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十七
卷三百十七 第 1a 页 WYG1406-004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十七
            明 贺复徵 编
序三十七(志类/)
  志序(梁沈约/)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则春秋是也言则尚书是也至
于楚书郑志晋乘楚杌之篇皆所以昭述前史俾不泯
于后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义刑政
卷三百十七 第 1b 页 WYG1406-0043d.png
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刱立八书片文只字鸿纤备
举班氏因之靡违前式网罗一代条流遂广律历礼乐
其名不变以天官为天文改封禅为郊祀易货殖平准
之称革河渠沟洫之名缀孙卿之辞以述刑法采孟轲
之书用序食货刘向鸿范始自春秋刘歆七略儒墨异
部朱赣慱采风谣尤为详洽固并因仍以为三志而礼
乐疏简所漏者多典章事数百不记一天文虽为该举
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说浑然莫辨是故蔡邕于朔
卷三百十七 第 2a 页 WYG1406-0044a.png
方上书谓宜载述者也汉兴接秦坑儒之后典坟残缺
耆生硕老常以亡逸为虑刘歆七略固之艺文盖为此
也河自龙门东注横被中国每漂决所渐害重灾深堤
筑之功劳役天下且关洛高垲地少川源是故镐酆潦
潏咸入礼典漳滏郑白之饶沟渠沾溉之利皆民命所
祖国以为天沟洫立志亦其宜也世殊事改于今可得
而略窃以班氏律历前事已详自杨伟改创景初而魏
书阙志及元嘉重造新法大明博议回改自魏至宋宜
卷三百十七 第 2b 页 WYG1406-0044b.png
入今书班固礼乐郊祀马彪祭祀礼仪蔡邕朝会董巴
舆服并各立志夫礼之所苞其用非一郊祭朝飨匪云
别事旗章服物非礼而何今总而裁之同谓礼志刑法
食货前说已该随流泒别附之纪传乐经残缺其来已
远班氏所述止抄举乐记马彪后书又不备续至于
八音众器并不见书虽略见世本所阙犹众爰及雅郑
讴谣之节一皆屏落曾无概见郊庙乐章每随世改雅
声旧典咸有遗文又案今鼓吹铙歌虽有章曲乐人传
卷三百十七 第 3a 页 WYG1406-0044c.png
习口相师祖所务者声不先训以义今乐府铙歌校汉
魏旧曲曲名时同文字永异寻文求义无一可了不知
今之铙章何代曲也今志自郊庙以下凡诸乐章非淫
哇之辞并皆详载天文五行自马彪以后无复纪录何
书自黄初之始徐志肇义熙之元今以魏接汉式遵何
氏然则自汉高帝五年之首冬暨宋顺帝升明二年之
孟夏二辰六沴甲子无差圣帝哲王咸有瑞命之纪盖
所以神明宝位幽赞祯符欲使逐鹿弭谋窥觊不作握
卷三百十七 第 3b 页 WYG1406-0044d.png
河括地绿文赤字之书言之详矣爰逮道至天而甘露
下德动地而醴泉出金芝玄秬之祥朱草白乌之瑞斯
固不可诬也若夫衰世德爽而嘉应不息斯固天道茫
昧难以数推亦犹明主居上而震蚀之灾不弭百灵咸
顺而悬象之应独违今立符瑞志以补前史之阙地里
参差事难该辨魏晋以来迁徙百计一郡分为四五一
县割成两三或昨属荆豫今𨽻司兖朝为零桂之士夕
为庐九之民去来纷扰无暂止息版籍为之浑淆职方
卷三百十七 第 4a 页 WYG1406-0045a.png
所不能记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氓播徙江外
幽并冀雍兖豫青徐之境幽沦寇逆自扶莫而里足奉
首免身于荆越者百郡千城流寓比室人伫鸿雁之歌
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既而民单户
约不可独建故魏邦而有韩邑齐县而有赵民且省置
交加日回月徙寄宇迁流迄无定托邦名邑号难或详
书大宋受命重启边隙淮北五州剪为寇境其或奔亡
播迁复立郡县斯则元嘉泰始同名异实今以班固马
卷三百十七 第 4b 页 WYG1406-0045b.png
彪二志晋宋起居凡诸记注悉皆推讨随条辨析使悉
详该百官置省备有前说寻源讨流于事为易元嘉中
东海何承天受诏纂宋书其志十五篇以续马彪汉志
其證引该博者即而因之亦犹班固马迁共为一家者
也其有漏阙及何氏后事备加搜采随就补缀焉渊流
浩漫非孤学所尽足蹇途遥岂短策能运虽斟酌前史
备睹妍媸而爱嗜异情取舍殊意每含毫握简抒轴忘
餐终不足与班左并驰董南齐辔庶为后之君子削藁
卷三百十七 第 5a 页 WYG1406-0045c.png
而已焉
  云南志略序(元虞集/)
京师西南行万里为云南云南之地方广万里在宪宗
时世祖帅师伐而取之守者弗能定既即位于海内使
省臣赛音欧德齐往抚以威惠沿其俗而导之善利填以亲
王贵人者四十年方是时治平方臻士大夫多材能乐
事朝廷不乐外官天子闵远人之失牧也常简法增秩
优以命吏而为吏者多徼倖器名无治术无惠安遐荒
卷三百十七 第 5b 页 WYG1406-0045d.png
之心禽兽其人而渔食之无以宣布德泽称旨意甚者
启事造衅以毒害贼杀其人其人故暴悍素不知教冤
愤窃发势则使然不然恶生乐死夫岂其情也哉嗟乎
昔者箪壶迎徯之民日以老死且尽主者格于贪利虐
师以自远于恩化其史士之见知者无所建白而驭于
中者又不识察其情状一隅之地常以为中国忧而论
治卒未究其故不亦悲乎河间李侯景山由枢庭宣慰
乌蛮乌蛮云南一部也始下车未及有所施会群蛮不
卷三百十七 第 6a 页 WYG1406-0046a.png
靖巡行调发馈给填抚周履云南悉其见闻为志略四
卷因报政上之余尝按而读之考其生产风气服食之
宜人物材力愚智勇怯山川形势之阨塞要害而世祖
皇帝之神威圣略槩可想见未尝不俯伏而感叹也其
志曰张乔斩奸猾长吏九十馀人而三十六部尽降诸
葛孔明用其豪杰而财赋足以给军国史万岁贪赂随
服随叛梁毗一金不取酋长感悦李知古以重赋僇尸
张虔陀以淫虐致乱此于事至较著明白者也其术不
卷三百十七 第 6b 页 WYG1406-0046b.png
甚简易乎有志之士尚有所观览焉至读其记行诸诗
必有悲其立志者矣
  全蜀艺文志序(明杨慎/)
余尝读左太冲赋蜀都云江汉炳灵世载其英蔚若相
如㬭若君平王褒韡晔而秀发扬雄含章而挺生自汉
而下文章之盛无出于四子矣然岂徒四海考耆儶游
谈为誉哉文之传事之传也去今千七百年而谈汉事
如昨日繄四子之文也文乎文乎其可谖乎若夫陈子
卷三百十七 第 7a 页 WYG1406-0046c.png
昂悬文宗之正鹄李太白曜风雅之绝麟东坡雄辨则
孟氏之锋距卲庵诗律比汉廷之老吏继炳灵而蹑踪
咸掞藻而骋辔猗欤多矣况子安少陵薄游遍乎三巴
石湖放翁篇咏洎于百濮其原本山川极命草木亦楚
材晋用秦渠韩利矣先君子在馆阁日尝取袁说友所
著成都文类李光所编固陵文类及成都丙丁两记舆
地纪胜一书上下旁搜左右采获欲纂为蜀文献志而
未果也悼手泽之如新怅往志之未绍罪谪南裔十有
卷三百十七 第 7b 页 WYG1406-0046d.png
八年辛丑之春值捧戎檄暂过故都大中丞东阜刘公
礼聘旧史氏玉垒王君舜卿方洲杨君实卿编录全志
而谬以艺文一局委之慎乃检故簏探行箧参之近志
复采诸家择其菁华禠其烦重拾其遗逸剪彼稂稗支
郡列邑各以乘上又得汉太守樊敏碑于庐山汉孝廉
柳庄敏碑于黔江文无错讹刻犹古欹东阜公喜曰汉
碑之传于今中原亦扫迹矣乃今得兹于远邦不谓斯
举之获乎唐宋以下遗文坠翰骈出横陈实繁有胪乃
卷三百十七 第 8a 页 WYG1406-0047a.png
博选而约载之为卷尚盈七十中间凡名宦游士篇咏
关于蜀者载之若蜀人之作仅一篇传者非关于蜀亦
得载焉用程篁墩新安文献志例也诸家全集如杜与
苏盛行于世者祗载百一从吕成公文鉴例也同时年
近诸大老之作皆不敢录以避去取之嫌循海虞吴敏
德文章辨体例也开局于静居寺宋方二公祠始事以
八月乙卯日竣事以九月甲申自角匝轸二十八日以
毕食时而成既愧刘安之捷悬金以市又乏吕览之精
卷三百十七 第 8b 页 WYG1406-0047b.png
乃属乡进士刘大昌周逊校正而付之梓人昔汉代文
治兴之者文翁礼殿之图后世之建学仿焉七十子之
名马迁之立传徵焉当时号为西南齐鲁岷峨洙泗文
之有关于道若此文翁之功不可诬也继文翁而作者
今之阜翁欤独愧慎华颠白纷旧植荒落不足以扬四
子之芬而成一邦之史也恕其不敏补其未备尚有冀
吾党之助焉
  苍梧军门志序(许应元/)
卷三百十七 第 9a 页 WYG1406-0047c.png
少司马括苍应公著军门志成属应元曰子为我叙其
意应元既辞不文不可则受而卒业叹曰呜呼意远矣
而何其忧之深也今天下言侵伐之患者北则一南则
有两粤之夷然而北之情在目睫之前而其备常在千
里之外粤之形在万里之外而其患乃在萧墙之内也
何者北人所居绝远其欲入寇中国率行空虚之地数
百千里然后乃抵塞下堠望诚谨则可以知其声乡而
为备故曰在千里之外当路塞去畿郡远者数百里近
卷三百十七 第 9b 页 WYG1406-0047d.png
乃一二日耳羽书可旦夕达也故属者常得以天下之
力而备北故曰在目睫之前也夫两粤者绝南裔夷之
交也山海溪洞之蛮与诸郡形错壤接并耕而争食之
保固恣睢不狎话言苟得而已不顾死亡自昔上仁之
所不怀而彊武之所不詟也兽集鸟散亭隧鬲塞之所
不得施甲盾剑矢之所不猝备也而粤之民无岁无夷
寇之駴矣然而天下知北害而未睹粤忧者北近而粤
远故曰其形在万里之外而患乃在萧墙之内也夫粤
卷三百十七 第 10a 页 WYG1406-0048a.png
之夷非能为中国害也然一日不备则岭海震荡宪
祖晰其然故开府建节宿重兵于苍梧授大臣以不禦
之柄为万世规深远然而硕画之老屡建夫诛讨之勋
荐绅大夫摅钩深致远之虑鹰扬爪牙之士效执讯获
丑之力士马甲兵之盛燀赫乎远方技击蹶张之用便
习于士伍志之所云亦信矣然公顾且以为忧者何也
嗟乎是乃公之所以为忧者也先王之致武也固曰勤
恤民隐而除其害夫粤之用兵亟矣粤人之力屈久矣
卷三百十七 第 10b 页 WYG1406-0048b.png
侵盗之虞有迫而师旅之奉无缓斯坐敝之形也诗曰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夫旗章之盛
委属之重可以为宠已而君子以为忧也忧故虑详虑
详故事善事善则氓庶豫氓庶豫则武节奋此胜算也
故公再克敌而民不知嗟夫心之疚矣瘁岂顾问哉然
是则奚用志也传有之曰采薇废则征伐缺矣出车废
则功力缺矣杕杜废则师众缺矣夫司马揖让之法存
而三代仁义之师犹少概见于后世牧民形势乘马之
卷三百十七 第 11a 页 WYG1406-0048c.png
篇著则攘夷之功春秋有纪焉况夫盛时之所以始忧
勤而终逸乐者乎胡可废也胡可缺也废且缺者众其
归至于万物不遂而四夷交侵故先王重之然则公之
急于志也者其又恶夫缺也哉呜呼意盖远矣
  青州府志序(李攀龙/)
夫志也者志也方志是事而已欲善之以有所取义作
者之志也青州为郡其事则诗书周礼春秋国语史记
管晏诸书君子得以识其大者其取义则所谓有能绍
卷三百十七 第 11b 页 WYG1406-0048d.png
明世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爽鸠氏邈矣
先王疆理天下尚父方就国而莱人争营丘罢侯置守
分领并𨽻不常所治何以按籍如指诸掌作二十有二
图与沿革表爰始赐履自天子命田和请立挟浊泽之
遇汉诸王子废绝半之迄今亲贤隐惟藩屏有司庶长
更至迭谢与高国世卿异矣乡举里选明经射策之制
兴焉作封建职官选举表荧惑守虚释冤振老龙斗马
山之阳乃诡天是使比论行事不远明威作星野灾祥
卷三百十七 第 12a 页 WYG1406-0049a.png
志海岱惟青州镇曰沂山淄渑流恶安得决濩洛之水
汁肥自秽而放于琅琊比先王观太公报政礼从其俗
宽缓阔达繇之平易中具五民而地重难动摇六十牧
豕固陋性成方愿罢西南夷不置沧海郡安得布被为
而曰齐人多诈也今自见采金煮海之徒不可动摇不
知我无以制其命乃惟其俗之罪作山川风俗志鸡鸣
犬吠毂击肩摩然阴雍长城暨池龙夏二分之一非谷
所生充服其政亦既富强丝蚕于燕牧马于鲁南多山
卷三百十七 第 12b 页 WYG1406-0049b.png
谷登降之氓上断轮轴下采杼栗其馀盐絺海物杂错
户登则田治赋平则产息三者相成以官山海即升葵
丘壮冠裳之会入石室探文字之原贤者亦有此乐矣
作户口田赋物产古迹志著定而官君子所由以基命
宁一而出政治之位中国授室群萃州处以就閒燕言
必敬义有社㮨焉祝史荐信尧之五吏安用鲵脯灵山
河伯无所为祷作官署学校祀典志昔称节制技击为
之不教而战安谓怯于众斗郤流贼数万骑亦由人自
卷三百十七 第 13a 页 WYG1406-0049c.png
为战议者谓颜神可城而不可规为县盖以官具则民
匮而险不为用穆陵之胜是称四塞闵以称兵足备他
盗桓为游士奉之车马国家一统承流载道察民疾苦
使者相望疲于奔命置邮如线作兵防城池关梁驿传
志掩胔塞涂振莩怀里怆焉示睦龙夏以北至于海庄
门山之祠奚用牢筴为哉观孟尝君之泫然于雍门周
斯逼城而葬者未为失之逢于何捆心路寝五丈夫见
梦梧丘盖已惨于堙微发掘之患矣齐魏之季实崇佛
卷三百十七 第 13b 页 WYG1406-0049d.png
老有屹其栖伺我失道作乡社陵墓寺观志婴之知景
公不能用仲尼犹仲尼之知婴不能使景公用已尼溪
天沮不遇非人维诸侯享国从治以长大哉制辞宠灵
笃叙九合一匡不可继矣自馀取节槩于吏体士生其
间卓称达材左司马伯公中大夫王邑富强之佐盖姑
置焉而况崇弟蒋弟丁惠之功作圣贤封建名臣宦绩
人物传相劝以趋义忠臣所难有激而累亲孝子之过
自公冶长受业身通田辕伏郑代为大儒源本六经家
卷三百十七 第 14a 页 WYG1406-0050a.png
传人授终始大圣之篇号为闳大主父严安上书言事
感动人主穰苴孙武至今言兵法者宗焉钟离业阳助
王息养程本寄食海滨泯子午载书三百作忠义孝友
儒林文学武功隐逸侨寓传侠无义则豪轻季次故齐
人而后之言侠者置之狐咺子狄气足鼓众士有私伍
同袍之役乃过为之隐忧务摧剪其豪卒然按籍无怪
其恫疑引避也作卓行传治不越阃有脱珥之后亦有
鸡鸣之夫人北宫婴儿何为不朝大国问焉守数精明
卷三百十七 第 14b 页 WYG1406-0050b.png
仓公可谓近之矣郎生望气能亦各有所长气同迹异
各以其极圣哲之变仙释间出作列女方技仙释传均
之进德劝一惩二城阳大夫自取杜灭梁丘柏骞过而
能悛是从末减崔庆之恶失之履霜作外传仓颉篇起
自上世金匮藏于王府惜韶乐无章不得其乱羽翼经
术具列传义君子有道悬之闾食鱼乘马纪有丹书无
救于亡文学天性后之作者彬彬乎幽以明为形怪以
常为体精气相挟假合为物情则然耳君子存之作艺
卷三百十七 第 15a 页 WYG1406-0050c.png
文遗文杂志凡一十有八卷为目四十有三备矣善是
之具于人事盖独详焉若曰非徒以存文献而已属之
其人取义具在后之览者神而明之此秦杜二公之志
郡诸君子贤士大夫之相与以有成者也有能绍明世
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是为序
  岳王祠志序(汤显祖/)
越有忠佑祠者在泉司焉祀宋武穆王岳飞也司故王
宅王亡以为太学元以为司而祠王其东祠宋孝宗之
卷三百十七 第 15b 页 WYG1406-0050d.png
为也祠志为册六凡王所自为文与其时至于今所以
荣哀王者尽是梓而存之司庶拜王祠下者貌而既其
实云王之勇于忠孝其天性然斯志也其以资世之感
怆流涕指发岂有间然者哉予独怪王以大将之才为
战将之用而用益以不终当时无将将者然则若肃代
之将李郭可与曰韩蕲王可以并郭而王贤于李高宗
之资不能为肃若代亦其势然蕲王逸而鄂王拘非鄂
王勇而蕲王智也鄂拘蕲乃逸蕲逸而鄂之拘不免矣
卷三百十七 第 16a 页 WYG1406-0051a.png
肃代虽疑其臣不得而诛之外多大藩师或以为名如
李司徒召之不来矣终不能有加焉王之不肯为李亦
势然也或曰王何不竟灭敌而朝附于人臣出境遂事
之义此不然也观金起时其君臣父子叔侄将相之间
皆意念深毅经略雄远非可猝猝乘弊而竟者且其时
诸将并以诏还王以偏师济乎夫王以归而死得为世
所哀怜佻而往王之为王未可知也王所谓进退维谷
者欤嗟夫有高宗以其宅为宫故有孝宗附其宫为庙
卷三百十七 第 16b 页 WYG1406-0051b.png
王为人不可知神而后知之也虽然孝宗时而王在犹
之不能用王盖孝之不能为代亦犹高之不能为肃何
也徽高在高与孝虽有志势皆有所不得行若使徽得
幸蜀高孝为亲父子高总国而孝抚军滔然无疑画河
南北之地以与诸将所克王收其全以俟此亦高孝之
所欲为也势不能也嗟乎古今相吊岂惟高之于王而
巳哉予志而悲之聊以告后之君子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