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943-0080a.png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三
            宋 王应麟 撰
 天文
天文书(下)


晋天文集占 天官星占 天文要集

隋志天文集占十卷晋太史令陈卓定(梁百卷唐志七卷)又天
官星占十卷(陈卓撰梁天官星占二十卷吴袭撰)四方星占一卷五星占
一卷(并陈卓撰)天文要集四十卷晋太史令韩杨撰 后汉
卷三 第 1b 页 WYG0943-0080b.png
天文志注并乾象新书引韩杨占 郎顗传注并御览
引天文要集 文选注引天官星占曰匏瓜一名天鸡
南斗主爵禄 史记索隐姚氏案天官占

晋正天论

隐逸传鲁胜元康初著正天论云以冬至之后立晷测
影准度日月星臣案日月裁径百里无千里星十里不
百里遂表上求下群公卿士考论改先代之失正天地之
卷三 第 2a 页 WYG0943-0081a.png
纪不报 索袭游思阴阳之术著天文地理十馀篇

晋乾象五星法

宋志景初日中晷景即用汉四分法是以渐就乖差其推
五星则甚疏阔晋江左以来更用乾象五星法以代之犹
有前却魏杨伟曰五星行天迟疾留逆虽大率有常至
犯守逆顺难以术推月之行天犹有迟疾况五星乎惟日
之行天有常进退有率不迟不疾不外不内人君德也

后魏观象赋

后魏书张渊(北史作张深)明占候晓内外星分为太史令著
卷三 第 2b 页 WYG0943-0081b.png
观象赋言天文甚备(文选注引之云张泉撰隋志总集类观象赋一卷) 陟秀
峰以遐眺望灵象于九霄睹紫宫之环周嘉帝坐之独
标瞻华盖之荫蔼何虚中之迢迢观阁道之穹隆想灵
驾之电飘尔乃纵目远览傍极四维北鉴玑衡南睹太
微三台皦皦以双列皇座炯炯以垂晖虎贲执锐于前
阶常陈屯聚于后闱遂回情旋首次目文昌仰见造父
爰及王良傅说登天而乘尾奚仲托精于津阳织女明
卷三 第 3a 页 WYG0943-0081c.png
列于河湄牵牛焕然而舒光五车亭柱于毕阴两河侠井
以相望灼灼群位落落幽纪设官分职罔不悉置储贰副
天庭延三吏论道纳言各有攸司将相次序以卫守九卿
珠连而内倚天街分中外之境四七列九土之异左则天
纪枪棓摄提大角二咸防奢七公理狱库楼烱烱以灼明
骑官腾骧而奋足天市建肆于房心帝坐磥落而电烛于
前则老人天社清庙所居明堂配帝灵台考符丈人极阳
而慌匆子孙嘒嘒于参嵎天狗接狼以吠守野鸡伺晨于
参墟右则少微轩辕皇后之位嫔御相次尊卑有秩御宫
卷三 第 3b 页 WYG0943-0081d.png
典仪女史执笔内平秉礼以伺邪天牢禁愆而察失于后
则有车府传舍匏瓜天津扶匡照曜丽珠佩珍人星丽玄
以闲逸哭泣连属而趋坟河鼓震雷以𥔀磕腾蛇蟠萦而
轮菌于是周张高眄还旋辰极既觌钩陈中禁复睹天帝
休息渐台可升离宫可即酒旗建醇醪之旌女床列窈窕
之色辇道屈曲以微焕附路立于云阁之侧其列星之表
五车之间乃有咸池鸿沼玉井天渊建木百果竹林在焉
卷三 第 4a 页 WYG0943-0082a.png
江河炳著于上穹素气霏霏其带天神龟曜甲于清泠龙
鱼摛光以映莲又有南门鼓吹器府之官奏彼丝竹为帝
娱欢熊罴绵络于天际虎豹倏煜而晖烂弧精引弓而持
满狼星摇动于霄端其外则有燕秦齐赵列国之名雷电
霹雳雨落云征陈车策驾于氐南天驷骋步于太清园
苑周回以曲列仓廪区别而殊形内则尚书大理太一
天一之宫柱下著术传示无穷六甲候大帝之所须内
厨进御膳于皇躬天船横汉以普济积水候灾于其中
阴德播洪施以恤不足四辅翼皇极以阐玄风恢恢太
卷三 第 4b 页 WYG0943-0082b.png
虚寥寥帝庭五座并设爰集神灵乃命荧惑伺彼骄盈
执法刺举于南端五侯议疑于水衡金火时出以成纬
七宿匡卫而为经炜晔昱其并曜粲若三春之荣睹夫
天官之罗布故作则于华京及其灾异之兴出无常所
归邪缤纷飞流电举妖星起则殃及晋平蛇乘龙则祸
连周楚或取證于逢公或推变于冲午乃有钦明光被
填逆水府洪波滔天功隆大禹此则冥数之大运非治
卷三 第 5a 页 WYG0943-0082c.png
纲之失绪盖象外之妙不可以粗理寻重玄之内难以
荧燎睹至于精灵所感迅踰骇向荆轲慕丹则白虹贯
日而不彻卫生画策则太白食昴而摛朗鲁生指麾而
曜灵为之回驾严陵来游而客星著于乾象斯皆至感
动于神祗诚应效于既往尔乃四气鳞次斗建辰移虽
无声言三光是知星中定于昏明影度以之不差测水
旱于未然占方来之安危阴精乘箕则大飙暮鼓西南
入毕则淫雨滂沲譬犹晋钟之应铜山风云之从斑螭
若夫冥车潜驾时乘六虬大仪四运万象俱流北斗俄
卷三 第 5b 页 WYG0943-0082d.png
其西倾群星忽以匿幽望舒纵辔以骋度灵轮浃旦以
过周尔乃凝神远瞩矖目八荒察之无象视之眇茫状
若浑元之未判别又似浮海而观沧浪幽遐迥以希夷
寸眸焉能究其傍于是乎夜对山水栖心高境远寻终
古悠然独咏美景星之继昼大唐尧之德盛嘉黄星之
靡锋明虞舜之不竞畴吕尚之宵梦善登辅而翼圣钦
管仲之察微见虚危而知命叹荧惑之舍心高宋景之
卷三 第 6a 页 WYG0943-0083a.png
守政壮汉祖之入秦奇五纬之聚映尔乃历象既周相
佯岩际寻图籍之所记著星变乎书契监前代之将沦
咸谴告于昏世桀斩谏以星孛纣酖荒而致彗恒不见
以周衰枉蛇行而秦灭谅人事之有由岂妖灾之虚设
诚庸主之难悛故明君之所察尧无为犹观象而况德
非乎先哲(注不录) 魏书有天象志一卷载天文日变二
卷载月变三四卷载星变今魏收志第三四卷亡后人
取佗人所撰志补足之 疑为张太素书志(隋志天文志十二卷吴云撰又杂占一卷)
 初学记有梁陆云公星赋 后魏陆旭撰五星要诀
卷三 第 6b 页 WYG0943-0083b.png
及两仪真图 晋成公绥天地赋 任常五星赋一卷
 刘启明定风占诗云气则候赋占候风雨赋各一卷
 彭彻七政浑仪赋 事类赋注引张衡灵宪赋曰太
素之前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周礼注引天问疏云离
骚有天问篇

梁天文录

隋志梁奉朝请祖暅天监中受诏集古天官及图纬旧
卷三 第 7a 页 WYG0943-0083c.png
说撰天文录三十卷(唐志崇文目同) 国史天文录经要诀一
卷钞祖暅书 御览引天文录平星鱼星格泽之占乾
象新书亦引之

梁天仪说要 星经

隋志陶弘景天仪说要一卷 中兴书目像历一卷梁
陶弘景较定推演巫咸氏甘氏石氏等说案崇文总目
天文星经五卷梁陶弘景校合三垣列宿中外官三百
十九名各设图象著巫咸甘德石申所记 阙    以(阙)
 变(阙)即弘景所定也(国史志经五卷)
卷三 第 7b 页 WYG0943-0083d.png

周灵台秘苑 隋垂象志 观台飞候

北史传元魏高允集天文灾异依洪范传天文志为八
篇周太史令庾季才撰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占验益
(隋志一百十五卷唐志一百二十卷)隋高祖令季才与其子质撰垂象
志一百四十二卷(隋志一百四十八卷)刘祐著观台飞候六卷元
象要记五卷 唐志元魏孙僧化等星占三十三卷史
崇十二次二十八宿星占十二卷 崇文目有康氏天
卷三 第 8a 页 WYG0943-0084a.png
文总论十二卷(乾象新书引天文总论)徐承嗣星书要略六卷陈
卓星述一卷天象应验录二十卷

唐十二家天文

志子录十曰天文始于赵婴甄鸾注周髀终于季淳风
乙巳占二十家三十部三百六卷 若赵婴甄鸾李淳
风之注释周髀张衡王蕃之灵宪浑天姚信虞喜之昕
天安天则仪象之书也若甘氏石氏之赞法刘表刘睿
陈卓孙僧化史崇之星占则星占之书也若刘睿陈卓
集占韩杨要集吴云杂占庾季才秘苑祖氏之录高文
卷三 第 8b 页 WYG0943-0084b.png
洪之图则天文之书也星图则有孝经内记周易分野
及二十八宿度数之论杂占则有黄道晷景元机内事
五星兵法及乙巳占其不著录者六家一百七十五卷
有淳风天文大象秘奥法象太白会运之书武密通占
悉达占经董和徐升有论有图李播王希明有赋有歌
(自淳风天文占至丹元子步天歌不著录) 六典秘书四部十一曰天文(周髀)
(等九十七部六百七十卷)隋志六百七十五卷 灵台郎凡占天文日月薄蚀
卷三 第 9a 页 WYG0943-0084c.png
五星陵犯有甘石巫咸三家中外官占瑞祅星气有诸
家杂占(天文生不得读占书)太史令每季录灾祥送中书门下入
起居注岁终总录送史馆(崇文总目天文占书五十一部百九十七卷自荆州刘石甘巫)
 占至乾象新书(中兴目十六家九十九卷)

唐古历星度 三代考正星次 五星常数

历志大衍日度议曰古历星度及汉洛下闳等所测其
星距远近不同然二十八宿之体不异古以牵牛上星
为距太初改用中星入古历牵牛太半度于气法当三
十二分日之二十一自帝尧演纪之端在虚一度及今
卷三 第 9b 页 WYG0943-0084d.png
开元甲子却三十六度夏后氏四百三十二年日却差
五度太康十二年戊子冬至在女十一度新历仲康五
年癸巳岁九月庚戌朔日蚀在房二度颛顼历正月七
曜直艮维之首周因殷历昏明中星率差半次汉太初
历复得上元本星度推月令小正皆不与古合商六百
二十八年日差八度太甲二年壬午冬至在女六度又
引国语武王伐商岁在鹑火星在天鼋自宗周讫春秋
卷三 第 10a 页 WYG0943-0085a.png
之季日却差八度古历分率简易岁久辄差达历数者
随时迁革以合其变故三代之兴皆揆测天行考正星
次为一代之制战国及秦日却退三度始皇十七年辛
未冬至在斗二十二度秦历上元正月己巳朔立春日
月五星起营室五度古历冬至昏明中星去日九十二
度率一气差三度九日差一刻汉四百二十六年日差
五度自太初下至麟德差四日自太初上及僖公差三
日推古历之作皆在汉初却较春秋朔并先天则非三
代之前明矣古历南斗至牵牛上星二十一度入太初
卷三 第 10b 页 WYG0943-0085b.png
星距四度故六家或以南斗命度或以建星命度方周
汉之交日已潜退贾逵考历亦云古历冬至皆起建星
两汉冬至日皆后天故宿度多在斗末今以仪测建星
在斗十三四度间古之六术并同四分四分之法久则
后天(晋用魏景初历其冬至亦在斗二十一度少太元九年姜岌更造三纪术退在斗十七度宋何承天)
(上元嘉历曰四分景初历冬至同在斗二十一度以开元历考元嘉十年冬至日在斗十四度与承天所测合)
五星议曰五事感于中而五行之祥应于下五纬之变
卷三 第 11a 页 WYG0943-0085c.png
彰于上若声发而响和形动而景随故王者失典刑
之正则星辰为之乱行汩彝伦之叙则天事为之无
象五星留逆伏见之效表里盈缩之行皆系于时象
于政日月所以著尊卑不易之象五星所以示政教
从时之义故日月之失行微而少五星之失行著而
多今略考常数以课疏密略例曰较麟德历荧惑太
白见伏行度过与不及荧惑凡四十八事太白二十
一事馀星所差盖细不足考又各立岁差以究五精
运周二十八舍之变较史官所记岁星二十七事荧
卷三 第 11b 页 WYG0943-0085d.png
惑二十八事镇星二十一事太白二十二事辰星二
十四事开元历课皆第一(又有步五星术五星爻象历)日蚀议曰
较历必稽古史亏蚀深浅加时朓朒阴阳 岁星(东春)
(木五常仁五事貌赤黄而锐其野大穰)荧惑(南夏火礼视)(中央季夏土信思)太白
(西秋金义言)(北冬水知听)隋志凡五星聚其国主天下从木
火土三星行迟夜半经天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经天
三经天二不经天参天两地之道也 李寻曰五星五
卷三 第 12a 页 WYG0943-0086a.png
行之精五帝司命应王者号令为之节度岁星主岁事
为统首号令所纪 大宗伯疏星备云岁星一日行十
二分度之一十二岁而周天荧惑日行三十三分度之
一三十三岁而周天镇星日行二十八分度之一二十
八岁而周天太白日行八分度之一八岁而周天辰星
日行一度一岁而周天是五纬所行度数 二十八宿
随天左转为经五星右旋为纬

唐五星爻象历

历志大衍历七术七曰步五星术五星有终率变差象
卷三 第 12b 页 WYG0943-0086b.png
算爻算辰秒微分之法以一象一爻之算除之而知所
起究所入其曰五星爻象历每星皆有阴阳少老损益
进退之殊自初至上者凡再以所入爻与后爻损益率
相减为前差又以后爻与次后爻损益率相减为后差
二差相减为中差星之顺逆疾徐皆有常度变之前后
则知其入阳爻阴爻与黄道之南北矣 汉志有颛顼
五星历书四卷 隋志梁有五星集占六卷日月五星
卷三 第 13a 页 WYG0943-0086c.png
集占十卷洪范五行星历四卷 尚书考灵耀曰岁星
得度五谷孳荧惑顺行甘雨时镇星得度地无灾太白
出入当五谷成熟人民昌

唐天文大象赋 太一枢会赋

蓺文志天文类黄冠子李播(淳风之父)天文大象赋一卷李
台集解五行类李淳风太一枢会赋一卷玄宗注 中兴
书目大象赋一卷题张衡撰李淳风注备述众星名义
如古赋之体(一本云大象赋杨炯撰毕怀亮注) 乾象新书引大象占
卷三 第 13b 页 WYG0943-0086d.png
唐法象志(书) 乾坤秘奥 天文占 泰乾秘


要 乙巳占

天文志贞观中李淳风撰法象志因汉书十二次度数
始以唐州县配焉 会要贞观七年三月十六日(癸巳)
太史局将仕郎李淳风铸浑天黄道仪成因撰法象志
七卷(论前代浑仪得失之差)开元十三年一行疏曰近秘阁郎中
李淳风著法象志备象黄道浑仪法以玉衡旋规别带
日道傍引二百四十九交以推月道用法烦杂其术竟
卷三 第 14a 页 WYG0943-0087a.png
寝 传淳风贞观初直太史局制浑天仪诋摭前世得
失著法象书七篇上之擢成务郎迁太常博士 艺文
志天文类李淳风释周髀二卷又乙巳占十二卷(崇文目乙)
(巳占十卷)天文占一卷大象天文一卷乾坤秘奥七卷法象
志七卷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一卷淳风与袁天纲
(传淳风撰麟德历典章文物志乙巳占等书注五曹孙子等)神仙类李淳风注泰
乾秘要三卷(崇文目道书类) 书目乾坤秘奥一卷太史令淳
风撰自乾灾至错纪凡三十五篇(崇文目七卷国史志七卷)乙巳占
十卷贞观中太史令李淳风撰始于天象终于风气序
卷三 第 14b 页 WYG0943-0087b.png
云五十卷今合为十卷

唐开元占经

蓺文志大唐开元占经一百一十卷瞿昙悉达集(国史志四)
(卷崇文目三卷)武密古今通占镜三十卷 崇文目同(集黄帝巫咸石甘梓氏以下)
(自古占验等书具述天文吉凶之应)乾象新书引武密占 

唐通乾论

蓺文志董和通乾论十五卷(本名纯避章武讳改善历算裴胄节度荆南馆之著是书)
卷三 第 15a 页 WYG0943-0087c.png
 国史补裴胄问董生(见中星)

唐天文经

会要开元七年罽宾遣使献天文经(乾象新书尝引之) 隋志
婆罗门天文经二十一卷(婆罗门舍仙人所说)竭伽仙人天文说
三十卷

唐太一金镜式经(见五行类)

书目唐太一金镜式经十卷开元中王希明撰凡十篇
六典太卜令凡式占辨三式之同异雷公太一六壬注
周礼大史抱天时郑司农云抱式以知天时今其局以
卷三 第 15b 页 WYG0943-0087d.png
枫木为天枣心为地刻十二神下布十二辰 史记日
者传旋式正棋 汉艺文志五行有羡门式法二十卷
羡门式二十卷 吴志刘子仁尤明太乙推演其事穷
尽要妙著书百馀篇 (馀见景祐三年太一福应集要并绍兴太一总鉴)

唐步天歌

艺文志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一卷 中兴书目步天
歌一卷(崇文目同)题右拾遗王希明撰图二十八宿及太微
卷三 第 16a 页 WYG0943-0088a.png
紫微天市垣各总为之歌 通志天文略历世天文志
徒有其书无载象之义学者但识星名不可以仰观隋
有丹元子隐者之流也不知名氏作步天歌见者可以
观象焉王希明纂汉晋志以释之句中有图言下有象
又不言休祥是深知天者歌前亦有星形 晁氏志步
天歌一卷二十八舍歌也三垣颂五星凌犯赋附于后
或云唐王希明自号丹元子 东方角两星南北正直
著中有平道上天田总是黑星两相连别有一乌名进
贤平道右畔独渊然最上三星周鼎形角下天门左平
卷三 第 16b 页 WYG0943-0088b.png
星双双横于库楼上库楼十星屈曲明楼中柱有十五
星三三相著如鼎形其中四星别名衡南门楼外两星
横亢四星恰似弯弓状大角一星直上明折威七子亢
下横大角左右摄提星三三相似如鼎形折威下左顿
顽星两个斜安黄色精顽下二星号阳门色若顿顽直
下蹲氐四星似斗侧量米天乳氐上黑一星世人不识
称无名一个招摇梗河上梗河横列三星状帝席三黑
卷三 第 17a 页 WYG0943-0088c.png
河之西亢池六星近摄提氐下众星骑官出骑官之众
二十七三三相连十欠一阵车氐下骑官次骑官下三
车骑位天辐两星立阵傍将军阵里振威霜房四星直
下主明堂键闭一黄斜向上钩钤两个近其傍罚有三
星植键上两咸夹罚似房状房下一星号为日从官两
个日下出心三星中央色最深下有积卒共十二三三
相聚心下是尾九星如钩苍龙尾下头五点号龟星尾
上天江四横是尾东一个名傅说傅说东畔一鱼子尾
西一室是神宫所以列在后妃中箕四星形状如簸箕
卷三 第 17b 页 WYG0943-0088d.png
箕下三星名木杵箕前一黑是糠皮北方斗六星其状
似北斗魁上建星三相对天弁建上三三九斗下圆安
十四星虽然名鳖贯索形天鸡建背双黑星天籥柄前
八黄精狗国四方鸡下生天渊十星鳖东边更有两狗
斗魁前农家丈人狗下眠天渊十黄狗色玄牛六星近
在河岸头头上虽然有两角腹下从来欠一脚牛下九
黑是天田田下三三九坎连牛上直建三河鼓鼓上三
卷三 第 18a 页 WYG0943-0089a.png
星号织女左旗右旗各九星河鼓两畔右边明更有四
黄名天桴河鼓直下如连珠罗堰三乌牛东居渐台四
星似口形辇道东足连五丁辇道渐台在何许欲得见
时近织女女四星如箕主嫁娶十二诸国在下陈先从
越国向东论东西两周次二秦雍州南下双雁门代国
向西一晋伸韩魏各一晋北轮楚之一国魏西屯楚城
南畔独燕军燕西一郡是齐邻齐北两邑平原君欲知
郑在越下存十六黄星细区分五个离珠女上星败瓜
珠上瓠瓜生两个各五瓠瓜明天津九个弹弓形两星
卷三 第 18b 页 WYG0943-0089b.png
入牛河中横四个奚仲天津上七个仲侧扶筐星虚上
下各一如连珠命禄危非虚上呈虚危之下哭泣星哭
泣双双下垒城天垒团圆十三星败臼四星城下横臼
西三个离瑜明危三星不直旧先知危上五黑号人星
人下三四杵臼形人上七乌号车府府上天钩九黄晶
钩上五鸦字造父危下四星号坟墓墓下四星斜虚梁
十个天钱梁下黄墓傍两星能盖屋身著黑衣危下宿
卷三 第 19a 页 WYG0943-0089c.png
室两星上有离宫出绕室三双有六星下头六个雷电
形垒壁阵次十二星十二两头大似井阵下分布羽林
军四十五卒三为群军西四星多难论子细历历看区
分三粒黄金名鈇钺一颗真珠北落门门东八魁九个
子门西一宿天纲是电傍两黑土公吏腾蛇室上二十
二壁两星下头是霹雳霹雳五星横著行云雨次之曰
四方壁上天厩十圆黄鈇锧五星羽林傍西方奎腰细
头尖似破鞋一十六星绕鞋生外屏七乌奎下横屏下
七星天溷明司空左畔土之精奎上一宿军南门河中
卷三 第 19b 页 WYG0943-0089d.png
六个阁道形附路一星道傍明五个吐花王良星良星
近上一策名娄三星不匀近一头左更右更乌夹娄天
仓六个娄下头天庾三星仓东脚娄上十一将军侯胃
三星鼎足河之次天廪胃下斜四星天囷十三如乙形
河中八星名太陵陵北九个天船名陵中积尸一个星
积水船中一黑精昴七星一聚实不少阿西月东各一
星月下五黄天阴名阴下六乌刍藁营营南十六天苑
卷三 第 20a 页 WYG0943-0090a.png
形河里六星名卷舌舌中黑点天谗星砺石舌傍斜四
丁毕恰似爪叉八星出附耳毕股一星光天街两星毕
背傍天节耳下八乌幢毕上横列六诸王王下四皂天
高星节下团圆九州城毕口斜对五车口车有三柱任
纵横车中五个天潢精潢畔咸池三黑星天关一星车
脚边参旗九个参车间旗下直建九斿连斿下十三乌
天园九斿天园参脚边觜三星相近作参蕊觜上坐旗
直指天尊卑之位九相连司怪曲立坐旗边四鸦大近
井钺前参总有七星觜相侵两肩双足三为心伐有三
卷三 第 20b 页 WYG0943-0090b.png
星足里深玉井四星右足阴屏星两扇井南襟军井四
星屏上吟左足下四天厕临厕下一物天屎沉南方井
八星行列河中净一星名钺井边安两河各三南北正
天樽三星井上头樽上横列五诸侯侯上北河西积水
欲觅积薪东畔是钺下四星名水府水位东边四星序
四渎横列南河里南河下头是军市军市团圆十三星
中有一个野鸡精孙子丈人市下列各立两星从东说
卷三 第 21a 页 WYG0943-0090c.png
阙丘三个南河东丘下一狼光蓬茸左畔九个弯弧弓
一矢拟射顽狼胸有个老人南极中春秋出来寿无穷
鬼四星册方似木匮中央白者积尸气鬼上四星是爟
位天狗七星鬼下是外厨六间柳星次天社六个弧东
倚社东一星是天纪柳八星曲头垂似柳近上三星号
为酒享宴大酺五星守星七星如钩柳下生星上十七
轩辕形轩辕东头四内平平下三个名天相相下稷星
横五灵张六星似轸在星旁张下只是有天庙十四之
星册四方长垣少微虽向上星数欹在太微旁太尊一
卷三 第 21b 页 WYG0943-0090d.png
星直上黄翼二十二星大难识上五下五横著行中心
六个恰似张更有六星在何处三三相连张畔附必若
不能分处所更请向前看野取五个黑星翼下头欲知
名字是东瓯轸四星似张翼相近中央一个长沙子左辖右
辖附两星军门两黄近翼是门下四个土司空门东七乌青
丘子青丘之下名器府器府之星三十二以上便为太微宫
黄道向上看取是太微宫上元天庭太微宫昭昭列象在
卷三 第 22a 页 WYG0943-0091a.png
苍穹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门左皂衣一
谒者以次即是乌三公三黑九卿公背傍五黑诸侯卿
后行四个门西主轩屏五帝内坐于中正幸臣太子并
从官乌列帝后从东定郎将虎贲居左右常陈郎位居
其后常陈七星不相误郎位陈东一十五两面宫垣十
星布左右执法是其数宫外明堂布政宫三个灵台候
云雨少微四星西南隅长垣䨥䨥微西居北门西外接
三台与垣相对无兵灾北极紫微宫中元北极紫微宫
北极五星在其中大帝之坐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
卷三 第 22b 页 WYG0943-0091b.png
第一号曰为太子四为后宫五天枢(一云第三明者帝之居第四名曰四)
(庶子最小第五天之枢)左右四星是四辅天一太一当门路左枢
右枢夹南门两面营卫一十五上宰少尉两相对少宰
上辅次少辅上卫少卫次上丞后门东边大赞府门西
唤作一少丞以次却向前门数阴德门里两黄聚尚书
以次其位五女史柱史各一户御女四星五天柱大理
两星阴德边勾陈尾指北极颠勾陈六星六甲前天皇
卷三 第 23a 页 WYG0943-0091c.png
独在勾陈里五帝内座后门是华盖并杠十六星杠作
柄象华盖形盖上连连九个星名曰传舍如连丁垣外
左右各六珠右是内阶左天厨阶前八星名八谷厨下
五个天棓宿天床六星左枢在内厨两星右枢对文昌
斗上半月形希疏分明六个星文昌之下曰三公太尊
只向三公明天牢六星太尊边太阳之守四势前一个
宰相太阳侧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玄戈一星圆天理
四星斗里暗辅星近著开阳淡(一本云文昌之下三师名天牢六星四势前更)
(有三公相西偏即是太阳一星圆天理云云)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
卷三 第 23b 页 WYG0943-0091d.png
枢精第二第三旋玑是第四名权第五衡闿阳摇光六
七名天市垣下元一宫名天市两扇垣墙二十二当门
六角黑市楼门左两星是车肆两个宗正四宗人宗星
一䨥亦依次帛度两星屠肆前候星还在帝坐边帝坐
一星常光明四个微茫宦者星以次两星名列肆斗斛
帝前依其次斗是五星斛是四垣北九个贯索星索口
横者七公成天纪恰似七公形数着分明多两星纪北
卷三 第 24a 页 WYG0943-0092a.png
三星名女床此坐还依织女傍三元之象无相侵二十
八宿随其阴水火木土并与金以次别有五行吟(云云)
中兴书目括星诗一卷不知作者集星宿躔度为五言
诗凡一百十六韵案崇文目一名小象赋 崇文目大
象玄机歌三卷 闾丘崇撰(志云闾丘业撰一卷)通玄玉鉴颂一卷(林仲)
(子撰)小象千字诗一卷(张华撰)大象历一卷

唐造化权舆

艺文志小说家赵自勔造化权舆六卷(崇文目同) 中兴书
目唐天宝中丰王府法曹参军赵自勔撰上述太极天
卷三 第 24b 页 WYG0943-0092b.png
地山岳七曜五行阴阳之所始中述人灵动用之所由
下述万物变化鬼神之所出 魏景初中下邳桓威年
十八而著浑舆经依道以见意(隋志道家梁有浑舆经一卷)唐志神仙家一 
(卷)

唐史官候簿(日官候簿) 灵台候簿(见大衍历)

历志大衍合朔议曰新历本春秋日蚀古史交会加时
及史官候簿所详稽其进退之中以立常率然后以日
卷三 第 25a 页 WYG0943-0092c.png
躔月离先后屈伸之变偕损益之故经朔虽得其中而
躔离或失其正若躔离各得其度而经朔或失其中则
参求累代必有差矣三者迭相为经若权衡相持使千
有五百年间朔必在昼望必在夜其加时又合则三术
之交各当其正麟德历有总法开元历有通法日度议
曰古历日有常度天周为岁终故系星度于节气其说
似是而非故久而益差虞喜觉之使天为天岁为岁乃
立差以追其变使五十年退一度何承天以为太过乃
倍其年而反不及皇极(刘焯)取二家中数为七十五年盖
卷三 第 25b 页 WYG0943-0092d.png
近之矣考古史及日官候簿以通法之三十九分太为
一岁之差自帝尧演纪之端在虚一度及今开元甲子
却三十六度而乾策复初矣(刘炫依大明历四十五年差一度梁武帝据虞𠠎历)
(百八十六年差一度经籍所载合于岁差者淳风皆不取而专取于吕氏春秋)岁差者日与黄道俱差也 
以太史注记月蚀冲考日度麟德元年九月庚申月蚀
在娄十度至开元四年六月庚申月蚀在牛六度较麟
德历率差三度日躔盈缩略例曰刘焯立盈缩躔衰术
卷三 第 26a 页 WYG0943-0093a.png
与四象升降麟德历因之更名躔差日蚀议曰自开元
治历史官每岁较节气中晷因检加时小馀(详见记注类)

唐天文篇

书目长短经天文篇一卷唐赵蕤撰(乾象新书尝引之) 志杂
家赵蕤长短要术十卷(开元中召之不赴)

唐九曜占书

见浑天图 通志九星行度歌一卷九星长定历一卷
九曜星罗立成历一卷
卷三 第 26b 页 WYG0943-0093b.png
祥符星度

会要祥符三年七月五日司天监冬官正韩显符上外
官星位去斗极度数 崇文目宿曜度分域名录一卷

景祐乾象新书

御制序曰粤若钦崇上帝寅奉明威莫不观乎天文以
察时变是以帝尧稽古恭日月以授时虞舜诞敷处璿
玑而齐政故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繇是谨而行
之者吉以之从怠而弃之者变由是应未有人事得于
卷三 第 27a 页 WYG0943-0093c.png
下而天时告于上也书契所载丹青炳如古之善言天
者凡有三家存于世者今惟一二盖天宣夜之学名存
而实亡浑天之仪事彰而验寡后有作者脉散岐分缣
素委阗昏明交错故裨灶有焉知之诮仲尼惑不雨之
言推历者岁久而积差占象者天远而难必候气者休
祥之靡效视祲者煇监之不昭迭授未工仰观奚审布
于众说殆若空言朕千载膺期万机多暇属旰朝之适
寝或乙夜以观书间因图纬之文默究天人之学虽五
兵不试靡烦风角之占而三象腾辉可通神明之德遂
卷三 第 27b 页 WYG0943-0093d.png
眇觌邃古总览群编而史传之中星文兼载阴阳之说
畴人旷官乃命太子洗马兼司天春官正权同判监杨
惟德春官正王立翰林天文李自正何湛等于资善堂
将历代诸家天文占书并自春秋至五代已来史书采
摭撰集又遣内侍任承亮邓保信皇甫继和周惟德等
总其工程庀事数月书成夫两仪之形天地定位有周天之
轨度量去斗之远近天之数三百六十度为之经地之
卷三 第 28a 页 WYG0943-0094a.png
形八十有一州环其海故为天占地占各一卷曜之二
晖阴阳交会阳有璚珥晕蚀之异阴有侵掩侧匿之祥
故为太阳太阴占各上下二卷丽天之照环极著明在
朝象官在野象物然去极入度躔次有伦故为周天星
座去极入宿度一卷羲驭望舒主昼与夜以中星而定
节序揆七曜而明分野土圭测其寒暑金虬准其时刻
故为晷景昼夜刻中星七曜行数分野一卷五星所在
祸福随之一舍或差凌犯攸属故为岁星荧惑填星太
白辰星之占各一卷太微为五帝之廷紫垣居太帝之
卷三 第 28b 页 WYG0943-0094b.png
座分南北之位有东西之蕃安静则福生侵犯则谴告
故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占各一卷二十八舍主十
二州缀于天轮以应下土故为角亢至翼轸凡二十八
宿为之占共七卷宿离之见附于四方物色之客主于
一事故为东北西南杂座之占四卷前述五星止于槩
举采之众论各有一长谓之总占以备广览故为五星
总占一卷彗孛之起同灾异形长短之间见此应彼故
卷三 第 29a 页 WYG0943-0094c.png
为彗星孛星占一卷格泽景星之属为瑞蚩尤枉矢之
类为妖复有客星具于载籍故为瑞星妖星客星占一
卷流星之名为天之使大小之变迟速是占故为流星
占一卷凡三十卷至景祐元年七月五日编成因命曰
景祐乾象新书(惟德等迁秩)其间占候之微观验之妙行度
之精密祥变之盈虚莫不备举其纲各明其正文不繁
而易晓理有贯而有规置之几舆之间坐明天地之大
古所谓不窥牖而知天道其兹之谓乎庶甘公石氏之
书潜而复耀唐都洛下之历举而可行故朕所裁成谊
卷三 第 29b 页 WYG0943-0094d.png
无遗略庶几垂后以示方来远谢汉皇临白虎而称制
近追唐帝冠天文而作序将谨岁月首之以篇时景祐
元年七月五日序(初命惟德等以周天星宿度分及占测之术纂而为书至是上之甲寅以)
(权判司天监杨惟德为殿中丞少监何湛为冬官正以新书成也) 新书云天文录并
诸家占书所载石申甘德巫咸三家星座共二百八十
三座总一千四百六十四星年代寖远宿次舛讹验天
文则去极不同赜星书则次舍靡定臣等将司天监铜
卷三 第 30a 页 WYG0943-0095a.png
浑仪测验周天星次较定前书符契天道具列于左
 石申列舍星二十八座共一百六十六星赤
 石申中官星五十四座共三百一十八星赤
 石申外官星三十八座共二百七十一星赤
 甘德中官星五十九座共二百一星黑
 甘德外官星三十九座共二百九星黑
 巫咸中官星九座共三十一星黄
 巫咸外官星二十座共九十五星黄
 石申紫微垣星一十二座共五十四星赤
卷三 第 30b 页 WYG0943-0095b.png
 甘德紫微垣星二十座共一百一星黑
 巫咸紫微垣星四座共一十八星黄
庆历三年五月辛卯筑钦天坛于禁中(纪)

景祐三式太一福应集要(御制序)

天极之星明者太一也其佐乃有五帝其神实首九宫
古者天子东南之郊春秋必祭黄帝始著神历之法汉
武乃置甘泉之祠(元光二年始立祠)画北斗于牡荆承祝宰以
卷三 第 31a 页 WYG0943-0095c.png
绣服建灵旗而指伐国奉瑄玉而见云阳由是太一之
神遂为兵祷(班固蓻文所纪泰一之说曰泰一二十九卷曰兵法一篇杂星二十八卷云雨三十)
(四卷阴阳二十三卷岁候二十二卷凡此数名其篇皆逸)命权司天监杨惟德春官
正王立翰林天文李自正何湛等于资善堂撰集以诸
家言太一者编为一集凡十卷(崇文目十卷五行类)书之所录其
始纪于上元明君棋臣棋之位大游小游之名九州十
二次之灾祥三年十二年之考治具分部类其末则雪
霜风雨之不时兵革饥馑之所系祈祭之法禬禳之科行
师出军指方辨位丛出于内无所不该(汉志神仙家又有泰一杂子方)
卷三 第 31b 页 WYG0943-0095d.png
(黄冶唐志兵书有黄帝太一兵历一卷隋志五行有黄帝太一杂书十六卷宋琨太一经二卷太一式杂占二)
(卷太一九宫杂占十卷黄帝式经三十六用一卷曹氏撰) 景祐五年六月戊子杨
惟德等请移闰于庚辰岁以避正旦日食上不许曰惟
自责可以答天变(崇文总目有景祐遁甲符应经三卷六壬神定经十卷三式目录一卷并)
(杨惟德奉诏撰)宝元二年二月庚午司天主簿元轸言三式阴
阳家所重而学者绝希请招来之上谓宰臣士逊曰阴
阳家使人拘忌岂若观人事之实以应天道也且令司
卷三 第 32a 页 WYG0943-0096a.png
天监详定(康定二年徐复上太一主客立成历)庆历二年二月侍讲林瑀
上周易天人会元纪中丞贾昌朝言瑀以阴阳小说惑
天听不宜劝讲绍兴元年九月二十一日张冲进太一
光照辨误归正论十卷命赵公竑看详上曰朕不好占
卜术数当修人事以承天命(后汉高彪传作箴曰天有太一五将三门注太一式)
(凡举事皆欲发三门顺五将三门开休生五将天目文昌等)选注引抱朴子军术曰大将军当明案九宫 
(唐六典太卜令卜筮之法一曰龟二曰兆三曰易四曰式)隮临孝恭著九宫龟经一百十卷太一式经三十 
 卷(唐志李鼎祚连珠明镜式经十卷开耀中上之开元中诏王希明撰太一金镜式经十卷)马先天宝太 
 一灵应式记五卷(本朝景德二年龙图阁书太一一百三十九卷)
卷三 第 32b 页 WYG0943-0096b.png

宝元天人祥异书

宝元二年十一月癸巳以皇子生燕宗室于太清
楼读三朝宝训赐御诗又出宝元天人祥异书(御撰)
示辅臣其书盖上集天地辰纬云气杂占凡七百
五十六离(分)三十门为十卷 隋志祥异图十一


康定洪范政鉴 风角集占(又见御制)

卷三 第 33a 页 WYG0943-0096c.png
康定元年十一月丙辰内出御制洪范政鉴(十二卷)审音
要记 四卷(一作审乐要记)风角集占(三卷)示辅臣(集占并赐陜西诸路总管)
书目政鉴十二卷御制有序采五行六沴前世察候稽
应者以为政治之龟鉴(以皇极为本)风角占一卷康定间司
天奉诏集诸家候风之说前有御制序(集占熙宁五年十二月赐王韶)
 御集又有洛书五事图一卷 景祐元年召眺
迥对延和殿阁问洪范雨旸之应宝元二年十月
乙丑御迩英问丁度洪范酒诰大义度悉以对命
录二篇以进皇祐三年九月庚午讲易命王洙揲
卷三 第 33b 页 WYG0943-0096d.png
蓍得坎之艮令写大衍一章经注疏翼日又问龟筮之
事令进洪范稽疑经注疏四年九月己巳讲洪范五事
帝曰王者用五事皆本五行乎洙对曰王者治五行得
其性则五事皆善故五事得则有休證失则有咎證是
以圣人克谨天戒以修其身上曰奉天在于修德戒谨
于未形必俟谴告然后修德岂畏天之道也

庆历注天官书 洪范论

卷三 第 34a 页 WYG0943-0097a.png
庆历五年闰五月龙图直学士欧阳修上泽州进士刘
羲叟注释司马迁天官书及著洪范灾异论召试学士
院六月癸亥命为大理评事 羲叟兼通大衍诸历起
汉元以来为长历羲叟以春秋时变异考以洪范灾应
斥古人所彊合者著书十数篇视日月星辰以占国家
休祥未尝不应著十三代史志刘氏辑历春秋灾异
苏洵作洪范三论斥末而归本援经而击传复列二图
以指其谬一以形吾意五行含罗九畴五事检御五行
皇极裁节五事 康定二年四月丙午徐复召对上洪
卷三 第 34b 页 WYG0943-0097b.png
范论

皇祐岳台晷景新书(浚仪太岳台)

国史志翰林学士范镇序曰观天地阴阳之体以正位
辨方定时考闰莫近乎圭表何承天始立表候日景十
年间知冬至比旧用景初历常后天三日唐一行造大
衍历用圭表测知旧历气节后天一日今司天监圭表
石晋赵延义所建表既欹倾圭亦垫陷天度无所取正
卷三 第 35a 页 WYG0943-0097c.png
皇祐初诏周琮于渊舒易简改制之改古法立八尺铜
表厚二寸博四寸下连石圭一丈三尺以尽冬至景长
之数面有双水沟为平准于沟双刻尺寸分数又刻二
十四气岳台晷景所得尺寸置于司天监候之三年知
气节比旧历后天半日书成三卷名曰岳台晷景新书
其论前代测候是非步算之法颇详琮谓二十四气所
得尺寸比钦天历王朴算为密(五代司天考王朴历法测岳台之中晷以辨二)
(至之日夜而晷漏实矣)
卷三 第 35b 页 WYG0943-0097d.png
皇祐星官

国史志历代叙天文惟晋隋为备国史前志止载二十
八舍及大角至屏星四十二官盖天不言以象示人而
占法不全何以考灾祥之度皇祐中太史以浑仪测周
天星总二百八十三官经纬距度静躁变动吉凶之验
视前志及晋隋天文粲然为最详今备存之使后世有
考焉

皇祐司辰星漏历

卷三 第 36a 页 WYG0943-0098a.png
国史楚衍传天圣初授灵台郎与掌历官宋行古等九
人制崇天历进司天监丞皇祐中同造司辰星漏历十
二卷 天文图书藏秘阁西偏有内侍专掌禁私习者
嘉祐中校经史兵法小学医术礼书唯天文五行未尝
是正诸儒亦莫得考也

元丰天文书

长编(兼会要)元丰六年六月十四日戊午编修天文书所
上所修天文书十六卷乞本监收掌仍颁降天文院从
(时陈襄总其事欧阳发刋修)
卷三 第 36b 页 WYG0943-0098b.png

国朝天文书

会要建炎三年三月二日诏纪元历经等书有收藏者
令送太史局纪元历经本立成二册崇天历经本立成
二册大宋天文书并目录一十六册景祐乾象占三十
册乙巳占十册乙巳略例十二册古今通占三十册天
文总论一十二册风角集一册地理新书一十册运气
纂一册洪范政鉴一十三册(景德二年龙图阁天文阁总二千五百六十一卷天)
卷三 第 37a 页 WYG0943-0098c.png
 文二百二十六卷占书五百一十卷(崇文总目天文占书五十一部百九十七卷始于刘石甘巫占终于乾)
(象新书)

绍兴乾象通鉴

绍兴元年三月十八日诏乾象通鉴与旧书参用先是
御前降乾象通鉴一百卷付太史局命依经改正讹舛
 系年录初河间府进士李季集天文诸书号乾象通
鉴建炎四年六月癸酉命婺州给札上之绍兴元年三
月甲寅诏与旧书参用天文官吴师彦等颇擿其讹谬
(二年七月壬寅复置翰林天文局)
卷三 第 37b 页 WYG0943-0098d.png
太宗雍熙中诏司天监占候依经具吉凶隐情不言必
劾以罪端拱二年赵普为相因星变言司天谄谀请诘
其情 建炎元年五月乙未诏天文休咎令太史局依
经奏闻绍兴三年七月乙未诏太史局每月具天文风
云气候日月交蚀等事实封报秘书省 淳熙十年上
忧荧惑尝入斗李焘言天道远惟正人事可以弭灾类
次汉元鼎至宣和四十五事以进 邹淮集考异天文
卷三 第 38a 页 WYG0943-0099a.png
书二十五卷 崇文目天文总论十二卷乾象秘
诀一卷乾象一卷

绍兴太一总鉴(又见艺术类)

绍兴九年十一月壬辰魏申进太一总鉴(一百卷分二十)
(四门)上曰申所论该博虽秘府所藏亦未之见可与
循资仍赐钱五百缗 建炎三年闰八月二十六
日上曰近者太白先犯前星次逼明堂相距只一
舍半朕甚惧之大抵灾异谴告乃天心之爱人君
谓之天子如父子也父之告戒乃所以爱其子父
卷三 第 38b 页 WYG0943-0099b.png
之于子见其过失则告戒及其恐惧悛改则益爱
也及次日观太白则已顺行径过矣四年五月十
二日谓辅臣曰有白气起紫微因诵晋天文志占
验之状当思应天之实易乾凿度曰阳以七阴
以八为彖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
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
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
卷三 第 39a 页 WYG0943-0099c.png
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
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注太一者北极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于八)
(卦日辰之间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于紫宫之内外其星因以为名星经曰天一太一主气之神四正)
(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曰宫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北神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
(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始自此而从坤震巽宫所行半矣还息于)
(中央之宫又自此而从乾兑艮离宫行则周矣上游息于太一天一之宫而反于紫宫行从坎宫始终于离宫)
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焉(注作起也)八卦之生物也画六爻
之移气周而从卦(注太史司刻漏者每气两箭由是生焉)八卦数二十四
以生阴阳衍之皆合之于度量(注即分八卦各为三气之数云以生阴阳则中)
卷三 第 39b 页 WYG0943-0099d.png
(分为四十八也)感精符注尧翼之星精在南方色赤舜斗之星
精在中央色黄禹参之星精在西方色白汤虚之星精
在北方色黑文王房星之精在东方色青(公羊疏)

绍兴天经

三十年三月七日同州进士王及甫上天经二十册(类集)
(古今言天者极为该备)秘省看详其人洞晓星历诏令与特奏名

卷三 第 40a 页 WYG0943-0100a.png

乾道定日月五星躔度

见历法

淳熙钦天要略

淳熙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后省看详明州教授郑钧
所进钦天要略编次有伦评议切理诏迁秩(钧采摭祖宗钦天事)
(实裒类为书总十有二门析为二十五卷上之) 建炎四年秋毛随言按汉志
岁星所在国不可伐昔汤之元祀岁星顺行与日
合于房房心宋亳分也周之兴也武王还自盟津
至于明年岁星顺行与日合于柳建留于张其
卷三 第 40b 页 WYG0943-0100b.png
分实河洛之墟故武王定鼎洛邑而周公迄
营成周今年冬岁星当躔于斗岁主福德斗吴越之会
盖与商周之事略同

淳熙五星再聚历

见历法

星书要略

国史志徐承嗣星书要略六卷徐彦卿證应集三卷宿
卷三 第 41a 页 WYG0943-0100c.png
曜度分城名录一卷玄象应验录二十卷

宋朝天文院

天圣五年八月上封者言先朝以司天监与测验
浑仪所奏灾祥非实遂更置翰林天文院以较得
失每天象差忒各令奏闻冀相关防庶令儆戒近
命判司天监领之颇异旧制乙酉遂令各掌其事
罢司天监兼领建炎三年四月十三日并于太史
局绍兴元年七月八日复置熙宁间司马光提举
司天监甄别吏员以示奖劝沈括亦提举参校得
卷三 第 41b 页 WYG0943-0100d.png
失 提举司天监皆委忠直近臣神宗初年首用
司马光元丰间复用王安礼或躔度稍异必能入
告图消弭之方 尧典中星与月令不同今又差
矣天地之运为难齐也一行乾策复还之论委
之定算当是臆度  乾坤之理天地之运阴阳
之会无不反其始而后行乾之初九复于甲子
岁功之出起于冬至之夜半七政之行复于牵
卷三 第 42a 页 WYG0943-0101a.png
牛之初所以黄钟为万事本也  气有阴阳人有君臣
父子夫妇地有金玉木石水土物有虫鱼鸟兽国有州
城官宫其形著于地其精浮于天故有日月之辉五星之
华列宿之大小其象在天而其本在下者也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象者形之精英发于上形者象之体质留于下
 天虽有形而无常形天虽有用而无常用 在地之位
一定不易在天之象运转不停惟天之鹑火加于地之午
位乃与地合而得天运之正 历家以为周天赤道一百
七万四千里日一昼夜而一周春秋二分昼夜各行其
卷三 第 42b 页 WYG0943-0101b.png
半而夏长冬短一进一退又各以其什之一 七政运行于天
有迟有速有顺有逆犹人君之有政事也 兢兢惕惕如与
天陟降如在帝左右 宋公一言法星三徙 两耀合璧万
芒旋蚁四七是经错若棋峙焯彼轩象内治既饬三能协
明夔进皋陟雨渥云油长我稷黍岁虽守心当庤先
具一兵不试稚舞耋嬉芒匿角伏常谨我师  维天之
命存于心流行于天下著见于祲象 五行二气自一而分上
卷三 第 43a 页 WYG0943-0101c.png
下同流彼动此应行乎宫庭之间清明无愧则仰观俯
察光洁昭著前参后倚流布充塞无非此心之发见
羲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冯相氏辨其叙事以会
岁月日星辰之位其实一而已 太玄告曰地坎而天
严月遄而日湛 张华诗大仪斡运天回地游注春秋
元命包曰天左旋地右动河图曰地有四游冬至地上
行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行南而东三万里春秋二分
是其中矣地常动不止而人不知 邵子曰天依乎地
地附乎天天依形地附气其形也有涯其气也无涯
卷三 第 43b 页 WYG0943-0101d.png
正蒙曰地纯阴凝聚于中天浮阳转旋于外此天地之
常体也常星不动纯系乎天与浮阳运旋而不穷者也
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并包乎地者也地在气中虽顺天左
旋其所系辰象随之稍迟则反移徙而右尔间有缓速
不齐者七政之性殊也月阴精反乎阳者也故其右行
最速日为阳精然其质本阴故其右行虽缓亦不纯系
乎天如常星不动金水附日前后进退而行者其理精
卷三 第 44a 页 WYG0943-0102a.png
深存乎物感镇星地类然根本五行虽其行最缓亦不
纯系乎地也火星亦阴质为阳萃焉然其气比日而微
故其迟倍日惟木乃岁一盛衰故岁历一辰辰者日月
一交之次有岁之象也 史记正义一度二千九百三
十二里千四百六十一分里之三百四十八凡周天一
百七万一千里 周礼疏从角至轸右旋数之 春秋
正义一百七十三日有馀则日月之道一交交则日月
必食虽千岁之日食皆豫算而尽知 诗正义杨泉物
理论云星者元气之英也汉水之精也 礼小宰疏周
卷三 第 44b 页 WYG0943-0102b.png
髀七曜皆云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大宗
伯疏二十八宿随天左转为经五星右旋为纬 徐整
三五历纪曰天去地九万里 广雅曰天圆广南北二
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东西短减四步周六亿
十万七百里二十五步从地至天一亿一万六千七百
八十一里半下度地之厚与天高等 论衡曰天行六
十五度凡积十三万里 历家谓天左旋日月五星右
卷三 第 45a 页 WYG0943-0102c.png
旋儒者谓天左旋日月五星亦左旋其言似不同尝以
二法算之但逆顺不同其归一揆也(历家用捷法其算甚易) 尔
雅释天四时祥灾岁阳岁名月阳月名风雨星名祭名
讲武旌旗
 玉海卷三
卷三 第 45b 页 WYG0943-0102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