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十六
卷六百十六 第 1a 页 WYG1409-043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十六
            明 贺复徵 编
书志一
 复徵曰志如身之有痣著形迹以垂久远也 吴讷
 曰自汉书有礼乐刑法等志而志之义所由见直曰
 志者省文也至于墓志另为一体
  礼书(汉司马迁/)
卷六百十六 第 1b 页 WYG1409-0437d.png
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
哉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
人性而作仪其所繇来尚矣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
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
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人体安驾乘为之
金舆错衡以繁其饰目好五色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
能耳乐钟磬为之调谐八音以荡其心口甘五味为之
庶羞酸咸以致其美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
卷六百十六 第 2a 页 WYG1409-0438a.png
意故大路越席皮弁布裳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
其淫侈救其彫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
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
有节文仲尼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周衰
礼废乐坏大小相踰管仲之家兼备三归循法守正者
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自子夏门人之高弟
也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
心战未能自决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
卷六百十六 第 2b 页 WYG1409-0438b.png
俗乎孔子曰必也正名于卫所居不合仲尼没后受业
之徒沈湮而不举或适齐楚或入河海岂不痛哉至秦
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
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
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扺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
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孝文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
孝文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猊无益于治躬化谓何
耳故罢去之孝景时御史大夫晁错明于世务刑名数
卷六百十六 第 3a 页 WYG1409-0438c.png
干谏孝景曰诸侯藩辅臣子一例古今之制也今大国
专治异政不禀京师恐不可传后孝景用其计而六国
畔逆以错首名天子诛错以解难事在袁盎语中是后
官者养交安禄而已莫敢复议今上即位招致儒术之
士令共定仪十馀年不就或言古者太平万民和喜瑞
应辨至乃采风俗定制作上闻之制诏御史曰盖受命
而王各有所繇兴殊路而同归谓因民而作追俗为制
也议者咸称太古百姓何望汉亦一家之事典法不传
卷六百十六 第 3b 页 WYG1409-0438d.png
谓子孙何化隆者闳博治浅者褊狭可不勉与乃以太
初之元改正朔易服色封泰山定宗庙百官之仪以为
典常垂之于后云礼繇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
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
义以分之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
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稻粱
五味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茝所以养鼻也钟鼓管弦所
以养耳也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疏房床第所以养体
卷六百十六 第 4a 页 WYG1409-0439a.png
也故礼者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辨也所谓辨者
贵贱有等长少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故天子大路
越席所以养体也侧载臭茝所以养鼻也前有错衡所
以养目也和鸾之声步中武象骤中韶濩所以养耳也
龙旂九斿所以养信也寝兕持虎鲛韅弥龙所以养威
也故大路之马必信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孰
知夫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孰知夫轻费用之所
以养财也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礼义
卷六百十六 第 4b 页 WYG1409-0439b.png
文理之所以养情也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
为见若者必害怠惰之为安若者必危情胜之为安若
者必灭故圣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
则两失之矣故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墨者将使人
两失之者也是儒墨之分治辨之极也彊固之本也威
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繇之所以一天下臣诸侯
也弗繇之所以捐社稷也故坚革利兵不足以为胜高
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繇其道则
卷六百十六 第 5a 页 WYG1409-0439c.png
行不繇其道则废楚人鲛革犀兕所以为甲坚如金石
宛之钜铁施钻如蜂虿轻利剽遫卒如熛风然而兵殆
于垂涉唐昧死焉庄蹻起楚分而为四参是岂无坚革
利兵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汝颍以为险江汉
以为池阻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然而秦师至鄢郢举
若振槁是岂无固塞险阻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
也纣剖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杀无辜时臣下懔然莫
必其命然而周师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是岂
卷六百十六 第 5b 页 WYG1409-0439d.png
令不严刑不峻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古者之
兵戈矛弓矢而已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诎城郭不集沟池
不掘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固者
无他故焉明道而均分之时使而诚爱之则下应之如
景响有不繇命者然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故刑一
人而天下服罪人不尤其上知罪之在已也是故刑罚
省而威行如流无他故焉繇其道故也故繇其道则行
不繇其道则废古者帝尧之治天下也盖杀一人刑二
卷六百十六 第 6a 页 WYG1409-0440a.png
人而天下治传曰威厉而不试刑措而不用天地者生
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
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
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故王
者天太祖诸侯不敢怀大夫士有常宗所以辨贵贱贵
贱治得之本也郊畴乎天子社至乎诸侯函及士大夫
所以辨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钜者钜宜小者小故有
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
卷六百十六 第 6b 页 WYG1409-0440b.png
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有特牲而食者不得立宗庙
所以辨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大飨上玄尊
俎上腥鱼先太羹贵食饮之本也大飨上玄尊而用薄
酒食先黍稷而饭稻粱祭哜先大羹而饱庶羞贵本而
亲用也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
太一是谓太隆故尊之上玄尊也俎之上腥鱼也豆之
上太羹一也利爵弗啐也成事俎弗尝也三宥之弗食
也大昏之未废齐也太庙之未内尸也始绝之未小敛
卷六百十六 第 7a 页 WYG1409-0440c.png
一也大路之素帱也郊之麻絻丧服之先散麻一也三
年哭之不反也清庙之歌一唱而三叹县一钟尚拊膈
朱弦而通越一也凡礼始乎脱成乎文终乎税故至备
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复情以归太一天地以
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
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
太史公曰至矣哉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益损也
本末相顺终始相应至文有以辨至察有以说天下从
卷六百十六 第 7b 页 WYG1409-0440d.png
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小人不能则也
礼之猊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弱其猊诚大矣
擅作典制褊陋之说入焉而嗛其猊诚高矣暴慢恣睢
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坠故绳诚陈则不可欺以曲
直衡诚县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错则不可欺以方
圆君子审礼则不可欺以诈伪故绳者直之至也衡者
平之至也规矩者方圆之至也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
不法礼者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
卷六百十六 第 8a 页 WYG1409-0441a.png
之士礼之中能思索谓之能虑能虑勿易谓之能固能
虑能固加好之焉圣矣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
日月者明之极也无穷者广大之极也圣人者道之极
也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
文猊繁情欲省礼之隆也文猊省情欲繁礼之杀也文
猊情欲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礼之中流也君子上
致其隆下尽其杀而中处其中步骤驰骋广骛不外是
以君子之性守宫庭也人域是域士君子也外是民也
卷六百十六 第 8b 页 WYG1409-0441b.png
于是中焉旁皇周浃曲直得其次序圣人也故厚者礼
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
  乐书(司马迁/)
太史公曰余每读虞书至于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
肱不良万事堕坏未尝不流涕也成王作颂推已惩艾
悲彼家难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君子不为约
则脩德满则弃礼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
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传曰治定功成礼乐乃兴海
卷六百十六 第 9a 页 WYG1409-0441c.png
内人道益深其德益至所乐者益异满而不损则溢盈
而不持则倾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
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
采风俗恊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天子躬于明
堂临观而万民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以饰厥性故云
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声兴而士奋郑卫之曲动
而心淫及其调和谐合鸟兽尽感而况怀五常含好恶
自然之势也治道亏缺而郑音兴起封君世辟名显邻
卷六百十六 第 9b 页 WYG1409-0441d.png
州争以相高自仲尼不能与齐优遂容于鲁虽退正乐
以诱世作五章以刺时犹莫之化陵迟以至六国流沔
沈佚遂往不返卒于丧身灭宗并国于秦秦二世尤以
为娱丞相李斯进谏曰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
惧也轻积细过恣心长夜纣所以亡也赵高曰五帝三
王乐各殊名示不相袭上自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欢
喜合殷勤非此和说不通鲜泽不流亦各一世之化度
时之乐何必华山之騄耳而后行远乎二世然之高祖
卷六百十六 第 10a 页 WYG1409-0442a.png
过沛诗三侯之章令小儿歌之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
歌舞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所增更于乐府习常𨽻旧
而已至今上即位作十九章令侍中李延年次序其声
拜为恊律都尉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
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多尔雅之文汉
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
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世多有故不论又
卷六百十六 第 10b 页 WYG1409-0442b.png
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歌曲曰太一
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沬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
匹兮龙与友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次作以为
歌歌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
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中尉汲黯进曰凡王者作
乐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马诗以为歌恊
于宗庙先帝百姓岂能知其音耶上默然不说丞相公
孙弘曰黯诽谤圣制当族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
卷六百十六 第 11a 页 WYG1409-0442c.png
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
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
乐者音之所繇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是故其哀
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
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
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
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故礼以导其志
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
卷六百十六 第 11b 页 WYG1409-0442d.png
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
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
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
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
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惉滞之音矣宫乱则荒其
君骄商乱则搥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
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
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
卷六百十六 第 12a 页 WYG1409-0443a.png
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
而不可止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
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
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
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
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
非极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
卷六百十六 第 12b 页 WYG1409-0443b.png
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
矣是故先生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
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感于物而动性之颂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
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已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
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
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
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
卷六百十六 第 13a 页 WYG1409-0443c.png
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寡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是故先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
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
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
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者为
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猊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
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
卷六百十六 第 13b 页 WYG1409-0443d.png
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乐繇中
出礼自外作乐繇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
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
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
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
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大乐与天
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
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
卷六百十六 第 14a 页 WYG1409-0444a.png
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
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故钟鼓
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诎信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
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袭
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
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乐者天
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
皆别乐繇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
卷六百十六 第 14b 页 WYG1409-0444b.png
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
之容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若夫
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于山川
鬼神则此所以与民同也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
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辨者其礼具干戚之舞非备乐也
亨孰而祀非达礼也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
相袭礼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
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
卷六百十六 第 15a 页 WYG1409-0444c.png
也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也春作夏长仁也秋敛
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
礼者辨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作礼以配
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天尊地卑君臣定矣高卑已陈
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
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
别也地气上隮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
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煖之以日月而百物化
卷六百十六 第 15b 页 WYG1409-0444d.png
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
别则乱登此天地之情也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
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著太
始而礼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
静者天地之閒也故圣人曰礼云乐云昔者舜作五弦
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
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
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级远其治民佚者其舞
卷六百十六 第 16a 页 WYG1409-0445a.png
行级短故观其舞而知其德闻其谥而知其行泰章章
之也咸池备也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也天地之
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
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
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夫豢豕为酒非
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王因
为酒礼一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
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
卷六百十六 第 16b 页 WYG1409-0445b.png
以象德也礼者所以闭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
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哀乐之分皆以礼终乐
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
始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所谓大路者天子之舆也龙
旂九旒天子之旌也青黑缘者天子之葆龟也从之以
牛羊之群则所以赠诸侯也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
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别异礼乐之说贯
乎人情矣穷本知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礼
卷六百十六 第 17a 页 WYG1409-0445c.png
乐顺天地之诚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
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
为昭焉天地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草木
茂区萌达羽翮奋角觡生蛰虫昭苏羽者妪伏毛者孕
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则乐之道归焉耳乐者
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
布筵席陈樽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
有司掌之乐师辩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庙
卷六百十六 第 17b 页 WYG1409-0445d.png
之礼故后尸商祝辨乎丧礼故后主人是故德成而上
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
先有后然后可以有制于天下也乐者圣人之所乐也
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风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
焉夫人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
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焦衰之音作而民思
忧啴缓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
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经正庄诚之音作而民
卷六百十六 第 18a 页 WYG1409-0446a.png
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僻邪散
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
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
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
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
省其文采以绳德厚也类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
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
观其深矣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
卷六百十六 第 18b 页 WYG1409-0446b.png
生物不育世乱则礼废而乐淫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
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广则容奸狭则思欲
感涤荡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凡奸声
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
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
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以类相动也是故君子反情以
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废礼
不接于心术惰慢邪僻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口鼻
卷六百十六 第 19a 页 WYG1409-0446c.png
心知百体皆繇顺正以行其义然后发以声音文以琴
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
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
四时周旋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
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代相
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
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
卷六百十六 第 19b 页 WYG1409-0446d.png
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
观德矣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
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
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
积中而英华发外惟乐不可以为伪乐者心之动也声
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
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
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也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
卷六百十六 第 20a 页 WYG1409-0447a.png
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以情见而义立乐终
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息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
大焉君子曰礼乐不可以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
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
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
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者也治躬则庄敬庄敬
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猊
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
卷六百十六 第 20b 页 WYG1409-0447b.png
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
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猊而民不生易慢
焉德煇动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乎外而民莫不承
顺故曰知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乐也者动
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故礼主其谦乐主其盈
礼谦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礼谦而不进
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故礼有报而乐有反礼得其报
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夫乐者
卷六百十六 第 21a 页 WYG1409-0447c.png
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诸声音形于动静人
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故人不能无乐乐
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故制雅
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纶
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
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是
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
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
卷六百十六 第 21b 页 WYG1409-0447d.png
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
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
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
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信容猊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
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齐中和
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
其齐矣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礼
卷六百十六 第 22a 页 WYG1409-0448a.png
乐可谓盛矣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
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
新乐之如此何也子夏答曰今夫古乐进旅而退旅和
正以广弦匏笙簧合守拊鼓始奏以文止乱以武治乱
以相讯疾以雅君子于是语于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
天下此古乐之发也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淫溺
而不止及优侏儒扰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
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
卷六百十六 第 22b 页 WYG1409-0448b.png
者音也夫乐之与音相近而不同文侯曰敢问如何子
夏答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
疢不作而无祅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
臣以为之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
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诗曰
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
顺克俾俾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此之
谓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与文侯曰敢问溺音者何
卷六百十六 第 23a 页 WYG1409-0448c.png
从出也子夏答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
趣数烦志齐音骜僻骄志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
以祭祀不用也诗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
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
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诗曰诱民
孔易此之谓也然后圣人作为鼗鼓椌楬埙篪此六者
德音之音也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
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所以献酬酳酢也所以官序贵
卷六百十六 第 23b 页 WYG1409-0448d.png
贱各得其宜也此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钟
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
武臣石声硁硁以立别别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死
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
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
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欢欢以立动
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
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宾牟贾侍坐
卷六百十六 第 24a 页 WYG1409-0449a.png
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
答曰病不得其众也咏叹之淫液之何也答曰恐不逮
事也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答曰及时事也武坐致右
宪左何也答曰非武坐也声淫及商何也答曰非武音
也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答曰有司失其传也如非
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
亦若吾子之言是也宾牟贾起免席而请曰夫武之备
戒之已久则既闻命矣敢问迟之迟而又久何也子曰
卷六百十六 第 24b 页 WYG1409-0449b.png
居吾语汝夫乐者象成者也总干而山立武王之
事也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
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
疆五成而分陜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
振之而四伐盛振威于中国也分夹而进事蚤济也久
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且夫女独未闻牧野之语乎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
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
卷六百十六 第 25a 页 WYG1409-0449c.png
杞封殷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
行商容而复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禄济河而西马散
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桃林之野而不复服车甲韬
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率之
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
兵也散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
也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税剑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
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五
卷六百十六 第 25b 页 WYG1409-0449d.png
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祖而割牲
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悌也若
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子
贡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
歌也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所宜请诵其所闻而
吾子自执焉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
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清廉
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
卷六百十六 第 26a 页 WYG1409-0450a.png
宜歌齐夫歌者直已而陈德动巳而天地应焉四时和
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志
之故谓之商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志之故谓之齐
明乎商之诗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诗者见利而让
也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
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居中
矩句中钩累累乎殷如贯珠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
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
卷六百十六 第 26b 页 WYG1409-0450b.png
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子贡问乐
凡音繇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
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
然者也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
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舜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
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
意得万国之驩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
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
卷六百十六 第 27a 页 WYG1409-0450c.png
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
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
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
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
曰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明
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于施惠之
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
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
卷六百十六 第 27b 页 WYG1409-0450d.png
国之声也不可听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
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
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
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师涓鼓而终之平公曰音无
此最悲乎师旷曰有平公曰可得闻乎师旷曰君德义
薄不可以听之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闻之师旷
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乎廊门再
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平公大喜起而为师旷寿反坐
卷六百十六 第 28a 页 WYG1409-0451a.png
问曰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昔者黄帝以大合鬼神
今君德义薄不足以听之听之将败平公曰寡人老矣
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师旷不得巳援琴而鼓之一奏
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
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
三年听者或吉或凶夫乐不可妄兴也
太史公曰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
欲将欲为治也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
卷六百十六 第 28b 页 WYG1409-0451b.png
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
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
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故乐所以内辅正心而外异
贵贱也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琴长八尺一寸
正度也弦大者为宫而居中央君也商张右傍其馀大
小相次不失其次序则君臣之位正矣故闻宫音使人
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
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
卷六百十六 第 29a 页 WYG1409-0451c.png
而好礼夫礼繇外入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
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
则奸邪之行穷内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
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
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礼
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
之容口言仁义之道故君子终日言而邪僻无由入也
  律书(司马迁/)
卷六百十六 第 29b 页 WYG1409-0451d.png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
本焉其于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
百王不易之道也武王伐纣吹律听声推孟春以至于
季冬杀气相并而音尚宫同声相从物之自然何足怪
哉兵者圣人所以讨彊暴平乱世夷险阻救危殆自含
血戴角之兽见犯则校而况于人怀好恶喜怒之气喜
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昔黄帝有涿鹿之
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成汤有南巢
卷六百十六 第 30a 页 WYG1409-0452a.png
之伐以殄夏乱递兴递废胜者用事所受于天也自是
之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
军约赏罚必信卒霸诸侯兼列邦士虽不及三代之诰
誓然身宠君尊当世显扬可不谓荣焉岂与世儒闇于
大较不权轻重猥云德化不当用兵大至窘辱失守小
乃侵犯削弱遂执不移等哉故教笞不可废于家刑罚
不可捐于国诛伐不可偃于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
逆顺耳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百战
卷六百十六 第 30b 页 WYG1409-0452b.png
克胜诸侯慑服权非轻也秦二世宿军无用之地连兵
于边陲力非弱也结怨匈奴絓祸于越势非寡也及其
威尽势极闾巷之人为敌国咎生穷武之不知足甘得
之心不息也高祖有天下三边外畔大国之王虽称藩
辅臣节未尽会高祖厌苦军事亦有萧张之谋故偃武
一休息羁縻不备历至孝文即位将军陈武等议曰南
越朝鲜自全秦时内属为臣子后且拥兵阻阸选蠕观
望高祖时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今陛下仁
卷六百十六 第 31a 页 WYG1409-0452c.png
惠抚百姓恩泽加海内宜及士民乐用征讨逆党以一
封疆孝文曰朕能任衣冠念不到此会吕氏之乱功臣
宗室共不羞耻误居正位当战战慄慄恐事之不终且
兵凶器虽克所愿动亦耗病谓百姓远方何又先帝知
劳民不可烦故不以为意朕岂自谓能今匈奴内侵军
吏无功边民父子荷兵日久朕常为动心伤痛无日忘
之今未能销距愿且坚边设候结和通使休宁北陲为
功多矣且无议军故百姓无内外之繇得息肩于田亩
卷六百十六 第 31b 页 WYG1409-0452d.png
天下殷富粟至十馀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
者乎
太史公曰文帝时会天下新去汤火人民乐业因其欲
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尝至市
井游敖嬉戏如小儿状孔子所称有德君子者邪书曰
七正二十八舍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
成孰万物也舍者日月所舍舍者舒气也不周风居西
北主杀生东壁居不周风东主辟生气而东之至于营
卷六百十六 第 32a 页 WYG1409-0453a.png
室营室者主营胎阳气而产之东至于危危垝也言阳
气之危垝故曰危十月也律中应钟应钟者阳气之应
不用事也其于十二子为亥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
故该也广莫风居北方广莫者言阳气在下阴莫阳广
大也故曰广莫东至于虚虚者能实能虚言阳气冬则
宛藏于虚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故曰虚东至
于须女言万物变动其所阴阳气未相离尚相如胥也
故曰须女十一月也律中黄钟黄钟者阳气踵黄泉而
卷六百十六 第 32b 页 WYG1409-0453b.png
出也其于十二子为子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于下
也其于十母为壬癸壬之为言任也言阳气任养万物
于下也癸之为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故曰癸东至牵
牛牵牛者言阳气牵引万物出之也牛者冒也言地虽
冻能冒而生也牛者耕植种万物也东至于建星建星
者建诸生也十二月律中大吕大吕者其于十二子为
丑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条风
居东北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故曰条风
卷六百十六 第 33a 页 WYG1409-0453c.png
南至于箕箕者言万物根棋故曰箕正月也律中泰簇
泰簇者言万物簇生也故曰泰簇其于十二子为寅寅
言万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南至于尾言万物始生如
尾也南至于心言万物始生有华心也南至于房房者
言万物门户也至于门则出矣明庶风居东方明庶者
明众物尽出也二月也律中夹钟夹钟者言阴阳相夹
厕也其于十二子为卯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其
于十母为甲乙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
卷六百十六 第 33b 页 WYG1409-0453d.png
物生轧轧也南至于氐氐者言万物皆至也南至于亢
亢者言万物亢见也南至于角角者言万物皆有枝格
如角也三月也律中姑洗姑洗者言万物洗生其于十
二子为辰辰者言万物之蜃也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
吹万物而西之轸轸者言万物益大而轸轸然西至于
翼翼者言万物皆有羽翼也四月也律中仲吕仲吕者
言万物尽旅而西行也其于十二子为巳巳者言阳气
之已尽也西至于七星七星者阳数成于七故曰七星
卷六百十六 第 34a 页 WYG1409-0454a.png
西至于张张者言万物皆张也西至于注注者言万物
之始衰阳气下注故曰注五月也律中蕤宾蕤宾者言
阴气幼少故曰蕤痿阳不用事故曰宾景风居南方景
者言阳气道竟故曰景风其于十二子为午午者阴阳
交故曰午其于十母为丙丁丙者言阳道著明故曰丙
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故曰丁西至于弧弧者言万物
之吴落且就死也西至于狼狼者言万物可度量断万
物故曰狼凉风居西南维主地地者沈夺万物气也六
卷六百十六 第 34b 页 WYG1409-0454b.png
月也律中林钟林钟者言万物就死气林林然其于十
二子为未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北至于罚罚者
言万物气夺可伐也北至于参参言万物可参也故曰
参七月也律中夷则夷则言阴气之贼万物也其于十
二子为申申者言阴用事申贼万物故曰申北至于浊
浊者触也言万物皆触死也故曰浊北至于留留者言
阳气之稽留也故曰留八月也律中南吕南吕者言阳
气之旅入藏也其于十二子为酉酉者言万物之老也
卷六百十六 第 35a 页 WYG1409-0454c.png
故曰酉阊阖风居西方阊者倡也阖者藏也言阳气道
万物阖黄泉也其于十母为庚辛庚者言阴气庚万物
故曰庚辛者言万物之辛生故曰辛北至于胃胃者言
阳气就藏皆胃胃也北至于娄娄者呼万物且内之也
北至于奎奎者主毒螫杀万物也奎而藏之九月也律
中无射无射者阴气盛用事阳气无馀也故曰无射其
于十二子为戌戌者言万物尽灭故曰戌
术曰以下生者倍其实三其法以上生者四其实三其
卷六百十六 第 35b 页 WYG1409-0454d.png
法上九商八羽七角六宫五徵九置一而九三之以为
法实如法得长一寸凡得九寸命曰黄钟之宫故曰音
始于宫穷于角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气始于冬至
周而复生神生于无形成于有形然后数形而成声故
曰神使气气就形形理如类有可类或未形而未类或
同形而同类类而可班类而可识圣人知天地识之别
故从有以至未有以得细若气微若声然圣人因神而
存之虽妙必效情核其华道者明矣非有圣心以乘聪
卷六百十六 第 36a 页 WYG1409-0455a.png
明孰能存天地之神而成形之情哉神者物受之而不
能知及其去来故圣人畏而欲存之唯欲存之神之亦
存其欲存之者故莫贵焉
太史公曰故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
母十二子钟律调自上古建律运历造曰度可据而度
也合符节通道德即从斯之谓也
  历书(司马迁/)
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
卷六百十六 第 36b 页 WYG1409-0455b.png
起消息正闰馀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是谓五官
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
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
生所求不匮少皞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
放物祸菑荐至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
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其
后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馀乖次孟
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尧复遂重黎之后不忘旧
卷六百十六 第 37a 页 WYG1409-0455c.png
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
节茂气至民无夭疫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
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夏正以正
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
穷则反本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于
诸侯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
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废
而不统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
卷六百十六 第 37b 页 WYG1409-0455d.png
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邪于终履端于始序则
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邪于终事则不悖其后战
国并争在于彊国禽敌救急解纷而已岂遑念斯哉是
时独有邹衍明于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而亦因秦灭六国兵戎极烦又升至尊之日浅未暇遑
也而亦颇推五胜而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
水而正以十月色尚黑然历度闰馀未能睹其真也汉
兴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虽明
卷六百十六 第 38a 页 WYG1409-0456a.png
习历及张苍时咸以为然是时天下初定方纲纪大基
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袭秦正朔服色至孝文时鲁人公
孙臣以终始五德上书言汉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
服色当有瑞瑞黄龙见事下丞相张苍张苍亦学律历
以为非是罢之其后黄龙见成纪张苍自黜所欲论著
不成而新垣平以望气见颇言正历服色事贵幸后作
乱故孝文帝废不复问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
其天部而巴落下闳运算转历然后日辰之度与夏正
卷六百十六 第 38b 页 WYG1409-0456b.png
同乃改元更官号封泰山因诏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
度之未定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盖闻昔者
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验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
然盖尚矣书缺乐弛朕甚闵焉朕唯未能循明也䌷绩
日分率应水德之胜今日顺夏至黄钟为宫林钟为徵
太簇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自是以后气复正羽声
复清名复正变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
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
卷六百十六 第 39a 页 WYG1409-0456c.png
年年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

 
 
 
 
 
 
卷六百十六 第 39b 页 WYG1409-0456d.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