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九十七
卷三百九十七 第 1a 页 WYG1407-00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九十七
           明 贺复徵 编
论六
  前史得失论(汉班彪/)
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暨于诸侯国
自有史故孟子曰楚之梼杌晋之乘鲁之春秋其事一
也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氏传三十
卷三百九十七 第 1b 页 WYG1407-0024b.png
篇又撰异同号曰国语二十篇繇是乘梼杌之事遂闇
而左氏国语独章又有记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
公侯卿大夫号曰世本一十五篇春秋之后七国并争
秦并诸侯则有战国策三十三篇汉兴定天下大中大
夫陆贾记录时功作楚汉春秋九篇孝武之世太史令
司马迁采左氏国语删世本战国策据楚汉列国时事
上自黄帝下讫获麟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凡百三十
篇而十篇缺焉迁之所纪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
卷三百九十七 第 2a 页 WYG1407-0025a.png
至于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务
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
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
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然
善述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
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
矣夫百家之书犹可法也若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楚
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
卷三百九十七 第 2b 页 WYG1407-0025b.png
之耳目也司马迁叙帝王则曰本纪公侯传国则曰世
家卿士特起则曰列传又进项羽陈涉而黜淮南衡山
细意委曲条例不经若迁之著作采获古今贯穿经传
至广博也一人之精文重思烦故其书刋落不尽尚有
盈辞多不齐一若序司马相如举郡县著其字至萧曹
陈平之属及董仲舒并时之人不记其字或县而不郡
者盖不暇也今此后篇慎覈其事整齐其文不为世家
唯纪传而已传曰杀史见极平易正直春秋之义也
卷三百九十七 第 3a 页 WYG1407-0025c.png
  立六国论(荀悦/)
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形
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宜也进退
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意也故策同事等而功
殊者何三术不同也初张耳陈馀说陈涉以复六国自
为树党郦生亦说汉王所以说者同而得失异者陈涉
之起也天下皆欲亡秦而楚汉之分未有所定时天下
未必欲亡项也且项羽率从六国攻灭强秦之时势则
卷三百九十七 第 3b 页 WYG1407-0025d.png
不能矣故立六国于陈涉所谓多已之党而益秦之敌
也且陈涉未能专天下之地也所谓取非其有以与人
行虚惠而获实福也立六国于汉王所谓割已之有以
资敌设虚名而受实祸也此同事而异形也及宋义待
秦赵之毙与昔卞庄刺虎同说者也施之战国之时邻
国相攻无临时之急则可也战国之立其日久矣一战
胜败未必以存亡也其势非能急于亡敌国也进乘利
退自保故累力待时乘敌之毙其势然也今楚赵所起
卷三百九十七 第 4a 页 WYG1407-0026a.png
其与秦势不并立安危之机呼吸成变进则成功退则
受祸此同事而异势者也伐赵之役韩信军于泜水之
上而赵不能败彭城之难汉王战于濉水之上士卒皆
赴入濉水而楚兵大胜何则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
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韩信军孤在水上
士卒必死无有二心此信之所以胜也汉王深入敌国
饮酒高会士卒逸豫战心不固楚以强大之威而丧其
国都项羽自外而入士卒皆有愤激之气救败赴亡之
卷三百九十七 第 4b 页 WYG1407-0026b.png
急以决一旦之命此汉之所以败也且韩信选精兵以
守而赵以内顾之士攻之项羽选精兵以攻而汉以怠
惰之卒应之此同事而异情者也故曰权不可预设变
不可先图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设策之机也
  王商论(荀悦/)
王商言水不至非以见智也非以伤凤也将欲忠主安
民事不得巳而凤以为慨恨冯婕妤之当熊非欲见勇
也非欲求媚也非以高左右也恻怛于心将以救上而
卷三百九十七 第 5a 页 WYG1407-0026c.png
傅昭仪以为隙皆至于死真可痛乎夫独智不容于世
独行不畜于时是以昔人所以自退也虽退犹不得自
免是以离世深藏以天之高而不敢举首以地之厚而
不敢投足诗云谓天盖高不敢不跼谓地盖厚不敢不
蹐衷今之人胡为虺蜴本不敢立于人间况敢立于朝
乎自守犹不免患况敢守于时乎无过犹见诬枉而况
敢有罪乎闭口而获诽谤况敢直言乎虽隐身深藏犹
不得免是以宁武子佯愚接舆为狂困之至也人无狂
卷三百九十七 第 5b 页 WYG1407-0026d.png
愚之虑者则不得自安于世是以屈原怨而自沈鲍焦
愤而矫死悲之甚也虽死犹惧形骸之不深魂神之不
远故徐衍负石入海申屠狄蹈瓮之河痛之极也悲夫
以六合之大匹夫之微而一身无所容焉岂不哀哉是
以古人畏患苟免以计安身挠直为曲斲方为圆秽素
丝之洁摧亮直之心是以羊舌职受盗于王室蘧伯玉
可卷而怀之以死易生以存易亡难乎哉
  汝颍优劣论(孔融/)
卷三百九十七 第 6a 页 WYG1407-0027a.png
 融以为汝南士胜颍川士陈长文难融答之
汝南戴子高亲止千乘万骑与光武皇帝共于道中颍
川士虽抗节未有颉颃天子者也汝南许子伯与其友
人共说世俗将坏因夜举声哀号颍川虽忧时未有能
哭世者也汝南府许掾教太守邓晨图开稻陂数万顷
累世获其功夜有火光之瑞韩元长虽好地理未有成
功见效如许掾者也汝南张元伯身死之后见梦范巨卿
颍川士虽有奇异未有能神而灵者也汝南应世叔读书
卷三百九十七 第 6b 页 WYG1407-0027b.png
五行俱下颍川士虽多聪明未有能离娄并照者也汝南
李洪为太尉掾弟杀人当死洪自劾诣阁乞代弟命便饮
酖而死弟用得全颍川虽尚节义未有能杀身成仁如洪
者也汝南翟子威为东郡太守始举义兵以讨王莽颍川
士虽疾恶未有能破家为国者也汝南袁公著为科甲郎
上书欲治梁冀颍川士虽慕忠谠未有能投命直言者也
  诸葛亮论(晋袁孝若/)
袁子曰或问诸葛亮何如人也袁子曰张飞关羽与刘
卷三百九十七 第 7a 页 WYG1407-0027c.png
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晚得诸葛亮因以为
佐相而群臣悦服刘备足信亮足重故也及其受六尺
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
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
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
如宾行者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
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
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
卷三百九十七 第 7b 页 WYG1407-0027d.png
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又问诸葛亮始出陇右南安天
水安定三郡人反应之若亮速进则三郡非中国之有
也而亮徐行不进既而官兵上陇三郡复亮无尺寸之
功失此机何也袁子曰蜀兵轻锐良将少亮始出未知
中国强弱是以疑而尝之且大会者不求近功所以不
进也曰何以知其疑也袁子曰初出迟重屯营重复后
转降未进兵欲战亮勇而能斗三郡反而不速应此其
疑徵也曰何以知其勇而能斗也袁子曰亮之在街亭
卷三百九十七 第 8a 页 WYG1407-0028a.png
也前军大破亮屯去数里不救官兵相接又徐行此其
勇也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安静则易动坚重则可以
进退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
能斗也曰亮帅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
其奇者也所至营垒井灶圊溷藩篱障塞皆应绳墨一
月之行去之如始至劳费而徒为饰好何也袁子曰蜀
人轻锐亮故坚用之曰何以明其然也袁子曰亮治实
而不治名志大而所欲远非求近速者也曰亮好治官
卷三百九十七 第 8b 页 WYG1407-0028b.png
府次舍桥梁道路此非急务何也袁子曰小国贤才少
故欲其尊严也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
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夫本立故末治有馀力而后及
小事此所以劝其功也曰子之论诸葛亮则有證也以
亮之才而少其功何也袁子曰亮持本者也其于应变
则非所长也故不敢用其短曰然则吾子美之何也袁
子曰此固贤者之远矣安可以备体责也夫能知所短
而不用此贤者之大也知所短则知所长矣夫前识与
卷三百九十七 第 9a 页 WYG1407-0028c.png
言而不中亮之所不用也此吾之所谓可也
  罪王何论(范宁/)
或曰黄唐缅邈至道沦翳濠濮辍咏风流靡托争夺兆
于仁义是非成于儒墨平叔神怀超绝辅嗣妙思通微
振千载之颓纲落周孔之尘网斯盖轩冕之龙门豪梁
之宗匠尝闻夫子之论以为罪过桀纣何哉答曰子信
有圣人之言乎夫圣人者德侔二仪道冠三才虽帝皇
殊号质文异制而统天成务旷代齐趣王何蔑弃典文
卷三百九十七 第 9b 页 WYG1407-0028d.png
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
以惑世搢绅之徒翻然改辙洙泗之风缅焉将坠遂令
仁义幽沦儒雅蒙尘礼坏乐崩中原倾覆古之所谓言
伪而辨行僻而坚者其斯人之徒与昔夫子斩少正于
鲁太公戮华士于齐岂非旷世而同诛乎桀纣暴虐正
足以灭身覆国为后世鉴戒耳岂能回百姓之视听哉
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魑魅以为巧扇
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吾固以
卷三百九十七 第 10a 页 WYG1407-0029a.png
为一世之祸轻历代之罪重自丧之衅小迷众之愆大

 
 
 
 
 
 
卷三百九十七 第 10b 页 WYG1407-0029b.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