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九
卷四十九 第 1a 页 WYG0944-0326a.png

卷四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四十九
            宋 王应麟 撰
 艺文
政要宝训(圣政)

 皇祖之训著于夏书文王之谟述于周命商书立言
 陈烈祖之成德汉弼论道守高皇之定规魏相称国
 家旧事可以奉行文宗读贞观要录有意求治
卷四十九 第 1b 页 WYG0944-0326b.png
夏政典

书胤征政典曰云云注夏后为政之典籍若周官六卿之
治典

夏训 周训 训语 训典

书五子之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注禹有训戒)
其二曰训有之其四曰有典有则(注典谓经籍) 胤征圣有
谟训 伊训圣谟洋洋 说命学于古训 多士殷先
人有册有典 顾命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注大训虞)
卷四十九 第 2a 页 WYG0944-0327a.png
(书典谟) 毕命弗率训典殊厥井疆 君牙由先正旧典
时式(注先正之臣所行故事旧典文籍)丕显哉文王谟 诗烝民古训
是式 左传襄四年魏绛曰夏训有之注夏书 周语
祭公谋父曰我先世后稷事虞夏夏之衰也不窋失其
官不敢怠业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奕世载德太子晋曰
若启先王之遗训省其典图刑法而观其废兴 晋语
阳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 楚语申叔时曰
教之训典使知旅类行比义焉(注训典五帝之书)左史倚相能
道训典 郑语史伯曰训语有之(注周书) 汉志道家周
卷四十九 第 2b 页 WYG0944-0327b.png
训十四篇注师古曰刘向别录云人间小书其言俗薄
 淮南子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 说文典五
帝之书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 唐历志仲康肇位四
海复修大禹之典

唐太宗政典

李延寿传撰太宗政典调露中高宗观之咨美直笔赐
其家帛五十段藏副秘阁别录以赐皇太子 会要(旧史)
卷四十九 第 3a 页 WYG0944-0327c.png
(同)调露二年二月一日丙午诏故符玺郎李延寿撰政
典一部辞殚雅正写两本一付秘书一本赐皇太子
志杂史李延寿太宗政典三十卷(一本云又政典三篇太宗撰开元中臣僚)
(献之)儒家杨浚圣典三卷校书郎开元中上类书刘秩政
典三十五卷

唐贞观政要 太宗勋史

志杂史吴兢贞观政要十卷太宗勋史一卷 书目兢
于太宗实录外采太宗与群臣问对之语以备劝戒为
政要凡四十篇十卷始君道政体任贤求谏终于谨终
卷四十九 第 3b 页 WYG0944-0327d.png
表云比见朝野士庶论及国家政教者咸云若陛下之
圣明克迈太宗之故事则不暇远求上古之术必致太
平之业序云有唐良相曰侍中安阳公源乾曜中书令
河东公张嘉贞爰命下才备加甄录君道政体(一卷)任贤
求谏纳谏(二)君臣鉴戒论择官上下论封建(三)太子诸
王定分尊师傅教戒太子规諌太子(四)仁义论忠义孝
友公平诚信(五)俭约谦逊仁恻谨所好谨言语杜谗邪
卷四十九 第 4a 页 WYG0944-0328a.png
论悔过论奢纵论贪鄙(六)崇儒学文史礼乐(七)务农刑
法赦令辨兴亡贡赋(八)谨征伐议安边(九)行幸田猎灾
祥谨终(十)凡十卷四十篇既以魏徵论为君之道为首
又以徵论克终之道为末盖太宗时惟徵为善谏上有
所问必指近事以为据而不为泛滥迂阔激讦之言太
宗乐闻而喜从之治几成康徵功为多按兢表上是书
史缺岁月兢序有曰有唐良相曰侍中安阳公中书令
河东公命加甄录以表考之乾曜嘉贞开元八年五月
始拜是官(按本纪开元八年乾曜为侍中张嘉贞为中书令十一年而嘉贞贬十五年乾曜罢)
卷四十九 第 4b 页 WYG0944-0328b.png
九年九月张说亦相若二公并相之时盖可知矣其上
于开元八年九年欤 会要元和二年十二月谓宰臣
曰近读贞观政要粗见当时之事以太宗神武一事少
差谏者往复数四况朕寡昧事不得中者卿须十论不
得一二而已六年三月帝曰尝读贞观政要见太宗立
言行事动本至仁 文宗赞文宗恭俭儒雅出于天性
尝读太宗政要慨然慕之及即位锐意于治故大和之
卷四十九 第 5a 页 WYG0944-0328c.png
初政事修饬号为清明 魏谟传文宗读贞观政要思
魏徵贤诏访其后同州刺史杨汝士荐徵孙谟拜右拾
(大和九年十月) 通鉴宣宗书贞观政要于屏风每正色拱
手而读之 宋朝仁宗庆历七年四月辛未尝读太宗
政要亦云太宗言任人必以德行学业为本王圭曰人
无学业岂堪大任帝复曰人臣不可不知书宰相尤须
有学

唐开元政要

杨嗣复传开成四年(会要作三年)文宗閤内谓宰臣曰(会要云延)
卷四十九 第 5b 页 WYG0944-0328d.png
(英閤)新修开元政要叙置如何嗣复曰臣等未见陛下欲
以此书传示子孙则宣付臣等参详可否缘开元政事
与贞观不同或好畋游或好声色选贤任能未得尽美
撰述示后所贵作程岂容易哉 志杂史李康明皇政
录十卷(崇文目同)

唐录政要

志杂史类凌璠十二卷(崇文目同)昭宗时江都尉 书目十
卷四十九 第 6a 页 WYG0944-0329a.png
三卷起献祖宣帝至唐末以事系年冠之甲子

咸平圣政录(见录类)

六年八月戊寅直秘阁钱惟演上二卷诏付史馆

天僖圣政记(见御集类)

五年三月百五十卷

乾兴真宗政要

乾兴元年九月戊子召辅臣至延庆殿东庑观金书真
宗谢天书表及出政要十卷示之政要盖上于先帝圣
纪中掇其事之要者纂为此书
卷四十九 第 6b 页 WYG0944-0329b.png

天圣三朝宝训(详见帝学)

天圣五年十月乙酉监修史王曾言唐史官吴兢于正
史实录外录太宗与群臣问对之语为贞观政要今欲
采太祖太宗真宗实录日历时政记起居注其间事迹
不入正史者别为一书与正史并行从之六年五月曾
奏委李淑修纂宋绶冯元看详九年二月淑又奏直集
贤院王举正同修十年正月(即明道元年)敕以三朝宝训为
卷四十九 第 7a 页 WYG0944-0329c.png
名明道元年二月癸卯书成凡三十卷监修国史吕夷
简诣承明殿上进赐编修官王举正李淑章服参详冯
元夏竦监修吕夷简第赐器币宝元二年十二月二十
日诏侍读学士李淑就资善堂删整三朝宝训以备来
春进读闰十二月淑乞令丁度同修诏可康定元年四
月十八日淑又言宝训欲先读第一卷政体听断事外
却取第十三卷以后将帅边防夷狄事进读庶几戎备
边政蚤得敷启(宝元二年十一月六日以皇子生宴辅臣宗室于太清楼观三朝宝训赐御诗)
(又出天人祥异书)庆历初命侍臣即迩英延义二阁与前史更
卷四十九 第 7b 页 WYG0944-0329d.png


康定永熙政范(见御集)

二卷(一云三卷)

庆历三朝太平宝训(亦曰祖宗故事亦曰太平故事)

中兴书目三朝太平宝训二十卷(三朝政要释明策备)门类始于
赏罚终于延谏臣(一云纳直谏)其间典法深大今世不能遵
守者于逐事之后各释其意意相类者止释一事明白
卷四十九 第 8a 页 WYG0944-0330a.png
者不复释(绍兴八年七月吕源为增释上之) 庆历三年九月枢密副
使富弼请考祖宗故事可行者为书(言欲选官置局将三朝典故及久来)
(诸司所行可用文字分门类聚编成一书)置在二府俾为模范得以遵守上
嘉其奏丙戌命史馆检讨王洙集贤校理余靖欧阳修
秘阁校理孙甫等同编命弼领之名曰太平故事四年
九月上之凡九十六门二十卷弼为序凡三朝赏罚之
权威德之本责任将帅之术升黜官吏之法息费强兵
之制禦戎平寇之略宽民恤灾之惠睦亲立教之本御
臣防患之机察纳谏诤之道率编录焉 绍圣三年九
卷四十九 第 8b 页 WYG0944-0330b.png
月四日太仆寺簿龚夬请诏儒臣自仁宗至元丰之末
续加编类

庆历三圣政范

庆历中诏三馆臣僚言事秘阁校理孙甫撰三圣政范
以进凡十三事(一本作三朝政事十三篇)以进皆治体之要(大略以祖宗故)
(事校当世治有所不逮者论述为讽谏)仁宗嘉纳之改右正言知谏院

三朝圣政录

卷四十九 第 9a 页 WYG0944-0330c.png
嘉州判官石介撮取太祖太宗真宗三圣之政为书凡
十九条始君道英断谨惜名器终戒贪吏每篇末
自为赞以申讽谕序曰唐吴兢为贞观政要臣窃
效之作三朝圣政录韩琦为序谓上以述列圣之
美次以达一人之听 建炎四年五月饶州进士
程康国上三朝圣政录赞十一日赐银三十两
书目皇朝政录十二卷纪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圣政以
三朝相臣姓氏各附卷末不知作者永熙宝训二卷李
昉相太宗修时政记其子宗谔录遗藁纂出五十六事
卷四十九 第 9b 页 WYG0944-0330d.png
进于仁宗朝国朝宝训二十卷不知作者别为二十门
摭开宝讫治平中政事谟训之大者神宗宝训五十卷
不知集者载圣政凡七十三门德音宝训三卷中书舍
人曾肇采神宗谟训事迹分四十六门编辑上之

庆历读祖宗圣政录

庆历四年二月二十三日丙辰帝御崇政殿西閤(一作迎阳)
(閤)閤中四壁各张画图载前代帝王美恶之迹可为规
卷四十九 第 10a 页 WYG0944-0331a.png
戒者命两府臣僚入閤观之既而宣天章阁侍讲曾公
亮讲毛诗王洙读祖宗圣政录侍读丁度读前汉书数
刻而退自西边用师罢进讲说书赵师民上疏因献劝
讲箴至是复命讲读 景祐读正说于迩英 宝元观
三朝宝训于太清楼 庆历三年置三朝太平故事于
两府五年读三朝经武圣略于迩英 皇祐元年观三
朝训鉴图于迎阳门

仁宗君臣政要

张唐英编进自天圣初至嘉祐八年三月凡二百八十
卷四十九 第 10b 页 WYG0944-0331b.png
有五条分四十卷(随事立题)

元丰两朝宝训 元丰圣训

元丰五年六月八日戊午宰臣王圭言天圣中修真宗
正史别录三朝宝训以备省览今当修仁英两朝宝训
诏吏部郎曾肇著作佐郎林希编修至六年四月十九
日书成凡二十卷希上之赐银绢二百绍兴六年五月
希子虡以副本来上(始于孝德终于治夷分七十六门) 起居舍人林
卷四十九 第 11a 页 WYG0944-0331c.png
虙编集神宗大猷丕训为一百门二十卷上之(起孝)
(德迄远夷)名元丰圣训 或取三朝两朝稡为五朝宝


元祐仁皇训典

书目六卷凡三百一十七事 国史修撰范祖禹采仁
宗圣政数百事编录成书名仁宗训典元祐七年进凡
六卷范祖禹作序云祖宗以圣继圣其治尚仁而仁宗
得其粹焉古者为书以劝戒人君唐吴兢作贞观政要
仁宗命史臣编三朝宝训神宗亦论次两朝事陛下又
卷四十九 第 11b 页 WYG0944-0331d.png
命臣以神宗之训上继五朝以备迩英进讲臣窃惟仁
宗言为谟训动为典则实守成之规矩致治之准绳谨
录天禧以来迄于嘉祐五十年之事凡三百十有七篇
为六卷名曰仁宗训典首上性至孝次却伞扇下庙门
次录囚徒终于仁民爱物此书惟纪述仁政大略学问
之事为别录具于帝学篇元祐七年十一月癸巳上(一本)
(云元祐七年十二月辛亥乞撰录成书八年正月十九日进长编同)序亦云八年正月上 建炎四年七月 
卷四十九 第 12a 页 WYG0944-0332a.png
(己巳诏范冲上之并帝学)

元祐修神宗宝训 (绍兴) 政典

六年八月二十三日吕大防言乞令史院修进先朝宝
训以备迩英进读从之 绍兴二十八年三月七日丁
卯监修沈该秘书少监曾几著作佐郎陈俊卿正字林
之奇上神宗宝训一百卷先是十三年诏张阐专修至
二十六年二月癸巳著作佐郎周麟之复请修纂神哲
两朝至是成书 大观四年张商英撰神宗政典六卷
三十篇宣和七年六月十四日七朝宝训书成 宣和
卷四十九 第 12b 页 WYG0944-0332b.png
中修哲宗宝训(不知年)

绍兴国朝训典

元年六月戊辰迪功郎诸葛行言献国朝训典乞为其
兄行仁推恩诏补行仁将仕郎

绍兴祖宗英睿龟鉴

十卷绍兴中欧阳安永撰太祖迄神宗六朝雄图远略
可行于今者编集著论上之十年正月二十九日诏赐
卷四十九 第 13a 页 WYG0944-0332c.png
束帛令秘省录进

绍兴太祖政要

书目一卷绍兴中秘书郎张戒采摭太祖圣政之大者
立题著论为十四篇上之

绍兴中兴圣语

绍兴二十六年五月丙辰左仆射沈该监修国史自秦
桧专政所书圣语多以己意有非玉音者该奏删之而
取国史所书自上即位至今通三十年纂为中兴圣语
六十卷
卷四十九 第 13b 页 WYG0944-0332d.png

隆兴祖宗事要

二年七月三日诏刘大辩进祖宗事要详备令尽录来


乾道哲宗宝训

三年三月二十二日同修史洪迈言修纂哲宗宝
训已成五月戊戌上之(一云五月六日进呈)凡一百门六十
卷并目录二卷 绍兴二十八年八月辛亥中
卷四十九 第 14a 页 WYG0944-0333a.png
书舍人王刚中兼史馆修撰修哲宗徽宗宝


乾道光尧圣政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丁亥诏曰朕惟太上皇帝临御三
纪法令典章粲然备具嗣位之初深惧坠失其议设官
裒集建炎绍兴以来诏旨条例以闻朕当与卿等恪意
奉行以对扬慈训既而命吏部侍郎徐度刑部侍郎路
彬裒集 隆兴元年三月十六日令编类圣政所修纂
光尧寿圣太上圣政凡大号令大政事合遵行者并编
卷四十九 第 14b 页 WYG0944-0333b.png
类每月投进以凌景夏有请也 乾道二年闰九月二
十九日己巳日历所上圣政六十卷十月癸酉恭进前
期设次于德寿宫其日皇帝诣德寿宫以圣政册北乡
躬进凡九百五条又御制序序曰夙寤晨兴兢兢业业
惟大猷是经旧章是循

淳熙光尧慈训

五年十一月一日右丞相臣浩言陛下登位十有七年
卷四十九 第 15a 页 WYG0944-0333c.png
亲闻太上圣训与夫陛下问对玉音外庭不得而知史
官不得而书请令辅臣随时奏请俾之登载日历或宣
付史馆别为一书使天下后世知圣朝慈孝之德从之
二十七日诏日历所书太上圣训皇帝问对玉音以光
尧慈训为名

绍熙孝宗圣政

淳熙十六年二月二十九日有旨令编类寿皇圣政绍
熙三年十二月四日上五十卷御制序十二月壬寅进
呈癸卯诣宫恭进凡六百四十一条五十册序曰宝章
卷四十九 第 15b 页 WYG0944-0333d.png
玉册希阔之典备于三宫庙谟宸断温厚之辞被于百
辟而咏歌休威摹写功德之人又遍天下岂惟史臣将
夫人能记之岂惟今日将后世亦能记之亦越成书是
训是式率旧因馀庶几底乂文王演易周公系辞父作
子述切所慕焉

绍熙寿皇圣范

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御史台检法李谦仿贞观政要仁
卷四十九 第 16a 页 WYG0944-0334a.png
皇训典诸书为寿皇圣范十卷共一百四十门一千一
百五十事始于圣朝盛事终于颂声

庆元光宗圣政

庆元六年二月戊寅(二十二日)上太上皇帝(光宗)圣政三十卷
(并日历会要玉牒同进)己卯率群臣进寿康宫亲制序先是五年
十月五日诏开局编类置检讨官二员(钟必万杨济)

嘉定高宗宝训 孝宗宝训

嘉泰二年二月十二日学士陈宗召请用天圣元丰故
事辑高宗宝训七月命史院修纂嘉定六年闰九月二
卷四十九 第 16b 页 WYG0944-0334b.png
十七日上七十卷十一月三日进读十四年终篇至十
四年五月九日壬辰又上孝宗宝训六十卷并目录二
卷繇圣孝至方技先是十一年三月壬辰任希夷等奏
修七月乙酉命袁燮编类

淳祐光宁宝训

四十卷淳祐十一年二月乙未上先是嘉定十四年七
月丁未开院修光宗宝训
卷四十九 第 17a 页 WYG0944-0334c.png

景定圣训

见东宫类
淳熙中校书郎刘光祖取太祖太宗治要汇为十节为
两朝圣范上之 蔡幼学撰国朝政要编年四十卷自
建隆迄靖康 李𡌴撰十朝纲要 陈傅良有开基事
要十卷亦曰建隆编 陆经记祖宗独断凡十事一卷
立国不以力胜仁理财不以利伤义御民不以权易信
用人不以才胜德 典贻于子孙政布于方策神墨灵
式粲然具存 是训是彝率乃攸行 洪业休德体尧
卷四十九 第 17b 页 WYG0944-0334d.png
蹈舜 秘如河图重若典宝 夏遵禹训商奉汤典周
守文武之法汉循高祖之律唐行太宗之制子孙享有
天禄咸数百年 校石渠之议不如奉高帝之诏书论
延英之诗宁若读太宗之政要 日诵帝尧之言祗率
文王之训如奉弘璧如宝大龟 夏书陈皇祖之训周
命述文王之谟 太祖圣略读于庆历仁皇训典览于
元祐 笃前人之成烈率乃祖之攸行 陶唐之隆顺
卷四十九 第 18a 页 WYG0944-0335a.png
考古典周成之美率由旧章

论史

 韩愈论史云后之作者在据事迹实录则善恶自见
 李翱谓指事载功则贤不肖易见

汉史要

隋志史要十卷汉桂阳太守卫飒撰约史记要言以类
相从张莹撰史记正传九卷 唐志杂史类卫飒史记
要传十卷王延秀史要二十八卷 蜀志孟光锐意三
史 北史刘炳延明以三史文繁著略记百三十篇八
卷四十九 第 18b 页 WYG0944-0335b.png
十四卷 隋志史汉要集二卷晋祠部郎王茂抄史记
入春秋者不录(唐志同)三史要略二十九卷吴张温撰(唐志)
(三十卷)

晋谯周古史考

司马彪传谯周以司马迁史记书周秦以上或采俗语
百家之言不专据正经周于是作古史考二十五篇皆
凭旧典以纠迁之谬至晋泰始中司马彪复以周为未
卷四十九 第 19a 页 WYG0944-0335c.png
尽善条古史考中凡百二十二事为不当多据汲冢纪
年之义亦行于世 蜀志谯周撰定法训五经论古史
考书之属百馀篇 隋志古史考二十五卷晋义阳亭
侯谯周撰(唐志同) 左传正义谯周考古史以为炎帝与
神农各为一人 小司马三皇本纪按古史考

蜀诸葛亮论前汉事

隋志正史类一卷

晋汉书集解

史通汉书旧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各为音义自别施
卷四十九 第 19b 页 WYG0944-0335d.png
(隋志汉书一百十五卷应劭集解唐志服虔音训一卷应劭集解音义二十四卷)至典午中
朝爰有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又颇以意增益时辨
前人当否号曰汉书集注(隋志晋灼集注十三卷)金行播迁此书
不至江左爰自东晋至于梁陈南方学者皆弗之见有
臣瓒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又总集诸家音
义稍以己之所见续厕其末举駮前失喜引竹书凡二
十四卷后人不知臣瓒所作乃谓之应劭等集解斯不
卷四十九 第 20a 页 WYG0944-0336a.png
审矣 索隐班氏书诸儒共所钻仰蔡谟集解之时已
有二十四家太史书残文断句尤难考详古今注解者
绝希 蔡谟传总应劭已来注班固汉书者为集解(刘臻)
(精于两汉书时称汉圣) 隋志晋刘宝汉书驳议二卷(宝为中庶子侍皇太)
(子讲汉书) 隋志梁时明汉书有刘显(音二卷)韦棱(续训五卷)陈有
姚察(训纂三十卷集解一卷定汉书疑二卷)隋有包恺(音十二卷)萧该(音义十二卷)
(今本二卷)并为名家(汉书学以萧包为宗匠)史记传者甚微梁有孟康
音九卷刘孝标注一百四十卷陆澄注一百二卷梁元
帝注一百十五卷(并亡)项岱注汉书叙传五卷(杂史类晋葛洪汉书)
卷四十九 第 20b 页 WYG0944-0336b.png
(钞三十卷)

齐史林

南史齐太祖建元四年诏东观学士撰史林三十篇魏
文皇览之流也

梁阮孝绪正史削繁

隋志杂史九十四卷 南史梁袁峻抄史汉各为二十
卷崔慰祖云常欲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百馀事
卷四十九 第 21a 页 WYG0944-0336c.png
汉张衡传条上迁固所叙与典籍不合者十馀事

唐御铨定汉书

志御铨定汉书八十七卷高宗与郝处俊等撰颜师古
注一百二十卷 颜师古传为太子承乾注汉书上之
赐物二百段新注汉书叙例载诸家注释名氏爵里后
汉荀悦服虔应劭伏俨刘德郑氏李斐李奇魏邓展文
颖张揖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项昭吴韦昭晋晋灼刘宝
臣瓒郭璞蔡谟后魏崔浩(孝文纪注中援胡公韶而叙例不列)师古注叙例曰岁 
 在重光律中大吕其书始就(武德初师古叔游秦撰汉书决疑十二卷师古多资取其义)
卷四十九 第 21b 页 WYG0944-0336d.png

唐汉书学

敬播传房玄龄患颜师古注汉书文繁令掇其要为四
十篇是时汉书学大兴其章章者若刘伯庄秦景通兄
弟刘讷言皆名家(唐志敬播注汉书四十卷音义十二卷) 颜师古传精
训故学所注汉书急就章大显于时初师古叔游秦撰
汉书决疑(十二卷)师古多资取其义(又见上) 王勃传九岁
得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擿其失 隋志史记汉书
卷四十九 第 22a 页 WYG0944-0337a.png
师法相传并有解释(汉疏四卷) 唐志姚察汉书训纂三十
卷姚珽绍训四十卷顾胤古文集义二十卷李善辨惑
二十卷元怀景议苑(开元右庶子卷亡)文史类裴杰史汉异义
三卷开元十七年上授临濮尉 汉班昭传汉书始出
多未能通马融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
成之

唐史记至言

褚无量传为乾元殿修书使所撰述百馀篇卒后有于
书殿得其所讲史记至言十二篇帝叹息以绢五百匹
卷四十九 第 22b 页 WYG0944-0337b.png
赐其家 志杂史类褚无量帝王纪录三卷

唐史记索隐

志司马贞史记索隐三十卷 序史记晋有徐广始考
异同作音义十三卷宋裴骃取经传训释作集解合为
八十卷虽粗见微意而未穷讨论南齐邹诞生亦作音
义贞观中刘伯庄又作音义贞探求异闻采摭典故解
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者释文演注又重为述赞凡三
卷四十九 第 23a 页 WYG0944-0337c.png
十卷

唐史通 析微

刘子玄传名知几中宗时领史事自以为志不遂乃著
史通内外四十九篇辨评古文(知几时为中书舍人兼国史其序汉儒论经白)
(虎殿名曰白虎通予在史馆成此书目曰史通时景龙四年庚戌仲春)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 徐
坚读之叹曰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又尝自比扬雄雄
准易作经当时笑之吾作史通俗以为愚没后帝诏河
南就家写史通读之称善子玄领国史且三十年官虽
徙职常如旧曰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三为史臣再入东观)
卷四十九 第 23b 页 WYG0944-0337d.png
 志文史类刘子玄史通二十卷(景龙二年作开元十年十一月刘餗录上)
柳氏释史十卷(柳璨一作史通析微) 史通上帙自六家至自叙
三十六篇及前叙及志中共四十二篇自辨惑以下缺
体统緀缪弛张文质褒贬五篇下帙自史官至忤时十
三篇(内篇六家至弛张第三十八外篇史官建置至忤时第十三) 会要光化三年
柳璨作析微纪子玄之失纂成十卷 书目史通二十
卷评议作史体例商㩁前人驳难其失分内外篇内篇
卷四十九 第 24a 页 WYG0944-0338a.png
十卷三十六篇又有体统纰缪弛张三篇缺外篇十卷
凡十三篇案自序自为著作佐郎至秘书少监并兼史
职因成此书史通析微十卷随篇评论其失凡四十九
篇又第十篇摭知几四朝实录之失 孙何著驳史通
十馀篇 晁氏志前世史部有史抄类而集部中有文
史类今世抄节之学不行而论说者为多故自文史类
内摘出论史者为史评附史部而废史抄云

唐史例

刘子玄子餗天宝初为史官父子三人更涖史职著史
卷四十九 第 24b 页 WYG0944-0338b.png
例颇有法 志文史类刘餗史例三卷沂公史例十卷
田弘正客撰 田弘正传通春秋左氏客为著沂公史
例行于世 旧史韦述史例一卷 书目刘餗史例三
卷以前史详略由于无法故檃括诸凡附经为例邵必
史例总论十卷必修唐书因取迁固陈寿等书质以春
秋之法为三十篇上之(两朝志林槩史论二十卷邵必史例十卷)

唐注后汉书

卷四十九 第 25a 页 WYG0944-0338c.png
旧纪仪凤元年十二月丙申皇太子贤上所注后汉书
赐物三万段

唐十三代史驳议

旧史吴武陵撰二十卷 后魏平恒自周以降暨于魏
世帝王传代之由贵臣升降之绪皆撰录品第商略是
非号曰略注合百馀篇

唐史记名臣疏

旧史窦群学春秋于啖助之门人卢庇著书三十四卷
号史记名臣疏贞元中苏州刺史韦夏卿以丘园茂异
卷四十九 第 25b 页 WYG0944-0338d.png
荐兼献其书不报及夏卿为京兆尹复荐群召拜左拾


唐汉书古今集

旧史顾胤撰二十卷

皇祐前史精要

皇祐三年十月癸未(会要十二月)诏侍读丁度等前后汉书
节义撰序及名甲申度等请名两汉简微前史精要诏
卷四十九 第 26a 页 WYG0944-0339a.png
以精要为名 实录三年十月甲申观文殿学士上前
后续汉书节义赐名前史精要五年九月壬辰上前史
精要后汉书三十卷

景祐汉书刋误

国史志余靖汉书刋误三十卷景祐初靖言汉书差舛
诏与王洙尽取秘阁古本对校踰年乃定著此议者讥
其疏谬 程俱班左诲蒙三卷崔端诗为广蒙三卷
书目汉书刋误一卷淳化中史馆修撰张佖撰疏录义
涉诸家字该两体者凡六篇今附见诸卷后两汉博闻
卷四十九 第 26b 页 WYG0944-0339b.png
十二卷杨侃撰取名数解释为此书汉书标注六卷刘
敞攽奉世标注误失东汉刋误四卷刘攽嘉祐八年奉
诏与钱藻等六人刋正后汉书攽增损其书凡字点画
偏傍不应古及其文句缺衍或引采经传有谬误者率
以意刋改(西汉刋误一卷传以为攽之书) 吴仁杰两汉刋误补遗十


嘉祐重校汉书

卷四十九 第 27a 页 WYG0944-0339c.png
嘉祐六年十二月命秘书丞陈绎重校前汉书又诏参
政欧阳修看详熙宁二年八月六日参政赵抃进新校
汉书印本五十册及陈绎所著是正文字七卷赐绎银
绢先是景祐二年秘丞余靖言前汉书缪误请刋正诏
靖及国子监直讲王洙校对踰年乃上汉书刋误三十
卷九月壬辰诏学士张观等刋定颁行

元祐唐鉴

著作佐郎范祖禹与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分职唐史采
得失之迹善恶之效上起高祖下终昭宣凡三百六篇
卷四十九 第 27b 页 WYG0944-0339d.png
为十二卷名曰唐鉴元祐元年进 晁氏志范祖禹醇
夫著此书取武后临朝二十一年系之中宗其言曰此
春秋公在乾侯之义也虽得罪于君子亦所不辞观此
则知醇夫之从温公决非苟同者 唐沈既济经学该
明召拜史馆修撰初吴兢撰国史为则天本纪次高宗
下既济奏议请省天后纪合中宗纪每岁首必书孝和
在所以统之曰皇帝在房陵太后行某事改某制纪称
卷四十九 第 28a 页 WYG0944-0340a.png
中宗而事述太后名不失正礼不违常夫正名所以尊
王室书法所以观后嗣议不行 石介唐鉴五卷摭奸
邪宦女事迹

唐书备问

王晓二卷 程鹏唐史属辞四卷四言成文两两相比
元祐元年杨杰序 吕夏卿唐书直笔四卷夏卿预修
新史此其在书局时所建明欧宋间有取焉如增入高
祖字叔德之类 窦苹音训四卷新书多奇字观者必
资训释苹发挥良多而其书时有攻苹者不知何人附
卷四十九 第 28b 页 WYG0944-0340b.png
益 吴缜辨證二十卷数新书初修之时其失有八类
其舛误二十门凡四百馀事(缜不能属文多误有诋诃)缜又撰五代
史纂误五卷凡二百馀事 孙甫唐史要论十卷欧阳
公司马公苏子瞻称其书议论精覈

绍兴十七史蒙求

十八年陈梦协进十七史蒙求给事中韦寿成看详二
月十七日加赐束帛 刘羲叟著十三代史志刘氏辑
卷四十九 第 29a 页 WYG0944-0340c.png
历春秋灾异诸书 胡卫通史缘起二十卷推盘
古以来众说之异同 两朝志国初承唐旧以史
记两汉书为三史列于科举而患传写多误雍熙
中始诏三馆校定摹印自是刋改非一然犹未精
咸平中校三国志晋唐书后又校隋书南北史独
唐书以讹略不用改修十七年乃成又以宋齐梁
陈后魏北齐周七史各有正书或残缺令天下悉
上异本崇文院校定与唐书镂板颁之唯五代史未得

卷四十九 第 29b 页 WYG0944-0340d.png

淳熙汉规

十三年二月五日宰执进呈郑建德所著汉规上曰议
论可采可付秘省 钱文子补汉兵志一卷又汉唐
事要二十卷 王逸西汉决疑五篇曰失实引古异
言杂證注释 唐仲友两汉精义唐书精义 钱时
两汉笔记 陈季雅两汉博议二十卷 何辅西汉
补遗一卷 刘夔晋书指掌十二卷以事实类分六
卷四十九 第 30a 页 WYG0944-0341a.png
十五门

通鉴约说

陈瓘撰 瓘为别试主文林自谓蔡卞曰闻瓘欲尽取
史学而黜通经之士意欲沮坏国是而动摇荆公之学
卞谋因此害瓘遂禁绝史学瓘预料其如此乃于前五
名悉取谈经五名以下皆博洽稽古之士瓘曰当时若
无矫揉则势必相激史学遂废矣瓘为大学博士蔡卞
方议毁资治通鉴板公闻之因策士题特引序文以明
神考有训林自以告卞密令置板高阁不复议毁矣(瓘谓)
卷四十九 第 30b 页 WYG0944-0341b.png
(通鉴如药山随取随得又谓读通鉴然后知文正之有相业也又谓天下之变故无常唯稽往事则有以知其)
(故而应变王氏之学乃欲废绝史学其事正与晋无异将必荒唐乱天下矣)

读史管见

胡寅既退居著读史管见论周秦至五代得失其论甚
正盖于蔡京秦桧之事数寄意焉

通鉴纲目发明

尹起莘撰通鉴纲目发明五十九卷 司马公推本荀
卷四十九 第 31a 页 WYG0944-0341c.png
悦汉纪以为通鉴若册书之法著于稽古录而不引之
于此以相附近至于帝曹魏而寇蜀汉帝朱梁
而寇河东系武后之年黜中宗之号与夫屈原
四皓之见削扬雄荀彧之见取诸若此类其于春秋惩
劝之法若有未尽用者此纲目之书所为作也 荀悦
曰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章法式三曰
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干宝之释五志也体
国经治之言则书之用兵征伐之权则书之忠臣烈士
孝子贞妇之节则书之文告专对之辞则书之才力伎
卷四十九 第 31b 页 WYG0944-0341d.png
艺殊异则书之 袁山松曰书之为难有五烦而不整
一难也俗而不典二难也书不实录三难也赏罚不中
四难也文不胜质五难也 程子曰读史须见圣贤所
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又曰读史
不徒要记事迹须要识治乱安危兴废存亡之理 朱
子曰为学之序为已而后可以及人达理然后可以制
事故程夫子教人先读论孟次及诸经然后看史 吕
卷四十九 第 32a 页 WYG0944-0342a.png
氏曰读史不可随成败为是非又不可轻立意见易出
议论须揆之以理体之以身平心熟看又曰论一时之
事纪传不如编年论一人之终始编年不如纪传 真
氏曰评世变者指经术为迂谈性命者诋史学为陋盍
亦观诸圣门乎有五经以明其理有春秋以著其用论
语所纪微而性与天道显而忠信笃敬至于泰伯文王
之为德三仁之为仁子产之惠卞庄子之勇莫不具论
其所以然者子思孟子之学言天命之性者理也言王
季文王之述作武王之达孝者用也言仁义者理也言
卷四十九 第 32b 页 WYG0944-0342b.png
井田学校之政三王五霸之功罪者用也善学者本之
以经参之以史所以明理而达诸用也
 玉海卷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