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九十七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a 页 WYG1405-059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九十七
            明 贺复徵 编
序十七
  唐诗品汇序(明高栋/)
有唐三百年诗众体备矣故有近体往体长短篇五七
言律绝句等制莫不兴于始成于中流于变而陊之于
终至于声律兴象文词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略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b 页 WYG1405-0593d.png
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殊详而分之贞观
永徽之时虞魏诸公稍离旧习王杨卢骆因加美丽刘
希夷有闺帷之作上官仪有婉媚之体此初唐之始制
也神龙以还洎开元初陈子昂古风雅正李巨山文章
宿老沈宋之新声苏张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开
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沈郁孟襄阳
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
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
卷二百九十七 第 2a 页 WYG1405-0594a.png
大历贞元中则有韦苏州之雅澹刘随州之閒旷钱郎
之清赡皇甫之冲秀秦公绪之山林李从一之台阁此
中唐之再盛也下暨元和之际则有柳愚溪之超然复
古韩昌黎之博大其词张王乐府得其故实元白序事
务在分明与夫李贺卢仝之鬼怪孟郊贾岛之饥寒此
晚唐之变也降而开成以后则有杜牧之之豪纵温飞
卿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许用晦之偶对他若刘沧马
戴李频李群玉辈尚能黾勉气格埒迈时流此晚唐变
卷二百九十七 第 2b 页 WYG1405-0594b.png
态之极而遗风馀韵犹有存者焉是皆名家擅场驰骋
当世或称才子或推诗豪或谓五言长城或为律诗龟
鉴或号诗人冠冕或尊海内文宗靡不有精粗邪正长
短高下之不同观者苟非穷精阐微超神入化玲珑透
彻之悟则莫能得其门而臻其壸奥矣今试以数十百
篇之诗隐其姓名以示学者须要识得何者为王杨卢
骆又何者为沈宋又何者为陈拾遗又何者为李杜又
何者为孟为储为二王为高岑为常刘韦柳为韩李张
卷二百九十七 第 3a 页 WYG1405-0594c.png
王元白郊岛之制辨尽诸家剖析毫芒方是作者余夙
耽于诗恒欲窥唐人之籓篱首踵其域如堕终南万叠
间茫然弗知其所往然后左攀右涉晨跻夕览下上陟
顿进退周旋历十数年厥中僻蹊通庄高门邃室历历
可指数故不自揆窃愿偶心前哲采摭群英芟夷繁猬
裒成一集以为学唐诗者之门径载观诸家选本详略
不侔英华以类见拘乐府为题所界是皆略于盛唐而
详于晚唐他如朝英国秀箧中丹阳英灵间气极玄又
卷二百九十七 第 3b 页 WYG1405-0594d.png
玄诗府诗统三体众妙等集立意造论各该一端唯近
代襄城杨伯谦氏唐音集颇能别体制之始终审音律
之正变可谓得唐人之径路矣然而李杜大家不录岑
刘古调无存张籍王建许浑李商隐律诗载诸正音渤
海高适江宁王昌龄五言稍见遗响每一披读未尝不
叹息于斯由是远览穷搜审详取舍以一二大家十数
名家与夫善鸣者殆将数百校其体裁分体从类随类
定其品目因目别其上下始终正变各立序论以弁其
卷二百九十七 第 4a 页 WYG1405-0595a.png
端爰自贞观至天祐通得六百二十人共诗五千七百
六十九首分为九十卷总题曰唐诗品汇呜呼唐诗之
倡弗传久矣唐诗之道或时以明诚使吟咏性情之士
观诗以求其人因人以知其时因时以辨其文章之高
下词气之盛衰本乎始以达其终审其变而归于正则
优游敦厚之教未必无小补云
  唐诗分类后序(桑怿/)
右唐诗分类精选二十卷凡五千馀首四明吕侯尹吉
卷二百九十七 第 4b 页 WYG1405-0595b.png
水时所选将绣梓以广其传其子尚清过予西昌之栖
云轩求一言于后予常注意三百篇而知其意古人之
诗运意而已辞略点缀而意自明往往馀意出于句字
之外如爱召伯则云勿剪其甘棠则见其子孙臣庶其
爱可知如作乐以合祖则曰我客戾止永观厥成先代
之后有闻乐而感泣则和洽神人又何待言说耶且兴
起无情而难接比虽有影而斟酌难类易作者直赋而
已而其言之厚薄又直关于气化之盛衰如正风正雅
卷二百九十七 第 5a 页 WYG1405-0595c.png
皆作于周之盛时是时诗人皆饮天地之和以发声故
其辞盎然太虚摹画无迹九罭伐柯诸诗略伸情志其
风遂变矧风雅变之之极安得不愤激风云而气撼山
岳哉就以周公所作论之大明东山之间又自不能无
升降矣况其下者乎继而离骚之作比兴略备真有三
百篇遗意盖原之词本为忧国畏谗郁抑不平而作又
安得不驰骛于变风雅之末流哉如九歌中心不同兮
媒劳交不甚兮轻绝最为善语而使原当文武之世兹
卷二百九十七 第 5b 页 WYG1405-0595d.png
言何为而发就使文武之世之诗人当原之世吁嗟驺
虞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等语又岂可凿空而妄出哉风
雅变中之变又不可专委之人也自秦而汉去古未远
五言之作古意犹存如唐山夫人乐章鸣汉之盛与颂
彷佛而灵芝摇荡等语汉之风雅又日变矣降至魏晋
乱日多而治日少则能诗如曹子建阮嗣宗张茂先陶
渊明辈将何所饮以发和平之音耶大抵三百篇以后
取其诗之上薄风雅当味其意之浅深何如不可专论
卷二百九十七 第 6a 页 WYG1405-0596a.png
其辞之平不平也曾南丰曰自文武而后又千馀年而
有太宗之治唐诗之和顺清适太宗之治酿之其盛中
晚之外又唐业随之可考也就其中杰出者四家曰陈
子昂氏曰李太白氏曰杜少陵氏曰韩昌黎氏间有数
诗略存汉魏比兴而颇解古人用意彀率然一篇数十
言中其意不如风雅中之数言则又似唐之制度文为
足以凌驾三代而先王之真德实意仅存丝发也诗可
以易观耶然后世学诗之士多舍四家而他师岂不以
卷二百九十七 第 6b 页 WYG1405-0596b.png
王摩诘刘长卿韦应物之流皆意随句绝而平顺易见
哉诗犹海也三百篇为其蓬岛汉魏晋为其弱流而唐
则犹其中之亶夷诸洲学操舟之士至海门而震叠苟
望洲之畔岸心意俱饱更何有希冀者乎吕侯之选此
诗盖剪其荆棘去其旁岐诱人至止是洲而予伸以是
言又欲过此而往直溯弱流而至蓬岛也况我朝治隆
唐虞尚何古之不可复哉侯名烱字文昭以名进士出
为今职政通人和歌谣载道拯物之馀留心文事不易
卷二百九十七 第 7a 页 WYG1405-0596c.png
得云
  汉魏诗集序(何景明/)
夫周末文盛王迹息而诗亡孔子孟轲氏盖尝慨叹之
汉兴不尚文而诗有古风岂非风气规模犹有朴略宏
远者哉继汉作者于魏为盛然其风斯衰矣晋逮六朝
作者益盛而风益衰其志流其政倾其俗放靡靡乎不
可止也唐诗工词宋诗谈理虽代有作者而汉魏之风
蔑如也国初诗人尚承元习累朝之所开渐格而上至
卷二百九十七 第 7b 页 WYG1405-0596d.png
弘治正德之间盛矣学者一二或谈汉魏然非心知其
意不能无疑异其间故信而好者少有及之侍御刘君
博学于诗而好古不厌乃辑汉魏之作访罗遗失汇为
此编夫文之兴于盛世也上倡之其兴于衰世也下倡
之倡于上则尚一而道行倡于下合者宗疑者沮而卒
莫之齐也故志之所向势之所至时之所趋变化响应
其机神哉于戏侍御此编不独诵说者德其功而其意
远矣
卷二百九十七 第 8a 页 WYG1405-0597a.png
  风雅逸篇序(杨慎/)
风雅逸篇录中古先秦歌诗也楚凤鲁麟风之逸也尧
衢舜薰雅之逸也载在方册矣曷以名之逸外三百篇
皆逸也粤稽鲁论两引逸诗侈止两韵约仅五言后素
昭文何远兴仁圣咨贤焉贤起圣焉于是乎取之以此
具存槩彼其馀岂必无主文谲谏之旨民彝物则之训
哉惜夫世远籍湮不能举其全也然其馀句散见诸书
若二戴礼若春秋内外传若汲冢沈文若诸子琐语网
卷二百九十七 第 8b 页 WYG1405-0597b.png
罗放失缀合丛残尚多有之吐珠于泽谁能不含圣哲
所遗而后人拾以为已宝兹类之谓乎孔子曰诗三百
又曰诵诗三百墨子曰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
舞诗三百司马迁曰古诗三千馀篇孔子删之为三百
篇由前言之则太师所职数止此由后言之则今所存
十一千百耳自逸诗外若因事造歌异裁别体若狸首
鹥诵蚕蟹龙蛇后代词人刻意莫迨其宛转附物怡怅
切情盖不啻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而已若是者虽多所
卷二百九十七 第 9a 页 WYG1405-0597c.png
轶没而谨其遗者稡之亦奚啻足为更仆之诵哉故录
首黄帝弹歌至伯夷薇歌为第一卷绿琴操歌谣词曲
三十一篇为第二卷录石鼓诗十章为第三卷录逸诗
篇名断章存者十篇有句亡篇名者四十馀条为第四
卷录经传所载孔子歌辞及诸事涉孔子者廿二篇为
第五卷录鲁卫齐晋郑宋吴赵成徐秦楚君臣民庶妇
女胥靡俳优杂歌讴操曲诵祝相曲为第六卷第七卷
录古谚古语古言鄙谚鄙语野语俗语故语民语不恭
卷二百九十七 第 9b 页 WYG1405-0597d.png
之语百五十条为第八卷录荀卿成相杂辞三章佹诗
一章附苏秦上秦王诗为第九卷录葛天氏八阕讫于
师延涤角有篇目逸其辞存其名义为风雅逸篇十卷
终焉录成有过而问者诮之曰子知富翁好古者乎斝
鼎匜珍厥穿穴图籍绘障货彼罅裂罄已怀资受市
魁嗤子所为嗜古辞者将无类兹吹吷之吟则穿穴也
糟粕之拾则罅裂也心力之玩则罄而资依托之售则
受若嗤请刋落之其尚有盈辞予投笔而起负序以谢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0a 页 WYG1405-0598a.png
曰然业巳成予不忍废也子之言予不敢忘则书之以
终箧
  唐绝增奇序(杨慎/)
予尝品唐人之诗乐府本效古体而意反近绝句本自
近体而意实远欲求风雅之仿佛者莫如绝句唐人之
所偏长独至而后人力追莫嗣者也擅场则王江宁骖
乘则李彰明偏美则刘中山遗响则杜樊川少陵虽号
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乎对偶二则汨于典故拘则未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0b 页 WYG1405-0598b.png
成之律诗而非绝体汨则儒生之书袋而乏性情故观
其全集自锦城丝管之外咸无讥焉近世有爱而忘其
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昔贤汇编唐绝者洪迈混沌无
择岷玉未彰章涧两泉盛行今世既未发覆于庄语仍
复添足于谢笺其馀若伯弜伯谦柯氏高氏得则有矣
失亦半之屏居多暇诠择其尤诸家脍炙不复雷同前
人遗珠兹则掇拾以唐诗增奇为标题以神妙能杂分
卷帙逃虚町庐聊以自娱跪石之吟下车者谁与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1a 页 WYG1405-0598c.png
  选唐诗序(李攀龙/)
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
弗取也七言古诗惟杜子美不失初唐气格而纵横有
之太白纵横往往彊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至
如五七言绝句实唐三百年一人盖以不用意得之即
太白亦不自知其所至而工者顾失焉五言律排律诸
家槩多佳句七言律体诸家所难王维李颀颇臻其妙
即子美篇什虽众愦焉自放矣作者自苦亦惟天实生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1b 页 WYG1405-0598d.png
才不尽后之君子本兹集以尽唐诗而唐诗尽于此
  诗纪序(汪道昆/)
北海冯汝言既辑历代诗纪版之关中坐踔远而遘之
难且病校者疏而梓者拙也吴琯自新都起拓什二以
张东秦身帅吴俞策歙谢陛江都陆弼分校之名吴工
敦剞劂既告成事莫不精良则王元美序之矣顾贞观
而下未及也誓将求全属黄河水首事而溘亡仅得十
有四卷琯手自为集属二三子校刻如初论其世以为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2a 页 WYG1405-0599a.png
差悉如高柄所品初则正始盛则正宗大家名家羽翼
为中接武以下为晚于时李本宁方子及为之序是则
唐诗纪云二者将讫工乃质成于不佞不佞故溺修古
雅言称诗与属辞通大率祖三百篇宗楚骚汉魏而祧
六代即盛唐具在祊绎奥主杜陵顾惟道古为洋洋不
乐近体持论历十年所居之不疑谅直者不然其言谔
谔而修不佞四序推斥天道则然夏则副瓜冬则椒酒
寒则狐白当暑则絺夫人恃瓜葛而将辍寒时宜何有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2b 页 WYG1405-0599b.png
不佞始改虑而求唐体止于大历以前乃知狶韦不能
不波宁讵能举一而废百既卒业诗纪夫然后睹诗之
全吴生输独力而举赢其有功于诗教何可胜纪夫天
建北辰以为极三垣列宿经之七政纬之观象明时于
是乎在而恒星万二千五百可仰而窥不则含誉不名
而宣夜有遗视矣堪舆氏司地习形家言极其致则方
里可布阙廷而堂坊直一抔土耳然必相方隅察源委
明向背审刚柔周览穷探而后可从圭测不则举一毛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3a 页 WYG1405-0599c.png
而失马体将献笑于大方故大海稽天三山始壮周庐
环列黄屋始尊何以故得全故也要自九歌二雅延及
齐梁恶可同器自开元迄于季世恶可同牢彼其耳食
而务属厌焉知正味藉令入大官而为之宰吾其从割
烹者品尝之六经若在尸饔日用不废楚骚则朝践汉
魏则常珍齐梁其馀阁与吾将虚口矣初唐则醴盏盛
唐则粢醍中则酏晚则昔方丈不取盈于一脔九傧不
取足于特豚皆是物也是纪也代必尽人人必尽业殆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3b 页 WYG1405-0599d.png
将穷宇宙历岁时周视尚方惟口所适具矣备矣全体
赅矣宋无诗无取也诗之善物庶无遗力矣乎虽然群
饮江河不过充腹虽有敏者畴能吞云梦而引明河挹
彼注兹由博反约深于诗者也志之所至诗亦至焉猥
云删后无诗则是历年三千天无章而地无纪矣不佞
衰矣宁复能从小子学诗愿及崦嵫末光操诗纪以从
事择其可为典要者表而出之孰近于风则曰绪风孰
近于雅则曰绪雅孰近于颂则曰绪颂如其无当六义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4a 页 WYG1405-0600a.png
而美爱可传者亦所不废则曰绪馀降及挽近二代不
可谓虚无人当世斌斌八音万舞具矣假之期月庶几
成一家言要之启疆略地吴生任其劳据上腴而食其
毛不佞将享其佚矣谚曰跣则鹿舄则肉吾将负吴生

  唐诗品汇选释断序(屠隆/)
夫诗由性情生者也诗自三百篇而降作者多矣乃世
人往往好称唐人何也则其所托兴者深也非独其所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4b 页 WYG1405-0600b.png
托兴者深也谓其犹有风人之遗也非独谓其犹有风
人之遗也则其生乎性情者也夫性情有悲有喜要之
乎可喜矣五声有哀有乐和声能使人欢然而忘愁哀
声能使人悽怆恻恻而不宁然人不独好和声亦好哀
声哀声至于今不废也其所不废者可喜也唐人之言
繁华绮丽优游清旷盛矣其言边塞征戍离别穷愁宁
感慨沈抑顿挫深长足动人者即悲壮可喜也读宋而
下诗则闷矣其调俗其味短无论哀思即其言愉快读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5a 页 WYG1405-0600c.png
之则不快何也三百篇博大博大则诗汉魏诗雄浑雄
浑则诗唐人诗婉壮婉壮则诗彼宋而下何为诗道其
亡乎廷礼高氏选唐诗品汇其所取博则博矣精未也
乃黄观察公选之加精焉而又为之释断然后唐人河
岳之精灵历百千载如在乎则观察公之勤奈何可眇
小也
  唐诗纪序(李维桢/)
始黄清父辑初唐十六卷无何病卒鄣郡吴孟白以为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5b 页 WYG1405-0600d.png
未尽一代之业乃同陆无从俞公临谢少廉诸君仿冯
汝言诗纪纪全唐诗诗某万某千某百有奇人千三百
有奇名氏若诗阙疑者五十人有奇仙佛神鬼之类为
外集三百人有奇考世里叙本事采评论订疑误稗官
野史之说残篇只字之遗靡不捃摭合之得若干卷积
年而告成盖其难哉不佞闻声音之道与政通世隆则
从而隆世污则从而污三百篇不可胜原第言成周周
以勤俭肇基其诗为邠愿而厚详而中于人情文王文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6a 页 WYG1405-0601a.png
明柔顺化行汝濆江汉其诗为周南召南婉而有致恭
而不忒武成之际公旦相之反商政尊周道其诗为雅
颂和而正华而实宴然而有深思东周王迹熄其诗为
变风变雅若板荡怒而黍离哀去先民远矣上下千年
污隆之故瞭然指掌匪诗何观焉然而以诗论世易以
唐诗论唐世难谈者曰唐以诗进士童而习之故盛士
以诗应举追趋逐嗜故衰少陵宗工曾不得一第右丞
杂伶人而奏枝王家于诗品何损也贞观开元二帝以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6b 页 WYG1405-0601b.png
豪爽典则先天下诗宜盛而最闇弱者中宗能大振雅
道即德文两朝不及中晚人才朴遫诗宜衰彼元白钱
刘柳州姑无论昌黎望若山斗犹且服膺工部供奉而
避其光燄何也古者上自人主下至学士大夫以及细
民莫不为诗而诗盛衰之机在上后世细民不知诗人
主罕言诗仅学士大夫私其绪而诗盛衰之机在下长
庆西昆玉台能为体以自标异而无能使人尽为其体
少陵诗盛行乃在革命之代其转移化导之力讵足望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7a 页 WYG1405-0601c.png
人主乎则唐与古殊矣乐八音皆诗诗三百皆乐唐人
乐府已非汉魏六朝之旧自郊庙而外时采五七言绝
句长篇中隽语被管弦而歌之代不数人人不数章则
唐与古殊矣六朝以上惟乐府选诗眉目小别大致固
同至唐而益以律绝歌行诸体夐不相侔夫一家之言
易工而众妙之门难兼则唐与古殊矣先王辨论官才
劝惩美恶于诗焉资其极至于飨神祗而若鸟兽善作
者莫如周公堇堇可数他皆太史所采稍为润色春秋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7b 页 WYG1405-0601d.png
列国卿大夫称诗观志大抵述旧而唐一人之诗常数
倍于三百篇一切庆吊问遗以充筐篚饩牵用愈滥而
趋愈下则唐与古殊矣三百篇删自仲尼材高而不炫
奇学富而不务华汉魏近古十肖二三六朝厌为卑近
而求胜于字与句然其才相万矣故博而伤雅巧而伤
质唐人监六朝之弊而刿濯其字句以当于温柔敦厚
之旨然其学相万矣故变而不化近而易窥要其盛衰
可略而言律体情胜则理才胜则离法严而韵谐意贯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8a 页 WYG1405-0602a.png
而语秀初盛夺千古之帜后无来者绝句不必长才而
可以情胜初盛饶为之中晚固无让也歌行伸缩由人
即情才俱胜俱不失体中晚人议论多而敦琢疏故无
取焉初盛诸子啜六朝馀沥为古选不足论子昂应物
复失之形迹之内李杜一二大家故自濯濯要之不越
唐调不敢目以汉魏况三百篇乎汉魏六朝递变其体
为唐而唐体迄于今自如后唐而诗衰莫如宋有出于
中晚之下后唐而诗盛莫如明无加于初盛之上譬之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8b 页 WYG1405-0602b.png
水三百篇昆崙也汉魏六朝龙门积石也唐则溟渤尾
闾矣将安所取益乎不佞窃谓今之诗不患不学唐而
患学之太过即事对物情与境合而有言干之以风骨
文之以丹彩唐诗如是止尔事物情景必求唐人所未
道者而称之吊诡蒐隐誇新示异过也山林宴游则兴
寄清远朝飨侍从则制存庄丽边塞征伐则悽惋悲壮
暌离患难则沈痛感慨缘机触变各适其宜唐人之妙
以此今惧其格之卑也而偏求之于悽惋悲壮沈痛感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9a 页 WYG1405-0602c.png
慨过也律体出而才下者沿袭为应酬之具才偏者驰
骋为誇诩之资而选古几废矣好大者复讳其短强其
所未至而务收各家之长撮诸体之胜揽撷多而精华
少摹拟勤而本真漓是皆不善学唐者也呜呼繇三百
篇以来得失之林较然甚著孟子暨诸君子会萃斯编
其取精多而用物弘矣傥以不佞言能窥一班否
  诗归序(钟惺/)
选古人诗而命曰诗归非谓古人之诗以吾所选为归
卷二百九十七 第 19b 页 WYG1405-0602d.png
庶几见吾所选者以古人为归也引古人之精神以接
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昭明选
古诗人遂以其所选者为古诗因而名古诗曰选体唐
人之古诗曰唐选呜呼非惟古诗亡几并古诗之名而
亡之矣何者人归之也选者之权力能使人归又能使
古诗之名与实俱徇之吾其敢易言选哉尝试论之诗
文气运不能不代趋而下而作诗者之意兴虑无不代
求其高高者取异于途径耳夫途径者不能不异者也
卷二百九十七 第 20a 页 WYG1405-0603a.png
然其变有穷也精神者不能不同者也然其变无穷也
操其有穷者以求变而欲以其异与气运争吾以为能
为异而终不能为高其究途径穷而异者与之俱穷不
亦愈劳而愈远乎此不求古人真诗之过也今非无学
古者大约取古人之极肤极狭极熟便于口手者以为
古人在是使捷者矫之必于古人外自为一人之诗以
为异要其异又皆同乎古人之险且僻者不则其俚者
也则何以服学古者之心无以服其心而又坚其说以
卷二百九十七 第 20b 页 WYG1405-0603b.png
告人曰千变万化不出古人问其所为古人则又向之
极肤极狭极熟者也世真不知有古人矣惺与同邑谭
子元春忧之内省诸心不敢先有所谓学古不学古者
而第求古人真诗所在真诗者精神所为也察其幽情
单绪孤行静寄于喧杂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
冥游于寥廓之外如访者之几于一逢求者之幸于一
惬入者之欣于一至不敢谓吾之说非即向者千变万
化不出古人之说而特不敢以肤者狭者熟者塞之也
卷二百九十七 第 21a 页 WYG1405-0603c.png
书成自古逸至隋凡十五卷曰古诗归初唐五卷盛唐
十九卷中唐八卷晚唐四卷凡三十六卷曰唐诗归取
而覆之见古人诗久传者反若今人新作诗见已所评
古人语如看他人语仓卒中古今人我心目为之一易
而茫无所止者其故何也正与吾古人之精神远近前
后于此中而若使人不得不有所止者也
 
 
卷二百九十七 第 21b 页 WYG1405-0603d.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