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0943-0733a.png

卷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三十一
            宋 王应麟 撰
 圣文
御制赋


汉武帝所造赋

志上所自造赋二篇(注武帝)

魏文帝戒盈赋

见艺文类聚 文帝善辞赋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0943-0733b.png

魏喜霁赋

文帝有喜霁赋云激清风以漂潦发皎日之阳晖(见艺文类)
(聚)

梁历代赋

天监十七年周舍奉敕注武帝所制历代赋启周兴嗣
助焉 隋志历代赋十卷梁武帝撰

唐威凤赋 怀昔赋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0943-0734a.png
太宗与长孙无忌共艰难作威凤赋以赐且况其功(贞观)
(政要作威凤赋以自喻因赐房玄龄) 杨琮与秦王同里居武德初为王
府参军隐太子事平诏亲王宰相一人入宴而琮独预
太宗赐怀昔赋申以恩意(文苑英华云感旧赋) 初学记赋曰有
一威凤憩翮朝阳晨游紫雾夕饮玄霜资长风以举翰
戾天衢而高翔徘徊感德顾慕怀贤

唐藉田赋

见藉田类 高宗仪凤二年 梁武帝有藉田诗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0943-0734b.png
唐玉华宫赋

高宗为太子贞观二十二年二月引庶子少詹事司议
舍人赋诗言志援笔制序翌日太宗以示王公司徒无
忌对曰太子禀承天训群艺日新是岁太子制玉华宫
山铭又献玉华宫赋

唐玄宗喜雨赋

见张说集 洁斋坛墠五精是祠暴立炎赫三日为期
上帝临我衷诚不欺重泉蒸润触石吐滋纳清阴之浮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0943-0734c.png
凉混和气而飘洒感作霖于殷命讽其滂于周雅体云
行而雨施吾何事乎天下 张说等和者五人 韩休
赋昭宸文于合璧式王度其如金 徐安贞赋大舜之
庆云已发武帝之秋风莫比 贾登赋十有六年

唐紫宸殿受朝贺赋

会要元和九年正月朔御制(恐是赋诗当考)

太平兴国平晋赋 銮舆凯旋赋

四年五月己丑御制平晋赋赐从官皆令继作又制平
晋五七言诗各一首赐从官俾之属和丁酉诏曰并门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0943-0734d.png
底定銮辂凯旋宜崇众善之因以纪一戎之业其行在
所创为佛庙赐号平晋寺御制平晋记刻石建于寺内
辛丑次榆次县御制銮舆凯旋赋赐从官令继作癸卯
制回銮至侧石书怀诗一首

淳化大言赋

四年八月一日行书赐苏易简曰宋玉遇楚王未足以
为美易简逢真主堪师法于后人今赐卿大言赋名四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0943-0735a.png
句曰少年盛世兮为词臣古往今来兮有几人云云

乾道御制春赋

三年三月癸卯赐宰执御制春赋上曰人主不可不知
民事七月之诗陈王业艰难近尝作春赋放苏轼赤壁
赋为之大意言农事方兴要使无失其时宰臣魏杞请
窥圣作故赐之四年二月庚子赐宰臣蒋芾等辛丑芾
奏圣学高妙虞舜之歌不能远过 赋略曰吾将观登
台之熙熙包八荒而为家穆然若东风之振槁洒然若
膏雨之萌芽心游造化之表寄妙用于无言洪迈跋曰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0943-0735b.png
乾道四年正月庚寅诏赐臣迈春赋一首凡四百七十
有二言云汉为章奎璧绚耀昭回之光下饰万物臣拜
而言曰古今能文者多矣惟广大高明开阖造化然后
足以为帝王之文章帝王之文多矣惟经纬天地鼓舞
动植然后足以尽圣人之能事元首之歌薰风之辞汤
盘之铭方策所载昭然若揭日月汉祖沛中之歌高简
雄伉读之竦然使人毛发欲立武帝悼河功之不成作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0943-0735c.png
瓠子之歌纡徐屈折可以一唱而三叹然鸿鹄高飞之
讴连娟修嫭之赋惑于嫔嫱心折气沮彼二君者岂真
帝王之所以为文者哉陛下以天纵之圣高视万古肆
笔成书震撼一世巍乎其如天煖乎其如春嵩衡岱华
不足以为高黄钟大吕不足以为清乾坤施生之妙阴
阳动化之赜探端索至发其机缄大哉言乎直与诗书
丘索相表里天之斯文于是无复馀地 淳熙十三年
三月乙未出御制春昼绝句赐迈四月辛亥和迈所进
幸玉津诗迈谓深得无逸之馀旨 唐太宗有首春诗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0943-0735d.png

御制碑铭


黄帝铭 巾机法 孔甲盘盂(见著书类)

汉志道家黄帝铭六篇杂家孔甲盘盂二十六篇 田
鼢传学盘盂诸书应劭曰黄帝史孔甲所作铭也凡二
十六篇书盘盂中所以为法(七略曰孔甲黄帝之史) 皇览记黄
帝金人器铭曰武王问尚父曰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尚
父曰黄帝之戒曰吾居民上摇摇恐夕不及朝故为金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0943-0736a.png
人三封其口曰古之慎言人 文心雕龙黄帝刻舆几以
弼违大禹勒笋簴而招谏 朱穆传注黄帝作巾机之
法孔甲有盘盂之诫 刘存事始蔡邕铭论曰黄帝有
金几之铭(又文选注引蔡邕铭论云云)德非此族不在铭典 

禹笋簴铭 禹碑

笋簴铭见招谏 碑见御书

汤盘铭

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义汤沐浴
之盘而刻铭为戒朱子曰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0943-0736b.png
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成汤所以反之而至圣
者正惟有得于此故称其德有曰不迩声色不殖货利
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从諌弗咈改过不吝与人不求备
检身若不及皆足以见日新之实至于所谓圣敬日跻
则言愈约意愈切矣伊尹自谓汤咸有一德而于复政
太甲之初复以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为戒周之武王于
几席觞豆刀剑户牖莫不铭焉盖闻汤之风而兴起者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0943-0736c.png
于常用之器各因事刻铭以致戒欲其常接乎目每警
乎心而不至忽忘也 墨子尧舜禹汤书其事于竹帛
瑑之盘盂曰君子福大而愈惧爵隆而益恭 汉志小
家说天乙三篇注谓汤其言皆依托也 选注太公金
匮师尚父谓武王曰舜之居人上矜矜如履薄冰汤之
居人上翼翼惧不敢息 蔡邕铭论殷汤有甘誓之勒
 贾谊新书汤曰学圣人之道者譬其如日

周武王丹书 诫书 铭 起居诫 武王几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0943-0736d.png
杖书

学记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注尊
师重道焉不使处臣位也武王践阼召师尚父而问焉
曰昔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
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王齐三日端冕师尚父亦
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王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
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西折而南东面而立师尚父西
面道书之言疏曰皆大戴礼武王践阼篇大戴礼唯云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0943-0737a.png
帝颛顼之道无黄字或古本不与今同丹书者师说云
赤雀所衔丹书也云师尚父亦端冕案大戴礼无此文
郑所加也其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强怠胜敬者亡瑞书
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
与瑞书同矣(后汉纪注引太公金匮亦有敬义二句此四句亦见荀子议兵篇及六韬太公对)
(文王至道之问)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
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仁得之以不仁守
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倾其世王闻
书之言惕然若惧退而为戒书于席之四端为铭及几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0943-0737b.png
鉴孟盘楹杖带履剑矛为铭铭皆各有语在大戴礼(丹书)
(凡三十九字安乐必敬为十六铭之首传心之要也) 大戴礼武王践阼第五十
九武王践阼三日召师尚父而问焉云云道书之言曰敬
胜怠者吉云云敬者万世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孙常
者此言之谓也且臣闻之以仁得之云云王闻之惕若恐
惧退而为戒书于席之四端为铭曰安乐必敬无行可
悔一反一侧亦不可不志所监不远视尔所代机之铭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0943-0737c.png
曰皇皇惟敬鉴之铭曰见尔前虑尔后盥盘之铭曰与
其溺于人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
也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毋曰胡害其祸将大
毋曰胡伤其祸将长杖之铭曰恶乎危于忿疐恶乎失
道于耆欲恶乎相忘于富贵带之铭曰共则寿履屦之
铭曰劳则富觞豆之铭曰戒之憍憍则逃户之铭曰名
难得而易失牖之铭曰随天之时以地之财敬祀皇天
敬以先时剑之铭曰带之以为服动必有德弓之铭曰
屈申之义废兴之行无忘自过矛之铭曰造矛造矛少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0943-0737d.png
间弗忍终身之羞余一人所闻以戒后世子孙(注贻厥孙谋以)
(燕翼子武王之诗也) 太公金匮武王曰吾随师尚父之言因为
书铭随身自戒其冠铭曰宠以著身不正为咎书履曰
行必虑正无怀侥倖书剑曰常以服兵而行道德镜曰
以镜自照则知吉凶书车曰自致者急载人者缓取欲
无度自致而反书锋曰忍之须臾乃全汝躯书刀曰刀
利皑皑无为汝开书井曰原泉滑滑连旱则绝取事有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0943-0738a.png
常赋敛有节砚之书曰邪心谗言无得污白牖之书曰
窥望审且念所得可思所忘 诗正义中候我膺云季
秋之月甲子赤雀衔丹书入丰止于昌户 是类谋曰受
赤雀衔书(注入戊午蔀二十九年云云) 春秋元命包曰凤皇衔丹书
于文王之都 丹书命云雒授金钤师名吕(周礼疏案中候我膺云季秋七月甲子赤雀衔丹书)
 入酆至昌户再拜稽首受(诗正义又云大戴礼说武王盘盂几杖皆有铭) 史记正义尚
书帝命验云季秋之月甲子赤雀衔丹书入于酆止于
昌户其书曰敬胜怠者吉义胜欲者从以仁得之以仁
守之其量百世(与践阼篇同)吕氏春秋文王见火鸟衔丹书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0943-0738b.png
集于周社故色尚赤(淮南子至德之世洛出丹书) 晏子春秋公游
于纪得金壶发而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
马晏子曰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无置不肖
者于侧乎分曰纪有书何以亡也对曰君子有道悬之
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邓析子汤有司直
之人武有戒谨之铭 后汉朱穆传上疏曰古之明君
有辅德之臣规谏之官下至器物铭书成败以防遗失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0943-0738c.png
注黄帝作巾机之法孔甲有盘盂之诫太公阴谋曰武
王衣之铭曰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镜铭曰
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觞铭曰乐极则悲
沉湎致非社稷为危(唐罗衮曰太公陈觞镜之铭) 崔骃传铭诸几
杖刻诸盘杅注太公金匮(选注引阴谋同)武王曰吾欲造起居
之诫随之以身几之书曰安无忘危存无忘亡熟惟二
者必后无凶杖之书曰辅人无苟扶人无咎(几杖之铭见于太公)
(金匮之书而注于后汉崔骃之传觞镜之铭见于阴谋之书而注于朱穆之传又有衣铭焉) 太平
御览太公阴谋武王曰吾欲造起居之诫随之以身箠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0943-0738d.png
书曰马不可极民不可剧马极则踬民剧则败金匮门
之书曰敬遇宾客贵贱无二户之书曰出畏之入惧之
钥之书曰昏谨守深察讹 蔡邕铭论武王践阼咨于
太师作席几楹杖器械之铭十有八章周庙金人缄口
书背铭之以谨言所以勉令德也(文选注蔡邕铭论曰武王践阼咨于太师)
(而作席几楹杖杂铭) 武王金版铭(见铭类) 唐归崇敬传言春秋
释奠孔子皇帝北面揖以为太重宜准武王受丹书于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0943-0739a.png
尚父行东面之礼 宋朝宁宗初(绍熙五年闰十月戊午)侍讲朱
熹讲大学至盘铭日新因论武王有丹书皆人主忧勤
警戒之意上曰近有人进此书盖黄庭坚所书也 武
王始克商访洪范于箕子始践阼又访丹书于太公可
谓急于问道矣 孔子赞易于坤之六二曰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自黄帝而武王自武王而孔子其一道与
怠欲既泯敬义斯存直方以大协德于坤

周钟山铭

穆天子传观临钟山(一作舂山)乃为铭迹于平圃之上以诏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0943-0739b.png
后世(谓刋石纪功)纪名迹于弇山之石曰西王母之山登赞
皇山以望临城 山海经穆王至昆崙之丘眺钟山之
岭勒石西王母之山绝迹玄圃之上 文心雕龙周穆
纪迹于弇山之石 集古录赞皇坛山有穆王刻石曰
吉日癸巳 文粹夏后开宛委之图周穆纪舂山之石
水经注碣石山汉武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

汉四皓碑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0943-0739c.png
见后

唐晋祠碑

唐叔虞祠也高祖初起兵祷是祠太宗为立碑 贞观
二十年正月幸晋祠立碑制文亲书于石(金石录太宗制并行书二)
(十年七月)

唐玉华宫铭 万年宫铭

会要贞观二十二年四月太宗御制玉华宫铭令皇太
子已下并和永徽二年九月改九成宫为万年宫五年
三月(一云五月)亲制万年宫铭并序七百馀字群臣请刋石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0943-0739d.png
建于永光门从之(金石录在凤翔麟游县行书永徽六年五月)

唐底柱铭

太宗(见后)金石录有御制温泉铭 司马公曰唐太宗刻
铭底柱之阴魏郑公撰字几没然残缺仅可读

唐慈恩寺碑

显庆元年四月戊申御安福门楼观僧元奖等迎御制
书慈恩寺碑文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0943-0740a.png

唐游仪铭

集贤注记开元十二年沙门一行造黄道游仪成以进
上御制铭学士陆去泰奉敕题制造年月及工匠姓名
于盘下(御书填以金字馀题记填以银字)

唐华岳祠碑铭

吕向传玄宗勒石西岳诏向为镌勒使 会要开元十
二年十一月四日庚午上幸东都十日至华州命刺史
徐知仁与信安王祎勒石华岳祠南道上御制碑文仍
书之明年七月七日碑成张应天门以示百僚(铭序曰十二载)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0943-0740b.png
(孟冬之月铭曰高标赫日半壁飞雨) 通典十三年于华州岳祠南立碑
 实录开元十三年五月戊戌以亲制西岳碑示百僚
有五色云见于前 文粹又有御制后土神祠碑铭皆
张说之辞也

唐纪泰山铭

开元十三年十一月有事于泰山上制纪泰山铭亲扎
勒石于石壁(金石录八分书十四年九月)又有龙角山纪圣铭(开元十七)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0943-0740c.png
(年九月) 太宗作魏徵碑(贞观十七年正月)  高宗作李绩
(仪凤二年十月) 明皇作张说碑(开元十八年)  德宗作段
秀实碑(兴元元年) 崔圆为蜀留后玄宗亲制遗爱碑以
宠之 司马子微谥正一先生亲文其碑又亲制
一行碑文并书于石  东都圣善寺中宗为太后
追福自制碑

唐纪功碑

李晟复两京帝纪其功自文于碑敕皇太子书立于东
渭桥晟谢表云上援彦范次述子仪 韦皋擒论莽热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0943-0740d.png
献诸朝帝制纪功碑褒赐之

唐钟铭

西域传摩揭它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
自通高宗遣王元策至其国摩诃菩提祠立碑后德宗
自制钟铭赐那烂陀祠 金石录天宝三载六月明皇
撰真源观钟铭八分书

唐宸扆台衡铭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0943-0741a.png
马燧传燧平河中(贞元元年)还太原德宗赐宸扆台衡二铭
(并序)以言君臣相成之美勒石起义堂西偏帝榜其颜以
宠之(会要云止为题额) 宸扆铭曰求贤惟广辨理惟精逆心
怫志必嘉乃诚顺旨苟容亦察其情斥去奸䛕全度中
贞凡将有为靡不三思喜怒以节动静以时 台衡铭
曰天列日星象垂于人圣人则天亦建辅臣以翼以弼
为衡为钧如耳目应心如股肱运形(自求贤辨理至宣猷同德) 权
德舆为燧行状云贞元元年上赐杜希全君臣箴公奉
表贺因赐是铭各一首令男畅谢恩请揭而书于起义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0943-0741b.png
堂诏优荅曰比夫盘盂自铭亦冀辅佐同德 会要九
年十月(册府元龟云元年恐会要误)上以燧平汴宋魏博河中功益
高赐二铭并序 文苑英华燧请到御制箴铭曰援申
甫以作诫绍唐虞而追踪目以勋贤称其威武内以为
子孙藏外以垂金石刻

太平兴国戒子铭

太宗九子兴国八年并封上作戒子铭及诗赐之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0943-0741c.png

太宗戒石铭

绍兴二年六月癸巳诏有司摹黄庭坚所书太宗戒石
铭勒诸坚珉遍赐守令命刻之庭石置诸坐右七月癸
酉吕颐浩等跋 洪迈曰耿焕野人闲话首篇颁令箴
载蜀王孟昶为文颁诸邑云凡二十四句唯经表出者
词简理尽遂成王言太宗书此以赐郡国立于听事之
南谓之戒石铭(铭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至道制赵普碑

至道三年六月制韩王赵普神道碑铭亲八分书以赐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0943-0741d.png
之并篆额人谓三绝 皇祐二年六月制太师中令陇
西郡王李用和神道碑仍篆曰亲贤之碑 仁宗御集
有铭六卷

祥符泰山铭赞 会真宫碑 泰山述二圣铭

    汾阴配飨铭 祀汾阴圣制 上清宫铭

明道宫碑

祥符二年五月戊午对辅臣于后苑出御制御书登泰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0943-0742a.png
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司命天尊仁圣天齐王同文
宪王玄圣文宣王赞玉女像记示之十月丙午遣内侍
以御制泰山铭赞九轴赐丁谓等寻分赐近臣十二月
辛卯出圣制会真宫碑示王旦等三年正月戊寅召近
臣观龙图阁书又至资政殿出圣制会真宫碑九天司
命天尊殿铭泰山重修圣像记上又制五言诗一首赐
王旦等和 晏殊作东封圣制颂(见前) 四年二月辛酉
祀汾阴壬戌上作汾阴二圣配飨铭河渎显圣灵源公
西海广润王赞示辅臣又作七言诗赐留守向敏中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0943-0742b.png
月壬午幸上清宫作上清宫铭及七言诗示近臣八月
壬戌诏辅臣于后苑观御制御书祀汾阴二圣配飨铭
记十八本九月辛卯内出圣制祀汾阴碑铭赞记凡十
八本于朝堂示百官从御史赵湘之请也丁谓晁迥李
宗谔杨亿等十三人咸上歌颂以赞盛美诏褒之五月
五日辛卯对辅臣于崇政殿观御制汾阴铭赞 七年
七月御制朝谒太清宫颂南京颂明道宫碑圣祖殿等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0943-0742c.png
铭赞示近臣八月丁丒于景福殿示辅臣十月己未诏
奉祀陪位五使导驾扈从官勒名碑阴 书目真宗御
集铭六卷碑铭六卷赞八卷颂六卷

祥符宗室坐右铭

祥符三年九月时帝亲制五箴以自儆判宗正寺赵湘
日对请御制文以戒宗室使知孝悌恭俭之节(湘言宗室风化)
(所本宜有以训厉愿特制铭以赐南北邸)丁亥上作宗室坐右铭并注分赐
宁王元偓以下因谓近臣曰凡为童稚时训导之为益
且久苟聪悟者读书便能成诵终身不忘朕旧在藩邸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0943-0742d.png
先帝令朕遵行然宗子既众当须辅导得人自今十岁
以上并令入学委时大雅教之判宗正寺赵湘请朕著
箴以戒之又以示宗室因制此铭以申诲导可付学士
院降诏赐之宁王等亦降诏谕意分赐并及湘谕之曰
卿宗姓也故有此赐(会要与实录同)

祥符龙门铭

祥符四年祀汾阴回三月癸未幸西京龙门山诸寺作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0943-0743a.png
游龙门诗有宝塔一新辉胜概玉毫遍饰罄殊功之句
又作龙门铭

祥符内藏库铭

祥符四年九月辛未朔壬申上作内藏库铭(述先帝节用爱人之)
(意)初命陈彭年撰记彭年表请圣文故从之五年八月
辛丒幸内藏库观所立圣制内藏库铭亭 述储之
通规昭祖宗之懿范 元丰有景福殿库诗

天禧会灵观铭

天禧元年二月戊寅作会灵观铭元符观颂思政论四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0943-0743b.png
年十一月癸丑赐辅臣会灵观铭石本 晏殊谢表汉
章鸾藻述真宇之有严龙篆龟趺播天声于不朽

天禧乾文殿圣制碑 脩河碑

四年二月癸未朔诏滑州新建侩院赐名福宁院御制
碑文以宠之作乾文殿以奉安圣制碑石丁酉滑州言
决河塞丙戌上作滑州脩河碑示近臣己亥以河平致
祭庚子群臣诣崇德殿称贺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0943-0743c.png

熙宁制韩琦碑

熙宁八年十一月御制尚书令韩琦碑以宠勋旧

崇宁帝鼐铭

三年十月戊午

淳祐训廉谨刑铭 章圣七条(熙陵戒石十六字)

四年正月一日御制谓祖宗以仁立国以礼义廉耻待
士大夫而有位者或淫于刑或冒于贿爰作二铭以儆
以训 谨刑铭民吾同胞疾痛犹已报虐以威刑非得
已仰惟祖宗若保赤子明谨庶狱恻怛温旨金科玉条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0943-0743d.png
豪析铢累夫何大吏蔑弃法理逮于郡邑滥用笞箠典
听朕言式克钦止 训廉铭周典六计吏治条陈以廉
为本乃良而循彼肆贪虐与豺虎均肥于而家多瘠吾
民纵逭于法愧其冠绅货悖而入菑及后人我朝忠厚
黜贪为仁咨尔群辟是训是遵铭者名也因其器名书
以为戒 帝尧作龟书灵后氏象形篆以铭钟鼎(事始)

御制箴赞颂

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WYG0943-0744a.png

尧戒

淮南子人间训尧戒曰战战慄慄日谨一日人莫踬于
山而踬于垤 孟子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
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贾谊新书脩政语帝
尧曰吾存心于先古加志于穷民帝舜曰取之以敬得
之以敬 隋志谶纬尧戒舜禹一卷 皇王大纪黄帝
作舆几之箴以警宴安作金几之铭以戒逸欲 史记
赵良曰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
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WYG0943-0744b.png
夏箴

周书文传解第二十五文王受命九年时维暮春在鄗
召太子发曰吾语女所保所守厚德广惠忠信爱人君
子之行夏箴曰中不容利民乃外次(孔晁注夏禹之箴戒书也利福业次)
(舍于田)开望曰土广无守可袭伐土狭无食可围竭(开望古书)
(名也)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大
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国君无兼
年之食遇天饥百姓非其有也(注古者国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储非其有言)
卷三十一 第 23a 页 WYG0943-0744c.png
(流亡也)戒之哉弗思弗行至无日矣(有十年之积者王有五年之积者霸无一)
(年之积者亡) 文选王元长策秀才文注周书夏箴曰小人
无兼年之食妻子非其妻子也(太平御览引之) 文心雕龙夏
商二箴馀句颇存(吕氏春秋有商箴周箴) 五子之歌述大禹之
戒其一曰皇祖有训 魏绛述夏训晏子述夏谚 汉
志杂家大三十七篇传言禹所作其文似后世语师
古曰古禹字墨子夏书曰禹七年水周书曰国无
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子非其子也
 贾谊新书大禹曰民无食也则我勿能使也功成而
卷三十一 第 23b 页 WYG0943-0744d.png
不利于民我弗能劝也 胡广百官箴序曰墨子著书
称夏箴之辞 后魏李彪曰传著夏氏之箴

唐陆机王羲之赞

太宗制晋史撰二帝及陆机王羲之赞

唐太宗凌烟阁功臣赞

志一卷

唐睿宗汉高祖赞

卷三十一 第 24a 页 WYG0943-0745a.png
初学记赫赫汉祖应若兴云

唐颜子赞

见释奠类 金石录孔子弟子赞明皇与宋璟等撰元
和十年十一月孟简立又睿宗撰老子孔子颜子赞

唐开元十八学士赞

开元十一年丽正学士进诗上嘉赏之自燕公以下十
八人各赐赞以褒美之敕曰得所进诗甚为佳妙并据
才能略为赞述上自于五色笺八分书之尹凤翔赍就
院散付学士寻敕画像书赞于含象亭车驾东行不果
卷三十一 第 24b 页 WYG0943-0745b.png
 又见图类(十八学士名及赞并见后)

唐起义堂颂 启圣宫颂(见宫室)

开元十一年正月辛卯幸并州上亲制起义堂颂及书
刻石纪功于太原府之南街(详见堂类) 姬咏同原刘歌沛
邑于昭义堂誓众资始天命所起于胥颂美

唐鹡鸰颂

宁王宪传玄宗时有鹡鸰千数集麟德殿廷木魏光乘
卷三十一 第 25a 页 WYG0943-0745c.png
作颂以为天子友悌之祥帝喜亦为作颂 颂云我所
息宴桂宫兰殿九月辛酉雍渠伊见飞鸣行摇在原之
趣急难有情逼之不惧顾惟凉德天下所效友于亲贤
实以为教鲁卫分政游处其睽召之至庭邕邕怡怡蓐
收御节寒露微结观此翔禽我心以悦昆季纵目咏诗
棠棣良史爰褒有惭虚昧 张说和诗云神藻飞为鹡
鸰赋 金石录鹡鸰颂明皇撰并行书

唐陜州听事赞

卢奂传为陜州刺史开元二十四年帝西还次陜嘉其
卷三十一 第 25b 页 WYG0943-0745d.png
美政题赞于听事曰专城之重分陜之雄亦既利物内
存匪躬斯为国宝不坠家风寻召为兵部侍郎(又赐宰相竹扇)
(及赞) 金石录明皇撰并行书开元二十四年十月

唐开元令长新戒

通鉴二十四年二月甲寅宴新除县令于朝堂上作令
长新戒一篇赐天下县令 集古录玄宗自择县令一
百六十三人赐以丁宁之戒天下为县者皆刻石今所
卷三十一 第 26a 页 WYG0943-0746a.png
得凡六 河内至舞阳(金石录又有开元二十六年六月诫牧宰敕) 令长新戒曰
我求令长保乂下人人之所为必有所因侵渔浸广赋
役不均使夫离散莫保其身徵诸善理寄尔良臣与之
革故政在惟新调风变俗背伪归真教先为富惠恤于
贫无大无小以躬以亲责躬劝农其惟在勤墨绶行令
孰不攸遵曷云被之我泽如春 汉表云万户以上为
令减万户为长

唐汜水纪功颂

见纪功
卷三十一 第 26b 页 WYG0943-0746b.png

唐君臣箴

奉天之狩朔方节度使杜希全分兵赴难贼平贞元九
年十二月迁检校尚书右仆射灵盐等州节度使献体
要八章砭切政病帝嘉纳之赐君臣箴一篇 会要(旧史)
(同)载箴云从谏则圣共理惟贤将负扆以虚心期尽忠
而纳诲在昔稷契实正舜禹逮兹魏徵佐我皇祖恋阙
方甚嘉言乃昌词高理要入德知方纵彼千虑被于八
卷三十一 第 27a 页 WYG0943-0746c.png
章汝其夙夜明保朕躬华戎仰德时乃之风

唐政刑箴

崔位贺圣制政刑箴表云致理和平跻人寿域犹怀兢
业重设箴规酌裁成立政之中求司牧措刑之本信成
康之能事盖尧禹之用心可以万邦作孚千载垂范金
石不朽日月俱垂勤万机于一日二日立盛德于先天
后天 金石录德宗撰政刑箴八分书(贞元十四年十二月) 旧
史贞元十二年十二月乙未上著政刑箴一首(以听政之馀深)
(思理本) 德宗谥册云政刑有箴宸扆有铭焕乎文明之
卷三十一 第 27b 页 WYG0943-0746d.png
化成也

建隆御制先圣二赞

国初增脩国子监学舍脩饰先圣十哲画像七十二贤
及先儒二十一人像于东西廊之板壁建隆二年十一
月己巳上幸学御制先圣文宣王及亚圣兖国公赞十
哲以下命两制分赞之唐开元七年图七十二子于壁
上作颜子赞而已 书目国子监两庙赞二卷太祖真
卷三十一 第 28a 页 WYG0943-0747a.png
宗御制及群臣分撰文宣武成王二庙赞 文宣赞曰
尼父挺生河海标异祖述尧舜有德无位 梁元帝自
图宣尼像为赞而书之

太平兴国戒子篇

太平兴国初太宗至东宫出戒子篇命皇子侍读郭贽
注解且令委曲讲说以谕诸王(本传)

端拱修身箴 淳化赐进士箴

端拱三年三月壬寅御崇政殿亲试进士陈尧叟等赐
第上作修身箴赐之勉以修身谨行稽古效官之意(初内)
卷三十一 第 28b 页 WYG0943-0747b.png
(殿策士赐诗至尧叟始易以箴) 淳化三年三月癸卯赐进士孙何等
御制箴一首丙辰赐宴琼林苑又赐御诗三首己酉又
赐儒行篇为座右之戒诗箴并赐时论荣之(唐故事礼部放榜敕)
(下之日为闻喜宴于曲江近世多于名园佛庙)

淳化秘阁赞序

淳化三年五月甲寅诏增修秘阁八月壬戌朔宴宰臣
李昉以下于秘阁三馆与焉上作诗以美其事已而秘
卷三十一 第 29a 页 WYG0943-0747c.png
书监李至上表乞御制赞以光秘府上许之仍以六体
亲书赞文并序及篆额刻石一本云阁成帝作赞赐之
李至上表请以御制赞刻石秘阁帝以宰臣前已陈请
又重违至意诏曰近以延阁载新万机多暇聊书赞咏
以美成功遽览封章愿刋穹石垂于不朽良积厚颜其
赞并序当亲书篆额以旌秘府

景德龙图阁赞 祥符瑞物阁赞(见总瑞)

景德二年四月戊戌上阅太宗御书于龙图阁作诗令
近臣应制及命李宗谔作序庚子又作龙图阁赞示辅
卷三十一 第 29b 页 WYG0943-0747d.png


祥符文宣王赞

祥符元年十月二十六日诏以纪号介丘观风广鲁以
十一月朔旦幸曲阜县谒文宣王十一月戊午上服靴
袍诣文宣王庙内外设黄麾仗孔氏家属陪列有司定
仪止肃揖上特再拜又幸叔梁纥堂命刑部尚书温仲
舒等分奠七十二子先儒暨叔梁纥颜氏上制赞刻石
卷三十一 第 30a 页 WYG0943-0748a.png
庙中复幸孔林以树木拥道降舆骖至文宣王墓奠拜
诏加谥曰至圣文宣王祝文进署仍修葺祠宇给近便
十户奉茔庙又诏留亲奠拜祭若翌日又遣吏书张齐
贤等以太牢致祭赐其家钱三十万帛三百疋以四十
六世孙同学究出身圣祐为奉礼郎近属授官及赐出
身者六人又追封叔梁纥为鲁国公颜氏为鲁国大夫
人伯鱼母开官氏为郓国大夫人先是诏有司检讨汉
唐褒崇宣圣故事欲追谥为帝或言宣父周之陪臣周
止称王不当加帝号故第增美名春秋演孔图曰孔子
卷三十一 第 30b 页 WYG0943-0748b.png
母感黑帝而生故曰玄圣庄子曰恬淡玄圣素王之道
遂取以为称二年五月戊午以御制御书玄圣文宣王
赞示辅臣六月丙午诏刻于石壁天禧五年六月己未
国子监请以圣制赞及诏命洎近臣所撰十哲七十二
贤赞镂版流传从之 又为周文宪王赞昭烈武成王
赞 会要祥符二年五月戊午制文宣王赞示近臣十
一月中书门下言欲依张齐贤向敏中王嗣宗等乞观
卷三十一 第 31a 页 WYG0943-0748c.png
御制文宣王武成王等赞及令丁谓等于庙堂宣示百
官帝曰此但纪一时事何足于庙堂宣示宰臣王旦等
言君父圣作臣子愿观未许旦等再三陈上许之翌日
齐贤等奉表称谢 崇文目总集始于两庙赞文一卷
 式墓而荆棘自辟升堂而丝竹如闻(晏殊颂)

祥符礼选赞

太宗时邢炳尝纂礼选以献其后真宗阅书禁中得其
本作赞以示近臣 实录祥符三年五月乙巳上作礼
选赞赐侍讲学士邢炳
卷三十一 第 31b 页 WYG0943-0748d.png

祥符自戒箴 守官箴

祥符三年三月丁酉上谓王旦等曰朕自北鄙和好边
陲无事然居安虑危未尝敢自逸每为文以自儆置座
右朝夕观之因出贵廪食吟轸田夫吟念农歌自戒箴
守官箴以示旦等 御制五箴在后即此箴

祥符天书周伯星赞

三年十二月丁巳作二赞
卷三十一 第 32a 页 WYG0943-0749a.png

祥符广孝泉赞

祥符四年二月甲子驾驻河中府观舜井赐名广孝泉
修饰栏槛禁民慢亵二井南北相连可秉炬而入史记
所谓穿空旁出者也公府中井脉皆咸独此水甘美俗
传饮者愈疾帝作赞记之又命王钦若作记改舜泉坊
曰广孝坊五月于其侧建庙

祥符西岳真君赞 景灵宫颂 南京颂

四年二月二十日作 景灵宫颂见祠宫 南京颂见
铭类
卷三十一 第 32b 页 WYG0943-0749b.png

大中祥符颂

祥符四年八月乙丒学士李宗谔请圣制左承天祥符
门碑从之先是天书降即诏增葺宗谔以锡符之地当
有圣作上谦逊久之于是作大中祥符颂以宗谔所撰
文刻于碑阴 元年四月丙戌御制景灵宫赞颂刻石

祥符真游颂 朝谒太清宫颂 元符观颂

五年十二月乙酉作真游颂示近臣七年七月(或作八月丁丑)
卷三十一 第 33a 页 WYG0943-0749c.png
制朝谒太清宫颂明道宫碑圣祖殿铭九年四月庚戌
作元符观颂刻石天禧二年正月辛亥出元符观颂示
辅臣 七年七月壬子修真游殿本名延恩以圣祖临
降因以题榜丁谓请御书殿额

祥符赐内侍箴

祥符六年三月甲戌上作内侍箴并注释赐都知阎承
翰等大指以内怀祇谨乃可事君其或轻率必当陷刑
辟而失身苟能靖专无或放佚朕之望也监治军戎唯
在甘苦一同临莅之务兼济奉使于外本自无威苟假
卷三十一 第 33b 页 WYG0943-0749d.png
朝廷之威人之奉尔盖为朝廷或不矜伐掌守礼度不
自专辄常禀法制则外人见仍加钦重复命入对勿希
旨勿附辨但存公平之道常持正直节俭忠直不为奢
侈之事切思矫伪勿思迟迟尔有勤劳国家必以官报
尔不求自至也承翰请刻石本省从之 庆历中孙沔
奏太宗著令式之文真宗述箴规之训

祥符五箴 坐右文

卷三十一 第 34a 页 WYG0943-0750a.png
赵湘判宗正寺时帝撰五箴自儆(一本云祥符二年撰)湘因言宗
室风化所本宜有以训厉帝悦为撰宗室坐右铭(见上)
年三月丁酉上谓王旦曰为文自警置诸坐右

祥符太宗圣文神笔颂 六阁图书赞

六年正月庚戌诏曰太宗圣文冠古仙翰入神曩于临
御之年爰徇众多之请眷中州之至广在胜境之相望
幸降德音屡颁副本朕丕承若厉恭阅惟勤辄陈颂叹
之辞冀申孺慕之感云云应诸路州军宫观寺院名山灵
迹经赐太宗御书者件析以闻当降御制太宗圣文神
卷三十一 第 34b 页 WYG0943-0750b.png
笔颂刋石又赐王旦以下御制御书太宗圣文神笔颂
龙图阁瑞物阁赞龙图阁六阁图书赞太宗御制御书
目录龙图阁瑞物阁瑞宝目龙图阁书籍图画目响石
铭太湖石铭共八轴并石本从所请也九年二月并玉
宸殿记刋石寘诸翔鸾阁下癸卯召近臣观之

天禧元良箴 元良述 六艺箴

天禧二年八月甲辰立升王为皇太子癸丑上作元良
卷三十一 第 35a 页 WYG0943-0750c.png
箴七言十韵诗赐之又作七言诗二首分赐宾客(李迪)
(张士逊)以下三年九月二十三日丙子召宗室近臣对
清景殿内出御制赐皇太子元良述六艺箴各一卷又
赐承华要略十卷授时要录十三卷又以御览国史两
朝实录太宗御集等书赐皇太子又作七言十韵诗赐
宰臣寇准等遂宴于殿内十二月辛卯又以赐辅臣宫
僚请降副本于资善堂以备观览 太子谢表曰为鹤
禁之宠光耸瑶山之轨范 汉幄尧门爰增于礼秩汤
盘武几遂著于格言润金璧以为辞并羲舒而宣曜
卷三十一 第 35b 页 WYG0943-0750d.png

崇宁景灵宫赞 宣和文宣王赞

崇宁元年四月十二日建景灵宫成作赞 宣和四年
正月制文宣王赞

绍兴宣圣赞 七十二贤赞

绍兴十四年三月十八日己巳幸太学览唐明皇及太
祖真宗祖考所制赞文命有司取从祀诸赞悉录以进
二十四日乙亥御制御书宣圣赞命揭于大成殿刻石
卷三十一 第 36a 页 WYG0943-0751a.png
朌诸路州学上谓辅臣曰唐明皇作赞斥先圣名非是
闶曰尤见圣学高出帝王之上二十五年又制七十二
贤赞亲札刋石朌降焉二十六年十二月戊午廷绅请
朌诸州郡学校从之 宣圣赞曰志则春秋道由忠恕
贤于尧舜日月其誉

隆兴御制赞

元年七月御制御书大士赞赐天竺寺八月二十二日
御制赞诵赐宗杲 光尧御制盘松赞康寿殿生芝草
光尧制赞云履正怀冲
卷三十一 第 36b 页 WYG0943-0751b.png

乾道御制苏轼文集赞

乾道元年闰正月御制苏轼集赞其序曰成一代之文
章必能立天下之大节赞曰手抉云汉斡造化机气高
天下乃克为之猗嗟若人冠冕百代忠言谠论不顾身
害云云敬想高风恨不同时掩卷三叹播以声诗选德殿
书赐苏峤 先是有诏赠轼太师

绍熙瑞芝赞(诗)

卷三十一 第 37a 页 WYG0943-0751c.png
元年四月乙酉宣示宰臣以慈福宫瑞芝图及寿皇御
制赞上御制诗及高宗御制瑞芝赞寿皇御制诗付
史馆

淳祐圣贤十三赞

万几馀閒博求载籍推迹道统之传自伏羲迄于孟子
凡达而在上其道行穷而在下其教明各为之赞 元
年孟春祗谒先圣赐国子监宣示诸生  伏羲(尧舜)禹 汤 

文 武 周 孔(颜曾)子思 孟子 

卷三十一 第 37b 页 WYG0943-0751d.png
宝祐字民训

四年三月二十五日丙辰御制字民训尔等服劳州县
始获脱选通籍信难矣学制为尤难其律已必廉否则
墨其养民必惠否则暴其听讼必公否则私其涖事必
勤否则怠往即乃封祇若予训邑有善状朝彻夕闻表
用有先朝故典在昔子路以治蒲为难夫子诲之以恭
宽温恕之理三年而政成朕之言夫子之遗意听之毋
忽四月六日丁卯令吏部书于改官印纸閤门引见日
卷三十一 第 38a 页 WYG0943-0752a.png
宣示
 玉海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38b 页 WYG0943-0752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