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六 第 1a 页 WYG1404-025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一百八十六
            明 贺复徵 编
制策二
  对举贤良方正策(汉申屠刚/)
刚对曰臣闻王事失则神祗怨怒奸邪乱政故阴阳缪
错此天所以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怀邪
之臣惧然自刻者也今朝廷不考功校德而虚纳毁誉
卷一百八十六 第 1b 页 WYG1404-0256d.png
数下诏书张设重法抑断诽谤禁割论议罪之重者乃
至斩腰伤忠臣之情挫直士之锐殆乖建进善之旌县
敢谏之鼓辟四门之路明四目之义也臣闻成王幼弱
周公摄政听言下贤均权布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动
顺天地举错不失然近则召公不说远则四国流言夫
子母之性天道至亲今圣主幼少始免襁褓即位以来
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不得通且汉家之制虽任英贤
犹援姻戚亲疏相错杜塞间隙诚所以安宗庙重社稷
卷一百八十六 第 2a 页 WYG1404-0257a.png
也今冯卫无罪久废不录或处穷僻不若民庶诚非慈
爱忠孝承上之意夫为人后者自有正义至尊至卑其
势不嫌是以人无贤愚莫不为怨奸臣贼子以为之便
不讳之变诚难其虑今之保傅非古之周公周公至圣
犹尚有累何况事失其衷不合天心者哉昔周公先遣
伯禽守封于鲁以义割恩宠不加后故配天郊祀三十
馀世霍光秉政辅翼少主修善进士名为忠直而尊崇
其宗党摧抑外戚结贵据权至坚至固终没之后受祸
卷一百八十六 第 2b 页 WYG1404-0257b.png
灭门方今师傅皆以伊周之位据贤保之任以此思危
则功何不至不思其危则祸何不到损益之际孔父攸
叹持满之戒老氏所慎盖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
者不全今承衰乱之后继重敝之世公家屈竭赋敛重
数苛吏夺其时贪夫侵其财百姓困乏疾疫夭命盗贼
群辈且以万数军行众止窃号自立攻犯京师燔烧县
邑至乃讹言积弩入宫宿卫惊惧自汉兴以来诚未有
也国家微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王者承天
卷一百八十六 第 3a 页 WYG1404-0257c.png
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爵轻其
亲陛下宜遂圣明之德昭然觉悟远述帝王之迹近遵
孝文之业差五品之属纳至亲之序亟遣使者徵中山
太后置之别宫令时朝见又召冯卫二族裁与冗职使
得执戟亲奉宿卫以防未然之符以抑患祸之端上安
社稷下全保傅内和亲戚外绝邪谋
  对贤良时务策(李固/)
固对曰臣闻王者父天母地宝有山川王道得则阴阳
卷一百八十六 第 3b 页 WYG1404-0257d.png
和穆政化乖则崩震为灾斯皆关之天心效于成事者
也夫化以职成官由能理古之进者有德有命今之进
者唯财与力伏闻诏书务求宽博疾恶严暴而今长吏
多杀伐致声名者必加迁赏其存宽和无党援者辄加
斥逐是以淳厚之风不宣雕薄之俗未革虽繁刑重禁
何能有益前孝安皇帝变乱旧典封爵阿母因造妖孽
使樊丰之徒乘权放恣侵夺主威改乱嫡嗣至今圣躬
狼狈亲遇其艰既拔自困殆龙兴即位天下喁喁属望
卷一百八十六 第 4a 页 WYG1404-0258a.png
风政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
犹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实以
汉兴以来三百馀年圣贤相继十有八主岂无阿乳之
恩岂忘爵赏之宠然上畏天威俯按经典知义不可故
不封也今宋阿母虽有大功勤谨之德但加赏赐足以
酬其劳苦至于裂土开国实乖旧典闻阿母体性谦虚
必有逊让陛下宜许其辞国之高使成万安之福夫妃
后之家所以少完全者岂天性当然但以爵位尊显专
卷一百八十六 第 4b 页 WYG1404-0258b.png
纵权柄天道恶盈不知自损故至颠仆先帝宠遇阎氏
位号太疾故其受祸曾不旋踵老子曰其进锐其退速
也今梁氏戚为椒房礼所不臣尊以高爵尚可然也而
子弟群从荣显兼加永平建初故事殆不如此宜令步
兵校尉冀及诸侍中选居黄门之官使权去外戚政归
国家岂不休乎又诏书所以禁侍中尚书中臣子弟不
得为吏察孝廉者以其秉威权容请托故也而中常侍
在日月之侧声势振天下子弟禄任曾无限极虽外托
卷一百八十六 第 5a 页 WYG1404-0258c.png
谦默不干州郡而謟伪之徒望风进举今可为设常禁
同之中臣昔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赐钱千万
所以轻厚赐重薄位者为官人失才害及百姓也窃闻
长水司马武宣开阳城门候羊迪等无它功德初拜便
真此虽小失而渐坏旧章先圣法度所宜坚守政教一
跌百年不复诗云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刺周王变祖宗法
度故使下民将尽病也今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
斗也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气运
卷一百八十六 第 5b 页 WYG1404-0258d.png
平四时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
若不平心灾眚必至诚宜审择其人以毗圣政今与陛
下共理天下者外则公卿尚书内则常侍黄门譬犹一
门之内一家之事安则共其福庆危则通其祸败刺史
二千石外统职事内受法则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
流必洁犹扣树本百枝皆动也周颂曰薄言振之莫不
震叠此言动之于内而应于外者也由此言之本朝号
令岂可蹉跌门隙一开则邪人动心利竞暂启则仁义
卷一百八十六 第 6a 页 WYG1404-0259a.png
通塞刑罚不能复禁化道以之寖坏此天下之纪纲当
今之急务陛下宜开石室陈图书招会群儒引问得失
指摘变象以求天意其言有中理即时施行显拔其人
以表能者则圣听日有所闻忠臣尽其所知又宜罢退
宦官去其权重裁制常侍二人方直有德者省事左右
小黄门五人才智闲雅者给事殿中如此则论者厌塞
升平可致也臣所以敢陈愚瞽冒昧自闻者倘或皇天
欲令微臣觉悟陛下陛下宜熟察臣言怜赦臣死
卷一百八十六 第 6b 页 WYG1404-0259b.png
  贤良策对(晋郤诜/)
 诏曰盖太上以德抚时易简无文至于三代礼乐大
 备制度弥繁文质之变其理何由虞夏之际圣明继
 踵而损益不同周道既衰仲尼犹曰从周因革之宜
 又何殊也圣王既没遗制犹存霸者迭兴而辅翼之
 王道之缺其无补乎何陵迟之不反也岂霸德之浅
 与期运不可致与且夷吾之智而功止于霸何哉夫
 昔人之为政革乱亡之弊建不刋之统移风易俗刑
卷一百八十六 第 7a 页 WYG1404-0259c.png
 措不用岂非化之盛与何修而向兹朕获承祖宗之
 休烈于兹七载而人未服训政道罔述以古况今何
 不相逮之远也虽明之弗及犹思与群贤虑之将何
 以辨所闻之疑昧获至论于谠言乎加自顷夷狄内
 侵灾害屡作边氓流离征夫苦役岂政刑之谬将有
 司非其任欤各悉乃心究而论之上明古制下切当
 今朕之失德所宜振补其正议无隐将敬听之
对曰伏惟陛下以圣德君临犹垂意于博采故招贤正
卷一百八十六 第 7b 页 WYG1404-0259d.png
之士而臣等薄陋不足以降大问也是以窃有自疑之
心虽致身于阙庭亦僶俛矣伏读圣策乃知下问之旨
笃焉臣闻上古推贤让位教同德一故易简而人化三
代世及季末相承故文繁而后整虞夏之相因而损益
不同非帝王之道异救弊之路殊也周当二代之流承
凋伪之极尽礼乐之致穷制度之理其文详备仲尼因
时宜而曰从周非殊论也臣闻圣王之化先礼乐五霸
之兴勤政刑礼乐之化深政刑之用浅勤之则可以小
卷一百八十六 第 8a 页 WYG1404-0260a.png
安堕之则遂陵迟所由之路未近故所补之功不侔也
而齐桓失之葵丘夷吾沦于小器功止于霸不亦宜乎
策曰建不刋之统移风易俗使天下洽和何修而向兹
臣以为莫大于择人而官之也今之典刑匪无一统宰
牧之才优劣异绩或以之兴或以之替此盖人能弘政
非政弘人也舍人务政虽勤何益臣窃观乎古今而考
其美恶古人相与求贤今人相与求爵古之官人君责
之于上臣举之于下得其人有赏失其人有罚安得不
卷一百八十六 第 8b 页 WYG1404-0260b.png
求贤乎今之官者父兄营之亲戚助之有人事则通无
人事则塞安得不求爵乎贤苟求达达在修道穷在失
义故静以待之也爵苟可求得在进取失在后时故动
以要之也动则争竞争竞则朋党朋党则诬誷诬调则
臧否失实真伪相冒主听用惑奸之所会也静则贞固
贞固则正直正直则信让信让则推贤推贤不伐相下
无餍主听用察德之所趣也故能使之静虽曰高枕而
人自正不能禁动虽复夙夜俗不一也且人无愚智咸
卷一百八十六 第 9a 页 WYG1404-0260c.png
慕名官莫不饰正于外藏邪于内故邪正之人难得而
知也任得其正则众正益至若得其邪则众邪亦集物
繁其类谁能(阙/)之故亡国失世者未尝不为众邪所积
也方其初作必始于微微而不绝其终乃著天地不能
顿为寒暑人主亦不能顿为隆替故寒暑渐于春秋隆
替起于得失当今之世宦者无关梁邪门启矣朝廷不
责贤正路塞矣得失之源何以甚此所谓责贤使之相
举也所谓关梁使之相保也贤不举则有咎保不信则
卷一百八十六 第 9b 页 WYG1404-0260d.png
有罚故古者诸侯必贡士不贡者削贡而不适亦削夫
士者难知也不适者薄过也不得不责彊其所不知也
罚其所不适深其薄过非恕也且天子于诸侯有不纯
臣之义斯责之矣施刑之道宁纵不滥之矣今皆反是
何也夫贤者天地之纪品物之宗其急之矣故宁滥以
得之无纵以失之也今则不然世之悠悠者各自取辨
耳故其材行并不可必于公则政事纷乱于私则污秽
狼籍自顷长吏特多此累有亡命而被购悬者矣有縳
卷一百八十六 第 10a 页 WYG1404-0261a.png
束而绞戮者矣贪鄙窃位不知谁升之者兽兕出槛不
知谁可咎者网漏吞舟何以过此人之于利如蹈水火
焉前人虽败后人复起如彼此无已谁止之者风流日
竞谁忧之者虽今圣思劳于夙夜所使为政恒得此属
欲圣世化美俗平亦俟河之清耳若欲善之宜创举贤
之典峻关梁之防其制既立则人慎其举而不苟则贤
者可知知贤而试则官得其人矣官得其人则事得其
序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人用
卷一百八十六 第 10b 页 WYG1404-0261b.png
资给和乐兴焉是故寡过而远刑知耻以近礼此所以
建不刋之统移风易俗刑措而不用也策曰自顷夷狄
内侵灾眚屡降将所任非其人乎何由而致此臣闻蛮
夷猾夏则皋陶作士此欲善其末则先其本也夫任贤
则政惠使能则刑恕政惠则下仰其施刑恕则人怀其
勇施以殖其财勇以结其心故人居则资赡而知方动
则亲上而志勇苟思其利而除其害以生道利之者虽
死不贰以逸道劳之者虽勤不怨故其命可授其力可
卷一百八十六 第 11a 页 WYG1404-0261c.png
竭以战则尅以攻则拔是以善者慕德而安服恶者畏
惧而削迹止戈而武义实在文唯任贤然后无患耳若
夫水旱之灾自然理也故古者三十年耕必有十年之
储尧汤遭之而人不困有备故也自顷风雨虽颇不时
考之万国或境土相接而丰约不同故顷亩相连而成
败异流故非天之必害于人人实不能均其劳苦失之
于人而求之于天则有司惰职而不劝百姓怠业而咎
时非所以定人志致丰年也宜勤人事而已臣诚愚鄙
卷一百八十六 第 11b 页 WYG1404-0261d.png
不足以奉对圣朝犹进之于廷者将使取诸其怀而献
之乎臣惧不足也若收不知言以致知言臣则可矣是
以辞鄙不隐也
 
 
 
 
 文章辨体汇选卷一百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