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九十
卷六百九十 第 1a 页 WYG1410-02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九十
            明 贺复徵 编
墓表五
  孙少卿墓表(明崔铣/)
正德六年蜀盗寇汉中略阳汉中间道也都御史蓝公
章集省台议略阳知县严顺懦扶风知县孙玺毅而多
知可使遂檄玺往城略阳扶风君既至略阳将下令顺
卷六百九十 第 1b 页 WYG1410-0224b.png
耻之教邑人赂扶风君金求勿城扶风君不听日周行
相地势布民筑之期一月成城未届期蜀盗卒至城三
面成东门观堵始立城中兵适调他所严顺曰城必不
可守已曷亡扶风君又不听顺故令也城中人闻之哗
欲亡扶风君抽佩刀斫坐机曰敢言亡者如机乃尽出
城中弓矢刀令士贾舆𨽻人持之登城礌石积城上如
阜水沃毡披之障矢小甲统十人总甲统五十人总甲
五十人官与士统之曰令尔守南城曰簿尔守北城曰
卷六百九十 第 2a 页 WYG1410-0224c.png
典史尔守西城曰东城未坚惟予守曰尔士尔甲贼如
陷城戮尔父子妻尔女火尔室伤尔蓄尔宁勿伤心义
生勇勇则无敌曰凡我官存亡视城民胡可弃天子命
吏勿奔曰尔士尔甲昼传食夜张火鸣柝尔甲执予扇
传命断者刑舟人为令发箧上舟获之割舟人耳鼻以
徇阅三日贼弗克攻欲去会贼势告急人杀之发公移
知城中窘贼悉众环攻之攻东城自晨至晡不下有健
戴木案趋城下礌石下破脑而死已而顺奔城陷南
卷六百九十 第 2b 页 WYG1410-0224d.png
城入执扶风君扶风君骂贼贼脔杀之七月十四日也
贼大掠三日去顺渡江还牍报曰与扶风知县同奔而
溺水荡扶风知县尸都御史怒责求尸棘顺大窘与簿
谋取江滨一尸棺之还其乡其兄弟暨子暨族人启视
之多髯而硕体非扶风君也乃走京师投匦辨事下御
史王廷相治乃得实奏上制赠光禄寺少卿赐祭荫子
绍卿为国子生呜呼顺非宿憾君惟耻其无能语曰忮
心惨于戈小忿必败大谋扶风君死信烈矣汉中非荒
卷六百九十 第 3a 页 WYG1410-0225a.png
裔也犹待辩而核否则上下罔于顺而不知自蜀盗起
至扶风君死时巳数年是时蓟盗寇中域桃源盗寇江
西敌数入边值世久平文臣短于谋武臣短于勇长吏
习于奔初枣强陷民于城下得尸肘系县印知为令段
豸也朝廷创闻死事者嘉之赠太仆少卿荫子为锦衣
百户世袭已而予所闻上蔡令霍恩西平令王佐裕倅
郁采与扶风君事甚伟夫迫而死偶而死畏而死激亢
而死彼犹有驱之也志定矣功修于素节坚于危而安
卷六百九十 第 3b 页 WYG1410-0225b.png
真大夫哉扶风君字廷信山西代州人明春秋深慕荀
息之为人少举于乡初令诸城再令扶风有治绩死时
年四十七其兄璒弟珂从子太史绍先绍祖子绍卿具
衣冠招魂
  明故承直郎刑部福建清吏司主事东君墓表(王/)
   (九思/)
自予先大人与考功东先生同举于乡其后两世三人
又辄同举又以姻娅之欢予故与主事东君通家相爱
卷六百九十 第 4a 页 WYG1410-0225c.png
称兄弟焉君举进士及为知县考绩又超拜为主事予
皆在京师贺焉其卒也哀哭之焉当是时君之仲兄希
曾请予表君之墓会罹变故有淮上之役乃至于今君
之墓木拱矣始能为之辞东氏其先巩昌人也有商州
守良惠元季兵乱自商徙华遂为华州人良惠生骥骥
生商河县丞公讳升升生四川按察副使公讳思忠副
使公配夫人薛氏生五男子君其季子也君且蓐会副
使公有四川之役自都城出居于野故曰野及冠字希
卷六百九十 第 4b 页 WYG1410-0225d.png
孟云君三岁丧父五岁读书学礼十五从师而受尚书
二十举于乡明年举进士又明年为陈留知县陈留去
藩服近民多健讼讼辄赴台省不于县吏县吏顾无可
奈何君至为听其大者剧者而于细事以义遣之无留
滞焉于是皆仰戴君呼君为神明而于大且剧者不复
赴台省惟赴愬于君其一切细故辄相解释无敢以烦
君者河滥于县北害于耕稼君乃谋诸治河者筑堤拒
河河之旧污于是为桑麻之地百里焉流亡之民皆复
卷六百九十 第 5a 页 WYG1410-0226a.png
来归君贷之各有业焉盖户口增以千计逻卒赵献者
有雠夜入刺献死匿去弗可得众以为弗得也君竟得
之县故多盗于是尽散去为农无敢复为盗者陈州侠
刘某者都指挥之子也尝怀千金为侠侠尝杀典史善
赂自脱事故久不决事下君法当往阅死者君与期曰
某日当往乃谬谓有他不往矣盖是时指挥已伏数百
人劫侠闻不往即散君竟往得穷其事杀侠于是河朔
数百里之间又皆仰戴君呼君为神明皆欲赴愬于君
卷六百九十 第 5b 页 WYG1410-0226b.png
向者学舍诸生惟知有科举书不复知有古文遗书诸
史子集也于是购得之俾诵习焉而又设小学择师傅
教童子亲为校阅勤恳甚备也开封辖县三十馀先是
言破弊者必于陈留至是沃野绵亘耒耜相望风雨之
会又适其时年谷屡登盗贼稀少歌诵之声遍于乡邑
东西行过是县者罔不改视易听而都御史御史按察
使交章论荐问劳之使结辙于道正德丁卯秋吏部以
御史起君君年不当为御史乃为刑部福建清吏司主
卷六百九十 第 6a 页 WYG1410-0226c.png
事云其年冬视狱狱中夜三四起视狱未久疾病犹视
狱狱中既代出旬日乃遂不起十一月十四日也距生
成化壬寅十月七日仅二十有六岁配孺人王氏生男
子曰颐寿君卒之明日乃生一女子云伯兄希旦自京
师归其丧以卒之二年已已月日葬其地先茔之次君
少子性又早慧美貌如画而又先诸兄以兴故薛夫人
所以怜爱君者甚至君亦能周旋左右奉母氏之欢至
于诸兄亦善相爱也是皆可老寿不夭者也然竟夭以
卷六百九十 第 6b 页 WYG1410-0226d.png
死岂非命哉予为之表曰主事东君墓于斯君子之藏
过者其式焉
  止庵詹先生墓表(罗玘/)
予少则闻正统之季云南孟养用兵有上言其将帅失
律张王病民者天子大嘉异之诏即用往参其军事事
虽中止然一时名震海内将卒慑惧用命克底成功为
时一助盖教官也而失其名又官于朝闻诸长老言知
为詹君言名英字秀实也最后乃得其孙大理寺丞副
卷六百九十 第 7a 页 WYG1410-0227a.png
习言之则君也殁于甲辰六月某日今二十年矣其言
事时方训导于蜀之会川会川与云南接而君之侨寓
在贵贵兵入道也害之切于肌肤而事之熟于备尝然
孰敢出身当之而君独言之实奇士先是疏言边务十
三事皆已见诸施行而在职以俾夷为华为已任会川
夷陬也有贡与科实自君之教始人用是信之知其非
一旦偶然发者其始闻诏也恐事掣肘非便自诣阙以
不可状辞公卿闻其至皆欲识其面或内交或招致为
卷六百九十 第 7b 页 WYG1410-0227b.png
重客或欲荐以台职处之会已已之变止归会川考转
云南河西教谕虽去蜀犹忧其患疏荐可抚蜀者侍郎
张固上可之蜀赖以安其忧世不少置多此类初贵之
学以宣慰司置戎卫限不与君时尚少以书抵都府拟
请如司例行之著为令君首事发解于云南士蹑踵起
起必曰是由詹氏詹故玉山仕族也宋多闻人洪武中
始以定襄知县坐累谪戍于贵遂为贵人于君为王父
讳珍宝定襄生处士讳源是实生君君生三岁处士识
卷六百九十 第 8a 页 WYG1410-0227c.png
其非常儿取目前器物人伦字类引声指训渐及于远
引物连类旁推曲贯约久截中汎抽试之百不失一因
惊喜知詹之将必复振比少长从童子师游辄难以骈
句无不落声而应或若天成古文奇字惟其目所流注
矢口纵衡莫不如志贵寄蛮壤为藩庶事草草奇童崛
出咸讶瑞降以为兴端时同舍生号王三遍者三遍者
读三过之云也后以君偶之曰一览一览云者尤杀其
数之二也若曰过之之云也积数岁学益进发为文章
卷六百九十 第 8b 页 WYG1410-0227d.png
气盎盎薰人宣慰宋侯伯仲方擅文场壁立坚甚独开
一面纳君王后终教授雅有盛名终身不昌言为敌君
葬城西原王为志墓焉君年止七十二距解官几二十
年始娶于杨继于段封大理寺评事木义官未(疑/)其二子
大理左寺副恩程番学生惠其二孙适学生陆邻适乡
贡士张宇其女与孙女云表云章其曾孙也大理又与
予言君纯孝天至至老岁时忌奠悲啼如少时散所藏
以家室族之人与其乡人往往折负偿之券嬉笑临之
卷六百九十 第 9a 页 WYG1410-0228a.png
擅丘壑之趣于壶觞歌咏间有止庵先生藁行于时此
则君之高也苟不役于物者或能之至其大节宪宪在
人耳目则有不在是者于乎已已之先变未衅也而四
方亦既骚动日入于多事矣而疏远之小臣有能奋不
顾身言天下事如君者而天子又能听之不徒听而又
用之当时大臣不徒不嫉之而又欲荐之是可谓不讳
之朝而言犹不壅于上闻也故虽遭是莫大之变而卒
亦莫之能灾者岂无是哉大理乞表君之墓予于次第
卷六百九十 第 9b 页 WYG1410-0228b.png
之末因并载是以志敌国外患法家拂士之有益人国
者信夫正所以旌君也
  封郎中郑殖庵公暨配伍宜人墓表(王慎中/)
往予谪倅常州今户部郎中郑君汝德为县于无锡余
以事至县县人言其尹不多扑人槚楚栖于廊间庭中
诤词常空矣尹故早起晏休无朝夕变细民一物之馈
不敢至其室予既善郑君得其言于县人私以为君藉
且勉卒之君谓予曰此非普之贤维吾父母之教始吾
卷六百九十 第 10a 页 WYG1410-0228c.png
至县颇嫉民之不如法者杖之患其不痛吾亲闻之辄
戒曰夫孰非人之肌肤痛在人之肌肤而心不少动何
其忍也且民不如法教之可耳乌在杖之痛乎吾以亲
在邸数入内问省辄止之曰堂上须臾不坐县官庭中
门外之人积矣有裹饭茧足而来者卒不得见县官腹
枵然而徒反事安得不滞而下之情安得尽也吴中人
士最善治珍巧饮食一日有士持饷以见吾受而进焉
问何所从得此非舍中具也吾以实对且曰是士人可
卷六百九十 第 10b 页 WYG1410-0228d.png
与礼接儿为亲故受之耳终不肯尝曰吾家故疏粝今
每食有鱼肉蔬豉口甚甘之此非所尝食当不甘也固
劝之乃言曰吾非不甘顾而为县于此乃以亲故受馈
县固无他士人乎是可以礼接孰非可以礼接者而胡
以拒其他民将觇意僩间有献备味当渐广而虽不受
彼已费矣吾终不食此以杜其后盖普之能不以刑毒
其民而知勤于政慎于取与非敢自贤实重吾亲之训
勉而不坠云尔越岁余有山东督学之行过县问起居
卷六百九十 第 11a 页 WYG1410-0229a.png
郑曰归矣始吾亲之来非以就吾养盖以视吾为政既
以儿为可教也遂去不复可留曰海滨之庐将秽田园
其莱矣吾少所治习其劳而安焉粪除芸植还吾旧事
岂以而为吏辄忘故所业苟耽微俸之养遽渝吾乐之
常哉盖郑君之父母所以自安其身与谕其子者其言
如此郑君既以贤进显于世为郎尚书省天子嘉之若
曰维吾有才臣能其官其封郑普父某为郎中母伍氏
为宜人吏部司封行其事久之郑君丧其父未毕丧又
卷六百九十 第 11b 页 WYG1410-0229b.png
丧其母铭父葬得故少司徒顾公新山为之而张司马
半洲公为母铭盖郑君自力于世以褒显其亲又托不
泯于名卿之言足以酬劬焘之恩而慰其无穷之情事
矣犹哭而告余曰愿有以表二亲余既得其安身谕子
之详可记也而与郑君相好久益深其胡可辞乃为表
于其墓曰是为封南京户部郎中郑君之墓字曰某号
曰殖庵配曰伍宜人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