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a 页 WYG1407-033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二十六
明 贺复徵 编
议三
孔子庙堂议(明宋濂/)
世之言礼者咸取法于孔子然则为庙以祀之其可不
稽于古之礼乎不以古之礼祀孔子是亵祀也亵祀不
敬不敬则无福奈何今之人与古异也古者将祭主人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二十六
明 贺复徵 编
议三
孔子庙堂议(明宋濂/)
世之言礼者咸取法于孔子然则为庙以祀之其可不
稽于古之礼乎不以古之礼祀孔子是亵祀也亵祀不
敬不敬则无福奈何今之人与古异也古者将祭主人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b 页 WYG1407-0333b.png
朝服即位于阼阶东西面祝告利成主人立于阼阶上
西面尸出入主人降立于阼阶东西面此皆主人之正
位也卒脀祝盥于洗升自西阶主人盥升自阼阶祝先
入南面主人从户内西面祝酌奠主人西面再拜稽首
皆为几筵之在西也尸升筵主人西面立于户内拜妥
尸尸酢主人主人西面奠爵拜皆为尸之在西也汉晋
春秋所载章帝元和二年幸鲁祀孔子帝升庙西面再
拜开元礼亦谓先圣东向先师南向三献官皆西向是
西面尸出入主人降立于阼阶东西面此皆主人之正
位也卒脀祝盥于洗升自西阶主人盥升自阼阶祝先
入南面主人从户内西面祝酌奠主人西面再拜稽首
皆为几筵之在西也尸升筵主人西面立于户内拜妥
尸尸酢主人主人西面奠爵拜皆为尸之在西也汉晋
春秋所载章帝元和二年幸鲁祀孔子帝升庙西面再
拜开元礼亦谓先圣东向先师南向三献官皆西向是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a 页 WYG1407-0334a.png
犹未失古之意也今袭开元二十七年之制迁神于南
面而行礼者北面则非神道尚右之义矣古者造木主
以栖神天子诸侯之庙皆有主卿大夫士虽无之大夫
束帛以依神士结茅为菆无有像设之事开元礼亦谓
设先圣神座于堂上西楹间设先师神座于先圣神座
东北席皆以莞则尚扫地而祭也今因开元八年之制
搏土而肖像焉则失神而明之之义矣古者灌用鬯臭
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萧合
面而行礼者北面则非神道尚右之义矣古者造木主
以栖神天子诸侯之庙皆有主卿大夫士虽无之大夫
束帛以依神士结茅为菆无有像设之事开元礼亦谓
设先圣神座于堂上西楹间设先师神座于先圣神座
东北席皆以莞则尚扫地而祭也今因开元八年之制
搏土而肖像焉则失神而明之之义矣古者灌用鬯臭
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萧合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b 页 WYG1407-0334b.png
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然后炳萧合膻芗盖求神
于阴阳也今用薰芗代之庸非简乎古者朝觐会同与
凡郊庙祭飨之事皆设庭燎司烜共之火师监之其数
则天子百公五十馀三十以为不若是则不严且敬也
今以秉炬当之庸非渎乎古之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
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此之谓先师若汉礼有高堂生
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伏生之类也又凡始立学者
必释奠于先圣先师释奠必有合有国故则否谓国无
于阴阳也今用薰芗代之庸非简乎古者朝觐会同与
凡郊庙祭飨之事皆设庭燎司烜共之火师监之其数
则天子百公五十馀三十以为不若是则不严且敬也
今以秉炬当之庸非渎乎古之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
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此之谓先师若汉礼有高堂生
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伏生之类也又凡始立学者
必释奠于先圣先师释奠必有合有国故则否谓国无
卷四百二十六 第 3a 页 WYG1407-0334c.png
先圣先师则所释奠者当与邻国合若唐虞有夔伯夷
周有周公鲁有孔子则各自奠之不合也当是时学者
各自祭其先师非其师弗学也非其学弗祭也学校既
废天下莫知所师孔子集群圣之大成颜回曾参孔伋
孟轲实传孔子之道尊之以为先圣先师而通祀于天
下固宜其馀当各及其邦之先贤虽七十二子之祀亦
当罢去而于国学设之庶几弗悖礼意(开元礼国学祀/先圣孔子以颜)
(子等七十二贤配诸/州但以先师颜子配)今也杂寘而妄列甚至荀况之言
周有周公鲁有孔子则各自奠之不合也当是时学者
各自祭其先师非其师弗学也非其学弗祭也学校既
废天下莫知所师孔子集群圣之大成颜回曾参孔伋
孟轲实传孔子之道尊之以为先圣先师而通祀于天
下固宜其馀当各及其邦之先贤虽七十二子之祀亦
当罢去而于国学设之庶几弗悖礼意(开元礼国学祀/先圣孔子以颜)
(子等七十二贤配诸/州但以先师颜子配)今也杂寘而妄列甚至荀况之言
卷四百二十六 第 3b 页 WYG1407-0334d.png
性恶扬雄之事王莽王弼之宗庄老贾逵之忽细行杜
预之建短丧马融之党附势家亦厕其中吾不知其为
何说也古者立学专以明人伦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
矣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宋祖帝乙郑
祖厉王犹上祖也今一切寘而不讲颜回曾参孔伋子
也配享堂上颜路曾点孔鲤父也列祀庑间张载则二
程之表叔也乃坐其下(淳祐初张居程上后因国子/监集议再定张遂居程下)颠
倒彝伦莫此为甚吾又不知其为何说古者士之见师
预之建短丧马融之党附势家亦厕其中吾不知其为
何说也古者立学专以明人伦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
矣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宋祖帝乙郑
祖厉王犹上祖也今一切寘而不讲颜回曾参孔伋子
也配享堂上颜路曾点孔鲤父也列祀庑间张载则二
程之表叔也乃坐其下(淳祐初张居程上后因国子/监集议再定张遂居程下)颠
倒彝伦莫此为甚吾又不知其为何说古者士之见师
卷四百二十六 第 4a 页 WYG1407-0335a.png
以菜为贽故始入学者必释菜以礼其先师其学官四
时之祭乃皆释奠(今专用春/秋亦非)释奠有乐无尸而释菜无
乐是二者之重轻系乎乐之有无也今则袭用魏汉律
所制大晟之乐乃先儒所谓乱世之音者也其可乎哉
古者释奠释菜名义虽存其仪注皆不可知唐开元礼
彷佛仪礼馈食篇节文为详所谓三献各于献后饮福
即尸酢主人主妇及宾之义也今惮其烦惟初献者得
行之其可乎哉呜呼学校者礼之所自出犹河渎之宗
时之祭乃皆释奠(今专用春/秋亦非)释奠有乐无尸而释菜无
乐是二者之重轻系乎乐之有无也今则袭用魏汉律
所制大晟之乐乃先儒所谓乱世之音者也其可乎哉
古者释奠释菜名义虽存其仪注皆不可知唐开元礼
彷佛仪礼馈食篇节文为详所谓三献各于献后饮福
即尸酢主人主妇及宾之义也今惮其烦惟初献者得
行之其可乎哉呜呼学校者礼之所自出犹河渎之宗
卷四百二十六 第 4b 页 WYG1407-0335b.png
瀛海也犹山岳之祖昆崙也今乃舛缪若是则其他可
知矣礼固非士庶人之所敢议有人心者孰能默默以
自安乎虽然此姑言其略尔若夫庙制之非宜冕服之
无章器用则杂乎雅俗升降则昧乎左右如此类甚多
虽更仆不可尽也或者则曰子之言信辨矣建安熊氏
欲以伏羲为道统之宗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各以
次而列焉皋陶伊尹太公望周公暨稷契夷益傅说箕
子皆可与享于先王天子公卿所宜师式也当以此秩
知矣礼固非士庶人之所敢议有人心者孰能默默以
自安乎虽然此姑言其略尔若夫庙制之非宜冕服之
无章器用则杂乎雅俗升降则昧乎左右如此类甚多
虽更仆不可尽也或者则曰子之言信辨矣建安熊氏
欲以伏羲为道统之宗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各以
次而列焉皋陶伊尹太公望周公暨稷契夷益傅说箕
子皆可与享于先王天子公卿所宜师式也当以此秩
卷四百二十六 第 5a 页 WYG1407-0335c.png
祀天子之学若孔子实兼祖述宪章之任其为通祀则
自天子下达矣苟如其言则道统益尊三皇不汨于医
师太公不辱于武夫也不识可乎昔周有天下立四代
之学其所谓先圣者虞庠则以舜夏学则以禹殷学则
以汤东胶则以文王复各取当时左右四圣成其德业
者谓之先师以配享焉此固天子立学之法也奚为而
不可也
孔子庙庭从祀议(王祎/)
自天子下达矣苟如其言则道统益尊三皇不汨于医
师太公不辱于武夫也不识可乎昔周有天下立四代
之学其所谓先圣者虞庠则以舜夏学则以禹殷学则
以汤东胶则以文王复各取当时左右四圣成其德业
者谓之先师以配享焉此固天子立学之法也奚为而
不可也
孔子庙庭从祀议(王祎/)
卷四百二十六 第 5b 页 WYG1407-0335d.png
孔子庙庭从祀者凡百有五人自澹台灭明至孔鲤七
十一人皆受业圣人之门而承圣人之教者也自左丘
明至许衡三十四人皆传注圣经尊崇圣学而有切于
圣人之道者也盖自唐贞观二十一年始以左丘明至
范宁等二十一人从祀庙庭及宋元丰七年复增荀况
扬雄韩愈以世次先后从祀左丘明二十一人之间淳
祐二年乃以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列于从祀景
定二年又增张栻吕祖谦咸淳三年又增邵雍司马光
十一人皆受业圣人之门而承圣人之教者也自左丘
明至许衡三十四人皆传注圣经尊崇圣学而有切于
圣人之道者也盖自唐贞观二十一年始以左丘明至
范宁等二十一人从祀庙庭及宋元丰七年复增荀况
扬雄韩愈以世次先后从祀左丘明二十一人之间淳
祐二年乃以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列于从祀景
定二年又增张栻吕祖谦咸淳三年又增邵雍司马光
卷四百二十六 第 6a 页 WYG1407-0336a.png
及元皇庆二年乃以许衡继宋九儒居从祀之列所谓
三十四人者也以今论之汉儒之从祀者十四人而犹
阙者一人董仲舒是也唐之从祀者一人而犹阙者一
人孔颖达是也宋之从祀者九人而犹阙者四人范仲
淹欧阳修真德秀魏了翁是也元之从祀者一人而犹
阙者一人吴澄是也自夫孟轲既往圣学不明邪说盛
行异端并起历秦至汉诸儒继作然完经翼传局于颛
门之学而于圣人之道莫或有闻惟董仲舒于其间号
三十四人者也以今论之汉儒之从祀者十四人而犹
阙者一人董仲舒是也唐之从祀者一人而犹阙者一
人孔颖达是也宋之从祀者九人而犹阙者四人范仲
淹欧阳修真德秀魏了翁是也元之从祀者一人而犹
阙者一人吴澄是也自夫孟轲既往圣学不明邪说盛
行异端并起历秦至汉诸儒继作然完经翼传局于颛
门之学而于圣人之道莫或有闻惟董仲舒于其间号
卷四百二十六 第 6b 页 WYG1407-0336b.png
称醇儒其学博通诸经于春秋之义尤精所以告其君
者如天人性命仁义礼乐以及彊勉遵行正谊明道之
论皆他儒之所不能道至其告时君罢黜百家表章六
经以隆孔子之教使道术有统异端息灭民到于今赖
之则所以尊崇圣学者其功殆不在孟子下以荀况之
言性恶扬雄之事新莽犹获从祀而仲舒顾在所不取
何也秦火之后圣经阙逸汉儒收拾散亡各为笺传而
偏学异说各自名家晋宋以来为说滋蔓去圣既远莫
者如天人性命仁义礼乐以及彊勉遵行正谊明道之
论皆他儒之所不能道至其告时君罢黜百家表章六
经以隆孔子之教使道术有统异端息灭民到于今赖
之则所以尊崇圣学者其功殆不在孟子下以荀况之
言性恶扬雄之事新莽犹获从祀而仲舒顾在所不取
何也秦火之后圣经阙逸汉儒收拾散亡各为笺传而
偏学异说各自名家晋宋以来为说滋蔓去圣既远莫
卷四百二十六 第 7a 页 WYG1407-0336c.png
可考證学者茫昩不知所归唐初孔颖达受诏撰定诸
经之疏号曰正义自是以来著为定论凡不在于正义
者谓之异端诚学者之宗师百世之取信也是其所以
传注圣经者较之马融郑康成辈功无所与逊且何休
注公羊而黜周王鲁王弼注易而专尚清虚害道已甚
然在祀列胡独至于颖达而遗之也圣人之道或著之
事功或载之文章用虽不同而实则一致三代以下人
才莫盛于宋东都其间慨然以圣人之道为已任而著
经之疏号曰正义自是以来著为定论凡不在于正义
者谓之异端诚学者之宗师百世之取信也是其所以
传注圣经者较之马融郑康成辈功无所与逊且何休
注公羊而黜周王鲁王弼注易而专尚清虚害道已甚
然在祀列胡独至于颖达而遗之也圣人之道或著之
事功或载之文章用虽不同而实则一致三代以下人
才莫盛于宋东都其间慨然以圣人之道为已任而著
卷四百二十六 第 7b 页 WYG1407-0336d.png
之行事者范仲淹而巳其言以为士当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伊尹之任无以尚之况当其时
天下学术未知所宗尚而仲淹首以中庸授张载以为
道学之倡盖其为学本乎六经而其议论无不主于仁
义虽勋业之就未究其志而事功所及光明正大实与
司马光相上下自圣道不行世儒徒知章句以为事而
孰知圣人经世之志固不专在是也欧阳修与仲淹同
时实倡明圣贤之学而著之文章其易春秋诸说诗本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伊尹之任无以尚之况当其时
天下学术未知所宗尚而仲淹首以中庸授张载以为
道学之倡盖其为学本乎六经而其议论无不主于仁
义虽勋业之就未究其志而事功所及光明正大实与
司马光相上下自圣道不行世儒徒知章句以为事而
孰知圣人经世之志固不专在是也欧阳修与仲淹同
时实倡明圣贤之学而著之文章其易春秋诸说诗本
卷四百二十六 第 8a 页 WYG1407-0337a.png
义等书发挥经学为精其欲删诸经正义谶纬之说一
归于正尤有功于圣道其为言根乎仁义而达之政理
所以羽翼六经而载之于万世至于本论等篇比之韩
愈之原道夫复何愧而世之浅者每目之为文人夫文
以载道道因文而乃著虽经天纬地者亦谓之文而顾
少之哉然则如范仲淹之立功欧阳修之立言皆可谓
有功于圣人之道者韩愈司马光既列从祀则此二人
固决在所当取者也自周敦颐接圣贤千载不传之秘
归于正尤有功于圣道其为言根乎仁义而达之政理
所以羽翼六经而载之于万世至于本论等篇比之韩
愈之原道夫复何愧而世之浅者每目之为文人夫文
以载道道因文而乃著虽经天纬地者亦谓之文而顾
少之哉然则如范仲淹之立功欧阳修之立言皆可谓
有功于圣人之道者韩愈司马光既列从祀则此二人
固决在所当取者也自周敦颐接圣贤千载不传之秘
卷四百二十六 第 8b 页 WYG1407-0337b.png
绪而程颐兄弟承之道统于是有所传迨朱熹有作五
经四子皆有传注论述统宗会元集圣贤大成绍程子
之传其中更学禁其道不行于是真德秀魏了翁并作
力以尊崇朱学为已任而圣贤之学乃复明真氏所著
有大学衍义读书记魏氏所著有九经要义大抵皆黜
异端崇正理质诸圣人而不谬其于圣人之道可谓有
功而足以缵朱氏所传之绪矣是则此二人者固又当
继朱氏而列于从祀者也及元兴许衡起于北方尊用
经四子皆有传注论述统宗会元集圣贤大成绍程子
之传其中更学禁其道不行于是真德秀魏了翁并作
力以尊崇朱学为已任而圣贤之学乃复明真氏所著
有大学衍义读书记魏氏所著有九经要义大抵皆黜
异端崇正理质诸圣人而不谬其于圣人之道可谓有
功而足以缵朱氏所传之绪矣是则此二人者固又当
继朱氏而列于从祀者也及元兴许衡起于北方尊用
卷四百二十六 第 9a 页 WYG1407-0337c.png
朱氏之学以教人既有以任斯道之重而其时吴澄起
于南方能有见于前儒之所未及孝经大学中庸易诗
书春秋礼皆有传注隐括古今诸儒之说而折衷之其
于礼经尤多所删正凡以补朱氏之未备而其真修实
践盖无非圣贤正大之学则其人又可谓有功于圣人
之道固宜于许衡同列于从祀而不可以或遗也按祀
法有功于圣道则祀之是七人者其有功于圣人之道
如此而从祀阙焉此甚不可蒐累代之旷典昭万世之
于南方能有见于前儒之所未及孝经大学中庸易诗
书春秋礼皆有传注隐括古今诸儒之说而折衷之其
于礼经尤多所删正凡以补朱氏之未备而其真修实
践盖无非圣贤正大之学则其人又可谓有功于圣人
之道固宜于许衡同列于从祀而不可以或遗也按祀
法有功于圣道则祀之是七人者其有功于圣人之道
如此而从祀阙焉此甚不可蒐累代之旷典昭万世之
卷四百二十六 第 9b 页 WYG1407-0337d.png
公议举而明之固在今日矣又按圣孙孔伋故列孔鲤
之下而曾参亦在曾晰后咸淳三年始升配享于颜孟
为四侑东坐而西向父以从祀立庑下而子以配享坐
堂上尊卑舛逆莫此为甚圣人之道在于明人伦而先
自废乱何以诏后世借曰曾子子思以传道为重然子
必当为父屈昔鲁祀僖公跻之闵公之上传者谓子虽
齐圣不先父食以为逆祀今孔氏曾氏父子之失序非
逆祀乎是故曾参孔伋今当降居于曾晰孔鲤之下又
之下而曾参亦在曾晰后咸淳三年始升配享于颜孟
为四侑东坐而西向父以从祀立庑下而子以配享坐
堂上尊卑舛逆莫此为甚圣人之道在于明人伦而先
自废乱何以诏后世借曰曾子子思以传道为重然子
必当为父屈昔鲁祀僖公跻之闵公之上传者谓子虽
齐圣不先父食以为逆祀今孔氏曾氏父子之失序非
逆祀乎是故曾参孔伋今当降居于曾晰孔鲤之下又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1407-0338a.png
司马光于程颢程颐为先进张载于二程为表叔而位
次皆在下其先后次序亦不可不明咸淳之从祀徒依
朱子六赞以周二程邵张司马为序而不知朱子之赞
特以形容六君子道德之盛初未尝定其先后之次胡
可遂据以为准乎是故司马光张载今当升居于程颢程
颐之上若夫荀况扬雄何休王弼之徒有不当与于从
祀者兹又未敢以遽数也嗟乎天下之礼有似缓而实
急似轻而实重者以其有关于名教也公议所在孰得
次皆在下其先后次序亦不可不明咸淳之从祀徒依
朱子六赞以周二程邵张司马为序而不知朱子之赞
特以形容六君子道德之盛初未尝定其先后之次胡
可遂据以为准乎是故司马光张载今当升居于程颢程
颐之上若夫荀况扬雄何休王弼之徒有不当与于从
祀者兹又未敢以遽数也嗟乎天下之礼有似缓而实
急似轻而实重者以其有关于名教也公议所在孰得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1407-0338b.png
而废之况乎礼文之事自儒者出则于有功圣道之人
礼宜所祀也而未称于礼者固不得置之而不之议也
是用疏其为名教所系而公议之不可废者列之如右
七出议(王祎/)
礼(大戴礼/本命篇)妻有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窃
盗是也而又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之丧
前贫贱后富贵是也凡此圣人所以顺男女之际重婚
姻之始也后世之议者或曰妇人不顺父母淫妒多言
礼宜所祀也而未称于礼者固不得置之而不之议也
是用疏其为名教所系而公议之不可废者列之如右
七出议(王祎/)
礼(大戴礼/本命篇)妻有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窃
盗是也而又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之丧
前贫贱后富贵是也凡此圣人所以顺男女之际重婚
姻之始也后世之议者或曰妇人不顺父母淫妒多言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1407-0338c.png
窃盗其为罪而见出宜也若无子恶疾乃其不幸非其
罪也而去之非礼也圣人之制礼岂其若是严甚哉故
七出定为五出于礼为称也曰圣人之制礼严与宽盖
并用也惟其严也故有以合乎天理之公惟其宽也故
有顺乎人情之正宽严相适而制礼之意得矣今自七
出言之无子恶疾固妇人之不幸也而出之若过乎严
矣然三不去者妇人孰无之使其无子恶疾矣而其
或有所取无所归也与更三年之丧也前贫贱而后富
罪也而去之非礼也圣人之制礼岂其若是严甚哉故
七出定为五出于礼为称也曰圣人之制礼严与宽盖
并用也惟其严也故有以合乎天理之公惟其宽也故
有顺乎人情之正宽严相适而制礼之意得矣今自七
出言之无子恶疾固妇人之不幸也而出之若过乎严
矣然三不去者妇人孰无之使其无子恶疾矣而其
或有所取无所归也与更三年之丧也前贫贱而后富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1407-0338d.png
贵也则固不得而去之也是又未尝不宽甚也夫夫妇
之配偶人伦之本也圣人之制礼其必审于此矣故曰
宽严相适圣人制礼之意所以为中也或曰恶疾无子
而或有是三不去者固不去矣使或无是也则其出也
庸岂其罪欤曰妻道二一曰奉宗祀也一曰续宗嗣也
二者人道之本也今其无子则是绝世也恶疾则是不
可与共粢盛也是义之不得不绝者也夫不顺父母以
其逆德也淫以其乱族也妒以其乱家也多言以其离
之配偶人伦之本也圣人之制礼其必审于此矣故曰
宽严相适圣人制礼之意所以为中也或曰恶疾无子
而或有是三不去者固不去矣使或无是也则其出也
庸岂其罪欤曰妻道二一曰奉宗祀也一曰续宗嗣也
二者人道之本也今其无子则是绝世也恶疾则是不
可与共粢盛也是义之不得不绝者也夫不顺父母以
其逆德也淫以其乱族也妒以其乱家也多言以其离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1407-0339a.png
间也窃盗以其反义也五者其恶德之见绝于人者也
无子之绝世恶疾之不可与共粢盛二者其恶德之见
绝于天者也其于义所当绝均也或曰古者诸侯一夫
人六侄娣两媵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藉使妻有
恶疾无子则固有妾足以生子而奉祀奚必妻之出也
曰礼莫重于嫡孽之分所以培化本而窒乱源也庶孽
并嫡家国之祸莫不由兹苟因妻有恶疾无子而成庶
孽之宠以启争夺之祸是家国之大不幸也又况庶人
无子之绝世恶疾之不可与共粢盛二者其恶德之见
绝于天者也其于义所当绝均也或曰古者诸侯一夫
人六侄娣两媵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藉使妻有
恶疾无子则固有妾足以生子而奉祀奚必妻之出也
曰礼莫重于嫡孽之分所以培化本而窒乱源也庶孽
并嫡家国之祸莫不由兹苟因妻有恶疾无子而成庶
孽之宠以启争夺之祸是家国之大不幸也又况庶人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1407-0339b.png
有妻而无妾其为不幸也尤大夫因妇人之不幸而致
家国之大不幸轻重之际圣人固有以权衡之而谨其
始矣然则以恶疾无子而出妻义之不得已而礼之不
可免者也或曰礼者先王教人之具律者圣人御世之
准故礼虚文而律实法也七出之文虽载于礼而五出
之法今著于律奚为其不可也曰礼与律非二物也礼
者防之于未然律者禁之于已然皆缘人情而为制礼
之所不许即律之所不容出于礼则入于律也恶疾无
家国之大不幸轻重之际圣人固有以权衡之而谨其
始矣然则以恶疾无子而出妻义之不得已而礼之不
可免者也或曰礼者先王教人之具律者圣人御世之
准故礼虚文而律实法也七出之文虽载于礼而五出
之法今著于律奚为其不可也曰礼与律非二物也礼
者防之于未然律者禁之于已然皆缘人情而为制礼
之所不许即律之所不容出于礼则入于律也恶疾无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1407-0339c.png
子之当出其著于律历代相因未之有改由人情之所
同也礼律二者均为圣人之所制其轻重之际详矣七
出之目胡独于今而废之也故尝论之夫妇之道以义
合以礼成者也其成也则纳之以礼不合也则出之以
义圣人之所许也礼载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国
以夫人之礼行至以夫人入使者将命曰寡君不敏不
能从而守社稷宗庙使使臣某敢告于执事主人对曰寡
君固前辞不教矣寡君敢不敬须以俟命大夫以下出
同也礼律二者均为圣人之所制其轻重之际详矣七
出之目胡独于今而废之也故尝论之夫妇之道以义
合以礼成者也其成也则纳之以礼不合也则出之以
义圣人之所许也礼载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国
以夫人之礼行至以夫人入使者将命曰寡君不敏不
能从而守社稷宗庙使使臣某敢告于执事主人对曰寡
君固前辞不教矣寡君敢不敬须以俟命大夫以下出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1407-0339d.png
妻夫使人致之曰某不敏不能从而共粢盛某也敢告
于侍者主人对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诛敢不敬须以
俟命是其进退之间从容逊顺有如此先王因其义之
不得已而礼之不可免所以存其辞而不废也是故孔
子之家三世尝出妻矣使果以出妻为难也然则圣人
非与由是论之徇私情昵细惠不知礼义之大节谓妇
人无子恶疾为不当去而欲减七出为五出者可谓野
于礼也巳
于侍者主人对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诛敢不敬须以
俟命是其进退之间从容逊顺有如此先王因其义之
不得已而礼之不可免所以存其辞而不废也是故孔
子之家三世尝出妻矣使果以出妻为难也然则圣人
非与由是论之徇私情昵细惠不知礼义之大节谓妇
人无子恶疾为不当去而欲减七出为五出者可谓野
于礼也巳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1407-0340a.png
刘静修从祀议(刘定之/)
谨按元儒容城刘因德性刚正学识明悟所作诗文理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学循行数墨者所仿佛而进退
之际安于义命若其称许管幼安咏叹陶元亮则傲睨
浊世涕唾禄爵之本心可见也是以裕宗不能留世祖
不能致因岂不可谓之贤也哉然而建言者遽欲以因
列诸孔庙从祀则事体甚重不可以不详议建言者谓
颜子未尝著书而配享孔子不可以因未著书而不之
谨按元儒容城刘因德性刚正学识明悟所作诗文理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学循行数墨者所仿佛而进退
之际安于义命若其称许管幼安咏叹陶元亮则傲睨
浊世涕唾禄爵之本心可见也是以裕宗不能留世祖
不能致因岂不可谓之贤也哉然而建言者遽欲以因
列诸孔庙从祀则事体甚重不可以不详议建言者谓
颜子未尝著书而配享孔子不可以因未著书而不之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1407-0340b.png
取夫颜子何可当也孔子之道传之颜子后世取信于
孔子之言其言具于论语载于中庸见于孟子存于易
系辞等书不一而足虽颜子未尝著书不害其为传道
也譬如萧何无战功而高祖取为汉臣之首房乔无战
功而太宗取为唐臣之首所谓知臣莫若君知弟子莫
若师者此之谓也今以因未著书而仰攀颜子为比则
是人臣无汗马之功者皆得攀萧房为比恶有是理也
哉建言者又谓从祀诸贤其中有不能无过者因无过
孔子之言其言具于论语载于中庸见于孟子存于易
系辞等书不一而足虽颜子未尝著书不害其为传道
也譬如萧何无战功而高祖取为汉臣之首房乔无战
功而太宗取为唐臣之首所谓知臣莫若君知弟子莫
若师者此之谓也今以因未著书而仰攀颜子为比则
是人臣无汗马之功者皆得攀萧房为比恶有是理也
哉建言者又谓从祀诸贤其中有不能无过者因无过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1407-0340c.png
奈何反不得从祀夫及门从学之徒固有狂狷失中者
矣又有聚敛而圣人斥其非吾徒短丧而圣人言其不
仁者矣然而莫不亲炙温良恭俭让之德亲受文行忠
信之教高者名列四科馀者亦皆身通六艺是以孔子
家语太史公仲尼弟子列传备书之以为三千之徒此
七十子者其最也然则七十子之有过者亦先儒所谓
圣人数其事而责之其所善犹多尔至于左丘明以下
经师二十二人有未能深明圣经之旨者矣又有无威
矣又有聚敛而圣人斥其非吾徒短丧而圣人言其不
仁者矣然而莫不亲炙温良恭俭让之德亲受文行忠
信之教高者名列四科馀者亦皆身通六艺是以孔子
家语太史公仲尼弟子列传备书之以为三千之徒此
七十子者其最也然则七十子之有过者亦先儒所谓
圣人数其事而责之其所善犹多尔至于左丘明以下
经师二十二人有未能深明圣经之旨者矣又有无威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1407-0340d.png
仪若刘向好谀佞若王肃者矣然而当世衰道微火于
秦黄老于汉佛于魏晋之时而此二十二人守其遗经
转相付授讲说注释各竭其才以待后之学者则其为
功殆犹周文武成康之子孙虽衰替微弱无所振作而
尚能保守姬姓之宗祀谱谍以历阅春秋战国不亡而
幸存者也虽有大过亦将宥之况小失乎今以因无过
与七十子二十二经师有过者较量彼此欲得登因于
从祀愚窃以为仲尼素王也七十子助其创业者二十
秦黄老于汉佛于魏晋之时而此二十二人守其遗经
转相付授讲说注释各竭其才以待后之学者则其为
功殆犹周文武成康之子孙虽衰替微弱无所振作而
尚能保守姬姓之宗祀谱谍以历阅春秋战国不亡而
幸存者也虽有大过亦将宥之况小失乎今以因无过
与七十子二十二经师有过者较量彼此欲得登因于
从祀愚窃以为仲尼素王也七十子助其创业者二十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1407-0341a.png
二经师助其垂统者也遇其有过议而贷之犹得陪从
也非是之比而徒曰我无过可以陪从未之前闻也建
言者又谓与因同时若许衡吴澄其德学无以踰因而
亦得从祀因岂得独遗夫因之于衡澄其德学无大弗
若也其功则有弗若也何也衡以其行道之功澄以其
明道之功当元氏奋自朔漠统据华夏其君臣懵焉不
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其徒
以至于宋之周程张朱者其道足以抚世御极而衡首
也非是之比而徒曰我无过可以陪从未之前闻也建
言者又谓与因同时若许衡吴澄其德学无以踰因而
亦得从祀因岂得独遗夫因之于衡澄其德学无大弗
若也其功则有弗若也何也衡以其行道之功澄以其
明道之功当元氏奋自朔漠统据华夏其君臣懵焉不
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其徒
以至于宋之周程张朱者其道足以抚世御极而衡首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1407-0341b.png
倡率诲诱之使知是道之可行至于澄所作诸经纂言
发挥洞达自朱子以后依经立说者鲜克俪之是以我
朝太宗文皇帝命儒臣修辑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于澄
之说多所采入澄可谓能明是道者矣而因之说未有
采者则是因既未若衡之道行于当时又未若澄之道
明于后世其不从祀未必为阙典也若乃薛内翰瑄直
躬慕古谈道淑徒进无附丽退不慕恋勤学好问可谓
文矣归洁其身可谓清矣是以存蒙圣知没锡美谥其
发挥洞达自朱子以后依经立说者鲜克俪之是以我
朝太宗文皇帝命儒臣修辑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于澄
之说多所采入澄可谓能明是道者矣而因之说未有
采者则是因既未若衡之道行于当时又未若澄之道
明于后世其不从祀未必为阙典也若乃薛内翰瑄直
躬慕古谈道淑徒进无附丽退不慕恋勤学好问可谓
文矣归洁其身可谓清矣是以存蒙圣知没锡美谥其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1407-0341c.png
为皇朝名臣夫何间然然论其于道所得以与朱子之
徒相比并若黄直卿辅广之亲承微言金履祥许谦之
推衍绪说尚未知可伯仲其间否也而遽欲从祀窃恐
世之君子将以建言者为非愚则谀孰敢和附其说哉
故愚以为瑄可无施行因则准昨者所议杨龟山例令
其所在官司建祠奉祀庶足以伸敬先贤劝励来学谨
议
复河套议(翁万达/)
徒相比并若黄直卿辅广之亲承微言金履祥许谦之
推衍绪说尚未知可伯仲其间否也而遽欲从祀窃恐
世之君子将以建言者为非愚则谀孰敢和附其说哉
故愚以为瑄可无施行因则准昨者所议杨龟山例令
其所在官司建祠奉祀庶足以伸敬先贤劝励来学谨
议
复河套议(翁万达/)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1407-0341d.png
盖闻智者必待时而举事君子不昩势以图功是故理
有所当尽而机有所宜审志有所必奋而谋有所不可
略者是之不备难与虑终矣河套本中国故壤界以黄
河固天之所以限中外也讵宜弃而不守藉寇赍盗然
揆以今之时势则有当复之理而无可乘之机多必奋
之志而鲜万全之算是故不能不为图事者深长思也
河套自周秦以来为国为郡汉置朔方唐城受降据险
扼寇往迹具在我太祖以神武定天下成祖躬御六飞
有所当尽而机有所宜审志有所必奋而谋有所不可
略者是之不备难与虑终矣河套本中国故壤界以黄
河固天之所以限中外也讵宜弃而不守藉寇赍盗然
揆以今之时势则有当复之理而无可乘之机多必奋
之志而鲜万全之算是故不能不为图事者深长思也
河套自周秦以来为国为郡汉置朔方唐城受降据险
扼寇往迹具在我太祖以神武定天下成祖躬御六飞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1407-0342a.png
三犁边廷其寇既残破我亦未暇舍黄河而卫东胜计
则偏矣后又撤东胜以就延绥套地遂沦之外蕃矣然
正统弘治之间我虽未守彼亦未取不见可欲其心不
动不夺所恃其争不力取之可也乃竟因循画地自捐
天设之险失沃野之利此边疆之臣所宜卧薪尝胆而
有志之士所以扼腕而攘袂者也先巡抚余肃敏公置
镇榆林想亦有志斯举而套卒未复镇则空设开垦无
闻转输难继孤悬独立沙碛为墟外之不足恃为籓篱
则偏矣后又撤东胜以就延绥套地遂沦之外蕃矣然
正统弘治之间我虽未守彼亦未取不见可欲其心不
动不夺所恃其争不力取之可也乃竟因循画地自捐
天设之险失沃野之利此边疆之臣所宜卧薪尝胆而
有志之士所以扼腕而攘袂者也先巡抚余肃敏公置
镇榆林想亦有志斯举而套卒未复镇则空设开垦无
闻转输难继孤悬独立沙碛为墟外之不足恃为籓篱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1407-0342b.png
内之无所资其赋役不有其利而益处其劳岂豪贤固
略于远谋抑其时或亦有掣肘而未终其志耶然弘治
以前我军犹岁常搜套捣其巢穴嗣是我谋日疏任寇
出入涉流履冰挥鞭近塞蔑所顾忌今且盘据其中滋
其畜牧遂其生养譬之为家成业久矣又今昔异时强
弱异势事体利害之缓急人情好恶之向背万有不齐
不可以不虑也欲一举而复之无乃难乎故曰有当复
之理而无可乘之机多必奋之志而鲜万全之计也请
略于远谋抑其时或亦有掣肘而未终其志耶然弘治
以前我军犹岁常搜套捣其巢穴嗣是我谋日疏任寇
出入涉流履冰挥鞭近塞蔑所顾忌今且盘据其中滋
其畜牧遂其生养譬之为家成业久矣又今昔异时强
弱异势事体利害之缓急人情好恶之向背万有不齐
不可以不虑也欲一举而复之无乃难乎故曰有当复
之理而无可乘之机多必奋之志而鲜万全之计也请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9a 页 WYG1407-0342c.png
极言之以干大听夫敌有盛衰我有强弱以强值弱仅
足相当以弱值强是为无策汉武雄断天启卫霍不世
之将也绝漠四出不能一屈单于之膝成哀短祚内衅
且生而呼韩稽颡愿保蕃北此何也汉武值其盛强而
成哀际其衰弱也马步矢刃各有所宜主客劳逸徒步
异状韩信背水置阵死地以生魏武舍鞍马与吴越争
于舟楫之间乌林削迹是何也韩信以死地为生而得
其逸魏武舍中国之长而困于所短也人情莫不爱其
足相当以弱值强是为无策汉武雄断天启卫霍不世
之将也绝漠四出不能一屈单于之膝成哀短祚内衅
且生而呼韩稽颡愿保蕃北此何也汉武值其盛强而
成哀际其衰弱也马步矢刃各有所宜主客劳逸徒步
异状韩信背水置阵死地以生魏武舍鞍马与吴越争
于舟楫之间乌林削迹是何也韩信以死地为生而得
其逸魏武舍中国之长而困于所短也人情莫不爱其
卷四百二十六 第 19b 页 WYG1407-0342d.png
亲然负米以致其养与遇变而捍其患缓急自有不同
人情莫不爱其身然一劳以永其逸与暂息以休其体
向背亦为殊等丧先王之乘舟不如死则取艅艎者必
济义兵讴歌思归则定三秦者易为力也我国家拯天
下于元时天威所及雷击风扫遗寇游魂仅存喘息年
来收养残秽兼之寇戎生口日滋月息即生小王子济
农谙达诸部落可三四十万视昔之奔命穷荒不见马
矢者盛耶衰邪强耶弱耶而我承平日久军政多偷三
人情莫不爱其身然一劳以永其逸与暂息以休其体
向背亦为殊等丧先王之乘舟不如死则取艅艎者必
济义兵讴歌思归则定三秦者易为力也我国家拯天
下于元时天威所及雷击风扫遗寇游魂仅存喘息年
来收养残秽兼之寇戎生口日滋月息即生小王子济
农谙达诸部落可三四十万视昔之奔命穷荒不见马
矢者盛耶衰邪强耶弱耶而我承平日久军政多偷三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0a 页 WYG1407-0343a.png
五年来虽赖廊庙注意边防渐次振举而其竭筹虑耗
财用其功业也不少矣回视二祖之时其强弱盈缩又
何如耶河套久沦寇中间谍罕至寇又屋居畜牧其内
山川之险易途路之纡直水草之有无我不可必知也
提军深入其境能无虞乎夫塞以内我中国地也将领
讲求其形势卒伍谙记其要害尚不能悉而况塞以外
乎今我劳而往彼逸而待我马出塞三日而疲彼骑遍
野一呼而集得有小利归途尚难倘失乡导全军何赖
财用其功业也不少矣回视二祖之时其强弱盈缩又
何如耶河套久沦寇中间谍罕至寇又屋居畜牧其内
山川之险易途路之纡直水草之有无我不可必知也
提军深入其境能无虞乎夫塞以内我中国地也将领
讲求其形势卒伍谙记其要害尚不能悉而况塞以外
乎今我劳而往彼逸而待我马出塞三日而疲彼骑遍
野一呼而集得有小利归途尚难倘失乡导全军何赖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0b 页 WYG1407-0343b.png
数万之众缓行持重则敌备益严疾行趋利则辎重在
后且克日有定期裹粮有定数寇迁徙靡常则战无定
地远近不测则战无定期一战之后寇或保聚或佯为
逃遁笳角时闻壁垒相待巳离复合终不渡河而我军
于此战邪退邪两相守邪数万之众出塞亦必有数万
之众援之否邪有骁将以通粮道否邪保无抄掠不至
匮乏否邪是皆至难而不可任者也夫驰击者寇所长
也守险者我所便也弓矢利于驰击而火器利于守险
后且克日有定期裹粮有定数寇迁徙靡常则战无定
地远近不测则战无定期一战之后寇或保聚或佯为
逃遁笳角时闻壁垒相待巳离复合终不渡河而我军
于此战邪退邪两相守邪数万之众出塞亦必有数万
之众援之否邪有骁将以通粮道否邪保无抄掠不至
匮乏否邪是皆至难而不可任者也夫驰击者寇所长
也守险者我所便也弓矢利于驰击而火器利于守险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1a 页 WYG1407-0343c.png
者也舍火器守险而与之驰射突击于黄沙白草间得
邪失邪今塞下兵即塞下人也坟墓庐舍先人之所营
妻孥眷属骨肉之所居禾黍桑麻业产之所具牛马牲
畜身养之所供迫于兵刃怵于生死尚每每退怯以烦
上人之督责今驱之于无人迹之地限之以可立尽之
食要之以难必成之功苦之以不即罢之役恐之以将
徙之祸而欲得人之死力可乎议者欲整六万之众为
三岁之期春夏马瘦为寇弱而我利于征秋冬马肥为
邪失邪今塞下兵即塞下人也坟墓庐舍先人之所营
妻孥眷属骨肉之所居禾黍桑麻业产之所具牛马牲
畜身养之所供迫于兵刃怵于生死尚每每退怯以烦
上人之督责今驱之于无人迹之地限之以可立尽之
食要之以难必成之功苦之以不即罢之役恐之以将
徙之祸而欲得人之死力可乎议者欲整六万之众为
三岁之期春夏马瘦为寇弱而我利于征秋冬马肥为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1b 页 WYG1407-0343d.png
寇强而我利于守春蒐于套秋守于边三年三举寇必
难支待其远遁拒河为守是固一说矣然天时物性不
甚相远也秋冬寇马肥矣而我马不亦肥乎乃止利守
邪春夏寇马瘦而寇弱不能入寇然坐以待我诚惧其
扰击我也秋冬马肥而寇强既能为寇则多方设谋诚
惧其报复我也六万之众非所以袭人千里之途非所
以自逸转盻之间情态异致岁一为之以俟三举其可
得乎兵家胜败本难预期一举失利士伤马耗议论蜂
难支待其远遁拒河为守是固一说矣然天时物性不
甚相远也秋冬寇马肥矣而我马不亦肥乎乃止利守
邪春夏寇马瘦而寇弱不能入寇然坐以待我诚惧其
扰击我也秋冬马肥而寇强既能为寇则多方设谋诚
惧其报复我也六万之众非所以袭人千里之途非所
以自逸转盻之间情态异致岁一为之以俟三举其可
得乎兵家胜败本难预期一举失利士伤马耗议论蜂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2a 页 WYG1407-0344a.png
起则将已之乎竭天下之力排天下之议以俟其成乎
三年三举咸可得志寇败而守我去复来终不渡河版
筑难举则将何时已乎盖议者见近时捣巢之举恒获
首功昔年城大同五堡之边寇亦不来深竞以为套地
易复然复套与是二者实有不同盖捣巢因其近塞乘
其不备胜则倏忽而归败亦支持以退举足南向便是
家门壕堑城堡为援可恃复套则深入寇境后援不继
胜固间关败虞陷没时势异也夫必胜之兵有限之矢
三年三举咸可得志寇败而守我去复来终不渡河版
筑难举则将何时已乎盖议者见近时捣巢之举恒获
首功昔年城大同五堡之边寇亦不来深竞以为套地
易复然复套与是二者实有不同盖捣巢因其近塞乘
其不备胜则倏忽而归败亦支持以退举足南向便是
家门壕堑城堡为援可恃复套则深入寇境后援不继
胜固间关败虞陷没时势异也夫必胜之兵有限之矢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2b 页 WYG1407-0344b.png
此李陵所以失也今我之将士能为陵所不能为者乎
往城诸边实近我土又沿边之地寇原不以为利故虽
城边筑垣少有侵取寇不恤也套地则自和硕入寇以
来据以为家四时之间不离住牧一旦欲取而有之彼
肯晏然耶故曰杀虎易夺虎子难夺虎子易夺虎穴而
居难今未能杀虎而夺其子欲处其穴得乎夫先据北
山将勇者胜赵奢所以得也今我将士能为赵奢之所
为者乎若曰伺寇出套拒河为守先将渡口及可以履
往城诸边实近我土又沿边之地寇原不以为利故虽
城边筑垣少有侵取寇不恤也套地则自和硕入寇以
来据以为家四时之间不离住牧一旦欲取而有之彼
肯晏然耶故曰杀虎易夺虎子难夺虎子易夺虎穴而
居难今未能杀虎而夺其子欲处其穴得乎夫先据北
山将勇者胜赵奢所以得也今我将士能为赵奢之所
为者乎若曰伺寇出套拒河为守先将渡口及可以履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3a 页 WYG1407-0344c.png
冰道路亟筑垣墙以次移置边堡于沿河如昔年王晋
溪近年张南川及总兵官周尚文所论似若可为而不
知今日诸酋各有分地套地为济农四子所居控弦者
当不下十馀万岂有空套以出之理沿河计二百馀里
筑垣为限岂时日可完移置边堡非百数十不相联络
堡置兵非千人不可而游徼瞭望哨守者不与(阙/)
万众不止也诚恐布置未定而争穴之虎至矣况我边
去河动辄千里一年之食为数亿万沿边所出仅足自
溪近年张南川及总兵官周尚文所论似若可为而不
知今日诸酋各有分地套地为济农四子所居控弦者
当不下十馀万岂有空套以出之理沿河计二百馀里
筑垣为限岂时日可完移置边堡非百数十不相联络
堡置兵非千人不可而游徼瞭望哨守者不与(阙/)
万众不止也诚恐布置未定而争穴之虎至矣况我边
去河动辄千里一年之食为数亿万沿边所出仅足自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3b 页 WYG1407-0344d.png
供益以此数必仰内地繇内地而输之边远者二千里
近亦不下千馀里乃又自边而输之于河即粮道可通
飞挽实难此尤所当摅虑而殚思者也然则套中之地
其终不可复乎曰事变之来至无常也要之君子不可
有徼倖之心夫秦之所虑者终秦无北边之警汉
之所备者中叶有款塞之顺事变之来孰能逆睹
我皇上以圣德建极元老以上知作辅天心助顺将来
寇之盛衰强弱寇能保耶自相攻击如匈奴之南北荐
近亦不下千馀里乃又自边而输之于河即粮道可通
飞挽实难此尤所当摅虑而殚思者也然则套中之地
其终不可复乎曰事变之来至无常也要之君子不可
有徼倖之心夫秦之所虑者终秦无北边之警汉
之所备者中叶有款塞之顺事变之来孰能逆睹
我皇上以圣德建极元老以上知作辅天心助顺将来
寇之盛衰强弱寇能保耶自相攻击如匈奴之南北荐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4a 页 WYG1407-0345a.png
遭疾疫如先零之殄灭岂无期耶彼有其隙我乘其弊
套地之复此其时乎谨我塞障饬我戎备和我行伍固
我元气以俟其隙计之得也故曰知彼知已百胜之道
若不察敌势之强弱不审事情之难易不揆我力之有
馀不足使塞下之民迫于备边者喘息不获定沿边之
卒伤于锋刃者疮痍不获起而复横挑强寇以事非常
则愚所不解者也谨议
三途并用议(归有光/)
套地之复此其时乎谨我塞障饬我戎备和我行伍固
我元气以俟其隙计之得也故曰知彼知已百胜之道
若不察敌势之强弱不审事情之难易不揆我力之有
馀不足使塞下之民迫于备边者喘息不获定沿边之
卒伤于锋刃者疮痍不获起而复横挑强寇以事非常
则愚所不解者也谨议
三途并用议(归有光/)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4b 页 WYG1407-0345b.png
某为都水司试吏太子太傅司空公以章奏课诸进
士承命作三途并用议
议曰所谓三途者进士也科贡也吏员也国初用人有
徵聘有经明行修有人材有贤良方正有才识兼人有
楷书有童子诸科其后率多罢废承平以来专用进士
科贡吏员是三者初未尝废而迩者欲新天下之吏治
于科贡吏员之中稍加不次之擢故有三途并用之说
其实前此未尝不并用也愚以为朝廷欲收用人之实
士承命作三途并用议
议曰所谓三途者进士也科贡也吏员也国初用人有
徵聘有经明行修有人材有贤良方正有才识兼人有
楷书有童子诸科其后率多罢废承平以来专用进士
科贡吏员是三者初未尝废而迩者欲新天下之吏治
于科贡吏员之中稍加不次之擢故有三途并用之说
其实前此未尝不并用也愚以为朝廷欲收用人之实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5a 页 WYG1407-0345c.png
效于科贡吏员所宜加之意者当先清其源盖清其源
而后其末流可治也今进士之与科贡皆出学校皆用
试经议论策试进士不中入国子为举人监生试举人
不中循年赀而贡之入国子为岁贡监生非若汉世贤
良孝廉对策与博士弟子判然为二其实一途而已然
进士升于礼部为高选举人之下第与岁贡国家亦不
轻以待之故使之学于太学以观其成苟成矣虽任以
进士之官可也今成均教养之法不具独令以资历待
而后其末流可治也今进士之与科贡皆出学校皆用
试经议论策试进士不中入国子为举人监生试举人
不中循年赀而贡之入国子为岁贡监生非若汉世贤
良孝廉对策与博士弟子判然为二其实一途而已然
进士升于礼部为高选举人之下第与岁贡国家亦不
轻以待之故使之学于太学以观其成苟成矣虽任以
进士之官可也今成均教养之法不具独令以资历待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5b 页 WYG1407-0345d.png
选而已非复如古之舍法此其科贡之源不清也吏员
之在古本与士大夫无别异迨后流品既分遂为异物
士人不复肯诎辱于此故本朝资格吏员崇者止于七
品多用为掾幕监当筦库之职非保荐不得为州郡则
吏道本不可与儒者并然其始皆自藩宪卫府州县所
署置犹有前代辟举之遗法而今则自始为吏先责其
输纳自提控以下至于吏典但以所输之资第其出身
之等差此吏员之源未清也夫欲使举贡之得人在于
之在古本与士大夫无别异迨后流品既分遂为异物
士人不复肯诎辱于此故本朝资格吏员崇者止于七
品多用为掾幕监当筦库之职非保荐不得为州郡则
吏道本不可与儒者并然其始皆自藩宪卫府州县所
署置犹有前代辟举之遗法而今则自始为吏先责其
输纳自提控以下至于吏典但以所输之资第其出身
之等差此吏员之源未清也夫欲使举贡之得人在于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6a 页 WYG1407-0346a.png
修太学之法而科贡可用矣欲使掾幕监当筦库之得
人在于遵辟举之旧而掾幕监当筦库可用矣然吏者
止可以循资如祖宗之制非得与科贡并也愚于科贡
犹有说焉会试有甲乙榜盖乙榜亦即举人之中式者
特限于钦定之制额故次之乙榜授以教职其实进士
无异今特以败卷置乙榜而以乞恩者槩与教职则教
官之选轻矣岁贡本以州县之俊如往年所谓选贡者
今不本洪武旧制而专累日月则岁贡无少俊者可施
人在于遵辟举之旧而掾幕监当筦库可用矣然吏者
止可以循资如祖宗之制非得与科贡并也愚于科贡
犹有说焉会试有甲乙榜盖乙榜亦即举人之中式者
特限于钦定之制额故次之乙榜授以教职其实进士
无异今特以败卷置乙榜而以乞恩者槩与教职则教
官之选轻矣岁贡本以州县之俊如往年所谓选贡者
今不本洪武旧制而专累日月则岁贡无少俊者可施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6b 页 WYG1407-0346b.png
以成均之教矣愚又怪夫今之未有以清其源而壅其
源者又不止也自纳粟买马挖运纳级之例日开吏道
杂而多端官方所以日缪也而科贡吏员皆繇此而妨
阏矣故欲振饬吏治莫若清其源而无壅之凡此皆于
格例之中修其废坏耳于此二者其源既清于格例已
复其常而于其间简其卓异加不次之擢盖天下奇俊
之士少而中庸之士多王者之道先为其法以就天下
中庸之士而精神运用独可于奇俊之士加于其法之
源者又不止也自纳粟买马挖运纳级之例日开吏道
杂而多端官方所以日缪也而科贡吏员皆繇此而妨
阏矣故欲振饬吏治莫若清其源而无壅之凡此皆于
格例之中修其废坏耳于此二者其源既清于格例已
复其常而于其间简其卓异加不次之擢盖天下奇俊
之士少而中庸之士多王者之道先为其法以就天下
中庸之士而精神运用独可于奇俊之士加于其法之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7a 页 WYG1407-0346c.png
外而不为法之所限此其所以能鼓舞一世之人材也
或曰子谓吏道不得与儒并先朝如尚书徐熙知府况
钟皆至显用者何也曰此又不可以吏之途论也盖先
朝用人时取之常格之外宋景濂一代文章之宗杨士
奇三朝辅相之首皆以布衣特起乃遂掌帝制典机密
岂谫谫于循途者盖自古中世犹未尝不事旁招俊乂
博采声望侧席幽人思延多士今百馀年寥寥未之见
而专以资格进叙今亦颇苦其胶束伏隘而未能旷然
或曰子谓吏道不得与儒并先朝如尚书徐熙知府况
钟皆至显用者何也曰此又不可以吏之途论也盖先
朝用人时取之常格之外宋景濂一代文章之宗杨士
奇三朝辅相之首皆以布衣特起乃遂掌帝制典机密
岂谫谫于循途者盖自古中世犹未尝不事旁招俊乂
博采声望侧席幽人思延多士今百馀年寥寥未之见
而专以资格进叙今亦颇苦其胶束伏隘而未能旷然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7b 页 WYG1407-0346d.png
也是以思为三途并用之说愚以为非大破因循之论
考国家之故事追三代两汉之高踪以振作鼓舞一世
之人材恐不足以刬累世之宿弊而收用人之实效也
谨议
救荒弭盗议(董其昌/)
天下有救灾之计又有转灾为福之计水旱频仍盗贼
哨聚国之灾也能设策运奇以止之是亦足矣而曰转
灾为福无乃迂乎曰不然凡天下所以患荒者积蓄少
考国家之故事追三代两汉之高踪以振作鼓舞一世
之人材恐不足以刬累世之宿弊而收用人之实效也
谨议
救荒弭盗议(董其昌/)
天下有救灾之计又有转灾为福之计水旱频仍盗贼
哨聚国之灾也能设策运奇以止之是亦足矣而曰转
灾为福无乃迂乎曰不然凡天下所以患荒者积蓄少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8a 页 WYG1407-0347a.png
也积蓄少者地有遗利民有遗力也凡天下所以患盗
者武备衰也武备衰者国多冗军兵多冗食也今有一
举而可备荒又可以弭盗而又惟民饥盗起之时可因
其势而用之则何策乎曰抚流民而已夫流民固民也
进可以战退可以耕饥灾所驱惟食是仰当是时使奸
雄用之则倡乱之搆也使国家拊之则富强之资也顾
处之得其术而已矣顷者天不降康肥𧔥为虐吴越江
右连州接境际此荒沴野无青草人有走心而江淮之
者武备衰也武备衰者国多冗军兵多冗食也今有一
举而可备荒又可以弭盗而又惟民饥盗起之时可因
其势而用之则何策乎曰抚流民而已夫流民固民也
进可以战退可以耕饥灾所驱惟食是仰当是时使奸
雄用之则倡乱之搆也使国家拊之则富强之资也顾
处之得其术而已矣顷者天不降康肥𧔥为虐吴越江
右连州接境际此荒沴野无青草人有走心而江淮之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8b 页 WYG1407-0347b.png
间流离满道或携老幼举族共行或弃妻孥孤踪独逝
郑侠之图所繇以作诚得纲纪之臣忠实之吏择公私
庐舍及宫观屋宇沿途团结给以粥糜能劳苦者佣其
力有技艺者食其业候至来春给赐牛具种食以旷土
荒田计口分授使之耕种彼其父母妻子皆乍离南亩
之人既感戴朝廷抚养之恩又深思一家温饱之计必
能深耕易耨以尽地力待其三数年后干止渐宁人有
固志徐于农隙之暇教以战阵之教与其募市井之游
郑侠之图所繇以作诚得纲纪之臣忠实之吏择公私
庐舍及宫观屋宇沿途团结给以粥糜能劳苦者佣其
力有技艺者食其业候至来春给赐牛具种食以旷土
荒田计口分授使之耕种彼其父母妻子皆乍离南亩
之人既感戴朝廷抚养之恩又深思一家温饱之计必
能深耕易耨以尽地力待其三数年后干止渐宁人有
固志徐于农隙之暇教以战阵之教与其募市井之游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9a 页 WYG1407-0347c.png
手曷若收待哺之壮丁即古井田唐府卫之遗意如是
而已非两利之策哉昔西晋之乱起于李雄特招流远
之民而唐之末路张全义设屯将集流落教以种艺三
年之内河东户口归复桑麻蔚然胜兵每邑七千馀人
河东赖为长城夫一刺史行之犹足以效而况倚办于
天下之力何所弗给故曰转灾为福者此也若夫议社
仓议保甲则固有精言之者愚故可得而略云
救荒末议(贺复徵/)
而已非两利之策哉昔西晋之乱起于李雄特招流远
之民而唐之末路张全义设屯将集流落教以种艺三
年之内河东户口归复桑麻蔚然胜兵每邑七千馀人
河东赖为长城夫一刺史行之犹足以效而况倚办于
天下之力何所弗给故曰转灾为福者此也若夫议社
仓议保甲则固有精言之者愚故可得而略云
救荒末议(贺复徵/)
卷四百二十六 第 29b 页 WYG1407-0347d.png
语云救荒无奇策大约预备是第一义权宜实行是第
二义三代而后荒政之善行之百世无弊者莫过于魏
李悝之平籴法汉耿寿昌之常平仓隋长孙平之义仓
宋朱熹之社仓李悝请所在地方随时粜籴中饥则发
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籴之名曰平籴
耿寿昌请令边郡筑仓榖贱时则增价而籴以利农谷
贵时则减价而粜以利民名曰常平长孙平奏令民间
每秋家出粟米一石以下贫富无差输之当社委社司
二义三代而后荒政之善行之百世无弊者莫过于魏
李悝之平籴法汉耿寿昌之常平仓隋长孙平之义仓
宋朱熹之社仓李悝请所在地方随时粜籴中饥则发
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籴之名曰平籴
耿寿昌请令边郡筑仓榖贱时则增价而籴以利农谷
贵时则减价而粜以利民名曰常平长孙平奏令民间
每秋家出粟米一石以下贫富无差输之当社委社司
卷四百二十六 第 30a 页 WYG1407-0348a.png
收积以备凶年名曰义仓朱熹于崇安县设仓一所请
之于府得米六百石赈贷夏受粟于仓冬则加息计米
以偿自后随年敛散小歉则蠲其息之半大饥则尽蠲
之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仓三间及以原米六百石还
府以见储三千一百石贮之于仓不复收息每石止收
耗米三升名曰社仓此皆计之于十数年前或三五年
前思患预防所以虽遇凶年不至缺食今则常平仅有
其名平粜义仓社仓并亡其法矣一值旱潦束手待毙
之于府得米六百石赈贷夏受粟于仓冬则加息计米
以偿自后随年敛散小歉则蠲其息之半大饥则尽蠲
之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仓三间及以原米六百石还
府以见储三千一百石贮之于仓不复收息每石止收
耗米三升名曰社仓此皆计之于十数年前或三五年
前思患预防所以虽遇凶年不至缺食今则常平仅有
其名平粜义仓社仓并亡其法矣一值旱潦束手待毙
卷四百二十六 第 30b 页 WYG1407-0348b.png
不得不计其时地权宜措处此在公祖父母与合邑乡
绅富户精神血脉恒相贯通庶穷民其有济乎就阳言
阳不幸旱蝗相继已历三年今又大祲矣上下一无所
恃安得无恐敢以前人之所苦心而求酌今日之宜预
画以待列为数款聊竭刍荛
刘晏掌财赋于诸道各置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
至某月须如干蠲免某月须如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
县申请即奏行之因民之急未尝失时不待其困毙流
绅富户精神血脉恒相贯通庶穷民其有济乎就阳言
阳不幸旱蝗相继已历三年今又大祲矣上下一无所
恃安得无恐敢以前人之所苦心而求酌今日之宜预
画以待列为数款聊竭刍荛
刘晏掌财赋于诸道各置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
至某月须如干蠲免某月须如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
县申请即奏行之因民之急未尝失时不待其困毙流
卷四百二十六 第 31a 页 WYG1407-0348c.png
亡饿殍然后赈之也
按阳邑在城客米计三十馀仓约有万石矣所最急
者阖邑乡绅宜具一呈书名于前士民附列于后各
押一花字恳求郡公祖县父母借出公帑四千两以
殷实户之贤者八人领之及麦价平时给以官引往
江北地方买大麦万石贮粟以应公粜二项米麦共
计二万馀石米麦二升可活五人每日粜出二百石
便可活五万人夫此二万馀石即有百日之粮矣倘
按阳邑在城客米计三十馀仓约有万石矣所最急
者阖邑乡绅宜具一呈书名于前士民附列于后各
押一花字恳求郡公祖县父母借出公帑四千两以
殷实户之贤者八人领之及麦价平时给以官引往
江北地方买大麦万石贮粟以应公粜二项米麦共
计二万馀石米麦二升可活五人每日粜出二百石
便可活五万人夫此二万馀石即有百日之粮矣倘
卷四百二十六 第 31b 页 WYG1407-0348d.png
雨泽可望民有生路平粜平收原银具在如亢旱未
巳邀有朝廷赈济蠲免先即除清即旷恩无冀下年
有秋每亩加𣲖编在条银抵偿决不累公祖父母也
宋庆历八年河朔大水知青州富弼劝所部民出粟益
以官廪择公私庐舍十馀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
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于所聚选老弱
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凡活五十
馀万人
巳邀有朝廷赈济蠲免先即除清即旷恩无冀下年
有秋每亩加𣲖编在条银抵偿决不累公祖父母也
宋庆历八年河朔大水知青州富弼劝所部民出粟益
以官廪择公私庐舍十馀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
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于所聚选老弱
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凡活五十
馀万人
卷四百二十六 第 32a 页 WYG1407-0349a.png
按阳邑连岁凶荒民无预积即号素封之家亦无期
年之粮惟在城富民每年积榖攘利或三四仓或一
二十仓此与客仓不同皆贮之本家又素夤缘衙役
上官不得而问之访有此等急宜亲至其家计其米
数仍悬赏格劝之出米赈济许其随时取直至于上
江客米此番第当明示通市商贾预招其来不得如
十一年禁米使繇大江直下进孟河河口而去又须
择候缺巡仓之有干办者给之俸薪住扎河庄稽查
年之粮惟在城富民每年积榖攘利或三四仓或一
二十仓此与客仓不同皆贮之本家又素夤缘衙役
上官不得而问之访有此等急宜亲至其家计其米
数仍悬赏格劝之出米赈济许其随时取直至于上
江客米此番第当明示通市商贾预招其来不得如
十一年禁米使繇大江直下进孟河河口而去又须
择候缺巡仓之有干办者给之俸薪住扎河庄稽查
卷四百二十六 第 32b 页 WYG1407-0349b.png
米船不许放行如奔牛地面获有客米即系本官卖
放从重罚治如有成劳事定许以实受三县备荒银
钱止于郡县守候客船会籴如此则商贾俱汇于京
口榖价不令而自平矣若夫缙绅之念桑梓士庶之
乐义施惟在上人有以鼓舞之尔
辛弃疾帅湖南赈济榜文祇用八字曰劫米者斩闭籴
者配
按岁值凶荒必至饥窘一二乱民掀风作乱蜂聚虎
放从重罚治如有成劳事定许以实受三县备荒银
钱止于郡县守候客船会籴如此则商贾俱汇于京
口榖价不令而自平矣若夫缙绅之念桑梓士庶之
乐义施惟在上人有以鼓舞之尔
辛弃疾帅湖南赈济榜文祇用八字曰劫米者斩闭籴
者配
按岁值凶荒必至饥窘一二乱民掀风作乱蜂聚虎
卷四百二十六 第 33a 页 WYG1407-0349c.png
行上官宜先示榜文禁其劫夺痛惩首恶以警馀众
此非但救荒之要图实弭乱之急务至于闭籴最是
难处惟先谕之以情继风之以义后裁之以法而一
寓以不测之机权使无扰无虚可也
永乐元年真定等处蝗旱奏覈实赈济上曰民困甚济
之当如救焚拯溺少缓无及也今往还覈实非两月不
可民命在旦夕谁能待之命监察御史速督官发赈苏
轼云朝廷厚设储备熙宁中本路截发及别路船来钱
此非但救荒之要图实弭乱之急务至于闭籴最是
难处惟先谕之以情继风之以义后裁之以法而一
寓以不测之机权使无扰无虚可也
永乐元年真定等处蝗旱奏覈实赈济上曰民困甚济
之当如救焚拯溺少缓无及也今往还覈实非两月不
可民命在旦夕谁能待之命监察御史速督官发赈苏
轼云朝廷厚设储备熙宁中本路截发及别路船来钱
卷四百二十六 第 33b 页 WYG1407-0349d.png
来并因大荒放税及亏却课利盖累百钜万然于救荒
无丝毫之益者救之迟故也
按阳邑百万馀田十未莳一且雨泽无期不但旱榖
难生即所莳者亦同归于尽不于此时设法银钱于
榖麦地方收买屯积以备不虞倏忽秋来众口嗷嗷
毙可立待文皇帝诏曰少缓无及也不可缓是宜急
筹东坡学士书云救之迟故也不可迟是在速救有
地方之责者宜何如苦心计画也
无丝毫之益者救之迟故也
按阳邑百万馀田十未莳一且雨泽无期不但旱榖
难生即所莳者亦同归于尽不于此时设法银钱于
榖麦地方收买屯积以备不虞倏忽秋来众口嗷嗷
毙可立待文皇帝诏曰少缓无及也不可缓是宜急
筹东坡学士书云救之迟故也不可迟是在速救有
地方之责者宜何如苦心计画也
卷四百二十六 第 34a 页 WYG1407-0350a.png
卷四百二十六 第 34b 页 WYG1407-0350b.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