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三十四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a 页 WYG1405-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三十四
            明 贺复徵 编
书三十
  上西涯相公书(明崔铣/)
窃闻忠臣者远不间其情厚师者微不格其敬君师大
伦也颠而能扶为忠爱而能谏为敬铣赵之贱士也待
罪侍从坐视时变上未能讼言于君次未能私告于师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b 页 WYG1405-0001b.png
是天下之大罪顾思不敏中实空然知罔行殆何堪听
闻铣是以忧深而醉思剧而颠徘徊门墙进而屡却也
伏惟执事好士容污若将弗及寸材尺美未尝遗之岂
独铣之弃乎用是敢布腹心焉今有人病羸者精竭而
神惫独面人耳然嗜饮好内未已或告之曰子之病也
危久将不起必斥而弗信使其父兄子弟垂泣而告之
必惧使国医告之必恍然而泪下矣何则父兄子弟至
戚也其言必不罔国医识精也其言必可徵今天下之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a 页 WYG1405-0002a.png
病深矣财殚而用加侈民疲而劳未已赏数而功不劝
罚轻而罪不威令下而不循惠施而不沾官肆贪而法
废事取具而实亡天下十有三省耳用兵者八朔方之
兵敝玩而不力公私以供匮矣若再有啸聚何兵以讨
边或寇入兵马之在内者留之恐边轻遣之恐盗张庙
堂之经营始大也虽然此见事也铣耳不得闻口不敢
言者又百此乎今九重及帷幄臣偶未之思耳然惟执
事能告之执事自辅先皇泽流而望尊先皇大渐执手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b 页 WYG1405-0002b.png
流涕付以爱子权重而人服一也执事少秉清节逮贵
愈坚相几酌会为国蓍蔡行高而人信二也是故以戚
则子以识则国医故曰惟执事能告之也执事弼亮初
政调和瑾虐釐弊庚午入告累矣似犹未饫天下之望
也顷闻执事上疏忠恳而中继闻请明农子不云乎大
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执事去之是也然亦有否夫事
幼主与成主者不同度而建功处平世与纷世者不合
迹而毁绩善始而不完其终犹无始也窃窥执事者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3a 页 WYG1405-0002c.png
欲以身示儆云耳夫告人之道三积以诚者要其信也
动以容者要其感也示以利害者要其惧且听也文字
章奏言者意弗尽而听者情不达效固难获矣窃愿执
事时请面对创难而覆易善存而恶败帝王之轨祖宗
之典诚于中而徵于容因其明而通其蔽上英武冠世
深信而改度然后天下可徐理也若一二帷幄臣执事
与共政矣昔有二客登舟入舱熟视之世雠也见必以
刅接舟及中流风二客骇而共图之卒济非前相怨之
卷二百三十四 第 3b 页 WYG1405-0002d.png
深而后相克之力也志诚在于生故彼臣者亦愿执事
之善告之也彼诚我听故亦可以有助矣又闻古之君
子之事君也智不售则曲势以求成力不施则广谋而
获遂夫君以为社稷也吾为固之如磐石然以待君悟
举完器而付之而后臣之道不缺不然使至如所谓无
如之何者君幸悟奚济也窃意执事之计之不可缓也
夫举政以才行介而内信学深而知政艺精而适用才
之全也偏得者酌用之毋以科目拘其进毋以浮伪溷
卷二百三十四 第 4a 页 WYG1405-0003a.png
其真毋以粗率弃其直毋以小瑕遗其长毋以资格缓
其为使部荐其监监荐其守守令各荐其属抑倖治贪
厉耻表节严其道覈其伪不惟得真才亦可以正士习
矣自天子以至于士未有不须诤士者忠直谋略者执
事宜引以自辅使之怂恿尽其咨议不无裨也周上需
系民心财也蓄久者积为力者充食冗者耗费奢者穷
贾谊曰一人作之十人食之必饥十人作之不能衣一
人必寒今内廷之奉军旅之供者可计乎南以水荒北
卷二百三十四 第 4b 页 WYG1405-0003b.png
以盗芜其岁入几何也财不足则民贫民贫则苦生苦
生则心离心离则凡可以救死者何不为夫盗者扰始
也扰之靡靡英雄因之而起是故乱自财始子曰节用
而爱人周礼岁终计入以会王用官以工皆稽业而定
饩廪并庶官今皆可行也夫本强者能制弱枝备豫者
能当卒变禁兵本也重镇备也两京禁兵伍以内赂而
缺操应故事而举治戎者循例犹以纨绮子将之一旦
缓急此属可仗乎当燎眉濡发之时尚修拱手徐行之
卷二百三十四 第 5a 页 WYG1405-0003c.png
度非计之得也秦晋两镇地险人勇于今尚安及后可
恃选将以练禁卒择人以守秦晋厚结民心精治士马
守险广储俾可凭藉今议者曰土兵劣于边兵未知计
者也勇不自奋作之斯兴技非自长习之斯熟太祖定
中原江上卒耳太宗北伐中土兵耳是故安危在所任
倡者利钝之系也夫政贵因时法先救弊出蹇者必求
助非深服其心能制其命者否也昔董阏于为赵守过
深涧壁峭若墙下瞰百仞问曰婴痴狂悖之人牛马犬
卷二百三十四 第 5b 页 WYG1405-0003d.png
豕有误入此者乎乡人对曰无有阏于曰使吾法犹涧
也则人莫之敢犯胡不治故不可以弘治之政施之今也
是故烹一阿大夫则谀者远而罚惩封一即墨大夫则
谗者远而功劝无别而缓非所以为政也愚生何足以
知国事窃窥天下之势不急救将不可为伏惟执事当
国安危攸系故敢俯伏门下
  上叔父书(罗伦/)
列位叔父列位兄长伦别无他嘱为人祖宗父兄者惟
卷二百三十四 第 6a 页 WYG1405-0004a.png
愿有好子弟所谓好子弟者非好田宅好衣服好官爵
一时誇耀闾里者也谓有好名节与日月争光与山岳
争重与云壤争久足以安国家足以风四夷足以奠苍
生足以垂后世如汴宋之欧阳修如南渡之文丞相者
是也若祇求饱煖习势利如前所云则所谓恶子弟非
好子弟也此等子弟在家未仕也足以辱祖宗殃子孙
害身家出而仕也足以污朝廷祸天下负后世甚至子
孙有不敢认如宋之蔡京秦桧此岂父兄祖宗之所愿
卷二百三十四 第 6b 页 WYG1405-0004b.png
哉想其势焰官爵富贵岂止如今日乡里中一二前辈
也而今日安在哉前所谓好子弟者亦在父兄有以成
就之耳人才之盛乡党为最然非父兄败之则子弟丧
之取讥天下贻笑后世甚可恶也载之史书使后世之
明君贤主轻弃吾人未必不由此也吾愿叔父听之子
侄戒之共怂成我做天地间一个完人盖未有治国不
由齐家家不齐而求国治无此理也何谓齐家不争田
地不占山林不尚斗争不肆强梁不欺乡里不陵宗族
卷二百三十四 第 7a 页 WYG1405-0004c.png
不扰官府不尚奢侈弟让其兄侄让其叔妇敬其夫奴
恭其主只要认得一忍字一让字便齐得家也其要在
子弟读书兴礼让若不听吾言譬如争一亩田占一亩
住基两边不让或致人命或告官府或集亲戚所损甚
大若以此费置买前物所费几倍若曰住基无卖此又
愚也其所以为此计者不过遗自己之子耳父母之心
爱子孙一也今夺吾父母之子以与自己之子甚非吾
父母之心也父母虽不在逆其心则逆天理矣安知吾
卷二百三十四 第 7b 页 WYG1405-0004d.png
子孙不如今日之争哉凡事皆此类也而此尤切故特
言之今后若有田地等物不明只许自家明白不许扰
及官府我若不仕尤当守此言也其馀取债之属民甚
贫穷可悯自已少用一分便积得一分德奴仆放横必不
可放起自今以后无片言只字经动府县方好不然外
人指议此人要做好人不能齐家世间安有此等好人
哉由此得祸不可知也兼我在此国事日在心怀仲淹
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况今日乎进退得失有义
卷二百三十四 第 8a 页 WYG1405-0005a.png
有命吾心视之已如孤云野鹤脱洒无系自古坏事皆
是爱官职底人弄得狼狈了脱使根本不安枝叶能自
保乎戒之戒之若使我以区区官势来齐家不以礼义
相告便成下等人了
  与葛侍御(陈献章/)
顷者廉宪陶公惠书称执事之命以平后山碑文委仆
请略言之仆每读宋史至曹彬克金陵一事未尝不对
卷敛衽而叹赵太祖之仁与曹武惠之不伐也盖自出
卷二百三十四 第 8b 页 WYG1405-0005b.png
师以至凯旋士众畏服无敢轻肆克城之日兵不血刃
凡所得一十九州一百八十县可谓有功矣武惠视之
若无有也捷至群臣称贺太祖泣曰宇县分割民受其
祸攻城之际必有横罹锋刃者实可哀也命出米一万
赈恤之当是时君不知以得地为喜将不知以克敌为
功一念好生之仁洋溢上下自秦汉以来未及见也史
臣称武惠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遇大夫士于涂必
引车避之不名下士噫何其谦之至也易曰劳谦君子
卷二百三十四 第 9a 页 WYG1405-0005c.png
有终吉武惠有之今后山之役信有功于民矣诸公岂
自与耶此贼近之省城民遭其毒者几年于兹前此有
司固有任其咎者矣夫以今日平盗之功补前禦侮之
不及正相乘除在于仁人君子之心视民如伤岂容有
彼此先后之间哉夫上之治民当休戚同之夫久病者
不以得一日之安而弃补羸之剂病饥者不以得一饭
之饱而忘终岁之忧执事试求之百姓忧乐之情而忘
其在已必能以赵太祖之所存者处民以曹武惠之所
卷二百三十四 第 9b 页 WYG1405-0005d.png
存者处功则光明者益光明矣
  答俞献可知县(魏校/)
大丈夫欲致君泽民不为相则莫如为令与守近君者
莫如相近民者莫如守令而令弥亲矣痒疴疾痛无一
而不相关也居今之世可以庙食百世者惟守令则然
民之思令弥深矣虽然三代封建有君道焉两汉守令
有长道焉今之郡县直仆道耳士之雄心者不屑焉谓
之雌伏吁何轻民命也贤者所至涂炭者可使之枕席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1405-0006a.png
小民戴之如君亲之若父母上之人固将敬之如九鼎
大吕山川若增而胜焉然则能重此官者是固在我远
承存问深感不忘故旧之盛情传曰若保赤子心诚求
之以此致祝虽则雨露雪霜均之泽物然吾愿故人之
为阳春也
  上霍兀厓宗伯书(孙存/)
日蒙手翰以所与泾野先生寅清之暇商确古今之正
论谆谆训诱某何人斯与闻斯教夫泾野醇乎醇者也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1405-0006b.png
夫子强哉矫者也以泾野之醇与夫子之矫陶镕变化
于大圣之域发之而为论议措之而为事业必灼知乎
善恶之几而择守乎时措之宜自不至于贤知之过矣
而岂愚不肖如某者所能赞一词哉顷以门下辞受之
严仅市婺之朋酒以献而适得败者遂使夫子有感于
以名取人之难焉嗟乎某独不类是耶若以言献安知
非婺之败酒乎然是酒之初市于兰也价甚廉其不市
伪明矣而顾若此则中途所与同处者薰蒸之气败之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1405-0006c.png
也嗟乎士修于家而献于天子之庭其所与同处者可
不慎乎是酒也必一败一不败今偶酌其败者遂并其
不败者弃之毋乃未尽酒之情乎果然则天下多弃物
而瑜皆得以瑕掩矣纵使二酒俱败而兰产之正味则
不败也他日更取其味之正者不败以气之恶者而酌
之则可以荐神明酢宾客而奚遽以一败遂摈不使前
乎使当其方败而改作之否则别用之或以为酸醯或
以涤药物或以济道暍未甘委之沟壑也存不幸实类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1405-0006d.png
于是夫道之中也犹酒之有正味也贤智之过则酒之
酽而过于正味者也愚不肖之不及则酒之漓而失其
正味者也书曰若作酒醴尔惟曲糵糵多则甘好善之
深者似之曲多则苦恶恶之严者似之以某观于夫子
其酒之苦者乎苦口者利于病惟量之大者能受之泾
野其酒之旨者乎或燕而醉于心则量之小者皆受之
矣若以泾野之糵与夫子之曲损益适中以酿之则甘
苦调而人皆知酒之正味矣古人有体道之言有知道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1405-0007a.png
之言某不能酿酒而能知酒之正味伏惟舍其前日之
欺许今所市之真取而酌之则酷暑之气可敌严寒之
天可温而和气可致旡妄之疾勿药有喜矣若夫投之
江以醉三军赐之食马者可以化暴而为忠良助又其
馀事耳
  与刘德夫书(王九思/)
九思顿首德夫足下暌违十秋消息阻绝获奉教书如
聆晤言幸甚幸甚缅惟往昔翱翔翰墨之林仆本驽下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1405-0007b.png
不自量力妄追古作足下不以为狂指迷导轨奉教甚
厚其后遭时龃龉丁卯之春足下南归逾三年而仆亦
有寿春之役又一年而罢归田里仆于是时有以自惟
谓朱游废而易教昌董子退而经训博贾谊忧时新书
乃兴王充屏居爰有论衡此数子者皆非有怨于世也
盖知夫时之难得而我生之弗可虚也所以阐幽发虑
而振藻垂声于无涯也如予不类植德弗固招尤积毁
庸与时违已矣已矣尚何言哉尚何言哉然自六籍以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1405-0007c.png
降若孟氏之正大左氏之酝籍屈子之豪宕太史公之
洪丽班固之丰厚庄生之奇怪国语之温雅战国策之
纵横博以取之满以发之下上千载之馀游心觚翰以
成一家之言则藜藿终身老死岩石诚能甘心悦意勿
有复怨者也此仆之本志也比归于家昊天降割先君
不禄礼乐崩坏文藻屏弃嗣以老母贞疾贱躯多疢迎
医治药迄无虚日岁月不居遄迈如流五十之年忽焉
已至于是而较量往昔勇怯盛衰相去之远有若两人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1405-0007d.png
慨少壮之难恃痛艺业之就芜悯素志之终违惧修名
之未立彷徨中夜泣泗涟如嗟乎嗟乎此孔子所谓四
十五十无闻而不足畏者也寻又自惟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伏生耋耄犹授尚书伯玉省愆亦在五十武公既
老进修弗渝有如予者上之既无以策勋天朝下之又
无以潜精艺苑老且倦厌填委沟壑犹足与缙绅齿耶
于是强力苦心奋翼渑池以收桑榆之功者此又仆今
之志也然丽泽之益贵讲习之勤同心之言有如兰之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1405-0008a.png
臭昔曹植饰丁仪之辞韩愈润孟郊之文仆窃慕焉欲
奉教于足下不幸南北隔越千里而参商之势违飞潜
之途异质疑无从徒兴浩叹而已昔人有言人之相知
贵相知心故伯牙毁琴于钟子张华谈剑于雷生盖趣
合则易语志戾则难谐也嗟乎情之感人今人岂昔人
殊也足下闻仆斯语其亦有以悲乎然将何以教仆也
尊公遗诗删定一二览观如何馀俟后陈北风倘顺时
惠德音仆之郁郁瞻恋实切九思顿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1405-0008b.png
  答姚元肖吏部(郑善夫/)
辱书教以不逮谆谆然所谓启其聋而豁其聪浚其源
而导其所归者也走童子时即好为文辞每读大人上
林诸赋爱其穷高极眇铿金戛玉奋然希剽其馀声晚
王伯安于毗陵相语数日始计之心曰彫虫篆刻壮
夫不为也乃始改念捃摭群书而求其键于今三年矣
苍蝇红紫未之有别者也深愧知己之辱深愧知己之
辱然曰林居有俯仰之累谓走必须一来固也走家素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1405-0008c.png
贫入仕十馀年而不家食者才一年比来八口愈不自
支岂故欲为希僻不情之行孑孑然慕巢许之高哉顾
以病骨不可一日留阙庭得归甚快初不计其来之时
与势也方今事例凡起废者必亲致词于州县省司上
下凡三衙门四邻里正与医学凡三覆结而后得达于
铨曹复待命几月而始得一职也久卧者思起而乃艰
其来者非所谓门有噬狗乎今天下好进之士不为少
矣其多才善能之集于京师而矫首拳足者亦不为不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1405-0008d.png
多矣大臣之随材任役分布内外四方亦岂乏一蛮夷
旷莽之区处麋鹿断声息沉溺枯槁之士而皇皇然如
恐遗之者哉沉溺枯槁之士不可谓尽不欲仕也仕亦
不可以为全为禄也置之百执事之列亦不可谓无毗
庶政而但蝗粱黍也走之进退界在两难之间耳昔者
韩退之三上宰相书汲汲求进尝窃鄙之而三不报至
有周公之说迹其事又不能无悲其心也如其不为禄
而有忧天下之心虽孔孟亦尝皇皇焉耳走实匪材而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1405-0009a.png
贫乃甚之狂又甚之以退之之贤至于三上书而不报
焉不待慧者知时宰之未必贤如周公也今上有周公
而走独守株其拙又甚之虽有忧天下之心无怪其顿
于万里之外也因閒论径情及此似乎有所要而言之
也皇悚皇悚北地早霜惟眠食为道加爱不宣
  上杨邃庵书(霍韬/)
公硕德重望天下注仰起佐圣天子所以慰答海内苍
赤来苏之望者岂有涯极公之谟画日赞宥密者固非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1405-0009b.png
末学所能窃窥一二于万里之外然韬每中夜耸踊庆
跃不寐者盖幸见公以数十年经纶蕴蓄一旦可尽见
诸实事非如世之士者徒抱负卓越才猷不及竟诸勋
业者比又非如世之士者徒负高位虽欲策励勋业而
才力不及者比是天将以太平事业遗我公而我祖宗
鸿谟旧章所以奠安元元纲维万世者殆将振举修复
而莫有遗恨也已是韬所以耸踊喜跃而窃幸之也宋
朝士夫动拥虚名动多浮议其未见用人多以大用期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1405-0009c.png
之及其见用亦只如此而已矣尝谓宋儒学问动师三
代而致君图治之效不及汉唐汉唐宰辅虽不知学犹
能相其君以安中夏而制四夷宋人则高拱浮谈屈事
强国竭民产以纳岁币苟延旦夕之安履霜不戒卒覆
中夏而后已若此者可诿之天数可徒责徽钦而嘉祐
康定以迄元祐之诸君子可独逃责乎夫所贵乎命世
豪杰为能见兆未形而先几预策以制数百年未易测
识之虞也况于事势显白有必至之危然犹冥乎莫觉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1405-0009d.png
者谓国有人也可乎宋朝士夫浮议甚于战国之横议
而流祸之烈甚于晋之清谈顾未有名世大儒起而扫
之今之士夫动多掇拾其唾去之说以噍嚼之此士习
所以益卑政治所以益弛我祖宗之旧章所以日益废
格民日益困财日益匮大势日有不测之虞而当事君
子莫或之省忧也公际遇圣明言无不听谟无不达时
几若此谅不轻易失之世传三杨入阁极一时勋名之
盛不知三杨坏我太祖之法已多矣上下宴安苟且度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1405-0010a.png
日卒贻正统之乱昔李林甫死然后禄山反明皇卒鞭
林甫尸谓其酿乱也三杨肉未寒即有土木之阨律以
林甫之刑尚可辩说乎今欲图治非痛洗三杨以后之
弊而上复祖宗之旧不可也老臣出处社稷是荷区区
洁身一隅之小节则卑官下士之事而非所慕以为荣
也韬褊心多病魂梦无复燕蓟之想矣惟念公必有仰
赞圣明者故敢附献其狂愚旧进三劄录贡倘可采一
二亦芹人之忱也照恕狂鄙为幸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1405-0010b.png
  与夏公谨书(霍韬/)
承惠教拳拳韬谨以所疑请教于执事幸执事终惠教
之执事曰紊乱朝政俱自律例一事而言非郊祀大礼
之谓也韬则曰皇祖定天下之大本垂万世之大法莫
大于郊礼如郊礼可轻易变乱律例无不可变乱者矣
政令纪纲无不可变乱者矣变乱律例误一事而已矣
罪犹拟斩变乱郊礼不知何以处之也此某所益疑也
执事又曰分祀合祀皆皇祖之制也今行分祀复皇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1405-0010c.png
初制而已矣非变制也某则曰凡国家制度率以后定
为善皇祖于前十年行分祀后二十年行合祀太宗迁
都率从合祀是合祀者祖宗定制也今假曰复太祖初
制以幸脱罪独不犯太宗定制乎太祖又曰自今永为
定礼指合祀而言也如曰复太祖初制不亦上诬皇祖
乎皇祖在天之灵又可厚诬乎戊申以前国号吴矣更
号大明则后之定制也分祀之礼亦吴元年初制也今
从分祀曰复初制则国号亦复初制而曰吴也可乎此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1405-0010d.png
又韬所益疑也执事曰兆于南郊则礼有据矣至曰祭
于北郊则礼所无也如知其为礼所无也勿附会可也
乃强以秦汉渎乱不经之说益附之是圣主有复三代
之志执事误之行秦汉之礼也不知而附会焉错误之
罪也犹可言也知而遂非文过焉欺罔之罪也不可言
也韬素亮执事非欺罔者也又所益疑也执事曰天官
冢宰兼宫嫔内侍之职古人良有深思此则韬所不知
也试自周秦汉唐宋观之宫嫔与外臣交通有不搆乱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1405-0011a.png
者乎内臣与缙绅交通有不搆乱者乎天子宫寝以卿
大夫领之有不搆乱者乎宋儒之见徒曰天子以一人
纵于万民之上防之不可不严也然而防禁天子而束
缚其手足钤制其𥊍御剪落其肘腋天子固块然不敢
恣肆矣不知冢宰恣肆将谁制之乎宋儒之论徒知制
天子不知制冢宰也徒知天子易纵于民上不知冢宰
易纵恣于天子之上也徒知天子之当防不知冢宰之
不可不防也徒知防天子之恶德不知防冢宰之恶之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1405-0011b.png
不可驭也徒知律天子以后代之庸君不知防冢宰为
后世之权臣也故曰宋儒之论皆寱语也执事之明乃
不察焉韬又所益疑也执事曰韬厚诬周礼关系非细
韬则曰执事误用周礼关系非细韬今不暇备举惟述
一二执事试虚心察焉如曰禋祀祀昊天上帝禋祀何
物也如曰实柴祀日月星辰实柴何物也如曰槱燎祀
司中司命槱燎何物也禋柴槱何以异也如曰血祭祭
社稷五祀血祭何物也如曰狸沈祭山林川泽狸沉何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1a 页 WYG1405-0011c.png
物也如曰副辜祭四方百物副辜何物也副辜血祭何
以异也是皆瞽巫语也试深思焉曰享先王则衮冕享
先公则惊冕然则父祖为庶人者祭之皆以庶人之服
与试深思马又曰雷鼓雷鼗革之谓也孤竹之管竹之
谓也云和之琴瑟丝之谓也八音用其三缺其五十二
律用其四缺其八五声用其四缺其一谓作乐之道固
如此乎试深思焉韬谓执事读书究理必不如腐儒之
浅浅也韬前疏略举周礼緀缪大节执事乃不深思而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1405-0011d.png
诵宋儒寱语以误主上岂执事不明一至此乎抑亦偏
之为蔽也又韬所甚疑也执事曰祖宗并配不应经义
然则北郊何以为配然后应经义耶北郊之文抑何据
耶太宗配明堂果应经义否抑亦自为之说耶执事之
始疏也则曰引君法成周也今乃援秦汉为据援叶氏
陈氏为据不知叶氏陈氏果有得于周礼否耶抑又自
为之说耶盖执事徒诵宋儒寱语然不知宋儒之寱实
王莽教之也今夫王莽之学一传而得宇文泰再传而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2a 页 WYG1405-0012a.png
得王安石然而王安石惟能行泉府一法而已矣盖泉
府之政即桑弘羊均输之政也安石行焉遂致元丰熙
宁棼棼如也犹不如宇文泰焉宇文泰为大冢宰尽行
周官之法其嗣遂为周天王然犹不如王莽法行周官
身为宰衡遂上兼舜禹而宅帝位故曰敢用周礼王莽
其上也宇文泰其次也而安石其下也执事将谁师乎
如其无所取师徒慕周礼而习宋儒之寱恐执事之明
不至是也又韬所以益疑也执事向建亲蚕之议天下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1405-0012b.png
之善政也惟于苑内行焉则至善之术也今必于北郊
则皇后出郊自执事启之矣我祖宗闺门之法超越千
古执事一举而坏之矣士夫妻女鲜出郊者岂执事妻
女皆出郊郭不以为异耶男女内外之闲自执事决溃
之矣顾募女轿夫则内郡骚矣一妇应募一夫随之耕
织废矣供一日之劳预一月之役贫民告匮矣惟席殿
行礼而已矣费且数万若遂兴工费耗不知其纪矣蚕
妇未劝闾阎已萧索矣况宫嫔出郊以官军围宿不知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3a 页 WYG1405-0012c.png
官军皆妇人摄事耶抑亦丈夫为之也如曰官军皆丈
夫也则何以严外内之防耶故曰执事此举坏尽祖宗
闺门之法矣此皆执事所不深思也前日人有尤执事
者曰启衅之罪必有归矣韬曰执事急于引君当道未
思及此徐当自有处矣不意又启南北郊之说将自是
而东西郊建矣将自是而更九庙矣天下之惫自是极
矣祖宗纪纲法度极大者郊祀宗庙之礼也因执事而
尽更革之矣闻商周哲王亦各守其祖宗家法已矣未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3b 页 WYG1405-0012d.png
闻舍其祖宗之法他有所慕而更革之也凡变礼易乐
必改玉改步而后可不知执事亦静思之否也
  与晋溪王先生书(霍韬/)
向拜领教翰直气射人未尝不钦服第恨率直太过恐
难乎与今人处也今之人大率取依阿软媚者习遂成
俗故凡遇率直者即群咻焉曰其人粗鄙遇恬静者即
群咻焉曰其人立异遇豪杰者即群咻焉曰其人胆肝
难测皆摈而不用其用者必软熟无气易驾驭听使者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4a 页 WYG1405-0013a.png
也此辈人在太平时极见忠厚可托不幸事变卒至委
身寇庭而戈倒内向皆是也今之豪杰伏在林壑岂可
数计然而当路者未见引其驰驱何也盖将求其通姓
名者与识面者苟不通姓名与识面虽圣贤彼不用也
虽有公荐彼犹诿曰子未通名未识面也夫豪杰而必
求其识面然后信而任之则夫真豪杰岂可以面至也
用世者所以多不得真豪杰也豪杰且不得况于得真
圣贤而用之是无怪乎人心世道之不古也圣上极眷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4b 页 WYG1405-0013b.png
注老先生惟当路者不无世俗之见故老先生不见信
于世亦以是也生窃谓老先生一代奇杰也今之人未
足言伍也小试三边聊为之兆虽然全陜沃野周以王
秦以霸汉唐三四百年基业也外严武备内劝农桑寻
秦汉富饶故迹而修焉渐复西周之旧惟老先生兹行
是赖关中故多豪杰荐剡所及谅不求识面与通姓名
者报国以进贤为第一重事尚留意不一
  复吕泾野书(霍韬/)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5a 页 WYG1405-0013c.png
生敬罗峰者谓其一心忠于朝廷绝纤芥私也主张大
礼不悚不慑明千古之谬仲圣主大孝一也辩明大狱
救一家十数冤命破散蔽主之奸党二也在阁九年未
尝容内臣私请政本清端三也十年不进一内臣去位
后即进一万有奇且革镇守芟百馀年积弊四也吏部
兵部推选文武官未尝片言干与内臣病故例荫义男
义侄家僮挍尉三四十人罗峰削黜之尽五也风宪官
皆知警戢省郡有司在京大小官不敢肆滥六也革戚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5b 页 WYG1405-0013d.png
畹滥恩十八侯伯七也门无私谒风清弊绝八也三黜
奔归行李惟一二衣箱如寒儒卑官九也在位日只引
用外甥一人亦才名不沗馀则绝纤芥私党坦坦平平
过皆可见心迹至明十也罗峰有此十善生是故敬之
也罗峰毒生甚多摧生甚力皆意见不同为异论所激
之致生亦未尝毫釐假借遇事争形于色久则两无后
怨盖罗峰久之知生无憾进之心生知罗峰只见偏度
狭终无他也故两无猜忌遇事则争争后释然是生与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6a 页 WYG1405-0014a.png
罗峰相处之迹也今罗峰去世身后之忧非生任而谁
任世人忌罗峰者皆私意耳非有为国真心乡人顽薄
又何足怪惟生终任之耳执事无为流俗薄惩可也(泾/野)
 (得书乃曰偶妄发言知过矣谨谢/教云亦可谓受善者也韬再识)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6b 页 WYG1405-0014b.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