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三
卷四十三 第 1a 页 WYG0944-0182c.png

卷四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四十三
            宋 王应麟 撰
 艺文
雠正五经 石经

 荀悦申鉴仲尼作经本一而已古今文不同而皆自
 谓真本经古今先师义一而已异家别说不同皆自
 谓真古今秦之灭学也书藏于屋壁义绝于朝野汉
 兴收摭散滞固已无全学矣文有磨灭言有楚夏出
卷四十三 第 1b 页 WYG0944-0182d.png
 有先后或学者先意有所借定后进相放弥以滋蔓
 故一原十流

汉校中五经秘书

成纪河平二年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师古曰言中以别外)
向传领校中五经秘书(志注臣向与长社尉参校中秘书)向校书天禄阁感青藜之 
(异) 志向以中古文易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
 悔亡唯费氏与古文同书以中古文校三家经文
卷四十三 第 2a 页 WYG0944-0183a.png
 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文字异七百馀脱字数
 十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王禹不同向云古
 孝经庶人章分为二曾子敢问章为三又多一章

儒林传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家皆祖田何

 杨丁大谊略同唯京氏为异张霸以能为百两徵
 以中书校之非是乃黜其书 论语序向言鲁二
 十篇齐二十二篇古二十一篇篇次不与齐鲁论
 同
刘歆河平中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向死哀帝初复领
卷四十三 第 2b 页 WYG0944-0183b.png
五经卒父前业乃集六蓺群书种别为七略(隋志向卒子歆乃徙)
(温室中书于天禄阁上遂总括群篇撮其指要著为七略)尹咸与歆共校经传歆曰
古文逸礼书春秋左氏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馀通臧
秘府成帝陈发秘藏校理旧文得此三事考学官所传
经或脱简传或间编(又移书扬雄曰三代之书蕴藏于家直不计耳) 叙传班
斿与刘向校秘书受诏进读群书赐以秘书之副 后
汉苏竟与刘龚(歆兄子)书昔以摩研编削之才与国师公
卷四十三 第 3a 页 WYG0944-0183c.png
(歆)校定秘书 张衡曰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九流
亦无谶录 北史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臣
向书长水校尉臣参书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干本
以相比校然后杀青 隋志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
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时亦无传之
者至刘向考校经籍检得一百三十篇因第而叙之左
氏云云刘歆典校经籍考而正之欲立于学孝经至刘
向典校经籍以颜本比古文除其繁惑以十八章为定
 战国策书录云中书馀卷错乱相糅云云本字多误
卷四十三 第 3b 页 WYG0944-0183d.png
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荀卿书所校雠中书凡三百三十二篇定著三十二
篇以杀青书 列子所校中书五篇谨与长社尉臣参
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臣向书六篇臣参书二
篇内外书凡二十篇定著八篇或字误以尽为进以贤
为形及在新书有栈校雠从中书已定以杀青书(永始二年)
(八月壬寅上) 管子新书目录云臣参书四十一篇 仪礼
卷四十三 第 4a 页 WYG0944-0184a.png
疏刘向别录大射以上七篇与小戴同其下乃以聘食
觐礼至有司为次皆尊卑吉凶次第伦叙 后吴祐传
父恢欲杀青简写经书注亦谓汗简义见刘向别录
风俗通刘向典校书籍皆先书竹为易刋定可缮写者
以上素也今东观书竹素(见文选注) 唐司马贞曰按刘向
七略有子夏易传 说文秘书说日月为易 扬雄传
校书天禄阁 孔丛子孔子元以郎校书 校秘书郎
杨闳
卷四十三 第 4b 页 WYG0944-0184b.png
汉曲台校书

儒林传后仓说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注服虔曰
在曲台校书著记因以为名师古曰曲台殿在未央宫

汉校定中书五经 正五经文字

列传伏无忌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永和元年诏无
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蓺术元嘉中
(中书内中之书) 卢植熹平间时始立太学石经以正五经
文字植上书云云(见礼类)拜议郎与谏议大夫马日磾议
卷四十三 第 5a 页 WYG0944-0184c.png
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
汉记(言中书以别于外也)帝以非急务转为侍中 刘珍(文苑)永初
(安帝纪永初四年二月乙亥)为谒者仆射邓太后诏使与校书刘
騊駼马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
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 蔡伦(宦者)元初四年帝以经
传之文多不正定乃选通儒谒者刘珍及博士良史诣
东观各雠校汉家法令伦监典其事 崔寔与诸儒博
士杂定五经 樊鯈永平元年为长水校尉以谶记正
五经异说 班固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 马融诣东
卷四十三 第 5b 页 WYG0944-0184d.png
观典校秘书 张驯(儒林)拜议郎与蔡邕共奏定六经文
字擢侍中典领秘书 傅毅(文苑)建初中拜郎中与班固
贾逵共典校书

汉石经

蔡邕传建宁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
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与五官中郎
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子
卷四十三 第 6a 页 WYG0944-0185a.png
俊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许之邕
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石立于太学门外后儒晚学
咸取正焉碑始立观视摹写者车乘日千馀两填塞街
陌注洛阳记曰太学在洛阳南开阳门外讲堂长十丈
广三丈堂前石经四部本碑凡四十六枚西行尚书周
易公羊传十六碑存十二碑毁南行礼记十五碑悉坏
东行论语三碑二碑毁礼记碑上有谏议大夫马日磾
议郎蔡邕名 儒林传叙熹平四年诏诸儒正定五经
刋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植之学门
卷四十三 第 6b 页 WYG0944-0185b.png
使天下取则注谢承书碑立太学门外瓦屋覆之四面
栏障开门于南河南郡设吏卒视之洛阳记云碑高一
丈许广四尺骈罗相接 灵纪熹平四年春三月诏诸
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卢植传上书愿合尚书章句考礼记)
(失得刋正碑文) 宦者传李巡以为诸博士试甲乙科争第高
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私文者
乃白帝与诸儒共刻五经文于石诏蔡邕正其文字五
卷四十三 第 7a 页 WYG0944-0185c.png
经一定争者用息 隋志镌刻七经著于石碑皆蔡邕
所书三字石经尚书九卷(梁有十三卷)又五卷春秋三卷(梁有)
(十二卷)唐志小学类三字石经尚书古篆三卷 左传古
篆书十二卷(又蔡邕今字石经论语二卷)金石录石经遗字为三卷
云蔡邕所书乃八分而三体石经乃魏时所建也遗字
有尚书公羊传论语又有诗仪礼则所立不止六经矣
论语公羊后有堂溪典马日磾等姓名世所传经书校
此不同者数百言篇第亦时有小异 水经注汉光和
六年刻石镂碑载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
卷四十三 第 7b 页 WYG0944-0185d.png
侧 北史江式曰蔡邕采李斯曹喜之法为古今
杂形诏于太学立石碑刋载五经题书楷法多是
邕书后开鸿都诸方献篆无出邕者 魏陈留邯郸淳
特善仓雅许氏字指八体六书精究闲理以书教诸皇
子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西其文蔚焕三体复宣校之
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 左传正义石经古文虞
作鲁作
卷四十三 第 8a 页 WYG0944-0186a.png

魏石经 晋石经

隋志魏正始中立一字石经相承以为七经正字后东
魏末(武定四年八月)自洛阳徙于邺都至河阳没于水得至邺
者不盈大半(高澄迁洛阳汉魏石经五十二碑于邺齐皇建元年八月列学馆后周大象元年徙)
(洛阳)隋开皇六年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
欲补缉立于国学隋乱事寝营造之司用为柱础贞观
初袐书监魏徵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其相承传拓之本
犹在秘府(合五十一卷有一字三字之分)并秦帝(会稽)刻石(一卷)以备小学
一字石经周易一卷(梁有三卷)尚书六卷(梁有今字石经郑氏尚书八卷)
卷四十三 第 8b 页 WYG0944-0186b.png
诗六卷(梁有毛诗三卷)仪礼九卷春秋一卷公羊传九卷论语
一卷(梁有二卷)典论一卷(魏志注明帝诏先帝典论刋石于庙堂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
 示来世(魏都赋菲言厚行陶化染学雠校篆籀篇章毕觌)晋传卫恒曰正始中立
三字石经(江式云魏建三字石经于汉碑西邯郸淳所书) 裴頠转祭酒奏脩
国学刻石写经(唐六典注傅畅晋诸公赞裴頠为国子祭酒奏立国子太学起讲堂筑门阙刻)
(石写五经) 荀崧上疏曰太学有石经古文 后魏书孝文
太和十七年九月壬申幸太学观石经神龟元年五月
卷四十三 第 9a 页 WYG0944-0186c.png
祭酒崔光请命博士李郁等补汉所立三字石经之残
缺 刘芳传汉世造三字石经于太学学者文字不正
多往质焉芳音义明辨时号刘石经 隋刘焯传运洛
阳石经至京师文字磨灭莫能知者敕与刘炫等㘼定
 唐志小学类今字石经易篆三卷书五卷郑玄书八
卷毛诗三卷仪礼四卷左传经十卷公羊传九卷蔡邕
今字论语三卷三字石经尚书古篆三卷左传古篆十
二卷合五十九卷(开元著录)
卷四十三 第 9b 页 WYG0944-0186d.png
隋秘书省考定群言

传刘焯与诸儒于秘书省考定群言 萧该开皇
初奉诏与何妥正定经史 韦孝宽后周明帝初
参麟趾殿学士考校图籍 北齐郎茂于秘书省
刋定载籍

唐秘书省考定五经

儒学传序太宗雠正五经谬缺颁天下示学者 颜师古
传太宗拜中书侍郎帝尝叹五经去圣远传习寖讹诏
卷四十三 第 10a 页 WYG0944-0187a.png
师古于袐书省考定多所釐正(政要贞观四年)既成悉诏诸儒
(政要云诏左仆射房玄龄集诸儒详议)人执所习共非诘师古辄引晋
宋旧文随方晓荅谊据该明出其悟表人人叹服帝因
朌所定书于天下(旧纪贞观七年十一月丁丑颁新定五经)学者赖之拜秘
书少监专刋正事古篇奇字世所惑者讨析申熟必畅
本源 会要贞元二年七月秘书监刘太真请择儒者
详校九经于秘书省从之寻寝不行 纪景龙二年六
月庚子诏括天下图籍
卷四十三 第 10b 页 WYG0944-0187b.png
唐刋正四部群书

会要乾封元年十月十四日上以四部群书传写讹谬
乃诏东台侍郎赵仁本兰台侍郎李怀俨东台舍人张
文瓘等集儒学之士刋正然后缮写开元七年五月整
比四部书开成元年七月分察使奏秘书省四库见在
新旧书籍共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随日校勘九月
敇欠书四万五千二百六十一卷令诸道缮写大中三
年正月校写四百十九卷四年写三百六十五卷五年
卷四十三 第 11a 页 WYG0944-0187c.png
正月校勘四百五十二卷

唐集贤殿校理经籍

见院类

唐壁经

会要元和十四年十二月祭酒郑馀庆奏修壁经 文
粹刘禹锡国学新脩五经壁记云初大历中名儒张参
为司业始详定五经书于论堂东西厢之壁辨齐鲁之
音考古今之文积六十载污剥不鲜今天子尚文章尊
典籍成均以治学上言遽赐千万祭酒皞(齐)博士公肃
卷四十三 第 11b 页 WYG0944-0187d.png
(韦)再新壁书惩前土涂不克以寿乃析坚木负墉而比
之制如版牍平如粉泽申命国子能通书法者缮写笔
削既成雠校既精白黑彬班瞭然飞动以蒙来求焕若
星辰以敬来趋肃如神明以疑来质决若蓍蔡 文苑
英华太学壁经赋置六经于屋壁作群儒之龟镜垂露
悬针鹤头蚊足酌前脩之规楷为后来之轨躅

唐石经 后唐九经刻板

卷四十三 第 12a 页 WYG0944-0188a.png
郑覃传文宗以覃名儒以宰相领祭酒请太学五经置
博士(开成元年)始覃又以经籍刓缪博士陋浅不能正建言
愿与钜学鸿生共力雠刋准汉旧事镂石太学示万世
法诏可覃乃表周墀崔球张次宗孔温业等是正其文
刻于石 高重传为祭酒与郑覃刋定九经于石 儒
学传序文宗定五经镵之石张参等是正讹文(参乃大历中司)
(业序误) 会要太和七年二月五日敇唐玄度覆定石经
字体十二月敕于国子监讲论堂两廊创立石九经并
孝经论语尔雅共一百五十九卷字样四十卷(又见后九经字)
卷四十三 第 12b 页 WYG0944-0188b.png
(样) 通监开成二年冬十月国子监石经成 旧纪开
成二年十月癸卯宰臣判祭酒郑覃进石壁九经一百
六十卷(唐玄度覆校字体乖师法名儒皆不窥之) 文粹李阳冰论古篆愿
刻石作篆备书六经立于明堂为不刋之典号曰大唐
石经使百代之后无所损益 后唐长兴三年二月令
国子监校正九经以西京石经本抄写刻板颁天下四
月命马镐陈观田敏详勘周广顺三年六月丁巳十一经
卷四十三 第 13a 页 WYG0944-0188c.png
及尔雅五经文字九经字样板成判监田敏上之(各二部一)
(百三十册四门博士李鹗书惟公羊前三礼郭溪书)显德二年二月校勘经典释
文三十卷雕印命张昭田敏详校 伪蜀相母昭裔取唐
大和本琢石于成都学官与后唐板本不无小异乾道
中晁公武参校二本取经文不同者三百二科著石经
考异亦刻于石张又校注文同异为石经注文考异
四十卷

唐九经字样 五经文字 见上(又见石经十体书)

会要开成二年(丁巳岁)八月国子监奏覆定五经字体官
卷四十三 第 13b 页 WYG0944-0188d.png
翰林待诏唐玄度状准大和七年二月五日敇覆定九
经字体今所详覆多因司业张参五经字为准其旧字
样岁月将久点画参差传写相承渐致讹误今依字样
参详改正诸经别有疑阙旧字样未载者古今体异虽
篆隶不同揔据说文即古体惊俗近代文字或传写乖
讹今与校勘官取其适中纂录为新加九经字样一卷
请附于五经字样之末从之 志小学类张参五经文
卷四十三 第 14a 页 WYG0944-0189a.png
字三卷(崇文目同)唐玄度九经字样一卷(文宗时待诏)崇文目同 欧阳
融经典分毫正字一卷(崇文目同) 中兴书目字样一卷开
成丁巳岁唐玄度撰序曰奉诏覆定国学石经字体删
补张参五经文字采其疑误旧未载者撰成一卷凡七
十六部五经文字五卷大历十一年司业张参撰序曰
诏委儒官勘校经本乃命孝廉生颜传经收拾疑文互
体受法师儒取说文字林蔡邕石经陆德明释文为定
例凡一百六十部非经典文义所在皆不集录 大历
十年司业张参纂成五经文字以类相从开成中翰林
卷四十三 第 14b 页 WYG0944-0189b.png
待诏唐玄度加九经字样补所不载晋开运末祭酒田
敏合二者为一编以考正俗体讹谬 后周广顺三年
六月田敏进印板九经书五经文字样各二部一百三
十册 宋朝重和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言者谓张参
唐玄度所撰五经文字九经字样辨證书名颇有依据
然其法本取蔡邕石经许氏说文宜重加脩定分次部
类为新定五经字样从之 春秋正义字则变古为篆
卷四十三 第 15a 页 WYG0944-0189c.png
改篆为隶书则缣以代简纸以代缣转写失真因循莫
改执文求义理必不通

宋朝石经

书目石经七十五卷杨南仲书周易十书十三诗二十
春秋十二礼记二十皆具真篆二体 石室十三经孟
蜀所镌故周易后书广政十四年岁次辛亥五月
二十日唯三传至皇祐初方毕故公羊传后书大
宋皇祐元年岁次己丑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
工毕 周易孙逢吉书尚书周德正书毛诗张绍文书
卷四十三 第 15b 页 WYG0944-0189d.png
周礼孙朋吉书仪礼张绍文书礼记张绍文书春秋经
传公谷不题书人论语尔雅张德钊书孝经孟子不题
书人

乾德求书

国初三馆书才万三千馀卷乾德四年五月乙亥收伪
蜀图书付史馆凡一万三千卷闰八月诏求遗书涉弼
等应诏献书总千二百二十八卷分寘书府开宝九年
卷四十三 第 16a 页 WYG0944-0190a.png
得江南图书二万馀卷兴国二年十月访先贤墨迹图
书九年正月壬戌命三馆比校开元四部书目访其阙
逸及三百卷者甄录至道元年六月十日命裴愈求图
籍咸平四年十月甲子(二十七日)诏曰国家设广内石渠之
宇访羽陵汲冢之书广献书之路每卷给千钱三百卷
以上量才录用(祥符中献书者十九人赐出身)景祐三年五月遣使求
馆阁逸书嘉祐五年八月壬申诏秘府书视开元录多
遗轶开赏科以广献书之路 绍兴二年二月甲子诏
平江守臣访求图籍四月诏分经史子集四库分官日
卷四十三 第 16b 页 WYG0944-0190b.png
校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刘岑请诏求四方求遗书从之
十三年十月九日(一云九月二十九日)又诏广行访募法汉氏之
前规精校遗亡按开元之旧目十四年五月二十八日
(戊寅)遵熙宁七年之制复置补写所(中兴书目有嘉祐搜访阙书目绍兴求书)
 阙记(汉陈农奉求书之诏唐苗发分出使之权)十六年七月乙酉陈泰初进
神哲御集百有十八册上谕大臣令立定赏格重则进
官轻则赐帛壬辰提举秘书省秦熺立定献书赏格诏
卷四十三 第 17a 页 WYG0944-0190c.png
镂板行下

开宝校释文

周显德中(二年二月)诏刻序录易书周礼仪礼四经释文皆
田敏尹拙聂崇义校勘自是相继校勘礼记三传毛诗
音并拙等校勘建隆三年判监崔颂等上新校礼记释
文开宝五年判监陈鄂与姜融等四人校孝经论语尔
雅释文上之二月李昉知制诰李穆扈蒙校定尚书释
(德明释文用古文尚书命判监周惟简与陈鄂重修定诏并刻板颁行) 咸平二年十
月十六日直讲孙奭请摹印古文尚书音义与新定释
卷四十三 第 17b 页 WYG0944-0190d.png
文并行从之是书周显德六年田敏等校勘郭忠恕覆
定古文并书刻板 景德二年二月甲辰命孙奭杜镐
校定庄子释文 尔雅音义二卷释智骞所撰吴铉驳
其舛误天圣四年五月戊戌国子监请摹印德明音义
二卷颁行先是景德二年四月丁酉吴铉言国学板本
尔雅释文多误命杜镐孙奭详定

端拱校五经正义

卷四十三 第 18a 页 WYG0944-0191a.png
端拱元年三月司业孔维等奉敇校勘孔颖达五经正
义百八十卷诏国子监镂板行之易则维等四人校勘
李说等六人详勘又再校十月板成以献书亦如之二
年十月以献春秋则维等二人校王炳等三人详校邵
世隆再校淳化元年十月板成诗则李觉等五人再校
毕道升等五人详勘孔维等五人校勘淳化三年壬辰
四月以献礼记则胡迪等五人校勘纪自成等七人再
校李至等详定淳化五年五月以献(淳化三年以前印板召前资官或进)
(士写之)是年判监李至言义疏释文尚有讹舛宜更加刋
卷四十三 第 18b 页 WYG0944-0191b.png
定杜镐孙奭崔颐正苦学强记请命之覆校至道二年
至请命礼部侍郎李沆校理杜镐吴淑直讲崔偓佺孙
奭崔颐正校定咸平元年正月丁丑刘可名上言诸经
板本多误上令颐正详校可名奏诗书正义差误事二
月庚戌奭等改正九十四字沆预政二年命祭酒邢炳
代领其事舒雅李维李慕清王涣刘士元预焉五经正
义始毕(国子监刻诸经正义板以赵安仁有苍雅之学奏留书之踰年而毕)
卷四十三 第 19a 页 WYG0944-0191c.png

淳化校三史 嘉祐校七史

淳化五年七月诏选官分校史记前后汉书杜镐舒雅
吴淑潘慎修校史记朱昂再校陈充阮思道尹少连赵
况赵安仁孙何校前后汉书咸平中以校勘未精命陈
尧佐等覆校史记景德元年正月丙午任随等上覆校
史记刋误文字五卷赐帛丁未命刁衎晁迥丁逊覆校
前后汉书二年七月壬戌衎等上覆校前汉书板本刋
正三千馀字录为六卷上之赐器帛(今所行止淳化中定本) 咸
平三年十月校三国志晋唐书五年毕(唐书将别修不刻板) 乾
卷四十三 第 19b 页 WYG0944-0191d.png
兴元年十一月戊寅校定后汉志三十卷颁行 天圣
二年六月辛酉校南北史隋书(四年十二月毕) 景祐元年四
月丙辰命宋祁等覆校南北史九月癸卯诏选官校正
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二年九月壬辰诏翰林学
士张观刋定前汉书下胄监朌行秘书丞余靖请刋正
前汉书因诏靖尽取秘阁古本对校踰年乃上汉书刋
误三十卷至是改旧摹板 嘉祐六年八月校梁陈等
卷四十三 第 20a 页 WYG0944-0192a.png
书镂板七年冬始集八年七月陈书始校定 熙宁二
年八月六日庚子进新校汉书(崇文目三史刋误四十五卷) 咸平
元年七月甲申赐诸王及辅臣新印三史嘉祐六年
八月庚申诏三馆秘阁校理宋齐梁陈后魏周北齐
七史书有不全者访求之

咸平校定七经疏义

咸平三年三月癸巳命国子祭酒邢炳等校定周礼仪
礼公羊谷梁传正义又重定孝经论语尔雅正义四年
九月丁亥(一作丁丑)翰林侍讲学士邢炳等及直讲崔偓佺
卷四十三 第 20b 页 WYG0944-0192b.png
表上重校定周礼仪礼公谷传孝经论语尔雅七经疏
义凡一百六十五卷赐宴国子监炳加一阶馀迁秩(一本)
(云一百六十三卷)十月九日命摹印颁行于是九经疏义具矣
(详见论语类)

咸平校三馆书籍

五年十二月甲申令流内铨于常选择知书者以名闻
初诏写三馆书籍一本置龙图阁一本藏后苑皆以馆
卷四十三 第 21a 页 WYG0944-0192c.png
阁官分校上阅之见其尚有舛误而未雠对者犹二万
卷故择官详校命吏部侍郎陈恕知制诰杨亿试十五
人得馆陶尉刘均等七人于崇文院校勘(详见书目)先是咸
平二年闰三月甲午令三馆写四部书一本来上

景德群书漆板 刋正四经

咸平元年正月丁丑刘可名上言诸经板本多误上令
择官详校景德二年五月一日(戊申朔)幸国子监历览书
库观群书漆板问祭酒邢炳曰板数几何炳曰国初印
板止及四千今仅至十万经史义疏悉备帝曰非四方
卷四十三 第 21b 页 WYG0944-0192d.png
无事何以臻此因益书库十步以广所藏又诏褒之九
月辛亥命侍讲学士邢炳与两制详定尚书论语孝经
尔雅文字先是国子监言群经摹印岁深字体误缺请
重刻板因命崇文检详杜镐诸王侍讲孙奭详校至是
毕又诏炳与两制详定而刋正之祥符七年九月又并
易诗重刻板本仍命陈彭年冯元校定自后九经及释
文有讹缺者皆重校刻板天禧元年九月癸亥诏国子
卷四十三 第 22a 页 WYG0944-0193a.png
监群书更不增价五年五月辛丑令国子监重刻经书
印板以岁久刓损也(天圣八年九月十二日重刋诗书释文) 嘉祐七年
十二月诏以七史板本四百六十四卷送国子监镂板
颁行唯开宝所脩五代史未布以俟笔削 绍兴九年
九月七日诏下诸郡索国子监元颁善本校对镂板十
五年闰十一月博士王之望请群经义疏未有板者令
临安府雕造二十一年五月诏令国子监访寻五经三
馆旧监本刻板上曰其他阙书亦令次第镂板虽重有
所费亦不惜也繇是经籍复全 五代始用木板
卷四十三 第 22b 页 WYG0944-0193b.png
摹六经(蜀母昭裔亦请刻板印九经蜀主从之)太宗朝又摹印司马
班范诸史与六经皆传于是世之写本悉不用然
墨板讹驳初不是正而学者无他本刋验司马范
诸史尤多脱乱其后不复有古本可證 国史志唐末
益州始有墨板多术数字学小书后唐诏儒臣田敏校
九经镂本于国子监国初广诸义疏音释令孔维邢炳
雠定颁布后又作三体石经订正文字于是经书大备
卷四十三 第 23a 页 WYG0944-0193c.png

景德校诸子

咸平六年四月命杜镐等校道德经六月毕 景德二
年二月(甲辰)校定庄子并以释文三卷镂板后又命李宗
谔等雠校庄子序 祥符四年三月校列子五年四月
上新印列子十月校孟子孙奭等言孟子有张镒丁公
著二家撰录今采众家之长为音义二卷(是年四月以进)七年
正月上新印孟子及音义(唐志张镒孟子音义三卷)

景德校新写御书

见书目
卷四十三 第 23b 页 WYG0944-0193d.png

祥符校馆阁群书

八年十二月甲辰命枢密使王钦若提点抄写三馆秘
阁书籍翰林学士陈彭年副之初馆阁以其夏四月壬
申火多阙书故命抄写十月丙午命吏部取选人先试
判择可者送学士院试诗赋论命入馆校勘三年改官
京官校勘三年授校理后校勘四年授校理自晁宗悫
始彭年请以直馆校理等为校勘官又命学士晁迥等
卷四十三 第 24a 页 WYG0944-0194a.png
选宋绶等覆校凡校勘官校毕送覆校覆校毕送主判
馆阁官详校复命两制充覆点检皆有程课以考勤怠
(景祐见书目) 实录八年十月丙午以丁珙为馆阁校勘令
流内铨选有文学者赴馆阁校勘群书

康定群经音辨

书目七卷(国史志同或云十卷)天章阁侍讲贾昌朝撰进凡五门
一辨字同音异二辨字音清浊三辨彼此异音四辨字
音疑混五辨字训得失康定二年诏刋行 晁氏志贾
昌朝群经音辨七卷先是大臣稽古不过秦汉引经议
卷四十三 第 24b 页 WYG0944-0194b.png
政盖自昌朝始此书以古今多通借音诂乃辨正之凡
五门 宝元二年十一月三日令崇文苑雕印颁行
唐颜师古撰匡缪正俗八卷

至和石经

元年八月十六日己酉命皇侄右屯卫大将军克继书
国子监石经以上所写石经论语求书石国子监帝欲
旌劝宗室特从其请二年九月十五日功毕上之赐银
卷四十三 第 25a 页 WYG0944-0194c.png


嘉祐石经

仁宗命国子监取易诗书周礼礼记春秋孝经为篆隶
二体刻石两楹 至和二年三月五日判国子监王洙
言国子监刋立石经至今一十五年止孝经刋毕尚书
论语见书镌未就乞促近限毕工馀经权罢从之 嘉
祐三年五月十五日王洙荐大理丞杨南仲石经有劳
赐出身六年二月一日(乙卯朔)国子监言草泽章友直篆
石经毕诏补试将作监主簿友直不愿仕赐以银绢(六月庚申)
卷四十三 第 25b 页 WYG0944-0194d.png
五月以同篆石经殿中丞张次立与堂除

熙宁是正文字

二年八月庚子参政赵抃进新校汉书及陈绎所著是
正文字七卷赐绎银帛 元丰五年王安石表上字说
二十四卷绍圣二年十一月八日龚原请雕印 政和
七年二月十一日唐耜上字说集解三十部一百二十
卷 大观中张有校正俗书与古字戾者集三千馀字
卷四十三 第 26a 页 WYG0944-0195a.png
名之曰复古编二卷杨时为后序形声近似而用或不
同辨析皆有稽据 汪藻古今雅俗字四十四篇

绍兴御书石经 淳熙石经阁

十三年二月内出御书左氏春秋及史记列传宣示馆
职少监秦熺以下作诗以进六月内出御书周易九月
四日上谕辅臣曰学写字不如便写经书不惟可以学
字又得经书不忘既而尚书委知临安府张澄刋石颁
诸州学十四年正月出御书尚书十月出御书毛诗十
六年五月又出御书春秋左传皆就本省宣示馆职作
卷四十三 第 26b 页 WYG0944-0195b.png
诗以进上又书论语孟子皆刋石立于太学首善阁及
大成殿后三礼堂之廊庑 系年录十三年十一月丁
卯秦桧奏前日蒙付出御书尚书来日欲宣示从臣时
上写六经论孟皆毕因请刋石国学仍朌墨本赐诸路
州学诏可 淳熙四年二月十九日诏知临安府赵磻
老于太学建阁奉安石经寘碑石于阁下墨本于阁上
以光尧石经之阁为名朕当亲写参政茂良等言自昔
卷四十三 第 27a 页 WYG0944-0195c.png
帝王未有亲书经传至数千万言者不惟宸章奎画炤
耀万世崇儒重道至矣上曰太上字画天纵冠绝古今
五月二十四日磻老奏阁将就绪其石经易诗书春秋
左氏传论语孟子外尚有御书礼记中庸大学学记儒
行经解五篇不在太学石经之数今搜访旧本重
行摹勒以补礼经之阙从之六月十三日御书光
尧御书石经之阁牌赐国子监(百官表请观视从之) 若稽
古高宗皇帝实天生德既以聪明圣武戡㴉多难
垂中兴亿年之基洎保大定功投戈息马于世纷万殊
卷四十三 第 27b 页 WYG0944-0195d.png
泊乎无一嗜玩唯翰墨梱域天纵神与不舍食息书凡
几帙帙凡几字一一肆笔而成翥凤翔鸾震荡辉赫端
正严重肃如神明(洪迈御书阁记)

绍兴校御府书籍

二年四月乙亥初命馆职校御府书籍先是秘书少监
王昴言本省御府书籍四百九十二种今又有曾旼家
藏书二千六百七十八卷欲分定四库分官日校二十
卷四十三 第 28a 页 WYG0944-0196a.png
一板从之(会要四月十四日) 百两之篇 七分之术 夏五
阙文 玉藻脱简
 玉海卷四十三
卷四十三 第 28b 页 WYG0944-0196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