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百九十五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a 页 WYG1409-028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五百九十五
            明 贺复徵 编
记三十六
  王氏祠堂记(明罗玘/)
弘治二年十月金溪明谷王氏祠堂成其作自元年之
十二月而统其事者廷懋也堂之广楹六之门如堂之
楹而高杀其四之一东西室各四楹器数齐湢庖库具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b 页 WYG1409-0286b.png
在砻石为檐除四周如矩虚其中而甓之矢直砥平无
兴尘泥阴雨若霁阖宗升堂奠位凝肃顾瞻群主若见
若语孝弟之心与涕俱生咸叹曰旧时吾祭不吾兴感
若是也乡人之嚣嚣者曰甚哉王氏田入之饶成此其
易也吾以为不然夫王氏田入之饶孰愈于庙赐之家
禄入乎吾游京师见其藩则拔矣垣则夷矣碑踣而畜
室焉者尽赐庙也问之其子孙不入是者几世矣又其
甚者曰是既鬻矣族其尽夷筑为他氏之宫也至其大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a 页 WYG1409-0286c.png
第以居高轩以游则殚其禄入焉以与戚幸者争为长
雄顾不少惜岂其力独歉于一庙耶盖其先世得无有
贪功之过而滥及于非辜乎其不祀可坐而待也独其
子孙之罪哉而此王氏者吾知之实自宋秘阁校理平
甫五世孙彦远居于此平甫荆国公之弟也当熙宁中
一时小人皆附公敢行苛政以希贵富贵富公所柄也
岂独靳于其弟乎而平甫竟以不显终其身要其心有
切齿于公与小人之所为者此宽厚长者之风而为当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b 页 WYG1409-0286d.png
世所窃笑然不知其固有可久而存者矣而彦远又归
自京陵依故土以居其不忘本根又如此而公之子雱
雱之死无闻焉小人之祀不祀盖亦与贪功多杀者争
入于泯灭而已耳无足论也祠之作庶其在此此天也
夫岂牵于力哉鸣呼人亦孰不欲祀安知贪残苛暴者
其不愈急乎而卒愈促观于此祠亦可少熄矣其族彦
斯诚至是始克来请记吾以是为记亦以公为世劝云
  陈靖献公祠记(李默/)
卷五百九十五 第 3a 页 WYG1409-0287a.png
昔我太祖高皇帝亲御戎马缔造家邦每以扶植纲常
培养士气为首务故虽残元遗孽党桀吠尧犹必曲宥
而全贷之以示万世人臣之义其固以为坚凝基祚奠
安元元非此道无繇也厥后懿文皇太子薨高皇巳有
倦勤之意永惟付托重计深怀隐忧左顾右却赖有二
三荩臣为之羽翼既而天降祸乱靖难师兴钟虡不移
市朝按堵则我太宗文皇帝有再安宗社之功然齐黄诸
人自以身受国恩不敢怀贰骈首就歼宣城陈公迪实
卷五百九十五 第 3b 页 WYG1409-0287b.png
与焉予在词垣时读公事状未尝不掩卷而悲也按公
以洪武乙卯举于京闱辟本郡儒学训导尝为郡草万
寿贺表上览而异之召拜翰林编修累迁云南左布政
三十一年徵为礼部尚书同受顾命是时兵起国势臲
卼公等力陈计画南北相持者五年事既弗就公益抗
节不逊遂并其子丹山等六人磔于东市临刑犹作五
噫并死节诗至今读之使人潸然泪下岂其忠愤所感
思以顽民自待者欤子紏之难忽死而仲请囚人固各
卷五百九十五 第 4a 页 WYG1409-0287c.png
有志诚不能以彼易此文皇帝尝曰彼食其禄自尽其
心耳后钱习礼以练氏亲党恒不自安杨文敏公因事
讽上上曰使练子宁尚在朕固当用之大圣人所以扶
植而培养之者宁有已哉公死之日子孙孑无噍类百
馀年来宣人颇讳其事成化间郡守涂君观稍祀公于
故里寻即罢废使英爽之气飘溘而无所依予甚悼焉
嘉靖壬辰予以吏部郎谪判是邦亟求其后得公五世
从孙太学生大林者而问之故乃谋诸前守馀姚邵君
卷五百九十五 第 4b 页 WYG1409-0287d.png
烨具以状白于巡按御史虞公守愚督学御史闻人公
诠请复置祠春秋荐享如大司马溧水齐公故事二公
嘉许林亦奉地来献地当郡学之东公少读书处也予
曰故祠以敝陋速坏今宜为久远计乃旁购他地益之
中为正堂奉公像以居又北为浩然堂各翼以两厢浩
然北有方塘塘畔为水央亭其东为井最前为大门门
东十馀步为宛陵大节坊凡篚彝庖湢几榻百物毕备
岁给扫除一人维祠据高临旷宏丽瑰杰继今而往庶
卷五百九十五 第 5a 页 WYG1409-0288a.png
几其无速坏云尔祠成郡中学者咸嗟吁慕叹相与致
私爱于公而谥之曰靖献先生遂因以名祠会予有持
宪广东之命乃大会郡僚乡大夫群执事以中牢诣祠
宁神而告成事呜呼殷有三仁其志不同其心安也故
足以献于先王不然死者复生生者愧矣由斯以观诸
公情事夫又何疑乎
  显忠祠记(姚涞/)
国家当兴废之际必有抗节秉志之士润鼎齿剑视死
卷五百九十五 第 5b 页 WYG1409-0288b.png
如归出于横流烈焰之中以明委质无二之义若此者
非求知于天下后世也顾天下赖名教以立苟有其人
为世道虑者岂可执向背以为抑扬据成败以为轻重
计祸福利害以为缓急予夺哉奉川戴公德彝之死难
也几百四十年里人讳而不称者夺于国威也涞自入
史馆始知公之大节访诸其邑人类不能举其槩求之
郡志则逸而不传惟科贡考仅列公名而又失其实按
洪武二十七年及第之首则定海张公信而其第三人
卷五百九十五 第 6a 页 WYG1409-0288c.png
则公也公拜官编修侍讲而中改御史及左拾遗者则
继世更定之制也先皇之所简拔嗣君之所录用其文
学风谊固己见推于当世矣北兵南下长江不守公以
身殉主祸延宗党此公死事之迹也作郡志者不知公
立朝大略尚存于国史徒见南雍立石镌公之名遂用
其私臆以赝乱真置鄞人叶宗可于公之次妄题其下曰
探花而抑公于是科诸进士之末是果何心哉痛乎忠
义之易沦而文献之不足徵也嘉靖戊子奉川邑侯陈
卷五百九十五 第 6b 页 WYG1409-0288d.png
君缟至涞为言公之忠陈君始请于观风者而祠之学
宫犹未有专祀也越五载壬辰海虞钱君墦继宰是邑
涞复告之曰发潜显忠守土职也戴公之祠弗称君盍
图诸钱君作而言曰某为政思以劝忠善虽小犹将张
之以示风教矧邑之嵩岱有如戴公者乎某之往也政
无先此下车进诸生而咨之时则佥谐乃辟地于社学
之左为宇三楹额曰显忠以祠公于中岁甲午祠成钱
君率奉川子弟为文而酬之公之英灵洋洋乎罔不慕
卷五百九十五 第 7a 页 WYG1409-0289a.png
焉赫赫乎罔不肃焉凄凄乎罔不怆焉自儒流以至于
樵夫牧竖自故老以至于妇人稚子始皆知诵公之忠
烈而重嘉钱君之善于表章也夫文皇兴靖难之师固
非常情之所仰测一时诸臣知齿刚舌柔之戒者莫不
达权通变转危为安保其荣禄悔吝不及独公乃若逆
天命拂人情至于严诛而不悔岂昩趋避于其间哉盖
公守经之士也不可以语于绳墨之外是故有所可必
有所不可有所能必有所不能壬午之死固公之所谓
卷五百九十五 第 7b 页 WYG1409-0289b.png
可而亦其自以为能者又安得有他顾哉非独公则然
昔者帝王之革命仁济天下英雄之用武威震天下宜
无不服者而一节之士顾欲与之较是非于危疑之间
士各有志何世无之卞随务光之蹈稠水若不悦于汤
而伯夷叔齐之入首阳若不悦于武汤武之圣不亏四
子之介不贬揆道与义各得所安夫岂以相忤为病乎
吊伐如圣人犹不免于守经之议则王蜀周苛龚胜孔
融尧君素韩通诸臣之死又何怪乎且内难既平之后
卷五百九十五 第 8a 页 WYG1409-0289c.png
若曹国公李景隆历城侯盛庸都指挥平安初相雠终
相附而卒不免于罪洪熙之初下诏释建文诸死事者
之家属昔人娶妇之喻在人者欲其从我在我者欲其
詈人夫恤往固所以劝来兹非我祖宗之微意与此钱
君立祠之义也或曰奉川之有戴公犹缑城之有方公
也涞应之曰二公之死事同而其所以当死则异方公
宠冠儒臣凡兵筹国议听其谋断夫谋人之军师败则
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方公任谋国之寄而搆难
卷五百九十五 第 8b 页 WYG1409-0289d.png
速亡谁当执其咎者所谓一不成而万有馀丧非特义
所当死于势亦不得不死戴公则不然以旧君则可以
死以同姓则可以无死使公而不死则为杨为金为胡
为黄赎前愆而责后劳若无不可顾公徒以君臣之经
而死非若出于迫与激者此其处死之难诚与方公差
异嗟乎公躯已糜矣族已残矣所不可夺者独公之志
耳语有之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
赤其公之谓与其公之谓与
卷五百九十五 第 9a 页 WYG1409-0290a.png
  宝庆忠节祠记(罗洪先/)
尝观古之君子岂不欲成天下之事哉天之废兴不可
取必时之得失不可强为以其不可强为而取必者横
于中则顾虑观望之衅渐生而贞固恳切之诚日损固
有假虽死无益之言以文其过而逃其讥皆失之于利
害之较太深而是非之断不早易素履而蹈大讳其职
此矣是故君子宁过于愚无宁失之巧宁正以败无宁
倖以成宁决性命于万一不测之虞无宁腼面目以取
卷五百九十五 第 9b 页 WYG1409-0290b.png
偿于岁月不可希冀之会非昩时变也吾之是非其理
固然不容解于心也不逆利钝故能成武侯之忠不必
祸福故能大魏公之量然二公之时犹可言也屈平殒
身于楚王疏斥之馀令女矢志于曹氏尽绝之后生不
足以图存没不足以蠲愤虽比于自经沟渎可也何暇
计夫成与败益与否哉然而君子至今诵之宋至德祐
譬之垂绝不可救药之人四方土崩非有同盟敌忾之
助也万里孤臣非有殊知深结之恩也海岭播迁朝命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0a 页 WYG1409-0290c.png
不通非有重购严宪之诱迫也远近送款靡沸成风非
有单辞微文之谯擿也而宝庆以弹丸之地在楚西南
之徼泰和曾公通判摄事守孤悬无援之垒当乘胜得
志之酋毕命遂志与城俱亡其视国家创造之始臣主
两得之秋果可同日语哉先儒有言曰死天下事易成
天下事难此为不善处死者言之也公岂其人哉公名
如骥字德清举淳祐十年进士历宜春大冶两县簿寿
昌军判官转教授知进贤县改镇东制置江东安抚二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0b 页 WYG1409-0290d.png
司机置文字所在俱有善政不为赫赫之名最后用吕
文德等荐擢宝庆其死事之状郡史与家之志铭稍异
按宋黄裳所为志铭元兵将薄宝庆也公遣弟如骏归
曰吾既以身许国不得顾先人宗祀矣汝其图之弟泣
与别复取考功印纸题其上曰谨将节义二字结果印
纸一宗了却神游何处澄江明月清风澄江指泰和故
乡也事亟矣书舍生取义一章于壁以明已志城将陷
左右请迎降公叱之登于城投江死郡人义而殓厝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1a 页 WYG1409-0291a.png
之明年景炎改元太学生上书叙公功超五官赠敷文
阁待制谥忠悯而郡史所云驱家口七人同死江志
乃不载又二年弟如龙归榇与夫人钟氏同葬不言死
地岂志铭亦少略耶公死宋故元不为祠弘治丁已巡
按御史曾公昂檄郡守马公自然具奏下巡抚都御史
沈公晖议戊午合祀公参政贺公祠中春秋行事著为
令祠故在郡东门外洪武初特祀贺公贺名兴隆长沙
人尝从总制胡海洋克宝庆擒元将唐隆以功授宝庆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1b 页 WYG1409-0291b.png
指挥同知会元左丞周文贵复宝庆贺与力战死中乡
高皇帝闻而悼之赠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而褒死之词
拟之巡远荣光昭回堂庑有秩独公死异代莫悉其事
故次第始末用补郡史之缺余尝悲夫规计后利者多
忽持身之正谊而高谈达节者轻决维世之大闲因为
记而寓私慨焉呜呼后之馈奠祠下者闻二公死事低
徊向慕必且得其不容解于心者而无复惑于时势之
变将于是非利害之际其亦尚有辨哉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2a 页 WYG1409-0291c.png
  峡江练公祠记(罗洪先/)
余往读金川玉屑集不胜慨慕练公之为人然未详其
生何地也嘉靖癸丑登玉笥九仙台道经废穴土人告
以练氏先垄徘徊久之不遽信已而入永兴禅刹老僧
自述坐累往往以练氏没田言且曰繇此南上三里许
濒江有地曰三洲即其故居又南一舍至玉峡峡分为
县公实今峡人也闻之戄然乃令前导至则荒烟衰草
中门堂阶垣遗迹隐隐阶右数冢皆赦归之人姓名犹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2b 页 WYG1409-0291d.png
可历指遂与赵生子良不觉痛哭流涕近邻黄氏长幼
聚观者亦皆相向洒泣因道其家世甚悉练本淦东东
山人至伯尚迁三洲是生公比及第复居淦城洪熙改
元赦其家尽复故业于是东山三洲仍归练而以城居
畀陈婿诸黄所言如此练故与黎黄刘三氏著闻黄邻
练且世姻受祸独惨其土疆犬牙相入不怨厉已乃洒
泣吐所未闻呜呼此岂有所利而为之乎始钱守琦因
峡之请祠公凤凰山巅淦之人士哗曰公淦人也何与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3a 页 WYG1409-0292a.png
于峡至为书诟詈之峡不为变当是时故老凋丧惜未
有以三洲告者三洲𨽻淦则淦祀𨽻峡则峡祀淦与峡
皆公故乡何择焉陈乔名系庐陵临有俎豆六一产于
吉水庙食恩江神不可度知其在彼乎在此乎祭于庙
绎于祊两地交至自古已然淦人又何疑于峡也余独
念淦之争者譬之家宝他攘是惧以公在淦则淦重也
峡之争者譬之宗庙执事为荣以公在峡则峡重也夫
能为淦与峡重者止一死尔夫人孰无死公独以死重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3b 页 WYG1409-0292b.png
淦与峡何哉忠于所事知其不得不然而又能即其心
之所安故也故知公不得不死之心则知淦与峡不得
不祀之心推今日不得不祀之心可以几前日不得不
死之心此不得不死与不得不祀之心公不能要之淦
与峡之人淦与峡之人亦不能私于公峡之争也淦固
有言矣不谓吾可以已也而必祀之其心盖曰彼在淦
者何与于我哉虽蒙诟詈无避也公之难也人固有辞
矣不谓吾可以已也而必死之其心盖曰彼在人者何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4a 页 WYG1409-0292c.png
与于我哉虽戮妻孥无避也夫是谓之自靖自靖焉者
自尽其心而后能安也夫仁人心也尽乎心则求仁得
仁夷齐所以见贤于夫子也夷齐饿而商不亡百世以
下闻者莫不兴起宜峡在所必争矣呜呼淦之祀公得
所重矣独不思吾身亦有当重者乎峡之祀公得所安
矣独不思吾心尤有当安者乎夫心之不得不然不独
临难有之自言动食息至于纲常伦理日与吾遇者不
知凡几而未有能即所安如峡之争祀者亦又何哉即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4b 页 WYG1409-0292d.png
使安之亦倏忽转移之间耳岂足比于公之一死也哉
不是之辨而徒慨慕于公以为重其亦末矣钱之祠曰
自靖故事惮登涉率请主祀之行署通判何公坚行县
病其非礼始议改迁而知县王君陈策濮君桂相继成
之濮移置山腹制颇湫隘何复捐俸辟其麓并仓址与
故刹地广之下为求仁书院峻磴纡径直联之祠朗豁
弘深祀有常度仍亭其巅曰高山仰止延眺其上三洲
烟草尽入指顾呜呼公无身与家矣岂计夫人之祀与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5a 页 WYG1409-0293a.png
祀之去三洲远与近哉然近三洲之不祀固益无以慰
峡人之心也因记其役备论之告后之慨慕于公者
  龙场阳明祠记(罗洪先/)
阳明王先生揭良知之学倡于天下天下之人师其说
而鼓舞不怠者所在祠之无问曾至其地与否龙场故
谪宦处当时所居皆手自筑树其栖迟咏歌之迹至今
宛然能无思乎葺何陋轩君子亭之腐挠复亭其北龛
主以奉之者始于宪副雪山某公某撤亭北壁夷坎剔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5b 页 WYG1409-0293b.png
秽中堂三楹旁翼两序前为门题曰龙冈书院周垣缭
之守以传人者侍御麟阳赵公为先生乡人有气节而
又嗜学故其勤若此祠成致侍御之命索余记者为宪
使仰斋胡公尧时增饰未备亲视其役复自为文以祀
且遣使速记者今巡抚都御史须野张公鹗翼与宪使
龙山张公尧年参政枫潭万公虞恺学宪高泉谢公东
山也余尝考龙场之事于先生之学有大辨焉夫所谓
良知云者本之孩童固有而不假于学虑虽匹夫匹妇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6a 页 WYG1409-0293c.png
之愚固与圣人无异也乃先生自叙则谓困于龙场三
年而后得之固有甚不易者则又何哉今夫发育之功
天地之所固有也然天地不常有其功一气之敛闭而
成冬风露之撼薄霜霰之严凝陨穫摧败生意萧然其
可谓寂寞而枯槁矣郁极而轧雷霆奋焉百蛰启群卉
茁氤氲动荡于宇宙之间者则向之风霆为之也是故
藏不深则化不速蓄不固则致不远屈伸剥复之际天
地且不能违而况人乎先生以豪杰之才迈往之志振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6b 页 WYG1409-0293d.png
迅雄伟脱屣于故常于是一变而为文章冉变而为气
节当其倡言于逆瑾蛊政之时挞之朝而不悔其忧思
恳款意气激烈议论铿訇真足以凌驾一时而托名后
世岂不快哉及其摈斥流离于万里绝域荒烟深箐狸
鼯豺虎之区形影孑立朝夕惴惴既无一可骋者而且
疾病之与居瘴疠之与亲情迫于中忘之有不能势限
于外去之有不可辗转烦瞀以成动忍之益盖吾之一
身已非吾有而又何有于吾身之外至于是而后如大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7a 页 WYG1409-0294a.png
梦之醒强者柔浮者实凡平日所挟以自快者不惟不
可以常恃而实足以增吾之机械盗吾之聪明其块然
而生块然而死与吾独存而未始加损者则固有之良
知也然则先生之学出之而愈长晦之而愈光鼓舞天
下之人至于今日不怠者非雷霆之震而前日之龙场
其风霰也哉嗟乎今之言良知者莫不曰固有问
其致知之功亦莫不曰任其固有焉耳亦尝于枯槁寂
寞而求之矣乎所谓盗聪明增机械者亦尝有辨于中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7b 页 WYG1409-0294b.png
否乎夫良知虚寂无体其速发而善应不啻雷霆之鼓
其机而人之忧愉恐喜咈顺拘肆之态磊礧出没于胸
中日不知其凡几又不啻一龙场也然未有知之而动
忍者彼其根株蔓引之潜滋而勉强格禁于既发此虽
困顿扼抑之极将亦何益于进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岂亦有待其人乎盖忧悔吝而后可以言补过齐天寿
而后可以言修身大受而不惧者内无所系者也苦难
而不入者近有所安者也龙场固传舍也先生遇之一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8a 页 WYG1409-0294c.png
以为风霰一以为雷霆非先生其人荒烟深箐狸鼯豺
虎故区而已矣谁为过之谁为祠之世之势位加于龙
场何限考其所至犹传舍然而人之遇之者亦如逆旅
之过目吾又未尝不有感于贤愚相远而叹先生厚自
贻也先生去龙场四十有三年而后有祠须野公持节
来镇夷獠底定顾乃出榛莽履幽巉徘徊其地信宿不
能舍去果何所慕哉
  三功祠记(钟芳/)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8b 页 WYG1409-0294d.png
记曰君子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将帅者三军之
司命国之所系以为休戚存亡者也岭南自秦政失驭
隔为殊域汉兴武帅奋庸前有路伏波博德后有马伏
波援至宋又有狄武襄公青皆赫然以勋烈显百世之
下秩祀而无替焉博德当武帝时与楼𦨣将军杨仆击
南粤军东南摧锋陷坚而博德所将仅千馀人多方招
徕功顾百之可谓得绥远之仁援佐光武奉命讨徵侧
将二万人涉数千里若拉枯朽所过缮城郭穿渠以利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9a 页 WYG1409-0295a.png
民申明约束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者二十年可谓得
经略之宜青机敏沈毅宋皇祐间侬贼叛乱岭表震
叠而能以蕃落骑绝险破之拔身戎行名动华夏可谓
得折冲之勇夫三子者克敌之功同而所就各异青勇
以致义博德仁以济威而援也政以弘泽要之各有攸
当焉侬贼暴强已甚战不力则大事偾矣故贵刚克兵
瞬息万变上首功者或反坚敌慱德败粤人因乘其衅
而招之此以不杀止杀也故贵柔克兵戒战胜生骄阔
卷五百九十五 第 19b 页 WYG1409-0295b.png
略后事每启他衅援独不鄙其民而经制之与之更生
是兼二子之长而又有终也夫政不足而后有刑刑不
足而后有兵兵已矣以政终焉所以生之也援其最优
矣乎或曰青以后事付孙沔不欲专其美博德绥定事
史略其文二子盖无愧于援也理或然欤梧城东旧有
尉迟敬德庙太守周任改祀三子名三功祠致仕太守
石君邦柱属芳记芳故绎其实以诏后人俾知三子所
以为功匪酷烈多杀之为贵也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0a 页 WYG1409-0295c.png
  常熟县二烈祠记(唐顺之/)
昔人论女子从一于夫比于臣从一于君之义自古奸
人篡窃而其故臣不幸以才见籍录于斯之时彼有弃
瑕用雠之图而我有佯合观衅之便苟其党有可携事
有可济则逞于一击以诛雠而复国若王司徒之于卓
段司农之于泚此其势逆而其事之难以必者也彼有
弃瑕用雠之图而我坚委质策名之谊宁死而不二其
心宁死而不二其君若豫让王蠋之说此其势顺而其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0b 页 WYG1409-0295d.png
事之可以必者也二者其所处不同而其要于自尽则
一也是故生也而无迂身于徼倖之嫌死也而无自经
于无济之愧女子之于夫则亦有然者矣尝读史所载
孙翊妻之事而壮之当二凶贪于翊妻之色而杀翊也
妻既见窘逼于是藏机匿哀阳许二凶以婚而缓其期
阴结故将为援须二凶以婚入而遂刃之雪不共天之
愤于闺闼杯酒之间斯亦可快矣若夫二烈之事则异
于是其夫以羁旅浮寄江壖非有可以豫藉之势环而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1a 页 WYG1409-0296a.png
指者皆凶人之党也非有肘腋可结之援方张岛之诬
其夫以盗而沉之于江岛遂欲室其妇而岛之党欲室
其女于是妇与其女仓惶阖门自刃以死呜呼可谓烈
矣虽然二人者岂不欲手揕雠人之胸如孙妻之为以
报夫与父哉而势有不能也则一死而其事办矣故尝
合孙妻与二烈之事论之苟机有可乘而速忿以必死
则杀身而无益苟事无可济而濡忍以有俟则危逼而
近辱此亦其所处不同而其要于自尽则一也二烈死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1b 页 WYG1409-0296b.png
时凶党裒其尸而焚之其事秘无人能发之者后数年
巡按陈君蕙诇得其事岛与其党始伏辜此盖足以见
节义之气有时而必伸淫凶之诛有时而必不能逭也
欤二烈者固不必手揕雠人之胸而后为快矣事既毕
于是知县罗君鸿为之立祠以祀扁之曰二烈而无锡
安君如石请余为之记呜呼此义行不特所以劝节其
亦深所以惧凶也欤是有关于世教大矣烈妇某姓其
夫某姓而逸其名相传自通州而徙常熟之某镇也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2a 页 WYG1409-0296c.png
  董孝子祠记(沈一贯/)
宁波府治南六十步有汉董孝子庙孝子讳黯字叔达
江都相六世孙鄞人也少孤独与母俱百顺咸聚邻人
王寄者富而无行董母与王母相见各言其子而寄病
之殴董母孝子归而母方蒙被卧孝子跪请罪母曰无
他也我失言致寄辱也因不起孝子哀毁营葬终不言
报雠俟王母卒且葬手刃寄以祭而自诣官请死事闻和
帝释弗诛加旌焉又辟为郎中不就卒初孝子母嗜大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2b 页 WYG1409-0296d.png
隐溪水孝子以远不能致徙居之后人以慈溪名县云
而在鄞者即其故居祠之唐大历间刺史崔殷修之自
为记其母像在南郊草堂中宋祥符间钱亿迎归于庙
而请于朝赐孝子号纯德徵君建炎初令林叔豹庆元
间令朱堂咸修其庙我朝洪武初敕封为董孝子之神命
有司岁以六月六日致祭用特牲正统二年守郑珞修
其庙国子祭酒陈敬宗为之记今万历间守蔡公贵易
谓神母处殿偏非礼谋于鄞令周君之基首斥镪买邻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3a 页 WYG1409-0297a.png
民地而节推张君似渠捐俸拓新之其后海宪丁公此
吕吴公鸿洙守吴公安国倅黄君钟会别驾施君朝恩
令华君士标翁君宪祥相继成焉一贯为之记记曰昔
之祀典尝滥矣明兴高皇帝秩正百神于吾郡独祀孝
子夫孝常德也循陔恋闱无他异表见则莫骇而传孝
子之传以杀寄异也虽然曷异焉古人之行非其时而
偶值其难则异当其时而无所事难则常伟而当亦常
耳不常可以鬨一时而不可以传万世今之伟孝子者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3b 页 WYG1409-0297b.png
伟孝子之处寄母有道矣吾有母人亦有母快吾母而
不顾人之母令煢无所依以死锡类推恩道不如是隐
忍以葬人之母而甘心焉然则寄母固孝子养而孝子
葬也此所为孝子重者也顾是未足以既孝子余谓若孝
子者可谓当而无瑕矣而世未有明焉夫报仇之说礼
虽著之节侠则名之而上者不载于令急私忿而藐其
公则下无王曲邻人而置不问则上无王皆瑕德也若
孝子则当而不可瑕何则殴人至死法应死寄之当辟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4a 页 WYG1409-0297c.png
也久矣第不检不可坐而检非吾忍于是而听之有司
必以疑轻而吾终有不报之冤故宁以身易寄死而毋
烦有司非轻其上以为不能为吾杀寄不可以杀寄祁
之上故也然则孝子何独善处寄母尤善处法无憾于
亲而有辞于君矣是故其赦我也可生其祀我也可飨
盖余少而艳孝子事索之汉史无有时则妄以为汉如
孝子者多而史不暇故焉既读张敏传而悟其繇当是
时有人侮辱人父者其子杀之朝廷赦其死因定其议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4b 页 WYG1409-0297d.png
以为轻侮法而敏驳之以为开私杀之路除其令岂以
是格孝子故不传耶不知寄有死罪不止于侮辱孝子
杀死罪人与杀侮辱者异非不愿听之有司而势不可
不为私杀孝不忘君正足传也和帝方用敏议而于孝
子又宥且徵之亦可谓无颇刑无失赏矣史于是乎失
书余恐后之人有孝子之心而失其中行轻杀人以快
其父母之私而卒不免于吏议则谓孝子之事不可法
否则谓后世无汉史之厚而不咎其讲之不精也故阐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5a 页 WYG1409-0298a.png

  二陆先生祠记(屠隆/)
夫贱华贵实惇士之操鞶帨雕虫太上之所不由故世
之钜人鸿德厌薄浮躁谓无所用之然而椎鲁之夫亦
往往逃焉乃臧孙氏所称三不朽不废立言矣洪荒而
后神圣大贤其所竖立者朗揭六合为万世规苟不托
之文士之竹素乌能传之无穷与天壤共敝乎即尼父
恂恂笃行而手定六籍告来世五千言非文章耶夫老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5b 页 WYG1409-0298b.png
氏岂不冲然玄素也不佞仰观于日月之华五星之彩
云霞璀灿山川焜耀然后悟此道之贵也议者谓张司
空华而不实少文者率藉口焉夫诚使德超太上功轶
三五焉用文为若犹未也奈何奓口而诋天下巨丽之
业司空妙识博综多闻宁独辨海凫龙鲊之属称神智
雄藻哉其大者精忠奋于国家款诚信于幽冥通儒硕
望彬彬质有其文故可贵也二陆先生早岁以天才赡
逸见赏司空所操管涌于奔泉烂于天星吾固特不论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6a 页 WYG1409-0298c.png
史称平原伏膺儒术非礼不动即敦庞本实之士奚过
焉士龙清识要自伟然矣或谓其周旋昏乱之朝卒与
祸会为缺知几之神夫黄鹄游于污池祥鸾铩于棘林
盖亦属有天命非由人事岂其时若稽叔夜龙性矫举
薄富贵若绦笼而亦卒不免岂文章之过也观平原临
收白帢从容神色自若此其气量宏远其于死生了矣
夫学至于了死生岂易及哉其生也驰大誉于九州而
其死也精魂感于二仪乃鸿丽之文两先生霍焉竞爽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6b 页 WYG1409-0298d.png
至使君苗烧砚蔡公流血吴会秀异之气实发于两公
譬之天鸡始鸣曜灵启途其有功于来兹大矣两先生
华亭人而青浦者故华亭西鄙今两先生墓实在青浦
则今固青浦人也不佞来令兹邑既已祀两先生学宫
复为之建祠专祀焉而并考其平生之操履使知不佞
之所愿执鞭从事者不独以其文是役也不佞实捐俸
首事终之者部民陈谟蔡论而祠墓则俞孝廉显卿所
捐上田皆好义有志者得并书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7a 页 WYG1409-0299a.png
  吴孝子祠堂记(王衡/)
吴孝子者讳璋宫保公父也孝子母陆幼孀而贫选入
给事诸王府已随王之饶孝子弃家求母者二十年既
得见则毋疾已革矣孝子为刲股活之将至邸三日而
卒孝子负骨归葬是生宫保公吴氏以贵显富厚者累
世世至今岁丙申吴之子孙始谋特为祠祀孝子属予
为记予详次其事而知孝之德果通于天也今夫人介
然情欲之感其甚至于齐梦觉一死生然不得其愿而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7b 页 WYG1409-0299b.png
死者何限而以史所载孝子之至齧指而动剖肝而活
觅鲤鲤至祝槿槿生则何以若是捷哉天道也有天之
天离合应违犹水中之日萑苇障之或验或不验而人
之天以毛发肉骨相属离以精神呼吸相召取若燧之
于日也岂有感而不应者哉吴孝子事类朱寿昌寿昌
生不识母日昩昧焉望途而索其所不可知其为力难
而孝子辛苦丐乞仰鼻息于尊王贵珰之手似易而犹
难而其卒皆至于得母顾寿昌之母优游禄养者又数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8a 页 WYG1409-0299c.png
年理不宜以沟壑死而陆母之得出也距其死三日耳
片息之视若有所待而留者使孝子犹得以肉代糜以
申其一日之养天之祚孝子甚怪而巧不可谓之不幸
也盖昔者唐德宗以天子之尊物色其母四十馀年竟
不得徒望祭追号以纾其慕思此岂其力有不足哉天
子之意侈而匹夫之诚专天固有至有不至也彼其饥
寒暴露足茧口吃梦啽呓而觉呻呼徙倚侧息于宫墙
咫尺之间此其一日足当四十年其可以得母无惑矣
卷五百九十五 第 28b 页 WYG1409-0299d.png
今天下太平之日久圣明在宥鳏寡孤独得所父母子
女无生而离析之忧而世多服牛络马射功利四方轻
去其亲而不及顾者比比也岂非人心之天见于迫穷
而隐于丰泰欤今吴之子孙方袭荣累富不自诩其门
世阀阅而能追惟原本于艰难困阨之时思深哉岂但
阐扬先德而已乎吴之不替也于此观之矣
 
 文章辨体汇选卷五百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