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a 页 WYG1403-068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一百五十二
明 贺复徵 编
奏议四
祖宗配侑议(宋宋祁/)
臣等闻王者建庙祏之严合昭穆之缀祖一而已始受
命也宗无豫数待有德也由宗而下等胄之疏戚以为
迭毁之制使后嗣虽有显扬褒大犹不得与祖宗并列
文章辨体汇选卷一百五十二
明 贺复徵 编
奏议四
祖宗配侑议(宋宋祁/)
臣等闻王者建庙祏之严合昭穆之缀祖一而已始受
命也宗无豫数待有德也由宗而下等胄之疏戚以为
迭毁之制使后嗣虽有显扬褒大犹不得与祖宗并列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b 页 WYG1403-0682b.png
所以一统乎尊尊古之道也皇帝陛下躬孝治发德音
承惟三后之盛烈际天接地而推奉之礼有所未称明
发悼惧图惟厥衷使攸司得稽旧章开群议摅懿铄阐
孙谋将以吻合灵心垂荣无极非臣等孤陋所能及已
窃以太祖皇帝诞受宝命付畀四海铺敦燮伐潜黜不
端夷泽潞之畔兼淮海之昧东焚吴舆右因蜀垒湘楚
闽禺请吏入朝当此之时天下之人去大残蒙更生十
年长世丕阐洪业太宗皇帝敦受具玺席运下武龚天
承惟三后之盛烈际天接地而推奉之礼有所未称明
发悼惧图惟厥衷使攸司得稽旧章开群议摅懿铄阐
孙谋将以吻合灵心垂荣无极非臣等孤陋所能及已
窃以太祖皇帝诞受宝命付畀四海铺敦燮伐潜黜不
端夷泽潞之畔兼淮海之昧东焚吴舆右因蜀垒湘楚
闽禺请吏入朝当此之时天下之人去大残蒙更生十
年长世丕阐洪业太宗皇帝敦受具玺席运下武龚天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a 页 WYG1403-0683a.png
之讨底定太原由是慎九刑之辟艺四方之贡信赏类
能重食劝分官无烦苛人无恫怨又引缙绅诸儒讲道
兴学炳然右文与三代同风真宗皇帝乾粹日昭执竞
维烈重威抚和休宁北方顺斗布度先天作圣遂考夏
谚乱虞巡秘牒岱宗育榖冀壤翕受瑞福普浸黎元肖
翘跂行罔有不宁百度已备眷授明辟洪惟一祖二宗
之烈历选坟诰未有高焉者也昔成汤为商之祖太甲
太戊武丁实号三宗后稷为周之祖文王武王庸建二
能重食劝分官无烦苛人无恫怨又引缙绅诸儒讲道
兴学炳然右文与三代同风真宗皇帝乾粹日昭执竞
维烈重威抚和休宁北方顺斗布度先天作圣遂考夏
谚乱虞巡秘牒岱宗育榖冀壤翕受瑞福普浸黎元肖
翘跂行罔有不宁百度已备眷授明辟洪惟一祖二宗
之烈历选坟诰未有高焉者也昔成汤为商之祖太甲
太戊武丁实号三宗后稷为周之祖文王武王庸建二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b 页 WYG1403-0683b.png
祧高帝为汉之祖孝文孝武特崇两庙皆子孙世世奉
承不辍我皇伯祖经纶草昧遂有天下功宜为帝者之
祖皇祖勤劳制作皇考财成治定德宜为帝者之宗三
庙并万世不迁宣布天下以示后世臣等请如圣诏至
于升侑上帝裒对先谟本之周道克厌典礼昔太宗亲
郊奉宣祖太祖配焉真宗肇祀奉太祖太宗配焉自尔
有司不敢轻议今二宗同跻不祧之位则礼无异等伏
请自今以往太祖为定配二宗为迭配称情适事理实
承不辍我皇伯祖经纶草昧遂有天下功宜为帝者之
祖皇祖勤劳制作皇考财成治定德宜为帝者之宗三
庙并万世不迁宣布天下以示后世臣等请如圣诏至
于升侑上帝裒对先谟本之周道克厌典礼昔太宗亲
郊奉宣祖太祖配焉真宗肇祀奉太祖太宗配焉自尔
有司不敢轻议今二宗同跻不祧之位则礼无异等伏
请自今以往太祖为定配二宗为迭配称情适事理实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a 页 WYG1403-0683c.png
无嫌其将来皇帝亲祠伏请以三圣偕侑上显对越之
盛次申遹追之感圣人之能事群臣之大愿此后迭配
还如前议昔唐高宗之上封也太武皇帝文皇帝配昊
天明皇之封也以高祖配天太宗配地开元之著礼也
高祖配方丘太宗配神州此二宗迭配之前比垂拱开
元之间高祖太宗高宗同配昊天真宗登介丘降社首
并以太祖太宗崇配天地此三圣皆侑之明准其岁时
常祀则至日圆丘仲夏皇地祗配以太祖孟春祈榖夏
盛次申遹追之感圣人之能事群臣之大愿此后迭配
还如前议昔唐高宗之上封也太武皇帝文皇帝配昊
天明皇之封也以高祖配天太宗配地开元之著礼也
高祖配方丘太宗配神州此二宗迭配之前比垂拱开
元之间高祖太宗高宗同配昊天真宗登介丘降社首
并以太祖太宗崇配天地此三圣皆侑之明准其岁时
常祀则至日圆丘仲夏皇地祗配以太祖孟春祈榖夏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b 页 WYG1403-0683d.png
雩祀冬祭神州配以太宗孟春感帝配以宣祖季秋大
飨配以真宗伏请皆如礼便陛下重宗祧之事鉴照前
载抑畏虔巩让而不专故令臣等得申愚管谨用敷罄
惟圣心裁鉴谨具议状奏闻
世守边郡议(吕大钧/)
中国之大戒无急于边防自秦汉以来禦戎之策是非
未能相远窃尝求三代之法宜于今日而推行之乃知
圣人封建之深意不独尚德专治吾民而已其禦边之
飨配以真宗伏请皆如礼便陛下重宗祧之事鉴照前
载抑畏虔巩让而不专故令臣等得申愚管谨用敷罄
惟圣心裁鉴谨具议状奏闻
世守边郡议(吕大钧/)
中国之大戒无急于边防自秦汉以来禦戎之策是非
未能相远窃尝求三代之法宜于今日而推行之乃知
圣人封建之深意不独尚德专治吾民而已其禦边之
卷一百五十二 第 4a 页 WYG1403-0684a.png
要微妙深远固在术内殆非众人之智所可及已盖天
下之势不得不一亦不得不分分而不一则上无以制
命而为下者肆一而不分则下无以陈力而为上者劳
故古者分天下为列国统万国于一王使礼乐征伐一
出于天子教治禁令一委之诸侯则是天子持威福之
柄优游于内以专察国君之善恶诸侯任过功之责勤
劳于外以同体王室之休戚如是则四方之警急何以
动天子之视听哉彼不任吾患者吾得执而戮之孰敢
下之势不得不一亦不得不分分而不一则上无以制
命而为下者肆一而不分则下无以陈力而为上者劳
故古者分天下为列国统万国于一王使礼乐征伐一
出于天子教治禁令一委之诸侯则是天子持威福之
柄优游于内以专察国君之善恶诸侯任过功之责勤
劳于外以同体王室之休戚如是则四方之警急何以
动天子之视听哉彼不任吾患者吾得执而戮之孰敢
卷一百五十二 第 4b 页 WYG1403-0684b.png
违矣吾所以待蕃国者特招携以礼怀远以德而已在商
之时古公以皮币犬马珠玉事獯鬻而商王不知在周
之时晋国拜戎不暇而周室不与然则三代禦边之略
盖可知已臣窃谓分剖天下以为列国则未敢轻议如
使边郡略法古意慎选仁勇之士使得世守郡事兵民
措置悉以委之租调出入一切不问惟财用不足者附
以次边支郡以供其乏其治以安静不扰敌人感服者
为上富彊自守彼不能犯者次之战胜攻取无所退屈
之时古公以皮币犬马珠玉事獯鬻而商王不知在周
之时晋国拜戎不暇而周室不与然则三代禦边之略
盖可知已臣窃谓分剖天下以为列国则未敢轻议如
使边郡略法古意慎选仁勇之士使得世守郡事兵民
措置悉以委之租调出入一切不问惟财用不足者附
以次边支郡以供其乏其治以安静不扰敌人感服者
为上富彊自守彼不能犯者次之战胜攻取无所退屈
卷一百五十二 第 5a 页 WYG1403-0684c.png
者又次之赏罚者增损其名位而巳甚者则升黜之不
使轻去其郡若此则安危利害不离其身势不得不尽
其力以从事尽心以防患所谓世守者亦不得纯如周
制父子相继必使选贤以自代毋问亲疏天子加察焉
然后可之遂使贰其郡事以终举者之身然后命之没
则禄其子孙以祀之若有功德则郡人世世祀之仍爵
其子孙庶几亦可以为备边之一术也
濮安懿王典礼议(司马光/)
使轻去其郡若此则安危利害不离其身势不得不尽
其力以从事尽心以防患所谓世守者亦不得纯如周
制父子相继必使选贤以自代毋问亲疏天子加察焉
然后可之遂使贰其郡事以终举者之身然后命之没
则禄其子孙以祀之若有功德则郡人世世祀之仍爵
其子孙庶几亦可以为备边之一术也
濮安懿王典礼议(司马光/)
卷一百五十二 第 5b 页 WYG1403-0684d.png
臣等谨按仪礼丧服为人后者传曰何以三年也受重
者必以尊服服之为所后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
弟之子若子子子者皆如亲子也人为人后者为其父
母传曰何以期也不贰斩也特重于大宗降其小宗也
又为人后者为之子不敢复顾私亲圣人制礼尊无二
上若恭爱之心分施于彼则不得专一于此故也是以
秦汉以来帝王有自旁支入承大统者或推尊父母以
为帝后皆见非当时取议后世臣等不敢引以为圣朝
者必以尊服服之为所后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
弟之子若子子子者皆如亲子也人为人后者为其父
母传曰何以期也不贰斩也特重于大宗降其小宗也
又为人后者为之子不敢复顾私亲圣人制礼尊无二
上若恭爱之心分施于彼则不得专一于此故也是以
秦汉以来帝王有自旁支入承大统者或推尊父母以
为帝后皆见非当时取议后世臣等不敢引以为圣朝
卷一百五十二 第 6a 页 WYG1403-0685a.png
法况前代入继者多宫车晏驾之后援立之策或出母
后或出臣下非如仁宗皇帝年龄未衰深惟宗庙之重
祇承天地之意于宗室众多之中简拔圣明授以大业
亲为先帝之子然后继体承祧永有天下濮安懿王虽
于陛下有天性之亲顾复之恩然陛下所以负扆端冕
富有四海子子孙孙万世相承者皆先帝之德也臣等
愚贱不达古今切以为今日所崇奉濮安懿王典礼一
准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高官大国极其尊荣谯国
后或出臣下非如仁宗皇帝年龄未衰深惟宗庙之重
祇承天地之意于宗室众多之中简拔圣明授以大业
亲为先帝之子然后继体承祧永有天下濮安懿王虽
于陛下有天性之亲顾复之恩然陛下所以负扆端冕
富有四海子子孙孙万世相承者皆先帝之德也臣等
愚贱不达古今切以为今日所崇奉濮安懿王典礼一
准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高官大国极其尊荣谯国
卷一百五十二 第 6b 页 WYG1403-0685b.png
太夫人襄国太夫人仙游县君亦改封大国太夫人考
之古今实为宜称
选举议(刘攽/)
臣准御史台告报进诏书天下学校贡举之法传访臣
等令得详议者臣愚以谓人主之举事与人臣之献议
不同人臣之议者盛言古事以为高侈言已忠以为博
迂远而不切事情汗漫而不济世务虽已自知其无益
于治矣而犹为之何也其言之有理其持之有故其名
之古今实为宜称
选举议(刘攽/)
臣准御史台告报进诏书天下学校贡举之法传访臣
等令得详议者臣愚以谓人主之举事与人臣之献议
不同人臣之议者盛言古事以为高侈言已忠以为博
迂远而不切事情汗漫而不济世务虽已自知其无益
于治矣而犹为之何也其言之有理其持之有故其名
卷一百五十二 第 7a 页 WYG1403-0685c.png
之所存足以夸众眩俗故敢为而不疑耳人主之举事
则不然度时之所宜因俗之所安不以虚名而弃实效
不慕远业而捐近功使令出而下必信事举而俗必定
故与其出令不当而急改之不若谋事于始而慎虑也
今陛下患选举之法不明教育之方未善此必有以前
古久远之事感动上听者不可不察也本朝承百王之
末创起律令虽未及三代其随时因俗从宜应变增损
不常亦自一朝之制而选举之法行之百有馀岁累朝
则不然度时之所宜因俗之所安不以虚名而弃实效
不慕远业而捐近功使令出而下必信事举而俗必定
故与其出令不当而急改之不若谋事于始而慎虑也
今陛下患选举之法不明教育之方未善此必有以前
古久远之事感动上听者不可不察也本朝承百王之
末创起律令虽未及三代其随时因俗从宜应变增损
不常亦自一朝之制而选举之法行之百有馀岁累朝
卷一百五十二 第 7b 页 WYG1403-0685d.png
将相名卿及今之所谓贤材与共天下之议论者皆非
以他涂进者也而诬以为未尝得人臣窃以为过矣且
臣论之今时选举之患不在创法之未善而在有司之
弗良不患试言之非要而患听者之不察何以言之今
国家有贤良异材之人则使公卿荐举求文学经术之
士则使郡县推择此虽三代取士何以过此帝典之言
曰敷纳以言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然则未知人
莫如听言故国家试士以文词亦二帝敷纳之比也试
以他涂进者也而诬以为未尝得人臣窃以为过矣且
臣论之今时选举之患不在创法之未善而在有司之
弗良不患试言之非要而患听者之不察何以言之今
国家有贤良异材之人则使公卿荐举求文学经术之
士则使郡县推择此虽三代取士何以过此帝典之言
曰敷纳以言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然则未知人
莫如听言故国家试士以文词亦二帝敷纳之比也试
卷一百五十二 第 8a 页 WYG1403-0686a.png
使有司兼仲山将明之才怀孟子知言之术精听慎择
则贤不肖岂不较然由是观之取士之法本未尝失而
有司之听或不能尽今以有司之不能听尽而变法法
虽亟变而不择人付之虽法如三代犹将终无益也议
者或谓文词之为薄陋不足以待天下之士臣愚以为
今进士之初任者不过得为吏部选人国家待门荫恩
泽者亦为选人流外小吏亦为选人选人如此之卑也
而天下之士以文词应此选岂不固有馀裕哉朝廷设
则贤不肖岂不较然由是观之取士之法本未尝失而
有司之听或不能尽今以有司之不能听尽而变法法
虽亟变而不择人付之虽法如三代犹将终无益也议
者或谓文词之为薄陋不足以待天下之士臣愚以为
今进士之初任者不过得为吏部选人国家待门荫恩
泽者亦为选人流外小吏亦为选人选人如此之卑也
而天下之士以文词应此选岂不固有馀裕哉朝廷设
卷一百五十二 第 8b 页 WYG1403-0686b.png
置何等爵禄而更艰难其选乎且进士成名者国家亦
何尝便以为才杰而任用之或以文章显或以法律用
或以善政事称或以治财赋进皆待其来日成效而后
有取则夫取士之始亦何用靳靳遴惜若不得已哉且
朝廷更选举之法将以想望高才豪杰之士也今天下
之士至于礼部者岁不下二千人朝廷岂能以玉帛之
聘弓旌之招而遍得此乎必亦使之投牒自进耳士之
投牒自进必非豪杰之士伊尹管仲之俦虽其科试而
何尝便以为才杰而任用之或以文章显或以法律用
或以善政事称或以治财赋进皆待其来日成效而后
有取则夫取士之始亦何用靳靳遴惜若不得已哉且
朝廷更选举之法将以想望高才豪杰之士也今天下
之士至于礼部者岁不下二千人朝廷岂能以玉帛之
聘弓旌之招而遍得此乎必亦使之投牒自进耳士之
投牒自进必非豪杰之士伊尹管仲之俦虽其科试而
卷一百五十二 第 9a 页 WYG1403-0686c.png
取之徒小异其名目然其得士未有以异于前也更恐
好利衒鬻之人崇虚名以乱真则取士之失又甚于往
日矣议者又谓不如一用乡举里选者此又知其一未
知其二也夫二汉之用乡举里选所以得人者其时郡
县之吏自廷掾诸曹卒史驭吏亭长游徼皆贤士为之
故其临财不苟则知其廉值事能断则知其智文武才
略莫不毕效故其誉之有实举之不难自流品分别郡
县吏卒卒弃绝为贱不齿于缙绅贤士不复从此役士
好利衒鬻之人崇虚名以乱真则取士之失又甚于往
日矣议者又谓不如一用乡举里选者此又知其一未
知其二也夫二汉之用乡举里选所以得人者其时郡
县之吏自廷掾诸曹卒史驭吏亭长游徼皆贤士为之
故其临财不苟则知其廉值事能断则知其智文武才
略莫不毕效故其誉之有实举之不难自流品分别郡
县吏卒卒弃绝为贱不齿于缙绅贤士不复从此役士
卷一百五十二 第 9b 页 WYG1403-0686d.png
之居乡里者何由察知苟凭虚名以进人后有不称将
复相与蔽护其短而谓之材终亦不得真贤寔廉矣是
乡举里选又不可尽用也凡此数端皆臣所以深疑者
也不知臣之愚陋至此耶抑亦千虑将有一得也然愚
者之智专则难移故臣愿朝廷且毋庸轻变选举之法
不如因旧法而慎选有司之为愈也虽然尚有一说今
有人于此明辨足以判狱讼智略足以治财赋而文词
不足以自发经艺不至于浃洽则将捐弃终身无仕进
复相与蔽护其短而谓之材终亦不得真贤寔廉矣是
乡举里选又不可尽用也凡此数端皆臣所以深疑者
也不知臣之愚陋至此耶抑亦千虑将有一得也然愚
者之智专则难移故臣愿朝廷且毋庸轻变选举之法
不如因旧法而慎选有司之为愈也虽然尚有一说今
有人于此明辨足以判狱讼智略足以治财赋而文词
不足以自发经艺不至于浃洽则将捐弃终身无仕进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0a 页 WYG1403-0687a.png
之望其材岂不可惜哉臣愿陛下为设从政科使公卿
及监司举如此人以充选必有举者三人乃召而用之
且毋以为真试之三年才任其事然后命之以官即不
可使复还为民而坐其举者如此则天下之材士殆无
遗逸矣臣闻教育之法所以治性也性修则智明智明
则应物不惑不惑则盛德之士也自两汉以来学者未
尝不以利禄为心夫可诱以利禄而勉强为善则德性
离矣是故造士不及三代者由此也今陛下建学校为
及监司举如此人以充选必有举者三人乃召而用之
且毋以为真试之三年才任其事然后命之以官即不
可使复还为民而坐其举者如此则天下之材士殆无
遗逸矣臣闻教育之法所以治性也性修则智明智明
则应物不惑不惑则盛德之士也自两汉以来学者未
尝不以利禄为心夫可诱以利禄而勉强为善则德性
离矣是故造士不及三代者由此也今陛下建学校为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0b 页 WYG1403-0687b.png
置明师而诲道之毋问其所学毋限其所能则贤材莫
不养育矣若恶文章之敝而以经艺劝之学者之志不
过为干禄利也则文章之士变而为经艺虽曰不同其
离于德性也均矣天之生材有昏有明智明才大者非
小智小识之能掩也及其浅晦下材虽日挞之亦终不
能以致高大士修之于家足以成材又何待学官程课
督趣之哉臣愚不足以知远略惟陛下裁幸
庙议(韩维/)
不养育矣若恶文章之敝而以经艺劝之学者之志不
过为干禄利也则文章之士变而为经艺虽曰不同其
离于德性也均矣天之生材有昏有明智明才大者非
小智小识之能掩也及其浅晦下材虽日挞之亦终不
能以致高大士修之于家足以成材又何待学官程课
督趣之哉臣愚不足以知远略惟陛下裁幸
庙议(韩维/)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1a 页 WYG1403-0687c.png
伏以亲亲之序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
亲毕圣人制事存送终之礼皆以此为限是众人之所
同也若其不与众人同者则又因事之宜断之以义而
为之节文也昔先王既有天下迹其基业之所由起奉
以为太祖所以推功美重本始也盖王者之祖有系天
下者矣诸侯之祖有系一国者矣大夫士之祖系其宗
而止矣亦其理势然也荀卿曰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
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贵始德之本也盖有天
亲毕圣人制事存送终之礼皆以此为限是众人之所
同也若其不与众人同者则又因事之宜断之以义而
为之节文也昔先王既有天下迹其基业之所由起奉
以为太祖所以推功美重本始也盖王者之祖有系天
下者矣诸侯之祖有系一国者矣大夫士之祖系其宗
而止矣亦其理势然也荀卿曰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
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贵始德之本也盖有天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1b 页 WYG1403-0687d.png
下之始若后稷有一国之始若周公大夫士之始若三
桓所以贵者配天也不祧也有常宗也此其所以别也
今直以契稷为本统之祖则是下同大夫士之礼非荀
卿之所谓别也或曰汤文武之去契稷皆十有馀世其
间子孙衰微奔窜者非一汤文武之有天下契稷何与
哉曰南宫适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曰君子哉若
人禹之有天下则然矣稷诸侯也而曰有天下何哉岂
非积累功德至文王而兴乎孟子曰王不待大汤以七
桓所以贵者配天也不祧也有常宗也此其所以别也
今直以契稷为本统之祖则是下同大夫士之礼非荀
卿之所谓别也或曰汤文武之去契稷皆十有馀世其
间子孙衰微奔窜者非一汤文武之有天下契稷何与
哉曰南宫适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曰君子哉若
人禹之有天下则然矣稷诸侯也而曰有天下何哉岂
非积累功德至文王而兴乎孟子曰王不待大汤以七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2a 页 WYG1403-0688a.png
十里文王以百里然则小国亦王之所待也所谓七十
里百里者非契稷所受以遗其子孙之国乎由是言之
商周之所以兴契稷不为无所与也则正考父作颂追
道契汤高宗商所以兴子夏序诗称文武之功起于后
稷岂虚语也哉国语亦曰契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后稷
勤周十有五世而兴榖梁曰始封必为祖南宫适孟轲
卜子夏左丘明谷梁赤生于周代其所言皆亲闻而见
之者其学问又俱出于孔子宜若可信则尊始祖以其
里百里者非契稷所受以遗其子孙之国乎由是言之
商周之所以兴契稷不为无所与也则正考父作颂追
道契汤高宗商所以兴子夏序诗称文武之功起于后
稷岂虚语也哉国语亦曰契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后稷
勤周十有五世而兴榖梁曰始封必为祖南宫适孟轲
卜子夏左丘明谷梁赤生于周代其所言皆亲闻而见
之者其学问又俱出于孔子宜若可信则尊始祖以其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2b 页 WYG1403-0688b.png
功之所起秦汉诸儒亦有所受之也后世有天下者皆
特起无所因故遂为太祖所从来久矣伏惟太祖皇帝
孝友仁圣睿智神武兵不血刃坐清大乱子孙遵业万
世蒙泽功德卓然为宋太祖无少议者僖祖虽于太祖
高祖也然仰迹功业未见其有所因上寻世系又不知
所以始若以所事契稷奉之窃恐于古无考而于今亦
有所未安也臣以为均之论议未有以相夺仍旧便若
夫藏主合食则历代尝议之矣然今之庙室与古殊制
特起无所因故遂为太祖所从来久矣伏惟太祖皇帝
孝友仁圣睿智神武兵不血刃坐清大乱子孙遵业万
世蒙泽功德卓然为宋太祖无少议者僖祖虽于太祖
高祖也然仰迹功业未见其有所因上寻世系又不知
所以始若以所事契稷奉之窃恐于古无考而于今亦
有所未安也臣以为均之论议未有以相夺仍旧便若
夫藏主合食则历代尝议之矣然今之庙室与古殊制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3a 页 WYG1403-0688c.png
古者每庙异宫今所以奉祖宗者皆在一堂之上西夹
室犹处顺祖之主考之尊卑之次似亦无嫌至于禘祫
自是序昭穆之祭僖祖东向礼无不顺所谓子虽齐圣
不先父食者也孔子曰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如臣绛
等议非臣所知臣所以阙而不敢同也
南北郊议(陈襄/)
臣谨按周礼大司乐以圆钟为宫冬日至于地上之圆
丘奏之六变以祀天神以函钟为宫夏日至于泽中之
室犹处顺祖之主考之尊卑之次似亦无嫌至于禘祫
自是序昭穆之祭僖祖东向礼无不顺所谓子虽齐圣
不先父食者也孔子曰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如臣绛
等议非臣所知臣所以阙而不敢同也
南北郊议(陈襄/)
臣谨按周礼大司乐以圆钟为宫冬日至于地上之圆
丘奏之六变以祀天神以函钟为宫夏日至于泽中之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3b 页 WYG1403-0688d.png
方丘奏之八变以祭地示夫祀必以冬日至者以其阳
气来复于上天之始也故宫用夹钟于震之宫以其帝
出乎震也而谓之圆钟者取其形以象天也三一之变
合阳奇之数也祭必以夏日至者以其阴气潜萌于下
地之始也故宫用林钟于坤之宫以其万物致养于坤
也而谓之函钟者取其容以象地也四二之变合阴偶
之数也又大宗伯以禋祀实柴槱燎祀其在天者而以
苍璧礼之以血祭狸沈副辜祭其在地者而以黄琮礼
气来复于上天之始也故宫用夹钟于震之宫以其帝
出乎震也而谓之圆钟者取其形以象天也三一之变
合阳奇之数也祭必以夏日至者以其阴气潜萌于下
地之始也故宫用林钟于坤之宫以其万物致养于坤
也而谓之函钟者取其容以象地也四二之变合阴偶
之数也又大宗伯以禋祀实柴槱燎祀其在天者而以
苍璧礼之以血祭狸沈副辜祭其在地者而以黄琮礼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4a 页 WYG1403-0689a.png
之皆所以顺其阴阳辨其时位效其形色而以气类求
之此二礼之不得不异也故求诸天而天神降求诸地
而地示出得以通精诚而逆福釐以生烝民以阜万物
此百王不易之礼也去周既远先王之法不行汉元始
中奸臣妄议不原经意附会周官大合乐之说谓当合
祭平帝从而原之也天地共犊礼之失自此始矣由汉
历唐千有馀年之间而以五月亲祠北郊者惟四帝而
已如魏文帝之大和周武帝之建德隋高祖之开皇唐
之此二礼之不得不异也故求诸天而天神降求诸地
而地示出得以通精诚而逆福釐以生烝民以阜万物
此百王不易之礼也去周既远先王之法不行汉元始
中奸臣妄议不原经意附会周官大合乐之说谓当合
祭平帝从而原之也天地共犊礼之失自此始矣由汉
历唐千有馀年之间而以五月亲祠北郊者惟四帝而
已如魏文帝之大和周武帝之建德隋高祖之开皇唐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4b 页 WYG1403-0689b.png
睿宗之先天皆希阔一时之举也然而随得随失卒无
所定垂之本朝未遑釐正恭惟皇帝恢五圣之述作举
百王之废坠典章法度固已比隆先王之时矣岂袭后
世一切之礼乎是以臣亲奉德音俾正讹舛讹舛之礼
首宜正其大者大者不正而末节虽正无益也况天地
岁祀今亦不废顾惟有司摄事而已诚未足以上尽圣
诚恭事之意也臣以谓既罢合祭则南北自当别祀伏
请陛下每遇亲祀之岁先以夏日至祭地示于方丘然
所定垂之本朝未遑釐正恭惟皇帝恢五圣之述作举
百王之废坠典章法度固已比隆先王之时矣岂袭后
世一切之礼乎是以臣亲奉德音俾正讹舛讹舛之礼
首宜正其大者大者不正而末节虽正无益也况天地
岁祀今亦不废顾惟有司摄事而已诚未足以上尽圣
诚恭事之意也臣以谓既罢合祭则南北自当别祀伏
请陛下每遇亲祀之岁先以夏日至祭地示于方丘然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5a 页 WYG1403-0689c.png
后以冬日至祀昊天于圆丘此所谓大者正也然议者
或谓先王之礼其废也久不可复行古者齐居近仪卫
省用度约赐予寡故虽一岁遍祀而国不费人不劳今
也齐居远仪卫繁用度侈赐予多故虽三岁一郊而犹
或惮之况一岁两祀乎必不获已则三年而迭祭或如
后汉以正月上丁祀南郊礼毕次北郊或如南郊以正
月上辛祠昊天次辛瘗后土不亦可乎臣窃谓不然记
曰祭不欲疏疏则怠夫三年迭祭则是昊天大神六年
或谓先王之礼其废也久不可复行古者齐居近仪卫
省用度约赐予寡故虽一岁遍祀而国不费人不劳今
也齐居远仪卫繁用度侈赐予多故虽三岁一郊而犹
或惮之况一岁两祀乎必不获已则三年而迭祭或如
后汉以正月上丁祀南郊礼毕次北郊或如南郊以正
月上辛祠昊天次辛瘗后土不亦可乎臣窃谓不然记
曰祭不欲疏疏则怠夫三年迭祭则是昊天大神六年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5b 页 WYG1403-0689d.png
始一亲祀得无已怠乎记曰大事必顺天时二至之郊
周公之制也舍是而从后王之失礼可谓法欤彼议者
徒知苟简之便而不睹尊奉之严也伏惟陛下鉴先王
已行之明效举旷世不讲之大仪约诸司之仪卫损大
农无名之费使臣得以讲求故事参究礼经取太常仪
注之文以正其讹谬稽大驾卤簿之式以裁其繁冗惟
以至恭之意对越大祇以迎至和以格纯嘏庶成一代
之典以示万世
周公之制也舍是而从后王之失礼可谓法欤彼议者
徒知苟简之便而不睹尊奉之严也伏惟陛下鉴先王
已行之明效举旷世不讲之大仪约诸司之仪卫损大
农无名之费使臣得以讲求故事参究礼经取太常仪
注之文以正其讹谬稽大驾卤簿之式以裁其繁冗惟
以至恭之意对越大祇以迎至和以格纯嘏庶成一代
之典以示万世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6a 页 WYG1403-0690a.png
薛瑄从祀议(明霍韬/)
臣谨按历代从祀孔庭之儒若孔门七十二贤则亲炙
圣化者也汉儒则蒐辑圣经者也唐儒则疏注圣经者
也宋儒则阐明圣经者也再按汉若董仲舒唐若韩愈
宋若程颢欧阳修于孔子之道或神会自得或深造笃
诣行足以法言足以训非区区于训诂者也薛瑄生当
圣贤道学大明之时实能诵法孔子虽不如七十二子
亲炙孔门原其精神心术无顷刻不师孔子之教虽不
臣谨按历代从祀孔庭之儒若孔门七十二贤则亲炙
圣化者也汉儒则蒐辑圣经者也唐儒则疏注圣经者
也宋儒则阐明圣经者也再按汉若董仲舒唐若韩愈
宋若程颢欧阳修于孔子之道或神会自得或深造笃
诣行足以法言足以训非区区于训诂者也薛瑄生当
圣贤道学大明之时实能诵法孔子虽不如七十二子
亲炙孔门原其精神心术无顷刻不师孔子之教虽不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6b 页 WYG1403-0690b.png
必如汉儒蒐辑遗经实自童丱至没齿无顷刻忘圣经
之言虽不如唐儒宋儒疏注阐明遗经观其读书录平
易亲切非身心体验不能及臣谓薛瑄造诣不及董仲
舒而笃实似之颖悟弗及韩愈欧阳修而笃行过之粹
精渊微弗及程颢而浑厚似之出处不改其操祸患不
易其节贫贱不移其介身为世师言为世训动为世式
晦而弥彰抑而弥光非真诚积累之素不能也故曰我
圣朝从祀之儒惟薛瑄无愧自瑄而下或笃行高蹈而
之言虽不如唐儒宋儒疏注阐明遗经观其读书录平
易亲切非身心体验不能及臣谓薛瑄造诣不及董仲
舒而笃实似之颖悟弗及韩愈欧阳修而笃行过之粹
精渊微弗及程颢而浑厚似之出处不改其操祸患不
易其节贫贱不移其介身为世师言为世训动为世式
晦而弥彰抑而弥光非真诚积累之素不能也故曰我
圣朝从祀之儒惟薛瑄无愧自瑄而下或笃行高蹈而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7a 页 WYG1403-0690c.png
识度浅隘或高明超迈而淫于佛老阴翊邪说明叛圣
轨天资愈高陷溺愈深皆孔子中正之道未有闻故也
薛瑄于孔子之道虽未造其大实遵轨辙而不敢踰故
曰从祀孔庙薛瑄无愧臣愿敕下礼部再加详议于薛
瑄取其趋向纯正略其造诣未至举列从祀以端士习
正道大明圣化洋溢于风教甚非小补
礼部左侍郎薛瑄从祀奏议(唐顺之/)
窃惟陛下懋建皇极身作君师惠然留意理学之臣博
轨天资愈高陷溺愈深皆孔子中正之道未有闻故也
薛瑄于孔子之道虽未造其大实遵轨辙而不敢踰故
曰从祀孔庙薛瑄无愧臣愿敕下礼部再加详议于薛
瑄取其趋向纯正略其造诣未至举列从祀以端士习
正道大明圣化洋溢于风教甚非小补
礼部左侍郎薛瑄从祀奏议(唐顺之/)
窃惟陛下懋建皇极身作君师惠然留意理学之臣博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7b 页 WYG1403-0690d.png
采于庶官之论欲以定祀典而彰潜德甚盛心也夫瑄
之为人诸臣论之详矣臣可无说也臣请折衷之祀典
以答明诏可乎臣闻圣人之道有宗传有羽翼盖孔门
身通六艺者七十人其德行称者才四人而夫子独许
回庶几其三人又不与也一贯语之参赐而性与天道
赐又自以为不可得闻则其精微之际心授心受毫釐
不差者固亦难矣所谓宗传者也然文学政事言语亦
得与德行分科而居皆不失为圣人之一体至于门人
之为人诸臣论之详矣臣可无说也臣请折衷之祀典
以答明诏可乎臣闻圣人之道有宗传有羽翼盖孔门
身通六艺者七十人其德行称者才四人而夫子独许
回庶几其三人又不与也一贯语之参赐而性与天道
赐又自以为不可得闻则其精微之际心授心受毫釐
不差者固亦难矣所谓宗传者也然文学政事言语亦
得与德行分科而居皆不失为圣人之一体至于门人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8a 页 WYG1403-0691a.png
之辨之勇之艺圣人亦自让以为贤于我也且曰自吾
得某也而恶声不入于耳自吾得某也而门人加亲是
圣人与人之周也所谓羽翼者也此孔门人物之衡也
亦后世论孔门从祀者之衡也如使必其宗传而后可
以从于祀也则颜曾思孟而下及于濂洛四三钜儒而
足矣虽七十子亦有在所略者矣而况于经师之口传
与王韩辈之疵而未醇者乎然且群然而俎豆焉则羽
翼之故也故曰与其过而废之宁过而存之至如瑄者
得某也而恶声不入于耳自吾得某也而门人加亲是
圣人与人之周也所谓羽翼者也此孔门人物之衡也
亦后世论孔门从祀者之衡也如使必其宗传而后可
以从于祀也则颜曾思孟而下及于濂洛四三钜儒而
足矣虽七十子亦有在所略者矣而况于经师之口传
与王韩辈之疵而未醇者乎然且群然而俎豆焉则羽
翼之故也故曰与其过而废之宁过而存之至如瑄者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8b 页 WYG1403-0691b.png
以复性为究境以持敬凝静为工夫非圣人之道不以
志而学非濂洛关闽之说不以尊而信虽其于所谓精
微之际未知其何如也而历其平生其背于圣人者亦
少矣谓其为圣门之羽翼也复何疑乎此瑄之可附于
祀典者一也臣闻众心安定而成俗俗必有尚众志鼓
舞而成尚尚必有倡倡之者始之也祭之为言报也以
报本而反其始也我朝理学彬彬乎盛矣然自瑄以前
儒者犹汨乎辞章事功之习而未有能卓然于道德性
志而学非濂洛关闽之说不以尊而信虽其于所谓精
微之际未知其何如也而历其平生其背于圣人者亦
少矣谓其为圣门之羽翼也复何疑乎此瑄之可附于
祀典者一也臣闻众心安定而成俗俗必有尚众志鼓
舞而成尚尚必有倡倡之者始之也祭之为言报也以
报本而反其始也我朝理学彬彬乎盛矣然自瑄以前
儒者犹汨乎辞章事功之习而未有能卓然于道德性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9a 页 WYG1403-0691c.png
命之归者也而瑄实倡之矣自瑄以后其有如瑄者继
踵而出乎未可知也其有能直接孔氏之心传者出乎
未可知也而瑄实倡之矣是则瑄其我朝理学之一辟
也比之濂洛倡道于宋虽其所自得或有深浅而功则
并之此瑄之可附于祀典者二也臣闻之记曰凡释奠
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解之者曰国故云者若虞则
夔伯夷周则周公鲁则孔子也此三代各自释奠于其
代之人而国又各自释奠于其先师解之者曰若汉高
踵而出乎未可知也其有能直接孔氏之心传者出乎
未可知也而瑄实倡之矣是则瑄其我朝理学之一辟
也比之濂洛倡道于宋虽其所自得或有深浅而功则
并之此瑄之可附于祀典者二也臣闻之记曰凡释奠
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解之者曰国故云者若虞则
夔伯夷周则周公鲁则孔子也此三代各自释奠于其
代之人而国又各自释奠于其先师解之者曰若汉高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9b 页 WYG1403-0691d.png
堂生制氏毛公伏生也此汉代释奠于汉之人之證也
故夔伯夷周公孔子虽不能接世而生而高堂生制氏
毛公伏生固亦非旷世之所希有然而与于释奠者代
有其人则自建学以来皆然未有空一代而绝无其人
也明兴且二百年弦歌之化畅乎远近竖子皆知诵法
孔氏而璧宫之侧至今无一人得俎豆其间者非所以
鼓士气而彰圣朝棫朴之盛也元之世且推其臣许衡
而从祀焉我明乃无一人之几于衡者其不然矣由此
故夔伯夷周公孔子虽不能接世而生而高堂生制氏
毛公伏生固亦非旷世之所希有然而与于释奠者代
有其人则自建学以来皆然未有空一代而绝无其人
也明兴且二百年弦歌之化畅乎远近竖子皆知诵法
孔氏而璧宫之侧至今无一人得俎豆其间者非所以
鼓士气而彰圣朝棫朴之盛也元之世且推其臣许衡
而从祀焉我明乃无一人之几于衡者其不然矣由此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0a 页 WYG1403-0692a.png
言之苟为圣人之徒者犹宜援而进之而况如瑄之真
可谓羽翼圣门者乎如是而曰我国之故也而祀焉以
比于汉高堂生制氏毛公伏生许衡其亦可以无愧矣
乎况今之所谓祀者乃其偃然于累代群儒之后而非
如记所谓特祀以为先师者也奚不可哉此瑄之可附
于祀典者三也臣闻周礼大司乐曰凡有德有道者使
教焉没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瞽宗者殷学也此学宫
祀其能为师者之證也其衅器舍菜而神之者乃其摄
可谓羽翼圣门者乎如是而曰我国之故也而祀焉以
比于汉高堂生制氏毛公伏生许衡其亦可以无愧矣
乎况今之所谓祀者乃其偃然于累代群儒之后而非
如记所谓特祀以为先师者也奚不可哉此瑄之可附
于祀典者三也臣闻周礼大司乐曰凡有德有道者使
教焉没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瞽宗者殷学也此学宫
祀其能为师者之證也其衅器舍菜而神之者乃其摄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0b 页 WYG1403-0692b.png
齐鼓箧而师之者也瑄尝督学于齐鲁而诸生翕然尊
之曰吾薛夫子也故其时师道之尊而庠序之饬始自
齐鲁而风于天下盖在胜国时许衡实为祭酒胜国时
之能尊师道而作人材者莫如衡而我朝之能尊师道
而作人材者莫如瑄其亦近乎乐祖瞽宗之义否耶此
瑄之可附于祀典者四也然或者谓瑄于六经少所著
述宜不得与从祀臣窃以为不然夫圣人所为作经者
何也以摹写此心而已儒者求诸心而有得也是真能
之曰吾薛夫子也故其时师道之尊而庠序之饬始自
齐鲁而风于天下盖在胜国时许衡实为祭酒胜国时
之能尊师道而作人材者莫如衡而我朝之能尊师道
而作人材者莫如瑄其亦近乎乐祖瞽宗之义否耶此
瑄之可附于祀典者四也然或者谓瑄于六经少所著
述宜不得与从祀臣窃以为不然夫圣人所为作经者
何也以摹写此心而已儒者求诸心而有得也是真能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1a 页 WYG1403-0692c.png
发挥六经者也且自古儒者说经之多莫如马融其体
认本心绝不肯为六经注脚者莫如陆九渊陛下尝进
九渊而黜融则圣明照鉴固有取于躬行妙悟之实而
不徒以闻见讲解为功矣况瑄所著读书录且十万馀
言固濂洛关闽之绪而六经之旨也其为著述则亦已
繁此瑄之无碍于祀典者也然宋儒之贤若尹洙罗从
彦李侗黄干皆不得与今瑄所得未知其与数子何如
乃得与或者亦有是说臣又以为不然夫瑄之所得诚
认本心绝不肯为六经注脚者莫如陆九渊陛下尝进
九渊而黜融则圣明照鉴固有取于躬行妙悟之实而
不徒以闻见讲解为功矣况瑄所著读书录且十万馀
言固濂洛关闽之绪而六经之旨也其为著述则亦已
繁此瑄之无碍于祀典者也然宋儒之贤若尹洙罗从
彦李侗黄干皆不得与今瑄所得未知其与数子何如
乃得与或者亦有是说臣又以为不然夫瑄之所得诚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1b 页 WYG1403-0692d.png
未知其与数子何如也然自濂洛倡道之后群儒连茹
而出耳目薰染亲相授受故其兴起为易而瑄独崛起
绝学之后故其树立为尤难
救见灾豫防后患议(何应春/)
昔宋苏轼官杭州岁饥奏于其君曰事豫则立不豫则
废救灾恤患尤当在早灾伤之民救之于未饥则用物
约而所及广救之于已饥则用物博而所及微臣切见
今岁户部两次会官议赈淮徐等处灾伤是救之于已
而出耳目薰染亲相授受故其兴起为易而瑄独崛起
绝学之后故其树立为尤难
救见灾豫防后患议(何应春/)
昔宋苏轼官杭州岁饥奏于其君曰事豫则立不豫则
废救灾恤患尤当在早灾伤之民救之于未饥则用物
约而所及广救之于已饥则用物博而所及微臣切见
今岁户部两次会官议赈淮徐等处灾伤是救之于已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2a 页 WYG1403-0693a.png
饥之馀用物博而所及微矣然又有可豫忧者古人云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向去之灾如人初病继来之灾如
病再发病势虽同气力衰耗恐难支持今各处累岁灾
伤幸被皇慈大施拯恤民于百死中微有生意来年收
穫知复何如轼谓当急救之于可救之前莫待救之于
不可救之后者实前事之鉴也宋孝宗时朱熹论荒政
曰蠲除赈贷固当汲汲于其始而抚存休养尤在谨之
于其终譬如伤寒大病之人方得病时汤剂砭炙不可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向去之灾如人初病继来之灾如
病再发病势虽同气力衰耗恐难支持今各处累岁灾
伤幸被皇慈大施拯恤民于百死中微有生意来年收
穫知复何如轼谓当急救之于可救之前莫待救之于
不可救之后者实前事之鉴也宋孝宗时朱熹论荒政
曰蠲除赈贷固当汲汲于其始而抚存休养尤在谨之
于其终譬如伤寒大病之人方得病时汤剂砭炙不可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2b 页 WYG1403-0693b.png
少绝而其既愈之后饮食起居所以将护节宣小失其
宜则劳复之證百死一生尤不可不深畏今者饥民虽
免死亡然皆鸠形鹄面薾然无异于大病之新起若有
司加惠抚绥宽其财力二三年间筋骸气血庶几可复
其旧若遂以既愈而不复致其调摄但见其尚能耕垦
田畴撑拄门户而遽责以累年之逋负与夫倚阁之官
物是人其必无全理矣熹之所论譬即轼之论也熹谓
乾道间旱税苗皆尝恩宥而流殍甚众久而不复盖次
宜则劳复之證百死一生尤不可不深畏今者饥民虽
免死亡然皆鸠形鹄面薾然无异于大病之新起若有
司加惠抚绥宽其财力二三年间筋骸气血庶几可复
其旧若遂以既愈而不复致其调摄但见其尚能耕垦
田畴撑拄门户而遽责以累年之逋负与夫倚阁之官
物是人其必无全理矣熹之所论譬即轼之论也熹谓
乾道间旱税苗皆尝恩宥而流殍甚众久而不复盖次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3a 页 WYG1403-0693c.png
年带纳逼迫所致至淳熙初乃以荐饥始蒙蠲放则三
年之间所失已多而无及于事又明事之所当鉴者也
臣敢通录如前上勤睿览望诏在廷蚤加规画臣闻汉
宣帝时魏相因岁不登奏故事诏书二十馀事凡贾谊
晁错董仲舒等所言皆条请行之唐宋诸臣因灾进言
于君多按前代故事我祖宗恻怛民隐之实德发于诏
令为荒政者甚备具载有司臣无容尽述惟愿皇帝陛
下特敕该部详检而速行之敬天保民救灾恤患之术
年之间所失已多而无及于事又明事之所当鉴者也
臣敢通录如前上勤睿览望诏在廷蚤加规画臣闻汉
宣帝时魏相因岁不登奏故事诏书二十馀事凡贾谊
晁错董仲舒等所言皆条请行之唐宋诸臣因灾进言
于君多按前代故事我祖宗恻怛民隐之实德发于诏
令为荒政者甚备具载有司臣无容尽述惟愿皇帝陛
下特敕该部详检而速行之敬天保民救灾恤患之术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3b 页 WYG1403-0693d.png
盖必有在若稍增饬斟酌议论则前代故事见诸史册
亦极详悉臣敢亦采掇一二颇切于今日者窃附愚忠
开坐于后幸惟陛下少垂省焉臣忝居议列上渎天听
无任惶恐激切屏营之至一唐德宗时陆贽奏曰圣人
作则皆以天地为本阴阳为端庆赏者顺阳之功行于
春夏刑罚者法阴之气用之秋冬事或愆时人必罹咎
典籍垂诚言固不诬天人符同理当必应既有系于舒
惨是能致于灾祥虽天所降沴不在郊畿然海内为家
亦极详悉臣敢亦采掇一二颇切于今日者窃附愚忠
开坐于后幸惟陛下少垂省焉臣忝居议列上渎天听
无任惶恐激切屏营之至一唐德宗时陆贽奏曰圣人
作则皆以天地为本阴阳为端庆赏者顺阳之功行于
春夏刑罚者法阴之气用之秋冬事或愆时人必罹咎
典籍垂诚言固不诬天人符同理当必应既有系于舒
惨是能致于灾祥虽天所降沴不在郊畿然海内为家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4a 页 WYG1403-0694a.png
无论遐迩愿涤瑕以德消沴以和威惠之相济合宜阴
阳之运行自序臣惟今日赏多滥得罚失公平可用之
财未归藏府最彰之罪弗正典刑以月令推之愆时咎
徵水旱并臻良有攸自贽所谓庆赏刑罚者惟圣明留
意省恩幸之常禄可以哺困穷追巨罪之逋赃可以补
租赋检视台谏前后章疏一听于公可消前戾一宋太
宗时王禹偁奏曰一榖不收谓之馑五谷不收谓之饥
馑则大夫以下皆损其禄饥则尽无禄廪食而已今旱
阳之运行自序臣惟今日赏多滥得罚失公平可用之
财未归藏府最彰之罪弗正典刑以月令推之愆时咎
徵水旱并臻良有攸自贽所谓庆赏刑罚者惟圣明留
意省恩幸之常禄可以哺困穷追巨罪之逋赃可以补
租赋检视台谏前后章疏一听于公可消前戾一宋太
宗时王禹偁奏曰一榖不收谓之馑五谷不收谓之饥
馑则大夫以下皆损其禄饥则尽无禄廪食而已今旱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4b 页 WYG1403-0694b.png
云未沾宿麦未茁既无积蓄民饥可忧望下诏直云君
臣之间政教有阙上自乘舆服御下至百官俸粮非宿
卫军士边廷将帅悉递减之上答天谴下厌人心俟雨
足复故虽朝行中家最贫禄最薄亦愿首减俸以赎私
蠹之咎但感人心必召和气臣惟今日饥则淮南江北
等处为甚馑则湖广等布政司在处有之成化间布政
彭韶曾奏要将在京在外文武官员位高禄厚者额设
皂𨽻递减名数还官公用该部查例具奏多寡次第以
臣之间政教有阙上自乘舆服御下至百官俸粮非宿
卫军士边廷将帅悉递减之上答天谴下厌人心俟雨
足复故虽朝行中家最贫禄最薄亦愿首减俸以赎私
蠹之咎但感人心必召和气臣惟今日饥则淮南江北
等处为甚馑则湖广等布政司在处有之成化间布政
彭韶曾奏要将在京在外文武官员位高禄厚者额设
皂𨽻递减名数还官公用该部查例具奏多寡次第以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5a 页 WYG1403-0694c.png
经斟酌彼时不为灾伤且有此议近日侍郎吴廷举又
奏南京府部院等衙门直堂皂𨽻应合退出若干赈济
次第明白深合昔人递减之意四品以上禄厚则家不
可以言贫五品以下家贫则俸不能以更积禹偁所谓
上答而下厌者惟圣明留意自四品以上悉递减之文
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下听其自审为义无积不强在
京在外官有因事加俸添皂之资即当裁割以备拯恤
若夫乘舆服御宫禁用度应体大禹克俭之德内帑何
奏南京府部院等衙门直堂皂𨽻应合退出若干赈济
次第明白深合昔人递减之意四品以上禄厚则家不
可以言贫五品以下家贫则俸不能以更积禹偁所谓
上答而下厌者惟圣明留意自四品以上悉递减之文
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下听其自审为义无积不强在
京在外官有因事加俸添皂之资即当裁割以备拯恤
若夫乘舆服御宫禁用度应体大禹克俭之德内帑何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5b 页 WYG1403-0694d.png
患无馀中贵外戚百凡赏赉无论旧例际兹歉岁俱各
省免候灾伤宁日通议定特一宋高宗时李光奏曰方
今之患莫甚于州县之吏盖公廉多不容而赃贪或得
倖免百姓受弊不可胜言庆历间岁旱范仲淹请遣使
者往劳来之于是命仲淹为江淮安抚今日荒旱民多
流徙愿选公忠谅直之臣通民情晓吏治者以抚为名
察郡县贪苛之吏孝宗时赵汝愚奏曰讲行荒政全在
得人任得其人则能每事随宜措置不至乖疏任非其
省免候灾伤宁日通议定特一宋高宗时李光奏曰方
今之患莫甚于州县之吏盖公廉多不容而赃贪或得
倖免百姓受弊不可胜言庆历间岁旱范仲淹请遣使
者往劳来之于是命仲淹为江淮安抚今日荒旱民多
流徙愿选公忠谅直之臣通民情晓吏治者以抚为名
察郡县贪苛之吏孝宗时赵汝愚奏曰讲行荒政全在
得人任得其人则能每事随宜措置不至乖疏任非其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6a 页 WYG1403-0695a.png
人鲜不败事守令之不堪倚仗者宜委诸路监司体察
监司之责在今尤须谨择若旱伤分数稍重路分必须
选帅臣有才望者专一措置施行臣惟今日所在有司
得人甚少灾伤地方复有贪苛之吏都御史吴廷举等
通民情晓吏治责任斯在固当追效古人伏望敕旨叮
咛而督劝之使于当职人员有赏格以待能干有刑条
以惩不职作新济农之仓大举惠民之政则齐民获免
于饥饿饥民不至于流徙流民不至于殍亡斯副朝廷
监司之责在今尤须谨择若旱伤分数稍重路分必须
选帅臣有才望者专一措置施行臣惟今日所在有司
得人甚少灾伤地方复有贪苛之吏都御史吴廷举等
通民情晓吏治责任斯在固当追效古人伏望敕旨叮
咛而督劝之使于当职人员有赏格以待能干有刑条
以惩不职作新济农之仓大举惠民之政则齐民获免
于饥饿饥民不至于流徙流民不至于殍亡斯副朝廷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6b 页 WYG1403-0695b.png
好生之德一宋高宗时廖刚奏曰昔晋饥民乞籴于秦
秦伯以问诸臣百里奚曰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丕郑
之子豹在秦请伐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于是
乎输粟于晋故后莫不以秦伯为有德于晋而以晋之
闭籴为负义夫秦晋敌国犹知通有无以拯其民孰谓
一统之内乃欲分彼此耶昨岁旱伤所在不收今旧谷
将没民且艰食窃虑州县官吏各私其民胡越相视而
不相恤则老弱有沟壑之患而壮者聚为盗贼在朝夕
秦伯以问诸臣百里奚曰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丕郑
之子豹在秦请伐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于是
乎输粟于晋故后莫不以秦伯为有德于晋而以晋之
闭籴为负义夫秦晋敌国犹知通有无以拯其民孰谓
一统之内乃欲分彼此耶昨岁旱伤所在不收今旧谷
将没民且艰食窃虑州县官吏各私其民胡越相视而
不相恤则老弱有沟壑之患而壮者聚为盗贼在朝夕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7a 页 WYG1403-0695c.png
矣欲望申戒诸路监司使之检察所部官吏毋得遏籴
庶几通融周急国无饥民臣惟今日荒熟相近地方有
米愿粜有钱愿易商旅规利船装车载有司正当招诱
以通有无而州县官各私其民彼路此郡有米去处遏
不出境是岂臣子与国休戚之心朝廷一视同仁之义
哉臣访知各处为监司而遏籴亦间有之刚所谓通融
周急者惟圣明留意敕下该部行抚按官今后有灾地
方召人兴贩无灾州郡遇有邻郡米客收买许依市价
庶几通融周急国无饥民臣惟今日荒熟相近地方有
米愿粜有钱愿易商旅规利船装车载有司正当招诱
以通有无而州县官各私其民彼路此郡有米去处遏
不出境是岂臣子与国休戚之心朝廷一视同仁之义
哉臣访知各处为监司而遏籴亦间有之刚所谓通融
周急者惟圣明留意敕下该部行抚按官今后有灾地
方召人兴贩无灾州郡遇有邻郡米客收买许依市价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7b 页 WYG1403-0695d.png
平籴仍约课务不得邀阻收税则商旅皆愿出于其途
有无一通价值自减而饥民获接济矣一宋孝宗时赵
汝愚奏曰诸郡连岁旱伤流徙未定不可不厚有施惠
以慰人情合将旱伤州县人户第四等第五等来年诸
物课钱尽数蠲放使彼无聊之民蒙被德泽豫知嗣岁
青黄未接之际免其催徵自然人情稍安不至失所臣
惟今日重灾地方百姓艰食已多流徙若不早加安慰
彼恋土者亦将首尾两端逮春徂夏日月尚遥丰凶之
有无一通价值自减而饥民获接济矣一宋孝宗时赵
汝愚奏曰诸郡连岁旱伤流徙未定不可不厚有施惠
以慰人情合将旱伤州县人户第四等第五等来年诸
物课钱尽数蠲放使彼无聊之民蒙被德泽豫知嗣岁
青黄未接之际免其催徵自然人情稍安不至失所臣
惟今日重灾地方百姓艰食已多流徙若不早加安慰
彼恋土者亦将首尾两端逮春徂夏日月尚遥丰凶之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8a 页 WYG1403-0696a.png
期岂能自定户有负逋各怀忧畏宁无相率而逃失业
既众羸弱者饿死沟壑强壮者聚为盗贼盗贼一起猝
难讨擒兵盗相寻邦国深祸汝愚所谓使彼豫知免催
徵者惟圣明留意敕下该部行抚按官于重灾地方再
行询究分别等第先后奏闻旷然垂恩以示谕之催徵
既宽逃亡必少所在田亩不至抛业乡农安心布种自
救其饥万一更罹薄灾可以不仰官司重为拯恤而将
来公家租赋亦免失陷矣
既众羸弱者饿死沟壑强壮者聚为盗贼盗贼一起猝
难讨擒兵盗相寻邦国深祸汝愚所谓使彼豫知免催
徵者惟圣明留意敕下该部行抚按官于重灾地方再
行询究分别等第先后奏闻旷然垂恩以示谕之催徵
既宽逃亡必少所在田亩不至抛业乡农安心布种自
救其饥万一更罹薄灾可以不仰官司重为拯恤而将
来公家租赋亦免失陷矣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8b 页 WYG1403-0696b.png
处置经费议(张邦奇/)
臣伏睹国家近日以来经用不给至有欲以鬻爵度僧
为言者夫二事者所获无几而所害甚大诚非圣世所
宜行臣窃惟今天下非小蹙也土地之所生人力之所
养其出不为少也而犹每患用之不给其来必有自矣
盖欲足费莫若省费所以省费者有三一曰昭俭德其
本也二曰裁滥赏三曰汰冗食其末也至于所以经画
之方有二曰清理盐法开广屯田二者是已臣读食货
臣伏睹国家近日以来经用不给至有欲以鬻爵度僧
为言者夫二事者所获无几而所害甚大诚非圣世所
宜行臣窃惟今天下非小蹙也土地之所生人力之所
养其出不为少也而犹每患用之不给其来必有自矣
盖欲足费莫若省费所以省费者有三一曰昭俭德其
本也二曰裁滥赏三曰汰冗食其末也至于所以经画
之方有二曰清理盐法开广屯田二者是已臣读食货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9a 页 WYG1403-0696c.png
志见文帝躬行玄默而红腐贯朽武帝商工计利不遗
锱铢而大司农每每告匮以是知省费之可以足费也
曩者朝廷以大昏诏户部措置银四十万两廷臣议欲
减半亦已多矣而陛下竟莫之从夫一事之举所费如
此可谓百日累之一日损之矣今耗财之路不可缕举
姑以光禄寺言之一日之费供一宴之设而或至于钜
万先帝已尝裁减近日复以如旧尾闾漏卮一至于此
夫乌得不竭也陛下诚躬行俭约明诏中外则凡耗财
锱铢而大司农每每告匮以是知省费之可以足费也
曩者朝廷以大昏诏户部措置银四十万两廷臣议欲
减半亦已多矣而陛下竟莫之从夫一事之举所费如
此可谓百日累之一日损之矣今耗财之路不可缕举
姑以光禄寺言之一日之费供一宴之设而或至于钜
万先帝已尝裁减近日复以如旧尾闾漏卮一至于此
夫乌得不竭也陛下诚躬行俭约明诏中外则凡耗财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9b 页 WYG1403-0696d.png
之路犹庶几其以渐而可塞也古者非有功不赏赏一
人则千万人劝彼献一技弋一鸟者何功国家而陛下
辄厚赉之耶又况享内庖之奉者多赘设支太仓之粟
者率市人则一人耕之而聚而食之者复不止于十人
矣此而不为之裁抑臣恐财用日耗于上而民生日困
于下也夫不塞耗财之路无以开生财之源今取于民
者军需杂征与夫斗斛耗米之加已不啻数倍于常时
矣民已竭矣不可以有加矣其尚有可行者臣闻刘晏
人则千万人劝彼献一技弋一鸟者何功国家而陛下
辄厚赉之耶又况享内庖之奉者多赘设支太仓之粟
者率市人则一人耕之而聚而食之者复不止于十人
矣此而不为之裁抑臣恐财用日耗于上而民生日困
于下也夫不塞耗财之路无以开生财之源今取于民
者军需杂征与夫斗斛耗米之加已不啻数倍于常时
矣民已竭矣不可以有加矣其尚有可行者臣闻刘晏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0a 页 WYG1403-0697a.png
理财岁收数十百万而盐利居其大半夫盐之为利上
下交济公私兼益昔之人行之而有验祖宗制之而有
法固可以坐享其利而永永无弊也今利不归于国家
而归于权倖之门岂不惜哉必使宪臣与转运等官绝
交通互鬻之私而轻减盐估多召盐商循常股之制以次
而给之而苞苴请托禁绝而不行焉则利不归于权门
而上下交受其益矣臣又闻西北边地肥而人鸷曩者
小有边警朝廷遣使以数十万给之此其可以常继也
下交济公私兼益昔之人行之而有验祖宗制之而有
法固可以坐享其利而永永无弊也今利不归于国家
而归于权倖之门岂不惜哉必使宪臣与转运等官绝
交通互鬻之私而轻减盐估多召盐商循常股之制以次
而给之而苞苴请托禁绝而不行焉则利不归于权门
而上下交受其益矣臣又闻西北边地肥而人鸷曩者
小有边警朝廷遣使以数十万给之此其可以常继也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0b 页 WYG1403-0697b.png
哉诚使将臣召募边人垦田给种使之世为土著之兵
则不惟可以备不虞于无事之日而转输馈饷之烦亦
可以计日而减也此盖诸葛亮郭子仪行之而有效范
仲淹朱熹议之而未及行者今欲行之亦在择其人焉
专委任之而巳矣舍此而欲别议经费之方则桑羊孔
仅之谋非臣之所敢出也臣闻之易大传曰何以守位
曰人何以聚人曰财财也者所以守邦之本也今窃见
四方之人来京师者言今年天下州郡多被水旱而东
则不惟可以备不虞于无事之日而转输馈饷之烦亦
可以计日而减也此盖诸葛亮郭子仪行之而有效范
仲淹朱熹议之而未及行者今欲行之亦在择其人焉
专委任之而巳矣舍此而欲别议经费之方则桑羊孔
仅之谋非臣之所敢出也臣闻之易大传曰何以守位
曰人何以聚人曰财财也者所以守邦之本也今窃见
四方之人来京师者言今年天下州郡多被水旱而东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1a 页 WYG1403-0697c.png
南为尤甚不知朝廷将何以恤之不幸而卒然边鄙有
急数十万之师又将何以馈之此臣之所以为大惧也
且天下之事上因循则下玩愒因循玩愒之馀而不有
振励作兴之政出其间以鼓动中外之心而革其故习
则其势将有至于不可为者矣此臣之所以重为之寒
心也谨条所闻上尘睿览伏惟诏旨特赐施行不胜幸
甚
急数十万之师又将何以馈之此臣之所以为大惧也
且天下之事上因循则下玩愒因循玩愒之馀而不有
振励作兴之政出其间以鼓动中外之心而革其故习
则其势将有至于不可为者矣此臣之所以重为之寒
心也谨条所闻上尘睿览伏惟诏旨特赐施行不胜幸
甚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1b 页 WYG1403-0697d.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一百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