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0944-0051a.png

卷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三十七
            宋 王应麟 撰
 艺文


 隋经籍志书之所兴盖与文字俱起孔子观书周室
 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删其善者上自虞下至周为
 百篇编而序之遭秦灭学至汉惟济南伏生口传二
 十八篇又河南女子得泰誓一篇献之伏生作尚书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0944-0051b.png
 传四十一篇以授同郡张生张生授千乘欧阳生欧
 阳生授同郡儿宽宽授欧阳生之子世世传之至曾
 孙欧阳高谓之尚书欧阳之学又有夏侯都尉受业
 于张生以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为大夏侯之
 学胜传从子建别为小夏侯之学故有欧阳大小夏
 侯三家并立讫汉东京相传不绝而欧阳最盛初汉
 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得其末孙惠所藏之书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0944-0052a.png
 字皆古文孔安国以今文校之得二十五篇其泰誓
 与河内女子所献不同又济南伏生所诵有五篇相
 合安国并依古文开其篇第以隶古字写之合成五
 十八篇其馀篇简错乱不可复读并送之官府安国又
 为五十八篇作传会巫蛊事起不得奏上私传其业
 于都尉朝朝授胶东庸生谓之尚书古文之学而未
 得立后汉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同郡贾逵为之作
 训马融作传郑玄亦为之注然其所传惟二十九篇
 又杂以今文非孔旧本自馀绝无师说晋世秘府所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0944-0052b.png
 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及永嘉之乱欧阳
 大小夏侯尚书并亡济南伏生之传惟刘向父子所
 著五行传是其本法而又多乖戻至东晋豫章内史
 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之时又阙舜典一篇齐建武
 中吴姚兴方于大桁市得其书奏上比马郑所注多
 二十八字于是始列国学梁陈所讲有孔郑二家齐
 代惟传郑义至隋孔郑并行而郑氏甚微自馀所存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0944-0052c.png
 无复师说又有尚书逸篇出于齐梁之间考其篇目
 似孔壁中书之残缺者故附尚书之末

三皇五帝书 古三坟

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注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疏
按孝经纬三皇无文有文字之后仰录三皇时事昭十
二年左史倚相能读坟典三坟三皇时书五典五帝之
常典延叔坚马季长等说不同惟孔安国尚书序解与
郑同 书序三坟言大道五典言常道 春秋正义贾
逵云三坟三王(一作皇)之书五典五帝之典延笃言张平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0944-0052d.png
子说三坟三礼礼为人防(天地人之礼)五典五帝之常道马
融说三坟三气阴阳始生天地人之气也五典五行也
诸家各以意言(杜注云皆古书名) 史记太史公曰尚书独载
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 中兴书目三坟之
目见于孔序汉志不载元丰中(七年)毛渐奉使京西得之
其书以山气形为别山坟谓之连山气坟归藏形坟坤
乾与先儒言三易异其中有姓纪一篇皇策一篇政典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0944-0053a.png
二篇合为三卷皆依托也序曰三坟各有传坟乃古文
传乃隶书胤征引政典今政典之文颇与书合 史通
诸子广造奇说其语不经其书非圣故马迁有言神农
已前吾不知矣班固亦曰颛顼之事未可明也 程子
曰如许行为神农之言及阴阳医方称黄帝之说

帝典

大学帝典曰克明峻德注尧典

虞书 舜道经

说文虞书曰仁闵覆下则称旻天 荀子解蔽篇舜之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0944-0053b.png
治天下不以事诏而万物成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
之微注今虞书有此语而云道经盖有道之经也

夏书

左传赋纳以言明试以功戒之用休云云勿使坏念兹在
兹成允成功宁失不经官占惟能蔽志皆以为夏书沈
潜刚克高明柔克无偏无党三人占从二人皆以为商
(夏书多帅彼天常一句又字小异) 晋语夏书曰怨岂在明(今有) 书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0944-0053c.png
正义左传庄八年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僖二十四年
夏书曰地平天成二十七年夏书曰赋纳以言襄二十
六年夏书曰宁失不经(皆在大禹皋陶谟当云虞书而云夏书者以事关禹故引为夏)
(书若洪范以为周书以箕子至周商人所陈而传引之即曰商书也) 周语夏书有之众
非元后何戴书曰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注逸书)在汤誓
曰余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注今汤誓无此言)
 按(汤诰有)夫作方 

禹雒书本文 绿字 九章

洪范天锡禹洪范九畴注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0944-0053d.png
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以五行为)
 始(正义云有数从一而至于九)正义汉书谓为九章刘歆以为禹治
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龟负洛书经无其事
中候及诸纬多说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受图书之事皆
云龙负图龟负书纬候之书不知谁作通人讨覈谓伪
起哀平五行志云凡此六十五字皆雒书本文初一曰
等二十七字必是禹加之敬用农用等十八字大刘顾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0944-0054a.png
氏以为龟背先有揔三十八字小刘以为敬用等亦禹
所第叙其龟文惟有二十字未知孰是(皇极稽疑庶徵不言数)
汉五行志箕子在父师位而典之武王虚己问焉初一
至次九凡此六十五字皆雒书本文所谓大法九章
大戴礼明堂篇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郑氏注云法龟
文也汉人固以九数为洛书 隋志洛书六篇 晋志
大禹观浊河而受绿字寰瀛之内可得而言(绿字非洛出也)
宋志黄帝龟书出洛尧沈璧于洛玄龟负书汤东至洛
有黑龟赤文成字成王礼洛玄龟背甲刻书赤文成字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0944-0054b.png
 东京赋龟书畀姒 淮南子至德之世洛出丹书
白虎通德至渊泉则洛出龟书 尔雅注河图曰灵龟
负书丹甲青文 文选注雒书曰秦失金镜鱼目入珠
中候曰玄龟负图出洛周公援笔以写(光武禅文引雒书) 刘
牧曰易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洛书自然之数 朱
文公曰洛书本文四十五点盖取龟象凡数自一至五
五在中自九至五五亦在中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五亦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0944-0054c.png
在中 关子明曰洛书之文九前一后三左七右四前
左二前右八后左六后右 黄度曰一九二八三七四
六分据八方而五居中

商书

墨子经五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 吕氏
春秋夏书曰天子之德广运乃神乃武乃文(注逸书也)商书
曰五世之庙可以观怪万夫之长可以生谋(注逸书)商书
曰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
(注周书周文公所作) 说文商书相时民 记兑命曰民立而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0944-0054d.png
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敬孙务时敏尹吉曰(吉当作告)
尹躬及汤自周有终 孟子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
 荀子臣道篇书曰从命而不拂微諌而不倦为上则
明为下则逊(注书伊训今无) 汉书伊训篇曰诞资有牧方明

周书

左传成十六年范文子戒晋侯周书曰惟命不于常(注康)
(诰今有) 襄二十五年卫大叔仪言书曰慎始而敬终终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0944-0055a.png
以不困(注逸书) 昭六年叔向言书曰圣作则(注逸书)二十
年苑何忌云康诰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注周书康诰今无)
传引周书惟德是辅乃大明服庸庸祗祗明德慎罚不
敢侮鳏寡大国畏其力惠不惠茂不茂(皆今有) 国语周
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周书曰文王至于日中𣅳
不皇暇食惠于小民惟政之恭周书有之曰怨不在大
(今有) 孟子康诰凡民罔不憝泰誓曰无畏宁尔也惟曰
其助上帝 记甫刑曰苗民匪用命君雅曰夏日暑雨
君奭曰昔在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 缁衣注古文为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0944-0055b.png
割申劝宁王之德今博士读为厥乱劝宁王之德三者
皆异古文似近之 吕氏春秋周书曰允哉允哉(注逸书)
 说苑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 文选注周书曰乃辨
九服之国又曰汤归于亳三千诸侯大会武王将渡河
中流白鱼入王舟会武王于郊下者八百诸侯

周书 周史记 周记 青史氏记 周百二


十国宝书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0944-0055c.png
汉志周书七十一篇注周史记师古曰刘向云周时诰
誓号令也盖孔子所论百篇之馀今所存者四十五篇
 隋志杂史周书十卷(杂史七十二部周书十卷为之首)汲冢书似仲
尼删书之馀 唐志杂史汲冢周书十卷孔晁注周书
八卷(崇文目同) 史通周书与尚书相类即孔氏刋约百篇
之外凡为七十一章上自文武下终灵景其有典雅高
义亦有浅末常说殆似后之好事者所增益也(书多驳辞宜孔)
(子所不取抑战国处士私相缀续以周为名孔子亦未必见)至若职方之言与周官
无异时训之说比月令多同斯百王之正书五经之别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0944-0055d.png
(史通引周书殷祝篇) 今按汲冢周书十卷晋五经博士孔晁
注凡七十篇始于度训终于器服序在卷末其略曰昔
在文王商纣并立困于虐政将弘道以弼无道作度训
车服制度民不苟踰作器服周道于焉大备(孔晁注或称十卷或)
(称八卷)隋唐志皆云此书得之晋太康中汲郡魏安釐王
(武帝纪咸宁五年十月得竹简古书)然刘向班固所录并著周书七十
一篇且谓孔子删削之馀而司马迁史记武王克殷事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0944-0056a.png
与此合(周纪武王登豳阜望洛邑徐广曰出周书)郑玄注周礼行人云周书
王会备焉注仪礼乡射云周书曰比唐以闾说文引逸
周书大翰若翚雉岂汉世已入中秘其后稍隐耶篇目
比汉但阙其一必班刘司马郑许所见系之汲冢失其
本矣时训明堂记礼者所采录克殷度邑迁史所援据
杜氏左传注引千里百县(疏云周书存者其文非尚书之类)左传疏引
周书谥法(周公谥法一卷即此书第五十四篇也)晋狼瞫曰周志有之勇
则害上不登于明堂注周书也其语今见篇中汉小说
家虞初周说应劭谓以周书为本说文尔雅注引逸周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0944-0056b.png
书杨赐修德修政之言冯衍传注小开篇司马相如传
注王李宅程唐大衍历议维元祀二月丙辰朔武王访
于周公又竹书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文选注周史梓
阙之梦皆是书也楚世家欲起无先苏秦说魏绵绵不
绝蔓蔓奈何墨子国无三年之食非其国蒙恬传必参
而五之王商传以左道事君者诛史货殖传农不出则
乏食工不出则乏事商不出则三宝绝大戴保傅篇注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0944-0056c.png
习之为常皆曰周书淮南汜论训周书曰上言者常下
言者权注以为周史之书萧何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颜氏注周书本与尚书同类盖孔子所删百篇之外刘
向所奏有七十一篇主父偃云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
用注以为本尚书之馀陈汤传谷永云记功忘过宜为
君注以为尚书之外周书今书有无其语者岂在逸篇乎
 文选注引古文周书穆王事(书正义引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 书正义汉张霸
伪造尚书百两篇而为纬者附之郑作书论依尚书纬
云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0944-0056d.png
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
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去三千一百二十篇
公羊疏公羊以为哀公十四年获麟之后孔子得端门
之命乃作春秋按闵因叙云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
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
九月经立感精符考异邮说题辞具有其文如楚之书
郑之志鲁之春秋魏之纪年此其可言者(又引解疑论云云)详见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0944-0057a.png
(古史) 墨子吾见百国春秋周公朝读书百篇 左传哀
三年南宫敬叔命周人出御书注周人司周书典籍之
官 史记周纪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云云正义诸国皆
有史以记事 十二诸侯表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至
周厉王云云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
春秋左丘明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 六国表秦烧诗
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复见者多藏
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独有秦记不载日
月其文略不具(陈氏曰古者诸侯无私史有邦国之志小史掌之而藏周室鲁人所谓周人御)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0944-0057b.png
(书晋人所谓辛有之二子董之于是有董史是也) 陈世家孔子读史记至楚
复陈韩非子周记曰无尊大臣以拟其主 国语晋
瞽史之记曰唐叔之世将如商数嗣续其祖如榖之滋
西方之书有之曰怀与安实疚大事注西方谓周也
大戴礼保傅篇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 汉志小说
家青史子五十七篇古史官记事也(风俗通义引青史子书) 隋
志梁有青史子一卷 文心雕龙青史曲缀于街谈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0944-0057c.png
庄子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又金板六韬释文皆周书篇
(苏秦读周书阴符) 左传注辔之柔矣逸诗见周书疏彼引
诗云马之刚矣辔之柔矣马亦不刚辔亦不柔志气麃
麃取与不疑其书今在文非尚书之类 左传正义沈
氏云严氏春秋引观周篇云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
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传共为
表里 蜀志秦宓曰书非史记周图仲尼不采

汉九家书 三家经文

艺文志书九家四百一十二篇入刘向稽疑一篇(注七略之)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0944-0057d.png
(外班氏新入)古文经四十六卷(孔安国作传疏云同序者同卷)经二十九卷
大小夏侯二家欧阳经三十二卷(师古曰二十九卷伏生传授者疏云泰誓)
(非伏生所传)传四十一篇(即伏生大传)欧阳章句三十一卷大小
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大小夏侯解诂二十九篇欧阳
说义二篇刘向五行传记十一卷许商五行传记一篇
周书七十一篇议奏四十二篇(石渠论)孔子篹凡百篇而
为序言作意秦燔书济南伏生(胜)独壁藏之汉兴亡失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0944-0058a.png
得二十九篇古文出孔壁多十六篇刘向以中古文校
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文
字异者七百有馀脱字数十(刘歆曰孝文始使晁错从伏生受尚书泰誓后得博)
 士集而读之(扬子曰昔之说书者序以百酒诰之篇俄空焉今亡失)汉儒未尝见古文仲舒鱼乌刘歆丙 
 午还师之言皆与古文不同(礼记以咸有一德尹牙为尹告君雅司马迁以盘庚为帝辛时文侯之命为重)
(耳郑玄以胤征为臣名旅獒为酋豪夏侯以嵎夷为鍝铁唐虞官百郑云官六十刘歆引伊训诞资有牧方训)
 汉书曰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氏
篹之上继唐尧下讫秦缪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
经故言黄帝颛帝之事未可明也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0944-0058b.png

汉古文尚书

蓺文志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为五十七篇(注师古曰孔安国书)
(序云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承诏作传引序各冠篇首定五十八篇郑玄叙赞云后又亡其一篇故五十七)
古文出孔子壁中皆古字也(隋志孔惠所藏家语孔腾汉记尹敏传孔鲋藏)
国孔子后(十一世孙)悉得其书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献
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 儒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
安国以今文字读之逸书得十馀篇遭巫蛊未立学官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0944-0058c.png
安国授都尉朝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迁书载尧典禹
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古文说朝授胶东庸生生授
胡常(五十九篇其一是百篇之序)伏生所出为今文 世所传百两篇出东莱
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为数十采左氏传书叙为作首
尾凡百二篇文意浅陋成帝时以中书校之非是(注中书天)
(子所藏之书)黜其书 隋志古文尚书十三卷(唐志崇文目同)马融
注十一卷郑玄注九卷(唐志同)王肃注十一卷(唐志十卷)晋范
宁注古文舜典一卷(唐志任孝恭古文大义二十卷顾彪音义五卷)杜林传古
文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为注然其所传惟二十九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0944-0058d.png
篇杂今文非孔旧本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经文
今无传者 正义安国传不行张霸之徒伪作舜典汩
作九共大禹谟益稷五子之歌胤征汤诰咸有一德典
宝伊训肆命原命武成旅獒囧命二十四篇除九共九
篇共卷为十六卷故以伏生二十八篇分出舜典益稷
盘庚二篇康王之诰及泰誓三篇为三十四篇合于孔
氏五十八篇四十六卷之数志云古文又多十六篇篇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0944-0059a.png
即卷也即是伪书二十四篇不见孔传刘向班固刘歆
贾逵马融皆不见真古文而误以此为古文(马郑诸儒莫睹其学)
(见于经典者诸儒皆谓逸书)郑玄亦不见之(郑注书仲虺之诰太甲说命等见在而云亡其)
 汩作典宝等十三篇见亡而云逸(郑序以为虞夏书二十篇商书四十篇周书四十篇赞云三科之条五家)
(之教是虞夏同科也百篇次第孔郑不同孔依壁内篇次及序为文郑依贾氏所奏别录为次郑注礼记遇引)
(今尚书所有之文皆曰逸书桓谭新论云古文尚书旧有四十五卷)服虔杜预皆不之见
(注左传乱其纪纲云夏桀时杜又注左传成允成功念兹在兹宁失不经辰不集于房官占唯能蔽志惟彼陶)
(唐怨不在明皇天无亲民之所欲大国畏其力官师相规赵岐注孟子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绥厥士女汤)
(一征自葛始丕显丕承韦昭注国语众非元后何戴关石和钧皆以为逸书孟子引太誓曰我武惟扬赵岐谓)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0944-0059b.png
(古尚书百二篇之时太誓也)按伏生所传三十四篇谓之今文则夏
侯胜夏侯建欧阳和伯三家所传及蔡邕所勒石经是
也孔所传者庸生刘歆贾逵马融等所传是也刘歆贾
逵马融等并传孔学云十六篇逸与安国不同者良由
孔注之后其书散逸传注不行庸生贾马等惟传孔学
经文三十三篇郑与三家同题曰古文尚书篇与夏侯
等同而经字多异晋王肃注书始似窃见孔传(注乱其纪纲为)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0944-0059c.png
(夏太康时)晋皇甫谧得其书载于世纪郑冲得而传之授苏
愉愉授梁柳柳即谧之外弟也授臧曹曹授梅赜(一作颐)
奏上其书(元帝时)亡舜典一篇(自乃命以位以上二十八字世所不传乃取王肃注)
(尧典慎徽五典以下分为舜典一篇续之)晋末范宁为解时已不得焉至齐
建武四年姚方兴于大航头得而献之事亦随寝(释文若稽)
(古以下十二字是姚方兴上孔氏传本无或更有浚哲以下凡二十八字异)至隋开皇二年
募遗典乃得其篇(自汉武至隋开皇凡六百七十馀年然后五十八篇传学者)正义
又曰史记及儒林传云伏生独得二十九篇以教齐鲁
则今之泰誓非初伏生所得郑玄书论云民间得泰誓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0944-0059d.png
别录曰武帝末得于壁内献之与博士使读说之数月
皆起传以教人房宏等说云宣帝元年河内女子有坏
老人屋得古文泰誓三篇今史汉书皆云伏生则司马
迁时已得泰誓以并归于伏生不得云宣帝时始出也
(书是本名尚是伏生所加)伏生本二十八篇盘庚出二篇加舜典益
稷康王之诰凡五篇为三十三篇加所增二十五篇为
五十八加序一篇为五十九为例有十曰典谟贡歌誓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0944-0060a.png
诰训命征范孔依壁内篇次及序为文郑依贾氏所奏
别录为次(百篇次第孔郑不同)孔传三十三篇与郑注同二十五
篇增多郑注 毕命正义汉初不得此篇有伪作其书
以代之者汉律历志云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三日
庚午故毕命丰刑曰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王命作
策书丰刑此伪作者不知丰刑之言何所道也郑康成
曰今其逸篇有册命霍侯之事不同与此序相应非也
康成所见又似异于丰刑皆妄作也 君奭五义郑玄
不见周官之篇言此师保为周礼师氏保氏大夫之职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0944-0060b.png
言贤圣兼此官(无逸疏郑玄云祖甲帝甲也盘庚疏束晢云尚书序将治亳殷孔子壁中尚书)
(云将始宅殷岂与古文不同也晢不见壁内之书妄为说耳) 春秋正义今尚书太
誓谓汉魏诸儒马融郑玄王肃等所注者汉初尚书唯
得二十八篇故大常孔臧与孔安国书云二十八篇前
世以为放二十八宿不知有百篇也后又得伪太誓一
篇通为二十九篇汉魏未立于学官马融尚书传序云
太誓后得按其文似若浅露书传所引太誓不在太誓
卷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0944-0060c.png
者甚众略举五事以明之(春秋国语孟子孙卿礼记)王肃亦云太誓
近非本经杜氏在晋初亦未见真本元帝时梅赜始献
安国所注古文其内有泰誓三篇记传所引悉有之汉
魏诸儒不见古文因伏生之谬从尧典至胤征凡二十
篇总名曰虞夏书故传通谓大禹谟以下皆为夏
(竹书说伊尹之事与书序大乖杜不见古文唯以书序考正)按王肃注尚书
其言多是孔传疑肃见古文匿之而不言也 后
汉纪章帝建初八年十二月戊申诏选高才生受古
文安帝延光二年正月选三舍郎及吏人能通古文尚
卷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0944-0060d.png
书毛诗榖梁春秋各一人 传杜林博洽多闻时称名
儒河南郑兴东海卫宏等皆长于古学兴尝师刘歆林
遇之䜣然济南徐巡始事宏后更受林学林前于西州
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宝爱之出示宏等曰林虽兵乱
常恐斯经将绝何意二子复能传之斯道竟不坠于地宏
为作训旨于是古文遂行(林张敞外孙能读古字作训诂) 郑玄从张
恭祖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事马融
卷三十七 第 20a 页 WYG0944-0061a.png
 贾逵父徽受古文尚书于涂恽(风俗通曰涂姓涂山氏之后恽字子贡学)
(尚书于胡常见前书) 张楷通古文作尚书注 周磐学古文洪
范 卢植上书曰少从通儒马融受古学愿诣东观专
心研精合尚书章句 刘祐学古文尚书(传注) 尹敏习欧
阳尚书后受古文 周防事盖豫受古文尚书撰尚书
杂记 孔僖自安国以下世传古文尚书 杨伦师事
丁鸿习古文尚书特徵博士 卫宏从杜林更受古文
尚书作训旨(儒林传师古注引卫宏定古文尚书序儒林传有私行金货定兰台漆书经字以)
(合私文) 吴志虞翻传奏郑玄解尚书违失事目古
卷三十七 第 20b 页 WYG0944-0061b.png
文篆卯字读当为柳古柳卯同而以为昧分北三
苗北古别字又训北犹别也又云所注五经违义
尤甚者六十七事不可不正 周礼注书曰度西
曰柳榖释文云古文宅与度字相似 月令疏异
义云今文尚书欧阳说古尚书说 记缁衣注古
文周田观文王之德为割申劝宁王之德今博士
读为厥乱劝宁王之德三者皆异古文似近之 诗
卷三十七 第 21a 页 WYG0944-0061c.png
鹿鸣笺书曰篚厥玄黄疏郑禹贡注引胤征曰篚厥玄
黄郑不见古文而引张霸尚书(诗笺又引书曰天将有立父母民之有政有居)
(今泰誓文) 诗疏洪范稽疑论卜兆有五曰圛注云圛者色
泽光明盖古文作悌今文作圛贾逵以今文较之定以
为圛郑依贾氏所奏 大明疏太誓曰师乃鼓噪前歌
后舞格于上天下地咸曰孜孜无怠疏又引太誓云司
马在前王肃曰司马太公也 商颂疏贾逵马融说尚
书云 史记惟刑之静哉注今文云惟刑之谧哉鲁世
家作馈禾殷纪小辛立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伯
卷三十七 第 21b 页 WYG0944-0061d.png
禽作肸誓索隐按尚书大传作鲜誓 索隐古文在治
忽今文作采政忽史记作来始滑平章百姓今文作辩
章春言东作夏言南为 汉郊祀志太誓曰正稽古立
功立事可以永年丕天之大律(今文) 后杨赐传书曰天
齐乎人假我一日 刘恺传尚书曰上刑挟轻下刑挟
重注与今尚书不同 水经注淇水又北径顿丘县故
城西古文尚书以为观地 叶氏曰安国自以博考经
卷三十七 第 22a 页 WYG0944-0062a.png
传采摭群言然孟子载伊训造攻自牧宫不言鸣
条春秋传述五子之歌衍率彼天常一句證康诰
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今文乃无有若荀卿引中蘬
曰诸侯自为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引康诰曰惟文
王敬忌一人以择其缪妄如此礼记以申劝宁王
之德为田观文王以庶言同亡则绎字其乖啎如此
朱文公曰汉书引泰誓云立功立事疑即武帝世所得
者律历志所引毕命伊训字画有与古文略同者疑即
伏生口传而晁错所属读者其引武成则伏生无此篇
卷三十七 第 22b 页 WYG0944-0062b.png
必张霸所伪作

汉尚书逸篇

记坊记注今泰誓无此章正义郑不见古文尚书汉时
别有尚书逸篇四月太子发上祭于毕以下三篇之事
 隋志徐邈撰古文尚书音一卷尚书亡篇序一卷梁
五经博士刘叔嗣注尚书逸篇二卷出于齐梁间考其
篇目似孔氏壁中书之残缺者故附尚书之末 唐志
卷三十七 第 23a 页 WYG0944-0062c.png
徐邈注尚书逸篇三卷 书正义错乱摩灭四十二篇
以不可复知亦上送官张霸之徒于郑注之外伪造二
十四篇(刘向别录云五十八篇艺文志云古文又多十六篇篇即卷也)即是伪书刘歆
三统历论武王伐纣引今文泰誓云丙午逮师武成越
若来三月五日甲子咸刘商王受并不与孔同亦不见
孔传也贾逵云流为乌与孔亦异(董仲舒对策引伪泰誓文是武帝时已得)
(之)汉律历志引武成篇云惟一月壬辰至祀于周庙与
此经不同彼是焚书之后有人伪为之汉世谓之逸书
其后又亡其篇郑玄云武成逸书建武之际亡谓彼伪
卷三十七 第 23b 页 WYG0944-0062d.png
武成也 孟子注孟子时尚书凡百二十篇逸书有舜
典之叙亡失其文孟子诸所言舜事皆尧典及逸书所
(孟子注自常常以下皆尚书逸篇之辞) 白虎通书逸篇曰厥兆天子
爵尚书亡篇曰太社唯松东社唯柏南社唯梓西社唯
栗北社唯槐 北史刘芳传尚书逸篇曰太社唯松
南史任昉得一篇缺简刘显曰是古文尚书所删逸篇
昉检周书果如其说 左传圣作则慎始而敬终终以
卷三十七 第 24a 页 WYG0944-0063a.png
不困命以伯禽唐诰皆策命篇名 汉律志先其算命
注逸书 孔丛子维高宗报上甲微 孟子不及贡以
政接于有庳 史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说文引逸
周书 汉五行志注引逸周书 历志引古文月采篇
毕命丰刑 莽传有书逸嘉禾篇 赵岐杜预韦昭注
书凡见于二十五篇之内者皆谓逸书实未尝逸也

汉尚书三家博士 尚书古文同异

蓺文志欧阳章句三十一卷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
卷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篇欧阳说义二篇讫孝宣世
卷三十七 第 24b 页 WYG0944-0063b.png
欧阳大小夏侯氏立于学官 后儒林传前书伏生传
尚书授欧阳大小夏侯氏三家皆立博士孔安国传古
文未得立 前传赞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百有
馀年传业寖盛初书唯有欧阳至孝宣世复立大小夏
侯尚书平帝时又立古文
欧阳生字和伯千乘人事伏生授儿宽宽授生子世世
 相传至曾孙高为博士高孙地馀为博士论石渠至
卷三十七 第 25a 页 WYG0944-0063c.png
 歙八世博士 林尊事高为博士论石渠授平当陈
 翁生(当以明经为博士)由是有平陈之学翁生授殷崇为博
 士当授朱普为博士 桓荣受朱普学章句四十万
 言浮辞过实荣入授显宗显宗师事博士桓荣学通
 尚书(世祖受尚书于许子威)减为二十三万言子郁复删省定
 成十二万言由是有桓君大小太常章句(荣世相传授代作帝)
 (师) 建宁初诏太傅三公选通尚书桓君章句者三
 公举杨赐侍讲华光殿 杨震受于桓郁 张酺事
 荣 丁鸿从荣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 牟长习欧
卷三十七 第 25b 页 WYG0944-0063d.png
 阳拜博士著录万人著尚书章句皆本之欧阳氏俗
 号牟氏章句 宋登教授数千人 尹敏初习欧阳
 后受古文 张奂事朱宠学欧阳尚书初牟氏章句
 浮辞繁多(注牟卿受书于张堪为博士)有四十五万馀言奂减为
 九万言 杜乔治欧阳 徐稚学欧阳 鲍永习之
大夏侯都尉(名)从济南张生(张生受尚书于伏生)传族子始昌始
 昌传胜胜又事蕳卿(儿宽门人)胜从始昌又从欧阳氏问
卷三十七 第 26a 页 WYG0944-0064a.png
 为学精熟所问非一师宣帝时迁太子太傅受诏撰
 尚书论语说赐黄金百斤(师古曰解说其意若今义疏也志论语鲁夏侯说二)
 (十一篇) 孔霸事胜为博士周堪事胜论石渠经最高
 堪授牟卿为博士及许商霸子光亦事牟卿由是有
 孔许之学商门人炔钦为博士 宋意父京张子隽
 贾逵以大夏侯教授 牟融习大夏侯 吴良习大
 夏侯学通师法经任博士
小夏侯胜传从兄子建建师事胜又事欧阳高左右采获
 又从五经诸儒问与尚书相出入者牵引以次章句
卷三十七 第 26b 页 WYG0944-0064b.png
 具文饰说胜非之曰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建
 亦非胜为学疏略难以应敌建卒自颛门名经 张
 山拊事建为博士论石渠授李寻郑宽中张无故秦
 恭(近君)假仓无故善脩章句恭增师法至百万言仓论
 石渠宽中以博士授太子由是有郑张秦假李氏之
 学恭授冯宾为博士 蓺文志说五字之文至于二
 三万言注桓谭新论云秦近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
卷三十七 第 27a 页 WYG0944-0064c.png
 之说至十馀万言但说曰若稽古三万言 中兴王
 良习小夏侯
古文 周防荐补博士 杨伦特召博士 晋太兴初
 尚书郑氏古文孔氏置博士
儒林传儿宽又受业孔安国初见武帝语经学上曰吾
始以尚书朴学弗好及闻宽说可观乃从宽问一篇欧
阳大小夏侯氏学皆出于宽 后贾逵传肃宗好古文
尚书逵数为帝言古文与经传尔雅诂训相应诏令撰
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古文同异逵集为三卷帝善之复
卷三十七 第 27b 页 WYG0944-0064d.png
令撰齐鲁韩诗与毛氏异同并作周官解诂建初八年
乃诏诸儒各选高才生受古文尚书逵著经传义诂及
论难百馀万言学者宗之(儒林传扶风杜林传古文同郡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玄)
(注解由是古文遂显) 舆服志永平二年乘舆服从欧阳氏说公
卿以下从大小夏侯氏说(元初六年以欧阳家说更六宗祠) 隋志三
家并立而欧阳最盛晋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
并亡(史记正义七录云三家至西晋并亡) 书正义欧阳夏侯谓父族四
卷三十七 第 28a 页 WYG0944-0065a.png
母族三妻族二(尧典九族)欧阳大小夏侯说皆云在六
者之间助阴阳变化(舜典六宗) 诗正义异义九族今
礼载尚书欧阳说云九族乃异姓有亲属者父族
四母族三妻族二古尚书说上从高祖下至玄孙
凡九皆为同姓类上帝尚书夏侯欧阳说以事类
祭之就南郊(月令疏引异义云今文欧阳说古尚书说云云) 周礼疏夏
侯欧阳说其罚百率古文尚书说百锾 正义按
史记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后求其书亡数十篇
独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而云口以传授者
卷三十七 第 28b 页 WYG0944-0065b.png
盖传教既久诵文则熟又言裁二十馀篇意以为少
之辞又二十九篇自是计卷若计篇则三十四去泰
誓犹有三十一刘歆云泰誓后得别录云武帝时民
得于壁内献之(隋志伏生口传二十八篇又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三统历引
武成粤若来三月武王燎于周庙刑法志引泰誓立
功立事皆今文也

尚书大传

卷三十七 第 29a 页 WYG0944-0065c.png
汉蓺文志传四十一篇(即大传也) 隋志大传三卷郑玄注
(崇文目同)顾彪撰音二卷伏生作尚书传四十一篇授同郡
张生张生授千乘欧阳生 唐志伏胜注大传三卷又
畅训一卷(旧唐志尚书畅训三卷㐲胜注) 中兴书目按郑康成序云
盖自伏生也伏生为秦博士至孝文时年且百岁张生
欧阳生从其学而授之音声犹有讹误先后犹有差舛
重以篆隶之殊不能无失生终后数子各论所闻以己
意弥缝其阙别作章句又特撰大义因经属指名之曰
传刘向校书得而上之凡四十一篇至康成始诠次为
卷三十七 第 29b 页 WYG0944-0065d.png
八十三篇 经典序录尚书大传三卷伏生作 大传
篇目有九共帝告嘉禾掩诰之类虞传有九共引书
曰予辩下土使民平平使民无傲殷传有帝告引书
曰施章乃服明上下又大传云子夏读书毕见夫子夫
子问何为于书对曰书之论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
离如参辰之错行(礼记周礼注疏白虎通文选注多引大传) 史记厥恊六
经异传索隐云如尚书大传 刘向传赞鸿范论发明
卷三十七 第 30a 页 WYG0944-0066a.png
大传著天人之应 后汉五行志五行传注称郑玄曰
皆出注大传也 郎顗传尚书洪范记曰月行中道移
节应期德厚受福重华留之 晋五行志汉文帝时B
生创纪大传 周礼疏书曰者是济南伏生书传文
王制疏伏生书传有虞夏传 玉藻疏唐传云古者有
命民有饰车骈马衣锦 诗疏尧典平章百姓书传作
辩章平辩义通(又引殷传)书正义引伏生书传(西伯戡黎引伏生书传云)
书序伏生口以传授裁二十馀篇伏生以舜典合于尧
典益稷合于皋陶谟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
卷三十七 第 30b 页 WYG0944-0066b.png
顾命释文曰即马郑所注二十九篇疏泰誓本非伏生
所传武帝世始出而得行史因以入于伏生所传之内
故云二十九篇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
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
材召诰洛诰多方多士立政无逸君奭顾命吕刑文侯
之命费誓秦誓凡二十八篇加泰誓为二十九(古文增多二十)
(五篇大禹谟至囧命)复出五篇  儒林传秦时伏生壁藏汉定求其
卷三十七 第 31a 页 WYG0944-0066c.png
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教于齐鲁之间孝文诏太
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注师古曰卫宏定古文尚书序
云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
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知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属读而
(史记汉定天下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掌故朝错受之)何比干学于 
(错)

尚书中候

隋志尚书中候五卷郑玄注梁有八卷今残缺 正义
郑玄注中候依运斗枢以伏牺女娲神农为三皇又云
卷三十七 第 31b 页 WYG0944-0066d.png
五帝帝鸿金天高阳高辛唐虞氏(六人名五帝) 诗正义中
候苗兴称尧受图书已有稷名在录 中候合符后云云握
河纪说尧考河命说舜契握云云云洛予命云天乙在亳
东观于洛我应云云稷起云苍耀稷生感迹昌(南齐志引仪明篇)

汉中文尚书

刘陶传明尚书春秋为训诂推三家尚书(夏侯胜建欧阳和伯)
古文是正文字七百馀事名曰中文尚书
卷三十七 第 32a 页 WYG0944-0067a.png

汉尚书杂记

后儒林传周防受古文撰尚书杂记三十二篇四十万
言 张奂传学欧阳著尚书记难三十馀万言

汉郑玄书赞

正义郑玄书赞云我先师棘子下生安国亦好此学卫
贾马二三君子之业又云孔子乃尊而命之曰尚
(选序名故谓之赞) 艺文志注师古曰郑玄序赞云后
又亡其一篇 书正义郑玄注书序舜典云入麓
伐木注五子之歌云避乱于洛汭注胤征云胤征
卷三十七 第 32b 页 WYG0944-0067b.png
臣名又注禹贡引胤征云厥篚玄黄昭我周王又
注咸有一德云伊陟臣扈曰又注典宝引伊训云
载孚在亳又曰征是三朡又注旅獒谓酋豪之


汉尚书正经

荀爽传爽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又作公
羊问及辨谶 朱文公以诸篇本文为经而复合序篇
卷三十七 第 33a 页 WYG0944-0067c.png
于后

汉尚书

史通晋广陵相孔衍以为国史所以表言行昭法式至于
人理常事不足备列乃删汉魏诸史取其美词典言足为
龟镜者定以篇第纂成一家由是有汉尚书后汉尚书汉
魏尚书凡为二十六卷 唐志杂史类孔衍汉尚书十卷
后汉尚书六卷汉魏尚书十四卷(隋志杂史魏尚书八卷孔衍撰梁十卷)

书传略说

礼大行人疏按书传略说云天子太子年十八授孟侯
卷三十七 第 33b 页 WYG0944-0067d.png
(诗正义引之)孟侯者四方诸侯来朝迎于郊或可远郊劳使
世子为之是以孝经注亦云世子郊迎郊迎即郊劳也
彼虽据夏法周亦然 玉藻疏按书传略说云祀上帝
于南郊即春迎日于东郊 王制疏(见学类) 檀弓疏周
以至动殷以萌夏以芽 公羊疏书传略说

魏尚书释问

隋志魏侍中王粲尚书释问四卷(唐志四卷王粲问田琼韩益正)王肃
卷三十七 第 34a 页 WYG0944-0068a.png
尚书驳议五卷(唐志云释驳)义问三卷郑玄王肃及晋博士
孔晁撰(唐志王肃孔安国问答三卷顾欢百问一卷巢猗百释三卷)尚书释问一卷
虞氏撰 诗正义引王肃注

晋集解尚书

隋志东晋李颙集解尚书十一卷(唐志云集注)尚书新释二
卷宋姜道盛集释尚书十一卷(唐志云集注) 经典序录李
颙注十卷姜道盛集解十卷范宁集解十卷 正义李
颙集注尚书于伪泰誓引孔安国 南史孔子祛著尚
书义二十卷集注尚书三十卷
卷三十七 第 34b 页 WYG0944-0068b.png

梁尚书大义

隋志尚书大义二十卷梁武帝撰(梁主言本有两泰誓兼而存之古文伐纣)
(今文观兵时事) 唐志任孝恭古文大义二十卷

唐二十五家书

艺文志经录二曰书类二十五家三十三部三百六卷
始于古文孔安国传注释有谢沈王肃范宁李颙姜道
盛郑玄吕文优王玄度传有孔安国古文伏胜大传畅
卷三十七 第 35a 页 WYG0944-0068c.png
训刘向洪范五行传论马融传义疏有伊说巢猗费甝
蔡大宝刘焯顾彪刘炫孔颖达注逸篇则徐邈古文大
义则任孝恭音义则顾彪王俭王孔之问答王粲之释
问顾欢巢猗之百问百释卫包之今文终于正义不著
录者王元感纠缪穆元休洪范外传陈正卿续尚书崔
良佐演范四家二十卷 隋志三十二部二百四十七
卷 崇文目七部八十一卷 中兴书目二十二家一
百八十七卷(续目十二家二百六十六卷今所传乃唐天宝所定之本)
卷三十七 第 35b 页 WYG0944-0068d.png
唐尚书正义

志尚书正义二十卷国子祭酒孔颖达太学博士王德
韶等奉诏撰四门博士朱长才苏德融助教王士雄赵
弘智覆审(书目云永徽四年长孙无忌等承诏刋定) 正义序古文经晚行
隋初始流河朔其为正义者蔡大宝(三十卷)巢猗(三卷)费甝
(十卷)顾彪(二十卷)刘焯(三十卷)刘炫(二十卷)诸公文义浅略唯焯
炫最详雅贞观十六年奉敕与长才等对敕使赵弘智
覆审 颖达因费甝义疏质其异同或存或去(隋书顾彪为秘书学士撰古文尚书义疏二十卷晋伊说)
卷三十七 第 36a 页 WYG0944-0069a.png
 义疏四卷亡 唐志刘炫述义二十卷(顾彪文外义一卷)南史张讥尚书义十五卷 崇文目又有广疏十八卷 

唐今文尚书 隋今字尚书

志今文尚书十三卷开元十四年(八月十四日)玄宗以洪范
无偏无颇声不协诏改为无偏无陂天宝三载(七月)又诏
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从今文(其茜本仍藏书府) 隋志古文
尚书十三卷今字尚书十四卷孔安国传 释文孔氏
用隶书写古文凡四十二篇亡 汩作至亳姑(虞书十六篇十一篇亡五篇存)
 (夏书九篇五篇亡一云夏书唯四篇马郑以五亡篇为商书)商书三十四篇十七篇亡十七篇存 周书 
(四十一篇九篇亡三十二篇存) 正义卫宏古文奇字序云秦改古文
卷三十七 第 36b 页 WYG0944-0069b.png
以为篆隶又曰古文者苍颉旧体周世所用之文字自
苍颉至周宣皆苍颉之体史籀始有大篆十五篇号曰
篆籀惟篆与苍颉二体而已秦罢古文而有八体非古
文矣以至亡新六书并八体亦用书之六体以造字于
秦八体用其小篆虫书摹印隶书去其大篆刻符殳书
署书而加以古文奇字大篆非古文虫书非科斗书也

唐尚书纠缪

卷三十七 第 37a 页 WYG0944-0069c.png
志王玄感尚书纠缪十卷 会要长安三年三月上又
礼绳愆三十卷春秋振滞二十卷魏知古谓五经指南

唐尚书演范 洪范外传

志崔良佐演范卷亡穆元休外传十卷(元休穆宁父撰外传十篇开元)
(中献之赐帛授偃师丞)

唐无逸图

见图类

唐尚书君臣事迹图

见图类 旧纪穆宗即位元和十五年三月壬子召侍
卷三十七 第 37b 页 WYG0944-0069d.png
讲学士韦处厚路隋于太液亭讲毛诗关雎尚书洪范
等篇既罢并赐绯鱼

唐李至远周书

见编年类

唐续尚书 文中子续书

志陈正卿续尚书纂汉至唐十二代诏策章疏歌颂符
檄论议成书开元末上之卷亡(不著录) 萧颖士代正卿
卷三十七 第 38a 页 WYG0944-0070a.png
表寻讨载籍始有汉二典次我唐二典以续唐虞之典
文景明章之后魏晋宋齐以还南讫有陈北起元魏历
周隋洎高氏至圣朝总十二代诏策章疏歌颂符檄忠
臣之正议武士之权谋类而刋之次以年代以续夏商
秦鲁之篇尝读贞观实录太宗因听政之暇观览尚书
谓侍臣曰朕每庶希唐虞亦思公等齐肩稷契愚臣缅
述太宗之旨勒成帝典不亦宜乎 王勃传祖通隋末
居白牛溪教门人甚众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
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全缺逸定
卷三十七 第 38b 页 WYG0944-0070b.png
著二十五篇(杜淹撰世家云文中子续书一百五十篇列为二十五卷)勃序云董薛之徒并受 
(其义贞观中太原府君考六经之目亡其小序有录无篇者又十六焉为作序补其阙始总章二年洎咸亨元)
(年定成百二十篇二十五卷时龙集阉茂唐御天下五十七祀也) 文中子中说续书
始于汉以存汉晋之实(起汉高祖止晋武帝续书帝制公命惟汉有之君志臣事至晋)
 太康而止(制命不及黄初志事不及大熙以魏承汉有魏无吴蜀)天子之义列乎范者
四曰制诰志策大臣之义载乎业者七曰命训对赞议
诫諌(贾琼习书至桓荣之命又至郅恽之事曰制命著其道志事著其节) 白居易补汤
卷三十七 第 39a 页 WYG0944-0070c.png
征 陈黯作禹诰 苏绰为大诰

开宝尚书释文 咸平古文音义

唐陆德明释文用古文后周显德六年郭忠恕定古文
刻板(忠恕定古文尚书并释文)太祖命判国子监周惟简等重修开
宝五年二月诏翰林学士李昉校定上之诏名开宝新
定尚书释文咸平二年十月乙丑孙奭请摹印古文尚
书音义(唐志顾彪古文音义五卷王俭音义四卷)与新定释文并行从之(奭言)
(古文尚书释文印板犹存请雕印)天圣八年九月十二日雕新定释文
 晁氏志古文尚书十三卷孔安国以隶古定(以隶写籀)
卷三十七 第 39b 页 WYG0944-0070d.png
汉迄唐行于学官明皇改从今文由是古文遂绝陆德
明独存其一二于释文吕大防得本于宋次道王仲至
家以校释文虽小有异同而大体相类(中兴书目古文尚书二卷)郑 
(樵书考六卷考證古今文同异) 国史志唐孝明写以今字藏其旧本
开宝别定今文音义与古文并行 经典序录近惟崇
古文马郑王注遂废今以孔氏为正其舜典一篇仍用
王肃本
卷三十七 第 40a 页 WYG0944-0071a.png

景德尚书礼记图 祥符观尚书图 皇祐无


逸孝经图 绍兴无逸图

见图类 又见帝学圣文类 唐卢硕以洪范篇书
于缣素为章以奏之(上洪范图章) 宋朝吴仁杰撰洪
范辨一卷增立新图(辨欧阳修苏洵辙所论)陈伯达为翼范
一卷 仁宗时枢副范雍绘尚书四代图进之以
备中览

元祐无逸讲义 淳熙尚书讲义

书目元祐五年二月壬寅讲无逸终篇侍讲司马康吴
卷三十七 第 40b 页 WYG0944-0071b.png
安诗范祖禹等录进讲义一卷 淳熙十六年正月二
十三日太傅史浩进讲义二十二卷藏秘府 晁氏志
元祐中颜复吴安诗范祖禹司马康无逸说命解三卷

绍兴三坟训义

绍兴十六年九月六日秘书省言抚州布衣吴沆进三
坟训义三卷文理可采 晁氏志三坟书七卷张商英
得于比阳民家坟皆古文传乃隶书所谓三坟者山气
卷三十七 第 41a 页 WYG0944-0071c.png
形也世以为伪撰盖以比李筌阴符经云

淳熙禹贡论

四年七月九日刑部侍郎程大昌上禹贡论五十二篇
后论八篇诏付秘阁(序云天下大川如江河淮汉济弱水黑水七者名称迹道世传失实)
(因著论辨證之) 书目禹贡论五卷后论一卷专论河汴二水
之患又禹贡论图五卷因禹贡备论历代山川郡县名
称改易以唐世地书为正(大昌考究年代地理等为书谱二十卷)

尚书治要图

中兴书目五卷不知作者有月令后汉志中星图周礼
卷三十七 第 41b 页 WYG0944-0071d.png
九礼图等篇取其与尚书参会也

书九意

晁氏志杨绘元素书九意一卷 断尧 虞书(夏书禅让)稽古 商书 
 周书(费誓秦誓意凡九篇)张晦之洪范论一卷(景祐三年著七篇)胡翼之
洪范论一卷王氏洪范传一卷(安石)苏洵洪范论一卷(三论)
(二图)孙谔洪范会传一卷(元祐中博士颇攻王氏之失)孙觉莘老尚书
解十三卷王雱新经尚书十三卷杨时中立书义辨疑
卷三十七 第 42a 页 WYG0944-0072a.png
一卷(专攻王雱之失)苏轼书传十三卷(驳王氏之说为多)颜吴范司马
无逸说命解三卷(元祐中所进讲说)伊川书说一卷(门人记其师所谈四)
(十馀篇)吕大临书传十三卷胡旦尚书演圣通论七卷
国史志王晦叔周书音训十二卷

洪范数

蔡沉谓体天地之撰者易之象纪天地之撰者范之数
数始于一奇象成于二偶奇者数之所以立偶者数之
所以行故二四而八八卦之象也三三而九九畴之数
也由是八八而又八之为四千九十六而象备矣九九
卷三十七 第 42b 页 WYG0944-0072b.png
而又九之为六千五百六十一而数周矣易更四圣而
象己著范锡神禹而数不传后之作者昧象数之源窒
变通之妙或即象而为数或反数而拟象洞极有书潜
虚有图非无作也牵合傅会自然之数益晦焉嗟夫天
地之所以肇人物之所以生万事之所以失得莫非数
也数之体著于形数之用妙于理非穷神知化者曷足
以语此 朱文公皇极辨曰皇者君之称极者至极之
卷三十七 第 43a 页 WYG0944-0072c.png
义标准之名 邵氏曰唐虞其中天而兴乎尧舜其应
运而生乎其犹夏之将至日之向中乎圣人删书断自
唐虞时之盛也
 玉海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43b 页 WYG0944-0072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