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八
卷二十八 第 1a 页 WYG0943-0670a.png

卷二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二十八
            宋 王应麟 撰
 圣文
御集


汉武帝集

汉志高文有传上所自造赋二篇(注武帝) 武纪赞号令
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儒林传诏书律)
(令下者文章尔雅训辞深厚) 史记封禅书索隐曰顾允案武帝集
卷二十八 第 1b 页 WYG0943-0670b.png
 隋志武帝集一卷(梁二卷) 唐志二卷 洪河阐珍八
卦画于包羲温洛呈祥九畴叙乎夏禹帝王文章权
舆于斯巍乎有尧与天同大焕乎之文著焉皇乎有
周独盛中古郁乎之文备焉英华发于和顺之积
辉光著于笃实之充自然而然无所容心如日月星
辰之丽天山川草木之附地而已逮兹以降则有西都
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史氏称焉故武帝之文则以集著
卷二十八 第 2a 页 WYG0943-0670c.png
 宓羲有八卦之画黄帝有丹书之文文王有六爻之
重汉之高帝所述有书天子所服具有典式神爵之君
仅能遵用华编成帙后世亡诏焉孝武右文纪述至富
裒为钜集乃出后代秋风之辞柏梁之韵所可见者如
是而已

魏文帝集

文帝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天资文藻下笔成
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唐志魏武帝集三十卷文帝
集十卷明帝集十卷 中兴书目文帝集六卷赋诗各
卷二十八 第 2b 页 WYG0943-0670d.png
二书表诏一杂文一 隋志十卷梁二十三卷(今所存止此)
 文帝八岁能属文有逸才博贯古今(隋志魏武帝集二十六卷梁三十卷武帝逸集十卷新撰十卷)
唐志晋明帝集五卷简文帝集五卷宋武帝集二十卷
文帝集十卷梁武帝集四十卷简文集九十卷(南史武帝制赞)
(序诏诰诸文百二十卷)

唐太宗集

志丁部别集七百三十六家七百五十部七千六百六
卷二十八 第 3a 页 WYG0943-0671a.png
十八卷太宗集四十卷 中兴书目唐太宗诗一卷凡
六十九首旧唐志太宗集三十卷今集止此(崇文目一卷)
通鉴贞观十二年三月辛亥著作郎邓世隆表请集上
文章上曰人主患无德政文章何为不许(贞观政要十一年著作佐)
(郎邓崇表请) 邓世隆传帝向学多属文赋诗天格赡丽意
悟冲迈十三年请加集录帝谦不许 房玄龄表云留
情典坟属意篇什笔迈钟张词穷贾马文锋既振宫徵
自谐 太宗帝京篇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玉匣启
龙图金绳披凤篆韦编断方续缥帙舒还卷
卷二十八 第 3b 页 WYG0943-0671b.png

唐玄宗集 开元御集

志高宗集八十六卷中宗集四十卷睿宗集十卷玄宗
集卷亡 集贤注记开元二十年二月敕院内修御集
学士韦述徐安贞专其事竟不成 张说传帝好文辞
有所为必使视草 徐楚璧(开元中书舍人)帝属文多令视草
 玄宗释孝经注老子刋月令述训戒铭泰华集诫子
之书撰文字之音 张说云艺总六经汉光之学也文
卷二十八 第 4a 页 WYG0943-0671c.png
通三变魏祖之才也缘情定制五礼之本也洞音度曲
六乐之宗也圣于翰墨仓颉之妙也 中兴书目明皇
诗一卷凡五十七首

唐德宗集

志卷亡 刘禹锡曰贞元中天子之文章焕乎垂光庆
霄在上万物五色 上方向文章昭回之光下饰万物
 旧纪天才秀茂文思雕华洒翰金銮无愧淮南之作
属辞铅椠何惭陇底之书文雅中兴夐高前代
卷二十八 第 4b 页 WYG0943-0671d.png
唐帝王正位文章

志总集类集古今帝王正位文章九十卷

淳化秘阁御制

元年七月丁酉以御制秘藏诠十卷逍遥咏十一卷秘
藏诸杂诗赋十卷佛赋一卷幽隐律诗四卷怀感一百
韵诗四卷怀感回文五七言诗一卷凡四十一卷藏于
秘阁

咸平新编太宗御集

卷二十八 第 5a 页 WYG0943-0672a.png
咸平三年二月壬子翰林侍读学士吕文仲上新编太
宗御集三十卷诏藏秘阁录别本藏三馆(文仲传云受诏集太宗歌)
(诗为三十卷)

祥符宸章集

祥符三年四月丁巳龙图待制陈彭年奉诏纂历代帝
王集凡正统十五卷闰位十卷上作序赐名宸章集诏
褒彭年 书目三十五卷自舜汔唐 上尝谓近臣曰
朕欲集前代帝王文章令陈彭年纂录自虞舜元首薰
风诗而下已成数卷此编次尤难盖散在群籍非广读
卷二十八 第 5b 页 WYG0943-0672b.png
不能见也

祥符太宗御书 君臣赓载集 朱邸集 文


明政化

初咸平三年二月壬子吕文仲上御集三十卷诏藏秘
阁三馆至祥符五年八月丁巳龙图学士陈彭年表上
奉诏编录太宗御集四十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朱邸
集十卷文明政化十卷秘藏铨三十卷莲华偈逍遥咏
卷二十八 第 6a 页 WYG0943-0672c.png
金刚经疏禅枢要缘识至理篇回文诗心轮图共五十
五卷九弦琴谱二十卷五弦阮谱十七卷棋势图谱各
一卷请付中书门下详校从之庚申诏奉安于太清楼
资政殿崇文院秘阁西京三馆各一本御撰文字总十
八部合二百十四卷(诏进彭年阶勋赐金帛校勘官刘锴王夷简韩羲并加一阶)
一月丙辰出新编太宗御制文集及御书法帖目一卷
凡十五部总三百三十六卷以示辅臣曰先帝嗜学实
由天纵属思援翰必极精妙朕孜孜寻访文词笔札殆
无遗逸(龙图阁御集见阁类) 书目朱邸集五卷太宗潜藩御制
卷二十八 第 6b 页 WYG0943-0672d.png
陈彭年编录以歌行六十五首为一卷柳枝词五十二
首渔人词五十首为一卷七言绝句百二十八首为一
卷七言诗百三十四首为一卷五言诗百五十二首为
一卷 天禧二年正月壬寅奉安太宗文集于昭应宫
先猷殿翌日奉安御集于继文殿

祥符太宗游艺集 法音前集 御制乐章


庆历后序

卷二十八 第 7a 页 WYG0943-0673a.png
祥符六年四月己卯召辅臣对于龙图阁宣示太宗游
艺集御制游艺集后序太宗万国朝天平晋二乐曲御
制乐章五首法音前集七卷仍赐王旦等各一本诏太
宗圣制曲名三百九十首并九弦琴五弦阮谱字变弦
法并调弄操引名共三百三十六首付修史院及太乐
局又诏太宗圣制万国朝天乐曲宜曰同和之舞平晋
曲曰定功之舞二曲雅乐谱并乐章令太常礼官参议
于郊庙祭飨递用 真宗取太宗御制乐谱棋图歌诗
为游艺集凡百二十卷 仁宗庆历八年三月甲寅幸
卷二十八 第 7b 页 WYG0943-0673b.png
龙图天章阁观游艺集命侍讲曾公亮重加详校及亲
为后序以示群臣 太宗洞知音律制大曲十八平戎
破阵以下是也曲破二十九宴钧台是也小曲二百七
十一阳生以下是也新声五十八倾杯乐以下是也凡
三百九十曲 淳化二年闰二月己丒内出御制独飞
天蛾大海求明珠二棋势示三馆学士皆不能晓上召
裴愈授以指要
卷二十八 第 8a 页 WYG0943-0673c.png

祥符太宗御制御书目录

六年正月赐王旦等(见后圣文神笔颂) 太宗御集四十卷目
一卷朱邸集十卷目一卷至理动怀篇一卷文明政化
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秘藏诠三十卷禅枢要三
卷莲花心轮回文偈颂二十五卷心轮图一卷注金刚
经疏宣演六卷回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目二
卷棋谱图三卷琴谱二卷九弦琴谱二十卷五弦阮谱
十七卷凡百一十九部总二百一十八卷龙阁太清楼
御书院秘阁各藏一部副本二千一百四十八部总万
卷二十八 第 8b 页 WYG0943-0673d.png
四千五百八十六卷文集中录出歌诗文赋别行总千
四十四卷分藏于龙图阁御书院至理动怀篇至惠化
行并文集中录出别行十二愿至百官历子序刻板于
御书院心轮图大言赋并录出别行笔法歌至日行诫
刻石于御书院秘阁赞刻于秘阁赵普碑在河南平晋
记诗赋刻石并州 祥符二年十一月甲寅遣使以太
宗御制御书各六十二卷赐辅臣人一本皆未攽示于
卷二十八 第 9a 页 WYG0943-0674a.png
外者三年四月丁巳翰林侍读学士郭贽上太宗在藩
圣制及应教次韵诗四卷先是贽事晋邸太宗凡有篇
咏多令继属贽悉藏于家入直禁中以献诏奖之八年
闰六月甲辰诏以太宗御制妙觉集五卷编入佛藏九
年正月庚午赵安仁录妙觉集歌诗为二卷名妙觉秘
诠录圣制法音集论颂赞诗为三卷名法音指要

祥符静居集 玉宸集 维城集

六年八月丙戌出御制静居集三卷丁亥出法宝录序
示王旦等七年六月己未晁迥等以御制静居玉宸集
卷二十八 第 9b 页 WYG0943-0674b.png
太宗御书群书记副本于秘阁奉藏从之 书目静居
集三卷玉宸集五卷法音集七卷又维城集三卷真宗
在藩邸与诸王洎僚属唱和诗始于晚春一章终于新
创假山书洞赞

祥符集御制文颂歌诗 馆阁圣制

见御诗 祥符八年二月辛酉圣制文集赐玉清昭应
宫 九年六月乙未上曰唐朝诸帝皆有文然厚重高
卷二十八 第 10a 页 WYG0943-0674c.png
简明皇为最德宗文甚精而性刚不听纳

天禧御制文论歌诗

见观书

天禧明良集

天禧二年九月癸酉龙图阁待制李虚已上奉诏集群
臣所和御制诗为明良集五百卷诏赐器币(当参考御诗类)崇 
(文目在总集) 进明良集表云汉朝洪藻惟闻柏殿之短章
唐室多文独载景龙之方册洪惟盛世倍越前修 真
宗在藩邸多与诸王洎僚属唱和诗咏嗣位之后继有
卷二十八 第 10b 页 WYG0943-0674d.png
述作每有礼庆及玩阅文史览瞩风物褒近臣逸士率
为歌诗布于下

天禧御制

天禧四年十二月辅臣以御书御制共二十卷进呈皆
帝亲笔及亲作草本

天禧真宗御集 注释御集 天章阁御集(圣政)


(记)

卷二十八 第 11a 页 WYG0943-0675a.png
天禧元年十一月庚子龙图阁待制李虚已等上新编
御集百二十卷目录三卷召辅臣向敏中等于滋福殿
以示之观毕称谢四年春著作佐郎张仲尹上言御制
文集望诏儒臣笺注既而两制拜章继请遂从之(实录云四)
(年六月甲子学士杨亿等言)会要同 六月甲午诏宰相寇准参政李迪
参详学士杨亿钱惟演盛度等十人为注释官仍就禁
中崇文院为注释所七月壬子又以馆阁官张复等二
十七人为检阅官准迪罢丁谓冯拯代之注成(八月癸未赐注)
(释官宴于秘阁始事也)又命祖士衡钱暧聂冠卿李淑分定卷第
卷二十八 第 11b 页 WYG0943-0675b.png
采国朝日历益注新事分百五十卷命徐奭校勘乾兴
元年冯拯以献赐器币有差(十二月甲辰命晏殊详覆笺注释典文集) 天
禧四年十一月壬戌宰臣言圣制已分部帙望摹印赐
馆阁及名山规度禁中严洁之所别创殿阁缄藏诏可
(甲戌请于龙图阁后建殿阁)诏丁谓等作天章阁奉安御集十二月
己亥命辅臣典领乙巳兴工宴于龙阁五年三月戊戌
阁成(会要二月毕功癸酉上梁临幸)庚子令具两街僧道威仪教坊作
卷二十八 第 12a 页 WYG0943-0675c.png
乐奉御集御书自玉清昭应宫安于天章阁群臣称贺
赐宴四月壬戌召近臣馆阁三司京府官观御书御集
于阁下遂宴于群玉殿时辅臣集御制为三百卷颂铭
碑文十八卷赞八卷诗三十七卷赐中宫诗七卷赐太
子歌诗箴述五卷龙图阁歌诗四卷水殿诗一卷清景
殿诗二卷四园诗三卷三教诗九卷读经史诗四卷维
城集三卷奉道诗十卷岁时新咏五卷乐章一卷乐府
集并新词五卷(书目总云诗八十九卷歌十五卷词四卷)论述十卷序八卷
箴七条各一卷记六卷又三卷又一卷书十卷正说十
卷二十八 第 12b 页 WYG0943-0675d.png
卷承华要略二十卷静居集三卷玉宸集五卷法音前
集七卷春秋要言五卷试进士题一卷密表密词六十
九卷玉京集二十卷(实录三十)授时要录二十四卷又取至
道元年四月讫大中祥符岁中书枢密院时政记史馆
日历起居注善美之事录为圣政纪凡一百五十卷并
镂板又以御书石本为九十编命中使岑守素主其事
至是功毕焉(会要五年四月以御书石本藏天章阁书目玉京集二十卷诗三手书一密表十)
卷二十八 第 13a 页 WYG0943-0676a.png
(二密词三共二十卷与授时要录不在御集目中) 实录天禧四年十一月戊
午上御龙图阁召近臣观图籍御制文论歌诗因谓辅
臣曰朕听览之暇留心翰墨久而不废遂盈卷帙丁谓
等曰陛下圣文冠古今愿付臣等编集仍镂板颁示天
下上许之庚申内出圣制七百二十二卷付辅臣壬戌
宰臣请创殿阁缄藏诏可五年正月癸卯上作御集圣
政纪二序示辅臣 仁宗乾兴元年八月辛亥赐辅臣
先帝御集三百卷释典文集一部清景殿诗二卷三惑
论欹器论天童经各一册圣政纪一百五十卷 会要
卷二十八 第 13b 页 WYG0943-0676b.png
天禧四年二月戊子选僧三十人注释圣制述释典文
章从僧秘演之请也四月乙未命杨亿王晓详覆笺注
五年八月庚午诏以御集二十一本赐天下名山寺观
及赐辅臣一本九月丙戌丁谓等上笺注释典御集三
十卷目一卷 中兴书目真宗御集三百卷御制序
景祐三年十二月辛酉吕夷简请编次法音后集从之
真宗歌  闵农 阅兵 修身 恤黎民 念农(喜雨述怀)观麦 喜丰年 为政 太清楼 
卷二十八 第 14a 页 WYG0943-0676c.png

阅书 奉先 喜春雨 观龙 瑞雪(学书书目云诗)十九卷歌十五卷词四卷 

吟  轸田夫(贵廪食劝学)
箴  自戒 守官 为政(六蓺元良)内侍 书目一卷 
记  弹元壁 太清新写书籍(太宗御制御书资善堂)玉宸殿 玉宸群书 书目六卷 
论  勤政 为君难为臣不易 崇儒术 思政(守道)宽财利 恤刑 明谏 设官思贤 建官 

守官(欹器书目九卷)

述  奉天庇民 奉神(元良钦承宝训)书目一卷 
序  乾坤宝典 太宗御制御书二(御札墨迹二御书故事)御札御批封题 宸章集 春秋要 
卷二十八 第 14b 页 WYG0943-0676d.png
言前后 龙图阁 宣政殿 述古殿(圣政纪宝文统录)封神记 册府元龟 诸王唱酬诗 


先天纪(御集书目八卷)


康定编太宗圣制 永熙政范

康定元年七月五日(戊午)集贤校理李昭遘上所编太宗
晋邸圣制三卷(一云二十卷)永熙政范二卷(一云三卷)诏褒之

治平仁宗御集

治平元年五月十一日丁未命天章阁待制吕公著修
起居注邵必编集仁宗御制公著等奉敕悉发宝文旧
卷二十八 第 15a 页 WYG0943-0677a.png
藏而编次之(就资善堂编)二年十月甲寅编成一百卷以进
(目录三卷)英宗御延和殿服靴袍观之两府皆侍诏以御集
藏于宝文阁四年五月乙巳以公著兼宝文阁学士必
为直学士 书目仁宗御集一百卷诗二卷乐章二卷
述一卷铭六卷手诏一卷记一卷碑二卷边防一卷挽
词一卷观文鉴古图述十卷审乐要记四卷乐府要略
二卷乐髓新经二卷迩英圣问三卷钦崇禋祀记三卷
洪范政鉴二十四卷洛书五事图一卷风角集占三卷
神武秘略十一卷攻守图一卷释门十三卷道门二卷
卷二十八 第 15b 页 WYG0943-0677b.png
密表词五卷 英宗制序曰叙禋祀飨升歌乐章藏于
有司荐于郊庙者多矣而登临游赏之适割鲜献获之
乐前世所誇者未始一及焉万几之暇泊然凝神不见
所好惟躬阅宝训陈经迩英究钟律之本元训师兵之
武略披图以监古铭物以自戒从事于清閒宴息之馀
者不过此类呜呼大禹之勤俭也永惟圣作刻之玉版
藏之金匮以垂无穷俾知我圣考之所以为仁者自勤
卷二十八 第 16a 页 WYG0943-0677c.png
俭始 仁宗下议乐之诏以考钟石之和置写书之官
以缀经坟之学迩英敷席图讲蓺也凝机韨宇资味道
也藻思粹发穷圣作也飞毫洒落肆天纵也 驰仁圣
之极摰蹈帝王之登闳

英宗御制

两朝蓺文志别集类英宗御制一卷

元祐神宗御集 圣制神宗文集序

元祐二年正月辛巳命中书舍人苏辙刘攽编次神宗
御集四年三月己酉三省枢密院言请圣制神宗文集
卷二十八 第 16b 页 WYG0943-0677d.png
序从之序曰伏羲始作八卦尧记握河舜演洛书禹训
汤铭周之文王有谟有诫皆以人文为后世法我国家
祖谟宗烈咸有述作以垂典则神宗号令文辞天下传
诵昧旦听朝至于日昃间下细札大臣绝企清先访问
侍臣宿儒莫不自失指授诸将应变制宜虽在千万里
外尽得形势之要先后缓急之机无遗画盖性与天道
之自然故发言成章肆笔成书范围周密而不拘弥纶
卷二十八 第 17a 页 WYG0943-0678a.png
广大而不过信所谓大哉王言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
也谨编集为九十卷始以诗颂而杂文次之以边防秘
计终焉所以绍祖宗而垂法与诗书而并傅十月戊戌
(二日)翰学苏辙进呈神宗御制集命宰执观读吕大防进
读诗数篇戊申辙奏神宗御制集凡著录九百三十五
篇为九十卷目录五卷内四十卷皆赐中书密院及边
臣手札言攻守秘计先被旨录为别集不许颁行仍制
集序一篇以纪盛德发明大训窃见祖宗御集皆于西
清建重屋号龙图天章宝文阁以藏其书为不朽计又
卷二十八 第 17b 页 WYG0943-0678b.png
刻板模印遍赐贵近乞付三省依故事诏御集藏于宝
文阁 六年九月诏以边机四十卷送密院机要库掌
之十月四日三省进神宗御笔一百七十五策 绍圣
中诏再加编次至元符三年六月书成比元祐所集凡
增八千八百七十二篇通为二百卷更以文辞政事边
防三门为目靖国元年诏以文辞十卷政事一百五十
卷镂板颁赐(总九千八百馀篇) 元符元年四月十八日建显
卷二十八 第 18a 页 WYG0943-0678c.png
谟阁藏神宗御集(书目一百六十卷) 淳熙元年十二月十四
日修职郎方拟上其父闳所藏诏付秘府 苏辙进神
宗御集表曰伏观历代帝王如汉武魏文唐德文宣三
宗皆工于诗骚杂文与一时文士比长絜大至于经纶
当世讲读利害以文墨尽天下事则皆不足仰望先帝
之万一惟汉光武得治民驭兵之要每以手迹十行细
札号令海内窦融在河西诏书至探融等情伪河西皆
惊以为不可欺第五伦每读诏书曰此圣主也魏太祖
自作兵书十馀万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又手为
卷二十八 第 18b 页 WYG0943-0678d.png
节度惟此二君近之然先帝之文其高处自当与典谟
训诰为比非近世所能髣髴

崇宁哲宗御集

崇宁元年十二月十六日诏实录院编修哲宗御制五
年七月二十七日书成共一百册凡二千五十七篇大
观元年二月十三日诏重加编纂得五十册以元祐垂
帘为前集绍圣元符亲政为后集四月又诏删定所存
卷二十八 第 19a 页 WYG0943-0679a.png
者凡六百九十三篇成三十册以进二年四月奉安于
显谟阁(淳熙元年十二月方拟上之) 中兴书目前后集二十七卷
前集政事十八卷文辞一卷(共十九卷)后集文辞一卷政事
七卷(共八卷) 绍兴十六年七月陈泰初集神哲御集一
百十八册乙酉进泰初一秩

崇观宸奎集

书目一卷徽宗御制记一序三诗章三百七十

绍兴徽宗御集

绍兴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系年作九月己巳(一作十月三十日壬午误)
卷二十八 第 19b 页 WYG0943-0679b.png
实录院奉诏编次徽宗御集成上之初检讨官朱翌言
四方以徽宗圣制来上愿诏史官编类仿五阁之制藏
之无穷于是翰苑拟撰阁曰敷文至是书成凡诗百九
十有五宫词二百赋一序十二记十碑四策题九文七
乐章二挽词二十七杂文十五诗解九论语解二道德
经解八南华冲虚经解二十圣济经十科仪二政事手
札千三百五十边机手札二百四十四通为百卷(上御垂拱)
卷二十八 第 20a 页 WYG0943-0679c.png
(殿再拜受书) 帝亲制序冠于篇首权奉安于天章阁

开禧高宗御集

开禧元年七月二十四日实录院上高宗御集一百卷
初淳熙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诏实录院编纂七月十
一日诏臣僚各上御制手诏等至是成书 进高宗御
集表曰由姚虞迄于唐世宸章尝集于名公仰熙陵洎
于徽皇睿制分藏于延阁诗陈夏禹列邦犹取于焦思
赞首宣尼高第遍加于速肖郊祀摛声歌之荐禖祠致
祝飨之虔付国论于柄臣授边机于阃将布山东之诏
卷二十八 第 20b 页 WYG0943-0679d.png
老癃思及于化成赐河西之书远外莫逃于明见坦然
帝制可举而行启我后人咸正罔缺世更三圣教立百


庆元编孝宗御制

庆元元年十二月十八日诏实录院编修孝宗御制
嘉泰元年十月二十七日诏编类光宗御制开禧元年
十二月一日诏限二年成书 淳祐五年二月孝宗光
卷二十八 第 21a 页 WYG0943-0680a.png
宗御集成上之 景定二年三月宁宗御集成上之

杂御制


宓戏作八卦 文王重易六爻

汉志易曰宓戏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
情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
序卦之属十篇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左传
正义引易云伏羲作十言之教(汉志神仙家宓戏杂子道二十篇)周外史掌 
 三皇之书(书序三坟言大道)
卷二十八 第 21b 页 WYG0943-0680b.png
黄帝书 黄帝四经 丹书(见铭类)

列子天瑞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
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又曰形动不生形而
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有(又黄帝曰精神)
(入其门)力命篇黄帝之书云至人居若死动若械(列子多引黄帝)
(书盖古之微言传久而差者也) 晋天文志黄帝书曰天在地外水在
天外水浮天而载地者也 东京赋注风俗通曰黄帝
书上古时有神荼郁垒 吕氏春秋黄帝言曰声色禁
卷二十八 第 22a 页 WYG0943-0680c.png
重黄帝曰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芒昧因天之
威与元同气黄帝曰四时之不正也正五榖而已矣又
云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
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 六韬黄帝曰一者阶于道
几于神 汉蓺文志道家黄帝四经四篇黄帝铭六篇
黄帝君臣十篇(起六国时与老子相似)杂黄帝五十八篇(六国时贤者所)
(作)阴阳家黄帝泰素二十篇(六国时韩诸公子所作)小说家黄帝
说四十篇兵阴阳黄帝十六篇图三卷五行家黄帝阴
阳二十五卷医经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卷二十八 第 22b 页 WYG0943-0680d.png
史记黄帝老子言正义曰黄帝道书十卷(盖公善治黄老言曹参治)
(齐用黄老术窦太后好黄老言) 后汉志天文星官之书自黄帝始历
志黄帝班示文章 隋志汉时诸子道书之流有三十
七家大旨皆去健羡处冲虚其黄帝四篇老子二篇最
得深旨 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注所谓三坟五
典 晋皇甫谧曰黄帝创制于九经(唐殷敬顺释列子云黄帝得长生之)
(道在位百年) 唐独孤及风后八阵图记云得其遗制于黄
卷二十八 第 23a 页 WYG0943-0681a.png
帝书之外篇 梁肃导引图序朱少阳得其术于黄帝
外书 贾谊新书修政语黄帝曰道若川谷之水其出
无已其行无止(上疏曰黄帝曰日中必熭注见六韬) 淮南缪称训黄帝
曰芒芒昧昧从天之道与元同气

汉高皇帝所述书 高祖传 孝文传

魏相传相为丞相数表采易阴阳及明堂月令奏之曰
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高皇帝所述书
天子所服第八(如淳曰天子衣服之制也于施行诏书第八)曰大谒者臣章
受诏长乐宫曰令群臣议天子所服以安治天下相国
卷二十八 第 23b 页 WYG0943-0681b.png
臣何御史大夫臣昌谨与臣陵臣通等议春夏秋冬天
子所服当法天地之数中得人和臣请法之中谒者赵
尧举春(服虔曰主一时衣服制朝祭百事)李舜举夏儿汤举秋贡禹举
冬四人各职一时大谒者襄章奏制曰可 志儒家高
祖传十三篇(高祖与大臣述古语及诏策)孝文传十一篇(文帝所称及诏策)
 隋志梁有汉高祖手诏一卷(古文苑有高祖手敕太子)

汉五家要说章句 (刘向有五行传尹咸校三十家)

卷二十八 第 24a 页 WYG0943-0681c.png
桓郁传永平十四年显宗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
定于宣明殿注华峤书曰帝自制五行章句此言五家
即五行之家也宣明殿在正阳殿后东观记上谓郁曰
卿经及先师致复文雅其冬上亲于辟雍自讲所制五
行章句已复令郁说一篇上谓郁曰我为孔子卿为子
夏起予者商也(十五年入授皇太子经)

汉光武本纪

东平王苍传显宗永平十五年三月幸东平以所自作
光武本纪示苍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 班固传永
卷二十八 第 24b 页 WYG0943-0681d.png
平中为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成世祖本纪(所示)
(东平王恐一书也) 北史萧太圜云汉明为世祖纪章帝为显
宗纪 宣和四年七月哲宗正史成御制纪

汉皇羲篇

灵帝自造五十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

魏文帝士操

隋志名家一卷
卷二十八 第 25a 页 WYG0943-0682a.png

魏典论

明帝太和四年二月戊子诏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论刻
石立于庙门之外 唐儒家类五卷

梁孔子正言

隋志孔子正言二十卷梁武帝撰 又撰制旨新义
任孝恭撰武帝集序 武帝撰五经讲疏及孔子正言
 纪云撰通史六百卷金海三十卷制旨孝经义周易
讲疏及六十四卦二系文言序卦等义乐社义毛诗春
秋荅问尚书大义中庸讲疏孔子正言孝经讲疏凡二
卷二十八 第 25b 页 WYG0943-0682b.png
百馀卷王侯朝臣奉表质疑皆为解释躬制赞序诏诰
铭诔箴颂笺奏诸文百二十卷

唐金镜书 序

一卷一名金镜述 实录(帝学同)贞观二年正月庚午著
金镜述以示侍臣(太宗曰朕保此三鉴以防已过)宣宗大中二年二月
庚子令狐绹为翰林学士夜召与论人间疾苦帝出金
镜书曰此太宗所著也卿为我举其要绹擿语曰至治
卷二十八 第 26a 页 WYG0943-0682c.png
未尝任不肖至乱未尝任贤任贤享天下福任不肖罹
天下祸帝曰善朕读此书尝三复乃已绹再拜曰陛下
必欲兴王业舍此孰先(太宗召林弘远撰金鉴书三十卷) 张蕴古上
大宝箴(箴在即位之初)云爰述金镜穷神尽圣便物以心应言
以行苞括治体抑扬辞令 虞世南圣德论著金镜帝
范论君臣之道序仁义之方商略古今以为监诫惩苛
治而戒末弊赞黄皞而咏唐虞 德宗君臣箴与金镜
而高悬 文苑英华太宗金镜云睹治乱之本源为明
镜之鉴戒乱未尝不任不肖治未尝不任忠贤理人必
卷二十八 第 26b 页 WYG0943-0682d.png
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建大厦者先择匠然后拣材为
国家者先择佐然后定民以大材为栋梁小材为榱桷
仲尼师于郯子文王学于虢叔哲后求才若旱苗之思
雨闇主护短而永愚明主思短而长善屈一身之欲乐
四海之民子从令者不得为孝臣苟顺者不得为忠要
荒为枝叶畿内乃本根高祖失于存功之能光武获于
置将之妙(又见太宗御览云太宗思隋氏失道皇运开基因而序之以明诫谨神笔书石命工刻之)
卷二十八 第 27a 页 WYG0943-0683a.png
(以赐皇太子末云明镜不远于焉自鉴) 序帝意若曰照形之真者莫如
镜烛理之彻者莫如心乙夜之观虽极群书参前倚衡
岂无纲领于是探赜游神诞敷宸藻撮其机要汇著于
篇黄昊之无为唐虞之至治赞咏缔玩不能自己夏殷
之季世秦汉之暴君凛然兢惧背而去之以亿兆为心
以万邦为意谓安人必以文德谓防边必以威武任贤
使能则以人为鉴任一不肖则思远佞人以大材为栋
梁以小材为榱桷以至好恶当谨表仪当正则曰君犹
器也民犹水也方圆在器不在水德性必尊问学必砺
卷二十八 第 27b 页 WYG0943-0683b.png
则曰仲尼师郯子文王学虢叔勤于求贤则曰治主思
贤若农夫望岁哲后求才若旱苗思雨美恶为鉴则以
周公纪信屈原为美以易牙宰噽爰盎为戒是书有曰
治乱本原是为明镜又曰以此观之足为永镜文辞谆
复意谊深长所宝三鉴人实为重赐金背镜赏高冯之
清鉴(太宗以金背镜赐高季辅)或进大宝之箴或进惟皇之诫自比
于金资良匠而加砺亡国起戒为止水之照形任贤纳
卷二十八 第 28a 页 WYG0943-0683c.png
谏惓惓如此夫岂明照之不足者味帝之书且有短于
自见不闻逆耳之言之训然则虚心尽下反观自照固
是书之纲领欤雒书有言秦失金镜郑玄以为喻明道
刘孝标著论谓圣人握金镜而阐风烈永徽上正义之
表照金镜而泰阶平贞元赐君臣之箴与金镜以高悬
开元贤相金镜著录(张九龄千秋金镜录)事鉴十章委曲讽谕视
帝此书庶几得其遗焉按实录是书一篇凡千八百馀
言大宝箴云爰述金镜穷神尽圣四部书目乃没其名
或谓儒家序志一卷列诸帝范之上者即此书是又无
卷二十八 第 28b 页 WYG0943-0683d.png
所据或曰金镜述或止曰金镜 器车与河图并传弘
璧以大训俱显富哉天地之藏无书焉未足以为宝


唐御撰晋书 四论 御铨定汉书

志晋书房玄龄等修名为御撰 会要宣武王陆四论
称制旨 志又云御铨定汉书八十七卷高宗与郝处
俊等撰
卷二十八 第 29a 页 WYG0943-0684a.png

唐太宗御制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将征辽二月次河阳丁巳赠殷比
干太师自为文祭之次邺为文祭魏太祖墓三月丁丒
幸定州经北岳自为祭文四月行军总管姜确卒为五
言诗以悼之十月班师次汉武台馀基三成傍有祠室
帝制文刻于石十二月定州御步辇而行帝揽笔于辇
中为诗二十年正月幸晋祠立碑制文亲书于石二十
一年八月为文叙十骥二十二年正月戊戌幸温汤癸
卯御制温汤碑示群臣王公咸曰天文雅奥超象系之
卷二十八 第 29b 页 WYG0943-0684b.png
表神笔自书勒温井之侧三月帝以胡尘无警朔漠来
王乃制戎狄宾服之文又制玉华宫山铭示群臣诏令
学士并作(十一年为文祭汉杨震) 帝博览群书总其宏纲殆于
万卷遒文丽藻一时冠绝威凤之赋积翠之咏庆善有
章帝京有篇金镜之述帝范之训晋史之论圣教之序
论兵之问对

唐帝范 序志

卷二十八 第 30a 页 WYG0943-0684c.png
志儒家太宗序志一卷帝范四卷(贾行注) 通鉴贞观二
十二年正月己丒(会要二十三年正月二十日)作帝范十二篇赐太
子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
农阅武崇文(贞观政要议征伐篇载太宗帝范)且曰饬躬阐政之道备
在其中又曰汝当求古哲王为师如吾不足法也 会
要宝历二年五月著作郎韦公肃注帝范十二篇上之
 中兴书目帝范二卷太宗撰凡十二篇(天圣四年闰五月学士宋)
 绶录进帝范二卷(崇文目一卷)述修身治国之要言  读书志一卷今存者六
篇 帝范序曰若临深而驭朽冀善始而令终汝以幼
卷二十八 第 30b 页 WYG0943-0684d.png
年义方多阙未辨君臣之礼节不知稼穑之艰难余每
思此为忧今自轩昊以降迄于周隋经天纬地之君纂
业承基之主兴亡治乱其道焕然披镜前踪博采史籍
聚其要言以为近诫 训戒六篇制于开元君臣事迹
述于元和

唐天训

会要显庆二年六月上制元首前星维城股肱诫次著
卷二十八 第 31a 页 WYG0943-0685a.png
股肱论令许敬宗等注释名曰天训(注毕敬宗为序) 志儒家
高宗天训四卷武后紫枢要录十卷臣轨二卷百寮新
诫五卷少阳政范三十卷青宫纪要三十卷(崇文目青宫要记十)
(卷)列藩正论三十卷维城典训二十卷训记杂载十卷
采青宫纪要维城典训古今内范内范要略等书为杂
(凡武后书皆元万顷等撰) 文苑英华天后臣范序云想周朝之
十乱爰著十章思殷室之两臣分为两卷

唐御注孝经 制旨(见孝经) 孝经六家

金石录明皇注孝经四卷天宝四载九月八分书御制
卷二十八 第 31b 页 WYG0943-0685b.png
序云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敷义分注错
经写之琬琰庶补将来(取王肃刘劭虞翻韦昭刘炫陆澄六家之说参仿孔郑旧义)

唐御注道德经

志玄宗注道德经二卷又疏八卷(有序)河上公注二卷梁
武帝讲疏六卷陆德明疏十五卷 册府元龟开元九
年三月置石柱于景龙观令司马承祯依蔡邕石柱三
体书写道德经十年正月己丒诏置崇玄学十八年十
卷二十八 第 32a 页 WYG0943-0685c.png
月命集贤学士于三殿讲道德经二十年正月令士庶
家藏是经贡举加老子策二十三年三月癸未(二十七日)
注并修疏义八卷及制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颁示公
卿藏之秘府二十四年八月庚午道士于龙兴观发扬
御书道德经二十九年九月御兴庆门楼亲试道举天
宝元年二月乙酉置混元庙五载诏曰顷改道德经载
字为哉仍隶属上句众以为然遂成注解十四载十八
(甲午颁御注老子并义疏于天下)以注疏分示十道各令传写以付
宫观 选举志注成诏天下家藏其书贡举人减尚书
卷二十八 第 32b 页 WYG0943-0685d.png
论语而考试老子天宝中加号玄通道德经世不称之
 汉志老子邻氏经传四篇又有傅氏徐氏刘向说
宋朝徽宗御制解政和八年八月十一日颁刻石

唐开元训诫(又见东宫) 御集诫子书

开元二十五年八月甲子帝制训诫六篇以示诸王其
旨盖明君臣父子之义斋祭稼穑之事忠王玙等上表
请宣付史官及示百僚许之宰臣奏圣谟垂训辉映千
卷二十八 第 33a 页 WYG0943-0686a.png
古望宣布中外手诏谕曰周公诫伯禽曰无以鲁国骄
人朕方圣虽惭岂忘诫子聊示庭训何足宣布(或谓即御集诫)
(子书一卷也) 志小说家开元御集诫子书一卷(崇文目同) 睿
宗景云元年十二月手敕戒诸王

唐玄宗事类

志类书类玄宗事类一百三十卷又初学记三十卷(张说)
(类集)

唐大衍论 金风乐

志玄宗周易大行论三卷金风乐一卷
卷二十八 第 33b 页 WYG0943-0686b.png

唐韵英 开元文字音义(见小学)

志小学类玄宗韵英五卷天宝十四载撰诏集贤院写
付诸道传布天下 王维和圣制圣札赐宰臣连珠词
五首

唐刋定月令

志御刋定一卷(详见时令门) 医术类玄宗开元广济方五
卷德宗贞元集要广利方五卷(亲制序)
卷二十八 第 34a 页 WYG0943-0686c.png

唐前代君臣事迹 连屏 君臣事迹屏

续会要元和四年四月给事冯伉著三传异同三卷其
年七月乙巳朔御制君臣事迹十四篇(旧纪同)上以天下
无事留意典坟每览前代得失兴亡之事皆三复其言
又读贞观开元实录见太宗撰金镜书及帝范上下篇
玄宗撰开元训戒思继前躅遂采尚书春秋后传史记
班范汉书三国志晋书晏子春秋吴越春秋新序说苑
等书君臣行事可为龟鉴者集成十四篇一曰君臣道
(实录云君臣道合)二曰辨邪正三曰戒权倖四曰戒微行五曰
卷二十八 第 34b 页 WYG0943-0686d.png
任贤臣六曰纳忠谏七曰谨征伐八曰谨刑法九去奢
泰十崇节俭十一奖忠良(一作忠直)十二修政教(或云修德政)
三戒田猎(一作简田猎)十四录勋贤分为上下卷上自制序
曰前代君臣事迹至是以其书写于屏风列于御座之
右书屏风六扇于中(一本云遣中使程文干以书屏至中书)宣示宰臣李
藩裴垍曰朕近撰此屏风亲所观览故令示卿藩等上
表贺(会要宰相杂录作三年七月宣示宰臣非也) 李绛传因进谏宪宗曰
卷二十八 第 35a 页 WYG0943-0687a.png
美哉斯言朕将书绅即诏绛与崔群钱徽韦弘景白居
易等搜次君臣成败五十种为连屏张便坐帝每阅视
顾左右曰而等作意勿为如此事(连屏事见屏门) 志儒家宪
宗前代君臣事迹十四篇 白居易集有批贺御撰君
臣事迹屏风表

唐纂集尚书图 御集春秋经传

文宗每对宰臣深言经学太和二年五月帝纂集尚书
中君臣事迹命工图写于太液亭朝夕观览九年乙巳
朔以御集春秋左氏列国经传三十卷宣付史馆
卷二十八 第 35b 页 WYG0943-0687b.png

雍熙御制杂言

雍熙三年十月庚戌下元节宴辅臣于枢密使王显第
夜分就赐御制杂言一篇

文明政化(见御集)

国史艺文志儒家以太宗文明政化十卷真宗正说十
卷为首

祥符文武七条

卷二十八 第 36a 页 WYG0943-0687c.png
二年十一月丙辰作文臣自清心至革弊武臣自修身
至威严三年五月乙未赐辅臣御注文武七条八年六
月辛未夔路漕臣臧奎请令天下刻石治所或书公𪠘
之壁从之(三年九月甲辰内出手札示辅臣令颁示江淮南安抚使谕以抚恤之道凡十六条)
庆历四年十二月丁酉上以官吏不奉诏条申敕以圣
考七条更相诲励(详见后戒吏) 熙宁五年八月辛丑诏朝
辞日罢赐诫励敕及七条儒行篇

祥符座右文

祥符初赵湘请封禅帝制五箴以自儆三年三月丁酉
卷二十八 第 36b 页 WYG0943-0687d.png
上谓王旦曰北边结好朕居安虑危著文自誓置之座
右朝夕观之又出自戒箴守官箴贵廪食吟轸农夫吟
念农歌以示旦等

祥符东封圣制(颂铭)

晏殊东封圣制颂序曰皇帝御极之十二载受灵贶对
休命龙鸾丽藻封勒于宝文黼黻作绘彰施于翠琰日
中丽乎王字天下布乎尧言真圣明之述作也有司稽
卷二十八 第 37a 页 WYG0943-0688a.png
铭岳之典讲勒成之旧寅威宝命丕显祖烈于是有登
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神灵之府肇建福庭发
生之宇增閟严祀于是有九天司命青帝广生之赞鲁
瞻为群岳之长禹迹播千里之润加隆徽号彰明视秩
于是有天齐王灵源之赞旌霸王之辅畴制作之功于
是有昭烈武成文宪王之赞怀柔百神登秩群望于是
有玉女泉石像之记几深极乎系象训诰示乎轨范垂
之日月以宣景耀刻于金石以为表经矧复仙毫炳蔚
鸿笔辉润风云动色造化为工温珉华玉镂若飞之翰
卷二十八 第 37b 页 WYG0943-0688b.png
石壁金记垂不朽之制所谓躬列辟之能事矣古者縢
书秘语纪号专美而陛下顺命昭孝古者金箧玉策迎
年探寿而陛下祈福庇民彼西弇纪名之罘刻颂风声
逖听不其恧欤(详见碑铭类) 二年五月戊午于后苑示辅
臣 三年正月丙子知枢密院陈尧叟上泰山封禅圣
制颂诏答之上又以其词有规切之意作歌以赐戊寅
作新制泰山铭记周备五言诗赐王旦 二年六月丙
卷二十八 第 38a 页 WYG0943-0688c.png
午内臣言圣制泰山铭已刻石于太平顶别刋于会真
宫又司命天尊仁圣天齐王元圣文宣王昭烈武成王
澶州河渎灵源公赞刋石于各殿之东楹又定封祀社
首朝觐三颂立石之所具图以闻诏元圣文宣王赞勒
文于石壁社首坛颂立石更衣殿馀从所奏十一月壬
子朔奏泰山太平顶磨崖刋勒圣制功毕七年三月丁
酉丁谓陈彭年请以奉祀缘路圣制刻石分立于太清
明道宫洎亳州南京从之
卷二十八 第 38b 页 WYG0943-0688d.png
天禧正说

真宗读经史摭其可为后世法者著正说十卷凡五十
篇始于正心终于诤臣有前后序备言监古为治之意
天禧元年二月戊寅幸龙图阁出是书及春秋要言三
卷示辅臣二年以赐皇太子三年十月辛卯赐辅臣
书目正说十卷(一正心止容纳二辨才止审官三仁义止为政十灾异止诤臣) 后序
有魏文之论聊以同时之语

天禧春秋要言

卷二十八 第 39a 页 WYG0943-0689a.png
见上 书目五卷 实录三卷

天禧承明殿御制

四年十二月廿二日己亥对辅臣洎王钦若等于承明
殿示以御制文章(一作文草)数轴及粉笺销金纸赐中宫诗
什手书等(命辅臣典领修御集殿阁)

天禧承华要略 元良述 六艺箴 授时要




咸平五年十月观书龙阁帝曰青宫要记(一作纪要唐志青宫纪要)
(三十卷)继体治民论一书二名并列篇目盖求书之初务
卷二十八 第 39b 页 WYG0943-0689b.png
数多不嫌重复也天禧三年上以青宫纪要事有未备
乃博采群书广为承华要略二十卷(书目同始主器谨习终师古有常每)
(篇著赞)九月丙子(二十三日)召宗室宰臣两制以上对清景殿
观御制赐皇太子元良述六艺箴各一卷承华要略十
卷授时要录十二卷又以御览国史两朝实录太宗御
集纬术秘书经史子集并御集御览群书赐太子命从
臣遍阅又作七言十韵诗赐宰臣准等遂宴于殿内十
卷二十八 第 40a 页 WYG0943-0689c.png
二月辛卯赐辅臣元良述六艺箴各一卷承华要略正
说各十卷(要略再赐则总为二十卷也) 承华要略序曰皇太子爰
自龆年即彰敏悟既亲外傅弥显英聪每视膳之有馀
则披文而忘倦朕喜其好学念及贻谋昨者偶以清閒
遍观册府因得青宫要记颇合素心洎夫详阅其中亦
多未备于是精求雅诰更广异闻颇历岁时渐成编轴
或逢暇景乃运柔毫各附篇章述为论赞虽惭浅近无
所发明庶俾元良愈隆至业聊题于此以记其端凡五
十篇分为二十卷 周必大曰承华要略皆述事于前
卷二十八 第 40b 页 WYG0943-0689d.png
立论于中为赞于后凡六经之文历代之史百家之说
撮其枢要无所不备虽圣谟渊懿未易窥测至于先后
之序可得而言盖储贰正天下之本故先之以主器性
质系染习之端故次之以谨习人之行始于事父母故
次之以述孝孝之至在乎敬宗族故次之以睦亲行备
于内必求正于外故次之以崇师崇师所以求益也故
次之以务学学莫大乎六经故次之以宗经经所以明
卷二十八 第 41a 页 WYG0943-0690a.png
道也故次之以贯道道然后有德故次之以尚德德然
后有仁义故次之以仁义本仁祖义不可不勤故次之
以勤志志广功崇不可不谨故次之以持谦谦者卑以
自牧之谓也故次之以恭谨恭者无所不敬之谓也故
次之以戒谨戒谨其所不睹恐惧其所不闻故次之以
兢惧临事而惧语不可以不择故次之以出言出言既
善仪不可以不肃故次之以正容容正于外又当脩饬
其内故次之以治身身脩于内人将取则故次之以好
尚好尚不审必为物惑故次之以聪智聪明太过必失
卷二十八 第 41b 页 WYG0943-0690b.png
之察故次之以清心存其心则知其性矣故次之以养
性性而不能守者利欲汩之也故次之以去奢去奢莫
先乎俭故次之以节用节用者天所相也故次之以致
福自是而上所以脩身行已者至矣尽矣又当选左右
前后之人为己之助故次之以礼贤贤不易知也所礼
非其人则贤者远而不肖者进矣故次之以知人明乎
知人则贤能可得而择故次之以选士士虽被选不用
卷二十八 第 42a 页 WYG0943-0690c.png
其言亦何补哉故次之以从谏虽然听言亦多端矣辨
足以惑众智足以济奸为害不可胜言故虽帝尧之明
壬人犹在所难孔子之圣佞人犹在所远况后世乎故
以辨佞终焉盖佞者才也惟有才者为难辨今而能辨
是乃学之大成也(淳熙二年十二月十一日必大进东宫故事)书目云终师古有常此云 
(终辨佞又不及五十篇当考)远稽唐宗之范熟复章圣之书则三善
皆得万邦以正

天禧赐东宫御制

天禧四年十一月甲戌翰林学士左庶子晏殊太子宫
卷二十八 第 42b 页 WYG0943-0690d.png
祇候杨怀玉上新编赐东宫御制五十卷时辅臣论次
御集乞降赐皇储文字遂命殊怀玉纂集至是来上

乾兴真宗政要

乾兴元年九月戊子内出真宗政要十卷示辅臣盖上
于章圣纪中掇其要而为此书

御制元良述

绍兴四年八月九日秦鲁国大长公主上家藏仁宗在
卷二十八 第 43a 页 WYG0943-0691a.png
东宫时真宗所赐御制亲书元良述一轴诏送史馆秘
书省

景祐乐髓新经(见乐类)

书目三卷 二年八月丁丒出乐髓新经六篇赐群臣

康定洪范政鉴(又见天文类) 审乐要纪

康定元年十一月丙辰出御撰洪范政鉴(十二卷)审乐要
(一作纪四卷)以示辅臣(御集又有洛书五事图一卷)政鉴书以皇极为
本上与王洙论五行五事之證采五行六沴及前代庶
应成此书十二卷上自为序 上尝问丁度洪范大旨
卷二十八 第 43b 页 WYG0943-0691b.png
命录以进 讲洪范上曰奉天在修德 治平三年六
月壬子英宗书洪范于钦明殿屏(命王广渊书之因进张景论七篇而知三)
(德为御臣之柄) 书目审乐要纪二卷康定元年御制上卷述
声律均吕占候之法下卷载历代乐制 永平著五行
之说明皇改陂颇之文

皇祐御制明堂新曲谱

书目一卷二年制先是诏大乐并用清声御制新谱法
卷二十八 第 44a 页 WYG0943-0691c.png
准三首行礼曲数二十二首下太常按习 黄钟徵角
调二卷政和中御制依唐谱修定黄钟徵角二调总四
十五曲命教坊习学
 玉海卷二十八
卷二十八 第 44b 页 WYG0943-0691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