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四 第 1a 页 WYG1403-03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一百十四
            明 贺复徵 编
疏二十八
  乞诛贼臣疏(明杨继盛/)
臣前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諌阻马市言不及时本内
脱字罪应下狱被逆鸾威属问官将臣手指拶折胫骨
夹出必欲置之于死荷蒙皇上圣恩薄罚降调不二年
卷一百十四 第 1b 页 WYG1403-0311b.png
间复升今职夫以孤直罪臣不死逆鸾之手已为万幸
而又迁转如此之速则自今已往之年皆皇上再生之
身自今已往之官皆皇上钦赐之职也臣蒙此莫大之
恩则凡事有益于国家可以仰报万一者虽死有所不
顾而日夜祗惧思所以舍身图报之道又未有急于请
诛贼臣者臣官居兵曹以讨贼为职然贼不专于寇贼
凡有害于社稷人民者均谓之贼臣观大学士严嵩盗
权窃柄误国殃民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方今在外之
卷一百十四 第 2a 页 WYG1403-0312a.png
贼惟边患为急在内之贼惟严嵩为最边患者籓篱之
盗疮疥之疾也贼嵩者门庭之寇心腹之害也贼有内
外攻宜有先后未有内贼不去而可以除外贼者故臣
请诛贼嵩当在剿绝边寇之先且嵩之罪恶贯盈神人
共愤徐学诗沈鍊王宗茂等尝劾之矣然止言嵩贪污
之小而未尝发嵩僣窃之罪嵩之奸佞又善为摭饰之
巧而足以反诬言者之非皇上之仁恕又冀嵩感容留
之恩而图为改邪归正之道故嵩犹得窃位至今嵩于
卷一百十四 第 2b 页 WYG1403-0312b.png
此时日夜感恩可也岂意因言者之多而益密其弥缝
之计因皇上之留而愈恣其无忌惮之为众恶俱备四
端已绝虽离经叛道取天下后世之唾骂亦有所不顾
矣幸赖皇上敬天之诚格于皇天上天恐奸臣害皇上
之治而屡示灾变以警告去年春雷久声不息占云大
臣专政然臣莫大于嵩而专政亦未有过于嵩者去年
冬日下有赤色占云下有叛臣夫曰叛臣非谋反之谓
也心不在君而背之者皆谓之叛然则背君之臣又孰
卷一百十四 第 3a 页 WYG1403-0312c.png
有过于嵩乎如各处地震与夫日月交食之变其灾皆
当应于贼嵩之身者乃日侍其侧而不觉上天仁爱警
告之心亦恐怠且孤矣不意皇上聪明刚断乃甘受嵩
欺人言既不见信虽上天示警亦不省悟以至于此也
臣敢以嵩之专政叛君之十大罪为皇上陈之我太祖
高皇帝亲见宰相专权之祸遂诏天下罢中书丞相而
立五府九卿分理庶政殿阁之臣惟备顾问视制草不
得平章国事故载诸祖训有曰以后子孙作皇帝时臣
卷一百十四 第 3b 页 WYG1403-0312d.png
下有建言设立丞相者本人凌迟全家处死此其为圣
子神孙计至深远也又嵩为辅臣俨然丞相自居挟皇
上之权侵百司之事凡府部每事之题覆其初惟先呈
稿而后敢行及今面禀而后敢起稿嵩之直房百官奔
走如市府部堂司嵩差人络绎不绝事无大小惟嵩主
张一或少违显祸立见及至失事又谢罪于人虽有前
丞相之专恣未有如斯之甚者是嵩虽无丞相之名而
有丞相之权有丞相之权而无丞相之干系以故各官
卷一百十四 第 4a 页 WYG1403-0313a.png
之升迁未及谢恩先谢嵩矣盖惟知事权出于嵩惟知
畏惧奉承于嵩而已此坏祖宗之成法一大罪也权者
人君所以统驭天下之具不可一日下移臣下亦不可
毫发僣踰皇上令嵩票本盖任人图政之诚心也岂意
嵩一有票本之任遂窃威福之权且如皇上用一人嵩
即差人先报曰我票本之荐也及皇上黜一人嵩又扬
言于众曰此人不亲附于我故票本罢之皇上宥一人
嵩即差人先报曰我票本救之也及皇上罚一人嵩又
卷一百十四 第 4b 页 WYG1403-0313b.png
扬言于众曰此人得罪于我故票本报之凡少有得罪
于嵩者虽小心躲避嵩亦寻别本带出旨意报复陷害
是嵩窃皇上之恩以市已之惠假皇上之罚以彰已之
威所以群臣感嵩之惠甚于感皇上之恩畏嵩之威甚
于畏皇上之罚也用舍赏罚之权既归于嵩大小臣工
又尽附于嵩嵩之心胆将不日大且肆乎臣不意皇上
之明断乃假权于贼手如此也此窃皇上之大权二大
罪也善则称君过则归已人臣事君之忠也书曰尔有
卷一百十四 第 5a 页 WYG1403-0313c.png
嘉谟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
猷惟我后之德盖人臣以已之善而归之于君使天下
皆称颂君之德不敢彰已之能以与君争功也嵩于皇
上行政之善每事必令子世蕃传于人曰皇上初无此
意此事是我议而行之盖惟恐天下之人不知事权之
出于已也及今则将圣谕及嵩所进揭帖刻板刋行为
书十册名曰嘉靖疏议使天下后世皆知皇上以前所
行之善尽出彼之拨置主张皇上若一无所能者人臣
卷一百十四 第 5b 页 WYG1403-0313d.png
善则称君之忠果若此乎此掩皇上之治功三大罪也
皇上令嵩票本盖君逸臣劳之意嵩乃令子世蕃代票
恣父逸子劳之为世蕃却又约诸乾儿子赵文华等群
会票拟结成奸党乱政滋弊一票屡更数手机密岂不
漏泄所以旨意未下满朝纷然已先知之及圣旨既下
则与前所讲若合符契臣初见嵩时适原任职方司郎
中江冕禀事于嵩曰昨御史蔡朴参守备许实等失事
本部覆本已具揭帖于东楼闻东楼已票送入未知何
卷一百十四 第 6a 页 WYG1403-0314a.png
如东楼者世蕃之别号也嵩云小儿已票罚俸内分两
等甚有分晓皇上定是依拟臣初甚疑及后旨下果如
嵩言即臣所亲见一事则其馀可知矣又前经历沈鍊
劾嵩皇上将本下大学士李本票拟本又熟愞庸鄙奔
走嵩门下为嵩心腹感嵩之恩畏嵩之威仓皇落魄莫
知所措差人问世蕃如何票世蕃乃同赵文华拟票停
当赵文华袖入递与李本李本抄票封进此人所共知
也即劾嵩之本世蕃犹得票拟则其馀又可知矣是嵩
卷一百十四 第 6b 页 WYG1403-0314b.png
既以臣而窃君之权又以子而并已之权百官孰敢不
服天下孰敢不畏故今京师有大丞相小丞相之谣又
曰此时父子二阁老他日一家尽狱囚盖深恨嵩父子
并专权柄故耳此纵奸子之僣窃四大罪也边事之废
坏皆原于功罪赏罚之不明嵩为辅臣以明功罪以励
士心可也乃为垄断之计先自贪冒军功将欲令孙冒
功于两广故先布置伊表侄欧阳必进为两广总督亲
家平江伯陈圭为两广总兵乡亲御史黄如桂为广东
卷一百十四 第 7a 页 WYG1403-0314c.png
巡按朋奸比党朦胧凑合先将长孙严效忠冒两广奏
捷功升所镇抚又冒琼州一人自斩七首级功造册缴
部效忠告病乃令次孙严鹄袭替鹄又告并前效忠七
首级功加升锦衣卫千户今任职管事有武选司昃字
十九号堂稿可查夫效忠严鹄皆世蕃子也随任豢养
未闻一日离家至军门乳臭孩童亦岂能一人自斩七
首级而假报军功冒滥锦衣卫官爵以故欧阳必进得
升工部尚书陈圭告病回京得掌后府印信黄如桂得
卷一百十四 第 7b 页 WYG1403-0314d.png
骤升太仆寺少卿是嵩既窃皇上爵赏之权以官其子
孙又以子孙之故升迁其私党此俑既作仿效成风蒋
应奎等令子冒功打死发遣皆嵩有以倡之也夫均一
冒功也在蒋应奎等贪冒科道则劾之在嵩贪冒人所
共知科道乃不敢劾则嵩积威足以钳天下之口可知
矣此冒朝廷之军功五大罪也逆贼仇鸾总兵甘肃为
事革任嘉靖二十九年张达等阵亡正边外窃伺之时
使嵩少有为国家之心选一贤将边外闻知岂敢轻犯
卷一百十四 第 8a 页 WYG1403-0315a.png
京师世蕃乃受鸾银三千两威逼兵部荐为大将及鸾
冒哈丹儿军功世蕃亦得以此升官荫子嵩父子彼时
尝自誇以为有荐鸾之功矣及鸾权日盛出嵩之上反
欺侮于嵩尝自叹以为养虎遗患后又知皇上有疑鸾
之心恐其败露连累始不相合互相诽谤以泯初党之
迹以眩皇上之明然不知始而逆鸾之所以敢肆者恃
有嵩在终而嵩与逆鸾之所以相反者知皇上有疑鸾
之心故耳是勾贼背逆者鸾也而受贿引用鸾者则嵩
卷一百十四 第 8b 页 WYG1403-0315b.png
与世蕃也使非嵩与世蕃则鸾安得起用虽有逆谋亦
安得施乎进贤受上赏进不肖受显戮嵩之罪恶又出
鸾之上矣此引背逆之奸臣六大罪也嘉靖二十九年
边骑犯京深入失道归路已绝我军奋勇正好与之血
战一大机会也兵部尚书丁汝夔问计于嵩嵩宜力出
剿战以伸中国之威以纾皇上之忧可也乃曰京师与
边上不同边上战败犹可掩饰此处败皇上必知莫若
按兵不动任其抢足便自退回以故汝夔传令不战及
卷一百十四 第 9a 页 WYG1403-0315c.png
皇上拿问汝夔求救于嵩嵩又曰虽是挐问我具揭帖
维持可保无事盖恐汝夔招出真情故将此言啜哄以
安其心汝夔亦恃嵩平日有回天手段故安心不辩及
汝夔临刑始知为嵩所误乃大呼曰严嵩误我矣此人
所共知也是汝夔不出战之故天下皆知为嵩主张特
皇上不知之耳此误国家之军机七大罪也黜陟者人
君之大权非臣下可得专且私也刑部郎中徐学诗以
论劾嵩与世蕃革任为民矣嵩乃于嘉靖三十年考察
卷一百十四 第 9b 页 WYG1403-0315d.png
京官之时恐吓吏部将学诗兄中书舍人徐应丰罢黜
荷蒙圣明洞察其奸将应丰留用夫应丰乃皇上供事
内庭之臣嵩犹敢肆其报复之私则在内之臣遭其毒
手者又何可胜数耶户科都给事中厉汝进以论劾嵩
与世蕃降为典史矣嵩于嘉靖二十九年考察外官之
时逼吓吏部将汝进罢黜夫汝进言官也纵言不当皇
上既降其官矣其为典史则无过可指也嵩乃以私怨
罢黜之则在外之臣被其中伤陷害者又何可胜数耶
卷一百十四 第 10a 页 WYG1403-0316a.png
夫嵩为小人故善人君子多与之相反嵩不惟罢其官
又且曲加之罪不惟罚及一身又且延及子弟以故善
类为之一空此时计数正人君子能几人哉是黜陟之
权皇上持之以激励天下之人心贼嵩窃之以中伤天
下之善类此专黜陟之大柄八大罪也嵩既专权则府
部之权皆挠于嵩而吏兵二部大利所在尤其所专主
者文武官之迁升不论人之贤否惟论银之多寡各官
之任亦通不以报效皇上为心惟日以纳贿贼嵩为事
卷一百十四 第 10b 页 WYG1403-0316b.png
将官纳贿于嵩不得不剥削乎军士所以军士多至失
所而边方为甚有司既纳贿于嵩不得不滥取百姓所
以百姓多至流离而北方之民为甚一人专权天下受
害怨恨满道含冤无伸人人思乱皆欲食嵩之肉皇上
虽屡加抚恤之恩岂足以当嵩残虐之害若非皇上德
泽之深祖宗立法之善天下之激变也久矣军民之心
既怨恨思乱臣恐天下之患不在外敌而在域中此失
天下之人心九大罪也风俗之隆替系天下之治乱我
卷一百十四 第 11a 页 WYG1403-0316c.png
朝风俗淳厚近古罕俪逆瑾用事始为少变皇上即位
以来躬行古道故风俗还古及嵩为辅臣謟䛕以欺乎
上贪污以率其下通贿慇勤者虽贪如盗蹠而亦荐用
奔竞疏拙者虽廉如夷齐而亦罢黜一人贪利天下成
风守法度者以为固滞巧弥缝者以为有才励廉介者
以为矫激善奔走者以为练事卑污成套牢不可破虽
英雄豪杰亦入套中从古风俗之坏未有甚于此时者
究其本源嵩先好利此天下所以皆尚于贪嵩先好䛕
卷一百十四 第 11b 页 WYG1403-0316d.png
此天下所以皆尚乎謟源之不洁流何以清风俗不正
而欲天下治得乎此坏天下之风俗十大罪也嵩有十
大罪昭人耳目以皇上之聪明固若不知者何哉盖因
皇上待臣下之心出于至诚贼嵩事皇上之奸入于至
神以至神之奸而欺至诚之心无怪其堕于术中而不
觉也臣再以嵩之五奸言之知皇上之意向者莫过于
左右侍从之臣嵩欲托之以伺察圣意故先用宝贿结
交情熟于皇上宫中一言一动一居一起虽戏笑欷歔
卷一百十四 第 12a 页 WYG1403-0317a.png
之声游观燕乐之为无不报嵩知之每报必酬以重赏
凡圣意所爱憎举措嵩皆预知故得以遂逢迎之巧以
悦皇上之心皇上见嵩之所言所为尽合圣意盖先有
人以通之也是皇上之左右皆贼嵩之间谍此其奸一
也通政司纳言之官嵩欲阻塞天下之言路故令乾儿
子赵文华为通政司使凡章奏到文华必将副本送嵩
与世蕃先看三四日后方才进呈本内情节嵩皆预知
事少有干于嵩者即先有术以为之弥缝闻御史王宗
卷一百十四 第 12b 页 WYG1403-0317b.png
茂劾嵩之本文华停留五日方上故嵩得以展转摭拾
其故是皇上之纳言乃贼嵩之拦路犬此其奸二也嵩
既内外弥缝周密所畏者厂卫衙门缉访之也嵩则令
子世蕃将厂卫官笼络强迫结为儿女亲家夫既与之
结亲虽有忠直之士孰无亲戚之情于贼嵩之奸恶又
岂忍缉访发露不然嵩籍江西去京四千馀里乃结亲
于此势属不便欲何为哉不过假婚姻之好以遂其掩
饰之计耳皇上试问嵩之诸孙所娶者谁氏之女便可
卷一百十四 第 13a 页 WYG1403-0317c.png
见矣是皇上之爪牙乃贼嵩之瓜葛此其奸三也厂卫
既为之亲所畏者科道言之也嵩恐其奏劾故于科道
之初选非出自门下者不得与中书行人之选知县推
官非通贿门下者不得与行取之列考选之时又择熟
愞圆融出自门下者方补科道苟有忠鲠节义之气者
必置之部属南京使知其罪而不得言言之而亦不真
既选之后或入拜则留其饮酒或出差则为之饯赆或
心有所爱憎则唆之举劾为嵩使令至五六年无所建
卷一百十四 第 13b 页 WYG1403-0317d.png
白便升京堂方面夫既受嵩之恩又附嵩且有效验孰
肯言彼之过乎其虽有一二感皇上之恩而欲言者又
畏同类泄露孤立而不敢言而嵩门下之人每张大嵩
之声势阴阻其敢諌之气以故科道诸臣宁忍负于皇
上而不敢忤于权臣也是皇上之耳目皆贼嵩之奴仆
此其奸四也科道虽笼络停当而部官有如徐学诗之
类者亦可惧也嵩又令子世蕃将部官之有才望者俱
网罗门下或援之乡里或托之亲识或结为兄弟或招
卷一百十四 第 14a 页 WYG1403-0318a.png
为门客凡部中有事欲行者先报世蕃知故嵩得预为
之摆布各官少有怨望者亦先报世蕃知故嵩得早为
之斥逐连络蟠结深根固蒂合为一党互相依附各部
堂司大半皆嵩心腹之人皇上自思左右心腹之人果
为谁乎此真可为流涕者也是皇上之臣工多贼嵩之
心腹此其奸五也夫嵩之十罪赖此五奸以弥缝之识
破嵩之五奸则其十罪立见噫嵩握重权诸臣顺从固
不足怪而大学士徐阶负天下之重望荷皇上之知遇
卷一百十四 第 14b 页 WYG1403-0318b.png
宜深抵力排为天下除贼可也乃畏嵩之巧足以肆其
谤惧嵩之毒足以害其身宁郁怏终日凡事惟听命于
嵩不敢持正少抗是虽为嵩积威所劫然于皇上亦不
可谓之不负也阶为次辅畏嵩之威亦不足怪以皇上
聪明刚断虽逆鸾隐恶无不悉知乃一向含容于嵩之
显恶固若不能知亦若不能去盖不过欲全大臣之体
面姑优容之以待彼之自坏耳然不知国之有嵩犹苗
之有莠城之有虎一日在位则为一日之害皇上何不
卷一百十四 第 15a 页 WYG1403-0318c.png
忍割爱一贼臣顾忍百万苍生之涂炭乎况迩来疑皇
上之见猜已有异离之心志如再赐优容姑待之恩恐
致以前宰相之祸天下臣民皆知其万万不可也臣前
諌阻马市谪官边方往返一万五千馀里道途艰苦妻
子流离宗族贱恶家业零落幸复今职方才一月臣虽
至愚非不知与时浮沉可图报于他日而履危冒险攻
难去之臣徒言取祸难成侥倖万一之功哉顾皇上既
以再生之恩赐臣臣安忍不舍再生之身以报皇上况
卷一百十四 第 15b 页 WYG1403-0318d.png
臣狂直之性生于天而不可变忠义之心痒于中而不
可忍每恨坏天下之事者惟逆鸾与嵩鸾已殛死独嵩
尚在嵩之奸恶又倍于鸾将来为祸更甚使舍此不言
再无可以报皇上者臣如不言又再有谁人敢言乎伏
望皇上听臣之言察嵩之奸群臣于嵩畏威怀恩固不
必问也皇上或问二王令其面陈嵩恶或询诸阁臣谕
以勿畏嵩威如果的实重则置以专权重罪以正国法
轻则谕以致仕归家以全国体则内贼既去朝廷可清
卷一百十四 第 16a 页 WYG1403-0319a.png
矣将见边蕃前既闻逆鸾之死今又闻严嵩之诛必畏
皇上之圣断知中国之有人将不战而夺其气闻风而
丧其胆况贼臣既去豪杰必出功赏既明军威自
振如或再寇用间设伏决一死战臣敢许其战胜
克敌特易易事耳外贼何忧其不除敌患何忧其
不绝乎内贼既去外贼既除其致天下之太平何有故
臣欲舍死图报而必以讨贼臣为急也然除外贼者臣
等之责而去内贼者则皇上之事臣感皇上知遇之厚
卷一百十四 第 16b 页 WYG1403-0319b.png
不忍负荷皇上再生之恩不能忘感激无地故不避万

  早正奸臣误国以决征伐大策疏(沈鍊/)
臣观昨岁敌人犯顺得利而归迩又阳言入贡阴怀故
智致廑皇上宵旰之忧奋扬神武张皇六师必欲乘时
以兴北伐此固天地神人之所共愤文武群臣之所愿
戮力者也然用兵之机必先庙算方今庙算必先为天
下除奸邪而激忠义则敌人不足平矣伏读圣谕有能
卷一百十四 第 17a 页 WYG1403-0319c.png
大破逆贼彊寇者人人尽言钦此臣至今思割肝胆竭
股肱以效其至愚臣诚愤懑誓不与此贼俱生切见辅
臣严嵩受国重任视如鸿毛贪婪之性疾如膏育愚鄙
之心顽于铁石当此之时不闻其劳心焦思延访贤豪
咨诹方略以为治国安边之策惟与伊子世蕃日夜图
惟不过为自全之计人有欲为忠谋奇计者恐其胜我
也多方以阻之人有欲贡䛕言謟色者乐其亲我也则
曲意以交之揣摩之术利于锥刀而不用之以经国狐
卷一百十四 第 17b 页 WYG1403-0319d.png
媚之态病于夏畦而不用之以亲贤纳贿以鬻官吏也
已成常例则心知其过而不能回开筵以结士夫也用
市虚文则外惧其显而不能止原其所以纳贿者以为
既得其财而又可以制其心既得其心又可以资其力
此其为身谋善矣其如国家之事何哉边将非多用黄
金不可以得官彼曷肯奋身却敌以钱而买死守臣非
累通书币不可以致誉彼曷肯忘已爱民以私而为公
乃今考察之时又其父子获利之日矣朝廷赏一人则
卷一百十四 第 18a 页 WYG1403-0320a.png
曰由我而赏之也罚一人则曰由我而罚之也于是人
人皆思所以计嵩父子之爱憎而不复知有朝廷之恩
威矣臣非不能指其细姑举其罪之大者有十纳将官
之贿以开边陲之衅罪之一也受诸王馈遗令宗藩失
职罪之二也揽吏部之权奸赃狼籍至于驿丞小吏亦
无所遗官常不立风纪大坏罪之三也索抚按之常例
奔走书使络绎其门以致有司聚敛而百姓之财日削
教化不行罪之四也阴制科道官俾不敢言罪之五也
卷一百十四 第 18b 页 WYG1403-0320b.png
蠹贤嫉能中伤善类一忤其意必挤之死地而后已使
人为国之心顿然消阻罪之六也纵其子受贿以敛怨
天下罪之七也日月搬移货财骚动道路民穷财尽国
之元气大亏罪之八也为内阁久而奸贪日甚无一善
状罪之九也不能协谋天讨以舒君父之忧罪之十也
故今边警之来者三尺童子皆知严嵩父子之所致也
又况重之以十罪乎吏部尚书夏邦谟名为公室之臣
实为私门之吏大事面白严嵩而后敢行小事书通世
卷一百十四 第 19a 页 WYG1403-0320c.png
蕃而后敢发三公但参谋议岂可以父子而干预六卿
之政耶为邦谟者少有骨鲠之风昌言执法彼不能不
回面而改行藉能阴措其手不过解官而去耳惟其计
利之心一动则患失之谋百出始也因贿而得官既也
因官而得贿势利坚于胶漆道义薄于秋云妾妇之道
至工丈夫之心已丧如之何其察天下之官吏也官吏
之言曰内阁吏部要钱吾党守清无益于是内外远近
相视成风廉耻不行盗贼蜂起今之考察将以进廉退
卷一百十四 第 19b 页 WYG1403-0320d.png
贪不除此三人者虽日去赃墨之吏无庸也身为污辱
之吏而曰我将进贤退不肖也吾谁欺欺天乎使内阁
吏部尽忠则六卿尽职矣又何至于丁汝夔之失事乎
乃今日之事未艾也犹闻有阻北伐以为不可者然敌
人之称贡也许亦来不许亦来而朝廷之出兵也来亦
伐不来亦伐善用兵者可以守亦可以战不善用兵者
不能战则亦不能守矣今能阻朝廷之北伐能保敌人
之不南侵乎但整兵列阵俟隙而后动以保万全之胜
卷一百十四 第 20a 页 WYG1403-0321a.png
则存乎将帅之能耳今之欲阻北伐者其心曰事成则
归功于将帅事失则归罪于辅臣此所以倡为不可战
之说于其间其为欺君误国之罪又大矣伏乞皇上敕
下廷臣将此三人详议其罪应诛而诛应斥而斥则赏
罚明而贤否别忠臣义士无不仗剑而起感激奋发争
先效死而小丑不足灭矣迩者飙风大作皇上所宜速
发乾刚以回天变以慰人心臣不胜惓惓激切之至
  崇真儒疏(袁洪愈/)
卷一百十四 第 20b 页 WYG1403-0321b.png
孔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所谓君子儒
者乃真也何也求诸已而不求诸人也尚行而不尚言
务实而不务虚也若求诸人而不求诸已而言过于行
名胜其实则为小人儒矣小人则伪而已矣崇儒而不
得其真是教天下以伪而已矣臣见长洲县岁贡生员
王敬臣自少闲诗礼之训稍长习圣贤之学读书必体
之身心躬行必先乎孝弟亲嚼饭以养其祖母罄妻装
以嫁其女弟族人贫乏者分空室以居之计饔飧以给
卷一百十四 第 21a 页 WYG1403-0321c.png
之不自知其家之不足也门人受业者教之以思诚之
学教之以孝弟之道惟恐人之不为善也事亲之礼巨
细曲尽而无替于始终检身之功夙夜匪懈而尤严于
慎独淹贯五经而讲究不倦悉有众善而容貌若愚和
易而不流直谅而不亢绍伊洛之正𣲖实圣世之真儒
如敬臣者宁使之终困于流庶同腐于草木而已哉乞
敕下行查如果臣言不谬或特行召见之礼或专授翰
林之职必能敷陈道义赞襄谋猷所益于圣治岂浅浅
卷一百十四 第 21b 页 WYG1403-0321d.png
哉此臣特以所灼见者言之耳天下之为真儒者或不
止此举一人而诸臣皆知所举矣
  禁刑狱之滥疏(毛恺/)
臣等迩者屡睹在外各抚按院官后先奏报灾伤如畿
甸吴楚之南北山之东西与夫云中上谷之间率洪水
暴溢坏人田舍雨雹飞蝗彼此荐作地方被灾广且重
矣夫变不虚生灾由人召仰惟皇上恭俭仁慈爱民勤
政宜乎人安民阜时和岁丰今若此得非大小臣工职
卷一百十四 第 22a 页 WYG1403-0322a.png
守未尽有以致之也乎否则何其反常若是也夫水与
雹蝗皆阴物也为灾广重阴莫盛焉求诸所致厥类虽
多而刑狱乃其尤者盖刑秉阴令主肃杀臣等所职业
在于是毋亦中外之狱容有横滥不法如水之泛溢莫
可堤防如蝗雹之害稼夺民生命者乎夫汉廷遇灾策
免大吏律以汉法臣等诚莫知罪之所逃矣谨以中外
刑狱之滥者有六敬为我皇上陈之窃惟大凡词讼自
下而上而越诉者有罚非系正官而擅受者有罚今则
卷一百十四 第 22b 页 WYG1403-0322b.png
有舍本县而蓦告之州有舍本州而蓦告之府有府县
未结而且蓦告之监司志在诬人纷然无忌又多私自
诉诸州县之佐贰首领等官彼既利其易行此亦因以
自利至于正官之好事者则或不审其情之轻重理之
是非槩行准理遂使告讦之习相煽成风险健之夫终
讼不止是曰滥词虚诞之词累人众多本无辜而捏称
正犯非知见而指作證人蔓引枝牵动至数十各该问
官秪宜摘取𦂳关数名听审为得至差人下逮尽数弗
卷一百十四 第 23a 页 WYG1403-0322c.png
遗隳突叫呼惊及鸡狗束缚驰骤无异犬羊投到则累
然满庭供明则被照过半而诈欺凌虐无论也是曰滥
拘人犯到官审理宜速然或才性迟慢而未即审或事
势忙迫而未暇审则又不分人数多寡事情重轻槩行
寄监寄仓寄铺焉至于追赃之犯有以斗粟贯钞而久
为拘系有以家属姻党而幽令代偿忽漫因循动淹岁
月被犯之人坐井观天悲叹抑郁被诬之家晨昏供给
生理俱废是曰滥禁从古讯狱固未去刑然刑之即加
卷一百十四 第 23b 页 WYG1403-0322d.png
自有所在故鞭朴祗以作教决罚不过臀腿固未尝广
为非法之具而猛以用之遍体也今之用刑者异于是
刑手则有拶子刑足则有夹棍刑头首则有脑箍甚至
烙铁灼体锡龙灌身竹签钉指烧酒浇鼻诸如此类备
极惨毒身无完肤因或就毙其意以为不如是则不足
以得其情而服其辜即未必尽如臣等所言然如伤之
视百不闻一如草菅之视十常八九矣是曰滥刑狱之
拟议贵在明允与其过求毋宁过恕故罪有惟轻之疑
卷一百十四 第 24a 页 WYG1403-0323a.png
杀有不经之失盖一成莫易君予慎之也奈何今之司
理好事吹求苛刻是务以深文巧诋为能以哀矜勿喜
为拙故入夫罪则旋添情节以合律妄引夫例则摘去
字句以从拘甚至请托徇人通贿自鬻于以枉其是非
之实又有不可胜言者由是扣胸之夫接踵于狱茹冤
之妇不止东海一人而已是曰滥拟狱有定议自宜查
照发落间有以为情重律轻罪外加谴或指修理或指
备荒或指作兴或指军饷巧立名色重为厚利遂使卖
卷一百十四 第 24b 页 WYG1403-0323b.png
男鬻女散之四方破产荡家委之沟壑者往往而是是
曰滥罚凡此六滥刑狱之蠹民生之殃召灾致沴大率
因之倘蒙皇上不以臣等所言为谬或于修省万有一
分之助伏乞敕下臣等遵将前弊严饬司属及咨南京
法司并各巡抚衙门仍咨都察院转行各该巡按御史
一体痛为禁革夫大事二十日程中事十日程小事五
日程而滥禁者应以不及论刑犹兵也不得已而用之
因公科敛律例犹严为之防而滥刑滥罚者应以贪酷
卷一百十四 第 25a 页 WYG1403-0323c.png
论政出多门议罪不当均干法纪者也而滥词者掌印
官以罢软论擅受与夫滥拟者俱以不谨论若夫滥拘
一节初犯次犯量为戒饬其屡犯者送调别用以上数
者祛革滥弊似或宜然务在着实举行毋事姑息庶几
从容刑措太和洋溢岂惟灾沴不生将雨旸时若年称
大有矣弭灾召祥固非一端此其最先者云臣等不胜
惓惓待罪之至
  正国法以销祸本疏(庞尚鹏/)
卷一百十四 第 25b 页 WYG1403-0323d.png
臣自为书生时读嘉靖初年钦明大狱录前后翻异若
矛盾然及询诸海内士大夫乃知李午系山西太原府
五台县人本逆贼李越之侄初名福达因发戌逃归窜
居陜西洛川县倡白莲教聚众称乱攻杀长吏屠其城
邑后馀党尽灭惟午变姓名占籍该府徐沟县诈称张
寅纳授太原左卫指挥使数被韩良相等诘其罪悉夤
缘脱免已而巡按山西监察御史马录捕治之午即大
赂武定侯郭勋移书请托欲待以不死录飞章劾勋党
卷一百十四 第 26a 页 WYG1403-0324a.png
逆贼执其手书及具午反状闻寻奉钦依李午抵法郭
勋着回话勋惧先帝怒祸且不测遂阴结贵近阳欺朝
廷流毒缙绅蔓延天下如刑部尚书颜颐寿都察院左
都御史聂贤大理寺卿汤沐等皆谳议法司也或逮系
诏狱或禁锢终身给事中刘琦御史姚凤鸣等皆抗疏
言官也或埋魂犴狴或委骨穷荒山西布政使李璋按
察使李珏都指挥马豸等皆原问三司也或已迁官而
行提于别省或已罢职而追捕于私家甚或以通书致
卷一百十四 第 26b 页 WYG1403-0324b.png
问而称为朋党以偶语立谈而指为讪谤其馀罗织成
狱者通计部院各寺科道等官凡四十馀人衣冠之祸
可谓烈矣逆贼李午与其亲男李大仁李大礼等乃脱
然于法网之外业有成案人不敢复言臣亦以事经数
十年无从发其隐矣近巡历山西三关至延绥访得徐
沟洛川二县皆李午狼蹲之乡也质之故老益知其详
复闻嘉靖四十五年四川妖贼蔡伯贯反逆就擒状招
以山西李同为师即李午之孙也传习白莲教自言为
卷一百十四 第 27a 页 WYG1403-0324c.png
大唐子孙当出世安民结谋倡乱煽惑人心随该四川
抚按移文山西捕李同下狱反覆按问佐验甚明招称
李大仁李大礼皆号为祖师查刋刻大狱录姓名一一
相同则李午以妖术传家世为逆贼别无可疑今抚按
衙门将李同等依律坐斩题奉钦依听秋后处决臣复
行山西按察司取原发招由与大狱录参对彼此互见
不谋同符乃击节叹曰天之所以诛逆贼信毫发不爽
能巧护于生前而不能摭词于死后能苟免于其身而
卷一百十四 第 27b 页 WYG1403-0324d.png
终不免祸于其子若孙如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似亦
足以示凶德之报矣然李午身为叛贼杀长吏屠城邑
且缙绅之祸遍天下虽举族诛夷人犹有遗憾乃得仍
其官老死牖下岂天道乎今观李同之狱而午之罪益
彰法当剖棺磔其尸以正斧钺之诛以泄神人之愤此
千古一大断案也李同以妖言称伏罪当止其身若以
李午之穷凶极恶尽法绳之即使阖门无噍类亦不为
滥是在持法者权衡于其间臣何敢悬断也午之罪诚
卷一百十四 第 28a 页 WYG1403-0325a.png
不可胜诛矣若勋世受国恩结知明主乃党逆贼陷缙
绅而冒撼风霆蒙蔽日月使举朝侧目捲舌藏声而枢
要之人悉颐指气使迎合其意权奸之可畏一至是哉
万一阴蓄异谋人人皆重足而立俛首听命焉其为祸
岂忍言哉正勋之罪似当革其生前之爵贬为匹夫以
示惩创诛权奸于既往垂鉴戒于将来此正今日正人
心销祸本第一议也至于大学士桂萼张璁等时以三
法司被逮缺官奉命典狱彼皆心膂大臣也一言悟主
卷一百十四 第 28b 页 WYG1403-0325b.png
动若转圜乃观望扶同窜易原案甘犯天下之清议而
不恤使国是淆乱人心危惧载笔特书不免为清朝之
玷祸端寝长谁任其辜似应追论前愆以明弼直之责
参之往谍察之舆情使罪坐所由无复他词矣先是狱
既定上以马录为首恶欲诛之赖萼等申救得改永远
充军编发南丹卫录之免死多其力也或有所牵制不
得自专云使当其时正色危言以去就争之必不至此
苟以迎合徇时曲为自全之地充是心也亦将何所不
卷一百十四 第 29a 页 WYG1403-0325c.png
至哉再照大狱诸臣多一时忠谠之士其英风劲气百
折不回宁忤权臣而不敢忤国法世之所谓狂流砥柱
非耶今以姓名官阶具载狱状刻本见存凡未经恤录
者乞通行拟议请自上裁特加优异以广天地生成之
恩以伸忠良感慨之气其于士风世教岂谓无小补哉
或告臣曰往辙可鉴何用招尤臣谓天地有正气宇宙
有正人故天纲地维万古不坠若依阿邪人埋没正论
终使乱贼之徒得以苟容于后世天地且颠覆矣国家
卷一百十四 第 29b 页 WYG1403-0325d.png
何赖焉天道有知亟当反正岂渠魁虐焰犹能为厉于
销灭之后耶陛下秉道嫉邪为万世计倘不以臣言为
大谬乞敕该部覆议施行臣素抱刚肠嫉恶已甚故得
诸见闻义难缄默惟陛下圣明少垂矜察臣无任陨越
祈望之至
  吁天乞恩愿代夫死疏(杨继盛妻张氏/)
臣夫原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因先任本部车驾諌阻
马市预伐仇鸾逆谋圣恩仅从薄谪旋因鸾败首赐湔
卷一百十四 第 30a 页 WYG1403-0326a.png
洗一岁四迁历抵前职臣夫拜命之后衔恩感泣私图
报效或中夜起立或对食忘餐臣所亲见不意误闻市
井之谈尚狃书生之习遂发狂论委的一时昏昧复荷
皇上天高地厚之恩不即加诛俾从吏议臣夫自杖后
入狱死而复苏者数次剜去臀肉两片断腿筋二条脓
血流五六十碗浑身衣服尽皆沾污日夜笼箍备极苦
楚又年荒家贫常不能给止臣纺绩织履供给饷食巳
经三年该部两次奏请俱蒙特允监候是臣夫再蹈之
卷一百十四 第 30b 页 WYG1403-0326b.png
死而皇上累置之生臣之感佩惟有焚香祷祝万寿无
疆而已但闻今岁多官会议适与张经一同奏请题奉
钦依依律处决臣夫虽复捐躯市曹亦将瞑目地下臣
仰惟皇上方颐养冲和保合元气昆虫草木皆欲得所
岂惜一回宸顾下照覆盆倘蒙鉴臣蝼蚁之私少从末
减不胜大幸若以罪重不赦愿即将臣斩首都市以代
臣夫之死夫虽远禦魑魅亲执戈矛必能为疆埸效命
之鬼以报皇上臣于九泉稍有知识亦复衔结无既矣
卷一百十四 第 31a 页 WYG1403-0326c.png
臣无任激切祈恳之至
  恳乞天恩容令身代夫囚疏(沈束妻张氏/)
臣夫沈束叨中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授直𨽻徽州府
推官续蒙行取选授礼科给事中束猥以愚昧之性冒
妄建言诚当万死荷蒙皇上宽宥下狱待罪经今一十
四年束上有老亲下无子女孤苦伶仃俯仰无赖止遗
臣一身寄居旅舍早暮力作女工以供口食艰难万状
度日如年臣夫之父今年八十有七衰病侵寻风烛不
卷一百十四 第 31b 页 WYG1403-0326d.png
定养生送死之具更无可托臣煢煢寡妻顾此失彼欲
归以养舅则夫之饘粥无资欲留以给夫则舅又旦夕
待尽臣夫束累囚之臣诚不敢复顾私家切睹圣朝仁
恩旷荡庶类乐生岂臣一门穷苦颠连自遗覆载之外
臣每自念何惜一死所以忍苦苟延者诚望天地有曲
全之仁雨露无不被之泽也今臣舅已当垂死之年臣
夫未有再生之日臣愿以身代夫系狱暂容臣夫送父
年终仍又赴狱待罪庶使臣夫得复见其父少伸父子
卷一百十四 第 32a 页 WYG1403-0327a.png
之情臣以舅付托于夫亦得全夫妇之义则臣举家感
戴天恩万代衔结图报无穷矣
 
 
 
 
 
 
卷一百十四 第 32b 页 WYG1403-0327b.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一百十四