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十八
卷三百十八 第 1a 页 WYG1406-00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十八
            明 贺复徵 编
序三十八(谱牒类/)
  谱例序(宋苏洵/)
古者诸侯世国卿大夫世家死者有庙生者有宗以相
次也是以百世而不相忘此非独贤士大夫尊祖而贵
宗盖其昭穆存乎其庙迁毁之主存乎其太祖之室其
卷三百十八 第 1b 页 WYG1406-0052b.png
族人相与为服死丧嫁娶相告而不绝则其势将自至
于不忘也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
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
族不散其势宜忘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盖自唐衰谱
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
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昔者洵
尝自先子之日而咨考焉由今而上得五世由五世而
上得一世一世之上失其次而其本出于赵郡之苏以
卷三百十八 第 2a 页 WYG1406-0053a.png
为苏氏族谱他日欧阳公见而叹曰吾尝为之矣出而
观之有异法焉曰是不可使独吾二人为之将天下举
不可无也洵于是又为大宗谱法以尽谱之变而并载
欧阳氏之谱以为谱例附以欧阳公题刘氏碑后之文
以告当世之君子盖将有从焉者
  罗氏族谱序(元虞集/)
世有为谱系于其家者独眉山苏氏书法最具其详略
远近亲疏之殊可引而观也后之为谱者必稽焉今豫
卷三百十八 第 2b 页 WYG1406-0053b.png
章罗氏族谱断自崱以下凡十有五世分十八派合其
族子弟千百人夫定其可知而不妄援于巳远详其所
至而不轻遗于巳疏所谓质而不诬详而有序者庶几
得之然予窃观其数世之间伟然以科第自至仕官至
郡守有闻人当时者相望可谓盛哉及其末也去为老
佛之徒或不得其名而始次其甲乙甚者或无以为继
亦足慨然矣嗟夫盛衰之相形盈虚之迭至彼十百人
之身其初一人之身也岂其一人之身而福泽所沾被
卷三百十八 第 3a 页 WYG1406-0053c.png
有钟于此而遗于彼者则其理吾有所不知者矣古者
天子之庙七诸侯五大夫三适士二庶人祭于寝圣人
之心亦岂不欲夫士庶人者皆有以推其烝烝之孝上
及其远始曾高之祖而无所间欤其贵贱贫富尊卑之
杀有不容不然者矣彼其立为大宗之法有百世不迁
之义者盖必天子诸侯之家为然他非所可及也故宗
庙坟墓以系之冠昏丧祭以告之纪之以昭穆氏族养
之以采地租税又为三宥制行以致其严凡有宗族子
卷三百十八 第 3b 页 WYG1406-0053d.png
弟之贤者必荐之以为诸侯卿大夫士而其不肖者莫
不资于上以自养而不必有流离沦替之忧然则虽百
世可也今吾党以布衣薇蕨之约顾能纪录其族从至
于十馀世而不止岂非用心之厚者哉然于祭而无其
礼也于亲而无以合也抑亦姑使其后之人知其身之
所自而不忍于自弃而已嗟乎其亦可以有所感也夫
  范氏族谱序(明方孝孺/)
为子孙以奉先祀亦难矣为常人之子孙非难而为名
卷三百十八 第 4a 页 WYG1406-0054a.png
人之子孙难也为名人之子孙固难而为大贤之子孙
尤难夫严烝尝守冢墓保上世之所传以自立于闾里
常人能是亦足矣而欲继名人之门者岂止于斯而已
乎行焉必端也言焉必信也学必有以过于人而才必
有以用于世也求无愧于名人庶乎其可也而欲卓然
立于大贤君子之后以求无沗焉则亦何足以慰天下
之望哉故言乎家世之可贵则莫尚乎为贤者之子孙
言乎道德之难全亦莫难乎为圣贤之后也美才笃行
卷三百十八 第 4b 页 WYG1406-0054b.png
之士子孙能世其家者未尝绝而孔孟之胄千载无显
人非无显人也祖德崇高难乎其为显也蜀之范氏在
宋盛时忠文公景仁以危言高节为海内所宗而正献
公淳夫以直道正学为元祐名臣正献之子元长复能
继先业为建炎良史官声猷之美后先相照可谓盛矣
元长七世孙焕卿值元季之乱图牒散亡重缉所知自
忠文公高祖而下至于今凡十五世为家谱以示将来
焕卿之子彦良从予游因以序为属古之贵乎修谱者
卷三百十八 第 5a 页 WYG1406-0054c.png
非特以著世次纪官位而誇于人也盖将使后世观之
而考世德之淳疵明流泽之广狭而益思所以自立云
尔在忠文之时秉国柄以好恶荣辱当世士者莫如王
安石吕惠卿在正献时莫如章惇蔡京张商英林希之
流此数人者方其志得气盛视贤士大夫不啻其敌雠
必欲摈废窜殛之而后快由今观之彼之祸心虐燄销
灭无遗而匈声恶闻不可掩匿人至不忍言之于口而
其遗胤亦未闻有存者纵或有之非惟人所恶见而为
卷三百十八 第 5b 页 WYG1406-0054d.png
之子孙亦羞称其世而不慊其为人范氏二三公虽不
获富贵于时或遭窜斥以死然至今尊仰师慕愈久而
益隆而其后人犹能嗣诗书礼乐之传久而弗变则夫
人亦何乐为小人而不思为君子之归哉范氏子孙观
乎谱而师先祖之善戒小人之恶则为君子也可冀矣
夫有君子而无禄位族虽衰犹盛也禄位光荣而君子
无闻焉族虽盛犹衰也焕卿年八十馀学行惇慎乡人
称之而彦良亦好学有志所谓无沗于贤者之子孙其
卷三百十八 第 6a 页 WYG1406-0055a.png
将在是乎
  刻朱子实纪序(李梦阳/)
朱子实纪一十二卷婺源戴氏所编而刻于歙鲍雄氏
予在白鹿洞书院感朱子出处之事会得实纪而览恻
怆俯仰于是泫然而悲焉按实纪朱子年二十二仕七
十致仕中间五十年更事四朝然官不过待制在外者
九考立朝则四十日而已白鹿洞建书院也时年五十
矣犹知南康军事于戏何其遇不易至此哉他不必论
卷三百十八 第 6b 页 WYG1406-0055b.png
孝宗者非宋之英明君哉亦不为不知公三十年间诏
对垂拱殿者一延和殿者二而已岂所谓吾退而寒之
者至耶世常言用舍有命亦关运数故以文帝之明而
使贾谊李广没于下位有武帝之好文而董仲舒不能
安诸其朝夫宋之南也斯则何时而可以汉之二帝诿
耶故知贤而不好是曰不知好而不用是曰不好用而
不专犹不用也若孝宗者于公为用邪好邪知邪呜呼
难言哉当是时大臣知公者陈俊卿辈数人耳亦寡矣
卷三百十八 第 7a 页 WYG1406-0055c.png
誉者已毁者继引者厄嫉者力黄氏状公行曰百年论
定必有知愚言者予读之未尝不泫然而悲也公既没
于是大人君子宗其学达官显夫程其猷言臣文士颂
其业门人发明其授受见者怀其仪刑闻者淑其绪理
薄海内外咸诵其书于是谥赠议于上祠庙建于下荫
录及其子孙盖其论不俟百年而定矣何则水平则鉴
物故贤者沮抑于生时而论每定于身后者以平也然
于宋则何补矣人曰仲尼之不遇春秋之不幸万世之
卷三百十八 第 7b 页 WYG1406-0055d.png
幸如是则公之遇不遇吾又奚悲戴氏名铣字宝之为
给事中卒有生曰汪愈者戴甥也以实纪视雄雄先世
名元康者复朱子祠田者也文载实纪中
  东鲁韩氏世谱序(徐桢卿/)
韩氏泸人也曰东鲁者系于始也夫韩始于桓叔之后
也何为鲁乎桓叔远也系韩于鲁断自其所徵始也昔
先王赐姓命氏所以昭祖考系宗属别嫌疑定亲疏而
人道于此繇焉故夫绝者不敢以冒续也疑者不敢以
卷三百十八 第 8a 页 WYG1406-0056a.png
强附也是谓慎之至也夫自帝王以降姓氏之变合本
末之同异难可以胜言也然而导水者知其源辨涂者
循其脉皆可易知也故上古之世民无乱族而礼有定
宗故仁睦行而民不悖也季世浇丧夷夏胥乱民多流
亡故世谍隳而氏族淆错抑已甚矣故有宗人相夷若
秦人视越人而不知恤者何也谱族湮而仁义之道塞
也今天下晏谧百有馀年缙绅之家颇尚彝礼辑谱谍
以厚人伦然往往由祖考等之槩莫之闻矣岂非丧乱
卷三百十八 第 8b 页 WYG1406-0056b.png
之祸哉韩自鲁散燕入蜀鼎树者七世猗其盛矣夫本
盛则末繁枝披则叶散滋蔓永久则纠错纷纭而不可
绪焉此讹乱之道也故述者因宗纪究旁属崇本以定
始叙疏迩以别亲亲所以防其流也其闻见之未徵载
记之所缺则断而刋之慎其本也诗曰绵绵瓜瓞此言
循其本也将使来者寻始之末合异反同虽服尽而泽
未夷则厥初之念兴角弓之怨释此述谱之志也其馀
发凡虽繁而其要有五一曰纪实以昭德也二曰敷爵
卷三百十八 第 9a 页 WYG1406-0056c.png
以贵功也三曰考终以崇祀也四曰象服以永思也五
曰述亲以示守也此又谱之变例也反其源参其变而
后子姓之道备矣或曰谱何始乎史也史以述往故革
命而史作谱以明祖考故自我不书夫乃谓之子姓之
道乎曰圣哲作易以明天道非为天道设也所以示乎
人也述史以章往非以为绳往也所以戒乎今也夫使
宗族举灭礼教废子姓不勤祖庙无食坟墓秽而不修
此皆孝子仁人之所隐也故准史以述谱所以明乎人
卷三百十八 第 9b 页 WYG1406-0056d.png
伦也人伦序而孝弟兴孝弟兴则礼乐作古者明王所
以崇姓氏而谨昭穆者也传曰明乎禘尝之义其如视
诸斯乎其此之谓也
  陆氏谱序(徐渭/)
当汉之兴也尉佗以鲛鳄之资涎沬岛外当其时不有
陆贾之贤用数语以下之则南海之波几于沸及宋之
亡也朝廷在楼橹间矣老嫠抱孤子而泣此与纩息者
何异哉而秀夫周旋其间一日尚喘则一日尚药夫国
卷三百十八 第 10a 页 WYG1406-0057a.png
之存亡不可定而定于两公者则如此余少尝渡庾岭
半游南中即未至厓山然舟辔之迹多两公履舄之所
经也每一思之或问遗踪于故老至说佗及抱帝事未
尝不慨焉以兴泫然以泪思起其人而与之语一以解
颐一以痛哭今来访天目过富春为陆邵武君所延醉
而宿其庐出其谱乃知君两公裔也环鹿山而居生者
数十家其殁而墓者封亦以十数问其来不过二三世
中人耳其繁如此不谱何以令不湮且疏耶予与君言
卷三百十八 第 10b 页 WYG1406-0057b.png
则知君文而有礼如此矣不览是又安知其能笃于人
伦又如此耶因起告之曰夫余昨游南中追念二公之
遗而感之如彼又况亲见其子孙若君辈耶且余于两
公路人也犹感之如彼又况其为子孙若君辈者邪吾
卜之行且见陆氏有人矣诚如是即君不属余以谱序
犹当序之况君果属余也
  龙游翁氏宗谱序(归有光/)
传曰古圣人之治天下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上治
卷三百十八 第 11a 页 WYG1406-0057c.png
祖祢下治子孙旁治昆弟合族而食序以昭穆别之以
礼义尊尊亲亲长长男女有别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
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故圣王之治天下非特
以自私也以此推之自王公以逮于庶人故宗法明而
礼俗成权度量文章服色正朔徽号器械衣服由此而
出三代之衰废古亡本人自为生涣然靡所统纪而天
下更大乱经大兵而后定当此之时人如鸟惊鱼散岂
知夫乡里族属之所系哉然魏晋而降区区综核百氏
卷三百十八 第 11b 页 WYG1406-0057d.png
以门第官人虽卑姓杂谱皆藏于有司而谱谍特盛迄
于李唐犹相崇重五季衰乱荡然无复有存者矣虽然
古之圣王以亲亲也亲亲而宗法立宗法立而谱系自
明非独以谱也谱之盛也魏晋之失也至于谱亦不存
而学士大夫莫知其所自而仁人孝子之心茫乎无所
寄岂不重可叹哉翁氏居太末相传自隋始迁子孙蔓
衍县之杜山坞岑堂庵南村往往而是其居杜阳者曰
文钦能追考其十八世以上曰学士君学士而下六世
卷三百十八 第 12a 页 WYG1406-0058a.png
有官号妃姓墓地而不著其讳七世而下始有讳十五
世始书兄弟又一世昭穆详焉文钦既以为图出以示
予予观之而叹世之君子莫能以为也为序而归之
 
 
 
 
 
卷三百十八 第 12b 页 WYG1406-0058b.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