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十七
卷二百十七 第 1a 页 WYG1404-053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十七
            明 贺复徵 编
书十三
  与于襄阳书(唐韩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监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
书阁下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
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
卷二百十七 第 1b 页 WYG1404-0533b.png
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
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
须也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
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
之人负其能不肯謟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
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
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
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侧闻
卷二百十七 第 2a 页 WYG1404-0534a.png
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
乎时文武惟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
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
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耶何其
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材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
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
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
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
卷二百十七 第 2b 页 WYG1404-0534b.png
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
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谨献旧所
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
再拜
  上兵部李侍郎书(韩愈/)
十二月九日将仕郎守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谨上书
侍郎阁下愈少鄙钝于时事都不通晓家贫不足以自
活应举觅官凡二十年矣薄命不幸动遭谗谤进寸退
卷二百十七 第 3a 页 WYG1404-0534c.png
尺卒无所成性本好文学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得
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沈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
砻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凡自唐虞已来编简所存
大之为河海高之为山岳明之为日月幽之为鬼神纤
之为珠玑华实变之为雷霆风雨奇辞奥旨靡不通达
惟是鄙钝不通晓于时事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益
困私自怜悼悔其初心发秃齿豁不见知已夫牛角之
歌辞鄙而义拙堂下之言不书于传记齐桓举以相国
卷二百十七 第 3b 页 WYG1404-0534d.png
叔向携手以上然则非言之难为听而识之者难遇也
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钜尚贤而与能哀穷
而悼屈自江而西既化而行矣今日入守内职为朝廷
大臣当天子新即位汲汲于理化之日出言举事宜必
施设既有听之之明又有振之之力宁戚之歌鬷明之
言不发于左右则后而失其时矣谨献旧文一卷扶树
教道有所明白南行诗一卷舒忧娱悲杂以瑰怪之言
时俗之好所以讽于口而听于耳也如赐览观亦有可
卷二百十七 第 4a 页 WYG1404-0535a.png
采干渎严尊伏增惶恐愈再拜
  与鄂州柳中丞书(韩愈/)
淮右残孽尚守巢窟环寇之师殆且十万瞋目语难自
以为武人不肯循法度颉颃作气埶窃爵位自尊大肩
相摩地相属也不闻有一人援桴鼓誓众而前者但日
令走马来求赏给助寇为声势而已阁下书生也诗书
礼乐是习仁义是修法度是束一旦去文就武鼓三军
而进之陈师鞠旅亲与为辛苦慷慨感激同食下卒将
卷二百十七 第 4b 页 WYG1404-0535b.png
二州之牧以壮士气斩所乘马以祭踶死之士虽古名
将何以加兹此由天资忠孝郁于中而大作于外动皆
中于机会以取胜于当世而为戎臣师岂常习于威暴
之事而乐其斗战之危也哉愈诚怯弱不适于用听于
下风窃自增气誇于中朝稠人广众会集之中所以羞
武夫之颜令议者知将国兵而为人之司命者不在彼
而在此也临敌重慎诫轻出入良食自爱以副见慕之徒
之心而果为国立大功也幸甚幸甚
卷二百十七 第 5a 页 WYG1404-0535c.png
  又与鄂州柳中丞书(韩愈/)
愈愚不能量事势可否比常念淮右以靡弊困顿三州
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凶竖喣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
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出死力以抗逆明诏战天下之
兵乘机逐利四出侵暴屠烧县邑贼杀不辜环其地数
千里莫不被其毒洛汝襄荆许颍淮江为之骚然丞相
公卿士大夫劳于图议握兵之将熊罴貙虎之士畏懦
䠞蹜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者独阁下奋然率先扬兵
卷二百十七 第 5b 页 WYG1404-0535d.png
界上将二州之守亲出入行间与士卒均辛苦生其气
势见将军之锋颖凛然有向敌之意用儒雅文字章句
之业取先天下武夫关其口而夺之气愚初闻时方食
不觉弃匕箸起立岂以为阁下真能引孤军单进与死
寇角逐争一旦侥倖之利哉就令如是亦不足贵其所
以服人心在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故也是以前
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竦夫一众人心力
耳目使所至如时雨三代用师不出是道阁下果能充
卷二百十七 第 6a 页 WYG1404-0536a.png
其言继之以无倦得形便之地甲兵足用虽国家故所
失地旬岁可坐而得况此小寇安足置齿牙间勉而卒
之以俟其志幸甚夫远徵军士行者有羁旅离别之思
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本军有馈饷烦费之难地主多
姑息形迹之患急之则怨缓之则不用命浮寄孤悬形
势销弱又与贼不相谙委临敌恐骇难以有功若召募
土人必得豪勇与贼相熟知其气力所极无望风之惊
爱护乡里勇于自战徵兵满万不如召募数千阁下以
卷二百十七 第 6b 页 WYG1404-0536b.png
为何如傥可上闻行之否计已与裴中丞相见行营事
宜不惜时赐示及幸甚不宣愈再拜
  答李秀才书(韩愈/)
愈白故友李观元宾十年之前示愈别吴中故人诗六
章其首章则吾子也盛有所称引元宾行峻洁清其中
狭隘不能包容于寻常人不肯苟有论说因究其所以
于是知吾子非庸众人时吾子在吴中其后愈出在外
无因缘相见元宾既殁其文益可贵重思元宾而不见
卷二百十七 第 7a 页 WYG1404-0536c.png
见元宾之所与者则如元宾焉今者辱惠书及文章观
其姓名元宾之声容恍若相接读其文辞见元宾之知
人交道之不污甚矣子之心有似于吾元宾也子之言
以愈所为不违孔子不以琢雕为工将相从于此愈敢
自爱其道而以辞让为事乎然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
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读吾子之辞而得其所用心将
复有深于是者与吾子乐之况其外之文乎愈顿首
  与孟简书(韩愈/)
卷二百十七 第 7b 页 WYG1404-0536d.png
愈白行官自南回过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
忻悚兼至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来示云有
人传愈近少信奉释氏此传之者妄也潮州时有一老
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远地无可与语者故自山召
至州郭留十数日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
乱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因与往
来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服为别乃
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孔子云丘之祷久
卷二百十七 第 8a 页 WYG1404-0537a.png
矣凡君子行巳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册可
效可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
自各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
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诗不云乎岂弟君子求福不回传
又曰不为威惕不为利疚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𥚢非
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且彼佛者果何人
哉其行事类君子邪小人邪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祸于
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身已死其鬼不灵天地神祗昭
卷二百十七 第 8b 页 WYG1404-0537b.png
布森列非可诬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间
哉进退无所据而信奉之亦且惑矣且愈不助释氏而
排之者其亦有说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杨墨
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
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故曰能言距杨墨者皆圣
人之徒也扬子云言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
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且将数百年以至于秦卒灭先
王之法烧除其经坑杀学士天下遂大乱及秦灭汉兴
卷二百十七 第 9a 页 WYG1404-0537c.png
且百年尚未知修明先王之道其后始除挟书之律稍
求亡书招学士经虽少得尚加残缺十亡二三故学士
多老死新者不见全经不能尽知先王之事各以所见
为守分离乖隔不合不公二帝三王群圣人之道于是
大坏后之学者无所寻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祸出于
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
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
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乱而不
卷二百十七 第 9b 页 WYG1404-0537d.png
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
则皆服左衽而言侏𠌯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
在禹下者为此也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
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寖以微灭于
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
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
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
之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
卷二百十七 第 10a 页 WYG1404-0538a.png
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天地鬼
神临之在上质之在傍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毁其道以
从于邪也籍湜辈虽屡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辱吾
兄眷厚而不获承命惟增惭愧死罪死罪愈再拜
  上张仆射论击毬书(韩愈/)
以击毬事諌执事者多矣諌者不休执事不止此非为
其乐不可舍其諌不足听故哉諌不足听者辞不足感
心也乐不可舍者患不能切身也今之言毬之害者必
卷二百十七 第 10b 页 WYG1404-0538b.png
曰有危堕之忧有激射之虞小者伤面目大者残形躯
执事闻之若不闻者其意必曰进若习熟则无危堕之
忧避能便捷则免激射之虞小何伤于面目大何累于
形躯者哉愈今所言皆不在此其指要非以他事外物
牵引相比也特以击毬之间之事明之耳马之与人情
性殊异至于筋体之相束血气之相持安佚则适劳顿
则疲者同也乘之有道步骤折中少必无疾老必后衰
及以之驰毬于场荡摇其心腑振挠其骨筋气不及出
卷二百十七 第 11a 页 WYG1404-0538c.png
入走不及回旋远者三四年近者一二年无全马矣然
则毬之害于人也决矣凡五藏之系络甚微坐立必悬
垂于胸臆之间而以之颠顿驰骋呜呼其危哉春秋传
曰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虽岂弟君
子神明所扶持然广虑之深思之亦养寿命之一端也
  重答张籍书(韩愈/)
吾子不以愈无似意欲推而纳诸圣贤之域拂其邪心
增其所未高谓愈之质有可以至于道者浚其源导其
卷二百十七 第 11b 页 WYG1404-0538d.png
所归溉其根将食其实此盛德者之所辞让况于愈者
哉抑其中有宜复者故不可遂已昔者圣人之作春秋
也既深其文辞矣然犹不敢公传道之口授弟子至于
后世然后其书出焉其所以虑患之道微也今夫二氏
之所宗而事之者下乃公卿辅相吾岂敢昌言排之哉
择其可语者诲之犹时与吾悖其声哓哓若遂成其书
则见而怒之者必多矣必且以我为狂为惑其身之不
能恤书于吾何有夫子圣人也且曰自吾得子路而恶
卷二百十七 第 12a 页 WYG1404-0539a.png
声不入于耳其馀辅而相者周天下犹且绝粮于陈畏
于匡毁于叔孙奔走于齐鲁宋卫之郊其道虽尊其穷
也亦甚矣赖其徒相与守之卒有立于天下向使独言
之而独书之其存也可冀乎今夫二氏行乎中土也盖
六百年有馀矣其植根固其流波漫非可以朝令而夕
禁也自文王没武王周公成康相与守之礼乐皆在及
乎夫子未久也自夫子而及乎孟子未久也自孟子而
及乎扬雄亦未久也然犹其勤若此其困若此而后能
卷二百十七 第 12b 页 WYG1404-0539b.png
有所立吾其可易而为之哉其为也易则其传也不远
故余所以不敢也然观古人得其时行其道则无所为
书书者皆所为不行乎今而行乎后世者也今吾之得
吾志失吾志未可知俟五六十为之未失也天不欲使
兹人有知乎则吾之命不可期如使兹人有知乎非我
其谁哉其行道其为书其化今其传后必有在矣吾子
其何遽戚戚于吾所为哉前书谓吾与人商论不能下
气若好胜者然虽诚有之抑非好已胜也好已之道胜
卷二百十七 第 13a 页 WYG1404-0539c.png
也非好已之道胜也已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
道也若不胜则无以为道吾岂敢避是名哉夫子之言
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则其与众人辨也有矣駮
杂之讥前书尽之吾子其复之昔者夫子犹有所戏诗
不云乎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记曰张而不弛文武不能
也恶害于道哉吾子其未之思乎孟君将有所适思与
吾子别庶几一来
  答李翊书(韩愈/)
卷二百十七 第 13b 页 WYG1404-0539d.png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
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
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
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
之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
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
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
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
卷二百十七 第 14a 页 WYG1404-0540a.png
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
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抑又有
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馀
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
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
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
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
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
卷二百十七 第 14b 页 WYG1404-0540b.png
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汨
汨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
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
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
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
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气
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
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
卷二百十七 第 15a 页 WYG1404-0540c.png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
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耶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
然处心有道行已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
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有
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
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
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刘正夫书(韩愈/)
卷二百十七 第 15b 页 WYG1404-0540d.png
愈白进士刘君足下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
其诚然幸甚幸甚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
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来者则
接之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名
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或问
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
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
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如
卷二百十七 第 16a 页 WYG1404-0541a.png
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夫百物朝夕所
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夫文
岂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
刘向杨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
世浮沈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
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
物夫君子之于文岂异于是乎今后进之为文能深探
而力取之以古圣贤人为法者虽未必皆是要若有司
卷二百十七 第 16b 页 WYG1404-0541b.png
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
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高其能者
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来谁不为
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顾常以此为说耳愈于
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于贤尊给事既辱厚
赐又安得不进其所有以为答也足下以为何如愈白
  答尉迟生书(韩愈/)
愈白尉迟生足下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
卷二百十七 第 17a 页 WYG1404-0541c.png
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掩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
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昭晰者无疑优游者有馀
体不备不可以为成人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愈之所
闻者如是有问于愈者亦以是对今吾子所为皆善矣
谦谦然若不足而以徵于愈愈又敢有爱于言乎抑所
能言者皆古之道古之道不足以取于今吾子何爱之
异也贤公卿大夫在上比肩始进之贤士在下比肩彼
其得之必有以取之也子欲仕乎其往问焉皆可学也
卷二百十七 第 17b 页 WYG1404-0541d.png
若独有爱于是而非仕之谓则愈也尝学之矣请继今
以往
  应科目时与人书(韩愈/)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盖非常
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
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涂
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猵獭之
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转运之盖一举
卷二百十七 第 18a 页 WYG1404-0542a.png
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日烂死
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俛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
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
不可知也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俛首一鸣号
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
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
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
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卷二百十七 第 18b 页 WYG1404-0542b.png
  与李翔书(韩愈/)
使至辱足下书欢愧交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
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
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以子之待我之意使我望于
时人也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劫衣服无所得养生之
具无所有家累仅三十口携此将安所归托乎舍之入
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此
一事耳足下谓我入京城有所益乎仆之有子犹有不
卷二百十七 第 19a 页 WYG1404-0542c.png
知者时人能知我哉持仆所守驱而使奔走伺侯公卿
间开口议论其安能有以合乎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
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
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今年加长
矣复驱之使就其故地是亦难矣所贵乎京师者不以
明天子在上贤公卿在下布衣韦带之士谈道义者多
乎以仆遑遑于其中能上闻而下达乎其知我者固少
知而相爱不相忌者又加少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
卷二百十七 第 19b 页 WYG1404-0542d.png
所为乎嗟乎子之责我诚是也爱我诚多也今天下之
人有如子者乎自尧舜以来士有不遇者乎无也子独
安能使我洁清不洿而处其所可乐哉非不愿为子之
所云者力不足势不便故也仆于此岂以为大相知乎
累累随行役役逐队饥而食饱而嬉者也其所以止而
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然所爱于我者少不知
我者犹多吾岂乐于此乎哉将亦有所病而求息于此
也嗟乎子诚爱我矣子之所责于我者诚是矣然恐子
卷二百十七 第 20a 页 WYG1404-0543a.png
有时不暇责我而悲我不暇悲我而自责且自悲也及
之而后知履之而后难耳孔子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
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不易哉若
仆无所依归无箪食无瓢饮无所取资则饿而死其不
亦难乎子之闻我言亦悲矣嗟乎子亦慎其所之哉离
违久年还侍左右当日欢喜故专使驰此候足下意并
以自解愈再拜
卷二百十七 第 20b 页 WYG1404-0543b.png
  与崔群书(韩愈/)
自足下离东都凡两度枉问寻承已达宣州主人仁贤
同列皆君子虽抱羁旅之念亦且可以度日无入而不
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禦外物者也况足下
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台邪宣州虽
称清凉高爽然皆大江之南风土不并以北将息之道
当先理其心心闲无事然后外患不入风气所宜可以
审备小小者亦当自不至矣足下之贤虽在穷约犹能
卷二百十七 第 21a 页 WYG1404-0543c.png
不改其乐况地至近官荣禄厚亲爱尽在左右者邪所
以如此云云者以为足下贤者宜在上位托于幕府则
不为得其所是以及之乃相亲重之道耳非所以待足
下者也仆自少至今从事于往还朋友间一十七年矣
日月不为不久所与交往相识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
与如骨月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
其一善或以其久故或初不甚知而与之已密其后无
大恶因不复决舍或其人虽不皆入于善而于已巳厚
卷二百十七 第 21b 页 WYG1404-0543d.png
虽欲悔之不可凡诸浅者固不足道深者止如此至于
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阃奥而不见畛域
明白淳粹辉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仆愚陋无所知
晓然圣人之书无所不读其精粗巨细出入明晦虽不
尽识抑不可谓不涉其流者也以此而推之以此而度
之诚知足下出群拔萃无谓仆何从而得之也与足下
情义宁须言而后自明邪所以言者惧足下以为吾所
深与者多不置白黑于胸中耳既谓能粗知足下而复
卷二百十七 第 22a 页 WYG1404-0544a.png
惧足下之不我知亦过也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尽善尽
美抑犹有可疑者仆谓之曰何疑疑者曰君子当有所
好恶好恶不可不明如清河者人无贤愚无不说其善
伏其为人以是而疑之耳仆应之曰凤凰芝草贤愚皆
以为美瑞青天白日奴𨽻亦知其清明譬之食物至于
遐方异味则有嗜者有不嗜者至于稻也粱也脍也䏑
也岂闻有不嗜者哉疑者乃解解不解于吾崔君无所
损益也自古贤者少不肖者多自省事已来又见贤者
卷二百十七 第 22b 页 WYG1404-0544b.png
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
满气得贤者虽得卑位则旋而死不贤者或至眉寿不
知造物者意竟如何无乃所好恶与人异心哉又不知
无乃都不省记任其死生寿天邪未可知也人固有薄
卿相之官千乘之位而甘陋巷菜羔者同是人也犹有
好恶如此之异者况天之与人当必异其所好恶无疑
也合于天而乖于人何害况又时有兼得者邪崔君崔
君无怠无怠仆无以自全活者从一官于此转困穷甚
卷二百十七 第 23a 页 WYG1404-0544c.png
思自放于伊颍之上当亦终得之近者尤衰惫左车第
二牙无故动摇脱去目视昏花寻常间便不分人颜色
两鬓半白头发五分亦白其一须亦有一茎两茎白者
仆家不幸诸父诸兄皆康强早世如仆者又可以图于
久长哉以此忽忽思与足下相见一道其怀小儿女满
前能不顾念足下何由得归北来仆不乐江南官满便
终老嵩下足下可相就仆不可去矣珍重自爱慎饮食
少思虑惟此之望愈再拜
卷二百十七 第 23b 页 WYG1404-0544d.png
  答崔立之书(韩愈/)
斯立足下仆见险不能止动不得时颠顿狼狈失其所
操持困不知变以至辱于再三君子小人之所悯笑天
下之所背而驰者也足下犹复以为可教贬损道德乃
至手笔以问之扳援古昔辞义高远且进且劝足下之
于故旧之道得矣虽仆亦固望于吾子不敢望于他人
者耳然尚有似不相晓者非故欲发余乎不然何子之
不以丈夫期我也不能默默聊复自明仆始年十六七
卷二百十七 第 24a 页 WYG1404-0545a.png
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
有利乎已也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
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及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
多贵之仆诚乐之就求其术或出礼部所试赋诗策等
以相示仆以为可无学而能因诣州县求举有司者好
恶出于其心四举而后有成亦未即得仕闻吏部有以
博学宏词选者人尤谓之才且得美仕就求其术或出
所试文章亦礼部之类私怪其故然犹乐其名因又诣
卷二百十七 第 24b 页 WYG1404-0545b.png
州府求举凡二试于吏部一既得之而又黜于中书虽
不得仕人或谓之能焉退自取所试读之乃类于俳优
者之辞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既已为之则欲有所
成就书所谓耻过作非者也因复求举亦无幸焉乃复
自疑以为所试与得之者不同其程度及得观之余亦
无甚愧焉夫所谓博学者岂今之所谓者乎夫所谓宏
辞者岂今之所谓者乎诚使古之豪杰之士若屈原孟
轲司马迁相如扬雄之徒进于是选必知其怀惭乃不
卷二百十七 第 25a 页 WYG1404-0545c.png
自进而已耳设使与夫今之善进取者竞于蒙昩之中
仆必知其辱焉然彼五子者且使生于今之世其道虽
不显于天下其自负何如哉肯与夫斗筲者决得失于
一夫之目而为之忧乐哉故凡仆之汲汲于进者其小
得盖欲以具裘葛养穷孤其大得盖欲以同吾之所乐
于人耳其他可否自计已熟诚不待人而后知今足下
乃复比之献玉者以为必俟工人之剖然后见知于天
下虽两刖足不为病且无使勍者再剋诚足下相勉之
卷二百十七 第 25b 页 WYG1404-0545d.png
意厚也然仕进者岂舍此而无门哉足下谓我必待是
而后进者尤非相悉之辞也仆之玉固未尝献而足固
未尝刖足下无为我戚戚也方今天下风俗尚有未及
于古者边境尚有被甲执兵者主上不得怡而宰相以
为忧仆虽不贤亦且潜究其得失致之乎吾相荐之乎
吾君上希卿大夫之位下犹取一障而乘之若都不可
得犹将耕于宽闲之野钓于寂寞之滨求国家之遗事
考贤人哲士之终始作唐之一经垂之于无穷诛奸䛕
卷二百十七 第 26a 页 WYG1404-0546a.png
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二者将必有一可足下以为仆
之玉凡几献而足凡几刖也又所谓勍者果谁哉再克
之刑信如何也士固伸于知已微足下无以发吾之狂
言愈再拜
  与冯宿论文书(韩愈/)
辱示初筮赋实有意思但力为之古人不难到但不知
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
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
卷二百十七 第 26b 页 WYG1404-0546b.png
人必大怪之也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
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
以为大好矣不知古文直何用于今世也然以俟知者
知耳昔扬子云著太玄人皆笑之子云之言曰世不我
知无害也后世复有扬子云必好之矣子云死近千载
竟未有扬子云可叹也其时桓谭亦以为雄书胜老子
老子未足道也子云岂止与老子争强而已乎此未为
知雄者其弟子侯芭颇知之以为其师之书胜周易然
卷二百十七 第 27a 页 WYG1404-0546c.png
侯之他文不见于世不知其人果如何耳以此而言作
者不祈人之知也明矣直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
鬼神而无疑耳足下岂不谓然乎近李翱从仆学文颇
有所得然其人家贫多事未能卒其业有张籍者年长
于翱而亦学于仆其文与翱相上下一二年业之庶几
乎至也然闵其弃俗尚而从于寂寞之道以之争名于
时也久不谈聊感足下能自进于此故复发愤一道
  答吕医山人书(韩愈/)
卷二百十七 第 27b 页 WYG1404-0546d.png
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夫信陵战国公子
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自度若世无孔
子不当在弟子之列以吾子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
未砻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乱
圣人之宗后生习传杂而不贯故设问以观吾子其已
成熟乎将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
耳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方今天下入仕惟以
进士明经及卿大夫之世耳其人率皆习熟时俗工于
卷二百十七 第 28a 页 WYG1404-0547a.png
语言识形势善候人主意故天下靡靡日入于衰坏恐
不复振起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
以争救之耳非谓当今公卿问无足下辈文学知识也
不得以信陵比然足下衣破衣系麻鞋率然叩吾门吾
待足下虽未尽宾主之道不可谓无意者足下行天下
得此于人盖寡乃遂能责不足于我此真仆所汲汲求
者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方将
坐足下三沭三薰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愈顿首
卷二百十七 第 28b 页 WYG1404-0547b.png
  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韩愈/)
月日前某官某谨东向再拜寓书浙东观察使中丞李
公阁下籍闻议论者皆云方今居古方伯连帅之职坐
一方得专制于其境内者惟阁下心事荦荦与俗辈不
同籍固已藏之胸中矣近者阁下从事李恊律翱到京
师籍于李君友也不见六七年闻其至驰往省之问无
恙外不暇出一言见先贺其得贤主人李君曰子岂尽
知之乎吾将尽言之数日籍益闻所不闻籍私独喜常
卷二百十七 第 29a 页 WYG1404-0547c.png
以为自今已后不复有如古人者于今忽有之退自悲
不幸两目不见物无用于天下胸中虽有知识家无钱
财寸步不能自致今去李中丞五千里何由致其身于
其人之侧开口一吐出胸中之奇乎因饮泣不能语既
数日复自奋曰无所能人乃宜以盲废有所能人虽盲
当废于俗辈不当废于行古人之道者浙水东七州户
不下数十万不盲者何限李中丞取人固当问其贤不
贤不当计盲与不盲也当今育于心者皆是若籍自谓
卷二百十七 第 29b 页 WYG1404-0547d.png
独盲于目尔其心则能别是非若赐之坐而问之其口
固能言也幸未死实欲一吐出心中平生所知见阁下
能信而致之于门邪籍又善于古诗使其心不以忧衣
食乱阁下无事时一致之座侧使跪进其所有阁下凭
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夫盲者
业专于艺必精故乐工皆盲籍傥与此辈比并乎使籍
诚不以蓄妻子忧饥寒乱心有钱财以济医药其盲未
甚庶几其复见天地日月因得不废则自今至死之年
卷二百十七 第 30a 页 WYG1404-0548a.png
皆阁下之赐阁下济之以已绝之年赐之以既育之视
其恩轻重大小籍宜如何报也阁下裁之度之籍惭再

  为人求荐书(韩愈/)
某闻木在山马在肆遇之而不顾者虽日累千万人未
为不材与下乘也及至匠石过之而不睨伯乐遇之而
不顾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超逸之足也以某在公之
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娅之后是生于匠石之园长
卷二百十七 第 30b 页 WYG1404-0548b.png
于伯乐之厩者也于是而不得知假有见知者千万人
亦何足云今幸赖天子每岁诏公卿大夫贡士若某等
比咸得以荐闻是以冒进其说以累于执事亦不自量
已然执事其知某何如哉昔人有鬻马不售于市者知
伯乐之善相也从而求之伯乐一顾价增三倍某与其
事颇相类是故终始言之耳
 
 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