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三十一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a 页 WYG1407-039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三十一
            明 贺复徵 编
原一
 吴讷曰按字书原者本也一说推原也义始大易原
 始要终之训若文体谓之原者先儒谓始于退之之
 五原盖推其本原之义以示人也后之作者盖亦取
 法于是云 复徵曰原水所发也文而曰原谓穷极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b 页 WYG1407-0395b.png
 事物之理若水之有原也
  原道(唐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
乎巳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
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
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
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
卷四百三十一 第 2a 页 WYG1407-0396a.png
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
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
言也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
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
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
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
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
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
卷四百三十一 第 2b 页 WYG1407-0396b.png
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
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
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
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
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
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
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
卷四百三十一 第 3a 页 WYG1407-0396c.png
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
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
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
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
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
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
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
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巳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
卷四百三十一 第 3b 页 WYG1407-0396d.png
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
食也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
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
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民
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
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
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
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
卷四百三十一 第 4a 页 WYG1407-0397a.png
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帝之与王其号各
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殊
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
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
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
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
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
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
卷四百三十一 第 4b 页 WYG1407-0397b.png
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
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
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
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
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夫所谓先王
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
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
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
卷四百三十一 第 5a 页 WYG1407-0397c.png
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
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巳则顺而
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
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
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
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
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
卷四百三十一 第 5b 页 WYG1407-0397d.png
焉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
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
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
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
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原性(韩愈/)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
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
卷四百三十一 第 6a 页 WYG1407-0398a.png
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
中焉者可导而上下者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
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
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
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
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
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
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
卷四百三十一 第 6b 页 WYG1407-0398b.png
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
也情之于性视其品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
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
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
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鱼之
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杨食我之生也叔向之
母闻其号也知其必灭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
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
卷四百三十一 第 7a 页 WYG1407-0398c.png
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嶷嶷然文王之在母也
母不忧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
尧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
瞍之舜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之性善恶果
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
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
乎曰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
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曰今之
卷四百三十一 第 7b 页 WYG1407-0398d.png
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
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
  原毁(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
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
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已曰彼人也予人
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
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
卷四百三十一 第 8a 页 WYG1407-0399a.png
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已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
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
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
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
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
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
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
卷四百三十一 第 8b 页 WYG1407-0399b.png
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今
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巳也廉详故人难于
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已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已
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
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
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
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
卷四百三十一 第 9a 页 WYG1407-0399c.png
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已也虽然为是
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
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
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
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
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
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
卷四百三十一 第 9b 页 WYG1407-0399d.png
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
光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
家可几而理欤
  原人(韩愈/)
形于上者谓之天形于下者谓之地命于其两间者谓
之人形于上日月星辰皆天也形于下草木山川皆地
也命于其两间夷狄禽兽皆人也曰然则吾谓禽兽人
可乎曰非也指山而问焉曰山乎曰山可也山有草木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1407-0400a.png
禽兽皆举之矣指山之一草而问焉曰山乎曰山则不
可故天道乱而日月星辰不得其行地道乱而草木山
川不得其平人道乱而夷狄禽兽不得其情天者日月
星辰之主也地者草木山川之主也人者夷狄禽兽之
主也主而暴之不得其为主之道矣是故圣人一视而
同仁笃近而举远
  原鬼(韩愈/)
有啸于梁从而烛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有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1407-0400b.png
立于堂从而视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形有触
吾躬从而执之无得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与形安
有气曰鬼无声也无形也无气也果无鬼乎曰有形而
无声者物有之矣土石是也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
风霆是也有声与形者物有之矣人兽是也无形与声
者物有之矣鬼神是也曰然则有怪而与民物接者何
也曰是有二有鬼有物漠然无形与声者鬼之常也民
有忤于天有违于民有爽于物逆于伦而感于气于是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1407-0400c.png
乎鬼有形于形有凭于声以应之而下殃祸焉皆民之
为之也其既也又反乎其常曰何谓物曰成于形与声
者土石风霆人兽是也反乎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不
能有形与声不能无形与声者物怪是也故其作而接
于民也无恒故有动于民而为祸亦有动于民而为福
亦有动于民而莫之为祸福适丁民之有是时也作原

  原仁(牛僧孺/)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1407-0400d.png
救天下者皆曰仁得天下者皆曰利则可乎曰不可也
不得已而有天下则曰仁得已而有者则曰利也善畏
其利善决其仁皆圣也汤文王是也原意曰圣人视生
民以天下襁稚在焚溺无不挈者然则挈而授其家乎
将遂挈而有之乎彼家无人而有之不得已而仁矣有
人而有之则得已而利矣夏无人也汤有以仁殷有人
也文王畏其利前贤明汤意故无伯夷后圣明文王意
故曰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1407-0401a.png
  原十六卫(杜牧/)
国家始踵隋制开十六卫将军总三十员属官总一百
二十八员署守分部夹峙禁省厥初历今未始替削然
自今观之设官言无谓者其十六卫乎本原事迹其实
天下之大命也始自贞观中既武遂文内以十六卫畜
养戎臣外开折冲果毅府五百七十四以储兵伍或有
不幸方二三千里为寇土数十百万人为寇兵蛮夷戎
狄践踏四作此时戎臣当提兵居外至如天下平一暴勃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1407-0401b.png
消削单车一符将命四走莫不信顺此时戎臣当提兵
居内当其居内也官为将军绶有朱紫章有金银千百
骑趋奉朝谒第观车马歌儿舞女念功赏劳出于曲赐
所部之兵散舍诸府上府不越一千二百人三时耕稼
袯襫耞耒一时治武骑剑兵矢裨卫以课父兄相言不
得业他籍藏将府伍散田亩力解势破人人自爱虽有
蚩尤为帅雅亦不可使为乱耳及其当居外也缘部之
兵被檄乃来受命于朝不见妻子斧钺在前爵赏在后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1407-0401c.png
以首争首以力搏力飘暴交捽岂暇异略虽有蚩尤为
帅雅亦无能为叛也自贞观至于开元末百三十年间
戎臣兵伍未始逆篡此圣人所能柄统轻重制障表里
圣算神术也至于开元末愚儒奏章曰天下文胜矣请
罢府兵诏曰可武夫奏章曰天下力强矣请搏四夷诏
曰可于是府兵内铲边兵外作戎臣兵伍湍奔矢往内
无一人矣起辽走蜀缭络万里事五强寇十馀年中亡
百万人尾大中乾成燕偏重而天下掀然根萌烬然七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1407-0401d.png
圣旰食求欲除之且不能也由此观之戎臣兵伍岂可
一日使出落钤键哉然为国者不能无也居外则叛居
内则篡使外不叛内不篡兵不离伍无自焚之患将保
颈领无烹狗之谕古今已还法术最长其置府立卫乎
近代已来于其将也弊复为甚人嚣曰廷诏命将矣名
出视之率市儿辈盖多赂金玉负倚幽阴折劵交货所
能也绝不识父兄礼义之教复无慷慨感槩之气百城
千里一朝得之其强杰愎勃者则挠削法制不使縳巳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1407-0402a.png
斩族忠良不使违已力壹势便罔不为寇其阴泥巧狡
者亦能家算口敛委于邪倖由卿市公去郡得都四履
所治指为别馆或一夫不幸而寿则戛割生人略匝天
下是以天下每每兵乱涌溢齐人乾耗乡党风俗淫窳
衰薄教化恩泽壅抑不下召来灾沴被及牛马嗟乎自
愚而知之人其尽知之乎且武者任诛如天时有秋文
者任治如天时有春是天不能倒春秋是豪杰不能总
文武是此辈受钺诛暴乎曰于是乎在某人行教乎曰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1407-0402b.png
于是乎在欲祸蠹不作者未之有也伏惟文皇帝十六
卫之旨谁复而原其实天下之大命也故作原十六卫
  原亲(皮日休/)
能嗣其亲不曰子乎吾观夫今之世诲其子者必槚肌
篣骨伤爱毁性以为教呜呼孟子所谓古者易子而教
诚有旨欤不能教其子者是亡其身者也不能得其亲
者是舍其族者也古者佞臣爱人之贵过乎其亲必舍
而事之公子开方是也爱人之权过乎其子必杀而徇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1407-0402c.png
之易牙是也自兹以降为夫强臣者将欲夺人之宗必
杀巳子王莽杀子宇是也噫教尚不可况其杀欤或曰
均是亲也均是害也则周公诛管蔡石碏杀石厚叔向
戮叔鱼汉文流淮南可乎曰均是亲也贤则能嗣亲凶
则能覆族均是害也周公不诛则他人诛之石碏不杀
则他人杀之叔向不戮则他人戮之汉文不流则他人
流之已刑则及一人他刑则及其族此圣贤所以惜其
族也刑也者仁在其中矣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1407-0402d.png
  原奕(皮日休/)
问奕之原于或人或人曰尧教丹朱征丹朱之为是信
固有其道焉皮子曰夫奕之为艺也彼谋既失我谋先
之我智既亏彼智乘之害也欲利其内必先攻外欲取
其远必先攻近诈也胜之势不城池而金汤焉负之势
不甲兵而奔北焉胜不让负负不让胜争也存此免彼
得彼失此如苏秦之合从陈轸之游说伪也若然者不
害则败不诈则亡不争则失不伪则乱是奕之必然也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1407-0403a.png
虽奕秋荐出必用吾言焉尝试论之夫尧之有仁义礼
智信性也如生者必能用手足任耳目者矣岂区区出
其纤谋小智以著其术用争胜负哉尧之世三苗不服
以尧之仁苗之慢尧兵而熠之由罗人杀鸺鹠献人烹
鲲鲕者矣尧不忍加兵而以命舜舜不忍伐而敷之文
德然后有苗格焉以有苗之慢尚不加兵岂能以害诈
之心争伪之智用为战法教其子以伐国哉则奕之始
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从横者流之作矣
卷四百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1407-0403b.png
岂曰尧哉岂曰尧哉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