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二十九
卷六百二十九 第 1a 页 WYG1409-058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二十九
            明 贺复徵 编
述二
  陆歙州述(唐李翱/)
吴郡陆参字公佐生于世五十七年明于仁义之道可
以化人厚风俗者馀三十年连事观察使不能知退居
于田者六七年繇侍御史入为祠部员外二年出刺歙
卷六百二十九 第 1b 页 WYG1409-0588d.png
州卒于道贞元十八年四月二十日也凡人之所不能
穷者必推之于天天之注膏雨也人之心以为生旱苗
然也雨与苗运相违或雨于海或雨于山旱苗不得仰
其泽惟人也亦然天之生俊贤也人之心以为拯憔悴
之人然也贤者与憔悴之人时不合或死于野或得其
位而道不能行憔悴之人不得被其惠膏雨之降也适
然惟贤者之生于时也亦然运相合旱苗仰其泽憔悴
之人赖其力傅说甘盘尹吉甫管夷吾之类也时弗合
卷六百二十九 第 2a 页 WYG1409-0589a.png
膏雨降虽终日贤哲生虽比肩旱苗之不救百姓之弗
赖颜子子思孟轲董仲舒之类也故贤哲之生自有时
百姓之赖其力天也不赖其力亦天也呜呼公佐之官
虽列于朝虽刺于州其出入始二年道之不行与居于
田时弗差也公佐之贤虽日闻其德行亦未必昭昭然
闻于天子公佐是以不得其职出刺一州又短命道危
而死天下之人未蒙其德固宜然也则天之生君也授
之以救人之道不授之以救人之位如膏雨之或雨于
卷六百二十九 第 2b 页 WYG1409-0589b.png
海或降于山旱苗之不沐其泽者均也故君之不得其
位以行其道者命也其亦不足于心者耶得是道者穷
居于野非所屈冠冕而相天下非所伸其何有不足于
心者耶
  双节述(明朱廷立/)
呜呼袁第双节者谓徐氏也徐归于袁而劝其夫纳其
妹副焉已袁君亡徐指其所居曰天乎此吾死所也愿
须臾无死以抚袁孤复顾其妹曰汝之归袁七越月也
卷六百二十九 第 3a 页 WYG1409-0589c.png
汝行汝志焉则应之曰吾之志姊之志也愿须臾无死
相姊以抚袁孤于是晨夕煦煦相与事酒浆治丝麻躬
织纴内给外饷以是家政日益就绪袁孤日长益克承
父志矣一日徐疾曰吾今可以见君子于九京矣未几
妹疾亦曰吾今可以见君子于九京矣则先后赍志殁
焉乡人称羡曰贤哉二节妇同节难矣又同胞也不大
难乎不即死以伤其胤不后死以违其夫不大难乎吾
尝读列女传辄掩卷叹息以为斯人不可复得岂图见
卷六百二十九 第 3b 页 WYG1409-0589d.png
双节之事奇伟殊绝犹有过之者乎说者谓光岳气分
士无完禀故无完节若双节者顾弗然耶究其故非有
古人之书引之于其前今人之势迫之于其后而其所
为有出丈夫子之所不及者曷以乎二南之诗且陈妇
人女子之美以为难化者且然则公卿大夫士无论也
今乃反之又曷以乎礼失而求诸野今道而求诸闺梱
之间耶此所以重可哀也双节盖棺矣采风者犹未闻
于朝载诸史以垂诸后则后此可知也呜呼曲谨小善
卷六百二十九 第 4a 页 WYG1409-0590a.png
多标榜于都会欢嚣之地峻节朴行每沦没于山涧寂
寞之滨其所由来者久矣吾之哀也独双节已哉
  夜坐自述(张鼐/)
性不解治生客居更腊旅馆四壁立金马门吏故善贫
月俸所入裁给薪水间损其一二供佛如来灯为儿子
祈福马上时携百钱遇贫儿号者辄量施之长安肉价
颇高独韭腐与南方相当能甘澹素食小奚奴经月不
尝肉味间日谨闭门或无过客则科头坐斗室不衫不
卷六百二十九 第 4b 页 WYG1409-0590b.png
袖啜茶以供冷腹至终日突不黔性所适也或俸钱所
入略赢辄分之书贾贷其直之半而读之贾人徵利局
龊不堪则倾囊而应大率囊累累空者多坐此夜惟一
榻一衾独故乡同志者至则抵足而寝论古今之概夜
分不倦客来无论新故度是日有酒数升则欣欣强之
坐且语且嚼倒瓶而止遇交际劳攘笔墨繁困则子夜
焚香诵楞严经一两段性鲁故不甚解聊以淘汰渣滓
而已长安有僧号自南僻居城之西隅以清静自胜散
卷六百二十九 第 5a 页 WYG1409-0590c.png
堂后时往过偕论奢靡观渠又能从世法内下无碍转
语每一往复豁然参解若渴人之饮醍醐似此客居几
忘年月每念为诸生时杜门不通世事于世颇不宜而
独好读书至钱不得裹纸中山妻操作枵腹相视乃始
为谭经佣以糊其口又不肯误人子弟好行其直非分
所得或得之有故者不屑向俗人作较量往往唾千金
于涂傲然不顾其食贫固宜第拙此一事而幸不没我
恬澹所好今来长安中遵而行之粗能自乐向令当曰
卷六百二十九 第 5b 页 WYG1409-0590d.png
略有徵逐妄想转念堕落涓涓江河决坊谁砥是今日
客子冷落大为一身苦海矣忆吾执友郁孝廉先生之
言曰书生解为文宁解为人亦犹是也先定其草稿而
后真焉蔑不工矣先生没十二年此语至今耿耿也余
不忘先生之言其敢忘我诸生时耶
  道光和尚述(贺复徵/)
先宪副昔宦夔门闻师戒行延之云安之慧日寺讲法
华经天花坠飞大者如掌万目恭睹诧为希有如是者
卷六百二十九 第 6a 页 WYG1409-0591a.png
三日其时为天启甲子四年六月也越岁乙丑予入蜀
悉其事寄以诗曰袈裟本无住飞锡在禅林凉月每相
对高云去不禁人间甘行苦世外息心深趺坐传清梵
天花散妙音未几师南游晤予于后湖别墅云往星源
之花山修六度净社予送以诗曰身是法王子人称大
辨才慈悲弘六度语默具西来其二曰丹阳郭里舟白
岳岩前寺去住本无心了此一大事其三曰惠远非逃
世深公宁买山齐云岩上路何日共跻攀先宪副为郎
卷六百二十九 第 6b 页 WYG1409-0591b.png
南都师从白岳柱杖来相见道故且为欢喜适蜀人王
太史徐玺卿皆欲留之常住与先宪副相商于乌龙潭
上规摹数武结道光庵挂师锡焉嗣后先宪副入粤归
吴十年之间师岁一至丹阳为故事不啻白香山之如
满苏长公之参寥也不幸先宪副见背四方多事师依
杜将军下吴门过娄江走云间海上不如意复至丹阳
余奉师于城西之六度庵先宫保中冷公为之倡首请
师演说金刚妙经作诗赠之予和以诗曰妙舌能令万
卷六百二十九 第 7a 页 WYG1409-0591c.png
法降不从故纸漫钻匆壁间息影宗初祖床下筹时拜
老庞俗谛欲除归圣谛佛幢时引散魔幢岷山一滴真
源水直下巫卢注大江宫保公结静室于净香池后为
师焚修予辈亦喜师有住足地而师竟逝矣尝与师订
予于自锄园后设双榻与师结夏其中为予弟子开示
楞严指归一扫言诠诸障师为首肯奈予心杂而懒当
面错过至今为之悲恨至师大指诸公俱已详言故不
具述惟述愚父子与师一段因缘以见师昔日之为蜀
卷六百二十九 第 7b 页 WYG1409-0591d.png
人今日之为吴人而先宪副为之始宫保公为之终他
日当识之三生石上可耳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