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七 第 1a 页 WYG1403-03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一百十七
            明 贺复徵 编
疏三十一
  星变陈言疏(明赵用贤/)
奏为星变陈言以维人纪以定国是以隆圣治事臣闻
天人相与之际微矣故人君欲求天心之格必求诸人
心之安何也天不外乎理而已矣人心之所安即天理
卷一百十七 第 1b 页 WYG1403-0353b.png
之所合故人君举事一当于人心则天由之以降康一
不当于人心则天由之以示沴其机幽渺而实有捷于
桴鼓者是不可不慎也顷自天文示异彗出西南大内
火警变徵屡出皇上兢惕不遑下敕臣工同加省惧一
时言事者籍籍或以纠察大臣或以修举庶务固犁然
具矣然臣犹以为详于小而未睹其大者也臣请不避
斧钺之诛为陛下一正言之臣闻贱臣叩心而飞霜庶
女告天而风振夫以一人一事之微而犹足感动天变
卷一百十七 第 2a 页 WYG1403-0353c.png
如此况事在君相之交而道属伦理之重者乎顷者辅
臣张居正以父忧请守制疏至再三而陛下留之至再四
臣每读其疏输诚写衷情泪竭尽无可复吐未尝不为
之欷歔饮泣而独不能以少回陛下之听陛下固以辅
臣受先皇付托之寄系社稷安危之机有不可一日而
失所倚者是至公之心也辅臣至以藉苫处块衔哀茹
痛而不能勉承于陛下勤恳之命者亦至公之心也然
臣以为丧必三年自周公孔子以来未之有改世儒之
卷一百十七 第 2b 页 WYG1403-0353d.png
所讲说民俗之所习安千百年以来亦未之有改是非
小节常礼之云也自后世乃有以金革之事起其臣于
衰绖之中此特权一时缓急而有不得曲顾其臣之私
者非先王之法也臣自数日以来见辅臣瘠毁柴立形
神摧敝有识者且为忧之臣私窃计辅臣之心欲更有
所请则拂陛下挽留之意遂欲听陛下之留而不一往
则父子乖离之久有抱恨于终天而不容顷刻安者夫
辅臣能以君臣之义效忠于数年而陛下不能使其父
卷一百十七 第 3a 页 WYG1403-0354a.png
子之情少尽于一日臣不知陛下何忍于此也臣查得
杨溥李贤在先朝时亦尝起复然溥先以省母还家贤
亦以回籍奉旨夺情固未有不出都门而可谓之起复
者也且陛下所以不允辅臣之请者岂非谓朝廷政令
赖以参决四海人心赖以观法乎今辅臣方负沉痛其
精神之恍忽思虑之迫切必有不能如曩日之周且悉
而四海之逖听风声者又且以拘曲寻常之见疑之亦
何以如曩日之敬信而承服是辅臣之勋望积之以数
卷一百十七 第 3b 页 WYG1403-0354b.png
年而陛下顾败之于一日臣又不知陛下何忍而为此
也臣以为辅臣之抱痛抑郁而不得伸是为干天和动
星辰之大者莫甚于此矣陛下若垂悯辅臣不使之忧
伤毁性则宜听其所请暂违守制即万不得已请如先
朝故事特敕礼官一员护送就道仍为责限赴阙不得
延误如是则其父子音容之乖隔于十九年者庶几泄
其痛于凭棺之一恸辅臣之心既可以少安天下之人
心亦可以无疑而陛下所以处辅臣君臣父子之间者
卷一百十七 第 4a 页 WYG1403-0354c.png
庶几备道而无遗讥矣然臣因是而感夫士气之日靡
国是之不明也夫国家之设有台諌所以为纪法之司
而任绳纠之寄者也固非谓其阿意顺旨而将迎逢合
之为已也今辅臣之留皇上主之亦既有成命矣乌用
是哓哓者哉臣窃意其始之迟回而不言是犹以经常
之见冀陛下之曲体乎辅臣而其既且言之而不置者
不过逐影附声以希宠要荣之念而幸陛下之一俞其
请而已背公议而徇私情蔑至性而倡异论皆斯言之
卷一百十七 第 4b 页 WYG1403-0354d.png
启矣故今诸臣之所可自解者独幸辅臣名行不至于
大隳耳脱不幸异日有不肖者乘势而窃位焉亦将循
故事而为此附和乎臣诚不知其可也臣以为人纪之
所以植国是之所以定者固不特一时治安之计而实
万世治安之计也陛下不可不垂察于此矣且陛下信
辅臣之深而留之笃岂非以在廷诸臣未有称陛下之
任使如辅臣者乎然尧舜不闻以五臣之共职而替其
知人之哲文武不闻以十乱之居列而隳其求贤之心
卷一百十七 第 5a 页 WYG1403-0355a.png
亦顾陛下择而用之何如耳陛下诚于朝讲之暇悉心
体采自内阁讲读以至部院大臣非时召对考之行以
验其心术之端邪委之事以稽其才猷之通塞使人人
得以所长自见当必有如辅臣者踵出于其间以称陛
下之任使如是则辅臣即去犹之其留陛下不至以孤
注视辅臣而辅臣因是以获推贤让能之誉顾不愈于
以忧劳萃辅臣之一身使其乖父子之性而伤天地之
和也哉臣愚昧莫测于天人之际窃以为当人心而合
卷一百十七 第 5b 页 WYG1403-0355b.png
天心者其事莫大于此敢昧死为皇上陈之惟圣明采
择焉臣不胜陨越战慄之至
  陈边事疏(张栋/)
题为边事怀忧效忠无策缕陈愚款以冀一得事伏念
臣栋谫浅无术荷蒙皇上拔置兵垣则边彊之事臣既
以身任之矣顷因人乏承遣阅事则边彊之事臣又以
身亲历之矣一时阅视诸臣率皆借箸持筹以还报而
臣独未敢置一言者盖深有见于边事之难言也无过
卷一百十七 第 6a 页 WYG1403-0355c.png
战守和三端而已言战则兵何在乎马何在乎可徒手
而搏否乎言守则恃有险乎恃有人乎可坚壁而待否
乎言和则和且二十年馀矣和之害至今日而彰彰较
著矣臣固不忍不言而犹不敢轻言即不敢轻言而终
不忍不言愿缓颊于皇上之前臣欲首请罢和先后诸
臣之请罢和者屡矣和竟不可罢何也当事之臣惧皇
上也惧言者也皇上圣明神武照临在上惧之也宜何
惧于言者则有说焉和之议始自嘉靖中而成于先帝
卷一百十七 第 6b 页 WYG1403-0355d.png
末年已二十馀年于此封疆之吏咸借此为跻崇躐要
之阶庙堂之上若恃此为久安长治之计战守机宜弃
置不修陵夷至今而废弛已极一旦罢和彼狠如狼必
张吻而入屠城戮地万万在所不免言者不群起而归
咎之乎当事者之持不肯罢臣固知其非得已也但臣
伏枕而思心血已竭如能苟且目前养寇祸国而不与
其忧则和可无罢诚念及于他日之祸当必有按剑而
起不俟崇朝者盖尝备查和之始议谓当假此羁縻姑
卷一百十七 第 7a 页 WYG1403-0356a.png
缓其入犯一年不犯则有一年之成功两年无警则有
两年之实效但得三五年宁静而常胜之机在我矣今
奚啻三五年邪而常胜之机何在为今日计必曰彼强
我弱未可轻罢自今伊始务力修我备真足以制其死
命而后和可罢也嗟嗟此即始议云耳人情不激则不
奋不惧则不思不逼危亡则不能轻死故曰置之死地
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傥欲借和以修备必文武将
吏下至厮养刑馀无一人非忠臣义士而后可不然一
卷一百十七 第 7b 页 WYG1403-0356b.png
念偷安勇者可馁一人易心举者可坠今日以冀明日
明日复冀明日更二十年其祸不知又当何如也故和
在今日欲罢则罢愈后时愈不可罢矣和罢于今日其
祸必惨今日不罢而俟他日其祸且有不忍言者矣此
何待智者后见邪臣是以欲首请罢和而臣又知其言
之必不售也无已则愿议启边之令愿议损军之令以
为和助可乎我既与彼和而边将倖功边氓贪利衅自
我发是诚启边也若彼入抢掠而我杀之安得谓之启
卷一百十七 第 8a 页 WYG1403-0356c.png
边惟二十年来兢兢然恐坏和议以故彼杀我则无禁
我杀彼则有禁彼且窥见我意恣情狂逞一入即抢一
抢即尽沿边军民袖手不敢与敌间有操守等官稍为
白眼彼复揶揄之曰尔能抗我我能中尔以罪遂皆相
顾披靡而任其狂逞若奉骄子可悯也亦可恨也愿自
今破此令无论边将无论边氓有敢杀贼者贼至听其
剚刃即盗马劫帐亦可无究彼或责我渝盟我独不可
妄对如彼所谓稍带人口所谓误杀汉人乎彼日犯我
卷一百十七 第 8b 页 WYG1403-0356d.png
不责其渝盟而我欲渝盟即恐自失信义臣之所未解
也彼之入犯而不能收敛不能堵截因被杀戮是诚损
军也若与对敌而致有阵亡安得谓之损军惟二十年
来第幸边疆无事以故彼之入犯利于隐而不利于报
利于纵敌而不利于交锋急即剥军以媚之而未敢有
一人弯弓相向者灰壮士之心夺材官之气非一朝一
夕之故也愿自今破此令无论大犯小犯一以提兵出
塞为上不得以未奉军令为辞倘事在卒急虽先发后
卷一百十七 第 9a 页 WYG1403-0357a.png
闻亦无不可奚止全师取胜者可当上功苟能鼓勇争
先即或有所损伤亦宜置而弗论若必束之科条损一
人也伤一马也皆可罪也窃恐淮阴将兵终无是理而
欲责诸今日之边臣臣之所未解也臣为此言似乎戾
于和议而不知正可以保全和议和议不罢则臣之所
愿无逾此矣夫和不罢边事必不振因循三年又当阅
视而臣则欲请罢阅视夫阅视奉有先帝明旨本因敌
人效顺恐边臣弛备故因此警愓人心振兴颓废且臣
卷一百十七 第 9b 页 WYG1403-0357b.png
以匪人业已承此遣矣又何为而请罢之亦有说焉臣
惟自往阅视而欲请罢阅视也阅视之始差大臣矣未
几而改科臣又未几而改按臣又未几而改命臣等九
人分道以出一喷一醒而终不能保其后之不痿痹也
且阅视者责在纠察不在修举事已废误虽纠察亦奚
以为臣所至阅报册则八事无一事不修举者及按而
查之则八事无一事不废误者将一一而求之乎将一
一而宽之乎间有饰虚之极目不忍睹至于拊心浩叹
卷一百十七 第 10a 页 WYG1403-0357c.png
而卒亦付之无可奈何也臣是以知阅视之臣不能为
边事效也诚得实心任事者分置诸边方假以便宜疏
其文网使之积日累月次第修举一年责以一年之成
功两年责以两年之实效不啻如始议所云者则又安
用此赘差以滋好事者之口耶苟边臣不得其人虽岁
一阅视月一阅视日一阅视亦无益矣臣是以欲请罢
阅视而臣又知其言之必不售也无已则愿议叙功之
例愿议罚罪之例以为阅视助可乎所称边臣以身系
卷一百十七 第 10b 页 WYG1403-0357d.png
封疆之重有锋镝死亡之忧故论功行赏当倍于腹里
迨和议成而桴鼓不鸣刁斗不击矣则姑就八事而课
之谓能着实修举著有劳绩斯可比照擒斩议赏而后
渐滥觞者何也以擒斩有可凭而修举无所据也然修
举之迹难据而修举之念易明敌至而不能战不能守
其验昭昭矣今日冒上赏明日滥崇阶此何说耶稍不
如意又以为非鼓舞边臣之道也臣惑之愿自今破此
例果有实心任事不务粉饰者自当有超异之擢一岁
卷一百十七 第 11a 页 WYG1403-0358a.png
九迁无嫌于过倘止于寻常职业无所废坠而已则亦
人臣终事之义何以当异功责厚报哉此例不议则阅
视一行廑足为朝廷市恩赉为边臣徼升赏安所称警
惕人心之道也功与罪不当并重邪一劝一惩厉世磨
钝正藉乎此而自和议既成往往有劝无惩矣所谓踵
袭旧套搪塞误事即照失机拟罪其严乎顾二十年来
未见有行之者何也可以负朝廷而不可以负同类也
甚至掩败为胜文罪为功下以欺上外以欺内驾虚饰
卷一百十七 第 11b 页 WYG1403-0358b.png
伪恬不为怪即欲一一攻其伪而发其幽人且以为望
之深求之急而非所以养国家和平之福矣臣惑之愿
自今破此例在窃符召疑投杼致谤者虽误罹法网正
当特为昭雪以伸公论脱有徇私蔑公欺君误国情罪
得实者何妨重处一二以昭宪典区区褫官夺职不足
为惩也此例不议则阅视一行仅可为边臣文有过而
不能为朝廷明有法安所称警惕人心之道也臣为此
言似乎过抑边臣而不知正可以振起边臣阅视不罢
卷一百十七 第 12a 页 WYG1403-0358c.png
则臣之所愿无逾此矣夫臣请罢和又自俯而为启边
损军之议请罢阅视又自俯而为叙功罚罪之议非臣
之上愿也臣又知当事者不能罢和而或可从启边损
军之议不能罢阅视而或可从叙功罚罪之议亦非当
事者之上愿也时也势也盖两难也则臣因是而复有
说焉前人立法后人守之此论其常也法之将敝识者
补之此无妨通其变也今之时势倘有可通其变而不
当泥其常者乎臣以为八事有可更议者矣八事有当
卷一百十七 第 12b 页 WYG1403-0358d.png
增议者矣兵马钱粮非八事中最为吃𦂳者耶所谓积
钱粮岂徒稽查盘验之谓也考诸原题谓嘉靖中边岁
被寇兵马防秋变主为客其费不赀自与寇和而各边
兵马各守信地客兵钱粮日有日积月有月积三年一
阅视阅其所积几何故不曰查钱粮而曰积钱粮积之
字义可深思矣乃今讹以传讹漫不知原疏之旨原疏
不云乎户部年例逐年处发不得短少每年防秋毕日
节省过钱粮另项收贮以俟阅臣查阅今之年例扣数
卷一百十七 第 13a 页 WYG1403-0359a.png
而发业已无望其赢馀而民屯两运节年拖欠动以千
万欠一分即少一分那东补西借此抵彼日亦不给又
安从而节省之也军士月粮有三四月未支者有十数
月未支者有一两年未支者什五枵腹而愁千夫顿足
而叹其窘迫无聊之状有目者皆能睹之而开造文册
犹系以节省之名甚至傅会其词以为比上次多积若
干是何舛缪一至是哉其在今日臣谓不妨明言钱粮
缺乏但当苦心思所以节其流而防其匮且军饷云者
卷一百十七 第 13b 页 WYG1403-0359b.png
军之饷也不系养军不系秣马而一槩动支此不可申
其禁乎阅视者毋以有存积为功而以无妄用为功则
庶乎节省者无虚名而有实际矣所谓练兵马臣亦考
诸原题谓兵马不练与无兵同今既与彼和则国家閒
暇可以不时操练故有大操小操分操合操之说而又
责成各道躬亲监督与各将领一体赏罚今无论各道
即各将领有能念及于兵马者为谁有能念及于操练
者为谁三年阅视张皇下操仅仅一列营一布阵费金
卷一百十七 第 14a 页 WYG1403-0359c.png
钱之赏而已臣不敢责人先自责已所至未尝不操也
其兵少不成行伍者未尝不按册查点也籍之而名姓
依然数之而肖貌咸在持鍪挟弹衔辔就羁所见孰非
兵耶孰非马也若曰是兵也是马也驱之当敌臣不敢
信也即臣册内所具实在精壮亦不过一时较阅似胜
于俦匹云耳今之兵马岂惟不练正谓无兵此非边臣
之故也和议成之也其在今日亦不妨明言兵马单弱
但增马损兵必先增饷无米求炊空言奚益曷不就其
卷一百十七 第 14b 页 WYG1403-0359d.png
见在者而实操练之次第革补革一老弱即可增一精
壮革一游食即可增一控弦姑舍是而求召募召募亦
游食耳亦老弱耳恶在其为精壮耶二事为八事所先
臣是以独详其说而请更议约束申告边臣谓当及今
改弦而易辙者也若乃所谓修险隘岂徒以耀观美侈
载籍已哉垣墙实足以为限堡塞实足以自全诚静制
动逸待劳之道耳而不谓其流之弊至于藻缋粉饰虚
文相胜有难以枚举者其最可笑无如寿山福海几副
卷一百十七 第 15a 页 WYG1403-0360a.png
花眼垛头几千万个皆称险隘具入报册不知何益于
实用即无益于实用犹可言也乃有创筑一城创设一
堡费帑银竭民力以猎取功赏者则尤可恨矣盖惟以
修险隘为功夫安得不藉手工筑以报功也所谓整器
械贵在多乎贵在用乎诚得其用何取于多而流弊相
沿以多为胜遂致有捏报虚数动计万千而察之实未
尝有者展转流传即经管官员弗知也即看守库役亦
弗知也其报称军置民置者虚数尤多卒遇有警又请
卷一百十七 第 15b 页 WYG1403-0360b.png
置造甚且假置造以委用其私人而因之以叙功行赏
则尤可恨矣盖惟以整器械为功夫安得不藉手置造
以报功也臣窃以为修险隘无足言功必被寇而收坚
壁清野之效是之为功整器械无足言功必临敌而收
攻坚击锐之效是之为功二事先该户部条奏行臣覆
议臣以另疏奏请谓当亟行更议者也若乃开屯田盖
实粟塞下之意法非不善也顾地利不同民风亦别无
论各边即一镇而自难以此例彼矣此或开彼或不可
卷一百十七 第 16a 页 WYG1403-0360c.png
开彼易开此或不易开相地之宜宽民之力斯公私两
利之道而惟原议以多开为功则遂相率而报开彼此
争胜所报虽多熟者什一荒者什九强𣲖军馀领地纳
粮在正军则有扣抵而已在馀丁则有兑支而已以致
屯军日穷而屯地日益荒屯地益荒而屯军又益穷为
法之敝有难尽言者请自今毋徒以多开为功倘有虚
报开垦致累军馀赔粮者仍论其罪此今日之屯政所
当更议者也若乃理盐法盖飞挽助边之意法亦岂不
卷一百十七 第 16b 页 WYG1403-0360d.png
善哉顾边地辽廓客商惮远而不至土商消乏而无人
则佥报富民为商籍名在官𣲖引徵粮其贫不能独支
者又板报子户众擎共举甚至有一引而累及数人者
引虽不滞如累民何故利在而民自趋之其引不滞真
不滞也法在而民不敢违之其引不滞非真不滞也请
自今毋徒以引不滞为疏通倘强之通而不惜民之累
正所以为罪则今日之盐法不可不更议矣若乃逆党
云者谓如丘富赵全等从寇为逆所当用计解散也苟
卷一百十七 第 17a 页 WYG1403-0361a.png
无其人何必具数而乃支离牵合漫取降人及通丁等
报入册内臣初阅报册多者百人少者数指以为真从
逆者也试呼而问之皆在营军士耳或因其被掳逃回
或因其偶通译语则遂谓之逆党况已造入兵马之数
而又报为逆党一人两见顺耶逆耶此一事也臣谓当
更议必系从虏为逆即如今板升等夷脱能招而徕之
斯诚哉其为散逆党也不然事属欺罔请坐之罪可乎
若乃市马云者始谓以马为市假此羁縻敌人而我又
卷一百十七 第 17b 页 WYG1403-0361b.png
资马以为用故以多收为功乃今所市之马已一无可
用者徒有市马之名实以马价委之壑沟而已且以其
马分𣲖军士扣伊月粮抵充市本各军朝领而夕毙所
得不足以偿所失军日以贫寇日以富寇以垂毙之马
耗我养军之需我以有限之财易彼无用之马非徒无
益而又害之矣八事中犹然以收马论功岂不大谬
耶臣阅视固镇虽无市马而闻诸各镇阅视者备言市
马之害臣是以谓当更议昔也马有用则以收为功今
卷一百十七 第 18a 页 WYG1403-0361c.png
也马有害请以不收为功即不能不收然必减于原数
者为功浮于原数者为罪此一事也似与原议相反而
实今之时势不可不亟反者矣犹未也先年各边抚赏
岁有定额所未定者宣府一镇耳果能坚守原额而弗
逾何至扣军粮扣马价以填漏卮耶惟敌人之贪得无
厌要求无已边将格于和议恐市不成而有罪则不得
不私增于原额之外一岁所增又为来岁之额而彼之
贪得如故要求如故不得不又增于所增之外日增日
卷一百十七 第 18b 页 WYG1403-0361d.png
多而无能神输鬼运以探诸私囊也剥军媚寇职此之
故矣今岁阅视者出奉有明例斟酌定拟即宣镇亦已
有额谓当一体遵守倘不能守今日之所定而复如往
日之私增臣恐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耳故阅视不
罢则覈抚赏当为一事无论其取诸官取诸军但有私
增即抵以罪虽增八事而为九事亦何不可犹未也各
边经制先定于嘉靖四十五年至万历九年重定已刻
成会计录似可永安而弗变矣顾先今时势不同终难
卷一百十七 第 19a 页 WYG1403-0362a.png
拘之以画一之法倘欲执其初定者而必使一无增损
既捍格而不行然则任其随时增损而尽失夫初额则
又非定经制之意二者皆不可以为训今岁阅视者出
已该户部题准申明限制即未必遂可据为定规大约
已有定数三五年间臣固知其无甚变更也今而后但
遇阅视之期一定经制之额制额既定守而勿渝若旋
议旋定旋增旋损则又安用经制为哉故阅视不罢则
定经制当为一事酌议必当持约必坚倘以虚文相应
卷一百十七 第 19b 页 WYG1403-0362b.png
有罪无宥虽增八事而为十事亦何不可再照阅视之
例三年一遣九边三人而今岁强寇寒盟适当三年之
期遂有九人之遣臣栋谫浅无似幸随诸臣后黾勉报
命而于心终未能慊然是以有此陈请伏念稽覈贵详
而不贵数三年之期似不必泥也遣贵得人而不贵求
备三人九人之数似不必定也诚得其人则当如今岁
临时请遣似不必拘以衙门也诚得其遣则当如今岁
便宜从事似不必限以完期也诸如此类乞敕该部酌
卷一百十七 第 20a 页 WYG1403-0362c.png
议停妥务使阅视不为空行以维和议不终误国则边
疆幸甚臣栋幸甚缘系边事怀忧效忠无策缕陈愚款
以冀一得事理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早定大计疏(伍袁萃/)
为恳乞圣明亟召辅臣早定大计以安宗社事臣于前
月接邸报大学士王锡爵具疏求去蒙皇上慰留褒以
忠诚且云自有深意欲召之面见商量国事使之安心
慎毋疑阻臣庄诵纶音仰见我皇上之待首辅真如股
卷一百十七 第 20b 页 WYG1403-0362d.png
肱心膂形骸无隔又如家人父子情谊相通有君如此
其忍负之锡爵宜何如报称也臣窃思之皇上注意之
深莫若元子方今国事之大莫若册立而慰安首辅之
心俾无疑阻莫若册立元子且首辅之忠诚简在素矣
而舆情未协烦言日滋不曰逢迎则曰阿狗疾仇之无
已何也则以其一出而误宗社大计也首辅亦因此省
愆念咎期收之桑榆而回天未能旷官可耻不去奚以
自解此其心之所为大不安也此其至再至三而恳辞
卷一百十七 第 21a 页 WYG1403-0363a.png
也皇上既欲安其心而不早正元良之位其何以安之
当群臣之交章请也皇上悉置不纳而一旦有面见商
量之旨岂非慎重国本谋及宫闱不可也谋及近倖不
可也独断于宸衷而密决于宰执乎圣意诚深矣大小
臣工欣欣焉翘首企足而望者至殷切也今首辅出而
供事亦多日矣皇上既不闻召见首辅亦不闻请对臣
甚惑焉将玉体未平少迟清问抑所谓使之安心者止
以高爵厚禄縻之耶则首辅去而复来之谓何辞而复
卷一百十七 第 21b 页 WYG1403-0363b.png
出之谓何而仅仅为爵禄縻也臣以为册立之事一日
不定则首辅之心一日不安即首辅或能安之而不可
不止赧颜就列其若天下后世清议何君臣相遇自古
为难首辅受皇上特达之知非千载一时耶而竟以始
谋不臧不获展厝一时筹画一策方且以身为射的为
祸梯不亦可惜哉夫为锡爵一身计犹无足惜独明旨
屡易而不信储位久虚而莫属外议纷纭人心惶惑则
臣之所大恐也然则速赐面见早定大计非徒安首辅
卷一百十七 第 22a 页 WYG1403-0363c.png
也实所以安宗庙所以安社稷所以安天下之人心也
关系甚钜故臣愿陛下之亟图之也抑臣又闻之唐虞
之际不特臣戒君君亦戒臣故都俞称美无忘吁咈之
规喜起赓歌犹切惰隳之儆君术明臣道得也后世人
主御相有温旨无戒词其始也礼貌极隆宠荣极渥且
为之逐言官排异议以安其心卒之时移事改刚者灭
宗柔者覆餗能全始终恩遇者几何人哉以是知宠利
难居高位疾偾而儆戒相成之义胡可废也伏惟皇上
卷一百十七 第 22b 页 WYG1403-0363d.png
以尧舜之君自待亦以尧舜之臣待臣时召公卿辅弼
而戒勉之正已以格君心虚衷以定国是借剑埋轮者
毋一鸣而辄黜依草附木者毋众恶而必留分别邪正
以成和让之风开布公诚以昭荡平之治如是而公论
不与相业不光天下不安者未之有也臣非不知越俎
有咎婴鳞必危顾念当此国家大事臣子何忍无言又
念元老大臣不惟国家之急而喜同恶异遂履前人之
覆车也乃敢披沥悃愚冒渎天听臣无任陨越恐惧之
卷一百十七 第 23a 页 WYG1403-0364a.png

  速赐考选以光圣治疏(冯琦/)
窃惟行取一事始于前年十二月至去年正月以后则
各官皆集辇毂下矣屡经臣等题请考选未奉明旨阁
臣疏揭亦仅报闻臣等自念阁部大臣尚未能有所感
动况于疏逖下吏羁旅孤臣即有苦情安能自达于九
重之上哉顾臣等所惜乃在典制政体吏治人材而各
官守候之苦犹其馀耳国家设官极重言路选授之法
卷一百十七 第 23b 页 WYG1403-0364b.png
特异诸曹各官先任而徐考其成言官先考而始授以
任是维钜典夙号至公今诸臣已奉徵书来集阙下既
离旧任未授新衔既不得即列台省之班又不可遽改
曹郎之秩今日在内之侍从如此其匮乏在外之守候
如彼其艰难人不得官之荣官不得人之用祖宗以来
并未有虚官次宿王言越岁经年如今日者使后世谓
二百年之行取至今而迟二百年之考选自今而废祖
宗令典一时隳之甚易后日复之甚难此臣等所为典
卷一百十七 第 24a 页 WYG1403-0364c.png
制惜者也事各有宜政当识体前后相应是谓有章昔
季布见徵已而报罢当时尚谓以一人誉而召以一人
毁而罢恐为有识所窥况此徵召之臣并奏循良之牍
其召之也似欲用之其不报也似欲置之召本有名置
之何罪使人寄官于不内不外之地寄身于忽毁忽誉
之口而朝廷政令亦在不用不舍忽行忽止之间如雨
垂落而旋收春巳和而乍冷以前博访精选之旨都无
归着询嘉纳谠之意总属空谈此臣等所为政体惜者
卷一百十七 第 24b 页 WYG1403-0364d.png
也外臣华选无如行取不但上藉忠规亦且远资激劝
今诸臣来从下国如望班生之尘及其已至都门徒索
东方之米彼下僚亦皆有俸谪臣亦皆有官诸臣乃无
职可供无俸可食使天下之士有拊襟裹足不敢自前
之心皆谓仕宦何必好官好官不过行取行取不过旅
食都门耳反不如优游岁月尽可序迁何必励精博此
徵召是使平常借口材隽灰心抚按举荐何为部院采
访何用略无风劝人谁信从此臣等所为吏治惜者也
卷一百十七 第 25a 页 WYG1403-0365a.png
天下人才惟上所奖养之则长抑之则消世既须才才
必资气士气振则才亦发舒士气馁则才亦退缩诸臣
始进譬如花木向早春葵藿倾初日已遭顿挫不任摧
残气已沮矣才于何有且天下见前岁斥逐之易今日
登进之难皆将妄意揣摩多方规避尽化百鍊守彼三
缄影消松柏之乌声断梧桐之凤言者既不敢吐任者
亦不敢为率天下之士而归于依阿唯诺委靡退阻必
自此始臣等所为人才惜者也此四者于时于势万万
卷一百十七 第 25b 页 WYG1403-0365b.png
不可再缓而臣等一念为国赤心更在圣德圣度又不
止如前所称四者缘诸臣待命既久中外相视求其故
而不得或谓因前有触忤不欲后人效之或谓因朝有
缺失不欲下臣言之事未必然人言则已然矣夫人臣
谁不欲常保身名谁不欲结知君父何可自干雷霆之
谴自绝雨露之私或出忠悃不忍不言或关职掌不得
不言即在前人尚有可谅况以前人之触忤杜后人之
进用罍受瓶耻李代桃僵譬如江湖之舟偶有抵触帆
卷一百十七 第 26a 页 WYG1403-0365c.png
影既过浪㾗已平岂可更执后舟欲偿前罪治乱之迹
具在前史不论衮职阙与不阙但论言路开与不开本
无缺政彼自妄言彼既妄矣我复何损若其有缺正当
求言我方求之转为我益惟夫朝不受言人不肯言前
有奸而不知后有乱而不觉此乃为损耳自古言官之
杜口比于仗马之不鸣彼则但使立仗而不欲其长鸣
今则恐其长鸣而先禁其立仗传之青史人其谓何皇
上数年以前求言纳諌鸣佩执简法从如云以今日之
卷一百十七 第 26b 页 WYG1403-0365d.png
萧条例往时之全盛孰得孰失事自了然若登用不效
罪在诸臣考选不精罪在臣等至于早发明旨惟望断
自宸衷则圣治益光圣度益广兼可以存典制明政体
兴吏治养人才此方春布令第一义也新岁之始诸臣
见臣等于公署臣等相顾太息一草一木皆已萌芽而
诸臣独郁结不得尽其才四序八风各自宣布而诸臣
独黯淡不得尽其职既怜诸臣兼自愧也故不惮其说
之烦渎若此惟圣明留神少加察焉
卷一百十七 第 27a 页 WYG1403-0366a.png
  亟图拯救以收人心疏(冯琦/)
臣等伏见自去年六月不雨至于今日三辅嗷嗷民不
聊生草茅既尽剥及树皮夜窃成群兼以昼劫道殣相
望村突无烟据巡抚汪应蛟揭称坐而待赈者十八万
人过此以往夏麦已枯秋种未布旧榖渐没新榖亡收
使百姓坐而待死更何忍言使百姓不肯坐而待死又
何忍言京师百万生灵所聚前此居民富实商贾辐辏
迩来消乏于𣲖买攘夺于催徵行旅艰难水陆断绝以
卷一百十七 第 27b 页 WYG1403-0366b.png
致百物涌贵市井萧条且库银不满数千食粮不支二
岁各边军饷尚多未发万一河漕有梗岁解不来京师
景象当复何似建中之乱宁不寒心齐谚有之不忧年
俭但忧廪空数年以来灾儆荐至秦晋先被之民食土
矣河洛继之民食堆粪矣齐鲁继之吴越荆楚又继之
三辅又继之老弱填委沟壑壮者展转就食东西顾而
不知所往夫尧之九年水非尽郡国而灾也汤之七年
旱非尽川泽而涸也彼益此竭东穰西歉相寻不已而
卷一百十七 第 28a 页 WYG1403-0366c.png
至于九年七年耳以今方之不已过哉加以频值四方
之警连兴倾国之师车辚马萧行赍居送按丁增调践
亩加租试取此时租赋之额比之二十年以前不啻倍
矣疮痍未起呻吟未息而矿税之议已兴貂珰之使已
出不论地之有与无有包矿包税之苦不论民愿与否
有𣲖矿𣲖税之苦指其屋而挟之曰彼有矿则家立破
矣指其货而吓之曰彼漏税则橐立倾矣以无可稽查
之数用无所顾畏之人行无天理无王法之事大略以
卷一百十七 第 28b 页 WYG1403-0366d.png
十分为率入于内帑者一尅于中使者二瓜分于参随
者三指骗于土棍者四而地方之供应岁时之馈遗驿
递之骚扰与夫不才官吏指以为市者皆不与焉陛下
但知利源易开中贵易信岂知彼在外剥害小民至于
如此亦岂知今日苦矿苦税之民即是前日被灾被兵
之民重累叠困咨嗟愁怨至于如此臣固知陛下之必
不忍也语曰财与命相连每岁犬辟以争数钱相杀伤
者不可胜计父取子财则怨者十三祖取孙财则怨者
卷一百十七 第 29a 页 WYG1403-0367a.png
十七若父祖取子孙之财以与强奴悍婢则怨者九人
而十矣人君之于民岂但祖孙父子之隔而中使与参
随岂但强奴悍婢之害已哉自古天下之乱阶皆始于
民心之离逖离而后有怨咨怨而后有愤恨愤恨而后
有流言流言不巳而鼓噪鼓噪不已而反叛今之民但
未反耳于前数者已无所不有矣陛下亦可以省而杜
其渐矣即如湖广一省激变已四五次而独近日武昌
为甚陛下试思无知小民何苦而变谁非性命谁无身
卷一百十七 第 29b 页 WYG1403-0367b.png
家惟其剥削之极无可控告变亦死不变亦死等死耳
求与见害之人比肩接踵而死死且不恨夫人情不必
死始畏死耳人知必死复何所畏人不畏死法安可加
故使奸民害良民大乱之道也激良民为乱民以杀奸
民亦大乱之道也大乱之端方起人主皆谓必无及其
祸乱已成欲救之苦无及史册所载剥民之代宁有无
后患者乎行之急则祸亦急行之稍缓则祸亦稍缓急
者既唱缓者必和之夫汉之败也在民穷穷则为盗矣
卷一百十七 第 30a 页 WYG1403-0367c.png
唐之衰也在官穷盗起而无以应之今闾阎空矣山泽
空矣郡县空矣部帑空矣国之空虚如秋禾之脉液将
乾遇风则速落民之穷困如衰人之血气已竭遇病则
难支以如此事势而值大旱为灾赈济无策河流梗塞
边饷匮乏是岂可不为长虑哉民既穷矣既怨矣亦有
穷极怨极而不思乱者否不能保其不乱而各地方又
搜括已尽亦有以应此乱者否竭天下矿税之额大略
百万有如一方有警如宁夏播州之役不知所费止此
卷一百十七 第 30b 页 WYG1403-0367d.png
百万否天下贡税正额四百馀万有如一方有警各处
效尤征之不前运之亡路此四百万皆能依期至否平
日惟恐天下之财不尽归内帑如遇有事不知内帑之
财亦发以应天下之急否平居无事夺民数钱已失其
心如遇有事与民数钱不知能即得其心否臣言至此
不觉肝胆皆裂声泪俱下若谓事必有安无危则前代
金瓯之业岂不自谓永固而何以不传至今日若谓财
必有聚而无散则前代西园大盈所积之财与积财之
卷一百十七 第 31a 页 WYG1403-0368a.png
人皆在何处而独黩货之名留于今日然则人主之宝
惟有大业而可传之异日者独有令名耳臣等窃观皇
上作用譬如神龙能作能止能操能纵自皇上起之亦
自皇上止之布德音撤中使收人心回天变止在半纸
诏书耳臣伏读皇上忧旱之旨勤勤恳恳不减周宣云
汉之什因思宋神宗时罢新法而雨汉明帝时释系囚
而雨总之应天以实耳近时镇抚司监系官犯及生儒
因陈奉诬奏今奉之罪状既已明白则诸臣情节有可
卷一百十七 第 31b 页 WYG1403-0368b.png
矜原酷旱炎蒸沉沦黑狱圣明在上宁无恻然若见监
者发刑部问理被逮者听抚按结奏则肺石可以无冤
南冠可以无泣而就诸臣之中惟冯应京为楚人所怜
应京实有爱民之心爱民名受香火于彼而身婴缧绁
于此远近伤之皇上重处此一人无加于法而天下皆
以应京为冤轻处此一人无损于法而天下皆以朝廷
为是惟皇上执两端而裁决之臣等叨列班行同国休
戚事势至此不忍不言所虑者万民之心与万民之口
卷一百十七 第 32a 页 WYG1403-0368c.png
所惜者万世之业与万世之名惟陛下加意于臣等之
言臣等不胜激切待命之至
  遗疏(冯琦/)
臣自患病忽逾一载生平受恩隆重无可仰酬今病且
笃矣古大臣尝有遗疏而臣已昏瞆一字未成谨取臣
病中未上疏补缀上之仰惟皇上在位三十一载矣自
古帝王即有享国长久未有历三十馀年而方春秋鼎
盛际中天之运如皇上者也主势尊国势强中外无隙
卷一百十七 第 32b 页 WYG1403-0368d.png
东征西讨神武赫然五子同日受册同日加冠麟趾螽
斯之盛皆前代所未有天既尊陛下为中国之一人又
福陛下为千古之一帝陛下永念此意何以报答历考
古帝王临御既久或以治久而生衅或以将乱而生悔
历年既多则大乱大治生焉臣愿陛下穆然自省所行
尽是也则三十馀年者固陛下持盈保泰之时所行未
尽是耶则三十馀年者亦陛下回心转意之时当此壮
盛之年正是理乱之介若不将大小政务整顿一番中
卷一百十七 第 33a 页 WYG1403-0369a.png
外人心收拾一番日复一日盛年渐往蛊坏益深即欲
挽不反之势于倦勤之馀亦无及矣陛下天质英明神
谟周到但未必尽用之任人行政吃𦂳当用之处故朝
政犹未肃吏治犹未清君臣上下之交犹未孚而天下
人心未尽欣颂耳陛下试自省高明英断比之前代哲
王何人不如若问政事民情可方何代臣愿陛下奋其
英略卓然以整齐天下为事以副上天笃厚宠绥之意
请略言其槩夫朝政未肃者病在人情之堕臣比见人
卷一百十七 第 33b 页 WYG1403-0369b.png
心怠玩纲纪陵夷令多稽缓事多废阁彼此喜相仗上
下不相贯议少成效人无固心即如皇上批答间有不
时或欲慎重以示不轻或欲操纵以示不测群臣不晓
此意直谓可缓可急可作可置朝廷缓之谁肯急之朝
廷置之谁肯为之盖政事是朝廷政事若朝廷不着𦂳
毅然主张于上则任事者近于招权执法者易于招怨
相率偷安寻隙自便遇一事则曰我非不欲为也未得
旨耳建一言则曰夫业已言之矣如留中不报何如此
卷一百十七 第 34a 页 WYG1403-0369c.png
则是与臣子以藉口塞责之地而废弛之名反使朝廷
当之臣以为天下之事宁使朝廷责成臣子无俟臣子
催请君父疏上必报明示可否疏下即覆显立期程朝
廷躬为精勤以率先群下勿更留中以滋弊端则所以
振天下之堕而归之整肃者也吏治未清者病在士风
之贪夫人情所趋者利也欲利而不敢取者畏法也悬
法而不能使不犯有人执法而莫敢不肃者畏官也故
州县治民郡辖州县总以司道为之纪纲大约一司道
卷一百十七 第 34b 页 WYG1403-0369d.png
所管有司常不止十人司道有人则十人皆奉法矣伏
见此时司道之缺不下五六十人而其他以公事驰驱
及升迁未任者不在此数则是司道之缺者常近百而
有司之无所束者常近千况藩臬既苦于无人而郡守
半几于空署有司既无人管领无人查考廉者不劝贪
者不惧非卓然自立者则相率而乘时渔猎耳陛下但
知慎重爵秩予夺自繇岂知一官缺而一官之法废一
官之法废而十官者皆无所凛畏矣臣以为宜速补天
卷一百十七 第 35a 页 WYG1403-0370a.png
下两司及郡守员缺仍谕以检察所属期共澄清要于
三年之后计所釐正几何激扬几何以为黜陟则所以
革吏治之贪而归之澄清者也君臣上下之睽者病在
形迹之疑夫事有所不行者疑其事也人有所不用者
疑其人也皇上明睿原出群臣之上群臣忠邪不一岂
谓尽无可疑皇上所疑委亦有时而中有疑而中则遂
以疑为常始因一端渐及众事始而疑端在事既而疑
根在心今合在廷之臣举措称上意者几人一岁之中
卷一百十七 第 35b 页 WYG1403-0370b.png
上所点用卿贰大臣几人群臣处见疑之势巧者益自
弥缝以益其所知洁者远避嫌疑趑趄而不敢前谁肯
挺身以任朝廷之事若夫君推心任人有缺即补以官
有官即责以事群臣无所顾忌展布四体以干王事纵
使才有长短其意常欲向前夫使人人尽心人人尽力
国家之利孰大于此唐德宗时猜疑群臣人情消沮及
遇患难无人可托乃知天下人才用之则有不用即无
信之则无人可疑疑之则无人可信臣请陛下明诏群
卷一百十七 第 36a 页 WYG1403-0370c.png
臣从前上下相激以致不能无疑一体君臣有何嫌忌
自今已往当复坦然用舍因廷论之是非赏罚付已成
之功罪群臣亦各洗心涤虑精白事君有事宁直陈有
过宁引咎不得欺隐回护以开疑端亦不得彼此猜嫌
致成倾轧周防尽彻表里洞开则所以释上下之疑而
成泰交者也其要莫急于收人心大凡人情既有所溺
人言原自难夺惟英明之主自知而自断之耳以皇上
之英察平日于人之贤否政之得失天下人所未知者
卷一百十七 第 36b 页 WYG1403-0370d.png
皇上知之岂以今日小人聚敛之祸小民愁苦思乱之
情天下人皆知之而皇上反有不知者乎百姓是朝廷
赤子假令朝廷取财犹关痛痒犹加斟酌今一槩委之
中使中使听之参随此辈于民有何情分畏何法度但
有一分可取之隙有不尽充囊橐而更留与百姓者乎
百方取财苦总归于百姓万人得利怨总归于朝廷当
此时而尚有咨怨况于千万世而下谁肯谅皇上此心
者夫前代之易乱也其前王功德浅后王福力薄也今
卷一百十七 第 37a 页 WYG1403-0371a.png
取民数年而乱未形者高皇帝之功德大皇上之福力
厚也如人当壮年起居失节漫不经意及至迟暮百病
相乘纵有良医不可救药古之治者藉民心以不乱乱
者藉民心以复兴陛下奈何以二百年固结之民心而
一旦令其涣散至此乎古称成汤改过不吝非是圣人
无过惟圣人乃能改过耳汉武帝垂老而悔唐德宗经
乱而悔若不老不乱而悔者千古更有何人古惟成汤
今惟望之皇上耳皇上以圣主当盛年一日不悔即汉
卷一百十七 第 37b 页 WYG1403-0371b.png
唐一日悔即尧舜臣非敢为妄说也前代欲为尧舜者
在积累其所不足陛下欲为尧舜者在克治其所有馀
以臣前所陈者惟君臣上下之孚稍需岁月耳章奏可
一日发缺官可一日补百姓所不便者可一日罢也陛
下奈何惮一日之发愤不以成一世之业立万世之名
乎臣自入春病危旬日以来不可复起思恋圣主伏枕
强书才及数语便已困惫即复置之置之而中心不能
自已盖十日始成此疏其语无足采而其情有足怜者
卷一百十七 第 38a 页 WYG1403-0371c.png
臣言止矣臣终无报国之日矣惟圣明留意省览臣不
胜呜咽感恋仰望之至
  直陈天下安危圣躬祸福疏(吕坤/)
臣闻治乱之兆垂示在天治乱之机召致在人窃见元
旦以来天气昏黄日光黯淡占者以为乱徵臣不习天
文但观人事当今天下之势乱象已形而乱势未动天
下之人乱心已办而乱人未倡今日之政皆拨乱机而
使之动助乱人而使之倡者也臣欲恸哭呕血于陛下
卷一百十七 第 38b 页 WYG1403-0371d.png
之前尽吐腹心无繇得见踟蹰累月反覆思维与其他
日出无及之言贻陛下以无及之悔不若今日进未事
之说劝陛下为先事之图惟望少宽雷击之怒细垂电
烛之光三复臣言万补圣治陛下知天子之所以尊乎
辏天下之亿兆生灵而处其上也又知亿兆生灵之乐
天子乎赖其休养生息以保身家也譬之廷燎束千茎
苇荻而火焰辉煌苇荻散而火光无所附矣民苇荻而
君火光也譬之禅塔聚百万砖石而宝瓶高阁砖瓦折
卷一百十七 第 39a 页 WYG1403-0372a.png
而宝瓶无所着矣民砖石而君宝瓶也故曰君民一体
休戚相关欲延灵长国祚于万年惟有固结人心之四
字昔者二帝三王之为君岂不以崇高富贵之可恃乃
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者何知君臣之安危社稷之存
亡百姓操其权故曰五帝爱民三王爱民盖世之幸乱
之民四焉皆取天下者之所资而弃天下者之所惧也
一曰无聊之民饱温无繇身家俱困安贫守分未必能
生世变兵兴或能苟活因怀思乱之心以缓须臾之死
卷一百十七 第 39b 页 WYG1403-0372b.png
二曰无行之民气高性悍玩法轻生或结党而占窝开
场或呼群而斗鸡走狗居常爱玉帛子女为法所拘有
变则劫掠奸淫惟欲是逐三曰邪说之民白莲结社黑
夜相期教主传头名下成千成万越乡隔省密中独往
独来情若室家义同生死倘有招呼之首此其归附之
人四曰不轨之民怀图帝图王之心为乘机启衅之计
或睹天变而煽惑人心或因民心而收结众志惟幸目
前有变不乐天下太平此四民者何代无之皇上约已
卷一百十七 第 40a 页 WYG1403-0372c.png
爱人损上益下则无聊者思归无行者守法邪说者无
所售其奸不轨者不得行其志四民者皆我赤子一失
其心而隳其计四民者皆我寇雠矣昔者元代疆土大
于我朝未乱之时天下全盛我太祖以布衣提三尺剑
唾手而得之者何四民之心元主失之而太祖收之也
今天下苍生贫富可知矣自臣睹记以来何尝无凶岁
未闻有连岁之凶何尝无歉省未闻有数省之歉乃万
历十年之后无岁不告灾伤一灾动连数省近日抚按
卷一百十七 第 40b 页 WYG1403-0372d.png
以赈济不可屡求存留不可终免起运不可缺乏军国
不可匮诎故灾伤之报殊稀催科之严如故岂不哀民
势不可已也臣久为外吏熟知民艰自饥馑以来陛下
赤子冻骨冷肌冬无被絮者居其半饥肠饿腹日不再
食者居其半流民未复乡井弃地尚多荒芜存者代去
者赔粮生者为死者顶役破屋颓墙风雨不蔽单衣湿
地苫藁不完男女啼饥号寒父母吞声饮血君门万里
谁复垂怜陛下见此当必潸然泪下今国家之财用耗
卷一百十七 第 41a 页 WYG1403-0373a.png
竭可知矣数年以来寿宫之费几百万织造之费几百
万宁夏之变几百万黄河之费几百万今大工之费又
几百万采木之费又几百万以上钱粮半非岁额年年此土
年年此民岂天雨菽粟地涌金银耶陛下岂不曰吾多
取诸府库未必尽派闾阎夫瓮内所汲皆井中之泉杯
中所酌皆壶中之酒臣恐井竭则瓮涸壶尽则杯空百
姓不足君孰与足今国家之防禦疏略可知矣三大营
之兵以卫京师也朝朝炮震如雷乃马半尪羸而人半
卷一百十七 第 41b 页 WYG1403-0373b.png
老弱九边之兵以禦外寇也处处甲光耀日皆勇于挟
上而怯于临戎外卫之兵以备征调资守禦也操练虚
文射骑故事伍缺于役占家累于需求皮骨仅存折冲
奚赖其馀郡邑之武备全疏库无干戈门无矢石城多
颓废谁是修筑之人乡有村落殊无保障之法官不足
粮草民不晓甲兵设有千骑横行家家无活路万人围
困处处无坚城臣所谓四等乱民一倡万应当此之时
边军固疆圉不敢动卫所守城池不敢动计无所出必
卷一百十七 第 42a 页 WYG1403-0373c.png
选民丁以怨民斗怨民谁肯合战以赤子攻赤子谁肯
效死祖宗二百三十年百战山河何忍坐视臣切为陛
下忧之故曰人心者国家之命脉也不可失也今日之
人心臣何敢言惟望陛下择其无损于国家有益于天
下者收之而巳请言收人心之大者数事可乎洮兰之
间气寒土薄小民无计为生则织造货贩以糊口自传
造花绒数日限追急于星火百姓苦于催迫遂弃农桑
提花染色日夜无休千手经年不成一疋且是物也晒
卷一百十七 第 42b 页 WYG1403-0373d.png
晾不早则白蛀即生风日太频则红色易落多积耽心
久积无益况山西之䌷苏松之纱罗鞋绢岁额巳自日
盈加造岂因缺乏臣以为一缕一丝皆出民力与其积
于无用劳费空财孰若定以有常随处随足假如四季
袍服岁用千疋则造一年预造一年是宫中省收藏之
累天下无多取之忧且花样欲新则随时改造此处增
数则彼处减机那借工银将馀补之此无损于陛下而
有益于苍生何惮而不为至于饶州磁器西域回青总
卷一百十七 第 43a 页 WYG1403-0374a.png
是有馀不急之物徒累敲骨捶髓之民望陛下一切停
罢而江南陜西之人心收内府宫庭自须大木而采木
之苦陛下闻之乎臣自一木言之丈八之围非百年之
物蟒蛇杂处毒雾常浓岩谷寂寞人烟绝少寒暑饥渴
瘟疫瘴疠而死者无论矣乃一木初卧千夫难移隔涧
作桥越山引牵每日一祭神明每行不过数步倘遭艰
难之处跌伤压死常至百人蜀民语曰入山一千出山
五百苦可知也至于磕撞之处岂有伤痕而官责民偿
卷一百十七 第 43b 页 WYG1403-0374b.png
谓不合式经年累月拽到河边待秋水以漂冲多转折
而底滞依然无用重去伐山每木一根官价千两比来
都下为费万金臣见川贵湖广之民谈及采木莫不哽
咽所愿寰居安若太山邦本固若盘石即茅茨若神尧
卑宫如大禹何损九重五位之尊益昭二帝三王之治
见今大工木料业已报完采办新枋止需后用倘少其
数目多其岁月减其尺寸增其价值而川贵湖广之人
心收山泽之藏本非山泽弃物但天下大害伏于大利
卷一百十七 第 44a 页 WYG1403-0374c.png
之中也故军国告匮则一开饥馑告急则一开南阳等
府数岁饥荒今日之民即前岁子食父肉人食雁粪陛
下发银赈济之民也菜色未变生气稍回自报殷实户
而民半惊逃自一切在官供应矿夫工食官兵口粮皆
倚办于殷实户而民多累死自都御史李盛春严旨切
责而抚按避嫌郧阳巡抚马鸣銮前与臣书谓六十馀
顷之地常聚十万之众文家洞近二千人开之三月止
见砂十六眼银之有无费之多寡可槩知矣今矿税无
卷一百十七 第 44b 页 WYG1403-0374d.png
利散民间而坐数纳银民亦不能支括库银而无矿代
解钦差二使亦有从实开报之心而盛春贪残肆虐为
攘夺侵欺之计朝廷得一金郡县费千金有司不敢声
说抚按不敢上闻此岂陛下开矿之初意哉伏乞敕下
各省使臣严禁散砂不许借解但有侵夺小民捏害小
民如盛春者必诛无赦而各省之人心收官店租银收
解自赵承勋造四千之说而皇店开自朝廷有内官之
遣而采𣙜重夫市井之地贫民求升合赚丝毫以活身
卷一百十七 第 45a 页 WYG1403-0375a.png
家者也陛下以万乘之尊享万方之贵何赖彼锥末之
微财亵此崇高之大体乎且冯保八店为居几何而岁
有四千金之方课乎解进之数既有四千征收之银岂
止数倍不夺市民将安取足乎今势豪之家用仆开店
所在居民尚且忍气吞声莫敢与较而况朝廷遣使赐
之敕书以泰山压卵之威行密网竭渔之法民间之苦
无问可知纵使内臣廉静不扰市民而长随之下各有
长随挂搭之中各有挂搭强吞横噬独占群侵内臣无
卷一百十七 第 45b 页 WYG1403-0375b.png
繇知冤民何繇诉夫杨村张家湾南通直省北接都城
天下咽喉之地也陛下锁此咽喉不及一年商贾不至
缓急之用将安取给不独此也都下近日讹传有太监
营求镇守之说极知此言无据亦足惊扰人心盖正德
年间曾差镇守矣致九边摇动四海驿骚太监数十万
人流毒几省我皇祖登极尽取回京万顷皇庄尽还民
业而人心大悦天下始安实录见在可考也臣望陛下
将两店内臣仍取回京原坐租银责令所在有司照数
卷一百十七 第 46a 页 WYG1403-0375c.png
解进如有迟延短少罢斥其官是无减额银两有光圣
德此一举也而畿甸之人心收天下宗室不减数万皆
九庙子孙天家骨肉也倘罪不赦则祖法自严楚王毫
无恶状而王守仁王锦袭以彻地神奸瞒天大谎籍隔
数千里而冒认王弼子孙事隔三百年而捏称受寄财
产中间伪造丝纶假传诏旨明欺圣主暗陷亲王所幸
防范得法竟保无虞有如楚王衔恨自杀陛下何辞以
谢高皇帝之灵乎伤大小宗藩之心切中外臣民之齿
卷一百十七 第 46b 页 WYG1403-0375d.png
此两贼者罪应诛死陛下不下法司而止令回籍臣恐
奸宄操恐吓之权善良无自必之命一开告讦万姓惊
疑谁无仇人难逃怨口所关世道人心良非细故矣陛
下幸发纶音令彼此巡按御史枭示两人使天下晓然
知圣天子之明正三尺而亲睦九族也将疑议尽释而
天下宗藩之心收崇信伯之贫通国所知也十箱珠宝
之诬亦通国所知也始焉误于科道之风闻严追诚不为
过今也真知枉冤又禁锢之实害无辜矣圣人举动正
卷一百十七 第 47a 页 WYG1403-0376a.png
大光明陛下何不直示听言之误严缉揭害之奸还费
甲金革去之禄复五城厂卫降敕之官释王坤觉大义
之罪所谓过而能改无伤日月之明此一举也而勋戚
之人心收法者所以平天下之情服罪人之心者应轻
应重太祖既定为律情重情轻列圣又增为例如轻重
可以就喜怒之情则律例不得为一定之法臣待罪刑
部三年矣每见诏狱一下持平者多拂上意甚则加重
而降司官从重者皆当圣心故司官迁就以兆谴怒如
卷一百十七 第 47b 页 WYG1403-0376b.png
往年陈恕等以隐瞒家产坐盗王正等以知情藏匿拟
徒甄常照等诬白昼抢夺拟遣皆臣等欺天罔人已自
废法陛下犹以为轻俱加处死如近日李吉等本非把
持也而必欲拟军张泽等预支局料也而必欲追银夫
财库本无揭瓦也而少监王进忠等必欲坐盗此皆真
屈真枉臣等不敢执奏而陛下安知其冤臣愿陛下俯
从司寇之平勉就祖宗之法而囹圄之人心收自古圣
明之君岂乐诽谤之语然而下求贤之诏赏直諌之臣
卷一百十七 第 48a 页 WYG1403-0376c.png
者知天下之存亡系言路通塞言官者朝廷耳目也不
可不重比年以来新进小生好矜名节遂激陛下之怒
波及台省之臣驱逐既多选补皆罢臣以为天阍邃密
法座严崇若不广达四聪何繇明见万里今陛下所闻
皆众人之所敢言也其不敢言者陛下不得闻矣使人
君不得闻不敢言之语此一时之快而他日之忧也臣
愿陛下思祖宗广置言官之意为国家不为言官释监
候之学程还一勾之科道检建言得罪之逐臣分别召
卷一百十七 第 48b 页 WYG1403-0376d.png
用应复除者即与除复应行取者即为行取以后如行
止不端建白不当者敕下吏部分别降斥何至禁锢于
既往杜绝于将来快潜伏之奸养壅蔽之祸哉至于天
下多故全赖官吏弹压吏部用人关系最重果吏部非
人则听科道纠弹即为罢斥果吏部得人则听其推迁
选取早赐施行庶练兵督饷者无废缺之事候铨待补
者无典卖之忧而士大夫之心收我朝敌国外患惟南
倭北蕃称雄倭居大海之中岂能航糗黼逐突中原亦
卷一百十七 第 49a 页 WYG1403-0377a.png
岂能自浙闽蚕食上国哉惟是朝鲜附在东邮近居吾
腋平壤西邻鸭绿晋州直对登莱倘倭寇取而有之藉
朝鲜之众为兵就朝鲜之地为食生聚训练窥视天朝
进则断漕运据通仓而绝我饷道退则营全庆守平壤
而窥我辽东不及一年京城坐困怀胜负之忧倭如合
朝鲜是为两倭益费支持之力臣以为朝鲜一失其势
必争与其争于既亡之后孰若救于未败之前与其单
力而敌两倭孰若并力而敌一倭乎乃朝鲜请兵而二
卷一百十七 第 49b 页 WYG1403-0377b.png
三其说许兵而延缓其期或谓属国远戍或言兵饷难
图甘心剥肤之灾袖手燃眉之急谚曰小费偏请大费
无益今朝鲜危在旦夕矣愿陛下早决大计并力东征
而属国之人心收解京粮一物十费措办既苦转运又
难若于实用有益则积贮何嫌过多今十库诸货各厂
物料粗恶不堪者固有腐朽无用者亦多可惜万姓膏
血化为一房尘土倘每年一次查盘每夏三番晒晾不
堪者严监收之刑朽腐者重典刑之罪变恶为美出陈
卷一百十七 第 50a 页 WYG1403-0377c.png
易新但一年可备三年之资则本色暂改折色之解既
不匮乏国用亦未暴残民财陛下一留神则岁省不下
百万而解纳之人心收京师者朝廷腹心之地也祖宗
时常徙富户以实京师富民者贫民依以为命者也今
京师贫民不下百万九门一闭则煤米不通一日无煤
米则烟火断绝有如庚戌之事京师戒严虽有仓场止
足官军守禦之用城中富户止备缓急劝借之资自商
人有预纳有称贷有铺垫之常规一报在官百年不替
卷一百十七 第 50b 页 WYG1403-0377d.png
而上富贫自暴民聚众多徒奸民设计骗诈游食者坐
耗民财淫法者诱奢民俗而中富贫自各衙门印结之
杂捕送之轻吏书贪如饿豺兵番狠如翼虎无批票而
称勾摄本良弱而诬盗奸而下富贫自房号重于优免
之滥科派苦于各色之多一身众役一事众害而贫者
愈贫自抄没法重株连数多坐以转寄则并藉家资诬
以多赃则互连亲识宅一封而鸡犬大半饿死人一出
而亲戚不敢收留加以官吏法严兵番搜苦万民观者
卷一百十七 第 51a 页 WYG1403-0378a.png
短叹长吁臣曾见之掩目酸鼻此岂皆正犯之家重罪
之人哉一字相牵百口难辞陛下知之否乎知之当必
怜之矣又有刁恶乘机恐吓良民捏称寄某赃物我欲
首告厂卫挟势罔利不足不休明骗钱财谁敢喘息半
年之内扰遍京师陛下知之否乎知之当必恨之矣伏
望省不急之上纳禁监收之铺垫严骗夺之刑重需索
之罪清差役之颁定优免之责慎抄没之举而都下之
人心收列圣在御之时亦有宦官宫妾然死于箠楚者
卷一百十七 第 51b 页 WYG1403-0378b.png
未之多闻岂此辈当年皆贤今皆不肖邪岂法官当年
皆疏今日密邪难言之矣盖祖宗忧思深远故体悉人
情陛下数年以来疑深怒重广廷之内血肉淋漓宫禁
之中啼号悲惨冤魂夜泣化为愁云怨鬼宵吟积为厉
气吉祥之地岂宜如斯且惟天为万物父故上帝恶杀
元后作民父母故舜德好生民间千恩万爱长男育女
不足以供顷刻之怒故上殿者愁死不如无生入宫者
卖生即作卖死臣望陛下发慈心动恻隐视如觳觫之
卷一百十七 第 52a 页 WYG1403-0378c.png
牛汤火之鸡可乎且宫卫近地难入外人护爱圣躬惟
在此辈今环门守户之众皆伤心侧目之人外表忠诚
中藏憸毒彼怀朝不保暮之惧何爱九死一生之身陛
下卧榻之侧同心者几人暮夜之际防患者几人臣窃
忧之臣望法令不嫌于严鞭朴不至于死则左右之人
心收祖宗以来有一日三朝者有三日一朝有一日一
朝者盖一人励精万事严肃朝门晏开早闭谁敢兴邪
起奸陛下不视朝久矣人心之懈弛极矣奸邪之窥伺
卷一百十七 第 52b 页 WYG1403-0378d.png
熟矣今乾清修造逼近御前军夫往来谁识面貌万一
不测何以应之臣望发宫钥于平明放军夫于日昃事
非军国𦂳急慎无昏夜传宣陛下岂不曰世宗晚年不
视朝亦无外患乎顾今日之人心非昔日之人心惟陛
下慎之章奏不批先朝未闻有如今日强半留中盖疏
之照入也会极有簿疏之进奏也外庭不闻万一有国
家大事邀截实封扬言于外曰留中矣人知之乎万一
有诈传诏旨匿不封还扬言于外曰进献矣陛下知之
卷一百十七 第 53a 页 WYG1403-0379a.png
乎今陛下精明中官谨畏必无此事臣恐圣子神孙守
为家法倘有一逞为奸则何变不起臣愿自今以后留
中章疏每日御前发未览揭帖一纸内开某疏某疏未
及批答下会极门转发各衙门备照具缴还御札原本
乞批知道了三字发该科备照庶君臣虽不面谈而上
下犹无欺蔽所关重大不可不防臣观陛下昔日步祷
郊坛发金银赈济非忘民者朝无一疏之壅疏无四日
不下非怠政者乃今章奏半寝民愁罔恤当此春秋鼎
卷一百十七 第 53b 页 WYG1403-0379b.png
盛之年岂无夙夜忧勤之事曰患不富耳自古帝王之
求富者亦多矣史册所载开卷可知陛下试观其时治
乎乱乎其居安乎危乎夫天下之财止有此数欲富则
天下贫天下贫则君岂独富故曰同民之欲者民共乐
之夺民之欲者民共夺之天下民穷财尽未有甚于此
时矣陛下织造烧造日增办取采取益广敛万姓之怨
于一言结九重之仇于四海臣窃痛之使万里江山千
年如故即乾清宫一无所有谁忍使陛下独贫今禁城
卷一百十七 第 54a 页 WYG1403-0379c.png
之内不乐有君天下之民不乐有生怨讟之声愁叹之
语陛下闻之必有食不下咽寝不贴席者矣臣观今日
之势如坐漏船水未湿身如卧积薪火未及体望陛下
之速登岸而急起卧也不然积于千日决于一旦陛下
虽有千箱锦绣千笥金珠岂能独厚享哉前代覆车后
人永鉴盖人心得则天下吾家人心失则何处非仇臣
老矣发白齿落恐不得以太平终此身又闻小民暗穿
地穴以防兵缙绅预买山庄以避乱臣见此光景仰天
卷一百十七 第 54b 页 WYG1403-0379d.png
痛哭曰臣民如此皇上奈何无人明目张胆敢为皇上
发一透彻之语又奈何臣一点血诚吁天叩地斋宿七
日神思万端难裁切迫之诚敬上忧危之疏若一言虚
诳有骇上之心则九庙神灵夺臣之魄陛下倘信臣即
将臣所已言者概赐施行所未言者再加修举移宫中
之勤以勤庶政推利国之念以念蒸民将人心欢悦天
意转回常守其富常守其贵端居大宝之尊无限金珠
自在何福如之倘疑臣耶乞诏三辅九卿大小文武百
卷一百十七 第 55a 页 WYG1403-0380a.png
官一一面问果谓民情安妥臣语张皇臣愿解衣而投
鼎镬延颈而就斧钺为人臣妄诞者之戒臣所言天下
大计臣具疏未敢告人望陛下密行臣言若出圣意久
留臣疏以验将来臣日夜祈天惟愿臣言不验使臣言
而验陛下虽悔将何及耶冒犯天威罪当万死不任席
藁之至
 
 
卷一百十七 第 55b 页 WYG1403-0380b.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一百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