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四十二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a 页 WYG1406-02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四十二
            明 贺复徵 编
序六十二
  送许时用还越中序(明宋濂/)
婺与越为邻壤越属县曰嵊有许氏居之世以诗礼相
传为名门而时用则又其最秀者也濂家婺之金华距
嵊为不远在弱龄时即与时用相闻方以文墨自渐摩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b 页 WYG1406-0231b.png
无风雨无昼夜危坐一室不暇见暨同试艺浙闱旅进
旅退于千百人中无有为之先容者又不能见自时厥
后时用以礼经擢上第为诸暨州判官金华抵诸暨比
嵊为尤迩将骑驴走铃下而谒焉时用又入行御史台
治百司其地清严虽时用亦不宜与人接又不敢见曾
未几何金华陷于兵士大夫蝼蚁走唯流子里为乐土
亟挈妻孥避焉流子里𨽻诸暨地在嵊之东南仅数舍
即至濂时若心多畏而土著民往往凌虐流寓者白日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a 页 WYG1406-0232a.png
未尽坠辄翳行林拗钞其囊囊物甚者或至杀人又不
可见及至兵戈稍息予还金华日采药以自娱间念及
时用即欲约二三子往候之以解夙昔之思去年冬闻
时用有弓旌之招使者趣迫上道急于星火又不及见
濂窃自念时用英俊士此行何所不至鸾台凤阁将以
次而升何日能赋归纵时用欲归上之人未必听也濂
虽少时用一岁则已皤然成翁度何由至南京既不能
至又安能与时用一抵掌笑谈耶慨然遐思者久之会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b 页 WYG1406-0232b.png
朝廷纂修元史宰臣奉特旨起濂为总裁官使者亦见
迫如前逮濂将戒行李时用至武林始旬日耳濂又自
念史事甚重当有鸿博之士任其责者濂岂敢与闻藉
是以往或得一见时用亦岂非至幸欤濂来南京寓于
护龙河上方求时用馆舍之所在忽有伟丈夫来见者
问其姓名则曰我许时用也子岂非景濂乎濂惊喜不
及答亟延入坐备陈五欲见而弗见之故时用知濂向
往之久亦相与倾倒不厌风晨月夕无不相往来一旦
卷三百四十二 第 3a 页 WYG1406-0232c.png
忽悽然堕泪曰予先朝进士也春秋又高矣不足以辱
明时使者不我知委币而迫之来我不敢违今已陈情
于丞相府矣丞相倘言之上得遂归田焉不翅足矣他
日又来言曰圣天子宽仁今用丞相言如所请矣已具
舟大江之滨吾子遇我厚幸一言以为别呜呼婺与越
其壤相接迩其见甚易也乃积四十年而莫之遂厥后
始见于千里之外既见矣远或三四春秋近或及期相
与论学以尽夫情可也未及两月而即去既去矣或买
卷三百四十二 第 3b 页 WYG1406-0232d.png
一小艇相随五六百里閒采江花之幽靓殷勤道别亦
云可也修史事殷足不敢踰都门怆然而别既别矣一
二年閒或再得聚首如今日焉犹可也然向者已如此
自今而后其可以必期而必取之耶人事之参差不齐
何可复道尚奚言为时用之别耶虽然时用之归也其
有系于名节甚大时用采蕺山之蕺食鉴湖之水日与
学子谈经以为乐者果谁之赐与诚由遭逢有道之朝
故得以上沾滂沛之恩而适夫出处之宜也夫道宣上
卷三百四十二 第 4a 页 WYG1406-0233a.png
德以昭布于四方者史臣之事因不辞而为之书区区
聚散之故一已之私尔则又当在所不计也
  送徐大年还淳安序(宋濂/)
观人之法当察诸心不可泥其迹仕不仕有弗暇论苟
其心在朝廷虽居韦布操觚染翰足以铺张鸿伟上裨
至化脱或志不在斯虽绾铜章佩墨绶朝受牒䜣暮阅
狱案政绩藐然无称古昔君子盖独窃慎之予于徐君
大年之归不能无所感大年生淳安万山中载籍兼该
卷三百四十二 第 4b 页 WYG1406-0233b.png
而辞藻丰缛有声于浙河东西当皇上龙兴招延儒雅
大年驩然被山人服趋辇毂之下同修前代史史成会
有诏集诸儒议礼大年复与其事廷议将命官大年以
宿疾辞去既而中书奉旨纂修日历朝绅各荐所知予
以大年知本末义例可以观会通而无首尾衡决之患
疏其名以闻使使者持书下郡国大年即驩然应诏诣
阙入馆之后俛首探刺惟恐一事有遗记注有阙略悉
补足为完文日历成廷议又将锡之官大年固辞如初
卷三百四十二 第 5a 页 WYG1406-0233c.png
呜呼使大年初受命为一县令长不过簿书期会尔招
徕抚绥尔又其大者教化行百里尔一旦白身召入史
馆大书特书使圣天子宏谟骏烈烜赫万古与天无极
此其功与试宰者孰重孰轻虽不仕犹仕也藉令自兹
终老山林可谓无负于国亦可谓无负于学世之好议
论者见其辞禄而归摇唇鼓喙诩诩相夸谖不曰洁身
而自高则曰独善以固穷夫士遭不愿治之世披腹呈
琅玕无有举目睨之者故不得已引退今当尧舜在上
卷三百四十二 第 5b 页 WYG1406-0233d.png
夔龙满朝之时以此疑大年者谓之诬士士不学则已
学则必期世用有如大贾行发举术宝货填溢市区乃
振铎号诸人曰我不售我不售万万无有此理以此窥
大年者谓之矫矫与诬要皆非真知其心者虽然在昔
宋室盛时布衣入史馆者仅六七人皆两制八座所荐
引其任甚不轻大年虽不受褒宠灵所被溥博汪洋有
加往昔大年将何以自效且春秋犹未高沉痾容有却
药之时行当杖策造朝门尽展所蕴以惊动世俗使向
卷三百四十二 第 6a 页 WYG1406-0234a.png
之疑且窥者瞠目不敢吐一辞则出处两无憾不然长
往山林而弗思返日与猿鹤为友餐霞云而漱泉石高
固高矣如不仕无义何洪武七年春正月一日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予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
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水坚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予
予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卷三百四十二 第 6b 页 WYG1406-0234b.png
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
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予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予虽愚卒获
有所闻当予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
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
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
卷三百四十二 第 7a 页 WYG1406-0234c.png
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伟然若神人予
则缊袍敝衣处其閒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
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予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
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
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予
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毋岁有
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
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
卷三百四十二 第 7b 页 WYG1406-0234d.png
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予之手录假
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予之专耳岂它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
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予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
予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
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
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予勉乡人以学者予
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卷三百四十二 第 8a 页 WYG1406-0235a.png
  送天台陈庭学序(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
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竹閒山高者累旬月
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
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
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
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
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
卷三百四十二 第 8b 页 WYG1406-0235b.png
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
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
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
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
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三年以例自免归
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
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
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
卷三百四十二 第 9a 页 WYG1406-0235c.png
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已加
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
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
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
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
而已也
  送会稽金生序(宋濂/)
予居京师十馀年四方贤士从予游者众矣晚得某生
卷三百四十二 第 9b 页 WYG1406-0235d.png
之才予爱之既甚凡见其乡闾及所与交游之人无不
爱也今年某生以其友太学郭生浚来见郭生与某生
同邑出其文数十篇读之善驰骤可喜与之语义理蔚
然予又爱之既而郭生又以其仝舍会稽金文举访予
且称文举交朋友有义见人有才者事之惟恐不至善
为诗太学之论诗者必称之予又以爱郭生者爱焉天
下之人不肖者常多而材者常少不肖者如野蒿山枥
不培而自长材者如灵芝瑞木举世不一二见灵芝瑞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0a 页 WYG1406-0236a.png
木之不易得如此见者苟不爱之非无目之人必无识
者也是岂人情哉自昔国家盛时才士布列于朝与其
同时者且犹爱之况今丧乱之馀斯道之不绝者如发
则才之生于此时者尤不易得也其可不加爱乎予怪
世之士为识不弘见有才者位尊则忌其蔽吾名年少
则恶其分吾誉交排竞讦伤至公之道益知某与郭之
交其友为可爱而喜文举爱才之心为足取也及文举
将归省其亲某生为之求言予故以爱才之说告之使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0b 页 WYG1406-0236b.png
见文举者若睹灵芝瑞木然而毋蹈予之所怪也
  赠医师贾生序(宋濂/)
尝谓医之为道难言哉难言哉然必审诊以起度量立
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馀不足顺逆之法复参其
人之动静与其息之相应然后从而治之则其事亦甚
不轻矣非洞明历世群书之得失尚可与于斯乎黄帝
内经虽疑先秦之士依仿而托之其言深其旨邃以弘
其考辨信而有徵是当为医家之宗下此则秦越人和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1a 页 WYG1406-0236c.png
缓和缓无书可传越人所著八十一难经则皆举内经
之要而推言者也又下此则淳于意华佗之熊经鸱
顾固亦导引家之一术至于刳腹背煎肠胃而去疾则
涉于神怪矣意之医状司马迁备志之其所谓迵风沓
风者今人绝不知为何證况复求其治疗之深旨乎又
下此则张机机之金匮玉函经及伤寒诸论诚千古不
刋之典第详于六气所伤而于情欲食饮罢劳之所致
者略而弗议兼之文字错简亦未易以序次求之也又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1b 页 WYG1406-0236d.png
下此则王叔和叔和纂岐伯华佗等书为脉经叙阴阳
内外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洎夫三
焦五脏六腑之病最为著明惜乎为妄男子括以肤陋
之脉歌遂使其本书不盛布于世也又下此则巢元方
其病源候论似不为无所见者但言风寒二湿而不著
湿热之文乃其失也又下此则王砯砯推五运六气之
变撰为天元玉策周详切密亦人之所难苟泥之则局
滞而不通矣又下此则王焘孙思邈思邈以绝人之识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2a 页 WYG1406-0237a.png
操慈仁恻厚之心其列千金方翼及庸工害人之祸至
为愤切后人稍闯其藩垣亦足以其术鸣但不知伤寒
之数或弗能无遗憾也焘虽闇劣外台秘要所言方證
符禁灼灸之详颇有所祖述然谓针能杀生人而不能
起死人者则一偏之见也又下此则钱乙庞安时许叔
微叔微在准绳尺寸之中而无所发明安时虽能出奇
应变而终未离于范围二人皆得张机之粗者也惟乙
深造机之阃奥而撷其精华建为五脏之方各随所宜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2b 页 WYG1406-0237b.png
肝有相火则有泻而无补肾为真水则有补而无泻皆
启内经之秘尤知者之所取法世槩以婴孺医目之何
其知乙之浅哉其遗书散亡出于阎孝忠所集者多孝
忠之意初非乙之本真也又下此则上谷张元素河间
刘光素睢水张从正元素之与光素虽设为奇梦异人
以神其授受实闻乙之风而兴起焉者若从正则又宗
夫光素者也元素以古方新病决不能相值治疾一切
不以方故其书亦不传其存于今者皆后来之所傅会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3a 页 WYG1406-0237c.png
其学则东垣李杲深得之杲推明内外二伤而多注意
于补脾土之说盖以土为一身之主土平则诸脏平矣
从正以吐汗下三法风寒暑湿火燥六门为医之关键
其治多攻其济多峻厉不善学者杀人光素论风火之
病以内经病机气宜十九条著为原病式简奥粹微有
非大观局诸医所可髣髴究其设施则亦不越补攻二
者之间也嗟乎自有内经以来医书之藏有司者凡一
百七十九家二百九部一千二百五十九卷亦不为不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3b 页 WYG1406-0237d.png
多也他未遑深论即今所论者求之世之医师果能尽
心于斯者乎脱或未尽心于斯则夫起度量立规矩称
权衡合色脉之属乌能察而行之不至以人命为戏也
几希矣虽然殆有要焉逆与顺之谓也曰升降曰浮沉
吾则顺之曰温凉曰寒热吾则逆之果能此道矣则去
夫先医之所治虽不中不远矣然又未易以一蹴至也
非求之极博而观其会通安可遽反于至约之域乎医
之为道所以难言者若此予故直疏历世群书之得失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4a 页 WYG1406-0238a.png
以告后之学医者云
  送乌呼纳明德江浙府总管谢病去官序(刘基/)
余昔宦游高安高安与临江邻临江故多虎狼之卒凡
居城郭者非素良家咸执鞭以为业根据蔓附累数百
千辈以鹰犬于府县民有忤其一必中以奇祸官斥弗
任则群搆而排去之狱讼兴灭一自其喜怒有诉于官
非其徒为之所虽直必曲获其助者反是百姓侧足畏
避号曰笳鼓人莫解其意或曰谓其部党众而心力齐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4b 页 WYG1406-0238b.png
也余每闻而切齿焉无能如之何也会朝议以蒙古色
目氏参伍簿书曹官于是江浙行省掾史月忽难公获
选为临江路经历下车访民瘼按宿狱凡壅滞不决者
皆笳鼓之徒为之督所属远捕穷其奸状而上下夹为
覆冒公执正议愈奋曰吾誓不与鼠子俱立于此众不
能沮于是事露者伏其辜馀党悉敛迹退散农民入城
市相谓曰微经历我与尔敢来此乎予闻甚喜且庆朝
廷之用得其人也后数岁乃识公于京师公时奉使自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5a 页 WYG1406-0238c.png
湖广还民誉独籍籍予又为大喜至正巳丑公为江浙
财赋副总管因得相与为文字交公素有足疾辛卯六
月以病去荐绅之士咸祖送北门外酒酣有起而歌者
曰湛卢可以断犀而以之割鸡隋珠可以照车而以之
弹乌吁嗟乎吾安所如客有和之曰松柏在山兮匠石
求之夜光在璞兮卞和识之物固有遇兮遇当有时因
相顾大笑赋诗为别而刘基序焉
  送熊文彦归江西序(刘基/)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5b 页 WYG1406-0238d.png
传曰君子以友辅仁天下之大伦五友其一也是故圣
人论友必备道其损益之故友之为道岂易言哉近世
学者率不好闻已过未有善而欲人扬见胜已则讳见
不若巳则肆藻于外不求于中诋异而党同附势而传
声靡靡扬扬柔柔如也而与之友能无损乎故论友之
益者曰直曰谅而又曰多闻焉夫直矣谅矣而所闻不
多则箴规奖劝未必尽合乎古而通于今吾未见其能
益也呜呼友之为道岂易言哉予居杭三年而得江西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6a 页 WYG1406-0239a.png
郑士亨无何又因郑子而得熊文彦焉观其人理而温
又亮以庄恢乎其有容且年方壮气方锐学业方日新
识见方日广如泉之始出鸿之始发句萌之方达也因
命曰交相为助于是方自庆其各有所益也比岁暮子
归浙东而二子亦相率归于豫章乃命酒以别而为之
言曰古人之为学也未尝自谓已至仲尼大圣也曰假
我数年卒以学易卫武公大贤也九十犹陈抑戒而况
于吾侪也乎岁月如流时不再得耨之不勤其实不栗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6b 页 WYG1406-0239b.png
筑之不多其基不巩诗不云乎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
几见兮突而弁兮幸相逢于未耄而学业俱若是焉朋
友之心遂矣至于东门之章游子之吟则不必为君歌

  赠徐仲远序(刘基/)
世之所谓祸福通塞者果由于命邪圣人罕言命命果
不足道耶孔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
命也自古固有不仁而安荣守道而戮辱者庸非命乎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7a 页 WYG1406-0239c.png
古之人以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为福而不言贵今
之论命以官爵之大小品高下岂古人之所谓祸福与
今异耶好德无踰于仲尼则厄穷而在下颜渊亚圣三
十以死曹孟德司马仲达位在人上而以寿终且及其子
与孙祸耶福耶所谓命者当何以断之哉易曰穷理尽
性以至于命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今之言命
者其果有合于古否乎天以阴阳五行生为人也阴阳
五行之精是谓日月木火土金水之曜七曜运乎上而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7b 页 WYG1406-0239d.png
万形成于下人也者天地之分体而日月木火土金水
之分气也理生气气生数由数以知气由气以知理今
之言命者之所由起也夫气母也人子也母子相感显
微相应天人之理也则亦何可废哉日至而麋鹿解月
死而蠃蠪噍温风动而荠麦死清霜降而丰钟鸣物理
相通不可诬也天台徐仲远以七曜四馀推人生祸福
无不验予甚异之而赠以言若夫吉凶利害之所趋避
则吾闻之孟子矣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8a 页 WYG1406-0240a.png
  送牟元亮赵士贤归省序(方孝孺/)
文所以明道也文不足以明道犹不文也三代以上斯
道明故其文简三代以降道晦而不章人各以意求之
故其文繁吴之人论舟可一言而喻西羌之人终日谈
而不得其状知与否之异也圣人之言如书易春秋之
所载孔氏弟子之所述片辞可以善其身而治天下岂
好为略哉无所用繁也庄周荀卿之著书其辞浩浩乎
若无穷于道邈乎未有闻非工于言而拙于道也求道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8b 页 WYG1406-0240b.png
而不得从而以言穷之虽欲简而不可致耳然其文犹
未弊也自夫不徇道而徇人不求合于古而求合于今
者始相如开其源崔蔡畅其支魏氏迄乎唐初助其澜
者盈天下天下之言文者䛕乎人而已矣宜乎时而已
矣何有于道哉唐之中世昌黎氏尝一反之而道不足
以逮文宋之盛时程氏尝欲拯之而文不能以胜道欧
氏苏氏学韩氏者也故其文昌朱氏张氏师程氏者也
故其道醇合二者而有之庶几不愧于古乎而天下未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9a 页 WYG1406-0240c.png
见其人也呜呼今之学者欲复古之文难矣古之道不
过誉于人不浮费于辞今则不然誉不过则人以为慢
辞不洽则人以为吝位尊则形于言势卑则怒于色怀
之出户则裂而弃之矣古之道论是与非也必当贤之
与否也必严其辨不自弃其身不苟从乎时今之人不
然深谋则以为刺讥正言则以为击排志乎道则訾以
为迂慕乎圣贤则谤以为诞师以是为讳而不讲弟子
以是为嫌而不为嗟乎今之君子何由而复古之文乎
卷三百四十二 第 19b 页 WYG1406-0240d.png
古之文也质今之文惟恐其不华也古之文也正今之
文惟恐其不阿也古之人所学者道今之人以道为不
必知也当今之世非豪杰之才恶能救之乎非遗乎今
不足以追古匪弗愿乎人不足以明道匪有得乎道吾
未见其能文也同郡牟君元亮赵君士贤太学之能文
者也国家将望之以复古之文吾喜古道之见于今也
于其归省故与之论文
  赠王仲缙序(方孝孺/)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0a 页 WYG1406-0241a.png
饥而食饱而嬉营私而骛利生无闻而死无述者众人
也食焉而思思焉而行不忧其身之穷而忧道之不修
不惧其家之无财而惧乎名之弗扬者君子也众人之
所为切于身而见效近故人之趋事者夥君子之所务
事既缓而功亦迟故众人多笑之而不知众人之所为
又君子之所悲也吾昔年舟还自金陵泊姑苏城下舟
人指城中大第谓予曰此元伪吴张氏宫也予问今其
家安在则已无噍类矣问其人名字则已莫有知者矣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0b 页 WYG1406-0241b.png
及至钱塘道西湖舟人数谓予言林处士事曰此处士
故宅也此处士坟墓也此处士曾游之地也予未尝不
为之太息方张氏盛时据数州之富擅王侯之贵驱百
万之人以给其所欲其车服宫室妾胜珍宝驺从师
徒僣拟乘舆亦自谓一时之雄矣而今未下十年乃若
此处士在宋时破庐敝服羸童野鹤出入于烟霞水石
閒其穷困莫比今越二三百载姓名犹灼然在人耳目
则区区之富贵者何足道而士之贫贱又何足憾哉且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1a 页 WYG1406-0241c.png
处士特一诗人其自立者非能如圣贤之宏大深远足
以明斯道而淑来世犹能如是况夫君子之希圣贤者
乎吾友乌伤王仲缙年少好学其所志甚美而其乡人
窃笑之以为迂仲缙告予予恐其阻于众人之笑也故
告以斯说使仲缙知为学之足恃而益思自勉使众人
知所有者之不足道不暇笑人而自悲也
  赠郭士渊序(方孝孺/)
天地有至神之气日月得之以明星辰得之以昭雷霆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1b 页 WYG1406-0241d.png
得之以发声霞云电火得之以流形草木之秀者得之
以华实鸟兽之瑞者得之以为声音毛质或鶱而飞或
妥而行或五色绚耀而八音和鸣非是气孰能使之哉
山以是而不动水以是而不息有时而崩隤溢涸者是
气滞而不行郁而不通也惟人者莫不得是气而鲜得
其纯得其至纯者圣人养而至于纯者贤者也是气也
养之以其道上之和阴阳下之育庶类以治天下则均
以事鬼神则格以行三军则胜其事君则忠临下则仁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2a 页 WYG1406-0242a.png
居乎富贵而不骄处乎患难而不慑施诸政事秩乎其
理也发诸文章焕乎其达也立乎朝廷则近怀而远服
百王畏而徼外恐豺虎蛇枭遁迹而深逝凤鸟来而麟
龟出非至神孰能致是乎二帝三王之盛是气伸而在
上故政教修而礼乐作及周之衰是气屈而在下无所
于用则为孔子之春秋易礼以诛暴乱范伦纪其后孟
子得是气说东方诸侯辅以致治而不能用则著为七
篇之书故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谓是乎秦汉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2b 页 WYG1406-0242b.png
以降是气分而不全赋于人或得之而不善养或善养
而不遭乎时汉文帝唐太宗尝用之以致治诸葛亮尝
用之以诛篡贼韩愈尝用之以辟佛老他若董仲舒贾
谊司马迁扬雄皆用之成一家言虽不及于古其屈而
在下则一也至宋人君能以道德作海内之气故周程
张邵朱子皆以是闲孔孟之道幽者使之明郁者使之
宣辟邪说而驱之完群经于既坏而司马光亦以是更
弊法欧阳修苏轼亦以是变诡僻险怪之文其后文天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3a 页 WYG1406-0242c.png
祥复以是不屈于外蕃使外蕃知礼义之可畏是气之有
益于世也大哉信乎不可不作是气也今天下承祸乱
之馀伸而在上发是气于文章者太史公而已继公而
复古之道者吾不知其谁也吾尝以为井田不行民不
得康正统不定四荒恣横而道无由施窃欲排群言而
一反之阐孔孟之道于今世而闻者交诮余吾邑郭士
渊独以为然士渊能文章学于太史公而未得志于世
吾服其才而又感乎命也呜呼士渊其得是气之几纯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3b 页 WYG1406-0242d.png
者乎在乎自养之而已
  送浮图景晔序(方孝孺/)
周公孔子之道衰而异端出稍盛其后其说尤炽人趋
而信之最深久而遂同称于孔子曰儒释世主恶其然
欲斥之者有矣然既扑而愈焰既灭而复兴恶者之五
六不胜喜者之千百延至于今塔庙多于儒宫僧徒半
于黎庶西域之书与经籍并用吾尝求其故以为杨墨
名法之流其说与释氏虽殊其违圣人之道则一然皆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4a 页 WYG1406-0243a.png
不数传辄不复续释氏更千载而不废独何哉盖杨墨
名法浅而易知不足以动人释氏之术其深若足以通
死生之变其幽若可以运祸福之权惟其深也故过于
智者悦焉惟其幽也故昏愚之氓咸畏而谨事之而其
徒又多能苦身勚行固执而不为外物所移饰儒言以
自文援名士以自助故其根本滋固柯条蔓延缠乎海
内无怪其与孔子同称也然孔子之道犹天然岂以其
同称而损哉有一善可取孔子且犹进之圣人之容物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4b 页 WYG1406-0243b.png
固如是也况释氏设教一本乎善能充其说虽不足用
于世而可使其身不为邪僻不犹愈于愚而妄行者乎
故儒之于释纵不能使归之于正姑容之恕之诱之以
道传之以文然后可使慕入焉四明璧奎晔师年甚少
从乌伤龙门海公为弟子性慕儒学颇至其来京师而
将还也海公属余有以告之余非释氏徒固无所告也
然晔师之居乌伤睹土田之沃室庐之稠市廛之富亦
以为盛矣人告之以京师为尤盛岂不疑之乎今至京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5a 页 WYG1406-0243c.png
师而观之然后知其不诬也夫人学于释氏已久骤而
语之以儒道之大不犹昔之疑京师者乎在乎造之而
已晔师其归而求焉苟有得吾之言则去周公孔子之
道不远矣
  送画史李约礼序(刘崧/)
世称善画者曰画史画工也史官也画者安得与史官
并称而谓之史哉及观古之秉史笔者其传是人也非
徒纪载其德行行事官职功业而已乃并其状貌颜色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5b 页 WYG1406-0243d.png
言之如曰美须髯长大也曰短小精悍也曰晰曰黔也
曰黑而精狠也其传写精妙千载之下如在目睫故吾
尝谓史官为不丹青之画而画工乃不文字之史则其
谓之史也亦宜然史官为书或徇爱挟忿为美恶高下
又其书常后时而出有不核不备人莫得而议之而彼
或因之以欺世而后世卒亦罕有能辨其非者独画者
之于传神其人恒相视于咫尺其部位形采肥瘠长短
广狭之际分毫爽戾则三尺童子指而议之矣繇是观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6a 页 WYG1406-0244a.png
之天下后世之公而直者宜莫若画史之笔而余之所
见者亦寡矣庐陵李约礼者为人传神极精妙方立谈
过目如不经意而落笔施采无不宛然能使见者即知
其为某某而约礼固未尝自言也其或盈缩于其閒则
约礼又能因夫人之言辄为之更定而不厌及其成也
人莫有能得而议之者是约礼非徒能信其技而又能
信夫人之言者也呜呼世蔑公论久矣安得如约礼者
使之秉笔以公天下之疑信哉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6b 页 WYG1406-0244b.png
  送钧州守郑侯序(张汝弼/)
华亭郑侯由进士知钧州论者曰侯可以为能吏乎夫
今之所谓能吏者必谄媚足以给上官机智足以笼下
人矫抗足以干名声鸷猛足以詟强黠巧取足以济缓
急侯可以为能吏乎噫亦难矣有诘之者曰夫是之谓
五蠹奚其能子谓侯廉乎曰廉慎乎曰慎勤敏乎曰勤
敏正乎曰正曰是之谓五善有一善可以弭五蠹孰谓
五善备而弗谓能吏哉曰善矣吾恐古而不今也曰昔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7a 页 WYG1406-0244c.png
人有笯山鸡于市号之曰凤而求售者倾市狂奔而环
视之曰凤有识者过之而诧曰凤胡为乎而笯之百鸟
亦胡为乎而背之众鬨然怒而诟竟毙之而去真伪之
不敌久矣古今人情不甚相远以五蠹罔人识者过焉
终必毙之果能出五善而反弗谓能吏哉侯闻之曰予
习五善未能也察五蠹未精也斯行也能无以巧取诱
我者能无以谄䛕结我者能无以骄抗干我者能无以
机智笼我者能无以鸷猛詟我者凛然恐五蠹之及而
卷三百四十二 第 27b 页 WYG1406-0244d.png
弗能禦也侯之友张汝弼乃书以为赠侯名圭字淑润
世有显人若宣抚使公荆州贰守公尤卓卓者善亦
有自哉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