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十一
卷四百十一 第 1a 页 WYG1407-018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十一
            明 贺复徵 编
论二十(以下政论/)
  政论(汉崔寔/)
自尧舜之帝汤武之王皆赖明哲之佐博物之臣故皋
陶陈谟而唐虞以兴伊箕作训而殷周用隆及继体之
君欲立中兴之功者曷尝不赖贤哲之谋乎凡天下所
卷四百十一 第 1b 页 WYG1407-0180b.png
不理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悟政寖衰而不
改习乱安危怢不自睹或荒耽嗜欲不恤万几或耳蔽箴
诲厌伪忽真或犹豫岐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
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郁伊
于下悲夫汉兴以来三百五十馀岁矣政令垢玩上下懈
怠风俗彫敝人庶巧伪百姓嚣然咸复思中兴之救矣且
济时救世之术岂必体尧蹈舜然后乃理哉期于补䘺决
坏枝柱邪倾随形裁割要措斯世于安宁之域而已故圣
卷四百十一 第 2a 页 WYG1407-0180c.png
人执权遭时定制步骤之差各有云设不强人以不能背
急切而慕所闻也盖孔子对叶公以来远哀公以临人景
公以节礼非其不同所急异务也是以受命之君每辄创
制中兴之主亦匡时失昔盘庚悯殷迁都易民周穆有阙
甫侯正刑俗人拘文牵古不达权制奇伟所闻简忽所见
乌可与论国家之大事哉故言事者虽合圣德辄见掎夺
何者其顽士闇于时权安习所见不知乐成况可虑始苟
云率由旧章而己其达者或矜名妒能耻策非已舞笔奋
卷四百十一 第 2b 页 WYG1407-0180d.png
辞以破其义寡不胜众遂见摈弃虽稷契复存犹将困焉
斯贾生之所以排于绛灌屈子之所以摅其幽愤者也夫
以文帝之明贾生之贤而有此患况其馀哉故宜量力度
德春秋之义今既不能纯法八世亦当参以霸政霸政则
必重赏深罚以御之明著法术以检之自非上德严之则
理宽之则乱何以明其然也近孝宣皇帝明于君人之
道审于为政之理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海内清肃
天下密如荐勋祖庙享号中宗算计见效优于孝文及
卷四百十一 第 3a 页 WYG1407-0181a.png
元帝即位多行宽政卒以堕损威权始夺遂为汉室基
祸之主政道得失于斯可鉴昔孔子作春秋褒齐桓懿
晋文叹管仲之功夫岂不美文武之道哉诚达权救敝
之理也故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以为结
绳之约可复理乱秦之绪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
夫熊经鸟伸虽延历之术非伤寒之理呼吸吐纳虽度
纪之道非续骨之膏盖为国之法有似理身平则致养
疾则攻焉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
卷四百十一 第 3b 页 WYG1407-0181b.png
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粱肉理疾也以刑罚理平是
以药石供养也方今承百王之敝值厄运之会自数世
以来政多恩贷驭委其辔马骀其衔四牡横奔皇路险
倾方将钳勒鞬辀以救之岂暇呜和銮清节奏哉昔高
祖令萧何作九章之律有夷三族之令黥劓斩趾断舌
枭首故谓之具五刑文帝虽除肉刑当劓者笞三百当
斩左趾者笞五百当斩右趾者弃市右趾者既殒其命
笞挞者往往至死虽有轻刑之名其实杀也当此之时
卷四百十一 第 4a 页 WYG1407-0181c.png
民皆思复肉刑至景帝元年乃下诏曰加笞与重罪无
异幸而不死不可为民乃定律减笞轻捶自是之后笞
者得全以此言之文帝乃重刑非轻之也以严致平非
以宽致平也必欲行若言当大定其本使人主师五帝
而式三王荡亡秦之俗遵先圣之风弃苟全之政蹈稽
古之踪复五等之爵立井田之制然后选稷契为佐伊
吕为辅乐作而凤凰仪击石而百兽舞若不然则多为
累而已
卷四百十一 第 4b 页 WYG1407-0181d.png
  崇厚论(朱穆/)
夫俗之薄也有自来矣故仲尼叹曰大道之行也而丘
不与焉盖伤之也夫道者以天下为一在彼犹在己也
故行违于道则愧生于心非畏义也事违于理则负结
于意非惮礼也故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
德性失然后贵仁义是以仁义起而道德迁礼法兴而
淳朴散故道德以仁义为薄淳朴以礼法为贼也夫中
世之所敦已为上世之所薄况又薄于此乎故夫天不
卷四百十一 第 5a 页 WYG1407-0182a.png
崇大则覆帱不广地不深厚则载物不博人不敦庞则
道数不远昔在仲尼不失旧于原壤楚严不忍章于绝
缨由此观之圣贤之德敦矣老氏之经曰大丈夫处其
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夫时有薄
而厚施行有失而惠用故覆人之过者敦之道也救人
之失者厚之行也往者马援深昭此道可以为德诫其
兄子曰吾欲汝曹闻人之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
口不得言斯言要矣远则圣贤履之上世近则邴吉张
卷四百十一 第 5b 页 WYG1407-0182b.png
子儒行之汉廷故能振英声于百世播不灭之遗风不
亦美哉然而时俗或异风化不敦而尚相诽谤谓之臧
否记短则兼折其长贬恶则并伐其善悠悠者皆是其
可称乎凡此之类岂徒乖为君子之道哉将有危身累
家之祸焉悲夫行之者不知忧其然故害兴而莫之及
也斯既然矣又有异焉人皆见之而不能自迁何则务
进者趋前而不能顾后荣贵者矜己而不待人智不接
愚富不赈贫贞士孤而不恤贤者厄而不存故田鼢以
卷四百十一 第 6a 页 WYG1407-0182c.png
尊显致安国之金淳于以贵埶引方进之言夫以韩翟
之操为汉之名宰然犹不能赈一贫贤荐一孤士又况
其下者乎此禽息史鱼所以专名于前而莫继于后者
也故时敦俗美则小人守正利不能诱也时否俗薄虽
君子为邪义不能止也何则先进者既往而不及后来
者复习俗而追之是以虚华盛而忠信微刻薄稠而纯
笃希斯盖谷风有弃予之叹伐木有鸟鸣之悲矣嗟乎
世士诚躬师孔圣之崇则嘉楚严之美行希李老之雅
卷四百十一 第 6b 页 WYG1407-0182d.png
诲思马援之所尚鄙二宰之夫度美韩棱之抗正贵丙
张之弘裕贱时俗之诽谤则道丰绩盛名显身荣载不
刋之德播不灭之声然后知薄者之不足厚者之有馀
也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岂得同年而语并日
而谈哉
  五等诸侯论(晋陆机/)
夫体国经野先王所慎创制垂基思隆后叶然而经略
不同长世异术五等之制始于黄唐郡县之治创于秦
卷四百十一 第 7a 页 WYG1407-0183a.png
汉得失成败备在典谟是以其详可得而言夫王者知
帝业至重天下至广广不可以偏制重不可以独任任
重必于借力制广终乎因人故设官分职所以轻其任
也并建五长所以弘其制也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
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宗庶杂居而
定维城之业又有以见绥世之长御识人情之大方知
其为人不如厚己利物不如图身安上在于悦下为己
存乎利人故易曰悦以使民民忘其劳孙卿曰不利而
卷四百十一 第 7b 页 WYG1407-0183b.png
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是以分天下以厚乐而已
得与之同忧飨天下以丰利而已得与之共害利博则
恩笃乐远则忧深故诸侯飨食土之实万国受传世之
祚夫然则南面之君各务其政九服之内知有定主上
之子爱于是乎生下之礼信于是乎结世平足以敦风
道衰足以禦暴故彊毅之国不能擅一时之势雄俊之
人无所寄霸王之志然后国安由万邦之思治主尊赖
群后之图身譬犹众目营方则天纲自昶四体辞难而
卷四百十一 第 8a 页 WYG1407-0183c.png
心膂获乂盖三代所以直道四王所以垂业也夫盛衰
隆弊理所固有教之废兴系乎其人愿法期于必凉明
道有时而闇故世及之制弊于彊禦厚下之典漏于末
折侵弱之衅遘自三季陵夷之祸终乎七雄昔成汤亲
照夏后之鉴公旦目涉商人之戒文质相济损益有物
然五等之礼不革于时封畛之制有隆焉尔者岂玩二
王之祸而闇经世之算乎固知百世非可悬御善制不
能无弊而侵弱之辱愈于殄祀土崩之困痛于陵夷也
卷四百十一 第 8b 页 WYG1407-0183d.png
是以经始权其多福虑终取其少祸非谓侯伯无可乱
之符郡县非致治之具也故国忧赖其释位主弱凭其
翼戴及承微积弊王室遂卑犹保名位祚垂后嗣皇统
幽而不辍神器否而必存者岂非事势使之然欤降及
亡秦弃道任术惩周之失自矜其德寻斧始于所庇制
国昧于弱下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共害虽速亡趋
乱不必一道颠沛之衅实由孤立是盖思五等之小怨
亡经国之大德知陵夷之可患闇土崩之为痛也周之
卷四百十一 第 9a 页 WYG1407-0184a.png
不竞有自来矣国乏令主十有馀世然片言勤王诸侯
必应一朝震矜远国先叛故彊晋收其请隧之图暴楚
顿其观鼎之志岂刘项之能窥关胜广之敢号泽哉借
使秦人因循周制虽则无道有与共亡覆灭之祸岂在
曩日汉矫秦枉大启王侯境土踰溢不遵旧典故贾生
忧其危晁错痛其乱是以诸侯阻其国家之富凭其士
庶之力势足者反疾土狭者逆迟六臣犯其弱纲七子
冲其漏网皇祖夷于黔徒西京并于东帝是盖过正之
卷四百十一 第 9b 页 WYG1407-0184b.png
灾而非建侯之累也然吕氏之难朝士外顾宋昌策汉
必称诸侯逮至中叶忌其失节割削宗子有名无实天
下旷然复袭亡秦之轨矣是以五侯作威不忌万邦新
都袭汉易于拾遗也光武中兴纂隆皇统而犹遵覆车
之遗辙养丧家之宿疾仅及数世奸宄充斥卒有彊臣
专朝则天下风靡一夫从衡而城池自夷岂不危哉在
周之衰难兴王室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嗣王委其
九鼎凶族据其天邑钲鼙震于阃宇锋镝流于绛阙然
卷四百十一 第 10a 页 WYG1407-0184c.png
祸止畿甸害不覃及天下晏然以治待乱是以宣王兴
于共和襄惠振于晋郑岂若二汉阶闼暂扰而四海已
沸孽臣朝入九服夕乱哉远惟王莽篡逆之事近览董
卓擅权之际亿兆悼心愚智同痛然周以之存汉以之
亡夫何故哉岂世乏曩时之臣士无匡合之志欤盖远
绩屈于时异雄心挫于卑势耳故烈士扼腕终委寇雠
之手中人变节以助虐国之桀虽复时有鸠合同志以
谋王室然上非奥主下皆市人师旅无先定之班君臣
卷四百十一 第 10b 页 WYG1407-0184d.png
无相保之志是以义兵云合无救劫杀之祸众望未改
而已见大汉之灭矣或以诸侯世位不必常全昏主暴
君有时比迹故五等所以多乱今之牧守皆以官方庸能
虽或失之其得固多故郡县易以为政夫德之休明黜
陟日用长率连属咸述其职而淫昏之君无所容过何
则其不治哉故先代有以之兴矣苟或衰陵百度自悖鬻
官之吏以货准才则贪残之萌皆群后也安在其不乱
哉故后王有以之废矣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为己思
卷四百十一 第 11a 页 WYG1407-0185a.png
治郡县之长为利图物何以徵之盖企及进取仕子之
常志修己安人良士所希及夫进取之情锐而安人之
誉迟是故侵百姓以利已者在位所不惮损实事以养
名者官长所夙慕也君无卒岁之图臣挟一时之志五
等则不然知国为已土众皆我民民安己受其利国伤
家婴其病故前人欲以垂后后嗣思其堂构为上无苟
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使其并贤居政则功有厚薄
两愚处乱则过有深浅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
卷四百十一 第 11b 页 WYG1407-0185b.png
秦汉之典殆可以一言蔽也
  徙戎论(江统/)
夫夷蛮戎狄谓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春秋之义
内诸夏而外夷狄以其言语不通贽币不同法俗诡异
种类乖殊或居绝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岖川谷阻险之
地与中国壤断土隔不相侵涉赋役不及正朔不加故
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禹平九土而西戎即叙其性气
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为甚弱则畏服彊则侵
卷四百十一 第 12a 页 WYG1407-0185c.png
叛虽有贤圣之世大德之君咸未能以通化率导而以
恩德柔怀也当其彊也以殷之高宗而惫于鬼方有周
文王而患昆夷猃狁高祖困于白登孝文军于霸上及
其弱也周公来九译之贡中宗纳单于之朝以元成之
微而犹四夷宾服此其己然之效也故匈奴求守边塞
而侯应陈其不可单于屈膝未央望之议以不臣是以有
道之君牧夷狄也惟以待之有备禦之有常虽稽颡执
贽而边城不弛固守为寇贼强暴而兵甲不加远征期
卷四百十一 第 12b 页 WYG1407-0185d.png
令境内获安疆埸不侵而已及至周室失统诸侯专征
以大兼小转相残灭封疆不固而利害异心戎狄乘间
得入中国或招诱安抚以为已用故申缯之祸颠覆宗
周襄公要秦遽兴姜戎当春秋时义渠大荔居秦晋之
域陆浑阴戎处伊洛之间鄋瞒之属害及济东侵入齐
宋陵虐邢卫南夷与北狄交侵中国不绝若线齐桓攘
之存亡继绝北伐山戎以开燕路故仲尼称管仲之力
嘉左衽之功逮至春秋之末战国方盛楚吞蛮氏晋剪
卷四百十一 第 13a 页 WYG1407-0186a.png
陆浑赵武戎服开榆中之地秦雄咸阳灭义渠之等始
皇之并天下也南兼百越北走匈奴五岭长城戎卒亿
计虽师役烦殷寇贼横暴然一世之功戎狄奔却当时
中国无复四夷也汉兴而都长安关中之郡号曰三辅
禹贡雍州宗周丰镐之旧也及至王莽之败赤眉因之
西都荒毁百姓流亡建武中以马援领陇西太守讨叛
羌徙其馀种于关中居冯翊河东空地而与华人杂处
数岁之后族类蕃息既恃其肥彊且苦汉人侵之永初
卷四百十一 第 13b 页 WYG1407-0186b.png
之元骑都尉王弘使西域发调羌氐以为行卫于是群
羌奔骇互相扇动二州之戎一时俱发覆灭将守屠破
城邑邓骘之征弃甲委兵舆尸丧师前后相继诸戎遂
炽至于南入蜀汉东掠赵魏唐突轵关侵及河内及遣
北军中候朱宠将五营士于孟津距羌十年之中夷夏
俱毙任尚马贤仅乃克之此所以为害深重累年不定
者虽由禦者之无方将非其才亦岂不以寇发心腹害
起肘腋疢笃难疗疮大迟愈之故哉自此之后馀烬不
卷四百十一 第 14a 页 WYG1407-0186c.png
尽小有际会辄复侵叛马贤狃忲终于覆败段颎临冲
自西徂东雍州之戎常为国患中世之寇惟此为大汉
末之乱关中残灭魏兴之初与蜀分割疆埸之戎一彼
一此魏武皇帝令将军夏侯妙才讨叛氐阿贵千万等
后因拔弃汉中遂徙武都之种于秦川欲以弱寇彊国
捍禦蜀人此盖权宜之计一时之势非所以为万世之
利也今者当之己受其弊矣夫关中土沃物丰厥田上
上加以泾渭之流溉其舄卤郑国白渠灌浸相通黍稷
卷四百十一 第 14b 页 WYG1407-0186d.png
之饶亩号一钟百姓谣咏其殷实帝王之都每以为居
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
不与华同而因其衰弊迁之畿服士庶玩习侮其轻弱
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至于蕃育众盛则坐生其心
以贪悍之性挟愤怒之情候隙乘便辄为横逆而居封
域之内无障塞之隔掩不备之人收散野之积故能为
祸滋蔓暴害不测此必然之势已验之事也当今之宜
宜及兵威方盛众事未罢徙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界内
卷四百十一 第 15a 页 WYG1407-0187a.png
诸羌著先零罕开析支之地徙扶风始平京兆之氐出
还陇右著阴平武都之界廪其道路之粮令足自致各
附本种反其旧土使属国抚夷就安集之戎晋不杂并
得其所上合往古即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
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
所害不广是以充国子明能以数万之众制群羌之命
有征无战全军独剋虽有谋谟深计庙胜远图岂不以
华夷异处戎夏区别要塞易守之故得成其功也哉难
卷四百十一 第 15b 页 WYG1407-0187b.png
者曰方今关中之祸暴兵二载征戍之劳老师十万水
旱之害荐饥累荒疫疠之灾札瘥夭昏凶逆既戮悔恶
初附且款且畏咸怀危惧百姓愁苦异人同虑望宁息
之有期若枯旱之思雨露诚宜镇之以安豫而子方欲
作役起徒兴功造事使疲悴之众从自猜之寇以无谷
之人迁乏食之戎恐势尽力屈绪业不卒羌戎离散心
不可一前害未及弭而后变复横出矣答曰羌戎狡猾
擅相号署攻城野战伤害牧守连兵聚众载离寒暑矣
卷四百十一 第 16a 页 WYG1407-0187c.png
而今异类瓦解同种土崩老幼系累丁壮降散禽离兽
迸不能相一子以此等为尚挟馀资悔恶反善怀我德
惠而来柔附乎将势穷道尽智力俱困惧我兵诛以至
于此乎曰无有馀力势穷道尽故也然则我能制其短
长之命而令其进退由己矣夫乐其业者不易事安其
居者无迁志方其自疑危惧畏怖促遽故可制以兵威
使之左右无违也迨其死亡散流离逖未鸠与关中之
人户皆为雠故可遐迁远处令其心不怀土也夫圣贤
卷四百十一 第 16b 页 WYG1407-0187d.png
之谋事也为之于未有理之于未乱道不著而平德不
显而成其次则能转祸为福因败为功值困必济遇否
能通今子遭弊事之终而不图更制之始忧易辙之勤
而得覆车之轨何哉且关中之人百馀万口率其少多
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若有穷乏糁粒不继者
故当倾关中之谷以全其生生之计必无挤于沟壑而
不为侵掠之害也今我迁之传食而至附其种族自使
相赡而秦地之人得其半谷此为济行者以廪粮遗居
卷四百十一 第 17a 页 WYG1407-0188a.png
者以积仓宽关中之逼去盗贼之原除旦夕之损建终
年之益若惮暂举之小劳而忘永逸之弘策惜日月之
烦苦而遗累世之寇敌非所谓能开物成务创业垂统
崇基拓迹谋及子孙者也并州之众本实匈奴桀恶之
寇也汉宣之世冻馁残破国内五裂后合为二呼韩邪
遂衰弱孤危不能自存依阻塞下委质柔服建武中南
单于复来降附遂令入塞居于漠南数世之后亦辄叛
戾故何熙梁觐戎车屡征中平中以黄巾贼起发调其
卷四百十一 第 17b 页 WYG1407-0188b.png
兵部众不从而杀羌渠由是于弥扶罗求助于汉以讨
其贼仍值世丧乱遂乘衅而作卤掠赵魏寇至河南建
安中又使右贤王去卑诱质呼厨泉听其部落散居六
郡咸熙之际以一部太彊分为三率泰始之初又增为
四于是刘猛内叛连结外寇近者郝散之变发于谷远
今五部之众户至数万人口之盛过于西戎然其天性
骁勇弓马便利倍于氐羌若有不虞风尘之虑则并州
之域可为寒心荣阳句骊本居辽东塞外正始中幽州
卷四百十一 第 18a 页 WYG1407-0188c.png
刺史母丘俭伐其叛者徙其馀种始徙之时户落百数
子孙孳息今以千计数世之后必至殷炽今百姓失职
犹或亡叛犬马肥充则有噬啮况于夷狄能不为变但
顾其微弱势力不成耳夫为邦者患不在贫而在不均
忧不在寡而在不安以四海之广士庶之富岂须夷狄
在内然后取足哉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
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
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卷四百十一 第 18b 页 WYG1407-0188d.png
  肉刑论(袁宏/)
夫民心乐全而不能常盖利用之物县于外而嗜欲之
情动于内也于是以进取贪竞之行希求放肆不己不
能充其嗜欲则苟且徼倖之所生也希求无餍无以惬
其欲则奸伪忿怒之所生也先王知其如此而欲救其
弊故先以德礼陶其心其心不化然后加以刑辟书曰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蛮夷猾夏寇
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然则德刑之设参而用之者
卷四百十一 第 19a 页 WYG1407-0189a.png
也三代相因其义详焉周礼使墨者守门劓者守关宫
者守内刖者守囿此肉刑之制可得而论也荀卿亦云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百王之所同未有知其所由来者
也夫杀人者死而相杀者不己是大辟可以惩未杀不
能使天下无杀也伤人者刑而害物者不息是黥劓可
以惧未刑不能使天下无刑也故将欲止之莫若先以
德化夫罪过彰著然后入于刑辟是将杀人者不必死
伤人者不必刑纵而弗化则陷于刑辟故刑之所制在
卷四百十一 第 19b 页 WYG1407-0189b.png
于不可移之地礼教则不然明其善恶所以潜劝其情
消之于未杀也示之耻辱所以内愧其心治之于未伤
也故过微而不至于著罪薄而不及于刑
  𣙜论(张载/)
夫贤人君子将立天下之功成天下之名非遇其时曷
由致之哉故尝试论之殷汤无鸣条之事则伊尹有莘
之匹夫也周武无牧野之阵则吕牙渭滨之钓翁也若
兹之类不可胜纪盖声发响应形动影从时平则才伏
卷四百十一 第 20a 页 WYG1407-0189c.png
世乱则奇用岂不信欤设使秦莽修二王之法时致隆
平则汉祖泗上之健吏光武舂陵之侠客耳况乎附丽
者哉故当其有事也则足非千里不入于舆刃非渐鸿
不韬于鞘是以驽蹇望风而退顽锐未试而废及其无
事也则牛骥共牢利钝齐列而无长涂犀革以决之此
离朱与瞽者同眼之说也处守平之世而欲建殊常之
勋居太平之际而吐违俗之谋此犹却步而登山鬻章
甫于越也汉文帝见李广而叹曰惜子不遇当高祖时
卷四百十一 第 20b 页 WYG1407-0189d.png
万户侯岂足道哉故智无所运其筹勇无所奋其气则
勇怯一也才无所骋其能辨无所展其说则顽慧均也
是以吴榜越船不能无水而浮青虬赤螭不能无云而
飞故和璧之在荆山随珠之潜重川非遇其人焉有连
城之价照车之名乎青骹繁霜絷于笼中何以效其撮
东郭于鞲下也白猿玄豹藏于灵槛何以知其接垂条
于千仞也孱夫与乌获讼力非龙文赤鼎无以明之盖
聂政与荆卿争勇非强秦之威孰能辨之故饿夫庸隶
卷四百十一 第 21a 页 WYG1407-0190a.png
抱关屠钓之伦一旦而都卿相之位建金石之号者或
有怀颜孟之术抱伊管之略没世而不齿者此言有事
之世易为功无事之时难为名也若斯湮灭而不称曾
不足以多说况夫庸庸之徒少有不得意者则自以为
枉伏莫不饰小辨立小善以偶时结朋党聚虚誉以
驱俗进之无补于时退之无损于化而世主相与雷同
齐口吹而煦之岂不哀哉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
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若夫魁梧隽杰卓跞俶
卷四百十一 第 21b 页 WYG1407-0190b.png
傥之徒直将伏死嵚岑之下安能与步骤共争道里乎
至于轩冕黻班之士苟不能匡化辅政佐时益世而徒
俯仰取容要荣求利厚自封之资丰利家之积此沭猴
而冠耳尚焉足道哉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