松曰而今而后朱紫别矣)秘书
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
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
子家兵书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
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勖传云得汲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以为中经列)
 在秘书(穆天子传序谨以二尺黄纸写上请付秘书缮写藏之中经副在二阁)春秋正义太康元年得竹 
(书七十五卷有周易上下经二卷纪年十二卷琐语十一卷周王游行五卷今谓穆天子传此四部差为整顿)
(诏荀勖和峤以隶字写之)大凡四部合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但
卷五十二 第 14b 页 WYG0944-0397b.png
录题及言盛以缥囊书用缃素至于作者之意无所论
(勖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东晋之初渐更鸠聚著作郎李
充以勖旧簿校之其见存者但有三千一十四卷充遂
总没众篇之名但以甲乙为次(充传云字弘度为大著作郎时典籍混乱充删)
(除烦重以类相从分作四部五经为甲史记为乙诸子为丙诗赋为丁甚有条贯秘阁以为永制)晋中
经十四卷荀勖撰(唐志云晋中经簿十四卷)晋义熙以来新集目录
三卷 唐志丘深之(归藏案晋中经有之) 续晋阳秋孝武宁康十六年
卷五十二 第 15a 页 WYG0944-0397c.png
诏著作郎徐广校秘阁四部见书凡三万六千卷 魏
志注周生烈所著述见晋武帝中经簿

晋撰定官书

张华传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
资华本以取正 荀崧传西阁东序河图秘书禁籍
志成帝建始四年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
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 文选注晋令曰秘书
郎掌中外三阁经书 南史何宪该通群籍天阁宝
秘无遗焉任昉刘沨共执秘阁四部书问其所知
卷五十二 第 15b 页 WYG0944-0397d.png
自甲至丁莫见所遗 任昉诗刘略班艺虞志荀


宋四部目录 七志

隋志其后中朝遗书稍流江左宋元嘉八年秘书监谢
灵运造四部目录大凡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元徽
元年秘书丞王俭又造目录大凡万五千七百四卷俭
又别撰七志一曰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二曰
卷五十二 第 16a 页 WYG0944-0398a.png
诸子志纪今古诸子三曰文翰志纪诗赋四曰军书志
纪兵书五曰阴阳志纪阴阳图纬六曰术艺志纪方技
七曰图谱志纪地域及图书其道佛附见合九条然亦
不述作者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而又作九篇
条例编乎首卷之中文义浅近未为典则(七志七录大体虽准向歆)
 而远不逮(宋书元徽元年八月辛亥秘书丞王俭表上七志三十卷)南史本传云四十卷 齐书俭撰定 
 元徽四部书目(俭集序云采公曾之中经刋弘度之四部依刘歆七略更撰七志)隋志宋元徽元年四部 
(书目录四卷王俭撰今书七志七十卷王俭撰唐志贺纵补注)文选后汉书注引今书七志 中原文
教之盛苻姚而已宋武入关收其图籍才四千卷赤轴
卷五十二 第 16b 页 WYG0944-0398b.png
青纸文字古拙魏孝文徙都洛邑借书于齐(魏阙书目录一卷)
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
杂鄙俚 唐韦述传开元初为栎阳尉秘书监马怀素
奏述与诸儒即秘书续七志五年而成 旧唐志晋总
括群书裁二万七千九百四十五卷江表所存官书凡
三千一十四卷至宋谢灵运造四部书目录凡四千五
百八十二卷其后王俭复造书目凡五千七十四卷(卷数)
卷五十二 第 17a 页 WYG0944-0398c.png
(与前不同)

宋秘书阁四部书目

宋书殷淳为秘书丞在秘书阁撰四部书目凡四十卷
行于世(谢灵运为秘书监整理秘阁书) 史通宋孝王关东风俗传亦
有坟籍志其所录皆邺下文儒之士雠校之司所列书
名惟取当时撰者

齐四部要略 四部书目 总明观四部书

齐书竟陵王子良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
部要略千卷 永明三年省总明观于王俭宅开学士
卷五十二 第 17b 页 WYG0944-0398d.png
馆以总明四部书充之 隋志齐永明中秘书丞王亮
监谢胐又造四部书目大凡一万八千一十卷(梁缵为秘书郎)
(帝执四部书目曰读此毕可言优仕矣)

梁四部 七录 五部目录

隋志齐末兵火延烧秘阁经籍遗散梁初秘书监田昉
躬加部集又于文德殿内列藏众书华林园中总集释
典大凡二万三千一百六卷而释氏不预焉梁有秘书
卷五十二 第 18a 页 WYG0944-0399a.png
监任昉殷钧四部目录(任昉传自齐永元以来四部篇卷纷杂昉手自雠校由是第目)
(定焉殷钧传校定秘阁四部书更为目录)又有文德殿目录术数之书更为
一部使奉朝请祖暅撰其名故梁有五部目录(武帝敕到洽抄)
(甲部书为十二卷)普通中有处士阮孝绪沈静寡欲䔍好坟史
博采宋齐以来王公之家凡有书记参校官簿更为七
录一曰经典录纪六艺二曰记传录纪史传三曰子兵
录纪子书兵书四曰文集录纪诗赋五曰技术录纪数
术六曰佛录七曰道录其分部题目颇有次序剖析词
义浅薄不经(史通曰阮孝绪七录书有文德殿者丹笔写其字)元帝收文德之
卷五十二 第 18b 页 WYG0944-0399b.png
书及公私经籍归江陵大凡七万馀卷陈天嘉中又更
鸠集考其篇目遗阙尚多七录十二卷阮孝绪撰(唐志同)
梁天监以来四部书目四卷殷钧撰(唐志丘宾卿)梁东宫四
部目录四卷刘遵撰梁文德殿四部目录四卷刘孝标
撰古今四部书目五卷梁刘杳撰陈秘阁图书法书目
录一卷陈天嘉六年寿安殿四部目录德教殿四部目
录各四卷承香殿五经史记目录二卷(唐志有陈天嘉四部书目四卷)
卷五十二 第 19a 页 WYG0944-0399c.png
史记正义引七录

魏甲乙新录

北史孙惠蔚迁秘书丞见典籍新故杂揉首尾不全请
依前丞卢昶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缺损并有无校
练句读以为定本其无本者广加搜求

隋嘉则殿藏书 开皇书目 秘阁书三品


四部 七林

北史隋西京嘉则殿有书三十七万卷炀帝命秘书监
柳顾言等诠次除其重复猥杂得正御本三万七千馀
卷五十二 第 19b 页 WYG0944-0399d.png
卷纳于东都脩文殿又写五十副本简为三品分置
西京东都宫省官府其正御书皆装剪华绮宝轴
锦标于观文殿前为书室十四间窗户褥幔咸极
珍丽(大业十一年增秘书省百二十员并以学士补之) 隋志开皇三年
秘书监牛弘表请搜访异本每卷赏绢一匹于是
异书间出平陈已后经籍渐备于是总集编次为
正副二本藏于宫中其馀以实秘书内外之阁凡
卷五十二 第 20a 页 WYG0944-0400a.png
三万馀卷炀帝即位秘阁书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上
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于东都观文殿
东西厢贮之东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又聚古迹名画
于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宝台藏古画
又集道佛经别撰目录(帝好著述成新书三十一部万七千馀卷)唐武德五
年平伪郑收图书古迹命宋遵贵载之行经底柱多被
漂没存者十不一二其目录亦为所渐濡时有残缺今
考见存分为四部合条为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六部有
八万九千六百六十六卷六艺经纬六百二十七部五
卷五十二 第 20b 页 WYG0944-0400b.png
千三百七十一卷(班固列六艺为九种合纬书为十种)史之所记八百一
十七部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四卷凡十三种诸子合八
百五十三部六千四百三十七卷(叙为十四种)集部凡五百
五十四部六千六百二十二卷(合为三种)凡四部经传三千
一百二十七部三万六千七百八卷通计亡书合四千
一百九十一部四万九千四百六十七卷道经三百七
十七部一千二百一十六卷佛经一千九百五十部六
卷五十二 第 21a 页 WYG0944-0400c.png
千一百九十八卷大凡经传存亡及道佛六千五百二
十部五万六千八百八十一卷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
各列本条之下以备经籍志 唐志牛弘隋开皇四年
书目四卷(隋志云四部目录)王劭隋开皇二十年书目四卷
隋志又有开皇八年四部书目录四卷大业正御书目
录九卷 许善心传时图籍淆乱效阮孝绪七录更制
七林各为总叙冠于篇首 牛弘传开皇初上表请开
献书之路曰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及四方之志
武王问黄帝颛顼之道太公曰在丹书有国家者曷尝
卷五十二 第 21b 页 WYG0944-0400d.png
不以诗书而为教孔子制礼刋诗修春秋弘易道及秦
皇驭宇下焚书之令此书之一厄也汉建藏书之策置
校书之官及王莽末并从焚烬此书之二厄也光武下
车求文雅肃宗亲临讲肄和帝数幸书林及孝献移都
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书之三厄也魏文更集经典
皆藏在秘书内外三阁遣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论者
美其朱紫有别晋荀勖定魏内经更著新簿刘石凭陵
卷五十二 第 22a 页 WYG0944-0401a.png
从而失坠此书之四厄也刘𥙿平姚收图籍四千卷僣
伪之盛莫过二秦齐梁之间经史弥盛王俭撰七志阮
孝绪为七录总其书数三万馀卷萧绎有江陵收文德
殿书及公私典籍七万馀卷悉送荆州周师入郢悉焚
之所收十才有二三此书之五厄也今御书单本合一
万五千馀卷部秩残缺比梁旧目止有其半年踰千载
数遭五厄兴集之期属膺圣世上纳之于是下诏献书
一卷赉缣一疋一二年间篇籍稍备
卷五十二 第 22b 页 WYG0944-0401b.png
唐十九家目录

志目录类十九家二十二部四百六卷始于七略别录
终于群书四录书目有刘向歆别录七略荀勖中经簿
丘深之义熙集目王俭元徽书目今书七志阮孝绪七
录丘宾卿天监书目刘遵梁东宫书目牛弘开皇书目
王劭开皇书目殷淳四部书目序录杨松珍史目虞和
法书目录元行冲四录文章叙录则有荀勖新撰文章
家集叙挚虞宋明帝沈约傅亮文章志失姓名者陈天
卷五十二 第 23a 页 WYG0944-0401c.png
嘉书目及名手画录二家不著录者十二家一百十四
卷始于毋煚之录韦述吴兢蒋彧之目宗諌十三代史
目李肇经史释题常宝鼎文选著作人目尹植文枢秘
要目唐书叙目及孙玉汝唐宝录目河南东斋史目终
杜信东斋籍 六典史类十三曰略录纪史策条目七
略等三十部二百十四卷 隋志簿录篇同(旧志书目十八部凡二百十七卷)

唐秘书省四部图籍

百官志秘书省监一人少监二人丞一人监掌经籍图
书之事郎三人掌四部图籍以甲乙丙丁为次皆有三
卷五十二 第 23b 页 WYG0944-0401d.png
本曰正曰副曰贮校书郎正字掌雠校典籍 六典秘
书郎掌四部图籍分库藏之经类十史类十有三子类
十有四集类三 崇文总目唐秘书阁书目四卷

唐贞观内库书 内府四部群书

志初隋嘉则殿书三十七万卷至武德初有书八万卷
重复相揉王世充平得隋旧书八千馀卷太府卿宋遵
贵监运东都浮舟溯河西致京师经砥柱舟覆尽亡其
卷五十二 第 24a 页 WYG0944-0402a.png
书贞观中魏徵虞世南颜师古继为秘书监请求天下
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藏于内库以
宫人掌之(百官志内官有司籍典籍掌籍各二人掌供御经籍分四部部别为目以时暴凉焉)
会要武德五年秘书监令狐德棻奏经藉亡逸请求遗
书重加钱帛增置楷书缮写数年间群书毕备贞观二
年监魏徵以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秘府粲
然毕备(魏徵传引诸儒校集秘书国家图籍粲然全整)乾封元年十月十四日
上以四部群书传写讹谬兼亦缺少诏赵仁本等集儒学
之士刋正缮写(颜师古传拜少监专刋正事)景云三年六月十七日
卷五十二 第 24b 页 WYG0944-0402b.png
以经籍多缺令京官有学行者分行天下搜检图籍
崔行功传太宗命袐书监魏徵写四部群书将藏内府
置雠正二十员书工百员徵徙职又诏虞世南颜师古
踵领功不就显庆中罢雠正员听书工写于家使散官
校正诏东台侍郎赵仁本舍人张文瓘及司文郎中行
功兰台侍郎李怀俨充使检校置详正学士代散官
岐王范传初隋亡禁内图书湮放唐兴募访稍稍复出
卷五十二 第 25a 页 WYG0944-0402c.png
藏袐府长安初张易之奏潢治乃密使摹肖窃其真藏
于家

唐乾元殿四部书 丽正殿四库书 集贤院


典籍

志玄宗命左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马怀素为修图书
使与右常侍崇文馆学士褚无量整比会幸东都(纪开元五)
(年正月辛亥如东都)乃就乾元殿东序检校(通鉴五年十二月诏访逸书于乾元殿编)
 校(集贤注记云五年于东京乾元殿写四部书无量充使检校六年三月五日学士以下始入乾元院)
量建议御书以宰相宋璟苏颋同署如贞观故事又借
卷五十二 第 25b 页 WYG0944-0402d.png
民间异本传录及还京师(六年十一月辛卯)迁书东宫丽正殿
置修书院于著作院其后大明宫光顺门外东都明福
门外皆创集贤书院学士通籍出入既而太府月给蜀
郡麻纸五千番季给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岁给河间
景城清河慱平四郡兔千五百皮为笔材两都各聚书
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其夲有正有
副轴带帙签皆异色以别之(六典云有红绿碧白牙签为分别) 百官
卷五十二 第 26a 页 WYG0944-0403a.png
志注开元五年乾元殿写四部书(六典注同)置乾元院使有
刋正官四人(以一人判事)知书官八人分掌四库书六年(会要)
(五年十一月注记六年十二月)乾元书院更号丽正修书院置使及检
校官改修书官为丽正殿学士十一年春置丽正修书
学士光顺门外亦置书院十二年冬东都明福门外置
书院十三年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四月丁巳改集仙殿为集)
(贤) 会要开元三年褚无量马怀素侍宴言内库及秘
书省坟籍上曰内库皆太宗高宗前代旧书令宫人掌
之篇卷错乱卿为朕排比七年五月敕于秘书省昭文
卷五十二 第 26b 页 WYG0944-0403b.png
馆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及诸司官等借写及整比四部
书成(简工书之士一百一十人)令百官入乾元殿东廊观书无不叹
(集贤注记六年八月十四日云云其冬车驾入京会要附七年非也)褚无量传见后 七年九
月敕令丽正殿写四库书各于本库每部别为目录有
与四库书名不类者依刘歆七略排为七志(集贤注记八年春行)
(冲知丽正院取秘书学士入丽正校勘通前二十人十年春移书院明福门外中书省之北)十九年
(十月丙申)车驾发京时集贤院四库书揔八万九千卷(注记)
卷五十二 第 27a 页 WYG0944-0403c.png
(同)经库一万三千七百五十二卷(注记五十三)史库二万八
千八百二十卷子库二万一千五百四十八卷集库一
万七千九百六十卷(注记六十九)其中杂有梁陈齐周隋代
古书贞观永徽乾封总章咸亨旧夲(注记隋旧书用广陵麻纸写作萧子)
(云书体赤轴绮带最丽好新写书分部别类装饰华丽经白轴黄带红签史碧轴缥带绿签子紫轴紫带碧签)
(集绿轴朱带白签图书紫轴绿带)二十四年十月车驾从东都还西京
集贤书籍三分留一贮在东都 儒学传序玄宗置集
贤院部分典籍乾元殿博汇群书至六万卷经籍大备
称开元焉 六典集贤书院知书官八人注开元五年
卷五十二 第 27b 页 WYG0944-0403d.png
置唐图籍在秘书今秘书弘文史馆司经崇文皆有之
集贤所写皆御本书四部分四库(每库二人知写书出纳名目次序以备检)
(讨)四库书两京各一本共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写以
益州麻纸 元行冲传马怀素撰书志褚无量校丽正
四部书业未卒诏行冲代之

唐续七志 群书四录 古今书录 集贤书


目 四库更造书目 贞观御书

卷五十二 第 28a 页 WYG0944-0404a.png
传马怀素玄宗诏与褚无量同为侍读有诏校秘书是
时文籍盈漫皆炱朽蟫断签幐纷舛怀素建白愿下紫
微黄门召宿学大儒就校谬缺(通鉴五年十二月)又言自齐以
前旧籍王俭七志已详请采近书篇目及前志遗者续
俭志以藏秘府诏可即拜怀素秘书监召尹知章韦述
等二十一人(注记前后总二十六人通鉴二十人)分部撰次殷承业徐楚
璧是正文字怀素奏秘书少监卢辅崔沔为修图书副
使秘书郎田可封康子元为判官然怀素不善著述未
能绪别会卒诏秘书官并号修书学士草定四部(六年十二)
卷五十二 第 28b 页 WYG0944-0404b.png
(月)人人意自出无所统一踰年不成又诏右常侍褚无
量大理卿元行冲考绌不应选者(注记七年七月行冲代怀素于秘书省综)
(理)无量等奏修撰有条宜得大儒综治诏委行冲(通鉴开元)
(八年正月辛酉命右常侍元行冲整比群书)乃令母煚韦述余钦总缉部分
殷践猷王惬(会要作王恢)治经述钦治史母煚刘彦直治子
王湾刘仲丘治集(艺文志云王仲丘会要云刘仲)八年四录成上之(通鉴)
 九年十一月丙辰上(集贤注记八年春撰二百卷奏上之)学士无赏擢者行冲知
卷五十二 第 29a 页 WYG0944-0404c.png
丽正院又奏陆绍伯等二十人入校丽正书由是秘书
省罢撰缉而学士皆在丽正矣 褚无量初内府旧书
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请缮录补第以广秘
籍天子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
表卢僎陆去泰王择从徐楚璧分部雠定卫尉设次光
禄给食又诏秘书省司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
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不数年四库全治帝诏群臣观
书赐无量等帛有差无量又言贞观御书皆宰相书尾
臣位卑不足以辱请与宰相联名跋尾不从帝西还徙
卷五十二 第 29b 页 WYG0944-0404d.png
书丽正殿(以修书学士为丽正殿直学士预朝会)复诏无量就丽正纂续
前功(未毕而卒) 韦述开元初(五年冬)马怀素奏述与诸
儒即秘书续七志五年而成 志群书四录二百卷殷
践猷王惬韦述余钦毋煚刘彦直王湾王仲丘撰元行
冲上母煚古今书录四十卷韦述集贤书目一卷(崇文目有)
(之) 会要开元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丙辰)左常侍元行冲
上群书四录二百卷(旧纪云目录)藏内府凡二千六百五十
卷五十二 第 30a 页 WYG0944-0405a.png
五部四万八千一百六十九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序
例韦述撰母煚又略为四十卷为古今书录奏上赐银
绢二百(旧史志载书录序改旧传之失三百馀条加新书之目六千馀卷凡四录四十五家三千六十)
(四部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分四十类并有小序词简事具)天宝三载六月四库更
造书目经库七千七百七十七卷(集贤记七十六)史库一万四
千八百五十九卷子库一万六千二百八十七卷集库
一万五千七百二十二卷至十四载四库续写又一万
六千八百四十三卷 注记云三十二卷(表天宝十二载十二月戊子左相希烈为秘书)
(省图书使) 集贤注记开元十年九月张说都知丽正殿修
卷五十二 第 30b 页 WYG0944-0405b.png
书事秘书监徐坚为副张悱改充知图书括访异书使
天宝三载闰二月更造四库书籍 志释氏类有母煚
开元内外经录十卷(道释书二千五百馀部九千五百馀卷)王彦威内典目录十二卷 
 崇文目开元四库书目四十卷

唐开元著录 四类 开元经籍

志自汉以来史官刻其名氏篇第以为六艺九种七略
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
卷五十二 第 31a 页 WYG0944-0405c.png
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
为书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可谓盛矣甲部经录
共类十一(旧史十二类)易经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谶纬经
解小学凡著录四百四十家五百九十七部六千一百
四十五卷(不著录一百一十七家三千三百六十卷)乙部史录其类十三正
(并集史)编年伪史杂史起居注(并实录)故事职官杂传记
(并女训)仪注刑法目录谱牒地理凡著录五百七十一家
八百五十七部一万六千八百七十四卷(不著录三百五十八家一)
(万二千三百二十七卷)丙部子录其类十七(旧志十四类)儒道(并神仙释氏)
卷五十二 第 31b 页 WYG0944-0405d.png
法名墨纵横杂农家小说天文历算兵书五行杂艺术
类书明堂经脉医术凡著录六百九家九百六十七部
一万七千一百五十二卷(不著录五百七家五千六百一十五卷)丁部集
录其类三楚辞别集总集(并文史)凡著录八百一十八家
八百五十六部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三卷(不著录四百八家五千八)
(百二十五卷)有名而亡书者十盖五六而俚言俗说猥有存
者亦有幸不幸欤(兼不著录者言之经九千五百五卷史二万九千二百一卷子二万二千)
卷五十二 第 32a 页 WYG0944-0406a.png
(七百六十七卷集万七千七百四十八卷揔七万九千二百二十一卷或云八万九千六百卷)新史志甲少 
(旧志一诂训丙多旧志三艺术类书明堂经脉) 旧经籍志开元时甲乙丙丁
四部书各为一库置知书官八人分掌之凡四部库书
两京各一夲共一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皆以益州
麻纸写其集贤院御书经库皆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
史书库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雕紫檀轴紫带碧
牙签集库绿牙轴朱带白牙签以分别之文宗时诏秘
阁搜访遗文添写开成初四部书至五万六千四百七
十六卷今录开元盛时四部群书以表艺文之盛据开
卷五十二 第 32b 页 WYG0944-0406b.png
元经籍为之志

唐十二库书

志禄山之乱尺简不藏元载为相奏以千钱求书一卷
又命拾遗苗发等使江淮括访(蒋乂为集贤编录兵兴图籍殽舛乂料次踰年)
(各以部分得善书二万卷)文宗时郑覃侍讲进言经籍未备因诏秘
阁搜采于是四库之书复全分藏于十二库(旧志昭宗时秘书省)
(奏曰元掌四部御书十二库共七万馀卷) 会要长庆三年四月秘书少监
卷五十二 第 33a 页 WYG0944-0406c.png
李随奏铸秘书阁图书印御书正副本开元天宝以前
有小印印缝开成元年七月(戊辰朔)分察使奏秘书省四
库见在新旧书籍共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九月辛
卯敕秘省集贤欠书四万五千二百七十一卷令诸道
缮写 集贤注记前汉有金马石渠后汉有兰台东观
宋有揔明陈有德教周则虎门麟趾北齐则仁寿文林
方之今日岂得扶轮接毂哉开元二十四年驾还西京
敕集贤掌书籍三分留一贮东都天宝十一载十月敕
秘书省检四库书与集贤院填写(六月二十四日敕秘书监李成𥙿排比四)
卷五十二 第 33b 页 WYG0944-0406d.png
 库书先具奏闻(天宝三载闰二月更造四库书籍) 韩文秘书御府也天子
犹以为外且远不得朝夕视始更聚书集贤殿别置校
雠官曰学士曰校理常以丞相为大学士由是集贤之
书盛积尽秘书所有不能处其半(广德二年七月甲辰以集贤院图书坠失)
(开求书之令一卷赏千钱) 龙城录开元文籍最备集贤院所藏至
七万卷学士张说等四十七人分司典籍 若开
群玉之府指麾联累圭璋琮璜之状各有列位不
卷五十二 第 34a 页 WYG0944-0407a.png
失其序虽第其价可也 汉裒七略之文唐分四录之
目薛夏建议内外始分郑默励精朱紫斯别观物者必
于其会瓶水知天下之冰堂下之阴知日月之行理则
固然然未若广川大陆会三光五岳之气辟明阖晦轇
轕降升一揽而尽阴阳舒惨之变也

唐吴兢书目

志西斋书目一卷分五十七部揔一万四百有三卷(崇文)
(目同)又东斋史目三卷杜信东斋籍二十卷类书有虞世
南北堂书钞一百七十三卷(崇文目有河南东斋史目录)
卷五十二 第 34b 页 WYG0944-0407b.png

唐弘文殿四部群书

见弘文馆(会要)

唐贞元御府群书新录

柳文陈京行状云京为秘书少监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
集贤学士在集贤奏秘书官六员隶殿内而刋校益理
求遗书凡增缮者乃作艺文新志名曰贞元御府群书
新录 徐坚碑迁太子文学时秘阁群籍讹谬敕召学
卷五十二 第 35a 页 WYG0944-0407c.png
士详定公为之刋缉卷盈二万崇文目唐秘书阁书
目四卷

唐十三代史目

晁氏志三卷唐殷仲茂撰(唐志宗谏七卷)辑史记两汉三国晋
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周隋史籍篇次名氏国朝杜镐以
唐五代书目续之

朱遵度群书丽藻目录

中兴书目南唐朱遵度撰古今文章著为六例一曰六
籍琼华二百五十卷二曰信史瑶英一百八十卷三曰
卷五十二 第 35b 页 WYG0944-0407d.png
玉海九流三百五十卷四曰集苑金峦五十卷五曰绛
阙蕊珠四十卷六曰凤首龙编一百三十卷合为二百
六十七门总杂文一万三千八百首勒成一千卷又别
撰为目录五十卷

太平兴国三馆四库书籍 崇文院六库书籍

五季时三馆在右掖门内止十馀楹书才数樻太平兴
国二年始于乾元殿东改建三年成迁旧馆之书(实录兴国)
卷五十二 第 36a 页 WYG0944-0408a.png
(中始于乾元殿东创修三馆列四库书籍)二月丙辰朔(通略庚辰)赐名崇文院院
之东庑为昭文书库南庑为集贤书库西庑有四库分
四部为史馆书库(辛巳幸观书)凡六库书籍正副夲八万卷
雍熙中建秘阁于此分内库书籍藏之(或云秘阁藏图书国学藏经典)
(三馆藏史传) 兴国九年正月壬戌诏中外上三馆阙书及
三百卷当甄录自是四方书籍往往间出上谓侍臣曰
教化之本治乱之原无书籍何以取法今三馆贮书数
虽不少若观开元书目即遗逸尚多宜广行求访乃诏
以开元四部书目比校阙者搜访具录所少书示中外
卷五十二 第 36b 页 WYG0944-0408b.png
政和八年四月二十九日滕康奏秘阁四部书秘书郎
掌之四库书校书郎正字掌之宣和四年四月丙午(十八)
(日)诏建局以补缉校正文籍为名缮写寘宣和殿太清
楼秘阁又诏搜访阙书

太宗清心殿图籍 宝元编资善堂书籍

太宗于后苑建清心殿藏图籍以资游观尝于此读御
览致飞鹊之异(或云淳化元年正月作而御览成于兴国八年当考) 熙宁三年
卷五十二 第 37a 页 WYG0944-0408c.png
冬命李清臣刘挚等校观文殿御览书籍 宝元二年
三月癸丑命贾昌朝王宗道编排资善堂书籍(四月癸未罢之)

淳化秘阁群书(见阁类)

两朝艺文志祖宗藏书之所曰三馆秘阁在左升龙门
北是为崇文院自建隆至祥符著录揔三万六千二百
八十卷八年馆阁火移寓右掖门外谓之崇文外院借
太清楼本补写既多损蠹更命缮还天圣三年成万七
千六百卷归于太清九年冬新作崇文院馆阁复而外
院废时增募写书史专事全缉景祐初命翰林学士张观
卷五十二 第 37b 页 WYG0944-0408d.png
知制诰李淑宋祁编四库书判馆阁官覆视录校二年
上经史八千四百二十五卷明年上子集万二千三百
六十六卷差赐官吏器币诏求逸书复以书有谬滥不
全始命定其存废因仿开元四部录为崇文总目庆历
初成书凡二万六百六十九卷然或相重亦有可取而
误弃不录者嘉祐四年右正言秘阁校理吴及言内臣
监馆阁久不更书多亡失补写不精请选馆职分吏编
卷五十二 第 38a 页 WYG0944-0409a.png
写求访所遗令陈襄蔡抗苏颂陈绎编定四馆书不兼
他局二年一代遂用黄纸写印正本以防蠹败又选京
朝州县官四人编校二年迁馆职阙即随补岁馀诏曰
国初承五代之后简编散落三馆聚书仅才万卷其后
平定列国先收图籍亦尝分遣使人屡下诏令访募异
本校定篇目听政之暇无废览观然比开元遗逸尚众
宜加赏以广献书中外士庶并许上馆阁阙书卷支绢
一匹五百卷与文资官明年冬奏黄本书六千四百九
十六卷补白本二千九百五十四卷赐宴如景祐自是
卷五十二 第 38b 页 WYG0944-0409b.png
编写不绝收献书二百一十七部千三百六十八卷合
崇文总目除前志所载删去重复讹谬定著一千四百
七十四部八千四百九十四卷篇列次于此 谢泌传
端拱初直史馆言图书多失次序唐景龙中尝分经史
子集为四库命薛稷沈佺期武平一马怀素分掌遂令
分典四部以泌知集库

咸平馆阁图籍目录(图一作书)

卷五十二 第 39a 页 WYG0944-0409c.png
咸平元年十一月以三馆秘阁书籍岁久不治诏朱昂
杜镐与刘承圭整比著为目录二年闰三月甲午诏三
馆写四部书来上当置禁中以便观览三年二月丙午
昂以司封郎中加吏部镐以校理为直秘阁赐金紫昂
等受诏编馆阁图籍目录至是奏御故奖之(中兴书目有皇朝秘)
 阁书目一卷十九门六千七百九卷不知作者(景德四年五月己亥广秘阁先是上谓辅臣曰国家搜访图)
(书其数渐广臣庶家有聚书者皆令借目录参校内府馆阁所有缺者借本补写所得甚多祥符中献书者十)
(九人赐出身得万七百五十四卷)五年七月庚戌幸三馆秘阁阅四部
书景德三年四月丙子幸崇文院观四库图籍祥符八
卷五十二 第 39b 页 WYG0944-0409d.png
年十二月甲辰命枢使王钦若提点写校阁馆书籍翰
林学士陈彭年副焉

景德太清楼四部书目 嘉祐补写太清楼书

景德四年三月乙巳召辅臣对于苑中登太清楼观太
宗圣制御书及新写四部群书上亲执目录令黄门举
其书示之总太宗圣制诗及故事墨迹三百七十五卷
文章九十二卷经库二千九百一十五卷史库七千三
卷五十二 第 40a 页 WYG0944-0410a.png
百四十五卷子库八千五百七十一卷集库五千三百
六十一卷四部书共二万五千一百九十二卷(长编云楼藏太)
(宗御制及墨迹九百三十四卷轴四部群书二万二千七百二十五卷)又出御制太清楼
新写御览书籍记又东至玉宸殿云云初兴国四年建
太清楼于迎阳门后苑真宗藏太宗御制墨迹石本咸
平二年闰三月甲午诏三馆写四部书一置龙图阁一
藏后苑太清楼四年十月直集贤院李建中言太清楼
书宜选官重校上因阅书目见缺书尚多甲子诏求逸
书五年十二月甲申以尚有舛误而未雠对者犹二万
卷五十二 第 40b 页 WYG0944-0410b.png
卷令流内铨择官详校试十五人诗论于银台得刘均
聂震等七人于崇文院校勘大官供膳景德元年三月
丁酉直秘阁黄夷简等上校勘新写御书凡二万四千
一百六十二卷(作九十二则与前目同但前目云五千)校勘六人授秘阁
校理(赐缗帛)祥符五年八月庚申奉安太宗御集于楼七
年三月癸巳天禧二年十一月辛未召群臣观书于楼
 天禧元年八月壬申校勘所言学究侯惟哲刘漙献
卷五十二 第 41a 页 WYG0944-0410c.png
太清楼无本书各五百卷请甄录从之初祥符中补写
三馆书借太清本多损蠹遂留为三馆正本副写还之
天圣三年四月丁丑写成万七千六百卷归于太清楼
六月丙辰陈从易等以校太清楼所藏十代兴亡论妄
加涂窜降职(宝元嘉祐屡观书于此)嘉祐七年六月丁亥秘阁上
补写御览书籍先是欧阳修言太清楼书因宣取入内
颇不全诏内臣检所缺书录上中书省缮写至是上之
元祐七年五月十九日秘省言高丽献书多异本馆阁
所无诏校正二本别写藏太清楼天章阁
卷五十二 第 41b 页 WYG0944-0410d.png

景德玉宸殿藏书(详见观御书)

景德四年三月乙巳召辅臣至玉宸殿盖退朝燕息之
所帷帐无文采历翔鸾仪凤二阁作五言诗从臣皆赋
殿在太清楼之东聚书八千馀卷上曰此唯正经正史
屡经校雠他小说不与其后群书又增及一万一千二
百九十三卷太宗御集御书又七百五十二卷

祥符龙图阁四部书(书目)景德六阁图书

卷五十二 第 42a 页 WYG0944-0411a.png
建隆初三馆书仅万二千馀卷及平诸国收图籍蜀江
南最多开宝中参以旧书为八万卷(凡得蜀书一万三千卷江南书二万)
(馀卷)至祥符凡三万六千三百八十卷崇文院龙图阁皆
有四部(真宗谓辅臣曰臣庶家有聚书者朕皆借其目录参校借本抄填之) 志咸平二
年闰三月甲午诏三馆写四部书籍二本一置龙图阁
一置太清楼御制御书皆在上亲赞序刻石纪其数(四年)
(十一月丁亥观书)祥符二年九月丁丑召宁王元渥等于龙图
阁观书目祥符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戊寅召近臣观龙
图阁太宗御书及四部书籍又至阁西观画命马知节
卷五十二 第 42b 页 WYG0944-0411b.png
评之(东京记云祥符初建龙阁据此则咸平初已建矣) 实录景德二年四月
戊戌幸龙阁阅太宗御书观诸阁书画阁藏太宗御制
御书并文集揔五千一百十五卷轴册下列六阁经典
揔三千三百四十一卷(目录三十卷正经经解训诂小学仪注乐书)史传揔
七千二百五十八卷(目录四百四十二卷正史编年杂史史抄故事职官传记岁时刑法)
(谱牒地理伪史)子书揔八千四百八十九卷(儒家道书释书子书类书小说算术)
(医书)文集揔七千一百八卷(别集揔集)天文揔二千五百六十
卷五十二 第 43a 页 WYG0944-0411c.png
一卷(兵书历书天文占书六壬遁甲太一气神相书卜筮地理二宅三命选日杂录)图画揔七
百一轴卷册 古画上中品新画上品(又古贤墨迹揔二百六十六卷)上曰退朝之
暇聚图书以自娱(揔二万九千七百十四卷)又曰龙阁书屡经雠校
最为精详已传写一本置太清楼朕求书备至故奇书
秘籍无隐焉 祥符六年正月庚戌赐王旦已下龙图
阁书籍图画目六阁图书赞

祥符宝文统录

九年二月己酉王钦若上详定道藏经凡三洞四辅四
千三百五十九卷初唐明皇撰琼纲裁三千馀卷(唐明皇命)
卷五十二 第 43b 页 WYG0944-0411d.png
 方士为琼纲四卷(志道士张仙庭三洞琼纲三卷)皇朝得七千馀卷命徐铉等
校勘得三千七百三十七卷分寘上清太一宫祥符三
年选官详校钦若揔之删一百二十卷又求得七百二
十七卷揔为目录诏赐名圣制序 唐志神仙三十五
家五十部三百四十一卷不著录六十二家二百六十
五卷道藏音义目录一百一十三卷崔湜薛稷沈佺期
道士史崇玄等撰 隋志道经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
卷五十二 第 44a 页 WYG0944-0412a.png
百一十六卷有经戒饵服房中符录 宋邓自和撰道
藏书目一卷

景祐编三馆秘阁书籍 (崇政殿观书)

景德元年闰六月辛酉命翰林学士张观知制诰李淑
宋祁编排三馆秘阁书籍判馆阁盛度章得象石中立
李仲容覆视之二年十月己未馆阁上所校两库经史
八千四百二十五卷赐器币三年五月庚辰求逸书十
月甲寅命知制诰王举正看详乙丑御崇政殿观二馆
秘阁新校两库子集书凡万二千馀卷赐校勘官器币
卷五十二 第 44b 页 WYG0944-0412b.png
又赐宴崇文院

庆历崇文总目

庆历元年十二月己丑翰林学士王尧臣等上新修崇
文总目六十卷(尧臣与聂冠卿郭稹吕公绰王沬欧阳修等撰以四馆书并合著录)中兴书 
 目云六十六卷当考(国史志崇文总目六十六卷序录一卷多所缪误)长编云总目亦有可取而误弃不 
(录者)其书总数凡三万六千六十九卷自太祖平定四方
天下之书悉归藏室太宗真宗访求遗逸小则偿以金
卷五十二 第 45a 页 WYG0944-0412c.png
帛大则授之以官又经书未有板者悉令刋刻由是大
备起秘阁贮之禁中景祐元年闰六月以三馆秘阁所
藏有缪滥不全之书辛酉命翰林学士张观知制诰李
淑宋祁将馆阁正副本书看详定其存废伪谬重复并
从删去内有差漏者令补写校对仿开元四部录约国
史艺文志著为目录仍令翰林学士盛度等看详至是
上之庚寅以提举张观宋庠王尧臣及冠卿稹并加阶
封编修吕公绰等进职 崇文目有目录十九部一百
七十九卷始于符瑞图目一卷终于学士院杂撰目一卷
卷五十二 第 45b 页 WYG0944-0412d.png

嘉祐编定书籍 昭文馆书

嘉祐四年二月(丁丑)置馆阁编定书籍官以秘阁校理
蔡抗陈襄集贤校理苏颂馆阁校勘陈绎分史馆昭文
馆集贤院秘阁而编定之初右正言吴及言祖宗更
五代之弊设文馆以待四方之士而公相率由此进故
号令风采不减汉唐近年用内臣监馆阁书库借出书
籍亡失已多又简编脱落书史补写不精非国家崇乡
卷五十二 第 46a 页 WYG0944-0413a.png
儒学之意请选馆职三两人分馆阁吏人编写书籍其
私借出与借之者并法坐之仍请求访所遗之书因命
抗等令不兼他局二年一代之六月己巳又益编校官
每馆二员给本官食公使十千及二年者选人京官除
馆阁校勘朝官除校理(实录各一员王陶赵彦若傅卞孙洙)六年十二月
辛丑三馆秘阁上写黄本书六千四百九十六卷补白
本书二千(一云一千)九百五十四卷二十二日壬寅遣中使
诏中书枢密院(宰臣韩琦以下)合三馆秘阁官属四十一人赐
宴以嘉其勤(宴崇文院刻石记于院之西壁)先是崇文白本书岁久多
卷五十二 第 46b 页 WYG0944-0413b.png
蠹又多散失置官校正补写别本亦以黄纸以绝蠹败
至是上之其编校官昭文馆职方员外孟询(一作恂)大理
评事赵彦若史馆集贤校理窦卞大平司法参军曾巩
集贤院国子监直讲钱藻秘阁馆阁校勘孙洙国子监直
讲孙思恭校小学太常慱士张次立七年三月辛酉诏
参知政事欧阳修提举三馆秘阁写校书籍仍诏两制
看详天下所献遗书六月丁亥秘阁上补写御览书籍
卷五十二 第 47a 页 WYG0944-0413c.png
先是判阁欧阳修言秘阁初为太宗藏书之府并以黄
绫装潢谓之太清本后多宣取入内请降旧本补写之
遂诏龙图天章宝文阁太清楼管掌内臣检所缺书录
上于门下省誊写至是上之赐判阁范镇及管掌补写
银绢有差十二月诏以所写黄本一万六百五十九卷
黄本印书四千七百三十四卷(总一万五千三百九十三)悉送昭文
馆七史板本四百六十四卷送国子监以校勘功毕明
年遂罢局先是五年八月壬申诏国家承五代后三馆
聚书才万卷后平列国先收图籍屡下诏令访募异本
卷五十二 第 47b 页 WYG0944-0413d.png
至景祐中校定篇目然比开元旧录遗逸尚众中外士
庶许上馆阁阙书每卷赐帛一匹五百卷官之(六年六月开献)
 书之路诏诸道搜访(中兴书目有嘉祐搜访阙书目一卷首载六年六月求遗书诏书)或云四馆之职历 
(差陈洙至王安国十六人熙宁中罢局七年置补写所)国朝三馆书直馆官校对及收诸国图籍实馆阁或 
(召京朝官校之皆题名卷末) 宝元二年正月丙午学士院言奉诏
详定阴阳禁书请除孙吴子历代史天文律历五行志
并通典所引诸家兵外馀悉为禁书从之(学士院司天监定系禁书)
卷五十二 第 48a 页 WYG0944-0414a.png
(籍十四门为目录一卷) 中兴书目熙宁七年国子监书总一百
二十五部今存书目一卷 国史志乾德六年史馆新
定书目四卷

李淑图书十志

中兴书目淑皇祐中撰邯郸书目十卷子德刍再集其
目三十卷淑藏书二万八百十一卷著为目录凡五十
七类至是比旧少一千一卷 序曰儒籍肇刘略荀簿
王志阮录讫元毋乃备藏家者唯吴斋著目宋戢戈讲
道延阁广内官书三万六千二百八卷计开元见目十
卷五十二 第 48b 页 WYG0944-0414b.png
不五六崇文目剟去五千 晁氏志淑载其家所藏图
书五十七类经史子集通计一千八百三十六部二万
三千一百八十六卷其外又有艺术志道书志画志通
为八目

元祐秘阁书目 政和秘书总目

中兴书目秘书省书目二卷(凡一万四千九百馀卷)史馆新定书
目四卷分四部总一万四千四百九卷(不知作者) 会要熙
卷五十二 第 49a 页 WYG0944-0414c.png
宁七年置补写所元祐二年六月八日秘书省言秘写
秘阁黄本以崇文总目比校别造书目八月罢补写书
籍局四年五月秘省言江南西川荆浙等书先朝收取
入馆今散失将尽欲贮于下库内有唐朝旧书别藏馆
阁绍圣元年闰四月罢校对黄本崇宁二年五月秘阁
书写成二千八十二部未写者一千二百一十三部及
阙卷二百八十九立程限缮录大观四年五月十日秘
监何志同奏庆历总目号为全备者不过二万馀卷阙
逸浸多请颁其数求访政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戊戌
卷五十二 第 49b 页 WYG0944-0414d.png
校书郎孙觌奏四库书尚循崇文旧目顷访求遗书总
目之外凡数百家几万馀卷请撰次增入总目合为一
卷诏觌及著作郎倪涛校书汪藻刘彦适撰次名曰秘
书总目

绍兴求书阙记 群玉会记(又见求书类)

十七年郑樵按秘省所颁阙书目录集为求书阙记七
卷外记十卷又总天下古今书籍分类为群玉会记三
卷五十二 第 50a 页 WYG0944-0415a.png
十六卷徐士龙编求书补阙一卷

绍兴御府书籍

见校定经史类

晁公武读书志

晁公武读书志四卷初南阳井氏(度)传录蜀中书甚富
举以与公武公武分为四部经类十史类十三子类十
六集类三每读一书撮其大旨论之绍兴二十一年自
(读书志有田镐书目六卷)群书备检十卷  郑樵校雠略曰欲明书者
在明类例总古今有无之书为之区别凡十二类百家
卷五十二 第 50b 页 WYG0944-0415b.png
四百二十二种

淳熙中兴馆阁书目 嘉定续书目

绍兴初再改定崇文总目秘省续编四库阙书淳熙四
年十月少监陈骙等言乞编撰书目五年六月九日上
中兴馆阁书目七十卷序列一卷(序列凡五十五条)凡五
十二门计见在书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较崇
文所载多一万三千八百十七卷复参三朝史志
卷五十二 第 51a 页 WYG0944-0415c.png
多八千二百九十卷两朝史志多三万五千九百
九十二卷闰六月十日令浙漕司摹板 淳熙四
年陈骙编馆阁录载秘阁诸库书目御札六百七
轴三十五册五道太上圣政六十一册日历一千二
册并藏阁上经史子集四类一万三千五百六卷三千
九百五十八册分两库御前书经史子集四类二千五
百二卷六百十四册四库书经史子集二万三千五百
八十三卷六千五百十二册续搜访库经史子集二万
三千一百四十五卷七千四百五十六册诸州印版书
卷五十二 第 51b 页 WYG0944-0415d.png
六千九十八卷一千七百二十一册 五年九月十四
日诏秘省印馆阁书目以二十部进入馀赐幸省赴坐
官各一部(先是三月骙等言庆历元年崇文总目成参政王举正上今书目成书宜于参政过局日)
(观阅投进从之) 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吏部侍郎阎苍舒请秘
省录见有书目送四川制置司参对官书目录缮写上
之 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秘书郎莫叔光请诏诸路
监司守臣各上书目以馆阁书目参对有未收之书移
卷五十二 第 52a 页 WYG0944-0416a.png
文取索从之 嘉定三年编次御制御扎目录 中兴
馆阁续书目秘书丞张攀等乞编新目以续前书得书
七百五十二家八百四十五部凡一万四千九百四十
三卷嘉定十三年四月上
晁说之曰刘歆告扬雄云三代之书蕴藏于家直不计
耳顾弗多耶今有一周易而无连山归藏有一春秋而
无千二百国宝书及不修春秋有卿礼二士礼七大夫
礼二诸侯礼四诸公礼一而天子之礼无一传者以隋
唐经籍志吴氏西斋录求于今其存有几 藏书上矣
卷五十二 第 52b 页 WYG0944-0416b.png
周有藏史典简策鲁有御书在象魏 曲台之礼九师
之易乐分龙赵诗析齐韩陈农所未究河间所未辑有
一于此罔不兼综 韩起观典于鲁国知周道之所以
兴萧何收籍于关中见秦业之所以替 人拾青紫家
怀铅素求古文于孔壁收竹书于汲冢 搢绅先生聚
蠹简于内輶轩使者采遗篆于外刋正分其朱紫缮写
埒于丘山外史所未录既盈太常之藏中经所未载盛
卷五十二 第 53a 页 WYG0944-0416c.png
积秘室之府比夫轩皇宛委穆满羽陵炎汉广内有晋
秘阁何异牛宫之水蚁垤之林 张华海内之秘班斿
禁中之副 擿发异闻皆黄香之不见沉研精义多郭
璞之未详 紫台秘典绿帙奇文羽陵蠹迹嵩山落简
 虞初稗官之说凡将急就之文 如游群玉之府琮
璜圭璧琼瑶宝璐光明焜晃莫敢注视如行衡霍嵩岱之
境山辉川媚云蒸霞蔚龙拿凤跂苍翠诡异使人应接
不暇 汉家天禄萃九流七略之篇唐室集贤广四库
万签之目 考遗编于鲁壁缉蠹简于羽陵 蓬山芸
卷五十二 第 53b 页 WYG0944-0416d.png
观之书群玉垂金之记鲁宫藏篆汲冢遗编 羽陵青
简妫泉绿字 虫篆鸟迹汗简编蒲 探逸典于酉阳
访遗编于汲郡 汉臣三箧梁相五车 羽陵蠹书酉
阳逸典 外史所掌广内所司 庄周十七之寓言虞
初九百之小说 丹函翠蕴绨帙缥囊 人文掞天薰
郁歆艳灏灏噩噩排商轹周 与奎壁日月激冲光明
 玉海卷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