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五十七
卷六百五十七 第 1a 页 WYG1409-07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卷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五十七
            明 贺复徵 编
碑十六(议论/遗爱)
  广德州同知蔡侯政绩碑(明唐顺之/)
蔡侯之始去州也州人哭而送之境后十馀年侯以宦
游过江南有传言侯将取道于州州人喜于复见侯也
逆诸境数日侯从他道去州人哭而归则相与谋纪侯
卷六百五十七 第 1b 页 WYG1409-0793b.png
之政于石于是署州事判官张君遣陈生潘生来请为
之书石余辞谢后一年知州欧阳君继遣陈生濮生来
复以请曰先生与蔡侯相知为深宜为之书余复谢曰
余惟与蔡侯相知之深也是以未敢为之书夫蔡侯者
居乎今而学古之道者也古之道尽乎巳而不蕲乎人
先其实而深避乎其名不然畏垒之民规规然感慕而
俎豆之此庚桑子之所为惧而逃去者也且古之以循
吏书于其传者有之矣其在当时权任既重且专其居
卷六百五十七 第 2a 页 WYG1409-0793c.png
官也又久而信是以能为百姓立殊绝可纪之功而后
史氏因书之为传若蜀郡以典学书南阳以溉田书书
渤海也以弭剧盗书胶东也以增户至十馀万自汉时
得书者才数人而一人又各以一事殊绝自见而巳自
此之外其缘俗而治者岂遂少哉则以其事无殊绝故
不书也蔡侯莅州之日浅矣又州佐也操柄所不在故
其所可见者大率缘俗而治侯之心且自谓不能有殊
绝功德加于细民而歉然不以为足也侯之所不自以
卷六百五十七 第 2b 页 WYG1409-0793d.png
为足而州之人乃欲为侯张而侈之不亦拂乎抑古之
以循吏书于其传者非特以殊绝之故亦以谓不至通
显其所树立设施止于一郡一邑而不究乎其大者故
史氏亦从一郡一邑书之而谓之循吏传若黄颖川薛
冯翊其治绩尤异固不在于蜀郡渤海之后以其事业
有大焉者则不得从一郡一邑书之故不以循吏而别
自为传蔡侯行完而才钜以方显庸于时其勒之竹帛
而铭之鼎彝固将有待若夫一州邑之绩岂足为侯书
卷六百五十七 第 3a 页 WYG1409-0794a.png
之由前言之殆非侯所以致谦之意由后言之殆非州
人所以尊侯之意也二生起而对曰先生为蔡侯言之
则可矣而未始为州人虑之也广德负山之州也往时
为吏者患州人犷悍多豪黠龄齘不可理以柔道于是
一切争为严峻深文痛法以绳督之而人亦遂相传以
为非刻深不可治广德盖州人之蒙兹诟而病焉者久
矣蔡侯乃独先教化而后诛罚事无剧易处之一以镇
静人无奸良御之一以诚悫是以侯既去而人怀思之
卷六百五十七 第 3b 页 WYG1409-0794b.png
至今呜呼此岂深文峻法之所及也哉由此言之州之
所以为治者盖在此而不在彼也是故州之人欲为之
书以示后之为吏者使知州之所以为治者在此而不
在彼也余曰若是则可以书矣蔡侯名克廉字道卿泉
之晋江人中嘉靖巳丑进士今为江西提学佥事其同
知广德也以刑部郎中坐狱事谪以某年至州某年迁
庐州府同知以去皆宜书
  刘公去思碑(徐渭/)
卷六百五十七 第 4a 页 WYG1409-0794c.png
今夫以百里之长而听断百里之民长之心一耳非有
二也耳与口目一耳亦非有二也而百里之民盖千万
其心亦千万其耳目与口夫以千万其心与耳目与口
如此其众也且鬼匿而狐奸者百出而乘其所不及至
欲以一心一耳目一口以临之一不当则强弱倒置淳
黠无所别书史起而阴把其衡平者十一而不平者十
九谤讟兴而怨声作矣噫然则孰谓听断非难哉刘侯
名某者之长我山阴也其才能真足以起敝而完补破
卷六百五十七 第 4b 页 WYG1409-0794d.png
裂特以承某侯后侯恬然安之欲不取赫赫事更张独
其听断则真若止水须眉靡所不烛若禹之铸鼎即有
魑魅魍魉亦夔夔睢睢毕露而不可逃其折而低昂之
又若权石然无不惬其轻重而后巳自一事至千百事
自一日至三年民蹙而入者无不踊而出于是一邑百
里之间帖帖若无事而史胥舆台之辈亦缩乎重足而
退听无有攫民一钱一粟者在汉史刘陶以孝廉宰顺
阳无他事特以县多奸猾陶能摘而发之既去吏民思
卷六百五十七 第 5a 页 WYG1409-0795a.png
之复作歌曰悒然不平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今侯之以召入也民思而歌之亦如之未巳也谋共祠
而碑之而属书于予噫固其宜也异时邑校圯侯新之
不令劳且费于民江汰天乐侯堤之可十万丈广狭长
短视田业而责之主者民亦不知有劳凡此皆教与养
之大者也然学不圯堤不坏则侯亦不作吾所谓不猎
取赫赫而必欲功自巳出者大抵然也噫有才而不急
于名此更难
卷六百五十七 第 5b 页 WYG1409-0795b.png
  会稽吴侯生祠碑(徐渭/)
 会稽典史吴侯成器徽之休宁人其始仕会稽当海
 上寇初入内地侯以能将兵知名于是承大吏命提
 兵守水陆阨塞历浙东西南直𨽻与贼遇大小数十
 战斩贼首数百级生获数十人还虏者亦以百计凡
 战之处休止督发设守出斗有方法禁士卒无毫毛
 扰居人又能舍死先士卒民多知其功者往往就所
 战处为建祠刻石今曹娥江其一也父老某等来告
卷六百五十七 第 6a 页 WYG1409-0795c.png
 厥成请予序事予感而叹曰曹娥一弱女子耳当其
 咿嘤宛恋乃不知有门外事至其赴父之难𦕈大江
 踏洪涛慷慨溉烈有猛丈夫之所不敢为者夫典史
 下僚也动为人所钳傫然何异一女子至其当国艰
 难乃惟知曰吾臣而巳其仗剑舍身以当事乃不复
 知有他计此其人皆以忠孝直性历千万古而同一
 道今其祠若庙岐然两相望岂偶然哉诗曰
伊昔孝娥垂笄紞珥当斯之时一女子耳愤江痛父不
卷六百五十七 第 6b 页 WYG1409-0795d.png
得尸所被发乱流娥猛如虎今之仕者沈伏下僚傫然
长叹则怨其遭有寇在庭孰听攘臂世将弃戈何况邑
尉桓桓吴公天植忠孝先国后身与娥一道启宇崇功
娥江之沚祠木相望照映江水
  伍公去思碑文(明张位/)
万历丁亥秋余请告还里过贵溪逢掖士济济数十百
人拥予舟而前揖曰敝邑伍侯去任且久士民之恋恋
慈母者三年如一日焉兹谋勒石以纪其绩非借史氏
卷六百五十七 第 7a 页 WYG1409-0796a.png
笔胡以永传余谢曰仆病未能也既而乡三老子弟又
数十百人轵舟不得发复申前请余曰姑俟归山图之
士民复聚江干丁宁再三始去余曰异哉何伍侯得民
之深也邑人徐少卿孺东与余平生道义交且为侯述
种种惠政明逢掖乡三老之不为阿私者余颔之归来
药裹关心笔石久废尚未有以报也又次年秋乡三老
因运饷过豫章复数十人造余庭更持少卿所为文及
乡大夫逢掖士手牍来趣前诺时余遭先慈初丧挥泪
卷六百五十七 第 7b 页 WYG1409-0796b.png
含悲尚未有以报也余因复少卿书曰子言足传信矣
余更何称少卿曰夫亲之有善也其子誉之不若非其
子者也公也既又经年矣少卿忽谢世余悲焉顷邑簿
李君与逢掖汪生江生来为父老子弟再趣前诺余更
三复叹曰异哉何伍侯得民之深也余闻贵溪岩邑也
试观侯之前与继侯至者孰能报满而罢乎侯离任兹
久而去思愈殷是岂声音笑猊为哉读少卿诵侯惠政
吾能徵之矣以造士则置学田存书院饰乐器增先贤
卷六百五十七 第 8a 页 WYG1409-0796c.png
之祠助廉士之葬凡急风教而训诲诸生者惓惓然若
其却馈遗捐罚赎催科有定期而闾里不扰窝访寘重
法而舞文屏踪凿井覆亭润及道暍葺舫济渡民不病
涉缕缕未可更仆数焉是其所为得士与民者也虽然
少卿举其政事以信人心余又因人心而信其政事矣
耳目闾阎之下往往碑去思者岂少或其相知之士偏
私之户倡谋酬恩者所为也而未必公或其徵拜台省
晋陟铨衡附势自媚者所为也而未必当不然者碑随
卷六百五十七 第 8b 页 WYG1409-0796d.png
宦仆思与势移游扬诵载之述转而为怨詈谤讟之腾
何取于是而为之余尝得交伍侯素钦其人侯盖泊然
有守士也事上恭而不为昵昵临民慈而不为煦煦枢
津要路可以力掇乃甘心浮沈郎署间三吴阁部诸公
巍巍赫赫惟桑惟梓燥湿易就一旦陈情终养解其组
绶以去飘然洞庭三泖之间此岂声利爵禄可入其心
者哉邑中父老子弟何所为而为之是宜其孜孜汲汲
屡有请焉而不容自巳者矣吾闻昔之君子萧然一壑
卷六百五十七 第 9a 页 WYG1409-0797a.png
万物不干其志而掀揭宇宙者终属焉有不为而后可
以有为道固然矣虽欲不用人其舍诸诚愿父老子弟
姑缓一邑之思以为侯私须拭目他日侯之系思于海
隅苍生者更有大也侯名袁萃苏州府长洲县人庚辰
科进士
 
 
 
卷六百五十七 第 9b 页 WYG1409-0797b.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