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三十五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a 页 WYG1405-001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三十五
            明 贺复徵 编
书三十一
  答顾东桥书(明王守仁/)
 来书云杨墨之为仁义乡愿之乱忠信尧舜子之之
 禅让汤武楚项之放伐周公莽操之摄辅谩无印正
 又焉适从且于古今事变礼乐名物未尝考识使国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b 页 WYG1405-0014d.png
 家欲兴明堂建辟雍制历律草封禅又将何所制其
 用乎故论语曰生而知之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
 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行事之实此则
 可谓定论矣
所喻杨墨乡愿尧舜子之汤武楚项周公莽操之辩与
前舜武之论大略可以类推古今事变之疑前于良知
之说已有规矩尺度之喻当亦无俟多赘矣至于明堂
辟雍诸事似尚未容于无言者然其说甚长姑就吾子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a 页 WYG1405-0015a.png
之言而取正焉则吾子之惑将亦可以少释矣夫明堂
辟雍之制始见于吕氏之月令汉儒之训疏六经四书
之中未尝详及也岂吕氏汉儒之知乃贤于三代之贤
圣乎齐宣之时明堂尚有未毁则幽厉之世周之明堂
皆无恙也尧舜茅茨土阶明堂之制未必备而不害其
为治幽厉之明堂固犹文武成康之旧而无救于其乱
何耶岂能以不忍人之心而行不忍人之政则虽茅茨
土阶固亦明堂也以幽厉之心而行幽厉之政则虽明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b 页 WYG1405-0015b.png
堂亦暴政所自出之地耶武帝肇讲于汉而武后盛作
于唐其治乱何如耶天子之学曰辟雍诸侯之学曰泮
宫皆象地形而为之名耳然三代之学其要皆所以明
人伦非以辟不辟泮不泮为重轻也孔子云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制礼作乐必具中和之德声
为律而身为度者然后可以语此若夫器数之末乐工
之事祝史之守故曾子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笾豆之
事则有司存也尧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其
卷二百三十五 第 3a 页 WYG1405-0015c.png
重在于敬授人时也舜在璿玑玉衡其重在于以齐七
政也是皆汲汲然以仁民之心而行其养民之政治历
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羲和历数之学皋契未必能之
也禹稷未必能之也尧舜之知而不遍物虽尧舜亦未
必能之也然至于今循羲和之法而世修之虽曲知小
慧之人星术浅陋之士亦能推步占候而无所忒则是
后世曲知小慧之人反贤于禹稷尧舜者耶封禅之说
尤为不经是乃后世佞人谀士所以求媚于其上倡为
卷二百三十五 第 3b 页 WYG1405-0015d.png
誇侈以荡君心而靡国费盖欺天罔人无耻之大者君
子之所不道司马相如之所以见讥于天下后世也吾
子乃以是为儒者所宜学殆亦未之思耶夫圣人之所
以为圣者以其生而知之也而释论语者曰生而知之
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
以验其行事之实夫礼乐名物之类果有关于作圣之
功也而圣人亦必待学而后能知焉则是圣人亦不可
以谓之生知矣谓圣人为生知者专指义理而言而不
卷二百三十五 第 4a 页 WYG1405-0016a.png
以礼乐名物之类则是礼乐名物之类无关于作圣之
功矣圣人之所以谓之生知者专指义理而不以礼乐
名物之类则是学而知之者亦惟当学知此义理而已
困而知之者亦惟当困知此义理而已今学者之学圣
人于圣人之所能知者未能学而知之而顾汲汲焉求
知圣人之所不能知者以为学无乃失其所以希圣之
方欤凡此皆就吾子之所惑者而稍为之分释未及乎
拔本塞源之论也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
卷二百三十五 第 4b 页 WYG1405-0016b.png
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悖乱而犹
自以为圣人之学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
于西而冰坚于东雾释于前而云滃于后呶呶焉危困
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夫圣人之心以天
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内外远近凡有血气
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
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
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
卷二百三十五 第 5a 页 WYG1405-0016c.png
各人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圣人有忧之
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
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其教之大端则尧
舜禹之相授受所谓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而
其节目则舜之命契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唐虞三代之世教者
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当是之时人无异见
家无异习安此者谓之圣勉此者谓之贤而背此者虽
卷二百三十五 第 5b 页 WYG1405-0016d.png
其启明如朱亦谓之不肖下至闾井田野农工商贾之
贱莫不皆有是学而惟以成其德行为务何者无有闻
见之杂记诵之烦辞章之靡滥功利之驰逐而但使之
孝其亲弟其长信其朋友以复其心体之同然是盖性
分之所固有而非有假于外者则人亦孰不能之乎学
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
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
能于学校之中迨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
卷二百三十五 第 6a 页 WYG1405-0017a.png
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
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用者亦惟知
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
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当是之时天下
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
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
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皋夔稷契者则出而各
效其能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
卷二百三十五 第 6b 页 WYG1405-0017b.png
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惟恐当其事
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故稷勤其稼而不耻其不知
教视契之善教即已之善教也夔司其乐而不耻于不
明礼视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也盖其心学纯明而有
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
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譬之一人之身目视耳听手
持足行以济一身之用目不耻其无聪而耳之所涉目
必营焉足不耻其无执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盖其元
卷二百三十五 第 7a 页 WYG1405-0017c.png
气充周血脉条畅是以痒疴呼吸感触有不言而喻之
妙此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
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
所与论也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倡孔孟既没圣学
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
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
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相仿
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
卷二百三十五 第 7b 页 WYG1405-0017d.png
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管商苏张之
属者至不可名数既其久也斗争劫夺不胜其祸斯人
沦于禽兽悖乱而霸术亦有所不能行矣世之儒者慨
然悲伤蒐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于煨烬
之馀盖其为心良亦欲以挽回先王之道圣学既远霸
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其所以讲
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籓篱
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于是乎有训诂之学而传
卷二百三十五 第 8a 页 WYG1405-0018a.png
之以为名有记诵之学而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
侈之以为鹿若是者纷纷藉藉群起角立于天下又不
知其几家万径千蹊莫知所适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
场欢谑跳踉骋奇斗巧献笑争妍者四面而竞出前瞻
后盼应接不遑而耳目眩瞀精神恍惑日夜遨游淹息
其间如病狂丧心之人莫自知其家业之所归时君世
主亦皆昏迷颠倒于其说而终身从事于无用之虚文
莫自知其所谓间有觉其空疏谬妄支离牵滞而卓然
卷二百三十五 第 8b 页 WYG1405-0018b.png
自奋欲以见诸行事之实者极其所抵亦不过为富强
功利五霸之事业而止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
习愈趋愈下其间虽尝瞽惑于佛老而佛氏之说卒亦
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虽又尝折衷于群儒而群儒
之论终亦未能有以破其功利之见盖至于今功利之
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相矜以
智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其出
而仕也理钱榖者则欲兼夫兵刑典礼乐者又欲与于
卷二百三十五 第 9a 页 WYG1405-0018c.png
铨轴处郡县则思藩臬之高居台谏则望宰执之要故
不能其事则不得以兼其官不通其说则不可以要其
誉记诵之广适以长其傲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
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辩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是
以皋夔稷契所不能兼之事而今之初学小生皆欲通
其说究其术其称名借号未尝不曰吾欲以共成天下
之务而其诚心实意之所在以为不如是则无以济其
私而满其欲也呜呼以若是之积染以若是之心志而
卷二百三十五 第 9b 页 WYG1405-0018d.png
又讲之以若是之学术宜其闻吾圣人之教而视之以
为赘疣枘凿则其以良知为未足而谓圣人之学为无
所用亦其势有所必至矣呜呼士生斯世而欲以为学
者不亦劳苦而繁难乎不亦拘滞而险艰乎呜呼可危
也已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
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
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禦者矣
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1405-0019a.png
  答聂文豹书(王守仁/)
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證惓惓此情何可当也己期二
三同志更处静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见以求切劘之
益而公期俗绊势有不能别去极怏怏如有所失忽承
笺惠反覆千馀言读之殊甚浣慰中间推许太过盖亦
奖掖之盛心而规砺真切思欲纳之于圣贤之域又托
诸崇一以致其勤勤恳恳之怀此非深交笃爱何以及
是知感知愧且惧其无以堪之也虽然仆亦何敢不自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1405-0019b.png
鞭勉而徒以感愧辞让为乎哉其谓思孟周程无意相
遭于千载之下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道
固自在学亦自在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
者斯固君子不见是而无闷之心岂世之谫谫屑屑者
知足以及之乎乃仆之情则有大不得已者存乎其间
而非以计人之信与不信也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
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
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1405-0019c.png
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
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
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已视国犹家而以天
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古之人所以能
见善不啻若已出见恶不啻若己入视民之饥溺犹已
之饥溺而一夫不获若已推而纳诸沟中者非故为是
而以蕲天下之信己也务致其良知求自慊而已矣尧
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1405-0019d.png
而民莫不说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是以其民熙熙皞
皞杀之不怨利之不庸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
尊亲为其良知之同也呜呼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
易哉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
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
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
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已长
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已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1405-0020a.png
以相倾而犹谓之嫉恶妒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
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
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籓篱之形而况
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
纷纷籍籍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仆诚赖天之灵偶有
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
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
思以此救之亦不自知其量者天下之人见其若是遂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1405-0020b.png
相与非笑而诋斥之以为是病狂丧心之人耳呜呼是
奚足恤哉吾方疾痛之切体而暇计人之非笑乎人固
有见其父子兄弟之坠溺于深渊者呼号匍匐裸跣颠
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士之见者方相与揖让谈笑于
其傍以为是弃其礼貌衣冠而呼号颠顿若此是病狂
丧心者也故夫揖让谈笑于溺人之傍而不知救此惟
行路之人无亲戚骨肉之情者能之然已谓之无恻隐
之心非人矣若夫在父子兄弟之爱者则固未有不痛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1405-0020c.png
心疾首狂奔尽气匍匐而拯之彼将陷溺之祸有不顾
而况于狂病丧心之讥乎而又况于蕲人之信与不信
乎呜呼今之人虽谓仆为病狂丧心之人亦无不可矣
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
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
昔者孔子之在当时有议其为謟者有讥其为佞者有
毁其未贤诋其为不知礼而侮之以为东家某者有嫉
而沮之者有恶而欲杀之者晨门荷蒉之徒皆当时之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1405-0020d.png
贤士且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鄙哉硁硁乎莫己
知也斯已而已矣虽子路在升堂之列尚不能无疑于
其所见不悦于其所欲往而且以之为迂则当时之不
信夫子者岂特十之二三而已乎然而夫子之汲汲皇
皇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暇于煖席者宁以蕲人之知
我信我而己哉盖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疾痛迫切虽
欲已之而自有所不容已故其言曰吾非斯人之徒与
而谁与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果哉末之难矣呜呼此非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1405-0021a.png
诚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孰能以知夫子之心乎若其
遁世无闷乐天知命者则固无入而不自得道并行而
不相悖也仆之不肖何敢以夫子之道为己任顾其心
亦已稍知疾痛之在身是以徬徨四顾将求其有助于
我者相与讲去其病耳今诚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匡
翼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
知以相安相养去其自私自利之蔽一洗谗妒胜忿之
习以跻于大同则仆之狂病固将脱然以愈而终免于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1405-0021b.png
丧心之患矣岂不快哉嗟乎今诚欲求豪杰同志之士
于天下非如吾文蔚者而谁望之乎如吾文蔚之才与
志诚足以援天下之溺者今又既知其具之在我而无
假于外求矣循是而充若决河注海孰得而禦哉文蔚
所谓一人信之不为少其又能逊以委之何人乎会稽
素号山水之区深林长谷信步皆是寒暑晦明无时不
宜安居饱食尘嚣无扰良朋四集道义日新优哉游哉
天地之间宁复有乐于是者孔子云不怨天不尤人下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1405-0021c.png
学而上达仆与二三同志方将请事斯语奚暇外慕独
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恝然者辄复云云尔咳疾暑毒
书札绝懒盛使远来迟留经月临岐执笔又不觉累纸
盖于相知之深虽已缕缕至此殊觉有所未能尽也
  与陆元静书(王守仁/)
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有
事无事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也寂然
感通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寂然感通也动静者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1405-0021d.png
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理无动者也动
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
心一念而未尝静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何疑乎有
事而感通固可以言动然而寂然者未尝有增也无事
而寂然固可以言静然感通者未尝有减也动而无动
静而无静又何疑乎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则至诚
无息之疑不待解矣未发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
尝别有未发者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1405-0022a.png
别有已发者存是未尝无动静而不可以动静分者也
凡观古人言语在以意逆志而得其大旨若必拘滞于
文义则靡有孑遗者是周果无遗民也周子静极而动
之说苟不善观亦未免有病盖其意从太极动而生阳
静而生阴说来太极生生之理妙用无息而常体不易
太极之生生即阴阳之生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妙用
无息者而谓之动谓之阳之生非谓动而后生阳也就
其生生之中指其常体不易者而谓之静谓之阴之生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1405-0022b.png
非谓静而后生阴也若果静而后生阴动而后生阳则
是阴阳动静截然各自为一物矣阴阳一气也一气屈
伸而为阴阳动静一理也一理隐显而为动静春夏可
以为阳为动而未尝无阴与静也秋冬可以为阴为静
而未尝无阳与动也春夏此不息秋冬此不息皆可谓
之阳谓之动也春夏此常体秋冬此常体皆可谓之阴
谓之静也自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以至刻杪忽微莫不
皆然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在知道者默而识之非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1405-0022c.png
可以言语穷也若牵文泥句比拟仿像则所谓心从法
华转是非转法华矣
  答伦彦式书(王守仁/)
往岁仙舟过赣承不自满足执礼谦而下问恳古所谓
敏而好学于吾彦式见之别后连冗不及以时奉问极
切驰想近令弟过省复承惠教志道之笃趋向之正勤
惓有加浅薄何以当此悚息悚息论及学无静根感物
易动处事多悔即是三言尤非近时用工之实大抵三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1405-0022d.png
言者病亦相因惟学而别求静根故感物而惧其易动
感物而惧其易动是故处事而多悔也心无动静者也
其静也者以言其体也其动也者以言其用也故君子
之学无间于动静其静也常觉而未尝无也故常应其
动也常定而未尝有也故常寂常应常寂动静皆有事
焉是之谓集义集义故能无祗悔所谓动亦定静亦定
者也心一而已静其体也而复求静根焉是挠其体也
动其用也而惧其易动焉是废其用也故求静之心即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1405-0023a.png
动也恶动之心非静也是之谓动亦动静亦静将迎起
伏相寻于无穷矣故循理之谓静从欲之谓动欲也者
非必声色货利外诱也有心之私皆欲也故循理焉虽
酬酢万变皆静也濂溪所谓主静无欲之谓也是谓集
义者也从欲焉虽心斋坐忘亦动也告子之强制正助
之谓也是外义者也
  与王纯甫书(阙名/)
别后有人自武城来云纯甫始到家尊翁颇不喜归计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1405-0023b.png
尚多牴牾始闻而惋然已而复大喜久之又有人自南
都来者云纯甫已莅任上下多不相能始闻而惋然已
而复大喜吾之惋然者世俗之私情所为大喜者纯甫
当自知之吾安能小不忍于纯甫不使动心忍性以大
其所就乎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
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鍊而惟恐火
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
成矣某平日亦每有傲视行辈轻忽世故之心后虽稍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1405-0023c.png
知惩创亦惟支持抵塞于外而已及谪贵州三年百难
备尝然后能有所见始信孟氏生于忧患之言非欺我
也尝以为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
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故无入而不
自得后之君子亦当素其位而学不愿乎其外素富贵
学处乎富贵素贫贱患难学处乎贫贱患难则亦可以
无入而不自得向尝为纯甫言之纯甫深以为然不审
迩来用力却何如耳近日相与讲学者宗贤之外亦复
卷二百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1405-0023d.png
数人每相聚辄叹纯甫之高明今复遭时磨励若此其
进益不可量纯甫勉之汪景颜近亦出宰大名临行请
益某告以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
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
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天下事
虽万变吾所以应之不出乎喜怒哀乐四者此为学之
要而为政亦在其中矣景颜闻之跃然如有所得也甘
泉近有书来已卜居萧山之湘湖去阳明洞方数十里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1405-0024a.png
耳书屋亦将落成闻之喜极诚得良友相聚会共进此
道人间更复有何乐区区在外之荣辱得丧又足挂之
齿牙间哉
  答毛宪副书(阙名/)
昨承遣人喻以祸福利害且令勉赴太府请谢此非道
谊深情决不至此感激之至言无所容但差人至龙场
陵侮此自差人挟势擅威非太府使之也龙场诸夷与
之争斗此自诸夷愤愠不平亦非某使之也然则太府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1405-0024b.png
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太府何所得罪而遽请谢乎
跪拜之礼亦小官常分不足以为辱然亦不当无故而
行之不当行而行与当行而不行其为取辱一也废逐
小臣所守以待死者忠信礼义而已又弃此而不守祸
莫大焉凡祸福利害之说某亦尝讲之君子以忠信为
利礼义为福苟忠信礼义之不存虽禄之万钟爵以侯
王之贵君子犹谓之祸与害如其忠信礼义之所在虽
剖心碎首君子利而行之自以为福也况于流离窜逐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1405-0024c.png
之微乎某之居此盖瘴疠蛊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
游日有三死焉然而居之泰然未尝以动其中者诚知
死生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终身之忧也太府
苟欲加害而在我诚有以取之则不可谓无憾使吾无
有以取之而横罹焉则亦瘴疠而已尔蛊毒而已尔魑
魅魍魉而已尔吾岂以是而动吾心哉执事之谕虽有
所不敢承然因是而益知所以自励不敢苟有所隳堕
则某也受教多矣敢不顿首以谢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1405-0024d.png
  与安宣慰书(阙名/)
减驿事非罪人所敢与闻承使君厚爱因使者至门问
及之不谓其遂达诸左右也悚息悚息然已承见询则又
不可默凡朝廷制度定自祖宗后世守之不可以擅改
在朝廷且谓之变乱况诸侯乎纵朝廷不见罪有司者
将执法以绳之使君必且无益纵幸免于一时或五六
年或七八年虽远至二三十年矣当事者犹得持典章
而议其后若是则使君何利焉使君之先自汉唐以来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1405-0025a.png
千几百年土地人民未之或改所以长久若此者以能
世守天子礼法竭忠尽力不敢分寸有所违是故天子
亦不得踰礼法无故而加诸忠良之臣不然使君之土
地人民富且盛矣朝廷悉取而郡县之其谁以为不可
夫驿可减也亦可增也驿可改也宣慰司亦可革也由
此言之殆甚有害使君其未之思耶所云奏功升职事
意亦如此夫刬除寇盗以抚绥平良亦守土之常职今
缕举以要赏则朝廷平日之恩宠禄位顾将欲以何为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1405-0025b.png
参政亦已非设官之旧今又干进不已是无抵极也众
必不堪夫宣慰守土之官故得以世有其土地人民若
参政则流官矣东西南北惟天子所使朝廷下方尺之
檄委使君以一职或闽或蜀其敢弗行乎则方命之诛
不旋踵而至捧檄从事千百年之土地人民非复使君
有矣由此言之虽今日之参政使君将恐辞去之不速
其又可再乎凡此以利害言揆之于义反之于心使君
必自有不安者夫拂心违义而行众所不与鬼神所不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3a 页 WYG1405-0025c.png
嘉也承问及不敢不以正对幸亮察
  其二
阿贾阿札等畔宋氏为地方患传者谓使君使之此虽
或出于妒妇之口然阿贾等自言使君尝锡之以毡刀
遗之以弓弩虽无其心不幸乃有其迹矣始三堂两司
得是说即欲闻之于朝既而以使君平日忠实之故未
必有是且信且疑姑令使君讨贼苟遂出军剿扑则传
闻皆妄何可以滥及忠良其或坐观逗遛徐议可否亦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3b 页 WYG1405-0025d.png
未为晚故且隐忍其议所以待使君者甚厚既而文移
三至使君始出众论纷纷疑者将信喧腾之际适会左
右来献阿麻之首偏师出解洪边之围群公又复徐徐
今又三月馀矣使君称疾归卧诸军以次潜回其间分
屯寨堡者不闻擒斩以宣国威惟增剽掠以重民怨众
情愈益不平而使君之民罔所知识方扬言于人谓宋
氏之难当使宋氏自平安氏何与而反为之役我安氏
连地千里拥众四十八万深坑绝坉飞鸟不能越猿猱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4a 页 WYG1405-0026a.png
不能攀纵遂高坐不为宋氏出一卒人亦卒如我何斯
言已稍稍传播不知三堂两司已尝闻之否使君诚久
卧不出安氏之祸必自斯言始矣使君与宋氏同守土
而使君为之长地方变乱皆守土者之罪使君能独委
之宋氏乎夫连地千里孰与中土之一大郡拥众四十
八万孰与中土之一都司深坑绝坉安氏有之然如安
氏者环四面而居以百数也今播州有杨爱恺黎有杨
友酉阳保靖有彭世麒等诸人斯言苟闻于朝朝廷下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4b 页 WYG1405-0026b.png
片纸于杨爱诸人使各自为战共分安氏之所有盖朝
令而夕无安氏矣深坑绝坉何所用其险使君可无寒
心乎且安氏之职四十八支更迭而为之今使君独传
者三世而群支莫敢争以朝廷之命也苟有可乘之衅
孰不欲起而代之乎然则扬此言于外以速安氏之祸
者殆渔人之计萧墙之忧未可测也使君宜速出军平
定反侧破众谗之口息多端之议弭方兴之变绝难测
之祸补既往之愆要将来之福某非为人作说客者使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5a 页 WYG1405-0026c.png
君幸熟思之
  寄杨邃庵书(阙名/)
前日尝奉启计已上达自明公进秉机密天下士夫忻
忻然动颜相庆皆谓太平可立致矣门下鄙生独切生
忧以为犹甚难也亨屯倾否当今之时舍明公可无以
望者则明公虽欲逃避乎此将亦有所不能然而万斛
之舵操之非一手则缓急折旋岂能尽如己意临事不
得专操舟之权而偾事乃与同覆舟之罪此鄙生之所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5b 页 WYG1405-0026d.png
谓难也夫不专其权而漫同其罪则莫若预逃其任然
在明公亦既不能逃矣逃之不能专又不得则莫若求
避其罪然在明公亦终不得避矣天下之事果遂卒无
所为与夫惟身任天下之祸然后能操天下之权操天
下之权然后能济天下之患当其权之未得也其致之
甚难而其归之也则操之甚易万斛之舵平时从而争
操之者以利存焉一旦风涛颠沛变起不测众方皇惑
震丧救死不遑而谁复与争操乎于是起而专之众将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6a 页 WYG1405-0027a.png
恃以无恐而事因以济苟亦从而委靡焉固沦胥以溺
矣故曰其归之也则操之甚易者此也古之君子洞物
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
必有成而吉无不利伊旦之于商周是矣其在汉唐盖
亦庶几乎此者虽其学术有所不逮然亦足以定国本
而安社稷则亦断非后世偷生苟免者之所能也夫权
者天下之大利大害也小人窃之以成其恶君子用之
以济其善固君子之不可一日去小人之不可一日有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6b 页 WYG1405-0027b.png
者也欲济天下之难而不操之以权是犹倒持太阿而
授人以柄希不割矣故君子之致权也有道本之至诚
以立其德植之善类以多其辅示之以无不容之量以
安其情扩之以无所竞之心以平其气昭之以不可夺
之节以端其向神之以不可测之机以摄其奸形之以
必可赖之智以收其望坦然为之下以上之退然为之
后以先之是以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
争此皆明公之能事素所蓄而有者惟在仓卒之际身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7a 页 WYG1405-0027c.png
任天下之祸决起而操之耳夫身任天下之祸岂君子
之得已哉既当其任知天下之祸将终不能免也则身
任之而已身任之而后可以免于天下之祸小人不知
祸之不可以倖免而百诡以求脱遂致酿成大祸而已
亦卒不能免故任祸者惟忠诚忧国之君子能之而小
人不能也某受知门下不能效一得之愚以为报献其芹
曝伏惟鉴其忱悃而悯其所不逮幸甚
  答方叔贤书(阙名/)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7b 页 WYG1405-0027d.png
昨见邸报知西樵兀崖皆有举贤之书此诚士君子立
朝之盛节若干年无此事矣深用叹服但与名其间却
有一二未晓者此恐鄙人浅陋未能知人之故然此乃
天下治乱盛衰所系君子小人进退存亡之机不可以
不慎也此事譬之养蚕但杂一烂蚕于其中则一筐好
蚕尽为所坏矣凡荐贤于朝与自已用人又自不同自
己用人权度在我故虽小人而有才者亦可以器使若
以贤才荐之于朝则评品一定便如白黑其间舍短录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8a 页 WYG1405-0028a.png
长之意若非明言谁复知之小人之才岂无可用如砒
硫芒硝皆有攻毒破壅之功但混于参苓菧术之间而
进之养生之人万一用之不精鲜有不误者矣仆非不
乐二公有此盛举正恐异日或为此举之累故辄叨叨
当不以为罪也思田事贵乡往来人当能道其详俗谚
所谓生事事生此类是矣今其事体既已坏尽欲以无
事处之要已不能只求减省一分则地方亦可减省一
分劳攘耳鄙见略具奏内深知大拂喜事者之心然欲
卷二百三十五 第 28b 页 WYG1405-0028b.png
杀数千无罪之人以冀求一已之功仁者之所不忍也
赍奏人去凡百望指示之舟次草草未尽鄙怀千万鉴

 
 
 
 
 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