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943-0281a.png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十二
            宋 王应麟 撰
 律历
时令


炎帝分八节

晋志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伏羲造八卦作三画以象
二十四气 家语黄帝治五气高辛历日月之生朔而
迎送之 左传少皞有分至启闭之官 史记高阳载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943-0281b.png
时以象天 月令章句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刚所建
始作甲乙以名曰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枝干
相配以成六旬 宋志高阳氏以十一月为正𧲛玉以
赤缯高辛氏以十三月为正𧲛玉以白缯(又见后)

黄帝迎日推策

史记注策数也未来而推之曰迎黄帝得蓍以推算历
数于是逆知节气日辰之将来故曰推策迎日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943-0282a.png

尧授人时 舜协时月正日

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舜典协时月正日注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
甲乙使齐一也正义周礼太史正岁年颁告朔于邦国
则节气晦朔皆天子颁之世本云容成作历大挠作甲
子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
日甲子一周 宋志高堂隆曰尚书传曰舜定钟石更
四时改尧正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943-0282b.png
夏四时书 小正

礼运孔子曰欲观夏道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
注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本或作有夏小正)正义
夏四时之书殷坤乾之说并载前王损益阴阳盛衰故
观此二书知二代(家语问礼篇同) 大戴礼第二卷夏小正第
四十七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震呴鱼陟负冰农纬厥耒
初岁祭耒囿有韭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田鼠出农率
均田獭祭鱼鹰则为鸠农及雪泽初服于公田采芸鞠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943-0282c.png
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柳梯(文选注引)梅杏杝桃则华
缇缟鸡桴粥二月往耰黍禅初俊羔助厥母粥绥多女
士丁亥万用入学祭鲔荣堇菜色菜蘩由胡昆小虫抵
蚳来降燕乃睇剥鳝有鸣仓庚荣芸时有见稊始收三
月参则伏摄桑委杨䍷羊𧎅则鸣颁冰采识(草也)妾子始
蚕执养宫事祈麦实越有小旱田鼠化为鴽拂桐芭鸣
鸠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鸣扎囿有见杏鸣蜮王萯
(诗七月笺引之)取荼越有大旱执陟攻驹五月参则见蜉蝣
有殷鴂则鸣时有养日乃瓜良蜩鸣之兴五日翕望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943-0282d.png
乃伏启灌蓝蓼鸠为鹰唐蜩鸣初昏大火中种黍菽糜
煮梅蓄兰颁马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煮桃鹰始挚七
月秀萑苇狸子肇肆湟潦生苹爽死苹秀汉案户寒蝉
鸣初昏织女正东乡(文选注引之)时有霖雨灌荼斗柄悬在
下则旦八月剥瓜玄校剥枣栗零丹鸟羞白鸟(蚊蚋)辰则
伏鹿人从鴽为鼠参中则旦九月内火遰鸿雁
主夫出火陟玄鸟蛰熊罴貊貉鼬鼪则大荣鞠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943-0283a.png
树麦王始裘雀入于海为蛤十月豺祭兽初昏南门见
黑乌浴时有养夜雉入于淮为蜃织女正北乡十有一
月王狩陈筋革啬人不从万物不通陨麋角十有二月
鸣弋玄驹贲(蚁也)纳卵蒜虞人入梁陨麈角 史本纪太
史公曰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索隐云大戴记篇名) 隋
志夏小正一卷戴德撰 德取以为记云撰误矣(唐志大戴礼十三卷无小正之别)
 唐志大衍历日度议曰夏小正虽颇疏简失传乃羲
和遗迹何承天循大戴之说复用夏时更以正月甲子
夜半合朔雨水为上元进乖夏历退非周正故近代推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943-0283b.png
月令小正者皆不与古合开元历推夏时立春日在营
室之末昏东井二度中古历以参右肩为距方当南正
故小正曰正月初昏斗杓悬在下魁枕参首所以著参
中也季春在昴十一度半去参距星十八度故曰三月
参则伏立夏日在井四度昏角中南门右星入角距西
五度左星入角距东六度故曰四月初昏南门正昴则
见五月节日在舆鬼一度半参去日道最远以浑仪度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943-0283c.png
之参体始见肩股犹在浊中房星正中故曰五月参则
见初昏大火中八月参中则旦失传也辰伏则参见非
中也十月初昏南门见亦失传也定星方中则南门伏
非昏见也 月令注夏小正正月启蛰汉始亦以惊蛰
为正月中 诗七月笺夏小正四月王萯秀(葽其是与) 尔
雅注引夏小正传 月令注夏小正正月启蛰鱼陟负
冰孟春农率均田仲春丁亥万用入学季春妾子始蚕
执养宫事孟夏今月令曰王萯生夏小正曰王萯秀仲
夏五月启灌蓝蓼季夏鹰始挚仲秋九月丹鸟羞白鸟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943-0283d.png
说曰丹鸟谓丹良也孟冬十一月王狩(凡九) 文选注白
虎通郭璞注尔雅通典初学记宋历志大衍历议皆引
夏小正(始于启蛰终于陨麈角) 传曰何以谓之小正以小著名
也 周礼疏管子篇时令云春以令男女以仲春著在
诗易夏小正之文(二月绥多士女) 春秋正义引正月启蛰其
传曰言始发蛰也 北史魏孝武释奠国学诏中书舍
人卢景宣讲大戴礼夏小正篇 语颜渊问为邦子曰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943-0284a.png
行夏之时 左传(汉志同)夏数得天得四时之正也 谷
永传汉家行夏正夏正色黑 豳七月之诗皆以夏正
为断三之日夏正月也 孔丛子子思曰夏数得天尧
舜之所同也殷周王征伐革命以应乎天因改正朔三
统之义夏得其正是以夫子云 春秋元命包乐稽耀
嘉云夏以十三月为正息卦受泰注云物之始其色尚
黑以寅为朔 月令正义云吕不韦在于秦世秦以十
月为岁首不用秦正而用夏时者以夏数得天正也周
礼虽以建子为正其祭祀田猎亦用夏正 史记正月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943-0284b.png
上日正义云郑玄云舜正建子此时未改故依尧 周
书周月云夏数得天百王所同 商颂疏正朔三而改
夏以建寅为正则舜当以子尧当以丑 朱子发曰二
十四气七十二候见于周公之时训吕不韦取以为月
令焉其上则见于夏小正夏小正者夏后氏之书孔子
得之于杞者也夏建寅故其书始于正月周建子而授
民时巡狩烝享皆用夏正故其书始于立春夏小正具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943-0284c.png
十二月而无中气有候应而无日数至于时训乃五日
为候三候为气六十日为节二书详略虽异其大要则
同岂时训因小正而加详欤易通卦验易家传先师之
言所记气候比之时训晚者二十有四早者三当以时
训为定故子云太玄二十四气关子明论七十二候皆
以时训 郑玄曰月在星纪周以为正月在玄枵殷以
为正皆不得四时之正(后五行志注) 傅崧卿序曰郑注月
令引小正者八政和中阅关浍藏书始得而读之星昏
旦伏见中正当乡若寒暑日风冰雪雨旱之节草木稊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943-0284d.png
莠荣秀之候羽毛鳞裸蠕动之属蛰兴粥伏乡遰陟降
离陨鸣呴之应罔不具纪而王政民事系焉盖夏之月
令也关本合传为一卷而不著作传人名氏后读礼记
正义其疏月令注曰大戴礼之篇名也且小正夏书德
所撰传尔而隋志云然可谓疏矣乃仿左氏春秋列正
文其前而附以传月为一篇凡十有二篇釐为四卷名
曰夏小正戴氏传(宣和辛丑九月一日序) 朱文公曰夏小正疑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943-0285a.png
出迂儒之笔非孔子所见夏时本文

夏令 时儆

周语单襄公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
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先王之教曰
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
裘具清风至而脩城郭宫室(韦昭注教谓月令之属)夏令曰九月
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偫而畚挶营室之
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
贿而广施德于天下也注夏后氏之令周所因也时儆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943-0285b.png
时所以儆告其民 政典有先时不及之戒 唐大衍
历议亦引夏令云 北史李业兴案尚书中候运衡篇
曰日月营始知尚书正月上日为夏正月

周时训 周书月令

汲冢周书序周公正三统之义作周月辨二十四气之
应以明天时作时训周公制十二月赋政之法作月令
周月解第五十一时训五十二月令五十三(阙)周月解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943-0285c.png
曰数起于一而成于十次一为首其义则然凡四时各
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气以著时应春三月(中气雨水)
(春分谷雨)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
(冬至大寒)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商
顺天革命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之月
为正易民之视亦越我周王致伐于商改正异械以垂
三统至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焉是谓周月以
纪政时训解自立春之日东风解冻至大寒又五日鸷
鸟厉又五日水泽腹坚 与记月令同(月令正义初学记引之) 郎顗传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943-0285d.png
大壮用事于此六日之中雷当发声注周书时训曰春
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 唐志大衍卦候议
七十二候原于周公时训月令虽颇有增益然先后之
次则同自后魏始载于历乃依易轨所传不合经义今
改从古 日度议引时训爰始收潦而月令亦云水涸
 论语钻燧改火注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正义曰周
书孔子所删尚书百篇之馀晋太康中得之汲冢有月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943-0286a.png
令篇其辞今亡 书召诰正义周书月令云三日粤朏
 崇文总目周书月令一卷 唐会要颜师古议明堂
曰文王居明堂之篇(正义王居明堂礼逸礼篇名)带以弓韣礼于禖
下九门磔攘禦止疾疫置梁除道以利农夫令国为酒
以合三族凡此等事皆合月令之文 隋志梁有月令
七十二候一卷(月令正义曰二十四气每三分之七十二气气间五日有馀故一年七十二候)
 (案通卦验亦五日一候) 月令一书汉马融贾逵晋孔晁皆以为
作于周公郑玄高诱孔颖达谓吕不韦所作汉淮南王
安取吕氏十二纪附益为时则训而礼家复有增加孔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943-0286b.png
颖达正义曰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有四證然周书先
有月令郑谓不韦作者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与此同也
 李林甫注月令云周公作时训定二十四气辨七十
二候 夏后小正周公时训皆月令之宗首 管
子有四时五行篇淮南子有时则训 唐会要天
宝五载正月二十三日诏曰尧命四子所授惟时
周分六官曾不系月其礼记月令宜改为时令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943-0286c.png
方周之时以冯相会天位保章辨地域太史正岁年以
序事颁邦国以告朔万民观于月吉官属观于正岁
月令季冬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
来岁之宜注饬国典者和六典之法周礼以正月今用
此月则所因于夏殷也 尚书大传曰夏以十三月为
正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
为正夜半为朔 礼记曰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三
微者三正之始王者取法焉(章纪注)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943-0286d.png
汉阴阳五行时令

志五行三十一家阴阳五行时令十九卷 李寻对诸
侍中尚书近臣宜通知月令之意设陛下出令有谬于
时者当争之以顺时气(寻学天文月令阴阳)

汉明堂月令 月令图 四民月令 明堂阴


阳录 月令章句 汉四时月令

大戴礼明堂篇有曰明堂月令注于明堂之中施十二
月之令 淮南子五帝三王立明堂之朝行明堂之令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943-0287a.png
 祭法注引明堂月令(月令注引王居明堂礼) 礼记正义曰此
于别录中属明堂阴阳记 隋牛弘传今明堂月令者
郑玄云吕不韦著春秋十二纪之首章(正义云十二月纪正与此同不)
(过三五字别)蔡邕王肃云周公所作周书内有月令第五十
三即此也东晢以为夏时之书(弘明堂议又引明堂阴阳录曰明堂之制周圜)
(行水左旋以象天) 魏相传数表采易阴阳及明堂月令奏之
(荀悦纪元康二年上明堂月令奏上从之)云阴阳未和咎在臣等阴阳之分
以日为纪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
常职不得相干(文中子曰魏相真汉相达时令远乎哉注相作明堂月令议) 魏相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943-0287b.png
上言春兴兑治则饥秋兴震治则华冬兴离治则泄夏
兴坎治则雹高帝诏议天子所服萧何等请以中谒者
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四人各职一
时愿选明经通知阴阳者四人各主一时时至明言所
职以和阴阳或有风雨灾变相辄奏言之 李寻对王
者敬四时严月令今忽于时月之令诸侍中尚书近臣
宜皆令通知月令之意 艺文志礼家明堂阴阳二十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943-0287c.png
三篇 通典注云月令本出于管子吕不韦编为春秋
戴圣集成礼记并周制 太史公六家论阴阳四时八
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注谓月令 成纪阳朔
二年春诏曰公卿大夫不信阴阳所奏请多违时政而
望阴阳调和岂不谬哉其务顺四时月令(汉有四时令五时令)
儒林传景鸾作月令章句 隋志蔡邕月令章句十二
卷 十二篇(中兴书目今存一卷) 唐志戴颙月令章句十二卷 晋
天文志十二次度数蔡邕月令章句所言颇有先后
记月令正义引蔡邕云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943-0287d.png
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故先建春以奉天奉天然
后立帝立帝然后言佐言佐然后列昆虫之别物有形
可见然后音声可闻故陈音有音然后清浊可听故言
钟律均声可以章故陈酸膻之属也群品以著五行为
用于人然后宗而祀之故陈五祀此以上者圣人记事
之次也东风以下效初气之序也二者既立然后人君
承天时行庶政故言帝者居处之宜衣服之制布政之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943-0288a.png
节明钦若昊天然后奉天时也 后律历志注引月令
章句钟律度数冬夏至为极有三意焉又载十二次十
二分 五行志注选注引之(南齐礼志引月令章句解元辰云) 隋志刘焯论浑天
云月令章句同张衡法 春秋正义颍子严以龙见即
是五月释例曰月令之书其意欲为秦制非古典也
周礼疏周礼凡言正岁者则夏之建寅正月直言正月
者周之建子正月也 诗生民疏引蔡邕月令章句云
高禖祀名 后汉永平二年正月辛未诏百僚师尹勉
修厥职顺行时令敬若昊天元和二年七月庚子诏曰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943-0288b.png
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无鞫狱断刑之政十
一月壬辰日南至初闭关梁章和元年七月壬戌诏曰
秋令是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注月令仲秋之令)永元
六年六月己酉初令伏闭尽日十五年初令郡国以日
北至案薄刑十六年七月戊午诏疑者勿决以奉秋令
元初四年七月辛丑诏连雨未霁人怨所致月令仲秋
养衰老云云六年二月乙卯诏月令仲春养幼存孤季春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943-0288c.png
赐贫赈乏以顺阳气崇生长也永建四年正月丙寅诏
敬顺时令遵典去苛 蔡邕传熹平六年七月条七事
曰明堂月令天子以四立及季夏之节迎五帝于郊所
以导致神气祈福丰年(注天子居明堂各依其月布政故云明堂月令)书奏帝
乃迎气北郊 说文广韵注明堂月令曰腐草为蠲
后历志揆时施教颁诸明堂以为民极者莫大乎月令
 唐志日度议梁大同历夏后氏之初冬至日在牵牛
初以为明堂月令乃夏时之记据中气推之不合更以
中节之间为正乃稍相符不知进在节初自然契合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943-0288d.png
明堂位疏案异义明堂月令说 礼记月令疏吕不韦
集诸儒著十二月纪篇首皆有月令与此文同不合周
法有四證然周书先有月令郑必谓不韦作者以吕氏
春秋十二月纪正与此同 郑目录云名曰月令以其
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
礼家好事抄合之后人因言周公所作然其官名时事
多不合周法此于别录属明堂阴阳记今申郑旨释之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943-0289a.png
吕氏春秋篇首有月令与此文同一證也周无太尉惟秦
官有之而月令云乃命太尉此官名不合周法二證也秦
以十月建亥为岁首而月令云为来岁受朔日即是九月
为岁终十月为受朔此时不合周法三證也周有六冕郊
天迎气用大裘乘玉辂建大常日月之章而月令服饰车
旗并依时色此事不合周法四證也(不周秦正而用夏时以夏数得天正周礼)
(祭祀田猎亦用夏正) 崇文目周书月令一卷月令小疏二卷 侯
霸传建武四年为尚书令每春日下宽大之诏奉四时之
令皆霸所建(注奉四时谓依月令) 元帝初元三年六月诏有司毋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943-0289b.png
犯四时之令丞相御史举天下明阴阳灾异者各三人
后志司隶有月令师主时节祠祀隋志(唐志同)崔寔四民
月令一卷(选藉田赋注引之宋书历志引之) 说文明堂月令曰舫人习
水玄鸟至之日祠于高禖 隋志梁有月令图一卷 陈
宠传元和二年奏曰冬至之节阳气始萌十一月有兰射干
芸荔之应时令曰(注月令也)诸生荡安形体天以为正周以为春
十二月阳气上通雉鸣鸡乳地以为正殷以为春十三月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943-0289c.png
阳气已至天地已交万物皆出蛰虫始振人以为正夏
以为春三微成著以通三统(注三礼义宗曰三微三正也)周以天元
殷以地元夏以人元殷周断狱不以三微陛下稽春秋
之文当月令之意 祭祀志注蔡邕明堂论月令记曰
明堂者所以明天气统万物 文选注蔡邕明堂月令
论曰周官有闱门之学 韦彪传建初七年盛夏多寒
上疏以为刑罚刻急郡国不奉时令之所致 鲁恭传
永初元年上疏月令孟夏断薄刑仲夏挺重囚今孟夏
之制可从此令其决狱案考皆以立秋为断以顺时节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943-0289d.png
王者质文不同四时之政行之若一(樊鯈永平元年议刑辟宜须秋月以)
 顺时气从之(郎颛对宜宣告诸郡使敬授人时) 明堂位疏蔡邕明堂月令
章句明堂者天子太庙所以祭祀 诗疏袁准正论云
古有王居明堂之礼月令则其事也 魏郑公諌录月
令起于上古书云敬授人时吕不韦止是修古月令未
必始起秦代也

汉永平班时令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943-0290a.png
纪永平二年正月辛未祀明堂诏骠骑将军三公曰其
班时令敕群后(注谓月令也四时各有令乖舛必致妖灾)升灵台望元气吹
时律观物变三年正月癸巳诏水旱不节有司勉顺时
气劝督农桑四年二月辛亥诏再得时雨有司勉遵时
政平刑罚

汉候岁

志杂占十八家三百一十三卷有泰壹杂子候岁二十
二卷子赣杂子候岁二十六卷 天文志凡候岁美恶
谨候岁始冬至旦腊明日正月旦立春四者候之日汉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943-0290b.png
魏鲜集腊明正月旦决八风察太岁所在金穰水毁木
饥火旱

唐四时纂要

志农家韩鄂五卷 中兴书目(崇文目岁时类)鄂采诸家农书
纪风云之候录种殖之法下及方书蓄产之事皆载天
禧中颁其书于诸道鄂自序曰遍阅群书尔雅则言其
土产月令则序彼时宜采泛胜种蓺之书(二卷)崔寔试谷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943-0290c.png
之法(四民月令一卷)韦氏月录伤于简缺齐民要术弊在迂疏
(韦行规保生月录一卷贾思协要术十卷) 志又有岁华纪丽二卷书目四
卷鄂采经史岁时杂事述以骈俪之语

皇朝岁时杂咏

二十卷皇朝宋绶掇诗人岁时杂咏分类编次岁时广
纪一百二十卷南唐徐锴掇古今传记前贤诗文凡时
政风俗耕农养生之事悉载(崇文目类书有岁时广记一百二十卷)时镜
新书五卷皇朝刘安靖以四时分十二月各系其事(书目)
 崇文目有四序总要十二卷四时录四卷十二月纂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943-0290d.png
要一卷齐人月令一卷时鉴新书五卷兵家有行军月
令一卷

总论时令

三礼义宗岁者依中气一周以为一岁年者依日月十
二会以为一年中朔大小不齐故有岁年之异 宋志
魏高堂隆曰黄帝高辛夏后氏汉皆以十三月为正少
昊有唐有殷皆以十二月为正高阳有虞有周皆以十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943-0291a.png
一月为正 五德更王有二家之说邹衍以相胜立体
刘向以相生为义张苍以汉水胜周火废秦不班五德
贾谊以汉土胜秦水以秦为一代论秦汉虽殊而周为
火一也相胜之义为长土生乎火水生乎金汉以土为
赤帝子秦以水为白帝子也相胜者以土胜水相生者
土自火子义岂相关 后汉鲁恭传恭议曰月令周世
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注谓气候及星辰昏旦皆夏时也)其变者唯
正朔服色牺牲徽号器械而已 后魏正光历有推七
十二候术因冬至后五日一候 李焘著七十二候图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943-0291b.png
三卷 月令正义十二月之时候体例不一而正月七
月记时候凡有五句自馀皆四句二至二分之月皆再
记于时候以二至阴阳之始终二分阴阳之交会 方
氏曰积六候而成月故一岁则有七十二候三候为一
气积六气而成时故一岁则有二十四气 春秋后传
夫子修春秋每孟月书时以见鲁史每正月书王以存
周正 月令之书虽起秦世然先王之制存焉汉兴颇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943-0291c.png
用其略如春行宽大之令夏布封赏之恩以至秋冬理
狱十月而后不复论囚皆本之月令自高帝有分举四
时之制魏相为宣帝言之李寻告哀帝谓朝廷忽于时
月之令诸侍中尚书近臣宜令通知月令之意陈宠鲁
恭亦皆言之 三代虽不改时与月而春秋纪春无冰
为异则固以周正纪事也左传记祭足取麦谷邓来朝
三事经传所记有例差两月者是经用周正传取国史
有自用夏正者失于更改也诗多用夏正书金縢秋大
熟亦是夏时此不改时月之验但孟子谓七八月乃五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943-0291d.png
六月谓十一十二月乃九十月此当阙之 天人之道
虽殊象类之理则一圣人将有为有行也仰观日月星
辰霜露之变俯察虫鱼草木鸟兽之化不先时而起不
后时而缩以之授民事而无不顺以之因物性而无不
适此尧典若昊天以授时周官正岁年而序事 后汉
五行志注尚书大传云云郑玄曰自正月尽四月为岁之
朝自五月尽八月为岁之中自九月尽十二月为岁之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943-0292a.png
夕 胡氏春秋传曰周人以建子为岁首而以夏时冠
周月何哉圣人语颜回以为邦则曰行夏之时作春秋
以经世则曰春王正月此见诸行事之验也以夏时冠
月垂法后世以周正纪事示无其位不敢自专也 月
令正义案吕不韦集诸儒士著为十二月纪合十馀万
言名为吕氏春秋篇首皆有月令与此文同

迎气


周迎气四郊

礼大宗伯祭五祀注玄谓五官之神在四郊四时迎五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943-0292b.png
行之气于四郊而祭五德之帝亦食此神焉疏月令四
时四立之日迎气在四郊并季夏迎土气是五迎气四
时皆陈五德之帝并五人神于上为十二月听朔及四
时迎气(青圭赤璋之下注云迎气时并祭五人帝五人神也) 掌次祀五帝疏谓
四时迎气月令四立之祭 小司寇禋祀五帝疏谓四
时迎气 诗我将疏杂问志云四时迎气于四郊祭一
帝还于明堂亦如之 月令疏案贾马蔡邕皆为迎春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943-0292c.png
祭大皞及勾芒郑独以为苍帝灵威仰 郊特牲疏五
时迎气东方用青圭南用赤璋西用白琥北用玄璜中
央亦用黄琮五时迎气以五方人帝配之 月令疏周
法五时迎气皆前期十日而斋秦法简省故三日

汉四时迎气 迎气五郊 五郊祭祀(又见郊祀类)

记礼器因吉土飨帝于郊注祭于四郊今汉亦四时迎
气其礼则简(月令迎春东郊注祭灵威仰于东郊之兆王居明堂礼曰出十五里迎岁盖殷礼也)
 周迎郊五十里(礼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注黄帝亦于南郊) 明纪永平二年始迎
气于五郊(注引续汉书云云) 祭祀志迎时气五郊之兆自永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943-0292d.png
平中以礼谶及月令有五郊迎气服色(注光武二年初制郊兆于城南)
(中元二年初营北郊城北)因采元始中故事兆五郊于雒阳四方中
兆在未坛皆三尺阶无等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
帝勾芒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祭祀志又)
(曰县邑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野中迎者拜之而还弗祭三时不)
(迎)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
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中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943-0293a.png
兆祭黄帝后土车旗服饰皆黄歌朱明八佾舞云翘育
命之舞(礼仪志郊黄帝迎气于黄郊乐奏黄钟之宫歌帝临冕而执干戚舞云翘育命所以养时训也)
立秋迎秋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颢八
佾舞育命之舞使谒者以一特牲先祭先虞于坛有事
天子入囿射牲以祭宗庙名曰貙刘立冬迎冬北郊祭
黑帝玄冥车服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前志青阳朱明)
(西颢玄冥皆邹子乐) 肃宗纪建初五年冬始行月令迎气乐(东观)
(记马防上言圣人作乐所以宣气致和可因岁首发太簇之律奏雅颂之音以召和气时以作乐器费多独行)
(十月迎气乐马防传数言政事见采用十二月迎气防所上也)顺帝复黄钟随月律  祭祀志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943-0293b.png
注月令章句东郊去邑八里因木数也南郊七里因火
数也中兆去邑五里因土数也西郊九里因金数也北
郊六里因水数也献帝起居注建安八年公卿迎气北
郊始复用八佾皇览曰迎春东堂堂高八尺阶三等青
税八乘旗旄尚青田车载矛号曰助天生唱之以角舞
之以羽翟此迎春之乐也迎夏南堂堂高七尺阶二等
赤税七乘旗赤田车载戟号曰助天养唱徵舞鼓鼗迎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943-0293c.png
夏乐也西堂九尺阶九等白税九乘旗白车载兵号曰
助天收唱商舞干戚迎秋乐也北堂六尺阶六等黑税
六乘旗黑车载甲铁鍪号曰助天诛唱羽舞干戈迎冬
乐也 董钧传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
庙礼乐威仪章服辄令参议 蔡邕传熹平六年七月
上封事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罕出
四时至敬屡委有司皇天不悦显此诸异书奏帝乃迎
气北郊及行辟雍之礼 舆服志迎气五郊各如其色
从章服也皂衣群吏春服青帻立夏乃止顺气助微尊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943-0293d.png
其方也 礼仪志立春垂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下
宽大书立夏衣赤至季夏衣黄先立秋十八日迎气黄
郊立秋迎气白郊立冬迎气黑郊冬至夏至长短之极
微气之所生也故使八能之士八人或吹黄钟之律间
竽或撞黄钟之钟或度晷景权水轻重水一升冬重十
三两或击黄钟磬或鼓黄钟瑟或击黄钟鼓 隋志续
汉礼仪志云立春之日京都皆著青衣秋夏悉如其色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0943-0294a.png
逮于魏晋迎气五郊行礼之人皆同此制 魏相传元
康中上言高帝诏四人各职一时愿选明经知阴阳者
四人各主一时时至明言所职以和阴阳(服虔曰主一时衣服礼物)
(朝祭百事也) 后魏礼志崔瓒议月令有青旂赤玉黑衣白
辂随四时而变不列弁冕司马彪续汉书舆服祭祀志
云迎气五郊衣帻各如方色又礼仪志立春京都百官
皆著青衣服青帻秋夏悉如其色自汉逮魏晋迎气五
郊用帻从服改色随气 北史刘芳传卢植云东郊八
里郊也南郊七里中郊五里西郊九里北郊六里贾逵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0943-0294b.png
云中兆黄帝之位并南郊之季故云兆五帝于四郊郑
玄云中郊西南未地去都城五里王肃云八里因木数
七里因火数九里因金数六里因水数 宋氏含文嘉
注云周礼王畿内千里二十分其一以为近郊近郊五
十里倍之为远郊迎气盖于近郊汉不设王畿则以其
方数为郊处故东郊八里南郊七里西郊九里北郊六
里中郊在西南未地五里祭祀志云建武二年正月初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0943-0294c.png
制郊兆于雒阳城南七里采元始中故事北郊在雒阳
城北四里此汉世南北郊之明据也 诗甫田以社以
方注方迎四方气于郊也 曲礼祭四方注祭五官之
神于四郊

唐迎气东郊 迎气坛 迎气五郊

开元十一年正月一日制献岁之吉迎气方始敬顺天
时无违月令所由长吏可举旧章开元二十六年正月
丁丑迎气于东郊 会要开元二十五年十月一日(辛丑)
制自今以后每年立春之日朕当率公卿亲迎气于东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0943-0294d.png
郊其后夏及秋常以孟月朔于正殿读时令仍令礼官
修撰仪注至二十六年正月八日亲迎气于东郊祀青
帝坛以勾芒配岁星及三辰七宿从祀其坛本在春明
门外以祠所隘移于浐水之东面值望春宫坛一成坛
上及四面皆青色勾芒坛在其西岁星以上共为一小
坛青帝坛北 通鉴太常博士王玙请立青帝坛迎春
从之 按通鉴系开元二十五年(二十六年正月丁丑上迎气于浐水之东) 册府元龟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0943-0295a.png
开元十八年正月丁巳亲迎气于东郊 会要武德九
年命祖孝孙考正雅乐贞观二年六月十日乐成孝孙
以十二律顺其月旋相为宫五郊迎气各以月候而奏
其音 文粹祀五方上帝于五郊乐章乃魏徵褚亮作
 礼乐志迎气以六尊惟山罍减上帝之半十二和一
曰豫和五郊迎气黄帝以黄钟为宫赤帝以函钟为徵
白帝以太蔟为商黑帝以南宫为羽赤帝以姑洗为角
皆文舞六成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0943-0295b.png
读时令


周颁朔 告朔 中朔

礼太史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都鄙颁告朔于邦
国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
今时作历日疏节气一名朔气朔气在晦则后月闰中
气在朔则前月闰中气匝则为岁朔气匝则为年郑云
天子班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者案玉藻诸侯皮弁
听朔于太庙即祖庙也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月用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0943-0295c.png
羊悬于中门匝日敛之藏于庙此经及论语称告朔玉
藻谓之听朔春秋谓之视朔视者人君入庙视之告者
使有司读之听者听治一月政令司农云以十二月朔
布告天下诸侯言朔者以十二月历及政令若月令之
书号之为朔春秋之义天子班历于诸侯日食书日不
班历则不书日先近及远故先官府次都鄙下乃言邦
国 记玉藻天子玄端而朝日东门之外听朔于南门
之外(注端当为冕朝日春分之时也东门南门皆谓国门也天子庙及路寝皆如明堂制明堂在国之阳)
(每月就其时之堂而听朔焉卒事反宿路寝亦如之凡听朔必以特牲告其帝及神配以文王武王疏月令孟)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0943-0295d.png
(春居青阳左个仲春青阳太庙季春右个以下所居各有其处论语曰告朔之饩羊注云天子特牛与以告朔)
(礼略故用特羊)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注闰月非常月也听其朔于明堂门)
(中还处路寝门终月疏明堂有四门即路寝亦有四门闰月各居其时当方之门)礼大史诏王居门终月注 
(路寝门也于文王在门为闰)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少牢朔月大
牢诸侯皮弁以听朔于大庙朝服以日视朝于内朝(疏凡)
(每月以朔告神谓之告朔于时听治此月朔之事谓之听朔又谓之视朔文十六年公四不视朔是也告朔又)
(谓之告月文六年闰月不告月是也行此礼天子于明堂诸侯于大祖庙谓之朝庙朝享月祭又谓之朝正)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0943-0296a.png
(刘氏曰天子听朔于明堂而颁正朔于天下诸侯受而藏诸太庙每月之吉以饩羊告朔祭于太庙因而听其)
(月朔之政) 士冠礼皮弁服注此与君视朔之服也 礼大
宰注大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于天下至正岁又
书而悬于象魏振木铎以徇之使万民观焉小宰亦帅
属而往皆所以重治法新王事也 左传僖五年正月
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登观台注亲告朔也疏天子
班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于太祖庙每月之朔告庙受
而行之步历之始以朔旦冬至为首历之上元 释例
曰圣人简其节敬其事因月朔朝迁坐正位命群吏而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0943-0296b.png
听大政考其所行而决其烦疑岁首谓之朝正襄二十
九年正月传曰释不朝正于庙是也(告朔视朔听朔朝庙朝享朝正二礼)
(各有三名同日为之经称告月传言告朔明告月必以朔也每月之朔必朝于庙因听政事事敬而礼成故告)
 以特羊(论语注郑曰礼人君每月告朔于庙有祭谓之朝享鲁自文公始不视朔子贡见其礼废故欲去其)
 羊(礼司尊彝注朝享谓朝受政于庙) 公羊传文六年闰月不告月不
告朔也(注礼诸侯受十二月朔政于天子藏于太祖庙每月朔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
(受之比时使有司先告朔谨之至也)十六年夏五月四不视朔(注礼月终于庙先受)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0943-0296c.png
(朔政乃朝明王教尊也朝庙私也故以不视朔为重) 谷梁传天子告朔于诸侯诸
侯受乎祢庙礼也注告庙以羊天子以十二月朔政告于诸
侯诸侯每月必告朔听政因朝于庙 周书大聚云铭之
金板藏府而朔之注月旦朔省 家语诸侯皮弁以告朔然
后服之以视朝 唐会要闾丘湑等议经史正文无天子每
月告朔之事玉藻云听朔周礼大宰正月之吉布政干宝注
云周正建子之月告朔日也此即玉藻之听朔而郑玄注云
告其时帝及神配以文武此误也汉魏至今莫之行用其每
月告朔者诸侯之礼案礼论三礼义宗江都集礼贞观显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0943-0296d.png
庆礼及祠令并无天子每月告朔之事 张齐贤议案谷
梁传曰闰月天子不告朔是知他月则天子告朔矣左氏
以鲁侯不告闰为弃时政则诸侯闰月亦告朔矣周礼大
史颁告朔之下有闰月居门之事是天子亦以闰月告朔
案礼论王珉范宁议有明堂每月告朔之礼崔灵恩义宗
载天子视朔之服诸侯受朔于天子于祖庙告而受行之
天子受朔于天宜于明堂告帝而配以祖考 王方庆议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0943-0297a.png
天子以孟春正月上辛于南郊总校十二月之政还藏
于祖庙月取一政班于明堂月令居青阳明堂总章玄
堂是告朔之事后汉祀典仍存永平二年郊祀五帝明
堂以光武配祭牲各一犊奏乐如南郊 宋志魏杨伟
表曰时以纪农月以纪事少昊则玄鸟司分颛喾则重
黎司天唐虞则羲官掌日三代因之世有日官日官司
历则颁之诸侯诸侯受之则颁于境内周室既衰战国
横骛告朔之羊废而不绍登台之礼灭而不遵闰分乖
次而不识孟陬失纪而莫悟大火犹西流而怪蛰虫之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0943-0297b.png
不藏也是时天子不协时司历不书日诸侯不受职日
御不分朔仲尼于春秋司历失闰则讥而书之登台颁
朔则谓之有礼 谷梁疏三朝记云周衰天子不颁朔
于天下

汉读五时令 太史月历

后礼志礼威仪每月朔旦太史上其月历有司侍郎尚
书见读其令奉行其政 晋礼志(陈本云通典亦云)汉仪太史
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0943-0297c.png
每岁上其年历先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常读五时
令皇帝所服各随五时之色帝升御座尚书令以下就
席位尚书三公郎以令置桉上奉以入就席伏读讫赐
酒一卮魏氏常行其礼晋亦有其制(通典云非古制自东汉始) 魏
景初元年通事奏曰前后但读四时令至服黄时独阙
高堂隆以为土王四季是以服黄无令 官志太史令
六百石注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 周礼大
史正岁年序事注若今时作历日 冯相氏会天位注
若今历日
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0943-0297d.png

汉中朔

宋志魏杨伟表曰秦汉以孟冬为岁首闰为后九月中
节乖错时月纰缪加时后天蚀不在朔至元封七年改
正朔更历数使大才通人造太初历校中朔所差以正
闰分课中星得度以考疏密以建寅之月为正朔以黄
钟之月为历初其历斗分太多后遂疏阔 前志三统
历有中朔相求之术朔不得中是谓闰月闰所以正中
卷十二 第 34a 页 WYG0943-0298a.png
朔也

汉立春宽大书

礼仪志立春之日下宽大之书曰制诏三公方春东作
敬始谨微动作从之罪非殊死且勿按验皆须麦秋退
贪残进柔良下当用者如故事注月令曰命相布德和
令蔡邕曰即此诏之谓也献帝起居注建安二十二年
二月壬申诏绝立春宽缓诏书不复行(肃宗诏曰律十二月立春不以)
 报囚(陈宠奏萧何造律季秋论囚俱避立春之月) 侯霸传建武四年拜尚书
令时无典故朝廷又少旧臣霸明习故事收录遗文条
卷十二 第 34b 页 WYG0943-0298b.png
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时者皆施行之每春下宽大
之诏奉四时之令皆霸所建也 论曰先奏宽大之令
注月令春布德行庆施惠 建武七年正月丙申诏中
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非犯殊死勿案罪中元二年显
宗即位十二月甲寅诏方春戒节人以耕桑其敕有司
务顺时气使无烦扰殊死以下听得赎论永平二年正
月辛未诏殊死以下皆赦除之百僚师尹勉修厥职顺
卷十二 第 35a 页 WYG0943-0298c.png
行时令敬若昊天以绥兆人三年正月癸巳诏春者岁
始始得其正则三时有成有司勉顺时气劝督农桑详
刑谨罚明察单辞至于方春东作勉劝农桑罪非殊死
须立秋案验有司进柔良退贪猾顺时令理冤狱则肃
宗建初元年正月丙寅之诏也方春生养万物莩甲宜
助萌阳以育时物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条书
相告不得听受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立秋如故则元
和二年正月乙酉之诏也三朝之会朔旦立春嘉与海
内洗心自新务崇宽和敬顺时令遵典去苛则顺帝永
卷十二 第 35b 页 WYG0943-0298d.png
建四年正月丙寅之诏方春东作育微敬始其敕有司
罪非殊死且勿案验以崇在宽则质帝本初元年正月
丙申之诏 建武五年五月丙子以久旱诏出系囚罪
非犯殊死一切勿案务进柔良退贪酷永平四年二月
辛亥诏有司勉遵时政务平刑罚十八年四月己未诏
时雨不降理冤狱录轻系永元十六年七月戊午以秋
旱诏囚徒于法疑者勿决以奉秋令察烦苛之吏显明
卷十二 第 36a 页 WYG0943-0299a.png
其罚则不特立春而下永嘉元年五月甲午诏罪非殊
死一切任出以须立秋 旧制立秋乃行薄刑和帝永
元十五年改用孟夏(下令麦秋得案验薄刑) 永初元年鲁恭上
疏伏见诏书敬若天时罪非殊死且勿案验进柔良退
贪残奉时令所以助仁德顺昊天致和气章帝助三正
之微顺物性命以致时雍其立春在十二月中者勿以
报囚如故事 阳嘉二年正月郎顗对方春东作布德
之元王者奉顺时气宜崇温柔遵其行令今立春之后
考事不息秋冬之政行乎春夏邪气乘阳皆刻急所致
卷十二 第 36b 页 WYG0943-0299b.png
(立春前后温气应节者诏令宽也其后复寒者无宽之实也)又上书云春秋书正月敬岁始也宜流宽大之 
(泽王者崇宽大顺春令则雷应节) 谷永传愿陛下立春遣使者循行
风俗宣布圣德存恤孤寡问民所苦劳二千石敕劝农
桑毋夺农时 魏相奏文帝时以二月施恩惠于天下
赐孝弟力田颇非时节朝错为家令奏言其状陛下恩
泽甚厚而灾气未息恐诏令未合当时 宣帝黄龙元
年二月诏曰数申诏公卿大夫务行宽大 成帝鸿嘉
卷十二 第 37a 页 WYG0943-0299c.png
四年正月诏数敕有司务行宽大禁苛暴汉纪杜周
尝冬狱未竟会立春有宽大令

魏四时读令(见上)


晋四时读令

晋志成帝咸和五年六月丁未(三十日)有司奏读秋令侍
中荀奕黄门侍郎曹宇驳曰尚书三公曹奏读秋令仪
注旧典未备臣等参议武皇帝时光禄大夫华恒议以
秋夏盛暑常阙不读令在春冬则不废令服章多缺请
如常议诏可六年三月有司奏十六日立夏宜读夏令
卷十二 第 37b 页 WYG0943-0299d.png
奏可(咸和六年三月有司奏四时读令是祗述天和之道) 晋世常临太极殿尚
书郎读时令宋元嘉六年读时令三公郎读皇帝临轩
百僚备位惟世祖世刘协太宗世谢纬为三公郎善于
其事人主公卿属目称叹北齐立春日服通天冠青介
帻纱袍佩苍玉青带绔袜舄而受朝太极殿西厢东向
三公郎中诣席跪读时令立夏立秋施御坐于中轩南
向立冬如春东向各以时色服仪并如春(元魏太和十五年十二月)
卷十二 第 38a 页 WYG0943-0300a.png
(始迎春东郊十六年春居青阳左个布政事自是每朔行之) 宋志汉仪立秋日猎
服缃帻晋哀帝初博士曹弘之议立秋御读令不应缃
帻诏改用素(傅咸曰立秋一日白路光于紫庭白旂陈于玉阶则其日旂路皆白也) 魏
台杂记曰前后但见读春夏秋冬四时令至于服黄之
时独阙不读令不解其故景初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太史令高堂隆上言曰黄于五行中央土也王四季各
十八日土生于火故于火用事之末服黄其令则随四
时不以五行为分是以服黄无令
卷十二 第 38b 页 WYG0943-0300b.png
唐明堂读时令

礼志皇帝御明堂读时令(通典云读五时令)孟春礼部尚书先
读令三日奏读月令前三日尚舍设大次于东门外道
北南向守宫设文武侍臣次于其后之左右设群官次
于璧水东之门外文官北武官南前一日设御座于青
阳左个东向三品以上及诸司长宫座于御座东北南
向武官座于御座之东北向设刑部郎中读令座于御
座东南北向有桉设文官解剑席于丑陛之左武官于
卷十二 第 39a 页 WYG0943-0300c.png
卯阶(通典云卯陛下同)之右皆内向大乐令展宫悬于青阳左
个之庭设举麾位堂上寅阶(通典云寅陛下同)之南其一位于
乐悬之东北其日陈小驾皇帝服青纱袍佩苍玉乘金
辂出宫至于大次刑部郎中以月令置于案覆以帕侍
中奏外办皇帝御舆入自青龙门升自寅阶即座(通典夏入)
(自朱雀门秋白虎门冬玄武门夏升自己陛秋申陛冬亥陛)符玺郎置宝于前公王
以下就位再拜侍中奏读月令制曰可刑部再拜解剑
俛脱舄取令升自卯阶席南北向跪置令于桉立于席
后典仪唱就座公王以下并就座刑部郎中读令每句
卷十二 第 39b 页 WYG0943-0300d.png
一绝使言声可了读讫堂上典仪唱可起公王以下皆
起群官复位侍中奏礼毕自仲春以后每月各居其位
皆冠通天服玉之色如其时四时之孟月及季夏土王
读五时令于明堂亦如之(礼乐志太宗时房玄龄等因隋之礼增读时令为贞观礼)
 (通典春令其文具小戴礼)

唐太极宣政殿读时令

纪贞观十四年正月庚子有司读时令(会要正月二日读春令)开元 
卷十二 第 40a 页 WYG0943-0301a.png
(二十六年四月己亥朔有司读时令)诏百官之长升太极殿列坐听焉(通典)
(云贞观十一年修四时读令会要作十四年)传韦绦为太常卿初明堂诏
岁率公卿迎气东郊至三时常以孟月读时令于正寝
二十六年诏绦每月奏月令一篇(会要开元二十六年四月一日命绦进月)
(令)孟月朔日于宣政殿侧设榻东向置桉令绦读之诸
司官长悉升殿坐听岁馀罢之 会要开元二十五年
制自今后立春之日朕当率公卿亲迎春东郊其夏及
秋常以孟月朔于正殿读时令肃宗元年赦文朕躬授
人时谨月令每至孟月令所司明按典礼宣读时令朕
卷十二 第 40b 页 WYG0943-0301b.png
当举而行之(天宝五载改月令日时令通典杜佑云非古制也)又武后长安四年司礼少卿崔 
(融奏罢) 乾元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丙寅立春御宣政
殿命太常卿于休烈读时令(会要通典云读春令常参官五品已上升殿序坐而)
(听之) 贞元六年二月制四孟月迎气之日令所司宣读
时令 大和八年六月中书门下奏天宝后盛典久废
请来年正月依旧礼读时令命太常撰仪注 通典太
极殿读五时令 开元五年十月甲申诏每月礼官条
卷十二 第 41a 页 WYG0943-0301c.png
奏所行事 开元定礼有明堂及太极殿五时读令之
仪冠服佩玉悉从方色 南史齐永明六年十月庚申
初临太极殿读时令

景祐读时令

景祐四年(丁丑岁)三月诏五月朔行入閤之仪仍读时令
以朔日夏至戊戌改用七月朔寻罢之先是诏国朝时
令委编修官约唐月令撰定以备宣读于是贾昌朝等
采国朝律历典礼日度昏晓中星及祠祀配侑诸事当
以岁时施行者改定一篇上之遂诏因入閤行其礼后
卷十二 第 41b 页 WYG0943-0301d.png
亦不果 初李淑上时政十议议时令曰愿命有司讲
旧礼以气至之日集文武官读时令于天安殿

政和明堂颁朔布政

政和七年十月乙卯朔御明堂颁朔布政 唐武后圣
历初诏议告朔于明堂读时令布政事太常博士辟闾
仁谞曰经无天子月告朔唯玉藻天子听朔南门之外
周太宰正月之吉布政干宝曰建子月告朔日也今元
卷十二 第 42a 页 WYG0943-0302a.png
日读时令合古听朔事独郑玄以秦制月令有五帝五
官因言听朔必以特牲告时帝及神非是张齐贤质曰
周太史颁朔邦国是总颁于诸侯天子月告者颁邦国
都鄙内外异言之礼不可阙(会要元年闰腊月十九日制依王方庆议四时孟月)
(朔日及季夏于明堂行告朔礼用郑玄义告五时帝于堂上)
 玉海卷十二
卷十二 第 42b 页 WYG0943-0302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