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七十八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a 页 WYG1406-055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七十八
            明 贺复徵 编
读二
  读吕氏春秋(明方孝孺/)
吕氏春秋十二纪八览六论凡百六十篇吕不韦为秦
相时使其宾客所著者也太史公以为不韦徙蜀乃作
吕览夫不韦以见疑去国岁馀即饮酖死何有宾客何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b 页 WYG1406-0555d.png
暇著书哉史又称不韦书成悬之咸阳市置千金其上
有易一字者辄与之不韦已徙蜀安得悬书于咸阳由
此而言必为相时所著太史公之言误也不韦以大贾
乘势市奇货致富贵而行不谨其功业无足道者特以
宾客之书显其名于后世况乎人君任贤以致治者乎
然其书诚有足取者其节丧安死篇讥厚葬之弊其勿
躬篇言人君之要在任人用民篇言刑罚不如德礼达
郁分职篇皆尽君人之道切中始皇之病其后秦卒以
卷三百七十八 第 2a 页 WYG1406-0556a.png
是数者偾败亡国非知几之士岂足以为之哉第其时
去圣人稍远论道德皆本黄老书出于诸人之所传闻
事多舛缪如以桑谷共生为成汤以鲁庄与颜阖论马
与齐桓伐鲁鲁请比关内侯皆非其事而其时竟无敢
易一字者岂畏不韦势而然耶然予独有感焉世之谓
严酷者必曰秦法而为相者乃广致宾客以著书书皆
诋訾时君为俗主至数秦先王之过无所惮若是者皆
后世之所甚讳而秦不以罪呜呼然则秦法犹宽也
卷三百七十八 第 2b 页 WYG1406-0556b.png
  读荀悦申鉴(方孝孺/)
荀悦申鉴五卷其论治乱兴亡之理详矣悦生汉之衰
丁灵献之际强臣窃柄天下溃溃日非汉有悦虽侍讲
禁中而天子拱手受制知其莫之有为著此书以宣其
志悦盖有用之材又亲见世之乱故其言愈有徵据从
而行之可以为治而自汉以来鲜有言之者纵或言之
特以其文辞而已著书之不足恃如是哉然秦焰之馀
圣道灭息唐虞三代之大经且废而不讲为治者视之
卷三百七十八 第 3a 页 WYG1406-0556c.png
以为空言而共哗笑之则夫悦书之不用又无足怪也
余读其书至曰以智能治民者泅也以道德治民者舟
也恍然失色而悲之
  读曾子(方孝孺/)
曾子十篇一卷其词见大戴礼虽非曾子所著然格言
至论杂陈其间而于言孝尤备意者出于门人弟子所
传闻而成于汉儒之手者也故其说间有不纯如曰喜
之而观其不诬怒之而观其不近诸色而观其不踰
卷三百七十八 第 3b 页 WYG1406-0556d.png
饮之而观其有常又曰神灵者礼乐仁义之祖也又曰
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若是者决非曾子之言顾其
言孝有足感予者予少之时事二亲尝谓人子无所自
为心以父母之心为心今此书曰孝子无私忧无私乐
父母之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旨乎其有味哉一何似
予之所欲言也然少时知之而不能躬见之及今欲养
而二亲已莫在矣疾病篇有曰亲既没虽欲孝谁为
孝诵其言辍业流涕者久之
卷三百七十八 第 4a 页 WYG1406-0557a.png
  读汉盐铁论(方孝孺/)
盐铁论六十篇汉桓宽所著当武帝时兵革荐兴财用
匮竭而均输盐铁之征横出天下疲弊孝昭即位大将
军请诏郡国举贤良文学问民所苦咸愿罢盐铁酒𣙜
均输官御史大夫桑弘羊争难之以为不可罢宽袭其
意而设为问答之词以尽其辨善乎其言也于乎为天
下者曷尝患乎无财也哉天下未尝无财也苟用之以
节治之有道夫何不足之有以汉言之文帝在位二十
卷三百七十八 第 4b 页 WYG1406-0557b.png
三年免民租者近半其时非有均输盐铁之征而府库
充溢钱贯朽不可较武帝之有天下即文帝之天下而
又加之以百出之敛未尝免一岁之租宜其富矣而反
愈困乏何哉盖文帝节俭而武帝征伐营缮以糜费之
也人君苟不节俭虽积金齐泰华蓄货拟江海不至于
乱未见其厌足也武帝之天下宜乱矣而文景之泽犹
在人心重以霍光知所缓急从而稍稍罢其害者故一
变而弭元元之愤不然汉岂可冀哉此书也其于道德
卷三百七十八 第 5a 页 WYG1406-0557c.png
功利之际论之当矣不特文辞足法而已也
  读唐史(李东阳/)
事有不可无悔者有不可悔者悔非君子之得已也知
之未周也行之未安也而悔生焉圣人以人不皆周知
安行也故不得已而予之悔若有所能行者而自暴自
弃以陷于大恶则有不可得而悔者矣贾充悔弑君而
自忧传谥于将死之日高欢悔弑君而敬事魏主者终
其身然其恶卒不可悔也太宗之内巢妃充其恶与弑
卷三百七十八 第 5b 页 WYG1406-0557d.png
君者均之为乱常败纪无赦耳矣故善悔过者莫如太
宗杀卢祖尚而悔杀张蕴古而悔杀张亮而悔悔责皇
甫德参悔踣魏徵之碑然无一言悔于巢妃之后者知
其不可悔也圣人恐人之阻于迁善也故开悔之门予
亦惧人之狎于改过也故立不可悔之戒亦圣人之意
也然则何以免于悔乎曰慎
  读春秋(唐顺之/)
春秋王道也天下无二尊是王道也礼乐征伐会盟朝
卷三百七十八 第 6a 页 WYG1406-0558a.png
聘生杀之权一出于天子而无有一人之敢衡行无有
一人之敢作好恶作威福是王道也是故大宗伯以宾
礼亲邦国而以间会发四方之志天子巡守诸侯既朝
则设方明而盟是会盟者天子之权也其或不出于天
子而私会私盟者罪也故春秋凡书会书盟者皆罪之
诸侯朝于天子而诸侯之自相与也有聘礼无朝礼凡
其不朝于天子而私相朝者罪也故凡春秋之书如书
朝者皆以罪其朝者与于受朝者九伐之法掌于司马
卷三百七十八 第 6b 页 WYG1406-0558b.png
而天子赐诸侯弓矢斧钺然后得颛征伐虽其颛之亦
必其临时请命于天子而后行是侵伐者天子之权也
其不出于天子而私侵私伐者罪也故凡春秋之书侵
书伐者皆罪之诸侯之大夫公子虽其有罪必请于天
子而后刑杀焉其不请于天子而颛杀者罪也故凡春
秋书杀大夫杀公子者皆罪之夫侵伐有贪兵有愤兵
有应兵有讨不睦有以外域侵中国有以中国攘外域
有以中国借外域而戕中国者故战有彼善于此者要
卷三百七十八 第 7a 页 WYG1406-0558c.png
之无义战盟会有解雠有固党有同欲相求有同力相
援有同患相恤有以外域受盟有以外域主盟者故会
盟有彼善于此者而要之无义会义盟杀大夫有诛叛
有讨贰有愎谏有借以说于大国有为强臣去其所忌
故杀大夫有彼善于此者要之无义杀是故春秋自于
稷澶渊两会之外并不书其故而至于盟会侵伐则绝
无一书其故者非略也以为其会其盟其侵其伐其战
皆足以著其罪矣不必问其故也杀大夫必名亦有不
卷三百七十八 第 7b 页 WYG1406-0558d.png
名而但书其官如宋人杀其大夫司马者亦有并其官
不书如曹杀其大夫者此非略也以为义系乎其杀之
者而不系乎其杀者义系乎其杀之者则其杀也足以
著其罪矣义不系乎其杀者则不必问其为何人与其
为有罪无罪焉可也说春秋者不达其意而琐为之说
曰其会也以某故杀某大夫也以某故至于会战侵伐
亦然是皆无益于春秋也而徒为蛇足之画者夫春秋
经世之书也其经世也以正乱贼也易曰臣弑其君子
卷三百七十八 第 8a 页 WYG1406-0559a.png
弑其父非一朝一夕矣不早辨也说春秋者亦云人臣
无将夫人臣而窃其君侵伐会盟刑杀之权其为将也
甚矣人臣窃其君使伐会盟刑杀之权而久假焉而莫
之归也其为渐也甚矣故臣子至于推刅于其君父而
春秋书某国弑其君某某人弑其君某者是弑之成也
是春秋之所痛也人臣而窃其君会盟侵伐刑杀之权
是弑之渐也将也是春秋之所辨也孔子尝自言之矣
曰天子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
卷三百七十八 第 8b 页 WYG1406-0559b.png
征伐自诸侯出无道而至于自大夫出无道而至于陪
臣执国命呜呼是春秋之势也挈其漏于陪臣大夫者
而还之诸侯挈其漏于诸侯者而还之天子是春秋之
拨其乱而反之正也夫周自东迁以前虽王室不竞矣
而其权固在也幽弑而平徙岐丰之地委为草莽瀍洛
之外声教阻绝于是尾大之势成而诸侯横变易礼乐
冯众暴寡大小相朝强弱相劫无一不出于诸侯者而
天子曾不得尺寸之权矣盖周之盛王道行颂声作而
卷三百七十八 第 9a 页 WYG1406-0559c.png
其可见者莫如诗雅蓼萧湛露是诸侯之会同于天子
者也彤弓是诸侯听征伐之命于天子者也出车采薇
是天子之自为征伐而四夷不敢侵叛者也故曰诗亡
而春秋作诗未亡天子之权存诗亡天子之权丧春秋
收既丧之权而还之天子者也春秋所以接诗亡之后
虽一日不得缓也文宣而下则诸侯又不能自执其权
而大夫之交政于中国者攘攘矣三桓六卿七穆孙宁
鱼华陈鲍拥兵树党而王势孤矣葬原仲而私交始矣
卷三百七十八 第 9b 页 WYG1406-0559d.png
作三军舍中军而鲁之权罄于大夫矣盟溴梁盟宋而
天下之权罄于大夫矣衎出奔孙阳州孙越入彭城入
朝歌入晋阳而大夫之为祸烈矣盖天下之势愈下而
春秋之治之也愈详桓僖以前列国之大夫惟特使而
与鲁接者则名之而会盟侵伐则大夫未有以名见者
夫救徐大夫特将也翟泉大夫特盟也春秋第曰人曰
大夫而已不以名见也若此者非略也以为不系乎大
夫也文宣而下侵伐会盟大夫未有不以名见者虽溴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0a 页 WYG1406-0560a.png
梁之会其君在也而大夫盟书鸡泽之盟君既盟也而
大夫盟书若此非烦也以为系乎大夫也不系乎大夫虽夷
吾隰朋狐偃赵衰之勋且贤未尝以名见焉系乎大夫虽劣如
栾黡荀偃高厚华阅则琐琐以名见焉不系乎大夫虽
其君不在而大夫特盟则亦弗详焉翟泉是矣系乎大
夫虽其君在而大夫缀盟则亦详焉溴梁鸡泽是矣不
系乎大夫虽主帅亦略而人之桓僖以前侵伐书人者
是矣系乎大夫虽偏裨亦牵连而名之鞍之战是矣其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0b 页 WYG1406-0560b.png
弗详大夫者以专治诸侯之为乱贼也其详大夫者以
并治大夫之为乱贼也说春秋者不达其义而曰人大
夫贬也夫书人为贬彼黡阅之徒以名见者乃为褒也
耶惟曹薛滕许之大夫始终书人说春秋者曰小国无
大夫非也夫此数君者且为人役之不暇而未尝敢执
天下之权也而况其大夫乎盖不系乎其大夫是以终
始人之而弗详今曰书人为贬则是齐晋诸大国之大
夫偏受褒而曹薛滕许之大夫偏受贬耶侯犯南蒯弗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1a 页 WYG1406-0560c.png
狃阳虎之徒出则大夫又不能自执其权而陪臣实执
之矣堕郈费书围成弗克书窃宝玉大弓书得宝玉大
弓书而春秋之正陪臣者又详矣故孔子欲往公山佛
肸之召而曰吾为东周云者即春秋书堕费堕郈意也
是春秋之终也或曰盟葵丘盟践土师于召陵城濮说
春秋者以为圣人予之也今亦曰是礼乐征伐自诸侯
出也而夺焉可乎曰是不然矣桓文之未出也权虽不
在天子而诸侯亦未能尽得天子之权也盖其权散桓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1b 页 WYG1406-0560d.png
文之既出也则权既不在天子又不在他诸侯而桓文
独尽得天子之权也盖其权聚譬之主人有千金焉而
窃之者十人虽金已不在主人矣然十人而人得百金
焉尚未足以当人主也而窃之者一人苟一人而并千
金焉则是疑于主人也权之散臣悖于主权之聚臣疑
于主故较利害则权之散而交斗犹不若权之聚而可
以纾祸息民语王道则权之聚而疑王犹不若权之散
而未有所属随之屯曰随有获人随而我获之未害也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2a 页 WYG1406-0561a.png
而谓之凶豫之坤曰由豫我致豫未害也而六五以为
贞疾故桓文者臣之凶而主之所以贞疾者也且桓文
以前诸侯固有相朝者则亦一二小邦而已犹未有六
服群然相朝者固有私盟会擅侵伐者则亦一国两国
相雠相结而已未有举中国而听于一人未有十馀国
而共攻一国者是天子之权未有所属也桓文之兴五
年一朝三年一聘而诸侯之玉帛相率而走于其庭天
子黼扆之前乃不得一人秉圭而北面者彼齐晋亦偃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2b 页 WYG1406-0561b.png
然受诸侯之朝已而终其身未尝一涉天子之庭也衣
裳之会兵车之会未尝有一介请于天子也是故纠合
诸侯同奖王室未有如葵丘践土者诸侯之群然役属
臣仆于诸侯亦未有如葵丘践土之甚者戎狄攘斥中
夏乂安未有如召陵城濮者而搂诸侯以伐诸侯亦未
有如召陵城濮之甚者说春秋者不达其意而曰会于
某盟于某是圣人以诸侯授之齐晋也夫王室之不竞
也诸侯既已尽折而入于齐晋矣圣人不能挈而还之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3a 页 WYG1406-0561c.png
天子也其又推而授之以益其逼也耶夫权自诸侯出
不问其如何而均谓之无道敌国相征不问其如何而
均谓之无义不知礼乐征伐之出于桓文也其为道也其
为无道耶桓文之战其为义也其为无义耶使桓文而
诚于勤王诚于攘夷急病而其柄则倒持也其分则上陵
也圣人犹必律之以法而桓文且将为法受恶矣况其借
名勤王而实则自殖阳为急病而阴欲养乱哉灭谭灭遂
本以自肥执曹畀宋为谲已甚桓之末年侈然有封禅革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3b 页 WYG1406-0561d.png
命之心而文至于请隧以葬此其去问鼎者无几耳又
何以责楚也然则圣人所称民免于左衽而仁之何也
曰是圣人之颛论功也而春秋者颛以明道也谷梁氏
曰仁不胜道存王室也然则说春秋者曰谨华夷之辨
何也曰此诛乱贼之一也夫春秋之所夷者吴与楚楚
之先鬻熊为姬文师国于江汉之间而太伯端委以临
吴盖皆神明之胄矣荆人不道间周之乱革子以王丛
毒上国吴亦相效而王是乱贼之尤也是以春秋从而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4a 页 WYG1406-0562a.png
夷之春秋诸侯中其显然为逆者莫如楚吴其阴逆而
阳顺者莫如齐晋如断狱之家吴楚则功意俱恶齐晋
则功遂意恶功意俱恶故圣人显诛之显诛之故其辞
直如卒不书葬君臣同词之类凡皆直辞也功遂意恶
故圣人阴夺之阴夺之故其辞微如邢迁于夷仪城楚
丘狩河阳之类凡皆微辞也夫小雅未废而四夷不敢
交侵小雅尽废而后四夷交侵春秋始书荆入蔡以献
舞归则其躅蹢之势已见桓文奋而扼之其锋稍阻文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4b 页 WYG1406-0562b.png
也没而晋霸衰而楚人之图北方者遂日长而不可制
是故春秋书荆入蔡此霸之未兴而楚猾中国之始春
秋书次于厥貉此霸之既衰而楚窥中国之始盖桓文
之所以扼楚者其力有难易而楚与中国之所以盛衰
其几有倚伏桓起于海滨而所从者宋卫陈蔡皆弱国
故谋之十馀年结江结黄连十二国之师而后能服楚
于召陵文据表里山河之固而所从者齐秦皆劲国故
反国一年仅连三国之师而遂能克楚于城濮一战而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5a 页 WYG1406-0562c.png
杀其专兵之将然晋之克楚也得策于结秦而晋之不
竞于楚也失策于雠秦自殽之役而秦晋相雠杀者历
四五世战彭衙战令狐战河曲积十馀战而不解是晋
人自失一强援自生一强敌失一强援则其气力不完
强敌伺近则其势不暇于远略故晋霸之衰而楚益横
者殽之役实为之然说春秋者乃曰殽之役春秋许晋
襄继霸吾不知也楚庄者又蛮酋之雄耳而远交秦巴
近攻陈郑则是晋之雠秦非特生一强敌乃又借盗以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5b 页 WYG1406-0562d.png
兵也春秋书楚人秦人巴人灭庸而楚之谋益狡矣书
楚子围郑而中国虎牢之险沦于夷矣书宋人及楚人
平而南北衡矣天下之势一变也虽然于时诸侯固有
附楚者而犹未敢公然附楚也晋虽已不能尽得诸侯
而犹未肯甘心以诸侯委之楚也蜀之盟谓之匮盟盖
诸侯犹揣晋人知之也弭兵之说倡而南北之从交见
于是中国诸侯公然朝楚向之玉帛于齐晋者尽在楚
矣申之会空中国而听焉齐晋之所连以扼楚者今楚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6a 页 WYG1406-0563a.png
人连之以扼中国矣申之会诸侯献六王之礼宋之会
虢之会长楚于晋则是诸侯甘心为夷役而晋人甘心
以诸侯委于夷也天下之势又一变也至于吴越交兵
而夷祸极矣书伐郯入州来会黄池入吴而春秋所以
治夷者又详矣是春秋之终也或曰楚横而齐晋扼之
则是中国果不可无桓文也今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也而夺焉夫赖人之功以纾患靳人之权以资敌是责
鹰鹘之搏而絷其足也不亦迂乎曰不然吾又有以譬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6b 页 WYG1406-0563b.png
之今有仆于此鸠党铸兵而主人弗能令也然盗夜入
其室则其仆揭兵啸党而逐之以仆为不善也然而足
以逐盗以仆为善也然而足以抗主故天下无霸而至
于四夷纵横而莫之禁者非天下之幸也天下有霸而
至于臣疑于主而莫之怪者非天下之幸也夫春秋之
事齐桓晋文是也齐桓晋文之功定而王道明矣王道
明而乱贼惧矣或谓春秋诛乱贼者诛其弑君者也曰
若是则春秋所诛者止于弑三十六君之人耳其亦狭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7a 页 WYG1406-0563c.png
矣然则所谓诛乱贼者何也曰治弑治诸侯之专也治
大夫也治陪臣也治夷也凡无王者皆乱贼之道也
  读庄子三(王世贞/)
苏氏之欲去让王说剑盗蹠渔父四章而以列子前后
之续也无所据特以盗蹠渔父之排孔子甚而欲去之
夫内外杂篇何尝不排孔子也其排婉而深不若盗蹠
渔父之直而浅也然而吾于苏氏取焉所以取者何以
庄子之文得之也凡庄子之为文宏放驰逐纵而不可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7b 页 WYG1406-0563d.png
羁其辞高妙而有深味然托名多怪诡而转句或晦棘
而难解其下字或奥僻而不可识今是四章独让王犹
近之而太疑于正而是三章者故甚显畅而肤浅其法
类若礼经之所谓乐记儒行者意必庄子之徒托而为
之者也韩愈作读墨而谓子夏之后流而为庄亦无所
据而王安石引之吾以为不必自子夏氏若庄子者盖
尝受业于孔子之门而有得者也何以知其然也凡庄
子之所谈如君臣父子之大戒天机嗜欲之深浅六经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8a 页 WYG1406-0564a.png
之用圣人之论议皆精切而尔雅即田子方荀卿之所
不能及特不若其治老子之深盖游于吾圣教而中畔
之者也太史公谓申韩之学出于老子故与之同传唐
人祖老子而离之吾以太史公信也夫所谓学不必其
尽学也得一语而守之曰啬曰俭曰国之利器不可以
示人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申韩氏之所贵也若庄
子则无是也太史公又谓庄子梁惠王齐宣王时人审
尔奈何不使与孟子见而一相究诘也庄子非告子夷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8b 页 WYG1406-0564b.png
之比也其斗必有涿鹿彭城之战天地为之荡而不宁
日月为之晦而不辨夫庄子败则逃之无何有之乡而
已然而不怒也孟子不败也败则怒
  读楚语论(王世贞/)
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
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不违而道柳宗元非
之曰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
为道苏子复非之曰甚矣柳子之陋也赫赫楚国若敖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9a 页 WYG1406-0564c.png
氏之贤闻于诸侯身为正卿死不在民而口腹是忧陋
亦甚矣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
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余则曰甚
矣屈建之忍也而苏子之好异也今夫取礼之轻者与
食之重者比奚啻食重然则礼而轻也当其身尚不以
废食而况于其亲乎哉从治命不从乱命恒也屈到之
命荐芰乱也否也且夫芰与蔬簌等耳非若邕之痂长
孺之爪甲腥秽而不可登席又非若铜雀之伎之淫侈
卷三百七十八 第 19b 页 WYG1406-0564d.png
也临穴之殉之酷也宗老言之建颔之撤一蔬可以易
益一豆不为多国人何所诵太史何所书而天下后世
何所知乎今以建之却之又不能为之讳而国人之媚
新令尹者以为不违道而书之太史传之天下后世是
扬先人之过者建之却也不在荐也夫不忍于一荐之
小礼而弃其父之嗜好其不孝小也急于扬已之名而
不讳其父之误其不孝大也夫建也挟左右广之甲而
欲无礼于盟主之上卿弃诸侯之信而不之顾此夷狄
卷三百七十八 第 20a 页 WYG1406-0565a.png
也而何有于小礼也其父生不得志于鼎俎而又衔建
之鷔桀故示微于宗老而建卒弁髦之宁不违道也或
云屈到之芰建可荐也建之不荐左氏可无称也左氏
之称柳子可无非也柳子之非苏子可无讥也苏子之
讥子可无衷也甚矣夫儒者之好持议论也余将何辞
以对
  读家语(王世贞/)
吾尝读家语怪其杂错不精如所称商羊萍实于大道
卷三百七十八 第 20b 页 WYG1406-0565b.png
奚益也虽然是宁独无圣人之言乎哉自宋儒表四子
列于经独尊论语论语行而家语废乃至如周礼孝经
圣人经国尽性之书不得一列学官使诸儒传习可慨
也孟子言仁义辟杨墨其功大矣至于辨理气之属论
君臣之际未甚彻也有任而发者有矫而致者于经犹
月之于日也夫三礼周礼也仪礼也曲礼也今废曲礼
仪礼不载而厕之以月令檀弓儒行诸篇抑何轻重失
次也愚不揆欲诠三礼而删其歆莽褒犹之傅会者为
卷三百七十八 第 21a 页 WYG1406-0565c.png
礼经尊论语而删其非夫子言者采孝经礼记中庸大
学家语之凡为夫子言而粹者别为经以配礼而六之
其非夫子言而稍粹者如鲁论门人檀弓诸家合为传
与孟子翼经而两之未敢也聊识于此
  读卫霍李广传(董其昌/)
司马子长孤愤士也又好任侠故其为传善写畸世不
平之感至卫霍李广传其排上进下反覆见之大旨谓
青去病遭时成功其贵在日月之际而李广才气天下
卷三百七十八 第 21b 页 WYG1406-0565d.png
无双乃终身坎轲大小经七十战曾不得怀通侯之印
岂非数哉此子长所为寄慨而抑扬其词也微文刺讥
要在武帝矣虽然愚以此益见武帝之知人能任将何
则人之受器各有攸适然未有不可以试而知者惟将
帅之材则安从试乎必试之于见敌一试而不效是以
国与敌也不可不慎也彼卫青牧竖也去病媟近也青
之名天下无称者而去病至不能识古兵法其非飞将
军比易知也帝顾以鞭挞四夷之权轻畀卫霍而李广
卷三百七十八 第 22a 页 WYG1406-0566a.png
者不使一当单于抑何谩哉及其究也广竟无尺寸功
而青去病追奔逐北执讯获丑至于空庭幕封狼胥又
何识之卓也此则帝之善将将也若曰广数奇耳去病
天幸耳其成败非繇将略则吾以为将略犹可知而数
奇之与天幸其尤不可知者也昔张魏公名高一世宋
孝宗倚以兴复而符离一败宋事随之为宋计者宁用
卫霍之天幸耶抑用张浚之数奇耶原夫西汉承战国
馀习士大夫皆以招贤养客者为贤卫霍独否以故子
卷三百七十八 第 22b 页 WYG1406-0566b.png
长少之彼其进游侠而退处士亦近此意盖有激云尔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