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三十四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a 页 WYG1407-041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三十四
            明 贺复徵 编
辨二
  君临臣丧辨(宋刘敞/)
君临臣丧以桃茢先非礼也周之未造也事之斯为臣
焉使之斯为君焉君臣之义非虚加之也寄社稷焉耳
寄宗庙焉耳寄人民焉耳夫若是其孰轻之故君有庆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b 页 WYG1407-0413b.png
臣亦庆君有戚臣亦戚书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尊卑
异而已矣虽于其臣亦然故臣疾君亲问之臣死君亲
哭之所以致忠爱也若生也而用死也而弃生也而厚
死也而薄生也而爱死也而恶是教之忘生也是教之
背死也祸莫甚于背死而忘生苟为背死而忘生故不
足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施之于人者不变于存
亡然后人之视其亡犹存矣则夫桃茢胡为乎诸臣之
庙哉或曰于记有之宜若礼然曰否是固亦周末之记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a 页 WYG1407-0414a.png
也昔者仲尼之畜狗死子贡埋之曰丘闻之也敝帷不
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而丘也贫无盖也亦
予之席焉夫不以贱而弃之为有劳也夫不以死而欺
之为有生也劳虽贱不弃也死虽狗不欺也而况于君
臣乎吾故曰君临臣丧以桃茢先非礼也周之未造也
虽然必有以也古者人君非吊丧问疾不至乎诸臣之
家非吊丧问疾而至乎诸臣之家谓之君臣为谑故君
吊于臣使巫祝先释采于庙门然后入释采者告有事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b 页 WYG1407-0414b.png
也世或失其义而谓巫其祓之乎及鲁襄公尝朝于荆
荆君死荆人曰公必亲袭鲁人辞不得命则使巫祝以
桃茢祓而先盖厌之也由是观之则鲁襄公为之也曰
君临臣丧不以桃茢先则吾信之矣二人执戈以前也
非恶之乎曰岂谓是哉君之行固必有卫之者矣况诸
臣之家乎昔者楚公子围会诸侯于宋将升坛使两人
执戈设服离卫诸侯之大夫皆知其为君也如苟恶之
而巳会于宋何为恶之哉
卷四百三十四 第 3a 页 WYG1407-0414c.png
  怪竹辨(欧阳修/)
谓竹为有知乎不宜生于庑下谓为无知乎乃能避槛
而曲全其生其果有知乎则有知莫如人人者万物之
最灵也其不知于物者多矣至有不自知其一身者如
骈拇枝指悬疣附赘皆莫知其所以然也以人之灵而
不自知其一身使竹虽有知必不能自知其曲直之所
以然也竹果无知乎则无知莫如枯草死骨所谓蓍龟
者是也自古以来大圣大智之人有所不知者必问于
卷四百三十四 第 3b 页 WYG1407-0414d.png
蓍龟而取决是则枯草死骨之有知反过于圣智之人
所知远矣以枯草死骨之如此则安知竹之不有知也
遂以蓍龟之神智而谓百物皆有知则其他草木瓦石
叩之又顽然皆无所知然则竹未必不无知也由是言
之谓竹为有知不可谓为无知亦不可谓其有知无知
皆不可知然后可万物生于天地之间其理不可以一
槩谓有心然后有知乎则蚓无心谓凡动物皆有知乎
则水亦动物也人兽生而有知死则无知矣蓍龟生而
卷四百三十四 第 4a 页 WYG1407-0415a.png
无知死然后有知也是皆不可穷诘故圣人治其可知
者置其不可知者是之谓大中之道
  正统辨(元杨维桢/)
正统之说何自而起乎起于夏后传国汤武革世皆出
于天命人心之公也统出于天命人心之公则三代而
下历数之相仍者可以妄归于人乎故正统之义立于
圣人之经以扶万世之纲常圣人之经春秋是也春秋
万代史宗也首书王正于鲁史之元年者大一统也五
卷四百三十四 第 4b 页 WYG1407-0415b.png
伯之权非不强于王也而春秋必黜之不使奸此统也
吴楚之号非不窃于王也而春秋必外之不使僣此统
也然则统之所在不得以割据之地僣伪之名而论之
也尚矣先正论统于汉之后者不以刘蜀之祚促与其
地之偏而夺其统之正者春秋之义也彼志三国降昭
烈以侪吴魏使汉嗣之正下与汉贼并称此春秋之罪
人矣复有作元经自谓法春秋者而又帝北魏黜江左
其失与志三国者等尔以致尊昭烈续江左两魏之名
卷四百三十四 第 5a 页 WYG1407-0415c.png
不正而言不顺者大正于宋朱氏之纲目焉或问朱氏
述纲目主意曰在正统故纲目之挈统者在蜀晋而抑
统者则秦昭襄唐武氏也至不得巳以始皇之廿六年
而始继周汉始于高帝之五年而不始于降秦晋始于
平吴而不始于泰和唐始于群盗既夷之后而不始于
武德之元又所以法于春秋之大一统然则今日之修
辽金宋三史者宜莫严于正统与大一统之辨矣自我
世祖皇帝立国史院尝命承旨百一王公修辽金二史
卷四百三十四 第 5b 页 WYG1407-0415d.png
矣宋亡又命词臣通修三史矣延祐天历之间屡勤诏
旨而三史卒无成书者岂不以三史正统之议未决乎
夫其议未决者又岂不以宋渡于南之后拘于辽金之
抗于北乎吾尝究契丹之有国矣自呼纽氏之部落始
广其初枯骨化形殊风异俗荒唐怪诞中国之人所不
道也入部之雄至安巴坚披其党而自尊迨耶律光而
其势浸盛契丹之号立于梁贞明之初大辽之号改于
汉天福之日自安巴坚讫于天祚凡九主历二百一十
卷四百三十四 第 6a 页 WYG1407-0416a.png
有五年大辽固唐之边夷也乘唐之衰草窃而起石晋
氏通之且割幽燕以与之遂得窥衅中夏而石晋氏不
得不亡矣而议者以辽承晋统吾不知其何统也金之
有国始于完颜氏实又承属于契丹者也至阿固达创
国垂统于道宗之世遂致萌人臣之将而尽取其地僣
称国号于宋重和之元相传九主凡历一百一十有七
年而议者又以金之平辽克宋帝有中原而谓接辽宋
之统吾又不知其何统也议者又谓完颜氏世为君长
卷四百三十四 第 6b 页 WYG1407-0416b.png
保有肃慎至太祖时南北为敌国素非君臣辽祖神册
之际宋祖未生辽祖比宋前兴五十馀年而宋尝遣使
卑辞以告和结为兄弟晚年辽为翁而宋为孙矣此其
说之曲而陋者也汉之匈奴唐之宇厥不皆兴于汉唐
之前乎而汉唐又与之通和矣吴魏之于蜀也亦一时
角立而不相统摄者也而秉史笔者必以匈奴突厥为
纪传而以汉唐为正统必以吴魏为分系而以蜀为正
统何也天理人心之公阅万世而不可泯者也议者之
卷四百三十四 第 7a 页 WYG1407-0416c.png
论五代又以朱梁氏为篡逆不当合为五代史其说似
矣吾又不知朱晃之篡克用氏父子以为仇矣契丹氏
背唐兄弟之约而称臣于梁非逆党乎春秋诛逆重诛
其党契丹氏之诛当何如哉且石敬塘事唐不受其命
而篡其国亦非正矣契丹氏虏出帝改晋为辽汉兴而
人心应汉谓之承晋又可乎纵承晋也谓之统可乎又
谓北汉四主远兼郭周宋至兴国四年始受其降遂以
周为闰以宋统不为受周禅之正也吁苟以五代之统
卷四百三十四 第 7b 页 WYG1407-0416d.png
论之则南唐李昪尝立大唐宗庙而自称为宪宗五代
之孙矣宋于开宝八年灭南唐则宋统继唐不优于继
汉继周乎但五代皆闰也吾无取其统吁天之历数自
有归代之正闰不可紊千载历数之统不必以承先朝
续亡主为正则宋兴不必以膺周之禅接汉接唐之闰
为统也宋不必膺周接唐以为统则遂谓欧阳子不定
五代为南史为宋膺周禅之张本者皆非矣当唐明宗
之祝天自以德薄不任社稷生灵之主愿天早生圣人
卷四百三十四 第 8a 页 WYG1407-0417a.png
自是天人交感而宋太祖生矣天厌祸乱之极使之君
主中国朱氏纲目于五代之年皆细注于岁之下其遗
意固有待于宋矣有待于宋则直以宋接唐统之正矣
而又何计其受周禅与否乎中遭阳九之厄而天犹不
泯其社稷瓜瓞之系在江之南子孙享国又凡百有五
十有五年金泰和之议以靖康为游魂馀魄比之昭烈
在蜀则泰和之议固知宋有遗统在江之左矣而金欲
承其未绝为得统可乎好党君子遂斥绍兴为伪宋吁
卷四百三十四 第 8b 页 WYG1407-0417b.png
吾不忍道矣张邦昌迎康邸之书曰由康邸之旧藩嗣
宋朝之大统汉家之厄十世而光武中兴献公之子九
人而重耳尚在兹惟天意夫岂人谋是书也邦昌肯以
靖康之后为游魂馀魄而代有其国乎邦昌不得革宋
则金不得以承宋是则后宋之与前宋即东汉西汉之
比尔又非刘蜀牛晋族属疏远牛马疑迷者之可以同
日语也论正闰者犹以正统在蜀正朔相承在江东矧
嗣祚亲切比诸光武重耳者乎而又可以伪斥之乎此
卷四百三十四 第 9a 页 WYG1407-0417c.png
宜不得以渡南为南史也明矣我世祖平宋之时有过
唐不及汉宋统当绝我统当续之喻是世祖以历数之
正统归之于宋而以今日接宋统之正自属也当时一
二大臣又有奏言曰其国可灭其史不可灭也是又以
编年之统在宋矣论而至此则中华之统正而大者皆
不在辽金而在于天付生灵之主也昭昭矣然则论我
元之大一统者当在平宋而不在平辽与金之日又可
推矣夫何今之君子昧于春秋大一统之旨而急于我
卷四百三十四 第 9b 页 WYG1407-0417d.png
元开国之年遂欲接辽以为统至于拂天数之符悖世
祖君臣之喻逆万世是非之公论而不恤吁不以天数
之正华统之大属之我元承乎有宋如宋之承唐唐之
承隋承晋承汉也而妄分闰代之承欲以荒夷非统之
统属之我元吾又不知今之君子待今日为何时待今
圣人为何君也哉呜呼春秋大一统之义吾已悉之请
复以成周之大统明之于今日也文王在诸侯位凡五
十年至三分天下有其二遂诞受天命以抚方夏然犹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1407-0418a.png
九年而大统未集必至武王十有三年伐纣有天下商
命始革而大统始集焉盖革命之事间不容发一日之
命未绝则一日之统未集当日之命绝则当日之统集
也宋命一日而未革则我元之大统亦一日而未集也
成周不急于文王五十年武王十三年而集天下之大
统则我元又岂急于太祖开国五十年及世祖十有七
年而集天下之大统哉抑又论之道统者治统之所在
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汤禹汤以是传之文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1407-0418b.png
武周公孔子孔子没几不得其传百有馀年而孟子传
焉孟子没又几不得其传千有馀年而濂洛周程诸子
传焉及乎中立杨氏而吾道南矣既而宋亦南渡矣杨
氏之传为豫章罗氏延平李氏及于新安朱子朱子没
而其传及我朝许文正公此历代道统之源委也然则
道统不在辽金而在宋而后及于我朝君子可以观治
统之所在矣呜呼世隔而后其议公事久而后其论定
故前代之史必修于异代之君子以其议公而论定也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1407-0418c.png
晋史修于唐唐史修于宋则宋史之修宜在今日而无
让矣而今日之君子又不以议公论定者自任而又诿
曰付公论于后之儒者吾不知后之儒者又何儒也呜
呼司马迁易编年为记传破春秋之大法唐儒萧茂挺
能议之孰谓林林钜儒之中而无一萧茂挺其人乎此
草野有识之士之所甚惜而不能倡其言于上也故私
著其说为宋辽金正统辨以俟千载纲目君子云若其
推子午卯酉及五运之王以分正统之说者此日家小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1407-0418d.png
技之论王勃儿辈之佞其君者尔君子不取也吾无以
为论
  辨通鉴纲目书汉亡(明何乔新/)
炎兴元年十一月魏邓艾至成都帝出降北地王皇子
谌死之汉亡尹起华曰书汉亡者以见汉之自亡非艾
辈所能灭之也君子曰尹氏之说非也子朱子之作纲
目上下千馀年其纪亡国多矣未有书某国亡者独于
此书汉亡乃纲目之特笔也昭烈帝室之胄也忿奸臣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1407-0419a.png
窃命汉鼎将移志欲芟刈群凶以复高光之大业不幸
天命巳去力挽不回及曹丕篡位乃即位武担之南嘘
炎烬于巳熄宣烈祖之重光其名甚正而其义至弘也
自陈寿谄晋其作三国志尊曹而抑刘于昭烈父子不
称汉而称蜀盖绝之于汉也司马氏因之遂以黄初之
年接建安之纪盖谓汉巳亡矣子朱子之意则以为一
脉尚存不可谓之亡昭烈父子建号陇蜀祀汉配天者
四十有五年是汉未亡也及邓艾兵至成都帝禅不用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1407-0419b.png
皇子谌之言而用谯周之计于是赤帝不祀而汉统绝
矣故特书汉亡以见汉之亡非亡于献帝为山阳公之
日乃亡于邓艾至成都之时也尹氏求其说而不得从
而为之辞是乌足以知大贤笔削之旨哉陈子桱之续
通鉴纲目其知此旨乎故崖山之破特书宋亡盖以伯
颜入临安宋犹未亡也及帝炳蹈海宋始亡矣由是观
之陈寿书丞相亮讨贼之师为入寇姚燧诋陆秀夫之
属为逋播臣者真名教之罪人哉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1407-0419c.png
  诸葛武侯文集辨(李梦阳/)
诸葛孔明文集六卷凡七十六篇将权之北狄五十篇
世布之矣称将苑一曰心书武德之阴察二十六篇则
增者耳称文集云阎子兵备信阳也刻其集布焉或问
阎子曰集奚而刻也阎子曰吾方有兵事曰以兵事乎
曰以兵法曰以兵法乎曰以兵道曰以兵道乎曰以其
出诸葛氏曰诚以是也子习焉由焉巳矣奚刻而布也
阎子曰夫吾恶夫已而不人者也李子闻之曰大哉阎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1407-0419d.png
子可谓无我者矣然则是书出诸葛氏则非矣阎子过
李子问曰是书也奚不诸葛氏出也李子曰窃闻之善
道者不剿说以袭名善言者不附同以著见是故老不
归孔儒不畜墨名法异旨王不述霸是书仁义诈力共
条则诚伪淆矣汤武桓文并称则王霸交矣引经括史
道流是證为饾饤昭矣出入黄老申韩则授受驳矣繁
简异制文体乱矣兵详政略立意涣矣是故是书也其
事杂其法该其道混是剿说而附同者为也故曰非诸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1407-0420a.png
葛氏出也阎子曰兵变事也用无定形汉贼不两立耕
者杂于渭滨善矣不曰袭荆州之孤勒益州之降乎人
必汤武则龙颜不汉日表不唐矣李子曰兵无定形道
有常体故谈汤武者羞桓文慕桓文者鄙孙吴何也汤
武者仁义之兵也顺天应人者也桓文者节制之兵也
假之自利者也孙吴者诡诈之兵也施之昏慢之国而
后可者也夫是书也三者备矣故称杂焉杂则事轇称
该焉该则法互称混焉混则道乱故曰是剿说而附同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1407-0420b.png
者为也且奖蒙进吴赞羽德曹谓备为蜀先主云云斯
言也果亮口出哉阎子曰内经假于黄岐然术者莫之
能离左氏疑于丘明而学士罔舍其辞是书也习而由
之即用以指事因心以探法观我以制道无于世不可
也是不是暇论哉
  鲁之郊禘辨(杨慎/)
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然皆臣子之分所当为鲁安
得独用天子之礼乐哉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予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1407-0420c.png
读其言虽爱其辞之严义之正而未尝不病其考究之
不精也鲁之僣天子礼乐鲁之末造非成王伯禽之为
也昔者成王命君陈拳拳以遵周公之猷训为言猷训
之大无大于上下之分岂其命伯禽而首废之哉此以
理而断其事之无也以孔子之言考之论语载子入太
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中庸载孔子之言曰郊社
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事乎其先也明乎
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视诸掌乎此二言者微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1407-0420d.png
言以见其义也又恐当时之不喻也故又曰禘自既灌
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
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亦既十露一
二矣又恐后世之不喻也则又曰杞之郊也祀禹也宋
之郊也祀汤也是天子之事守也鲁之郊禘非礼也周
公其衰矣孰有深切著明于是乎以上数言著其意而
春秋鲁颂著其事春秋书禘于庄公见禘之僣始于闵
公也书四卜郊见郊之僣始于僖公也鲁颂閟宫之三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1407-0421a.png
章云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言成王
命伯禽以爵土耳其周公之孙庄公之子以下则诗人
美僖公郊祀之事未见出于成王之所命也孔子于春
秋书郊者九始僖终哀使隐桓庄闵之世有郊奚为而
不书鲁颂之颂僖正以著其僣之始耳此以春秋鲁颂
考之而知郊禘不出于成王之所赐也且史者载事之
书也以天子礼乐赐诸侯岂细事哉左氏未尝言之公
羊未尝言之谷梁未尝言之国语未尝言之公羊之言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1407-0421b.png
曰卜郊非礼也卜郊何以非礼鲁郊非礼也其言即孔
子之意也隐公尝问羽数于众仲众仲曰天子用八诸
侯用六大夫用四士用二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若如
八佾之赐果出成王则众仲胡不举以对据此则隐之
世未有郊可知庄公观齐社曹刿谏曰天子事上帝诸
侯会之受命焉诸侯祭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据此
则庄公之世未有郊可知皋鼬之盟苌弘欲先蔡祝鮀
述鲁卫初封之宠命赐物其说鲁之宠锡大辂大旂夏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1407-0421c.png
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官司彝器
纤悉毕举使有天子礼乐之赐鮀也正宜藉口以张大
于此时而反无一言及之乎昭公曰吾何僣矣哉子家
驹曰设两观乘大辂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
武此皆天子之礼也赐果出于成王子家敢面斥昭公
以僣而不讳耶由是观之鲁之借非特郊禘而已天子
之礼乐大小皆悉用之矣周公阅来聘鲁飨有昌歜形
盐而辞不敢受宁武子聘鲁鲁飨之赋湛露彤弓而曰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1407-0421d.png
其敢干大礼二子之辞盖恶鲁之僣也以是观之可见
鲁之僣尚未久故上自天子之宰下至邻国之卿苟有
识者皆疑怪逊谢而鲁人并无一语及于成王之赐以
自解以此知其诬矣予考吕氏春秋云鲁惠公使宰让
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报盖未允也此岂
非明證大案哉比事而观之襄王之出而入也尚不许
晋文公之请隧平王之弱而迁也犹不允鲁惠公之请
郊成王之贤倍于襄平尚靳之而谓成王赐之晋文鲁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1407-0422a.png
惠尚不敢轻用而谓伯禽受之有是理乎若已赐矣已
受矣鲁惠又何须复请乎或曰子之言则然矣然礼明
堂位有是言也祭统有是言也诗鲁颂传有是言也噫
三言者皆虚也明堂位之言鲁之陋儒欲尊宗国如亡
是公之奔齐乌有先王之誇楚有是言无是事也其言
也不足以扬名发誉而适足以贬君自损汉儒无远识
以明堂位入礼经而祭统之说因之鲁颂之传因之故
祭统之谬骈明堂之技指也鲁颂之谬承明堂之馀窍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1407-0422b.png
也君子不稽经合传而偏此之信亦固矣且明堂位之
言亦自相反既曰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赐鲁以天子
礼乐又曰成王康王赐鲁重祭既曰成王又曰康王
王既赐康不应复赐执此以讯如无情之狱一鞫而见
其肺肝矣盖自王泽之竭处士混议谓舜臣尧或谓囚
尧谓禹德衰谓伊尹割烹要汤谓孔子居卫主痈疽瘠
环南游交辞于漂女皆厚诬圣贤自便已私与此说之
兴盖同时也幸而孟轲氏辨之孔子顺辨之而成王伯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1407-0422c.png
禽之事既不幸不得明者之辨而号为大儒者方引之
以解经使成王伯禽蒙首恶之名于千载予其可无辨
乎古语曰三占从二今谚云四不拗六言贵从众也经
传之明證大案其众如此曲儒之单闻孤说其寡如彼
辨是非于千载之下当何从亦从其众而已
  周正辨(周洪谟/)
或问南皋子曰唐虞夏后皆以建寅为岁首今之历是
也周人以建子为岁首是以子月为正月乎曰岁首云
卷四百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1407-0422d.png
者言改元始于此月是以此月为正朔非以此月为正
月也曰正朔正月有以异乎曰正之为言端也端之为言
始也正朔者十二朔之首史官纪年之所始也正月者
十二月之首历官纪年之所始也或曰正者长也正朔
之为第一朔正月之为第一月犹长子之为第一子也
故皆可谓之岁首前乎商之建丑也书曰惟元祀十有
二月是商之正朔以十二月为岁首而非以十二月为
正月也后乎秦之建亥也史谓秦既并天下始改年朝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1407-0423a.png
贺皆自十月朔故曰元年冬十月是秦之正朔以十月
为岁首而非以十月为正月也繇是推之则周人之建
子者以十一月为岁首而不以十一月为正月也后世
儒者不得其义故有纷纷不决之论汉孔安国郑康成
则谓周人改时与月宋程伊川胡安国则谓周人改月
而不改时独九峰蔡氏谓不改时亦不改月至于元儒
吴仲迂陈定宇张敷言史伯浚吴渊颖汪克宽辈则又
远宗汉儒之谬而力诋蔡氏之说谓以言书则为可从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1407-0423b.png
以言春秋则不可从于乎四时之序千万古不可易而
乃纷更错乱以冬为春以春为夏以夏为秋以秋为冬
位随序迁名与实悖虽庸夫騃子且知其不可而谓圣
人平秩四时奉天道以为政者乃如是乎予惧学者惑
其言未有不诬圣经以乱先王之法者矣故以易诗书
周礼春秋论语孟子及汲冢周书史记汉书可以證诸
儒论辨之失者参考而详列于左云
  成王赐伯禽天子礼乐辨(王世贞/)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1a 页 WYG1407-0423c.png
礼记明堂位曰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命鲁公世
祀周公以天子礼乐程子曰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非
也杨子慎曰其论正矣其事则未之详也鲁之用天子
礼乐也其末世乎明堂位周衰陋儒为之也昔鲁惠公
请郊庙之礼于周天子使史角往报之平王也夫成王
赐矣伯禽受矣惠何以重请之曰往报未成许也周室
于平衰也至襄抑又衰矣襄不许晋文之请隧也而谓
成王赐鲁郊乎然则鲁之僣何如曰著在春秋鲁颂春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1407-0423d.png
秋桓五年书大雩雩始桓也闵二年书禘于庄公禘始
闵也僖三十年书四卜郊郊始僖也鲁自伯禽而下十
八世至僖公始郊诗人颂之曰周公之孙庄公之子又
曰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则不出于成王之赐亦明矣故
孔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又曰杞之郊
也祀禹也宋之郊也祀汤也鲁之郊禘非礼矣周公其
衰矣其君臣恧然虞天下之议已也以藉口于成王伯
禽其陋儒又从臾之甚矣其无忌惮也鲁颂曰白牡骍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2a 页 WYG1407-0424a.png
刚白殷牡也鲁曷不用赤噫我知之鲁缘宋而僣者也
其以宋解乎哉王子曰杨子辨矣美矣然而未知于故
也夫礼成王实解之于何知之曰以请隧知之隧隐礼
也晋文雄伯也复王崇勋也而王孱王也文敦巽以请
之王从伉以却之而文弗复也夫郊禘之大典也鲁弱
国也鲁弗请天子弗问吾故曰赐也内而后鲁属改于
盟主为齐若晋矣稽役有讨擅兵有讨公止公弗见大
夫再执而不闻以僣礼乐讨也则何故借曰辞之天子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1407-0424b.png
之宗伯太史未失官也三邦之分宝天子实记焉岂其
大礼而忘厥自耶鲁得僣之齐晋先矣奚侍鲁也春秋
之互见以微讥耳如其僖始鲁颂曷弗削也鲁颂之弗
削非僖始也然则曷为用白牡曰成王志也尊周公以
报功德也用白牡班鲁宋也班宋示有等也鲁惠曷为
请曰请议也或器报之示许也夫吕氏春秋吕氏言也
何徵
  放生辨惑(陶望龄/)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3a 页 WYG1407-0424c.png
 芝亭张子云来王子与诸善友以万历辛丑仲夏朔
 创放生会于城南因书云栖大师放生文会稽之首
 复命鄙言赘于末简予惟慈心功德昔贤已详无事
 复论第取聋俗所排坚难猝破者略为答语数条
 以解群惑嗟乎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自古已有斯
 语矣而白首之士犹迷而不解是为鲍氏弱子笑
 也
 问仁者当宏济苍生拯扶赤县何必留情微物效彼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3b 页 WYG1407-0424d.png
 小慈终同儿女之嬉岂有丈夫之槩
答事有弘微心无巨细捉象擒兔狮子之全力具存纤
草乔林一雨之普沾靡异然则心非大也岂嫌善小而
不为心非小也安见小事之非大必如子言则畜池无
相郑之功而祝网岂王殷之略哉不知天心等爱道眼
普观举斯心既无广隘之殊论物命亦何贵贱之别故
寒生顿贵肖翘等活万人世主图王觳觫优于天下宁
当暴殄但贵扩充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4a 页 WYG1407-0425a.png
 问亲亲仁民仁民爱物序分先后施有重轻当图厥
 重先置兹轻后
答以劫盗而为奉养不若止盗以宁亲以屠刽而效布
施不若损施而全命盖一忍而生百忍亦一慈而该百
慈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则济众者宁当殄乎物昔有懦
士曾处围城始虽蒙被而犹战竞后则登陴而亲捍禦
乃谓人曰勇可习乎夫勇由血气犹以习增仁乃性生
岂难测学固当滋吾生意远彼杀机生为至顺故好生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4b 页 WYG1407-0425b.png
即召顺之阶杀是极违故远杀乃去违之要若能时时
救物念念利生将使戾夫汎爱如转春色于寒柯逆子
承欢若浚源泉于勺水矣
 问物既旁生与人非类若网罟毕弋不设于先王则
 鸟迹兽蹄必交于中国虽云爱物终止妨人且鸡鹜
 长生蛙鱼不杀其类充塞恐无所容
答兽有茂草鱼跃渊泉并育并生岂妨岂碍今蜀不食
蟹楚不捕蛙未闻楚蜀之乡纯为蛙蟹所据杀之而类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5a 页 WYG1407-0425c.png
乃滋盛不杀而生反不蕃人羊之言其故可痛
 问鳞鬣未舒网罟随及既难逃死奚用放生妇人之
 仁哲士所笑
答凡有生命总是无常人亦同然非止于物倘以物命
难延理当烹煮亦将谓人生无几便可诛夷然狱中必
杀之囚床上临危之病疗者犹欲流连于朝夕刑官亦
必转展于秋冬此决死而尚冀其生彼更生而未必即
死况夫放救之举本吾慈悯之心眼见其生便似永投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5b 页 WYG1407-0425d.png
生路手援其死即如永脱死门则死何必豫疑生何须
终保乎
 问众生就死极多此会放生极少救一漏万何取普
 周
答爱以心行慈由术运昔云仁术尚不妨杀羊以易牛
今者慈心亦何害救一而漏万惟心惟术自普自周故
数钱布施量等大千况众命更生功岂小补济旱元非
一溉终愈立槁之他苗绕塔岂合游畋亦喻投汤之勺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6a 页 WYG1407-0426a.png
水且愚人适口智者娱心但知适口之可甘不识娱心
之大快是故涸鳞乍湿笼羽更鶱方游釜鬵而倏返江
湖将就刀砧而俄辞绊絷似赴市曹而逢赦如遭寇虏
而获还踯躅方苏悠洋匆逝于是在濠知乐对水忘饥
睹此生全觉轻安之在我庆其脱离如重恙之去身彼
箸下万钱食前方丈三寸舌外美恶何知一脔饱馀腥
膻可厌其为娱乐曾有几何岂若脱彼命于生死之间
怡吾心于飞跃之际浣清溔淼同斯纵壑之欢送目烟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6b 页 WYG1407-0426b.png
云偕此排空之乐然则众所营者口腹吾所娱者神情
取适正同心口有别耳
 问物元非物生亦无生但须究了一心即是曲成万
 物投厓割肉尚属有为赠蚌放螺徒滋劳费
答究穷至理虽何死而何生曲徇物情亦欣生而哀死
盖以众有即真无之域涉车即融理之门若执无为而
病有为则无为之谈适资悭吝执无生而訾放生则无
生之说反助贪残既啖肉无碍真修岂放生反乖妙理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7a 页 WYG1407-0426c.png
即如所谓投厓割肉则身执尽忘喂虎饲鹰则悲心弥
广运悲心而有为之功斯著袪身执而无生之旨冥符
今则所重者巳身所轻者物命宝巳命既宛尔贪生杀
他身乃托无生死斯又与于不仁之甚加诸俗士数等

  李长吉诗辨(钟惺/)
杜牧李长吉执友也叙长吉诗曰贺且死尝授我平生
所著歌诗凡二百三十三首今二百三十三首具在则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7b 页 WYG1407-0426d.png
长吉诗无逸者矣其逸者非逸也皆贺所不欲存者也
而李藩者乃从贺外兄搜其逸者且恨其以夙怨悉投
堰中不亦纷纷多事乎少陵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
知况于贺等者皆于心的有所据而于世一无所与者
乎夫以于心有所据而于世无所与之人死而授其友
之知我者以诗诗止二百三十三首则此外皆其所不
欲存者必矣乃不足以定长吉诗而必欲别传其所不
欲存者甚矣无识者之祸人诗也然则投贺诗与恨其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8a 页 WYG1407-0427a.png
投者其为庸人无识则同要其得投堰中则长吉之幸
而二百三十三首传于世而无一字之亡者皆长吉文
章之神之所为也若长吉者已所不欲存虽举世之所
欲共传而必毅然自去之者也
 
 
 
 
卷四百三十四 第 28b 页 WYG1407-0427b.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