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九十一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a 页 WYG1410-022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九十一
            明 贺复徵 编
墓表六(以下别体/)
  元鲁县墓表(唐元结/)
天宝十三年元子从兄前鲁县大夫德秀卒元子哭之
哀门人叔盈问曰夫子哭从兄也哀不亦过乎礼欤对
曰汝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叔盈退谓其徒曰夫子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b 页 WYG1410-0229d.png
之哭元大夫也兼师友之分亦过矣元子闻之召叔盈
谓曰吾诚哀过汝所云也元大夫弱无所固壮无所专
老无所存死无所馀此非人情人情所耽溺喜爱似可
恶者大夫无之如戒如惧如憎如恶此其无情此非有
心士君子知焉不如也吾今之哀汝知之焉而不知也
呜呼元大夫生六十馀年而卒未尝识妇人而视锦绣
不颂之何以戒荒淫侈靡之徒也哉未尝求足而言利
苟辞而便色不颂之何以戒贪猥佞媚之徒也哉未尝
卷六百九十一 第 2a 页 WYG1410-0230a.png
主十亩之地十尺之舍十岁之童不颂之何以戒占田
千夫室宇千柱家童百指之徒也哉未尝皂布帛而衣
具五味而食不颂之何以戒绮纨粱肉之徒也哉于乎
吾以元大夫德行遗来世清独君子方直之士也欤
  著作郎赠秘书少监权君墓表(李华/)
君姓权氏讳皋字仕繇天水人符秦尚书仆射翼之后
世为著姓祖某某官父某某官咸有令德君既冠进士
及第试临清尉持节兼本道使藉君高名表为蓟县尉
卷六百九十一 第 2b 页 WYG1410-0230b.png
充判官无何主将以逆节露君乃诈死扶榇涉江免祸
累知几其神先帝闻而叹之除评事御史议大用属太
夫人病危君侍奉忧劳因中痼疾无何太夫人终君泣
血三年厥疾用加服除迁起居舍人著作郎大历元年
四月某日不幸逝于丹徒因殡焉享龄四十呜呼识者
恸哭闻者痛心君有大节不可夺大名不可掩大才不
可及大行不可名天与之仁不与之年哀哉自开元天
宝已来高名下位华方疾不能备举然所忆者曰河南
卷六百九十一 第 3a 页 WYG1410-0230c.png
元君德秀元终十年而南阳张君有略张殁二年而君
夭元之志如其道德张之行如其经术君之才如其声
望人伦其瘁乎公素与昌黎韩幼深京兆王镇卿洎华
友善韩评君曰可以为宰辅王评君曰可以为师保华
评君曰可以分天下之善恶一人而已矣夫人陇西李
氏仁贤有一子某生七年哀礼过成人呜呼有后哉朝
廷赠君以秘书少监悼贤也华自疾病风曳杖而往哭
之常闻师乙之言曰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权君可谓
卷六百九十一 第 3b 页 WYG1410-0230d.png
温良而能断者也故为齐风表君之墓云
忠于而国孝于而家洁而不滓瑜而不瑕仁胡不寿为
善者何君不幸耶时不幸耶
  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柳宗/)
   (元/)
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为传者五家今用其三焉
秉觚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攻讦狠怒
以辞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
卷六百九十一 第 4a 页 WYG1410-0231a.png
马或合而隐或乖而显后之学者穷老尽气左视右顾
莫得而本则专其所学以訾其所异党枯竹护朽骨以
至于父子伤夷君臣诋悖者前世多有之甚矣圣人之
难知也有吴郡人陆先生质与其师友天水啖助泊赵
匡能知圣人之旨故春秋之言及是而光明使庸人小
童皆可积学以入圣人之道传圣人之教是其德岂不
侈大矣哉先生字某既读书得制作之本而获其师友
于是合古今散同异联之以言累之以文盖讲道者二
卷六百九十一 第 4b 页 WYG1410-0231b.png
十年书而志之者又十馀年其事大备为春秋集注十
篇辨疑七篇微指二篇明章大中发露公器其道以圣
人为主以尧舜为的苞罗旁菟胶轕下上而不出于正
其法以文武为首以周公为翼揖让升降好恶喜怒而
不过乎物既成以授世之聪明之士使陈而明之故其
书出焉而先生为巨儒用是为天子争臣尚书郎国子
博士给事中皇太子侍读皆得其道刺二州守人知仁
永贞年侍东宫言其所学为古君臣图以献而道达乎
卷六百九十一 第 5a 页 WYG1410-0231c.png
上是岁嗣天子践祚而理尊优师儒先生以疾闻临问
加礼某月日终于京师某月日葬于某郡某里呜呼先
生道之存也以书不及施于政道之行也以言不及睹
其理门人世儒是以增恸将葬以先生为能文圣人之
书通于后世遂相与谥曰文通先生后若干祀有学其
书者过其墓哀其道之所由乃作石以表碣
  绝编生墓表(刘禹锡/)
顾彖吴郡人食力于武陵沅水上以读易闻病且死饬
卷六百九十一 第 5b 页 WYG1410-0231d.png
其子曰吾年十有五而受易于师积六十五年于兹未
尝一日不吟乎系象里中儿从吾读其文多矣死则必
葬我于党庠之侧尚其有知且闻吾书君子曰若彖者
可谓笃志于学矣因以绝编生谥之且表其墓后之读
功令者或采焉予既谪居是邦始至之日问能道古语
可与言者邑子以生为对既而执贽请见之生危冠大
袂阔视雅拜及门知让候肃而后入又肃而跻阶心存
圣言润彻眉睫有野态而亡苟容问其所执曰幼学易
卷六百九十一 第 6a 页 WYG1410-0232a.png
老而尤嗜问安学曰始闻于师晚熟于心自尼父兼三
才绌八索系辞焉以通微言与伏羲文王并行犹天三
辰同丽太极秦脱大患完又显行汉之田丁京刘而东
京有马郑魏之何荀两王而吴有韦陆前者导源后者
浚之沨融混合百𣲖奔奏唐兴沙门一行方泄天几以
探古人神爻造物智斟人事制动也有柅变道也亡方
向之支流委输于我其它䌷绎祖述三十有馀家朱蓝
之朴斲之为羽翼为鼓吹畴咨天人之际旁魂上下骛
卷六百九十一 第 6b 页 WYG1410-0232b.png
精于捃摭匮巧于穿凿犹制氏之于乐铿锵而已徐氏
之于礼善容而已然而前修之尽心也得以味腴搴芳
焉手胝于运管目䁾于临烛而气耗于咏呻家居亡訾
不能与计偕地偏宜远亡有能晤语者心愈苦而迹愈
卑寒肤嗛腹以至于耋老微夫子之问持是安施乎它
日予造其室庐瓢簟在左污尊在右有龟枵然有箧甚
泽余擪蓍指骨而讯之曰是亹亹者曾不予欺乎生攸
尔而对云古先圣人知道之妙不可抟而得也故设象
卷六百九十一 第 7a 页 WYG1410-0232c.png
以致意梯有以取亡取当其粗用当其精夫权衡所以
揣轻重不为棰钓者设也寻尺所以商远迩不为运斤
者设也龟筴所以决群疑不为知几者设也几存乎人
是则以天时为卦体以地理为爻位外附人事以象焉
内取诸身以彖焉得枢于寰中迎数于象外自然之理
不知其然虽欲强名措说亡地彼枯茎朽壳安能与于
此乎今夫揲之以至刓灼之以殆尽徒与夫蚩蚩者问
歉穰占熊虺起讼需食亡羊丧牛之间耳资其握粟以
卷六百九十一 第 7b 页 WYG1410-0232d.png
糊予口乌足为夫子道哉予以斯言邃于易故书之噫
国有大学学有馆以延颛门若生者苦形役志如是其
颛也茹经于腹堙灭粪坏壁水汤汤不闻其声摧藏朴
遫与山木同朽岂地远然邪彼文甲綷毛剽筋寿革岭
峤之华实炎溟之蜃虾飞苞驿篚所至而贵夫岂贵尔
也哉悦者众故也生之死在元和七年秋七月由死之
日推而上求直治生之辰得四百有七十甲子葬在征
渚西右矶上其坟可隐东望里墩尚行其志云
卷六百九十一 第 8a 页 WYG1410-0233a.png
  宝文阁待制常公墓表(宋王安石/)
右正言宝文阁待制特赠右谏议大夫汝阴常公以
宁十年二月己酉
卒以五月壬申葬临川王某志其墓
曰公学不期言也正其行而已行不期闻也信其义而
已所不取也可使贪者矜焉而非雕斲以为廉所不为
也可使弱者立焉而非矫抗以为勇官之而不事召之
而不赴或曰必退者也终此而已矣及为今天子所礼
则出而应焉于是天子悦其至虚已而问焉使莅谏职
卷六百九十一 第 8b 页 WYG1410-0233b.png
以观其迪已也使董学政以观其造士也公所言乎上
者无传然皆知其忠而不阿所施乎下者无助然皆见
其正而不苟诗曰胡不万年惜乎既病而归死也自周
道隐观学者所取舍大抵时所好也违俗而适已独行
而特起呜呼公贤远矣传载公久莫如以石石可磨也
亦可泐也谓公且朽不可得也
  处士征君墓表(王安石/)
淮之南有善士三人皆居于真州之杨子杜君者寓于
卷六百九十一 第 9a 页 WYG1410-0233c.png
医无贫富贵贱请之辄往与之财非义辄谢而不受时
时穷空几不能以自存而未尝有不足之色盖善言性
命之理而其心旷然无累于物而予尝与之语久之而
不厌也徐君忠信笃实遇人至谨虽病疾召筮不正衣
巾不见寓于筮日得百数十钱则止不更筮也能为诗
亦好属文有集若干卷两人者以医筮故多为贤士大
夫所知而征君独不闻于世征君者讳某字某事其母
夫人至孝于乡里恂恂恭谨乐振人之穷急而未尝与
卷六百九十一 第 9b 页 WYG1410-0233d.png
人较曲直好蓄书能为诗有子五人而教其三人为进
士某今为某官某今为某官某亦再贡于乡征君与两
人者相为友至驩而莫逆也两人者皆先征君以死而
征君以某年某月某甲子终于家年七十七噫古者一
乡之善士必有以贵于一乡一国之善士必有以贵于
一国此道亡也久矣余独私爱夫三人者而乐为好事
者道之而征君之子又以请于是书以遗之使之镵诸
墓上杜君讳婴字大和徐君讳仲坚字某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0a 页 WYG1410-0234a.png
  何君墓表(陆游/)
诗岂易言哉一书之不见一字之不识一理之不穷皆
有憾焉同此世也而盛衰异同此人也而老壮殊一卷
之诗有淳漓一篇之诗有善病至于一联一句而不可
玩者有可疵者有一读再读至十百读乃见其妙者有
初悦可人意熟味之使人不满者大抵诗欲工而工亦
非诗之极也锻鍊之久乃失本旨斲削之甚反伤正气
虽曰名不可幸得以名求诗又非知诗者纤丽足以移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0b 页 WYG1410-0234b.png
人夸大足以盖众故论久而后公名久而后定呜呼艰
哉予固不足为知此道者亦致其意久矣顾每不敢易
于品藻盖彼皆广求约取极数十年之力仅得其所谓
自喜者以示人而我乃欲一览而尽其可乎何君名逮
字思顺能诗终身不自足而卒卒后予友人曾乐道巩
仲至始介思顺之子羡以遗稿属予表墓且言思顺平
生欲见予而不果故有斯请予年近九十病卧镜湖上
凡以文章来者积架上不能省一日取思顺诗读之不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1a 页 WYG1410-0234c.png
觉起坐太息曰今世岂无从事于此者如思顺盖未易
得也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超然于世俗
毁誉之外予之恨不一见其人甚于其人之愿见予也
思顺曾大父讳粹中大父讳汝能父讳松东阳人嘉
泰三年九月十一日卒年五十有一两娶郭氏皆先卒
以开禧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合葬于仁寿乡陂头山之
原子一人女长适进士郭槩次尚幼开禧二年四月戊
寅太中大夫宝谟阁待制致仕山阴县开国子食邑五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1b 页 WYG1410-0234d.png
百户赐紫金鱼袋陆某表
  孝子田君墓表(元刘因/)
呜呼天地至大万物至众而人与一物于其间其为形
至微也自天地未生之初极天地既坏之后前瞻后察
浩乎其无穷人与百年于其间其为时无几也其形虽
微而有可以参天地者存焉其时虽无几而有可以与
天地相终始者存焉故君子当平居无事之时于其一
身之微百年之顷必慎守而深惜惟恐其或伤而失之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2a 页 WYG1410-0235a.png
实非有以贪夫生也亦将以全夫此而巳矣及其当大
变处大节其所以参天地者以之而立其所以与天地
相终始者以之而行而回视夫百年之顷一身之微曾
何足为轻重于其间哉然其所以参天地而与之相终
始者皆天理人心之所不容已而人之所以生者也于
此而全焉一死之馀其生气流行于天地万物之间者
凛千载而自若也使其舍此而为区区岁月筋骸之计
而禽视鸟息于天地间而其心固已死矣而其所不容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2b 页 WYG1410-0235b.png
己者或时发焉则自视其身亦有不若死之为愈者是
欲全其生而实未尝生欲免一死而继以百千万死呜
呼可胜哀也哉先人尝手录金源贞祐以来致死于其
所天者十馀人而武臣战卒及闾巷草野之人为多而
予每览之未尝不始焉而惭惕若不自容中焉而感激
为之泣下终则毛骨竦然若有所振励者故为之访诸
故老揆诸小说考其姓里增补而详记之惟恐其事之
不传也近复得清苑孝子田君焉贞祐元年十二月十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3a 页 WYG1410-0235c.png
有七日保州陷尽驱居民出而君及其父与焉是夕下
令老者杀卒闻命以杀为嬉未及君之父者十馀人而
君乃恻然欲代其父死遂潜往伏其父于下以两手据
地俯而延颈以待之卒举人未暇省阅君项脑中两刀
而死夜及半幸复苏后二日令再下无老幼尽杀时君
已以艺被选而行次安肃矣闻其父死谓人曰我当逃
归葬吾父遂归求父尸而得之负以涉河水伤胫至血
出发母冢下尸而塞之乃还而众不之觉之呜呼此其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3b 页 WYG1410-0235d.png
所以为孝子者欤其子道章资高爽喜读书而遗山元
公陵川郝公皆尝为诗文以美之雅善予一日状其父
之孝行访予于易水之上且曰古者孝友虽庶人得书
于史官而先人之孝行若是生无一命之旌而死遂无
一言之托以传不朽为先人子者亦何以自立于世今
谋所以表夫墓惟先生实哀之言巳泣数行下呜呼予
尚忍不铭君也哉君讳喜世为保之清苑人其仕至佩
金符其寿四十三其卒则岁乙未闰七月考彦妣乔母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4a 页 WYG1410-0236a.png
兄嘉其所娶实望族韩有妇德乡里称为韩孝妇其寿
八十六男女三道昭道章裴氏女寅孙五温良恭俭让
曾孙四元亚季德昌铭曰
呜呼蹈斧钺而致死犹渊冰之归全其死者藐焉此身
之微其全者浩乎此心之天有累虽丘匪丘者存有圆
虽石匪石维文百世之下有旌古而励俗者必名此曰
孝子之原过者其式之孰独匪人
  真定张君墓表(宋本/)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4b 页 WYG1410-0236b.png
真定之真定县人曰张君讳德林字茂卿夙丧怙恃兄
弟众且贫既长遂赘婿于郡董氏董氏多财无子委君
家事君长治生久之资益饶又哀董宗将绝为外舅买
妾觊有以世其祀果生一子名笥亡几何外舅妾皆死
君夫妇鞠笥保抱乳哺之壮悉致家资以去笥力留同
居不可乃与田百亩屋一区为报君课家人耕蚕以自
衣食至治元年七月十四日病卒年六十四至顺二年
某月某日葬县之新市乡安封原子男一人天祐和宁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5a 页 WYG1410-0236c.png
路儒学正女二人长适朝列大夫监察御史苏天爵次
适郡士宫思敬孙男二中立中和日苏君持君事状告
予曰昔杭有富民病且死子生甫三岁遗命婿主家宅
它时子取三婿取七子长而讼乖崖张公为守曰使遗
命子七则死婿手矣苟无刚明若张公者则子受屈无
疑今张君非迫于孤子之愬非怵于官府禁令非不理
于乡党亲戚之口慨然舍所已据遗诸不争求之时俗
亦鲜矣能为我文以表其墓为齐民劝乎苟得之将归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5b 页 WYG1410-0236d.png
刻诸石予诺而未遂苏君再请三请且岁馀不懈时苏
君室恒山郡君者已亡予怜其拳拳故妻之父若是乃
撮其事之概附以卒葬岁月子女孙息之数而系以论
曰古未有赘婿秦黔首家贫子壮则出赘始见史传实
弊俗也妻之家不以骨肉视赘婿虽赘婿亦自不以我
为妻家骨肉张延赏韦皋犹尔矧馀人乎阳为翕翕热
而阴相漠然者争斗相责望者皆有之盖实非骨肉而
然也故有国者至发民赘婿为䘚将以用其愤忿不平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6a 页 WYG1410-0237a.png
勤劳困苦之气耳至财者则又民之心也百金之产出
入掌握可没齿温饱赘婿于妻之父母之子何有于戏
处非骨肉之地当风俗世下之时而张君出焉真鲜哉
方于杭民之讼则大非其伦彼富民者惧死其子于巳
生而君则求董之子于未有讵不相万万哉当买妾时
君固已无心于其所殖不待推致于笥而后知也然予
又有感于苏君者昔予大父亦婿京师富民张氏张亦
无子约曰死后园田屋室金帛皆子物数岁侧室有子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6b 页 WYG1410-0237b.png
大父告去张翁媪惊曰何至是纵有子女不得产之半
耶大父曰某不欲处嫌地竟去旧当状其事泊其馀行
实欲求当世有文者表著金石未能也孙于祖顾久有
阙然者苏君乃能以斯先我岂天赏君尽心外舅而生
苏君俾岂弟亲亲女以君女而取报乎则乡所谓弊俗
者镇定之间由董张苏三氏可少□矣用于世而观民
风者过君墓道以读是尚有徵焉
  故宋兵部侍郎徐公墓表(徐琰/)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7a 页 WYG1410-0237c.png
国朝自至元初元用兵襄汉以来驿书狎至日告克捷
既下襄阳渡大江所向风靡有城郭封疆之任者若崩
厥角恐后卒之混一区宇际天薄海罔不臣妾是虽庙
谟雄断师武臣力之故而江南谋国用世之士亦从是
可知独时时闻赵昂发死池州李芾死泽州马暨死靖
江如是者不过十数人止最后又闻文天祥以宰相使
军前遁海上被执不屈久乃伏节若可起人意者而于
先几之识前知之见未之敢论十数年来南士车驰毂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7b 页 WYG1410-0237d.png
击北来不绝间坐论对语及其所以亡者则深忧远计
危言剀论之士亦尝有之而所用非人以言为讳抑而
不求求而不听听而不用是以驯至此极始知人谋非
尽不臧抑亦国运之有所穷而天命之有所属故不得
不归于有德也呜呼是岂一人之力一朝之故哉今观
余君恁所状故宋尚书兵部侍郎徐公之行则前言信
有證不诬公讳卿孙字麒仲临江之清江人曾祖源祖
大经父森赠宣教郎妣熊氏赠宜人按状公在宋朝起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8a 页 WYG1410-0238a.png
身儒科即以治县最当时其事盖不胜书人视以为谱
升朝一再迁为御史为谏官垂三年时其国之事莫急
于边备初见即以励人才饬军政结民心三事为告襄
阳之不守元帅之无谋我军之在行者犹无不知之而
彼相挟私蒙蔽上下略不正其偾军之罚位于朝者视
为软熟恬不之怪独公能抗议弹击第一义巳甚可观
继是累十百疏反覆谆切无非论边之日言大而不遗
其细谋远而不略于近料事精密置论切宜使吾徒其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8b 页 WYG1410-0238b.png
为国计亦不过尔取是谋帅而拔李芾于久废荐文天
祥于列郡以襄事而陈李庭芝之决不可用即责时宰
陈宜中循行故事如坐而待亡其后或抗节死义或误
国谋身无一不如其言此则非知人如权衡识时如蓍
龟则世孰能之殆天与为谋神授之策者乎不用其言
而用其身虽簪笔持橐把节持麾于我何加至是公去
盖益远矣国亡未几而身亦随之悲夫余閒居坐念自
有宇宙以来亡国何限以为其国之有人则其时其事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9a 页 WYG1410-0238c.png
言之可为太息以为无人则斯人斯言散在史传何国
无之而卒亦无救于须臾之运者信在人则在乎用才
者为何人在天则亦顾迓续者之何如耳后有君子论
一代兴亡之由于千载之上其有取于吾言乎若公之
文学政事散见如状以非大节所在故不详录公生以
宋丙戌二月十九日卒以至元庚辰三月十日葬某乡
以至元丁亥十二月二十四日娶杨氏赠宜人继黄氏
封宜人子男二长震先卒次必茂女二丰城李杲庐陵
卷六百九十一 第 19b 页 WYG1410-0238d.png
文升其婿孙男二女三曾孙男三女二异时余参秉江
西以修从祖汉高士之祠于东湖固已起敬公之名节
尝欲列吾宗人之有德有爵者升侑之属去官不果会
文升来京师一日致其妇兄之辞曰必茂先亲殁且葬
有年而墓道未表大惧陨越无以显扬惟公中州典刑
以词翰重一世敢以不朽为请余知公悉且欲著其可
鉴者示后来故不复辞而系之辞曰
亡国之臣莫知所亡一或有知国指为狂由异代观惟
卷六百九十一 第 20a 页 WYG1410-0239a.png
狂惟圣我知其人有死无殒千载而下其言则存刻表
墓门示尔子孙
 
 
 
 
 
 
卷六百九十一 第 20b 页 WYG1410-0239b.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九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