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二十三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a 页 WYG1406-009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二十三
            明 贺复徵 编
序四十三
  浙江乡试录后序(明王世贞/)
隆庆庚午岁试浙江录成某不佞以职事当序末简乃
飏言曰语有之宿沙虽善渔使渔于山虽十宿沙不可
得也不佞今幸而渔泽国称游于诸士子之乡又辱为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b 页 WYG1406-0093d.png
二三子饵能遂介然秦人之视哉且而不闻而之先越
勾践之时乎其地东不得距海南不及岭北不及携李
而其民执干殳而号君子者六千人其号君子而贵谋
国者为种蠡泄庸计倪苦成皋如辈仅七八人以其筴
举强吴于股掌之上而称霸于江淮之表今浙地固三
倍于昔越其生齿百倍于昔越之民其握铅椠而俟用
于家者十倍于所谓君子其出而试于有司者又不下
六千人而至于试而用用而望其服休于天子之庭多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a 页 WYG1406-0094a.png
至于九十有五噫何其盛也比年县官北急番南急倭
抚髀而思古之将相大臣中外托荐书而为囮朝有上
夕有迁而浙为最首藩其冠带衣履甲天下而未有卓
然章明如前数君子者何也业以圣贤大人之学责是
数君子则未合然至于筴富而富筴强而强有责辄雠
若烛照指计然其中于今县官之所急者当何如也诸
士子咀孔孟之英发之于楮墨间固已凿凿中窾而考
其居平其卑者要以猎科名沽禄食为务其高者抗首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b 页 WYG1406-0094b.png
信眉谈性命而穷要眇弁髦一世之事功而黜其劳土
苴一世之文章而黜其思其自负不后孔孟而程绩量
能乃不得少比于种蠡泄庸计倪苦成皋如七八人者
窃甚为诸士子惜之当浙之先八十载而近而荐于乡
者盖三人为孙忠烈燧胡端敏世宁王文成守仁以后
先成江西之烈而显名于天下又前八十载而近而荐
于乡为于肃悯握寸管而建中兴之绩又前八十载而
近而荐于乡者为刘文成基易祚而佐英主垂开天之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a 页 WYG1406-0094c.png
勋此其业亦岂能出于经学论策制表之外而其所见
长亦岂能尽废训诂骈偶记诵之习然出而为瑞于宗
庙社稷使天下之荐绅先生艳言之而归效于其主试
者夫一日而欲尽浙之才一试而欲尽诸士子之生平
非不佞所敢然自今而后愿诸士子毋务为虚谈务本
乎孔孟之精微而究极其用时采乎种蠡数君子之所
以谋越者异日为县官赞廊庙秘筴斧断电决贾其馀
劲以奠绥南北之疆埸不佞获窃比于三主试者不甚
卷三百二十三 第 3b 页 WYG1406-0094d.png
幸至荣哉
  会试录后序(张治/)
嘉靖丁未会试录成臣治敬拜手言曰明兴有天下百
八十年于兹其取士以丁未者凡三见焉记曰丁明也
盛也阳道著明于壮盛也未者言万物皆有滋味也天
地以四时之气造化万物阳道昭达及于明盛之纪则
物皆林林然成有滋味矣王者效天地本四时建道陈
制兴立人贤所以成养万民致明盛之理也在昔丁未
卷三百二十三 第 4a 页 WYG1406-0095a.png
我高皇帝肇受天命首令天下设文武科取士用集大
业文明之运所由启矣宣德成化之际仁义融液王道
明洽人文之化日益宣著至于今圣天子懋至德配天
地稽古三五之道劝学修礼崇教励贤以风四方海内
欢慕含和咀淳天符人瑞杂然并至神光曜晖洪洞朗
大岂不明盛之极哉士生于时固宜有林林成有滋味
也然万物养于天地而人则藉万物以养也物味有美
恶斯生理之肥瘠因之矣荼堇乌喙蜇吻酸鼻决肠胃
卷三百二十三 第 4b 页 WYG1406-0095b.png
而毒者则人避而弃之败秕之粰无救饥渴封熊之趾
豢豹之胎穷海逾陆非可常有亦人所不尚也何者以
无藉于养也士者人君所与共成养万民也士味有厚
薄而世治盛衰恒所由之国初之士其味真实茂以开
济之略翊戴休烈当时之民无不得养者宣成熙盈之
运士多持重完固其味淳厚民得其养者则皆充然而
肥有光泽也及久而变焉譬之禁羞珍脔渐以密醴和
以椒桂芬馨有馀而真味亦薄矣其养之惠于天下者
卷三百二十三 第 5a 页 WYG1406-0095c.png
视昔何如哉乃下焉者伐德暴义回惑营蛊惟淫志是
逞用导民乱荼堇鸟喙蜇吻酸鼻决肠毒胃者也委琐
颓靡饕贵利自富丁民弗勤败秕之粰无救饥渴者也
幽奇诡激违众立异以改易观听民日渐于匪彝封熊
之趾豢豹之胎穷海逾陆非所常有也数者于养之理
何述哉民生日凋瘁若抱疮瘵而惧其毙焉夫岂气化
使然耶要亦养之道未至耳是故养生者必择味养民
者必择士而士之自养者必择道今夫国家之择士也
卷三百二十三 第 5b 页 WYG1406-0095d.png
三岁比天下之士而乡试之三岁比其乡之士而会试
之其法至备也及加之民乃无藉于养焉岂非以人之
难知而言之不可以稽乎稂莠之始天然与嘉谷并茂
而其味则远矣故择不可以不慎也然士之自择亦犹
国之择士也国之择士也蕲以其士之道养乎天下也
夫以士之道诚养乎天下而后可为民之味不然其有
味之者乎士之自择也蕲以其身之道养乎天下也夫
以其身之道诚养乎天下而后可为国之味不然其有
卷三百二十三 第 6a 页 WYG1406-0096a.png
能味之者乎是故国以士为味士以道为味而后盛明
之理可从致矣昔者伊尹之于汤也思说以尧舜之味
而高宗之于傅说亦惟曰尔惟曲蘖惟盐梅斯二者非
所谓天下之至味者乎商道之盛至今犹耿光者其有
以致之矣尔多士以丁未进其亦慎择其所为味如商
之二臣以惠天下之养以仰对圣天子明盛之理则惟
亦有闻于无穷哉臣治不佞辱诏从大夫之后与校试
之责焉敬以是申告之末简
卷三百二十三 第 6b 页 WYG1406-0096b.png
  丙戌会试录序(王锡爵/)
万历十有四年丙戌春礼部复当会试士士集阙下待
试者四千六百有奇尚书臣沈鲤侍郎臣朱赓臣王弘
诲以考试官请上命臣锡爵偕学士臣子义往先是科
臣条议以人文日盛议广制额以易书分考官更署不
便议广员额有诏皆可而上德意所向尤在厚招髦俊
以充任使特著令自今岁定取士之额三百五十人一
时旨出禁中中外喁喁创睹开科盛典士以加奋臣不
卷三百二十三 第 7a 页 WYG1406-0096c.png
敢不加详故事考试官受成事于分考涉笔署次其甲
乙巳耳而臣于此三百五十人者皆目所注阅日与在
事诸臣往复商校而后定自谓无遗明命题分卷皆错
综缘手探筴而决之自谓无遗法臣之愚也以上所非
时诏召从田间入参机筦恩幸至隆每日惟顶踵不足
报万分一则摄衣吐哺阴求天下之贤者以日月荐引
未尝不心尽也然臣又自谓曩者未尝报上报上自今
日始何则因六艺之筌蹄揽四方之羔雉其得人较广
卷三百二十三 第 7b 页 WYG1406-0096d.png
又谓圣主更化起敝丕釐士习之初有司者奉行乙酉
诏书一切程士之文不夙搆而具臣乃得颛其日夜之
力于校文录成而献之幸不辱命此非臣之能乃上固
以不欺教臣也抑臣窃尝叹世有大欺而习焉不察者
夫今主司之程士其有不扼吭谈成弘之际者乎其亦
有以成弘之文课子弟者乎士之字雕句缋剽猎诸子
二氏之唾馀见谓弗收至主司自为辞非诸子二氏无
取也籍具在此可谓不欺否臣以为明兴迨今太平盛
卷三百二十三 第 8a 页 WYG1406-0097a.png
理如日方中皇上绍隆棫朴弘振典谟久道之化且日
融月浃士当其扶舆元气尽泄之时势不得不日趋于
文而主司业受其必趋之势羞太牢以进自不得复藉
口含菽饮水之适也故臣今者相士神识藻采无所偏
遗间亦颇参诸子二氏微言不诡于六藉者惟剽猎雕
缋无取焉而臣又不敢自犯绮语戒以明不欺使夫按
籍索臣者知其无违心之取舍退而与子弟无后言也
盖古志有之以表示目以鼓语耳臣亦望诸士之耳目
卷三百二十三 第 8b 页 WYG1406-0097b.png
臣而效之上也故曰报上自今日始虽然士即其一日
之言信臣耳录既成献臣且率之见上而俨然班荣次
奉奔走焉其名甚膻其途甚远甚膻则无所不嗜甚远
则无所不迹是欺之端百而其耳目臣者一也臣何敢
不恐异日者臣乃在史局录士顺天未关闻吏议而士
又方其颖举乡校为诸生臣窃不自揆以为贤者遭时
砥砺立节显名尔毋庸以宾兴为怨府当是时士闻臣
若言毋不洒然生气者臣亦且自珍敝帚守之至于今
卷三百二十三 第 9a 页 WYG1406-0097c.png
十四年往矣臣非复在史局时士亦非复颖举为诸生
时会今年天下新计吏上所受郡国之计簿臣以职事
得与闻因退而私考故所期砥砺立节显名之士大都
悃愊治辨无全材监司台省无全誉而臣始惧矣上赫
然用重典以赏罚示激劝如持两衡而主匦司鼗之吏
常苦夫人情之多疑怯行赏而勇议罚而臣始益惧矣
一臣之身乃空言之与更事何如哉士即其过信臣则
臣之敝帚无为也尝试阅当世之故考得失之林周章
卷三百二十三 第 9b 页 WYG1406-0097d.png
汉条三五申令能自引经生束首受吏法否临岐路而
涉末流能介然有所不为不欲不言否负俗豪举智勇
功名之会能以悃款为性真毋以脂韦为骨体否能敝车
羸马以朝入里门而趋劳能谦满能挹否此屈指一不
当而世辄以荃茅同腐而弃之曰上且弥天置罗岁溢
额五十人焉顾直患官少不足充贡牒尔无所事惜才
为也此臣之所以为士惧也且夫效主酬知保终释惧
则义莫如不欺者然不欺难言矣布衣伏处之士独行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1406-0098a.png
惟影独寝惟衾斯可以肝胆不外见而遁也若乃同任
职而良楛见同趋名而静躁见同游世而茹吐见夫且
奚遁文中子曰我未见诈静伪俭者又曰恶衣薄食少
思寡欲今人以为诈我则好诈焉不为誇衒若愚似鄙
今人以为耻我则不耻也此皆待寻声辨貌以知其肝
胆士独柰何敢轻言不欺故浮浇在前切实居后而谬
悠自信以乡评官论举无足惧者则言不欺乃欺也臣
故以臣之自为惧终不欺之说焉在易渐之六爻以鸿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1406-0098b.png
之渐羽取象仕进而初之干三之陆四之木五之陆大
抵皆两立贞悔之交当喜而惧者其间当磐之衎衎见
谓无惧然圣人且以素饱戒之乃后始归之升逵不乱
而吉于戏惧岂独在臣哉士惟毋惧惧则臣亦且毋忘
故录士顺天之言行复抵掌而效之臣不惧矣谨序
  云南武乡试录序(徐渭/)
余尝读唐书南蛮传永昌西野人之桑取以为弓不筋
漆而利越睒之西多荐草产善马至金铁铜铅则在在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1406-0098c.png
有之故滇之刀剑矛戟名天下是习武者之物他蛮莫
与争利也其始蒙舍诏之自王也虽属伪然观其择乡
兵为四军罗苴子戴朱鞮负犀革铜盾而跣走险如飞
百人置罗苴子统一人又有望苴蛮其驰宇如神其师
行乃人赍粮斗五升满二千五百人为一营其令前伤
者养治后伤者斩是习武之法他蛮莫与争强也遂以
大而骄唐至孽孙异寻牟而败其于夷夏之权衡可谓
不审矣而马伏波有侧之役诸葛武侯有获之役并履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1406-0098d.png
历经营于尔滇之乡其权衡不失分寸虽儿童妇女至
今神之非百世习武者之蓍龟骄泰者之药石耶而迩
者诸生之见收于武也以弓则取材于西野以马则取
骏于越睒以刀戟则取五金于诸产所以运筹而权衡
于一心者苟能取师于马葛两公是勘定之武也又以
是弓以是马以是剑戟进而取师于我高皇帝之五将
军一举而定滇者是开创之武也生之乡人在汉有李
恢策蜀汉破刘璋又自请代邓方又治叛酋定南土及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1406-0099a.png
于临难不忘丧元而段赤城以身饲大蟒所持剑自蟒
腹出卒活一乡人此二豪者亦庶几杀身以成仁者之
武也于此三者生等将谁取师乎量其力而取之得其
一亦不负今日选生者之意矣
  会试录序(冯琦/)
臣顷从冢宰后大计群吏靡所短长事甫竣复有礼闱
之役窃自念课吏不能考其成程士不能正其始是两
罪也盖文体之弊至比岁极矣功令条格不啻详复士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1406-0099b.png
胡背驰至此或谓明兴二百馀年道化蒸蒸比于云汉
故其气磅薄扬翊发为人文不能自止势不得不横流以
取鬯旁收以见博盖气运使然非人力也臣以为气运何
如人心为之耳九宾之席必不唱鞮语九奏之乐必不
入蝇声乃今取六籍遗言而强傅以竺乾柱下之说割
裂浮妄必且无能影响于彼矧其能缘饰于此且以高
皇帝神圣兼总条贯至风厉学宫齐一统类萃万世之
耳目而县之一鹄独禀于紫阳之训诂夫宋儒之训诂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1406-0099c.png
岂必千虑无一失然而王制也即今为之新说者岂必
千虑无一得然而非王制也先王所是著为令士安得
倡异说于难结之外乎臣与诸臣奉诏旨取士即明与
诸士约离经旨弃传注参用释老者皆置之令既具一
禀尺幅从事而诸士习诡异者且数年舍故步而从臣
一日之约宜不能尽驯雅臣亦士耳岂不相体其文醇
亟收之醇而不能无少瑕亦收之然而上驷当中驷矣
其在绳墨之外即绝尘而奔弃不录此非臣负士士负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1406-0099d.png
臣非负臣负上制也欧阳修知贡举黜刘几岂不惜才
所惜者体耳臣才识驽下不及修远甚为国家识文体
兼为士惜心术意乃不后于修然而退人易耳进人难
士即退更端以进未尝不复收适以成之进而不效未
操刀而使割寔坏之矣臣每叹天下才士甚盛文不逮
古人才吏甚盛治不逮古人议论甚盛识不逮古人功
能甚盛真心忧国不逮古人总之病坐浮耳文之浮臣
等能正之过此以往在士所自处矣士自乡校与计偕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1406-0100a.png
至对公车费国家供亿不可胜记一对于庭百寮称贺
荣次素定他途无敢望岂不亦国士遇我哉即能一官
效一职度其事曾不足称饩廪尚何论报若次及于事
内不顾身外不顾诽誉真心为国家远谋出死力卫社
稷乃可言报称耳今夫合海内为一舟而主与臣共操
之安则同其利危则共其败人臣一心为国家计亦以
自为也士能以自为之心为国计则不浮矣合众心以
图事蔑不胜矣顷臣引古谊策士士具道所以然响对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1406-0100b.png
无穷者此亦足称先资已及试于事能真以古人自期
待者几人与人约而忘之犹有诺责与已约而忘之谓
此心何夫士有国士臣有社稷臣业以国士遇我而不
能为国家远谋出死力卫社稷则何取于士即文体正
矣亦何益于国臣等所以正文体者诚欲得正人报国
家顾臣等所能为者止此耳过此以往在士所自处矣
  武举录序(冯琦/)
万历十九年十月试畿内才武士御史刘公实监临之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1406-0100c.png
既告成事有司遇以宾兴之礼愚以为国家取文士歌
鹿鸣而宴之是役也宜歌兔罝兔罝之诗曰赳赳武夫
公侯干城其卒章曰公侯腹心夫干城士所自有也请
略陈腹心之旨盖不佞驱驰秦晋燕代间再从使者试
士于上谷晋阳是时丐奴未有隙也天下干戈化为文
儒士弯孤射策循故事而已上之人易而得之亦易而
用之今边事脊脊动矣当宁谋将帅之臣廷臣合牍而
荐之其需士甚急待士甚重上之人用士不敢易而士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1406-0100d.png
自用亦难盖天下无事士诎于见长天下有事士诎于
见短驭之以羁勒授之以鼎俎驽良勇怯立见矣诚有
一将如长城一士如百万师者乎未敢知也在功令三
年一比士脱迹行伍角艺于泽宫借筹于画室岁未尝
乏一旦有缓急无以当县官指说者以为士不素具气
不素厉而愚以为不在气不厉在心不一其不一也非
独三军之心各不一也即一人之心亦不一夫士受命
为将被介胄冒矢石目无二视耳无二听有进死无退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1406-0101a.png
生所谓一也以侥倖图富贵退而二心则不一以全躯保妻
子退而二心则不一以请配功以赂蔽罪退而二心则
不一将以二诒士士以二诒将将士相二而诒各退而
有心则不一任人者二自任者亦二任事者二议事者
亦二亦各退而有心则不一凡一退之心足以鼓百败
而欲以无不退之心尝百进凡一败之气足以丧百胜
而欲以百不胜之气获全利以是称干城腹心国家岂
有赖焉且尔士亦闻西陲之事乎彼其将不能当汉一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1406-0101b.png
大郡而我日凛凛也彼师少于我而斗士众也彼一于
邀利而我二于避害无所不避则无所不怯语曰一夫
两心拔刺不深此善喻也嘉靖中兵入蹂我三辅薄都
城当时勤王之兵四至控弦之士如云而不敢战仅闭
门谢敌敌去遥尾其后以报紫荆之役敌时盛兵入塞
而关中两偏将以三千之卒执而败之彼有迁此绝虑
无迁故胜败异也故当其不一以四至勤王之兵而不
足以战而当其一也以两偏裨之力足以距关而抗敌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1406-0101c.png
予尝行紫荆道中出蜚狐口视两将军战处未尝不㨿
鞍太息如在钜鹿下也燕赵故多忼慨义侠一旦受锁
钥之任岂其出关中两将军下天子威灵神圣敌万无
深入理即如近日羽书狎至敌盛气以乘我我无一矢
相加遗此亦壮士之耻也耻之莫如决战决战莫如齐
致死齐致死莫如一心往岁天子坐幄次召辅臣计事
西顾而咨吾独不得如诸葛亮杜预者而用之天子之
拊髀也无宁颇牧而思亮预也此两人可谓不二心之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1406-0101d.png
臣矣诸士执干戈卫社稷惟上意所注以为臣鹄庶几
哉无愧干城腹心且以当长城抵百万师也予不佞无
能训迪诸士第备宣上指以愧为人臣怀二心者惟尔
诸士念之
  陜西乡试录序(袁宏道/)
臣窃叹昔之士以学为文而今之士以文为学也以学
为文者言出于所解而响传于所积如云族而雨注泉
涌而川浩故昔之立言难而知言易也以文为学者拾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1406-0102a.png
馀唾于他人架空言于纸上如贫儿之贷衣假姫之染
黛故今之立言易而知言难也夫文章与时高下今之
时艺格卑而意近若于世无损益而风行逐景常居气
机之先盖天下之精神萃焉故臣每于尺幅之中关今
昔之变态无不验者稍从坊市取时刻读之而心切切
然惧也洪永之文简质当时之风习未有不俭素真至
者也弘正而后物力渐繁而风气渐盛士大夫之庄重
典则如其文民俗之丰整如其文天下之工作由朴而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1406-0102b.png
造雅如其文嘉隆之际天机方凿而人巧方始然凿不
累质巧不乖理先辈之风犹十存其五六而今不可得
矣臣尝以今日之时艺与今日之时事相比校似无不
合者士无蓄而藻缋日工民愈耗而淫巧奇丽之作日
甚薄平淡而乐深隐其颇僻同也师新异而骛径捷其
跳越同也夫紫阳注疏载在令甲犹爰书之有律礼例
之有会典也今有人焉以春秋案狱以周礼起例世必
以违制坐之时义而废注疏此奸纪之大者天下翕然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1406-0102c.png
以为新不唯见原而且以得隽后学何创焉夫高皇帝
范围天下之道托于经传而章程于宋儒此其中自有
深意故洛闽之学脉穷则高皇帝之法意衰臣见天下
之令甲为儿嬉而变更之无日也夫士之竞偶也犹射
者之望的货者之走廛也冒焉以为及格则群然趋之
趋之而不得势将自止故文之至于澜颓波激而世道
受其簸荡者取士者之过也秦士之文稍为近朴臣犹
自幸知言之易然诡戾穿凿者或亦人有其篇篇有其
卷三百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1406-0102d.png
语焉似犹自丑其质而欲褰裳就之也窃料今天下浮
艳之习始于东南而渐于西北者不少珠毛绣縠之饰
玩好茗错之供数者皆非北产而在在有之今秦之文
浸浸类是是若有物挟与俱来者而臣不敢以之程士
也盖臣之进诸士也以朴而犹虞诸士之自谓以文也
则又申之以约曰嗣今以往第务积学守正以求无悖
时王之制士如是即学问吏如是即经济未有二道也
夫膏之有水也贮之瓮中则澄然莫辨一旦试以铛火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1406-0103a.png
辄电射沤激横灼而不可近富贵者燥湿相搏之会而
煅炼真性之场也稍有一毫浮气未尽则其气必外射
而有旁溢之患世之自以为豪杰者多已而德全于见
炎盖无几矣勉矣多士慎毋以未纯之质而轻于试燄
也夫士之有品犹文之有质赝售之刺深于黜落易操
之辱逾于贫贱秦士气劲而肠刚闻斯言必有激也其
于世道也犹有所济也夫
  贵州乡试录后序(钟惺/)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1406-0103b.png
京朝官出典试事其地之远近事之繁简额之广狭颇
以官为差虽不可谓制而不可谓非例也犹之边地有
司以官所出之格为差虽不可谓制而不可谓非例也
近主者忧边事日非称变其格事且报闻黔边地也属
有警宜从其例而臣以为三日试事括帖从容未若官
黔地者千里萧然兵民骚绎有弹压综理之任黔文事
又简虽寡昧如臣宜皆可往且官秩次当处诸臣后臣
惺是以副工部主事臣明钦往典乙卯黔试也牍成臣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1406-0103c.png
明钦首为言矣臣惺复何言哉臣惟国家取士士举于
乡者始得名为孝廉孝廉之名仿于汉汉取士之科有
茂才异等有明经有孝廉三者不知所重何居顾茂才
者则武帝诏中所称跅弛不羁非常之人也而今若抑
之以称士之为诸生者其于明经则以称诸生之廪于
庠而岁贡诸宗伯者彼茂才明经亦安然自处于孝廉
之下而不争需次而不敢踰乃知国家所以鼓舞颠倒
之用甚妙而意甚微者全在于用汉取士之法高下其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1406-0103d.png
名称而本末轻重较矣士之得称斯名者柰何不反而
思其义也记曰资于事父以事君孟子曰不失其身而
能事其亲事亲之道曰孝而失身之罪莫大于不廉士
非孝安能忠非廉安能孝上不为士计而使士自为计
士亦安能尽廉士自今以往一官寸禄上皆使得致于
亲上未得士一官寸禄之报而所施于士者方未已兴
孝训廉凡所以全士体而养其气者一一先其未发求
之于无言代为之计而预为之所有甚于士之自为全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1406-0104a.png
自为养者而士反不自全不自养孝欲以事君而孝或
衰于得君之专禄用以训廉而廉或变于聚禄之厚则
士负取士者取士者负国家也夫六经庸言孝与廉庸
德士有𧿧弛不羁非常之才而能守其经术以庸始终
之斯豪杰而圣贤者得一人焉足以事君况上嘉与广
励不忘远方新额至三十七人而臣等适逢其盛乎然
得士而必求豪杰圣贤其人者又取必于三日之文其
视有司之弹压综理于兵民间而必欲得其要领者难
卷三百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1406-0104b.png
易又当何如诸士其懋勉之无使臣失言而可矣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