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五十六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a 页 WYG1409-078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五十六
            明 贺复徵 编
碑十五(议论/古贤)
  箕子碑(唐柳宗元/)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
 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寔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
 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b 页 WYG1409-0782d.png
 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
 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
 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
 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
 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
 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故在书
 曰以箕子归作洪范法授圣也及封朝鲜推道训俗
 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民也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a 页 WYG1409-0783a.png
 率是大道丛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呜呼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巳死微子已去
 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武庚念乱以图存国无其人
 谁与兴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则先生隐忍而
 为此其有志于斯乎唐某年作庙汲郡岁时致祀嘉
 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云
蒙难以正授圣以谟宗祀用繁夷民其苏宪宪大人显
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为奴冲让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b 页 WYG1409-0783b.png
居礼不盈称孤高而无危卑不可踰非死非去有怀故
都时屈而伸卒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为徒大明宣昭
崇祀式孚古阙颂辞继在后儒
  文中子碑(司空图/)
 道制治之大器也儒守其器者耳故圣哲之生受任
 于天不可斲之以就其时仲尼不用于战国致其道
 于孟荀而传焉得于汉成四百之祚刘石继乱极于
 周齐天其或者生文中子以致圣人之用得众贤而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a 页 WYG1409-0783c.png
 廓之以俟我唐亦天命也故房魏数公皆为其徒恢
 文武之道以跻贞观治平之盛今三百年矣宜其碑
 辞曰
圣魁之柄授必有施臣底之绩济亦厥时子惟善守赋
而不私克输于我贞休之基
  梅先生碑(罗隐/)
汉成帝时纲纽颓坏先生以书諌天子者再三夫火政
虽去而剑履间健者犹数百位尚不能为国家出力以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b 页 WYG1409-0783d.png
断佞臣头复何南昌故吏愤愤于其下得非南昌远地
也尉下寮也苟触天子网突幸臣牙止于殛一狂人噬
一单族而巳彼公卿大臣有生杀喜怒之任有朋党蕃
衍之夫出一言作一事必与妻子谋苟不便其家虽妾
人婢子亦撄挽相制而况亲戚乎况骨肉乎故虽有忧
社稷心亦噤而不吐也呜呼宠禄所以劝功而位大者
不语朝廷事是知天下有道则正人在上天下无道则
正人在下余读先生书未尝不为汉朝公卿恨今南游
卷六百五十六 第 4a 页 WYG1409-0784a.png
复遇先生里吁何为道之多也遂碑
  潮州韩文公庙碑(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
 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矣故申吕自岳降而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
 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
 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
 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肓失其勇仪秦失其辨是孰
卷六百五十六 第 4b 页 WYG1409-0784b.png
 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
 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
 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自
 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
 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
 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
 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
 夺三军之帅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卷六百五十六 第 5a 页 WYG1409-0784c.png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
 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
 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
 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鏄李
 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
 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其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
 者人也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
 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
卷六百五十六 第 5b 页 WYG1409-0784d.png
 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而小人学道则易使
 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
 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守欲请
 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
 邦几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
 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
 里期年而庙成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
 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审矣轼曰不然公
卷六百五十六 第 6a 页 WYG1409-0785a.png
 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
 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悽怆若或见之譬如凿
 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封公
 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
 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其词曰
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
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
草水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
卷六百五十六 第 6b 页 WYG1409-0785b.png
灭没倒景不可望作书诋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
历舜九疑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鲛鳄如驱羊
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犦牲鸡卜羞我觞
于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淮阴侯庙碑(苏轼/)
 应龙之所以为神者以其善变化而能屈伸也夏则
 天飞效其灵也冬则泥蟠避其害也当嬴氏刑惨网
 密毒流海内销锋镝诛豪俊将军乃辱身污节避世
卷六百五十六 第 7a 页 WYG1409-0785c.png
 用晦志在鹊起豹变食全楚之租故受馈于漂母抱
 王霸之略蓄英雄之壮图志轻六合气盖万夫故忍
 耻跨下洎乎山鬼返璧天亡秦族遇知巳之英主陈
 不世之奇策崛起蜀汉席捲关辅战必胜攻必克扫
 强楚灭暴秦平齐七十城破赵二十万乞食受辱恶
 足累大丈夫之功名哉然使水行未殒火流犹潜将
 军则与草木同朽麋鹿俱死安能持太阿之柄云飞
 龙骧起徒步而取侯王噫自古英伟之士不遇机会
卷六百五十六 第 7b 页 WYG1409-0785d.png
 委身草泽名堙灭而无称者可胜道哉乃碑而铭之
 铭曰
书轨新邦英雄旧里海雾朝翻山烟暮起宅临旧楚庙
枕清淮枯松折柏废井荒台我停单车思人望古淮阴
少年有目无睹不知将军用之如虎
  表忠观碑(苏轼/)
 熙宁十年十月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諌议大夫知
 杭州军州事臣抃言故吴越国王钱氏坟庙及其父
卷六百五十六 第 8a 页 WYG1409-0786a.png
 祖妃夫人子孙之坟在钱塘者二十有六在临安者
 十有一皆芜废不治父老过之有流涕者谨按故武
 肃王镠始以乡兵破走黄巢名闻江淮复以八都兵
 讨刘汉宏并越州以奉董昌而自居于杭及昌以越
 叛则诛昌而并越尽有浙东西之地传其子文穆王
 元瓘至其孙忠显王仁佐遂破李景兵取福州而仁
 佐之弟忠懿王俶又大出兵攻景以迎周世宗之师
 其后卒以国入觐三世四王与五代相终始天下大
卷六百五十六 第 8b 页 WYG1409-0786b.png
 乱豪杰蜂起方是时以数州之地盗名字者不可胜
 数既覆其族延及于无辜之民罔有孑遗而吴越地
 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
 下然终不失臣节贡献相望于道是以其民至于老
 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
 其有德于斯民甚厚皇宋受命四方僣乱以次削平
 而蜀江南负其险远兵至城下力屈势穷然后束手
 而河东刘氏百战守死以抗王师积骸为城洒血为
卷六百五十六 第 9a 页 WYG1409-0786c.png
 池竭天下之力仅乃克之独吴越不待告命封府库
 籍郡县请吏于朝视去其国如去传舍其有功于朝
 廷甚大昔窦融以河西归汉光武诏右扶风修理其
 父子坟茔祠以太牢今钱氏功德殆过于融而未及
 百年坟庙不治行道伤嗟甚非所以劝奖忠臣慰答
 民心之义也臣愿以龙山废佛祠曰妙因院者为观
 使钱氏之孙为道士曰自然者居之凡坟庙之在钱
 塘者以付自然其在临安者以付其县之净土寺僧
卷六百五十六 第 9b 页 WYG1409-0786d.png
 曰道微岁各度其徒一人使世掌之籍其地之所入
 以时脩其祠宇封殖其草木有不治者县令丞察之
 甚者易其人庶几永终不坠以称朝廷待钱氏之意
 臣抃昧死以闻制曰可其妙因院改赐名曰表忠观
 铭曰
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笃生异人绝
类离群奋梃大呼从者如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强弩
射潮江海为东杀宏诛昌奄有吴越金劵玉册虎符龙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0a 页 WYG1409-0787a.png
节大城其居包络山川左江右湖控引岛峦岁时归休
以燕父老晔如神人玉带毬马四十一年寅畏小心厥
篚相望大贝南金五朝昏乱罔堪托国三王相承以待
有德既获所归弗谋弗咨先王之志我维行之天祚忠
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帝谓守臣治其祠坟
毋俾樵牧愧其后昆龙山之阳岿焉新宫匪私于钱唯
以劝忠非忠无君非孝无亲凡百有位视此刻文
  伍子胥庙碑(王安石/)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0b 页 WYG1409-0787b.png
 予观子胥出死亡逋窜之中以客寄之一身卒以说
 吴折不测之楚仇报耻雪名振天下岂不壮哉及其
 危疑之际能自慷慨不顾万死毕諌于所事此其志
 与夫自恕以偷一时之利者异也孔子论古之士大
 夫若管夷吾臧武仲之属苟志于善而有补于当世
 者咸不废也然则子胥之义又曷可少耶康定二年
 予过所谓胥山者周行庙庭叹吴亡千有馀年事之
 兴坏废革者不可胜数独子胥之祠不徙不绝何其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1a 页 WYG1409-0787c.png
 盛也岂独神之事吴之所兴盖亦子胥之节有以动
 后世而爱尤在于吴也后九年乐安蒋公为杭使其
 州人力而新之余与为铭也
烈烈子胥发节穷逋遂为册臣奋不图躯諌合谋行隆
隆之吴厥废不遂邑都俄墟以智死昏忠则有馀胥山
之颜殿屋渠渠千载之祠如祠之初孰作新之民劝而
趋维忠肆怀维孝肆孚我铭祠庭示后不诬
  梅长者祠堂碑(明方孝孺/)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1b 页 WYG1409-0787d.png
天地至和之气时得之而为春日得之而为煦风得之
而为薰皆所以长养万物其化至密而其用至醇其
在天德也则为元其在人德也则为仁为至善之德为
惇厚之化为无言之教备其理者在唐虞为八元在周
为仁人在汉始称长者其取义以为能长肓人材先躬
行而尚本质有长盛昌大之道故善治天下者必贵之
汉之大臣惟塞侯张欧皆以长者称因其行而求之若
曹懿侯之清净宁谧万石君之父子谦谨不哗丙丞相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2a 页 WYG1409-0788a.png
之居德不伐要皆长者之选长者之为用迂而不曲缓
而不滞宽大忠厚得圣人之度人主能用之者其国必
兴后嗣必蒙其利非若才智之士浅而易穷也彼孑孑
然而露其智术任之以事声威错出非不可喜然刻薄
少恩行法无馀意而虑民无隐情喜之者未终而厌苦
之者众矣若商鞅之于秦王猛之于符氏曾未旋踵而
大乱作岂其才智之不足与长厚之道微而人不怀其
德也故天下可以无才能之人不可以无长者不幸而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2b 页 WYG1409-0788b.png
乏才能焉事不过于废弛不幸而无忠厚之长者其谁
恃而不亡乎长者之用粱肉也才智之效药石也吾以
所闻所见推之国有忠厚之治者后必不衰家之久存
而不坠者必长者之子孙台之宁海有梅氏考之图谱
昔有讳盛字昌图者仕晋为章安令擢南昌别驾知晋
将亡即是邑而隐焉常诵佛书既而有灵鸟降其所居
之侧若谛听者岁馀始知郡县以为凤集上其事宋文
帝闻而下诏褒之上表称谢曰此殆览陛下之德耳臣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3a 页 WYG1409-0788c.png
何与焉帝咨嗟称为长者仍命郡县辟其所居舍为丹
丘寺云今八百馀年矣其子孙众多为邑巨家而寺亦
不废宋淳祐中诸孙之学佛者良阜建重阁像而事之
历年虽久而未有记其事者夫以刘宋立国未数十年
而宗社为墟长者之传今千载而犹未艾此其所为之
可称岂特一言之善哉宋文帝知其为长者而不知长
者之为用国之不寿也固宜而长者之泽至于子孙而
益著矣天之于善人其所施甚远矣祠而奉之非特寓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3b 页 WYG1409-0788d.png
夫尊祖之思使闻长者之风者却去浮薄而趋忠厚岂
不足为天下之劝乎然则长者虽不获如塞侯等之有
益于当时而其遗泽之所及未始不同也
  双忠祠碑(李梦阳/)
双忠祠者祠关龙逢比干者也祠比干者何长垣去干
墓百里而近祠逢者何逢干俦也又邑有村曰龙相龙
相人掘地而获石文曰龙逢云双之谁知县杜子开也
大之者伍畴中也伍侯之来也请祠谒览焉而叹曰是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4a 页 WYG1409-0789a.png
尚不足以恢恢耀乎乃兹猥焉卑也窃闻之标迷者必
显其臬成大者罔恤其小故欲启遐诏来必有阐名撝
寔于是鸠工庀物度时节力厥祠是新崇其堂室峻其
垣墉浚池莳木旁屋翼如财靡帑出役罔农妨再阅月
而祠成起瞻壮睹望之岿然枚枚渠渠于是二忠哲者
知之过之欷以悲瞢者问之知黯焉内摧逐臣放子过
之涕淫淫垂亦有颡泚面赤者车将过而辕为之回也
斯伍子之绩也或问逢干之事于李子曰余曩过朝歌之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4b 页 WYG1409-0789b.png
墟盖数谒干墓云及灵宝西南又望见逢墓于心寔摧
而不自知涕淫淫下也然谍记备之圣者述之余复何
说矣曰干于纣无去之义是矣志曰人臣三諌其君而
弗听则退而待放逢何死也李子曰忠臣必君之悟也
斯杀身从之矣有君而不有身也传曰见危授命当是
时暇戚疏计哉曰三代异兴而同亡周之亡也稽首奉
图籍西向纳土不闻有死之何也曰文弊之也文弊则
天下横议横议则从横行从横行则乱贼肆而贞纯匿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5a 页 WYG1409-0789c.png
故苏洵者从横者也其言曰比干有心而无术苏秦有
术而无心秦何人也鴳雀与孔鸾长短耶故祸天下者
必洵之言者也设使干有术亦效秦揣摩捭阖以诱之
耶诚使揣摩捭阖足以诱之秦奚不使战国君为禹汤
邪故忠臣成仁义士死国舍仁义何术矣曰若是则于
辛恶来胡久于人朝李子曰夏商之亡以人周之亡以
俗俗坏于从横从横始于横议横议由于文弊故言从
横者必洵者也祸天下者也李子既赋迎送神祠三章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5b 页 WYG1409-0789d.png
俾恊之律被之弦管发之鼓钟以妥灵侑尸矣乃复载
祠由并私所撰说刻之碑曰斯文也余盖嘉伍子绩云
伍子名馀福姑苏人也宰邑之年是为正德庚辰而祠
成立碑伍盖遣邑学生王汉杨桂来言碑事
  啸台重修碑(李梦阳/)
迹者因乎彰者也思者追乎实者也永者存乎继者也
激者本乎风者也故观人以彰可以识世思而永之政
之系也然不激不著著无定形视施以明显默拔微斯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6a 页 WYG1409-0790a.png
其至矣而御史许君按县还也则谓予曰吾比游于苏
门盖登孙登台云恍若见其人徘徊焉若聆厥啸焉予
曰思哉许君曰台圯予令修焉巳为祠祠登于台北予
曰永哉自是有彰乎然厥施系焉又激扬之臣也风斯
行矣夫孙登者晋之贱丈夫也无妻子属云而栖其邑
北山土穴内是苏门之山也乃其人夏衣草衣冬而披
发自覆至微末不足述而史氏则称之曰登好读易抚
一弦琴性无恚怒人或投之水中欲观其怒登既出便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6b 页 WYG1409-0790b.png
大笑然登不欲言阮籍尝候之既见与语登不应籍退
而至山半闻有声若鸾凤音焉则其啸也又嵇康从登
游三年问终不答康别去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火
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故用
光在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识真所以全其年
言如斯而已若登者诚何如人哉语曰桃李不言下自
成蹊故人患在无寔誉不必显晦不必微寔斯思思斯
永矣故登者非赫赫闻者也非有河上公之授经庞鹿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7a 页 WYG1409-0790c.png
门之耦耕非如陶隐居岩处而朝议渊明嗜酒苦诗也
逃污而洁我随安卑而尊我追含之而见者不谓其无
峻绝而当时不以为傲苦约而天下不以为矫故过其
里者思其台登其台若见其人徘徊焉若聆厥啸焉祠
之若靡之永也斯非寔之明效哉孔子曰邦无道其默
足以容世之不幸莫大于使人默予故曰观人以彰可
以识世盖言晋也亦谓登非徒默者也世不可使人默
亦不可使人不默何也溺于显则廉耻之道丧廉耻丧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7b 页 WYG1409-0790d.png
则政坏政坏则风不激故风者生于政者也政视其施
思而永之必寔焉彰此激扬之先也许君得之矣夫嵇
康者亦晋之闻也乃卒不免于刑戮诗曰昔惭柳下今
愧孙登鸟兽之见毕弋莫不高翔疾走者知二者祸巳
也及冥于所欲鲜有能免焉者何也见欲而不见祸也
故曰不习为吏视已成事乃人自不必绝妻子污埋如
登也能如河上公诸人自足免于世矣然而罕焉岂以
激之者寡也乃今人非惟不之激顾悻悻曰风奚益于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8a 页 WYG1409-0791a.png
世讵不大可诧也哉知县赵钺曰啸台傍故有思亲聚
远二亭百泉南有秾翠亭咸圯监察公曰咸复焉然孙
祠之馀材材咸无扰于官民又曰是役也按察佥事刘
君寔襄之云许君名完丹徒县人刘名泽济宁州人正
德十年夏五月北郡李梦阳记记之日落成日也
  曲江亭碑(李梦阳/)
赣江北奔入彭蠡湖千里犹建瓴也至丰城也触矶头
冈则俛而东南折数里始北达奔也登其冈望尽见其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8b 页 WYG1409-0791b.png
奔北俛折之势于是智者悟其理勇者宛其气仁者坚
其塞速者纡其谋亢者抑其志是故古之贤人才士生
其乡也游息增益其所不能过之登也依徐缱绻而弗
之忍去也故此夜扁舟之咏则有新安之朱矶山杖屦
之章则有义山之李读书往来其地则有雪坡之姚夫
三人者非世之所谓贤人才士耶是江也既与其咏章
而往来也则三人者不可不于其地祠之明矣正德七
年夏五月予巡视丰城登冈望江曲之势见其上有祠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9a 页 WYG1409-0791c.png
也而非其鬼乃立使去其鬼而作三先生主妥于其内
及余还也则知县吴嘉聪业又作二亭祠后其最后亭
有阁又最高登之益足以尽此江奔北俛折之势夫理
以曲贱势以曲贵孟子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谓
理也何也智有所不役勇有所不用谋有不径情志有
不直遂仁有乘其定以验其塞故曲者势也终而必北
者非势也故曰知水者可与言道登斯亭也谒三先生
之祠而览其势之所以殆有取于予言哉殆有取于予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9b 页 WYG1409-0791d.png
言哉
  管仲鲍叔庙碑(明屠隆/)
颍上祠管仲鲍叔礼也旧志管子颍上人盖本之史记
今邑有管仲墩相传为管仲故里而不言鲍叔颍上人
近考之张处度注列子谓管仲鲍叔并颍上人也处度
在晋去春秋七雄时不甚远旧志必有据矣又考齐人
物志无鲍叔则鲍叔为颍上人信乎由管仲至于今数
千年邑无祠邑人之不好事也如此哉颍故无山川陂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0a 页 WYG1409-0792a.png
池林麓亭榭昔人名迹可资游览又苦古今人物寥寥
甚也鸿荒而后秀异之气无地无之而颍独若尔寥寥
也览物好古之士至此萧条悲焉仅仅有管鲍二子成
名列国标胜于兹固前史之艳美而豪杰旷士之所奔
也而且罔为之建祠血食岂维典礼有阙即乌睹雅致
哉土风诚朴民习惷鄙士鲜德让则典礼阙也又俗不
兴于雅道也不佞承乏兹邑德多凉焉日斤斤不遑抵
官之明年始得修学宫制祭器稍葺南北坛壝示士民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0b 页 WYG1409-0792b.png
以礼既筑东门河堤劖菽碑创绿波亭邑稍增胜于是
捐俸褒金不给则以士民所乐助为两公祠吁嗟乎夫
学士无轻议管子也盖当是时冠带之国棋布焉莫不
以其骁雄桀骜之气争长不下管子夹辅齐侯约束列
国列国雷动而赴之计其所展布鸿鬯郁烈哉世人往
往以器小訾焉夫令管子当仲尼则器小令与后世人
物絜长较短何如耶后世袜线之士动辄张口依之乎
孔孟谓管晏卑卑无奇此平居抵掌可尔令身为之何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1a 页 WYG1409-0792c.png
论匡合即群百夫麾盖之下乱矣吁嗟乎管子者奈何
可轻议也抑不佞于鲍叔又感焉夫绵绵之葛在于中
野良工得之则絺绤不得则稿死士不得相知则没世
而文采不见管子信才贤微鲍叔则齐国一累囚尔故
仲之所为鸿鬯郁烈者皆叔有矣是以君子贵叔也世
称相知皦日要盟青松指心不斯须而掉臂去之则市
道也叔之家犬宁食其馀乎是不佞之所重感也则祠
鲍叔抑又可以风矣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1b 页 WYG1409-0792d.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