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0943-0456a.png

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十九
            宋 王应麟 撰
 地理
州镇


汉八镇

扬雄传校猎赋戏八镇而开关注应劭曰四方四隅为
八镇如淳曰不言九者一镇在中天子居之故也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0943-0456b.png
三国重镇

通典魏氏有州十二有郡国六十八东自广陵寿春合
肥沔口西阳襄阳重兵以备吴西自陇西南安祈山汉
阳陈仓重兵以备蜀蜀置益梁二州有郡二十二以汉
中兴势(今洋川)白帝为重镇吴置交广荆郢扬五州有郡
四十三以建平(今巴东)西陵乐乡南郡巴丘夏口武昌皖
城牛渚圻(今采石)濡须坞为重镇其后得沔口邾城广陵
(邾城赤乌四年陆逊常以三万兵戍之)东晋以合肥淮阴寿阳泗口角城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0943-0457a.png
为重镇(泗口刘遐镇守今淮阴郡宿迁县界角城义熙中置亦在宿迁界)大抵上明(上明)
(今江陵郡松滋县)江陵夏口武昌合肥寿阳淮阴常为晋氏镇
(宗预曰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埶宜然)南郑襄阳悬瓠彭城历城
东阳皆为宋藩捍齐南郑樊城襄阳义阳寿春淮阳角
城涟口朐山为重镇梁雍州下溠戍夏口白苟堆硖石
城合州(即合肥)钟离淮阴朐山为重镇 诸葛亮传荆州
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0943-0457b.png
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周瑜传得蜀而并张鲁因
留奋威固守其地据襄阳以䠞操北方可图也 魏王
基传孙权再至合肥一至江夏其后全琮出庐江朱然
寇襄阳皆无功而还 宋志三国鼎跱吴得扬荆交三
州蜀得益州魏氏犹得九焉吴又分交为广魏末平蜀
又分益为梁 宋何承天曰曹孙之霸才均智侔江淮
之间不居者数百里魏舍合肥退保新城吴城江陵移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0943-0457c.png
入南岸濡须之戍家停羡溪及襄阳之屯民居星散晋
宣王谓宜徙沔南以实水北曹爽不用果亡沮中 胡
氏曰当孙氏时上流欲争襄阳而不得故以良将守南
郡与夷陵下流欲争淮南而不得故以大众筑东兴与
皖口中流欲争安陆而不得故以三万劲卒戍邾城
洪迈曰自荆襄讫丹阳皆晋所经略为荆州者必都督
八州为南徐者必加督兖豫事力雄盛兵将相习一州
有缺非中外宿望不轻得处陶侃桓冲为荆州温峤庾
亮为江州皆终其身不它徙故能以再造之国而屹然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0943-0457d.png
与北方争雄

吴十镇

元和郡县志吴黄武元年陆逊大破蜀于夷陵遂改夷
陵为西陵陆抗疏曰西陵国之西门虽易得亦易失如
有不虞当倾家争之即此处也谨按孙氏自鼎足后自
黄武初破蜀先主后得之天纪四年晋军沿流来伐守
将吴彦请增兵不从即今巴东郡也建安二十四年西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0943-0458a.png
蜀将关羽北讨魏将于禁等于襄阳陆逊为宜都守镇
此黄武初蜀来伐逊大破之后步阐陆抗并镇焉即今
夷陵郡也吴建衡三年陆抗所筑乐乡城后朱然修之
戍焉晋王浚攻乐乡获水军督陆景平西将军施洪以
城降在江陵郡松滋县东自建安末尅关羽后蜀麋芳
来降遂得之凤凰元年将张咸天纪末伍延并守之晋
军平吴杜元凯赴于此即今江陵郡也建安十九年鲁
肃宝鼎元年万彧并镇守即今巴陵郡也建安十三年
孙权征黄祖剋之后将军胡奋赴于此即今江夏郡也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0943-0458b.png
甘露元年城武昌陆逊诸葛恪滕收皆镇守及晋平吴
将军王戎赴此即今江夏郡也建安十九年权征皖(音患)
尅之赤乌四年诸葛恪屯此即今同安郡也天纪末何
植镇守晋平吴大将王浑赴于此即今宣城郡当涂县
采石也建安十七年筑坞后曹公频来攻不尅今在历
阳县西南八十里右十镇并为重镇 陆抗传永安二
年都督西陵建衡二年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0943-0458c.png
诸军事治乐乡西陵建平国之蕃表既处下流受敌二
境若敌汎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
恃援他部以救倒悬也 周瑜传出备牛渚屯据江陵
晋氏南迁以扬州为京畿谷帛所资皆出焉以荆江为
重镇甲兵所聚尽在焉三州户口居江南之半 庾翼
传八年春上表请据乐乡广农蓄谷以伺二寇之衅
南史荆扬二州户口居江南之半江左以来扬州为根
本委荆州以阃外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0943-0458d.png
晋江东镇戍

列传王述历庾冰征虏长史时庾翼镇武昌欲移镇述
与庾冰笺曰安西欲移镇乐乡彼去武昌千有馀里数
万之众造创移徙兴立城壁公私劳扰又江州当溯流
数千供继军府力役增倍且武昌实是江东镇戍之中
非但捍禦上流而已急缓赴告骏奔不难若移乐乡远
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方岳重将当居要害
之地为内外形势使窥𨵦之心不知所向翼遂不移镇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0943-0459a.png
 桓冲欲移阻江南上疏曰自中兴以来荆州所镇随
宜回转温经略中原因江陵路便即而镇之事与时迁
势无常定今宜全重江南轻戍江北于是移镇上明
蔡谟成帝时庾亮以石勒新死欲移镇石城为灭贼之
渐事下公卿谟议曰沔水之险不及大江大江不能禦
苏峻而以沔水禦季龙以我所短击彼所长惧非庙胜
之算亮不果移镇 庾亮上疏曰襄阳北接宛许南阻
汉水其险足固其土足食臣宜移镇襄阳之石城遣诸
军罗布江沔比及数年戎士习练乘衅齐进以临河洛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0943-0459b.png
 庾翼欲率众北伐上疏移镇安陆至夏口复上表曰
襄阳荆楚之旧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洛河不盈
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路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
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流辄量宜入沔徙镇襄阳
陶侃以江陵偏远移镇巴陵诏都督江州因移镇武昌
遂平襄阳议者以武昌北岸有邾城宜分兵镇之侃曰
我所以设险而禦寇正以长江耳邾城隔在江北内无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0943-0459c.png
所倚外接群夷必引寇虏且吴时此城乃三万兵守今
纵有兵守之亦无益于江南 何充曰荆楚国之西门
户口百万北带彊胡西邻劲蜀经略险阻周旋万里得
贤则中原可定势弱则社稷同忧 褚裒假节镇京口
即日戒严直指泗口率众三万径进彭城 温峤为江
州刺史镇武昌陈豫章十郡之要宜以刺史居之寻阳
滨江都督应镇其地今以州帖府进退不便且古镇将
多不领州皆以文武形势不同故也宜选单车刺史别
抚豫章专理黎庶诏不许 王羲之论时事曰愿令殷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0943-0459d.png
浩荀羡还据合肥广陵许昌谯郡梁彭城诸军皆还保
淮为不可胜之基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

元魏六镇

见城类 魏兰根说李崇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崇
奏闻不报 见于史者怀荒沃野武川怀朔高平薄
骨律 通典灵州怀远汉富平县也后置六镇三
戍在此县界北 北史正光五年八月丙申改镇为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0943-0460a.png
州太和十八年八月丁未幸怀朔武川抚冥柔元等四
(通典又有御夷镇) 六镇并在今马邑云中单于界正始中
源思礼以跋野置镇居南与六镇不齐更立三戍亦在
马邑等郡界

唐河曲六州

默啜传求六州降户初突厥内属者分处丰胜灵夏朔
代间谓之河曲六州降人纳言姚璹等建请与之 纪
贞观三年是岁中国人归自塞外及开四夷为州县者
百二十馀万人六年是岁诸羌内属者三十万人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0943-0460b.png

唐四镇

龟兹传太宗以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大总管率安西
都护郭孝恪等讨之执焉耆王阿那支龟兹大恐社尔
破五大城谕降小城七百馀西域震惧初孝恪之击焉
耆也龟兹有浮屠善数叹曰唐家终有西域不数年吾
国亦亡帝受俘紫薇殿(贞观二十三年)始徙安西都护于其都
统于阗碎叶疏勒号四镇仪凤时吐蕃攻焉耆以西四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0943-0460c.png
镇皆没(咸亨元年四月二十二日罢四镇)纪四月癸卯废 长寿元年(十月丙戌)武威
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复四镇地置安西都护府于龟
(十一月一日)以兵三万镇守于是沙碛荒绝民供赀粮苦
甚议者请弃之武后不听 吐蕃传议者请废四镇勿
有也右史崔融献议曰太宗践汉旧迹并南山抵葱岭
剖裂府镇烟火相望吐蕃不敢内侮高宗时弃四镇不
能有而吐蕃遂张入焉耆之西今孝杰一举而取四镇
还先帝旧封若又弃之是自毁成功也四镇无守胡兵
必临西域西域震则威憺南羌南羌连衡河西必危议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0943-0460d.png
乃格(咸亨元年入残羁縻十八州率于阗取龟兹拨换城于是安西四镇并废) 狄仁杰传
时发兵戍疏勒四镇仁杰諌曰右戌四镇左屯安东转
输不绝若捐四镇肥中国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要
塞边州之备丰矣不纳 郭元振传武后时吐蕃大将
论钦陵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元振上疏宜以策缓
(神龙中以御史吕守素处置四镇) 焉耆传长安时以过使客不堪
其劳诏四镇经略使禁止开元七年十姓可汗请居碎
卷十九 第 10a 页 WYG0943-0461a.png
叶安西节度使汤嘉惠表以焉耆备四镇诏焉耆龟兹
疏勒于阗征西域贾各食其征 于阗传乾元三年以
叶护曜为同四镇节度副使李嗣业为疏勒镇使刘沔
为振武节度开成三年筑都护府西北四垒 会要苏
氏记曰咸亨元年四月罢是龟兹于阗焉耆疏勒长寿
二年十一月复四镇是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两敕四镇
不同开元六年三月汤嘉惠除四镇节度经略使二十
一年十二月王斛斯除安西四镇节度开元十二年已
后或称碛西或称四镇节度十五年三月分伊西北庭
卷十九 第 10b 页 WYG0943-0461b.png
为两节度二十九年十月二十九日属四镇节度又分
为两道天宝十二载三月始以安西四镇节度封常清
兼伊西北庭节度(通鉴自吐蕃陷河陇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四镇留后郭昕闭境拒守)
 志陇右道四镇都督府州三十四(咸亨元年吐蕃陷安西罢四镇长寿)
(二年复置)龟兹都督府领州九(贞观二十年平龟兹置)毗沙都督府本
于阗国领州十(贞观二十二年内附初置州五高宗上元二年置府析州为十)焉耆都
督府(贞观十八年灭焉耆置有碎叶城调露元年都护王方翼筑)疏勒都督府(贞观九年)
卷十九 第 11a 页 WYG0943-0461c.png
(内附置)领州十五(隶安西都护府) 六典碛西节度使其统有安
西疏勒于阗焉耆为四镇经略使 通鉴开元三年郭
虔瓘兼安西大都护四镇经略大使 会昌三年三月
议复河湟四镇十八州以给事中刘濛为循边使
通典镇西节度使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国

唐节度

会要景云二年四月贺拔延嗣除凉州都督充河西节
度自此始有节度之号 通鉴景云元年以幽州镇守
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
卷十九 第 11b 页 WYG0943-0461d.png
度使之名自讷始(通典十节度六典八节度贾耽十道录二十一节度)

宋朝节镇

 节度 州  郡名
镇镇东 绍兴 会稽 (柬粤稽山)
 镇南 隆兴 豫章 (洪都南昌洪井)
 镇江 润  丹阳 (京口南徐朱方北固)
 镇西 麟  新秦 (银城麟府麟城)
卷十九 第 12a 页 WYG0943-0462a.png
 镇安 陈  淮宁 (淮阳宛丘)
 镇潼 华  华阴 (桃塞潼关)
 镇洮 熙  临洮 (洮河狄道)
 镇宁 澶(开德) 澶渊 (澶水北辅)
 镇海 青  北海 (营丘青社)
安安德 阆  阆中 (阆水巴西阆川)
 安远 德安 安陆 (郧国涢水)
 安化 密  高密  东武(元祐三年改临海军)
 安武 冀  信都 (中冀冀方)
卷十九 第 12b 页 WYG0943-0462b.png
 安国 邢(信德) 钜鹿 (邢台襄国)
 安庆 安庆 同安 (舒城龙舒皖城)
 遂安 严  新定 (严陵严濑旧曰建德军)
 普安 隆庆(剑)普安 (剑门阴平剑水)
昭昭庆 安吉 吴兴 (苕水苕川霅川)
 昭化 金  安康 (淯阳洵水洵阳淯水洵城汉阴妫汭)
 昭信 赣  南康 (赣川章贡)
卷十九 第 13a 页 WYG0943-0462c.png
 昭德 潞  上党  潞国壸关(靖国元年改隆德府)
武武安 潭  长沙 (星沙昭潭)
 武昌 鄂  江夏 (夏汭鄂渚)
 武当 均  武当 (郧乡郧城均阳)
 武信 遂宁 遂宁 (蓬溪)
 武康 洋  洋川 (骆谷洋水兴势)
 武泰 绍庆(黔)黔中 (彭江彭水黔江)
 武成 滑  灵河  滑台(本名义成)
 武胜 邓  南阳
卷十九 第 13b 页 WYG0943-0462d.png
 武宁 徐  彭城 (徐方徐土西楚)
 威武 福  长乐 (闽山七闽)
 雄武 秦  天水 (成纪秦川函秦)
保保康 房  房陵 (上庸防渚庸郡)
 保信 庐  庐江 (淝水合肥)
 保宁 婺  东阳 (金华星婺)
 保静 宿  符离
卷十九 第 14a 页 WYG0943-0463a.png
 保大 鄜  洛交 (鄜畤鄜城洛川)
 保平 陜  陜  (陜津芳津召南)
 保顺 洮  临洮 (洮河洮阳洮水)
 保庆 拱  襄邑 (东辅拱辅)
 保成 府 建炎元  府谷(旧年改)  曰永安军 
宁宁武 利  益川 (昌绵谷葭萌嘉川利川)
 宁江 夔  云安 (巴东夔国)
 宁远 容  普宁 (容管容江)
 宁国 宣  宣城 (宛陵)
卷十九 第 14b 页 WYG0943-0463b.png
 宁海 临安 馀杭 (武林钱唐)
 奉宁 郑  荥阳 (新郑圃田荥泽)
 泰宁 兖(袭庆) 鲁郡 (曲阜峄阳)
 兴宁 宁  彭原 (宁阳北地)
庆庆远 宜  龙水 (宜城宜水宜阳)
 庆阳 庆  安化
 肇庆 端  高要 (端溪)
卷十九 第 15a 页 WYG0943-0463c.png
 集庆 亳  谯郡 (谯城景亳亳社蒙城)
 崇庆 蜀  唐安 (晋原江源)
 重庆 渝  南平 (渝水巴郡三巴巴渝)
 嘉庆 嘉定 犍为 (汉嘉)
 永庆 康(德庆) 晋康 (泷水)
 庆源 赵(德源府)赵郡 (赵城栾城邯郸)
建建康 建康 江宁 (建邺金陵秣陵)
 建宁 建  建安 (富沙建阳)
 建武 邕  永宁 (邕管乐昌邕郊)
卷十九 第 15b 页 WYG0943-0463d.png
 建雄 晋  平阳 (霍邑临汾)
定定江 江  浔阳 (九江湓浦)
 定国 同  冯翊 (左辅韩原)
 定武 定(中山) 博陵
平平海 泉  清源 (泉山晋江温陵)
 平江 平江 吴郡 (姑苏)
 平川 浚  黎阳  通利军(初为浚川军节度)
卷十九 第 16a 页 WYG0943-0464a.png
 天平 郓  东平 (郓城)
 平凉 渭  陇西 (渭水陇坻)
忠忠武 寿  颍昌 (许昌南辅颍川许田)
 忠正 寿春 寿阳 (下蔡)
静静海 琼  琼山 (琼管)
 静江 静江 始安 (桂林漓水桂筦桂部八桂)
 静难 邠  新平 (邠郊邠水豳原)
永永兴 京兆 长安
清清远 融  融水 (土融)
卷十九 第 16b 页 WYG0943-0464b.png
 清海 广  南海 (番禺羊城)
彰彰武 延安 延安 (延水延川)
 彰化 泾  安定 (泾阳泾水)
 彰信 兴仁(曹)济阴 (曹南)
 彰德 相  邺郡 (安阳相台邺都雄台)
国奉国 明  奉化 (鄞水甬东鄞川鄮山)
 护国 河中(蒲州)河东 (蒲津蒲关中条)
卷十九 第 17a 页 WYG0943-0464c.png
顺顺昌 颍  汝阴 (汝水颍阴)
海陆海 汝  临汝 (襄城)
 横海 沧  景城
 瀛海 河间 瀛  (候)   井 
 临海 密  见上
德常德 常德 武陵 (桃源)
 感德 耀  华原 (沮水)
 成德 真定 常山
 兴德 齐  济南 (临菑营丘)
卷十九 第 17b 页 WYG0943-0464d.png
 向德 湟 乐   (湟水州)   邈川 
 宾德 鄯  西平 (西宁州)
 宣德
嘉嘉兴 秀  槜李 (嘉禾禾兴秀水)
崇崇信 随  汉东 (随阳随国)
河河东 太原 晋阳 (大卤并门参墟)
 河阳三城 孟  济源 (盟津践土河桥)
卷十九 第 18a 页 WYG0943-0465a.png
淮淮南 扬  广陵 (江都南兖淮海)
 淮康 蔡  汝南 (上蔡)
山山南东 襄阳 襄阳 (岘首南雍古岘)
 山南西 兴元 汉中 (南郑汉川)
 光山 光  弋阳  浮光(一曰宁淮军)
川剑南东川 潼川 梓潼 (梓部)
 剑南西川 成都 蜀郡 (华阳)
 泸川 泸  泸川 (绵水江阳)
 荆南 江陵 南郡 (荆渚郢都)
卷十九 第 18b 页 WYG0943-0465b.png
 岳阳 岳  巴陵  罗水(绍兴中改华容后复)
 凤翔 凤翔 扶风 (右辅好畤岐阳)
境外 节度 州  郡名  节度 州  郡名

朔方 灵  灵武  河西 凉  武威


振武 朔  马邑  卢龙 幽  范阳


永清 燕山     威行 涿  涿水


镇远 檀  渔阳  抚宁 平  辽西

卷十九 第 19a 页 WYG0943-0465c.png

昌化 谨     威塞 新  河东路


归义 沙  燉煌  彰国 应  金城


归化 瓜  平昌  定难 夏  朔方


天德 丰  九原  大同 云  云中


怀远 琳      静海 (安南都护)

    凡初除节度使必先历境外

节镇诗括

京东八 营丘镇海青高密安化名(元祐中改临海)济南为兴
德曲阜曰泰宁保庆古襄邑武宁昔彭城济阴号彰信
卷十九 第 19b 页 WYG0943-0465d.png
东平惟天平
京西十四 山南襄阳镇崇信汉东乡陆海乃临汝武
胜实南阳三城为践土忠武今颍昌淯阳号昭化房陵
名保康灵河曰武成郧乡曰武当镇安宛丘域淮康汝
南邦奉宁荥阳地顺昌颍河疆
陜西十九 京兆为永兴扶风名凤翔冯翊号定国陜
津名保平护国河中郡彰武延安屯雄武天水秦静难
卷十九 第 20a 页 WYG0943-0466a.png
新平邠保大古鄜畤镇潼今华阴感德华原耀彰化安
定泾安化曰庆阳彭原曰兴宁镇洮熙河域保顺洮阳
城平凉渭水郡宾德鄯州垠邈川为向德十九郡星分
河东五 河东晋阳城建雄平阳国新秦名镇西上党
维昭德永安改保成其地在府谷
河北十 定武为中山镇宁乃澶渊安武信都冀横海
景城堧钜鹿曰安国栾城名庆源河间号瀛海黎阳惟
平川彰德安阳郡成德常山边(大名天雄军建北京贝州永清军降为刺史州)
两浙九 馀杭宁海镇东粤镇东区吴郡平为号丹阳
卷十九 第 20b 页 WYG0943-0466b.png
镇作都吴兴昭庆望新定遂安居嘉兴槜李域奉国四
明隅东阳保宁节九镇列舆图(温州政和中升应道军建炎初废)
江东西五 金陵陪京为建康九江寻阳为定江宣城
宁国赣昭信镇南洪都古豫章
淮东西七 广陵为淮南亳都名集庆弋阳号光山(绍兴)
(中改宁淮后复旧)符离维保静保信合肥邦安庆同安郡寿春
下蔡西厥镇名忠正
卷十九 第 21a 页 WYG0943-0466c.png
福建三 威武长乐今闽山建宁建阳平海泉
四川十四 成都梓部剑西东山南西道古汉中遂宁
始建武信号江阳自与泸川通武康宁江洋夔域安德
武泰阆黔中宁武益昌绵谷阻普安剑门潜藩雄南平
古渝曰重庆犍为唐安嘉与崇(景定三年泸川降军事)
广南九 番禺号清海桂林为静江庆远龙水镇肇庆
端溪邦建武维邕管永庆维晋康宁远容江域静海琼
山疆融水名清远九镇列南荒
湖南北六 长沙号武安江陵为荆南武昌鄂渚镇常
卷十九 第 21b 页 WYG0943-0466d.png
德武陵源岳阳巴陵郡安远安陆郧
 大观格节镇自成德以下凡六十七小镇自昭化以
 下凡二十二
文臣建节(政和七年六月戊辰改留后为承宣使二年九月诏节度使以下不带持节等)
 中兴后宰相特拜者

吕颐浩 镇南开府醴泉(少傅镇南定江判建康辞免定江) 张浚(崇信万寿观使)


(少师保信判福州) 赵鼎(检校少傅奉国知绍兴府) 虞允文(少保武安四川)

卷十九 第 22a 页 WYG0943-0467a.png

(安抚) 史浩 检校少傅保宁绍兴(崇信开府福州)少傅保宁醴泉侍读判建康 


赵雄(宁武开府江陵) 葛邲(保信开府) 乔行简(保宁) 郑清之


(奉国) 赵葵(少保宁远节京湖宣抚判江陵辞不拜)

 两镇

元丰三年文彦博(河东永兴) 治平四年韩琦(镇安武胜)


绍兴八年吕颐浩(镇南定江) 三人皆辞不拜彦博元


祐五年再辞(护国山南西) 绍定六年史弥远以两镇


致仕(保宁昭信)

卷十九 第 22b 页 WYG0943-0467b.png
宰相建节自赵普之后不轻授始于天圣初冯拯

宗室
 两镇

熙宁初允弼允良 庆元初伯圭

武臣
 两镇(自建炎三年韩世忠始)

韩世忠(武胜昭庆) 张俊 岳飞 刘光世 杨存中


吴璘 吕文德

卷十九 第 23a 页 WYG0943-0467c.png
 三镇(始于绍兴六年四月甲子韩世忠加横海武宁安化)

韩世忠(镇南武安宁国) 张俊(静江宁武静海)  刘光世(护国宁武保静)

枢密使领节度 曹彬(忠武) 知枢密院加节度 张浚(定国)
带节钺致仕 富弼 文彦博 吕颐浩
 旧制奉朝请必改他官(赵普为太子少保张永德向拱为环卫) 至明道
 中钱惟演始以保大节为景灵宫使治平中李端愿以
 武康节为醴泉使
旧制以移镇为恩宠今一定而不易
廉车超授节钺 绍兴十年刘锜顺昌之功 三十一年
卷十九 第 23b 页 WYG0943-0467d.png
李宝胶西之捷 绍熙五年郭杲扈卫之劳
节度大使 景祐二年荆王元俨荆南淮南(唐亲王遥领方镇其)
(在镇者云副大使知节度事)
潜藩不除 绍兴八年赵鼎忠武改奉国 淳熙十六
年郭师禹兴德改保大
潜藩 丹陵若水之旧 代邸 潞宫 泗亭 唐氏
晋阳之制 魏文谯邑之游 勒启圣之图表潜龙之
卷十九 第 24a 页 WYG0943-0468a.png
(唐上党宫颂)尧建丹陵之地汉表南阳之都
 理宗 宝庆(顺庆绍庆)同庆 

帅藩(宋中兴后)

临安(安抚使八州)浙西 
 西界浙河东奄左海 左江右湖 根柢万宇视古
 京兆 郡国之首四方观政 辇毂先弹压 京邑
 翼翼四方是则 天子千里之畿京师诸夏之本
 控吴越带江山统千里之封畿冠四方之岳牧 缿
 筒弗设桴鼓希鸣 前代尹京多用经术之士 居
卷十九 第 24b 页 WYG0943-0468b.png
 百郡之首 翼翼为极 象日之封 乾道七年皇
 太子领尹制曰考南衙之故实新大尹之多仪 绍
 兴六年吕颐浩少保浙西大使兼临安 淳熙王佐
 兼侍读 绍定三年袁诏以资政浙西安抚制置使
 兼临安
平江(许浦水军都统制)
 三吴奥区地迫都辇 姑苏奥壤任切关河 吴有
卷十九 第 25a 页 WYG0943-0468c.png
 三江之阻 吴门价藩枕江连海 眷惟中吴密拱
 行阙旁连湖海外控江淮 据要冲于海道为屏蔽
 于京畿 鲸波万里鹢首千艘 唐王仲舒政成为
 天下守之最(堤松江路) 范仲淹为守 绍兴二年仇悆
 为沿海制置使置司平江之许浦镇兼领福建两浙
 淮东诸路十年平江守梁汝嘉兼浙西沿海制置使

绍兴末浙西副总管李宝以胶西之捷为靖海节

 度浙西通泰海州沿海制置使
镇江(都统制)
卷十九 第 25b 页 WYG0943-0468d.png
 丹阳 北固 晋南徐州 北府 朱方 京口兵
 可用 外控大江内护行阙 西瓜步北广陵 晋
 为重镇 东通吴会南接江湖 控江流之会西接
 汉沔北距淮泗 因山为垒缘江为境 浙西门户

长江千里险过金汤 内蔽日畿莫重南徐之镇

 外连天堑尤雄北府之兵 北固名邦近畿奥壤
 眷北固之地雄控长江之天险 眷京口金汤之固
卷十九 第 26a 页 WYG0943-0469a.png
 接石头形势之雄 晋祖逖居京口怀振复之志渡
 江中流击楫誓清中原 褚裒都督徐兖假节镇京
 口除征讨大都督径进彭城 谢安督徐兖 唐韩
 滉以舟师由海门大阅至申浦 李德裕 范仲淹
 为守 建炎三年资政大学士吕颐浩为江浙制置
 使兼守镇江 其后周望张俊韩世忠刘锜皆为制
 置使 建炎四年刘光世为浙西安抚大使兼守
 嘉熙三年吴潜为浙西制置使
绍兴(安抚七州)浙东 
卷十九 第 26b 页 WYG0943-0469b.png
 会稽 东粤 禹会 于越 中兴冯翊今之丰沛
 提封七州兵籍赋舆莫不兼总 襟海带江为东南
 都会 千岩万壑 山川之美 禹穴神皋地埒分
 陜 今之会稽昔之关中 西界浙河东奄左海
 会稽钜镇东越奥区 武帝赐严助书会稽东接于
 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 愿奉三年计最 严朱守
 会稽(刘宠) 万壑千岩俱护郁葱之气右扶左翊密
卷十九 第 27a 页 WYG0943-0469c.png
 陪众大之都 赵抃范仲淹赵鼎为守(赵鼎检校少傅奉国节为)

大使(史浩以旧弼出牧)

 君陈命汝尹兹东郊 令德孝恭 兹率厥常惟民
 其乂 命毕公保釐东郊 泽润生民惟既厥心慎
 厥事 微子之命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往敷乃
 训慎乃服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律乃有民永绥厥
 位万邦作式 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式遄其归赋
 政于外四方爰发 赐履东至于海 五侯九伯女
 实征之夹辅周室 自陜而东周公主之自陜而西
卷十九 第 27b 页 WYG0943-0469d.png
 召公主之 毕公分东郊 申伯式南国 召伯憩
 南国而教明毕公釐东郊而道洽皆藉大臣之望用
 形九牧之风 十国为连千里曰甸 名联侍从之
 列身寄斗牛之间 如周洛师如汉冯翊谋帅加重
 异乎他邦 总帅七州提封八县
庆元(沿海制置使绍兴初置)
 东至于鄞 甬东 鄞水(川) 东渐巨海东南要会
卷十九 第 28a 页 WYG0943-0470a.png

海澄万里之波 藩屏王畿控制海道 以表东

 海 肃清海道 陟禹迹至于海表 据会稽之东
 枕山臂江 负溟渤控扶桑 密拱吴会隃控瀚海

宏开四履远控三韩 有蛟门虎蹲天设之险

 乃眷鄞江近扼海道 欲壮股肱之郡必求方面之
 材威望耸则风帆浪舶之无虞恩信著则椎结卉裳
 之来慕 天设海门之险云屯水战之师 瀚海澄
 波京师蒙福 东海之得翁归 潜藩控溟渤之冲
卷十九 第 28b 页 WYG0943-0470b.png
汉东粤传上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勾章浮海从东

 方往 绍兴三年以步军都指挥使武泰节度郭仲
 荀为守兼制置使(罢军职加检校少保)十年仇悆兼沿海制置
 使隆兴元年子潚兼 范成大为制使上曰付卿以
 海道
建康(安抚九郡留守沿江制垣都统制)江东 
 金陵 秣陵 陪京(都) 建业 帝王州 长江天
 堑 钟山龙磻石头虎踞 王者之宅吴以来经营
卷十九 第 29a 页 WYG0943-0470c.png
 四方以为根本 黄旗紫盖常见东南 倚山带江

旧为帝里 天堑当十万之师 北望中原 九

 州天险六代帝都 西陵至江都俱切风寒之护建
 邺控天堑每严王气之占 管籥畀麟符之奇藩篱
 张虎踞之雄 眷金陵之画壤控天堑以建都 紫
 盖黄旗接帝城之葱郁玉符金钥閟辇路之森严
 虎踞之邦 龙韬之略 留台 萧何以信谨守管
 籥 剸属任关中事 任萧何于关中无西顾忧
 委以别京之重 处居留之任 守宫钥之谨严
卷十九 第 29b 页 WYG0943-0470d.png
 掌北门之管 留镇居守 保釐 元帅领十连之
 重别宫备万乘之临 玉麟分左 眷建业之名都
 总别都之留务龙蟠虎踞山川钟王气之灵鸟革翚飞
 观阙视神京之丽 虎踞龙蟠规摹犹昔鱼丽鹤列
 胜算方新惟江陵武昌之相望暨合肥芜城之对峙
 首尾联络辅车因依 掌籥居留 王气龙盘地形
 绣错 施君陈东郊之政 分正东郊 毕命保釐
卷十九 第 30a 页 WYG0943-0471a.png
 酂侯谨信 营江浒以告成 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中兴

 吕颐浩张浚赵鼎陈俊卿为帅(颐浩为安抚大使张浚在此无北顾之)
 (忧) 乾道三年史正志为帅总建康至鄂渚舟师
 王钦若自江宁再相 开禧中叶适以建康守兼沿
 江制置使续改兼江淮制使措置屯田丘崇为江淮
 制置大使兼建康守
池州(都统制)
 秋浦 池阳重镇江左要冲 江山千里襟带六朝
卷十九 第 30b 页 WYG0943-0471b.png

唐李芃请以秋浦置州扼衿要 建炎四年吕颐

 浩为安抚大使兼知池州 绍兴十二年始分屯大
 军 都统制绍兴李显忠乾道吴总
太平州(提领茶盐)
 当涂 江津之要 姑孰在大江之南左天门右牛
 渚铁瓮直其东石头枕其北 襟带秦淮自吴汔陈
 常为钜屏 民安俗阜 当涂乐土江左雄藩 俗
卷十九 第 31a 页 WYG0943-0471c.png
 美民淳 周瑜备牛渚 桓冲自京口迁镇姑孰
宁国
 宛陵 宣城 作藩南夏据吴上游 阻山带江
 颜谢流风 双溪叠嶂
隆兴(安抚十一州今移九江)江西 
 南昌 洪都 洪井 豫章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江带湖控荆引粤 十郡之要 屏翰江右 龙
 潜旧服物众地大 据百粤之上游为三楚之重辅
卷十九 第 31b 页 WYG0943-0471d.png
天开翼轸之疆地扼江湖之国 钟陵奥区楚泽

 全壤 南接五岭北带九江咽扼荆淮翼蔽吴粤为
 一都会 淮海带襟 扼瓯闽交广之吭 十一州
 五十六县皆受约束 令修庭户之间人自得于江
 山之外(王仲舒) 潜藩分阃是为翼轸之区连帅选
 才无越台衡之旧 召伯教明南国 韦丹功被八
 州 于江西八州无遗便 独孤及为洪州刺史张
 镐颂云家有膏雨户有阳春 中兴李纲赵鼎周必
卷十九 第 32a 页 WYG0943-0472a.png
 大会府之雄 中兴牧伯半用政涂之旧 绍兴三
 年赵鼎江西大使兼洪州
江州(安抚使沿江制副都统制)
 寻阳 九江 湓城(浦) 晋置州初治豫章后治于
 此中流襟带常为重镇 国之南藩要害之地 舟
 车冲要 湓江带其右庐阜居其前 弹压九派襟
 带上流 控西江之要地宿南渡之重师 据大江
 为中流宿劲兵为重镇 西挹武昌东引京口 陆
 通五岭江行岷汉亦一都会 南北以长江为限东
卷十九 第 32b 页 WYG0943-0472b.png
 西以中流为防 汉卢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守 晋
 桓冲曰寻阳西连荆郢 陶侃温峤庾亮褚裒为刺
 史 中兴朱胜非安抚大使兼守 岳飞以江西制
 置使驻江州备南康兴国江西(飞兼制置舒蕲荆南鄂岳黄复汉阳德安)

上流要地中兴置都统以广屯备

扬州(制垣九郡安抚使两淮制置大使)淮南 
 广陵 斗牛之分 江都 淮海 枕江臂淮 重
卷十九 第 33a 页 WYG0943-0472c.png
 江复关之奥 四会五达之庄 江左大镇 以扬
 州为根本 长淮都会南蹑钜海之浒北压长淮之
 流 俯江湄瞰京口 淬兰锜之戎械增坚金之外
 郛 江汉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常武整我六师以
 脩我戎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
 事就绪 铺淮濆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牧
 臣司扬 魏文见江涛以为天限南北 吴自西陵
 至江都五千七百里道里甚远必争之地不过数四
 犹人有八尺之躯护风寒亦数处耳 魏淮南北有
卷十九 第 33b 页 WYG0943-0472d.png
 四万人且田且守 晋祖逖屯于淮阴尅谯城 黄
 河以南尽为晋土 谢安出镇 诏求文武良将镇
 禦北方以谢玄为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
 事 郗鉴都督青兖二州镇此 晋末以广陵控扼
 三齐故青兖同镇 宋文帝兼置南兖州 唐李吉
 甫德裕 宋朝韩琦 韩世忠宣抚 门户严则谢
 玄无后顾之忧藩篱固则祖逖有前进之势
卷十九 第 34a 页 WYG0943-0473a.png
庐州(制置副使安抚使九郡强勇军都统制)淮西 
 庐江 古庐子国 合肥 为淮西根本 一道都
 会地大以要 江北唇齿淮右衿喉 南临江湖北
 联寿春 腹巢湖控涡颍膺濡须枕灊皖为用武之
 郊 淮甸沃壤 长淮带城 中严王旅之屯外倚
 帅垣之重 魏为重镇张辽守之以八百人破孙权
 十万众明帝曰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敌来
 辄破地有所必争 筑新城 武帝军合肥开芍陂
 屯田 刘馥镇合肥广屯田脩战守之备兴陂堨怀
卷十九 第 34b 页 WYG0943-0473b.png
 流民 魏满宠镇此曰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

吴屯庐江皖口 晋谢玄扼肥水败秦师 戴渊

 屯守 若昔濡须之筑芍陂之屯郾城士饱马腾淝
 水风声鹤唳欲追往躅宅牧良难 讫天诛于洄曲

但畏合肥有韦虎 绍兴七年九月刘锜为守兼

 营田使淮西制副 嘉定十二年善湘为制副
濠州(招抚使)
卷十九 第 35a 页 WYG0943-0473c.png
 濠梁 钟离郡 临濠 阻淮带山 荆山在西濠
 水合流 南北朝为重镇 邓艾屯田自钟离以南
 置营 张万福为刺史江淮草木知威名
黄州(制副)
 齐安 黄冈 中襄鄂升扬而立首尾联络 内缮
 诸关外严列戍 东望夏口前介大江 通接巴蜀
 襟带湘汉介淮楚之交 地连云梦城倚大江 滨
 江带山 乌林赤壁 五关之险惟江表之藩篱在
 淮壖之屏翰 邾城名郡淮甸要冲 陆逊以三万
卷十九 第 35b 页 WYG0943-0473d.png
 兵戍邾城 吴戍此城用三万兵
光州(武定军都统制本雄淮军嘉定元年改)
 光山 弋阳 浮光 襟带长淮控扼颍蔡 期思
 旧封 面山负野限淮为圻
淮安(安抚)
 山阳 东楚 淮阴 淮水汤汤 至于海邦淮夷
 来同 晋以淮阴为重镇 祖逖为豫州刺史屯淮
卷十九 第 36a 页 WYG0943-0474a.png
 阴起冶铸兵器克谯城遂镇雍丘劝课农桑抚纳新
 附 荀羡北镇淮阴屯田石鳖 唐于楚州古射阳
 湖置洪泽屯 韩世忠为宣抚使屯山阳 嘉定中
 贾涉知楚州淮东制使兼京东河北路节制使又兼
 镇抚节制大使
寿春(安抚)
 寿阳 下蔡 淮南要冲寿阳重镇刘仁赡之备禦
 英烈如存邓士载之经营宏规可想 邓艾令淮北
 屯二万人且田且守 平淮西碑曰文通汝守寿
卷十九 第 36b 页 WYG0943-0474b.png
 绍兴中李光寿春等州宣抚使
江陵(京湖制垣安抚使十六郡都统制正在鄂副在襄)湖北 
 荆渚 南郡 荆南 南楚 鹑尾之分 荆南为
 吴蜀门户 楚之郢都 南夏剧镇据江湖之会控
 扼巴蜀襟带吴粤 北绕颍泗南通五岭 西通巫
 巴东接云梦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 三湘七
 泽 荆州上游 北连邓许西极潇湘 眷荆楚之
卷十九 第 37a 页 WYG0943-0474c.png
 西门实江汉之南纪 大别之南江汉合而东流(诗疏)

重湖三楚 地控上游兵屯重镇 控巴夔之要

 路接襄汉之上流 指作要冲昔分吴蜀列为一道
 今扼荆襄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
 土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来旬来宣经营四方 采
 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征伐猃
 狁蛮荆来威 裒荆之旅有截其所 荆楚居国南
 乡 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王命卿士大师皇父整
 我六师以脩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召公之教
卷十九 第 37b 页 WYG0943-0474d.png
 明南国申伯之德揉万邦 吴与蜀分荆州 吴晋
 重镇 江左大镇莫过荆扬有西陜之号 诸葛孔
 明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国又谓先主曰命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
 宛洛 何充曰荆楚国之西门得人则中原可定
 周瑜屯据江陵 晋陶侃镇荆州楚郢士女相庆自
 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桓温经略中
卷十九 第 38a 页 WYG0943-0475a.png
 原即而镇之 庾翼为南郡太守镇江陵 唐自至
 德以来处方面数十人吕諲最有名(威惠两行) 穆昭嗣
 对太祖曰荆南即西川江南广南都会也今已克此
 则水陆皆可趋蜀 吕馀庆自江陵为参政 赵雄
 宁武节开府判江陵 刘锜以太尉知荆南兼都统

牧臣司荆

鄂州(安抚都统制)
 武昌 江夏 夏汭 夏口兵冲要地宜得其人
 地接荆岘 江汉合流 鄂渚 扼束江湖 襟带
卷十九 第 38b 页 WYG0943-0475b.png
 吴楚 远控湖湘旁带汉沔 夏口在荆江之中通
 接梁雍实为冲要 一江天险万骑云屯 孙吴都
 之常为重镇 置督将于此 周瑜为江夏守请得
 精兵数万人进夏口破曹操 吕岱屯武昌与陆逊
 共领荆州同心协规南土称之 晋陶侃为守兼督
 江州移镇武昌 庾翼修军器积榖 温峤镇武昌
 有惠政 王述曰武昌江东镇戍之中非但捍禦上
卷十九 第 39a 页 WYG0943-0475c.png
 流而已方岳重将当居要害之地为内外形势 桓
 冲曰夏口江沔冲要 唐柳公绰陈师鞠旅古名将
 无以加 建炎四年鄂州置安抚大使绍兴四年马
 广为江西沿江制副屯武昌(绍兴元年春分八郡为湖东路安抚置司于鄂)

隆兴二年沈介为守兼鄂岳江黄汉阳沿江制置

 使 嘉定十四年李𡌴以沿江制置副使兼守
常德府
 武陵 桃源 建炎四年程昌禹为鼎澧镇抚使
 绍兴元年春分鼎澧辰沅靖等九郡为湖西路安抚
卷十九 第 39b 页 WYG0943-0475d.png
 置司于鼎(昌禹兼) 宝祐三年常德守湖北安抚兼五
 郡镇抚使
潭州(安抚使九郡)湖南 
 长沙 星沙 熊湘寿沙 翼轸为楚分旁一小星
 为长沙星谓之南楚 南五岭北洞庭控湖湘上游

控交广之户牖扼吴蜀之咽喉翼张四隅襟束万

 里 长沙钜屏南纪上游 湘川之奥人丰土辟南
卷十九 第 40a 页 WYG0943-0476a.png
 通岭峤 襟带重湖 领湖南之地二千里 潭府
 淳古 湘水行春 地狭不足回旋右夏汭左荆门

控百粤包九疑 山川秀丽称衡湘 地势广长

 接青草洞庭之汇民情劲悍狃绿林新市之风 星
 沙于外藩最佚 勿谓湖湘之远在予庭户之间
 甘棠召伯之教明南国 申伯王缵之事南国是式

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我图

 尔居莫如南土 锡尔介圭 戎有良翰 文武是
 宪 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常武整师脩
卷十九 第 40b 页 WYG0943-0476b.png
 戎 惠此南国 吴芮之忠著甲令 贾谊为长沙
 傅 晋元帝曰湘州控上流之势据三江之会唇齿
 荆雍 皇祐中狄青湖南北宣抚使经制广南 绍
 兴二年李纲湖广宣抚使兼潭州(制云位均分陜)四年席益
 湖南安抚制置大使五年吕颐浩以镇南节开府为
 之 周必大少保判 李椿朱熹刘珙真德秀为帅

孙沔为湖南江西安抚使得以便宜从事 重湖

卷十九 第 41a 页 WYG0943-0476c.png
 通川陜之气脉九郡扼蛮猺之衿喉中兴以来见谓
 重镇如纲如益如颐浩如珙皆繇政路出殿是邦
襄阳(京西南安抚使七郡制垣)
 南雍 古岘 岘首 榖城 翼轸之分 控制上
 流 西控蜀汉东带吴楚 右视湖湘左顾川陜下
 瞰京洛 带襟汉水屏蔽全吴 去江陵步道五百
 里埶同唇齿 北接宛洛跨对楚沔为鄢郢北门
 名楚蜀之上游 玉节临南雍 方城为城汉水为
 池 天设金汤云屯貔虎 魏为荆州治西极梁州
卷十九 第 41b 页 WYG0943-0476d.png
 南包临沮北接阴邓 吴周瑜曰据襄阳以䠞操北
 方可图也 鲁肃曰外带江汉金城之固沃壄千里

魏明帝曰南守襄阳敌来辄破地有所必争 司

 马宣王云襄阳水陆之冲禦寇要地不可失也 晋
 羊祜率营兵出镇南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戍
 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馀顷大获其利有十年之积
 以所统诸军在汉东江夏者皆以益祜祜在军常轻
卷十九 第 42a 页 WYG0943-0477a.png
 裘缓带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增脩德信
 以怀柔初附缮甲训卒广为戎备(江衢如砥襁袂同归) 杜预
 督荆州缮甲兵简精锐勤于讲武江汉怀德化被万
 里错置屯营分据要害之地通零桂之漕刻石纪勋
 立岘山之上 周访务农训卒 刘弘劝课农桑汉
 沔肃清 庾亮云北接宛许南阻汉水其险足固其
 土足食 晋庾翼疏襄阳荆楚之旧西接益梁与关
 陇咫尺北去河洛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进
 可以荡秦赵退可以保上流翼谋北伐镇于此 桓
卷十九 第 42b 页 WYG0943-0477b.png
 宣招怀初附劝课农桑抚绥有绩 唐樊泽威惠著
 襄汉裴度为节度 曹王皋勤俭
峡州(安抚副使始于宝祐二年)
 巴峡 月峡 吴汉留夷陵溯江而上 陆逊言夷
 陵要害国之关限失之则荆州可忧又以为西陵国
 之西门 陆抗都督西陵国之蕃表若敌汎舟顺流
 非可恃援他部 陆逊为宜都守镇此后陆抗镇焉
卷十九 第 43a 页 WYG0943-0477c.png
 (元和郡县志) 建平(归州) 陆抗曰西陵建平国之蕃表

胡安国曰湖北十有四州其要会在荆峡刘表时

 则军资寓江陵先主时则重兵屯油口关羽孙权则
 并力争南郡陆抗父子则协规守宜都晋大司马温
 及其弟冲则保据渚宫与上明皆荆峡之封境也荆
 南诸邑在江北者三在江南者四峡州大都险要皆
 在南岸 欲保江左必都建康欲守建康必有荆峡
重庆(四川制置移治)
 古渝 巴渝 渝水 渝南 在岷山之北 西控
卷十九 第 43b 页 WYG0943-0477d.png
 僰道北接汉中 承三江之会 晋王浚为巴郡
 守
成都(四川制置总三十六郡)安抚使十六郡 
 坤维 井络 灵关玉垒 岷山之精上为井络
 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 鱼凫蚕丛之国
 参旗井钺 历井扪参 华阳黑水 蜀道青天
 华阳西极黑水南流 井络辉其上岷嶓镇其域华
卷十九 第 44a 页 WYG0943-0478a.png
 山表其阳汶江出其徼 外负铜梁缘以剑阁 地
 称天府 止锦江之沸清玉垒之尘 鼎峙三分之
 地坤维半壁之天 文翁倡其教 文翁之文武侯
 之武 一方之寄非亲贤勿居 萧何以丞相留收
 巴蜀租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王尊为忠臣叱驭
 作中和乐职之诗 孙宝著名西州 朱辅宣示汉
 德威怀远夷 孔明谓先主曰身率益州之众出秦
 川则霸业可成又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 高崇文
 曰西川乃宰相回翔之地 韦皋治蜀二十一年抚
卷十九 第 44b 页 WYG0943-0478b.png
 诸蛮有威惠制纪功碑褒赐之(蜀道易) 武元衡外分
 兵符中佩相印 李德裕筹边楼按西南道之图
 张咏恩威并用 吕馀庆以参政守成都 赵抃为
 政简易自政府复往 程戡善抚远人还当以二府
 处之 文彦博立训练之法 张方平 善政前有
 胡世将后有萧振 张焘以帅臣行四川民事 席
 益以制置大使兼守(绍兴五年) 汝愚始以同姓守蜀
卷十九 第 45a 页 WYG0943-0478c.png
兴元(利东安抚使)都统制 
 汉中 梁州 南郑 为巴蜀障蔽 顾瞻南郑屏
 蔽西陲 牧臣司梁 汉王都南郑萧何曰语曰天
 汉其称甚美大王王汉中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
 可图也韩信曰三秦可传檄而定决策东向 有拜
 将坛 杨洪曰汉中益州咽喉若无汉中则无蜀
 先主曰我必有汉川矣 蜀以魏延蒋琬屯守为重
 镇 孔明率诸军北驻汉中以图中原上出师表
 诵武侯出师之章审汉将登坛之策 唐郑馀庆镇
卷十九 第 45b 页 WYG0943-0478d.png
 兴元 绍兴中杨政以经略安抚守兴元 嘉定中
 安丙以制置大使治兴元 绍兴即蜀北境分置二
 帅东治汉中西治葭萌
利州(利西安抚副都统制)
 益昌 葭萌 绵谷 咽喉要路 秦自剑道伐蜀
 即此路 剑门铭云右师逾利州左师出于剑门(攻出)
 (九地上披重云) 右逾岷山左直剑门 建炎四年利州路
卷十九 第 46a 页 WYG0943-0479a.png
 置帅后耿兴宗守兴元兼利州安抚由是帅移兴元
 绍兴十四年分利路为东西乾道四年合为一兴元
 兼领淳熙二年复分三年又合五年复分开禧三年
 复合嘉定十二年丁煜守沔而叉分
夔州(夔路安抚使十五郡)宣抚使 
 夔子国 云安 白帝城 夔门 控荆楚上游为
 巴蜀要郡 居瞿唐上游 楚蜀衿吭水陆冲要
 全蜀之口 介于巴楚 咽喉巴峡 朝发白帝暮
 至江陵 荆益之冲南控百蛮西南四道之咽喉吴
卷十九 第 46b 页 WYG0943-0479b.png
 楚万里之襟带 夔府 蜀西增白帝之守 孔明
 八陈图在永安宫南平沙上 唐李孝恭为总管
潼川 安抚今在泸州(宝祐六年诏移司叙州)
 梓部 东川 左蜀 左带涪水右挟中江居水陆
 冲要 东控泸叙西扼绵茂江山形胜为剑外一都
 会 西接二江南连三峡 表里巴庸咽喉褒汉
 高崇文为节度
卷十九 第 47a 页 WYG0943-0479c.png
金州(都统制)
 洵城 淯阳 姚墟 安康 洵阳 洵水南入沔

郡临汉江 蜀以申仪为西城太守 王彦始除

 金房开达州都统 郭浩 王彦
沔州(安抚利西路都统制吴璘)
 沔水 顺政 武兴 武都 嘉陵水 兴城关
 城外有垒三面周匝 地当冲要 刘备自阳平关
 南渡沔水 孔明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遂行屯沔北
 阳平(传云屯沔阳) 蒋琬欲乘汉沔东下袭魏兴上庸
卷十九 第 47b 页 WYG0943-0479d.png
泸州(潼川路安抚使十五郡)
 泸川 江阳 泸南 控扼六诏为重镇西连僰道
 东接巴渝 古巴子之国 枕带双流 地兼夷汉
 江带梓夔 地联戎僰境接巴黔 地控云南之六
 诏疆连井络之三巴 孔明五月渡泸定南方平南
 中七纵七禽 太祖召泸州守钱文敏曰泸近蛮尤
 宜绥抚 乾道升领东川一道十五州为边隅重地
卷十九 第 48a 页 WYG0943-0480a.png

赵雄以旧弼为守 景定三年二月改江安州降

 军事
 水经注若水至僰道又谓之马湖江 唐地理志戎
 州有马湖镇兵 后汉志犍为郡僰道注华阳国志
 曰治马湖江会水通越巂(旧本有僰人) 九域志羁縻州
 商驯浪川骋州在马湖江隶戎州 唐乾符二年高
 骈脩复邛崃关大度河诸城栅又筑城于戎州马湖
 镇号平夷军筑城于沭源川皆蛮入蜀之要道各置
 兵数千戍之自是蛮不复入寇
卷十九 第 48b 页 WYG0943-0480b.png
福州(安抚使八郡西外宗正)
 闽中 三山 七闽重地百粤故区 东带沧溟南
 望交广 眷全闽之督府奠长乐之奥区 惟南闽
 之都会有东鲁之文风 襟山带海控广联吴 任
 重十连威临八郡 闽粤地肥衍 八郡支分封圻
 广袤三山鼎峙形势尊雄 常衮优儒生之礼丕变
 文风崇重学校海滨几及洙泗以文词进民皆化之
卷十九 第 49a 页 WYG0943-0480c.png

蔡襄为守 张浚为大使条画海道舟船利害

 陈俊卿以旧弼再守 唐有长乐郡经略使以防海
 寇管兵千五百人
泉州(南外宗正)
 清源 朱买臣云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
 蔡襄再守
建宁
 建安 建水 建溪 富沙 武夷 闽之上游
 东闽剧地 襟山束水 碧水丹山 潜龙之邸
卷十九 第 49b 页 WYG0943-0480d.png
 家有诗书 自朱熹倡道东南为道义之乡 陈俊
 卿王淮梁克家以旧弼为守
广州 经略(安抚使十四郡)唐五府经略使 
 南海 番禺 羊城 扶胥黄木 交阯苍梧 服
 领以南 帝命南伯 岭南节度为大府 镇海敌
 其阳五岭峙其北 祝融之宅 古南粤之地 岭
 表 地控百粤境接群蛮 殿南服 江汉之诗曰
卷十九 第 50a 页 WYG0943-0481a.png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眷南粤之封垂宅番禺之都
 会 海山控带夙称形势之雄民蜑杂居尤赖抚绥
 之略 选帅重于他镇有文武威风知大体 岭南
 帅得其人则一边尽治 尽牧南海之民 总五筦
 之政教建三军之鼓旗 五筦之民 分五羊而作
 牧 旂幢盖海 龙户马人 陶侃运甓之志 唐
 经略使以计度为上考 宋璟 李勉廉洁 孔戣
 正直方严 海岭之陬既足既濡 河间王孝恭安
 辑岭表号令畅南海 马总抗节番禺 治广无出
卷十九 第 50b 页 WYG0943-0481b.png
 王方庆之右赐瑞锦以彰善政 向敏中廉清 崔
 与之自广州除参政
静江(经略安抚二十五郡宝祐五年命制置大使)
 桂林 八桂 桂管 襟蛮带海为会府 五筦之
 地桂为大 西控龙编东连鲸海 地控诸蛮疆连
 五岭 地连五岭川束三江 左控荆衡东接岭海
 为一都会 脩戎兵用逖蛮方 疆分五岭 疆分
卷十九 第 51a 页 WYG0943-0481c.png
 五筦连江山篸带之雄户杂群蛮有鳞介衣裳之俗

抚御之宜有赤子龙蛇之别牧伯之任在严师父

 母之间 宣威丹徼 领郡二十五羁縻州七十二
 控制雄剧 铜柱之邦戈船之道 羁縻七十州封
 畛四千里风气清淑东接岭海右控蛮荒 晋陶侃
 镇江陵都督交广(忠顺勤劳) 唐李靖平岭南为岭南抚
 慰大使桂州总管 王晙为都督筑城务农 唐经
 略之地甚重 专西南一面之寄 幕府无南乡之
 虑 曹克明始置溪洞司而兼领之 陆诜岭外处
卷十九 第 51b 页 WYG0943-0481d.png
 画无不当者 余靖奏团结训练土丁以备边(经制五筦)
 (恩信著岭外) 张栻范成大 援著安交趾之绩固陈靖
 日南之方 祖宗之制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
 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
尹 真定 太原 京兆 凤翔 河中 江陵

成都 兴元 江宁

大都督 徐 兖 陜 潞 扬 福 杭 越
卷十九 第 52a 页 WYG0943-0482a.png
都督  安 延 洪 鄂 夔 广 夏
文茵畅毂 雕戈锡盾 赤旂金节 朱芾葱珩
豹尾神旗 旃旌綪茷 淑旂绥章 贝胄朱綅
茸纛骍旄 渠门赤旂 寿甲雕戈 戚钺雕戈
犀甲熊旂 鸾旂雕绶 隼旟鷩冕 玄纛青旌
龙旂四牡 长毂千旟 龙节蜺旌 牙璋犀节
 玉海卷十九
卷十九 第 52b 页 WYG0943-0482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