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十一
卷三百十一 第 1a 页 WYG1405-072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十一
            明 贺复徵 编
序三十一(奏议类/)
  谏垣存稿序(宋韩琦/)
夫善谏者无讽也无显也主于理胜而已矣故主于讽
者必优柔微婉广引譬喻冀吾说之可行而不知事不
明辨则忽而不听也主于显者必暴杨激讦恐以危亡
卷三百十一 第 1b 页 WYG1405-0721d.png
谓吾言之能动而不知论或过当则怒而不信也夫欲
说而必听言而必信苟不以理胜之为主难矣哉琦景
祐中任三司度支判官以族贫求外补得舒州将行而
上以谏官缺擢授古司谏而留之窃惟言责之重非面
折廷诤之难盖知体得宜为难夫得通明端朴高识博
学之士则动必中理日益君听而使愚不肖者冒而处
之固不胜其任矣遂两上章辞不报乃喟然自谓曰上
之知汝任汝之意厚矣汝之所言当顾体酌宜主于理
卷三百十一 第 2a 页 WYG1405-0722a.png
胜而以至诚将之兹所以报陛下知而任之之意若知
时之不可行而徒为高论以卖直取名汝罪不容诛矣
在职越三载凡明得失正纲纪辨忠良击权倖时人所
不敢言必昧死论列之上宽而可其奏者十八九卒免
重戮进登掖垣实前自为诫之力也其所存稿欲敛而
焚之以效古人谨密之义然念诗书所载从諌而圣君
之德也衮阙而补臣之忠也前代谏诤之臣嘉言谠议
布在方策使览之者知人主从善之美致治之原若皆
卷三百十一 第 2b 页 WYG1405-0722b.png
削而燔之则后世何法焉于是存而录之离为上中下
三卷命曰谏垣存稿以藏于家窃志夫上之聪仁大度
自三代汉唐以来虚怀纳谏甚盛德之主皆所不及复
俾子孙传而阅之知直道之无咎忠教之有迹云时庆
历二年三月十五日秦亭西斋序
  田表圣奏议序(苏轼/)
故谏议大夫赠司徒田公表圣奏议十篇呜呼田公古
之遗直也其尽言不讳盖自敌以下受之有不能堪者
卷三百十一 第 3a 页 WYG1405-0722c.png
而况于人主乎吾是以知二宗之圣也自太平兴国以
来至于咸平可谓天下大治千载一时矣而田公之言
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古之君子必忧治
世而危明主明主有绝人之资而治世无可畏之防夫
有绝人之资必轻其臣无可畏之防必易其民此君子
之所甚惧也方汉文时刑措不用兵革不试而贾谊之
言曰天下有可长太息者有可流涕者有可痛哭者后
世不以是少汉文亦不以是甚贾谊由此观之君子之
卷三百十一 第 3b 页 WYG1405-0722d.png
遇治世而事明主法当如是也谊虽不遇而其所言略
已施行不幸早世功烈不著于时然谊常建言使诸侯
王子孙各以次受分地文帝未及用历孝景至武帝而
主父偃举行之汉室以安今公之言十未用五六也安
知来世不有若偃者举而行之欤愿广其书于世必有
与公合者此亦忠臣孝子之志也
  范贯之奏议集序(曾巩/)
尚书户部郎中直龙图阁范公贯之之奏议凡若干篇
卷三百十一 第 4a 页 WYG1405-0723a.png
其子世京集为十卷而属余序之盖自至和以后十馀
年间公尝以言事任职自天子大臣至于群下自掖庭
至于四方幽隐一有得失善恶关于政理公无不极意
反覆为上力言或矫拂情欲或切劘计虑或辨别忠佞
而处其进退章有一再或至于十馀上事有阴争独陈
或悉引谏官御史合议肆言仁宗尝虚心采纳为之变
命令更废举近或立从远或越月逾时或至于其后卒
皆听用盖当是时仁宗在位岁久熟于人事之情伪与
卷三百十一 第 4b 页 WYG1405-0723b.png
群臣之能否方以仁厚清静休养元元至于是非予夺
则一归之公议而不自用也其所引拔以言为职者如
公皆一时之选而公与同时之士亦皆乐得其言不曲
从苟止故天下之情因得毕闻于上而事之害理者常
不果行至于奇邪恣睢有为之者亦辄败悔故当此之
时常委事七八大臣而朝政无大缺失群公奉法遵职
海内乂安夫因人而不自用者天也仁宗之所以其仁
如天至于享国四十馀年能承太平之业者繇是而已
卷三百十一 第 5a 页 WYG1405-0723c.png
后世得公之遗文而论其世见其上下之际相成如此
必将低回感慕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其时之难得则
公言之不没岂独见其志所以明先帝之盛德于无穷
也公为人温良慈恕其从政宽易爱人及在朝廷危言
正色人有所不能及也凡同时与公有言责者后多至
大官而公独早卒公讳斯道其世次州里历官行事有
今资政殿学士赵公忭为公之墓铭云
  宗忠简公奏疏序(明方孝孺/)
卷三百十一 第 5b 页 WYG1405-0723d.png
国之废兴存亡盖天也而有人事焉由其已然之迹而
观之人谋之从违事机之得失皆如一定而不可易者
人力若奚所用自其未成之始而论之成败祸福之机
待人而发岂皆出于天命哉故善为天下者尽人事以
回天道不善者委天命以怠人事田单齐之壮士用一
邑疮残之民复七十馀城于不数月之间诸葛孔明以
王者之佐驱全蜀之众欲取中原之尺寸终其身而不
能遂非特天命也人事之难易固不同也率赤子以救
卷三百十一 第 6a 页 WYG1405-0724a.png
父兄疾呼而可集说途之人使拯其邻于难虽善其辞
令有所不从贤者能勉人以其所乐为不能强人以所
难勉单之用齐人人皆有亡国丧家之愤而自为战故
其成功也易孔明之时人知有曹氏不知汉德久矣孔
明徒欲以忠义激之安能必其从已乎宋败于金而不
复能中兴人以为天命而不知人事失其机故也张浚
赵鼎可谓天下之贤相而韩世忠岳飞刘锜之徒亦一
时之将材高宗虽庸懦岂遽出法章下哉然而沮挠而
卷三百十一 第 6b 页 WYG1405-0724b.png
不足成事者以其初不用宗忠简公之言耳徽钦之亡
在乎兵不足战而忠简公既入都城百万之兵立具争
欲为之致死忠简之贤固足以得众而斯民戴宋之心
亦安可诬哉当是时也正田单复齐之机而忠简公孔
明之流亚也使高宗能用其策公少延数岁未死则覆
没之地可汛扫而平黠帅悍将可缚而献诸太庙岂有
蹙国事雠之辱哉失此不听至于窜伏东南而欲图之
则民心之忘宋亦已远矣是以终不能有所成非特秦
卷三百十一 第 7a 页 WYG1405-0724c.png
桧汤思退之罪也人无勇怯惟其所用乘其方锐而用
之中人皆可为壮夫及其气衰志慑虽乌获亦投剑而
却顾公之拳拳欲高宗都汴者欲用天下之锐气以复
雠雪耻而高宗信小人畏避之谋弃不复听而公亦死
矣此岂天命使然耶实人为之不尽也公殁今三百馀
年而请高宗还汴之疏二十有四不尽载于史氏其九
世诸孙浚录藏于家而属予序之公忠义著于后世不
待疏而后见疏之所著不待言而后明然世皆知宋之
卷三百十一 第 7b 页 WYG1405-0724d.png
不复振由于秦桧之相而不知始于不用公之言余是
以具论之使知疏之不从实宋室之所由分也
  余肃敏公奏议序(杨廷和/)
肃敏公之卒于是三十又三年矣其嗣孙南京锦衣指
挥承恩取其奏议汇次成帙以类相从分编六卷若巡
抚若本兵若总督各三卷并附录凡百二十八篇诸孙
翰林编修承勋又为之正伪谬亟以请于工部尚书李
公士修刻梓以传尚书盖公从子婿也公为一代名臣
卷三百十一 第 8a 页 WYG1405-0725a.png
正不绝俗廉不近名其功业在朝廷惠泽在天下者夫
人皆知之至其规画之周详奏请之委曲非观之奏议
则或者未必一一悉其本末今去公既久而奏议始行
于世固有待于后之贤子孙也初公之卒其子锦衣指
挥宜具公事行属予为状以请铭于太史公其所述不
能十之三四时予方从事史局得摘公前后奏牍及往
日所闻于公者书之丘文庄公见之谓是足以尽公之
槩予意犹以为未足今取奏议读之果然公尝语人曰
卷三百十一 第 8b 页 WYG1405-0725b.png
人臣事君当随事尽力凡有建树即近且小亦须为百
年之计又曰大臣谋国遇有大利害当以身任之慎勿
养交市恩为远怨自全之地其城延绥时怨谤纷如公
不恤执之不易卒以成功人至于今利之且颂公之德
不衰因言以求其志因奏以考其绩盖无一不相酬者
信乎公之为一代名臣也予生也晚于公无能为役而
公最爱予往年丁家艰归取藏书遗乡人之职文字者
公以大明律诸司职掌畀予曰此可为异日之用公知
卷三百十一 第 9a 页 WYG1405-0725c.png
我深矣独愧老且无成无以为公报耳虞雍公尝以乡
里前辈文献无传为生之责予在阁中欲修范景仁张
德远二公疏议录之以传而未及公固二公之流也斯
集之传予得而序之亦可以有辞乡人矣
 
 
 
 
卷三百十一 第 9b 页 WYG1405-0725d.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