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三十五
卷七百三十五 第 1a 页 WYG1410-052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七百三十五
            明 贺复徵 编
杂墓志铭三十八(椁铭/) (诸志附/)
  母郑夫人石椁铭(宋欧阳修/)
维皇祐五年癸已六月庚午匠作石椁粤七月己亥既
成铭曰
呜呼有宋欧阳修母郑夫人椁既密既坚惟亿万年其
卷七百三十五 第 1b 页 WYG1410-0526d.png
固其安
  志从父弟宗直殡(唐柳宗元/)
从父弟宗直生刚健好气自字曰正夫闻人善立以为
已师闻恶若已雠见佞色谄笑者不忍与坐语善操觚
牍得师法甚备融液屈折奇峭博丽知之者以为工作
文辞淡泊尚古谨声律切事类撰汉书文章为四十卷
歌谣言议纤悉备具连累贯统好文者以为工读书不
废蚤夜以专故得上气病胪胀奔逆每作害寝食难俯
卷七百三十五 第 2a 页 WYG1410-0527a.png
仰时少间又执业以兴呻痛咏言杂莫能知兄宗元得
谤于朝力能累兄弟为进士凡业成十一年年三十三
不举艺益工病益牢元和十年宗元始得召为柳州刺
史七月南来从余道加疟寒数日良已又从谒雨雷塘
神所还戏灵泉上洋洋而归卧至旦呼之无闻就视形
神离矣呜呼天实析余之形残余之生使是子也能无
成是月二十四日出殡城西北若干尺死七日矣俟吾
归与之俱志其殡
卷七百三十五 第 2b 页 WYG1410-0527b.png
  马氏女雷五葬志(柳宗元/)
马室女雷五父曰师儒业进士雷五生巧慧异甚凡事
丝纩文绣不类人所为者余睹之甚骇家贫岁不易衣而
天姿洁清修严恒若簪珠玑衣纨縠寥然不易为尘垢
杂年十五病死后二日葬永州东郭东里以其姨母为妓
于余也将死曰吾闻柳公尝巧我慧我今不幸死矣安
得公之文志我葬其父母不敢以云葬之日余乃闻焉
既而闵焉以攻石之后也遂为砂书玄砖追而纳诸墓
卷七百三十五 第 3a 页 WYG1410-0527c.png
  葬安氏志(元稹/)
予稚男荆母曰安氏字仙嫔卒于江陵之金隈乡葬敬
坊沙桥外二里妪乐之地焉始辛卯岁予友致用悯予
愁为予卜姓而授之四年矣供侍吾宾友主视吾巾栉
无违命近岁婴疾秋方绵痼适予与信友约浙行不敢
私废及还果不克见大都女子由人者也虽妻人之家
常自不得舒释况不得为人之妻者则又闺衽不得专
妒于其夫使令不得专命于其外庭闱不得以尊卑长
卷七百三十五 第 3b 页 WYG1410-0527d.png
幼之序加于人疑似逼侧以居此身其常也况予贫性
复事外不甚知其家之无苟视其头面无蓬垢语言不
以饥寒告斯已矣今视其箧笥无盈馀之帛无成袭之
衣无帛里之衾予虽贫不使其若是可也彼不言而予
不察以至于其生也不足如此而其死也大哀哉稚子
荆方四岁望其能念母亦何时能成立则不能使不知
其卒葬故为志且铭铭曰
复土之骨归天之魂亦既墓矣又何为文且曰有子异
卷七百三十五 第 4a 页 WYG1410-0528a.png
日庸知其无求墓之哀焉
  刘李氏埋铭(明崔铣/)
后渠书院诸生规刘生曰正之甫汝丧妻之恸毋乃越
于礼欤生曰君辈知吾之瘁弗闵予之遭格少失父母
长寡兄弟踰冠坠偶汤阴李郡倅梅翁见予于渠师第
已许女我正德辛巳夏予逆妇归李氏鼎贵冠我河朔
予妻餐珍衽绮二十年一旦妻贫士履若素安啖粝而
节衣粗而缀木豆瓦卮年易如新格三姊孟刘嫠而贫
卷七百三十五 第 4b 页 WYG1410-0528b.png
格养之妻奉如姑焉仲刘遗三孤无所依格生之妻字
如子焉仲刘之女季刘之女将嫁妻倾其嫁来奁具以
资捐其贷钱之券予就学于渠计偕于京妻严居同居
者不闻仆婢声嗟格凡劣愧鲍子何以有肖少君之妇
乃嘉靖癸已十月十有二日以气疾不幸生弘治壬戌
十月朔年才三十有二所遗三子一女天乎虐哉理内
抚孤予将畴付诸生以其言白洹翁翁曰梅翁予外舅
鹤山太傅从弟子先室恭人谓刘李为女弟予尝恸如
卷七百三十五 第 5a 页 WYG1410-0528c.png
刘生嗟哉何李氏善夭女铭曰
嗟兰茁之猗兮何棘霜之夷兮曷忍汝夭之奇兮
  瘗河壖枯骨志(唐顺之/)
髑髅完毁凡若干具其膊腢髀䯒脊胁诸杂骨无算盖
出乎犬猪乌鸢所餍饱与夫日炙燹烧风销水啮之馀
而仅有存者自癸卯至乙已东南荐饥流尸顺河而下
多于河中之船逮水落不能浮尸尸遂积叠河壖久之
维古昔时遇饥馑疾疫则有荒政以聚民其不幸死而
卷七百三十五 第 5b 页 WYG1410-0528d.png
暴露则又有骼埋胔之令惜哉其不遭乎此时也褚
生滔书舍在河壖余与弟正之数往焉每相与散步河
壖之上则见泥滓间圜者如破瓯撱者如枯株碎者如
沙砾纷然弥望白日照之星星玼玼若尚有光怪余三
人者哀其澌灭且尽也命役夫裒而坎焉嗟乎古者葬
则旌之以铭旌者别也铭者自名也若曰是其人之骸
云耳虽后百千年有得之者亦识之曰是某人之骸云
耳古人之于骨骸严而别亦不欲其混也若是今乃以
卷七百三十五 第 6a 页 WYG1410-0529a.png
五方四裔杂流异业之人而又以残毁不完之尸尔膊
我股甲脊乙胁辏于一坎若丛苇乱蓬然亦重可悲矣
然余尝见宋诸陵之被发也火其尸以其馀骨杂牛马
骨而埋之今此犹尚人骨也嗟乎彼生时何等人也尚
不免与牛马骨同葬况此辈莩丐之馀犹得以人骨附
人骨复何憾焉使髑髅果有知如庄生之说必且一噱
于吾言矣坎之以嘉靖戊申春二月是掩骼埋胔之时

卷七百三十五 第 6b 页 WYG1410-0529b.png
塔铭
  南岳云峰和尚塔铭(唐柳宗元/)
云峰和尚族郭氏号法證为竺乾道五十有七年年七
十有八贞元十七年九月十七日终十月二十七日葬
凡度学者五万人为弟子者三千人色厉而仁行峻而
周道广而不尤功高而不有毅然居山之北峰以为仪
表世之所谓贤人大臣者至南方咸所严事由其内者
闻大师之言律义莫不震动悼惧如听誓命由其外者
卷七百三十五 第 7a 页 WYG1410-0529c.png
闻大师之称道要莫不悽欷欣踊如获肆宥故时推人
师则专其首诏求教宗则冠其位披山伐木崇搆法宇
则地得其胜捐衣去食广阅群经则理得其深其道实
勤而其心无求自大师化去教亦随丧呜呼大师之葬
门人慕号长老愁痛遂相与以为兹塔砻石峻整植木
蓊茂凡衡山无与为比者然而未有能纪其事余既与
大乘师重巽游巽其徒也亟为余言故为其铭铭曰
包元极兮韬大方威而仁兮幽以光行峻洁兮貌斋庄
卷七百三十五 第 7b 页 WYG1410-0529d.png
气混溟兮德洋洋演大律兮离毫芒度群有兮耀柔刚
栋宇立兮像法彰文字阐兮圣言扬诏褒列兮宅南方
道之广兮用其常后是式兮宜久长閟灵室兮记崇冈
即玄石兮垂文彰学者慕兮哀无疆
  庐山东林寺故临坛大德塔铭(刘轲/)
维元和十年冬十月己亥我具寿大师归于庐山东林
寺既庀事门弟子道深如建等以铭志为急白彭城刘
轲轲尝执吾大师之巾锡大师行业德状轲能言之乃
卷七百三十五 第 8a 页 WYG1410-0530a.png
走其徒持事状于山阳草堂具道其所以来轲既受事
仰而哭且曰轲何心遽忍铭吾大师俄而曰我而不铭
而谁为于是衔涕涟涟作石塔铭志云大师讳上弘俗
饶姓其先临川人祖公悦父知恭世为南城闻儒故大
师自童子耳熟家训故风流举动造次必于儒者年十
五脱然有方外之志遂依舅氏出家暨二十二岁具戒
于衡岳大圆大师大历八载敕配本州景云寺后依南
昌进律师学四方毗尼既覃精研究或从我驾说而通
卷七百三十五 第 8b 页 WYG1410-0530b.png
者日有百数时谓景云且在无患无律贞元三年止南
昌龙兴寺四方风闻者尘至时江州峰顶寺长老法真
台州国清寺法裔荆州庆门寺灵裕并有大名于时会
有事于临坛故三长老摄大师以临之至四十年春九
江守李公康以东林远公旧社不可以无主固请住焉
前后莅事凡一十八会彼域之男女繇我而作比丘者
万有五千五百七十二人大师既明通大教祖述毗奈
耶宪章修多罗心同曹溪事同南山故及我门而升我
卷七百三十五 第 9a 页 WYG1410-0530c.png
堂者未尝虚返我所以驾白牛以驱羊鹿孰谓我为小
乘者乎繇是荐绅先生若颜鲁公姜相公并愿依遗民
莱民旧事侍大师于虎丘雁门之上故游二林者谓生
远犹在将大去乃遗言于二三子曰吾生七十有七腊
五十有六年非不耆腊非不高今则去矣尔无谓吾死
门人道深怀纵如建冲契宗一智则智明云皋图信行
允等长号无愬乃相与立石塔于香炉峰下是月丙寅
归舍利于塔从故事也轲不得让荐诚于铭铭曰
卷七百三十五 第 9b 页 WYG1410-0530d.png
塔有德功有铭功可祖德可宗宗可师师有资呜呼千
载而下资而后者知是塔有毗奈耶之宗师
  晓庵塔铭(明钱溥/)
师讳善启字东白号晓庵俗姓杨氏苏之长洲人五世
祖庆宋发遣常州主管学事赠左朝奉郎家吴之支硎
山值兵徙北郭父永年性好善称扬佛子母陆氏师甫
能言通佛典父母异之命入无量寿院礼永茂院主为
浮图既长屏迹龙山穷日夜力于经史百氏不辍声誉
卷七百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1410-0531a.png
隐然日起少师姚公广孝善世洽公南洲皆器重之而
典记于洽公者甚久永乐元年荐主苏之永定寺六年
主松江延庆寺逾年擢本府僧纲司副都纲寻应召纂
修永乐大典预校大藏经赐金织袈裟衣一袭时三殿
灾诏求直言师上疏陈利病不报内交沈少卿民望王
侍讲希范王赞善汝玉陈检讨嗣初益深造诣而与壁
庵完公辈还有江行倡和诗一卷与甫里赵公宗文酬
倡尤多岁遇牡丹开时必盛集题赏钱塘瞿公宗吉雄
卷七百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1410-0531b.png
于词赋尝用一韵往复几百首而词锋益锐海内皆传
焉正统八年十一月八日卒距洪武三年十一月十五
日世寿七十五僧腊六十以其示寂之岁十二月二十
三日弟子庆暲等与其侄旻升奉柩归葬于旧隐之龙
山遵治命也既葬且二十年而溥于塔铭尚未之作者
志盖有待乎叨居侍从之列利泽不加于民空言无补
于世则亦负师期望久矣兹使交还获访墓于龙山下
见其塔铭尚虚以待之则溥亦何待而不言哉夫以交
卷七百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1410-0531c.png
之深者知必至也言之夥者情必厚也昔宣德间大理
卿胡公槩巡抚东吴威声大振而于师独加敬礼时溥
方冠欲应乡举谒公师忽见而喜之遂入白于公得预
乡举然溥亦始聆议论察其动止毅然一儒者由是往
还日就款洽数日不见必折简招之简类欧语作字有
帖意见必肃衣焚香啜茗坐语移时去则且谈且送虽
草草礼亦不废或闭户发箧出古人真迹对阅评品如
论宋仲温陈文东二先生书宋笔正锋陈或偏锋故宋
卷七百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1410-0531d.png
优于陈吴中称高杨张徐为近代四杰然季迪众作皆
得体如律仿刘长卿选兼韦应物皆人所不到宜其为
最文则喜柳宗元遇有作必朗诵数篇得其意趣然后
下笔而诗则宗季迪也然皆不务蹈袭以为奇至论儒
释之辩曰且各为其教又曰东鲁垂道西竺见性皆莫
先于厚本故虽离父母而养生送死率从厚与兄弟极
友爱抚诸侄教养兼至而交四方宿儒名缁必以诚未
尝见懈体惰容然非其人亦未尝一与之交此韩子谓
卷七百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1410-0532a.png
墨名而儒行王文正谓此失之而彼得焉宜为法门之
仅有吾人之愿交也而况溥也荷师期待既久不亦知
之至而情之厚哉倘以馀齿无负于斯世则亦无负于
所知矣姑书此以与其徒庆暲等刻石于墓而且系以
铭曰
唐有师畅曰喜文辞宋有惠勤亦号能诗畅由韩子儒
行以彰勤藉苏公得附欧阳顾今东白有学有德旁邃
诗文兼此二释岂无韩苏俾世有闻我何人也敢预斯
卷七百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1410-0532b.png
文龙山之阳齐闉之北寂焉渊焉于此埋玉奔走几年
始遂吊谒有言莫酬庶永其碣
 
 
 
 
 
 文章辨体汇选卷七百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