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五十五
卷六百五十五 第 1a 页 WYG1409-07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卷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五十五
            明 贺复徵 编
碑十四(议论/帝王)
  涂山铭(唐柳宗元/)
 惟夏后氏建大功定大位立大政勤劳万邦和宁四
 极威怀之道仪刑后王当乎洪流方割灾被下土自
 壶口而导百川大功建焉虞帝髦期顺承天历自南
卷六百五十五 第 1b 页 WYG1409-0776b.png
 河而受四海大位定焉万国既同宣省风教自涂山
 而会诸侯大政立焉功莫崇乎禦大灾乃赐玄圭以
 承帝命位莫尊乎执大象乃辑五瑞以建皇极政莫
 先乎齐大统乃朝玉帛以混经制是所以承唐虞之
 后垂子孙之丕业立商周之前树帝王之洪范者也
 呜呼天地之道尚德而右功帝王之政崇德而赏功
 故尧舜至德而位不及嗣汤武大功而祚延于世有
 夏德配于二圣而唐虞让功焉功冠乎三代而商周
卷六百五十五 第 2a 页 WYG1409-0777a.png
 让德焉宜乎立极垂统贻于后裔当位作圣著为世
 准则涂山者功之所由定德之所由济政之所由立
 有天下者宜取于此追维大号既发华盖既狩方岳
 列位奔走来同山川守神莫敢遑宁羽旄四合衣裳
 咸会虔恭就列俯偻听命然后示之以礼乐和气周
 洽申之以德刑天威震耀制立谟训宜在长久厥后
 启征有扈而夏德始衰羿距太康而帝业不守皇祖
 之训不由人亡政坠卒就陵替向使继代守文之君
卷六百五十五 第 2b 页 WYG1409-0777b.png
 又能绍其功德修其政统卑宫室恶衣服拜昌言平
 均赋入制定朝会则诸侯常至而天命不去矣兹山
 之会安得独光于后与是以周穆遐追遗法复会于
 是山声垂天下亦绍前轨用此道也故余为之铭庶
 后代朝诸侯制天下者仰则于此其辞曰
惟禹体道功厚德茂会朝侯卫统一宪度省方宣教化
制殊类咸会坛位承奉仪矩礼具乐备德容既孚乃举
明刑以弼圣谟则戮防风遗骨专车克明克威畴敢以
卷六百五十五 第 3a 页 WYG1409-0777c.png
渝宣昭黎宪耆定混区传祚后胤丕承帝图涂山岩岩
界彼东国惟禹之德配天无极即山刋碑贻后训则
  沛国汉原庙铭(柳宗元/)
 昔在帝尧光有四海元首万邦时则舜禹稷卨佐命
 垂统股肱天下圣德未衰而内禅元臣继天而受命
 四姓承休迭有中邦五神环运炎德复起周道削灭
 秦德暴戾皇天畴庸审厥保承乃命唐帝之后振而
 兴之又俾元臣之后翊而登之所以绍复丕绩不坠
卷六百五十五 第 3b 页 WYG1409-0777d.png
 厥祀故曲逆起为策士辅成帝图吐谋洞灵奋奇如
 神舜之胄也汝阴脱帝密网摧虏暴气扶乘天休运
 行嘉谋禹之苗也酂侯保绥三秦控引汉中宏器廓
 度以大帝业卨之裔也淮阴整齐天兵导扬灵威覆
 赵夷魏拔齐殄楚平阳破三秦虏魏王绛侯定楚地
 固刘氏皆稷之裔也克复尧绪昭哉甚明天意若曰
 建大德者必唐帝之胄故汉氏兴焉翼炎运者必唐
 臣之孙故群雄登焉是以高帝诞膺圣祚以垂德厚
卷六百五十五 第 4a 页 WYG1409-0778a.png
 探昊穹之奥旨载幽明之休祐杀白帝于大泽以承
 其灵建赤旂于沛邑以昭其神假手于嬴以混诸侯
 凭力于项以离关东奉缵尧之元命而四代之后咸
 献其用得乘木之大统而秦楚之盛不保其位既建
 皇极设都咸阳抚征四方训齐天下乃乐沛公以追
 造邦之本乃歌大风以昭武成之德乃奠旧都以壮
 王业之基生为汤沐之邑没为思乐之地且曰万岁
 之下魂游于此惟兹原庙沛公之旧也祭蚩尤于是
卷六百五十五 第 4b 页 WYG1409-0778b.png
 庭而赤精降导灵命于是邦而群雄至登布衣于万
 乘而子孙得以绩其绪化环堵为四海而黎元得以
 安其业基岱岳之高源洪河之长蓄灵拥休此焉发
 迹盖以道备于是而后行之天下制成于是而后广
 之宇内天下备其道而神复乎本宇内成其制而心
 怀于旧宜其正名以表功用成其始俾生灵尽其敬
 焉陈本以宅神用成其终俾生灵尽其慕焉故高帝
 定位建兹閟宫惠皇嗣服爰立清庙绵越千祀至今
卷六百五十五 第 5a 页 WYG1409-0778c.png
 血食此所以成终而成始也且夫以断蛇之威安知
 不运其密用佐岁功以流泽欤以约法之仁安知不
 流其神眷相旧邦之遗黎欤以绍唐之馀庆隆天之
 遗烈安知不奋其神化大祐于下土欤然则展敬乞
 灵乌可巳也铭于旧邑以迪天命其辞曰
荡荡明德时惟放勋揖让而退祚于后昆群蛇辅龙以
翊天门登翼炎运唐臣之孙秦网既离鹿骇东夏长蛇
封豕蹈跃中野天复尧绪钟祐于刘赫矣汉祖播兹皇
卷六百五十五 第 5b 页 WYG1409-0778d.png
猷扬旂沛庭约从诸侯豪暴震叠威声布流总制虎臣
委成良畴剿殄霸楚遂荒神州区宇怀濡黔黎辑柔表
正万国炎灵用休定宅咸阳以都上游留观本邦在镐
如周穆穆惠王宗湮克承崇崇沛宫清庙是凭原念大
业肇经兹地乃专元命亦举严祀建旂衅鼓遂据天位
魂游故都永介丕址焕列唐典严恭罔坠勒此休铭以
昭本始
  禹穴碑铭(郑鲂/)
卷六百五十五 第 6a 页 WYG1409-0779a.png
 惟帝圣世时必有符命在昔黄帝始受河图而定王
 箓宓羲得神蓍而垂皇策尧配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舜继成六德文王获赤雀丹书而演道定谟予亦以
 谓禹探其穴得开世之符而成乎水功夫神人合谋
 而行变化天地定位阴阳潜交五行迭主斗建司节
 岳尊山而渎长川乃至日星风雷祯祥秘奥三纲五
 纪万乐百礼人人物物各由身生无非玄功冥持至
 数㳷合以及之者王者奉天而行故圣神焉帝皇焉
卷六百五十五 第 6b 页 WYG1409-0779b.png
 彼圣如仲尼有德而无应故位止于旅人福勿及生
 灵乃叹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巳矣夫然后知元
 命者轩后命者羲受命者曰唐与虞成命者禹备命
 者文仲尼不受命乃假人事而言故有宗予之说后
 代无作焉立言者一仁义以束世教瞆蚩蚩使绝
 其非望使业之外存而不论予读夏书无是说司马
 子长自叙始云登会稽探禹穴不然万𥜥何传焉感
 矣苍山之潴呀如渊如陵徙谷迁此中不骞雨洗烟
卷六百五十五 第 7a 页 WYG1409-0779c.png
 空㰹然莫穷噫寔禹迹之所始终唐兴二百八祀宝
 历丙午秋九月予从事于是邦感上圣遗轨而学者
 无述作禹穴碑廉察使旧相河南公见而铭之曰
禹穴宜载夏与秦胡为而不载古而不载迁与郑胡为
而载予以谓天德统万止言其盖地德统万止言其载
尧德统万止言其大千川万山皆禹之会一符一穴不
足为最故夏与秦俱不之载而人以之昧虽山之坚虽
洞之濊有时而堙有时而兑岁其万千风雨涛汰亡其
卷六百五十五 第 7b 页 WYG1409-0779d.png
□呀丛是荟郑与迁斯碑斯载斯时之赖
  禹庙碑(明李梦阳/)
 李子游于禹庙之台览长河之防孤城古宫平沙四
 漫遐睇故流北尽碣石九派湮淤云草浩浩于是怆
 然而悲曰嗟乎予于是知王霸之功也霸之功驩久
 之疑王之功忘久之思昔者禹之治水也导川为陆
 易𡰈为宁地以之平天以之成去巢就庐而粒而耕
 生生至今者固其功也所谓万世永赖者也然问之
卷六百五十五 第 8a 页 WYG1409-0780a.png
 耕者勿知粒者勿知庐者勿知宁者勿知陆者勿知
 故曰王之功忘譬之天生物而物忘之泳者忘其川
 栖者忘其枝民者忘其圣人非忘之也不知之也不
 知自忘及其菑也号呼而所恤于是智者则指之所从
 来而庙者兴矣河孟津东也蹙旷肆悍势犹建瓴堤
 堰一决数郡鱼鳖于是昏垫之民匍匐诣庙稽首号
 曰王在吾奚溺而防丁堰夫桩户草门输筑困苦则
 又各诣庙稽首号曰王在吾奚役斯所谓思也故不
卷六百五十五 第 8b 页 WYG1409-0780b.png
 忘不大不思不深深莫如地大莫如天王之道也霸
 者非不功也然不能使之不忘而不能使之不疑何
 也不忘者小小则近近则浅浅则疑如秦穆赐食膳
 马肉酒是也夫天下未闻有庙桓文者也故曰予观
 禹庙而知王霸之功也或问汤文不庙李子曰圣人
 各有其至尧仁舜孝禹功汤义文王之忠周公之才
 孔子之学是也夫功者切乎菑者也大梁以菑故是
 故独庙禹是时监察御史澶州王子会按河南登台
卷六百五十五 第 9a 页 WYG1409-0780c.png
 四顾乃亦怆然而悲曰嗟乎予于是而知功之言徵
 也吾少也尝览蹑州城眺沧渤南目大梁之墟乃今
 历三河揽淮泗极洪流而尽滔滔使非有神者主之
 桑而海者久矣尚能粒耶耕耶庐耶能𡰈者宁耶川
 者陆耶嗟乎予于是而知功之言徵也所谓微禹吾
 其鱼者耶所谓美哉勤而不德者耶于是饬所司葺
 其庙而属李子碑焉王子名溱以嘉靖元年春按河
 南明年秋代去乃李子则为迎送神辞三章俾祭者
卷六百五十五 第 9b 页 WYG1409-0780d.png
 歌之以侑神焉其辞曰
天门兮显辟赫赤赤兮云吐窈黄屋兮陆离灵总总兮
上下羌若来兮倏不见不见兮奈何望美人兮徒怨苦
横四海兮怒波 右迎神
絙弦兮镗鼓神不来兮谁怒执河伯兮显戮饬阳侯兮
清路灵电霭兮来至风泠泠兮堂户舞我兮我醑尸既
饱兮颜酡惠我人兮乃土乃粒日云暮兮尸奈何 右
降神
卷六百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1409-0781a.png
风九河兮涛暮云曀曀兮昏雨王驾凤兮骖文鱼龙翼
翼兮两旟怅佳期兮难屡心有爱兮易离爱君兮思君
肴芳兮酒芬君归来兮庇我民 右送神
  汉悯帝碑(邵宝/)
世有存之足以为乱贼之戒者君子存之其有宜毁而
不毁则无以惩夫人而示天下后世君子在所必毁也
于其毁也而有所易黜其不正以归于正者君子则以
义起焉此皆关于万世之纲常而不专为往事之褒贬
卷六百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1409-0781b.png
系天下之公论而非一人之私心也古今篡窃之雄首
称曹魏其恶有不待论者始其为禅受也寔在许之繁
城宝自领郡得达观其故都有坛焉曰禅受皆誇诩之
迹有碑焉曰禅受皆矫诬之词千载而下指而笑之有
不谋而同心者在此所谓存之足以为乱贼之戒者存
之可也其地有庙以祠魏文南面帝服俨然临之虽易
姓改物彼亦有不能泯者然当其亲谋篡窃之地而顾
乃庙祀不朽若以为当然则凡彼之所谋以欺后世者
卷六百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1409-0781c.png
皆隳其计中矣吾恐儒先笔削之旨终托之于空言乱
臣贼子将益无所忌此所谓不毁则无以惩夫人而示
天下后世者毁之可也然坛与碑尚存而独毁其庙则
他日必有沿袭而复举以奉之者岂可以为奸雄万世
之戒哉故因易所祠以祠汉之悯帝而以其臣孔融配
焉若将驱逐而亟反之使奸雄之徒不得庙食于其土
此所谓因其毁也而有所易黜邪以归正以义起之者
也盖悯之孱弱势同寄生然犹为天下之君融虽短于
卷六百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1409-0781d.png
才学而忠言义色至不容于贼操亦足以愧夫北面称
臣上表劝进者矣帝不称献而称悯从昭烈所谥且汉
之君非魏之所得谥也凡此皆所谓以义而起者呜呼
君臣之分有大防焉顺逆之际有大法焉彼奸邪之所
以不敢动于恶即动焉犹必曲为文饰者岂独惧天下
将攻之哉亦以大防大法之所在虽后世有不得而逃
焉故也若曹氏之于汉非欤惜乎当时郡国之中既无
一人仗义执言扬旗伐鼓以讨其篡窃之罪而在廷在
卷六百五十五 第 12a 页 WYG1409-0782a.png
野又无一人登西山蹈东海以明大义于天下岂非畏
威附势使然乎至于后世之君子亦以空言无补因仍
苟且忽天下之大防而不顾抑独何哉正名分垂世教
此吾辈读春秋学孔子者事也况职在守土乎故为之记
 
 
 
 
卷六百五十五 第 12b 页 WYG1409-0782b.png
 
 
 
 
 
 
 
 文章粹体汇选卷六百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